信托公司业务论文

2024-05-19

信托公司业务论文(共12篇)

信托公司业务论文 篇1

自2007年银监会颁布实施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新办法”) 颁布实施后, 将信托公司明确定位于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和金融理财机构。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迅速回暖, 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政府融资平台规模迅速提升等, 进一步促进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财产规模的增加, 特别是信托公司在银信合作、证券投资信托、房地产信托以及信政合作业务等方面拓展迅速。本文就当前监管政策下, 我国信托公司在信托业务创新现状进行研究, 旨在揭示公司在信托业务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就信托公司业务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等。

一、信托业务创新现状

截至2010年9月末, 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29570.16亿元, 其中集合资金信托产品4800亿元, 占16%, 单一资金信托产品23390亿元, 占79%, 银信合作产品余额18932亿元, 占64%。而在银信合作产品中, 较为保守的估计, “通道型”产品的规模约占到70%, 即13000亿元左右。

总体来看, 当前我国信托公司创新业务开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新增项目的信托资金主要来自商业银行发行的各类理财产品, 即银信对接产品。截至2010年9月末, 我国信托公司银信合作信托项目金额占全部存续信托项目的64%。二是存续项目中以新股申购及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为主, 两种投向分别占比22.82%和40.65%, 合计占比63.47%。三是创新类产品研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监管部门推动下, 我国信托公司推出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证券投资信托项目、黄金投资信托项目, 以及准公益性投资信托项目均为国内信托产品市场首发,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公司产品创新意识及研发能力的显著提高。

二、信托产品创新优势分析

(一) 政策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新颁布实施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及《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取消了原有对信托计划发行份数、发行起点金额的限制, 为信托公司开展业务创新划出了空间。同时, 新两规通过禁止信托公司以固有资金进行实业投资等, 进一步明确了信托公司“代人理财”的业务特性, 指明了信托公司下一步发展方向, 另外通过设置信托贷款比例等, 促使信托公司必须实现信托业务全面转型, 不断提升信托业务的含金量, 以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的信托产品满足高端金融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二是颁布实施的《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引导信托公司加大主动管理类信托产品的开发, 培育核心资产管理能力的监管思路也在有步骤地实施, 通过对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的动态监控、定期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等手段, 有效控制风险。三是针对信托财产规模占比最大的银信合作业务, 相继颁布《银信业务合作管理办法》及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银信业务合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要求信托公司从项目开发、产品设计、交易结构、风险控制、存续资产监控、信托资产收回, 全程自主操作, 拥有话语权和定价权, 特别是在与商业银行合作的信贷资产转让合作中, 实现“洁净交易”及“风险自担”, 以此推动信托公司强化自主管理能力。

(二) 市场定位更加清晰

新办法实施后, 信托公司压缩固有业务, 积极拓展信托业务, 希望通过快速提升核心业务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 各公司首先意识到大力开发合格投资人资源, 切实提升信托产品研发能力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增加人才及智力储备, 包括从其他专业机构引进专才, 扩大与外部专业机构的业务交流与合作, 共同开展产品研发等, 如当前较为流行的“阳光私募”型信托产品, 引入外部投资管理人开发私募股权投资及QDII产品等。

(三) 综合业务平台优势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 信托具有“安全性、灵活性及广泛性”的制度优势, 信托公司具备投资运用范围广、财产独立性高等优势。此外, 信托公司还可利用信托受益权制度优势, 通过进行优先、劣后受益等分层设计, 约束外部投资管理人行为, 保障受益人利益。当前, 各信托公司为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及创新能力, 增强信托产品的流动性。借鉴“基金模式”运作管理信托产品, 实施组合化的投资组合及策略、实行信托净值管理、设置开放、半开放等信托资金赎回机制等, 进一步凸显了信托产品的综合业务平台的优势。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 信托业务创新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公司自主管理类、创新型信托产品依然占比较低, 产品创新主要采取碰客户、赶市场 (机会) 、靠管理人员 (投资管理人) 的短期产品开发模式, 尚未形成持续业务创新、产品研发机制。业务发展及创新战略不清、产品研发及储备政策不明确、正向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比较突出。如银信合作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产品创新主要依赖外部投资管理人, 现行的激励机制更侧重于对信托业务规模、信托报酬完成情况的考核, 对业务创新及产品储备尚无对应的正向激励机制等。

(二) 粗放型的以规模取胜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仍然存在部分信托公司创新乏力, 自主管理能力极低, 信托产品业务以片面追求“通道型”、“平台型”、信托报酬率极低的银信业务合作为主要方向, 作为专业理财机构, 却难以提供高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业务收益率的创新产品。但此类“以量取胜”的信托业务受外部政策环境 (如信贷规模调控、政府融资平台清理等) 的影响波动明显, 在这种业务模式下, 信托业务发展是缺乏可持续性。

(三) 研发人员、营销服务及项目管理团队配备不足

当前, 相较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 信托公司的研发力量最为薄弱, 研发投入十分不足, 有的信托公司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研发部门及岗位。各公司专业营销、服务人员普遍配备不足, 一般由信托经理一人兼任, 长远来看不利于信托创新产品的专业化管理。项目管理团队急需加强, 目前各公司涉及创新业务的操作及管理等技术或手段方面主要依赖外部投资管理人, 受托人在信托财产管理过程中处于非核心地位, 收益分配处于劣势, 难以形成可持续性、较强盈利能力, 这也能够说明就私募股权投资信托 (PE) 业务, 当前多数信托公司还无法独立进行管理, 必须以来于外部投资管理人。

(四)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急待极加强

尽管当前信托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但尚未完全建立与其创新业务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如有的公司设立的证券集中交易管理系统, 实际运行中还无法及时实现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及内部稽核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流及反馈, 高级管理层获取管理信息及时性存在一定障碍。此外, 在客户需求分析及关系维护、项目中后期管理、风险预警及报告、数据信息的集成以及风险管理模型的构造方面, 各公司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业务处理及管理系统。

(五) 创新业务加大了风险管控压力

投资类信托产品涉及的各类市场风险、投资管理职责外包风险等均对信托公司现有的风险管理流程、手段及方式等带来较大挑战。如各公司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合规管理等内控制制度中, 对创新业务隐含的特定风险尚未有明确体现, 包括尚未形成对投资管理人的审慎选择标准、流程, 内审部门及合规管理部门尚未明确将公司对投资管理人的监控情况作为跟踪评价内容等;公司管控市场风险的手段, 如进行交易止损、风险预警、市值重估、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及压力测试等仍比较欠缺, 应对市场逆转及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急需提高等。

四、提高信托公司业务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一) 引导公司建立和完善信托业务创新机制

监管部门要引导信托公司落实银监会《信托公司治理指引》要求, 根据内外部环境因素及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制定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及信托业务发展规划,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各公司创新业务, 特别是自主创新业务发展规划及政策, 保证各项业务创新契合公司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引导公司确立基于客户需求的产品创新及研发模式, 明确公司市场定位, 突出对信托产品的研发储备及分类管理。引导公司建立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相互制衡、有效激励的组织架构及绩效考核制度, 加大对信托业务创新的正向激励和考核。引导公司加大履行亲自管理义务的信托产品创新力度, 积极培育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及管理团队。

(二) 公司应加强研发团队、营销团队及管理团队建设

信托公司应注重关键人员的引进与培养, 强化研发团队对信托业务创新的智力支持。加大营销管理团队建设, 认真履行客户KYC程序, 通过识别和评估客户的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 掌握客户对具体理财产品的需求, 完成对客户的细分及差异化管理, 建立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客户关系资源, 实现以产品研发创新为导向的营销管理模式。持续加强员工培训, 切实提升管理团队整体素质。

(三) 注重及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信托公司应逐步建立与其信托业务发展相适应的风险监控及管理信息系统, 能有效覆盖信托业务的各个关键环节, 实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项目管理、风险控制、内部审计等多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流及反馈, 可以持续地向管理层提供风险变化情况并进行预警。积极研发适用的风险管理模型, 不断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积极引入客户关系管理 (CRM) 信息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客户的深度营销管理。

(四) 切实提高创新业务风险管控能力

信托公司应加强对创新业务中各类风险的识别和管控, 以流程建设和改造为基础, 建立和完善适应公司创新业务发展的风险控制部门及职责分工, 逐步实现创新业务研发、项目推介及营销、中后期管理、清算环节的适度分离及相互制衡, 重点加强部门及岗位间风险管控职责的执行力。信托公司应继续加强合规管理的事前控制与稽核审计的事后监督职能, 注重创新业务合规风险管控。重视和加强投资管理外包风险控制, 包括建立审慎的投资管理人选取标准、流程, 完善相关尽职调查, 加强信息披露, 规范外部投资管理人行为。

参考文献

[1]邢成.中国信托业现状与特征分析及趋势展望.中国信托网, 2011.

信托公司业务论文 篇2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经营行为,保障证券投资信托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是指信托公司将集合信托计划或者单独管理的信托产品项下资金投资于依法公开发行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交易场所公开交易的证券的经营行为。

第三条 信托公司从事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依据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且有效执行。

(二)为证券投资信托业务配备相适应的专业人员,直接从事证券投资信托的人员5 人以上,其中至少3 名具备3 年以上从事证券投资业务的经历。

(三)建立前、中、后台分开的业务操作流程。

(四)具有满足证券投资信托业务需要的IT系统。

(五)固有资产状况和流动性良好,符合监管要求。

(六)最近一年没有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

(七)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条 信托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应当有清晰的发展规划,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发展战略、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制度,并经董事会批准后执行。

风险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管理、授权管理、营销推介管理和委托人风险适应性调查、证券交易经纪商选择、合规审查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IT系统和信息安全、估值与核算、信息披露管理等内容。

第五条 信托公司应当选择符合以下要求的中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作为证券投资信托财产的保管人:

(一)具有独立的资产托管业务部门,配备熟悉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专业人员。

(二)有保管信托财产的条件。

(三)有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和估值系统。

(四)有满足保管业务需要的场所、配备独立的监控系统。

(五)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六条 证券投资信托财产保管人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安全保管信托财产。

(二)监督和核查信托财产管理运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三)复核信托公司核算的信托单位净值和信托财产清算报告。

(四)监督和核实信托公司报酬和费用的计提和支付。

(五)核实信托利益分配方案。

(六)对信托资金管理定期报告和信托资金运用及收益情况表出具意见。

(七)定期向信托公司出具保管报告,由信托公司提供给委托人。

(八)法律法规规定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信托公司应当对证券投资信托委托人进行风险适合性调查,了解委托人的需求和风险偏好,向其推介适宜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并保存相关记录。

前款所称委托人,应当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八条 信托公司拟推出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应当具备明确的风险收益特征,并进行详尽、易懂的描述,便于委托人甄别风险,同时声明“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人员等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过往业绩不代表该信托产品未来运作的实际效果”。

第九条 信托公司在推介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时,应当制作详细的推介计划书,制定统一的推介流程,并对推介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信托公司应当要求推介人员充分揭示证券投资产品风险,保留推介人员的相关推介记录。

第十条 信托文件应当明确约定信托资金投资方向、投资策略、投资比例限制等内容,明确约定是否设置止损线和设置原则。

信托文件约定设置止损线的,应明确止损的具体条件、操作方式等事项。第十一条 信托公司应当在证券投资信托成立后10 个工作日内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报告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可行性分析、信托文件、风险申明书、信托资金运用方向和投资策略、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措施说明、信托资金管理报告主要内容及格式、推介方案及主要推介内容、证券投资信托团队简介及人员简历等内容。

第十二条 信托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应当与公司固有财产证券投资业务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实施人员、操作和信息的独立运作,严格禁止各种形式的利益输送。

第十三条 信托公司应当对信托经理的投资权限进行书面授权,并监督信托经理严格按照信托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投资策略和相应的投资权限运作证券投资信托财产。

第十四条 信托公司应当根据市场情况以及不同业务的特点,确定适当的预警线,并逐日盯市。

信托公司管理信托文件约定设置止损线的信托产品,应根据盯市结果和信托文件约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五条 信托公司办理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信托文件约定,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信息披露。

第十六条 信托公司办理集合管理的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应当按以下要求披露信托单位净值:

(一)至少每周一次在公司网站公布信托单位净值。

(二)至少每30 日一次向委托人、受益人寄送信托单位净值书面材料。

(三)随时应委托人、受益人要求披露上一个交易日信托单位净值。

第十七条 证券投资信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信托公司应当在两个工作日内编制临时报告向委托人、受益人披露,并向监管机关报告。

(一)受益人大会的召开。

(二)提前终止信托合同。

(三)更换第三方顾问、保管人、证券交易经纪人。

(四)信托公司的法定名称、住所发生变更。

(五)信托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及信托经理发生变动。

(六)涉及信托公司管理职责、信托财产的诉讼。

(七)信托公司、第三方顾问受到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或其他监管部门的调查。

(八)信托公司及其董事长、总经理、信托经理受到行政处罚。

(九)关联交易事项。

(十)收益分配事项。

(十一)信托财产净值计价错误达百分之零点五(含)以上。

(十二)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八条 信托公司管理证券投资信托,可收取管理费和业绩报酬,除管理费和业绩报酬外,信托公司不得收取任何其他费用;信托公司收取管理费和业绩报酬的方式和比例,须在信托文件中事先约定,但业绩报酬仅在信托计划终止且实现盈利时提取。

第十九条 信托公司应当严格按照财政部印发的《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处理证券投资信托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扩大费用列支范围。

第二十条 信托公司应建立与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相适应的员工约束和激励机制。

第二十一条 证券投资信托设立后,信托公司应当亲自处理信托事务,自主决策,并亲自履行向证券交易经纪机构下达交易指令的义务,不得将投资管理职责委托他人行使。

信托文件事先另有约定的,信托公司可以聘请第三方为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提供投资顾问服务,但投资顾问不得代为实施投资决策。聘请第三方顾问的费用由信托公司从收取的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中支付。

第二十二条 信托公司聘请的第三方顾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依法设立的公司或合伙企业,且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二)实收资本金不低于人民币1000 万元。

(三)有合格的证券投资管理和研究团队,团队主要成员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从业经验不少于3 年,且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声誉,无不良从业记录,并有可追溯的证券投资管理业绩证明。

(四)有健全的业务管理制度、风险控制体系,有规范的后台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

(五)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与所从事业务相适应的软硬件设施。

(六)与信托公司没有关联关系。

(七)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三条 信托公司应当就第三方顾问的管理团队基本情况、从业记录和过往业绩等开展尽职调查,并在信托文件中载明有关内容。

信托公司应当制定第三方顾问选聘规程,并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

第二十四条 信托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以任何方式承诺信托资金不受损失,或者以任何方式承诺信托资金的最低收益。

(二)为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设定预期收益率。

(三)不公平地对待其管理的不同证券投资信托。

(四)利用所管理的信托财产为信托公司,或者为委托人、受益人之外的第三方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利益输送。

(五)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及其他违法违规证券活动。

(六)法律法规和中国银监会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五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

信托公司业务论文 篇3

一、信托公司大力开拓财富管理业务的可行性分析

特有优势是信托业及信托公司抢占理财市场的重要基础。信托,是一种代人理财的财产管理制度,其核心理念就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为此,回归“理财业务”是契合信托业核心理念的重要表现,也是发挥信托业特有优势的唯一选择。此外,信托公司作为资产管理类服务提供商,与基金管理公司、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相比具备显著优势:第一,信托公司可以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领域进行跨界投资;第二,信托计划设计灵活,可以满足不同委托人或投资人的个性诉求。

政策支持是信托业及信托公司发展理财业务的关键条件。2010年银监会颁布《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通知》和《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通过对融资类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实行余额管理的办法来限制大多数信托公司的融资类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规模,强化信托公司专业理财特性和盈利能力。此外,在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国信托业峰会”上,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负责人首次明确提出“鼓励信托公司研究创新中长期私募基金计划”。这均是鼓励信托公司做强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表现。

市场上大量闲置资金为信托做强理财业务提供重要保障。第一,居民储蓄存款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势头,2012年9月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已达39.01万亿元,同比增长16.84%,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速高出3.55个百分点。第二,股市低迷,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导致众多投资资金撤离上述投资市场,撤出资金迫切需要新的投资渠道。第三,高净值理财市场具备潜在的发展前景。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社会财富积累速度不断加快,高净值人群总量迅速增加,个人财富的集中化趋势加剧,我国超过63.49%的高净值客户家庭可投资资产在1 000万~2 000万元之间,预计2015年我国高净值人群可达219.3万人,可投资资产总量将达到77.2万亿元。

公众理财意识增强,对信托理财产品的认可度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人们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在我国保险机制尚不健全,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孩子教育体制尚不完善等背景下,公众对未来消费开支的担忧依然存在,客观上增强了公众的理财意识。为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公众更倾向于选择专业理财机构为其进行财富管理。而近几年信托产品较高的收益水平给投资者留下深刻印象,提高公众对信托产品的认可度,这为信托业开拓理财市场奠定了客户基础。

二、信托公司大力开拓财富管理业务面临的巨大挑战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但是由于信托市场准入的非专属性,证券、基金、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开始涉猎理财业务,尤其是对高端客户的争夺有愈演愈烈之势。具体表现如下: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开展的与理财相关的业务包括委托贷款(特别是多方委托贷款)、个人理财计划、外汇结构性存款,带有代理与理财双重性质的业务,如定期定额购买基金、账户管理;此外,商业银行还大力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各银行分行均设立专门的贵宾中心力求对高端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证券公司:随着券商市场竞争的加剧及经纪业务佣金市场化,券商经纪业务盈利能力受到很大挑战,尤其是在经济增长乏力,股市低迷的当前,以经纪业务为核心增长点的盈利模式受到质疑,为此,各家券商均开始多种业务创新的探索,其中在理财市场上大做文章尤为突出。目前证券公司开展的资产管理业务包括一对一的资产管理业务,以及多对一的集合理财业务,未来有望推出保本、分级产品。与此同时,为保持证券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证监会鼓励证券公司进行金融创新,预计未来利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政策将会推出。

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是专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目前除推出各种公募基金外,已有一些基金管理公司作为社保基金的财产管理机构,从事一对一的资产管理,一些基金公司也被允许作为企业年金的财产管理者。同时这些基金管理公司还在积极争取从事私募型的资产管理业务,由于基金专户理财“一对多”业务无论是募集方式,还是投资运作模式都与私募及证券信托产品几乎相同,而公募基金公司的研究团队、营销团队、产品创新和设计能力均处于上风,使信托公司证券类产品面临销售压力。

保险公司:随着保费收入的迅速增长,保险业的综合经营和理财业务是国际保险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已推出的各种投资联结险、分红险等产品,也在争夺财产管理市场份额。由于银保类产品基本在银行销售,产品起点低,销售渠道和网点众多,也分流了很大一部分理财资金,而且未来保险公司有望继续发力财富管理市场,给信托开拓理财市场带来较大的压力。

三、信托公司如何在财富管理市场上赢取制高点

综上所述,信托业及信托公司必须抓住当前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行业垄断优势,在财富管理市场上,与证券、基金、保险、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理财业务抗衡,尤其在高净值财富管理市场上下工夫,提升信托业及信托公司盈利能力,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培养、引進高端人才,为信托发展转型提供保障。原先以投融资为主导的被动管理业务,制约了信托自身合格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信托业发展的关键。信托公司要在财富管理市场上立足,提升自己主动管理资产的能力、积极探索新的资金管理模式、设计特色产品来满足高收益群体投资需求是关键。为此,信托公司必须在人才建设和研发支出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建立起吸引专业人才的长效机制,重视建立先进的激励机制和系统的培训体系,从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理财人才、研发人才、营销人才着手,建起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努力提高公司主动管理资产的能力。

努力开发多元化产品,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拥有多元化、系列化、个性化的产品是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为此,信托公司要摆脱对融资类业务的依赖,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的投资能力,充分发挥信托的制度和组合优势,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出更多投资类产品,满足客户个性化理财需求,尤其是对于高净值客户,采取一对一服务模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上脱颖而出。

探索新型资产配置模式,有效改善资产组合质量,形成特定领域内的资产管理专家。信托公司可在公益信托方面寻求突破,开发更为合理的结构化产品,为公益资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保值增值渠道,如借鉴日本、美国等成熟的信托市场发展经验,针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构筑企业年金信托管理模式,在开辟企业年金市场上大做文章。信托公司还可借鉴国外成熟市场将艺术品纳入资产组合和配置范围的经验,继续探索艺术品市场的投资机会。总之,信托公司要结合自身特点,在某一或某几个领域成为具备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资产管理专家,不断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和盈利水平,以高收益、低风险赢取客户的信任。

实施多渠道销售战略,在日趋激烈的理财市场上赢得主动。根据相关规定,我国信托公司不允许建立分支机构,加之信托公司的地域、人员、规模限制,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具有人员少、网点单一的劣势。但基于“酒香还怕巷子深”事实的存在,信托公司要在日趋激烈的理财市场中赢得主动,必须在不违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实施多渠道营销战略。首先建立以柜台销售、渠道销售、网络销售、其他直销渠道共同作用的有效的销售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客户来源,缩短销售周期,保证信托产品销售的顺利实现,才能有效地为业务发展提供保障,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

实施专业化优质服务战略,打造一流金融品牌。确立长期的、持续的服务意识,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在提高整个行业的专业形象上起着重要作用。为此,信托公司要从产品设计、销售、服务等方面着手,通过优质的专家理财、诚信的职业道德,努力为客户提供“值得信赖的,更有价值的理财产品”,打造一流金融品牌,提高信托公司品牌在区域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影响力,从而在激烈的理财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参考文献:

[1] 张德华.当前理财市场竞争格局及信托公司营销策略[J].西南金融,2009, (7).

[2] 曾林杨.信托业发展的两大趋势及新思维[J].广西金融研究, 2006,(7).

[3] 秦春华.混业格局下信托公司的生存之道[N].金融时报,2006-11-13.

[4] 夏斌.努力構建我国统一的信托市场 [N].证劵时报,2005- 05-16.

作者简介:刘叔肄(1965-),男,山西霍州人,经理,经济师,从事投资与管理研究。

(山西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信托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研究 篇4

目前我国信托公司主要是以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的身份来参与企业年金业务的, 信托公司申请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牌照须具备的条件:

(一) 申请受托人牌照须具备的条件

(1) 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 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

(2) 注册资本不少于5亿元人民币, 且在任何时候都维持不少于5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

(3) 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4) 取得企业年金基金从业资格的专职人员达到规定人数;

(5) 具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8) 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6) 具有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7) 近3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二) 申请账户管理人牌照须具备的条件

(1)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

(2) 注册资本不少于5亿元人民币, 且在任何时候都维持不少于5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

(3) 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4) 取得企业年金基金从业资格的专职人员达到规定人数;

(5) 具有相应的企业年金基金账户信息管理系统;

(6) 具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7) 具有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8) 近3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9) 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我国信托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开展现状

中国社会正在走向一个老龄化的社会, 养老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急需解决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而企业年金正是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并逐渐成为企业和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数据显示, 截止2013年, 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管理的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为66120个, 参加职工人数为2056.29万人, 受托管理金额6034.71亿元, 投资管理机构实际投资运作的企业年金基金金额为5783.60亿元。然而目前仍保持或延续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信托公司仅有2家:华宝信托和中信信托。两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企业数仅321个, 职工人数仅158972人, 受托管理的资产金额为637850.98万元, 占比仅在1%上下。

三、企业年金业务的主要运作模式

我国企业年金运营模式采取以受托人为中心的分类标准, 具体可分为:

(一) 法人受托模式

法人受托模式是指企业年金计划的委托人将企业年金基金运作管理等相关事务委托给一个符合国家规定的法人受托机构, 由其行使处置和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的相关职责。

(二) 理事会模式

理事会模式是指举办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和参加该年金计划的职工将企业年金的管理权和相关事务委托给企业内部年金理事会, 由其行使处置和管理企业年金的相关职责。

(三) 全拆分模式

全拆分模式是指企业年金受托人只担当受托人角色, 将账户管理、托管、投资管理等业务分别委托给独立法人机构, 并由这些机构行使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及投资管理人职责。这种模式的优点每个基金管理人行使一个角色, 独立性较高, 降低了企业年金运营的风险;缺点为各运作主体间有可能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降低运营效率, 监管的分散化可能会使联合监管体系出现漏洞;各管理机构之间协调的工作量大, 成本高。

(四) 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又称捆绑模式, 指受托机构将账户管理、托管及投资管理业务中的一项或两项委托出去, 受托机构保留两项或两项以上业务的一种运营模式。这是目前企业年金运作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 其优点是流程相对简化, 降低了管理机构之间协调沟通的成本, 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的专业优势和管理积极性;缺点为同一金融机构承担不同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职责, 需要严密的防火墙、强有力的内控制度及严格的外部监管。

组合模式根据捆绑形式又可细分为“2+1+N”、“1+2+N”和“3+1”三种模式:“2+1+N”是指受托人与账户管理人捆绑, 选择多家投资管理人及一家托管人的管理模式;“1+2+N”是指账户管理人与托管人捆绑, 选择一家受托人及多家投资管理人的管理模式;“3+1”是指受托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捆绑, 选择一家托管人的管理模式[3]。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 由于中信信托只具备受托人资格, 因此其企业年金运营模式只能采取全拆分模式;而华宝信托同时具备受托人资格和账户管理人资格, 因此其企业年金运营模式主要采取“2+1+N”组合模式。华宝信托为宝钢集团设计的企业年金信托计划就是以宝钢集团下属各公司为委托人、集团职工为受益人、华宝信托同时作为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参与该项企业年金项目的管理。项目采用“2+1+N”运营模式, 在其企业年金计算机管理系统成功建立的基础上, 该项目做的非常成功:截止2014年上半年, 累计收益率达到23.19%, 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86%, 高于同期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四、我国信托公司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优势

由于企业年金追求安全性甚于追求回报率, 而企业年金法人受托机构最规范的主体当属信托公司, 且信托制度的“财产隔离”等特点在保障企业年金财产安全上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2], 具体体现在:

总 (一第) 信57托0财期产) 所有权与利益分离性

信托成立后, 信托财产必须以维护委托人或受益人的利益为前提, 不是为受托人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他人利益而享有对标的物的绝对支配权。

(二)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信托具有独特的破产隔离优势, 不受委托人和受托人的破产影响, 能实现信托财产与其他各种责任的隔离。在信托制度下, 信托财产处于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方债权人的追及范围之外, 具有三个不可追及性。

(三) 信托财产的有限性

信托财产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存在, 受托人只能按照信托文件的规定, 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进行运用, 不得利用信托财产为自己谋利, 不能违背信托目的随意改变财产的用途, 不得将信托财产与固有财产进行交易或互换, 受托人违反信托目的造成的损失,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 信托管理的连续性

信托是一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财产转移和管理制度。信托财产不因受托人的欠缺而影响其成立, 也不因受托人的变更而影响其存续。信托财产在践行财产转移与管理功能时, 受托人不仅担当“媒介”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可实现财产增值。

四、对我国信托公司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相关建议

自2011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确定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以信托为基本模式, 这对信托公司开展企业年金业务是非常有利的一味“催化剂”。《办法》的实施, 从长远看对信托公司有利, 但信托公司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短期内还需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信托公司在国债市场火暴的时候很难得到想要的国债产品;在股票投资方面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尽管如此, 信托公司仍可着手准备做企业年金业务, 因为对信托公司而言, 企业年金是一块新的蛋糕, 如果可以拿下, 将为其带来长期稳定的利润。对于信托公司而言, 开展企业年金业务关键在于如何在内部建立良好的机制, 从人员配备、机制上为这个新的业务做准备。以下是对我过信托公司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几点建议。

(融一) 立足受托业务, 建立“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N”的O行.业11特, 色2

Finan信c托e公司在企业年金业务中最 (明C显um的优ul势at是iv受e托ty, N应O该.定5位70于) 受托业务, 在对企业年金业务深入研究、积极进行技术准备和业务准备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相对完善的信托业务模式和管理体制。

(二) 提高自身竞争力, 定位高端客户

企业年金资产可以弥补信托公司缺乏期限较长、现金流稳增的长期资产的不足, 但其低风险的特性决定了在初期资产规模不大的情况下, 收益甚微甚至亏损。信托公司想要发展企业年金业务, 须依靠较大资金规模的高端客户。信托公司只有提高自身竞争力, 才有能力获得高端客户, 从而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 使企业年金业务发展成为公司稳定的长期资产管理业务。在公司现有的条件下, 应该适当放弃一些中小客户, 采取服务于高端客户的市场策略。

(三) 提高风控能力, 完善治理结构

企业年金关乎企业职工的养老钱, 因此企业年金资产须特别关注风险。为获得企业年金的稳健收益并严格控制风险, 公司须不断提高风控能力, 以保证资金的安全和增值。

(四) 在资产管理方面突出专业化优势

企业年金业务的客户多数是企业客户, 尤其是特大型企业客户, 他们对专业化的要求很高, 横向比较的能力很强。信托公司要想赢得这些大客户, 须在资产管理方面表现出专业化的优势———业务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管理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只有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和项目管理能力, 建立稳定的业务团队, 才能保证信托公司的年金业务长期持续发展。

摘要:企业年金是在企业及职工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 自愿建立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在介绍我国信托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开展现状及其主要运作模式的基础上, 分析了信托公司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优势, 并对我国有意染指企业年金业务的信托公司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年金,受托人,账户管理人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 2011, 3-6.

[2]邓大松, 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 (修订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

信托公司业务论文 篇5

各银监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

近来,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长迅速,个别信托公司开展这项业务不够审慎。为有效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信托业务,提高信托公司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根据《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现就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如下:

各信托公司应立即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合规性风险自查。逐笔分析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状况,包括信托公司发放贷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否满足“四证”齐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具备二级资质、项目资本金比例达到国家最低要求等条件;第一还款来源充足性、可靠性评价;抵质押等担保措施情况及评价;项目到期偿付能力评价及风险处置预案等内容。

各银监局要加强对辖内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控,结合今年开展的专项调查和压力测试,在信托公司自查基础上,逐笔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核查,对以受让债权等方式变相提供贷款的情况,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予以甄别。自查和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责成信托公司予以纠正,对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各银监局于12月20日前将核查及处理结果书面报告银监会。

各银监局要督促信托公司在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时审慎选择交易对手,合理把握规模扩张,加强信托资金运用监控,严控对大型房企集团多头授信、集团成员内部关联风险,积极防范房地产市场调整风险。对执行不力的银监局,银监会将予以通报,并视情况追究相关责任。

请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给辖内有关银监分局和信托公司,如有重大问题,请及时向银监会报告。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

员会办公厅

信托公司业务论文 篇6

梳理年报,《投资者报》记者发现,近十年来,房地产类信托资产占杭州工商信托的信托资产比重都比较高,即便是在全行业收缩战线时,其房地产类的偏好仍十分明显。

是什么样的原因令其制定和坚持了长期的房地产发展路线,又是如何的风控理念和方法使其在地产业形势风云莫测的年份逆势增长?

为了一探这家房地产特色信托公司的究竟,日前,《投资者报》向杭州工商信托发去了采访提纲,可惜公司的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地产信托占比逐年增长

与近年来多数信托公司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不同,杭州工商信托的房地产业务占比依旧较高。

年报显示,2012年、2013年、2014年公司的房地产类信托资产占比分别高达70.92%、75.44%、83.31%,在风险接连爆发、多数有同样偏好的信托公司均在下调房地产业务占比的时候,杭州工商信托对其常年深耕的地产信托反而开展了新一轮的布局。

这从去年杭州工商信托总裁丁建萍在对媒体采访的回答中便可看出。在承认房地产业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分化加剧,即便政策给予这个行业大力支持,行业形势再度逆转的可能性也不大的前提下,丁建萍却表示,行业分化的过程中,市场集中度将大幅提高,公司也可能找到一些机遇。

“在以前,房地产行业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地产金融格局,房地产利润平均化。如今这个行业不仅需要资金介入,而且需要资本介入。行业由融资化走向投资化,直接投资、并购等投资形式自然都包含其中。此外,商业物业的更新换代中也蕴含不少机会,这方面同样需要资本介入。针对经营性物业,如今政策鼓励开展房屋按揭贷款的资产证券化。”丁建萍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说。

主动管理零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工商信托的精品路线不仅在于其大力发展房地产类业务,也在于其几乎不发展通道业务。

丁建萍曾表示,公司没有通道业务,全部是主动管理型资产,利润率也要高于业内同行。

丁建萍之所以这样说,看上去他是有自信的。2014年11月,丁建萍向媒体表示,公司当年的资产规模有不小幅度的提升,在300亿元左右,但公司的利润相当于一个管理资产规模在3000亿元信托公司的水平。

根据年报统计,公司净利润从2005年的4561万元到2014年的4.65亿元,基本都保持了较高程度的增长。

其中,2012年、2013年、2014年的人均净利润分别为214.08万元、259.05万元、285万元。

如丁建萍所言,公司几乎不发展通道业务,这从年报里也可见一斑。即便在证券市场红火的前一年多的时间里,杭州工商信托也只是在公司的自营资产中极少量地做了点,而信托资产均无此领域的涉及。

通道类信托源于银信合作的一种方式,银行作为信托委托人,以其自有或理财资金设立信托,并指定资金的运用方式和使用的项目,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仅负责按照银行的要求,将信托资金运用至银行指定的项目或融资方。在这种信托模式中,银行提供或安排信托资金,同时对信托资金的运用和回收也会事先做出安排,受托人仅起到提供通道的作用,因此,受托人收取的信托报酬通常也被称作是“通道费”,此种业务模式被称为通道类信托业务。

由于通道业务的机构中,信托仅仅是利用自身牌照的优势,充当银行资金的“通道”,所以通道业务也被认为是信托公司躺着赚钱的利器。

通道业务可以帮助信托公司冲高管理规模,但是随着竞争加剧,费用下降,其实并非赚钱的好业务,而且受政策影响比较大,存在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甚至近年来爆发的通道业务扯皮事件也让深陷其中的信托公司非常头疼。

杭州工商信托没有做通道业务的原因,用丁建萍的话说是不想只是通过工具和平台的出借来获利,其真正在意的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业务使信托公司丧失真正的核心客户和资产管理能力,对公司发展战略会有较大的伤害。

壮大规模拓展转型

从多方信息来看,杭州工商信托的下一步或与公司规模和项目拓展有关。

2008年,摩根士丹利入股杭州工商信托,持有杭州工商信托19.9%的股份,而从公司近年来的发展看,公司的业绩确实得到了长足发展。

而随着传统业务竞争加剧,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将成为信托业转型抓手。

7月28日,杭州工商信托从中国银监会获得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资格(即资产证券化资格),可以从事管理特定目的信托财产并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业务,为公司转型添砖加瓦。

从种种迹象来看,在新的转型下,杭州工商信托似乎已经跃跃欲试。丁建萍曾表示,与主流企业合作,我们赚钱的机会或许比全行业赚钱的时候还要多,未来公司走精品化路线亦不会变。

至于杭州工商信托转型是否能成功,以及特立独行扩展地产业务的做法还能走多远,由于公司方面未接受采访,我们不得而知,还望投资人自行留意。

信托公司业务论文 篇7

1 信托监管政策主旨与方向解析

从2007年开始, 银监会对信托公司的监管不断深入和完善, 并逐渐形成系统的监管体系。这些监管措施既包括部门规章, 又包括规范性文件;既有信托公司基本制度、公司治理、资本管理、信息披露等大的层面管理办法, 又有银信合作、个人理财、资金管理、账户管理等具体层面的业务指引。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管理层的监管意图、政策主旨和业务方向。

1.1《信托公司管理办法》

与原办法相比, 修订后办法在信托公司类型、信托产品设立的监管、信托财产托管等方面更加灵活有效, 在信托公司固有业务、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方面更加明确规范。

新的变化和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严格区分信托公司固有业务和信托业务界限, 其原则是“压缩固有业务, 突出信托主业”, 规定信托公司不得开展除同业拆入业务以外的其他负债业务, 固有财产原则上不得进行实业投资。固有业务项下投资业务范围限定为金融类公司股权投资、金融产品投资和自用固定资产投资。从制度上割断信托业务与固有业务之间的利益输送纽带, 督促信托公司更加专注地为受益人服务, 同时充分保证资产的流动性。二是严格限制关联交易, 防止利益输送。在固有业务项下, 规定信托公司不得以固有财产向关联方融出资金或转移财产、为关联方提供担保或以股东持有的本公司股权作为质押进行融资。三是明确经营范围和信托运用方式。信托公司以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其他财产或财产权信托为信托主业, 信托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要, 按照信托目的、信托财产的种类或者对信托财产管理方式的不同设置信托业务品种。同时信托公司管理、运用或处分信托财产时, 可以依照信托文件的约定, 采取投资、出售、存放同业、买入返售、租赁、贷款等方式进行。信托公司不得以卖出回购方式管理、运用信托财产。

从以上变化可以看出, 修订后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主旨在于规范信托公司经营行为, 引导、促进信托公司回归信托主业, 正本清源, 改变以债权性融资为单一交易结构的业务发展模式, 向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专业理财机构过渡, 形成专属业务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从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1.2《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

相比原办法, 修订后的办法主要变化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营业信托和非营业信托加以区别, 差别对待, 特别是对营业信托中的集合信托提出更严要求, 如参与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委托人必须为唯一受益人、限制受益权拆分转让等。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委托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对不涉及异地推介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新办法取消事前报告的要求。同时取消了信托公司异地展业的禁止性规定。三是新办法引入了合格投资者制度, 只允许有一定风险承受和识别能力的投资者参与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新办法规定, 合格投资者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是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二是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三是个人收入在最近3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3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 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同时, 新办法在不限制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数量的基础上, 规定单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

新修订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提高合格投资者准入门槛, 放开合格投资者数量限制, 限制自然人规模, 体现出管理层纠正理财对象低端化的错误定位, 引导信托客户市场高端化的监管思路, 进而避免因委托人过低的抗风险能力而引发的社会影响。

1.3《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

银监会出台《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旨在改变目前银信合作中职责不清的问题, 通过该《指引》界定信托公司与银行的各自职责。一是信托公司加强自主管理能力, 自主处理信托事务, 不受银行干预。二是规定银行不得为银信理财合作涉及的信托产品及该信托产品项下财产运用对象等提供任何形式担保。信托公司投资于银行所持的信贷资产、票据资产等资产的, 应当采取买断方式, 且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回购。银行与信托公司进行业务合作还应该遵守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 并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三是规定银行、信托公司应各自建立产品研发、营销管理、风险控制等部门间的分工与协作机制, 双方合作达到各自风险管理与控制要求。

《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的核心要求是银行与信托公司在各自独立决策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对信托公司而言, 关键是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改变长期依赖于银行的客户与渠道, 合作地位不平等, 议价能力弱, 获利微薄的局面, 成为自主经营、自主决策的独立经营主体, 而不是扮演银行业务“通道”和“平台”的角色, 真正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 提升资产管理能力。

1.4《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是银监会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管控的又一举措, 也是《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的深入和延续。该《办法》中要求信托公司计算净资本和风险资本, 并且持续要求信托公司净资本与其风险资本的比值不小于100%, 建立了风险资本与净资本的对应关系, 使各项业务的风险资本均有相应的净资本支撑, 促使信托公司将有限的资本在不同风险状况的业务之间进行合理配置, 引导信托公司根据自身净资本水平、风险偏好和发展战略进行差异化选择, 实现对总体风险的有效控制。《办法》同时规定, 信托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 也不得低于人民币2亿元。信托公司为实现业务规模的合理增长, 将不得不综合权衡业务结构, 更加稳健经营, 合理资产配置, 创新业务品种。

《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可有效解决目前信托公司粗放经营、小马拉大车局面, 从重“量”变为重“质”, 从外延性的经营模式逐渐转变为内涵式增长。

银监会一系列监管措施, 体现了较为清晰的监管思路, 归纳起来就是:回归信托主业、专业高端理财、自主经营管理、稳健特色经营、持续健康发展。

2 信托公司经营现状与监管目标差距

(1) 信托财产运用方式单一, 业务同质化严重, 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信托财产运用、处分方式有投资、出售、存放同业、买入返售、租赁、贷款等多种, 而目前信托公司仍以债权性融资为信托主要交易方式, 也就是贷款方式。其业务运作的基本流程是:首先确定可操作的具体项目, 设定好风险管控措施, 发行资金信托计划, 签订相关合同, 落实放款条件, 资金交付项目方, 按约定利率和期限收回资金, 信托计划终止。整个流程与银行贷款方式大同小异。虽然信托公司在房地产信托中也有以股权将信托资金投入项目公司中的直投方式, 但这只是信托公司的一种风险控制手段, 在约定的条件下, 不论是以前的“回购”方式还是现在的结构化信托方式, 信托公司都是要提前收回信托资金实现退出的, 也就是业内的所谓信托“过桥”。名为股权, 实为借贷, 仍是债权融资的一种方式。债权融资面临银行的竞争, 由于资金成本的不同, 银行占有绝对优势, 而信托贷款只能做银行不做或不能做的业务, 这一方面加大了信托贷款的风险, 另一方面使信托业务来源渠道狭窄, 只能打一枪换个地方, 缺乏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 更重要的是丧失了信托的优势和特色。同时, 基于债权融资方式, 信托公司也难以创新, 更多的是操作方式、风险控制方式的改良, 对信托的长远发展不利。现代信托的核心本质在于资产管理, 而这种债权性融资交易方式显然是背离信托本质的。

(2) 受托财产单一, 资金信托是主要业务品种。信托公司可以受托的财产既包括有形财产, 如股票、债券、物品、土地、房屋和银行存款等, 又包括无形财产, 如保险单、专利权、商标、信誉等。而信托公司债权性融资为主的信托交易方式, 必然限制信托公司受托财产的范围和种类。现在一般只接受银行存款, 也就是货币资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 信托公司目前所做的只是资金管理, 还谈不上是资产管理。

(3) 扮演平台融资角色、自主管理能力不足。信托公司近年来推出不少信托产品, 如房地产资金信托、阳光私募证券资金信托、股权投资信托、银信合作理财信托等, 虽然名称五花八门, 品种众多, 但核心要素还是期限管理, 借贷性质, 真正信托公司自主管理的产品少之又少。如阳光私募就是将资金委托给第三方投资顾问机构, 由投资顾问机构决定交易指令, 信托公司并不直接经营信托资金, 只是控制资金流向和仓位, 还属于风险管控的范畴, 这实质是一种转信托, 有损害委托人利益之嫌。还有银信合作理财产品, 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有的信托产品成为银行变相放贷的通道, 以躲避监管和调控。凡此种种, 表明信托公司更像是中介机构, 成了资金掮客或平台, 更突显其自主管理能力不足。

(4) 违规关联交易, 诚信经营仍有欠缺。信托本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 (信托公司) 的信任, 将其合法拥有的财产委托给受托人, 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 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的目的, 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可以说诚信是信托存在的基础, 但现在信托公司有许多不诚信的地方, 通过关联交易隐藏收益, 损害委托人、受益人利益。以房地产信托为例, 一般信托公司收取的融资年利率一般介于20%~40%之间, 而支付给受益人的年利率在6%~10%, 其余的作为管理成本和信托公司利润。不难看出, 受益人的利益没有最大化, 而信托公司却通过种种手段实现了自己利益最大化, 这违背信托本意, 损害信托精神。信托公司实际成了合法高利贷公司。

(5) 粗放经营, 小马拉大车, 风险管控能力仍有待提高。据统计, 截至2010年上半年, 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财产规模为2.9万亿元, 而目前国内54家信托公司2009年年底的注册资本金合计只有606亿元, 平均注册资本为11.21亿元, 平均净资产18.8亿元, 平均每家信托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400多亿元, 个别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已经达到净资产的50倍以上。这种“小马拉大车”的粗放经营显然与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不相匹配, 蕴藏着很大的经营压力和风险。

3 信托公司业务定位与转型

通过监管政策方向与信托公司目前现状的比较, 可以看出信托公司经营水平与监管目标差距还很大, 信托公司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主动进行战略转型和业务定位, 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3.1 信托公司业务定位与转型目标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 信托公司如果还做银行、基金、保险、证券等机构的同质化业务, 就丧失了信托的优势, 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信托的优势在于财产管理领域独有的破产风险隔离功能, 以及信托可以跨市场经营并进行产品组合的能力。基于优势, 顺应监管方向, 信托公司回归信托主业, 以财产管理为核心, 强化自主管理能力, 创新产品, 专业理财, 特色经营, 是信托业务发展的不二选择。

3.2 信托公司业务定位的市场基础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GDP跃居世界第三位, 社会可支配财富极大增加,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 7 175元;多层次资本市场基本形成, 股票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融资市场规模壮大, 信贷规模突破10万亿元;中国城镇富裕阶层比例近1%, 列全球第四位;公募基金规模达到2.6万亿元, 阳光私募规模近千亿元。这充分说明我国资产管理、投资理财需求的旺盛, 这将构成信托公司成为专业资产管理、高端理财机构的市场基础, 信托专业资产管理、高端理财大有可为。

3.3 信托公司可开展的业务种类

信托公司业务可分为信托投行、资产管理和事务性信托三大类。信托投行业务方面, 可以通过私募信托债、证券化、基金化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业务, 如:信托贷款、信托资产证券化、房地产信托基金、并购基金等。资产管理业务方面, 可以借助资本市场, 通过专业化拓展理财业务, 重点是高端客户理财业务, 比如:私人银行业务、PE基金等业务。事务性信托业务方面, 随着税收制度、登记制度的不断完善, 可开展财产信托、公益信托、遗嘱信托等。

3.4 信托公司业务转型成功要素

一是要经营管理专业化, 真正做到建立一套完整、科学、量化、客观的项目评估体系、风险控制体系、投资决策体系和资产管理体系。

二是要培养专业人才, 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在产品设计、项目筛选、投资决策及实施操作等方面承担起实质管理和决策职责。

三是要构建营销体系, 针对客户高端化趋势, 建立自己的营销团队和差别化的营销策略, 特色服务, 专业营销。

四是要解决当前单一项目融资方式, 扩大直投比例, 投融资方式结合, 丰富产品种类和创新特色产品, 提高收益水平。

信托公司业务的定位与转型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定位与转型能否实现, 完全取决于信托公司本身的积极主动性。新的定位与转型必然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和代价, 需要信托公司做出判断和抉择, 即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平衡与取舍。

摘要:信托“新政”实施后, 银监会又出台了一系列细化和配套的规范性文件, 从而形成了新的监管制度体系。本文通过对信托监管政策主旨与方向的解析, 分析目前信托公司经营现状与监管目标的差距, 进而提出信托公司应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主动进行战略转型和业务定位, 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关键词:信托,监管,目标,现状,定位

参考文献

[1]孔小伟.信托业的本质功能与广东信托业的发展[J].中国经贸, 2009 (12) .

信托公司业务论文 篇8

1.财富管理。财富管理实际上就是通过一系列财务规划程序,对个人财富进行科学化管理的过程。财富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服务:第一是财富保值,首先要保证客户财富的不贬值;第二是财富增值,即进行投资理财规划,追求财富价值的理性、稳定增长;第三是财富转移,就是财富所有者按照自己指定的对象和时机通过信托或者其他方式来分配和传承财富。

从国际上看,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方面, 瑞银集团将私人财富管理业务作为理财业务发展的核心,目标客户定位于全球高瑞客户和富裕人群,采用“ONE FIRM”模式,成功在财富管理部门与集团其他部门之间搭建良好内部合作关系,通过专家顾问间的相互合作,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做投资方案,采用“开放产品模式”建立个性化的财富管理产品体系,甄选最好的产品,帮助客户实现财富积累、保护和转移的全过程,在选定领域内以超过平均水平的增长,确保全球领先地位。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贝恩公司高净值人群调研分析。

中国高净值客户对财富管理机构的选择标准各异,服务是客户在挑选财富管理机构时最多被提及的标准。产品也被视为高净值客户选择财富管理机构的重要标准之一。当前中国财富管理机构包括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中外资)、券商、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中资银行依然占据主要地位。调查显示,私人银行客户中85%的高净值人士会选择中资银行进行财富管理,其中约60%的高净值人士会选择中资私人银行作为财富管理的主要机构。所以通过私人银行进行产品线的完善和客户群的拓展将成为信托与银行合作的重要选择。

2.银信合作转型的方向:拓展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银信合作业务是在中国国情下信托公司和银行合作开展的特色业务。对信托公司而言,在“十二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向自主设计、自主管理方向转型势在必行。信托公司应着眼行业长远发展,大力开拓自主管理类业务,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服务,探索和完善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信托公司应科学发展银信合作业务,为私人银行客户开发更多个性化的产品,面对高净值客户以理财服务需求为核心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财富的合理规划与科学配置、风险隔离、家庭成员生活的有效保障、家族财富的永续传承等,提供跨市场资产配的能力。

二、私人银行与信托业务的对接情况

从资金运用目的上,私人银行业务的信托产品体系有下面二大类:第一类是财富积累信托产品。信托通过专门的投资方案设计可以满足私人银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比如设立私募股权投资信托、私募证券投资信托、产业投资基金等。第二类是财富保护信托产品,主要是避免财产损失风险。

1.财富积累类信托产品。(1)私募股权投资信托。私募股权投资信托是以未上市公司股权为投资对象的信托产品。目前私募股权投资信托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其较高的投资回报和较长的投资周期更适合私人银行高端客户。信托公司可以担任私人股权基金发起人和管理人,以私募方式投资项目,公担风险,共享收益。伴随国内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通过PE拓展业务类型和收入来源的意愿不断增强。在最初阶段银行往往通过提供基金募集、发行顾问、财富顾问、私募基金托管等中介服务来参与PE相关业务,之后银行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发行私募股权信托计划的方式曲线进入PE市场。在拓展私募股权投资方面,以IPO作为主要退出方式的产品有PRE IPO基金、增长型PE基金、VC基金等, 此外还有投向一级半市场的定向增发基金,投入到资源性领域的矿产股权基金和并购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2)私募证券投资信托。2011年,银行与信托在私募证券类产品的扩容加快步伐,TOT成为重点发展的产品。而与早期TOT产品不同的是,银行作为投资顾问,信托作为受托方,摈弃过往被动复制的模式,开始采取动态管理的新模式。2011年发行的TOT产品通常采用主动管理模式,即投资顾问根据对子信托盈利能力或对未来市场趋势的判断,不断调整投资目标和投资比例的组合产品。

2.财富保护类信托产品。高净值人士面临诸多潜在的财产损失风险,如经营风险、子女过度消费和婚姻接替等。对于这些问题,可通过以下信托产品加以解决:(1)风险隔离信托。通过设立风险隔离信托,事先将一部分家庭财产通过信托实现与委托人其他财产的隔离,设立风险隔离信托后,一旦发生经营风险,基于信托保护之下的财产可以免于被追索的威胁。(2)不可撤销人生保全信托。该信托通常由婚姻的一方为配偶或子女设立,其目的在于当婚姻中的一方去世时仍能为配偶或子女提供生活保障。既可以保障在世配偶与子女的生活费用,又可以防止家庭财产被在世一方或其新配偶恶意侵占或挪用。(3)离婚赡养信托。该信托是以离婚的配偶为受益人,将离婚赡养费用作为信托财产的婚姻家庭信托。通过离婚赡养信托的安排,既可以保障离婚赡养费用的支付,防止因赡养费而引起纠纷,也可以防止居心不良者利用婚姻骗取离婚财产。(4)子女教育信托。这类信托的目的在于使子女教育金处于信托保护状态,防止家庭财务危机对子女教育形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受托人对教育金的直接管理可以防止受益人对资金的滥用,还可以通过信托方案的专门设计实现对税收的有效筹划等。

三、信托公司加强与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 展的建议

1.加强信托与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合作形成协同模式。考察国外成熟的私人银行财富管理模式可以发现,信托一直是被广泛使用的重要财富管理工具。中国私人银行业务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服务内容的广泛性、个性化、私密性还有待提高。信托与银行业务既有关联性又有互补性。商业银行和信托如果能够在利益分配机制、风险补偿机制、行为约束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方面明确各自的角色与功能定位,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加强财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彼此优势,那么一定会在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赢得更大的合作效益。

2.加强对私人银行客户群、产品开发的研究。中国私人银行业亟须思考将服务对象从个人延伸到家族与家族背后的企业,关注自身客户综合性、整体性、长期性的金融服务,构筑完整的私人银行服务价值链条。信托具备专业的理财能力,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定位与提升客户服务的质量,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信托产品的创新, 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满足客户需要的过程,必须细分客户,针对不同客户的资产规模、风险偏好,根据客户要求、喜好、交易方式,提供最佳建议,设计适宜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一揽子整体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3.借鉴国内外家庭信托基金管理经验,开拓财产保护与传承类产品新方向。家庭信托基金为财产的保值增值以及财富顺利传承提供了保值,已经成为私人银行业务重要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国内私人银行开展家庭信托业务受到法律约束不能开放,但随着未来法律约束逐步放开,对于客户不同的需求,通过信托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做家族信托,设计信托资产的运用方式及分配条件。随着法律的健全与完善,高净值人士对于家庭财产保值增值与顺利传承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未来家庭信托基金管理的发展空间巨大。

浅析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风险管理 篇9

关键词:房地产信托,风险识别,风险管理

房地产信托作为信托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对房地产业不断加强的宏观调控背景下, 近年来逐渐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重要融资途径, 并一直保持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然而, 房地产信托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存在时间较短, 发育尚未成熟, 其风险虽整体可控, 暂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但是仍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房地产信托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只有在掌握其风险特点后进行有针对性地风险管理才能真正有效化解和防范风险, 促进房地产业与信托业健康发展。

一、房地产信托概述

房地产信托是一种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资金, 由专门投资机构对收益型的商业性房地产进行投资和经营管理, 并将投资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信托基金制度。房地产信托具有独立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等几大特点, 正是由于这些特性, 使得房地产信托不仅为房地产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缓解了行业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也使其自身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房地产行业在我国迅速崛起并快速发展, 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影响面最广、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由于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 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其产业发展, 然而银行信贷却往往因为国家政策等原因显得捉襟见肘。因此, 信托成为房地产投资项目的另一融资渠道, 被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接受。

二、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前提在于风险识别, 只有对房地产信托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准确厘定与深入剖析后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现针对目前我国房地产信托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宏观、中观与微观三层次的分析:

(一) 宏观风险: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立法指导

首先, 在国家政策层面, 房地产信托的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自2010年以来, 中央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对房地产调控, 致使房地产企业普遍遭遇资金瓶颈。而房地产信托的投资对象是房地产项目, 房地产业景气程度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信托兑付能力。其次, 我国目前在此方面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 尽管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但其仅为框架性的法律文件, 缺乏真正针对信托业务操作层面的配套制度。

(二) 中观风险:项目自身与市场变动

近年来, 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 房价增长过快, 房地产泡沫的风险不言而喻。由于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在不断提高, 导致以房地产为投资对象的房地产信托业的风险也随之增高。无论是贷款型、股权型还是权益型房地产信托业务, 都与房地产产品自身的收益息息相关。由此可见, 房地产泡沫极易提高房地产信托资金的风险, 同时也提高了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风险。

(三) 微观风险:信托公司自身运营方式的选择

房地产信托公司作为运作房地产信托的主体, 其自身的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房地产信托风险的大小。一般来说, 信托公司在业务模式上, 运作较为散乱, 经营风险偏高, 收益波动性较大;在运营模式上, 多数产品采取的是贷款形式, 形式比较单一, 资金和产品仅限于信托凭证转让, 流动性差。往往此类自身所具有的风险会蛀空房地产信托公司多年积累的资金与资源, 最终成为风险的承担者。

三、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风险管理

通过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风险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存在于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的风险, 其背后隐含的是政府、信托公司、投资者在房地产信托项目中不同的利益和要求的矛盾体现, 同时也承担着不同的风险。如果其中某一方面行为不合规或者风险管理失控, 都可能会对其他各方的利益产生威胁。可以说, 房地产信托风险的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各方面协调努力。

(一) 政府加强风险管理的建议

首先, 在政策制定方面。政策的制定要有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要建立严谨科学的评价标准, 要以信托公司的资产结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求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其次, 在配套制度方面, 要逐步完善信托登记制度、规范会计审核制度以及确立信托税收制度。最后, 在外部监管方面, 应当从加强监管机制、增强行业自律以及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外部他律体系。

(二) 投资者风险避免对策

信托公司在对投资者进行项目推介时, 由于单个项目的风险难以评估预测, 因此, 其往往巧妙地通过介绍整体项目的盈利前景转移投资者对单个项目风险的注意力。如果投资者轻信信托公司的推介, 未做审慎决策, 其将面临很多潜在的风险。因此,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投资方风险意识不强的现象, 对于风险的评价应该是有计划的, 系统的进行, 尤其是对于大型房地产开发投资, 更加应该加强各种经济和风险分析。

(三) 信托公司风险管理路径设计

1、加强市场定位调查研究。

市场定位调查研究是房地产信托投资前期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它是决定房地产信托投资成败的关键环节。信托公司对投资环境和投资项目了解得越全面、越深入, 就越有利于做出科学的决策, 这样就能把不确定性程度降到最低, 投资风险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2、拓宽信托投资渠道, 分散信托风险。

传统的信托投资一般依赖于房地产投资, 但是房地产行业的不确定性往往会波及到信托的投资收益, 所以“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不失为明智的选择。房地产信托企业可以积极进行信托项目的产品创新, 拓宽信托投资渠道, 在扩大收益的同时降低或控制风险。以中信信托为例, 该公司的信托业务逐步从纯融资业务向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转型, 从非主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型, 发起推出了涉及农牧产品生产、能源资源开发、民生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有影响力的信托产品, 各项业务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 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信托业务收入、净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与监管。

针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特点以及信托资金的运作方式, 面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投后管理体系, 由于房地产泡沫对经济运行的危害很大, 信托公司需要对投放的房地产项目加强自主管理。信托企业应成立公司内部监管部门, 对其管理层的经营及角色进行有效地监督, 同时也应将员工吸纳到风险管理过程中来, 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将各部门连接成为高效一致的整体。

房地产信托作为信托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房地产融资的重要途径, 其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信托业的长远发展, 更影响房地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采用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有助于避免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出现的各种不可预见的风险发生, 同时也有利于降低信托计划的风险, 确保信托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于蒙.我国房地产信托兑付风险研究[J].商业文化, 2012 (3) [1]于蒙.我国房地产信托兑付风险研究[J].商业文化, 2012 (3)

[2]葛兆强.次贷危机与国内房地产贷款风险[J].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6) [2]葛兆强.次贷危机与国内房地产贷款风险[J].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6)

[3]吕世威.房地产信托项目融资实务[J].现代商业, 2011 (1) [3]吕世威.房地产信托项目融资实务[J].现代商业, 2011 (1)

信托公司业务论文 篇10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根据该《指导意见》规定, 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 (Independent Director) 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公司及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

我国的信托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在此后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长足发展, 整个信托行业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相对于比较完善的银行系统, 信托业整体存在运作不规范, 主要业务范围不清晰等问题。多次遭到国家清理整顿, 业务范围多次更改, 截至2009年, 挂牌的信托公司仅有54家。

信托业和其他金融行业相比较, 信托行业的股权以国有控股为主, 并且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但是信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等指标都差于上市商业银行, 信托业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固定资产投资收益, 收益的稳定性受到职业经理人投资决策的影响。所以, 本文中将固有资产净资产收益率 (ROE1) 和信托报酬率 (TR) 分开, 通过实证来验证两项绩效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回顾

外部董事包括独立董事以及灰色董事, Hermalin和Weisbach (2001) 研究表明, 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之间的比例与公司绩效表现相关。外部董事可以作为“专业裁判”来确保员工之间的激励竞争行为, 确保股东价值最大化 (Fama, 1980) 。

然而, Deli和Gillan (2000) 发现, 在较低层管理者是公司股东以及增长机会较少的公司, 独立董事和活跃的审计委员会存在的可能性较大。而Hermalin和Weisbach (1988) 发现, 外部董事在公司业绩差, 公司撤出某产品市场或新的CEO上台时特别容易加入公司。

关于董事会会议次数的研究中, Vafeas (1999) 指出股价下跌后董事会会议频率增加, 而董事会议频率的增加会带来公司营运效率的提高。然而Jensen (1993) 认为由于外部董事在一起的时间有限, 相互之间无法充分交流意见, 外部董事也无法与管理层进行较好的沟通, 因而董事会议并非必须。

近几年, 国内业界对独立董事制度也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 但基本上集中于理论分析, 着眼点主要在于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独立董事与内部管理人员的关系, 或者是如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多数实证中, 研究结论表明公司绩效是判断独立董事制度是否完善的重要指标。

三、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及选择

本文选取2009年度我国现有的信托公司为初始样本, 由于资料的可得性, 将信息披露不完全的北京信托、渤海信托、华宝信托、江信信托、云南信托和海协信托剔除, 最后得到48家信托公司, 有效样本数为48家。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信托业协会编写的2009年中国信托业年鉴。

2.研究变量的选择及度量

(1) 公司绩效指标

国内外学者用于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主要有两类:托宾Q和会计利润率 (ROE) 。在本文中, 由于我国信托公司绝大多数为非上市公司使得对于公司价值指标托宾Q很难获取, 而在反映上市公司绩效时, ROE指标被认为与证监会对公司增发配股的要求有关而容易遭到操纵, 但是本文研究对象为非上市公司, 因此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本文中将选取信托公司固有资产净资产收益率 (RTFA) 以及信托报酬率 (TR) 来反映信托公司的业绩。

A.固有资产净资产收益率 (RTFA) = (固有资产净利润/固有资产净额) *100%。

B.信托报酬率 (TR) 即为信托公司信托业务的收益率, 在信托公司年报中均有统计。

(2) 董事会会议次数

董事会召开的会议有例会和临时会议两种, 例会是指定期召开的会议, 比如一季一次, 或一月一次。临时会议是不定期的, 遇到必要事项时, 由董事长随时召集。本文选取的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 (MN) , 是年度内所有召开的董事会会议次数作为研究变量。

3.控制变量选择及度量

为了控制研究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本文选择如下的控制变量: (1) 企业规模, 企业的规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内部层级和信息不对称程度, 本文将选择信托公司的年度总资产 (TA) 来衡量企业规模的大小。 (2) 独立董事比例 (ID) , 为独立董事人数在董事会总人数中所占比率, 以此来衡量独立董事规模。 (3) 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总额 (PTTA) , 为主动管理型信托的总资产。 (4) 信托报酬率 (TR) , 信托报酬是指作为受托人的信托部门在办理信托事务后所取得的报酬。

4.实证研究方法

本文选用固有资产收益率 (RTFA) 、信托报酬率 (TR) 两个绩效指标, 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信托公司独立董事规模, 董事会会议次数和公司绩效的关系。

四、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述的研究设计, 本文建立如下的回归模型:

RTFA=α0+α1TA+α2MN+α3ID (1)

TR=β0+β1PTTA+β2MN+β3ID (2)

选用该模型 (2) 的原因在于, 独立董事在信托公司中不仅仅维护股东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维护信托持有人的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应与信托报酬率 (TR) 相关, 从而通过该模型来试图得到信托报酬率 (TR) 与信托公司独立董事比例 (ID) 的关系。

方程 (1) (2) 的回归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在董事会结构对ROE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中, 董事会会议次数 (MN) 系数均不显著, 这表明信托公司董事会行为中的董事会会议的次数对我国的信托公司无显著性影响。而在模型中, 独立董事比例 (ID) 的系数均显著为正, 表明我国信托公司独立董事人数对绩效有显著性影响, 信托公司绩效与独立董事比例呈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结论, 我国信托公司的董事会次数与公司绩效并无显著性关系, 这是因为我国信托公司董事会议事制度并不完善, 信托公司大多属于国有股东绝对控股, 董事会议事制度仅是形式。而实证结果中, 独立董事比例与信托公司绩效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表明在我国信托公司中, 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五、建议

在信托公司的治理上, 首先要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职能。在我国的信托公司中大股东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中小股东的利益无法体现。董事会的议事制度可以加强对大股东的约束, 使得信托公司董事会职能规范化实施。

从信托公司披露的年报中可以看出, 截至2009年, 基本所有的信托公司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治理结构, 包括股东大会、监事会和董事会。为了更好地履行董事会职能, 应充分发挥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 如, 风险管理委员会, 人事薪酬委员会以及会计审计委员会等的作用。同时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在信托公司中, 独立董事的职责是维护信托持有人的利益, 但54家信托公司中, 仍然有数家未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或者未披露其独立董事人数。信托公司治理的完善直接影响到信托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 信托公司应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以加强董事会在公司决策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东智, 王化成.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理论、经验与实践[J].会计研究, 2003 (8) .

[2]高明华, 马守莉.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 2002 (2) .

[3]薛有志, 彭伟华, 李国栋.董事会会议的监督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10 (1) .

[4]郑石桥, 蒋宏桥, 王建军.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 2010 (1) .

[5]谷祺, 于东智.公司治理、董事会行为与经营绩效[J].财经问题研究, 2001 (1) .

[6]徐小迅, 刘兵军, 徐永久.信托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4) .

信托公司业务论文 篇11

随着证监会、保监会资管新政的推出,信托业“分业红利”的加速消减,信托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放松管制,放宽限制”不仅意味着管理层给其他金融同业资产管理业务“松绑”,也意味着信托业同质化竞争的加剧。

反观过去几年信托业高速发展背后积累的诸多风险,和粗放发展模式隐藏的瓶颈,如今一个个都浮出水面。

“非上市金融股权类信托规模发展有限;券商的加入冲击上市公司股权业务;证券投资增长趋缓;政信信托面临调整;如果银行开发贷款放松,对房地产信托又会造成冲击;债券投资增长较快,风控受关注;资金池信托则因信息不透明、管理要求高在推广上有难度。”

那么2013年信托做什么?信托从业者们都在想。

且不说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信托人的心里有一杆秤,不论是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抑或中途杀出的矿业、酒类、艺术品等,不是跟着政策“指哪打哪”,就是瞄准市场炒作热点而去的“顺势而为”。而要从产业角度出发,多家信托公司管理人员都在私下交流时向记者表示,短期内恐怕很难有大规模的新业务领域出现。

“由2012年可以看出,创新的基础领域基本没太大变化,创新要求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成功;但从艺术品、矿产能源等创新品种的昙花一现可以看出,规模难以扩大。”针对眼下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状况,信托实务专家唐琪表示,业务基本已研究到极致,接下来主要是PK成本,优化竞争。

由于信托的融资成本较高,接触一些高风险领域想来在所难免,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哄抢之下的信托公司之间的两极分化将愈演愈烈。

在受访信托人士眼里,2013年的业务拓展速度或会真正降下来。

“过去业务多,公司与公司间很少正面交锋,但现在情况不同,业务资源有限,好项目难找,资金成本的比拼或成为主要的竞争点。一方面,这对信托公司产品结构的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信托得想办法降低成本,竞争项目;另一方面,高成本就只能追求高报酬,这阻碍了信托公司去获取更多低风险项目的机会,风险也越积越多。”

不得不承认,2012年产品风险事件频发,新一年仍将面临众多产品兑付的挑战,如何化解风险成为一个难题。

不过,应该说,信托业核心竞争力仍在。

在信托公司拓展资产管理业务的这黄金十年里,信托对业务风险的把控和项目管理都积累了一定经验,这相比更擅长经营市场风险,而不是信用风险的券商而言,先发优势仍很明显。

事实上,券商资管新政落实以来,大部分券商对此尚未形成概念,也并未触及大规模资金业务,仍在做传统的通道业务。

信托公司业务论文 篇12

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缺口

根据2011年“两会”公布的计划, 在“十二五”期间, 未来5年保障房建设计划为3600万套, 其中2011—2013年每年建1000万套保障房, 后3年再建1600万套保障房, 使保障房的覆盖率从“十一五”期末的8%提高到“十二五”末的20%, 每年均将面临6000亿~7000亿元的资金压力。根据2011年投资1.3万亿元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推算, 5年总共3600万套房就需要4.7万亿元的建设资金。

可见, 保障性住房作为国家政策导向支持的项目, 由于地方配套资金投入不足存在巨大的融资需求, 且该类项目的销售对象及回款均较稳定, 故信托业务可以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障性住房融资可以成为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新亮点。各类房地产企业在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时, 会介入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这样既贯彻落实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方针, 有利于树立各信托公司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的社会责任形象;同时, 又为保障房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融通资金供给。

二、保障性住房信托业务的开展模式

(一) 项目的选取

保障房包括几大类房地产建设项目, 宏观政策重点支持与推进的是公共租赁住房、适度发展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建设、加快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以及农村危改。作为信托公司, 在支持保障房建设过程中, 既要体现其在经济金融体系发展中的疏通与促进作用, 又要保障公司的稳健经营与盈利发展的宗旨。在项目的选取过程中, 要秉承安全性与盈利性并存的原则, 可以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为重点的支持项目, 兼顾部分棚户区改造项目。特别是对于中央特别支持的、归属为专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 可以给予特别的关注。

此外, 据各大投行的投研报告分析并结合“十二五”规划建议对加快城镇化问题的突出强调以及就经济、城市发展和地产行业发展三方面的相关政策内容可以总结出房地产区域热点板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将形成三个“泛区域城市圈”, 区域中心城市消费升级, 主要强调房地产品质, 周边中小城市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以武汉、郑州、长沙为核心的中部城市带和以成都、重庆、西安为核心的西部板块在产业西移和铁路建设的推动下将成为未来5年发展最快的区域。

具体到信托公司个案的发展来说, 除关注上述热点房地产发展区域板块外, 还可利用各公司的区位优势, 优先发展与关注所处地区及周边、有战略合作关系房地产公司的相关保障房建设项目。

资料来源:根据投资银行研究报告总结。

(二) 合作“对方”的选取

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 因此在其发展、规划及融资的过程中, 均会有政府的支持及政策的指引。在信托业务合作“对方”的选取时, 可以充分考虑选取有政府背景或是政府直接支持的项目。首先, 可以选取与政府直接合作的项目, 选取原先有过稳定业务合作关系的地方政府展开业务。其次, 更多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会与地方性融资平台直接结合, 故可以积极开拓通过与地方性融资平台合作的保障性住房项目, 与地方性融资平台合作。同时, 此类业务也不归属为房地产信托业务, 这就避免了需要向银监会上报、等待审批等繁琐的程序。最后, 由于房地产业务风险性相对较高, 对于公司开展低风险性业务的需求来说, 可以选取实力雄厚的开发商为合作伙伴。同时, 特别可以考虑选取旗下拥有房地产公司的综合性经营的集团公司作为合作对象。该类公司不以房地产业务为主业, 而是拥有长产业链条的集团公司, 有主业支持房地产业务的发展, 实现了风险的分散化, 同时, 其多业务链条的模式, 也可实现与信托公司建立长期多元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类公司有:招商地产 (招商局集团) 、融科智地 (联想控股) 、海航置业 (海航集团) 、海尔地产 (海尔集团) , 等等。

(三) 业务开展模式的选取

在信托业务开展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资金来源分别开展单一指定信托业务, 以及发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具体业务模式可以选取如下方式开展。

1. 模式一:BT回购模式

该模式下, 信托公司兼具开发商与金融机构的双重角色, 既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又承担了开发商的角色, 充分发挥信托公司在资金融通与项目开发方面的综合优势。

具体操作方式为, 信托公司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签订保障性住房BT协议, 由信托公司发行保障性住房BT项目资金信托计划, 募集民间资金专项用于政府指定的保障房项目建设, 工程交由信托公司指定的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开发建设, 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后由政府回购 (可以分年度回购) 。

本模式解决了信托公司对信托资金监管以及项目建设风险控制问题, 同时减少了地方政府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支付的建设费用, 大大降低了地方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的综合成本。

2. 模式二:商业配套模式

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项目, 以及配套给予信托公司一块周边土地用于对保障性住房的商业配套, 信托公司直接作为开发商带资对保障性住房项目进行投资, 其投资利润来源于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配套的商业地块项目的销售或营业收入。

具体操作方式为, 信托公司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签订保障性住房投资协议, 由信托公司发行保障性住房投资项目资金信托计划, 募集民间资金专项用于政府指定的保障房项目和配套商业项目的开发及建设。工程由信托公司指定的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开发建设。

在该类信托模式的实际操作中, 为了保障信托计划受益人的利益, 可以引入地方政府对信托公司投资资金的保底措施, 即当保障性住房投资项目的净利润小于信托计划受益人的信托本金和保底利息 (以5年期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 时, 地方政府应对不足部分予以补足, 保障信托计划投资者的本息安全;相对的, 当信托公司从保障性住房投资项目中获得一定的利润时, 因与地方政府利润分成, 实现地方政府、信托公司、信托计划受益人的三方共赢。

3. 模式三:“股权投资基金+财政担保”模式

地方政府、信托公司以及房地产企业签署三方合作协议, 信托公司发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保障性住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并由保障房基金将该资金以股本金形式投资到房地产开发公司, 用于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开发建设, 由信托公司对包括所持有限合伙企业财产份额在内的信托基金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 以获取信托基金收益。保障房项目由地方政府出具承诺函, 承诺采取必要措施, 确保保障房项目余房销售回款, 保证信托基金实现退出。

4. 保障房LPFs模式

契约型上市房地产基金 (LPFs) , 是房地产信托投资 (REITs) 中的一种。LPFs是以契约型基金形式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可在交易所上市的基金产品, 由基金管理公司、LPFs基金持有人、托管机构组成, 主要投资于可产生稳定租金收入的房地产, 通过基金管理公司的专业管理实现基金单位的增值。保障房作为政策导向的产品, 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如果信托公司通过合法途径对保障房进行融资建设, 这不仅可以解决保障房的来源问题, 而且可以为信托公司在当下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提供一条新的出路。交易所上市的LPFs作为REITs采用的一种解决流动性的安排, 与保障房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具体的操作模式是:第一步, 政府划定地块, 以公开招标的方式, 按一定的回报率委托开发商建设符合要求的保障房。第二步:保障房竣工通过验收后, 指定SPC (属于REITs中的特殊目的信托公司) 管理建成的保障房。第三步:SPC以受让的房产在证券市场公开募集资金, 成立LPFs, 按招标价格支付开发商建设费用, 溢价部分作为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上缴财政。第四步:SPC委托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对保障房进行管理, 收取廉租房、政策性租赁房的租金和经适房的出售收入, 作为信托权益的利息收入, 按时支付给相关投资者。

在该模式中, 政府是关键, 只需提供土地, 不再有其他投入, 就可以大规模建设保障房, 虽然失去了卖地收入, 但保障房建成后可以获得合理的溢价部分, 并解决民生问题。开发商只负责开发环节, 通过竞标取得开发权, 按约定收取回报, 也避开了当前资金流动性缺乏、贷款难度高、商品房处于风险高危的不利因素。SPC作为专业信托机构设立保障房LPFs募集资金, 依靠经营保障房获取收益回报投资者, 不仅还原了房产最根本的居住功能, 也回归了资产定价本质。这种保障房LPFs模式对于参与者来说都有一定好处, 形成了一种共赢的局面。

三、小结

保障性住房建设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 且在其计划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巨大, 信托业务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信托公司要积极支持国家的民生工程建设, 结合自身市场化业务发展的战略需要, 选择恰当的业务开展模式, 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信托业务当中, 既能保持多元化的业务结构, 突破房地产信托业务的发展瓶颈, 又能体现信托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参考文献

[1].李静静杜静.保障性住房融资中运用REITs的探讨.工程管理学报.2011.2

[2].陈一飞田泽.以政府采购保障房建设促进住宅产业创新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1.2

上一篇:数据挖掘预处理技术下一篇:中英文诗歌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