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声母韵母卡(精选5篇)
对外汉语声母韵母卡 篇1
大连微笑汉语国际教育培训中心
微笑汉语学校对外汉语教学系列
经验分享
(二)声母韵母教学方法
很多对外汉语老师在教学老外汉语的时候,觉得学生很难学。汉语拼音也是在汉语教学中对于初学者很难的一部分。微笑汉语可以分享一套好的方法给大家。1.图表
在上课之前把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示意图、拼音表等布置好。也可动态展示,即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进度,一步一步地进行展示。如讲声母时,挂上声母表,讲韵母时,挂上韵母表。2.板书展示
把本课要教的语音项目写在黑板上。比如第一课教单韵母,就按教学步骤,逐个将aoeiuü横写在黑板的一定位置上。板书时要注意韵母的直观形象。可结合发音口型把aoe写成a、o、e,适当夸大一点,使学生知道它们开口度的不同,便于掌握并模仿。3.发音示范
把要学习的语音项目传达给学生的听觉器官。发音示范要正确、清晰,让每个学生都听得清,听得准。开始阶段可适当利用夸张的方法,延长发音过程。4.口形展示
做口形示范可先用自己的手指指一下眼睛,示意学生看,然后指一下自己的嘴,让学生看开口度、圆唇与否、嘴唇收拢或前突等演示动作。5.发音部位
展示时应结合自己的口、舌、齿,让学生明白发音部位,掌握口形和舌头在发音时的准确位置。6.发音示范
对外汉语教师通过发音,将声调的声音形象传达给学生的听觉器官。发音示范是最基本的展示声调的方法。在开始时,应当适当延长发音过程,强调音高的变化,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7.五度声调示意
大连微笑汉语国际教育培训中心
利用五度声调示意,给学生以声调的视觉印象,帮助学生体会和掌握声调音高的变化过程。8.夸张声调
教声调时,因为五度声调符号本身具有形象性,对汉语四声的升降曲折做了形象化描绘,如果再花点心思,按四声调值,标出四声的高低升降,效果会更好一些,更能一目了然。9.练习语音的方法
练习是语音教学的中心环节,只有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学生才有可能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汉语发音。语音练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音练习,包括模仿练习和认读练习等;一类是听音练习,包括指辨、判别、填空等。在语音教学阶段一定要听辨和模仿并重。10.认读练习
学生自己读出书面的材料。认读练习也是一种发音练习。学生通过认读巩固语音训练的成果,把汉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把汉语词语和句子的声、韵、调结合起来,为进一步学习汉语打好基础。11.辨声认读
把容易认错或读错的声母或由这些声母拼合的双音节调整排列在一起,进行辨别声母的认读。12.辨韵认读
把学生容易认错或读错的韵母或带有这些韵母的双音节调整排列在一起,进行辨别韵母的认读。13.辨调认读
把声韵母相同的音节按不同的声调组合起来认读。在辨声、辨韵、辨调认读的基础上,再进行三声变调、儿化、有轻声音节的双音节调整、短句、用汉字写成的句子等的认读。
作品出自:微笑汉语中国十大优秀汉语培训学校
对外汉语声母韵母卡 篇2
【关键词】对比 中泰对比 偏误 语音
一、前言
过去笔者曾在泰国曼谷拉差蒙坤科技大学(Rajamanga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Krungthep)教授中文,在教授期間內,笔者观察到泰国大学生在说汉语时,有语音上的偏误,本文即描述笔者在这几年内观察到的泰国大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偏误现象,并针对这些偏误现象加以归纳整理,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些偏误,最后笔者再给新手汉语教师提出一些如何矫正这些偏误的教学建议。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曼谷拉差蒙坤科技大学中文专业大一和大二学生,共80位,采用个别访谈,
并作录音,录下其发音。
三、分析讨论
以下笔者就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声母上的偏误、韵母上的偏误以及声调上的偏误,分三个部分讨论。
1、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声母上的偏误
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舌面音j、q、x,这三组音对泰国学生来说,是特别难的,笔者发现即使是汉语水平高的泰国人或者是汉语学习高级阶段的泰国学生,还是产生偏误,可说是固化了。
2、泰国学生学习汉语韵母上的偏误
卷舌音er也是泰国学生的一大难点,有的是没有卷舌,他们把它发成央元音或者前元音[e] ;有的是发er时的开口度太大,听起来像儿化韵[ar]。在笔者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泰国学生的儿化韵也是出现大量偏误,偏误类型分成两类,一些是和前面的韵母结合得不好,听起来像是两个音节,一些就是干脆不儿化,就象中国南方人的口音。
笔者访谈的部分泰国学生在发舌面前、半高、圆唇元音ü时,常常发成舌面后、高母音、圆唇的u,以至于他们在发“居住”这两个音时,加上声母的偏误,听起来就几乎像是“租驵(zūzù)”这样子的泰腔泰调,ü这个音对泰国人来说可说是特难的。
3、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声调上的偏误
泰语同汉语一样是有声调的语言,共有5个声调。若按照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记法,泰语的第一声调值是33;第二声调值是21;第三声调值是41;第四声调值是45;第五声调值是14。泰语和汉语的声调在调值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很容易用泰语中的声调来代替汉语的声调。
汉语的第一声:泰国学生第一声的阴平调时,其调型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但调值会偏低,这是因为泰语的第一声中平调调值比汉语的阴平调还要低,因此对学生产生了负迁移,故这些学生发汉语的阴平调总是偏低。
汉语的第二声:在这个声调上,泰国学生在调型和调域方面的偏误都有。汉语阳平调值为35,从发音一开始就往上升,而泰国学生会用泰语掉值为14的第五声升调来发汉语的阳平调。
汉语的第三声:汉语的第三声上声是个曲调,笔者访问的泰国学生把所有的上声都读成半上,这是因为在受到泰语的声调中调值为21第二声低平调的负迁移。因此泰国学生遇到句子最后一个音是上升该读全上声时,就会产生只发前半上的偏误。
汉语的第四声:汉语第四声去声是全降调,实际调值是51 ,这个音,泰国学生没什么大问题。
四、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纠正方法
本节将讨论教师如何在语音教学中纠正泰国学生汉语语音的偏误,以下将分三部分讨论,分别是声母教学、韵母教学和声调教学。
1、声母教学
(1)声母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
声母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的混淆不清问题,教师在教舌尖前音z、c、s组时,指导学生让学生的舌尖碰上齿背;而教师在教舌尖后音zh、ch、sh组时,指导学生让学生的舌尖再往后卷一点儿,舌尖需碰上硬颚。
(2)舌面前音 j、q、x
泰国学生会使用母语的舌面中音来发这组音,可汉语是舌面前音,因此 教师在教这组音的时候,要学生不能用舌面碰上硬颚,舌面需再往前移一点,这样就能发出正确的音。
(3)h的鼻化现象
教师应提醒学生不要发出鼻音,鼻子不要震动,让气流通过口腔。
(4)r与l的混淆
教师应指导学生,发r的时候,舌尖需往后卷缩,可不能碰到齿龈;而发l的时候,舌尖需碰上齿龈。
2、韵母教学
(1)舌面前、半高、圆唇元音ü
由于泰语没有这个音,不少学生以u来代替。教师在指导学生发这个音时,可以要学生先发i,然后再噘嘴圆唇发音,便能发出ü。
(2)复韵母ua和uo组、 ia和ie组
教师在指导这两组音的时候,宜告诉学生发ua嘴型先圆唇而后张大,发ia嘴型先扁平后张大;而发uo的嘴型先圆唇而后嘴型半张,发ie的嘴型先扁平而后半张。教师需用夸张的张大比例来告诉学生这两个音的不同。
3、声调教学
(1)阴平调
在教第一声阴平调的时候,教师宜提醒学生音再高一点儿,教师宜用对比发音的方式,好比如分别用汉语调值[55]和泰语调值[33]各读一遍“今天”这个词,让学生感受汉语第一声与泰语第一声调值的不同。
(2)阳平调
教师在教阳平调的时候,宜指导学生发音不要拉得太长,因为若是发音拉得太长,中间容易产生降落,这样听起来就像一个中间低降的上声。此外,教师亦需指导学生发阳平调时,音要再高一点儿。
(3)上声
在上声变调的只发前半上这个部分,泰国学生是没问题的,因此教师需提醒学生句子最后一个字是上声需读全上,这部分只要多做练习,学生便能纠正。
【参考文献】
[1]李红印.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 [J].世界汉语教学.1995,(2).
[2]曾金金.两岸轻声规范语音对比分析》[J].汉语学报.2000,(2).
[3]陈晨,李秋杨.语音偏误标记与语音对比-谈泰国学生语音习得问题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2).
对外汉语声母韵母卡 篇3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韵母、鼻韵母的读法
难点:区分形近声母、音近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座神秘的拼音王国,那里的国王想邀请我们去做客,你们想去吗?好,让我们立刻出发吧!
二、复习声母表。
1、瞧,拼音王国到了,这么大的拼音王国,我们得请位导游带路才行。国王让谁给我们带路呢?(出示写有声母表的海豚形状图片)他给了我一幅图,大家来看看,上面有许多(声母、拼音、一只小海豚)。
看来,秘密就在这些声母中了,小朋友们想想办法吧,怎样才能显示完整的图片呢?(将这些声母按顺序连起来,按照顺序连起来)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原来你是按照声母表的顺序连起来的,让我们齐读声母表。(强调读声母时要读得轻、短。)
2、你们能说说谁当我们的导游吗?(海豚、海狮)在四线格里板书hǎitún(着重拼读第三声)
3、海豚宝宝说,让它当导游可以,但是呢,他要先考考大家能不能区分下面这些声母宝宝,只有能区分他们,它才愿意带大家去呢,那我们就来分一分吧: b —d
p —q
f — t
m —n
n —l
z —zh
c —ch
s—sh 好,在海豚宝宝的带领下,我们继续前进吧!
三、复习韵母表。
1、哇,小朋友们,你们看,前面有一座漂亮的城堡,这是谁的家呢?谁来拼一拼,大家一起拼一拼。(韵母家、整体认读音节拼读,纠错。)
2、韵母可是个大家族,有的家族里有(单韵母(6个),有复韵母(9个有特殊韵母(1个)),有前鼻韵母(5个),还有后鼻韵母(4个))。
3、看,单韵母宝宝已经出来欢迎你们呢!第一小组的小朋友请你们用高兴的语气地读一读他们,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齐读单韵母。
4、咦,复韵母宝宝哪里去了,真是一群害羞的宝宝,这样吧,第二小组的小朋友大声地把他们喊出来吧!(ai ei ui ie üe、ai ei ui ie üe er、Hi,复韵母宝宝,赶紧出来吧,我们来看你啦!)
5、这间小房间里住的是谁呢?(生齐说:er)你们知不知道这个里面有个特殊的韵母,他叫特殊韵母,读er。
6、接下来我们来到鼻韵母之家,这个家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前鼻韵母,一个叫后鼻韵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认真观察的小朋友一定知道前鼻韵母都有一个共同点,她的后面都有一个(n、它都是由一个单韵母和一个n组成的)。(表扬回答完整的小朋友),那后鼻韵母呢?(他的后面都有一个n和ɡ、它的前面是一个单韵母,中间是n,后面是一个ɡ)
7、海豚宝宝还想考考大家,看哪些小朋友有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能很快分辨出这些长相相似的韵母宝宝。
(出示PPT)ei—ie
ui—iu
un—ün ai—ao
in—inɡ
an—anɡ
en—enɡ
小组开火车,比一比,哪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表扬)
8、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海豚宝宝见我们的小朋友这么聪明,高兴得忘了这些韵母怎么读了,想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24个韵母。
四、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1、复习完了复韵母,海豚宝宝又带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这是哪里呢?(整体认读音节宝宝家)
2、这些整体认读音节宝宝,爸爸妈妈不在家,海豚宝宝要带他们跟大家一起玩,但是得为他们排好队,接下来,你们来为他们排排队(课件演示排队,学生齐读)。
3、老师呢,为这些整体认读音节宝宝这样分类排队。zhi chi shi ri zi ci si(跟声母读音相近)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ing(跟韵母读音相同)
yuan
或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yin ying yu yue yun yuan
wu ye
(记住这些整体认读音节有首儿歌:zh ch sh r z c s 声母后面跟小i ,小i前面是大y,小ü前面是大y,ü上两点要省去。)
五、小结,运用汉语拼音。
游览了完了这么漂亮的拼音王国,拼音王国里的国王为了记住我们班小朋友的名字,让我们每人写一张名片(既然是名片,就一定要有名字,可是我们才刚刚学习生字,很多小朋友还不认识你的名字,所以呀,我们就在这张名片上注上拼音,这样我们的小朋友就可以拼读自己的名字啦!还可以在旁边画画)。
1、生设计自己的名片
普通话声母韵母发音 篇4
人类发音的过程是,从肺部呼出气流,气流经过喉头时使声带颤动,再经过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或头腔的共鸣,使微弱的声音在这里得到扩大和美化,然后,声音经过唇、齿、舌、牙、腭等发音器官不同方式的协调动作的调节,如口腔开合大小、舌位的高低前后,气流受阻部位、方法的不同等,就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发声器官共有四个: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器官,缺一不可。气流是发音的动力,肺部是动力器官;声带是发音体,它是振动器官;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等是共鸣器官;唇、舌、软腭、齿等部位的活动,使得口腔开合,鼻腔通塞,从而控制、调节了气流,叫做咬字器官。
1、肺和气管
气息从肺部呼出经过气管到喉头,当经过喉头时才算进入发音阶段。肺是发音的动力站,气管是输送气流的通道,气流则是发音的原动力。
2、喉头和声带
喉头由四声软骨组成:上面的一块是甲状软骨,它最大,突出在喉头的前面,从脖颈外部可以摸得着。甲状软骨下面是一块环状软骨,前低后高,环状软骨后部的上面连着两块三角形的杓状软骨,这四块软骨构成一个圆筒形的小室,声带就藏在这小室的中央。此外,甲状软骨上面,还有一块会厌软骨,可以上下开合,以避免食物或水进入喉头。
声带是两片带状的富有弹性的薄膜。它的前端固定在甲状软骨上面,后端分别附在杓状软骨上面。两片声带中间是一条通路叫作声门。四块软骨由各种喉肌相联系和控制,由于喉肌的牵引,杓状软骨可以开合回转,造成声带或紧或松,控制声门的大小。平时呼吸时,声门大开,呈三角状,气流可以自由出入;发音时,声带靠拢,声门闭合或留有窄缝,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声门时,就引起声带颤动,发出声来。声带靠拢的程度是可以调节的,人能控制声带的松紧变化,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
3、口腔和鼻腔 口腔是主要共鸣器。口腔分为上部、下部和舌三个部分。口腔上部包括上唇、上腭(上齿、硬腭、软腭、小舌);口腔下部包括下唇和下腭;舌头是口腔主要的发声器官,可分为舌尖、舌面、舌根。舌头在口腔中可以平伸、可以翘起,可以后缩;能抬高也能降低。硬腭不能动,软腭可以下垂,双唇能开能合,能收敛,能展放。由于这些部位的自由活动,使口腔这个共鸣器的形状发生种种变化,从而造成不同音色的语音。
口腔共鸣训练是使音质纯正、音色优美、声音响亮。进行共鸣训练时,口腔要自然打开,笑肌微微提起,下腭自然放下,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发出的声波是随着气流的推送,离开咽喉部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部引起振动,形成共鸣效果。
口腔的后面是咽头,咽头处于下通喉头、前通口腔、上通鼻腔的“三岔口”,发音时,也起共鸣作用。
口腔上面是鼻腔,鼻腔也是共鸣器,它是固定的声腔,鼻腔和口腔靠软腭和小舌隔开。软腭和小舌可以上下活动,说话的时候,如果软腭和小舌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只能从口腔出来,这时发出的声音是“口音”,便如b,p,d;如果软腭和小舌下垂,鼻腔通路打开,气流经鼻腔引起共鸣,此时就发出鼻音了,便发:m,n;如果软腭悬在当中,三条路都通,从下面来的气流可以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出去,这就造成一种半鼻音或鼻化音了。
在上述器官中,唇、舌、软腭和声带在发音时最为积极主动,是发音器官中的“主动器官”,声音的好坏与发音器官的形状、质量和运用的方式有密切关系,舌的活动、嘴唇的形状和口腔的开合对音色作用最大。所以,要加大唇舌的练习量,增强这些发音器官的灵活性、弹性和力度,提高音色质量。
二、元音和辅音
元音和辅音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学习普通话首先要把元音和辅音发正确、发好,掌握其正确的发音要领,只有把元音和辅音读得准确响亮鲜明生动,才能清楚而准确地表现出语意和感情。
元音和辅音的不同特征:
1、气流受阻状况
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发音器官的各部分都不受到任何阻碍,只需利用口腔、舌头、鼻腔等造成各种不同的共鸣器,就可以发出各种不同的元音。
辅音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分必然要受到一定的阻碍,必须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
2、克服阻碍的方式
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那部分肌肉显得特别紧张。
3、气流量强弱
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量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量较强,特别是发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震动的辅音)时更为显著。
4、声带是否颤动 发元音时,声带都要颤动,是乐音,声音比较清晰、响亮;发辅音时,除少数浊辅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外,一般声带不颤动,躁音成分较重,声音不怎么响亮。
元音的发音,主要由于声带振颤。声带颤动造成的音波,经过口腔时,受到口腔的形状、大小变化的影响,依口腔形状、大小的不同,发出各个不同的元音。例如普通话语音中的a、o、e、ê、i、u、ü。
辅音,在普通话语音音素里,有21个,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辅音的发音条件比较复杂,一般从“发音部分”和“发音方法”两方面来讲。所谓“发音部分”就是前面所说的气流受到阻碍的地方,也就是发音器官为了让气流变成声音而做出的各种活动的部分。所谓“发音方法”,就是说这个辅音是怎样发出来的,也就是气流透出过程中所受阻碍的不同情况。
三、声母
(一)理论
声母就是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普通话的声母,除零声母外,其余的21个都是由辅音音素充当的: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1)按发音部位来划分,普通话声母有七类:
双唇音:b、p、m 唇齿音:f 舌尖前音:z、c、s 舌尖中音:d、t、n、l 舌尖后音:zh、ch、sh、r 舌面音:j、q、x 舌根音:g、k、h。
(2)按发音方法来划分,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① 根据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和消除阻碍的不同方式,可以分为: 塞音:b、p、d、t、g、k 擦音:f、s、sh、r、x、h 塞擦音:z、c、zh、ch、j、q 鼻音:m、n 边音:l ② 根据发音时气流呼出的强弱,声母中的塞音、塞擦音又可以分为: 送气音:p、t、k、q、ch、c 不送气音:b、d、g、j、z、zh ③ 根据发声时声带是否颤动,又有:
清音:b、p、f、d、t、g、k、h、j、q、x、zh、ch、sh、z、c、s 浊音:m、n、l、r
(二)发音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是气流在口腔和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发音时,一要找准发音部位,即阻碍气流的部位;二要正确使用发音方法,包括阻碍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
练习时,发音方法要对,接触的部位要准确,接触时要迅速,要注意学会口中蓄有足够的气流,使发出的声音富有弹性,干净利落,清楚、有力、传得远。
1、双唇音:b、p、m,都是由双唇接触构成阻碍后发出的辅音。
b、p和m的差别是:b、p是口音,是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M是鼻音,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
b和p的差别是:b是不送气音,透出的气流微弱;p是送气音,透出的气流很强。
二者的共同点是:发音时双唇紧闭,阻塞气流,然后突然放开,使受阻的气流从口腔迸裂出来,产生一种爆发的声音。主要是双唇中部着力,集中蓄气,用力喷弹。
2、唇齿音:f 是由下唇和上齿相接触,气流在这一部位受阻碍后发出的一种辅音。具体发音方法:上齿接触下唇,让气流完全从唇齿间的缝隙中摩擦而出,发出摩擦的声音,声音带不振动。清辅音。
3、舌尖中音d、t、n、l 舌尖中音是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气流在这一部位阻碍后发出的一种辅音。d、t是清音;n、l是浊音。
d和t:两者都是清音,声带不振动。差别是,d是不送气声母,t是送气声母。
发d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放开,气流爆发而出,但冲出的气流较弱; 发t音时,阻碍打开后,会冲出一股较强的气流。
n::发音是,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下垂,打开鼻腔的通路,声带颤动,气流完全从鼻腔出。浊音。
l:发音时,气流只能从舌的两边流出。浊音。
4、舌尖前音z、c、s 舌尖前音是由舌尖和齿背接触,气流在这一部位受阻后发出的一种辅音。都是清音,声带不颤动。
z和c的差别:z是不送气声母,c是送气声母,发音时,在舌尖略为放松时,有一股较强气流从舌尖和上齿背之音的缝隙中挤出来。
z、c和s的区别在于:z和c是塞擦音,发音时舌尖前部先顶住上齿背,然后慢慢离开,气流从窄缝中挤出;s是擦音,发音时舌尖前部靠近上齿背,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5、舌尖后音zh、ch、sh、r 发音时舌尖卷起来,舌尖后部顶住或靠近硬腭最前部。
zh、ch是塞擦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上牙床后面硬腭的前端,堵住气流通路,然后把舌尖放松一点,让气流从舌尖与硬腭间的窄缝中透出,摩擦成声,这时,上下齿之间稍稍离开,如果对镜观察,可能看得见翘起的舌尖的底面。zh和ch相比较,zh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较弱,ch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较强。
sh是擦音,发音时,舌尖向上举,舌尖后部靠近硬腭最前部,气流从窄缝中挤出。r的发音状况与sh差不多,只是发音时要避免摩擦成分过重。
r和l不分:先发s—sh,连续发几遍,再发托长的l音,然后把舌尖稍稍往后一撤,撤到大致相当于sh的部位,再发出来的就是很好的r音。
6、舌面音j、q、x 舌面音声母,都是清音,声带不颤动。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或接近前硬腭,q的舌面活动与口形和j相同,在发音时,舌尖下垂,上下齿对紧形成阻碍的部位开始闭塞,随后放松,让气流从舌面与硬腭的窄缝里摩擦而出,是一种先塞后擦的音,所以叫塞擦音。
J和q的差别:j是不送气音,q是送气音。发q时,舌面略为放松,有一股较强气流从舌面与硬腭间的窄缝挤出来。
发x音时,舌面向前向上,和硬腭前部接近,中间留一道窄缝,让气流挤出来,j、q跟x的差别在于:j和q是塞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前硬腭,然后慢慢离开;x是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接近前硬腭。
7、舌根音g、k、h 舌根音的发音位置在舌根和软腭间,是气流在这一部位受到阻碍后发出的一种辅音。g、k是舌根塞音,发音时软腭上升,鼻腔通路闭塞,气流从口腔里出来。二者的口形和舌根活动相同,只是在舌根顶住软腭,然后突然放开,气流激动阻碍点,口腔发生共鸣而成声时,发g音透出的气流很微弱,而发k时透出的气流较强,g是不送气声母,k是送气声母。h是舌根擦音,发音时舌根抬起来,靠近硬腭和软腭的交界处,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颤动。
四、韵母
(一)理论
1、单韵母发音时——口腔和舌头的肌肉要保持均衡紧张状态,找好它们的舌高点,注意它们的响度和开度,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不能有动程。
2、复韵母发音时——舌位、唇形、开口度有一个由甲元音向乙地音滑动的过程,注意要使一个复韵母的声音成为一个浑然整体,韵头要发得轻而短,韵腹声音清晰响亮,韵尾的音质稍含混。
3、鼻韵母发音时——有一个由元音向鼻辅音的过渡,元音要发得响亮,鼻辅音发音时一定要完全关闭口腔通路,发前鼻尾韵时,最后舌尖要抵住上齿龈;发后鼻尾韵时,最后舌根要抵住软腭。注意鼻辅音比单念时要轻松些,阻碍要弱些,韵腹要长些,不要把鼻辅音拖得过长,过长了会造成鼻音过重;也不要收音过硬,收音过硬会影响声音的圆润。人们常常以韵母开头的元音音素的不同情况为标准,将韵母分为四类:
①开口呼韵母:不是由 i u ü领头的韵母。如:a、ei、ou、eng。
②齐齿呼韵母:由i领头的韵母,如i、ia、iang。③合口呼韵母:由u领头的韵母,如u、uo、uan。④撮口呼韵母:由ü领头的韵母,如ü、üan、ün.。
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合称“四呼”,“四呼”是汉语音韵学上常用的术语。
(二)发音特点 口形始终不变(er除外)。所以,发音时可以先摆好口形,然后把气流送出来,自始至终唇形和舌位都不变动。另外,单韵母发音需抬起软腭堵塞鼻腔通路,不得夹带鼻音色彩。单元音发音的不同,主要取决于由舌头位置的高低前后和口唇形状的平展圆敛。每一个单元音可以根据舌尖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和唇形的圆不圆这三方面来分析。发准每个元音,就必须注意口的开闭,舌位的前、后、高、低,嘴唇的形状。舌的前后指舌头隆起部分在前或在后,也就是舌头的前伸或后缩。由此,分为发音时舌的前部稍稍隆起的前母音(i ü ê)、舌的前后都不隆起的央母音(a)和舌的后部隆起的后母音(u o e)。
口腔的开闭指上腭跟下腭的距离的大小。口腔的开闭跟舌位高低(舌头隆起部分跟上腭的距离)是密切相关的,如单韵母i、u、ü的发音,口腔开度小,舌位高;a的发音,口腔开度大,舌位低。
嘴唇的形状指嘴唇的圆、扁或自然等状态,这里分为不圆唇音(发音时,嘴唇成扁形或自然状态,比如i、e、a)和圆唇音(发音时,嘴唇拢成不同程度的圆形,比如u、o、ü)
总之,这七个由舌面元音构成的单韵母,其发音的差异受三个条件的制约:①舌头位置在前或在后;②舌面隆起位置高或低;③唇形圆或不圆。其中,舌面隆起位置的高低,也可以从口的开和闭(指开口度小,不是关闭)看出来,口闭,舌位就高;口开,舌位就低。如果试从这些方面仔细观察和比较每个单韵母的发音特点,就不难概括出它们的发音要领来。
(三)具体发音
1、单韵母:a、o、e、ê、i、u、ü、-i(前)、-i(后)、er(1)a的发音要领
发a时,打开后声腔,呈半打哈欠状态,舌头居中,舌面中部略微隆起,舌的前后都不隆起,属于央母音,嘴唇形状自然,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声带振动。
(2)o的发音要领
发o音,口腔半闭,舌头后缩,舌尖下垂,舌面后部隆起,属于后母音,两唇收敛,上下唇间距离约如一食指宽,上齿可见,下齿看不见,略呈圆形,软腭上升,声带振动。发o音要注意的是唇形,要防止开口过大,也要防止口形、舌位变化而读成“ou”,也不要收拢得太小,太小就近似u了。因此要把唇形掌握好再发音,发音中间,保持唇形不动。
(3)e发音要领
发e音,口半闭,上下门齿稍微离开,唇不圆,嘴角向左右微展,上下齿都看得见。上下唇间距离约一食指宽,上下齿间距离约一小指宽,舌位大致同o(比o稍高),也可以用o引导发e音,就是说,先发o音,拖长,逐渐把收敛的双唇放开,嘴角向左右微展,就是e音了。如果这时面带微笑,可以帮助咧开嘴,容易发准,e和o的差别主要在唇的圆与不圆,所以在掌握o的准确发音后,把双唇向两边展开,就可以发出e。
(4)i发音要领
发i时,舌头前伸,舌的前部隆起,口腔开度很小,嘴唇成扁形,嘴角尽量向左右展开,上下门齿接近,舌尖下垂在下门齿背后,气流通路狭窄。实际应用中,尽可能达到窄音宽发,即把舌位后移一点儿,使口腔开一点儿。
(5)u发音要领
u,口腔开度很小,上下唇尽力收缩成圆形,双唇向前突出(动作如噘嘴),中间只留一个小圆孔,舌头压缩,舌的后部隆起,如果和ü的唇形相比,u最圆,ü略扁;u双唇向前突出,ü不太突出。
(6)ü发音要领
ü的舌位和i相同,只是唇形不同。Ü是圆唇,双唇聚拢,唇中间留一个扁平的小孔。如果只会发i音,不会发ü,可以先发i音,然后把舌头固定起来,声音拖长,逐渐收拢双唇和嘴角,即成ü。
2、复韵母
复韵母发声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念时不能念了一个元音接着再念另一个元音,只能是从一个元音向另一个元音的方向滑动,使之成为一个结合体。在这一滑动中,口腔、舌头、嘴唇等发音器官的运动要连贯自然,不得机械分解,而且运动幅度不宜过大。
(2)念时,不能把几个元音念得同样清晰、响亮。复元音韵母的各构成要素,发音时肌肉的紧张程度和声音的响亮程度是不一样的,作为中心成分的元音,发音较响亮、清晰,肌肉较紧张;其余的元音音素发音短暂,响亮度和肌肉的紧张程序也差些。
(3)复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口形变动,由前一个元音到后一个元音的发音变动是“滑动”,气流绝对不能中断,必须读成一个整体。
普通话有复元音韵母13个。ai、ei、ao、ou、ia、ie、iao、iou、ua、uo、uai、uei、üe。按响度大的音素在复元音韵母中的位置来划分,可划分为前响复元音韵母、后响复元音韵母、中响复元音韵母三类。
(一)前响复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ai、ei、ao、ou这四个二合前响的复韵母,都由两个元音构成。发音时,前一个元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清晰;后一个元音开口度小,声音短促模糊,两个元音间过渡,趋向要清楚、准确,不得拐弯。
这四个复韵母,发音的共同特点是:发音时口腔由开到闭,舌位由低到高,声音由较响亮到较含混。
1、ai发音要领
ai由“前a”开始,舌尖顶下门齿背,一直不动,舌位逐渐上升(舌尖顶住下门齿背不动,舌面前部逐渐上升,口形渐闭),到接近i时止,动程宽,a响而长,i弱而短。a比通常单念时舌位偏前,发音较长、较响亮;末尾的i,舌位实际上不及单念时那样高,发音短而模糊。
ai、ei发音时要注意口形的开合,舌位的移动。
2、ei发音要领
由“前e”开始,舌位渐升,到接近i而止,动程很窄。e比通常单念时舌位要靠前得多,舌中央稍前的部位升至半高,发音响而长;末尾的i,舌位不及单念时那样高,发音弱而短。
3、ao发音要领
由“后a”开始,舌头一直后缩,舌位逐渐上升,唇形逐渐收敛,拢圆,到接近o时止,动程宽。a比通常单念时舌位偏后,发音响而长;末尾的o,舌位比单念时稍高,嘴唇要收敛得更拢一些,接近于u,发音短而模糊。
4、ou发音要领
由o音滑向u音。O的发音,嘴唇的收敛不及单念时那么拢,那么圆,发音较长,较响亮;末尾的u,比单念时舌位稍低,嘴唇收敛得不太紧,不太圆,发音短而模糊。
(二)后响复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ia、ie、ua、uo、üe这五个二合后响的复韵母,前一个元音开口度小,声音短促模糊;后一个元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清晰,两个元音间过渡,趋向要清楚、明确。这一组发音的共同特点:口腔都由闭到开,舌位由高到低,声音由较含混到较响亮。
1、ia、ie发音要领
ia:由i音滑向a音。i和a的发音与单念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i发音较为短暂,a发音较为响亮、清晰。
ie:由i音滑向ê, i和ê的发音与单念时无多大区别,只是i发音较为短暂,ê发音较为响亮、清晰。
2、ua的发音要领
由u开始,舌位渐降,趋向中央,到“中a”而止,动程宽。u紧而短,a响而长。
3、uo发音要领
由u开始,舌位渐降到o而止,动程很窄,u紧而短,o响而长。注意:发这个音一定要有动程,口由合而稍开,不要读的与o没有分别。
4、üe发音要领
由ü开始,舌位渐降,到ê而止,动程较窄。ü和ê的发音与单念时基本相同,ü紧而短,ê响而长。
(三)中响复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iao、iou、uai、uei。要掌握这几个复元音韵母的发音并不难,可以利用已学过的ai、ei、ao、ou这四个前响复元音韵母去掌握。先发一个较短暂的i,由i音滑向ao音,就成了iao;由i音滑向ou音,便成了iou;同样,先发一个较短暂的u,由u音滑向ai音,就成了uai;由u音滑向ei音,便成了uei。
iao、iou、uai、uei这四个三合中响复韵母,由三个元音构成,结构是:“韵头+韵腹+韵尾”,发音时,口由闭到开然后再闭,都有两个动程;中间元音最为响亮,前后两个元音则比较模糊。
1、iao发音要领
ao前面增加一段由i开始的发音动程。舌位活动先降后升,由前到后,呈大曲折形状,幅度大,曲折角度不大,i是紧而短的。
2、iou的发音要领
ou前增加一段由i开始的发音动程。舌位活动先降后升,由前到后呈小曲折形状,幅度不大,曲折角度大,i是紧而短的。
3、uai发音要领
ai前再增加一段由u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舌位活动先降后升,由后到前,呈大曲折形状,幅度大,曲折角度不大,u是紧而短的。
4、ei前增加一段由u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舌位活动先降后升,由后到前,呈小曲折形状,幅度不大,曲折角度大,u是紧而短的。
3、鼻韵母发音
鼻韵母是由母音加上一个鼻尾音构成的韵母。在普通话里,充当韵母尾时的鼻音只有两个,这就是n和ng。n是舌尖音,由舌尖抵住齿龈发出,用它构成鼻韵母有an、en、uan、uen、üan、ün、ian、in八个;ng是舌根音,由舌根抵软腭发出,用它构成的鼻韵母有ang、eng、uang、ueng、iang、ing、ong、iong八个。舌尖音n的发音部位在前,所以叫前鼻音;舌根鼻音ng的发音部位在后,所以叫后鼻音。
前鼻韵母口开得小,音色细窄;后鼻韵母口张得大,出气流畅,音色宽宏。
总的看,鼻韵母是一个整体,发音时由元音向鼻辅音滑动,鼻音色彩逐渐加浓,最后变成纯鼻音。发音特点是口腔造成阻碍,气流没有冲破口腔阻碍,全部通过鼻腔出来。
(一)前鼻韵母发音特点
an、en、ian、in、uan、uen、üan、ün发音特点是:都要从元音过渡到鼻辅音n,它们发音的特点是:韵腹元音的舌位偏前,发音时舌尖先下垂,再向上紧抵上齿龈,让气流全部从鼻腔送出。注意:发这组音收尾时,要将舌前缘收到上齿龈,不能收到两齿间,更不能突出于齿外。
1、an的发音要领
先发a,但舌位比单念时偏前,舌尖顶住下齿背,发完a后,舌面稍升,舌尖离下齿背直奔上门齿后的上牙床。同时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流出,这样发出的音就是an。an的口形应是先开后合。
2、en的发音要领 先发e,但舌位比单念时偏前、偏低,舌面中央稍隆起,舌位在半高、半低之间,接着舌头前伸,抵向齿龈,同时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流出,这时上下牙齿是闭拢的,由e到n,舌头位置移动不大。
3、in发音要领
先发i,舌尖下垂抵下门齿背,发完i,把舌尖猛然上翘,顶住上牙床,同时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流出去,发鼻音n,上下齿始终合拢,口形不动,舌头的活动只是舌尖从下向上的一个翻转动作。特别注意舌头不可向后移动。
4、ün发音要领 先发ü,舌尖动作如in,只是唇形变化不同,ün是由ü收敛到n时再放,in是一直无变化。
5、ian发音要领
先发i,音很短暂;然后过渡到发an,但a音素的发音比单念an时舌位略高,开口度略小。
6、uan发音要领
在an前增加一段由u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动程幅度大,曲折角度不大。
7、uen发音要领
在en前再增加一段由u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发音时,舌抬高接近软腭,u发得较短,紧接着舌头前伸,抵上齿龈,软腭下降,气流从鼻腔流出,发出uen。
8、üan发音要领 先发ü,音很短暂;然后过渡到发an,但a的发音比单念an时舌位略高,开口度略小。
(二)后鼻韵母的发音特点
ang、eng、ong、iang、ing、iong、uang、ueng,韵母发音从元音过渡到鼻辅音ng。它们发音的特点是:韵腹元音的舌位一般偏后;发音时舌尖始终下垂,最后舌根紧触软腭,让气流完全从鼻腔送出。
1、ang、iang、uang发音要领
如果先发一个舌位靠后一点的a,紧跟着舌头往后缩,舌根抵向软腭,同时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流出,这样发出来的音就是ang,口形由大开到微合。
如果ang前再增加一段由i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就变成iang了。ang前再增加一段由u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就变成uang了。
2、eng、ueng发音要领
发eng时,先发e,但舌位比单念时偏前、偏低,居于半高、半低之间,然后舌根上升,软腭下降,封闭口腔通路,发出鼻音ng。由始至终,口形微开。如果eng前再增加一段由u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就发成eng了。
3、ong、iong发音要领
发ong音时,先发o,但舌位比单念时稍高,嘴唇也收敛得较拢些,接受于u;然后舌根上升,软腭下垂,构成阻碍,过渡到发鼻音ng。口形外面先后的变化不明显,口形拢圆,先大些,后小些,主要是舌根、软腭的动作。
4、ing发音要领
要发好ing,先发i,然后舌头后退,不要降低。舌根上升,顶住软腭,口腔通路封闭,过渡到发鼻音ng。
后鼻音韵母.1、ang 发音时,ang中的a受到后鼻韵尾ng的影响,a处于比较后的位置,a为后低不圆唇元音。a的口腔开度大于单发的a。帮忙bānɡmánɡ 苍茫cānɡmánɡ 常常chánɡchánɡ 商场shānɡchǎnɡ
2、iang 是ang韵前加了一个轻短的i韵头结合而成。发音时,iang韵母的发音动程较宽。ang受到i的影响,a的唇形稍扁。两样liǎnɡyànɡ亮相liànɡxiànɡ 相像xiānɡxiànɡ 响亮xiǎnɡliànɡ
3、uang 是ang韵前加了一个轻短的u韵头结合而成。Uang韵母的发音动程较宽,受到u的影响,a的唇形较圆。狂妄kuánɡwànɡ 往往wánɡwǎnɡ 装潢zhuānɡhuánɡ 窗框chuānɡkuànɡ
对外汉语声母韵母卡 篇5
声母表 :b、p、m、f、d、t、n、l、g、k h、j、q、x、zh ch、sh、r、z、c s、y、w
韵母表 :(单韵母a、o、e、i、u、ü)(复韵母ai、ei、ui、ao、ou、iu ie、üe、er an、en、in、un、ün ang、eng、ing、ong)
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in、yun、ying、yuan
汉语拼音字母表
声母表 :b、p、m、f、d、t、n、l、g、k h、j、q、x、zh ch、sh、r、z、c s、y、w
韵母表 :(单韵母a、o、e、i、u、ü)(复韵母ai、ei、ui、ao、ou、iu ie、üe、er an、en、in、un、ün ang、eng、ing、ong)
【对外汉语声母韵母卡】推荐阅读:
对外汉语教学声母09-24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韵母01-14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表09-01
汉语拼音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及声调08-29
大连微笑汉语学校对外汉语教学系列 经验分享 (十二)对外汉语教学心得03-28
对外汉语11-23
对外汉语 考研08-28
对外汉语网站07-14
汉语成语对外07-14
对外汉语课堂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