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过程记录表(通用10篇)
整改过程记录表 篇1
关键词:护理记录,医疗纠纷,措施
临床护理记录是根据医嘱和病情对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 是护理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料之一, 也是维护护患双方在护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性文件。而根据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 病人有权复印的资料包括临床护理记录单[1]。若一旦发生医疗事故纠纷, 医院必须举证责任倒置[2], 否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就要求护理记录要真实、准确、字迹清楚, 完整地反映病人的病情。然而, 在临床工作中对儿科病历护理记录抽查中发现普遍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保证护理记录书写完善,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 临床资料
抽查2006年7月—2007年7月在本院儿科住院患儿的100 份病历。
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首次护理记录不及时、内容不具体、评价不全面
如新生儿入院时未对皮肤黏膜完整性进行评价及记录, 入院第2天记录却显示“患儿有红臀及头颅血肿”, 无法反映红臀是入院时发现的, 还是入院后发生的, 易发生医疗纠纷。因此, 护士接诊时一定要对患儿全身进行检查, 尤其是皮肤黏膜完整性、四肢活动情况、外生殖器、肛门等, 发现问题应详细记录并告知医生和家长。
2.2 护理记录涂改、字迹模糊
护理记录作为法定的医疗文书, 要求书写清晰, 不能涂改, 如书写中出现笔误, 可在该文字上用黑色笔画双横线, 不能涂改以免影响对原有字迹的辨认。
2.3 病程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完整、不连贯
病程记录不及时、不完整, 无实施效果分析记录。如患儿出现腹泻, 日解黄色稀烂便5次, 医嘱给予十六角蒙脱石、妈咪爱口服对症处理, 执行医嘱后未及时记录并观察疗效。
2.4 “量”的概念不具体、不规范
出入量记录不准确, 无24 h总结, 在护理记录中经常用大量、小量、量中等形容呕吐物、大小便、分泌物的量, 描述呼吸时用快、慢、浅促代替呼吸次数, 用发热、高热来代替体温, 此外护理记录上描述的体温与体温单上的体温不相符, 使护理记录失去了客观性、真实性。
2.5 危重病人抢救后未及时记录
危重病人抢救只做回顾性描述造成事实与记录有出入。执行者由于工作繁忙、责任心不强, 忽略了记录, 护理记录存在不完整的缺陷。执行者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 h内据实补记, 并加以注明。护理记录记载了对病人治疗护理及抢救的全过程, 是重要的法律依据, 而护理记录中往往出现危重护理记录内容不连贯, 更改护理级别及停病重通知时, 没有及时转换护理记录单。或者危重护理记录单转换一般护理记录单时, 页码未连续编排。
2.6 观察病情不仔细, 患儿出现病情变化时未及时记录
如蓝光照射治疗患儿出现全身皮疹, 未能在护理记录上描述及向医生反映, 一旦患儿继续出现严重的病情进展, 将会为日后的法律纠纷留下隐患。
2.7 抄写医生的病程记录
责任护士为避免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有出入, 经常出现照抄医疗记录现象。护士与病人密切接触, 按时巡视病房,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准确记录, 能为医生提供病人第一手资料。抄袭医疗记录说明护士对护理记录的客观性缺乏认识。
3 整改措施
3.1 加强护理记录书写的学习,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广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内容,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医院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使护士更加熟悉法规对护理记录的书写要求, 通过典型的病历分析, 提高护士对护理记录书写的重视, 有利于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强调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护理记录的质量, 降低护理记录缺陷[3,4]。
3.2 重视护士、护士长的继续教育
医院经常举办一些护理学习班和参加院外举办的护理课程, 给护士及护士长提供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 并鼓励他们参加业余高护班的学习, 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3.3 医护双方加强沟通, 以防出现记录不符现象
对一些关键数字及词句, 护士应先与医生核实后再记录。书写护理记录内容与医嘱、病程记录相一致, 若不相符时应及时告知医生核实, 避免出现医疗和护理记录不符, 以免带来医疗事故隐患。
3.4 加强儿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来院实习、进修护士首先对他们进行儿科护理记录书写规范的讲解, 然后每周进行1次专业知识小讲课和小考, 同时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的培训,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5 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科室护士每天对在架的每份病历和出院病历进行初步监控, 检查记录内容情况, 科室护士长对每份出院病历进行归档前的最后监控, 检查各项记录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加强学习, 院质量控制小组每月不定期对科室的在架病历进行抽查进行检查指导, 对存在的护理记录缺陷及时反馈到科室或个人, 给予落实和改正, 并加强进一步的学习。
4 小结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和病情变化对病人住院期间护理措施的客观记录, 是反映护士在观察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的行为, 以及护理工作质量具体化的一个记录, 能反映出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医院护理的整体水平。因此, 在促使医院护理管理向重质量、重保障、重质效、重法治的发展活动中, 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是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大举措。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应注意培养和训练护理人员善于收集和利用证据的能力, 不断加强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 逐步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水平, 以保证护理质量, 防范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政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配套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3.
[2]贾丽英.规范护理记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 (3) :15-16.
[3]王惠云, 张红芸.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4, 18 (7B) :1304.
过程记录规范客户拜访 篇2
只见结果,不见过程
现象一:区域主管“跳槽”,客户也随之而去,客户资料都在他脑子里,对接任者不是敷衍了事,就是提供虚假信息,搞得新业务员无法继续。
现象二:区域主管谈的客户多,到后来跟客户谈的什么合作条件,特别是有关双方利益的数据,自己也想不起来了,还没有签合同,就在客户面前闹笑话!
现象三:区域主管外出,老总担心他没做实际工作,白白花了公司的差旅费;区域主管在公司,嘻嘻哈哈地打几个电话,之后就喝茶聊天,领导也不清楚电话到底打给谁、谈的什么内容、进展怎样,客户的意见如何,狐疑就更重了:在公司都是这副样子,要是出差在外,没人看着还不反了?!
上述现象究其原因,是管理客户时没有量化和规范的工作记录。没有严谨的过程管理,怎么会有系统稳定的结果?而这样的工作记录,从开发新客户起就要开始。
新客户开发的量化和规范
一、收集信息
区域主管每周必须获取3~5名新客户信息(依行业和企业实际情况而定),并建立《新客户资料卡》,记录客户的基本情况,如公司地址、联系电话、主要业务,法人、成立时间、在当地的网络分布、代理什么同类品牌、走什么渠道、业绩如何等。
获取的客户资料,必须符合公司的代理商资质认定标准,否则无效。
二、拜访新客户
规定区域主管每天的新客户拜访数量,比如每天至少3个。
拜访情况填具《新客户洽谈过程登记表》(见表一),记录意向客户谈判内容,特别是有关双方利益的数据。公司考核以新客户的名片、洽谈记录等资料为准,便于评核和控制工作进度。量化拜访任务后,区域主管就没有多少时间去兼职或游山玩水了。
三、开发新客户
区域主管每周必须有1名“意向客户”,每月必须开发成功1名新客户,每个季度新客户货款回笼必须达到500万元(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
新客户发展为老客产后,也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某公司在中秋节给客户邮寄了2盒月饼,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销售经理、区域主管以及销售助理,相继拿起同一个客户的资料夹给客户打电话,并问了相同的问题:有没有收到月饼?上月货款什么时候结?客户被迫回答了三次。这虽是细节,却暴露了客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客户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管理老客户的业务往来,必须从厂商正式合作时开始,建立完整的合作档案。
老客户的业务往来管理
一、熟悉老客户的市场基本情况
1.区域主管出差至公司既有市场,每天至少实地拜访10家当地终端零售客户(含大卖场),对老客户在当地的销售网络进行摸底;
2.详细了解每个零售客户的产品销售情况、产品建议、地址和联系电话等,并积累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建立起该地区《分销,零售客户分布联系册》,拜访完成后报送公司;
3.与业务和促销人员沟通,获取第一线的信息,以及客户近期的业务动向。
通过以上工作,掌握市场的第一手资料,与老客户沟通才有了基础。
二、规定老客户拜访内容
1.了解客户在当地的铺货和销售情况,以及与合同目标的差距;
2.了解客户近期的销售和库存,整理出客户即期的产品订购计划;
3.了解客户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推广计划,结合公司的营销策略,引导他们的投入意向。
三、建立老客户合作档案
分类简要记录合作期间的业务往来事项(见表二)。
四、建立老客户电话联系登记表
简要记录公司与老客户各个阶段的电话业务往来。无论是客户来电,还是公司去电,都要记录当事人及电话事由、内容。以便其他同事致电同一个客户前了解情况,避免笑话(见表三)。
不论新老客户,记录的信息太多就没有轻重缓急之分。可在上述表格里增加独立的一栏“关键点信息反馈”,以便决策层提纲挈领。
同时,公司要不定期抽样复核区域主管的新老客户拜访资料,以保障客户拜访的数量和质量。
医院整改会议记录 篇3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作风专项整治工作
会议记录
时间:2018年5月24日
地点:住院部一楼医师办公室 会议主持:唐芳 参会人员:全体职工
内容:我院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作风专项整治工作
唐芳:根据《关于印发醴陵市<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作风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为严肃工作纪律,进一步加强我院服务作风建设和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我们进行自查自纠。做的好的地方有:我院职工能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常教育引导窗口全体工作人员爱岗敬业,高标准,严要求,谨言慎行,事事处处用党性原则、工作职责对照落实到岗到人,使窗口全体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够准时准点甚至提前上班,为患者服务,服务效率高,业务政策熟练,大部分人员服务态度优秀。同时也有不足的地方:
1、小部分窗口人员如收费室,农合办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没有按规定穿着白大褂
2、服务态度不优的问题,小部分工作人员语言生硬,态度冷淡
结合窗口工作实际,本次会议安排部署,细致开展对照检查,扎实开展整改: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我院服务窗口是直接为群众服务的基层单位,规范服务是促进医院固本强基,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就医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就医环境的重中之重。
二、追责情形及追责方式
对于分管领导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接受礼金、礼品、购物卡等;(二)向患者索取钱物,利用职务、工作之便违规向患者摊派或收取钱物,或违规接受有偿服务的;
(三)未能落实岗位责任制,相互推诿、扯皮,影响政策执行和工作落实的;
(四)不遵守政务公开、首问责任、服务承诺等相关制度规定的;
(五)不遵守工作作息时间,擅自离岗的。
三、整改措施:(一)即刻起所有人员(除后勤)上班时间必须着白大褂,并保证白大褂干净整洁,同时必须佩戴工作牌。
(二)工作人员实行首诊首问责任制,对患者认真负责,同时态度要亲切自然。
四、追责的方式
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调离岗位
沙子小学安全排查整改记录 篇4
整改时间:2017年12月7日
整改地点:沙子小学操场、食堂及学校各处
参加人员: 雷东
赵茂
郭步泽
陈从菊
林义国
刘娟
刘诗凤
罗进兰
郭娇娇
罗昌云
杨芹华
存在的安全隐患:
1、由于学校出门就是乡村公路,来往车辆特别多,在修路时,交通部门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减速带,学生进出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2、学校操场没有设计好,时常都有积水,虽然多次组织学生打扫,但一下雨就积了起来,学生在活动时存在安全隐患。
3、要加强对食杂店的监管,强化室内卫生和用电的安全。
4、学校的电热取暖设施存在供电线径过细的现象,一旦投入使用,有设备超负荷,烧坏的隐患。
5、学校教室、教师宿舍墙有裂缝、漏水现象,老师和学生都存在安全隐患。
6、高压线从校园上空经过,在用电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
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1、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丝毫松懈不得,对此学校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对排查发现的隐患问题进行整改,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在学校职权范畴内无法解决的隐患上报给上级及相关部门,申请给予帮助解决。
2、加强对食杂店的排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特别对面包、饮料等进行生产日期的检查。定期查验进货发票,查看进货渠道。
3、针对学校操场集水多隐患,学校将请工人在操场上开一些小的排水沟等。
4、针对校门口无减速带和警示标志,学校已安装警示标志,已设置减速带。
5、针对学校教学楼漏水现象,我校将写报告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希望帮助解决。
6、关于高压线这个问题,学校无力解决,只能上报寻求解决。
沙子小学
城镇职工居民医保病历整改记录 篇5
新年伊始,根据县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医文件精神,我院按照整改标准逐条逐项的进行了落实,对过去一年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查找和深刻的剖析,并进行了积极整改,完善了规章制度和保证措施。现将整改工作发现的问题记录如下:
1、病历存在的问题
个别病历有缺失检查单、治疗单及护理记录单现象;病历没有按顺序排放;病历书写不规范,程记录与护理记录单描述不一致,病历中存在错别字;处方书写不清晰、有遗失;医生、护理人员签字处缺少手签等;档案室内病历没有按顺序存放。
2、医嘱与收费不符
辅助科室发报告不及时,存在多发报告或者少发报告的现象。有医嘱无报告、电脑上有计费或无医嘱、无报告,电脑上有计费但收费次数与医嘱不符,存在多收、少收或漏收的现象。
3、退费不及时
因特殊原因病人某些治疗检查等项目未做而需要退费时,由于计费人员工作较忙而遗忘或负责退费者未及时退费,造成病人误解。
4、对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学习掌握不够
由于医务人员对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学习不够,对病人交代、解释不到位,使用了某些能报销一部分或不能报销的药品。
5、语言不规范、解释不到位
清单发放不及时或发放清单后,有病人或家属可能提出有关治疗、药物价格及收费标准等各项问题,个别医务人员由于知识缺乏,不能给病人认真解释或解释不到位,让人对清单费用产生疑惑。
解决办法
一、加强医院对医保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责任。一是院领导班子重新进行了分工,法人院长同志亲自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二是完善了医院医保办公室建设,配备了专兼职人员。财务科长兼任医保办主任。
三是完善了医保办公室的制度,明确了责任,认识到了院医保办要在县医保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严格遵守有关医保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保政策,按照有关要求,把我院医疗保险服务工作抓实做好。
二、加强了全院职工的培训,使每个医护人员都切实掌握政策
一是多次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反复查找医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分类,落实了负责整改的具体人员,并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是整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是组织全院员工的培训和学习。强化了医护人员对医保政策的理解与实施,使其在临床工作中能严格掌握政策、认真执行规定。
三是利用早会时间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学习医保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等文件,使每位医护人员更加熟悉各项医保政策,自觉成为医保政策的宣传者、讲解者、执行者。
三、加强医疗护理等业务学习,全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是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业务副院长每周一次到科室抽查住院病历,每月月底检查出院病历并评分,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病程记录的完整性等各方面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
二是严格执行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医疗核心制度。
三是在强化核心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注重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持续改进。健全和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实行院、科、个人三级医疗质量管理责任制,把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将检查、监督关口前移。院长和院医管办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到临床一线,及时发现、解决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四、加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一是从规范管理入手。明确了医保患者的诊治和报销流程,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全院医保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如要
严格掌握医保患者住院标准,严防小病大治、无病也治的现象发生。按要求收取住院押金,对参保职工就诊住院时严格进行身份识别,保证卡、证、人一致,医护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为患者保存医保卡。坚决杜绝冒名就诊和冒名住院现象,制止挂名住院、分解住院。严格掌握病人收治、出入院及监护病房收治标准,贯彻因病施治原则,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院长和管理人员还要每周不定期下科室查房,动员临床治愈可以出院的患者及时出院,严禁以各种理由挂床住院。
二是对一些重要制度、承诺和须知进行了上墙公示,方便医保患者就医,为参保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是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来我院理顺了财务账目管理,对财会人员进行了培训,建立了标准的财会账目。
四是加强了药品管理,建立了药品账目。聘请了一名主管药师担任药房主任。药品和卫材的购销、使用、保管及破损销毁都有严格的审批手续。并按时清点库存不使用过期药和无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五是加强了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明确了具体岗位职责,保证了不做不必要和无症状以及重复检查。
五、加大了奖惩力度,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医院在认真学习各项医保政策和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制定了医保奖惩制度。一旦发现有违规违纪者,将
按照医院管理制度进行处理。一般问题,扣罚当月奖金,对多次犯规行为者和屡教不改者要予以除名等处分。
二是加强住院患者的管理,做好医保患者住院登记簿,对住院患者告知医保有关要求,以便配合医院管理和治疗。
三是设立了医保违纪投诉箱,自觉接受广大患者和社会的监督。
通过这次整改工作,我院无论在政策把握上还是医院管理上都有了新的进步和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认真落实医保的各项政策和要求强化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水平,严把政策关,从细节入手,加强管理,处理好内部运行机制与对外窗口服务的关系,把我院的医保工作作好,为全县医保工作顺利开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淮阳康宁精神病医院医保办
整改过程记录表 篇6
1 资料设计与方法
1.1 资料设计
建立一个Excel表格, 设计Sheet1-Sheet3等3个表格, 将3个表格分别命名为“免疫登记”、“漏种判定计算”和“漏种判定结果”。在“免疫登记”表格中, 输入基础数据, 如儿童姓名、出生日期、每种免疫针次的接种时间等;在“漏种判定计算”表格中, 对在“免疫登记”中输入的儿童免疫针次接种情况进行计算和漏种的判定 (为避免在使用中误操作, 将此表格进行隐藏, 在需要进行函数调整时再取消隐藏) 。“漏种判定结果”为数据计算结果的输出终端, 对儿童针次漏种计算结果进行阅读, 并可以进行分层筛查。以“免疫登记”为例, 将儿童的相关信息录入表格, 姓名为常规字符, 年级与班级2列将数值的有效性定义为1~9的正整数, 1~6对应的为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 7~9对应的为初中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 托幼园所可以理解为1~3对应的为小班到大班, 如果班级上限超过9, 也可以进行修改。出生日期一列必须录入为规定格式的日期数据。对于儿童接种针次的录入, 除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第4剂的录入数据应为规定格式的日期数据外, 其余数据可采用任意格式, 甚至中文, 比如“已经接种”, “禁忌症”等。
1.2 方法
Excel表格中的“漏种判定计算”表格负责对录入针次的漏种计算和推断, 依据的标准为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补种标准 (2009版) , 所有疫苗的漏种判定可以分为三大类:对于卡介苗、麻疹、麻风和流脑A疫苗, 因为进入幼儿园后, 儿童年龄已经超过这些疫苗的补种年龄上限, 所以不存在漏种, 因而不对这几种疫苗进行漏种判定;对于乙肝疫苗的第1~3针、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第1~3剂、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和水痘疫苗, 只计算接种数量, 对接种时间不做要求;对于乙肝疫苗的第4针、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第4剂、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 不但对接种数量有要求, 而且对接种时间有要求。对于上述某些疫苗, 如果儿童年龄超过14岁或者超过年级数, 则不再补种, 所以也不再有漏种。
2 结果
2.1 接种情况的判定
在“漏种判定计算”表格中, 定义A1单元格为日期函数“=TODAY () ”, 此单元格输出当天日期, 为计算儿童截止到当天的年龄的标准。在F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A$1-E4”, 则此单元格输出为该儿童从出生到当日的天数。在G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F4/365.25”, 则此单元格输出为该儿童的实际年龄。在H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ROUND (G4, 0) ”, 则此单元格输出该儿童的实际年龄取整数结果。
2.1.1 无时间要求针次
因为乙肝疫苗的第1~3针、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第1~3剂、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和水痘疫苗只计算接种数量, 所以这些针次所对应的单元格均可输入同一类IF判定函数。以乙肝第1针J4单元格为例, 该单元格输入“=IF (免疫登记!J4>0, 0, 1) ”, 其他单元格类推。
2.1.2 有时间要求针次
乙肝疫苗的第4针、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第4剂、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麻风腮疫苗和流脑A+C疫苗不但对接种数量有要求, 而且对接种时间有要求, 所以判定程序的编排要复杂一些。
2.1.2.1 乙肝疫苗第4针
乙肝疫苗的第4针要求在初一年级 (七年级) 接种才有效, 而且初二 (八年级) 及以上不再补种, 所以要先判断是否有第4针接种, 再判断第4针是否是在初一 (七年级) 进行的有效接种。在BA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免疫登记!M4>0, 1, 0) ”, 判定第4针接种情况;在BB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AND (C4>6, BA4=0) , 1, 0) ”, 对接种时间的有效性进行推断;然后在M4单元格中输入“=IF (C4>7, 0, BB4) ”, 将儿童所在年级加入判定条件, 并将最终结果输出。
2.1.2.2 脊髓灰质炎疫苗第4剂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第4剂需要在4岁之后接种才为有效接种, 所以判定程序类似于乙肝的第4针, 在AB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免疫登记!Q4-免疫登记!E4”, 在AC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AB4/365”, 然后在Q4单元格中输入“=IF (G4>4, IF (AC4<4, 1, 0) , 0) ”, 利用IF函数的双层嵌套, 对第4剂是否应接种和是否为有效接种进行推断。
2.1.2.3 百白破疫苗与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与白破疫苗的漏种推断最为复杂。首先在AE4至AL4的单元格中对这两种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不考虑接种年龄的推断, 利用IF判定函数, 比如在AE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免疫登记!R4>0, 1, 0) ”, 其他单元格类推。在AN4单元格中输入“=SUM (AE4:AH4) ”, 计算百白破疫苗接种次数, 在AO4单元格中输入“=SUM (AE4:AL4) ”, 计算百白破疫苗与白破疫苗的合计接种次数。实际上这两种疫苗的漏种推断就是以被接种者的年龄为自变量的分段函数, 当儿童年龄小于6岁时, 就必须至少接种齐4针百白破疫苗;当儿童年龄大于6岁而小于7岁时, 则2种疫苗的接种数量加在一起至少达到5针;当儿童年龄大于7岁时, 则2种疫苗的接种数量加在一起至少达到4针。为了实现对这个判定的编程, 可在AP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AND (G4<6, AN4<4) , 1, 0) ”, 在AQ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AND (G4>6, G4<7, AO4<5) , 1, 0) ”, 在AR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AND (G4>7, AO4<4) , 1, 0) ”分别对3种情况进行漏种推断, 然后在AS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SUM (AP4:AR4) ”, 计算3种情况的累积次数, 并将结果通过在R4单元格中输入“=AS4”引入R4单元格, 以便于阅读。
对于初三年级的白破疫苗, 要独立于其他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进行判定, 因为此针次的漏种判定为基于年级数的判定而非基于年龄的判定, 在AM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AND (C4>8, 免疫登记!Z4=0) , 1, 0) ”。
2.1.2.4 麻风腮疫苗
麻风腮疫苗的漏种推断和百白破与白破疫苗的判定类似, 都要考虑接种次数与接种年龄双重条件, 可利用上述模式, 先在BD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免疫登记!AB4>0, 1, 0) ”对接种情况进行推断 (BE4至BI4单元格类推) , 然后在BJ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SUM (BD4:BF4) ”, BK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SUM (BD4:BI4) ”, 分别计算6岁之前与6岁之后麻风腮疫苗接种数量之和。在BL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BJ4<3, 1, 0) ”, 并在BM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AND (G4>6, BK4<6) , 1, 0) ”。通过这两个函数, 可以分别对6岁之前和6岁之后的麻风腮接种情况进行漏种判定。分别在S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BL4”, T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BM4”, 将判定结果引入表格, 便于结果阅读。
2.1.2.5 流脑A+C疫苗
流脑A+C疫苗的漏种推断不仅要考虑接种次数和接种年龄, 还要考虑接种的年级, 所以判定公式中涉及因素更多。依旧利用麻风腮疫苗的漏种判定模式, 先在AU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免疫登记!AJ4>0, 1, 0) ”, 在AV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免疫登记!AK4>0, 1, 0) ”, 然后在AW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SUM (AU4:AV4) ” , 对两剂A+C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判定。在AX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G4>3, IF (AND (G4>3, AW4>0) , 0, 1) , 0) ”, 在AY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IF (AND (C4>3, AW4<2) , 1, 0) ”, 分别利用实际年龄和所在年级对2剂流脑A+C疫苗的漏种情况进行推断。分别在U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AX4”, Y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AY4”, 将判定结果引入表格, 便于结果阅读。
2.2 结果输出
在“漏种判定结果”表格中, 将“漏种判定计算”表格里的各种针次和信息判定结果进行输出, 此为使用者用来阅读并分析结果的部分。在A3到F3单元格中, 通过函数将计算结果从“漏种判定计算”表格引入, 如在A3单元格中输入“=漏种判定计算!A4”。
对于儿童年龄超过14岁则不再进行补种的疫苗, 如乙肝第一针所对应的G3单元格输入函数“=IF (漏种判定计算!$G4>14, 0, 漏种判定计算!J4) ”, 其余针次类推。对于不受年龄限制的漏种判定针次如初一年级乙肝、初三年级白破和水痘疫苗, 则直接导入“漏种判定计算”表格中所输出数字, 如乙肝第一针所对应的J3单元格输入函数“=漏种判定计算!M4”。最后在B3单元格输入函数“=SUM (G3:Y3) ”, 将判定结果进行相加, 只要此单元格不为零, 就表示有漏种针次。
在此表格中, 通过条件格式设定, 在各种针次的漏种判定中, 如果出现了漏种 (对应的单元格数字显示为1或者大于1) , 则该单元格的背景变为红色, 对使用者进行醒目的提示。使用者也可以利用数据筛选功能, 对输出的漏种数据进行分层 (年级、班级、户籍、针次等) 筛查, 并计算相关数据。平时将该表格进行工作表保护, 以免因误操作而丢失函数信息。
3 讨论
国务院2005年颁发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儿童入托、入学时, 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2];卫生部、教育部2005年下发的《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在儿童入托、入学时查验预防接种证, 在儿童补种或补证后复验预防接种证, 对学期中新接收的转学儿童也应当查验其预防接种证[3];《传染病防治法》中也有相关规定[4]。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记录制度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预防和控制免疫规划针对疾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暴发流行的成功经验[5]。研究表明, 该工作有多个难点, 而部分学校缺乏专职的校医 (保健教师) , 查验队伍不稳定, 查验能力偏低[6]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校医所具备的卫生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其提供卫生服务的质量[7], 而接种证的查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要同时考虑接种数量、时间间隔、年龄和年级要求等诸多因素, 即使是专业的预防保健医师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进行漏种判断, 而学校教师一般不具备该方面的专业知识, 同时入学报名时间短、学生多, 校方很难做到对每本预防接种证认真审查[8]。诸多一线工作者已经提出过不少改进预防接种证查验准确率的方法, 如由教育和卫生部门组织相关人员集中参加培训, 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专人采取演练方式授课等[9], 而编写自动查验程序也属于其中之一。此Excel程序中编写的免疫规划接种程序的判定方法和实际执行的判定方法[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补种标准 (2009版) ]是一致的, 且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初三年级毕业所有针次的漏种判定, 这个时间段也是所有免疫规划针次进行查漏补种工作最复杂的阶段, 卫生教师只需将接种信息按规定格式录入, 就可直接观看筛查结果。
在向各个幼儿园与学校卫生教师推荐此自动查漏程序的试用过程中发现, 在以本地儿童为主的公立小学和托幼园所中, 大多数儿童的接种记录完整, 各种疫苗的漏种率比较低, 与调查结果一致[10]。常规的人工筛查已经能够满足要求, 此程序的筛查效率还不能充分体现。但在流动儿童居多的打工子弟小学, 由于流动儿童在预防接种时期流动频繁, 有可能出现免疫空白[11], 此程序的筛查效率高于人工筛查。但对于各种生源不同和各种儿童疫苗漏种率有明显差别的集体单位, 利用此系统和传统筛查方法进行筛查比较的量化研究和统计学比较 (如程序判定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等) , 还需推广后有一定的样本量再进行。
Excel是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电子表格软件[12]。利用其函数功能, 可以用简单的编程解决现实的复杂问题[13]。很多教师早已把接种信息录入到计算机里, 只需把以前已经录入的记录粘贴到此程序中, 就可直接看到输出结果, 除了个别数据对格式有要求, 大部分的数据都可以采用任意格式, 做到了人性化设计。此Excel表格中的所有程序都是公开化的, 计算和判定方法可以依据各个学校的要求进行个性化修改, 即使疫苗补种标准出现变化, 也可按照最新要求自行更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医疗行业的每个角落[14], 利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来取代机械、重复的劳动[15], 成了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虽然现在市面上可对数据进行编程分析的软件非常多, 但考虑到使用者的接受程度和此判定程序要达到的普及程度, 所以依旧使用最大众化的Excel进行编程。
此套表格尚有一些不足之处, 如无法给出具体的补种时间, 没有对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进行分层分析等, 对以上缺陷进行补充的程序已经编写出来, 但是过程过于复杂, 篇幅有限, 无法叙述。总之, 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个表格, 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将学校卫生教师从繁重的筛查接种记录工作中解脱出来, 使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更方便、快捷、有时效。
整改过程记录表 篇7
摘要:运用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对发生于实皆断裂上的3个M≥6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进行了研究。运用4阶方根叠加法及滑动时间窗对总长100s(发震前20s到震后80s的时间段)的波形进行反投影,结果显示:3个地震的震源破裂时间总长在15~22s之间,破裂尺度在25~50km之间。对于不同频率范围采用不同时间窗长进行分析,发现其所显示的破裂细节有所区别,体现了实皆断裂不同段上强震破裂的复杂性,表明了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在反演震源破裂过程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对中强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的研究。
关键词:实皆断裂;反投影远震P波;震源破裂过程
中图分类号:P3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6)02-0196-11
0 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实皆断裂附近M≥6地震时有发生,而该断裂将缅甸中部低地与东部高地相分隔、又邻近我国,因此其地震破裂过程的细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于较大地震的发生,其震源破裂过程不仅蕴含了地震发生时能量释放的强弱,而且能使人们更直观地理解断裂摩擦性质和地震发生的过程。而得到震源破裂模型的方法有很多,一是通过近场GPS和InSar观测(Ward,1986;陶玮等,2007;许才军,王乐洋,2010);二是用有限源反演远震波形(Olson,Apsel,1982;姚振兴,纪晨,1997;王卫民等,2013):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Walker et al,2005:Ishii et al,2005:Kruger,Ohrnberger,2005;D'Amico et al,2010;徐彦等,2011;李丹宁,徐彦,2012),此法更快更直接,因为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只需要很少的信息,即一维速度模型和震中信息。其中全球范围内一维速度模型已是现有的,如PREM(Dz-iewonski,Andeeson,1981)、AK135(Kermett etal,1995)、IASP91(Kennett,Engdahl,1991)等。而对于震中信息,目前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已经能够在震后10min内给出,也就是说反投影远震P记录波法需要的两个条件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满足。本文采用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来对近年来发生在实皆断裂上的中强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进行研究。
1 研究区域概况
实皆断裂是缅甸中部近南北向高角度右旋走滑断裂,向南与西安达曼断裂相连,它形成于古新世,经历多期活动,是一条至今仍在活动的走滑断裂,沿着实皆走滑断裂最大的右行走滑位移达450km(谢楠等,2010)。实皆断裂是属于板块或地体边界的走滑断层,位于缅甸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是板块的分界。由于印度板块和缅甸板块之间的俯冲,使得缅甸板块沿着实皆走滑断裂向北运动,与欧亚板块分离并耦合。实皆断裂全长1200km,是欧陆印度和巽他板块之间的转换断层(Thomas,Frederic,2010)。最新的GPS测量结果揭示该断裂带的右旋走滑滑移速率大约20mm/a(许志琴等,2011),这比印度一巽他总位移速度35mm/a的一半还要多。
2 数据选取与计算方法
2.1 数据的选取
首先参考Christophe Vigny(2003)对实皆断裂现今地壳运动的研究成果,通过IRIS网站(ht-tp://www.iris.edu)下载了近20年来发生于实皆断裂附近的M≥6地震的宽频带垂直向记录。所选取的这些记录的震中距范围在30°~95°之间,由于此范围内的地震波主要是在介质相对均匀的下地幔中传播,避免了地震波在上地幔和核幔边界传播时因介质的非均匀性而造成波的复杂性,从而使得由传播路径造成的波的复杂性达到最小化。然后通过SAC逐条查看波形进行筛选,留下P波初动清晰的波形记录用于反投影研究。受早年台站少、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尝试计算,对发生于实皆断裂上的1992年6月15日MW6.3(24.03°N,95.93°E)、2000年6月7日MW6.4(26.86°N,97.24°E)和2003年9月21日MW6.7(19.94°N,95.72°E)这3次地震进行了计算分析,本文研究区域及3次M≥6.0地震震源机制解如图1所示。
2.2 计算方法
台站的分布情况对反投影结果的影响可通过台站响应函数(ARF)(徐彦等,2011)来体现,ARF能反映出由于台站分布不均而导致的慢度域上地震波能量的扩散和泄露。若台站分布是均匀的,在发震时刻最大能量应在震中位置呈现二维Delta函数状分布,也就是最大能量应位于震中位置,并且向四周逐渐衰减。
(1)其中,△t(θ,φ,h)=t(θ,φ,h)j-t(hypocen-ter),θ是经度,φ是纬度,h是深度,f是频率,N是台站数,t(θ,φ,h)j是从震中附近一点(θ,φ,h)到第i个台站的传播时间。ωj是最大值为1的正数,代表各台站的权重。台站响应函数是一个正实数,理论上最大值位于震中。
由于目前全球地震台网分布不均匀,在本文所研究的3个地震的震中距30°~95°范围内大部分的地震台站集中在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依次选取远震P波的3个频率(高频1.5Hz,中频1Hz,低频0.5Hz)为中心频率,对3个地震最终筛选出参与计算的台站所组成的全球台网的台站响应函数进行计算,结果显示由于台站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能量的泄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1992年6月15日发生的Mw6.3地震,由于当时全球地震台网存在台站少、分布稀疏等问题,若简单地利用经过筛选出的记录较好的全球18个台站同时组网后进行计算,其结果会因台站分布局限性而受到尤为明显的影响,如图2c-2所示。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把全球台站分块进行计算,即以震中为中心,分为东、西两块分别进行计算,东、西分别有9个台站参与计算,结果如图2a-2、b-2所示,然后将两块的计算结果进行叠加,最终得到18个台站的叠加结果,明显优于全球台站同时组网计算的结果,如图2d-2所示。
对于2000年6月7日发生的MW6.4地震,利用筛选出的台站计算的ARF最大能量的确位于震中位置,但在图示区域范围内还有很多局域最大值位于震中位置之外。这些局域最大值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的结果,可称其为旁瓣效应。要减小这一效应对结果的影响,可通过重新选取台站来实现。而台站的重新选取可通过对台站赋予不同的权重来进行,这是为了寻求可得到最近似于Deha函数状ARF的台站组合。本文采用了类似于重采样的方式来改善ARF。经过选择,最后采用的赋值方法是把地球表面平均地分成800km×800km的方块,从每个块中随机选取1个台站,把该台站的权重值赋为1,而块内其余台站的权重值均赋为0。通过此方法对165个台站记录重新选取,最终得到29个台站,这29个台站所得到的ARF有了明显改善,局域最大值明显减少,旁瓣效应明显减弱,如图3所示。
利用相似的方法对2003年9月21日MW6.7地震进行计算分析,最终从191条台站记录中选出45个台站,这45个台站所得到的ARF有了明显改善,局域最大值明显减少,旁瓣效应明显减弱,如图4所示。
用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研究震源破裂过程是基于波形相关性的方法。本文运用波形互相关法(Multichannel cross correlation,MCCC)(Van-Decar,Crosson,1990)计算了3个地震所选的台站记录的P波波形相似度。根据MCCC方法,一个台站记录到的P波波形相似度值为该台站与其余台站形成的台站对的波形相似度的平均值。图5~7分别给出了3个地震所选台站的P波记录及MCCC波形相似度。
由图5b、c可看出,1992年MW6.3地震震中以东的9个台站波形相似度很高,都在0.7以上,而震中以西的9个台站波形相似度相对偏低,在0.3~0.8之间,但在台站数较少的情况下,为确保台站分布的相对均匀,最终我们将18个台站都纳入了计算,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如图2d所示。
从图6可以看出,2000年MW6.4地震最终选用的29个台站P波相似度在0.4以上,图6a可看到这29个台的P波记录包含了相同的信息,即它们承载了相同的震源信号。
从图7可以看出,2003年MW6.7地震最终选用的45个台站除2个台站外,其余台站的P波波形相似度均在0.6以上,这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有利保障。
除了台站的选取,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还有一个重要技术点在于如何准确地得到从震中附近一点到远震距离上的地震台站的P波传播时间。径向地球速度模型会因为三维地球结构的变化造成传播时间的差异,为了减少这一差异的影响,在此对所有台站记录到的P波的前10s记录进行校准,允许每一台站的P波前后移动,从而使所有台站的P波在同一时刻到达。假设这一P波移动时间变化很小,并且这一到时校正值被用于震源区域的所有网格点。该方法还需要关注的一个参数是振幅,在测量P波到时校正值的同时,得到了P波振幅的归一化参数,这一参数可有效地去除台站场地、波的几何扩散、仪器放大值不同以及地震波辐射方向这几方面的影响。
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是在某一特定时间,通过对与某一可能的震源位置所对应的波形进行叠加来抵消噪音和传播路径中次生波的影响,从而突出从震源传出的信号,然后把叠加所得到的能量投影到与之相对应的震源位置。在对可能震源区域所有可能位置都进行了能量反投影后,得到该时间的震源图像。之后把这一处理过程运用到从震前到震后的一个连续时间段上,从而得到该地震全时间段的震源破裂过程。在进行反投影时,考虑一个均匀的四维空间(即经度、纬度、深度、时间)围绕在震源和发震时刻周围。对于每一网格点,都计算它与每一台站相对应的理论到时,然后对使用带宽0.5~1.5Hz的Buterworth滤波器滤波后的波形运用4阶方根叠加算法进行叠加:(2)(3)其中,B(t)是最终的叠加值,B'(t)是叠加中间值,b'(t)是第j条记录的振幅,M是波形总数。当N=1时,为线性叠加。而之所以选用Ⅳ=4时的4阶方根叠加算法是因为线性叠加虽运算速度较快,却不能很好地提高信号能量并抑制噪音的干扰,而运用高阶方根叠加则能很好地达到这个目的。分别采用10s及20s的窗长、1s的滑动窗来对总长100s的数据进行研究,叠加值的能量被反投影到与之相对应的网格点上,最大能量值所在的时间和空间区域为破裂区域。
3 讨论
分别对3个地震垂直向记录的台站响应函数(ARF)及波形相似度(MCCC)进行了计算,筛选出了P波波形相似度高且所组成的ARF旁瓣效应较少、在震中位置能量有最大体现的台站组合构成全球子台网记录。使用4阶方根叠加,分别对3个地震时间总长100s(发震时刻前20s到震后80s)的波形,以10s和20s的滑动时间窗长依次对低频(中心频率0.5Hz)、中频(中心频率1.0Hz)及高频(中心频率1.5Hz)进行反投影,得到了3个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
图8为1992年6月15日MW6.4地震能量积累图,综合地震能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可以看到该曲线从发生明显变化到恢复相对平静的时间大概持续20s,峰值出现在震后8s左右,由此得到此次地震震源破裂时间总长度约在18~20s之间,从能量积累图可看到主要的能量释放集中在近南北向的纬度跨度约0.5°的区域,由此得到空间破裂长度大约50km。其震源破裂有一个主要能量释放点,在震中位置附近,震后约8s的时间。整个能量释放从空间上看与实皆断裂走向吻合。
图9为2000年6月7日MW6.4地震能量积累图,由图可见,此次地震震源破裂时间总长度约在15~17s之间,空间破裂尺度大约20km。其震源破裂有一个主要能量释放点,位置在震中位置以南5km附近,时间约为震后8s。由于这个地震相较另外两个地震距离实皆断裂更远,为了集中体现能量释放的情况,因此所取作图范围未包含实皆断裂,具体位置情况可参见图1。从空间上看,总体能量释放有北南向分布的特征,而这一段的实皆断裂呈北北东走向,表明此处可能存在隐伏的北南向的断裂。
图10为2013年9月21日MW6.7地震能量积累图,由图可见,此次地震震源破裂时间总长度约在20~22s之间,空间破裂尺度约25km。其震源破裂有两个主要能量释放点,第一个能量释放点在震后6s左右,位于震中位置附近,第二个能量释放点在震后12s左右,位于震中以西约15km处。整个能量释放从空间上看呈东西向分布,表明此处可能存在隐伏的东西向的断裂。
综合3个地震的能量积累过程,可发现一些共性:3个地震的震源破裂时间总长在15~22s之间,分别有一个主要能量释放点,即3个地震的震源破裂主要体现为单次破裂。从不同频率的分析看,低频(中心频率0.5Hz)的结果在能量释放后能较快恢复到脉动水平,从而能较为准确地体现地震破裂过程的总时间,但在细节上有所欠缺:高频(中心频率1.5Hz)的结果在细节显示上更为突出,同时因其敏感度高而易受干扰,导致结果图上细节太多,无法清晰分辨破裂特征,而且在能量释放后很长时间还处于一个较高能量值,恢复时间长,综合来看,中频段既能体现时间,也能体现细节。当采用滑动时间窗为20s的窗长时,能量值在0时也就是发震时刻之前就有逐渐向上爬升的现象,这是由于这样的窗长会使时间窗中心点在发震时刻之前的时间窗就包含有后面的能量,因而导致能量的明显上升发生在0时刻之前;而采用10s的窗长时,能量值在0时才有逐渐爬升,并且可以明显看到窗长10s的计算结果所显示的能量释放较窗长20s的结果更为集中。从能量最大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上可以看出,对于2000年和2003年两个地震采用低频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在震后30s后能量值稳定于0.05附近波动;采用中频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在震后30s后能量值稳定于0.15附近波动:采用高频计算得到的结果稳定性较差,在震后30s后能量值还在0.2~0.4之间波动。而1992年的地震虽然震后30s后的能量值水平相对较大,但总体趋势上与前两个地震是一致的。虽然这一能量波动范围高于震前的能量水平,但这一现象来自于大震后尾波能量的干扰,通常大地震后背景噪音至少需要30min才能恢复到震前的水平(Kaema,Ringdal,1999)。
4 结论
通过对3个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对于不同频率范围:高频(中心频率1.5Hz)更能体现破裂的细节部分,但能量图上高频细节太多,能量的主次体现不是很明显,低频(中心频率0.5Hz)相对粗略,但能很明显看到能量的变化,综合来看,中间频率(中心频率为1.0Hz)的结果既能明显看出能量的主次,又能体现细节上的变化:针对不同窗长:窗长较长(20s)的情况下则会出现发震前较大时间范围内就有能量抬升:窗长较短(10s)的情况下能量在归一化时间曲线上体现得更为集中。通过分析3个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细节,位于北段的2000年的MW6.4逆冲型地震,在中频段(中心频率1.0Hz)表现出了两个破裂点,能量释放呈北南向分布特征;而中段和南段的两个震级同样为MW6.4的走滑地震,虽然震源机制基本相同,但从破裂细节上看,1992年的MW6.3地震无论哪个频段都是主要表现为一次破裂,而2003年的MW6.7地震在中频段(中心频率1.0Hz)和高频段(中心频率1.5Hz)都明显表现为两次破裂,能量释放呈东西向分布,这些结果表现出了实皆断裂不同段的复杂性。有研究认为我国西南边陲的高黎贡山构成的三江断褶带,是协调印度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构造带(樊春,王二七,2004),而实皆断裂是印度和欧亚板块的东边界,许多研究认为高黎贡山新生代构造是实皆断裂的一个主要分支断裂(季建清等,2000),本文对实皆断裂附近所发生的较大地震震源破裂细节的研究对进一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的构造活动特征有现实意义。
整改过程记录表 篇8
(表AQ—C11—4)
注:
1、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根据各级部门到现场检查所签发的“隐患通知单”(包括项目部周检及安全员日检),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7.11.5条要求复写一式三份,相关施工队负责人一份、作业班组一份、安全员留底存档一份。此表由总公司统一印制成册,已包括在总公司“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相关资料”中,开工前由项目部到总公司安全生产部领取;
2、表AQ-C11-4,见范本光盘“
12、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用表”C—73。
教学过程设计小组讨论记录表. 篇9
讨论主题:问题化教学过程设计 主要形式:小组讨论
讨论时间: 2012.11.26 地点:网络
出席成员:曹亚娟 郭海军 曹潇
目标:
通过讨论,能够简单表述、教学情境、教学任务、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阐述自己在教学情境、教学任务、教学活动设计时的想法。
议题:
教学过程的作用有哪些?
为什么要设计教学情境、教学任务?
你设计的教学情境、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
讨论实录:(自己参与的讨论和主要意见)
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发展的中重要成果,教育技术参与教育过程,改变了整个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因此,我认为学习教育技术对我们来说,特别是
对去学校教书的人很有意义。
2、首先 要把好问题教学的设置关 课堂教学问题的提出 要基于文本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 要有明确的目的。把问题设在教学的关键处 思考的转折点 探究的规律上。要问到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热点”上 唯其如此 方能引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备课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备课中要占主导地位。课前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主动探索知识 为课堂提供基础 为教师的备课提供准备材料。教师要深钻细研教材 同
时还要重视学法指导。根据文本特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 形成具有针对文本特点的思维方法。但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 决不意味着搞“放羊式”教学 而是要求教师自己备课中感受学情的疑点 及学生自主探索中出现的疑问 重点加以筛选归类的过程 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案、学案 应随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不断加以修正。课堂教学问题的筛选 要充分利用合作讨论的形式。要从小组讨论中个人的“我怎么看”通过互动讨论变为“我们怎么看”统一组员的认识 为教师备课解题提供基础材料。新课堂教学设计再不能不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 不分析学情 依照教参式教案 面面俱到 做永不放心的讲解。总之 在新课堂教学中 问题教学要本着面向全体学生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宗旨 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新理念 构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观 扎实培养学生 创新意志和创新能力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评价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知识之母。教学经验表明,观察能力强的学生,通常能迅速、准确和完整的感知事物,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且在单位时间内观察到的事物多,因而在学习上,表现出知识积累的丰富。而观察力弱的学生,往往对事物的感知迟缓,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长远的观点看,观察能力的强弱将关系到学生毕业后从事创造性劳动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水平。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化学教学中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由于多种因素,过去的中专、中师升学,受目前升学压力的影响,特别是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以分数论,以学校升入重点中学的指标论成败的压力,使我们较多的化学老师在中学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学生“双基”的训练和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在升学考试中难以考查的实验操作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却时有忽视。于是,在黑板上“做”实验,在老师的嘴巴里“看”现象,单纯地让学生背实验操作,背化学现象的情况,可以说屡见不鲜。这样势必影响学生观察能力的增强而削弱其学习后劲,不利于他们今后学业的进一步提高。
自我评价:
1.我对本次讨论活动的态度(10分)2.我对本次讨论目标的达成度(10分)3.我对本次讨论活动的参与度(10分)4.我对本小组在讨论活动中的表现(10分)5.我对本次讨论的任务完成情况(10分)
研究过程记录(范文模版) 篇10
研究过程
一、成立课题组
时 间:2012年4月25日 负责人:陈亚红
成 员:赵旭辉 尹要娟 张震阳 王顺峰 王改朝
二、课题组活动记录:
课 题 组 会 议
时 间:2012年6月15日 地 点:英语教研室 人 员: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课题负责人——陈亚红 会议内容摘要:
1、组长谈谈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将在近期对课题组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以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2、探讨课题研究方案——分四个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5月)、分析阶段(2012年6月--2012年8月)、实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2月)、分析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
课 题 组 会 议
时 间:2012年6月20日 地 点:英语教研室 人 员: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课题负责人——王改朝 会议内容摘要:
1、市教体局领导王改朝同志聘请课题专家对课题组教师进行关于如何做好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培训。
2、安排课题组成员尹要娟老师设计调查问卷(英语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3、安排课题组成员赵旭辉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课题组会议活动记录
会议时间:9月10日上午8:30--12:00。会议地点:汝州市一高学术报告厅。主 讲 人:课题负责人——王改朝 陈亚红 会议内容:
1.由来自南阳的教育专家做如何进行英语教学报告。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经验交流。
课 题 组 会 议
时 间:2012年9月20日 地 点:英语教研室 人 员: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课题负责人——陈亚红 会议内容摘要:
1、汇报上一阶段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及调查报告。(附:调查问卷、调查报告)
3、安排具体研究工作
陈亚红:拟订课题实验方案,合理分配每个参研人员的研究任务。
王改朝:负责课题组制度建设,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完成情况,组织参研人员业务培训,筹集课题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资金。
尹要娟、张震阳、王顺峰:负责调查问卷的编写、落实;撰写调查问卷报告;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随时收集、整理过程性研究材料,并进行阶段小结。
赵旭辉:负责课题资料收集与整理;撰写开题报告、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4、研究时间:2012年5月20日至2013 年5月30 日
5、赵旭辉老师介绍“导•学•悟”课堂教学模式。
6、课题组决定下周让赵旭辉老师运用“导•学•悟”课堂教学模式上公开课。
课题组听课活动记录
时 间:2012年10月 17号 地 点:小屯二中九
(二)班教室 授课教师:赵旭辉 听课教师:课题组成员
课 题:Unit 2检测题(附:教案)
课题组说课评课活动记录
时 间:2010年10月 5号 地 点:小屯二中会议室 说课教师:尹要娟
评课教师:课题组成员 张震阳校长 赵永刚主任 英语组全体成员 课 题:八年级Unit 7 Topic 3 Section A(附:说课稿)
课题组听课活动记录
时 间:2012年10月 22号 地 点:小屯二中九
(二)班教室 授课教师:赵旭辉
听课教师:课题组成员、校领导、小屯镇各校英语教师代表
课 题:九年级Unit 6 Topic 3 Section A(附:教案及课堂实录DVD光盘Ⅰ)
课 题 组 会 议
时 间:2012年10月25日 地 点:英语教研室 人 员: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课题负责人——陈亚红 会议内容摘要:
1、播放10月22日课堂实录视频。讨论赵旭辉老师的“导•学•悟”课堂教学模式。
2、课题组成员对视频中赵旭辉老师的教态、教法及学生的学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决定再听课。
课题组听课活动记录
时 间:2012年10月 29号 地 点:小屯二中九
(二)班教室 授课教师:赵旭辉
听课教师:课题组成员、校领导、全体教师
课 题:九年级Unit 6 Topic 3 Section A(附:教案及课堂实录DVD光盘Ⅱ)
课 题 组 会 议
时 间:2012年11月18日 地 点:英语教研室 人 员: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课题负责人——陈亚红 会议内容摘要:
1、汇报2012—2013学的研究成果。总结反思2012—2013学的研究成果。
2、安排课题组教师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组听课活动记录
1、听课
时 间:2012年11月 19号上午第三节 地 点:小屯二中八
(一)班教室 授课教师:王顺峰
听课教师:课题组成员、校领导、全体英语教师
课 题:八年级《How to make sandwiches》(附:教师听课记录和课堂评价记录)时 间:2012年11月 19号上午第二节 地 点:小屯二中七
(二)班教室 授课教师:赵旭辉
听课教师:课题组成员、校领导、全体英语教师
课 题:七年级Unit 7 Topic 2 Section A(附:教案、导学案和课堂评价记录)
2、评课
时 间:2012年11月 19号上午第四节 地 点:小屯二中会议室 评课教师:王改朝
内容摘要:王顺峰老师讲课生活化,自然流畅,与师生距离感进,环节过渡。不足之处在于书写和课堂用语不规范,应该将三明治的来历讲明白,应与文化意识相结合(附:教师听课记录和课堂评价记录)评课教师:陈亚红
内容摘要:王顺峰老师讲课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足之处在于重点内容强调不够。赵旭辉老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力度大。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口语和听力练习少。评课教师:王改朝
内容摘要:王顺峰老师讲课体现新课改精神,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符合课改理念。赵旭辉老师讲课指令性强,重点突出,课堂气氛热烈。
【整改过程记录表】推荐阅读:
记录过程08-01
会计记录的过程总结07-13
复件,隐患整改措施记录表06-21
消防安全整改记录07-20
药品养护记录整改报告07-26
塔吊隐患排查整改记录08-25
安全隐患整改复查记录10-16
班组安全隐患整改记录10-21
院感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09-02
巡视整改专题组织生活会会议记录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