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过程

2024-07-19

表演过程(共8篇)

表演过程 篇1

服装表演是一个审美——再创作的过程, 服装表演是对设计作品从直观感受到深入理解有所感触后, 再结合肢体语言将服装的精神内涵和本质进行透彻地表达。服装表演的过程不仅仅要运用技巧将服装的物理性质呈现出来, 更深层次的表演是表达设计师的思想, 使其成为能够给人更多审美感受的艺术品。要达到艺术层次的美感, 表演者将成为使服装具有灵魂的媒介, 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在表演过程中融入的真实情感。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 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即情感思想上的统一, 才能产生美。[1] (p.428) 那么, 人的主观情感、意识和对象的结合需要一个过程, 这也是服装表演中情感表达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表达对象, 离不开对服装的审美。审美这种心理体验包括情感的直觉体验、情感的构建、情感的联想, 这也是服装表演中情感表达形成的心理过程。

一.感知服装元素——体验情感

对展示对象的感知, 是服装表演中最初的情感体验过程。在进行服装表演前,

表演者会通过试衣、排练等环节对所要展示对象有直观的认识。这一认识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情感体验。服装的各种构成要素如色彩、款式、面料等, 不仅带来生理感官的刺激, 同时也具有了心理感受和不自觉的理解。仅从服装色彩来讲, 颜色给人带来的感受丰富多彩。红色象征热情, 给人以浪漫、性感又富挑战性的印象;蓝色代表理智, 又给人冷静沉着之感;黄色活泼、灿烂, 但不够稳定;绿色安静平和, 使人感觉安逸宁静;白色显得纯洁, 高雅恬美;黑色严肃冷峻深邃……对色彩的理解与生理规律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在自然界和社会约定俗成的文化中, 各种色彩对人形成了潜移默化的感官反应, 所以服装的色彩对于表演者来说是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情感刺激。面对不同的色彩, 会自然地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服装色彩给人最直观、最强烈的情感刺激, 而服装的造型及线条同样具有影响力。直线造型的服装硬朗、干练, 曲线造型的服装给人柔美亲切之感。服装上的直线、曲线、斜线、折线的变化, 从感官上带来坚硬、柔弱等心理体验。具有平直肩线的军服款式服装表现出坚毅的一面, 用在女装上具有中性化的感觉;倾斜、曲折多变的外形是一种女性化温柔的体现。从具体的服装造型来看, 矩形庄重、正三角形稳健、倒三角形活泼、沙漏形柔美典雅。不同的款式给人的直觉感官和心理体验也是有所区别的。同样, 服装面料也具有不同的审美感受。裘皮、丝绸、天鹅绒给人高贵华丽之感;雪纺、真丝轻盈飘逸;棉麻织物纯朴素雅;棉麻混纺则显得庄重。并且, 面料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很难随色彩及服装款式的调换而改变。

可见, 通过对服装造型线条及面料的感知, 表演者能获得最直观的审美体会, 或庄重、或活泼、或热情、或冷静的心理体验必定会引起情绪的波动, 这些情感的波动是对自然形式的领悟, 当色彩、线条、肌理等多种元素综合起来形成特定的设计作品也就是服装成品的时候, 也会把纷繁的情感感知统筹起来。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 同样是围绕一个主题、一种风格来进行的, 对服装设计元素的感知是服装表演情感表达形成的心理基础。

二.理解服装内涵——构建情感

获得情感体验后, 作为表演者需要更进一步地理解展示对象, 把握情感进行情感的构建。如果说对情感的感知和体会过程, 主要面向的是服装的外在设计元素的感性认识, 那么对它的理解则侧重于对对象内容的认识, 直至对情感性质的理性认知。

对服装设计内容的认识更多地和社会、文化、艺术等问题相联系。服装设计大师瓦伦蒂诺曾说:“红色是一种迷人的色彩, 它象征了生命、鲜血与死亡, 爱与同情, 是治疗哀怨的良方。”可见, 在设计师眼里, 一种色彩具有多重的含义, 这种对色彩的理解必定会融入其设计当中, 使服装具有深层次的意味。不同设计师对红色的运用有着不同的含义, 有的代表爱情、有的充满权利的象征,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红色更多地带有喜庆祥和的内涵。所以红色在中国设计师和西方设计师的设计中所代表的象征涵义不同, 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会有幸福、自豪、欣喜等区别, 这就要求表演者对服装内涵有深层次的理解。

各种服装元素以不同的形式结合在一起, 形成不同的设计风格, 表演者应该根据外在元素背后的风格特征深入理解其内涵, 从而进一步构建情感。例如, 以几何线条、金属色、高科技面料为元素的未来主义设计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的太空竞赛, 如今已成为对高科技、对外太空、对未来的关注与想象。这些设计通常能够给人以机械的质感和科技时代的冰冷感, 情感上自然会以冷漠为主。而十字架项链、黑色渔网袜、铆钉腰带通常是哥特风格的代表, 这种设计具有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迷幻, 也弥漫着哥特摇滚中华丽的黑暗感, 阴郁、压抑的情感最符合此类设计。而柔美的S形、蕾丝、褶皱花边与维多利亚时期柔弱的女性化风格相符合, 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复兴, 更加强调了浪漫高雅坚韧细腻的特征, 纯真无邪又温柔恬美的情感最为贴切。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迷你裙至今显得轻松、乐观、富有朝气, 所以展示此类服装时应该活泼、俏皮。朋克文化体现年轻人玩世不恭和反社会、反现实的态度, 表演中就应流露出不媚世俗, 甚至叛逆不羁的情绪。

面对多种多样的服装设计内容, 在表演中的情感构建过程需要建立在对与其相关的文化背景、艺术气质和社会现象的理解之上。对展示对象的理解是综合的体验, 它超越了自然的生理感官反应, 是一种心理和意识的活动。由于服装设计关注历史、文化、艺术, 甚至政治, 对服装的理解和情感捕捉定位需要一定的理性分析, 了解服装设计背景信息才能理性地调节自身情变奏好象是戴上了各种不同的面具, 但还是这个人, 或者是布娃娃, 给她穿不同的衣服, 都是这个娃娃。

结语

综上所述, 把心理学再造想象理论与儿童音乐教学乐感的培养相结合是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的。在儿童音乐教学中, 乐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教学中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尽可能的用形象的事物启发儿童。再造想象的过程是以表象为基础, 儿童表象存储量越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再造的速度就越快、质量越好, 教学中, 教师要列举多个表象引导儿童, 实现再造想象。

摘要:装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关系到表演的效果, 是一种心理和意识的体现。本文通过对服装表演中情感表达心理构成要素的梳理, 分析了情感表达形成的心理过程。从感知服装外在元素进行情感体验, 到理解设计内涵构建情感类型, 直至针对主题运用联想调动情感。这些心理构成因素对服装表演情感表达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情感表达,感知,理解,联想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10.

表演过程 篇2

关键词:表演;艺术;想象力;树立信念

表演这门艺术是通过表演者的现实动作、表情、语言、场景等元素綜合起来,在观众眼前和心中建立起的一种现实与想象结合的艺术状态,表演者的想象力发挥要能够立足于观众角度,发挥其充分的想象,将自身的表演从观众的视角和自己对表演作品的理解两个方面出发,进行相应的想象化处理,并且将这种想象力以表演的形式传达给观众。同时表演过程中的信念能够体现出一名表演者是否具有专业的表演基础,是否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是否对人物的性格完全把握等,信念的树立才能体现表演的生动性与完美。

一、表演过程中想象力的树立

(一)学校方面

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首先应当从学校方面入手,对学生发挥其表演想象力提供相应的硬件措施和制度环境。从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应当建立相对专业性强的表演场所,配备足够的表演工具、道具等,加强组织丰富多彩的表演比赛或者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实的表演场景,从而在表演过程中体会表演想象力的构建。从制度环境方面,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表演兴趣取向,建立适合学生将想象力发挥和落实的管理制度和教学规划,除了在课堂上将基本的表演技巧做为教学主要内容外,更要增加与表演实践相关的课程设置,提升学生在表演中接触想象力并发挥想象力的几率。

(二)教师方面

教师是帮助学生在表演中建立想象力的重要角色,教师的表演教学应当结合实际的表演技巧和表演模拟训练两项内容,在学生模拟表演过程中,加入一定的指导和及时的启发,使学生充分的发挥其想象力,在对表演作品的理解基础上,进行个人再次创作,加入有个人色彩的想象元素。例如在学生模仿一名古代深居浅出的古代大家闺秀时,除了通过表演的基本技巧性要求,对学生的肢体、语言等进行基本指导之外,更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深闺这样一个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性的做出语言、情绪上的表演调整。这样进行的想象力引导必然能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主观思维,使表演更具生动性。此外充分调动学生的表演想象力,还可通过氛围的营造或舞台、灯光的布置,来为学生创造出富于想象空间的环境,将学生带到一个会不自觉产生想象的氛围中,通过这种情绪化和思想化的心理影响,发挥学生自主想象力,在表演中形成强烈的想象色彩。

(三)受教主体方面

从表演学习者自身来说,想象力的培养应当通过不断的加强表演练习,深化对人物、情节、角色关系等信息的理解,在一遍一遍的表演练习中,不断更新表演内容基本信息的认识。在发挥自身表演想象力时,将这些对表演内容的理解转化为真实、深刻的内心感受,以此来刺激自身的想象力,将自己与表演氛围深入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有效的加深对表演作品的理解,通过对作品的充分认识将想象力发挥的恰到好处,对表演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对某一个情节进行反复表演时,从不同的角度对表演行为进行审视,首先运用客观的眼光对表演内容进行全面的认识,然后再将这种认识放置于感性认知态度下,发挥个人主观情感和想象力,使表演更富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表演过程中信念的培养与树立

(一)动作树立信念

表演艺术中,动作是最直接的表演形式,是观众对作品最直接的信息接收途径,因此动作表演过程中的信念传达对于表演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动作树立信念是表演者表演过程中最容易实现的方式之一,由于动作本身是表演者主动发出的行为,而这个行为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在表演者脑海中形成一定的信息回传,这种对动作信息的发出、执行、回传过程,就是表演者信念树立的过程。要做到通过动作树立表演中的信念,表演者要做的就是对动作命令的发出、执行、信息回传等一系列过程进行思想加工,将这种动作语言转变为思想语言,并转化为对人物精神和信念的理解,同时将自身放置于同表演角色同等的位置上,树立并坚持这种信念。这样在表演中就能够及时接收自身发出的表演信息,并不断的加深角色信念在内心的认识,最终树立起鲜明的信念,影响到整个表演过程,给观众以真实的感受。

(二)情感树立信念

表演的过程对表演者的情感投入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在表演中加入信念做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以个人情感调整来树立信念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于要表演的内容演员应当有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认知,除了对自身所参与的角色要有相应的情感认知外,还要树立起对其它角色的情感认知,这种情感上的认知就是演员对所表演事物的理解,通过情感的控制把握对角色的理解,并实现信念的树立,同时利用情感的丰富表现形式,在表演中加入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并通过多种情感传播途径将这种对角色及表演的情感信念表现出来,更好的完成有丰富情感的表演。

(三)善用想象

做为一名演员应当有着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想象力的培养和练习很好的发挥自己对表演内容的理解,将想象力转化到信念上,就是通过设定一些虚拟的情景,或者配合情节在内心形成一种虚构的环境状态,让自己去通过想象来诠释表演的内容,并且将这种想象深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身体中,以想象出来的情景加诸现实表演,让内心认同这种虚构出来的情节,这样才能实现信念的树立。

三、结语

对于表演艺术这样一个情感要求比较多元化的艺术类型来说,表演者的情感把握是表演最灵魂的元素之一,也是决定表演是否成功和精彩的最核心要素,这样一门综合性要求较高的艺术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要求,表演者要根据具体的表演内容,发挥自身充分的想象力,对表演进行生动化处理,加入个人的情感色彩的精神内涵,并且树立起在表演中的信念感,将自身放置于表演角色的位置上,才能充分展现出表演艺术的真实性与生动性,发挥出最佳的舞台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志斌.论舞蹈表演中的想象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2):163-164.

[2]吴斯珩.浅谈表演艺术中的信念感[J].大众文艺,2012(19):131-132.

表演过程 篇3

一、模特个性表演和角色表演的关系

服装的角色是受穿戴环境限制的,它是由服装的个性所决定的。在穿上服装之后,模特应马上进入到服装的穿戴环境中去,并在表演的过程中,力争使这一服装的角色形象达到最佳,这就需要通过角色的表演来实现。服装的表演是模特对服装的角色充分了解之后,在服装的个性中,融入自己的表演特色,实现一种个性化的表演。每一个模特的个性和表演风格都是不同的,在确定了服装角色个性之后,模特就可以将其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将自己的个性及对角色的理解融入其中。因此,模特的创作过程,即是对每一件服装特性的品位,对表演用的音乐的理解和熟悉的过程。能在表演的过程中,发挥独有的个性动作,并且在排练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形体语言,并尽可能的展示在每一套服装表演中,这样即彰显表演者的个性味道,同时也与服装的风格相符合。

模特在服装表演艺术中,形体的表演能充分展现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是表演者连接观众的重要的纽带。在舞台展示的过程中,模特形体表演的编排和设计,既要吻合服装表现的真实感,同时和也要与实践生活的逻辑相符合。通过有机结合的现场配乐和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更好的诠释服装作品的内涵。对于同一形式的服装,不同的服装形体表演者对于服装设计和表演动作上,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但最终都能通过形体表演,来完满的展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服装作品的内涵,实现编排和设计的宗旨。这也是模特在服装表演舞台上,结合表演角色塑造个人形象的意义所在。

二、模特的个性塑造对服装美的展现

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人身着运动装,则必然是活力四射、朝气蓬勃的;而身着正式的职业装时,则会表现的表情公式化,行为规范化;而身着优雅的晚礼服的女性,则会彰显女性的魅力。在进行舞台形体表现时,模特只有依靠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展现身着各种服装时的神韵。因此说,模特可以创造性的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尽管人物形象是客观存在的,但其模型并非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需要依靠不同的演员来演绎和塑造。例如,在塑造小龙女的形象时,在影视作品中,尽管是同一个人物,而通过不同演员的演绎,在观众面前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小龙女形象。由此可见,在角色形象的塑造的过程中,演员也在对自身独特的个性角色形象进行着塑造。同样的道理,在服装表演的过程中,同一件衣服在不同的模特身上,会在舞台上呈现出不同的表演形式、动作和风格。一个优秀的模特,会与服装作品相结合,进行再度创造。在对服装作品的灵魂进行塑造的同时,也会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特色展示和个性表演。由于在表演的过程中,模特将自身的个性表演风格充分融入其中,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服装表演中形体表演艺术。模特越是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服装作品的内涵,就越能真切的在表演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在表演过程中将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彰显个人的表演魅力,将观众引领到一个深层次的审美意境中,更好的展现舞台人物形象和服装作品的内涵及表达逻辑。

三、结论

浅谈表演过程中交流的重要性 篇4

以上是我对交流的重要性做的阐述, 下面就交流的形式简单的做一下分类:交流主要分自我交流;与想象的对手交流;与同演者的对手交流;与观众的直接交流。

自我交流是演员在行动中与自己的思想、情感之间的交流, 当我们愤怒或激动的无法自制的时候, 被某种一时不能认识到的难以理解的想法纠缠住的时候, 或者当我们为了缓和自己的心境而独自表现忧愁和愉快情感的时候等等, 这些表现者是在进行自我交流, 而这种交流形式常常会出现在戏剧人物的独白中, 如《最后的瞬间》中塔埃米沦为妓女后的一段独白。另一种交流是与想象的对手交流, 又可称为“相互行动”。如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中麦克白在他的宴会中, 看到了他谋杀的班柯鬼魂, 这种交流就是不存在真正的对象, 对象不过是人物虚构出来的幻象, 而这种交流中更多运用于影视的表演中, 为在镜头前表演, 虽然拍的是你和对手的一段戏, 但这时对手却并没有在你的面前表演, 这就要演员的想象, 情绪记忆与想象中的对象交流了。

那么, 在表演艺术中我们最常见到的主要交流形式, 就是和同演者的对手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是演员与交流对象在相互行动中产生的, “是同对象的活的交流”它所传达出来的思想与内涵应该是人物心灵中的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而这种相互传递, 影响又是和人物行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不能脱离行动片面的强调交流, 交流是通过行动中的适应体现出来的, 可以说是在接受对方刺激的同时有着真正的感受, 并从自己的内心中产生出如何反应对方所给予刺激的决定, 而另一方面是在外部运用形体动作和言语动作所作出的外在适应。

在表演中还存在着与观众的交流, 一般来说, 与观众的交流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自我交流, 与同演者之间的交流来完成的, 但是在戏剧表演中, 在一些具有特殊风格的剧本中, 往往有与观众直接进行交流的旁白。特别是在现代戏剧演出中, 观演关系受到了特殊的重视, 在进行这种交流时, 演员就要把观众作为自己的行动的对象, 像与同演者交流一样来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下面我想就结合自己的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谈点体会。

一、自我交流

斯坦尼拉夫斯基在谈到再自我交流时说道:“在作这种自我交流时, 到哪儿去找这个自我呢?一个人的身体是那么大, 应该跟哪一部分去交流呢?跟大脑、心、想象、还是跟手和脚呢……这股潜流又应该从哪里流到哪里呢?要进行交流, 就要有一定的主体和一定的对象, 但在我们身手, 这主体和对象到底在哪里呢?如果找不到内部的两个中心, 我就无法控制我那失去方向而游荡不定的注意……但是我学会了怎样去摆脱这种处境。因为我除了认识到一般认为是我们的神经和心理生活的中心——大脑——以外, 我还认识到另一个中心, 它的位置在靠近心脏的太阳神经丛那里……我感觉到大脑这一中心是意识的代表, 而太阳神经丛这一中心则是情绪的代表。这样一来, 我就感觉到我的智慧与情感在交流了。好吧, 我对自己说:“让他们交流吧!这说明我发现了从前所没有理解的主体和对象……”我不知道事实上是不是这样, 我所感觉到的会不会得到科学家的承认。我所遵循的是本人的自我感觉, 就算我的感觉是个别的, 是幻想的结果, 但它对我有所帮助, 所以我也就加以利用了。要是我这种非科学的但却是实用的手法, 也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那就更好, 但我并不坚持什么, 也不肯定什么。”4引证斯坦尼拉夫斯基的这样一大段话, 并不是要去肯定他所说的大脑和太阳神经丛, 是自我交流的主体与对象的看法就是完全正确的, 应该注意的是斯坦尼拉夫斯基所说的:“这样一来, 我就感觉到我的智慧与情感在交流”这句话。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 所谓自我交流是演员自己的智慧和情感的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就是人物的理智和情感的冲突。通常是通过演员的内心独白来进行的。在表演中, 它往往在人物的巨大的激情的场面中出现。在《雷雨》一剧中, 当四凤已经对自己的母亲发誓不再见周家的人之后, 周萍来了他吹响了口哨。这是四凤心里矛盾极了, 她在理智上约束着自己, 告诫自己不能打开自己的一腔委屈告诉周萍啊!这是她在理智与情感上的矛盾, 实际上就形成了这种自我交流。

二、与想象的对手进行交流

麦克白斯在他举办的宴会上看到被他谋杀的班柯的鬼魂, 哈姆雷特在黑夜的城头看到自己的父亲的鬼魂;朱丽叶在阳台上说着“罗密欧, 罗密欧, 你为什么要叫罗密欧呢”的时候, 还有在一些剧本中出现的人物和自己想象的情人或亲人, 仇人在说话等, 都是属于在与想象的对手交流, 这种交流并不存在真正的交流对象, 对象只不过是人物虚构出来的幻想, 与想象的对手交流,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在进行自我交流, 但这与前面所说的自我交流不同的是自我交流的客体是在演员的内心里进行的, 而与想象的对手交流是与外部的幻觉进行的。

三、与同演者交流

表演初学者, 最容易犯的毛病就在于表演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真实、有机的交流, 在拿到一个剧本后, 自己先分析、研究和念角色的台词时, 脑海中会出现在这一场戏中自己将如何表演的构思和设想, 所以在排演中根本不管同演的对手在做些什么, 只是一味地把事先想好的台词和情感流露出来, 忽略了对手的行动对于我的刺激和影响, 以及对对手活生生的交流。表面上似乎在听在看, 但实际上却是装作在听在看的虚假外壳和造型, 并没有真正感受对手给予的刺激, 由于没有进行有机的交流, 致使行动的正确性有所偏差。因为没有有对手进行很好的沟通俩人都没找准行动的动机与目的性, 也没有仔细研究潜台词, 所以台词就很轻易的说出来了。行动的过程中是双方相互行动的, 也就是你一定要来影响我、刺激我、改变我, 我才能去影响你、改变你, 如果我没有去影响你、刺激你, 也就不可能真正的行动起来, 就可能会成为“台词的背诵者”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中要注意你的行动是否真正的起来作用、有了效果?正如前苏联著名的导演查哈瓦所说的:“单单看同台者是不够的, 必须看见同台者, 必须是活的眼睛, 活的瞳孔, 看到同台者表演中最细微的变化。单单听同台者是不够的, 必须听见, 必须使耳朵察觉出同台者在剧中最细微的色调。单单看见和听见还是不够, 还必须了解同台者, 不自觉地在自己的头脑中察觉出同台者, 用自己的心灵察觉出他的情感中最细微的变化。”

以上就是我从事表演工作中的体会与认识, 我认为演员要想在表演中做到真实、有机的交流, 就应该有较好的内部创作素质, 特别是要具有敏锐的感受力, 丰富的想象力, 极强的信念感和形体语言的表现力, 演员必须在表演中能够此时、此地地去真听、真看、真正地去感觉、真正地去思考。演员不能只是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东西在表演时搬出来就行了, 而一定要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基础上, 在表演时根据此时、此地的客观变化来进行真正的有机的交流。

注释

11 .引自《创造性的体验》, 刊于《外国戏剧》1983年第2期.

22 .引自《斯坦尼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第480页,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59.

33 .引自《斯坦尼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第48页,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59.

表演过程 篇5

一、情感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一)情感的基本含义

人是一种情感活动非常丰富的动物,在人的一生当中会经历无数的情感波动与变化,这些情感的波动与变化对于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赋予了我们超越于其他物种的特殊性,让我们变得更加特殊,更加“人性化”。从现代科学认知的角度上来讲,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不管这些情感的好或怀、积极或消极、正面或负面,它们都是我们必须要经历和面对的,是无法逃避的,而且我们也坦然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一些艺术化的形式,来表达和宣泄情感。

(二)情感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据考证,舞蹈最早的出现和宗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人们在祭祀和祈愿过程当中,都会跳起古老和神秘的舞蹈,用今天常人的眼光来看,这些舞蹈动作或许较为怪异,但是其情感表现力、感染力、震撼力都是非常强的,究其原因是人们在这些舞蹈当中倾注了所有的情感,因为在那些蛮荒古老的岁月当中,舞蹈几乎是先民表达和宣泄自身情感的唯一途径,是先民最重要的精神、情感依靠。

舞蹈是由一连串动作组合起来形成的艺术,现代的舞蹈不仅需要舞台的装扮,同时还要有音乐的渲染以及服装、道具等的搭配,可以说它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形式。在舞蹈动作中,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往往会根据特殊的场合背景联想到自身的某种境遇,将自身融入那种特定的背景之中,然后表现在动作上,即动作情感体验。在舞蹈表演中,舞者不是通过语言去进行情感的交流,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表演者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以及背景音乐、道具等加以传递,最终实现情感的交流。情感与舞蹈之间并不是简单的蕴含关系,舞蹈是情感表现的载体,同时也是情感得以升华的重要途径,而情感则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因有了情感而打动观众,它是舞蹈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力[1]。

二、舞蹈表演过程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一)体现舞蹈作品的精神思想

任何一个舞蹈作品都是具有精神思想的,或喜、或哀、或憧憬,如果没有精神思想,舞蹈就只是单纯甚至是怪异的肢体运动,可想而知这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也没有存在的价值,更不可能成为一种表演艺术,所以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能够体现出舞蹈作品的精神思想,那么如何才能体现出舞蹈作品的精神思想呢?单单依靠舞蹈动作是完全不行的,还必须要有情感的流露与表达,这样才能将舞蹈的精神思想很好的体现出来,赋予舞蹈以意义和价值。

(二)增强舞蹈表演的感染力

舞蹈表演需要充分展现艺术感染力,而感染力往往不是取决于舞蹈技巧,而是取决于情感的表现力。舞蹈表演者在舞台上的一肇一笑,一举一动都能表现出情感的爆发,而在此期间,观众会与之产生共鸣,震撼心灵,无论是欢喜还是忧伤的艺术形象,都会在一瞬间得到充分展示。舞蹈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是艺术形象的生命力所在,更是舞蹈表演者情感与艺术的融合[2]。

(三)升华舞蹈动作的内涵

舞蹈是以肢体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表演艺术,所以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当中的肢体运动非常重要,动作是否优美,直接关系到表演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舞蹈表演中所有的肢体运动都必须要由情感来支配,如果没有情感的支配和表现,舞蹈演员就犹如木偶和“行尸走肉”一般,就算动作再优美都缺少内涵,都无法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也就是说“技巧”是舞蹈的外衣,而“情感”是舞蹈的灵魂,要想使舞蹈完整,其二者缺一不可。只有通过情感的融入和表现,以情感来驱动肢体、应用技巧,才能升华舞蹈动作的内涵,赋予舞蹈灵魂,这样才能获得观众对舞蹈表演的欣赏与认同。

三、结语

舞蹈是一种以情感表现为核心,以肢体运动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技巧的应用,更要重视情感的流露与表现,这样才能体现舞蹈作品的精神思想、增强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升华舞蹈动作的内涵,取得最佳的表演效果。

摘要:舞蹈是一门非常古老、非常大众化的艺术,最开始它并未带有任何的表演性质,而单纯是人们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宣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伴随了人类的成长与发展,期间舞蹈本身不断的变化,不断的与其他各种文化艺术相融合,成为了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艺术门类,而且其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的演化,以追随人们的思想变化与审美变化,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舞蹈始终没有改变的是对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因为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情感是必须要具有的要素。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情感与舞蹈之间的关系,然后对舞蹈表演过程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舞蹈艺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表演过程 篇6

关键词:话剧表演,情感,调动和运用

话剧表演需要演员直接面对观众在舞台上进行激烈的情感表达,并且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让观众明白演员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因此,在话剧表演过程中,情感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

一、在话剧表演过程中情感的主要作用

(一)纽带作用。在话剧表演过程中,要使舞台上的演员和舞台下的观众产生联系,就必须通过情感的激烈表达来实现。作为一种现场表演艺术,话剧表演对演员合理、迅速调动自己情绪的能力要求相当高,并且需要通过演员对自身情感和观众情感的调动来实现观众和话剧内容的心灵互动。 演员在舞台上所表达的情感信息会通过和观众建立的联系传达给观众,这样,观众也会把自己有效地融入到剧情当中, 进一步和演员产生精神和心灵双方面的共通。观众通过演员了解话剧信息,演员通过观众找出自身表演的优缺点,这样才会达到话剧表演艺术想要达到的效果。

(二)让观众产生共鸣。“要引导观众对话剧产生共鸣, 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进行情感的表达。”这是话剧界一直存在的观点,但是,演员要对话剧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完美呈现是非常困难的。在话剧表演中,情感是被当作一个变量来呈现的,这个变量对表演最后呈现的结果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我国话剧表演过程中运用情感的现状

(一)情感体验不丰富。作为一名话剧演员,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在舞台上将人物情感诠释得更加清晰。就目前来看,很多话剧演员都涉世不深,经历的生活非常少,很难形成相应的情感体验。现在的青年话剧演员不想去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也不会去体验普通人的情感,这是他们严重缺乏情感体验的最根本原因。出现目前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因为青年演员都害怕尝试生活,不想真正体验生活。其次,现在的青年演员都变得急功近利并且浮躁了起来,这是不利于培养演员的个人情感的。

(二)难以调动自身的情感。演员在进行话剧艺术表演时,不能只是对剧本进行背诵,或者直接按照编剧的情感思路去完成话剧表演,这样只能呈现出僵硬的、观感上不舒服的情感。不擅长正确把握自己情感的演员有很多,他们不是不会表达情感就是将情感表达得太过刻意,这样做不利于展现话剧人物的基本情感。

三、提高话剧演员表演过程中情感调动能力的思考

(一)把自己融入到生活之中。要把融入生活深入实践活动作为话剧演员的学习目标。话剧演员必须时刻谨记,只有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调动自身的丰富情感。要把老一辈的话剧艺术家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他们深入生活、积极实践的精神。要想把自己的悲欢离合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 就要通过相应的生活体验去实现,用真情去打动真情,用情绪去感染情绪,这是提高表演能力的重要措施。

(二)提前做好表演的准备工作。话剧演员接到剧本, 要对剧本作详细的了解,对自己所表演的人物情感和对方表演的人物情感都进行认真的分析,在分析自身角色的时候最好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方的情感内容之中。在与编导做好相关的沟通之后,按照话剧表演的基本规律,做好情感表达和话剧表演的准备工作,还可以根据角色的类型,到现实生活中去对角色情感进行体验,这是在舞台上表达出丰富情感的重要方式。

(三)掌握应用和调动情感的基本技巧。掌握调动情感的相应技巧的话剧演员才可以被称为一个有能力的演员。掌握相应的情感调动技巧,不仅要掌握对自身进行情感调动的技巧,还要掌握对现场观众进行情感调动的基本技巧。演员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口语、身体语言、表情等,这样在表演的过程中才会呈现出自己想要呈现的效果,并在抓住观众兴趣点的基础上和观众进行情感交流。

四、结束语

表演过程 篇7

关键词:话剧表演,情感因素,调动策略

情感是人类的基本素养,也是交际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艺术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话剧表演也不例外。话剧表演的表现力需要借助演员的情感因素来加以体现,可以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话剧舞台艺术更需要重视情感因素。因此,对于情感在话剧表演中的调动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情感在话剧表演中的价值

(一)有助于联系演员与观众。话剧作为一门现场表演艺术,讲求话剧演员形体和情感的共融,除了需要侧重于专业表演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和观众之间建立情感媒介, 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和运用演员的情感因素,使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话剧剧情中去,以更好地将剧中人物所要表达的情感真实地反馈给观众,使他们可以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话剧本身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此同时,通过和观众的沟通, 也有助于话剧演员及时修正和改变自身的表演方式,以真正实现二者的双向互动和交流,实现和谐、共融的艺术表演境界。

(二)有助于引发观众的共鸣。长期以来,情感因素是引发话剧表演者共鸣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是最难把握的关键点。情感作为话剧表演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变量,其直接关乎表演的整体质量。纵观话剧表演,成功的话剧均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演出可以深入观众的“内心”,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如果话剧表演无法引发观众的共鸣,也就无法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话剧的魅力,那么自然无法谈及表演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话剧表演的过程中,演员必须要充分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和贯彻,以便可以借此来更好地增强话剧表演的效果。

(三)有助于提高话剧表演水平。除了日常的专业训练外,为了进一步提升话剧表演者的表演水平,还需要充分调动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以便使他们可以得心应手地塑造相应的表演形象,全面增强话剧表演角色的整体效果,从而全面提升话剧表演者的表演水平。现实生活中,部分话剧表演者由于无法真实地展现角色的表演情感,也无法充分发挥日常表演技巧,影响了表演的实际效果。因此,为了全面提升演员的表演能力,就必须要丰富话剧表演者的情感,以便可以展现表演主题,提升演员表演效果。

二、情感在话剧表演中的调动对策

(一)深入生活实践,增强情感体验。生活实践是人类获取情感体验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增强人们情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对于话剧表演者而言,舞台表演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需要表演者在生活中去逐步体验和积累。实际上, 这也是践行“艺术源于生活”的艺术体验和创造真谛,增强他们情感体验的过程。一方面,针对青年演员,要逐步增强他们深入体验生活的勇气,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们可以真正继承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另一方面, 要帮助演员们克服急功近利和心浮气躁的情绪,使他们可以充分投入到情感体验中,发扬老一辈话剧艺术家的各种优良传统,尤其要注意的是,使他们可以充分体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悲欢离合和情感变化,逐步积累他们的情绪因素,提高演员的表演能力。

(二)做好前期准备,调动情感因素。在当前的话剧表演中,部分话剧演员只是机械式地按照编导或剧本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来进行表演,举手投足都很僵硬,情感因素也比较空缺,加之没能充分把握剧中的情感因素,以至于无法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甚至会使观众留下厌恶的情绪。所以,为了全面调动情感因素,演员在进行话剧表演前就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在接到剧本后,需要对自己所要演出角色的情感世界进行深入分析,并严格按照编导的要求和艺术表演规律来做好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提升实际表演效果。

(三)掌握调动技巧,增强情感体验。为了全面增强话剧演员的情感体验,就必须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情感调动和运用技巧,这既包含情绪和感情的调动,也包含观众情感的调动。与此同时,演员也需要学会运用语言和肢体语言等来真实表达话剧表演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更好地明确和掌握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兴趣,更好地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享受愉快的情绪体验。

总之,话剧是一门表演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情感艺术, 话剧表演者除了需具备扎实的专业表演技巧之外,还要具有可以调动观者情感的重要因素,以便可以全面提升自身的话剧表演效果。因此,在实际的话剧表演过程中,要注意情感因素的体验和培养,为提升自身话剧表演效果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韩丽.浅谈情感在话剧表演创作中的重要意义[J].科教文汇,2014,12(2):163-164.

表演过程 篇8

为了使声乐表演达成“声情合一”的状态, 在重视声音技巧训练之余, 表演者务必要认知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切实地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艺术表演过程中去。具体说来, 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过程中的重要性, 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表达升华声乐作品, 提高表演质量

声乐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载体。反过来说, 声乐表演需要以声音、形体语言等形式, 去表达某一种特定的情感, 从而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声”与“情”在声乐表演中相互交融, 共同构筑起声乐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可以说, 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所在。熔铸了情感的声音, 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声乐作品的本质, 将声乐艺术中的意象世界展现出来。

声乐表演过程事实上并不仅仅局限在“台上”, 表演之前的准备环节, 也是声乐表演的“前阶”。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 主要基于对歌词、旋律以及声乐内涵的情感理解与把握。在进行声乐表演之前, 表演者必须深入了解声乐作品, 掌握作品中对声乐技巧的要求, 理解其中歌词、表情符号、节奏、旋律的基本构成与意义。几乎每一个声乐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其塑造的艺术形象、情感力度都是不尽相同的。声乐作品的歌词、旋律, 都是创作人情绪的立体呈现, 直接关乎到声乐作品的艺术意境。因此, 只有在对声乐作品进行了充分的了解之后, 表演者才可以正确地运用声乐技巧, 去再现声乐作品的内涵与思想感情。唯有如此, 声乐表演才能反映出歌曲的真实情感, 表现出声乐艺术的魅力。

二、情感表达是促成声乐审美体验的促动力量

开展声乐表演, 其实是两次审美体验的结合。第一次审美体验的主体是表演者自身, 体验对象是声乐作品。诚如上文所言, 若想完整地呈现声乐作品的艺术意境, 表演者必须要首先代入个人情感, 体验声乐艺术的情感氛围。每一个声乐作品都有着自身的情感指向, 而表演者若不理解这种情绪, 那就很容易背道而驰。由于情绪可以决定声音的轻重缓急, 只有拥有与声乐作品向契合的表演情绪, 情感才能顺畅地带动声音, 达成声乐的完美表现。

相应地, 第二次审美体验的主体是观众, 而是否能体验到声乐艺术的意境, 则关系到声乐表演的被认可度。声乐要带给人们关于美的享受, 致力于陶冶人们的情操与思想境界。而是否能达成这一职能, 就在于声乐表演能否给予观众及时的审美体验。表演者通过“声”与“情”的结合, 可以将自身的声乐体验转化为一种可以被感知的艺术形式, 继而与观众达成情感交流。也就是说, 声乐艺术赐予人们的审美体验, 需要依附于表演者的情感理解与情感表达, 为这些艺术形式创造出更大的表现空间。

三、情感表达是引导合理艺术想象的辅助推力

艺术创作并非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过程, 而是一次放飞想象的旅程。虽然每一个声乐作品的意境氛围都是有限的, 表演者必须在恰当的范畴内表现声乐艺术,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声乐表演就就没有了艺术想象。事实上, 声乐表演需要以艺术想象为基础。为了让表演时的情绪做到真实、准确、鲜明, 并且情绪的形成与转折都合情合理, 就必须加入艺术想象。合理的艺术想象是声乐表演的基石, 引导着“声”与“情”的统一。

情感表达可以有力地推动艺术想象的征程。当表演者的歌唱情感融入到表演过程中, 其发声动作、歌唱状态都会附上明显的情感特征。无论是声线、速度、力度、节奏等表现因素, 都会在思维情感的引领下发生变化, 从而表现出感情上的细微变化。而这些形式上的变化, 正是对声乐艺术独特性的一次传达, 也是表演者艺术想象能力的深刻呈现。所以说, 情感表达与艺术想象之间存在一条隐性的“纽带”, 两者关系密切。

综合所述, 由上可以看出, 声乐艺术表演是“声”与“情”的合一。声乐歌唱艺术既是“声”的艺术, 更是“情”的艺术。若想让声乐表演拥有“灵魂”, 就必须注重情感表达的威力。无论是声乐艺术对“声情并茂”的要求, 还是审美体验、艺术想象的要求, 都是对情感表达的有力召唤。只有准确、全面的情感表达, 才能使声乐更具张力, 也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呈现声乐之“美”。作为声乐表演者, 我们需要正视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并在艺术实践的旅途中不断加以践行。

摘要:声乐是一种利用声音、形体来传情达意的艺术表现手法。若想准确、充分地呈现出声乐作品的意蕴, 声乐表演者不仅仅要注重声音技巧训练, 还需要深刻地认知作品的情绪因素。表演者应当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代入到声乐表演过程中, 继而用科学的声乐技术配合恰当的情感表达, 达成一种“声情合一”的状态。本文注重于探讨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中的不可或缺性, 从艺术表现、审美体验、情感想象等角度论述了情感因素的重要性能。

关键词:声乐表演,情感表达,声情合一,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容霞;《性格特征对声乐学习及演唱影响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陆剑;《论艺术歌曲演唱中的气息运用和艺术表现力的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3]冯亚;《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M];河南大学;2001年

[4]刘开封;《浅谈声乐表演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M]湖北;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 思施;2008 (5)

上一篇:高职教师党建工作下一篇:新型城镇化的资金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