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

2024-10-21

舞蹈表演(共12篇)

舞蹈表演 篇1

摘要:舞蹈表演作为一种拥有着广泛群众技术的艺术行为, 是反映生活和展现思想情感的艺术。随着改革开放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推进, 人们的精神面貌、审美情趣、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情趣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更多人群也参与到群众舞蹈中。而基于舞蹈自身的艺术性和专业性, 专业舞蹈表演在成型之后也在开始不断吸纳其他艺术并快速发展。故而, 探究群众舞蹈表演与专业舞蹈表演存在的差异和共性对于舞蹈整体的发展和社会文化事业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群众舞蹈表演,专业舞蹈表演,差异,共性

舞蹈表演时一门极具综合性的艺术, 是一种肢体语言的表达, 更是一种情感语言的展现。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 舞蹈表演也由最为原始的思想交换和情感表达升华为一种颇有艺术气息的表演技艺。而群众舞蹈表演与专业舞蹈表演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交织, 呈现差异亦呈现共性。本文就群众舞蹈表演和专业舞蹈表演的概念和特征入手, 针对群众舞蹈表演与专业舞蹈表演的差异和共性进行阐述, 以期能为群众舞蹈表演者和专业舞蹈表演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一、群众舞蹈表演的概念

群众舞蹈表演是一种相对于专业舞蹈表演的群体性舞蹈文化展现。其亦是一种具有业余性、自娱性、群众性、季节性和随意性的舞蹈表演。总的来说, 群众舞蹈表演是属于群众文化范畴的, 也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雅俗共享且普及性极强的复合体。所以, 群众舞蹈表演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参与表演且喜闻乐见的。而且也是一种自娱自乐、自我欣赏、自我创作和具备观赏性质的表演过程。就现阶段群众舞蹈的发展来看, 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首先, 诸如现阶段比较流行的广场舞、集体舞和传统的交谊舞、民间舞等具备自娱性的舞蹈表演。其次, 某些活动在城市、各个企事业单位的舞台表演舞蹈, 具备了一定的表演性。但是, 无论哪种群众舞蹈表演都是一种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生活内容, 更是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概而言之, 群众舞蹈表演作为舞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在具备多样化社会功能的同时也是一门较为边缘的综合性舞蹈。

二、专业舞蹈表演的概念

同样, 专业舞蹈表演也是舞蹈艺术体系中的重要分支。相较之群众舞蹈表演而言, 专业舞蹈表演更加注重表演过程中的艺术精神融合、表演技术技巧展现、肢体的协调动作等,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要确保肢体舞蹈动作能够展现艺术核心和艺术美感, 将舞蹈表演更加完美诠释出来。具体来说, 专业舞蹈表演需要在一定的情景、时间、范围内通过骨骼、肌肉、肢体和韧带等协调动作完成跳跃、舞蹈、抛接、翻腾亦或者其他具有静力性和动力性的表演过程, 进而展现一定的艺术精神理念, 传递舞蹈情感和表演内容。所以, 在专业舞蹈表演过程中就需要演员既掌握舞蹈技巧, 又要具备艺术创造能力, 同时还要兼具动作连贯、身体平衡等。

三、群众舞蹈表演与专业舞蹈表演的共性和差异

(一) 群众舞蹈表演与专业舞蹈表演的共性

舞蹈本身就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综合体, 群众舞蹈表演和专业舞蹈表演一样, 都是借助有规律和有组织的肢体动作构建一定的舞蹈形象。所以, 群众舞蹈表演和专业舞蹈表演一样, 都是一门集聚综合性的艺术。二者在表演过程中都是通过肢体语言的组合展现一定的人文风貌、思想情感、鲜明性格亦或者人的自身特性。尽管专业舞蹈表演离不开舞台、剧场或者情节。但是说到底, 专业舞蹈表演和群众舞蹈表演都是一种社会动态和人的心灵动态的真实写照或者艺术加工。而且, 二者在表演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当众性, 即二者在表演过程中都是直接面对观众进行表演。

其次, 群众舞蹈表演和专业舞蹈表演都是舞蹈表演综合学科中的一门分支, 二者都具有一定的技术性, 且涉及面相当丰富。最为重要的是, 二者在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借鉴了戏剧表演、话剧表演中的某些特点和实践经验。专业舞蹈表演过程中的特定角色情感展现, 群众舞蹈表演过程中自身情感的展现, 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舞姿和技巧堆砌而成。所以,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群众舞蹈表演和专业舞蹈表演都是有着一定共性的。

情感的展现对于群众舞蹈表演和专业舞蹈表演有差异也有共性。归根结底, 舞蹈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书法艺术, 是人内心处于欢乐、悲伤、动荡、激动时候的一种形体活动。所以, 群众舞蹈表演和专业舞蹈表演都是抓住了人的个性和情感, 将其与动作结合的最凝练最动人之处展现。也就是说, 群众舞蹈表演和专业舞蹈表现都将人的形象、人的情感、人的想象以及人的动作充分融合在了一起, 进而通过形象的舞蹈化获取情感共鸣获取观众或者自身的心灵美感。只有充分展现舞蹈的情感, 群众舞蹈表演或者专业舞蹈表演才能精美起来。

(二) 群众舞蹈表演与专业舞蹈表演的差异

群众舞蹈表演与专业舞蹈表演都是人类动作艺术的一种, 也是一种舞蹈形象的展现。但是, 尽管群众舞蹈表演和专业舞蹈表演都是一种属于舞蹈范畴的艺术形式, 但是二者也是有着明显差别的。首先, 在参与人群上群众舞蹈表演的主要参与人群是广大人民群众。表演过程既不需要高超的舞蹈表演技艺, 更不需要舞蹈表演知识, 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自娱自乐的展现社会生活情感和生活感悟的肢体表演。群众舞蹈表演的首要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精神需求和情感表达, 观赏性则是其次的。反之, 专业舞蹈表演对于参与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 不仅需要参演人员有着交稿的舞蹈表演技艺, 也需要丰富的表演经验和肢体协调能力。在专业舞蹈的表演过程中, 参演人员的表演目的是实现观赏性和情感表达, 这与群众舞蹈表演自娱自乐的本质特征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其次, 尽管群众舞蹈表演与专业舞蹈表演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艺术的展现。然而, 专业舞蹈表演的艺术展现要远远超过群众舞蹈表演。这是因为在专业舞蹈表演过程中, 舞台或者情景使得其展现的情感往往是较为抽象的, 是基于一种特定和时间、地点或者外在环境之下的情感表达。而与专业舞蹈表演不同, 群众舞蹈表演更加注重的是一种参演者内心的情感表达, 更是一种最为真实和民间的表演

另一方面, 表演技艺也是群众舞蹈表演和专业舞蹈表演最大的差异。具体来说, 在群众舞蹈表演过程中, 组成表演群体的往往是广大企事业单位职工、干部、教师、工人以及各行各业不同背景的人群。这些人群在进行表演之前往往没有经历过较为专业的表演训练, 更没有相关的表演技艺。而专业舞蹈表演为了保障观赏性, 在具体表演过程中就有大量的技术和技艺展现, 参与演出的演员也大多经过专业化的训练和培养。这样, 在专业舞蹈表演过程中诸如踏步翻身、平转、虎跳、转叉等多种风格和形式的技术就能展现出来, 且与表演内容相互呼应。

结语

群众舞蹈表演也好, 专业舞蹈表演也罢, 都是我国艺术发展和人文精神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舞蹈表演和专业舞蹈表演二者之间既有差异, 也有共性。只有探明二者的差异和共性才能丰富二者的舞蹈形式和舞蹈内容, 才能促进二者的相互借鉴和共同发展。

舞蹈表演 篇2

热爱舞蹈事业,具有舞蹈中专教育基础的中等艺术学校毕业生、文艺团体表演者、港澳台学生、外国留学生均可报考。

初试:

(1)芭蕾基本功训练

(2)舞蹈能力测试(包括性格舞、现代舞)

(3)古典芭蕾舞变奏1(自备音乐)

终试:

(1)芭蕾基本功训练

(2)古典芭蕾舞变奏2(自备音乐,古典变奏不得与初试相同,或可选跳现代剧目)

(3)口试

浅论舞蹈表演 篇3

关键词:舞蹈;表演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35-01

舞蹈的源——情动于衷。在舞蹈表演中,“情”之一字犹为重要。只有以情为本,用肢体语言反射情感来表达整个舞蹈作品的中心思想及内涵,加上舞蹈演员的二度創作来完美的塑造艺术形象,才能做到舞蹈艺术的完美呈现。舞蹈自心生,抒发人的主体情思是它的艺术特长。

在舞蹈中,我们注重的是动作本身。这里的动作不像体操中仅仅是外部的身体活动,它是构成生命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舞蹈艺术创新性想像的一部分。而这一切的舞蹈动作,又需要舞蹈表演来完成。演员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加以投入表演,这样,我们在观看舞蹈时,看到的不仅是身体的跳跃,而且是灵魂在舞动,灵魂在诉说、在飞扬。那随着人体的升腾跳跃而飞舞流动的精灵,就是舞蹈的精神,是人类艺术的精魂。舞蹈的意境深远,辽阔,我们常常在舞蹈演员的带领下,跟随他们一起探索未知领域,体验穿越时空的神奇,感受平常角度所感受不到的另一种韵味,另一种美。有人说,我们通过舞蹈家的身体,充分感受到了运动、光明和欢乐。通过这人体的传导,大自然的运动也波及到我们自身,在我们身内活动着。舞蹈的美,是生命最高情调的体现,是艺术精神的充分自由状态。舞蹈正是这种精神最直接最充足的流露,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意境,用不一样的感受来体现作品的美。表演则包括“表”和“演”两层意思。按照我国传统的解释,表,即“情感之表现于外貌者也”;演,“模仿其事曰演”。这两句话直接明确地道出了“表演”二字的含义。表演艺术可分为舞台表演艺术和镜头前的表演艺术(电影和电视)两大类。舞台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剧场性和假定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观众在剧场里欣赏,这是所有舞台表演进行中的共同现象。在舞台框框之内假定环境之中进行表演,是戏剧表演和舞剧(舞蹈)表演的共同现象。在这个领域内,如何对待观众,追求什么样的创作状态,以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进行表演,形成了不同的表演观念和表演理论。目前,我国关于表演理论方面的专著和文章,专家谈论比较多的有三大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传统戏曲表演体系(国内外有些专家又称为梅兰芳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观念是在观众和演员之间建立起“第四堵墙”,追求“当中孤独”的创作状态。布莱希特则强调创造过程中的理性因素,提出“推倒第四堵墙”,以“间离效果”来破坏舞台上的生活幻觉。而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体系,认为演员心理上根本没有“第四堵墙”这个观念。演员在舞台上对待观众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面对面当场表演给观众看。中国戏曲就是“当众表演”。 情感离开动作无以体现,动作离开情感毫无意义。动作是构成舞蹈的外部因素,是看得见的、外在的运动;而表演是内部的,是渗透、融化并贯穿在一切动作之中的一种内心情感流露。前者是舞蹈表演的载体,后者是舞蹈表演的灵魂,动作承载情感,情感使动作更具光彩。舞蹈中的情感属于内在非视觉的心理内容,只有通过相应形体技能,进行物态化体现,创造出完整的艺术形象,才能成为可视的舞蹈艺术。

人们常说“眼睛是打开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情感无论再怎么样掩饰,终会通过其眼神流露出来。自古以来,文人喜好谈论琴棋书画,似乎一直都在寻求一种境界,那境界往往犹如“镜中花,水中月”,可遇而不渴求,其实那就是在探讨一种意境,寻求一种神韵。正如我们习惯以一个人的眼睛去判断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无论他表现出怎样的镇定或不安,是悲是喜,皆于眼神之中。眼神,人之情感的发源地。在舞蹈界当中,舞蹈讲究“舞情”,是沉淀一个时代情感与创新的高尚艺术。有人说舞蹈是“活动的雕塑”“可视的音乐”,其实就是说出了舞蹈的神韵所在,而神韵往往予以眼神之中,是心底油然而发的一种情感,透过眼睛传递出来。 有人说舞蹈是肢体的语言,没有肢体谈何舞蹈,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肢体动作不可或缺,而思想情感才是真正的主体,那么眼神就是这一主体前进的指明灯。倘若仅仅依靠肢体或者是一个个高难度的技巧动作,那不堪称之为舞蹈,这就像水没有了杯子来装,永远是散架的,而眼神则是那杯口,指引着舞蹈有了情感的栖身之地。所以说在舞蹈世界里,眼神更是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像古典舞的形神劲律,民间舞的不同民族的向往与追求以及现代舞中所表现出的时代性与自由性,眼神都起着首当其冲的作用。只有通过相应形体技能,进行物态化体现,创造出完整的艺术形象,才能成为可视的舞蹈艺术。这时候心理与形体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表现、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只有通过表演这种形式把肢体与情感、外部与内容相结合,产生生动、真实、鲜明的艺术形象,才能将情感的“极致”推向高潮,达到宣泄情感、传达思想的目的,这样的舞蹈才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人们击地而舞,铿锵而歌,在空地上,尘土飞扬,喊声冲天,是那么尽情、那么投入、那么感人。舞蹈动作都是人体的生活动作,经过提炼、加工、美化而来的。舞蹈中的每个动作无不包含情感,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舞蹈起来就不可能美,就不可能打动观众,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赋予舞蹈生命,才能打动观众并与观众产生共鸣。在舞蹈艺术作品中,“情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应当说,审美客体“含情量”的多少,常常决定着作品的艺术生命。

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舞蹈家总是充溢着丰富的感性色彩,而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的面部表情也是带有强烈的感性色彩,它有种象征性有种外向性,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作为舞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表达情感和意义的重要表达途径之一,它帮助刻画了舞蹈形象,且帮助表达了在舞蹈作品中舞蹈形象的情感、意图和想法。所以说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感性化主要表现在一个舞蹈作品的舞蹈形象上,因为舞蹈表情表现了这个舞蹈形象的欲望和情感,再者表现了舞蹈编导家们在创作时的感情色彩。通过人体动作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幅度大小的改变以及脸部一微小表情的变化都能表现人们繁复多样、深刻细腻的内心情感。

舞蹈音乐结构和舞蹈表演关系研究 篇4

一、舞蹈音乐段落结构和舞蹈段落结构关系分析

舞蹈和音乐虽然是两种不同的门类, 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诸多的相似性, 即两者在段落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舞蹈音乐段落结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促进乐思及形象的表达, 不同的音乐段落结构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相同的主题, 并使得主题的表示形式呈现多样化。而舞蹈段落结构的不同也有助于舞蹈内容的表现, 使其展现出一定的情感, 从而深化了舞蹈的内涵。

二、舞蹈音乐旋律结构和舞蹈旋律结构关系分析

所谓的旋律是指舞蹈或者音乐表现过程中, 作者以流动的时间形态来展现出来的自身的情思或感触, 这种情思或者感触最终以音乐的高低起伏、音程的跳动而产生的音乐线条形式得到体现。为此, 旋律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表现出了创造者的心情状况。同别的情思表现形式相比, 旋律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并不能通过具体的含义来体现, 而是通过五声、七音或者十二序列音乐曲表现。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 使得舞蹈创作者能够充分发挥艺术想象能力, 通过不同的舞蹈形式来展示音乐的情思, 使得两者能够相互呼应, 形成一个完美的情思表现体。

舞蹈音乐给舞蹈创作所带来的动力效果主要可以通过三方面来表达:首先, 音乐可以作为一种基本节奏和旋律伴随舞蹈始终, 这种形式的关系是音乐烘托舞蹈表演全程, 使得舞蹈能够有良好的表现主题, 并从始至终引领着舞蹈的发展变化;其次, 舞蹈创作可以把音乐作为主要对象, 通过音乐来获取舞蹈的内容。这种形式的关系是舞蹈以音乐为基础, 并以音乐的情思为舞蹈的表现情思, 两者在表现主题上是一致的;最后, 舞蹈家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获得创作灵感, 展示音乐所激发的自我情感。音乐和舞蹈的这种关系是当前很多舞蹈创作的形式, 编舞者根据音乐带来的情感启发, 创造符合音乐心境的舞蹈内容, 从而具有较强的感情基础。根据上述情况描述, 在舞蹈创作旋律方面可以总结为下述几个形式:一是演绎形式, 即在音乐十分流畅的情况下, 让编舞者随之翩翩起舞, 舞蹈内容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呈现相应的发展;二是对抗的形式, 即脱离舞语, 创造出同舞语相对的具有对抗性的形象语言, 最后使得配合后的音乐和舞蹈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效果, 这种形式的舞蹈创作旋律具有很强的表现感, 能够从对比的形式实现主题的凸显;三是对话的形式, 即把音乐仅且当作一种烘托舞蹈的角色, 然后有目的地配合舞蹈动作, 让舞蹈可以充分的单独展现, 这种形式的舞蹈创造是以音乐为起子, 启发下一步舞蹈的发展方向, 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四是忽略的形式, 即音乐和舞蹈彼此单独展现, 互不干扰, 这种形式的舞蹈旋律创造需要具备较强的情思, 能够有效地将舞蹈和音乐区别开来, 从而实现彼此的独立;五是变化式, 即通过另一种舞语来代替原本音乐所阐述的某种舞语, 最终来获得某种特别的效果, 但是最终不管是哪一种方式, 都是想通过音乐旋律来推动舞蹈所展示的情绪, 最终又展示旋律的意义, 获得旋律和舞蹈之间最协调的合作方式, 完美地将舞蹈作品表现出来。

三、舞蹈音乐和舞蹈表演情感布局关系分析

舞蹈的结构往往很大程度上受到舞蹈音乐情感布局的影响, 舞蹈音乐情感布局将直接影响舞蹈表演者期望表达的内容、情绪以及相关的表演时间和顺序, 除此以外, 也关系着段落结构跟主题思想。一般的群众自娱自乐性舞蹈, 从整体而言, 除了段落结构并不复杂外, 整个舞蹈也只呈现一种情绪, 所以它所呈现出来的情感是比较单一的, 而仪式类舞蹈, 情感的布局往往紧紧的配合仪式内容, 舞蹈的情绪将随着仪式的变化而随之变化。比如逢年过节时候展现的节庆舞蹈、一些民间流行的驱魔舞蹈等等。

从舞蹈音乐和舞蹈表演的情感布局的复杂程度来看, 舞蹈表演的情感布局深受音乐结构复杂程度的影响, 一般而言, 如果遇到音乐结构比较复杂的作品, 舞蹈内容通常情况下也会随之变得相对丰富多彩, 时而欢快时而忧郁, 时而温柔时而激情, 情感也相对而言比较丰富, 它通常在舞蹈段落和段落之间, 体现出一种特别的或是对比的情感, 这也使得舞蹈表现呈现出较大的情感起伏, 给观赏者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一些具有剧情的舞蹈和舞剧往往情感都呈多线索发展, 除了段与段之间呈现变化发展外, 同一段落也会夹杂着不一样的情感线索, 特别是在交响性舞剧当中所展现的对比性尤为强烈, 一般在创作舞蹈音乐的时候, 往往会采用一些旋律的走向、和声的色彩、节拍的切割、音色的搭配、调性的转换和空间的创意因素来形象和帮助所要展现的音乐的情感内容。而当舞蹈音乐结构比较单一的时候, 舞蹈表演内容和形式也趋于简单, 简单的音乐结构背景下不大可能衬托复杂的舞蹈表演, 否则将会使得音乐和舞蹈表现呈现出较大的反差, 让观赏者觉得表现形式不一, 主题不一致等反面效果。为此, 舞蹈表演的情感布局要根据音乐结构的复杂程度来进行, 不能一厢情愿的分割开来, 使得两者不能实现协调和统一, 最终破坏舞蹈的表演观赏性。

摘要:舞蹈音乐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基础和组成内容, 舞蹈音乐结构也因此在很多方面影响着舞蹈表演。本文从舞蹈音乐结构和舞蹈表演之间的关系着手, 论述了两者如何实现统一, 实现舞蹈的完美表演。

关键词:舞蹈音乐结构,舞蹈表演,编排关系

参考文献

[1]朱红.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再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7 (1) .

[2]吴祖强.舞蹈音乐的结构及其它[J].舞蹈, 1962 (6) .

[3]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2004.

舞蹈表演日记500字 篇5

时光倒流,回想四年以前,我才不过是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幼小的心灵中往往装着许多想法。我也不例外,我特别想学舞蹈,于是就让妈妈帮我报了舞蹈班。

我还很清晰的记得,我去上课的第一天,老师很温柔地领我到压腿杆旁,我很轻松的就把腿翘上去了。老师十分开心我能明白她的意思。

可学到后边,舞蹈动作越来越难,也越来越复杂,我也记不牢动作了,总是会忘记。这种厌烦的情绪使我认为每一堂课就像噩梦一般。

每堂课一开始,老师会先让我们练基本功。这基本功可不光是压腿那么简单,而是让你躺在冰冷的地板上,双脚打开呈一字型。整套基本功都是靠在墙角进行,两脚分别被卡在支撑架下面。中途,老师还会不停地用脚来踩小腿翘起的人。这样的痛苦就是噩梦的开始!

就这样,我在少年宫苦熬了三年,实在是熬不住了。一次下课,我拉着一张老常的臭脸和妈妈倾诉了我的想法。妈妈静静聆听后,笑嘻嘻地说:“不是有句话叫做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么?就剩一年了,再忍一忍吧!”听了这番话,我又细细想了想,也对啊!

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探析 篇6

关键词: 舞蹈技巧;舞蹈表演;探析

舞蹈技巧的教学更是提高学生舞蹈素养的手段之一,舞蹈技巧与舞蹈艺术的结合成就完美的舞蹈艺术。为什么要不断的探析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呢?因为在当代社会中,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当前的艺术审美,所以在人们大幅度提高对艺术审美的要求,所以舞蹈艺术也要跟随时代的脚步,那就对舞蹈技巧的要求也更进一步,要求在其基础上有更多的改革创新,大幅度提升舞蹈的表现力,让舞蹈情绪的变化感染观众,达到更好的舞蹈表演效果。

一、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中所存在问题

本人在长期实践中观察到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存在问题有以下两点:

1.固定单一的艺术形式使舞蹈不能很好的表现其舞蹈中人物的真实情感,往往生硬而显得乏味不已,所以舞蹈技巧仅有固定式来表现,这样的舞蹈表演千篇一律、对观众没有感染力,舞者也没有完成舞蹈作品的自豪感。

2.舞蹈技巧对于舞蹈表演是重要,但是单单有舞蹈技巧还不行,还要能较好的结合舞蹈艺术,才能表现出符合人们想要的审美追求,舞蹈表演不能有框架而无内容,这样的舞蹈表演无人问津。

舞蹈技巧的表现在舞蹈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舞蹈技巧与舞蹈技术是相铺相成的,两者是舞蹈表演中两个重要方面,舞蹈艺术烘托舞蹈技巧,舞蹈技巧表达舞蹈艺术,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最大程度的表现出舞蹈的无限魅力。

二、优化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

(一)舞蹈技巧的特点及其应用

舞蹈的种类繁多,在世界舞林中每一种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技巧,就像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舞蹈,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傣族的孔雀舞,黎族的竹竿舞等等,这些舞蹈都有别具一格的舞蹈技巧,如此丰富多彩的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能生动形象的表现舞蹈作品的情绪,极力感染观众。

1.舞蹈技巧表达情感

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例如武术,杂技等,舞蹈是具有情感的,它于其他艺术形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武术是生硬的,杂技更多表达的是技巧,而舞蹈最能表达人的七情六欲,最能表达大然的奇妙,如果一个舞者没有加以情感,那么他的舞蹈只能被称为最普通的舞蹈,一个好的舞蹈家,在表演的同时感情也会有所表达,他要表达一滴露水,就要想象自己是一个在荷叶上翩翩起舞的水滴,太阳出来,夜幕降临了,升华了,蒸发了,冷凝了,能要表达自己的种种情感,让观众看到后能意会出是水的三态变化。

2.合理安排舞蹈技巧时间

掌握舞蹈技巧是一个舞者最基础的技能,但是合理安排运用舞蹈技巧的时间也是一个好舞者需要学会的技能,在舞台上舞者要根据音乐节奏来表达舞蹈技巧和感情。音乐节奏有快有慢,音乐要表达的内容也是跌宕起伏,如果一个舞者不随音乐的节奏来表达舞蹈技巧,就不能表达出舞蹈该有的渲染力,观众没有感觉到足够强烈的舞蹈表演的冲击力,对舞蹈艺术失望,所以想要舞蹈作品好就必须在舞蹈表演的适当时间加入舞蹈技巧的表演,在舞蹈作品的开头给予精炼的舞蹈技巧,让观众眼前一亮,有了看下去的欲望。

3.舞蹈技巧升华舞蹈

舞蹈技巧跟唱歌技巧一样,是通过后天学习掌握的,一个舞者有舞蹈表演的天赋,但是没有舞蹈的技巧就会使舞者的舞蹈表演有灵魂却没有躯壳,也就没有观赏性了。但是,如果舞者有良好的舞蹈技巧,即使舞蹈天赋不足,但是舞者的舞蹈表演也会让人感觉到自然流畅,如果有良好的天赋,那么舞蹈表演就会触动人心,从而达到升华舞蹈表演的目的,就能成为一个成熟的舞者。

(二)巧用舞蹈技巧

舞蹈技巧是一门艺术技能,学会了它,还要巧妙的运用才能使舞者的舞蹈的到升华。舞蹈技巧不可盲目运用,也不能一味的追求过于的运用技巧,技巧是穿插在舞蹈中的,而不是舞蹈的主体,舞者在运用技巧时要切记。舞蹈技巧的选择对于舞蹈作品十分重要,对于不同舞蹈作品表达不同舞蹈表演者的情绪就要选择适合舞蹈技巧,就像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一样,巧用舞蹈技巧来体现舞蹈表演的情感,让观众能深感其舞蹈表演带来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任何技巧的使用都要先根据舞蹈作品的变化发展来构思合适的情节,再合理运用舞蹈技巧,使舞蹈作品锦上添花,使舞台效果达到最佳,万不可为了显示技巧而使用技巧,最终弄巧成拙。

(三)将舞蹈技巧艺术化、整体化

每部优秀的舞蹈作品都具有符合当今时代的艺术审美要求,也就是舞蹈技巧结合舞蹈艺术结合所表达的舞蹈效果及其反应出极具感染力的舞台氛围,成就高品质、高质量得舞蹈作品。优秀的舞蹈是通过舞蹈技巧来展现人类的喜怒哀乐。所以编排舞蹈应将舞蹈技巧艺术化、整体化,使舞者和观众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沟通和思想上的共鸣,即舞蹈技巧与舞蹈艺术相融合,达到舞蹈艺术的最高境界。

三、结语

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能力,帮助每位同学成为有艺术修养的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成为成熟的舞蹈表演人员,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形成热爱本民族舞蹈传统文化,尊重外国舞蹈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促进舞蹈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党.浅谈舞蹈作品中舞蹈技巧的恰当运用——以《秋海棠》舞蹈作品为例[J].中华少年,2015(24).

[2]张文婷.舞蹈表演中的技巧初探[J].大众文艺,2015(03).

[3]贾芳.“技术技巧”在舞蹈作品中的合理运用[J].大舞台,2014(10).

[4]赵丽敏.浅谈舞蹈作品中舞蹈技巧的恰当运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3).

[5]何甲麒.对央视舞蹈大赛“技巧性”现象的思考[J].音乐大观,2014(06).

[6]周里.论舞蹈技巧课教学的发展方向[J].戏剧之家,2016(08).

舞蹈表演 篇7

一、旋律

如果说什么样的歌曲才能够深入人心, 旋律美这一点想必应该没人来反驳, 美好的旋律是由一串串音符组合而成, 形成了美好的旋律更容易让人听过不忘。旋律某种程度上说成为了音乐的灵魂, 低沉的旋律在沉思、欢快的旋律在歌唱、柔美的旋律在倾听、曲折的旋律在细语、铿锵的旋律在决定……旋律就是这样, 随着音乐的起起伏伏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绪, 一个舞蹈的旋律可以说是表演者的重心所在, 在编舞的过程中, 要好好分析音乐的旋律, 进而使舞蹈的旋律和音乐的旋律统一在一起, 形成完美的融合。

旋律的有机融合可以为舞蹈带来一个新的生命力, 就好像是充满了激情与活力。跳舞时音乐可以起到一个伴奏的作用, 伴奏影响着人们的思绪, 或悲怆、或激动、或温婉, 一个完整的舞蹈是需要音乐的陪伴才能完美的收场, 任何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都离不开音乐, 就像鱼儿离不开水的道理一样。根据内容编排音乐, 很多好的舞蹈作品都是先有音乐才有舞蹈的, 观众在观看舞蹈时, 更能发现音乐的美, 也说明该音乐和舞蹈的配合恰到好处。观众在观看舞蹈时能够感觉到已经进入了音乐中, 可能就是这样一个融合的完美状态了。我们常常说, 艺术来源于生活, 舞蹈的编排也是这样, 在生活中汲取灵感, 能够更好的贴近生活, 不浮夸、不生硬、不做作。舞蹈的编导可以在编排舞蹈之前静下心来听音乐, 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脑子里形成了一个自己期待的美好的画面, 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 才能够创作出优美的舞蹈来。比如为女性演唱的军旅歌曲来编舞, 可以把那种积极向上、柔中带刚的精神表达出来, 将肢体语言做到一个很好的展现。

二、段落

舞蹈和音乐二者都能够给人们带去快乐, 它们是在历史长河的不断延伸中保留下来的东西, 舞蹈可以用肢体语言来表达, 音乐可以利用空间去传递, 它们有各自的表达途径与方法, 融合到一起也会发现有相似之处, 比如说它们都是有一定的段落结构的, 舞蹈通过合理的段落划分使观众能够更快的融入到舞蹈的情境之中, 进而使舞蹈的变化和延伸更顺其自然, 实现了流畅的转换。音乐的结构是可以通过不同阶段来表达不同的思想, 从音乐和舞蹈出发, 一并表达一个统一的中心思想, 根据不同是音乐来编排不同的舞蹈, 二者呼应。

我国的民间舞蹈与音乐和民间的艺术以及当地的民俗有很大的关系, 举例子来说明, 贵州著名的《采茶歌》就是一首段落特征非常分明的舞蹈, 这个舞蹈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包括上山、采茶和劝茶, 分开来说, 上山这一段说的是中国的十大名茶、风景以及当地人的生活习俗, 那么舞蹈就是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创作, 演员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不断的变换舞蹈动作和队形来向观众展示不同的情况, 这就是舞蹈和音乐进行呼应的一个很好的例证。采茶这一段欢快的令人高兴的舞蹈, 因为采茶是一系列的动作, 所以舞蹈演员在表演时也要将采茶的动作表现出来, 活灵活现的展示给观众, 进而表达了采茶的欣喜之情。劝茶这一段也属于结尾, 表达了人们对于以后的生活有着美好的期许, 伴随着淳朴的乡土气息, 将这种情愫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给人以美感。虽然说该舞蹈中三个分段很鲜明, 容易在衔接的过程中给人突兀的感觉, 但是它设计的很合理, 伴随着流畅的歌曲, 也真实的反应了人们的实际生活, 运用舞蹈演员优美的肢体表演, 将想表达的情感如情景再现般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实现了自然过渡。

三、情感

任何艺术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 情感又和舞蹈中运用的音乐息息相关, 会根据音乐或简单或复杂的程度对舞蹈进行编排, 如果想要舞蹈的内容丰富起来, 运用单一的音乐来做背景是万万不可以的。现代舞相对于古典舞来说, 展现给观众的内容更加单一。其实很多舞蹈都是有很多思绪要表达的, 如果表达不完整, 则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很多人都有对于民族舞都有很严重的偏爱, 不仅仅有它的民族情结在里面, 更主要的原因是民族舞能够更全面的表达感情, 每一次情感的转变都会有相应的舞蹈动作, 来形成舞蹈情绪与音乐情绪的一致。每一个舞蹈演员在表演时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放在里面, 所以说一段完整的感情是人们所重视的, 爱上舞蹈, 爱上音乐, 并且乐在其中。

情感的表达从每个人的内心出发, 再通过动作和声音传递到每个人的心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个人的出发点不同, 也决定了每个人的理解方向不同, 舞蹈也是这样, 只有舞蹈演员尽全力将所思所想所要表达的展现出来, 才能够发人深思, 引起共鸣。

结束语

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 音乐和舞蹈是要融为一体的, 它们的发展和情节要保持同一个步调, 旋律的步调要一致, 段落的步调要一致, 情感的步调更要一致, 只有这样, 才能够使段落之间清晰明了, 内容之间紧凑衔接, 情感按照不同的层次得以深化和表达, 这样的舞蹈作品才能够深入人心, 扣人心弦。舞蹈音乐就是这样必不可少的存在着, 不仅仅反应了舞蹈的自身结构, 更是整个舞蹈的主题, 不容忽视。舞蹈音乐也就是这样决定了这个舞蹈作品的完整性, 不可替代的存在着。

摘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舞蹈作品, 都与音乐相伴。一个可以被人记住的舞蹈作品, 一定会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音乐来衬托, 也可以说舞蹈的音乐最后决定了舞蹈表演的成败。段落和旋律是舞蹈音乐结构的两大要素。在我国的舞蹈的普及, 进而取得很好的成功, 与音乐是密切不可分割的。本文意在说明舞蹈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的关系。

关键词:舞蹈音乐结构,舞蹈表演,关系

参考文献

[1]白志群.论电视舞蹈创作中的“生活环境”与舞蹈表演的关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2, 02:22-25.

[2]孙力.透视与剖析——1991~2011年音乐与舞蹈关系研究视角的量、性分析[J].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2, 04:331-337.

舞蹈表演 篇8

一、舞蹈与音乐在段落结构上的关系

舞蹈与音乐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长河中, 舞蹈与音乐实现了有机结合, 舞蹈借助音乐实现舞蹈段落的划分以及舞蹈情感的强化表达, 音乐借助舞蹈实现音乐空间的转化。两者在形式上存在很多的相似性, 比如段落结构。舞蹈段落结构的划分能够有效促进舞蹈内容的表达, 并且通过合理的段落划分可以辅助观众融入舞蹈要营造的氛围中去, 实现舞蹈情感的流畅表达和转换。音乐段落结构的划分是促进音乐思想表达的重要形式, 不同的段落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了同一主题的表达。舞蹈根据不同音乐段落编制舞蹈, 两者互相呼应。

我国民族舞蹈音乐具有非常明确的民间艺术以及民俗文化属性。贵州民族舞蹈音乐按照音乐本体角度可以划分为“舞歌”以及“舞乐”两大类。贵州省著名的南路花灯舞蹈《采茶歌》, 就是一首段落鲜明的舞歌, 根据它编创的采茶舞段落也十分地鲜明。整个舞蹈分为“上山”“采茶”“劝茶”三部分。“上山”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一段。歌曲主要是咏唱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茶产地风景名胜及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等内容, 对应的舞蹈根据这些内容进行编创, 男女演员边唱边舞, 按相应的舞蹈队形进行变化, 实现舞蹈形式与音乐内容的呼应。“采茶”是一段明快欢愉的舞乐, 配以生动诙谐的采茶动作, 表达了茶农喜采新茶的情景。第三部分“劝茶”形式比较灵活, 歌曲主要歌颂各行各业的兴旺发达,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表现了人们期盼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一段的舞蹈形式比较温婉柔和, 动作细腻有力, 为整支舞蹈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三个段落主体鲜明, 但是段落之间的过度非常合理没有任何突兀之感, 这主要是因为花灯舞蹈《采茶歌》本身就是一首比较流畅的歌曲, 它是人们实际生活的生动反映。再加上舞蹈借助演员比较形象的肢体语言实现情景之间的自然过渡。

二、舞蹈与音乐在旋律结构上的关系

旋律是音乐最为主要的表现手段, 是有一连串乐音有组织组成的, 一首乐曲最能让人记住的就是乐曲的旋律。旋律被成为乐曲的灵魂, 不同旋律代表了不同的情感。曲折婉转的音乐旋律犹如轻声细语, 短促有力的旋律犹如急切的命令……舞蹈旋律是指随着音乐旋律舞蹈动作等舞蹈语言进行高低起伏的不断变化。可以说, 舞蹈旋律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内容, 在编舞时一定要把音乐旋律解析透彻, 这样才能实现舞蹈旋律与音乐旋律的有机融合。

舞蹈音乐与舞蹈在旋律上的结合主要表现在舞蹈音乐为舞蹈带来强大的动力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舞蹈音乐起伴奏作用, 配合和感染着舞者的情绪, 也就说完整的舞蹈需要音乐烘托全过程, 成功的作品都离不开优美的音乐伴奏。第二, 舞蹈完全可以依据音乐进行内容编排, 很多优秀舞蹈都是依照音乐进行编排的。舞蹈与音乐在形式以及内容上高度一致, 这样就保证了舞蹈和音乐的高度融合, 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犹如置身在音乐之中, 如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贵州省获金奖节目《水姑娘》《古道行》等。第三, 舞蹈编导完全可以通过音乐获取创作灵感。音乐也是源于生活的情感艺术, 它具有丰富的情感, 舞蹈编导完全可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依据自身的体会编创优美的舞蹈。如根据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编创的布依族舞蹈《好花红》, 在旋律优美极富有歌唱性的舞乐中, 把布依族积极向上, 外柔内刚的民族性格, 在绵延连贯、婉转深情、优美怡静的舞蹈中, 实现了音乐内容的肢体表现。

舞蹈旋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演绎形式, 舞蹈演员跟随音乐翩翩起舞, 舞蹈内容以及舞蹈形式随着音乐节奏的改变而改变, 这种形式一定要注意舞蹈的流畅。苗族舞蹈《斗牛》就以这种表现形式, 伴随着高亢的音乐, 舞者舞出根据实际生活演变的动作, 动作与音乐紧密结合, 舞蹈形式完整有趣。第二对抗形式, 这是一种难度比较大的表现形式, 舞者要脱离原先的舞语, 在表演的过程中创造出对抗性的形象, 这样造就了一种对比性比较鲜明的艺术效果。比如苗族单人鼓舞, 舞蹈音乐比较激烈豪放, 但是表演者 (通常为女性) 舞蹈语言比较端庄、文雅。这种表现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一种对比比较鲜明的舞蹈形式, 观众从中受到很大的震撼。第三种形式是音乐中旋律的进行, 是以表现手段上的力度速度等为基础的。音符的连续如果没有节奏就不可能成为音乐, 因此, 在音乐中不同的节拍、节奏也是形成舞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了特定的节奏才能决定一连串音符在强弱、快慢、大小、轻重和断续中表现人生的喜、怒、哀、乐以及大自然的风、花、雪、月。在贵州布依、苗、水、瑶、土家、仡佬、侗等少数民族舞蹈中, 各民族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固定节奏, 以此来统一音乐和舞蹈的风格。

三、舞蹈表演与舞蹈音乐的情感表达

舞蹈表演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感形式的表达。舞蹈的情感表达与舞蹈音乐又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舞蹈音乐结构比较复杂, 舞蹈内容也会因此比较丰富。比较简单的现代舞大多呈现一种情感内容。我国民族音乐蕴含丰富的情感, 所以民族舞蹈的情感内容多样。如贵州省歌舞剧院编创的苗族双人舞《哟嗬》即展现了一对苗族青年男女情感充沛的恋情。它通过苗族特有的表演表现了恋人之间种种情感, 每一次情感转折都会借助相应的舞蹈动作配合音乐的转变来实现。舞蹈的情绪与音乐的情绪是完全一致的, 可谓“舞动其容, 乐表其意”。

音乐与舞蹈是密不可分的艺术形式, 舞蹈音乐的结构形式在舞蹈表演中有深刻的表现。实现舞蹈音乐在舞蹈中的渗透是舞蹈作品成功的关键因素。无数事实证明:凡是成功的舞蹈作品, 都是舞蹈与音乐天衣无缝的绝妙结合, 没有优秀的舞蹈音乐, 便不能产生高水平的舞蹈作品, 舞蹈编导与音乐工作者之间的密切合作, 是优秀舞蹈作品诞生的一个先决条件。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鲜花与绿叶的关系, 鲜花因为绿叶的生命力而美丽, 绿叶因为鲜花的艳丽更显价值。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 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我们要结合舞蹈音乐的段落结构以及旋律结构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张琨琨.论舞蹈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的关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3) .

[2]刘慧.舞蹈中的语言艺术[J].甘肃科技.2009 (02) .

舞蹈表演 篇9

一、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一) 舞蹈技巧流露出真情实感

在一个舞蹈作品中如何形象生动的刻画出人物鲜明的特征呢?这是由诸多因素所决定的。依据具体不同的舞蹈特征, 舞蹈所涵盖的思想感情也是不一样的。要想完美的演绎出舞蹈艺术那就必须要能够把握舞蹈中人物的真情实感, 这对于舞蹈艺术的完美演绎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舞蹈艺术要有真情实感, 对于任何艺术来说, 作品中的真情实感也都是至关重要的。舞蹈艺术不仅仅需要有感情的体现, 而且对于舞蹈技巧有严格的要求。大多数都会把舞蹈技巧仅仅是固定式的表演出来, 这样就会表现的千篇一律, 毫无感染力, 这就是由于绝大多数舞蹈表演者忽视了对情感的演绎, 这就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舞蹈表演者。一个成熟的舞蹈表演者, 不仅仅能够把舞蹈技巧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且还可以在舞蹈表演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把舞蹈中人物演绎的是有血有肉, 进一步把人物特点形象生动的刻画出来。往往感情是最能感染观众的, 能够引起观众心里的共鸣。

(二) 舞蹈技巧刻画出人物的特征

从古到今, 人们往往乐于欣赏舞蹈表演者有纯熟的舞蹈技巧进行表演, 这样能够获得视觉上的美感。因此, 现阶段众多舞蹈的表演中, 人们更倾向于对舞蹈技巧的追求。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不仅仅可以形象的刻画出人物的具体特征, 而且还可以有利于舞蹈情绪的烘托, 能够促使舞蹈表演走心, 起到情感渲染的作用, 进一步促进舞蹈表演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舞蹈技巧对于舞蹈表演来说, 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构成, 同时舞蹈技巧也是观众的审美内容。但是, 仅仅依靠舞蹈技巧也是不能赢取舞蹈表演的成功, 同时也不是观众审美的主要追求。简单来说, 舞蹈技巧仅仅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 只有舞蹈技巧与舞蹈艺术结合起来, 进一步化为统一,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舞蹈技巧的价值的表现。

二、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巧妙运用

(一) 舞蹈技巧与舞蹈紧密结合

舞蹈技巧与舞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不只是舞蹈技巧与舞蹈的生硬的结合, 同样也不是舞蹈表演中的无中生有, 舞蹈技巧与舞蹈的紧密结合是要实现舞中有技而且技融入与舞蹈之中。舞蹈与与舞蹈技巧的融合, 关键是在于把有形的技巧转化为无形融入到舞蹈当中。以《岁月如歌》为例, 我们常见的一些舞蹈技巧如翻转、跳跃等, 这些技巧加入到舞蹈之中, 很好的与舞蹈进行融合, 反而感觉不到是简单技巧的叠加, 给人的是整个舞蹈表现出来的情感的渲染力, 让人们达到情感的共鸣, 进一步使人潸然泪下。《岁月如歌》这个舞蹈就是简单地演绎关于一个舞蹈表演者的故事, 大致是讲述舞者对舞蹈的不懈追求, 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激励着舞者的成长;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技巧的融入, 进一步使舞蹈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不仅仅是舞者本身在舞蹈表演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而且促使观众的感情也流露其中, 舞蹈本身、舞者以及观众, 情感的共同表达营造了情感的共鸣。这就是舞蹈技巧与舞蹈成功的融合。

(二) 在舞蹈中化技巧于无形。

舞蹈技巧与舞蹈的融合要达到最高的境界, 那就是在舞蹈中化技巧于无形。明明知道技巧大舞蹈中, 但是就是无法追寻舞蹈技巧的踪迹。以《风吟》为例, 这是在舞蹈中化技巧于无形的经典之作。《风吟》正是把舞蹈技巧转化为无形融合在舞蹈之中, 舞者进行跳跃是有一种随心而动随风而舞的感觉, 把跳越、空转、旋转等舞蹈技巧都好似随风而来, 毫无违和感。这就是把舞蹈技巧化于无形之中, 分辨不出舞蹈技巧怎么运用的。舞蹈技巧就好像冰一样在水中完全溶解了, 这也就是舞蹈技巧逐步上升到舞蹈艺术的过程, 从视觉的审美进入到心灵情感的感知的高境界。要想达到这种效果不仅仅需要舞蹈编导者的编创能力, 而且需要舞蹈表演者的演绎能力, 把舞蹈技巧完美的融入到舞蹈中, 实现舞蹈技巧和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 不仅能够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审美, 而且还可以使人们达到内心情感的美。

三、正确对待舞蹈中的技巧

(一) 舞蹈表演者

舞蹈表演者在舞蹈表演中, 要能够对舞蹈技巧达到纯熟的程度, 在表演中毫无生硬的视觉感, 当然也不是在表演中单纯的进行舞蹈技巧的表现, 而是要合理准确的把握舞蹈所要表现的真情实感, 达到舞蹈技巧完全不是为表演而表演。同时, 还要求舞蹈表演者对于舞蹈情感的感知能力, 抓住舞蹈中涵盖的感情, 这样能够达到舞者和舞蹈本身感情的一致, 从而更好的展现出舞蹈艺术的魅力。

(二) 舞蹈编导要有舞蹈编创的能力

舞蹈编导对舞蹈技巧要有一定高度的认识, 能够意识到舞蹈表演不是舞蹈技巧的炫耀, 而是要能够促使舞蹈技巧很好的融入舞蹈之中, 进一步表现出舞蹈艺术的本质。这就要求舞蹈编导要有舞蹈编创的能力, 把舞蹈技巧完美的融入到舞蹈之中是编导应该具备的能力。首先, 舞蹈创作要从实际生活的内容出发。舞蹈创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舞蹈表演, 进一步表现出实际生活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 舞蹈技巧只是增加舞蹈表演的视觉审美感。在舞蹈编创的过程中, 要能够达到传统的继承与现代的创新相结合, 从视觉的审美发展到心灵情感的感知的境界。

四、舞蹈技术技巧今后的发展趋势

高尔基曾经对技巧这样评价:如果艺术家没有技巧, 就是有最丰富的情感也会陷于困境。由此可见, 技巧对任何一种艺术的创作都是至关重要的。舞蹈技巧是以舞蹈为基础而存在的, 同时舞蹈技巧又是为了更好进行舞蹈的演绎。舞蹈技巧可以说是舞蹈表演进行情感表达最有效的方式, 巧妙地运用舞蹈技巧能够更充分地与舞蹈融合, 促使舞蹈更好地流露出本身所涵盖的情感。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 舞蹈艺术也亦是如此, 在未来将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要从视觉的审美发展到心灵情感的感知的境界, 把舞蹈技巧完美的融入到舞蹈中, 实现舞蹈技巧和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 不仅能够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审美, 而且还可以使人们达到内心情感的美。

五、总结

现阶段, 社会的现代化高度发展, 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充斥着整个社会。舞蹈艺术要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 那就要对舞蹈技巧进行不断地创新和进一步提升舞蹈艺术的表现力。把传统的舞蹈技巧与现代的技巧相结合, 不仅是对传统的继承, 而且可以大胆对舞蹈艺术进行创新, 保证舞蹈艺术有持久的魅力。同时促进舞蹈技巧和舞蹈艺术的结合, 不仅能够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审美, 而且还可以使人们达到内心情感的美。

摘要:舞蹈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它是以具体的肢体动作来表现的艺术, 同时舞蹈也是一种文化底蕴的积累。舞蹈技巧和舞蹈艺术是舞蹈到表演中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而且二者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缺一不可。尤其是舞蹈技巧, 没有舞蹈技巧的表现, 舞蹈艺术就无从谈起;当然, 没有舞蹈艺术的烘托, 舞蹈技巧也无法体现出在舞蹈表演中的价值, 两者统一要达到完美的结合, 能够进一步表现出舞蹈的美。

关键词:舞蹈技巧,舞蹈表演,巧妙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欢.浅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J].文学界 (理论版) , 2012, 02:257-259.

[2]张瑶.浅谈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07:167.

[3]索丹娜.舞蹈作品中的技巧运用[J].华章, 2013, 32:126-127.

[4]闫晋晋.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J].金田, 2013, 12:344.

论舞蹈表演中的舞者与舞蹈 篇10

关键词:舞蹈表演,表演技巧,感情

林肯·科尔斯坦是最杰出的舞蹈史学家兼最伟大的舞蹈理论家之一, 他研究发现, 在19世纪享有盛誉的芭蕾实际上与舞者的声誉密不可分;尽管当时有知名的舞蹈编导 (代表者为彼季帕) 和卓越的舞蹈配乐家 (亚当、德里布和柴可夫斯基等) , 广大的剧院观众仍几乎完全依靠杰出舞者的个性和精湛技艺来品鉴舞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受大牌明星云集而富有异国情调的俄罗斯芭蕾的影响, 芭蕾的舞蹈风格和观众阶层发生巨大变化。在俄国艺术活动家佳吉列夫组织下, 舞蹈界以外的主流革新艺术家们被导入舞蹈领域, 以此增强令人震撼的剧场效果。史特拉文斯基有可能配乐, 毕加索会布置舞台背景, 夏奈尔来化装, 谷克多则撰写剧本。但是压倒众人的高潮是由某个尼金斯基或某个卡莎维娜带来的——是由舞者带来的。在舞蹈表演中 , 舞蹈所包含的意蕴只有通过舞者才能够展现 , 因此舞者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研究舞蹈表演中舞者与舞蹈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舞者的表演能力 ,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们经常说舞蹈是想象的产物, 例如, 想象一个轻如鸿毛的身体。 (这还可以进一步被想象成永不疲倦的幽灵躯体。) 但更准确地称呼是一种变形美化的表演。舞蹈由身体完全地展示, 而又超越身体。最终, 它仿佛达到了注意力的更高境界, 人类肉体和精神的注意力在那个层次里合二为一。每个认真的舞者都应抱有追求完美的念头—完美的表现力, 完美的技巧。本文指出了如何提高舞者的即兴表演能力。

一、舞者与舞蹈的关系论证

一部舞蹈作品的组成包括了剧本、舞者以及编导等组成, 把舞蹈剧本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展现需要通过舞者才能够实现, 在舞蹈的整个展现过程中, 舞者处在舞蹈的最后的环节部分, 值得提出的是舞者并不意味着舞蹈。若是舞者有一天从事了其他行业, 那么这个人就不再是舞蹈作品的载体, 仅仅是生活中的一个现实人。也就是说舞者是在特定时间、空间和条件下的舞蹈剧本与表演的结合品, 是舞蹈的载体, 所有的舞蹈作品只有通过舞者才能实现, 舞者的表演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剧本的表演质量, 当然舞蹈剧本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舞者的表演质量, 只有舞者的表演与剧本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舞蹈作品的成功。

舞者与舞蹈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矛盾或者统一, 在舞台作品的表演中, 舞者通过优雅的姿态来进行展现舞蹈, 在这个表演过程中, 舞者就是舞蹈, 舞者能够成功的完成舞蹈作品的展现, 舞蹈的内涵和外延完全由舞者的表演来决定。而舞者只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实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舞者就是舞蹈。舞蹈的展现通过舞者来进行展现, 并达到无限扩大, 但是舞者也会受到舞蹈的影响。

舞蹈表演的训练技巧, 舞蹈中的表演并不是一个部分, 而是包含了表和演两种含义, 表代表舞者通过自身的情感以及肢体表现来表现舞蹈, 而演则是代表舞蹈作品情节的模拟。舞蹈的表演能够获得自身的存在感包括了两种情况, 一种是首演, 另一种是复演, 首演情况下, 舞者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作品, 整个舞蹈的创作以及表演否是前所未有的作品, 舞者的表演就是舞蹈的最终定型。而复演情况下, 与首演不太一样, 在之前已经存在了舞蹈表演, 原有作品的解释已经经过了舞者的表演, 舞蹈的含义已经形成, 因此舞蹈的复演需要在现有的舞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也就是舞蹈的第二次创作。剧本是已经存在的。每次上演时的不同之处是表演者们所带来的新鲜感, 是演出的重点或表演技巧的变化。他们如何做到另辟蹊径, 带来更好或更糟的演出效果。剧本与演出者的关系类似于音乐结构:主题和变奏。一个已知的剧本, 或是歌剧, 或是奏鸣曲或是主题:在某种程度上, 所有围绕它的表演都将是变奏。

在复演情况下, 若是做得非常好, 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出演形式, 主要是因为舞蹈在初演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 不具有权威性, 又或者没有保存下来, 也就是说初演没有形成形成完美的有影响力的原始作品, 对于舞蹈仅仅有一些抽象的主题以及环节、动作等, 这些为以后舞蹈的编导和舞者的表演提供一些基础。舞蹈首演的作用相当于创作出发点。在舞蹈的表演中, 要求舞者能够忠实于作品, 但是舞者忠实的年代是现在, 舞蹈表演的效果需要根据现在的审美观进行判断。如在《天鹅之死》的舞蹈表演中, 针对天鹅生命枯竭的表演中, 不同舞者的表演方式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完全依赖传统, 会造成舞蹈的落后, 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在舞蹈的表演中包含了各种表演专业要素

如肢体语言的使用、情感的表演以及音乐等, 舞蹈的表演虽然来源于生活, 但是也高于生活, 采用曲线、力度等进行表现, 在表演中甚至还采用各种夸张进行表现。在舞蹈的表演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一) 内心感情的训练。舞蹈情感的表达是关键性因素, 若是没有自身感情的投入, 舞者的表演就是一种单纯动作的叠加, 因此在训练中需要注意内心心理技术的训练, 在内心感情的训练中, 话剧的训练方法比较完整, 舞蹈的训练可以借鉴话剧的训练进行内心感情的训练。

(二) 舞蹈表情的训练。在舞蹈表演中, 嘴、鼻及眉毛等都具有非常独特的表演效果, 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在面部感情的训练中眼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项目, 因袭需要将眼睛的训练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在戏曲的舞蹈表演中, 可以说面部感情的表现是整个舞蹈表演中表现生活情感的重要环境, 民族特色非常强烈, 面部感情的展现是传达感情的关键所在, 这对于一些需要采用大动作幅度的表演而言可以提供参考, 这个特点在塑造古代人物中更加显著。

(三) 形体表现力的训练。在舞蹈艺术表演中, 内涵通过舞者的各个身体部分进行展现, 关注舞者各个不同部位的表演含义, 可以得出人体的上半身在舞蹈表演中主要是表现一些细微深情的感情, 而人体的下半部肢体在舞蹈表演中主要是展现舞者的各种心情。人体的各个不同肢体环境都具有自身所包含的表演含义, 因此在舞蹈的表演中需要重点训练肢体的表达, 善于使用自己的肢体来表现舞蹈, 配合面部情感变化, 来灵活的展现舞蹈含义。

(四) 舞蹈感情与音乐的训练。音乐可以说是舞蹈的灵魂所在, 舞者在平时的训练中需要注意锻炼自己的音乐底蕴, 保证自己能够在表演中能够充分结合情感、音乐和动作, 使自身的表演既包含内心体验还包括外部体验。在这里所说的感情的训练就是舞者自身内心心理技术的训练, 感情的训练内容需要按照舞蹈的特点进行组织, 保证舞蹈工作与音乐完美的结合, 灵活利用肢体来展现自身的情感变化。

(五) 严谨的训练态度。尽管舞者与一个剧本的所有表演者们同样地演出, 舞蹈还是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因为舞者们衡量自己演出水平的标准, 不仅仅是演员们、歌唱者们和乐手们采用的最优秀之类的标准。他们的标准是一丝不苟的完美水平。

舞者需要象巴瑞什尼可夫那样善于开展自我批评。时常抱怨在表演中出现的失误:漏掉了一次空中双腿拍打, 一只足尖没有正确点地, 在某个复杂的配合动作中差点跌倒。而毫不关心也许我们这些观众根本就没有看出这些纰漏。

成为一个舞者需要时不时严格而又客观地针对自身、自己的缺点进行自我惩罚, 以一个理想监督者的立场来审视自己, 只有对自己比任何现实的监督者都要严格的人才有可能跳出完美无缺的舞蹈。

结束语

综上所述 , 本文先分析了舞者与舞蹈的关系, 重点研究演绎完美表演的训练方式, 浓厚的感情是舞蹈表演中不可缺少的灵魂, 除了本文舞蹈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之外, 还需要在舞蹈表演中渗透丰富的想象力, 真正实现舞者与舞蹈的真正统一。

参考文献

[1]罗列诗.论舞蹈表演中技巧动作与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1:240-242.

[2]黄玫瑰.论舞蹈表演中的情感因素[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11:121-122.

谈舞蹈的表演艺术 篇11

舞蹈表演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很强的独立学科,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系统,它有一个广阔而复杂的研究领域。舞蹈表演原因之一是包含并体现了情感世界,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赋予舞蹈以生命。舞蹈表演是运用人体动作的舞动来传情达意的,“情”赋予舞蹈作品以勃勃生机的魂。舞蹈演员只有将真挚的感情融入每一个舞蹈表演动作之中,以心造舞,以舞传情,才能创造出一个情感世界,才能创造真正的舞蹈表演艺术。

一、舞蹈表演艺术生命的提起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总有这样一个特点,当某种艺术形式处于初始阶段时,往往是最诚挚、最热烈地体现着人类生命的直接需求,体现着人类最富勃勃生机的创造本能,艺术本质也随之得到高度、深刻的体现。但当其艺术形式日臻完善,技术结构日渐庞大,专业性质日益强化之时,人们往往会忘记艺术的根本,以至于忘记究竟为什么需要艺术?艺术又究竟为了什么而存在?建国以来,我国的舞蹈艺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有过不少优秀的舞蹈作品和成功的表演。然而在一些专业队伍中,并没有摆脱上述的困扰,突出的表现是“重技轻艺”观念的束缚。其中,如何看待舞姿、动作、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位置是问题的关键。我们丝毫不能低估身体技术的存在价值,可以说没有身体技术的存在也就没有舞蹈艺术的存在,没有高超的人体技术也就没有高超的舞蹈艺术。舞姿、动作、技巧作为舞蹈艺术的手段,我们无论怎样形容它的重要性都不过分,但它不是目的。这一点从人类舞蹈文化萌发的那一天起,就由她的本质所规定。舞蹈是人的创造物,舞蹈艺术为了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而享有自己的意义。在人类舞蹈文化的发展中,她始终参与着人的意识和创造,并进行着直观人类自身、创造发展着人类自身。她同其他艺术一样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特殊形式”、“人类创造活动的最高形式”。因此,在舞蹈姊妹艺术这个人造的特殊世界中,只有以人为中心来面对自己的创造物——舞蹈,才能真正把握她的真谛。舞蹈的艺术本质永远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情感的结晶,生命的象征。舞蹈的艺术特征,永远是以人体动作作为表情达意体现生命意识的手段。前者是魂,后者是体,魂依附于体,体展现着魂,在魂与体的微妙运动中,演化出舞蹈艺术的大千世界。舞蹈的艺术本质、艺术特征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是永恒的,它不依民族、历史、风格、地格、地域,国度的不同而不同;不随舞蹈艺术及形式、内容、风格特点的发展而变更。这个道理既是深刻的又是简单的,抓住了它就抓住了舞蹈表演学的根本。也许有人说:舞蹈演员本来就具有活的生命,为什么还要提出舞蹈表演艺术生命创造之说呢?演员在舞台上却没有活的生气,这里是因为演员的灵魂生命不能替代角色的灵魂生命。前者是审美的创造主体,后者是创造的审美对象,舞蹈表演艺术实际上是在一个躯体内经历双重的精神生活,所以素有“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之称。舞蹈表演艺术生命这一命题就是要阐明人之为人的意向性活动在舞蹈表演艺术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潜力,从根本上改变人技颠倒、人技对峙的困境,以达到人的感性生命对舞蹈本质和特征的把握以及对身心技术的统治,于舞国中立定精神,在舞风上显现生命,艺术剥落一切表层,在舞蹈这个特殊的艺术世界中进行直观人类自身、创造发展人类自身的无尽追寻。

二、舞蹈表演艺术生命的构成因素

首先是内在生命的构成。它是舞蹈表演艺术生命构成的重要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谈得上外在形式的体现。外在形式的充分运用,又将促进内在生命的创造和发展。什么是舞蹈表演艺术内在生命构成的因素呢?它主要包括情与义、气与力。情与意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体现。无情感,无意识的植物人看似活着,实已失去生命的本质意义。人类的生命意识在舞蹈表演中,主要是通过人的情与意来体现。情与意如同人的血液一样,使表演具有生机,没有情与意的贯注,艺术形象就会因“贫血”而苍白无力,不能打动人心。舞蹈艺术是抒情艺术,她主要不是言理而是言情,舞中的理或意,往往是通过情感方式体现,理埋在情的深处,是情的根基,直接诉诸观众的是情感。古人说:“情动于衷而言”,人类是在“言之”,感到不足时,才“磋叹之”,“磋叹”仍“不足”时,才“咏歌之”,“咏歌”还是不足以表达奔流不息之情,于是“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不仅说明舞蹈是因情而舞,情是舞蹈艺术内在生命的核心,而且说明舞蹈艺术需要更充沛、更浓的情感。情与意在舞蹈表演中是有机整体。意是理性内涵,情是感性内涵。离开前者,也就是离开演员对宇宙、人生、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艺术表现将缺乏深度,演员的情感也将失去根基;离开后者,也就是离开感性生命的火花——情感,艺术形象将失去生命的活力和美感的力量。

气与力。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气有气韵,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古人认为,艺术表现中“活跃生命的传达”足以以气取胜。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明朝张景岳指出:“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充斥周身,维系着人体生命活动的运行。不仅如此,气与情的关系也极为密切: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怯如此等等。因此,在内在生命的创造中,气的运用有重要的价值。力是骨力。是情感造型的骨架,是生命和行动的支撑点,引深到精神方面,它体现民族的精神气质。舞蹈表演中,无时无刻不存在力的运行,但这是一种内在的力,心里的力,它直接反映演员的主观、感受及情感态度。因此,力是演员对角色内在生命的一种把握。气与力同在,气在力在,力在气在,相依为用,都是舞蹈艺术形象内在生命构成的重要因素,情、意、气、力都是自是主动的。舞蹈表演中,自始至终贯穿着情、意,力的运行。这是基础,情是核心,气与力围绕着情与意的运行而运行,构成艺术形象内在生命的运行,构成艺术形象内在的运行。

舞蹈表演艺术的内在生命属于非视觉的心理内容,要通过相应的形体技能,进行物态化体现,创造出完整的艺术形象,才能成为可视的舞蹈表演艺术,所以还有一个“形”的问题。形,既要服务于内在生命的创造又要体现推动内在生命的创造和发展。把内在的情、意、力、气与舞蹈的外在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进入到艺术生命的创造活动中去。舞蹈艺术之光闪烁在人的本质世界之中。

三、舞蹈表演艺术生命创造的技术系统

一个表演原则,无论它具有多么无可辩驳的正确性,如果没有实现它科学的技术系统和方法途径,正确的原则将成为不可企及的训条。因此,舞蹈表演艺术生命的创造,不能只停留在“要动心动情”、“要用心来跳”、“要情动与衷而于外”等表演原则上。我们需要围绕舞蹈表演艺术生命的创造探寻它的技术系统和方法途径。

舞蹈表演的基本技术,是内部技术、外部技术、内外结合的技术。在舞蹈表演实践中,虽然心理与形体始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但为了研究之便,把它分为内部技术、外部技术、内外结合的技术,是有重要的方法论上的理由的。在舞蹈表演的内部技术中,它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问题。它的复杂性在于,情感是非常意志性的,在人类生活中,属于自然流露,一般不直接接受意志支配,甚至常常与人们的意志相反,不想哭却偏偏想哭了,不想发怒却偏偏发怒了……但表演创造却要求演员做到,要什么情有什么情,要强则强,要深沉则深沉,要凝聚则凝聚,要流动则流动。可是舞台情感偏偏是最不听话的,越想哭越没有眼泪,越想笑越笑不自然,反正是越要越没有。如果说思想难以伪造,那么人的情感就更是一点也做不了假,硬要做假,只能矫揉造作,这是其复杂性之一;舞台情感不完全是或完全不是演员个人之情,如何通过演员对角色的爱及意向性活动的创造,唤起角色的情感,在一个躯体内经历着双重的情感生活。这是其复杂性之二;其三舞台情感非生活之情,而是艺术之情,是具有舞、诗等艺术特征之情;其四,舞台表演不同于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绘画、书法、摄影只是一次成功的创造,可以作为永久的保留,而舞台演员无论他的创造多么成功,每次演出他都必须重新进行情感的再创造,否则艺术的生命力将不复存在;其五,舞台情感属于难以把握的精神范畴,表演中它是最不稳定的因素,演员稍有杂念,稍有紧张或稍遇身体的难点,都直接地影响情感创造。

如何使这样复杂而不稳定的情感成为稳定把握的技术呢?这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比如舞台情感特点性质、特点,与舞台情感生活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舞蹈表演的情感特征及其体验方法等。由于舞台情感的体验方法不是一个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构成,因此又将涉及到舞台情感与生活舞台情感与想象舞台情感与音乐;舞台情感与信念;舞台情感与交流;舞台情感与体验、感受能力;舞台情感与呼吸;舞台情感与韵律;舞台情感与意识;舞台情感的凝练、发展深化与升华。这里要特别提到舞台情感与动作,演员一旦掌握正确的方法,舞蹈动作还对唤起舞台情感,推动舞台情感的变化、发展以及使精神的情感成为物质的,便与把握的技能起着及其重要的能动作用。此外还有节奏与气氛充实;感受与自制;空灵与充实;舞思与舞技;心里节奏,形体节奏、音乐节奏等,都与舞台情感的体验直接相关,各自都包含着丰富的学术内涵及其技术方法、规律。

外部技术问题。舞蹈表演的外部技术,绝不是单纯的外部技术问题。有人认为,只有舞姿、动作准确了,表演、感觉自然就有了。这里否定了一个客观事实,即情感、感觉属于精神范畴。形体动作属于物质范畴,虽然他们在表演艺术中,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却不能相互替代。心理因素物态化,形体因素心灵化,才具有艺术生命创造的价值。这就告诉我们,舞蹈表演的外部技术研究,不是纯物理、纯生理的动作研究,而是始终贯穿着外部表现力的研究。如:怎样将内在生命的情、意、气、力贯注到舞姿、动作、技巧中;形体动作如何推动内在情感的发展,并将内在生命形象鲜活地、整体地表现出来;舞姿、动作、技巧在表情达意中的运动规律及身心机制。舞蹈表演是演员身心的整体表演,在内外结合的技术上,手、眼、身、法、步有着共同的规律,但在具体艺术表现上却有各的技法。因此,还需要分别研究以眼睛为中心的面部、头部;手、臂部;肩、背、腰、胯部;腿、脚部等各自在生命形象和舞蹈美的创造中的作用,技法及相互联系。此外还有什么是舞蹈感觉?怎样获得良好的舞蹈感觉;什么是乐感?舞蹈表现中怎样获得乐感;什么是韵律?怎样获得舞蹈表演的韵律;什么是美感?如何在舞蹈表演中获得美感诞生的源泉;如何运用对比;如何把握整体协调等。

舞蹈表演 篇12

成功的舞蹈表演无法脱离与之呼应的舞蹈音乐而独立存在。舞蹈音乐能够将舞蹈表演完美诠释, 需要完整的音乐结构的指导, 音乐结构即是舞蹈音乐的骨骼。当我们欣赏优美的舞蹈时, 总是不经意地伴随着音乐, 或打着拍子, 或在心中默默跟随着节奏摇摆。 这是舞蹈可以征服观众心灵的优势, 因为它能够引领观众, 使观众融入其中。这是舞蹈表演的魅力, 更是舞蹈音乐的魔力。一段成功的舞蹈表演, 必然是将舞蹈音乐与舞蹈表演完美结合的作品。由此, 舞蹈音乐对舞蹈表演的影响我们可见一斑。

一、舞蹈音乐的结构类别

舞蹈音乐的结构大体分为两种———段落式和旋律式。其中段落式结构是较为常见的, 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1.一段式。一段式作为舞蹈音乐结构中最小的结构单位, 以其单一的形象, 建立于一段完整的音乐当中。虽然它的音乐规模是最小的, 却丝毫不影响其表现力, 也可以表现出完整的音乐思想。通常在具有集体性质的民间舞蹈表演中, 一段式的音乐能够很好地展现其音乐价值。由于它的简练感, 适合与简单的舞蹈结构进行组合, 使得效果大众化, 体现出了较强的群众性和普遍性, 使人易于接受, 善于模仿, 能够轻松地融入到舞蹈中去。简单明快的节奏和简易好学的舞蹈动作, 使其具备便于记忆和广为流传的特点, 深得人心, 是大众和非专业人士最易于接受和喜爱的舞蹈音乐。

2.二段式。二段式舞蹈音乐顾名思义, 是由两个舞段组成。这两个舞段往往是不同形式的搭配, 并没有特定的连贯的动作, 旨在表达音乐的不同结构, 以不同的角度诠释舞蹈的内容。这种多样化的舞蹈表达形式, 能够使人从不同的方面去理解音乐的意义, 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心境。一般来说, 二段式的创作结构是有层次地展开的, 如散、慢、渐快、快、结束的形式, 这种层层递进的音乐形式, 能够使人有很强的层次感。 二段式音乐比较注重音乐中庄重和活泼的交替, 典雅和开朗的融合, 这种多元化的音乐性格使得其在舞蹈表演中应用广泛, 多善于表达人物情感的冲突, 能够很好地凸显舞蹈中多样的意境, 是一种比较现代的音乐形式。

3.三段式。三段式是舞蹈音乐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音乐结构。因为它既具备了二段式多样化的形式特点, 同时可以引入对比的元素, 将乐思进一步地深化和加强。三段式舞蹈音乐由三个独立的乐段组成, 其特点在于能够按照节奏的变化和情节的不同将三个乐段进行不同的组合和搭配, 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完美效果。同时将乐段的重复再现, 能够再一次表达音乐主题, 达到首尾呼应, 巩固主旨, 三段式在舞蹈创造中可以用来进行情感的深入表达, 并且可以深化音乐的完整性, 使人印象深刻, 回味悠长。

4.交响式。交响式的舞蹈音乐是一种乐章型的音乐结构。它既吸取了交响性音乐结构的特点, 又是一种独立创作的音乐形式。这种乐章型的音乐应用在舞蹈中, 就产生了呈示部、展示部和再现部的特点, 使得舞蹈作品更具逻辑性, 同时可以提升作品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这种特性使得交响式的舞蹈音乐在当今舞剧创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交响式音乐多用于大型舞剧中, 借以反映跌宕起伏的舞蹈情节和浓厚的感情思想。

上述几种舞蹈音乐形式, 虽然特点和运用情况各不相同, 但只要运用得当, 都是能够完美诠释舞蹈表演的听觉手段[2]。

二、舞蹈音乐和舞蹈表演的关系

舞蹈音乐与舞蹈表演的完美配合, 取决于二者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舞蹈音乐对舞蹈表演的配合, 能够丰富舞蹈表演的内涵, 深化人物的形象。而舞蹈音乐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展现舞蹈的情感布局。

1.舞蹈音乐段落结构的安排。舞蹈音乐中段落设置的目的是更好地表达出音乐的情感和舞蹈的内涵。 因此, 针对不同的主题表现形式, 可以从不同的切入角度, 配合不同的音乐段落, 旨在展现舞蹈的主题的多样性。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舞蹈的内容展现出来, 不同的音乐段落配合不同的舞蹈段落, 使得舞蹈的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内涵更加深刻, 使得舞蹈的内容能够表现得淋漓尽致, 能够更加深入人心, 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3]。

2.舞蹈音乐旋律结构的安排。旋律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 旋律能够激发创作的灵感, 旋律结构是舞蹈表演中最浓郁的情感的表达方式, 是舞蹈创造者情感的释放和灵感的源泉。在舞蹈创造方面, 主要受到旋律的影响有三方面:第一, 舞蹈音乐始终由旋律和节奏贯穿始终, 这其中舞蹈音乐一直在对舞蹈表演起到一个衬托作用, 在音乐的背景下, 能够使舞蹈的舞台表现更具张力, 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清晰的节奏感使得舞蹈的主题得到更好的诠释。在这过程中, 舞蹈音乐的旋律是舞蹈发展的引领者和带动者。第二, 舞蹈创造是针对舞蹈音乐的有感而发, 通过对舞蹈音乐的领悟产生情感的升华和灵感的乍现。舞蹈表演是对音乐情思的发掘而得到的具现, 是对音乐内涵的领悟而表现出的主题。这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是一致的, 都是一种感情的表现形式。第三, 舞蹈创作需要用音乐去启发创作灵感, 并将这种灵感应用到创作中去, 在舞蹈表演中寻找被激发的情感。创作者可以根据音乐创造出符合音乐意境的舞蹈表演, 借以表达情感;而舞蹈表演无疑又将音乐中的感情进行了肢体的渲染, 使得音乐的情感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4]。音乐作用于创作, 创作反作用于音乐;音乐赋予创作情感, 情感又通过舞蹈表现出来。这是现今舞蹈最主要的创造方式。音乐与舞蹈的这种天然关系是表现情感的双重艺术, 是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

3.舞蹈音乐层次结构的安排。无论是娱乐大众的群众舞蹈, 还是特殊含义的大型舞剧, 都是需要按照层次, 一点点地展开音乐的线索。舞蹈音乐不能只满足于瞬间的华丽绽放, 更要将这种魅力在舞蹈的表演中得到时间的延续, 能够通过一点一滴的美丽把握住整体的磅礴与宏伟。这种“时间上的艺术”, 得益于音乐所具有的特殊结构, 即“曲式”。这使得音乐处在不同的位置而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功能, 在舞蹈表演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旨在辅助舞蹈表演表现出不同的舞蹈主题。例如处于“引子”位置中的音乐, 起到一个铺垫作用, 为了在舞蹈开始前, 将观众引入舞蹈即将展示的意境中去。而在舞蹈表演过程中, 音乐自始至终未曾停歇, 就是起着一种衔接作用, 能够将间断的舞蹈表演串连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 补充了意境中的转换, 不给舞蹈表演过程留白。在舞蹈表演的最后, 音乐起着收尾的作用。“尾声”的加入, 是对舞蹈表演的深化, 增强舞蹈主旨情感的表达,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人们从舞蹈的意境中回到现实时, 音乐的声音会让整场表演意蕴深刻, 让人意犹未尽。

三、舞蹈音乐对舞蹈表演产生的影响

舞蹈音乐之所以能够将舞蹈表演起到一个升华作用, 其原因是音乐中存在着情感的布局。舞蹈要通过音乐来展现, 就要能够表达出音乐的情感, 理清了这种观念, 就理解了为什么舞蹈表演需要舞蹈音乐的配合。

对于一些简单的舞蹈表演来说, 多数是用来娱乐群众的。这里所说的简单不只是指舞蹈动作的简单易懂, 还是因为其表达的情感很单纯。这种舞蹈普遍应用容易掌握的舞蹈动作, 配合简单的一段式音乐结构。因此, 所表现的多是一种或忧伤或欢快的感情, 简洁明快。这种舞蹈形式易于大众普遍接受。而一些特殊形式的舞蹈, 配合复杂结构的舞蹈音乐, 所表现出的是不同形式的情感。如在祭祀仪式上的舞蹈所要表现的, 是一种带有祈福性质的感情, 需要的是较为复杂的音乐结构, 配合丰富多彩的舞蹈内容, 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而在这种舞蹈中, 可能会伴有落差较大的舞蹈动作, 借以表达多种情感的变化过程。由此可见, 舞蹈的感情布局遵循舞蹈仪式的内容标准, 因此需要不同的舞蹈音乐配合其情感的表现。在舞蹈音乐的创造中, 要配合复杂的情感表达来使用不同的音乐类型, 也可以通过改变音乐节奏快慢、音乐节拍的衔接和切割、音乐旋律的走向等方面, 呼应舞蹈的情感。 同时也可以运用音色和音调的搭配, 改变音乐的结构, 去适应舞蹈的节奏, 努力营造出跌宕起伏的舞蹈情节, 以不同的结构形式表现不同的舞蹈情感, 给人以回味悠长的感觉。

舞蹈音乐结构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判断一部舞蹈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舞蹈动作是否优美得体, 更在于能否与舞蹈音乐的契合是否天衣无缝。舞蹈音乐的情感布局, 其段落、其旋律都在深深地影响着舞蹈作品的质量。把舞蹈音乐与舞蹈表演的关系比喻成鱼和水的关系再恰当不过了, 舞蹈表演离开舞蹈音乐的衬托就会变得生涩乏味, 舞蹈音乐离开舞蹈表演就会单调死板。只有两者的正确结合, 才是对艺术的完美诠释, 才会给人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给人演绎完整华丽的美的盛筵。

参考文献

[1]果蕾.舞蹈音乐结构对舞蹈表演的影响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6) :127-128.

[2]吴洁琼.探析体育舞蹈中音乐的美感及其作用[J].大舞台, 2012, (12) :296+279.

[3]马燕翔.舞蹈表演受舞蹈音乐结构的影响探讨[J].品牌 (下半月) , 2015, (05) :261.

上一篇:无线自动化测试下一篇:创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