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艺术

2024-07-31

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艺术(共10篇)

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艺术 篇1

舞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作为舞蹈作品的创作者, 舞蹈编导可以说就是引领艺术的群体。舞蹈主要就是通过舞蹈动作的展示来完成舞台表演的, 所以对舞蹈演员的动作技术要求相当高。舞蹈编导作为舞蹈动作的编排者, 高水平的编舞技术是必须具备的。舞蹈编导只是通过多年的表演经验来进行编舞是无法完成的, 因为编舞不单单只是靠丰富的舞蹈表演经验就能实现的, 必须要掌握比较系统的编舞技法, 对表演中的各个舞蹈动作元素有一个全面了解。这样不论是进行音乐编舞、即兴编舞、独舞编舞、双人编舞还是群舞编舞, 对舞蹈编导来说都能够轻松驾驭。同时, 随着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舞蹈编导也开始向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在舞蹈表演中角色的演绎, 可以说是舞蹈的灵魂, 角色要演绎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可通过肢体表情演绎表达出来。舞蹈演员把握角色是否准确、演绎角色思想情感是否准确, 直接关系着舞蹈表演的成功率。舞蹈表演是有角色定位的, 这个角色规范着表演的风格和需要表达的情感, 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不是演员本人, 而是角色的化身, 不管演员本人的性格特点、感情爱好等与扮演的角色有多不相同, 作为舞蹈演员都必须融入角色, 演绎出角色的个性和情感, 只有这样, 才能把握好角色、塑造好角色, 完成舞蹈表演的任务。

舞蹈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 不仅要将自己当成是角色的化身, 还要以角色之身去把握角色的思想情感。通过与同舞台其他角色的交流配合, 促使角色引发观众的共鸣, 充分演绎表达出角色的思想感情。在杨丽萍表演的傣族民间舞《雀之灵》中, 孔雀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图腾, 象征着吉祥、和平。傣族民间舞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身、手、腿的“三道弯”, 和对孔雀头、嘴、爪、 翅膀模仿的手形、手位, 以及腿保持半蹲状态, 重拍向下, 以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左右摇摆, 脚后踢为主的基本动律。舞蹈家杨丽萍充分运用手臂、肩、胸、头的动作, 通过对孔雀灵性的演绎, 充分寄予了傣族人民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赋予整个舞蹈生命的活力。只有准确把握舞蹈所表演角色的思想, 才能把这个民族的独特韵味表现出来, 让自己的身心全部融入角色, 充分体验角色, 形成良好的艺术情感和自我想象, 这时的表演, 真真正正是角色在演绎, 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舞蹈之所以能够令人动容、难以忘怀, 是因为其能够深刻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从而与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 在古代舞蹈史, 舞蹈作为“达情”的最高层次艺术表现形式——情动于中, 而行于言;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舞蹈表达的核心贵在动情, 真正优秀的舞蹈作品, 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观赏性, 更重要的是舞蹈编导通过作品所传递的内心表达, 舞蹈作品是否蕴含思想性, 是区别其作品水准高下的重要标准。情趣盎然才能引人入胜, 有理有情才有说服力。舞蹈作品“中国妈妈” 正是因为其中真挚深邃的母爱, 而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正是情感倾诉的跌宕起伏才成就了这个真正拨动人们心弦的舞蹈作品。

一个优秀的音乐舞蹈作品, 情感是其审美的重要表现, 谈到艺术作品情感的审美升华, 不得不让人想到“格调”一词, 一般来说高格调的音乐舞蹈作品, 都有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及审美表现, 它能触及到生活最本质的东西, 也体现了音乐舞蹈家深厚的舞蹈功力, 充分地表现作品的情感, 没有装腔作势, 也没有矫揉造作, 如北京舞蹈学院表演的舞蹈《黄河》就是运用恢宏而又磅礴的音乐《黄河》来编排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等结合群舞, 舞蹈音乐的完美结合, 展现在艰苦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誓死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坚决赶走侵略者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该舞无论从古典舞的动作语汇还是逻辑审美都体现了其新颖独特的个性化特征。

摘要:舞蹈表演是一种互动表演, 舞蹈演员通过肢体动作诠释语言并与台下观众进行情感交流。因此, 舞蹈表演是一种互动的情感表达形式。所以, 舞蹈演员必须要带着丰富的情感进入舞蹈情境, 才能感染自己并感动观众。

关键词:舞蹈,情感

参考文献

[1]何群.论舞蹈表演的情感特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0 (02) .

[2]王可金.以情动人舞在情中——浅谈舞蹈表演[J].东方艺术, 2008 (01) .

[3]张艳.浅谈舞蹈表演的情感世界[J].艺术教育, 2008 (03) .

论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现 篇2

关键词:舞蹈表演;舞蹈;情感表现;艺术;舞蹈情感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83-01

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情感表达是一项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内容,如果是一场情感丰富的舞蹈表演,那么其魅力就会更大。舞蹈中蕴涵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总能很好的引起观众的共鸣,并留下长久的印象。因此,将情感表达融入舞蹈表演中是任何一位舞蹈演员都必须要做到的,这不仅仅是为了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更是为了很好的体现自身的舞蹈专业水平。接下来笔者就对情感表现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表演之本在于谊、情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在戏曲中性格各异的角色都有其独具特色的面部表情,同样舞蹈表演也是如此,舞蹈演员只有用心和情来表演才能够将不同故事及不同角色很好的表演出来。而二者也存在着不同之处,戏曲是一种有声艺术,而舞蹈则不然,在对角色情感进行表达时,戏曲演员还可以借助说和唱等语言表达形式来体现,而对于舞蹈演员来说,他们只能够运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因此,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就更应该学会如何在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中融入情感,举止动作,一颦一笑都要力求情感丰富,以达到感染观众的效果,使观众能够得到更优质的享受。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面部表情,由于面部表情能够将舞蹈演员想要表达的情感直接的表达出来,所以舞蹈演员必须要对面部表情的锻炼做到足够的重。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舞蹈演员要很好的利用眼睛以将深刻的情感传达给观众,使得观众能够更好的对于舞蹈表演的中心内涵做到了解,假设舞蹈演员的眼睛缺乏情感、空洞无神,那其虽展现的舞蹈也必将是空洞乏味、平淡无奇,无法吸引觀众,更不可能与观众产生共鸣。可以这样认为,在舞蹈表演中,任何富含情感的富含情感和生动的表情都可能是整个舞蹈表演的点睛之处,“用眼传神,以形表情”,著名舞蹈教育家张逢阶先生的这就话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象脚鼓舞是傣族、阿昌族、仇族、布朗族、景颇族及德昂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民族舞蹈,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舞者的脸上都是幸福灿烂的笑容,眼神中流露出浓浓的笑意,他们通过这样的表情生动的将节日的快乐和喜庆之情表达了出来,会自然的带给观众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之情;再如,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学生们将汉唐古典舞《桃夭》表演的淋漓尽致,在整场舞蹈表演中所有演员的脸上都上将少女娇羞的表情呈现的十分生动,将其舞蹈想表达的内涵深刻的传达了出来,正和《诗经周南桃夭》中描述待嫁少女沉浸在待嫁的喜悦与美好畅想的诗句相一致。因此,舞蹈表演能否成功吸引观众的根本就在于其舞蹈演员面部表情能否做到生动传神,而舞蹈演员要想呈现出最为真挚感人的表情,就必须在舞蹈中融入真挚的情感。

二、动作的源泉是情

对于舞蹈的定义,人们是这样来理解的:舞蹈是跟随音乐伴奏,借助身体动作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难度很高的动作,它是一种艺术,其主要的表演形式就是有节奏的动作。由此可见,在舞蹈中,舞蹈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肢体动作,动作是舞蹈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舞蹈动作又被称作是形体表情,舞蹈演员对于舞蹈的核心主题及内涵的表达就是借助形体表情来实现的,一位高水平的舞蹈演员可以对自身身体的各部位进行灵活的运用,以达到控制、调整形体表情的效果,从而使自己的表演更加生动形象,与主题更加契合。情感是舞蹈动作的源泉,舞蹈演员要想呈现出更优秀的舞蹈动作,就必须要让自己内心饱含情感,并与舞蹈表演切实的融合在一起。曾经,舞蹈演员高难度的动作和技巧更深得一些观众的喜爱,观众希望从中得到自身视觉需求的满足,基于此,许多老一辈的舞蹈艺术家大胆的对舞蹈动作进行突破并创新,在这样的形势下,成就了许多经典、华丽的舞蹈作品;但是,虽然舞蹈作品中拥有较多的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和技巧能够为舞蹈作品添色,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观众审美疲劳逐渐严重的现象,对于华丽、高难度动作多的舞蹈表演的关注度逐渐降低。

所以,在此之后情感表现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逐渐受到了表演艺术家们的关注。在舞蹈表演中,肢体动作只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段,并非全部,只有将浓厚的情感切实的渗透到每一个舞蹈动作中,并很好的呈现给观众,将观众带入到舞蹈的精神世界中,深切的体会舞蹈中蕴含的情感,这样的舞蹈表演才算成功。再者,舞蹈中展现给观众的所有艺术形象,也是借助富含深厚情感的舞蹈动作来实现的,舞蹈演员要想将角色表现的更加生动形象,角色特点更加鲜明,就必须对于角色的情感特点做到准确的把握。因此,对于所要表演的舞蹈作品的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背景舞蹈演员必须要做到深入的了解,深刻的感知其中蕴含的情感,这样才能将作品中的情感通过舞蹈的表演形式传达给观众,从而使得表演更加深入人心。在该理念的引领下,近年来许多的舞蹈表演艺术家们对情感表现手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丰富,并将其与舞蹈动作和技巧相融,尽最大限度使得作品中的情感在舞蹈演员的任何一个肢体、动作、关节甚至肌肤中都深刻的体现出来,这样的做法在观众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好评度很高。就如杨丽萍的《雀之灵》,表演中她的每一个动作,举手投足间都将孔雀高傲、美丽、优雅的形象表现的活灵活现,她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并非简单的形态模拟,饱含情感的动作将灵与肉实现了真正的交融,堪称完美。

舞蹈表演中的情感体现探究 篇3

一、情感体现对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性

对于舞蹈表演而言, 情感体现是灵魂, 是在舞蹈表演中表演者最活跃的心理状态。因此在舞蹈表演中, 情感的体现可以为观看者传达出最美丽的感情, 来让观看者得到美的享受。而如果表演者没有在舞蹈表演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那么在舞蹈表演中就会显得枯燥无味, 观看者也无法在舞蹈表演的观看中得到美的享受, 也会认为舞蹈并不是精美的。但是要在舞蹈表演中做到融入情感, 表达情感显得较为困难。一般的舞蹈演员常常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的舞蹈动作想办法变的标准而规范, 并且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带有一定的表情, 但是这样的方法无法表达出情感, 因此在舞蹈演员的学习和表演中就需要去理解舞蹈内容, 讲唔到作者的情感感受进行理解, 并且通过自己的方法将这些情感融入到舞蹈的学习和表演中, 让自己的情感达到极致。也只有靠这种方法, 才能够让舞蹈演员在舞蹈的表演中进行宣泄情感的目的, 从而让舞蹈表演充满感情, 让观众得到美的享受。

二、如何在舞蹈表演中让情感得到体现

(一) 舞蹈表演者需要研究舞蹈作品

舞蹈作品是舞蹈创作者辛勤创作的结晶, 其中包含了创作者的情感。因此在进行表演之前, 舞蹈表演这需要深度的将舞蹈作品进行研究, 并且在情感上要和创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而达到了解舞蹈内容, 明确舞蹈要传达的感情信息, 也能够让舞蹈表演者深刻地体会到舞蹈作品的思想内涵。在初步研究舞蹈作品的时候, 表演者可以对舞蹈作品的音乐有个大致的了解, 但是不能仅仅是对音乐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结构上进行了解, 需要结合创作者创作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情感经历, 尽量将音乐的内容和形式将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情况相结合, 深度了解舞蹈的情感表达舞蹈情感, 从而在初步能够体现舞蹈的情感。

(二) 在肢体语言上体现舞蹈的情感

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 演员的肢体动作时观看者能够得到的最直观的感受。因此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对于舞蹈情感的表现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舞蹈动作的学习上, 表演者不能够仅仅是注意动作的标准程度, 最重要的是要将舞蹈动作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 从而让这些情感得到真实的表达, 就能够自然而然的将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当然不能够否认舞蹈动作的优美以及标准能够为观看者带来美的感受, 但是将动作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对于表演者来说更为重要。

(三) 在音乐中表现情感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音乐的律动也能够让表演者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在具体的实现方面, 表演者可以对舞蹈律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熟悉, 让舞蹈中的角色与表演者融为一体, 从而在舞蹈的表演中表演者可以通过在“有我”的控制下来将舞蹈中的动作进行体现, 但是如果在较为复杂的律动环境中表演者可以在“无我”的状态下将自己完全表现成舞蹈中的人物, 从而能够很自然地将舞蹈中所需要表现的情感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在这个时候舞蹈演员对于动作的规范等等需要暂时性的退后, 要让自己真正的“变成”舞蹈中的人物, 才能够真实的体现舞蹈中的情感。

结语

在舞蹈的表演中, 舞蹈演员的情感体现对于舞蹈的质量影响尤为重要。如果演员能够将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真正的体现出来, 那么将会让观看者享受到一次真正美好的舞蹈观看体验。在这样的要求下, 就需要舞蹈演员对舞蹈进行研究, 深入了解舞蹈人物的情感, 并且需要在肢体语言以及律动上融入自己的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舞蹈表演中体现舞蹈的情感, 让观众得到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高静.舞蹈音乐与舞蹈表演情感布局的关系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1) :36-37.

[2]杨可妍.浅谈舞蹈表演中的情感体现--以舞蹈《骄子》为例[J].神州 (中旬刊) , 2012, (12) :202.

[3]张云艳.舞势随风散复收, 歌声似磬韵还幽——浅论舞蹈的艺术之美[J].大众文艺, 2013, (12) :163.

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艺术 篇4

关键词:情感;舞蹈表演;表演素质

舞蹈演员作为舞蹈作品的表演者,在用舞蹈表达舞者内心情感的同时,还为观众和舞蹈作品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带入到舞蹈作品中,用肢体动作和表情来呈现舞蹈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让观众在视觉体验中,体会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因而,情感的表达在舞蹈表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舞蹈表演的概述

舞蹈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也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舞蹈演员作为舞蹈表演者,在不同音乐背景的影响下,通过各种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将人物的不同形象用夸张、重复象征等表现手法呈现在观众面前。[1]

舞蹈分为实用舞蹈和表演舞蹈两种类型,表演舞蹈主要是以表演和欣赏为主,包括我们常见的流行表演舞蹈(如街舞、现代舞等)和传统的表演舞蹈,比如民族舞和芭蕾舞等。实用舞蹈也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实用舞蹈,如宫廷舞蹈和宗教舞蹈;另一种是流行实用舞蹈,如迪斯科和爵士舞等。

另外,舞蹈还可以按照以下几种内容进行分类:第一,以作品形式为分类依据的舞蹈:叙事性舞蹈、抒情性舞蹈、交响性舞剧。第二,以生命为主体舞蹈:宗教舞蹈、节庆舞蹈和生存舞蹈。第三,以娱乐为主的舞蹈:娱乐他人的舞蹈、娱乐自己的舞蹈和娱神的舞蹈。

2 舞蹈表演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2.1 舞者的内在情感对其舞蹈动作的影响

舞蹈者的情感是创作舞蹈作品、编排舞蹈动作的基础,舞蹈演员在舞蹈作品中的形象动作与肢体语言都要以此为依据。[2]也就是说,舞蹈作品的创作,需要结合人物角色的背景,及人物内在的情感,只有将人物情感融入舞蹈动作中,用舞蹈作品展示出舞蹈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诠释舞蹈作品本身的意义。

舞蹈的诞生和发展都要展现出舞蹈角色的情感,因为富有感情的舞蹈表演,更具有艺术美感,也更好展示出舞蹈的魅力。同时,这种通过情感表达传递舞蹈信息的形式,也使舞蹈作品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而舞蹈演员在表演一部舞蹈作品时,如果可以更好地掌握情感表达的方式,不但能使自身的表演更有表现力,还能有效提升舞蹈表演的水平。提高舞蹈演员的综合素质。而且,艺术本身来源于生活,舞蹈表演将生活艺术化,演员在演绎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也是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通过舞蹈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呈现出来。

2.2 舞蹈动作的表达需要内在情感作支撑

舞蹈并不是单纯的肢体运动,它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方式。一部舞蹈作品,舞蹈演员的表演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在情感作支撑,演员的舞蹈动作就无法展现出舞蹈本身的美感,这样的舞蹈作品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力。因此,舞蹈表演者在表演时,还要倾注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舞蹈表演当中,刻画出丰满的舞蹈角色形象。

肢体语言是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情感表达是舞蹈表演中必须具备的一项内在条件,而且情感表达对于舞蹈演员来演,是舞蹈演员自身艺术素养的一种体现。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舞蹈动作和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不仅能使舞蹈表演更具穿透力,也更能展示出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充满生命力的一面。

3 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3.1 情感表达能更好地展现舞蹈表演的艺术性

舞蹈的表演艺术性是证明舞蹈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重要体现,它包括舞蹈的抒情性、象征性和律动性等。[3]而情感表达是舞蹈表演者内心情感的一种呈现,在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舞者将舞蹈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通过舞蹈动作和肢体语言展示出来,不仅能更好地展现舞蹈的艺术性,也能表达出舞蹈作品本身的丰富内涵。而在舞蹈表演中,舞蹈类型的不同,也要去舞蹈演员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情感。对于初学舞蹈表演的人而言,还要学会培养情感、表达情感,以便在不同时间段内将自己对舞蹈人物内心情感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把情感融入角色中,从而塑造出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

3.2 情感表达能体现出舞蹈演员的表演素质

情感表达是舞蹈表演的灵魂,更是舞蹈演员自身综合素质的体现。舞蹈演员通过舞蹈技巧和肢体动作的变化,塑造出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舞蹈人物形象,利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为观众呈现出完整的故事情节,使舞蹈作品的意境更为突出。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蹈演员对情感表达技巧的掌握,对舞蹈演员塑造的艺术形象也有直接影响。如果舞蹈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没有投入情感,观众看到的只是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感受不到舞蹈演员的情感,整个舞蹈作品就缺乏活力和生命力。

专业的舞蹈演员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和舞蹈技巧,而且舞蹈演员丰富的内在情感和良好的舞蹈态度,也是舞蹈演员自身素质的体现。观众通过舞蹈演员的表现,可以了解到舞蹈演员的舞蹈水平,但舞蹈演员如果只有舞蹈技巧,没有情感表达,观众对于舞蹈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就无从了解。因此,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舞蹈演员只有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表演过程中,才能将舞蹈的艺术魅力完美地展现出来。

3.3 演员的情感表达会直接影响到舞蹈表演的感染力

一些舞蹈演员虽然熟练掌握了舞蹈表演的技巧,但拥有专业的舞蹈技能,并不能完美地展示出舞蹈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思想情感。因为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如果没有情感表达,无法将观众和舞蹈演员链接起来,舞蹈演员的表演就不能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4]而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进行情感表达,是一个专业的舞蹈演员必须具备的表演素质,也是舞蹈表演感染观众的有效手段。因此,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仅要有娴熟的舞蹈动作,还要在完整的故事情节中投入真实的情感,让观众通过舞蹈表演来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

3.4 演员的情感表达使舞蹈表演的完整性更强

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如果只重视舞蹈技巧的使用,忽略了情感的表达,舞蹈表演就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既不能展示舞蹈角色的内在思想情感,也不能展现舞蹈的美感。因此,舞蹈演员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还要将情感表达融入表演中,使舞蹈表演具有更强的完整性。如果舞蹈演员能够将舞蹈技巧和情感表达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舞蹈内容和形式得到有效连接,也能使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展现出来。

4 结语

情感表达对于舞蹈表演者来言,是其展示自身表演素质的具体体现。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对舞蹈作品中舞蹈角色的内在情感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是舞蹈演员能够在表演过程中,将情感融入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方法。同时,舞蹈演员通过情感表达来阐述舞蹈作品,也可以使自身的舞台表演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舞蹈演员情感表达能力的强弱,不仅决定了舞蹈表演者的表演素质,还能有效提升舞蹈表演的艺术层次。

参考文献:

[1]马斌.浅谈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5(10):160.

[2]王译旋.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的作用[J].艺术科技,2016(06):174.

[3]黄静.试论舞蹈表演中情感体验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2(19):107.

[4]黄秋野.谈舞蹈演员情感的培养与展现[J].艺术教育,2009(10):102-103.

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与培养分析 篇5

一、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情感表达是舞蹈表演最重要的部分, 其一:情感表达决定了舞蹈者素质的高低。情感表达是舞者综合素质的有力表现。在舞蹈表演中, 舞者可以塑造出一个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让舞蹈犹如一个立体的影像, 在影像中编织舞蹈的故事情节, 将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人物性格等生动鲜活地展示给观众。而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塑造成功与否取决于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没有情感表达舞蹈, 观众将无法感受表演中蕴含的情感, 无法体验舞蹈的艺术层次。对于一个舞者来说, 应该拥有基本的舞蹈素质, 如扎实的舞蹈基础、精湛的舞蹈技巧、丰富的情感并善于表达情感等。懂得各种舞蹈方面的技巧并不意味着舞蹈素质高, 将内在感情完美的融入舞蹈才是舞蹈素质的更高追求。其二:情感表达直接影响舞蹈表演的感染力。情感传递是舞蹈成败的关键。掌握了舞蹈的各种技巧不等于就能将舞蹈表演的感染力表现出来。情感是连接舞者与观众的纽带, 一个富有感染力的舞蹈表演至少应该是舞者将情感诠释于肢体.辅以精湛的舞蹈技巧, 将外部肢体动作与内部心理情感有机结合, 将姿态语言有韵律地表达出来。情感线要贯穿于舞蹈表演全程.将舞蹈的故事性演绎出来, 情感的变化、故事的起伏随着动作力度、节奏缓急的变化而变化。对于观众而言.在获得视觉享受的同时, 他还会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感染, 获得心灵上的审美体验, 还会对舞蹈中寄托的象征内容产生或喜或悲、或恨或怨、或绝望或希望的情感共鸣。而这种感染力的产生只有通过舞者的情感表达才能实瑰。舞蹈表演的感染力以及舞者对于舞蹈的理解与描述都将通过情感表达展现, 并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成功打动观众, 牵动观众的情绪。

二、各种艺术元素对舞蹈表演的影响

在舞蹈的表演中包含了各种表演专业元素, 如肢体语言的使用、情感的表演以及音乐等, 舞蹈的表演虽然来源于生活, 但是也高于生活, 采用曲线、力度等进行表现, 在表演中甚至还采用各种夸张进行表现。这样, 在舞蹈的表演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以提高舞者艺术综合能力。其一:内心感情的培养, 舞蹈情感的表达是关键性因素, 若是没有自身感情的投入, 舞者的表演就是一种单纯动作的琶加, 因此在训练中需要注意内心心理技术的训练, 在内心感情的训练中, 话剧的训练方法比较完整, 舞蹈的训练可以借鉴话剧的训练进行内心感情的训练。其二:舞蹈表情的培养, 在舞蹈表演中, 嘴、鼻及眉毛等都具有非常独特的表演效果, 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在面部感情的训练中眼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项目, 因此需要将眼睛的训练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在戏曲的舞蹈表演中, 可以说面部感情的表现是整个舞蹈表演中表现生活情感的重要环境, 民族特色非常强烈, 面部感情的展现是传达感情的关键所在, 这对于一些需要采用大动作幅度的表演而言可以提供参考, 这个特点在塑造古代人物中更加显著。其三:形体表现力的培养, 在舞蹈艺术表演中, 内涵通过舞者的各个身体部分进行展现, 关注舞者各个不同部位的表演含义, 可以得出人体的上半身在舞蹈表演中主要是表现一些细微深情的感情, 而人体的下半部肢体在舞蹈表演中主要是展现舞者的各种心情。人体的各个不同肢体环境都具有自身所包含的表演含义, 因此在舞蹈的表演中需要重点训练肢体的表达, 善于使用自己的肢体来表现舞蹈, 配合面部情感变化, 来灵活的展现舞蹈含义。其四:舞蹈感情与音乐的培养。音乐可以说是舞蹈的灵魂所在, 舞者在平时的训练中需要注意锻炼自己的音乐底蕴, 保证自己能够在表演中能够充分结合情感、音乐和动作, 使自身的表演既包含内心体验还包括外部体验。

因此说, 感情的训练就是舞者自身内心心理技术的训练, 感情的训练内容需要按照舞蹈的特点进行组织, 保证舞蹈工作与音乐完美的结合, 灵活利用肢体来展现自身的情感变化。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在各类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舞蹈文化塑造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舞蹈创编的内容及形式。本文主要阐述了舞蹈的创编方法, 并通过教学实践, 提出了舞蹈音乐与舞步教法程序模式。

关键词:舞蹈,编创,要领

参考文献

[1]赵芮.舞蹈创编和教学的艺术特点[J].艺术教育, 2014.

[2]龚秋草.舞蹈表演中的情感分析[J].戏剧之家, 2014.

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艺术 篇6

一、舞蹈情感的相关理论

(一) “共情”与“移情”理论

“‘共情’是指将自己融入当事人的感觉世界中, 设身处地从当事人的立场去体会其所察觉的经验”, 将其借鉴到舞蹈表演学中, 舞蹈演员也是将自己彻彻底底地融入表演的角色当中去, 从而实现舞者自身和剧本角色相结合的心理体验。“移情作用, 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 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 这种理论一般应用于人与物之间, 在舞蹈表演中, 演员将情感投射于某个道具中。例如, 经典舞蹈片段《醉鼓》中的道具——“鼓”, 就是典型的人与物之间的情感转换。

(二) 心理与艺术心理的情感产生理论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对刺激情境的认知, 或是对个体自身生理变化的认知, 都可发起情绪经验”。在舞蹈表演中, 舞者的舞蹈情感并不是一种生理情感的反应, 而可以理解为是与现实有着“一定距离”的, 因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情感表达。舞者表演时, 会把自身产生的主观感情转移到审美对象上, 然后再进行表达。

二、舞蹈表演中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两种舞蹈表演理论存在一个共性, 都表明舞者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所释放的情感因素, 与自身对舞蹈内容的理解密不可分。根据舞蹈情感理论, 下面具体阐述情感体验对于舞蹈表演的重要作用。

(一) 面部神情表现的重要性

面部神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否。从某种意义上说, 舞蹈艺术是一种“无声”的表达, 面部神情的准确表现, 成为表现舞蹈作品的关键点。眼睛被喻为人类心灵之窗, 在舞蹈表演中它会起到传情达意的作用。在《舞蹈表演的技术训练》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 “分析舞蹈艺术的表演规律, 可以用‘用眼传神, 以形表情’来概括……尤其是眼神传递能够准确的体现出舞蹈角色的内在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对角色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否则一切形式将流于表面, 无法表现舞蹈角色的特征”。

(二) 情感与舞蹈技艺统一的重要性

有许多舞蹈表演需要的情感是较为激烈、饱满的, 这就必须用舞者自身的舞蹈技术技巧融合其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才能充分塑造舞蹈角色的艺术形象。简单地说, 就是必须使角色情感与舞蹈技艺达到统一。这对一名舞者来说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舞蹈演员对形体素质及技术技巧有专业的训练, 更需要舞者通过“共情”或“移情”对舞蹈角色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层次的揣摩和体验。所以, 舞蹈演员要有意识的训练自身, 将内心的激情准确地通过肌体进行表现, 使动作充满丰富情感的同时, 又饱含着旋律性的展现, 才较好的完成作品。

三、舞蹈表演教学中加强情感释放和抒发训练的途径

(一) 加强“创造性”的训练

作为一名舞蹈专业的学生, 不能仅局限于模仿他人的舞蹈模式, 即使是学习成功的作品, 也应该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表演风格, 以及对艺术作品进行带有自己特征的再度创作。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 老师应当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鼓励有特色的演出, 这对作品的诠释更具感染力。回族舞蹈《水之秘语》, 作品的命名充满了神秘的和令人向往的情感, 这个舞名是作为编导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创造。“洗”在回族的生活习俗中有着特殊的涵义, 有众多表现“洗”的回族舞蹈, 大部分在名字的命名上都是表面的注解, 而《水之秘语》用“秘”字精确诠释了回族重“洗”的宗教意义。

(二) 加强“主观性与客观性融合”的训练

训练舞蹈专业学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调动, 是帮助释放表达情感的重要因素。任何艺术的创造活动, 最终都要实现从生活到艺术、从个体到角色的转化, 这个转化过程离不开演员自身的艺术想象和在艺术创作情境中的假想性。舞蹈作品《两棵树》, 其创意来自杨丽萍对大自然的捕捉, 与其理解下的对生活情景的深化。当这种假想激起了舞者、作者与观众的共鸣时, 随之而来的是艺术的真实性, 而这种共鸣是建立于情感所唤起感染力。

(三) 积累丰富的舞蹈实践及训练经验

舞蹈艺术在杂技表演中的作用 篇7

一、舞蹈艺术与杂技的联系与区别

杂技与舞蹈艺术二者相互联系, 也有区别。杂技与舞蹈同属形体运动的艺术范畴, 它们都使用人体作为载体, 靠肢体与相应器官的柔韧、灵敏度来完成, 二者在发展历程中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如舞台上的蒙古舞蹈中的顶碗、东北秧歌中飞手绢等舞蹈所使用的道具以及特技, 都带有杂技的影子, 而杂技表演在风格韵律、形体特性以及形态动作上有舞蹈的影子。

杂技表演险中寓美, 通过人体的技巧来创造奇迹, 通过挑战极限来表现人类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真实本领与超常能力, 强调的是力与勇、巧与智的英雄主义品质。但是杂技艺术也因此具有局限性, 当各种技巧与难度达到一定极限后, 人类暂时无法超越, 那么其可观赏性就大为降低, 除了数量增加或高度增加等手段外, 无法应用更多的手法来表现生活、反映生活, 其创意和构思也就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为了扩大杂技艺术的表现力, 必须借鉴其它艺术的要素, 扬长避短。而舞蹈是一种流动的、多维活动的、寄予情感的变化的人体艺术, 相对擅长塑造人物形象, 着重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并、鲜明个性以及相关剧情发展的展现。

二、舞蹈艺术在杂技表演中的作用

( 一) 舞蹈艺术可以增强杂技的艺术感染力

杂技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合理融合, 可以增加杂技艺术的形式美, 使演员的艺术表现力和节目的技巧感染力得到充分展示。如大连杂技团的杂技剧《玉兰·爱的世界》, 以寓意美好的中国“玉兰”为象征, 以全世界、全人类对“和平、和谐与爱”的渴望为主题, 赋予中华五千年文明以国际化的现代解读, 融合了音乐、杂技、芭蕾、现代舞、体操、高空特技和多媒体特效等多种艺术形式, 呈现出一一场视听盛宴。多媒体特效映出宇宙银河系、烈火、海水、冰川等3D影像, 让人们仿佛回到了远古, 见证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杂技演员用高超的舞技诠释着人类对和平、和谐与爱的渴望, 剧中以电子合成的现场演奏方式, 同时融合中国乐器二胡、古筝等元素, 将大家熟悉的《茉莉花》夹杂其中, 让人们在危急中重燃希望之火。一个杂技节目要想成为经典, 除了要有精湛和高超的杂技技巧外, 还要在表演中借鉴其它艺术样式如舞蹈等, 从而赋予杂技更多的思想与文化内涵。

( 二) 舞蹈艺术有助于拓宽杂技题材的选择范围

传统杂技的题材多是从日常物品中寻找灵感, 在进行提炼、加工之后, 使其转变为杂技演员发挥技巧、凸显能力的道具, 从而使观众产生惊奇感。而舞蹈艺术也是采用人体的动作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 但在追求技巧的同时, 更注重内在的表现力, 通过塑造柔美、典雅的形象, 将丰富的情感、深刻的人文内涵传递给观众, 其表现范围和选择题材相对宽泛。多年来, 杂技艺术工作者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 吸收舞蹈艺术的特长, 创新了许多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风貌的优秀杂技节目, 如“狮子舞”“抖空竹”“顶碗”“转碟”“滚杯”“蹬板凳”等, 将舞蹈和技巧有机结合, 美化了杂技艺术, 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 三) 舞蹈艺术有助于提升杂技表演中人体动作的审美性

演员是综合艺术的体现者, 任何舞台艺术手段的运用, 都必须通过演员的表演体现出来。舞蹈与杂技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人自身的形体动作来完成各种技艺, 二者各有所长。在杂技节目中, 舞蹈并不独立地表现自己的优美, 而是要为烘托杂技的美、升华杂技的文化内涵而服务。在杂技节目中, 杂技是主体, 舞蹈的创作与运用要遵循和符合杂技的规律, 舞蹈要根据杂技节目的构思立意与技巧动作的衔接来恰到好处地表达内容、烘托技巧, 需要和杂技的主题立意融为一体, 而不是硬性的拼接、堆砌、套用来喧宾夺主和哗众取宠。杂技借鉴舞蹈的目的就是为了既发挥舞蹈的艺术魅力, 也烘托出杂技艺术的品格, 从而塑造美的形象, 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在一切艺术中, 对艺术美的感受首先在于艺术创造者自身。一个优秀的演员既要深刻理解杂技的惊险之美, 也要感悟舞蹈的温柔之美, 并将这种内在的感悟转化为外在的动作来展现, 才能较好地使自己的形态、动作、体态、技巧与舞蹈美交织于一体, 体现出具体情景和表达意图, 表现节目的意境和境界。

摘要:杂技与舞蹈相结合成为杂技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舞蹈为杂技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舞蹈有助于增强杂技的艺术感染力, 有助于拓宽杂技题材的选择范围, 有助于提升杂技表演中人体动作的审美性。

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艺术 篇8

舞蹈化妆设计一般是指为舞蹈作品、舞剧歌舞剧中的舞蹈部分等专业演出所进行的创造性艺术设计。

一、创意化妆在舞蹈舞台中的联想性表现

创意化妆的联想是在人的认识思维活动中对一件事物表现因素假设和对本质因素的异想与绘画造型设计结合, 再通过化妆技法达到对其作品“神似”的统一和谐。例如, 在2012年春晚杨丽萍舞蹈《雀之恋》以双人舞民族自由舞风格来演绎, 在原始森林的一对孔雀, 传达的爱意, 其作品中在化妆造型中采用人体艺术彩绘化妆技法 (油彩) 和羽毛的修饰, 尤其是在局部彩绘中眼部面积、部位、自由曲线的生动、面部和服饰色彩的搭配, 才能把握舞蹈与自然界的融合, 表达出对作品内容的意境情感。艺术设计在构思和创作中相互结合加上丰富的联想, 才能有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创意化妆在舞蹈舞台中的色彩搭配作用

创意化妆在舞蹈舞台中是以用“形”和“色”的完美融合配美。“形”是表现在舞蹈作品中演员的妆容与舞蹈动作展现立体形态效果的方式, 而“色”是以明暗度色彩的选用使妆容的效果更加与角色接近。色彩同时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其色彩的表现极为丰富, 其实生活离不开色彩,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色彩的各种表现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感受。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在妆容上, 特别是色彩明暗度、纯度的搭配上起到一个举止轻重感、软硬感。服饰和妆容对整个舞蹈作品在舞台的效果和整体造型设计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例如, 舞蹈作品《雀之恋》在2012年春节晚会上演了一段缠绵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从演员的眼妆部位选用色彩的明暗度, 小面积的彩绘加上装饰品, 这样的妆面色彩比较与作品内容相吻合, 当然, 会为整个舞蹈作品增加绚丽感, 同时搭配服装设计款式色彩选用、舞美效果, 使的两只美丽的孔雀, 在森林中随音乐翩翩起舞, 走出来让整个舞台画面效果出现了幽静、绚烂、静谧, 最后孔雀的开屏瞬间更是让人的视觉感受到的震撼。

三、创意化妆在舞蹈中舞台灯光效果的影响

良好的灯光效果, 可以烘托舞台气氛, 舞蹈的灯光布置不应只满足一般照明, 应有更高的要求, 灯光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包括:灯光布局区域光和特殊效果光。电脑特效灯光使舞台更加绚丽多彩, 图案设计图案的组合变化进行舞美设计, 创造韵味十足。例如, 上海卫视一个栏目《舞林争霸》每个舞蹈作品都是有故事有内容, 如何能吸入观众的眼球和评委的眼球那就是舞台的灯光布局。在设计舞台时, 舞台的灯光使用电脑特效的控制, 变化不同的图案、角度、旋转色彩, 才能使舞者在表演中达到淋漓至尽的效果, 展现给观众视觉的享受。创意化妆造型在舞蹈形象中还要考虑舞台诸多因素形象外, 主要就是一个光。化妆师不但应该有良好的色彩感觉, 而且应该非常了解颜色和光的物理特性和变化规律。特别是在舞蹈晚会和大型广场表演, 化妆师要对舞蹈设计空间和灯光设计处理都要十分了解和各个方面的充分沟通。在掌握总体效果的基础上, 有效利用光色和化妆造型、服装颜色的互补效应, 达到舞者对整个妆面设计到最好的体现。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对整个舞蹈作品流动路线, 方位、舞蹈技巧, 在灯光效果反射出来的光, 刺激到观众的眼睛, 再经过人视觉传递到人大脑神经, 形成对整个舞蹈作品的色彩、形的印象信息表现出来了 (“使舞者让舞蹈的内容活了”) , 能够打动观众。

同时化妆离不了色彩, 同样也离不开光, 不同的光源, 带来的信息也不同, 会使色彩发生变化。通常是在舞台的一、三维空间有演员进行第二次创造的综合表现, 以视觉为主。灯光具有造型性, 合理的运用可突出舞者在舞台上有肌理感、层次感, 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使舞蹈动作更加优美, 流畅。同时, 对舞蹈的服装、化妆造型设计等有传达视觉的传递作用, 会让我们在各个领域中绽放异彩。

四、造型设计与舞蹈作品中的要点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成功与否, 是在服装和化妆造型、色彩搭配和特殊的结构方式上进行, 以及掌握舞蹈的舞种人物动态要求来设计的。要通过舞蹈编导和服装设计师、化妆师在对整个作品分析创作中特别关注的一个要点。

舞蹈作品一般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从内容上分为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国标舞现在自由舞等不同舞种的表现。就舞蹈服饰和化妆造型讲, 舞蹈作品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设计特征。

1. 应充分展示舞蹈演员肢体的美

因舞蹈作品编导在编排是往往强调演员动作的技巧难度、夸张的造型和动作的流动性, 所以设计的服装应该根据演员自身的条件, 强化舞者的肢体造型美, 并能注意到舞者在动作流畅中造型, 充分展现动作的自由性, 尽量掩盖舞者的身体缺点。

2. 强化化妆造型舞蹈作品所表达的象征性

舞蹈的作品一般时间控制在2~8分钟左右。使编导、化妆师和造型师还有舞者共同进行分析作品, 从而对舞蹈特点有较深入的理解, 然后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设计风格与造型设计, 从而才使化妆造型中的色彩运用恰当好处。如舞蹈作品《雀之恋》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整个作品通过服装款式设计、颜色搭配、化妆技法、舞蹈的肢体语言, 才把两只美丽孔雀演绎的完美。从而达到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形态之美, 艺术的通感。

舞台舞蹈的创意化妆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 最终, 离不开舞蹈编导、舞美设计师创编和设计, 他们都需要用艺术形态来表现, 其中包括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来营造出艺术的氛围。无论艺术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都离不开生活, 需要化妆设计师不懈的追求, 加工在创作中, 寻求设计思路, 才能到达舞蹈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君君.创意化妆造型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9.

[2]周少华.人物形象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6, 9.

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艺术 篇9

关键词:艺术院校;舞蹈;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J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40-01

舞蹈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舞蹈情感是舞蹈的生命力之所在。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是联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是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情感对于动机、兴趣、信念、内驱力、想象、思维、创造力等因素的影响与调节功能,已为现代心理学,特别是人格理论的发展所证实。

关于情感教学,有如下一些研究结论:(1)情感教学是现代教学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教学理论发展和创新的突破口。情感不仅是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之一;(2)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应以人为中心,联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枢纽不仅是人类的历史经验,也包括人的情感;(3)教学活动需要一个宽松的学习气氛,学习活动不仅促进人的认知发展,也促进人的情感发展;教学不仅是机械和枯燥的记忆,也是享乐和愉快的发现;(4)情感不仅是由遗传和成熟决定的,而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人的情感发展植根于教学活动之中。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孩子们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舞蹈是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舞蹈的情感是与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情感是舞蹈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也是舞蹈感受的动力中介。舞者的情感是舞蹈的生命力,没有情感参与的舞蹈只能是没有生命的、机械般的动作组合而已,根本无艺术可言。当人的情感特征反应在人的形体动作时,她就会很快上升到艺术的知觉。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启发学生的情感、在舞蹈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以情育情,全面渗透情感教育

舞蹈教育是一种感情形象的教育,它具有强渗透性特色。教学活动是在知识与情感渗透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与制约中完成的,其中情感目标的和谐渗透,对认知智能目标的达到起着催化作用,通过情感这一途径,以情感为前提,教师以自身良好的情感体验来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形体训练,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情感世界中的消极成分,优化积极因素,促进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的发展。让情感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除了遵循一般教学常规外还必须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1、了解学生情感的心理特点,以便情感教育的渗透

在舞蹈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心理特点做了调查和总结。发现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事物、具体情景的支配,并且,他们的喜、怒、哀、乐会明显地表露出来。随着他们认识的发展,情感的内容也日益复杂和深刻,在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把握学生情感心理特点的基本要点。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注重语言要亲切、诚恳。实践中发现只有懂得尊重学生的教师,她所教导的学生也会懂得尊重教师和团结同学。

2、分析诱导,让学生领悟舞蹈的情感内涵,以“舞”唤“情”

善于捕捉舞蹈内容中蕴藏的情感因素是舞蹈老师必不可少的功课。老师有了敏锐的心灵,就懂得从长期生活的凝视中发现美。在教学生傣族女子舞蹈《泉》时,课前先让学生欣赏一遍舞蹈,引导学生共同把握舞蹈的内涵,从音乐和舞蹈动作中寻找美的语汇,从傣族少女到泉边打水、沐浴、嬉水的舞蹈形态,把劳动、生活、意境与心境结合一起,构建了景物与情感融合的舞蹈意象。根据情绪的发展,激发每个学生在优美的舞蹈动作中,把情感的抒发作为美感的色彩,表现意蕴内涵的线条。不仅具有生活“质的真实”,而且富有丰满的情感和审美意趣。让学生感知舞蹈情感不是单靠老师的讲解就可以完成的,只有他们自身产生了情感共鸣,才能真正使他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舞蹈情感的真谛。

3、激发想象力,培养情感的共鸣,把舞蹈和情感进行创造性地结合

在舞蹈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张开“想象联想”的翅膀,把抽象的音乐变成活生生的思维,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舞蹈角色,培养情感的共鸣。给舞蹈留点“空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通过讲解激发学生进人角色和情境,想象舞蹈内容及动作形象,通过眼神、表情加以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情感,情感的投入有了美好的抒发,从而达到“形情并茂”的舞蹈境界。实践证明,让学生的积极想象参与到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创作的热情,更是抒发情感、开掘思想的有效途径,又利于学生把舞蹈和自己的情感进行创造性地结合。

二、调动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体验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纪伯伦说:“你们可以给孩子爱,却很难给他们以思想”。情感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到自己的心灵的门口,通过检验获得的感觉正是最忠实于自己心灵的。因此以加强体验艺术为目的,教学中以周围世界为体验的源泉用无形的爱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启心灵的窗口。

在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不只是要掌握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把握舞蹈风格,还要将浓郁的情感融入在舞蹈中。摆脱机械麻木的动作模仿,注意发挥“情”的作用,用情节假设、情感提示等方式,“以形带情,以情带舞”。

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为他们创设体验平台,以此来丰富他们的情感。我们可以多组织学生欣赏优秀舞蹈节目影像资料,在节目播出的同时,教师根据舞蹈的主题做一些分析讲解,使学生的情感与舞者产生共鸣。也可用舞蹈即兴创作方法,以游戏的形式有意识的让学生表现高兴、悲伤、羞涩、愤怒、激动、忧愁、生气等基本情绪,用面部表情、动作语言与他人交流不同的感情。

在创设情景、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教师更应保护好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每一个细微的进步,并给予恰当的鼓励性评价,扬长避短的赏识性总结,使学生对舞蹈学习保持一种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热情,增强自信,放松心情,为舞蹈情感的激发和调动提供前提条件。

舞蹈表演的情感体验 篇10

(一) 视觉的感知能力。优秀的演员总是对生活的点点滴滴充满了渴望, 他们善于捕捉事物, 观察生命并常常对那些美丽和丑陋的事物表现出激烈的反应, 他们不会像哲学家那样非常理性的面对。相反, 他们会以最热烈的情感去诠释生命的激动。细心观察、用心体验成为了他们标志性的活动。

这种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也永远不会停止, 就是在这种不断地追求探索中, 我们对身边的任何事物的任何一点律动都会在心中留下视象, 我们叫它内心视象。我们看大山得出巍峨、险峻的印象;看江河得出蜿蜒、波动的印象;看雄鹰得出盘旋、腾飞进而升华出拼搏、勇气、无畏的情感;看溪鱼得出悠然自在的印象等等。这些印象在我们看来都是鲜活的生命, 足以表达现代人各种各样的内心情感, 于是我们积累并保存下来了, 以便我们将来在舞蹈表演时灵活提取。

(二) 听觉的感知能力。所有这些作品的成功绝非偶然, 那是平时对音乐知识的积累, 对听觉的不断训练的结果。“交响编舞法”或“舞蹈交响化”的观念似乎越来越深入人心, 编导开始聆听音乐, 不仅用心去感受音乐, 而且还通过曲式分析的方法来解剖音乐。还有一些舞蹈编导把自己搜集来的不同感觉、不同风格的音乐交给演员, 让演员先听音乐, 然后随着音乐自由起舞, 编导用摄像设备纪录那自然的瞬间, 然后选择其中一些优秀的部分组合起来变成舞段, 再组合、重复组合, 一个舞蹈作品就问世了。

(三) 触觉及整个身体的感知能力。演员的任务是完美塑造人物形象, 区别于单纯的动作的准确性。为了尽可能的满足审美的需要, 所以这个层次感知的不仅仅是舞蹈的具体动作, 而应该感知人物内心的情感, 人物与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 以及在舞台上的充分传达。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动作挺规范的, 但是演员太木了”。究其缘由, 是因为这样的表演是没有情感支撑的, 没有完成心理动作与外部动作的结合。作为演员, 这样的结果是失败的, 也是毫无“舞蹈感觉”可言的。舞蹈表演艺术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艺术, 除了从小就开始的对身体材料的改造外, 更难能可贵的是向改造了的身体注入感情, 而表达又是无声的。

二、生活情感的体验

(一) 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艺术来源于生活, 舞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在原始社会远古人在没有文字和语言之前就学会了以“手舞足蹈”来传情达意。他们在狩猎归来时用舞蹈来庆贺收获;在部落之间战争前用舞蹈来提高士气;在遭到天灾人祸、疾病等破坏时用舞蹈来祈祷、驱魔逐疫等等。

为了源源不断地创作与演出, 编导和演员都需要对社会生活的长期观察和积累。生活积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可以从书本录象上获得间接经验, 但更重要的是亲身体验观察。

(二) 文化的积累。我们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现代社会各门科学在高度发展, 知识在迅速更新。信息的传播速度达到惊人的地步, 也正因为如此, 现代人对美的追求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换言之, 现代人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带来了多层次的情感。这一切无疑给我们的舞蹈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内容情节, 不再被一些程式化的情感表达方式所感动。

众所周知,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要做到能让观众感觉到什么且不论编导对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的重要性, 但从演员来说, 我们舞蹈艺术不需要“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的人。我们需要的是充满智慧的人, 而现状却是这样的:我们的舞蹈演员由于自幼学舞, 过早的离开了学校, 虽然舞蹈专科学校也开设文化课, 但始终比不上普通学校的知识那样系统、扎实。外加上, 在专科学校的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一种重视专业训练, 轻视文化课的习惯, 而这种恶习的养成当然也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在此尚且不论。

舞蹈表演必须有真实的情感, 真实的情感是动作表演的起因, 也是动作表演的目的, 真实情感的始终贯注使形体感觉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使想象的世界有坚实的生活基础, 使高难度技术技巧有内在的冲击力, 而不是对演员个人才能的华丽装饰。真实的情感能使舞蹈表演不断弹拨观赏者心灵上的琴弦。舞蹈表演崇尚真实情感的获得与存在, 因此我们必须完成对生活情感的充分体验, 而体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复杂内心情感, 必须建够舞者自身的多层次的知识结构以及丰富的艺术知识和文化知识。只有建立在真实情感基础的表达, 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舞蹈形象。

参考文献

[1]姚泳全, 马景星, 周宏荣, 彭玲.舞蹈表演艺术[M].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文献情报机构下一篇:微分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