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情报机构

2024-07-31

文献情报机构(精选6篇)

文献情报机构 篇1

文献情报人员是一类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担负着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他们为我国的文献情报事业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对某文献情报研究机构情报人员2007年健康检查检资料进行了分析,了解情报人员的健康状况,为提高他们健康水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国某文献情报研究机构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研究生共432人,其中男性155人,女性277人;年龄范围21~89岁,平均年龄49岁。

1.2 方法

1.2.1 检查项目

体检项目包括胸片、心电图、B超(肝、胆胰、脾、肾)、血脂、空腹血糖测定、男性前列腺、女性乳腺、子宫附件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查等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体检中心做出体检报告。

1.2.2 高血压诊断标准

按1999年WHO最新诊断[1]即SBP≥140mm Hg(1mm Hg=0.133kPa)和(或)DBP≥90mm Hg。

1.2.3 糖尿病诊断标准

按1999年WHO最新诊断即空腹血糖>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糖尿病。

1.2.4 高脂血诊断标准

TC>6.1mmol/L、TG>1.7mmol/L、LDL-C>3.1mmol/L,3项血脂指标中有1项增高即诊断为高脂血症。

1.2.5 资料分析

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采用χ2检验的计数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和年龄结构

本次调查的432人中,男性155人,女性277人。60岁以下年龄组占调查总人数的72.90%,60岁以上年龄组占调查总人数的27.10%,见表1。女性60岁以下的为76.53%,高于男性的66.46%,男性60岁以上的为33.54%,高于女性的23.47%。男女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6,P<0.05)。

注:χ2=5.116,P<0.05。

2.2 体检异常率构成比情况

本次参检的情报人员异常率构成比为96.99%,其中男性异常率为94.19%,女性异常率为98.56%,女性略高于男性,性别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P<0.05),见表2。

注:χ2=6.480,P<0.05。

2.3 常见疾病检出性别及年龄的分布

该人群常见前10位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骨密度异常、痔、心电图异常、眼底动脉硬化、高血压、脂肪肝、胆结石、糖尿病、白内障,见表3,高脂血症检出率为36.57%明显高于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率的18.6%[2],高血压检出率为18.29%,低于中国成年人患病率的27.2%[3]和有关文献报道的25.1%[6],脂肪肝检出率16.67%,高于城市居民患病率的10%[4]和有关文献报道的11.8%[6]。糖尿病检出率为4.40%,高于1996年全国流行病调查水平的3.21%[5]和有关文献报道的3.8%[6],而其他疾病的检出率分别是骨密度异常率为35.19%、痔27.55%、心电图异常24.77%、眼底动脉硬化23.61%、胆结石6.02%、白内障3.70%。不同年龄组每种疾病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脂血症、眼底动脉硬化、高血压、脂肪肝、胆结石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骨密度异常、痔、心电图异常、白内障检出率以大于或等于60岁组为高,这与高龄器官老化,功能减退密切相关,见表4。女性的乳腺增生,不同年龄组检出率中20岁~组占88.89%,最高,与相关研究资料发现年轻化趋势[7]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68,P<0.01)今年在体检中发现子宫肌瘤2例,在职1例,退休1例,现在这2位患者均在术后康复期,这充分体现了健康体检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

3 讨论

体检结果显示,该人群常见前10位疾病不同年龄组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检异常率构成比为96.99%,性别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P<0.05),本人群疾病可划分为3类疾病:第1类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心电图异常、糖尿病、骨密度异常。第2类是外科的痔、胆结石和乳腺增生,第3类是眼科疾病,即眼底动脉硬化、白内障。这3类疾病已成为危害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严重威胁着这个人群的身体健康,其危险因素可能是与社会竞争加剧、生活水平提高及工作节奏紧张有关。这主要与长期伏案工作,用眼过度,久坐,活动少,生活不规律,心理压力过大,无科学的膳食结构、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以及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熬夜等不良因素有关、同时也与高龄器官老化、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本人群的疾病特征,医务人员邀请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为广大职工举办《保护心脏,关注健康》、《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妇科保健》等健康讲座,采用门诊常规诊疗、咨询盐勺发放、血压和血糖的监测,进行《职工健康报》、《图书阅览角》、电子广务平台的普及和宣传,让离退休职工走进中关村医院健康教育课堂等方式实施干预,虽然有所成效,但还需深入开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生活方式病的探索”的数据统计,其中改善生活方式所起的作用约占70%,而纯医疗技术所起的作用只占30%[8]。因此,开展定期的健康检查,加强三级预防保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改善生活和行为方式(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心情舒畅等),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游泳、瑜珈、散步、太极拳等)及加强健康教育是保障文献情报人员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何燕,杜松明,王书萍.我校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4(1):105-106.

[2]卫生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2):919-922.

[3]顾东风.中国成年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84-89.

[4]张炜.浅析脂肪肝患者饮食和健康教育.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2007,5(3):66-77.

[5]向红丁,吴炜,刘灿群,等.1996年全国流行病学特点基线调查报告.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3):131-133.

[6]杨红宁,杨兴华,唐玉苹.某科研单位人员健康体检分析.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8,35(11):2133-2138.

[7]金守洁.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7.

[8]黄敬亨.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

文献情报机构 篇2

《图书情报工作》1989年第6期发表了邓小夏同志的《亟待开发的情报源――地方文献》一文,文章从地方文献内容的区域性、史料的翔实性、百科性来说明地方文献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源,并针对我国地方文献情报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解决意见,使人颇受启迪。但是,综观“四个意见”总觉得还有些言而未尽之处,或者说讲得还不那么彻底。本文愿就这个问题继续做一些探讨。

一、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与地方文献目录工作的关系

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一是要强化地方文献情报资源的管理系统,各级各类图书馆要加强地方文献的基础工作,丰富地方文献资源的收藏,改变地方文献资源系统结构单一的局面,采取多形式,运用多途径,丰富地方文献资源收藏。二是要加强对地方文献情报的研究,加工整理,发掘工作,开展智能服务。三是强化地方文献情报的传递系统,要形成多流向、多类型、辐射能力强,纵横交错的地方文献情报传递网络。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对地方文献情报在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从上述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加强地方文献信息库的建设,形成既为地方史志研究服务,又为现实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服务的联结国家和地方各级图书馆,各专业系统以及各机关单位图书情报资料部门的地方文献信息检索网络。保证最大限度地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地方文献目录在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家知道,所谓地方文献情报是指地方文献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并不是指地方文献实体本身。因此,所谓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实质上是指研究发掘地方文献中所包含的.广泛的知识内容。把这些知识内容及时、准确、系统完整地传递给读者,达到服务于四化建设的目的。从地方文献目录本质上讲,它是把地方文献的知识内容经过分析、加工、浓缩、著录成条目,再按照一定的检索标识编排组成目录,形成为地方文献信息传递的通道。为了有效地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当前在我国地方文献工作中,应该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加强地方文献目录建设,逐步实现地方文献目录工作的现代化。为此,我们应从地方文献目录学的理论研究入手,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把地方文献中的各种有用情报加工浓缩,编制成各种形式的目录、索引、指南,形成手工检索的目录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它们输入电子计算机,形成机读目录,并逐步按地区、按系统形成地方文献信息(目录)中心,通过联网检索,逐步形成纵横交错的地方文献信息网络,使地方文献目录具有全息功能、放大功能、检索服务功能和情报咨询功能。

所谓全息功能,是指由于地方文献目录可以冲破时空限制,把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分散在各种类型图书馆以及其它各有关单位的地方文献情报集中到一起,加强情报之间的联系,扩大情报量,它相对于孤立分散的情报单元讲,就具有了全息功能。所谓放大功能,是指通过地方文献目录,把跨越时空的地方文献情报集中起来形成系统的有序化的整体信息。按照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信息网络具有其放大功能。目录的检索功能,是地方文献目录的基本职能之一。通过地方文献目录提供的线索,可以查寻出所需要的地方文献,进而通过地方文献目录,对读者进行查寻地方文献给予指导,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这就是地方文献目录的咨询服务功能。

二、信息一体化管理对地方文献目录的要求及其对策

这里所说的信息一体化管理,主要是指文献信息一体化管理,其中主要又是指图书情报资料的一体化。所谓一体化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图书、情报资料实体一体化,另一个是指它们所包含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在历史上基于图书、情报资料的共源性,经历了长期的实体共同管理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图书情报资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阶段。由于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共同联系,诸如二者在内容、载体材料、作用、管理方法和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基本相同等。同时也由于二者一体化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文献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在一些机关图书室,地方综合性图书馆,尤其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已逐步建立起管理图书情报资料的信息中心,实现了二者一体化管理。这是发展方向。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收藏地方文献,不只是当地图书馆的任务,当地的档案馆、博物馆、文物所等也都要部分地收藏地方文献。所以,全面实现地方文献实体材料的共同管理是很难以实现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采取图书、情报、档案、文博等部门所藏地方文献所含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我认为是可以实现的。我们可以使上述有关部门所藏的地方文献的实体材料分别存放于不同的地方或部门,而把他们所藏的地方文献的知识内容浓缩后,贮存在文献目录或电子计算机信息库中,由一个部门集中管理目录和信息库。进而建立文献信息的检索服务中心,形成全国的、地区的、专业系统的、基层单位的不同层次的检索网络体系,这才是地方文献信息一体化管理的有效形式。而建立检索网络体系的主要工作,正是目录工作。

地方文献信息一体化管理对地方文献目录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协调图书、情报、档案、文博等部门所藏地方文献目录学理论。在地方文献目录学原理与地方文献目录工作的原则与技术方法方面,要互相借鉴,发展图书、情报等部门在理论指导方面的一致性。使图书、情报等部门在地方文献目录检索语言方面通用化。

其次,要加强地方文献目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了统一文献目录工作的标准,国家标准局批准颁发了《文献著录总则》、《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等一些标准。根据这些规范标准,条目的著录项目、标识符号、详简级次、著录格式等基本内容,在图书、情报部门已基本趋于一致,目录的组织原理与方法也基本相同。这就在文献目录的标准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了共同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地方文献目录的标准化是必须大力提倡的。从图书、情报部门来讲,为了适应地方文献信息一体化管理的需要,今后在组织地方文献时,应该尽可能少编那些不规范的地方文献目录。

再次,是要逐步建立地区性的、专业性的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先可以由比较重要的专题开始,分别编制图书的、情报资料的、档案的、甚至文博的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也可以按专题打破图书、情报资料、档案、文博的界限,打破地区界限,编制更高层次的联合目录。

第四,是要联合建立地方文献信息库。即按照标准化要求,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编制本系统的地方文献目录,形成不同层次的地方文献目录体系。然后按专业系统,科学设立并编制统一的软件程序,输入计算机,形成图书、情报等部门贮存、检索和利用地方文献的信息库。也可以按地区统一编制图书、情报等部门的有关地方文献目录的软件程序,以标准化要求输入计算机,形成地区性的地方文献信息贮存、检索利用的信息库。将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可以形成全国联机检索的信息网络。这应该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地方文献情报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对地方文献目录体系的建立将产生重大影响。

各国情报机构揭密(二) 篇3

美国国防情报局是根据1961年8月1日的国防部命令成立的。目前,国防情报局有4300~5500名雇员(包括1000名武官),预算在2~3亿美元之间。

国防情报局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六项:包括对情报资源进行组织、指导、管理和控制,对国防情报进行检查和协调,对情报任务的行动步骤进行监督,对国防部情报资源保持最经济、最有效的分配和管理,做出紧急反应以及满足国防部主要部门的情报要求。

1964~1965年之间,国防情报局又接受了几项附加任务:1、承担过去由个别军种在国家一级进行的图像情报任务 2、加强情报的传播,能和国际组织交流初级情报和“成品”情报。3、管理国防部的所有自动化数据处理项目和情报机构,这包括情报有效期的计划,数据处理任务的分配和重点的确定,以及为具有情报意义的数据处理制定政策和进行计划指导。将计划下放到陆、海、空三军的执行单位。4、负责秘密的“特种军事行动”计划。

国务院情报研究司

国务院情报研究司是美国国务院长期设置的从事情报工作研究的情报部门,著名的密码破译机构“黑屋”就是隶属国务院情报研究司的。国务院情报研究司成立于1957年,现有工作人员350多人,其中外事和情报分析人员200多人,其余为文书、管理人员。年预算为2000万美元。该司下设4个处、室,司长相当于助理国务卿,可参与国务卿主持的主要人员定期会议,以国务院高级情报顾问身份代表国务院参加国家对外情报委员会工作。

它本身没有搜集情报能力,主要任务是:对各种情报进行加工,依靠国务院的外交电讯及情报机构的情报,研究和散发有关美国对外政策的情报;散发美驻外各使、领馆发回的有关报告,并向使、领馆传递所需要的来自情报界的报告;协助驻外使、领馆负责人履行领导和协调使团活动。

陆、海、空三军情报局

陆军情报局是美国军事情报机构中成立最早的一个,建立于1882年,局长由陆军参谋部助理参谋长担任。该局下属有外国联络部、外国情报部、反情报部和情报系统等单位。另外,陆军还有导弹情报局、外国科技中心和情报支持活动局等专门特殊的情报单位。在陆军的每一个师中,都设有陆军情报司。该情报系统有3.5万人,每年经费预算7亿美元。与海、空军相比,它是三军中机械化水平最低的情报机构,较少使用高技术设备,它主要搜集战术性情报,为地面部队服务。

海军情报局是美国三军情报系统中规模最小的一个,但在外界看来是最神秘的一个。海军情报局经历几次扩张,1882年美国在航海局设立情报科,在1889年被改为海军情报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扩大为海军情报局。尽管冷战已经结束,该情报局的秘密程度仍然很高,依然采取20世纪80年代“冷战”高峰时的各项保密措施,使人们至今对它的秘密仍知之甚少。

海军情报局局长由海军作战部部长助理担任。局内设国外情报部、技术情报部、特别活动部等,总共1.7万人,年度预算经费为12亿美元。它不仅负责海军系统的情报任务,还担负着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电子监听任务。

空军情报局是美国三军情报系统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该局拥有大量高技术设备,总局下设19个支队、6个工作站及50个装备基地,共有专业人员5.6万名,年预算多达40亿美元。

空军情报局建立于1947年,由美国空军部负责情报工作的助理参谋长直接领导。下设的部门中,国际联络处负责掌握驻外空军武官搜集的情报;预测管理处负责情报的综合,出版《空军情报摘要》,研究东西方国家空军实力;目标侦察处负责整理分析敌对国家目标的潜在力量,研究战时美国所要攻击的战略目标。

国家侦察办公室

国家侦察办公室设立在五角大楼内,其公开名称是“空间系统办公室”,每年经费预算约70亿美元。从成立之日起,国家侦察办公室就是一个国家级的情报机构,具有明确的权力界限,发布的最高级指示具有国家级的权威,因此包括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及其他情报机构都必须执行,这使得它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整个美国情报界的活动。

国家侦察办公室的职能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参与间谍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对空中飞行的间谍卫星进行启动和关闭,以及使卫星进行面向太阳或背离太阳等技术操作;执行并帮助制订整个情报界的空间联合侦察规程和计划;详细记录侦察系统设备在招商过程中的中标情况。除此之外,它还参与制订全美安全部门必须遵照的法规。

文献情报机构 篇4

一、紧跟思想更新的步伐, 进行相应的改革

当今时代, 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中, 新技术不断出现并不断升级, 文献信息数量越来越多, 甚至出现了急剧增长的态势;教师或者科研人员想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查阅自己需要的大量文献资料已经宛如天方夜谭, 文献资料的庞大数量让他们望而却步, 因此, 对于文献情报工作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同时, 如今不同学科的互相渗透程度已经越来越大, 书刊的价格只涨不降给院系情报图书室带来了极大负担。一个院系情报图书室能够提供的资料是极其有限的, 本学院的专业类就不可能网罗全部, 更何况其他学科了。基于这样的现状, 高校的各院系情报图书室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院系范围, 应该抛掉“万事不求人”的保守思想, 与其他院系充分合作, 更新以往的文献情报工作模式, 有效提高文献情报利用率。

每个高校都有很多数量的学院组成, 还有许多教研室, 不同院系之间和不同教研室之间, 以及学院和教研室之间, 在地理位置上很多都相距较近, 有可能是楼上楼下, 有可能是前楼后楼。传统的学院管理中, 保证每一个学院具有独立的地位, 在各院系图书馆中, 采取的是封闭式和保守式管理, 院系情报图书室仅仅向自己学院开放, 其他学院则没有使用权, 这样做造成了很多的弊端, 一方面各院系情报图书室组织了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进行千篇一律的工作, 效率不高;另一方面, 经费不足, 有效的人力紧张, 书库的利用率偏低;并且由于经费的缩减和书看资料价格越来越昂贵, 馆藏量已经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 书刊质量也不高。虽然有些院系重视文献资料的收集, 但是数目极少的经费让他们面对巨额的文献资料采购费用时, 望而却步。院系情报图书室的资源已经跟不上读者需求的步伐。另一方面, 有些院系的采购量不断增长, 使书库的容量已经饱和, 许多有用的文献情报资料被新的书刊所覆盖, 从而造成本院系的利用率不高, 其他需要这些资料的院系无法利用的情况;基于目前出现的现状, 高校应该加强不同院系图书馆的交流工作, 使不同院系的图书室资料得到协调利用, 互相利用所需的文献情报资料, 实现整个高校的文献资料共享。

二、提高高校文献情报利用率的有效策略分析

1、打破院系界限, 提高文献情报利用率

每个院系不论大小, 各方面的教学条件都很齐全, 正好比“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比如, 某校的电力学院人数为60人, 但是考虑到科研和教学都离不开文献情报资料, 因此, 这个学院组建了自己的院系图书室, , 每年花费五万元左右用于书刊、文献资料的采购。电力学院虽然有一万册左右的藏书量, 但是并没有建立检索图书的系统, 因此, 文献情报服务相当不完善, 读者在寻找自己需要的文献情报资料时会相当困难。面对这样需要改进的情况, 应当这样进行合理协调, 以提高文献资料情报的利用率:让电力学院和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合作, 电子科技技术学院的一部分专业资料文献室改为电力学院专业的阅览室, 电力学院统一购买电子科技学院需要的专业文献资料, 将这些资料经过一定的处理后放在电子科技学院的阅览室内供读者使用, 电子科技学院就不必再购买文献资料。这样一来, 两个学院互惠互利, 减少了购书成本, 还提高了文献利用效率, 是一举两得的有效策略。

2、文献资料采购工作要协调统一的进行

以往不同院系文献资料存在着许多重复的现象,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也不利于丰富总体文献资料的种类, 因此, 为了避免重复采购, 并且将节约的成本用作其他种类资料的采购, 可以采用各院系文献资料统一订购的方式, 在采购前, 不同的院系进行合理协商, 将此案够资料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 每个院系负责其中的一部分;采购回来的文献情报资料可以由不同院系之间共享, 不同的院系可以互相光顾彼此的阅览室, 进行借阅, 每个院系的服务对象扩展到整个高校的师生, 从而提高文献情报的利用效率。

3、协调工作, 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高校文献情报利用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推动着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传统的文献情报工作形式比较单一, 服务的质量不高, 效率也不高。现在院系情报图书室已经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许多高校已经实现了这种新型管理模式。首先, 应当将文献资料的基本信息录入电子计算机, 建立目录索引系统, 当读者在相关界面上输入需要的文献情报资料的关键词时, 系统就会进行自动查询, 显示资料的具体位置, 方便读者查阅, 使借阅效率提高, 从而使利用率也提高;另一方面, 可以建立数据可系统, 建立电子图书馆, 为实现资料共享提供更便利的途径;另外, 还可以在院系图书馆的网页上发布新书资料和提示, 方便读者获得资料室的更新信息, 从而提高利用效率。

4、提高院系图书室文献情报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

文献情报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文献情报利用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更新极快的时代, 因此, 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工作, 熟悉文献情报管理的流程, 并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普及标准化的文献资料录入知识。

总结

院系情报图书室具有大量可以利用的文献情报资源, 可以供师生使用, 用于科研或者教学、以及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 面对院系情报图书室利用率不高的现状, 笔者以上的阐述中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主要围绕不同院系情报图书室的协调合作展开, 最终目的是提高高校文献情报的利用率。

摘要:本文主要联系当前院系情报图书室文献情报利用率低的现状, 为加强院系情报图书室的协调工作, 提高文献情报利用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加强,院系情报图书室,协调工作,高校文献情报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秀芝:《科学发展观与党校图书馆建设》, 《中国西部科技》, 2008 (12) 。

[2]秦世霞:《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和资料室的协调发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7) 。

[3]赵曼娟:《高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协调发展之我见》,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2) 。

[4]夏薇:《试论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21) 。

各国情报机构揭密(七) 篇5

联邦情报局

1956年4月,联邦情报局在美国支持下,按中央情报局的旨意和模式成立。从某种意义上说,联邦调查局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联邦德国的翻版。它是一个由旧纳粹分子、希特勒边防军高级将领掌管和指挥的秘密情报机关。主要任务是:负责搜集和分析外国的军事、政治、技术和经济情报。它不仅同联邦国防部所属的军事情报机构,及联邦内政部隶属的联邦宪法保卫局建立密切联系,而且还同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北约国家的各情报机构,建立业务联系和进行情报交流。

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后,原联邦德国的联邦情报局成为整个德国的情报机关。随着冷战的结束,联邦情报局一些传统的战略目标已经消失,同时又出现了诸多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新形势,联邦情报局对其方针、任务进行了一些新的调整,提出了新任务,确定了新重点,除了独联体和东欧之外,把北非、第三世界各国和地区作为关注的重点。

该局现有工作人员7000多人,设有100多个分局,工作人员大约2400余人,派往国外的情报人员则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联邦情报局下设4个司:一司,又称情报司,一是负责搜集情报,并将汇集的情报经鉴定后转送三司;二是负责向国外派遣情报人员和向联邦德国的各驻外国机关派遣人员。二司,又称技术司,主要负责无线电监听、广播监听等。三司,又称调研工作司,主要负责整理、分析和公开情报工作,其主要人员是军事、经济、政治方面的专家。四司;又称管理司,主要负责人事、总务和行政的管理。

联邦宪法保卫局

它是以联邦宪法设置的反间谍和反恐怖主义活动的机关,故名联邦宪法保卫局。创建于1950年9月,隶属于联邦内政部,总部设在科隆市郊的埃伦费尔德,约有工作人员5000余名。主要任务是搜集和分析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侦破国内的间谍、特务、颠覆、破坏、暗杀等活动,并参与制定各项保密制度和措施以及对身居要职的政府工作人员的政审工作。

1972年8月以后,监视外国秘密情报机关和外国激进团体在联邦德国的行动,也纳入该局的职责范围。恐怖活动和新纳粹活动的威胁增加后,该局又增加了这方面的国外防卫任务。1990年10月30日德国统一后,特别是由于东欧的剧变,使得联邦宪法保卫局把原来对付东欧和苏联的力量转移到对付恐怖主义组织、有组织犯罪集团、贩毒以及被禁止的技术出口等方面来。

总部下设8个处。在原东德所设的5个州里也设立了州宪法保卫局,每个局下设5个处:行政处、专业问题中心处、搜集处、分析利用处和反间谍处。每个局约有150~200名工作人员,在各州都设有分局,各州的分局归州内政部管辖。

联邦军事情报局

也叫军事反间谍局、国防部情报局或武装力量指挥参谋部第二局,是德国最高军事情报和反间谍机关。

该局总部设在科隆,现有工作人员2500人。主要任务是:汇集各种渠道获得的以军事为主的情报,加以分析、研究和鉴定;保卫德国国防军的安全,防范外国情报机关对德国国防军的安全构成的威胁;实施对驻外武官的领导和指挥;并负责审查约2万名接触机密文件的人的可靠性。它名义上不搞军队以外的情报工作,实际上工作范围远远超出了军队。

在国内6个军区内设有分局,总部内设7个处,另有一所国防军情报学校。该局效率在德国的各情报机关中堪居首位。仅1991年一年之内,就破获了谍报案件等1200多起。

日本政府和军队各拥有一套情报系统。目前,日本政府和军队的情报部门主要有:内阁情报调查室、公安调查厅、警察厅、情报调查局和情报本部等。

内阁情报调查室

内阁情报调查室是日本的最高情报机关,简称“内调”。它是在美国中情局的授意下于1952年4月成立的,当时定名为“内阁调查室”,直属内阁官房长官领导,1987年7月1日改为现名。主要任务是搜集中国、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情报,并综合其他政府情报机关提供的情报,整理后直接上报给首相,协助其制定外交和国防政策。

它的情报既有来自军方渠道的秘密信息,又有来自新闻媒体、公开出版物等的公开资料。国际情报界专家指出,一些日本驻外机构人员、出境旅游者、参加国际会议的专家学者等,其中有人打着各种合法的旗号,为内阁情报调查室搜集机密情报。“内调”的情报搜集力度是很大的。据日本媒体报道,凡出国旅行后向“内调”提供“专题报告”的专家、学者,都将予以重奖。

公安调查厅

日本法务省下属的情报机构,1952年成立。它在表面上打着“防止破坏、维护国家安全”的旗号,而实质上却是一个地道的间谍机构,并作为美国情报部门的一个下级和协作组织而存在。公安调查厅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不仅搜集有关国家共产党、国内在野党的情报,监控执政党内部的派系斗争,还搜集外国特工的反间谍情报。

警察厅

日本警察厅隶属于国家公安委员会。它主要负责国内的政治、刑事案件的侦破;对侨居日本的外国侨民进行监视;执行反情报和反间谍任务。

情报调查局

驻外武官也是外国军事情报的重要提供者。日本的驻外武官受双重管辖,其一是外务省情报调查局向驻外武官提供经费,并起管理作用;其二是防卫厅防卫局负责选派驻外武官,并指导、分配业务。

驻外武官搜集的外国军事情报不得直接上报防卫厅,而是由使馆统一上报外务省,尔后由外务省情报调查局根据情况再转发防卫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情报的时效性,一些有价值的情报资料有时被扣留,影响了自卫队的情报工作。

情报本部

日本国会在1996年5月正式批准成立“情报本部”,并任命国见昌宏为第一任部长。新成立的情报本部设在东京的市谷,这里素以日本陆军大本营而闻名。

全球最新六大情报机构排名 篇6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前身是克格勃第一总局,1991年独立成为对外情报局。对克格勃遗留的臃肿庞大机构进行了缩编,甚至停止了在非洲和远东国家“近邻国家”的活动。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活力大增,从而成为美国眼中的“第一情报敌人”。

印度调查分析局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对这两个国家的情报机构的评价非常简明扼要,但妙趣横生。说这两个情报机构主要负责搜集对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情报,同时肩负着“颠覆对方”的重任。这是一对火拼的冤家邻居。

以色列摩萨德:全称为以色列情报与特殊使命局,于1948年由以色列军方建立。上世纪50年代,它首先搞到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美国公布后震动全球。60年代,摩萨德跨国跟踪,把二战中屠杀犹太人的战犯艾希曼从阿根廷抓回以色列受审。1966年,它又从伊拉克偷走最先进的米格21战机。美国研究者对摩萨德多溢美之词。

上一篇:智能引导车下一篇: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