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活动(共12篇)
情报活动 篇1
0引言
我国的行业协会是社会中介组织和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是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 在行业内发挥服务、自律、协调、监督的作用, 同时, 又是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行业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有关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为产业发展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建议和意见, 协助政府进行行业宏观管理, 开展学术交流, 科学普及, 把握产业和学科发展动态, 举办国内外行业产品、技术、装备的展览会、博览会, 组织编写行业专业书籍、教材和出版刊物。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涵盖了行业内产、学、研的所有重要单位, 省级以上的行业协会组织的活动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出行业发展情况、技术水平、存在的问题等, 其中蕴含的信息对科技情报人员极具价值, 参与行业协会组织的活动能给科技情报人员带来多方面的帮助。
1挖掘情报需求, 寻找新的用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 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很多科技信息资源, 而无需非要到科技情报机构才能得到, 因此科技情报机构的资源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我国科技情报服务已从传统的提供科技情报搜集报道与编辑出版、科技翻译、科技情报咨询、科技查新等传统的科技情报支持服务向情报与生产、科研、管理相结合, 注重战略情报与决策情报、专业主题信息服务、科技动态跟踪、信息分析与预测等决策支持服务方面转变, 这种转变要求科技情报人员主动去开拓市场, 寻找应当利用情报系统却没有利用的潜在用户的需求, 积极发展用户。许多情报机构或科技情报人员不知道什么企业想使用自己的资源, 也就无法为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找到真正的用户。参与行业协会活动, 可以在比较集中的时间与大量的会员接触,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去发现新的情报需求,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寻找科技情报服务的切人点, 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个性的科技情报产品, 扩展服务领域。
2及时了解行业发展、新技术研发动态
行业协会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展示会、会员单位调研等活动, 同行密集, 是获取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的很好机会, 可以得到论文、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展台的文字图片介绍、科技或市场信息手册, 以及洽谈、经验交流、录音录像等非文字信息。一个业务素质合格的科技情报人员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从会员的交谈中听出弦外之音, 分析出新产品开发情况和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等重要信息。
3提高科技情报人员专业水平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传统的科技情报服务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提供知识服务是新时期国家和社会赋予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的新的历史使命。由于情报工作是一个专业性、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科技情报人员的专业和知识面会比较广泛, 但在具体领域不够精深, 产出的科技情报产品的内容上广度够了, 但在深度上还有欠缺, 这样的产品到了行家眼里显然是不够专业的, 缺乏竞争力。为了保证情报研究、情报咨询等工作的质量, 要求情报人员具有高素质、跨学科专业知识, 因此, 情报人员就要不断拓宽知识面, 力求使自己成为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行业协会的会员专家学者云集, 其中不乏业类的顶尖高手, 听他们作学术报告、经验交流, 是很重要的学习机会, 能够扩展科技情报人员的知识面, 进而提升科技情报人员的综合素质。
4利用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宣传
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了解科技情报服务机构的工作性质, 甚至还有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对科技情报信息的概念都很陌生, 企业科技信息咨询意识淡薄, 对企业的科技信息收集、开发及利用不感兴趣, 更不了解科技情报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科技情报人员可以利用参加行业协会活动的机会, 大力宣传科技情报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宣传情报知识, 宣讲情报服务的内容, 改变科技情报服务不注重自身宣传和被动服务的软肋。
5探索新的科技情报服务模式
我国的科技情报服务从传统的文献情报服务向知识情报服务过渡, 这就对科技情报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的服务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需要。科技情报人员可以利用行业活动的机会, 跟用户进行深入勾通, 调查和了解企业发展特点及信息需求变化, 双方加深了解, 探索如何把科技情报的服务模式与用户的工作融合和协同, 嵌入到用户的工作流程中, 只有这样, 才能提供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科技情报服务, 使科技情报服务真正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成为创新的助推器。
6结语
行业协会为科技情报人员提供了一个主动服务的平台, 科技情报人员应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 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的活动, 提升自我素质, 生产出高质量的情报产品, 使科技情报服务工作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葛丽荣, 孙书平, 刘继山.浅谈新形势下科技信息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J].科学与管理, 2004 (6) :74-75.
[2]杨丽坤, 周星晨.数字化信息服务与科技信息工作人员素质探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18) :33.
[3]朱煜.试论科技情报人员应具备的信息素质[J].甘肃科技, 2007 (2) :217.
[4]马小渭.浅论地市科技情报人员的信息素质教育[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 (13) :168.
情报活动 篇2
竞争情报与信息服务课程论文
题目:
院系名称:管 理 学 院专业名称:班级:学号:B10111733姓名:周亮
人际情报网络在竞争情报中的应用
人际网络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人际网络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企业或者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无形资源,。企业人际网络又分为企业内部人际网络和企业外部人际网络。竞争情报是植根于人际网络中的一项社会活动。在详细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 充分揭示出广泛隐藏于企业人际网络中的竞争性信息,提出必须培育企业内部人际情网和企业外部人际情网以获取竞争情报;同时也提到在竞争情报收集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技巧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人际网络;企业人际情报网;竞争情报;情报收集。
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是一种过程。国外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表明,企业想获得的竞争情报中80%的信息潜藏在企业内部。企业员工与外界的联系是这些信息的重要来源。因此,鉴于人际网络对网络中成员活动的影响作用,人际网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竞争情报领域的青睐。1人际网络的构成人际网络,又称社会网络(HumanNetwork或SocialNetwork),是重要的非公开情报源,是企业获取竞争情报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工具。通常可以被定义为一组节点(个人或组织),通过一套特殊形式的社会关系(如友谊、买卖、相同的会员身份等)所形成的联结]。人际网络是由某些个体(个人或组织)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包含两个要素: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联系。两者互相依赖、互为依存。节点的角色属性(如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职位等)是客观的、显性的,较长时间内固定不变,便于测量与确定。节点问的联系(如个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企业问的供需链关系、战略同盟关系,企业与顾客间的关系等)却是主观的、隐性的、动态变化的,不容易被察觉到。
1.1节点
节点就是指网络中的个体或者机构,根据来源角度的不同,可将节点分为:外部节点,即企业外部的个人或组织;内部节点,即有可能和企业外部供应商、顾客、销售商等打交道的部门与个人均可成为企业的内部节点(见表1)。
就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为例,内部节点常常被忽视,但很多外部节点往往是通过内部节点与企业发生联系,通过企业的内部节点可以侦测外部节点的相关信息。另外,企业内部节点及彼此间的联系往往隐含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而且内部节点的创建和管理成本远远要比外部节点小。
1.2联系
联系是交流的方式和内容,构成了人际网络的基本结构和框架,正是基于彼
此之间的联系,网络内的节点才能互相关联,发挥各自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亲属、朋友等角色,组织与组织之间通过咨询、合作等关系,形成彼此之间的联系。根据节点间联系的不同,可以把人际网络分为友谊网络、咨询网络、信任网络和工作流网络。如下图。
友谊网络是以节点问的相同爱好、频繁交流为基础,保持亲密关系而建立的人际网络,如亲人、朋友。节点间通过语言、肢体接触等方式巩固彼此问的联系。咨询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组织在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中遇到的问题而建立的人际网络。节点问通过签订合约、履行职责的形式实现联系。信任网络是个人或组织为追求共同利益、相同日标而达成的基于彼此信任的合作关系而建立的人际网络。节点间主要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约等正式文件的方式形成联系。工作流网络是组织为了促进工作流程中各环节的交流与合作而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节点间依靠传统的层级管理或合作协议来维持联系。
2人际网络在企业竞争情报中的作用
普赖斯科特先生在为《竞争情报丛书》所写的序言中将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及其运行机制作为西方竞争情报工作实践的4项经验之一。我国的包昌火研究员提出人际网络是竞争情报的重要平台,即平台论思想。晏创业博士认为竞争情报活动是嵌人人际网络的一种社会活动。笔者认为人际网络对于企业竞争情报的收集与分析具有重要作用,是联系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桥梁。
2.1竞争情报收集阶段——核心节点
人际交流作为人类交流的主要模式,是重要信息的主要来源。竞争情报中的四分卫法就是通过人际交流获取情报的重要方法,由人际网络中节点间联系架构而成的网络结构也是重要的情报源。面对覆盖范围较广的信息来源渠道,人际网络的相关理论能够辅助企业识别出最有价值的情报源,找到切人点开展企业竞争情报的收集工作。
劳曼等人提出了确定网络界限的两种途径,即唯实论途径(realistapproach)和唯名论途径(nominalistapproach)唯实论途径注重各个行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界限。唯名论途径依赖于网络界限确定自己的理论偏好。由于网络内的节点变动比较频繁,其数目往往很难确定.使用唯名论途径的网络确定者通常自己给出边界的标准,根据这种标准。大体上可以确定哪些节点可以纳入网络之内,哪些不能。人际网络的研究者常常根据行动者之间的相对互动频次或者关系密度来确定网络的界限。参照这些理论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情报源,识别与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相关的“核心节点”。在此基础上,企业员工才能明确对企业有价值信息的来源渠道,使企业保持对外界环境的敏感,从外界吸取对企业有影响的情报,并转化为企业的价值。
2.2竞争情报分析阶段———提供基于相似性角度的新分析途径
企业竞争情报的来源非常广,除了内部成员外,企业还可以从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等外部节点上获取大量的情报。由于信息的流通,这些情报源之间互相联系,使得企业所获得的情报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加之情报的量大,对这一部分重复情报的辨别与筛选势必会加大企业竞争情报分析的难度。例如,有些企业由于工作性质的限制,某些部门的成员全部拥有相似的背景和经历(如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或同一个争业等),总是使用同样的假设和分析工具来评价某种观点这虽然能增进成员问的了解和沟通,提高管理效率,但也会造成企业整体的惯性思维,缺乏创新性。同时.情报源的相似性容易导致情报的多余,而非互补,造成情报偏差的出现,增加竞争情报分析的工作量。实践表明,在个体所熟识的人群巾进行深度挖掘往往会得到更多相似信息。因而,从人际网络的相似性角度分析企业所获得的竞争情报,能够降低重复情报}lj现的可能性,减少竞争情报分析员对情报的筛选与甄别工作。人际网络的相似性越低,就越能提高获取相关情报的可能性。另外,从相似性较低的情报源获得的资源可以使竞争情报分析员比较不同来源的情报,并评估其准确性。
此外,为了从各种情报源巾提炼出对企业有用的情报,不仅需要竞争情报分析员、竞争情报部门的努力,还需要高层领导、各职能部门、领域专家及企业人际网络内、外部的其他节点的参与。实际上.竞争情报分析所得到的成果是文献资源和人际资源、文献交流和人际交流的结品。
2.3竞争情报服务阶段——连接隐性知识服务
在竞争情报服务阶段,人际网络通过把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联系起来,能够为企业提供隐性情报(隐性知识)。从知识管理角度分析竞争情报活动可以发现:竞争情报过程的实质就是信息、知识与情报相互交流与转换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知识管理侧重于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以获取和共享存在于个体或组织巾的隐性知识为目的,即绘制“谁拥有知识”和“如何找到拥有知识的人”的知识地图的过程。而这恰好是人际网络应用于竞争情报领域的根本目的所在。人际网络巾的节点不仅能够通过彼此间的联系传递信息,节点自身也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如企业员工的工作经验),而节点间的联系是传递知识的途径,也是隐性知识的来源之一。
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Granovetter)指出:不同群体问的沟通有赖于两组织巾各有一名成员相互认识,而形成唯一的一条通路即“桥”,桥这种跨越群体的弱连带关系是通向有价值资源的关键,可以传递信息与知识等资源。罗纳德·伯特(RonaldBur1)在结构洞理论中探讨商业机会的逻辑时提出:作为“桥”这样弱连带广布的人,最容易发现甲地之有与乙地之无,并居问操控搬有运无.从而获得商业机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拥有竞争对手所没有的情报,“桥”这样的弱连接就能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例如,银行与企业之间高层管理者的兼职就反映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而对于企业的实力、近期的规划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人际网络是获取、分析和交流非公开信息和隐性知识的重要途径,能够实现对企业中隐性情报的识别、搜集、处理、利用和管理,使其巾的隐性知识最大限度服务于企业。IBM用人际网络改进知识的创新与共享
知识是企业进行决策、制定竞争战略的关键因素。下面以IBM公司为例,分析企业如何利片J人际网络从内部获取知识从而提高竞争优势。人们在获取信息时.除了联想到数据库或应用手册等信息资源外往往还会透过其人际关系以获得所需信息。基于此,IBM知识研究所设计了“KnowxAccessxEngagexSafetyxNetwork”网络模型.并提出了有助于提高网络节点问协作的几种干预。
通过考察网络的4个因素可以判断什么是阻碍知识共享的普遍因素。一旦鉴别出来这个因素,就能够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1)知识分享。知识分享有助于组织巾的成员对彼此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有所了解,知道“谁”有哪方面的知识,知他人之所知,并可以要求及时地获取他的知识。
(2)互相读取、彼此交流。单纯的了解并不能帮助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有别于文件或数据的传送,只有拥有知识的人积极地帮助缺少知识的人思考他们试图解决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知识创新。组织成员问互相读取、彼此交流有助于需要帮助的成员评估哪些人会积极地和自己交流.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3)安全感。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联系具有一些属性.这些属性可以影响交互中出现的学习和创造性的程度。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咨询信息时,这个人自然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受到求助对象的攻击,因为这一行为暗示着无能力和依赖。因而以安全或信任程度为基础,可以为组织成员间知识的探讨和创新提供空间。组织成员以安全或可靠为特征的联系能够提高组织知识创新的能力。
分析组织内的这些因素,可以了解组织成员彼此对对方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理解,评价组织的整体凝聚力;识别网络巾的中心人物,以理解组织中对知识刨新和应用方面最有影响力的人;了解那些没有和网络直接联系的成员,因为他们可能代表没有充分利用人际网络资源的个人.是组织知识交流与创新的突破点所在。
网络的四要素分析,不仅适用于企业内部,而且还适用于企业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帮助企业了解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以更有效地做出决策、制定竞争战略。
4结语
正是人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关键作用,使得我们认识到“知识管理”与“合理建设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相通的。这也是“先进事物常常是相通的”的很好体现。当我们把知识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实践的指导思想时,便自然地将实践性极强的竞争情报工作与先进的管理思想结合了起来。加上我国社会成员问的联系主要建立在由亲缘、地缘等决定的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因而人际网络携带的信息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较之两方社会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并南技术的竞争逐渐转变为知识、人才的竞争,因此人际网络也将会在企业竞争情报活动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包昌火,李艳,竞争情报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30-172·
【2】王翠英,企业内部人际网络初探,科技情报开发,2005(6)
【3】晏创业,竞争情报活动中的人际网络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5
竞争情报与情报分析经典案例研究 篇3
[关键词]竞争情报;情报分析;案例研究
一、竞争情报的概念
竞争情报并没有标准的定义,美国匹兹堡大学的John E·Prescott认为企业竞争情报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根据竞争动力(包括非市场冈素、行业竞争对手、潜在的竞争对手和本机构的竞争对手)发展可付诸行动的预见的过程;竞争情报专家协会(SCIP)对竞争情报所下的定义是:竞争情报是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用合乎职业伦理的方式收集、分析和传播有关经营环境、竞争者和组织本身的准确、相关、具体、及时、前瞻性及可操作性的情报。
二、经典案例概述与分析
1.摩托罗拉公司案例
(1)20世纪末摩托罗拉公司面临经营危机。摩托罗拉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成为美国著名的电视机制造商,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该企业忽视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新的竞争对手已迅速崛起,仍然集中力量生产落地式电视。索尼、松下等日本企业则认真研究国际市场彩电发展趋势以及美国顾客需求变化,准确把握顾客消费心理,迅速研发了便携式彩电。而摩托罗拉公司拒绝改变自己的经营发展模式,最终在竞争中失败,于1974年退出电视机市场,被迫将国内电视机业务卖给了日本的Matsushita公司。
(2)通过竞争情报分析研究果断确立发展新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摩托罗拉公司逐步认识到竞争情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首先成立了专门的竞争情报研究部门,加强了信息管理,同时针对日本的竞争对手进行情报研究,发现在彩电方面已无法与日企进行竞争。因而果断地决定将主要产品开发重点转移到移动通讯领域,并且专门成立了针对日企的竞争情报研究的机构。同时摩托罗拉还跟踪诺基亚、爱立信等新的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加强信息集成管理,通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从而确定了摩托罗拉公司世界顶级移动通讯产品生产商的地位。
摩托罗拉公司依靠竞争情报保障了公司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果断地重新确定新的发展重点,使其电子通讯主要产品在世界范围的市场上有着杰出的表现。
2.IBM公司案例
(1)20世纪末IBM公司面临经营危机。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IBM公司对市场竞争趋势的判断出现重大失误,忽视了迅速发展的PC机革命,并且集权化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加快了公司经营危机的来临,到20世纪90年代,公司终于陷于严重的困境中,成为美国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净亏损户,公司发展和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1993年1月,IBM董事会决定辞退公司总裁,并聘请曾任职于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原美国RJR食品烟草公司总裁路易斯·郭士纳,担任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逐步建立和完善竞争情报体系。郭士纳做出了一系列措施:(1)成立政策委员会和事业运营委员会。(2)建立了遍及全公司的竞争情报专家管理其全部运作的核心站点。(3)组织实施了“竞争者导航行动”竞争情报项目,重点针对IBM在市场中的12个竞争对手。(4)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司的竞争情报体系。该竞争情报体系包括完善的管理信息网络和监视竞争对手的常驻“专家”和与之协同工作的IBM公司的竞争情报人员,以及各个部门的代表,构成一个个专门的竞争情报小组。随着这一体系的不断完善,竞争情报在其经营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建立竞争情报体系的初步效果。通过调整竞争情报工作重点及建立新的竞争情报体系,使IBM增强了公司适应市场变化和对抗竞争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公司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三、摩托罗拉公司与IBM公司的成功经验总结
注重情报收集,建立专门机构。公司管理决策层十分重视竞争情报的搜集、分析和利用,建立和不断完善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并在经费和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每年用于竞争情报活动的经费投入达数百万美元。
关注竞争对手,了解竞争对手。公司通过竞争情报全面了解竞争对手的策略,摸清对手的弱点,使公司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更加准确把握发展机会,掌握顾客的需求,使公司屹立不败之地。
根据竞争情报作出最正确的战略决策。充分发挥竞争情报的决策支持作用,根据公司优势,及时果断地调整发展战略,以便更好地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抓住机会主动出击,争取赢得竞争胜利。
建立和完善竞争情报体系,及时地交换最新信息,客观分析并提出有创见性的建议。建立竞争情报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来自公司各业务部门的专业人员,并且凭借各种技巧和经验,彼此传递、分析和判断信息。
四、案例给予我们的启示
摩托罗拉公司和IBM公司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竞争情报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点。
1.竞争情报是企业准确决策的前提。决策决定着企业的前途与命运。企业准确决策是由准确、及时、充分的情报信息作后盾的。竞争情报能够避免或减少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对企业自身、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等的认识或判断的不确定性以及该方面竞争情报信息的不对称性,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2.竞争情报是企业市场定位的向导。企业在进行市场定位时离不开竞争情报。而要想找到进军新市场的切入点,就必须事先全面了解欲涉足的领域中的所有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所做的市场定位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有效评估,适时调整方向,将企业开辟新领域的风险降至最低。
3.竞争情报是企业运营风险的警示。对一个企业而言,外部环境的任何变化,包括技术的、经济的、以及政治的因素,都可以对企业的利益乃至生存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能阅读早期信号,发现并预知这些可能的变化,就可以利用所剩时间预先采取相应措施,避开威胁。 寻求这种能力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参考文献:
[1]刘光明.摩托罗拉的全球文化战略[J].中外企业文化,2001(5).
[2]刘义东.摩托罗拉如何搞内部激励[J].北京经济瞭望,2001(7).
[3]欧阳衫,车架明.变中求胜——世界著名大型跨国企业IBM的体制改革[J].市场周刊(香港),2001(7).
[4]仲英.制度创新——IBM运转的不竭动力[J],中外企业文化.2002(4).
[5]江和平,胡尊亮.企业竞争情报研究[J].现代情报,2005.
作者简介:张潇伊(1988-),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档案学,情报学。
情报活动 篇4
从最近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几场局部信息化战争来看, 一场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技术革命, 正加速推进新一阶段全球军事信息化的变革。为打赢现代军事信息化战争, 迎接这场新军事变革的洗礼, 应以指挥信息系统为支撑和纽带, 大力发展信息化为主导的体系型作战能力, 这也已然成为军事核心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
1 基本概念
1.1 指挥信息系统
根据《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指挥信息系统以前称为指挥自动化系统, 美军称为C4ISR系统, 是集指挥控制、预警探测、情报侦察、通信、武器控制和其他作战信息保障等功能为一体, 用于军事信息系统的获取、处理、传递、决策支持和对部队实施指挥与控制以及战场管理的军事信息系统。它是信息化战争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是作战要素的“粘合剂”、作战效能的“倍增器”和作战指挥的“神经中枢”。自20世纪50年代初创开始, 在军事需求牵引和技术发展推动的共同作用下, 指挥信息系统不断地发展、完善和成熟。
机步团指挥信息系统的运作首先是根据任务, 组织各类探测资源获取探测的目标特征数据, 然后通过对目标探测数据的融合、综合等处理, 形成决策所需的目标情报 (敌情) 。团指挥员再通过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对敌情我情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 形成理解一致的战场态势和制定作战计划方案, 实现对隶属部队以及各类武器平台的指挥控制。隶属部队及武器平台接收指控指令, 并采取相应行动, 整个流程不断循环往复。机步团指挥信息系统通过对各类资源和功能的最优组织运用, 一方面使每类资源和功能发挥其最大能力, 另一方面使整个运作流程的节奏加快, 整体效能提高。
根据机步团指挥信息系统一般的运作流程, 结合对大量已建的指挥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及作战指挥活动的总结提炼与分析, 可以抽象出基于机步团指挥信息系统的四类基本作战指挥活动, 包括情报活动、决策活动、计划活动、协调控制活动。这四类基本活动即是机步团指挥信息系统运用的抽象建模。
1.2 基于信息系统的机步团情报活动
作战指挥活动, 是机步团指挥人员及指挥机关对所属部、分队所实施的一系列指挥思维及行动。在作战指挥体系的基础上, 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指挥机构, 都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要求, 相互配合、密切协调, 在规定时限内有序完成一系列指挥任务及其相关工作, 以保证指挥目的的圆满实现。基于信息系统的机步团作战指挥活动, 是机步团指挥人员及指挥机关为完成特定指挥任务、达成的指挥目的。在实际作战的指挥过程中, 充分依托指挥信息系统进行反复运用和组织实施的指挥行为, 主要包括情报活动、决策活动、计划活动和协调控制活动。在情报活动上, 利用天基、空基、海基和陆基等多种信息获取力量, 构建全维覆盖和全域频谱的信息获取系统, 实时获取精确信息, 准确掌握战场情况, 跟踪态势发展, 使情报活动立体化、精确化。
情报活动, 是指挥者为掌握作战有关各方面信息而进行的情报收集、传递、处理等指挥活动。它是作战决策的前提, 是作战评估和计划的基础, 也是作战控制的基本途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情报收集、情报传递和情报处理。
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情报活动的情报源增多, 处理能力增强, 形成更有效的信息利用能力。部队的情报活动信息流程是其侦察情报部门为保障自身遂行各项任务的需要, 组织各类侦察情报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发的过程。侦察情报信息内容包括作战背景、敌情、我情和战场综合环境信息等在内的各类信息。侦察情报信息在经过多级融合处理后, 按照共享申请的授权, 又分发至上级、友邻、军兵种和地方侦察情报部门, 分发至本级指挥机构、所属作战单元、作战模块、分队、武器平台和装甲机械化单兵。
以机步团指挥机构完成情报活动的信息流程为例进行说明。首先, 团基指指挥决策中心对侦察模块指挥机构下达侦察命令;侦察模块指挥机构接受并分解上级命令, 马上对所属侦察单元进行组织协同;侦察单元接受具体的侦察任务后, 迅速组织情报侦察与情报收集, 尔后将收集的情报信息传递给情报处理单元。此环节需要对情报信息进行融合处理, 融合后的情报信息按照侦察模块指挥机构、团基指侦察情报部门、团基指指挥决策中心及其他相关部门与相关模块的顺序流转。其中, 相关部门包括火力协调部门、信息对抗部门、政治工作部门、作战保障部门和勤务支援部门;相关模块包括机动作战模块、地面火力模块、信息对抗模块、野战防空模块、后装支援模块以及作战保障模块;侦察单元包括无人机单元、轻型武器侦察单元、重型武器侦察单元、仪器侦察单元以及上级情报支援机构。
1.3 UML语言之顺序图
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统一建模语言) 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建模类语言。它可对各种复杂型、大型的指挥信息系统的描述可视化建模, 建立各种档案资料, 是一种容易定义、表达良好、功能健全且具有普适性的建模语言。UML图形包括类图、活动图、状态图、顺序图、用例图等。
基于信息系统的机步团情报活动系统是一个集分发、异步、实时等多种性能的复合型动态系统。所以, 要准确、详细地表征其信息流程, 需要建立指挥信息系统的动态行为模型。在创建功能性模型时, 可以用顺序图 (Se-quence Diagram) 来描述每个功能流程或其交互行为, 由此建立指挥信息系统的动态交互体系结构模型。顺序图是二维模型, 其Y轴代表时间, X轴表示研究对象, 通过消息传递机制实现对象之间的交互。交互消息按照时间顺序从上到下排序, 并在对象生命周期线上控制焦点来表示对象执行某个动作所经历的时间段。
2 基于信息系统的机步团情报活动模型
2.1 情报活动元素聚合
根据基于指挥信息系统的机步团情报活动建模需求, 对模型中功能统一的多元素对象进行UML聚合, 包括相关部门的聚合、相关模块的聚合以及侦察单元的聚合。其中, 部门包括勤务支援、作战保障、火力协调、信息对抗、政治工作等部门;相关模块包括作战保障、机动作战、地面火力、信息对抗、野战防空、后装支援等模块;侦查单元包括上级情报支援机构、无人机、轻型武器侦查、重型武器侦查、仪器侦查等单元。
2.2 情报活动功能用例图模型
基于信息系统的机步团情报活动模型开发的根本目的, 是要满足机步团作战指挥过程的信息化需求, 及时可靠地实现预定性能。所以, 对模型的顶层设计和功能用例模型的构建, 对于情报活动动态交互模型设计非常重要。
基于信息系统的机步团情报活动静态功能用例图模型, 主要用于描述系统的行为及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 系统外界参与者与用例以及用例与用例之间的交互关系。从各指挥机构、部门、模块的角度, 建立情报活动的功能模型, 如图1所示。
2.3 情报活动顺序图模型
在情报活动用例图的基础上, 用顺序图描述情报活动的动态交互模型。首先要分析系统中用例的实现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要包括一些活动场景, 而一个场景对应一个顺序图;其次, 要明确场景中所包含的对象及对象间的交互信息;最后, 添加选择、循环等信息。具体过程, 如图2所示。
模型中, 下达命令、组织指挥协同、传递情报信息是同步的。情报信息上报是递归调用消息, 同时也是一个异步消息。本文考虑到模型的简洁适用性, 没有对自身消息的传输、处理延迟作表示。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 应该按照上述的约束方法加以限定。
3 结语
明确基于信息系统的情报活动结构, 是情报活动建模的基础。通过模型的方式来描述情报活动的运行机制, 对于把握机步团指挥信息系统的运用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本文主要从机步团的角度对基于信息系统的情报活动建模进行初步探讨, 主要包括统一功能多元素聚合、活动基本功能模型、活动动态行为模型等, 从而为更好地分析机步团指挥信息系统组网运用模式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杏林.概念建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2]郭齐胜.系统建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3]彭文成, 孙明.基于信息系统的陆军武器装备体系训练[M].1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5.
[4]彭文成, 蒲玮, 潘丽君, 等.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指挥基础[M].1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5.
[5]韦伟, 赵殿奎.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研究 (信息系统篇) [M].1版.北京:军事友谊出版社, 2010.
[6]刘恒, 陈学广.一种基于AOP和UML的分布式仿真架构设计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 .
[7]江金龙.UML和Petri网建模方法及其在C~4ISR系统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07.
[8]彭英武, 李庆民, 王睿, 毛德军.面向任务的装备保障仿真模型体系研究与应用[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10, (5) .
[9]马亚平, 李柯, 王振宇.联合作战模拟系统体系结构设计需求分析[J].计算机仿真, 2004, (12) .
[10]陈永胜, 刘顺利.指挥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初探[J].科技信息, 2009, (19) .
情报信息收集途径 篇5
公安经侦部门担负着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任,向信息要警力、要战斗力、要效益是谋求经侦工作发展的重要举措。经侦情报信息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经侦工作的现实斗争和可持续发展。在全国经侦部门努力开创情报信息主导经侦工作新局面的今天,一切利于情报信息收集、整理、研判工作开展的途径,都应当被充分开发利用起来,并将效能发挥到最大化。经侦综合信息网就是这样一种有效途径。
经侦综合信息网是在公安网上搭建的信息平台,依托全国公安计算机网络,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经济案件受理、立案、侦查、破案等各个环节的网络化管理流程,实现情报信息的存储、分析、预警,实现与其他相关部门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但目前网络的建设缓慢,全国各级经侦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网络建设,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将网络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全国经侦综合信息网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公安网上开通经侦综合信息网的约有100余家,其中功能较多、信息量较大、更新速度较快的网站不到10%,其余90%的网站只有自己的主页,只能发布一些简单信息。
(一)网站功能单
一、内容匮乏。
纵观目前已开通的经侦综合信息网,总体上功能单一,大部分网站只有简单的文件发布功能,如简报、调研、案例分析等,信息有限,用户只能进行浏览,没有提供一些能真正为情报信息工作服务的功能和模块,在经侦参谋、服务两大职能上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
(二)信息量小、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发布滞后。
信息量的大小决定着网站的质量,是网站的生命线,体现了网站的价值。一些综合信息网上的信息更新速度很慢,有的网站是几天更新一次,有的甚至是一个月才能更新几条内容。而发布的信息有的是几天前的,甚至是几周前发生的事,严重影响了信息的时效性。
(三)人力、财力配置不到位。
一些经侦部门虽然开通了综合信息网,但人力、财力不到位,负责网络维护、信息收集等工作的人均为兼职,缺少既懂侦查破案又具备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才,对网络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维护解决。许多单位也仅限于开通了信息网,而对后期的日常维护、信息添加以及扩大宣传等基本没有追加,有的甚至开通后就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四)知名度不高,点击率普遍较低。
绝大多数网站由于内容缺少新鲜感、实用性,而无吸引力,不但其他省市的经侦部门很少浏览,就是本省市的民警也很少使用,使经侦综合信息网处于一种可有可无,无人关注的尴尬境地。
二、经侦综合信息网在情报信息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经侦信息综合网是经侦部门克敌制胜、快速反应的前提和法宝。
由于经侦情报信息建设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理念还有待进一步普及,大量宝贵的基础业务信息分散在民警个人手上,无法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开发利用,更谈不上现代化的整理、贮存、检索、研判、预警。经侦情报资料和网络信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经侦部门的快速反应,影响了防控和打击效能的提高,造成经济犯罪案件难发现、难侦破,犯罪嫌疑人难抓捕等被动局面。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特别是按照科技强警的总体要求,情报信息已经贯穿于经侦工作的始终,建立高度灵敏、功能强大的综合信息网络,将更为有效地开发情报信息资源,提升情报信息价值,为侦查破案提供最基础、最详实的信息,据此侦查人员就可以掌握主动权,变被动为主动。
(二)经侦综合信息网的建设是情报导侦工作模式形成的有力保证。
目前,情报信息已呈现出无限性、客观性、再生性、新颖性、系统性、共享性等特点。加强经侦情报信息工作尤其是加强经侦综合信息网络建设已迫在眉睫,它是各级经侦部门深入分析研究经济犯罪规律特点、实施科学决策的需要;是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实现服务、参谋职能的需要;是建立打防体系、实行系统侦查的需要,是改变被动局面、缓解警力紧张、减少破案投入的有效手段;是建立由线索到人,由人到案的侦查工作思路的先决条件;是形成以情报信息工作为中心,情报信息工作指导侦查工作的侦查办案模式的有力保证。
(三)经侦综合信息网是综合情报信息体系的重要支撑。
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网络无疑成为综合情报信息体系的一个基础平台,网络的互通互联使情报信息能够快速地传递到基层一线,能够使情报信息实现跨省市、跨地区的交流。经侦情报信息通过专业系统进行分类、汇总、存储,使得能够登录网络的各个经侦部门方便地使用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可以说经侦综合信息网是情报信息的一条腿,缺少了他的支撑,将制约情报信息体系的整体发展。
三、经侦综合信息网应具有的功能
(一)应具有强大的信息采集功能。
在一线各部门和经侦职能部门建立起网络信息采集上报制度,通过对整个经侦工作的归纳整合,对采集的信息,按内容进行栏目分类,在网站后台建立数据库进行存储,以便日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使用查询及功能拓展。
(二)应具有快速便捷的检索功能。
实现经济案件受理、立案、侦查、破案等各个环节的网络化管理流程。
建立开放的警务信息应用体系。以案件性质、犯罪嫌疑人姓名等元素为线索,进行检索查询;以某一信息为条件,进行相关信息的综合关联查询,包括常住人口信息,机动车信息,出入境人员信息,手机归属地信息等,发挥网络的智能作用,挖掘信息并串的利用价值,提高办事效率,为侦查破案提供快速强大的决策依据,为形势分析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应具有完备的办公自动化功能。
以经侦邮局和经侦基础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实现绝大部分工作在网上运行,使每名民警拥有与自己工作相配的信息资源和信息通道,通过网络顺利完成文件的上传下达,从而能够更高效地应对繁忙的警务工作。建立符合公安电子政务标准的基础信息平台,其中的重点是信息发布平台,及多媒体演示平台,包括图片、文字、声音和视频等。对网上发布的正式文件,包括通知、简报等,应该以简洁的通用模版方式进行套用。套用后的文件应为正规文件文体格式,包括标准抬头、字体、字号以及电子印章,打印出来的文件标准、规范。
(四)应具有经济案件的研判预警功能。
在广泛搜集情报信息基础上,要切实加强对信息的分析、统计、研判,不断提高对预测型和动态型情报信息的分析研究水平,总结归纳出经济犯罪活动的特点、规律。真正实现关口前移、主动出击,达到控制在前、先期制敌,及时揭露、有效打击经济违法犯罪分子,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五)应具有网络宣传功能。
紧密结合破案打击工作,充分运用图片新闻、警方报道等形式进行宣传报道,在公安网上积极报道经侦工作,弘扬经侦精神,宣传经侦形象。对于有代表性的经济犯罪,进行翔实及时的报道,以案释法,预防犯罪。
四、经侦综合信息网构建设想
(一)经侦综合信息网应以公安网为依托,在公安部二局的统领协调下,将全国各省市的网
站建设全面开展起来。具体到地市一级,做到内容详实,更新及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如犯罪嫌疑人情况、案件情况等信息收录其中,其他内容各网站自行添加,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逐步建设起以动态型情报信息为主导、以静态型信息系统为依托的联接全国各经侦部门覆盖社会面的全国公安经侦情报信息综合网络体系。
(二)充分实现网络预警功能。要真正实现对经济犯罪防得牢、控得住、打得及时的工作目标,彻底改变以往经侦部门在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被犯罪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
强化信息预警,发挥为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职能。
信息主导、服务实战工作是新时期公安机关预防、控制犯罪的重大战略,在经侦情报信息网路的基础上建立高效运作的经济犯罪预警机制,不失为一项标本兼治的长效措施。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尤其是恶性、严重的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其作案的过程也总是有迹可寻的。因为经济犯罪案件的终结点是获得赃款,而赃款尤其是巨额的资金流转,总是会留下流转的痕迹,这些流转的痕迹必然是异常的。当预警机制的建设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时,异常信息一出现,与异常信息相关的公司、企业、银行及其相关人员,就会进入经济犯罪侦查机关情报部门的视线,侦查部门就能及时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动向,甚至及时通知出入境、边检部门,监控并扣押犯罪嫌疑人,及时破案。
(三)要注意培养专业化人才,普及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能力。要多渠道筹集科技经费,保障经侦综合信息网建设,通过持续不断地培养和投入,经侦信息化的效果一定能得到体现,经侦综合信息网对情报信息导侦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正如互联网经过多年的推行,已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一样,经侦综合信息网也应当成为经侦部门侦查办案不可缺少的重要武器。
情报活动 篇6
【关键词】理论情报学;应用情报学;构建;发展
一、理论情报学和应用情报学构筑原则
理论情报学和应用情报学同属于情报学的两大分支,情报学系统的有效构建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情报学是一门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涉及学科比较多的专业性、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而且情报学的研究范围比较宽泛、研究内容较为丰富,情报学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要求各有不同,情报学的工作也比较枯燥、严谨,需要有强大的耐心、细心以及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因此,在科学构建情报学的理论系统时,必须事先明确确定构建的科学原则,以使情报学系统结构的构建能够遵循客观规律、健康科学有效发展。
(一)对象决定原则
构建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的结构系统,首先必须确定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的研究主题、应用对象等等,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使结构科学合理、有序有效。情报学是一个综合性图的、系统性的整体,其构成因素、环节比较多,必须明确知道每一个环节的对象是什么,才能更好地展开情报工作。情报工作的环节包括情报的生产、整理、流通、搜索、传递等等,情报流的形式不仅能够相互转化,而且能够进行分化或合并。情报的各种环节顺序、组合都会形成不同的时空结构,产生不同的情报结构,这也就是要遵循情报构建系统的对象决定原则。
(二)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指情报学的所有环节、所有事项必须遵循客观实际性、遵循事实。情报只有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才是有价值的。理论情报学和应用情报学的体系结构,都是基于情报流的形式、现象来进行分类划分的,情报学体系结构的研究对象就是对情报流的现象、情报实践活动的形式的特点特征来进行思考分类的。情报学必须反映客观现实、反映社会的真实现象、反映社会运动的真实规律、反映情报流情报现象的真实时空分布,这些都是客观性原则的体现,也是客观性原则的必然要求。因此,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的体系构建必须遵循客观性的原则,反映真实的客观现象以及客观规律,使情报学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为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提供服务。
(三)实践-认识原则
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是情报学学科下面的两大分支学科,是情报学的两大重要组成板块。理论情报学主要偏向于情报学的理论研究,对情报学进行一个认识上的研究,只有科学成熟的理论才能为实践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支持;应用情报学主要偏向于情报学的实践应用,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才能认识到理论的不足,才能促进理论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理论的改进与完善又促进实践的突破与创新,不断提高实践的成效。而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的体系构建也必须遵循实践-认识的原则,情报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式方法、研究技术等等都会随着时代的改变、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发生改变。
(四)结构演化原则
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的,发展是事物的永恒状态,而情报学的体系构建也是如此。情报学本身就是一门涉及学科广泛、涉及知识面较广的一门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各种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不断构成新的知识单元、新的结构体系。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的结构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其自身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不断变化的。
(五)辩证发展性原则
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事物是有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过程。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体系的构建发展同样遵循辩证发展的一个原则,情报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情报流都是具有时空顺序的,有一定的规律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情报学体系中的每一个因素、每一个要素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共同构建形成了情报学的整个科学体系。
二、理论情报学、应用情报学构成要素
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是情报学学科下面的两大分支学科,是情报学的两大重要组成板块,共同组成了情报学的整个体系。虽然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同属于情报学的范畴,具有很多相似性与共通性,也同样涉及很多相同的学科领域,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关联、相互融合渗透,是情报学体系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但是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仍然有各自独特的特点,有各自的研究重点、研究领域、研究范畴,因此,对于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的体系构建仍然需要分别研究,对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的要素分别进行分析论述。
(一)理论情报学的构成要素
理论情报学主要是对情报学的基本理论、情报学的产生、获得、流通、交換、搜索等进行理论上的研究,获得情报学的理论知识以及情报学的现实情况及客观规律,更好地指导情报学的实践工作更好的开展。理论情报学的研究需要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因此,对于理论情报学的体系构建要素将以学科为主要基础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情报学原理
理论情报学原理是理论情报学研究的基础内容,理论情报学原理主要包括情报产生原理、情报序号原理、情报传递原理、情报增值原理。情报的产生主要是从社会现象中产生的。情报序号原理,则是对搜集获得的情报数据信息进行筛选与整理,然后进行排序,从而可以提供给用户一个规范的情报。
2、情报数学理论
数学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是一个实用性极强的工具,应用范围极广。情报学的研究同样需要数学知识、数学工具。数学可以为情报的搜集提供方法,为情报的整理建立模型、找到规律,可以用数学知识对情报进数据的分析与研究。因此,情报数学理论为情报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情报哲学理论
哲学是研究事物规律的学科,对任何学科都有理论指导的作用与意义,对理论情报学也不例外。理论情报学的各个学科、各个情报流、各个环节、各个板块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理论情报学整体中的一个个个体,所有个体构成了体系整体,体系整体包含了每一个个体。理论情报学的发展是遵循着由小到大、由简单到科学、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演化过程。理论情报学的研究目的就是为情报学的实践应用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实践提供指导。哲学思想、哲学思维同样是贯彻到理论情报学的研究中的,使理论情报学的研究能够遵循客观规律。
4、情报经济理论
情报学的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使用、是增值,因此这也就离不开经济学。首先理论情报学的理论研究需要投入人财物,需要经济的投入。其次,投入之后必然关心产出的结果,对理论情报学的研究投入了人财物之后,要对情报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检验,对情报学的研究成果是否带来了经济效益,是否创造了经济价值。因此,情报经济学能够使理论情报学的研究对经济的投入与产出进行权衡与规划,作出最佳的经济决策。
(二)应用情报学的构成要素
情报学的应用主要包括情报的搜集获得、情报的呈现传递、情报的加工整理、情报的有效利用等等。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应用情报学体系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应用情报学体系的主要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情报资源
情报资源是获得情报的第一资源,情报资源主要包括物质性情报资源与非物质性情报资源。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当今信息时代也呈现成知识爆炸的一个特征,情报资源存在着数量庞大、杂乱、更新迅速等一些问题。因此,要获得科学有效的情报资源,必须了解情报资源的科学规律,掌握情报资源的分布规律、传播规律、发展规律等等。如何方便快捷地获得全面的有效的情报资源,是情报资源应用实践中应该重点思考考虑的问题。
2、情报检索
情报的形式主要是各种科学文献等等,情报的数量庞大杂乱,如果没有科学高效的检索系统、检索工具的话,很难短时间快捷方便地找到所需的情报内容。因此,情报应用中,情报的搜索检索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要建立高效的检索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设计出完善的情报检索系统,检索系统的设计要包括检索的语言、检索的内容、检索的方式等等,尽量满足用户体验。其次是让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检索系统查询自己需要的情报,提高检索的效率,检索方式可以包括题目检索、作者检索、关键词搜索、精确搜索等等,同时加强检索自动化的研究与应用,更好的服务情报的检索。
3、情报研究
搜集获得的情报只是情报的初级形态,具有不成熟性、不系统性。因此,在搜集获得情报之后,要对初级情报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对情报进行筛选识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留下真实的情报、精华的情报,然后进行整理归纳,将情报进行分类归档排序,然后还要对情报进行加工,完善情报的内容与形式。只有经过这样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才能使情报数据库能够更加完善、可靠、有序。
4、情报交流
情报的应用要建立在情報的有效交流、有效传播上。情报交流有利于情报利用效率的提高,情报交流包括情报的报道与传递两个方面。情报的交流,一方面是在用户中进行有效地传播,让更多的用户能够利用情报指导自己的决策与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是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中进行有效的交流传播,让情报学与其他学科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5、情报应用技术
情报的应用离不开技术,情报应用技术包括情报获得、整理、加工、检索、存储、查询的技术与方法。只有先进的技术进行支撑,才能保证情报应用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引领未来,在情报学应用中,同样如此。比如情报的整理加工,可以应用数学知识数学工具进行归纳整理,建立情报数据的数学模型,了解情报的分布规律等等。还有是应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的检索与交流传播,提高了情报的检索效率与交流传播速度。只有不断完善改进情报应用的技术,才能更好地为情报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与有效的服务,让情报应用工作能够开拓新局面。
三、理论情报学、应用情报学的发展趋势
理论情报学、应用情报学都在处于不断变化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学科的不断发展,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的知识在不断扩充、结构在不断调整变化,这些都加速了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结构体系的不断演变与发展。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报概念外延不断趋于扩大
情报的最先是局限于科学情报,然后是科学技术情报,再然后是科学技术社会情报。可以看出情报的概念外延正在不断地扩大当中。情报所涉及的学科与领域越来越多,包括经济学、哲学、数学、社会学等等,涉及的领域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等。情报的环节包括搜集、整理、加工、检索、传播、利用等等。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呈爆炸特点的时代,情报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情报的概念与外延也在不断趋于扩大,情报的范围也更加宽广。
(二)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与升华
各个国家对情报学越来越重视,情报学也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理论情报学、应用情报学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很多学者对情报学的概念、特征、分类、研究方式、传播方式、学科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等各个方面都有充分的研究,使情报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宽广、研究深度更加深入,使情报学理论系统更加科学完善。情报学的理论也经得起数学以及哲学的检验,用数学工具与哲学思维更好地开展情报学的理论研究,让人们对情报学的认识能够更加深入。
(三)理论体系构筑正在取得新的突破
情报学正在快速的发展中,众多的研究者对情报学进行了全方面、多角度的研究分析,拓宽了情报学研究范围、加深了情报学的研究深度,使得情报学的理论体系越来越完善。情报学的理论研究让人们对情报现象与情报规律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与了解,使得情报学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高效。情报学的理论体系将会越来越完善,往更高的层次、更好的方向发展。
结语
情报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情报学的发展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更好的服务。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是情报学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情报体系的科学建立有利于情报学的更科学地发展。未来情报学的发展趋势是情报学的概念外延将越来越广,基础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理论体系的建立也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科学。
参考文献
[1]徐涓,陈欣,李晓菲.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问题刍议[J]. 情报杂志,2008(01).
[2]刘伟,王颖,杜云祥,刘桂玲,张莉莉.21世纪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体系评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01).
[3]王知津,宋正凯.论情报学发展的后现代主义趋势[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02).
作者简介
情报活动 篇7
2010年是江苏科技情报事业和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创建50周年, 在此我谨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向50年来为我省科技情报事业发展做出无私奉献的广大科技情报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对长期以来支持我省科技情报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50年来, 江苏科技情报事业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技情报工作体系。几代科技情报工作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托, 不断开拓科技情报工作领域, 不断深化科技情报理论研究, 不断提升科技情报服务能力, 不断培养科技情报工作人才, 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信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之一, 是全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工程技术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科技信息网络管理中心、科技电子政务管理中心、科技评估评价中心、科技统计中心和科技查新中心, 为江苏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50年来, 江苏科技情报系统有效发挥了政府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全省科技情报系统着眼经济、社会和科技自身发展的全局, 组织开展了涉及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研究, 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有关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宏观管理等重大问题决策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省科技情报所自1985年以来先后承担了省、部级研究项目110多项, 获得国家及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4项, 其开展的江苏科技兴省战略与政策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地方立法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江苏省重点产业技术预见系统建设研究等重点研究成果, 为省委省政府及科技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50年来, 江苏科技情报系统为全省科技宏观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服务支撑。全省科技情报系统承担了大量的科技统计、科技评估、科技宣传等服务工作, 给全省科技行政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省科技统计中心大力加强科技统计分析与快速服务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科技统计数据的动态分析、监测和趋势预测等研究, 每年提供各类统计分析报告20余份, 为科技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2009年在科技部有关考核中位居第一。省科技评估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的绩效评估工作, 率先制定了省级科技评估规范标准, 其经验做法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推广。省科技网络宣传中心不断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和科技宣传能力建设, 坚持办好《江苏科技年鉴》《江苏科技信息》等刊物, 成为江苏科技宣传的重要阵地之一。
50年来, 江苏科技情报系统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科技信息服务。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集成了全省科技、文化、教育三大系统十家单位现有文献信息资源, 建立了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以及长三角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关系, 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跨部门、跨系统的共建共享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与平台, 目前注册用户近万家, 年服务量近百万人次, 为全省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支撑, 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
回顾过去, 江苏科技情报事业成绩斐然、令人振奋;展望未来, 江苏科技情报战线使命光荣、任重道远。希望全省科技情报系统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科教兴省战略, 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 埋头苦干, 以更加骄人的业绩和丰硕的成果为“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美好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战略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 加强前瞻性、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研究, 加快建立国家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及不同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的科技战略研究工作体系, 逐步形成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和长效合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数据统计分析。不断完善科技统计支撑体系, 加强统计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研究, 加快江苏省科技统计平台建设, 在科技统计制度建设、工作体系建立、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手段提升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和突破。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服务支撑。加强科技评估力量和业务建设, 进一步做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评估, 积极拓展社会化科技评估评价业务范围。要深入研究科技宣传的规律和方法, 创新科技宣传手段和载体, 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 不断提高科技宣传的社会影响力。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加快推进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建设, 强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和服务能力, 尽快形成覆盖全省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网络。要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力推进科技情报研究体制机制创新, 尽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不断提高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人才是科技情报工作第一资源的观念, 运用培养、引进、交流等多种途径, 吸引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善于创新的科技情报人才队伍。
当前, 我们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初见端倪, 科技情报事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坚定信心、共同奋斗, 努力开创江苏科技情报事业新篇章, 为发展创新型经济, 建成创新型省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情报活动 篇8
一、图书文献情报工作在职业教育中地位和作用
文献情报工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和科研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和科研的“耳目”, 为其提供各学科的新观点、新知识、新资料。只有了解各学科新动态, 掌握新知识,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图书资料室的主要工作是为教师备课、消化课堂上的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提供所需要的书刊文献资料, 以满足教师某一方面的特定需要, 也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提供所需要的知识。同时我们应该把情报工作理解为知识的一种动态的活动, 理解为传递中的知识。只有当它满足了教师研究的特定需要, 为教学和科研采用, 才能称之为情报, 否则, 它只是作为潜在的情报或情报源存在, 诸如书籍等。因此, 各学科的情报工作, 从教学科研活动中独立出来, 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发挥图书资料情报在提高各学科技能方面的优势。图书资料知识服务的特征是深入文献信息的内容, 开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文献资料的搜集整序、分析研究、筛选加工整理, 研究的情报及时报道出来, 是揭示文献资料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是提高文献资料的利用水平的重要途径, 能满足广大教师的需求, 为广大教师查阅资料节省时间, 提供很大的方便。所以情报研究工作是科研工作, 情报研究成果是科研成果。
二、文献资料检索的重点和方法
一般文献资料的检索, 读者要求查找的是某一篇文章、某一作者的著作、某数据或发表在某种期刊、某一时期的文献等内容, 此时读者已知道具体文献或其线索, 只要按照读者所提供的线索去查找, 一般就比较容易检索到有关的文献资料。有关特定主题资料的搜集, 读者要求查找的是属于某课题方面的文献资料。这种课题文献范围反映的内容比主题范围更加广泛复杂, 有可能涉及几个学科或包含若干个专题。这就必须对课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掌握与课题有关的基本知识, 查明读者所需要的文献范围、重点、时间与深度, 以便准确地选择收集途径, 有效地检索特定课题所需的全部文献资料。
文献是教师资料室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编制文献是为了将大量的、分散的文献资料、累计起来。如果说存储文献是检索的基础, 那么检索文献就是存储的目的。掌握检索方法, 就是要充分发挥文献资料的潜力, 开拓广泛的情报来源, 提供读者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也体现出了“一人开卷, 百人受益”的作用。具体做法是把新编制出的题录、书刊、索引、文献首先提供给重点读者。当他们提出要求时, 资料员要帮助查阅来达成为教学研究服务的目的。同时还要主动地根据重点读者在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中所从事的专题、课题来组织图书情报流通。对有重要意义的教研工作还应进行跟踪服务。跟踪服务是专题服务的深化。尽量满足重点读者在研究过程中不同阶段, 对文献资料需要的供应, 扩大视野, 获得更多的有关资料, 同时也体现出图书馆资料工作较高的服务水平。
三、加强图书文献情报职能, 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础
高校资料室是一个文献情报中心, 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科研情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切教学科研活动都离不开文献资料, 它的中心工作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出人才、出成果, 以扩展教学知识的视野, 培养高能力、高水平的人才。
图书资料工作虽然具有学术性, 但它的具体工作纯属于服务性质, 在服务工作中要发挥“特殊教师”的作用, 向开拓型和研究型的教师需求基础上, 主动地有选择地提供图书文献情报的专题服务。图书资料室都有自己的重点读者, 重点读者就是服务重点, 应给予重点保证, 优先服务。具体落到实处, 就高校图书馆而言, 其重点读者自然是广大教师。从资料内容上, 对教师们因备课或编讲义而提出的查阅需求, 我们可以推荐与教材有关的参考资料和工具书, 以及与教材有关的其它知识性参考书。对于教师们因搞科研而提出的资料或工具书需求, 我们可以及时推荐, 帮助他们尽快查找资料。图书资料室应根据读者的需要和使用特点, 采用多种借阅流通方式, 如外借、查阅、咨询、定题等工作, 既知人, 又知书, 本着热情谦逊、耐心诚恳的服务意识, 从而发挥图书资料情报应有的作用, 使广大教师在这些服务当中受到教育, 获得受益, 适应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哈森.资料室的情报服务职能.
[2]廖娴云.浅谈高校图书馆定题定向服务.
情报活动 篇9
竞争情报是指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是企业实践中管理学、经济学理论融的产物,对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企业而言,竞争情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市场竞争。依靠竞争情报,企业可以更高效的切入营销市场,了解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现状以及整个市场动态,使得决策者能及时的调整营销策略;(2)技术研发。依靠竞争情报,企业可以把握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重点,了解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研发动态,保证产品开发的效率;(3)技术预测。依靠竞争情报,企业可以了解本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明确技术改造过程中的方向和路线。
竞争情报研究的快速发展和成果的普及应用,能够帮助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明确与国外的差距,明确自主创新的方向,打入国际产品市场,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实力。
2 情报信息机构的特点及优势
2.1 资源优势
各个省市的情报信息机构都是依托于当地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作为相关信息的生产者,往往拥有多个文献信息数据库及各类科技资源平台、网站。成规模的信息源为开展竞争情报研究和推送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人才优势
相对与我国情报领域发展现状来说,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高学历专业人才往往集中于情报信息机构,专业工作人员除了专注于情报学的研究和服务外,相当一部分还拥有多学科专业背景,多重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经验可以使他们迅速投入到角色之中。
2.3 传播媒体优势
情报信息机构多数创办有区域乃至全国范围知名的情报学期刊和声像产品,这些传播媒体将为以后的竞争情报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宣传、共享和交流的平台。
2.4 用户群优势
情报信息机构一般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与所在区域乃至全国的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而且多数已经针对企业开展了多方面的情报推送服务工作,一旦开展竞争情报推送服务,先期拥有的用户数量多,对用户需求的研究、模式的探索及实践帮助巨大。
3 当前情报信息机构竞争情报服务工作内容及重点
3.1 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研究
3.1.1 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研究优势。
数据源优势—专利文献数量巨大,且信息公开,当前90%以上的发明创造可以在专利文献中找到,且这些数据都可以在各国的的免费和收费数据库中找到;在时间延续上来看,专利文献涵盖了了数百年前至今的绝大多数科技成果,通过分析可以完整看到一项技术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专利文献格式统一,各国的专利说明书的文档编排结构基本相同,大大方便了利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数据挖掘。
互联网优势——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专利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的免费/收费数据库中查到,为我们获取竞争情报数据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数据挖掘优势—专利文献包含了从技术基本概况、权属人、法律状态到详细的说明书附图以及相关技术等信息,通过不同的归类、排序,可以直观的获取行业或领域的竞争信息、竞争对手技术策略等重要情报。
同时,由于情报信息机构在人力资源和数据资源上的优势,在开展竞争情报工作中对数据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再投入较小,为专利分析这种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1.2 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
专题研究——从宏观到特定领域,全面开展专利分析(地图),专利技术路线图、专利资源平台建设以及竞争情报分析的研究,以课题、项目为契机,为开展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服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数据资源建设——开展重点以专利数据资源为重点的数据库建设,通过国际交换、商业购买等方式获取国内外优势资源,从源头上保证信息质量,同时依据自身能力,可采取直接利用国内外现有的数据资源和相应分析工具开展专利分析工作,也可以对获取的海量专利资源重新统一编目,进行规范而有序地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专利信息开展一系列的分析和加工工作(例如翻译、重新标引、重新设置关键词等),形成全新的数据资源。
工具开发—主要包括了智能的专利检索分析平台和竞争情报推送服务平台两类。智能的专利检索分析平台可以依据自身的数据库建设方式采用商业购买和自行开发两种,具备针对国内外各行业的定题检索和分析功能。而竞争情报推送服务平台则应大致具备客户分析、情报收集、信息加工和分析、情报推送等几项功能模块。四个部分的实施可以依据机构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条件形成一体化软件平台来实现,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软件技术配合人工分步执行。上述两项工具平台应尽量做到互相兼容接口,相辅相成,以支持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推送服务。
人力资源建设—进行以知识产权战略分析为重心的人才培养,在专利分析和专利资源建设的研究项目基础上,通过走访交流、参加会议及培训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国内外专利及竞争情报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了解,提升其对专利数据库、专利分析工具以及数据挖掘工具的使用能力,以及对行业情报和专利信息深度解读的能力。
3.2 完善与提升基于机构传统优势服务项目的竞争情报研究和服务
3.2.1 传统媒体的情报服务的拓展。
传统媒体的情报服务工作是情报信息机构开展情报服务工作的一大窗口。通过对现有期刊杂志专栏的扩展,增加有关竞争情报理论及应用研究,应用案例、情报推送服务研究等专栏,介绍自身机构竞争情报工作的水平和现状,吸引机构内外撰稿人的目光,同时向读者用户普及和推广竞争情报知识,还可以针对企业竞争情报定期刊登重大的行业发展动态,提升企业用户对竞争情报服务工作的吸引力。
3.2.2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强化。
通过机构现有的文献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数据库的完善,开展与专业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例如与市面上知名的专利数据库服务企业进行合作),同时努力打造专业的竞争情报个性化服务平台,满足“信息收集—分析加工—推送服务”的一体化工作流程,为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工作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
3.2.3 专业竞争情报产品服务的提升。
利用机构现有的相关情报服务部门(如传统的查新检索、信息产品等部门)的研究基础和客户群,面向竞争情报的研究和服务,开展专利分析及竞争情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探索竞争情报产品的服务模式,依托自身的知名度和专业化平台对竞争情报服务产品进行推广,最终将竞争情报成果产品化、市场化。
4 竞争情报的推送服务
信息推送服务是一种主动的信息服务,是定题服务的一种再现,通过推送技术可以将竞争情报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针对企业的个性化产品。
竞争情报的个性化推送服务,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客户分析、情报收集、信息加工、情报推送,四个模块的实施可以依据情报信息机构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条件形成一体化软件平台来实现,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软件技术配合人工分步执行。
(1)客户分析,该部分是实现情报推送产品个性化的最重要部分,对于一个个开放的、动态的智力型的服务来说,用户分析是后续研究和服务的前提,其分析结果直接决定了后面几个模块的框架、个性化定义等等,关系到情报效率和客户需求的匹配度。重点要做好用户的信息收集和分类、用户需求分、用户建档管理三个方面。
(2)情报收集,这个部分是保证竞争情报推送服务信息源的核心,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实现有征对性、行业性、精准性的数据抓取,并按照一定规则和筛选标准进行数据归类,并形成数据资源的一个过程。重点是利用好常规的网络数据采集技术,要实现常规数据采集、更新、分类二次加工等功能;以及通过定题、定向、定点的数据库采集技术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能够使用户在自定义的分析框架下形成数据抓取和粗加工,最好还能具备数据自动更新及定向邮件发送等功能。
(3)信息加工,这个部分是信息“酵化”为企业需求的关键,主要是包括了两个层面,一是依据实现定义好的需求框架,通过当前信息采集软件自带的初步筛选功能来进行初步的二次加工,一些商业专利数据库平台甚至具备了对采集数据进行聚类,排序、绘图等复杂的功能,其工具直接生成的结果就能够满足一部分企业对当前市场和技术领域动态信息的需求,这部分功能可以通过直接购置现有的数据采集/分析工具和商业数据库平台来实现,也可以自行研发更加个性化的软件平台;二是基于定题、定向、定点深入的竞争情报解读,该过程的实现需要竞争情报研究人员对多种途径采集而来的信息在计算机软件加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解读,转化成直观的文字报告以供决策者参考。
(4)情报推送,该部分是将信息智能传递到用户手中,形成服务产品的最终环节,当前信息推送服务方式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智能软件完成的全自动化的信息推送服务;另一类是借助于电子邮箱,并依赖于人工参与的信息推送服务。具体的实现包括了电子邮件、频道RSS技术、通讯移动终端的短信服务等一些方式,可以依据客户对情报内容的需求情况来进行选择。
5 结语
竞争情报服务是一个集合了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多多元化知识的产物,要形成情报信息机构的竞争情报“产品”,不仅需要技术手段和理论研究上的支持,还需要克服情报信息研究机构人员在市场敏锐性和企业沟通等实践能力的不足,在管理、资源调配、人员培训等多个环节共同配合下来进行。现代企业经营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通过竞争情报可以帮助企业全面、快速的把握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动态,制定竞争策略,确立竞争优势,因此对于信息情报机构来说,形成竞争情报的研究和服务有着良好的前景和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动其在传统情报研究及服务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形成新的工作模式。
摘要:立足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如何开展竞争情报的研究和服务工作进行探讨,提出以专利知识产权分析为重点,情报信息机构传统服务项目为辅助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国内对竞争情报研究和服务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情报信息机构提供研究方向和工作思路。
关键词:竞争情报,推送服务,专利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国秋,胡进.企业竞争情报推送服务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8(1):45-48
[2]陈新艳.新信息环境下学科馆员个性化服务创新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37-139
[3]卜炜玮,成昀.信息的定义及哲学本质[J].思想战线,2005,(4):129-131
[4]梁战平.发挥整体优势提升业务水平扩展服务范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三大工程介绍[C].全国科技信息工作研讨会专题报道
[5]汪娟.2000—2005年我国竞争情报事业发展回顾及驱动因素分析[J].竞争情报,2006(2):3-6
[6]胡秀梅.试析竞争对手情报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情报杂志,2008(9):113-115
[7]杨蜀.竞争情报的收集和加工[J].情报探索,2006(1):74-75
情报活动 篇10
一、紧跟思想更新的步伐, 进行相应的改革
当今时代, 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中, 新技术不断出现并不断升级, 文献信息数量越来越多, 甚至出现了急剧增长的态势;教师或者科研人员想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查阅自己需要的大量文献资料已经宛如天方夜谭, 文献资料的庞大数量让他们望而却步, 因此, 对于文献情报工作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同时, 如今不同学科的互相渗透程度已经越来越大, 书刊的价格只涨不降给院系情报图书室带来了极大负担。一个院系情报图书室能够提供的资料是极其有限的, 本学院的专业类就不可能网罗全部, 更何况其他学科了。基于这样的现状, 高校的各院系情报图书室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院系范围, 应该抛掉“万事不求人”的保守思想, 与其他院系充分合作, 更新以往的文献情报工作模式, 有效提高文献情报利用率。
每个高校都有很多数量的学院组成, 还有许多教研室, 不同院系之间和不同教研室之间, 以及学院和教研室之间, 在地理位置上很多都相距较近, 有可能是楼上楼下, 有可能是前楼后楼。传统的学院管理中, 保证每一个学院具有独立的地位, 在各院系图书馆中, 采取的是封闭式和保守式管理, 院系情报图书室仅仅向自己学院开放, 其他学院则没有使用权, 这样做造成了很多的弊端, 一方面各院系情报图书室组织了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进行千篇一律的工作, 效率不高;另一方面, 经费不足, 有效的人力紧张, 书库的利用率偏低;并且由于经费的缩减和书看资料价格越来越昂贵, 馆藏量已经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 书刊质量也不高。虽然有些院系重视文献资料的收集, 但是数目极少的经费让他们面对巨额的文献资料采购费用时, 望而却步。院系情报图书室的资源已经跟不上读者需求的步伐。另一方面, 有些院系的采购量不断增长, 使书库的容量已经饱和, 许多有用的文献情报资料被新的书刊所覆盖, 从而造成本院系的利用率不高, 其他需要这些资料的院系无法利用的情况;基于目前出现的现状, 高校应该加强不同院系图书馆的交流工作, 使不同院系的图书室资料得到协调利用, 互相利用所需的文献情报资料, 实现整个高校的文献资料共享。
二、提高高校文献情报利用率的有效策略分析
1、打破院系界限, 提高文献情报利用率
每个院系不论大小, 各方面的教学条件都很齐全, 正好比“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比如, 某校的电力学院人数为60人, 但是考虑到科研和教学都离不开文献情报资料, 因此, 这个学院组建了自己的院系图书室, , 每年花费五万元左右用于书刊、文献资料的采购。电力学院虽然有一万册左右的藏书量, 但是并没有建立检索图书的系统, 因此, 文献情报服务相当不完善, 读者在寻找自己需要的文献情报资料时会相当困难。面对这样需要改进的情况, 应当这样进行合理协调, 以提高文献资料情报的利用率:让电力学院和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合作, 电子科技技术学院的一部分专业资料文献室改为电力学院专业的阅览室, 电力学院统一购买电子科技学院需要的专业文献资料, 将这些资料经过一定的处理后放在电子科技学院的阅览室内供读者使用, 电子科技学院就不必再购买文献资料。这样一来, 两个学院互惠互利, 减少了购书成本, 还提高了文献利用效率, 是一举两得的有效策略。
2、文献资料采购工作要协调统一的进行
以往不同院系文献资料存在着许多重复的现象,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也不利于丰富总体文献资料的种类, 因此, 为了避免重复采购, 并且将节约的成本用作其他种类资料的采购, 可以采用各院系文献资料统一订购的方式, 在采购前, 不同的院系进行合理协商, 将此案够资料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 每个院系负责其中的一部分;采购回来的文献情报资料可以由不同院系之间共享, 不同的院系可以互相光顾彼此的阅览室, 进行借阅, 每个院系的服务对象扩展到整个高校的师生, 从而提高文献情报的利用效率。
3、协调工作, 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高校文献情报利用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推动着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传统的文献情报工作形式比较单一, 服务的质量不高, 效率也不高。现在院系情报图书室已经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许多高校已经实现了这种新型管理模式。首先, 应当将文献资料的基本信息录入电子计算机, 建立目录索引系统, 当读者在相关界面上输入需要的文献情报资料的关键词时, 系统就会进行自动查询, 显示资料的具体位置, 方便读者查阅, 使借阅效率提高, 从而使利用率也提高;另一方面, 可以建立数据可系统, 建立电子图书馆, 为实现资料共享提供更便利的途径;另外, 还可以在院系图书馆的网页上发布新书资料和提示, 方便读者获得资料室的更新信息, 从而提高利用效率。
4、提高院系图书室文献情报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
文献情报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文献情报利用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更新极快的时代, 因此, 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工作, 熟悉文献情报管理的流程, 并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普及标准化的文献资料录入知识。
总结
院系情报图书室具有大量可以利用的文献情报资源, 可以供师生使用, 用于科研或者教学、以及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 面对院系情报图书室利用率不高的现状, 笔者以上的阐述中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主要围绕不同院系情报图书室的协调合作展开, 最终目的是提高高校文献情报的利用率。
摘要:本文主要联系当前院系情报图书室文献情报利用率低的现状, 为加强院系情报图书室的协调工作, 提高文献情报利用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加强,院系情报图书室,协调工作,高校文献情报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秀芝:《科学发展观与党校图书馆建设》, 《中国西部科技》, 2008 (12) 。
[2]秦世霞:《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和资料室的协调发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7) 。
[3]赵曼娟:《高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协调发展之我见》,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2) 。
[4]夏薇:《试论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21) 。
健康情报站 篇11
中风一直是医疗界颇为头痛的病症,最近有一项新技术可以让医师在病人中风后的六小时之内脱离危险,并使患者恢复到中风前的状况,在历史上堪称空前的突破。所使用的是一种溶解块状物的药剂Prourokinae,将其直接打入患者的脑部。底特律医学中心的.R.Levine博士说:“如果你严重中风,Prourokinae可以给你最好的治疗。”
基因疗法前景看好
今年6月26日,美、英、法、德、日、中等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已经绘出。由于人体基因的初步研究已经完成,科学家们将深入研究与各种疾病有关的基因,以及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预计到2010年或2020年,基因疗法将成为一种普通的治疗方法。
事后AID药丸
你一定听说过“事后避孕丸”吧由于避免艾滋病的保险套有14%的高失败率,许多人都放弃使用它。美国健康协会推出了PotexpoureProphyLaxi(PEP),对那些害怕得艾滋病的人来说这是一大保障,这种药最初是针对那些因为工作而被艾滋病病毒污染针筒误扎的医护人员所研制的,主要成分是crixivan和combivir,必须连续服用30天,效果高达85%。
轻松戒除烟瘾
每年至少有150万至200万人想戒烟,其中一半人采取立即断绝的方式,但很少能成功。有关专家研究指出,一开始就完全戒烟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能同时使用含有尼古丁的戒烟贴布或戒烟口香糖,会更易于戒除并有益于健康。因为长时间贴用含有少量尼古丁的戒烟贴布或嚼嚼戒烟口香糖,可让人们对贴布和口香糖的依赖逐渐消失,从而持久地戒掉烟瘾。
虚拟“白雪世界”止痛
美国发明了一种虚拟“白雪世界”止痛疗法,他们协助烧伤患者进入白茫茫雪景中,让其从心理上感受到冰天雪地的清凉畅快,借以舒缓生理上的痛楚。目前这项技术的费用还很昂贵,预计3年内可望大幅度降低。
发现新型艾滋病毒
科学家最近在喀麦隆一位35岁的妇女体内发现一种新型艾滋病毒。这位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明显,但血液常规检查却呈阴性反应。专家们因此认为,艾滋病病毒正在不断演化出新菌株,由于这种新型艾滋病病毒用常规检测手段难以检查出来,故增加了人类防治艾滋病的难度。喝可口可乐对牙齿有益
许多家长不让小朋友多喝可乐,原因是容易产生蛀牙龋齿。但美国UniveritylfLowa研究得出的结论刚好相反:大多数气泡饮料都含有防止蛀牙的fluoride成分。所以,大口地喝吧——无论是可乐、雪碧、还是芬达,都不会影响牙齿的功效。
情报活动 篇12
1 基础与现状
海关情报资料中心 (Customs Information Center, 以下简称中心) 隶属于上海海关学院图书馆, 其工作核心是以海关类专业特色资源的搜、藏、用、研于一体,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以参考咨询服务为重点, 充分整合、开发、优化海关情报资源, 为全国海关和海关高等教育的教学、培训和科研, 乃至行业和社会咨询服务, 提供便捷、有效、优质的智力支持。中心从1994年创建伊始就得到海关总署、海关学会以及学院等上级部门的普遍重视和大力支持, 利用自身优势, 在“海关”二字上做足文章, 经过多年的经营, 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纸质和电子资源, 为学院、海关职能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提供了特色文献, 同时开展了海关情报咨询服务。在这一领域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从传统方面来看, 海关情报资料中心现馆藏海关业务书籍20个大类千余种近万册纸质资料, 其中多为内部刊物、孤本资料、民国史料等, 并专设国别海关资料专栏, 有欧共体、美、英、韩、日及WCO组织等十多个国别海关的资料。内容涉及海关业务领域的各个方面, 如统计、稽查、缉私、征税、估价、原产地规则、边境贸易、海关法、海关国际问题研究等多个方面[2]。从资源保障来看, 已经积累了良好的实物基础, 构筑了这一领域的特色亮点。
在此基础上, 我们着手开发、建设各类专题数据库, 使用户能够便利地检索和获取, 从而实现突破时空的知识资源利用方式。已经建成上线的自建数据库有: (1) 海关视频库; (2) 海关论文库; (3) 海关资讯信息库; (4) 海关学位论文库; (5) 全球海关法律法规库以及自建数据库管理与共享平台, “海关情报资料中心”正在打造以自建专业数据库为主, 其他公共数据库为辅的具有海关特色的数字化资源体系 (见表1) 。
2 存在问题
2.1 学科资源体系化构建不足
作为专业性很强的情报服务机构, 理应是这个专业的信息制高点, 应该承担起为学科建设、院系教学、科研服务、专业培训以及指导实践等多维任务。需要依托于结构合理的馆藏、完整的学科体系知识资源、信息组织有序的文献资源体系[3]。传统资源的数字化, 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献信息资源的直接数字化和二次开发 (即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浓缩加工, 制成书目数据) , 更重要的是三次开发, 是侧重信息的分析与研究, 形成增值了的情报资源, 并将生成的信息产品数字化。中心目前的突出问题是“长于资源积累, 短于开发增值”。
2.2 整合现有资源的力度不够
利用本馆独具优势的海关文献信息资源, 加以深入分析与研究, 形成情报资源, 并将产品数字化, 该过程应注重对用户需求的调查和分析 (并兼顾可能的潜在用户的需求) ;同时网络资源的整合及其他资源的补充均是不可或缺的。形成系统性、实用性、特色化、标准化、发展性、权威性、合法性相统一的知识体系后, 信息流的有序化、易检性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2.3 开放共享的机制建设不力
海关长期以来在情报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建设和使用上自成体系, 封闭式运行, 海关数字化情报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与外部的数字化情报信息系统, 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运营水平上都不能很好地兼容和对接, 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海关数字化情报资源的建设及共享水平。有必要从我国海关数字化情报资源建设管理的现状和海关数字化情报共建共享整体优化的高度出发, 科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 合理整合现有资源, 在提出海关数字化情报资源体系概念的基础上, 对海关数字化情报资源体系建设的内容、功能、结构及其共享机制、管理模式等问题做深入研究。
3 建设目标
3.1 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知识资源体系
除了利用好现有的馆藏资源, 更要拓宽信息资源的来源渠道, 广泛征集, 充分利用, 形成一个便捷、稳定、规范、客观、科学、有影响力的海关情报资源体系。应注重对现有馆藏资源的甄选, 注重内容的发现、调研、评价, 可以参考CALIS导航库资源选择标准, 设置恰当的甄选条件, 并校验和整合全部内容。这一信息提炼增值的过程应包含非纸质文献和原生数字资源, 而且必须面向动态发展的信息与知识, 过滤出有价值的精粹信息知识并以各种便利、迅捷的方式传递给用户, 使用户能准确、及时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产品[4]。对这些资源的结构化整序主要是根据海关专业资源分布的情况, 针对教学、科研和培训的需要, 有重点有质量地开发有关资源 (如图1所示) 。
3.2 形成有效整合海关特色数字化情报资源的知 识导航体系
知识导航体系 (如图2所示) , 通常以具有较强针对性和较高稳定性的数据库组织方式为主, 利用数据模型对资源进行规范化处理, 运用关系代数理论进行查询优化。通过Web技术、数据库技术、RSS技术、搜索引擎等, 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整理, 在图书馆网站中构建学科知识导航, 建立专题网络信息服务和导航系统。通过检索型搜索引擎和目录型搜索引擎两种方式引导用户快速有效地查找海关类专题资源网址和来源。同时知识导航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 资产, 设专人负责长期跟踪, 进行有效的管理。
3.3 构建多系统合作共享的海关情报推送服务体系
在普通海关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运用元数据技术对已有的信息进行整序、提炼和浓缩而形成一种条理化的信息密集型海关文献情报资源;通过对大量各类目标用户的需求分析,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数据仓库中提取出极具针对性的情报资源, 信息的增值主要体现在根据用户的需求提取最有价值、最相关的情报;并以频道式推送技术 (或邮件式推送技术) 和智能技术 (即:用户的需求可以被智能地推理与理解) 为支持主动地将情报资源服务于海关业务与实践;这是一个多系统共享的过程 (如图3所示) , 从获取信息到提炼挖掘再到主动推送, 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合作支持和成果共享。可以说, 推送是一种为信息找用户的服务, 是一种主动式的共享方式。这种服务不但可以节省用户大量的信息检索时间, 主动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更能够保证动态信息的及时更新。需要指出的是, 在推送技术中, 信息的订制、代理、传播、获取等各个方面都是由学科馆员与用户共同商讨完成的[5]。
4 建设路径
数字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计划分三步走, 首先是现有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结构化;其次是异构资源的整合、挖掘和分析;再次是提供读者全方位的创新优质服务,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4.1 数字化加工
目前, 馆藏独有的特色纸本资源, 涉及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料、海关总署及各类海关 (包括港、澳、世界海关组织等) 赠阅的内部文献。对这些资源的数字化加工, 有利于妥善保存资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将为广大师生的研究提供详尽而丰富的一手材料。中心正在采取措施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添置或升级能提高数字化效率和质量的专业化软硬件, 迅速提升馆藏数字资源的质和量。
4.2 异构资源整合及发现系统
资源发现系统是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代表, 以数十亿海量元数据为基础, 利用数据仓储、资源整合、知识挖掘、数据分析、文献计量学模型等相关技术, 实现复杂异构数据库群的集成整合和高效、精准、统一的学术资源搜索, 进而通过分面聚类、引文分析、知识关联分析等实现学术文献发现、深度知识挖掘和全方位的知识关联。作为中心面向读者的统一服务窗口, 资源发现系统包括异构资源的统一检索、数据挖掘分析系统和树形目录资源导航门户三个部分, 通过内容聚合和导航, 为用户提供学科和各种分类的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
4.3 开放式信息共享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 它是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学习、研究、交流与协作的新型实体空间和虚拟环境。通过配备使用方便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内容丰富的信息与知识库资源, 配置大小适宜、布局合理、环境幽雅、装潢舒适的馆舍空间, 在训练有素的学科馆员和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把图书馆融入读者学习、教育、研究和生活的整个过程[6]。基于这样的考虑, 中心的信息共享空间突出开放性特色, 在现有阅览空间基础上添加模块化功能, 涵盖了传统阅览区、网络浏览区、影音欣赏区、技能培训区、讨论交流区、休闲服务区等多项功能, 打造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实体开放空间。同时, 在数字化的网络虚拟空间中开设跨时空服务的专业通道。
4.4 其他环境保障
上述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 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更离不开先进信息化设备的保障。首先, 目前图书馆的网络带宽无法适应新兴媒体、移动阅读的发展;其次, 海量数字资源的数据仓储需要足够大和可扩展的存储空间;再次, 全时在线要求服务器冗余、灾备系统和不间断电源等保障;最后, 对于校园区域之外的服务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硬件级VPN支持。这些设施并非直接面对师生的高层应用, 但提供了基本的底层保障,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5 结论与展望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 归纳了数字环境中海关情报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分析了困扰海关情报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的问题;阐述了数字化海关情报资源体系, 知识导航体系以及开放式共享服务体系3项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出了现阶段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积累和开发, 海关情报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若能完善, 势必会迅速、高效地提升中心馆藏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加工的质与量, 将更好更快地服务于教学、科研, 为特色办学提供丰富、厚实的信息资源, 对于推动师生的科研创新, 服务社会, 乃至国家的建设事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 对中心的各类资源整合, 优化业务管理流程, 并通过实体场馆、网站、移动服务点等多种渠道为读者提供创新服务, 提升中心的智能化水平, 拓展为教学、科研的服务空间, 突破传统管理存在的瓶颈, 为中心的现代化管理开辟新的途径, 带来巨大的持续性发展动力。
摘要:结合工作实际, 归纳数字环境中海关情报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分析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数字化海关情报资源体系的内涵, 知识导航体系框架, 开放式共享服务体系等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出了现阶段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和工作展望。
关键词:数字环境,资源保障体系,海关情报资料中心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科技名词定义之数字环境[EB/OL].[2013-07-31].http://baike.baidu.com/view/3447244.htm.
[2]赵雨田.浅析海关情报资料中心资源建设[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2 (4) :54-57.
[3]周琴.面向学科方向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群文天地, 2012 (10) :156.
[4]庞孝梅.高校图书馆与知识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 2007 (5) :164-166.
[5]王强.学科馆员与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