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情报人才(精选9篇)
竞争情报人才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竞争情报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国家、组织和企业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竞争情报已成为增强其竞争实力的利剑, 谁掌握了第一手信息资料和情报, 谁就在全球经济大战中占据了制高点。随着竞争情报产业的出现, 竞争情报人才的价值也得到凸显。加强高素质竞争情报人才培养对于增强国际竞争力,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如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迫切需要, 大力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优秀竞争情报专业人才,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竞争情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人是竞争情报活动的主体, 企业或组织要想获取高质量的竞争情报, 就需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竞争情报人才。竞争情报人才不仅要拥有丰富的情报专业技术知识, 还要掌握多种信息搜集和分析手段, 能够根据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显性和隐性信息分析利弊, 谋划出适合本企业或组织发展的竞争策略。竞争情报人才不是通过一般的理论学习就能造就出来的, 而是要在多学科知识背景下, 了解和分析若干竞争情报服务项目安全的基础上, 经过实践和积累, 逐渐磨炼锻造出来的。国内外竞争情报活动的实践表明, 一名出色的竞争情报人才, 不仅要博学多才、创新思维、勤于思考、善于分析, 还要具备强烈的情报意识、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素质等。
1. 竞争情报人才应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
一名合格的竞争情报人员也是一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应具有丰富而扎实的理论知识、技术知识、产业背景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及良好的外语水平。
2. 竞争情报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
企业竞争情报的产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流程, 包括规划、搜集、分析、利用等, 它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 竞争情报人员的搜集、分析、管理能力等对竞争情报产品质量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竞争情报人员应具备制定竞争情报规划的能力, 竞争情报搜集、分析的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交流、表达、沟通、协调的能力和对信息情报的敏感能力等。
3. 竞争情报人才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不同于一般的工作, 竞争情报工作涉及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 是一项兼具隐蔽性、职业性、道德规范性和复杂性的工作。企业必须注意竞争情报人员的职业修养及职业道德规范, 以保证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顺利开展。竞争情报人员应利用合法的手段获取情报,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有利于情报人员职业技能的提高, 可以从思想上抵制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竞争情报, 进而促进市场的有序竞争与稳定发展。
二、市场对竞争情报人才的需求
当今社会, 日趋复杂的竞争环境为竞争情报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市场对竞争情报人才的需求量也持续增长。然而, 与市场的强烈需求相比, 现有的竞争情报人才还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竞争情报教育与人才培养应及时掌握用人市场的最新动态,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 使培养出的竞争情报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 满足企业的需要, 使组织和企业在竞争情报活动的投入中真正受益。因此, 只有市场对竞争情报人才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竞争情报研究和竞争情报产业才能够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企业竞争实力才能得以进一步提升。
三、竞争情报人才培养方案
1. 竞争情报人才培养的目标。
竞争情报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系统工程方法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具有现代管理和竞争情报科学基础理论知识, 有一定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具有高超的沟通和协调技巧以及强健的人格力量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 竞争情报人才培养的制度。
人才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证与基本前提。竞争情报人才的培养应构建“合格+拓展”为特色的多样化培养制度。在保证学生学习成绩达到“合格”的基础上实施拓展培养计划, 其中包括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拓展和素质的提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和社会的需要, 自我设计成才方案, 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3. 竞争情报人才培养的模式。
人才培养的过程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从人才市场对竞争情报人才的需求来看, 市场要求竞争情报人才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 竞争情报教育较理想的模式为“模块式理论教学+实训基地教学”。这种模式能使课程教学和相关实践得到较完善的结合, 学生能投身于丰富多彩的竞争情报实践中, 真正活化课堂所学的知识, 能让学生提早步入即将面临的职业环境, 有效缩小他们和社会需求的差距, 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竞争情报人才。竞争情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构建和优化相应的培养制度、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使之与竞争情报人才市场的需求目标实现完善对接。
4. 竞争情报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人才培养评价是通过搜集人才培养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 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 运用评价技术作出的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 对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和培养过程进行测评, 并及时进行反馈和调节。竞争情报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要以产出评价作为核心指标, 辅以教学评价和社会评价指标。HK
竞争情报人才 篇2
竞争情报与信息服务课程论文
题目:
院系名称:管 理 学 院专业名称:班级:学号:B10111733姓名:周亮
人际情报网络在竞争情报中的应用
人际网络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人际网络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企业或者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无形资源,。企业人际网络又分为企业内部人际网络和企业外部人际网络。竞争情报是植根于人际网络中的一项社会活动。在详细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 充分揭示出广泛隐藏于企业人际网络中的竞争性信息,提出必须培育企业内部人际情网和企业外部人际情网以获取竞争情报;同时也提到在竞争情报收集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技巧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人际网络;企业人际情报网;竞争情报;情报收集。
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是一种过程。国外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表明,企业想获得的竞争情报中80%的信息潜藏在企业内部。企业员工与外界的联系是这些信息的重要来源。因此,鉴于人际网络对网络中成员活动的影响作用,人际网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竞争情报领域的青睐。1人际网络的构成人际网络,又称社会网络(HumanNetwork或SocialNetwork),是重要的非公开情报源,是企业获取竞争情报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工具。通常可以被定义为一组节点(个人或组织),通过一套特殊形式的社会关系(如友谊、买卖、相同的会员身份等)所形成的联结]。人际网络是由某些个体(个人或组织)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包含两个要素: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联系。两者互相依赖、互为依存。节点的角色属性(如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职位等)是客观的、显性的,较长时间内固定不变,便于测量与确定。节点问的联系(如个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企业问的供需链关系、战略同盟关系,企业与顾客间的关系等)却是主观的、隐性的、动态变化的,不容易被察觉到。
1.1节点
节点就是指网络中的个体或者机构,根据来源角度的不同,可将节点分为:外部节点,即企业外部的个人或组织;内部节点,即有可能和企业外部供应商、顾客、销售商等打交道的部门与个人均可成为企业的内部节点(见表1)。
就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为例,内部节点常常被忽视,但很多外部节点往往是通过内部节点与企业发生联系,通过企业的内部节点可以侦测外部节点的相关信息。另外,企业内部节点及彼此间的联系往往隐含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而且内部节点的创建和管理成本远远要比外部节点小。
1.2联系
联系是交流的方式和内容,构成了人际网络的基本结构和框架,正是基于彼
此之间的联系,网络内的节点才能互相关联,发挥各自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亲属、朋友等角色,组织与组织之间通过咨询、合作等关系,形成彼此之间的联系。根据节点间联系的不同,可以把人际网络分为友谊网络、咨询网络、信任网络和工作流网络。如下图。
友谊网络是以节点问的相同爱好、频繁交流为基础,保持亲密关系而建立的人际网络,如亲人、朋友。节点间通过语言、肢体接触等方式巩固彼此问的联系。咨询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组织在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中遇到的问题而建立的人际网络。节点问通过签订合约、履行职责的形式实现联系。信任网络是个人或组织为追求共同利益、相同日标而达成的基于彼此信任的合作关系而建立的人际网络。节点间主要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约等正式文件的方式形成联系。工作流网络是组织为了促进工作流程中各环节的交流与合作而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节点间依靠传统的层级管理或合作协议来维持联系。
2人际网络在企业竞争情报中的作用
普赖斯科特先生在为《竞争情报丛书》所写的序言中将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及其运行机制作为西方竞争情报工作实践的4项经验之一。我国的包昌火研究员提出人际网络是竞争情报的重要平台,即平台论思想。晏创业博士认为竞争情报活动是嵌人人际网络的一种社会活动。笔者认为人际网络对于企业竞争情报的收集与分析具有重要作用,是联系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桥梁。
2.1竞争情报收集阶段——核心节点
人际交流作为人类交流的主要模式,是重要信息的主要来源。竞争情报中的四分卫法就是通过人际交流获取情报的重要方法,由人际网络中节点间联系架构而成的网络结构也是重要的情报源。面对覆盖范围较广的信息来源渠道,人际网络的相关理论能够辅助企业识别出最有价值的情报源,找到切人点开展企业竞争情报的收集工作。
劳曼等人提出了确定网络界限的两种途径,即唯实论途径(realistapproach)和唯名论途径(nominalistapproach)唯实论途径注重各个行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界限。唯名论途径依赖于网络界限确定自己的理论偏好。由于网络内的节点变动比较频繁,其数目往往很难确定.使用唯名论途径的网络确定者通常自己给出边界的标准,根据这种标准。大体上可以确定哪些节点可以纳入网络之内,哪些不能。人际网络的研究者常常根据行动者之间的相对互动频次或者关系密度来确定网络的界限。参照这些理论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情报源,识别与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相关的“核心节点”。在此基础上,企业员工才能明确对企业有价值信息的来源渠道,使企业保持对外界环境的敏感,从外界吸取对企业有影响的情报,并转化为企业的价值。
2.2竞争情报分析阶段———提供基于相似性角度的新分析途径
企业竞争情报的来源非常广,除了内部成员外,企业还可以从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等外部节点上获取大量的情报。由于信息的流通,这些情报源之间互相联系,使得企业所获得的情报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加之情报的量大,对这一部分重复情报的辨别与筛选势必会加大企业竞争情报分析的难度。例如,有些企业由于工作性质的限制,某些部门的成员全部拥有相似的背景和经历(如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或同一个争业等),总是使用同样的假设和分析工具来评价某种观点这虽然能增进成员问的了解和沟通,提高管理效率,但也会造成企业整体的惯性思维,缺乏创新性。同时.情报源的相似性容易导致情报的多余,而非互补,造成情报偏差的出现,增加竞争情报分析的工作量。实践表明,在个体所熟识的人群巾进行深度挖掘往往会得到更多相似信息。因而,从人际网络的相似性角度分析企业所获得的竞争情报,能够降低重复情报}lj现的可能性,减少竞争情报分析员对情报的筛选与甄别工作。人际网络的相似性越低,就越能提高获取相关情报的可能性。另外,从相似性较低的情报源获得的资源可以使竞争情报分析员比较不同来源的情报,并评估其准确性。
此外,为了从各种情报源巾提炼出对企业有用的情报,不仅需要竞争情报分析员、竞争情报部门的努力,还需要高层领导、各职能部门、领域专家及企业人际网络内、外部的其他节点的参与。实际上.竞争情报分析所得到的成果是文献资源和人际资源、文献交流和人际交流的结品。
2.3竞争情报服务阶段——连接隐性知识服务
在竞争情报服务阶段,人际网络通过把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联系起来,能够为企业提供隐性情报(隐性知识)。从知识管理角度分析竞争情报活动可以发现:竞争情报过程的实质就是信息、知识与情报相互交流与转换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知识管理侧重于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以获取和共享存在于个体或组织巾的隐性知识为目的,即绘制“谁拥有知识”和“如何找到拥有知识的人”的知识地图的过程。而这恰好是人际网络应用于竞争情报领域的根本目的所在。人际网络巾的节点不仅能够通过彼此间的联系传递信息,节点自身也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如企业员工的工作经验),而节点间的联系是传递知识的途径,也是隐性知识的来源之一。
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Granovetter)指出:不同群体问的沟通有赖于两组织巾各有一名成员相互认识,而形成唯一的一条通路即“桥”,桥这种跨越群体的弱连带关系是通向有价值资源的关键,可以传递信息与知识等资源。罗纳德·伯特(RonaldBur1)在结构洞理论中探讨商业机会的逻辑时提出:作为“桥”这样弱连带广布的人,最容易发现甲地之有与乙地之无,并居问操控搬有运无.从而获得商业机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拥有竞争对手所没有的情报,“桥”这样的弱连接就能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例如,银行与企业之间高层管理者的兼职就反映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而对于企业的实力、近期的规划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人际网络是获取、分析和交流非公开信息和隐性知识的重要途径,能够实现对企业中隐性情报的识别、搜集、处理、利用和管理,使其巾的隐性知识最大限度服务于企业。IBM用人际网络改进知识的创新与共享
知识是企业进行决策、制定竞争战略的关键因素。下面以IBM公司为例,分析企业如何利片J人际网络从内部获取知识从而提高竞争优势。人们在获取信息时.除了联想到数据库或应用手册等信息资源外往往还会透过其人际关系以获得所需信息。基于此,IBM知识研究所设计了“KnowxAccessxEngagexSafetyxNetwork”网络模型.并提出了有助于提高网络节点问协作的几种干预。
通过考察网络的4个因素可以判断什么是阻碍知识共享的普遍因素。一旦鉴别出来这个因素,就能够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1)知识分享。知识分享有助于组织巾的成员对彼此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有所了解,知道“谁”有哪方面的知识,知他人之所知,并可以要求及时地获取他的知识。
(2)互相读取、彼此交流。单纯的了解并不能帮助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有别于文件或数据的传送,只有拥有知识的人积极地帮助缺少知识的人思考他们试图解决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知识创新。组织成员问互相读取、彼此交流有助于需要帮助的成员评估哪些人会积极地和自己交流.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3)安全感。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联系具有一些属性.这些属性可以影响交互中出现的学习和创造性的程度。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咨询信息时,这个人自然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受到求助对象的攻击,因为这一行为暗示着无能力和依赖。因而以安全或信任程度为基础,可以为组织成员间知识的探讨和创新提供空间。组织成员以安全或可靠为特征的联系能够提高组织知识创新的能力。
分析组织内的这些因素,可以了解组织成员彼此对对方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理解,评价组织的整体凝聚力;识别网络巾的中心人物,以理解组织中对知识刨新和应用方面最有影响力的人;了解那些没有和网络直接联系的成员,因为他们可能代表没有充分利用人际网络资源的个人.是组织知识交流与创新的突破点所在。
网络的四要素分析,不仅适用于企业内部,而且还适用于企业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帮助企业了解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以更有效地做出决策、制定竞争战略。
4结语
正是人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关键作用,使得我们认识到“知识管理”与“合理建设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相通的。这也是“先进事物常常是相通的”的很好体现。当我们把知识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实践的指导思想时,便自然地将实践性极强的竞争情报工作与先进的管理思想结合了起来。加上我国社会成员问的联系主要建立在由亲缘、地缘等决定的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因而人际网络携带的信息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较之两方社会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并南技术的竞争逐渐转变为知识、人才的竞争,因此人际网络也将会在企业竞争情报活动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包昌火,李艳,竞争情报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30-172·
【2】王翠英,企业内部人际网络初探,科技情报开发,2005(6)
【3】晏创业,竞争情报活动中的人际网络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5
竞争情报人才 篇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竞争情报活动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需要通过开展竞争情报工作来为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竞争情报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大量具有较深专业和基础知识的竞争情报人才为前提, 因此, 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纷纷组建竞争情报机构并加强对竞争情报人才的培养。如以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相继成立了SCIP组织, 而且十分重视竞争情报人才培养。数据表明, 截至2010 年年底, 这些国家组织中就已经发展会员数近十万人, 其中包括政府、企业、教育界等不同层面的企业管理人员、政府官员、相关学者等。在各界支持及社会实践需要的基础上, 一些发达国家的竞争情报人才建设工作发展势头迅猛, 有的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情报人才开发模式。如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建立了全球第1 个企业竞争情报案例库, 而美国的康涅狄州哈特福德研究中心、印第安纳大学、西蒙斯学院等在MBA和本科培养计划中加入竞争情报相关课程大力培养竞争情报人才。瑞典高校除了专门开设 “全球商业竞争情报研究和案例课程”, 还经常性地举办竞争情报相关专题讲座, 为培养高素质竞争情报人才提供条件[1]。更多的文献表明, 国外目前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展竞争情报人才建设工作, 大力培养竞争情报人才的法制观念、实践能力和情报意识, 而竞争情报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也普遍较高。
早在1957 年, 我国就已经在大学开始着手培养竞争情报人才, 但直到1987 年我国才开始系统而迅速地展开对竞争情报理论与实践工作的研究。由于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实践工作开展时间不长, 对企业竞争情报人才的开发更是处于摸索阶段。1995 年开始, 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相继招收竞争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0 年, 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北京大学联合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招收国内首批竞争情报研究方向博士生, 初步形成了国内本、硕、博全面培养的竞争情报人才培养体系[2]。迄今为止, 虽然我国已有多所高校开设竞争情报相关专业, 招生规模和教学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每年毕业的竞争情报人才也在不断增加, 但仍然无法满足企业对竞争情报人才的现实需求, 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综合型竞争情报人才更加稀缺[3]。据不完全统计, 2005 年, 我国从事竞争情报工作的人员约5 万人, 市场尚缺10 万以上的竞争情报人才[4]。截至2010 年年初的一项调查显示, 目前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竞争情报人才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5], 但由于我国竞争情报工作起步晚, 目前国内对竞争情报人才需求量仍然巨大, 且由于竞争情报人才队伍建设相应较迟, 在与国际同等竞争条件下, 企业对竞争情报人才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理论界已经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并且已有少量研究人员开展对竞争情报人才培养的研究, 但是很少有对竞争情报人才评价的研究成果。仅有的少量对竞争情报人才评价的研究成果只限于理论描述阶段, 还没有建立起可操作的竞争情报人才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对于竞争情报人才评价体系应该由哪些要素构成, 更是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
本文基于胜任力模型出发, 分析了胜任力模型在竞争情报人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并结合竞争情报人才的特点, 构建了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模型。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提供参考标准, 而且可以为竞争情报人才开发提供明确的方向, 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2 胜任力模型在竞争情报人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胜任力模型而展开的人才能力评价研究已经有30 多年的历史, 目前借用胜任力模型展开评价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日益盛行[6]。特别是自2001 年亚太经合组织召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后, 胜任力模型更是成为人才素质评价的一项非常实用的工具。胜任力模型概念最早是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 ( David·Mc Clelland) 在1973 年提出:胜任力模型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 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6]。1993年, 美国心理学家斯班瑟进一步引深了这一概念, 认为胜任力模型是指和参照效标 ( 优秀的绩效或合格的绩效) 有因果关系的个体深层次特征[7]。而首次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企业人才评价实践的是Mc-Clelland和Mc Ber咨询公司, 该公司于20 世纪70 年代为甄选美国国外服务信息官, 通过收集和分析工作中表现优异者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 即胜任力) , 来区分高绩效者和一般工作者。我国学者曾通过借鉴胜任力模型展开过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研究, 以此区分优秀者和普通者[8]。总之, 现有的许多研究表明, 与传统的使用工作描述和岗位说明书等方法侧重于从工作性质来评价人才能力相比, 胜任力模型最大的特点是重视人才本身的能力而不是工作本身的性质, 这相比之前的做法有明显的优点。胜任力模型也为人才素质评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借鉴这个模型, 可以有效展开对企业竞争情报人才的评价, 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适合竞争情报岗位的专业人才, 而且也助于竞争情报员工实现人岗匹配。
竞争情报 ( 简称CI,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 是指竞争情报工作人员通过对竞争环境变化的分析、竞争对手发展动态的监测和企业自身实力的评估, 而制定的关于企业未来发展的竞争策略。竞争情报既是一个需要经过情报收集、情报分析、情报加工、情报传播和情报服务等一系列程序的数据分析过程, 也是一种为企业战略提供智能决策支持的信息产品。1986 年, 美国率先成立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 标志着竞争情报产业的出现, 短短20 多年里, 其影响就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所谓竞争情报人才, 就是通过全面搜集竞争环境中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 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进而预测竞争对手发展趋势, 帮助企业制定优于竞争对手的战略决策, 以便使企业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专门人才。优秀的竞争情报人才必须具有多学科背景知识, 应该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竞争情报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信息搜寻与分析能力、敏锐的市场感知能力, 根据竞争对手发展态势帮助本企业制定合理的竞争发展策略。因此, 竞争情报人才必须是具有竞争情报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的综合型人才。根据以往对人才评价的研究成果来看, 理论界往往选择用定性描述方法来展开对竞争情报人才能力的测评, 但评价结果较为模糊, 很难进行定量比较, 为企业竞争情报人才的甄别增加了难度。而胜任力模型的出现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方法通过构建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采取客观的方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可以达到定量评价竞争情报人才的目的[9], 因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使竞争情报人才培养工作量化成为可能, 对我国企事业单位开展竞争情报实践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能够更有针对性、更快捷的展开竞争情报人才培养工作。
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竞争情报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根据国家、行业以及企业的特点, 结合竞争情报活动的开展和竞争情报人才的特点, 选取一些能够反映竞争情报人才所需具备特质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 促进竞争情报人才的培养和开发[10]。要构建一个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竞争情报人才评价体系, 必须解决好以下3 个问题: 第一, 将竞争情报人才所需具备的特征转化为一套可直接衡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 运用客观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第三, 确定各指标评价标准及得分方法[11]。根据1973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所提出的 “冰山模型”认为, 人员素质可以划分为深藏在冰山以下的难以测量的鉴别性素质和裸露在冰山以上的容易被外界了解的基准性素质两部分。其中, 冰山以下部分主要是指自我形象、社会角色、动机和特质, 这部分内容属于人的内在素质, 不太容易通过外界影响而改变, 对雇员行为和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冰山以上部分主要是指基本知识和技能, 是容易被测量的部分, 比较容易通过培训等来改变和发展。冰山模型作为胜任力模型中一个最重要的理论模型, 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被广泛运用[12]。为方便对竞争情报人才的评价, 本文从竞争情报的理论内涵出发, 结合冰山模型将人才素质表征为基准性素质和鉴别性素质2 个一级指标和技能、知识、角色定位、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动机7 个二级指标, 进一步将竞争情报人才基本素质分别表征为30 个三级指标 ( 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指标主要来源于3 个方面: 一是根据现有研究成果; 二是结合专家意见;三是自我归纳。为了深入说明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中要素的构成情况以及各要素与竞争情报人员工作的联系, 下面对指标的分类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3. 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竞争情报人才评价基准性要素分析
研究表明, 随着竞争情报活动的不断开展, 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程度日益增强, 对于已获取的情报, 不仅要求更加及时、准确, 而且对竞争情报内容分析与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竞争情报人才的这些基本要求呢? 根据胜任力模型, 竞争情报人才必须具备与竞争情报相关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这是竞争情报人员进行竞争情报工作的前提条件。
首先, 知识是某个人具有的某一特定领域的关于理论或实践的信息, 因为竞争情报工作本身涉及的多学科、多行业、多领域的性质, 决定了竞争情报人才应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如彭靖里等指出过一个合格的竞争情报人员应当具备的5 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工商管理及经济学相关知识, 情报搜集、分析及相关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 竞争情报工作过程中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组织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1]。由于竞争情报是企业间竞争和市场信息化发展的产物, 所以必然要求竞争情报人员具备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知识, 更要掌握信息管理和情报学方面的知识, 同时对自己所处行业的知识的把握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些可以说是一名竞争情报人员开展此项工作所必须的工具。如以青从我国竞争情报教育现状出发, 提出竞争情报人员应该具备外语、计算机、情报学、经济管理和信息学等专业知识[13]。
其次, 技能是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完成具体工作的一种能力, 是将知识灵活运用于具体工作的体现。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第一步是获取有关竞争环境中竞争对手的有关信息, 这就要求竞争情报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市场洞察力和情报搜集能力; 第二步是对搜集来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进行分析加工, 并将最终整理好的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企业战略决策层, 因此, 统计分析、信息加工、信息传递及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能力都应是一个竞争情报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如王楠楠、侯勤[10]从信息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出发, 提出竞争情报人才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缜密的思维及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另外,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中国加入WTO, 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间有了更多的业务往来。因此, 突破国度间语言障碍, 掌握一定的外语能力对于竞争情报活动的开展也显得非常必要。如马方、王铁山等[14]认为, 我国要想更好地实现与国际接轨, 不仅需要我国企业内部人员掌握基本的外语能力, 还要不断提高其知识存量。
因此, 本文认为, 竞争情报人才评价体系的基准性要素主要包括技能和知识2 个二级指标。其中技能主要包括市场洞察能力、情报搜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传递能力、信息技术工具使用能力和外语能力7 个三级指标, 知识主要包括管理学专业知识、经济学专业知识、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情报学专业知识、特定行业知识5 个三级指标。这样,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竞争情报人才在基准性素质方面的内容就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概括, 而且这些内容是可以通过培训迅速提升的。
3. 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竞争情报人才评价鉴别性要素分析
在对竞争情报人才进行评价时, 单以知识和技能为评价标准是不全面的, 还需要对人的内在特征进行考察。因此, 人的内在特征也应该成为竞争情报人才评价的标准。结合胜任力模型中的 “冰山模型”, 本文认为, 竞争情报人才首先需要加强对自身动机的认识, 即自己为什么要从事竞争情报这项工作, 从这项工作中可以获得什么。只有全面融入到企业这个大家庭, 才会使员工找到归属感。而当竞争情报人员完成某项工作后, 自然而然会得到相应的成就感[15]。
其次, 进入企业后, 竞争情报人员必须明确自身所处的角色和位置, 只有明确了自身定位, 才能确定自身的工作职责, 这也是竞争情报人员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认为, 竞争情报人员必须将自己定位在信息分析人员、管理咨询人员、决策参与人员这一角色上。在开展竞争情报活动过程中, 还需要考察竞争情报人员的基本品质, 竞争情报人员必须具备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有责任心等基本的品质。在自我认知方面, 竞争情报人员必须具有信息敏感性, 以便及时发现有用信息。如吴晓伟、徐福缘[16]借鉴组织行为学理论将竞争情报人员的技能分为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三大部分, 其中技术技能包括项目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 掌握竞争对手、行业和市场最新动态的能力等; 概念技能包含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敏感性, 信息捕捉能力, 诚实守信, 具有服务意识等; 人际技能包括团队能力, 沟通能力, 协调能力, 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等。
此外, 由于竞争情报行业的特点, 是否具有保密意识和坚韧性对于竞争情报人员尤其重要, 这对于维护企业利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陈旭华、张文德[17]认为竞争情报部门人员掌握着企业内部大量秘密, 管理者需要通过保密制度来约束竞争情报工作人员的行为, 提高其保密意识。为了更好地进行竞争情报工作、促进企业发展, 竞争情报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因此, 竞争情报人才评价还要进一步加强对竞争情报人员的价值观的了解。如龙青云等[18]认为竞争情报工作对竞争情报人员的素质、能力、自我概念、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内在的要求。
结合以上情况分析, 本文认为, 竞争情报鉴别性要素主要包括动机、角色定位、品质、自我认知和价值观5 个方面内在特质。其中, 动机主要包括归属需要、成就需要2 个三级指标, 角色定位主要包括管理咨询师、信息分析师、决策参与者3 个三级指标, 品质主要包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忠诚4 个三级指标, 自我认知主要包括情报意识、信息敏感性、前瞻性、保密意识、坚韧性5个三级指标, 价值观主要包括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合作精神、奉献精神4 个三级指标。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 评价指标选取及其权重的确定无疑是其中最困难的部分。由于本研究属于较新的领域, 相关研究偏少, 指标多而不统一, 且缺乏各项指标权重的相关经验数据[19], 因此本文在构建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中, 各指标的权重采用专家打分和理论推演的方法来确定, 结果如表2 所示。
竞争情报人才评价的最后一步是将评价信息进行集结, 根据评级信息和评价结果进行等级划分。一般常用的综合评价模型为简单加权模型, 为此, 本文建立如下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模型:.其中, i = 1, 2, 3, …, 30; 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Fi ( 0 ~ 5) 为第i个指标的得分值, I为竞争情报人才胜任力水平高低的综合评价值, 值变化区间为0 - 5, 表示某竞争情报人才自身胜任力水平情况, 0 ~ 1、1 ~ 2、2 ~ 3、3 ~ 4、4 ~ 5 分别表示素质或技能水平差、较差、一般、较好、好。I值越大, 说明该人才胜任力水平越高。
综上所述, 竞争情报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 可以使得通过计算竞争情报人才评价得分的分值, 确定其所处等级, 找出各竞争情报人才之间的差异, 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竞争情报人员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促进企业竞争情报工作顺利开展和竞争情报人才的快速成长。
4 结论与建议
企业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 根据胜任力模型开展对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是定量分析竞争情报人才用途特征的一个不错选择, 也为企业竞争情报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本文结合当前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发展实际, 分析了胜任力模型在企业竞争情报人才评价中的应用意义, 并结合胜任力模型构建了企业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为企业竞争情报人才评价和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构建的竞争情报人才评价体系不仅可以用来评价现有岗位上的竞争情报人才, 为企业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而且可以以此为参考标准来检验企业竞争情报员工自身素质的不足, 为企业竞争情报人才技能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竞争情报论文 篇4
竞争情报系统,又名CIS,是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的缩写,是企业竞争战略管理实践中新出现的概念。竞争情报系统可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和情报保障,是企业领导集团在经营战略和竞争决策过程中的“总参谋部”。对于竞争情报系统的结构,我们可以从横、纵两条线进行简要描述:
从横的方向说,竞争情报系统由三大网络构成:组织网络、人际网络和信息网络。组织网络描述的是企业的框架体系,企业正是由其组织结构决定了其形状,好比人类由骨骼确定体型一般。充分考虑到竞争情报工作特点的经过良好设计的竞争情报组织网络是竞争情报系统的组织保障和基础。人际网络指的是竞争情报人员通过个人交往和联系拓展企业的竞争情报来源渠道。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充分获取信息,挖掘正式交流中所不能体现的情感信息;还可以实现“难以言传”的隐含知识。信息网络是使得原始的情报资源最终加工成为企业竞争情报的信息资源传播并增值的重要网络,它的核心部分由CIO、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几部分组成,理想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计算机化的高级信息系统。同时,这三种网络之间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竞争情报组织网络与后面的信息网络和人际网络有着密切联系。信息网络要靠组织网络的结构与人员来实现,“组织网络”中的“岗位”正是由人来担当的;同时组织网络与人际网络也有重叠交叉的部分。
从纵的方向说,竞争情报的生产经历了一个采集、规整、分析加工到其可以按企业需要进行应用服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报资源由大量原始初级的杂乱无章的“数据”转化为清晰地表达出一定含义的“信息”,继而从中按照企业竞争需要提取出有价值的“情报”应用于企业竞争实践。这样一个信息资源不断流动转换的过程就构成了竞争情报系统纵向的收集、分析、服务三个子系统。显然,从“采集”、“分析”到“应用服务”,再到新的“采集”,正是一个信息从低级到高级,从繁杂、没有价值到精炼、具有价值并可以加以运用的信息循环流动过程,这也是竞争情报系统运作的主要过程。因此,竞争情报收集、分析、服务三个子系统就构成了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部分,横向的“组织网络”与“人际网络”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服务的。
总的来说,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网络化:企业CIS系统是为整个企业的经营与决策服务的,应当涵盖企业的全部活动,包括计划、物资、生产、技术、研发、销售、售后服务、库存、财务、人力资源等经营、管
理过程以及企业的集团化、协同化发展过程,为了使企业内外部信息和情报能够及时获取并在企业内部畅通地流动利用,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以基于网络的有效方式将整个企业连成一体,互联网技术(Internet)、内联网技术(Intranet)、专用工具软件技术等是CIS网络化发展的有力工具,企业CIS系统网络化趋势主要体现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搜集与资源共享、竞争情报服务两个方面。如实现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共享、协作、整合、集成;利用成熟的或定制开发的特色自动搜索软件以定期自动检索与本企业、本行业有关的网上情报源,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信息搜索的完备性,又大大减轻信息搜集人员的工作量以使其抽出时间与精力专注于其它信息源而加大搜索非公开信息的力度;还可利用成熟的或开发的特色信息自动归档软件进行高效率的信息组织与信息管理;网络化的竞争情报服务可使企业决策层能够不受时空界限的限制及时地接受所需的竞争情报服务。
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方法、新工具的产生,竞争情报系统将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上述的自动搜索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表现;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系统的智能化分析功能,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及其适用工具软件的发展将使得有些情报分析工作不必非由人来完成,可望依据一定的模式和数据输入格式,直接由系统生成有关的情报简报、企业竞争分析等情报产品与成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集成化:通常情况下,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来往并不密切,相互的情报交流不多也不及时,或者说干脆就没有,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将有效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由企业竞争情报中心来统一协调和管理整个企业的信息与情报工作,可以通过竞争情报工作来实现信息情报资源的共享整合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部份工作协调两大集成目标。
决策化:这是企业CIS系统最重要、最根本的发展方向,未来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将侧重为企业战略决策发挥其功能作用,不仅为各职能部门、中层决策人员和企业战术策略服务,更重要的是为企业高层决策者和企业发展战略服务,企业CIS系统将日益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置位于最高管理决策层的竞争情报首席执行官CIO职位(副总级别的首席信息主管),企业CIS系统离企业决策机构越来越近了。
我国对企业竞争情报的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仅有十多近二十年的时间,目前国内企业竞争情报工作还十分薄弱,建立CIS系统的企业还不足10%。虽然如此,但眼下我国企业界对竞争情报的认识正在深化,随着广大企业对竞争情报这一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念的逐步认同和接受,竞争情报工作将呈现出快速的发展势头,竞争情报系统也必将为企业的战略规划、竞争决策、策略制定提供思想和依据,必将为企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就是6月份在美国对中国家电的反倾销案。在这起案件中,海尔的情报人员显得格外游刃有余。据悉海尔从5月份就开始使用百度的情报收集系统,在这次的实战中“帮了大忙”。百度的情报收集系统(eCIS),就是在其搜索平台基础上,为企业提供的一个信息收集和过滤工具。比如通过百度竞争情报系统中关键情报课题(KIT)的功能,管理层提出课题后该课题就会上传到系统,再由管理人员根据互联网或内部查询特性将相关内容建成相应的子课题,搜索得到的信息自动归类到各子课题中。这相当于一个漏斗,道理很简单,只不过现在将这个漏斗放倒了。
海尔以前收集、准备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一般流程是:人工上网搜索,定期剪报,然后将这些情报素材进行人工分类、整理、分析,形成满足各个部门需求的竞争情报报告。这种情报处理流程不仅收集的情报零散,缺乏系统性,而且情报不易统一存储,情报的实时性也很差。情报人员80%的时间都花在了情报的收集、分类、整理的前期工作上,而最终由人来做判断、分析信息得出结果的后期过程只有20%,事实上这种情形下收集商业情报的效果是非常低的。
现在海尔将收集情报的漏斗摆正,前期的工作由“机器”(即百度eCIS)来做,收集、整理归类情报大大简化,所需时间只占到总的情报处理时间的20%,情报人员可以腾出剩下80%的时间来进行判断、分析等高等级的意识能动作用,比如情报的分析处理和情报产品的制作工作。
现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石化集团、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等都陆续签约采用了这套系统。包括海尔和娃哈哈在内的一系列中国企业现在开始把企业竞争情报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布置来处理,而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认为竞争情报是技术、人才、资金之后的第四大竞争力。据相关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几乎所有企业都设有专门部门负责竞争情报的搜集,其中有95%以上的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上个世纪末,全球竞争情报业的总产值已达700亿美元。
竞争情报从宽泛的角度去理解,其实是一种企业竞争的智慧,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正规的竞争情报行业,企业也没有建立起成熟有序的竞争情报系统,但是这种智慧,是早已经存在于企业中的。每一个企业,都会有这样的智慧存在,然而这样的智慧多是出于企业生存的本能而产生的无意识的行为,分散、无系统、不稳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中,一些大的企业逐渐明确认识到了这种智慧的价值。
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固化这种智慧,将智慧转化为一种切实可行的企业策略。这个问题亟待解决,也正是广大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发展瓶颈。竞争情报系统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
前景,而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可能刚刚是揭开了这片领域的一角,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等待我们去探索。我们需要开动思维,以另一种思维方式深刻探索竞争情报系统的深层次内涵,以希为我们创造更大收益。
二、诚信题
1.我对这门课程的内容非常感兴趣,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运用已有知识发挥新功效的实例。我有所耳闻但是却一直无缘一窥其庐山真面目,能选上这门课本身已是我的荣幸。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好,在课见中穿插着网络截图,及时解答了我的很多疑惑。同时希望老师可以在布置实习作业时能提供一份范本以供参考,毕竟对于选修这样一门没有基础的科目在做起作业来,自己的语言还是稍显匮乏。总体评价是好。
2.第七节(竞争情报分析方法)
竞争情报人才 篇5
在网络化和医药科技信息激增的环境下, 医学情报研究机构不再是情报资源的垄断存贮者和开发者, 传统的文献计量和信息传递服务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又由于我国国情所限, 传统的医学情报研究机构正处在投身市场的转型阶段, 医学情报研究机构要想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拓宽服务领域, 提升服务质量, 以改变信息资源利用率偏低的现状。如果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开展竞争情报服务, 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医学竞争情报的涵义和应用现状
竞争情报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是指一个实体或组织为了提高竞争力, 取得竞争优势所需要的情报, 主要包括竞争环境情报、竞争对手情报和竞争策略情报, 它是在市场竞争激烈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时传统信息情报与实际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策略等相结合的产物。目前竞争情报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涉及各种行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 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科研单位、医院开始独立搜集国际国内同行的各种针对性情报 (主要包括市场信息数据、专利、产品反求工程、前瞻性专题调研等) , 国外许多著名医药企业对此极为重视, 在企业内部设有专门的医药信息服务机构, 并因竞争情报的开发和利用而带来了丰厚的效益。
在医学科学领域, 随着网络远程医疗的开通, 各国医疗技术竞争更加激烈。谁在竞争中取胜, 谁就会得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由此医学竞争情报应运而生。
我国早在1996年就在医药卫生领域开展了竞争情报活动, 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医药行业的中小企业还缺乏竞争情报意识, 对情报工作重视不够, 企业内没有专门的信息服务机构和情报人才, 成为企业发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2. 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优势
(1) 信息资源优势。
据权威统计, 95%的竞争情报来源于公开信息源。在医药卫生领域, 公开的信息资源有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纸质资源包括医学类的图书、期刊、报纸、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文献, 电子资源包括医学类的中外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专利数据库以及互联网等。而医学情报机构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其中还有自建的特色的数据库, 这些资源大都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 能够为社会提供坚实的信息保障, 这些都是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物质基础。全世界被《乌利希国际期刊目录》收编的连续出版物达16.4万种, 其中生物医学占1/4以上, 在网络环境下, 丰富的数字资源也为医学竞争情报的开展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丰富的数据库作为庞大的信息资源后盾, 如MEDLINE光盘数据库、国家科技成果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Disc)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在中心等等。
(2) 技术设备优势。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 医学情报研究机构的计算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都已成熟, 服务模式和服务能力也都进一步得到加强, 其中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完备的计算机设备如大存储服务器、方便快捷的终端硬件系统, 高速化的通信系统, 先进的信息资源软件管理系统, 丰富前沿的电子文献信息资源, 加上医学情报研究机构有专业的信息网络建设人才, 为医学竞争情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3) 人力资源优势。
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开展竞争情报服务有人力资源优势, 其工作人员大都是情报专业人员, 在长期的信息服务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具备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能力, 掌握竞争情报分析方法, 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信息技术能力, 这符合医学竞争情报服务对人才的需求, 在理论研究、信息的深度利用、跟踪国内外先进理论以及客观判断创新方面有着企业内部信息机构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同时, 由于医学情报研究机构长期开展查新服务, 与医院等用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业务关系, 这也是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潜在对象。
3. 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举措
(1) 注重培养竞争情报意识。
医学情报研究机构目前定位是“公益性”,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 这种非营利性的信息机构会在市场的大潮中失去活力, 最终被时代淘汰。改变工作思路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开展竞争情报服务, 是为医学情报研究机构的长远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的思路之一。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利用自身优势将竞争情报服务做成价值高的信息商品, 提供给用户。不仅医学情报机构的工作人员有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意识, 还要向医院等用户宣传这种意识, 帮助用户建立竞争情报意识,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2) 突破束缚, 拓展服务对象。
医学情报研究机构的服务对象较为狭窄, 大都是为政府提供政策研究和决策支持, 开展医药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 为医学科研人员提供科技情报服务, 但是竞争情报服务却有更广阔的市场。医院和医药企业领域竞争激烈, 尤其在医学诊疗技术、药品开发等方面, 对竞争情报的要求很高, 并希望这些信息能够为自己的领域带来效益。因此竞争情报的服务重点对象在于医院和医药企业等对竞争情报有强烈需求的领域。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可以在对政府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时, 也可以适当运用竞争情报的方法, 追踪国际、国内和省市的有关医学方面的政策和成效, 将相关的信息加以搜集、整理、加工、分析, 并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定题服务, 如医药和医药企业, 将前沿的科研状况和市场需求信息加以定时推送, 使这些信息变成相关科研单位的竞争情报, 发挥相应的导向作用, 科研单位通过对这些竞争情报关注自身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避免重复研究。
(3) 培养竞争情报服务人才。
医学情报研究机构要开展竞争情报服务, 必须有掌握竞争情报搜集、分析和利用能力的人才。医学情报研究机构不乏情报专业人才, 但是要提供竞争情报服务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情报学知识和医学背景, 还应该有竞争情报的服务意识, 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敏感, 并能与企业或外部机构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如果建立一支优秀的医学竞争情报服务队伍, 对机构自身发展和服务对象的发展都是有很大益处的。作为医学情报服务单位, 可以从2个方面入手培养竞争情报服务人才:第一, 通过引进有学科背景并有资深经验的医学情报服务人才, 这个途径不仅需要丰厚的资金作为后盾, 还需要建立一套人才引进的机制;第二, 通过后期的培养建立医学情报服务人才梯队, 如对在岗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学习, 以及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 并建立相应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通过相应的鼓励措施提升竞争情报服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采用主动的服务模式。
竞争情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隐秘性, 因此, 被动等待用户上门的服务方式是不可取的, 在建立了稳定的用户群后, 可以主动地向其推送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竞争情报服务, 尤其是医院或医药企业需要就特定专题或项目进行深入研究时, 对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深入的加工, 得到动态、详细的信息, 帮助用户在竞争中占据信息优势和主动地位。
(5) 帮助用户建立竞争情报体系。
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的服务经验向用户的信息机构提供咨询和培训, 定期为用户举办讲座, 培养其竞争情报意识、搜集和分析方法, 帮助其培养竞争情报人才, 也可以充分利用机构的网络和数字资源优势, 帮助企业建立竞争情报系统, 以收费的方式向其定期提供信息资源。
4. 结语
在医药卫生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 竞争情报起了重要的作用, 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开展竞争情报服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也是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方式之一, 其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推动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缪其浩.市场竞争和竞争情报[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6.
[2]何玮.试论医学图书馆在医药竞争情报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J].医学情报工作, 2004 (4) :285-287.
[3]何玮, 刘玉海.医学图书馆开展医药竞争情报服务大有可为[J].药业论坛, 2007 (24) :17-18.
[4]谷华.对医学情报机构合作的几点认识和建议[J].医学情报工作, 2002 (5) :257-258.
[5]范沈姗.企业竞争情报──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热点[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1 (1) :24-26, 34.
竞争情报人才 篇6
竞争情报是指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是企业实践中管理学、经济学理论融的产物,对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企业而言,竞争情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市场竞争。依靠竞争情报,企业可以更高效的切入营销市场,了解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现状以及整个市场动态,使得决策者能及时的调整营销策略;(2)技术研发。依靠竞争情报,企业可以把握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重点,了解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研发动态,保证产品开发的效率;(3)技术预测。依靠竞争情报,企业可以了解本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明确技术改造过程中的方向和路线。
竞争情报研究的快速发展和成果的普及应用,能够帮助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明确与国外的差距,明确自主创新的方向,打入国际产品市场,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实力。
2 情报信息机构的特点及优势
2.1 资源优势
各个省市的情报信息机构都是依托于当地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作为相关信息的生产者,往往拥有多个文献信息数据库及各类科技资源平台、网站。成规模的信息源为开展竞争情报研究和推送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人才优势
相对与我国情报领域发展现状来说,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高学历专业人才往往集中于情报信息机构,专业工作人员除了专注于情报学的研究和服务外,相当一部分还拥有多学科专业背景,多重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经验可以使他们迅速投入到角色之中。
2.3 传播媒体优势
情报信息机构多数创办有区域乃至全国范围知名的情报学期刊和声像产品,这些传播媒体将为以后的竞争情报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宣传、共享和交流的平台。
2.4 用户群优势
情报信息机构一般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与所在区域乃至全国的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而且多数已经针对企业开展了多方面的情报推送服务工作,一旦开展竞争情报推送服务,先期拥有的用户数量多,对用户需求的研究、模式的探索及实践帮助巨大。
3 当前情报信息机构竞争情报服务工作内容及重点
3.1 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研究
3.1.1 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研究优势。
数据源优势—专利文献数量巨大,且信息公开,当前90%以上的发明创造可以在专利文献中找到,且这些数据都可以在各国的的免费和收费数据库中找到;在时间延续上来看,专利文献涵盖了了数百年前至今的绝大多数科技成果,通过分析可以完整看到一项技术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专利文献格式统一,各国的专利说明书的文档编排结构基本相同,大大方便了利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数据挖掘。
互联网优势——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专利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的免费/收费数据库中查到,为我们获取竞争情报数据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数据挖掘优势—专利文献包含了从技术基本概况、权属人、法律状态到详细的说明书附图以及相关技术等信息,通过不同的归类、排序,可以直观的获取行业或领域的竞争信息、竞争对手技术策略等重要情报。
同时,由于情报信息机构在人力资源和数据资源上的优势,在开展竞争情报工作中对数据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再投入较小,为专利分析这种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1.2 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
专题研究——从宏观到特定领域,全面开展专利分析(地图),专利技术路线图、专利资源平台建设以及竞争情报分析的研究,以课题、项目为契机,为开展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服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数据资源建设——开展重点以专利数据资源为重点的数据库建设,通过国际交换、商业购买等方式获取国内外优势资源,从源头上保证信息质量,同时依据自身能力,可采取直接利用国内外现有的数据资源和相应分析工具开展专利分析工作,也可以对获取的海量专利资源重新统一编目,进行规范而有序地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专利信息开展一系列的分析和加工工作(例如翻译、重新标引、重新设置关键词等),形成全新的数据资源。
工具开发—主要包括了智能的专利检索分析平台和竞争情报推送服务平台两类。智能的专利检索分析平台可以依据自身的数据库建设方式采用商业购买和自行开发两种,具备针对国内外各行业的定题检索和分析功能。而竞争情报推送服务平台则应大致具备客户分析、情报收集、信息加工和分析、情报推送等几项功能模块。四个部分的实施可以依据机构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条件形成一体化软件平台来实现,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软件技术配合人工分步执行。上述两项工具平台应尽量做到互相兼容接口,相辅相成,以支持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推送服务。
人力资源建设—进行以知识产权战略分析为重心的人才培养,在专利分析和专利资源建设的研究项目基础上,通过走访交流、参加会议及培训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国内外专利及竞争情报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了解,提升其对专利数据库、专利分析工具以及数据挖掘工具的使用能力,以及对行业情报和专利信息深度解读的能力。
3.2 完善与提升基于机构传统优势服务项目的竞争情报研究和服务
3.2.1 传统媒体的情报服务的拓展。
传统媒体的情报服务工作是情报信息机构开展情报服务工作的一大窗口。通过对现有期刊杂志专栏的扩展,增加有关竞争情报理论及应用研究,应用案例、情报推送服务研究等专栏,介绍自身机构竞争情报工作的水平和现状,吸引机构内外撰稿人的目光,同时向读者用户普及和推广竞争情报知识,还可以针对企业竞争情报定期刊登重大的行业发展动态,提升企业用户对竞争情报服务工作的吸引力。
3.2.2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强化。
通过机构现有的文献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数据库的完善,开展与专业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例如与市面上知名的专利数据库服务企业进行合作),同时努力打造专业的竞争情报个性化服务平台,满足“信息收集—分析加工—推送服务”的一体化工作流程,为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工作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
3.2.3 专业竞争情报产品服务的提升。
利用机构现有的相关情报服务部门(如传统的查新检索、信息产品等部门)的研究基础和客户群,面向竞争情报的研究和服务,开展专利分析及竞争情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探索竞争情报产品的服务模式,依托自身的知名度和专业化平台对竞争情报服务产品进行推广,最终将竞争情报成果产品化、市场化。
4 竞争情报的推送服务
信息推送服务是一种主动的信息服务,是定题服务的一种再现,通过推送技术可以将竞争情报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针对企业的个性化产品。
竞争情报的个性化推送服务,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客户分析、情报收集、信息加工、情报推送,四个模块的实施可以依据情报信息机构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条件形成一体化软件平台来实现,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软件技术配合人工分步执行。
(1)客户分析,该部分是实现情报推送产品个性化的最重要部分,对于一个个开放的、动态的智力型的服务来说,用户分析是后续研究和服务的前提,其分析结果直接决定了后面几个模块的框架、个性化定义等等,关系到情报效率和客户需求的匹配度。重点要做好用户的信息收集和分类、用户需求分、用户建档管理三个方面。
(2)情报收集,这个部分是保证竞争情报推送服务信息源的核心,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实现有征对性、行业性、精准性的数据抓取,并按照一定规则和筛选标准进行数据归类,并形成数据资源的一个过程。重点是利用好常规的网络数据采集技术,要实现常规数据采集、更新、分类二次加工等功能;以及通过定题、定向、定点的数据库采集技术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能够使用户在自定义的分析框架下形成数据抓取和粗加工,最好还能具备数据自动更新及定向邮件发送等功能。
(3)信息加工,这个部分是信息“酵化”为企业需求的关键,主要是包括了两个层面,一是依据实现定义好的需求框架,通过当前信息采集软件自带的初步筛选功能来进行初步的二次加工,一些商业专利数据库平台甚至具备了对采集数据进行聚类,排序、绘图等复杂的功能,其工具直接生成的结果就能够满足一部分企业对当前市场和技术领域动态信息的需求,这部分功能可以通过直接购置现有的数据采集/分析工具和商业数据库平台来实现,也可以自行研发更加个性化的软件平台;二是基于定题、定向、定点深入的竞争情报解读,该过程的实现需要竞争情报研究人员对多种途径采集而来的信息在计算机软件加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解读,转化成直观的文字报告以供决策者参考。
(4)情报推送,该部分是将信息智能传递到用户手中,形成服务产品的最终环节,当前信息推送服务方式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智能软件完成的全自动化的信息推送服务;另一类是借助于电子邮箱,并依赖于人工参与的信息推送服务。具体的实现包括了电子邮件、频道RSS技术、通讯移动终端的短信服务等一些方式,可以依据客户对情报内容的需求情况来进行选择。
5 结语
竞争情报服务是一个集合了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多多元化知识的产物,要形成情报信息机构的竞争情报“产品”,不仅需要技术手段和理论研究上的支持,还需要克服情报信息研究机构人员在市场敏锐性和企业沟通等实践能力的不足,在管理、资源调配、人员培训等多个环节共同配合下来进行。现代企业经营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通过竞争情报可以帮助企业全面、快速的把握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动态,制定竞争策略,确立竞争优势,因此对于信息情报机构来说,形成竞争情报的研究和服务有着良好的前景和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动其在传统情报研究及服务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形成新的工作模式。
摘要:立足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如何开展竞争情报的研究和服务工作进行探讨,提出以专利知识产权分析为重点,情报信息机构传统服务项目为辅助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国内对竞争情报研究和服务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情报信息机构提供研究方向和工作思路。
关键词:竞争情报,推送服务,专利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国秋,胡进.企业竞争情报推送服务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8(1):45-48
[2]陈新艳.新信息环境下学科馆员个性化服务创新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37-139
[3]卜炜玮,成昀.信息的定义及哲学本质[J].思想战线,2005,(4):129-131
[4]梁战平.发挥整体优势提升业务水平扩展服务范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三大工程介绍[C].全国科技信息工作研讨会专题报道
[5]汪娟.2000—2005年我国竞争情报事业发展回顾及驱动因素分析[J].竞争情报,2006(2):3-6
[6]胡秀梅.试析竞争对手情报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情报杂志,2008(9):113-115
[7]杨蜀.竞争情报的收集和加工[J].情报探索,2006(1):74-75
竞争情报人才 篇7
企业战略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灵魂, 确定企业的战略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步, 而竞争战略又是企业战略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近年来竞争战略重要性的日益显著, 竞争情报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之间必然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 目前大家对这种关系存在着一种误区, 认为两者之间是一种不可逆的有着先后顺序的关系。多数认为企业是先制定了竞争战略, 再根据这种战略的需要进行竞争情报的收集、分析及整理。这样虽然目的性很强, 可以有的放矢, 但同时也使得竞争情报活动显得非常被动, 一些很重要的情报信息由于没有战略方面的需求就被漏掉了。其实, 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之间应该是一种可以互相影响的可逆关系。本文就来研究二者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
2 竞争情报的定义及功能
2.1 竞争情报的定义
竞争情报简称CI, 即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有时也被称作BI, 即Business Intelligence。竞争情报是指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 是一种过程, 也是一种产品。竞争情报作为过程而言, 指的是对竞争对手及竞争环境的相关信息的搜集、筛选、整理和分析;而作为一种产品而言, 则包括了由以上过程所形成的所有情报和谋略的实体。
2.2 竞争情报的功能
竞争情报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决策支持功能、预警功能与学习功能。
首先, 决策支持功能是竞争情报最初的功能也是最核心的功能, 因为竞争情报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本身就是为上层决策提供数据或实证支持的。其次, 竞争情报的预警功能是指, 企业或机构通过对相关情报信息的跟踪和检测, 发现问题并对问题的发展做出预测, 从而为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或改变提供预警。第三, 竞争情报还具有作为学习系统的功能, 主要是通过对竞争对手与竞争环境的比较分析, 可以全局性的了解行业或领域内值得借鉴的管理方法和工具等, 避免企业组织的僵化。
情报不同于一般的市场信息, 它是指经过筛选、整理和分析后的对目标企业或组织具有竞争意义的信息。竞争情报的获取和分析可以帮助管理层和决策者有效评估上游供应商、下游顾客和平行的竞争对手, 从而降低风险, 提高竞争的效率和效益。
具体的说, 竞争情报可以帮助管理层和决策者及时把握市场动态, 理性预测竞争对手的战略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存在, 深入挖掘新的和潜在的客户, 正确解析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相关政策, 洞悉外部技术环境的变化。最终, 作为企业的长期战略资产为企业竞争服务。
3 竞争战略的定义和内容
3.1 竞争战略的定义
企业战略并非指某一特定的战略内容, 而是一个复合的战略体系。它包括竞争战略、发展战略, 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信息化战略、人才战略等等。因此, 竞争战略只是企业战略中的一部分, 二者并不能等同。
企业竞争战略又称为业务层次战略或者SBU战略, 它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的制约下, 指导和管理具体战略经营单位的计划和行动是企业在把握了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期的、总体的、全局的谋划和对策。
3.2 竞争战略的内容
竞争战略的内容包括竞争战略的制定、竞争战略的实施和竞争战略的修订三大方面。竞争战略的制定、实施和修订的全过程, 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系统过程, 具体又包括以下主要程序。
竞争分析:包括内部竞争条件分析与外部竞争环境分析两部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只有完整的了解自身和相关环境的情况, 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内部竞争条件分析指的是对组织本身在竞争方面固有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外部竞争环境分析就是对所有影响分析主体在竞争发展中的各种外部环境的分析, 既包括外部大环境, 也包括各竞争对手的情况。
规划目标:就是对一定时期内组织要参与竞争的基本目标和方向进行总体规划。
拟定和选择方案:可以有多种方案来实现目标, 对这些方案进行拟定并选择最优的方案。
实施战略:战略方案拟定完毕并选择了最优方案, 接下来就开始实施战略方案, 包括确定实施重点, 划分实施阶段, 落实实施措施, 以及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 挑选合适的人员等。
控制和检测: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应当不断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对实施情况进行不断的统计、分析和检测, 评估战略实施的实际结果与制定战略的期望。
战略调整与修订:针对上述战略实施情况的评估与分析, 以及竞争对手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对战略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修订, 使战略的实施逐渐完善。
4 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的互动关系
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竞争战略管理的过程中。竞争战略管理过程可分为三大阶段, 即战略制定阶段、战略实施阶段以及战略调整阶段。战略制定阶段是解决战略方案的制定及选择问题;战略实施阶段是解决战略的具体执行及执行中的控制问题;战略调整阶段是解决战略的修改问题。
竞争情报在竞争战略的三个阶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竞争战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同时也是整个竞争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的基础, 为其提供决策依据, 又根据竞争战略的反馈进行情报的收集分析工作。
总体来说, 竞争情报和竞争战略的关系可以由下图所示, 其中, TMT表示企业的高层团队, CI工作系统包括有:对情报的收集、分析、筛选、分类、提取和提交几个方面的工作。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之间是一种循环的可逆的过程。自上而下的箭头表示, 企业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过程, 这种情况下, 是由企业高层首先做出竞争战略决策, 然后, 依据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情报数据进行有的放矢的竞争情报的收集工作, 在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整理, 最后再提交给高层, 使这些竞争情报对竞争战略提供支撑。这也是传统中的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的关系, 这往往忽略了他们关系的另一个方面, 那就是图中自下而上的箭头所示, 它表示的是, 企业的情报部门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收集了与企业有关的情报, 然后进行分析、整理, 上报给企业的高层团队, 然后由企业高层根据这些情报进行竞争战略的制定、实施和修订。这种流向表示的是由情报订战略。这就要求企业提高情报意识, 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有用的情报用以支撑竞争战略。
5 结论
论高校竞争情报工作 篇8
1 国内高校竞争环境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经历了一系列变革, 企业界, 只是大学间竞争具有自己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实力竞争:国家重点大学争办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大学, 其他院校竞争入围“211工程”;已经进入“985工程”或“211工程”的大学也不敢松劲, 生怕在滚动式评估中落后而被“淘汰”。
(2) 办学经费和科研经费的竞争: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政府全额拨款的做法不同, 现在国家拨款遵循政府引导下的竞争原则, 重点资助“985”大学和“211”大学, 重点资助基础学科等, 其它的基本上遵循市场竞争原则。
(3) 专业和课程改造竞争:专业是学校的生命线, 专业设置既要看准市场, 又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如武汉大学为适应竞争环境制订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卓越工程实施方案》, 主要包括“三创”教育实施工程、名师与教学团队建设工程等[2]。
(4) 生源竞争:各大学十分重视本科生的生源质量,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举行招生咨询活动, 而且设高额奖学金吸纳优秀生源。在教育市场化的背景下, 高校研究生生源竞争日趋激烈, 研究生招生供求关系也发生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许多大学生对于读研的学校和专业都有了较多的要求。
(5) 毕业生就业竞争:排除考研、出国等因素, 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逐步成为评估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面对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 各大学、各地区纷纷联办招聘会, 扩大邀请面, 这一方面拓宽了毕业生的择业范围, 同时也加剧了毕业生之间的相互竞争。
2 高校竞争情报工作的内容
(1) 自身素质评定: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竞争实体, 首先需要评定自己的竞争优势, 了解本校在众多高校尤其是同类高校中的地位、优势和劣势。目前, 高校教育市场已经由国家主导与社会民营参与的二元结构转变为由国际力量介入的三方竞争的格局, 各个高校应监测竞争环境, “阅读”早期预警信号, 以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调整, 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2) 认识竞争对手:只有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 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竞争情报工作。首先要识别谁是高校竞争对手 (直接、间接或潜在的) 。一般将与本校规模相当、排名接近、专业设置类似或同地区的学校列为主要竞争对手。要研究哪些竞争对手需要长期跟踪, 哪些只需要专题跟踪。其次, 要收集竞争对手情报, 包括高校基本情况、领导层、组织结构、财务状况、专业调整与改造和就业率等状况。第三, 要推断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 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3) 制定竞争策略:对自身、对手和环境分析以后, 情报工作者就可以对每一个划定的竞争对手可能的竞争行为和反应模式进行预测了, 同时也把握了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 并且掌握了整个竞争环境的变化, 三者组合进行分析, 决定高校自己的竞争策略。这是高校竞争情报工作的应用部分, 需要配合高校决策层进行。
3 高校竞争情报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大多数高校的竞争意识还比较淡薄, 对竞争情报的重视不够, 很多高校的领导不理解也不支持学校的竞争情报工作, 主观地认为竞争情报工作可做可不做。由于没有专业的竞争情报机构或者分析人员从事该项工作, 造成竞争情报分析过程亦不严格、不规范, 从而导致分析结果搀杂大量的主观因素, 这对领导者决策的制定非常不利, 必须从方面加强高校的竞争情报工作。
3.1 加强竞争意识
与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一样, 高校竞争情报工作要想得到有效的开展, 各工作部门必须具有一致的竞争情报理念。除了需要领导的重视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以外, 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都要时刻为获取对竞争情报工作有益的信息而努力, 必须让全体员工认识到竞争情报的作用、重要性以及如何辨认等。要构建一个高效的竞争情报系统, 该系统应能提供有关竞争情报研究的工具和方法, 帮助高校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竞争情报工作机制和流程, 使其更好地开展竞争情报工作[3]。
3.2 定位竞争情报部门
开展竞争情报工作要有一个较为专业的竞争情报工作团队 (或小组) 。从高校竞争情报工作人员的角度看, 必须熟悉本校的基本情况、掌握导致高校这一特殊竞争体变化的内外因素并具备专业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高校竞争情报工作人员可以从从事竞争情报理论研究的教师和从事信息咨询服务的图书馆馆员两种渠道来挑选, 也可以将竞争情报工作直接下达给图书馆来完成, 这样可以避免重建部门所造成的资源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磨合[4]。
3.3 开展反竞争情报工作
美国情报学家伊恩·龙登指出:“搜集竞争情报是一个获取和分析公开资料的过程。”。高校虽然面对市场竞争的大环境, 但总体上还处在一种不设防的状态, 对竞争情报的获取也相对容易。随着对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 高校活动逐渐成为竞争对手关注的焦点。如何在获取竞争对手情报的同时保护好自身的关键信息是高校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这就需要反竞争情报工作的开展, 因此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保密机制。
3.4 把握合作竞争原则
所谓合作竞争, 事实上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有合作也有竞争, 即在创造更大的商业市场时合作, 在瓜分市场时竞争。目前, 高校之间总体上来说合作多于竞争, 和企业之间的竞争相比, 高校面临的竞争在性质上更加柔和, 其本质就是合作基础上的竞争, 要防止因一味的追求竞争而失去教育的本质, 也防止因一味的合作而难以保持自身持续的竞争优势。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内高校的竞争环境以及竞争情报工作的内容, 针对当前高校竞争情报工作的现状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高校,竞争情报,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潘玉洁, 张玉峰.基于CRM挖掘的企业竞争情报获取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 2007 (6) .
[2]赵菊珊, 漆玲玲.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 2009 (3) .
[3]刘春艳.我国高校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刊, 2007 (4) .
企业竞争情报信息获取研究 篇9
一、企业竞争情报信息需求的内容
1. 产品的竞争情报信息。
产品是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最重要表现形式, 也几乎是企业展开竞争的起点。围绕产品的竞争情报包括产品的功能、外观、成本、价格、工艺、生命周期等等。其中, 最为隐蔽的是产品的生产工艺, 功能、外观可以通过购买产品的样品来掌握, 而生产工艺往往是企业的机密部分, 而且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很大。化工、医药、饮料、饲料等产品中配方的试验成本甚为高昂, 但得到配方后, 进行模仿的成本却非常低廉, 配方便是这些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竞争情报。
2. 服务的竞争情报信息。
相比较有形的产品, 关于服务的竞争情报更难于获得, 也更难于模仿。服务所形成的竞争优势, 建立在长期的文化培训和熏陶之中, 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分, 更多地存在于整个企业文化之中。围绕服务所收集到的竞争情报, 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对建立正确的战略方向也更为重要。要获得关于服务的竞争情报, 最好的手段便是对其员工的行为进行跟踪分析, 从其员工的言谈举止中获得需要的情报, 另外, 从其客户那里反馈来的信息也同样重要。
3. 投资的竞争情报信息。
企业的投资行为包括产品的升级换代、生产设备的革新改造、生产工艺的优化调整、人力资源的吸纳与变动。这些投资行为中, 有些甚至只会体现在企业内部, 比如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人力资源状况, 可能永远都是企业的商业秘密, 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投资可能永远不会对外公布。
二、企业获得竞争情报信息的合法途径
1. 来自互联网的竞争情报信息。
互联网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象征, 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容器, 已成为企业宣传自己产品的场所。许多网站还开发出非常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 使我们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变得非常方便。互联网上的信息具有很好的时效性, 发布速度非常快。把互联网作为竞争情报的信息源, 关键是要掌握搜索工具和进行情报分析整理的手段。
2. 技术交流中的竞争情报信息。
技术人员或市场人员都喜欢把最新的技术成果作为产品的卖点来宣扬, 从市场角度来看这也无可厚非。但在产品推介中, 却含有很多属于竞争情报的内容。在与技术人员的交流中, 其更可能会无意识地把本来应该保密的情报泄露出去。而利用技术交流会收集产品和技术方面的竞争情报是成本非常低廉的做法, 只要进行适当培训, 派出或委托略懂技术的人员去参加技术交流会, 便可能大有斩获。而且, 技术交流会上的新技术, 很多其实是没有进入市场的, 技术含量相对较高, 对企业长期发展策略的影响更甚, 其情报价值也就更高。来自技术交流中的情报主要包括产品的功能设计、工艺方法、材料特性等内容, 对于企业调整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3. 展览会上的竞争情报信息。
展览会是企业进行产品比拼的最佳场所, 也是竞争情报的最好来源。展览会上, 企业都会将最新的成果拿出来展示, 在向客户展示自己产品的同时, 许多属于竞争情报的资料也被公布出来。在展览会上, 竞争对手的产品状态几乎可以一览无余, 只要细心收集, 所获一定不菲。利用展览会进行竞争情报的收集非常容易, 因为参观者多, 企业不容易分辨参观者的身份, 其资料发放也往往是公开和无限制的, 以任何身份几乎都可以获得产品资料, 甚至关于产品功能的详细说明书, 几乎没有任何企业会注意到展览会上的保密措施。当然, 从展览会上获得的资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整理, 甚至跟踪调研。从竞争情报分析的角度看, 不仅仅要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市场调研, 甚至要对来自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市场调研。这些更深入细致的情报研究所得到的报告, 对企业决策往往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4. 市场调查中的竞争情报。
利用市场调查获得竞争情报是市场调查的另一个作用, 进行同比研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参考性, 把自己的产品与竞争者的产品进行比较更能帮助企业确定市场策略, 对市场的发展能有正确的预期。市场调查所得到的竞争情报包括品牌分析、服务分析、客户满意度分析等多方面的内容, 通过市场调研来研究竞争对手在这些方面的表现, 展开产品之外的竞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新趋势。
5. 策略联盟中的竞争情报。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参与者力图获得更多的资源, 获得资源的重要途径包括企业间的合作, 通过合作来分享各种资源, 形成更为有利的竞争链。现在, 联盟策略已普遍为企业所接受, 不管是成长中的小企业还是处于竞争关系中的大中企业都有自己的联盟策略。竞争性情报不仅仅可以由联盟企业拿出来分享, 也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合作, 联合收集、分析、整理和利用竞争情报。当然, 如果企业联盟中存在竞争倾向时, 竞争情报就变得特别需要给予重视, 在向合作伙伴公开自己的资源时, 需要保护好自己的企业机密。
三、竞争情报的保护
竞争情报是关乎企业发展的决策性情报, 获取竞争情报的价值有多大, 相应地保护企业机密的价值就有多大。由于企业在产品、服务、投资等方面的实际投入比情报挖掘的投入更大, 因此, 企业机密的保密价值肯定还要超过获取竞争情报的价值。
【竞争情报人才】推荐阅读:
竞争情报07-08
商业竞争情报05-17
竞争情报战略08-23
竞争情报系统08-24
竞争情报能力09-23
竞争情报预警系统07-02
企业竞争情报管理07-12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11-24
竞争情报产品系列之一:信息与情报09-08
中小企业竞争情报研究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