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工作

2024-06-04

图书情报工作(精选12篇)

图书情报工作 篇1

当前情报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一、从专业研究转向综合研究

传统的科技情报研究主要是搞科学和技术的情报研究, 而多数单位是搞以战术为主的科技情报研究。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 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又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主要发展经济外交, 坚定不移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小康国家, 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科学发展观, 与时俱进, 发展中国。对于这些会议精神, 图书情报事业也出现了新形势。科学与文化部门的领导机关为战略决策、调整体制、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决策项目、引进技术、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层厂、矿、企业为改善管理、调整产品、提高收益都在不断地向情报部门提出了有关专业领域的技术、经济、管理以及政策方面的综合、系统、专门的研究任务, 改变了过去那种科技情报研究只承担专业情报研究任务的局面。当前的情报研究主要服务于决策, 而决策所用的情报恰恰是综合性情报。

二、图书情报工作者要走多面性广泛性研究

以往的图书情报工作的研究对象比较单一, 涉及面比较狭窄。新时期, 党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全方位抓好经济建设已成诸多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那么再用以前的老方法、老套路去面对新的形势, 势必跟不上时代前进的发展步伐, 势必要被社会所淘汰。老的情报收集方法已经适应不了新形势的需求, 所以拓宽图书情报研究的宽泛性、多面性、实用性是图书馆情报工作人员的当务之急。现今已进入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发展时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以往的手工操作, 以及情报工作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的现象已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发展需要, 等靠的思想更要摒弃, 积极主动地深入读者, 深入基层, 深入社会最需要的领域, 深入各行各业, 了解用户需求, 急用户所急, 才能更好、更优质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才能使情报工作做得恰到好处, 真正成为广大用户的强大后盾, 改变以往人们对图书情报工作“可有可无”的看法, 同时也使情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研究、普及传统情报, 做好高精尖专业化情报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学科各领域分工越来越细, 更专业化。各学科、各门类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它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随着这种联系和融会的细分化, 这就给图书情报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以往的有些尖端技术可能都是由各自领域的科学工作者自己查找材料, 这也使这些科技工作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如果图书情报工作者能够深入基层, 了解基层科研工作者所需, 首先为他们提供相关文献资料, 那么就能节省这些科研工作者的大量时间, 也能使图书情报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不浪费资源。

最好的具体服务方法是:对各领域各基层建立服务档案, 特别是对一些特殊领域, 要特事特办。比方说吉林省是农业大省, 那么我们就要首先考虑为农业服务, 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种植及养殖技术。第一时间, 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提供给农民, 只有这样才能把图书情报工作做得更好, 做到实处, 做得更深入人心。

目前, 我国专业情报研究尚未普及到专业科学与技术人员个人, 综合性战略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刚刚开始建立, 因而我国目前现有的各级科技情报机构内容的情报研究部门的研究任务不能不具有更大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多层次性。从这一情况出发, 我国目前各级情报机构中的情报研究部门,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既要从事某些新科学技术领域的情况述评与情况介绍的任务, 又要部分地承担相当于国外专业顾问中心的某些专门任务。

基于综上, 根据我国目前情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以及存在的问题, 也给图书情报业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如果还是墨守成规的老方法、老方式去做图书情报这项工作, 势必无法跟上形势的发展变化, 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同时也难给用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因此, 就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趋势来看, 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之一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凝聚力量, 攻坚克难,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系列工作的具体实施, 也都离不开图书情报工作的支持, 要建成小康社会, 首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图书情报工作就要做得更加完善、活跃。充分发挥图书情报工作的能动性, 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人民。这是图书情报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书情报工作 篇2

一、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主要的定义为通过信息工具、信息源等,继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能力。也可以被定义为个体能够通过有效的查找、交流等获取需要的信息,继而解决实际问题。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观、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组成。其中信息观,包括信息敏感度、需求度以及责任义务等。其中信息知识,包括信息技术、查询与网络等;最后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技术创新、信息消费能力等内容。

二、信息时代对图书情报工作的挑战

信息时代具备一定知识膨胀、信息快速传递,以及不受空间概念限制等特征;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图书情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以往个体对于的信息的获取,都是通过图书情报员途径进行获取,但是科技、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增加了个体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对此个体对于图书情报服务的依赖也大大的降低了。第二、为了更好的促进图书馆发展的与时俱进,传统的图书情报工作就要进行积极的转变,包括工作方式、内容以及管理等。第三、要求图书情报人员的信息素养要更高,包括信息前沿观念、版权保护以及团结协作等精神,才能更好的保证读者服务工作,继而有效的推动知识经济时代的稳定发展。

三、信息时代图书情报人员的信息素养分析

随着图书情报资料不断向着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发展,对于图书情报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信息时代下的图书情报人员应当具备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职业道德素养

图书馆与情报部门的文献资源,是社会构建的重要知识宝库,需要情报人员不断的进行管理和信息调整,继而保证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其文献资源的最大价值;这就要求图书情报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深加工、信息收集、信息价值分析与应用的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其职业理想的树立,继而其能够灵活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保证高效的服务,另外职业道德也是工作人员规范行为和准则的保障,对此图书情报人员就要具备一定的为读者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进取的工作拼搏精神,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专业技能

信息时代下的电子图书馆,包括以下特征,第一、文献载体打破了以往纸质形式,实现了信息媒介的多样化;第二、图书信息工作由以往的借还,实现了跟踪科技生产以及市场提供服务之间的转换;第三、图书信息工作员的自动化,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对此图书情报人员首先要灵活的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的情报工作的自动化、科学化;其次要灵活的运用光学技术,做好文献信息的储存、备份工作,包括文献信息的光盘化等工作内容;另外可以灵活的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实现多种信息的统一,包括图片、文字等信息的一体化。也要灵活运用现代通讯技术,保证信息网络传播的有效性。最后加强对于信息的筛选过滤,保证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健康传播,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规范性,继而保证信息技术平台的高效运营。

(三)知识结构

图书馆与情报部门的文献资源,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系统,由多个数据库组成,为了保证个体获取信息的高效性,以及优质的服务,这就需要图书情报人员自身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提前做好知识学科分类、信息质量判断等工作;当图书情报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没有达到工作要求时,就不会胜任信息时代下科技图书馆建设的工作环境,同时也不会保证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有序性;对此可见图书情报人员在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更好的胜任信息咨询等工作。

(四)语言表达能力

读者对于信息获取的要求是非常复杂且繁琐的,这就需要图书情报人员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好信息评价、综述报道、见解等的编辑和撰写工作,让个体获取信息的方向更加的精准和快速,保证服务的个性化、层次化;另外图书情报人员更好的掌握一定的外语表达能力,保证其能够灵活准确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软件,以及网络资源等,做好信息跟踪获取等工作,也可以说图书情报人员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应用、表达能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其信息前沿观念的养成。(五)知识开拓能力信息时代下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要求图书情报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开拓能力以及思想创新精神,从而更好的满足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信息渠道,以及优质信息质量的发展要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信息时代图书情报人员信息素养的分析,发现信息时代下的图书馆以及信息情报局的发展,要以图书情报人员信息素养的提升为基础,只有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保证图书情报人员具备一定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学科的理论,以及英语、计算机服务技术等,才能更好的促进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雅萍,王翌.针对性的信息素养网络教育平台设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18).

[2]周晓杰.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教育[J].黑龙江档案,2011(03).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情报工作探究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 图书 情报工作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89-01

随着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情报的工作模式也不断转变,面临着信息化时代的冲击,在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工作有了新的定位,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应对措施,以提升图书情报工作水平对于更好的满足情报收集具有重要意义。

1 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于1982年连入互联网,正式进入网络时代。随之而来的使人目不暇接的电子信息资源推动了电子图书馆的建设。1993年,网络图书馆的概念进入中国,对国外网络图书馆情报的学习和研究开始兴起。如今的网络图书情报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网络环境下的图书情报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在网络环境的发展中不断完善。网络信息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飞速增长中,网络信息资源参差不齐,对图书情报工作的信息利用产生了很大阻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图书情报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却仍旧有一部分人无法改变自身传统的阅读习惯,面对网络化的图书情报收集,尚不能掌握有效的技术,由此也就对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制约。[1]

2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情报工作的战略定位

图书情报工作由建国初期的资料室发展为独立的情报所等,现在有些情报所又更名为信息所,图书情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扩大了图书情报的功能。为了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2],图书情报工作应改变传统思维,在发展方向、发展构想上开阔视野,充分利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优势,采取有效的信息技术战略。如今上网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图书情报工作应面向市场,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抓住网络环境的机遇。

3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情报工作发展策略

3.1 优化网络环境下的图书情报工作环境

由于信息产业具有初期投入较高、生命周期长的特点,并且图书资源浩如烟海,个人或组织无力将整个图书市场信息化。所以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图书情报工作[3],完善国家信息网络建设,使信息资源共享早日实现。信息挖掘是网络环境下对信息服务的专用名词,图书情报工作主要面对搜索书目情报信息的用户,应加大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组织、整理,使信息更为准确,信息的利用率得到提高。最终形成一个在网络环境下面向用户的全面、快捷的书目情报服务系统。

3.2 健全相应法律规定

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信息市场的法律法规,完善我国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将强宏观调控信息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地区之间、组织之间互相合作,促进信息畅通。在知识产权、著作权、信息安全等问题上,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进行规定,使网络环境下的图书情报工作更加规范。为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和完整,应针对网络信息营造一个健康的政策环境。

3.3 完善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工作的机制

由于图书馆是非盈利的服务机构,我国现在的图书情报工作主要是国家管理和投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加深,图书情报工作应在国家的主导下,引入市场的推动作用,使国家在建设国家战略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同时,市场投入开发信息资源,解决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再利用。应确立市场运作机制,完善信息资源进一步数字化,实行管理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鼓励相关组织联合,实现政策有效对其约束。由于图书情报工作多为被动服务,是一种单纯依存一种媒介向用户提供已有信息的方式。是一种用户提出需求,图书情报系统再进行服务的工作机制。这种方式会使一部分不主动搜索的用户流失,应该针对这种现象改变服务方式,去发现网络环境下的新需求,使现有用户的忠诚度更高,并通过现有用户去带动潜在用户。

3.4 加大对用户需求的调查研究

针对过去被动的服务情况,图书情报工作应积极改善。通过用户的查询搜索记录,根据用户对图书、情报的需求率来了解大众的需要,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向民众征求意见,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改变传统落后的服务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新型设备来加强对图书情报的掌握,提高服务系统的快速处理能力,并对图书情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在对用户搜索量信息的收集中,可以对用户进行性别、职业、年龄等分类,以观察不同人群所需要的不同服务。使图书情报工作更人性化。[4]

3.5 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联盟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情报工作应以建设核心网为首要任务,在全国范围内根据藏书量等指标筛选大型图书情报工作机构,分区域建成核心网,为我国图书情报机构搭建大体框架。在解决全国宽带网速慢的问题后,着力解决各核心网与以下的网点的系统兼容问题。由于图书数量众多,单个机构并不能完整地将所有信息掌握。目前ISP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多数站点都没有大型数据库。所以要求各机构加强合作,除了与本系统的合作,还应积极与ISP、ICP等系统合作。由于传统情报机构藏书十分浩大,但是苦于缺乏技术型人才将藏书数字化,所以在信息化上需要互相合作。图书馆间可以建成联盟,在信息共享、图书互借等方面还有待发展。未来有可能实现文献实时传递,各馆资源共享。[5]

4 结语

发展图书情报工作是网络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人们对图书书目检索的效率的有效方式。我国网络建设逐渐成熟,在此环境下,图书情报系统应积极反思自身的发展,针对人们需求和网络环境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李克龙.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服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2(3):17-19.

[2]郑建明.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4):53-54.

[3]郭莉.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与档案情报工作[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13,25(3):27-28.

[4]邓伟珍.信息网络技术下我国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1):32-33.

图书情报工作 篇4

一、紧跟思想更新的步伐, 进行相应的改革

当今时代, 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中, 新技术不断出现并不断升级, 文献信息数量越来越多, 甚至出现了急剧增长的态势;教师或者科研人员想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查阅自己需要的大量文献资料已经宛如天方夜谭, 文献资料的庞大数量让他们望而却步, 因此, 对于文献情报工作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同时, 如今不同学科的互相渗透程度已经越来越大, 书刊的价格只涨不降给院系情报图书室带来了极大负担。一个院系情报图书室能够提供的资料是极其有限的, 本学院的专业类就不可能网罗全部, 更何况其他学科了。基于这样的现状, 高校的各院系情报图书室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院系范围, 应该抛掉“万事不求人”的保守思想, 与其他院系充分合作, 更新以往的文献情报工作模式, 有效提高文献情报利用率。

每个高校都有很多数量的学院组成, 还有许多教研室, 不同院系之间和不同教研室之间, 以及学院和教研室之间, 在地理位置上很多都相距较近, 有可能是楼上楼下, 有可能是前楼后楼。传统的学院管理中, 保证每一个学院具有独立的地位, 在各院系图书馆中, 采取的是封闭式和保守式管理, 院系情报图书室仅仅向自己学院开放, 其他学院则没有使用权, 这样做造成了很多的弊端, 一方面各院系情报图书室组织了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进行千篇一律的工作, 效率不高;另一方面, 经费不足, 有效的人力紧张, 书库的利用率偏低;并且由于经费的缩减和书看资料价格越来越昂贵, 馆藏量已经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 书刊质量也不高。虽然有些院系重视文献资料的收集, 但是数目极少的经费让他们面对巨额的文献资料采购费用时, 望而却步。院系情报图书室的资源已经跟不上读者需求的步伐。另一方面, 有些院系的采购量不断增长, 使书库的容量已经饱和, 许多有用的文献情报资料被新的书刊所覆盖, 从而造成本院系的利用率不高, 其他需要这些资料的院系无法利用的情况;基于目前出现的现状, 高校应该加强不同院系图书馆的交流工作, 使不同院系的图书室资料得到协调利用, 互相利用所需的文献情报资料, 实现整个高校的文献资料共享。

二、提高高校文献情报利用率的有效策略分析

1、打破院系界限, 提高文献情报利用率

每个院系不论大小, 各方面的教学条件都很齐全, 正好比“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比如, 某校的电力学院人数为60人, 但是考虑到科研和教学都离不开文献情报资料, 因此, 这个学院组建了自己的院系图书室, , 每年花费五万元左右用于书刊、文献资料的采购。电力学院虽然有一万册左右的藏书量, 但是并没有建立检索图书的系统, 因此, 文献情报服务相当不完善, 读者在寻找自己需要的文献情报资料时会相当困难。面对这样需要改进的情况, 应当这样进行合理协调, 以提高文献资料情报的利用率:让电力学院和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合作, 电子科技技术学院的一部分专业资料文献室改为电力学院专业的阅览室, 电力学院统一购买电子科技学院需要的专业文献资料, 将这些资料经过一定的处理后放在电子科技学院的阅览室内供读者使用, 电子科技学院就不必再购买文献资料。这样一来, 两个学院互惠互利, 减少了购书成本, 还提高了文献利用效率, 是一举两得的有效策略。

2、文献资料采购工作要协调统一的进行

以往不同院系文献资料存在着许多重复的现象,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也不利于丰富总体文献资料的种类, 因此, 为了避免重复采购, 并且将节约的成本用作其他种类资料的采购, 可以采用各院系文献资料统一订购的方式, 在采购前, 不同的院系进行合理协商, 将此案够资料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 每个院系负责其中的一部分;采购回来的文献情报资料可以由不同院系之间共享, 不同的院系可以互相光顾彼此的阅览室, 进行借阅, 每个院系的服务对象扩展到整个高校的师生, 从而提高文献情报的利用效率。

3、协调工作, 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高校文献情报利用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推动着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传统的文献情报工作形式比较单一, 服务的质量不高, 效率也不高。现在院系情报图书室已经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许多高校已经实现了这种新型管理模式。首先, 应当将文献资料的基本信息录入电子计算机, 建立目录索引系统, 当读者在相关界面上输入需要的文献情报资料的关键词时, 系统就会进行自动查询, 显示资料的具体位置, 方便读者查阅, 使借阅效率提高, 从而使利用率也提高;另一方面, 可以建立数据可系统, 建立电子图书馆, 为实现资料共享提供更便利的途径;另外, 还可以在院系图书馆的网页上发布新书资料和提示, 方便读者获得资料室的更新信息, 从而提高利用效率。

4、提高院系图书室文献情报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

文献情报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文献情报利用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更新极快的时代, 因此, 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工作, 熟悉文献情报管理的流程, 并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普及标准化的文献资料录入知识。

总结

院系情报图书室具有大量可以利用的文献情报资源, 可以供师生使用, 用于科研或者教学、以及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 面对院系情报图书室利用率不高的现状, 笔者以上的阐述中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主要围绕不同院系情报图书室的协调合作展开, 最终目的是提高高校文献情报的利用率。

摘要:本文主要联系当前院系情报图书室文献情报利用率低的现状, 为加强院系情报图书室的协调工作, 提高文献情报利用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加强,院系情报图书室,协调工作,高校文献情报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秀芝:《科学发展观与党校图书馆建设》, 《中国西部科技》, 2008 (12) 。

[2]秦世霞:《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和资料室的协调发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7) 。

[3]赵曼娟:《高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协调发展之我见》,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2) 。

[4]夏薇:《试论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21) 。

浅论高校图书馆的竞争情报服务 篇5

浅论高校图书馆的竞争情报服务

目前,竞争情报是科技情报界研究的热点.阐述了竞争情报在我国的`发展概况,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意义,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模式及策略.

作 者:熊燕 XIONG Yan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图书馆,湖南省怀化市,418008 刊 名:河北科技图苑 英文刊名:HEBEI SCI-TECH LIBRARY JOURNAL 年,卷(期): 22(4) 分类号:G252 G350 关键词:图书馆   院校图书馆   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服务  

图书情报工作 篇6

主 办:《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

特别支持:广州奥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1.研修内容:

从科研选题到论文投稿全流程

图书馆学情报学与科学研究规范

图书馆学情报学科研项目申请与报告撰写

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前沿与热点

学术期刊投稿要求与写作规范

读者、作者、编者、学者讨论与交流

2. 授课教师:富有科研经验和研究成果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

3. 开班时间和地点:时间:2016年5月31-6月3日(5月31日报到,6月3日疏散);

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4. 会议住宿:详见报到通知。

5. 报名方式:请登录www.lisjournal.cn“会议与培训”栏目登记注册报名,注明“写作培训”。也可填写会议回执表发送至邮箱lismeeting@mail.las.ac.cn 报名。

6.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4月10日。

7.培训费用:1500元/人(交通和食宿费自理,2016年5月20日前转账或邮寄交费的为1400元,徐州本地参会者优惠一半)。

8.会议费转账信息: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分行

户 名:《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

账 号:11001007300059261059

会议费邮寄地址:北京北四环西路33号《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收。邮编:100190

9.联系人:赵芳

联系电话:13718119893;010-82623933 传 真:010-82621460

电子邮件:lismeeting@mail.las.ac.cn 邮件主题:2016写作培训班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

图书情报工作 篇7

图书、情报、档案都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 载体相同, 都属于文献信息范畴, 都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它们作为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 要求反映具体完整, 详尽准确的信息。

图书、情报、档案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 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存储和传递信息来满足用户需求。三者互相渗透、交叉、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它们都具有知识性、信息性、价值性、积累性、社会性和可传递性。图书、情报、档案又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图书突出其系统性, 它是经过归纳, 总结撰写的系统文献资料, 所含的知识信息数量多, 学科全, 理论性强。它所描述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是知识的结晶, 情报突出其时效性, 它是最新的知识信息, 强调传递速度, 反映新的动态, 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特殊意义。档案突出其本源性, 它是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 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可靠性强, 具有历史凭证作用。正因为图书、情报、档案有许多共同之处, 实现统一管理才有坚实的基础。也正因为三者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实现统一管理才能发挥各自的特点, 达到优势互补, 产生出大于图书, 情报, 档案分别管理的功能性和整体性的效果。

2图书、情报、档案统一管理的必然性

2.1图书、情报、档案的必然联系

从图书、情报、档案的基本属性来看, 三者都属于知识信息源;从其管理方法和手段来看, 三者也基本相同。实行统一管理, 建立“三位一体”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把文献信息资源加工成产品, 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

2.2现代技术推动统一管理

近年来, 电子出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文献形式, 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人们置身于文献信息的海洋中, 无需关心谁是文献信息的生产者, 谁又是文献信息的提供者。现代技术为统一管理提供了便利, 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检索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

2.3现实需要

图书、情报、档案统一管理是图书、情报、档案工作和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是图书、情报、档案工作适应改革开放, 创效益, 求生存的现实需要。实现图书、情报、档案统一管理, 探索出一条即符合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 又能达到宏观管理、微观放开、延伸范围、参与改革的新路子,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保障, 为把科研成果推向社会, 转化为生产力, 图书、情报, 档案应建立统一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

3图书、情报、档案统一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数字化信息技术时代已经到来, 电子图书, 电子档案服务因其馆藏容量大, 阅读效率高和获取信息快等优点迅速崛起, 深受广大读者青睐。所谓电子图书馆和档案馆, 是指一个特定组织范围内用电子方式存储图书、档案的全文内容, 并提供检索, 访问、查阅和提供全文服务的信息系统。电子图书馆, 电子档案馆与传统的图书馆、档案馆相比, 其优势在于馆藏容量大, 信息资料新, 查阅速度快, 内涵更广, 发挥的功能更多, 提供的服务更全面, 所起的社会作用更大。特别是电子化推行的馆际互借互查业务, 将图书、档案的异地借阅变为可能。

4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的理论支撑

信息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图书、档案作为信息载体的不同表现形式, 都属于文献信息的范畴, 其一体化管理将有助于资源的高度整合和有效利用。

4.1档案、图书、情报资料具有学科一体化的属性

从本源上讲, 档案、图书、情报具有学科一体化的属性, 因此便形成了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三位一体但又相对独立的特色学科。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就成为构建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的理论依据。档案学与图书馆学在学科性质、目的及服务对象、管理方法等方面都有一致和相互交叉的地方。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性质、属性、交流、存储和处理等规律的科学, 它源于图书馆学但又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与图书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者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反映了文献信息存在、运动的性质和规律, 目的都在于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方便用户对文献信息的使用。当然, 作为独立、完整的学科的形成有其滞后性, 虽然称谓上发生了变异, 但其内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4.2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加强, 使信息资源共享成为人类的共同目标。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带来超值利益, 其理论根据已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郎菲提出的著名定律“整体的属性与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所证实。当前我国档案、图书、情报界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 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系统构建有利于文献信息由分立到整合, 从而产生1+1+1>3的效果, 并可极大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能。

5档案、图书、情报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现实条件

档案、图书和情报不仅载体相同或相似, 而且服务性质、管理方法也高度一致, 共同的渊源和广泛的共性为实现一体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5.1载体相同及作用的相辅相成

档案、图书、情报资料均属于知识信息, 其相应的管理机构通过无限存贮的记忆装置和一定的记录方式将知识、信息存贮于纸、胶质材料、磁性材料等物质载体之上。此外, 其共同具有的社会功能, 如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资料等, 使其具备了构建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的物质条件, 进而决定目前有条件把不同的信息渠道沟通起来, 并及时准确、系统全面地向社会提供广泛服务。在信息时代的各种社会活动中, 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5.2管理方法相似及作用的互相转化

由于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的内容、载体和社会功能相同, 因此在管理方法上也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 如都具有收集、整理、分类、著录、标引、检索和提供利用等基本环节。它们的服务程序基本上也是相同的, 只是有所侧重而已。由于图书馆、档案馆、情报资料中心共同担负着信息服务的重任, 相互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它们的形成和利用过程中, 必然发生互相转化。实行一体化管理有利于促成这种转化, 更好地发挥它们在信息服务中的作用。

目前, 我国网络化建设已逐步完善, 特别是各高校都已建立了功能强大的校园网, 从而为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化技术平台, 只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解决数据库格式、用户接口以及联机采访、联合编目等标准化、规范化问题, 完成一体化构建指日可待。

6图书、情报、档案统一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6.1建全法规与政策, 采取合理的协调措施

建立健全法规、政策, 是确保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措施。由政府制定法规, 明确规定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义务, 统一收集规则, 实现图书馆, 档案馆网络化, 制定馆际互借, 资源共享, 互惠互利的规定, 完善各项制度, 使文献资源共享从法规和政策上得到保护。信息资源共享建设, 绝非是一个部门和组织能够独立完成的, 它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 要深化文献信息开发层次, 提高文献信息的传递效率、吸收能力和利用率。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 发挥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益, 必须有整体机制管理,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发挥图书、档案部门的各种资源的最大作用。要打破图书馆、档案馆各自为阵的封闭状态, 实现档案、图书之间跨部门、跨地域的合作, 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

6.2统一信息处理技术标准

通过现有的网络平台, 建立图书、档案的统一网站, 在各数字化馆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动态链接, 使其进一步公开化、社会化。网络型信息共享是资源共享的最理想模式。从具体的数字馆藏建设来说, 必须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 以数字化的信息为底层, 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为支撑, 以智能检索技术为手段, 以宽带高速网为传输通道, 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传递给利用者。除了包括将馆藏数字化的工作外, 还涉及到馆藏信息资源的形成、整理、存储、检索、传递、保管、保护、利用、鉴定、统计等过程。图书馆、档案馆工作标准化, 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网络化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关键, 只有实现网络化才能打破时空的限制, 真正实现馆际资源共享。

6.3处理好知识产权与隐私权

数字馆库采用完全不同于传统图书、情报、档案的信息存储和处理传递方式, 对一些传统纸质印刷资料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出现了许多原有法律难以解释的问题。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需要, 我们应从有关知识产权法出发, 参照国际上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观点和做法, 结合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特点, 探讨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文献资源利用的途径, 从法制管理和技术手段两方面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数字图书馆涉及的知识产权既包括对图书馆本身权益的保护, 也包括对著作权人知识产权的尊重。为了文档信息的完整、真实与防止泄密, 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数字信息和网络安全。

总之, 实现图书、情报、档案统一管理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图书、情报、档案是相关学科, 均属于文献范围, 所具有的共性是实现统一管理的基础。图书、情报、档案是密切相关的, 有着统一管理的良好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图书、情报、档案统一管理是完全可行的。

摘要:现代化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电子图书、电子档案馆藏容量大, 具备了阅读效率高和获取信息快、信息资料新、查阅速度快、内涵广等特点。特别是电子化推行的馆际互借互查业务, 实现了图书、档案的异地借阅。探讨了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实现统一管理的必要性、发展趋势和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高校,图书,情报,档案,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周蕾.新形势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5 (17) :22-25.

[2]刘艳.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0 (19) :22-25.

[3]马成平.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5 (8) :33-36.

图书情报工作 篇8

具体评选表彰工作方案、申报途径、申报表可登陆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情报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网站:http://www.yyqbts.cn/点击“动态信息”栏目,查询相关信息。

联系地址:北京市南三环东路27号院芳群公寓6号楼402室(邮编:100078)

联系人:郝秀兰张晓辉

电话:010-87677703 67609651

传真:010-87677705

知识经济背景下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篇9

1 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定义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一文中就提出了“后工业经济”,随后美国人提出了“信息经济”,英国人又提出“高技术经济”。“知识经济”这一词是1990年由联合国研究机构第一次正式提出来的。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正式发表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年度报告,并将“知识经济”定义为: “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这标志着知识经济是区别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原来以物质产品的生产为基础的文明已一去不复返,社会实际财富的创造将与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息息相关。知识经济的浪潮正向我们涌来,这种全球化的趋势将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知识经济的兴起与蓬勃发展对我国图书情报事业无疑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 现代图书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为现代图书情报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力推动了图书情报管理工作的发展。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就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能够指导和帮助人自由地利用蕴藏于事物及其形式中的各种潜力,通过人工工艺和实践性行为来改造现实。知识的转化与应用是知识经济的实质性支撑力量,知识经济的发展代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能够转化为相应的物质成果,在很大的程度上为图书情报工作提供了快速发展的途径。在知识经济背景之下,社会对于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随着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更多的人会花大量时间在图书情报机构查找文献、阅读文献、进行自学或在因特网上浏览等,图书情报机构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人们获取知识的中心。

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利用,涌现出许多新型的信息载体,知识信息量急剧增长必然会带来知识信息量的大爆炸。而社会对于知识信息产生强烈的和大量的需求,成为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对于知识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知识各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尤其是关于知识的创新程度、知识的传播范围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目前图书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图书情报管理工作研究落后于经济知识化、社会信息化的实际,没有一个完善系统的理论支持,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原有的学科理论难以解释清楚巨大变革中带来的许多新的问题。图书情报管理工作者要更加重视知识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和管理工作,将大量的无序信息变为有序的信息资源。必须改革传统的工作模式,要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转变,为知识经济和网络化环境下图书情报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图书情报管理工作来说,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改进,以此来促进其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吻合。人才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要深刻地认识到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提高服务质量,不仅服务态度要好,更要树立服务人民的观念,以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迎接图书情报事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最后,对于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目前,我国政府对于图书情报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因此对其的投资也不是很大,如我国公共教育费用仅占GNP的2. 7 % ,而美国、日本分别为6. 8 % 和6. 5 % ,美国国会图书馆1998年的经费3. 9亿美元左右,是我国同类经费的20多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

3 完善现代图书情报工作的策略

3. 1 加强知识管理

信息社会的到来导致了图书馆的数据信息量十分的庞大,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量增大,因此,对其的管理也变得十分的复杂,而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基于这种情况,图书情报机构要建立自身的数据库资料系统,自动对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数据进行高效的管理,方便用户的资料收集,有效提高图书情报管理工作的效率。另外,对于知识管理最为重要的是人才资源的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必须要高,传统很多图书情报管理工作人员主要是文科生,既懂科学又懂经济的人才较少,特别是既懂专业又懂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人才严重缺乏,但是目前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关的理科生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所以要改变限制条件,招取各个学科的专业人才,也要定期对图书情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3. 2 提升服务质量

对于服务质量的提升,首先是要建立知识服务中心,能够以网络多媒体为基础,实行区域化的服务模式,以此来提升图书情报工作的信息共享以及资料管理等。其次,是转变服务的态度,管理人员要遵循服务大众的原则,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其次,是要改变服务的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情报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手段,充分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同时自身要不断地创新,以此来利用高科技成果实现自身的智能化以及高效化管理,从而提升管理的效率。

3. 3 做好图书情报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的图书情报理论研究基础十分的薄弱,导致了我国的图书情报工作发展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的政府必须要加大对图书情报工作的投资,同时要制定完整的政策,做好图书情报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以此来不断促进图书情报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图书情报人员。

3. 4 做好读者培训工作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图书情报管理工作不仅仅对工作人员提出了要求,对于读者也有着很大的要求,读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因此,必须要对读者进行培训,以此来不断地提升读者的学习能力以及资料的查询能力。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出不同的培训措施,在对读者进行培训的同时,也能够不断地提升读者的读书兴趣,这些有利于工作人员负担的减轻。

3. 5 做好国内外的知识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我国的图书情报工作与国外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必须要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出适合我国图书情报管理工作的政策。我国的资料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项目进行研究是有限的,为了更多更好地进行资料的收集,必要时可以去国外的知识库进行收集,所以,针对这种现象,必须要做好与国外的知识交流与合作。

4 结 论

图书情报工作 篇10

一、医学情报信息工作的内容

浩如烟海的医学藏书、各种类型的医学情报资料、新型的医学信息载体, 汇成了一个浩瀚无际的知识海洋, 在这个海洋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医学知识供医学图书情报信息工作者探求、猎取。具体来说, 医学图书情报信息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图书情报信息工作在改革大潮下的新方向、新内容及发展趋势, 医学图书情报与信息的社会化问题, 医学情报系统的设计、运行与评估, 电子计算机、光盘、声像、通讯网络、缩微复制等新技术在医学图书情报信息工作中的应用;医学图书情报信息工作怎样更好地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 医学情报信息与我国医疗卫生保健的方针政策, 继续医学教育、用户教育、医学图书情报业务教育等工作的现状、特点;医学图书情报信息工作的组织管理, 医学图书情报信息工作用户与情报需求问题, 医学图书情报文献资料的业务工作管理、文献保护技术, 医学图书情报网络化建设, 医学情报档案工作;医学图书情报在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社会化、商品化中的作用, 医学图书情报信息工作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医学图书情报信息工作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医学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医学图书情报信息事业的深化和发展, 在知识激增、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增强的今天, 只有深化和发展医学图书情报信息事业, 我国的医学事业才能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1. 医学图书馆是医院的情报信息中心。

医院图书馆能有效地为医务人员提供各方面的重要信息, 医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与准确、迅速的信息传递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使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手段愈来愈先进, 现代的医院图书馆不但藏有各类医学专业的文献资料, 而且可以通过网络、光盘检索系统及中文期刊光盘数据库, 掌握国内外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和发展动态, 获取最新的医学知识和诊疗技术, 帮助各级医师解决医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更好地为医疗、科研工作服务。

2. 图书情报信息工作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的有力保障。

在临床工作中, 面对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医务人员需借助图书馆了解医学动态, 获取最新医学信息, 不断进行研究、探索, 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提高疗效。医院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 快捷准确的检索手段已成为提高诊疗水平的有力保障。

3. 医学图书馆为医院科研工作开辟了捷径。

(1) 图书情报信息工作是医院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医学科研成功的基础, 医院科研工作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机结合, 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是教学科研人员借鉴前人的经验发挥创造思维而取得的;每一项富有创造性的科研项目, 都是从以往的文献中获得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加以创新的, 是在定题前就进行了全面的情报检索, 获得了先进国家这方面的研究信息, 少走了许多弯路。

(2) 医学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职能, 就是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捕捉与本院临床、科研、教学有关的信息, 这就要求各医院图书情报部门广泛搜集各种医学文献资料, 具备较强的医学信息资源开发能力和医学情报信息检索能力, 在巨大的信息海洋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 并及时提供给科研人员。从课题建立到成果鉴定, 情报人员要根据医学研究课题及其内容需要, 主动的有目的的为科研人员所研究的专业课题服务, 特别应了解重点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了解科研人员在文献资料方面的需求, 并及时给予解决, 帮助科研人员精选科研课题, 提高上报课题的命中率, 通过计算机检索参考各地的科研成果, 满足科研人员多方位的需要。

(3) 医疗科研、临床研究人员除了传统的医学信息需求之外, 更多地需要医学高新技术、科研主题、成果查新、项目论证的信息服务, 而广大医务人员需要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的信息服务。因此, 医学信息机构的医学信息应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业务为主, 包括网上医院卫生信息查询、医药卫生科技查新、世界医疗新动态、新技术和医药情报服务、医学信息服务、文献提供、翻译及其适当的业务, 开展多元化的服务。

4. 医学图书馆是医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课堂。

对于医学工作者来说, 从医学专业院校毕业仅仅是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 真正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医疗能力, 需要一个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过程, 要想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掌握医疗新技术, 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现代化的检索手段, 为年轻医师提供了一个吸收他人经验、解决疑难问题的新课堂, 对于资深的医师来说也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 汲取营养, 培养创新能力, 否则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可见, 图书馆已成为医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课堂。

医学图书馆是医务人员加强与外界医学信息交流的场所。图书馆是将人类记忆的东西移植于现在人们意识之中的一个社会装置, 也是社会中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机关, 图书馆根据自身情况运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进行取经, 有目的地到各医院和社会上的图书馆系统进行参观、学习、交流, 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 将搜集到的有价值的医学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归类, 变为自己有用的东西, 既增加了与外界图书馆之间的情报信息交流与联系, 又使医务人员拓宽了视野, 提高了业务水平。

三、做好医学图书情报信息工作的建议

1. 加强医院图书馆自动化建设, 增强服务质量意

识, 提高服务层次, 以提供医学文献资料为重点转向以提供医学文献信息为重点, 做好医学图书情报信息的搜集、加工、利用、深化服务, 搞好医学图书情报信息服务, 突出图书馆的信息传递职能,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信息意识及娴熟的业务技能。

2. 加强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 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

服务, 了解和掌握医学科技发展的现状、动向, 给用户多方位的新启示, 对馆藏医学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 把医学文献中所蕴藏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充分挖掘出来, 为用户提供时效性强、具有针对性的情报信息, 提高情报信息的价值。这是搞好医学情报信息服务的基础性工作, 关系到医学科技发展的速度。

3. 图书馆员既是医学情报信息的提供者, 又为院领

导制定决策、规划前景提供有效的服务, 对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图书馆员必须树立起强烈的信息观念, 具备较强的医学信息资源开发能力和医学情报信息检索能力。

4. 提高医院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 做好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工作。

毋庸置疑, 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普及, 使医院图书馆迫切需要既懂得图书馆业务又具有计算机知识, 既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又有较高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大数据时代图书情报人员新能力 篇11

欢迎图书情报一线从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参加。

主题:大数据时代图书情报人员新能力

授课题目与专家:

1.当前与未来图书情报人员新型能力体系

初景利(《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主编,教授)

2.电子资源统计标准规范

陈大庆(深圳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3.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的数据素养

黄如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4.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李广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教授)

5.数字资源馆藏政策与策略

萧德洪(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

6.文本大数据处理技术与应用

张智雄(中科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主任,研究员)

7.专利情报分析与能力

王峻岭(广州奥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8.智能型图书馆神经网络服务系统的构建

汪新红(超星公司副总经理)

主 办:《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

承 办: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FULink)、福州大学图书馆

费 用:会议费1400元,交通食宿自理

时 间:2016年11月16-19日(16日报到,19日疏散)

报名方式:登录:www.lisjournal.net “会议与培训”栏登记注册,注明“2016福州培训报名”

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10月20日

联 系 人:赵芳

联系电话:13718119893,010-82623933

传 真:010-82621460

电子邮件:lismeeting@mail.las.ac.cn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

图书情报工作 篇12

1.1 CI

竞争情报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 简称CI。从广义上讲, 竞争情报是以战胜竞争对象为目的, 以调查、筛选、收容、交流为手段的信息产品的制造过程。主要工作内容是环境监测、市场警示、技术追踪、对象分析、方针制定、信息保护等。

1.2 CI业务形式

竞争情报业务就是指搜集本国、本地区或本企业所需的各种竞争情报源头, 并对信息筛选加工, 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形成条理化、概念化的用户乐意接受的形式, 使之标准化的情报产品的服务过程, 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服务。在此服务过程中, 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客户群, 以数据库、论文索引、研究报告、专用软件等形式, 经常地与客户群沟通。

2高校图书馆CI业务的强势与弱势

2.1高校图书馆开展CI业务的强势

2.1.1用户群强势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部门, 是文字与数字信息的主要来源基地, 信息来源丰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每年可以接受大量的教育、产品与学术研究任务。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及招生人数的增多, 老师和学员形成了一个日益发展的客户群体, 是自然形成的竞争信息客户群。图书馆与师生之间形成了密切、诚信的关系。另外, 高校图书馆常联系外校、外地区客户, 并因此在校外不断提高知名度, 彼此团结、合作、互相促进。在校外客户队伍中, 甚至还具有前瞻性的竞争情报客户。这些都为高校图书馆开展CI业务提供了优秀的信息氛围, 完全有能力为地区与行业提供CI业务, 地区与行业也就成了高校CI业务的具有前瞻性的客户群。

2.1.2信息客观公正强势

高校图书馆既不是竞争的甲方, 也不是竞争的乙方, 而是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因此, 不带有色眼镜, 没有主观成份, 其科学性、精确性、客观性、公正性是无所置疑的。这是相对于诸如行业情报机构的一大强势。

2.1.3性价比强势

高校图书馆开展CI业务具有性价比强势。高校图书馆不需要另外投入, 就可迅速开展CI业务, 服务对象多、服务效率高, 因而性能价格比高。相对而言, 行业需要另外投入, 成本必然高, 性价比低。而专业情报机构, 一切费用都要计入成本, 服务价格也就必然高, 性价比也低。对用户来讲, 高校图书馆的低成本强势具有很大的亲和力。

2.1.4政策强势

高校图书馆的决策者和各级各类操作者目前完全感觉到开展CI业务的重要, 甚至认为唯有挖掘和重组资源才是和谐发展图书馆的正确道路。因此, 其政策倾斜性日渐明显, 加大了有关人才、设备和其他资源的投入, 这是重要的政策强势。

2.1.5网络支持强势

目前高校不断进行网络建设, 而图书馆网络建设是重点投资项目之一。图书馆不但有局域网, 而且连接到因特网, 这就使得全国甚至全球图书馆之间的网络通讯做到高速化、通畅化。由本地区之间的馆际合作发展为省部级、地区级的资源互补, 从而使得CI的业务档次跃升至新的高度。合作方式不再仅仅是客户本人跨馆借阅所需资料, 而是可以利用因特网随时随地传递文献、复制信息, 使图书馆“馆藏”扩大了很多倍, 间接地扩大了合作企业可收集的信息范围。

2.2高校图书馆CI业务面临的困难

2.2.1 CI业务意识淡薄

不仅高校图书馆普通工作人员对于CI业务意识淡薄, 就是各级领导的CI业务的意识也有很大差距。其本质在于人们处在知识更新与知识爆炸的时代, 信息量爆炸性地不断积累, 旧知识、旧经验、旧观念往往跟不上, 需要培训CI业务意识。甚或有人认为公办高等教育是“铁饭碗”“太师椅”, 只要有了学生入学率就有了一切, 这方面竞争情报没有作为。搞好竞争情报, 会提高高等院校的教学研究质量与知名度, 反过来必然提高学生入学率。

2.2.2掌握信息的能力不足

CI业务是一种高智商服务, 竞争情报工作者需要有决策、 判断、创新能力。因此, 它是高技术、高智慧、高知识密集度的一项工作, 其计算机技术的熟练掌握、外语的流利程度、情报资料的阅读与处理水平、人际之间的公共关系的沟通都至关重要, 这些都需要培训与提高。

2.2.3习惯思想大大落后于时代

图书馆习惯于为读者开展无偿的图书借阅服务。而这种图书借阅服务, 按照图书的数量呈算术级数增加, 可是网络时代的信息量是按几何级数上升的, 习惯思想大大落后于时代, 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旧协作关系上, 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有偿服务认识不足, 需要纠正这种思想偏向。

3对高校图书馆开展CI业务的前瞻性

3.1加强竞争情报重要性再教育中加以扩展

竞争情报重要性在工作人员再教育中加以扩展, 说明数字时代是图书馆开展CI业务的顺境。图书馆应跳上机遇的列车, 对高校领导干部、教授教师和学员在进行竞争情报重要性再教育中加以扩展, 扎根于重视竞争情报理念, 自觉运用竞争信息。 可以把校外专家请进来, 校内专家送出去, 加强竞争情报的合作与交流。图书馆自身也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情报业务再教育, 培养更多的情报分析员。

3.2加强竞争情报重要性的业务再教育

一是通过引进或自我培训, 建立健全专业CI业务队伍;二是在知识不断更新的现状下, 要深入钻研、自我再教育、持之以恒地提高;三是从制度上监督与保证人才队伍的巩固与扩大; 四是与外地区、各行业、外校联系, 互通有无, 增加性价比。

3.3建立健全现代化的数据库

为了提高CI业务的效率, 要求有大量的数据信息作为后盾。高校图书馆应该顺应客户的需求随机存取数字信息库;并不断健全现代化的数据库;利用因特网, 进行校-校、校-企合作, 实行合作共赢, 使竞争情报信息来源丰富多彩。

3.4随时开拓与创新服务手段

深入挖掘因特网资源, 更新图书馆经典式的运营形式;建立健全电子索引体系, 利用微信、微博、校-校与校-企联机检索、光盘检索、BBS电子公告等数字信息处理联络形式, 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拓宽渠道, 时时、处处、事事为客户对象服务, 并随时开拓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胡芳芳.高校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2.

[2]李春兰, 李春花.浅论图书馆的竞争情报与知识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7) .

[3]韩剑虹.高校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可行性分析[J].唐山学院学报, 2011 (3) .

上一篇:肾上腺素E下一篇:小区的宽带接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