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资源

2024-08-28

情报资源(精选12篇)

情报资源 篇1

数字环境 (Digital Environment) 是人与空间的新界面, 集合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灯光、交互行为等元素, 形成一个可控制的环境空间, 为环境中的人带来特定的感受, 能够有效地传递与收集信息[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数字媒体营造了惟妙惟肖的视觉盛宴, 展现了数字媒体的神奇魅力。此后不断涌现的科学新技术, 如3D打印、体感技术、人工智能、移动媒体等, 无不打上了数字化的烙印。同样的变革也在图书馆行业迅速铺开, 诸如纸质图书借阅率和阅览室利用率等传统指标的持续走低, 图书馆从业者已经明显感到读者群体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间接的信息获取方式, 越来越不满足于平面的、单一的阅读媒介, 也越来越不满足于那些被动的、静态的咨询服务模式。数字资源独有的共享性、动态性、易检索性和跨时空性等优势, 对于图书馆界的发展是机遇, 同时其设备或程序依赖性、结构复杂性、不安全性和知识产权等特点也是困扰图书馆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基础与现状

海关情报资料中心 (Customs Information Center, 以下简称中心) 隶属于上海海关学院图书馆, 其工作核心是以海关类专业特色资源的搜、藏、用、研于一体,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以参考咨询服务为重点, 充分整合、开发、优化海关情报资源, 为全国海关和海关高等教育的教学、培训和科研, 乃至行业和社会咨询服务, 提供便捷、有效、优质的智力支持。中心从1994年创建伊始就得到海关总署、海关学会以及学院等上级部门的普遍重视和大力支持, 利用自身优势, 在“海关”二字上做足文章, 经过多年的经营, 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纸质和电子资源, 为学院、海关职能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提供了特色文献, 同时开展了海关情报咨询服务。在这一领域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从传统方面来看, 海关情报资料中心现馆藏海关业务书籍20个大类千余种近万册纸质资料, 其中多为内部刊物、孤本资料、民国史料等, 并专设国别海关资料专栏, 有欧共体、美、英、韩、日及WCO组织等十多个国别海关的资料。内容涉及海关业务领域的各个方面, 如统计、稽查、缉私、征税、估价、原产地规则、边境贸易、海关法、海关国际问题研究等多个方面[2]。从资源保障来看, 已经积累了良好的实物基础, 构筑了这一领域的特色亮点。

在此基础上, 我们着手开发、建设各类专题数据库, 使用户能够便利地检索和获取, 从而实现突破时空的知识资源利用方式。已经建成上线的自建数据库有: (1) 海关视频库; (2) 海关论文库; (3) 海关资讯信息库; (4) 海关学位论文库; (5) 全球海关法律法规库以及自建数据库管理与共享平台, “海关情报资料中心”正在打造以自建专业数据库为主, 其他公共数据库为辅的具有海关特色的数字化资源体系 (见表1) 。

2 存在问题

2.1 学科资源体系化构建不足

作为专业性很强的情报服务机构, 理应是这个专业的信息制高点, 应该承担起为学科建设、院系教学、科研服务、专业培训以及指导实践等多维任务。需要依托于结构合理的馆藏、完整的学科体系知识资源、信息组织有序的文献资源体系[3]。传统资源的数字化, 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献信息资源的直接数字化和二次开发 (即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浓缩加工, 制成书目数据) , 更重要的是三次开发, 是侧重信息的分析与研究, 形成增值了的情报资源, 并将生成的信息产品数字化。中心目前的突出问题是“长于资源积累, 短于开发增值”。

2.2 整合现有资源的力度不够

利用本馆独具优势的海关文献信息资源, 加以深入分析与研究, 形成情报资源, 并将产品数字化, 该过程应注重对用户需求的调查和分析 (并兼顾可能的潜在用户的需求) ;同时网络资源的整合及其他资源的补充均是不可或缺的。形成系统性、实用性、特色化、标准化、发展性、权威性、合法性相统一的知识体系后, 信息流的有序化、易检性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2.3 开放共享的机制建设不力

海关长期以来在情报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建设和使用上自成体系, 封闭式运行, 海关数字化情报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与外部的数字化情报信息系统, 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运营水平上都不能很好地兼容和对接, 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海关数字化情报资源的建设及共享水平。有必要从我国海关数字化情报资源建设管理的现状和海关数字化情报共建共享整体优化的高度出发, 科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 合理整合现有资源, 在提出海关数字化情报资源体系概念的基础上, 对海关数字化情报资源体系建设的内容、功能、结构及其共享机制、管理模式等问题做深入研究。

3 建设目标

3.1 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知识资源体系

除了利用好现有的馆藏资源, 更要拓宽信息资源的来源渠道, 广泛征集, 充分利用, 形成一个便捷、稳定、规范、客观、科学、有影响力的海关情报资源体系。应注重对现有馆藏资源的甄选, 注重内容的发现、调研、评价, 可以参考CALIS导航库资源选择标准, 设置恰当的甄选条件, 并校验和整合全部内容。这一信息提炼增值的过程应包含非纸质文献和原生数字资源, 而且必须面向动态发展的信息与知识, 过滤出有价值的精粹信息知识并以各种便利、迅捷的方式传递给用户, 使用户能准确、及时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产品[4]。对这些资源的结构化整序主要是根据海关专业资源分布的情况, 针对教学、科研和培训的需要, 有重点有质量地开发有关资源 (如图1所示) 。

3.2 形成有效整合海关特色数字化情报资源的知 识导航体系

知识导航体系 (如图2所示) , 通常以具有较强针对性和较高稳定性的数据库组织方式为主, 利用数据模型对资源进行规范化处理, 运用关系代数理论进行查询优化。通过Web技术、数据库技术、RSS技术、搜索引擎等, 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整理, 在图书馆网站中构建学科知识导航, 建立专题网络信息服务和导航系统。通过检索型搜索引擎和目录型搜索引擎两种方式引导用户快速有效地查找海关类专题资源网址和来源。同时知识导航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 资产, 设专人负责长期跟踪, 进行有效的管理。

3.3 构建多系统合作共享的海关情报推送服务体系

在普通海关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运用元数据技术对已有的信息进行整序、提炼和浓缩而形成一种条理化的信息密集型海关文献情报资源;通过对大量各类目标用户的需求分析,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数据仓库中提取出极具针对性的情报资源, 信息的增值主要体现在根据用户的需求提取最有价值、最相关的情报;并以频道式推送技术 (或邮件式推送技术) 和智能技术 (即:用户的需求可以被智能地推理与理解) 为支持主动地将情报资源服务于海关业务与实践;这是一个多系统共享的过程 (如图3所示) , 从获取信息到提炼挖掘再到主动推送, 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合作支持和成果共享。可以说, 推送是一种为信息找用户的服务, 是一种主动式的共享方式。这种服务不但可以节省用户大量的信息检索时间, 主动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更能够保证动态信息的及时更新。需要指出的是, 在推送技术中, 信息的订制、代理、传播、获取等各个方面都是由学科馆员与用户共同商讨完成的[5]。

4 建设路径

数字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计划分三步走, 首先是现有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结构化;其次是异构资源的整合、挖掘和分析;再次是提供读者全方位的创新优质服务,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4.1 数字化加工

目前, 馆藏独有的特色纸本资源, 涉及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料、海关总署及各类海关 (包括港、澳、世界海关组织等) 赠阅的内部文献。对这些资源的数字化加工, 有利于妥善保存资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将为广大师生的研究提供详尽而丰富的一手材料。中心正在采取措施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添置或升级能提高数字化效率和质量的专业化软硬件, 迅速提升馆藏数字资源的质和量。

4.2 异构资源整合及发现系统

资源发现系统是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代表, 以数十亿海量元数据为基础, 利用数据仓储、资源整合、知识挖掘、数据分析、文献计量学模型等相关技术, 实现复杂异构数据库群的集成整合和高效、精准、统一的学术资源搜索, 进而通过分面聚类、引文分析、知识关联分析等实现学术文献发现、深度知识挖掘和全方位的知识关联。作为中心面向读者的统一服务窗口, 资源发现系统包括异构资源的统一检索、数据挖掘分析系统和树形目录资源导航门户三个部分, 通过内容聚合和导航, 为用户提供学科和各种分类的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

4.3 开放式信息共享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 它是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学习、研究、交流与协作的新型实体空间和虚拟环境。通过配备使用方便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内容丰富的信息与知识库资源, 配置大小适宜、布局合理、环境幽雅、装潢舒适的馆舍空间, 在训练有素的学科馆员和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把图书馆融入读者学习、教育、研究和生活的整个过程[6]。基于这样的考虑, 中心的信息共享空间突出开放性特色, 在现有阅览空间基础上添加模块化功能, 涵盖了传统阅览区、网络浏览区、影音欣赏区、技能培训区、讨论交流区、休闲服务区等多项功能, 打造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实体开放空间。同时, 在数字化的网络虚拟空间中开设跨时空服务的专业通道。

4.4 其他环境保障

上述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 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更离不开先进信息化设备的保障。首先, 目前图书馆的网络带宽无法适应新兴媒体、移动阅读的发展;其次, 海量数字资源的数据仓储需要足够大和可扩展的存储空间;再次, 全时在线要求服务器冗余、灾备系统和不间断电源等保障;最后, 对于校园区域之外的服务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硬件级VPN支持。这些设施并非直接面对师生的高层应用, 但提供了基本的底层保障,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5 结论与展望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 归纳了数字环境中海关情报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分析了困扰海关情报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的问题;阐述了数字化海关情报资源体系, 知识导航体系以及开放式共享服务体系3项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出了现阶段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积累和开发, 海关情报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若能完善, 势必会迅速、高效地提升中心馆藏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加工的质与量, 将更好更快地服务于教学、科研, 为特色办学提供丰富、厚实的信息资源, 对于推动师生的科研创新, 服务社会, 乃至国家的建设事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 对中心的各类资源整合, 优化业务管理流程, 并通过实体场馆、网站、移动服务点等多种渠道为读者提供创新服务, 提升中心的智能化水平, 拓展为教学、科研的服务空间, 突破传统管理存在的瓶颈, 为中心的现代化管理开辟新的途径, 带来巨大的持续性发展动力。

摘要:结合工作实际, 归纳数字环境中海关情报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分析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数字化海关情报资源体系的内涵, 知识导航体系框架, 开放式共享服务体系等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出了现阶段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和工作展望。

关键词:数字环境,资源保障体系,海关情报资料中心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科技名词定义之数字环境[EB/OL].[2013-07-31].http://baike.baidu.com/view/3447244.htm.

[2]赵雨田.浅析海关情报资料中心资源建设[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2 (4) :54-57.

[3]周琴.面向学科方向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群文天地, 2012 (10) :156.

[4]庞孝梅.高校图书馆与知识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 2007 (5) :164-166.

[5]王强.学科馆员与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2010.

[6]王会丽.创新·融合·共享:图书馆阅览室新型服务模式评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 (4) :37-39.

情报资源 篇2

广义的说,信息就是消息,一切存在都有信息。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不过,人们一般说到的信息多指信息的交流。信息本来就是可以交流的,如果不能交流,信息就没有用处了。信息还可以被储存和使用。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的音乐,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想到或者做过的事情,这些都是信息。

电视、报纸等媒体,都是信息传播的渠道,网络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什么是竞争情报产品呢?

竞争情报产品,是与竞争相关的,经过筛选、分类、分析、汇总、评论之后的信息。

竞争情报,首先是要与竞争相关,竞争,是有主体的,有明确指向的,即:在什么市场,和谁的竞争。

竞争情报产品,必须明确指出,是针对什么市场、什么对手的。

确定了市场、确定了对手,才能确定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原料。

按照特定的市场、竞争对手等具体情况,将信息分类,分析信息的准确与重要程度,影响等,汇总经过筛选、分类、分析的信息,评论当前的竞争态势,形成竞争情报产品。

信息分时间延递和非时间延递,例如,一本专业书籍承载的是非时间延递的信息,每天的新闻是时间延递的信息,

竞争情报产品,有非时间延递的专项产品和时间延递的日报、周报、月报等产品。

以通信行业市场竞争周报为例,首先,已经选定了竞争市场――通信,竞争的对手主要是、移动、联通、电信。

参考波特五力模型,周报需要包括五个部分的信息:

一、供应商:包括设备商、终端厂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要关注供应商与竞争对手或潜在对手合作的信息。

二、普通用户:用户行为习惯、满意情况、投诉等,关注自身或竞争对手与用户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竞争对手被用户普遍谴责的事件。

三、新进入者:对于运营商来说,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企业、互联网企业等是潜在的竞争对手。

四、直接竞争对手:移动、电信、联通互为直接竞争对手。

五、替代品:终端厂商或别的主体推出的可替代供应商业务的产品,例如IM软件、VOIP等。

根据确定的市场与竞争对手,按照以上五个方面收集信息,经过筛选、归类、分析、汇总,即成为一项竞争情报产品。

情报资源 篇3

关键词:学术深网资源;资源聚合;学科服务;引文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 1968/tsyqb.1003-6938.2016039

1.引言

以开放存取运动(Open Access Movement)为代表的模式变革促使越来越多的学术资源数字化后呈现在网络中,而搜索引擎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科研工作者查找此类资源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信息搜索与利用行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从网络引文角度关注网络学术资源的利用情况,多数聚焦于引文数量、域名分布、可追溯性等特征指标,鲜有对网络引文资源类型的深层次挖掘。本文以学术深网资源为研究切人点,探索通过引文分析法研究“看不见”网站资源对图书情报学科科研工作的价值,揭示本领域学者对此类资源的利用规律,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学术深网资源提供依据。

2.“看不见”的网站与学术深网资源

2.1“看不见”的网站与学术深网

“Invisible Web”最初产生于互联网领域,类似的概念包括“Deep Web”、“Hidden Web”等,国内学者马费成将其译为“看不见”的网站。美国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Chris sherman和GaryPrice将“看不见”的网站定义为:在互联网上可获得的,但传统的搜索引擎由于技术限制不能,或者经过慎重考虑后不作索引的那些网页、文件或其它高质量、权威的信息。而在学术工作中,由于“看不见”的网站的存在,搜索引擎的结果质量往往引发质疑。基于此,德国学者Dirk Lewandowski与Philipp Mayr提出了学术深网(Academic Invisible Web,AIW)的概念,指包括所有数据库在内的传统搜索引擎无法检索到的学术内容,并认为,学术深网涵盖了文献(如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报告、图书)、数据(如调查数据)、电子内容(如开放存取文档)等资源,对学术工作极具价值。美国数据整合与企业信息分析公司Bright Planet发布的白皮书进一步显示,“看不见”的资源规模远大于表面网(Surface Web)并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信息质量与内容深度也远高于表面网。

2.2学术深网资源类型

“看不见”的网站以关系数据库fRelationalDatabase Files)内容为主,还包括未被链接的网页(Unlinked Pages)、非HTML网页(Non-html Pages)、特殊文件(Special Files)、实时或者流动文件(Realtime or Streaming Files)以及动态网页(Dynamic Pages)等。国内学者陈红勤在Sherman和Price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出“看不见”的网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技术、经济和知识产权三类。Lewandowski和Mayr认为,从图书馆的角度而言,学术深网资源(后文简称AIW资源)以诸如PDF、PPT、DOC格式的特殊文件为主。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AIW资源正逐渐变得可见,譬如使用“关键词+filetvpe:pdf”的查询语句可以检索PDF格式的文件,又如谷歌与百度都新增了图像搜索功能等。尽管如此,“一站式”检索并未真正实现。因而,本文仍将上述类型资源划归为AIW资源。

3.数据来源与处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发布的最新版《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定了包括数据库在内的网络资源的标引格式。但根据《规则》识别AIW资源存在两个困难:一是部分文献尤其是年代较久的文献并未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标引:二是某些资源特征无法通过著录符号识别与区分,如动态网页与静态网页。为弥补以上不足,本文采用著录符号与URL双重特征识别方法抽取目标引文,AIW资源分类与特征见表1。

在数据来源上,为准确把握图书情报领域AIW资源利用情况,在综合考量数据的可获取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等方面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公布的《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中的《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与《情报学报》①4种期刊2010年至2014年刊载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样本获取AIW引文。以往引文分析研究数据来源大多为CSSCI,但笔者经测试发现,从CSSCI中提取到的引文数据存在内容缺少或格式不规范等问题。比较后,本文选取万方数据库作为数据源,根据数据抽取规则编写爬虫程序获得目标著录信息。数据采集时间为2015年11月18日到11月22日,共得到含AIW引文论文1699篇,AIW引文4597条。

4.数据分析

4.1AIW引文总体描述

从期刊分布和年度分布两个维度,通过AIW引文的统计分析可以间接地反映科研工作者对AIW资源的价值认识和依赖程度。从表2可以看出,含AIW引文论文在全部刊载论文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而《中国图书馆学报》更是超过半数,其中,篇均AIW引文数为2.71,AIW引文数在网络引文总数中占比达到30.22%。这表明AIW资源是网络学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图书情报领域学者广泛认可,并在其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价值。按时间顺序纵向观察(见表3)可以发现2010-2014五年间单篇论文引用的AIW资源条目不断增加,引用AIW资源的论文比重也大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3、2014两年,比重达到40%左右。这反映出图书情报领域学者对AIW资源的认同度不断提升,越来越重视AIW资源的利用。

nlc202309040527

4.2AIW资源类型分析

根据AIW资源分类与特征(表1)对样本中AIW资源引文类型进行考察,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处理中发现大量数据库类型引文未能严格按照数据库文件的著录规则进行标注,且数据库文件的URL不具备统一的可识别特征,因而本部分主要从特殊文件和动态网页两个大类进行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特殊文件中PDF文件的引用明显多于其它类型,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吻合,且在AIW引文中占比逐年增多,2011年开始已超过半数,2014年更达到65.75%。PDF文件是一种通用的文件格式,具有跨平台、易于传输与存储等特性㈣,有研究表明,PDF格式的网络学术资源与较高的学术价值存在关联,这很大程度上解释了PDF文件被持续大量引用的原因。Word文档与PPT文件也多次出现在AIW引文中,此结果与一项基于Google搜索的网络学术资源类型调查结论相符。除此之外,xls、zip、xar、.exe格式的资源也出现在引文中,但频次很低。

而对于动态网页来说,一方面URL特征中的,asp、.isp、.php等仅反映了资源网页的开发语言,不代表其本身的某些特征属性差异;另一方面,网址中的“?”符号表示网页属于动态网页,经常会和其它URL特征一同出现,如“http://www.sciencenet.cn/m/user-content.asox?id=216844”,因而对这些不同特征符号之间的引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价值较小。故此处不再考察各特征动态网页引文在AIW引文中的占比,而选择将动态网页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其历年在网络引文中占比的变化。从表5可以看出,2010-2014五年间动态网页引文占网络引文的比重呈现回落趋势,从2010年的16.97%下降到2014年的9.24%,五年来合计占比为12.78%。国内学者丁敬达、杨思洛对2005-2010年间图书情报领域权威期刊网络引文进行分析发现,动态类网络引文比例是逐年上升的,六年的合计占比为10.47%。将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尽管2010-2014年动态网页引文量出现下降,总体上较五年前仍有增长。相信随着用户生成内容的进一步推广及其价值逐渐被认可,动态网页型资源还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学术研究过程中。

4.3AIW资源来源分析

通过对AIW引文的域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此类资源的来源以及研究者的利用偏好,并间接衡量不同网站的学术价值。按照域名可以将常见学术相关网站分为7类:.com(工商企业)、.org(非营利组织)、.net(网络机构)、.edu(教育)、.gov(政府)、.ac(学术)、.int(国际组织)。本文对AIW引文域名统计见图1。可以看出,出现频次较高的域名由高到低依次是.org、.edu、.com、.gov,这与国内一项对2010-2012年网络引文来源域名的研究结果(.org>.com>.gov>.edu)有所区别,也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的中国域名分类统计结果(.com>.net>.ac>.org)有较大差异。

为进一步探究AIW资源来源,挖掘在图书情报领域研究中发挥重要价值的网站,本文对各类型高被引网站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6。可以看出,学术类机构协会、图书馆与数据库等传统学术资源提供方提供了大量的优质AIW资源,且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与广泛引用。而来源网站中多次出现的各类学术数据库与搜索引擎如IEEE Xplore、CiteSeer、eLIS、e线图情等,正印证了真正的深网内容以数据库为主的论断。从网站的内容来看,高被引网站主题以图书情报为核心向相关学科和领域延伸,如面向法学与知识产权的北大法宝、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这反映出我国图情学者的研究主题与学术知识来源的跨学科性。从地域分布和语种来看,以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等机构协会为代表的英文类国际域名网站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除此之外,来源于美国与英国的资源也颇受关注。可见,随着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国际化程度的持续提高,科研人员对国际上的学术资源越来越重视,尤其在相关非营利组织资源不断丰富、教育资源与政府信息进一步开放的趋势下,相信外文资源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国图情领域的研究中。伴随Web2.0产生的新型学术资源网站如社会科学研究网、读写网同样值得关注。有学者指出,Web2.0能够促进知识的交流共享,学术博客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资源,包含大量前沿学术资源。统计结果表明,Web2.0下的新型网络学术资源已被科研工作者认可并广泛利用。另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等网站资源的广泛引用,反映出我国图情领域研究呈现出关注经济发展,注重与产业界结合的趋势,更表明科研工作者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学术资源,而是更多地利用“非学术”资源进行科学研究。

5.总结与讨论

本文运用引文分析的方法,对近五年出现在图书情报领域四种权威期刊上的AIW引文进行分析,探究AIW资源在本学科研究中的利用情况与趋势。

(1)AIW资源大量出现在学术论文引文中,反映出我国图情学者在科研过程中对学术资源的搜集与利用已不再局限于浅层的“表面网”,更加关注那些轻易“不可见”但价值量极高的深度资源,并且,AIW资源比重的持续加大也显示了学者对其依赖程度的不断提升。然而,持续的各种数字化工程虽然有力推动了资源的开放共享,但相对落后的搜索能力侧面上加剧了学术资源的“不可见”。因而,旺盛的资源需求与有限的获取能力和较高的搜索成本成为了AIW资源利用的一大突出矛盾。AIW概念的提出者Lewandowski与Mavr认为,针对这种现状,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学科服务提供方有责任通过合作等方式努力使AIW的内容对科研工作者可见。基于此,本文认为深度聚合图书情报领域AIW资源,实现高质量科研信息导航与服务意义重大。

(2)从资源格式来看,以PDF文件为代表的非结构化文档由于在AIW引文中占比极大应予以足够重视。如前文所述,PDF格式的网络资源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 Scholar的搜索范围以结构化数据库中正式发表的学术文献为主,对非正式发表的学术文献覆盖率低,导致大量极具学术价值的PDF类型资源仍“不可见”。国内外学者为解决这一问题从链接、内容、文体等特征人手尝试对PDF学术资源的识别和检索加以改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就本文研究结果而言,对PDF、DOC、PPT等格式文件的分析与处理仍是提升AIW资源利用效率的重点。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动态网页型资源在学术研究中颇具价值,针对此类资源的获取,有学者提出对特定“不可见”网站编写脚本或程序进行查询和提取是有效途径。

我国图情学者在科研工作中对AIW资源的利用呈现出来源网站与资源内容的跨学科、国际化、非传统、新形式的趋势。因而在进行学科知识聚合与服务中,也应突破固有思维,顺应科研活动变化。从来源上,除传统提供学术资源服务的数据库、图书馆外,一方面向提供经济、政策与行业等背景信息的非学术类工商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网站拓展;一方面重视Web2.0环境下各类非正式学术交流社区:从内容上,向图书情报研究的相关支撑与交叉学科延伸:从区域上,打破地区与语言的限制,引入丰富的外文资源。依据以上原则筛选出重点信息源,结合上文提到的编写特定脚本或程序进行查询和提取的方式,对其AIW资源进行揭示。

建立图书情报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篇4

关键词:图书情报,网络,资源共享

随着21世纪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自动化已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正经历着由传统模式向以科技电子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的转变, 致使图书馆在文献信息存储、管理、服务等方式上均发生着深刻变化, 这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 实现图书情报网络化与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

图书情报资源共享是指某个图书情报机构资源为其他图书情报机构共同享用的活动, 实质上是图书情报机构以图书情报资源为工具, 按照互惠互利、互补余缺的原则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与交流活动。

(1) 目前正处于“资料海洋”、“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 文献资料在突飞猛进。在图书资料价格上涨、文献资料订购经费紧张的情况下, 给各图书情报单位在书刊订购上带来了很大困难, 在客观存上已大大影响了搜全率。给文献资料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 因而各自为战很难形成气候, 可以说这是图书情报单位存在的一大难题。只要多加努力, 实现联网, 文献资源共享是有可能的。

(2) 科技情报业务工作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六项内容:即文献工作, 检索工作, 研究工作, 声像与样品。样本工作, 印刷出版复印工作咨询服务工作。各情报单位要想全面承认办好这六项任务是很不容易的, 只能扬长避短, 发挥各自的长处, 以不断满足社会和科技人员的需求。

(3) 信息资源共享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单独一个或者部分图书馆的馆藏无论多么丰富, 都无法满足社会各层次读者的不同需要, 无法承担起向全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重任。因此, 图书馆必须组成一个大网络, 发挥整体功能, 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图书情报信息正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化形式, 将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图书馆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跨区域、跨国家的网络。人们可以在网络的任一终端上使用全球信息资源, 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 我国资源共享的现状

2.1 观念更新不够

“自给自足”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我国图书馆情报界虽然开展了资源共享活动,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各馆文献收集的指导思想仍然是“自给自足”、“大而全”、“小而全”。对资源共享的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刻, 为此, 我们应大力宣传资源共享的思想, 使人们转变观念, 推动资源共享的发展。

2.2 资源共享活动缺乏法律保障

目前, 我国开展的资源共享一般是通过一些松散的民间组织进行的, 对成员馆缺乏约束力和权威性, 既不受到法律的约束, 也不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势必影响资源共享在我国的开展, 为此, 应建立健全有关法律, 使资源共享在法制轨道上进行。

2.3 文献资源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文献资源从整体上看, 存在着数量少而重复率高, 分布不均等问题;无论是地理布局还是学科布局或系统布局均不甚合理。据统计, 我国外文藏书和外文藏刊分别超过50万册和5000种的图书馆分别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东等8个城市, 东部沿海实力雄厚, 西部内陆较薄弱, 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充分发挥部际图书情报协调委员会的作用, 研究和探讨文献资源合理布局的有关问题。

2.4 缺乏经费保证

资源共享的目的是向读者提供更多的文献和更好的服务, 但资源共享本身也需要经费投入, 如:开展大规模的文献资源调查, 建立协调机构, 建立书目数据库和联机网络等, 都需要大量的专项经费,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解决。

3 建立图书情报网络, 实现资源共享具体操作方案

(1) 投入资金购建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 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运转迅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和资源布局保障系统, 图书馆统筹规划加强各自特色馆藏建设, 统一提供系统网络环境软硬件和技术支持。

(2) 建立主服务器, 图书馆都开发一个W e b服务器, 然后将W e b服务器连结在一起, 共同构成虚拟图书馆。

(3) 建立网络化的情报系统。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 涌现出了不少新的问题, 情报网只有在实践中坚持改革, 不断探索, 才能使工作不断完善。从对用户实际调查结果来看, 建立情报系统能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能改善提供情报的方法, 把情报资料的原件或复印件迅速交付给他;二是能改善获得情报的方法, 迅速查明有关情报资料, 核实其是否存在, 并得知其收藏地点。

(4) 网络化与一体化。目前有种说法, 就是把“图书情报一体化”看作是网络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建立情报系统的目的与原则来看, 情报网络系统确实是情报机构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 建立有序情报网络系统的意义就在于使各个能提供情报服务的机构共同组成一个协调的体系。

(5) 建立统一的馆际互借系统, 处理馆际互借的相互联络、借出馆的信息资源、在库情况、预约借阅等。建立图书情报信息网的可能性和紧迫性已摆在我们面前, 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 单靠少数图书馆的孤军奋战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 各领导应充分认识建立信息网的意义和重要性, 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 搞好这一工作, 使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的激烈竞争中, 更具竞争力。让我们共同努力, 为信息时代的健儿们振兴和发展插上图书情报信息网这一腾飞的翅膀。

总之, 图书馆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道路是必然的趋势, 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已为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又为资源共享架起了桥梁, 而网络技术的发展, 又为资源共享的实现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们要统一认识, 统一行动, 从全局出发, 采取必要的措施,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力争早日使我国图书馆网络与世界先进网络接轨,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图书情报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孟广均, 等.信息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版社, 2003:54~55.

[2]卢泰宏.信息资源管理:新领域、新方向[J].情报资料工作, 1994 (1) :8~12.

[3]李艳林.中外信息资源管理的比较[J].情报理论与实践, 1994 (4) :12~14.

[4]汤津红, 钟守真, 杨子竞.信息资源管理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994 (4) :25~27.

[5]祁仁玲.信息资源理论与信息工程建设[J].情报杂志, 1995 (6) :22~23.

通信情报建模分析 篇5

通过对各情报用户和各业务领域情报产品定义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结合以往相关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实践中数据集成的需求,对相关信号情报产品定义进行组织和裁剪形成信号情报产品的统一定义,建立情报信息模型。

篇幅所限,本文仅描述了通信情报模型,其信息模型如图1所示。

元素表示的是基本实体,关系说明了那些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3.2 数据类型定义

(1)“组织”元素类型。

“组织”元素描述了由相当数量人员组成的、具有特定层次结构的军事/民用机构。

组织的主要属性如下:名称、国家名称、隶属关系、置信度、优先级、分类和位置数据。

对于任何组织,必须定义相关的人员。

(2)“平台”元素类型。

“平台”元素定义为服务军事/民间组织的任何系统/设施。

描述一个平台总有关联的位置数据,它们可以是地理固定场地或移动式平台。

平台的主要属性如下:名称、国家名称、注释、类型、隶属关系、置信度、优先级、分类和位置数据。

(3)“无线电设备”元素类型。

“无线电设备”元素定义为能够传输(和接收)携带各种类型信息(语音、数据等)的电磁辐射的装置。

无线电设备的主要属性如下:名称、隶属关系、置信度、优先级、分类和位置数据。

(4)“通信网络”元素类型。

“通信网络”是组织和平台基于通信、互联目的而建立的系统,可以一起出现或属于彼此。

通信网络的主要属性如下:名称、国家名称、注释、置信度、分类。

(5)“配置”元素类型。

“配置”元素源于技术参数的集合,该技术参数代表了特定无线电设备具有的各种参数特性,同时“配置”可用于描述通信网络并在特定时间表征无线电设备设置。

配置的默认属性如下:名称、国家名称、技术参数列表(参数集合)和频率列表。

(6)“位置”元素类型。

“位置”数据项用于存储当前地理位置以及与组织、平台、无线电设备等元素之间的相关信息。

在记录位置的同时必须记录其有效时间段,创建一个新的当前位置时,之前的当前位置会自动移动到历史记录。

位置数据的主要属性:

位置有效时间;

经度坐标(支持不同的坐标系统);

纬度坐标(支持不同的坐标系统);

高度值;

误差椭圆参数;

示向度。

3.3 元素之间的关系

(1)组织之间的层次关系类型。

在组织之间建立该种关系类型,反映;隶属关系、功能层次:

组织:“侦察分队”“隶属于”组织:“通抗第一联队”

一个给定组织最多只可能有一个上级组织,但是可以有(零或)多个从属组织。

(2)平台与无线电设备之间的层次关系类型。

在平台之间或平台与无线电设备之间定义该关系类型,描绘设施/物理方法之间的层次:

平台:“电子侦察车”“包含”平台:“天线车”

平台:“电子侦察车”“包含”无线电设备:“短波电台”

一个给定平台最多只可能有一个上级平台,但是可以有(零或)多个从属平台。

同样,一个给定无线电设备最多只可能有一个上级平台,但是一个平台可以包含(零或)多个无线电设备。

一般来说,一个无线电设备不能高于(不能包含)另一个无线电设备,当然也不能高于一个平台(它总是在平台层次结构中的最低水平)。

(3)组织与平台(设备)之间的关系。

在组织与平台、组织与无线电设备之间建立该种关系类型,反映组织用来完成使命任务的设施或物理方式:

组织:“电子侦察连”“使用”平台:“电子侦察车”

组织:“电子侦察连”“使用”无线电设备:“短波电台”

给定组织可以使用(零或)多个其他平台/无线电设备。

(零或)多个组织可以使用给定平台;同样,(零或)多个组织可以使用给定无线电设备。

(4)通信网络与组织(平台)之间的关系。

在组织/平台和网络之间建立该种关系类型,在一起通信时,这些元素构成并属于一个网络:

组织:“通信连”“组成”通信网络:“指挥网”

平台:“通信车”“组成”通信网络:“指挥网”

无线电设备本身不得为网络的组成部分,但是可以为一个组织所用,或者包含在属于一个网络组成部分的平台中。

给定组织或平台可以是(零或)多个网络的成员。

(5)通信网络、无线电设备与“配置”之间的关系。

定义在无线电设备和配置文件之间的关系类型,如果无线电设备和配置文件存在确定的关系,则表明此无线电设备辐射信号可由该配置文件描述的特征表示。

通信网络可以随时使用不同的配置文件。

网络的“配置文件”是属于网络的组织/平台可以使用的配置文件。

在多数情况下,网络的组织和平台使用相同的配置文件同时进行通信。

一个给定配置文件最多只能用于一个网络,但是一个网络可以被零个或多个配置文件识别。

4 结语

本文针对用户的需求对通信侦察数据元素进行归纳总结,建立通信情报产品信息数据模型并进行持续更新完善。

通过通信情报产品信息建模,形成统一的通信情报数据库,支撑通信情报处理技术的继承性发展。

但是,随着通信讯息采用了各种信息格式、压缩技术、加密技术、多路传输技术和传输协议等现代通信技术;采用了不同传输介质的远程通信网络不断互联互通,信息时代的信号情报愈难以直接获得,此外还需要解决如何从讯息中提取信息和海量数据进行过虑等问题,以在增加信号情报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它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靖继鹏,马费成,张向先.情报科学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情报资源 篇6

科技文献信息是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不可缺少的科技支撑条件,是促进研发的源动力。没有先进科技信息的参考和借鉴,就无法确保研发的进度和有效性。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充分利用科技文献信息,能节约科技经费40%~50%,节省科研时间60%~70%。有效利用和占有科技情报信息,就能做到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取得真正高质量的创新型科研突破,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创新风险,防止低水平重复开发。

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情报信息的支撑。中国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战略转型时期,自主事业的规划、自主品牌的建设及海外事业的谋划,都是我国汽车工业未来五年、十年的战略重点。而这些战略目标的制定、实施和推进都离不开强大的信息做后盾。没有竞争情报的数据对比,无法做到知己知彼;没有市场信息的连续跟踪,无法确保正确的产品开发方向和精准的市场经营策略。事业发展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利用正确的、权威的信息协助判断。

但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交流方式的革命使得信息资源的容量和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们俨然处于一个信息爆炸时代,蜂拥而至的大量信息有时也会使我们在工作中事倍功半,不仅浪费了资源,还耗费了宝贵的时间。

专业的科技文献数据库和情报信息资源可以帮助我们的产品开发技术人员和经营决策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快捷地获得准确权威的信息,有利于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占据天时地利,把握发展的良机。

1 情报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1.1 信息服务业务体系与企业高速发展的矛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文献信息及情报工作逐渐得到各个行业的高度重视。但与企业的高速扩张相比,情报信息服务支持体系在许多方面都已不能适应需求。有些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产品开发方面的文献信息及情报资源支持呈现出基本缺失的状况。有些企业因为行政体制的制约以及局域网络限制,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对各种科技文献及情报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和平台,影响了内部文献信息及情报资源的有效利用。有些企业则因为地域的扩张而给信息服务提出了异地资源远程共享的迫切现实问题。

1.2 信息资源重复采购,利用率低

基于上述行政和地域的原因,很多企业内部均存在大量重复采购信息资源的状况。各部门出于自身业务工作对信息的需求,自行采购、内部使用,信息利用率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

1.3 情报研究成果未得到有效利用

情报部门收集整理大量的情报信息和研究成果是企业宝贵的工程应用资料,因缺乏共享平台而未能为更多的部门和员工参考利用,将这些情报研究成果与图书馆各类学术资源和整合,实现统一检索和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情报信息研究成果方便快捷的查询检索和共享利用也是本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

1.4 未能有效共享利用本地资源

汽车产品研发和经营研究过程所需资源甚多,但许多国外数据库价格昂贵(20~50万元/年),企业不可能购买所有需要的资源,因此许多专业信息资源还处于缺失状态。而本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拥有大量国内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但目前还未能充分发挥本地区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通过共享本地资源来补充企业内部当前文献信息资源的不足,拓展信息资源利用渠道和方式。

2 基于资源共享理念的平台开发目标

基于上述业务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为适应企业做强做大形势的需要,尽快满足企业产品开发、经营决策和员工技能提升对汽车专业科技信息和情报资源的需求,迫切需要以协同和共享的理念为基础,建立一个集团范围内的 “汽车文献与情报资源共享平台”:一方面要通过行政体制方面的沟通和梳理,归口管理、拓宽信息资源渠道,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金及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是通过IS系统的协调合作,优化信息资源对接、存储及服务方式,扩大文献情报远程化网络化服务的支持范围。

2.1 开发建设服务于整个集团的统一信息共享平台

为满足企业各地员工在网络系统下的信息资源利用需求,依托内部信息系统共享平台,开发面向全集团共享的信息平台。

2.2 归口信息采购和发布职能。

通过协调沟通,进一步归口企业内部的信息采购职能,利用平台统一发布功能和检索系统,将企业所有可提供公开共享的专业文献、技术资料、技术标准、行业信息,竞争情报等资源在此平台建立统一的服务输出窗口,在公司内形成一个围绕汽车制造专业的知识、信息共享平台,从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2.3 协调社会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通过此平台直接登陆高校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使用对方所有数据库资源,联合省图书馆协会促进与高校、公共、科研文献与情报机构的资源共享,逐步推进更多社会资源的本地化共享。

2.4 开发自建数据库

在TPI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格式(包括word文本、图片、表格、PDF扫描、pop等格式)下,将情报部门20多年积累的各类情报信息研究成果按检索要求进行人工标引加工,细分为7个大类、14个子类,建立满足不同需求对象的自建数据库。7个大类包括:

(1)宏观及区域环境

(2)专家视点及论坛

(3)竞争情报

(4)行业及市场信息

(5)先进汽车制造技术

(6)先进产品技术

(7)专题研究报告

2.5 实现异构平台的跨库检索

配置不同结构数据库,实现异构平台的跨库检索。中文库有: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会议论文库;CNKI知识资源库;国内外标准数据库、情报自建库。英文库有:SAE数字图书馆(最近10年全文)、SAE论文历史数据(94年以来全文)、汽车相关专业外文库、情报自建库外文部分。同时实现外购数据库与自建数据库的一站式中英文检索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专业查找的需要,提高检索利用效率。

3 平台的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3.1 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

采用先进成熟的防火墙软件、防病毒软件等,建立起有效监督,以防为主,快速恢复的安全策略体系。对数据安全要建立起定期备份,敏感数据双层加密,冗余备份的保护体系,并建立起严格的用户权限控制体系。

2)可靠性原则

高度可靠性是系统稳定工作的保障。硬件设备上,采用专用服务器、每天进行增量备份,每月进行全备份等的方式,保证系统7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软件设计上,做到故障自动检测、无缝迁移,使局部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系统开发平台使用国际上成熟的系统和中间件产品。

3)先进性原则

系统采用国际上最先进实用的技术,并与国际学术、技术界发展保持同步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体现在资源的开放性和软件系统的开放性两个方面。资源的开放性是指资源描述应遵守相关的国际/国家标准。我们采用XML语言作为系统数据格式,以保证数据的可再利用性和易二次加工性;字符编码采用Unicode编码规范。

3.2 设计方案

3.2.1 分布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系统

按现有数据库的整合方式——直接接入、通过标准协议接入、USP数据访问网关接入WEB版异构数据库等方式,消除分布异构数据库使用方式差异,实现跨库统一检索,实现显示方式的统一性并对显示结果进行排重和聚类,注重管理及配置易用性,架构如图1所示。

1)通过标准协议接入异构数据库

利用CNKI平台支持Z39.50、OAI、XML和ODBC等标准协议数据库的接入,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检索和利用,大幅度消除数据源异构性的影响,每一个数据源都能以统一界面提供检索服务,检索结果准确全面。适用于国内外支持标准协议数据库的接入。

2)通过USP数据访问网关接入WEB版异构数据库。

利用CNKI平台独有的、国际领先的USP数据访问网关技术,通过配置实现对各种不支持标准协议,但通过WEB进行访问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进行一站式检索,统一检索界面,统一检索语言,统一结果展现形式。检索方便快捷,结果准确,配置简单,适用面广。

这种配置方法适用于通过WEB方式进行使用的国内外数据库,但不需说明的是,通过此方式接入的数据库,一旦原数据库检索页面发生变更,需重新配置。

3.2.2 统一导航系统

1)学科导航

学科导航栏目是从学科的角度重新整合各类馆藏资源和网上信息资源。旨在提供用户一个简洁、方便、与学科直接相关的检索门户。通过合理的科学分类,将各学科相关的各类资源进行组织,这些资源类型包括馆藏纸本资源、馆藏电子资源、网络参考资源、网络全文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网络多媒体资源、机构信息、专家学者、学术会议、论坛等信息。

2)数据库导航

对平台发布的购买或试用数据库按合理的分类进行导航,可以按数据库类型、学科分类、数据库提供商等方式对购买或试用的数据库进行分类,提供良好的导航界面,方便读者使用。同时提供后台管理,在读者从数据库导航系统浏览具体数据库时,记录访问时间、访问IP等信息;能集中统计某个时间段内某个数据库的访问情况,包括访问数量,访问IP分布等;并能在某个数据库暂时无法访问时,通过后台设置,前台能醒目提醒读者。

3.2.3 知网节系统

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微观整合,构筑具有馆藏特色的知识网络。

3.2.4 引文链接系统

实现中文系列数据库到馆藏库的引文链接,激活馆藏信息资源。

4 平台实现功能和效果分析

4.1 实现不同载体、不同来源的科技信息和情报资源的集中发布和共享

整合了30万册纸版中外文图书、1 000多种中外文期刊、工具书、会议论文集等书目文摘信息,供读者远程查阅。

将电子版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成果、年鉴、技术标准、专利文献、行业数据、行业信息等数字资源以及万方、维普、SAE数字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ATZ电子期刊、Truck&Bus Bulider电子期刊、世界汽车信息网、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等15个数据库按照数据内容特点逐一分类,统一在主页面建立链接,供在线检索利用,见图2。

将情报部门原创情报信息研究成果进行标引加工,自建了20个具有专业特色的情报信息全文数据库见图3。

4.2 发挥了地区资源优势,实现社会资源本地化共享利用

与本地高校达成了信息资源共享协议,该高校图书馆专门对应此平台开放网络端口,并允许该馆26个中外文数据库在该信息平台上建立链接,企业员工在办公室即可利用该图书馆文献资源。

4.3 在企业集团层面实现资源对接与共享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在该平台开发的功能模块下,实现了内外部资源的同平台集中发布和共享利用,实现了集团内部以及社会资源的同平台发布和共享利用。

4.4 独创基于“领域本体”概念的汽车专业标引-检索体系

自主开发了独有的标引检索词库:按照汽车产品研发体系7个大类(车身、发动机、底盘、变速器、电子电器、试验技术、材料)——3个子类(总成—部件—性能)选定140个中英文专业词语,形成独有的热点检索体系,打破了传统自建数据库只沿用“中国机读目录主题词表”的常规,是目前国内外独有的自建库标引检索体系,充分确保研发人员准确高效地检索利用平台资源,如图4所示。

4.5 情报原创研究成果的充分展示和利用

几十年来不断积累的历史情报研究成果全部转化成电子版上传入库,并按照信息的内容进行分类标引,细分14个子类标引加工录入到20个自建数据库,充分考虑各部门需要参考利用情报资源不同方向,如汽车技术、竞争情报、宏观及区域环境、政策法规、专题研究、市场信息等展示在首页面上,一目了然。

4.6 全面实现远程共享利用和实时在线服务模式

该企业分布各地的所有部门和员工可以通过议定的共享模式,利用企业内部局域网远程利用该平台的信息资源。

采用了实时在线服务模式,随时有专人在线解答员工咨询、辅导资源利用方法、传递发送所需文献和情报资料。

[1]张元晶,郭湘玲,田春花.基于B/S模式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情报探索。2011(7);102-104.

我国图书情报学开放存取资源研究 篇7

我国最早关于开放存取的文献始于2004年, 但目前对开放存取尚未有统一的称呼, 也称为开放获取、开放访问等, 在本文中将免费资源也纳入开放存取范围。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总库 (CNKI) 为样本范围, 限定截至年限为2015年, 以检索式主题=图书情报and主题=开放存取、主题=图书情报and主题=开放获取、主题=图书情报and主题=免费、主题=图情and主题=开放存取、主题=图情and主题=开放存取、主题=图书情报学and主题=开放存取、主题=图书情报学and主题=开放获取、主题=图书情报类and主题=开放获取、主题=图书情报领域and主题=开放获取进行检索, 经过筛选, 共得到有效记录31条。

一、研究现状

(一) 论文发表年分析。2005~2015年, 我国共发表关于图书情报学领域开放存取资源的论文31篇, 如图1所示:2005~2006年开始起步, 年发文量1篇, 2007~2010年有所发展, 年均发文量2.5篇, 2011年后进一步提高, 年均发文3.8篇, 2013年最高, 发文量6篇。总体来看, 关于图书情报学领域开放存取资源论文发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 说明我国关于图书情报学开放存取资源的关注正在升温。 (图1)

(二) 期刊分布。在总的31篇论文中, 发表超过2篇的期刊如表1所示:其中《图书馆建设》发文量5篇, 《情报科学》4篇,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3篇。可以看出, 这三种期刊是关注这一主题研究的主要刊物, 关于本主题的发文量总计12篇, 占论文总量的38.7%。另外, 31篇论文中有16篇发表在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上, 占总发文量的51.6%。 (表1)

(三) 作者分析。对论文的作者进行分析, 对高被引文献的第一作者进行统计, 高淑琴以被引21次名列首位, 黄如花被引17次, 吴娟仙被引13次, 董文鸳被引9次。31篇文献的总被引频次为107次, 平均被引频次3.45次。从发文量看, 本主题下第一作者仅于新国一人发文量5篇, 其余作者发文仅1篇。

(四) 发文机构。发文量超过2篇的机构如表2所示:武汉大学5篇,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3篇,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3篇, 嘉兴学院2篇, 济南大学2篇。以上机构总发文量总计15篇, 占全部的比例48.3%。 (表2)

二、研究内容

(一) 图书情报学开放存取文献来源及获取。马爱芳介绍了国内图书情报学重要学术网站、学术期刊网、信息导航、学术博客和个人网页等开放资源, 并给出获取这些资源的方法:确定个人网络学术资源范围、收集学术资源网址、查找网站互访链接、利用RSS功能和存储网页内容等。吴娟仙介绍了获得图书情报学免费外文资源的多种途径:通过公共搜索引擎、开放存取仓储、开放存取期刊、预印本文库、学科资源门户、学术期刊官网、专业论坛、个人主页与博客、协会网站和隐蔽网络资源等。高淑琴介绍了4类图书情报学的开放资源:开放存取仓储、开放存取期刊、开放资源搜索引擎、学者个人主页和个人博客等。姜美玉、王海介绍了从国内外博客、开放存取网站等途径获取图书情报学免费资源。李丹分类介绍了机构网站、开放期刊网站、会议文献、科研项目站点、博客和邮件讨论组等来源的英文图书情报学信息资源。王爱国介绍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情报学开放仓储E-LIS的资源概况及检索方法。

(二) 开放存取资源对比分析。朱玉奴、田稷选择了国内外6种有代表性的图书情报学开放存取知识库, 从创办团体、文献收录情况、文献提交和保存、版权管理、质量控制、搜索功能、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结论:E-LIS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 其他知识库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意义。李睿调查了Ariadne、Information Research、First Monday、D-Lib Magazine 4种图书情报学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发行、资金来源、版权管理、评价体系、资源格式、被各检索工具收录的情况等特性, 调查表明这4种刊物被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链接, 发表论文时都不要求作者付费, 有严格的评审机制, 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与其他商业出版模式的核心期刊所发表的文章数量基本相当, 并分别被著名检索工具收录, 结论是:4种图书情报学开放存取期刊的质量和非开放存取的核心期刊不相上下。刘锦宏、徐丽芳对100多种图情学OA期刊和50多个图情学OA仓储的语种、地理分布以及出版频率、质量状况和文献数量等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OA资源数量远高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英语被OA期刊广泛采用, 而其他语种的OA期刊少;OA期刊的出版周期较长, 载文量较小;图书情报学OA期刊被SSCI收录很少, 质量控制之路任重道远。OA仓储收录的论文数量, 远多于OA期刊收录的论文数量。

(三) 图书情报学开放存取资源建设研究及实践。张璇对比了图书情报学的国内外3个学科知识库E-LIS、DLIST和LIS-oar的基本信息、资源情况、特色服务和版权政策等, 对我国图书情报学学科库建设提出建议:注意质量控制;提供全面的用户帮助和交流平台;具有明确和保障各方权利和义务的政策, 特别是作者的隐私权;完善系统的界面, 加强系统界面的汉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杜伟、李庆芬研究了E-LIS学科库的建设情况, E-LIS收录文献丰富, 内容语言和来源国别多样。严格的质量控制, 有效的政策管理是E-LIS正常运行的保障。E-LIS文件格式及使用的软件支持数字对象的长期保存, 指出E-LIS可为其他学科资源库建设作出启示。熊惠霖对利用DSpace定制和开发学科库进行了实践, 实现了信息的抽取与收集、发表与上传、整理与保存、浏览与检索等主要功能, 论述了用户界面的中文化、数据统计功能的设置与拓展、信息抽取与收集功能实现以及设置RSS订阅服务的方法。刘敏、张颖、林琳通过Open DOAR平台, 调研了图书情报学机构知识库 (IR) 的数量、地区和国家分布、系统软件、资源类型和使用语言, 图书情报学IR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积累了一定的成果, 数量上呈现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 但与健康和医药、历史和人文相比, 图书情报学IR的建设速度还很落后, 需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迎头赶上。我国图书情报学IR的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不仅数量较少, 资源数量也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我国图书馆界和情报界需要重点考虑如何在实践中推动IR的快速建设和发展。黄如花、吴晶晶研究了我国图书情报学刊物开放存取的现状, 提出了努力寻求政府支持、选择恰当的开放模式、扩大开放范围、提高学术影响力、注意整理、宣传及利用、与开放存取仓储结合以及发挥学术机构的支持力等建议, 以促进该学科期刊开放存取的发展。

(四) 开放存取图书情报资源学术影响力研究。马景娣的研究表示, 网络免费图书情报学电子期刊是传统纸本期刊的强大补充, 被收录于多种文献数据库。其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不容忽视。董文鸳、陈清文选择了图书情报学专业的87种开放存取期刊, 运用引证分析和超链接分析等方法对其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估, 发现有超过1/5的期刊有文献被WOS引用, 且有4种期刊引用较高, 超过1/4的期刊有文献被LISA收录, 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但仍尚待提高。

三、结论

目前, 关于我国图书情报学开放资源研究在年度分布上呈缓慢上升趋势。持续性比较好, 起伏不大。关注本主题的作者多, 但平均发文量低, 表明图书馆界已普遍开始关注图书情报学开放存取资源, 但研究还处于个体随机性研究, 对这一主题持续关注的学者仅有1人。本主题论文总体质量较高, 《图书馆建设》等3种期刊是发表此主题论文的主要刊物。已有一些机构对本主题进行持续性关注, 武汉大学为研究最多的机构。

对研究主题分析的结果表明:图书情报学开放存取的资源为开放仓储, 开放期刊, 学科网站, 博客和搜索引擎;对开放存取资源的内容比较发现, 部分开放存取刊物质量较高, 但大多数开放存取资源仍需扩大收录文献规模, 注重质量控制, 提升服务水平;开放存取资源的建设需要争取政府支持, 制定版权政策保障作者权益, 扩大收录范围, 注意整理宣传, 重视用户个性化等;图书情报学开放存取资源的学术影响不容忽视, 但仍尚待提高。

摘要:本文以CNKI为调查范围, 调查我国关于图书情报学开放存取资源的研究。本主题已受到图书馆界普遍关注, 但对其研究还处于个体随机状态。本主题论文总体质量较高, 《图书馆建设》等三种期刊为发表此主题论文的主要刊物。武汉大学是对此研究最多的机构。资源主要来源为开放仓储、开放期刊、学科网站、博客和搜索引擎;开放存取资源的建设需要争取政府支持, 保障作者权益, 扩大收录范围, 注重质量控制, 注意整理宣传, 提升服务水平, 提升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开放存取资源,图书情报学,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马爱芳.国内图书情报学免费网络专业信息源浅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05.11.

[2]吴娟仙.获取图书情报类外文免费网络学术资源的十大途径[J].图书馆建设, 2006.5.

[3]高淑琴.图书馆学情报学开放获取资源类型划分及其现状[J].情报科学, 2007.186.2.

[4]姜美玉, 王海.浅析图书情报学术资源的免费获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148.7.

利用馆藏资源开展定题情报服务 篇8

一、利用馆藏信息资源, 开展定题情报服务

1、深入调查, 确定服务范围。

三年来我院平均每年立项的科研课题有30多项, 其中包括省、市、及院内自立的课题等, 涵盖了内外妇儿等各专业。我们首先深入各科室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科研立项各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学术活动开展情况, 学科文献资源状况及在本馆的馆藏情况等;初步确定重点内容、选择重点范围。然后, 主动与课题组联系了解课题的研究内容, 课题组负责人、成员以及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 征求对所选定的重点内容和重点范围能否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调查之后综合各种信息, 确定服务范围, 选定最佳的数据库, 编制最合理的检索策略, 提供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

2、参与课题研究之中, 做好全程服务。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图书情报人员直接参与到课题中去, 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动向, 为课题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情报, 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在科研工作的职能作用。只有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中, 才能掌握课题各阶段的不同需求, 输送不同的情报资料, 我们根据不同阶段研究的中心内容, 定期或不定期地搜索各种专业数据库和网络资源, 查找出的题录、摘要、文献全文、综述、述评、科学专著、国家标准、专题研究报告等动态信息, 再进行分析加工、筛选、归纳, 编制成用户所需的信息动态快报、专题目录等多种信息知识产品。对一些重要的文献尽量注明其所论述的主要内容和出处, 直接提供给科研人员选用。

3、注重信息交流与反馈, 确保信息资料准确性。

定题情报服务是一种互动式的服务, 与科研人员反复沟通或进行信息交流, 不仅有利医学情报人员从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筛选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信息, 还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课题研究进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 促进和加快研究课题的进程。因此, 在服务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与课题组的沟通。一是定期或不定期与课题组人员开“碰头会”, 及时了解课题最新研究进展和信息, 并随时根据课题研究进展, 修订检索策略, 优化检索过程, 不断调整服务内容和重点;二是通过电话、网络交流科研或检索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不断调整检索范围, 及时提供最新的定题信息服务。

二、开展定题情报服务对促进

医院医疗、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也增强了图书馆活力, 促进了医院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节省了科研人员查找文献的时间, 提高了效率。

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文献信息量呈指数增长, 科研人员要查找他们所需的资料要花费很多时间[2]。但他们中有相当多的人对图书信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知之甚少, 有的甚至不知从哪儿入手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图书馆的定题情报工作很好地解决了查找海量信息这一难题, 使科研人员从大量繁杂的信息查询中解放出来, 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研究和开发。如“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课题的研究人员反映, 过去他们从事课题研究查找资料需要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检索工作, 而现在3个月即可完成, 有效保障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实现了目标, 帮助科研人员取得成功。

近几年我馆为多项科研课题提供

的定题服务都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并产生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其中2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1 6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科研人员对定题服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认为图书馆一方面对课题进行动态跟踪, 提供的信息新颖、时效性强, 帮助科研人员掌握和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 了解专业领域内最新科研课题、成果、论文等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经过专业人员加工处理, 提供的信息内容广泛, 类型全面, 而且浓缩后的知识产品可利用价值高, 帮助课题研究人员及时地获得和充分利用最新科研信息, 以修正科研思路, 调整科研方向, 提高科研水平, 缩短了课题研究周期, 减少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浪费, 保证了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如期完成。

3、提高了科研人员的信息水平。

通过与科研人员经常性的联系与交流, 使他们迅速地了解现代信息技术, 增强了科研人员的现代化信息意识, 提高了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掌握利用网络信息查找所需信息资源的能力和技巧, 熟悉各种不同载体、不同类型的信息源的种类和分布, 提高了自我服务情报能力, 促进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

4、转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思路, 变静

态服务、被动服务为动态服务、主动服务, 改变过去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有什么, 就给你什么”的被动服务方式, 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你要什么, 我给你什么”的针对性强的主动服务方式[3]。把分散在不同载体上的有用信息, 经汇集、整理, 按专题集中提升、浓缩, 以定题服务的形式提供给读者, 把馆藏中固态的知识转化为适时有效的动态的信息, 在读者与信息之间架起供与需的桥梁, 促进了文献信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5、加强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

设, 促进文献的开发, 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利用, 拓宽了文献服务范围。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保障。没有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源保障系统, 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我们除了继续采购传统的印刷型资源外, 还大力加强了电子化、数字化虚拟馆藏的建设, 增加了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多媒体视频信息等各种电子出版物, 建立了医学全文数据库的镜像站点,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6、提高了图书情报人员的业务素

质, 树立图书馆和馆员的新形象, 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定题情报服务是一项要求高、科学性强、难度大的深层次情报服务, 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 为了工作需求, 需自觉学习各项知识, 扩展知识面, 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业务能力, 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自身建设[4]。因为定题情报服务人员直接参与到临床科研人员的课题研究工作之中, 这项工作代表较高的服务水平, 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扩展活动空间, 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敬业的同时更加精业, 树立新的服务理念, 带动业务工作提高和发展, 从而扩大图书馆的作用, 提高了图书馆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周春燕.从医学科研的特点谈定题服务[J].现代医院.2003 (, 3) :71-72

[2]李雪君.开展专题服务, 促进图书馆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 (, 3) :84-85

[3]李倓.开展专题信息服务, 增强图书馆活力[J].图书馆学研究.2001 (, 2) :49-50

情报资源 篇9

1 医学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的客观要求及条件

进入21世纪以来, 全球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也从战略高度注重加强信息化建设, 已经形成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主的服务中心、基站、客户端信息网络, 无论是网络覆盖、技术水平均居世界领先水平。信息资源建设和受众用户信息需求愈来愈趋向网络化, 为此, 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1.1 医学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是由信息管理最终发展方向所决定的

信息管理早已不是一个新鲜事物, 自从人类社会形成后, 便以结绳记事方法记载和管理社会各项信息, 发展至今, 已形成由国家、院校和民间组成的各级档案馆、图书馆、情报机构进行信息管理。期间, 信息管理由单一部门管理, 发展到多门管理, 将来必定发展到统一、整合、融合管理, 这是由信息管理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现如今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已显现出信息资源整合走势。我们大家都知道, 近年来各项事业的发展已向整合、综合方向发展, 即便是信息产业也毫不例外, 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档案、图书、情报均是信息资源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通常管理均应从“信息资源整合”目标出发, 使三者整合发展, 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最终实现互联互通, 满足各类受众读者的需求, 发挥各类信息资源最大、最优价值。

1.2 医学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现行条件具备

前文已经分析了信息资源整合客观要求是由信息管理发展规律所决定, 由分析不难看出, 医学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内因在于信息管理发展规律, 那么外部是否具备条件呢?就以目前的计算机和网络发展水平来说,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现如今的信息技术已发展到云计算和4G时代, 标志着全球社会已进入真正的网络信息时代, 最近央视记者报道英国正在研制5G, 不久的将来, 网络信息资源传输速度将是现如今的4G的60多倍。这些技术条件是医学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 另外再加上现如今的数据库技术等, 以及医学院校在提高自身办校水平的同时, 加快基建步伐和硬件投入, 已使档案室、图书馆初具规模, 基础设施完备, 专业人才配备完善, 这些足以促成医学院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实现完全整合。

2 全媒体环境下医学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方略

2.1 敢于破旧立新, 树立信息资源整合创新思维意识, 思想一定要与时俱进

思想决定行动, 正确、先进的思想是干事创业的先决条件。作为高职院校档案室、图书馆的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 均应从自身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和学校办学水平提高两方面出发, 按照时代发展要求, 努力去做好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各项工作, 敢于破旧立新, 树立创新思维意识, 从思想上重视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工作, 不能不思进取, 安于现状, 碌碌无为, 要按照当前习总书记讲话中所说:“信息时代要思想与时俱进……”切切实实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努力钻研信息技术方面新知识, 紧密结合本校实践工作, 做到活学活用, 真正发挥档案、图书情报专业技术特长, 以服务为中心, 以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工作为载体, 以做出最先进的工作创新成绩来配合学校的发展和文化积淀。

2.2 打破以往常规体制, 确立与时俱进新机制、新体制

医学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之前, 无论是档案, 还是图书、情报等业务工作, 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 均有自己的领导和职工, 即便业务工作有许多相通之处, 但各部门仍从自身管辖权和利益出发, 均为独立工作, 极少联系。显而易见, 这些工作中不乏有很多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譬如承载档案、图书、情报的专用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系统、加工过程等。为此, 从学校层面来看, 实施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发展, 不仅是现今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更是学校长远发展大计的权宜之计;从受众层面来看, 读者需求的是服务的内容和质量, 只有实施医学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发展, 方能满足信息时代最大多数用户的合理要求。为此, 要破除以往的陈旧管理理念, 以一盘棋的思维, 打破档案、图书、情报工作常规体制, 确立与时俱进新机制、新体制, 在档案、图书、情报三者求同存异环境下, 科学实施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 满足高职院校和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 结束语

4G时代已经到来, 5G时代为时不远, 媒体新常态愈加明朗。医学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建设方兴未艾, 档案、图书及情报整合建设利国利民,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信息资源整合建设路还很长, 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都还存在不确定性, 困难重重。作为高职院校的每一位档案、图书情报专业人员都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信息资源整合建设重任, 只有大家都朝着信息资源整合建设方向努力, 那么全媒体时代医学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建设成功实现指日可待。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里, 档案图书情报信息整合已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医学院校信息资源建设出发, 科学分析了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整合发展的现实客观性, 最终归纳总结出档案、图书及情报信息整合方略。

关键词:全媒体,档案,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韦晓燕.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探析[J].档案与建设, 2010 (5) .

情报资源 篇10

关键词:网络资源,情报研究,开发利用

引言

不管是技术经济情报研究、专题情报研究还是科技发展情报研究, 他们任务都是为了提供高层次的情报服务给生产部门、科研部门或者是管理部门的各级决策者。情报研究的这一宗旨决定了情报研究结果的传递和交流, 应用推广只是一种包含了人为促进因素和主动性的情报交流过程。网络影响着全球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 传统的竞争情报研究活动在面对网络带来的信息资源时并没有抵抗力。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应用了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来做情报研究。网络情报信息资源混乱复杂, 若不对其进行适度的开发, 对用户来说犹如海中捞月。因此, 如何适度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对竞争性情报进行研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情报研究方法解析

情报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了信息收集与整理、对情报进行分析和做出情报研究方案这三个过程。其中, 信息收集与整理是情报研究工作的基础, 情报分析是情报研究工作的关键, 情报研究方案是情报研究工作的最终结果。情报研究方法是指组织或个人在对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 并对结果进行判断、预测和做出方案的情报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总和。在情报研究的信息收集过程中, 主要是以信息的检索为主。因此, 这种只有在情报研究基础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方法, 严格来说是不属于情报研究方法的。同一道理, 经非正常手段所获得的情报研究信息, 因没有经过情报分析过程, 所以也不属于情报研究方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 情报研究需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这样是为了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与要求。于是, 便涌现出了许多类情报研究方法。就分析来说, 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因为两者的功能不一样, 优劣互补, 所以越来越多的情报研究工作不再单一的选用其中一种研究方法, 更多的是把两者相结合, 为了更好的展开情报研究工作。

2 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

2.1 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现今, 各种来源、各种类型的信息大量增长, 信息资源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企业购买信息资源的的投入。所以, 情报研究人员和企业科研人员的共同愿望就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而利用网络技术就是让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按理论来说, 计算机网络技术无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 都可以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约束, 打破机构和地域的限制, 让数字化资源共享。许多企业正在与信息中心、各高等院校和各个企业等单位进行合作, 进而实现了资源共享, 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信息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与整合

想要发挥好网络资源的作用, 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配置是很有必要的。根据企业的信息需求特点和规律, 来确定本企业应配置的资源内容、形式、质量和内容, 这就是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配置的基本原则。不仅要考虑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性, 还要考虑到信息资源的实用性。力求用比较少的信息资源配置成本来建设合理科学的企业信息资源体系, 以此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益和效率。对资源进行统一的组织、管理、规划、协调, 建立出相对来说集中的信息资源系统平台, 提供相应的集成服务, 分级共享和统一筹划使用资源, 来有效解决用户无限需求与有限信息资源之间形成的矛盾。

2.3 信息的再加工

有两种信息再加工方式:一是按专题进行选择、整理归类、综合、编制专题目录;二是从获取的网络信息中研究和分析, 选取对本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对网上资源的相关内容进行搜索、下载和整理, 再在企业内网的有关栏目下再现以网页的形式, 一般来说是指与本企业经营发展有关的报道和动态消息, 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2.4 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应用的特色数据库

企业必须要制定出合适企业发展前景的战略决策,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处于有利地位、占领市场。企业还要建立一些适合本企业的专业数据库, 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决策, 例如企业的成果数据库、竞争对手数据库、重点产品数据库等等。如今, 各个企业开展的指标工作, 就是需要将其市场占有情况、技术经济指标、价格、重点产品的生产工艺、质量以及国内外同行企业状况等数据保存于不同的数据库中。所以, 建立特色数据库是对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

3 积极利用网络环境, 提高情报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3.1 在情报研究的各环节充分利用网络环境

利用网络环境做情报研究与网络检索是不相等的。利用网络做情报研究不仅仅是在搜索信息时使用网络, 在情报研究的各个环节、全部过程都应使用网络。例如研究方法的改良、研究成果的形式、研究方式的采用以及报导方式上都需要利用网络。

3.2 加强各类特色开源数据库建设, 并积极组织上网

数据库易于对数据做出统计分析, 并且有较强的利用性和规律性。目前我国建立的数据库有很多, 仅仅是万方公司就产生了将近十种学位论文、企业产品、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数据库, 可满足很多客户的信息要求。但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 上网数据库虽然很多, 其中专题、专业、学科数据库还是满足不了情报研究调研的需求和全社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所以, 应围绕着专题、专业、学科情报研究, 加强对各类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并且积极组织上网, 维护和建立良好的数据库信息资源。除此之外, 情报研究的很多产品也应该努力向数值数据库或电子全文数据库靠近, 尽最大可能来满足广大用户对情报信息资源的需求。

3.3 转变观念, 树立网络利用意识

通过参与各种各样形式的网络知识培训教育活动, 把网络检索和网络的基础知识作为情报人员的必修课。要求听网络知识讲座, 以加深工作人员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性认识, 重视从网上获取信息资源。

3.4 建立网上学科、专业、专题信息引导系统, 为用户提供信息导航

制定专题、专业、学科网络检索指南、网络检索工具等, 使用户对相关部门、相关机构的变化规律、电子信息资源的特点、内容以及网络的主页有所了解, 并且对他们进行归类和整理。建立出完善的网上专题、专业、学科信息引导系统, 让其在本企业的网页中占有一定地位, 向用户和情报员提供信息导航为了让其了解世界范围内专题、专业、学科的进展。让情报研究部门成为网上专题、专业、学科网络信息资源中心, 让网络资源专题化、专业化、学科化。

3.5 掌握本专题、本专业, 本学科情报研究的信息

情报研究人员应该根据情报研究课题的专题、专业和学科范围, 学习网络知识, 对网络检索工具书留心, 向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咨询, 对实际的检索经验进行积累等方法, 来形成专题、专业、学科研究范围所查询的网上的信息资源, 人物源、机构源的网址, 以便直接与他们连接, 避免了在网上漫无目的的查而浪费时间。还应时常访问这些信息源网址, 了解信息的改变情况, 做到对信息的基本掌控, 这样也利于对信息的准确使用。

4 结束语

通过对情报研究的分析和探讨, 应该注意到除了企业对情报研究运用和自身重视外,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掌舵人, 也应该在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上对企业展开情报研究给予扶持, 尤其是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在情报系统建立上缺少人才与资金和研发能力较薄弱的问题上, 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网络技术给经济带来了变革性的发展, 在这种环境下, 网络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让企业情报工作从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传播信息的阶段, 发展到了帮助企业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来制定求胜战略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王知津.竞争情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02

[2]王春等.利用德温特分析家软件开展专利情报研究[J]现代情报, 2005 (12) :14-18.

情报资源 篇11

日本的钢铁公司和综合商社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持股或共同投资的关系。例如,铁矿石价格上涨,拥有巴西淡水河谷18%股份的三井物产就多赚一些,然后在铁矿石贸易时让利给新日铁,这也是为什么铁矿石谈判总是淡水河谷与新日铁率先达成协议。当铁矿石便宜了,新日铁成本降低,三井物产负责钢铁制成品销售的时候也可跟着获利。

在铁矿石谈判中,有关的日本企业高度集中,长期以来都只有一个对外的声音。日本的铁矿石谈判权表面上是在新日铁等钢铁企业,其实掌握在综合商社手里,只是台前幕后的分工不同而已。

在海外,日本综合商社与钢铁企业有大量合作投资或是配合密切的子公司,例如,三井物产把新日铁引入上海宝钢,使两者成为上海宝钢全方位的合作伙伴,而自己又与上海宝钢成立钢铁物流公司——宝井,从而深入到钢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由此,三井物产可以轻易掌握中国钢铁企业各层面的商业情报,为其掌握的上游铁矿石资源(如:巴西淡水河谷)提供准确的定价依据,从而在与中国买家的价格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

综合商社就是一个情报局,无论在上游资源端的控制或下游销售端的构建都是为情报流通服务的。

商社的情报能力超过日本政府

日本的综合商社集贸易、金融、信息功能于一体,它们的情报搜集、加工处理和传递能力堪称世界第一,远远超过了日本政府。最大的综合商社有6家,即:三井物产、三菱商社、伊藤忠商事、丸红商事、住友商社、双日(日商岩井、日棉)。它们在世界187个城市设有800多家分支机构,向国外派出1.6万余人,重点搜集各国的政府经济、政治等情报。

日本综合商社的工作效率相当高,传递情报的速度十分惊人,甚至被认为“在中央情报局之上”。

综合商社大约5~60秒钟即可获得世界各地金融市场行情,1至3分钟即可查询到日本与世界各地进出口贸易商品品种、规格的资料,3至5分钟即可查出国内外1万多个重点公司的各年度生产情况,5至10分钟即可查出各国政府的各种法律、法令和国会记录,5分钟即可利用数量经济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画出国内外经济变化带来影响的曲线图。

日本各大商社和大企业都有一套依靠计算机和通讯网络支撑的反应快速灵活的情报传递网络。例如,三井物产拥有一个最先进的综合情报系统,叫做“三井全球通讯网”,是日本几大综合商社海外信息网中最有代表性的。

三井物产昼夜不停地收集经济以及国际、政治、军事、科技、社会等各类信息,进行综合性、战略性的研究,连日本政府也经常利用它的信息。日本商社历来有为国家提供情报服务的传统,将之视为“爱国义务”。日本的外务省国际情报局还与商社驻外办事处经常互通情报,并为商社的情报活动提供指导与帮助。

情报资源 篇12

BBS即电子公告牌,是Internet上出现的时间最早、应用最广的互动交流平台,BBS的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其上查询信息、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然而由于BBS是动态WEB程序,服务器在响应用户的BBS操作时,需要执行较多的代码并生成相应的WEB页面,因而它在为BBS用户带来信息沟通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存在大量耗费服务器系统资源的问题。为了不影响BBS用户的使用,就需要投入巨资购置较为高档的服务器或租用更昂贵、性能更好的服务器空间,这直接导致了BBS建设成本的提高。因此,降低BBS的系统资源占用率就成为降低BBS建设成本的关键!

二、情报型BBS的运行特点

BBS上的文章称为:“帖”,通常一个BBS用户在BBS上会有如下操作:看帖、发帖、回帖、搜帖。情报型BBS的用户由于对情报信息即时性的要求,其各项BBS操作的分布与一般BBS用户相比,具有极其不平衡的特点,从中国调查网获得的情报型BBS用户各类操作调查数据表如下:

将表1的数据做成柱形图,情报型BBS的运行特点就更一目了然,如图1所示:

从表1和图1可知,情报型BBS用户的看帖操作占了总操作数绝大多数,约95%。现有一般若BBS软件系统的帖通常是按发帖时间降序显示在用户屏幕上,但其数据库内部却是按发帖时间升序存储帖子。也就是说,用户每次上BBS看帖,BBS服务器就要做一次按发帖时间的逆序查询,以确保最新发表的帖子显示在最前面。从表1推断,这将占情报型BBS服务器系统资源耗费的95%。可见避免用户看帖时BBS软件系统无谓的查询是提高情报型BBS系统运行性能、降低情报型BBS的系统资源占用率的关键。

三、高性能低资源占用的情报型BBS程序实例

依据情报型BBS的运行特点,本文提供的程序通过倒序显示发帖数据库中记录,不需排序查询而自动实现将最新的帖子放到最前面的论坛功能,从而优化了耗费95%服务器系统资源的操作,实现了高性能低资源占用的情报型BBS。由于篇幅所限,本程序只分屏显示发帖人、发帖时间、发帖标题等,不提供具体发帖内容的显示,全部程序由ASP+ACCESS完成,在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和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6.0 WEB应用服务器上调试通过。

1、首屏显示程序:BBS.ASP

该程序完成与数据库的连接,设定数据库指针移动方式,并将指针移到末记录,从后往前倒序显示第一屏发帖信息(注意第七行,程序在查询时不进行排序)。

2、包含程序:link.asp

该程序显示"上一屏"、"下一屏"按钮,连接首屏与其后各屏发帖信息的显示。

3、其它屏显示程序:NEXT.ASP

4、运行调试

建立名为"BBS.MDB"的ACCESS数据库,并在其中建名为"发帖信息"的表,设发帖人、发帖标题、发帖时间、发帖内容等字段。将该库与BBS.ASP、LINK.ASP、NEXT.ASP放在同一目录下(假设在C:BBS),运行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6.0,在IIS的属性设置中将主目录设为C:BBS,选中脚本资源访问权限和读取权限,再在IE中输入http://127.0.0.1/BBS.ASP,高性能低资源占用的情报型BBS就开始运行了。

四、结语

本文提供的程序通过倒序显示发帖数据库中记录,不需排序查询而自动实现将最新的帖子放到最前面,可以优化耗费95%服务器系统资源的情报型BBS看帖操作,从而提高情报型BBS性能、降低服务器系统资源占用率。如果我们在组织情报型BBS发帖数据库时就直接将最新的发帖信息插入到数据库最前面,实现发帖信息数据记录的按时间倒序存储,则可进一步优化情报型BBS的性能。

参考文献

[1]陈建伟,李美军.ASP动态网站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王保健.ASP.NET网站建设专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项目影响下一篇: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