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竞争人才培养

2024-06-21

就业竞争人才培养(精选12篇)

就业竞争人才培养 篇1

目前,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如何培养在校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正确分析大学生的就业障碍, 寻求正确的措施, 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办法。

一、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认识

对在校生而言,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80”后出生, 林洪鑫认为这个年龄段出生的学生具有典型的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成长在网络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 他们了解世界和增长知识的同时, 也面临着西方文化和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 许多同学甚至家长都把大学作为一种投资行为, 要求回报, 盲目追求高薪成了许多毕业生的择业标准;另一方面有些学生缺乏自信, 不敢主动参与竞争, 丧失更好的人生事业的新起点, 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和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不能坚守心中理想和理性思维, 在择业中容易滋长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 从而造成毕业生就业时没有自己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

企业法、经济仲裁等。

(三) 给予营销教师参与企业从事营

销锻炼的机会, 以增强教师实践工作经验和能力。市场营销的教学应突出其实践性及操作性, 这不仅是一个观念, 一个口号, 更需要的是教师的身体力行。这就要求市场营销学教师能兼职于一定的营销部门或者亲自参与一些企业的营销工作, 从而确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融

二、在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从高中进入大学以后, 一个全新的舞台摆在每一位同学面前, 如何度过一个美好的大学时光, 毕业后怎样才能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 大学究竟是怎样一种概念等等, 是每一位刚入校大学生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同时高校就业辅导课近几年才刚刚进入课堂, 并且只是针对毕业班讲解一些就业技巧、就业政策等相关内容。再者, 高校辅导员按照教育部规定与学生1∶200的比率也远远不能满足在校大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不同疑问给予合理的解答。

(一) 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统筹安排。

徐坤英认为, 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 把就业指导列入教学计划, 从大一到大四对不同阶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如大学一年级, 刚入校就发现许多事情与自己在高考后勾画出的大学生活、思考方式、同学之间的生活方式等截然不同, 在此阶段应对大学学习规划、同学相处给予指导;大学二年级给予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三年级对职场分析和求职准备进行指导;大四学生主要给予应聘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指导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等。帮助大学生增强职业意识, 合理规划人生, 为日后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打下良好

会贯通, 以自身的经验、体会把学生带到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中, 整个课堂教学既有理论的指导, 又包含一些具体的调查研究及营销策略, 有效地克服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现象。现在很多高校都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因此从制度或体制上给教师创造一种有利的学习条件或机会就越发显得重要。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的基础。

(二) 重视社会实践课的设置和安排。

任何一门课程的规划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 社会实践课的安排是对理论知识掌握合理有益的补充。通过对具体实物的操作领会, 才能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补充, 取得长足的进步。另外, 大学的两个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大学生与社会有益和必要的沟通, 通过假期找工作、实习的阶段, 对以后进入职场需要的技巧, 工作时与人交往、团队意识的培养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对大学生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了一定的标准。

(三) 双证多照对在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独特作用。

在毕业生中, 用人单位招聘不仅仅注重学历, 能力的培养, 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企业选择人才的一个方面, 目前越来越多的在校生利用课余时间考驾驶执照、会计师证, 还有一部分学生毕业时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证, 拿到了高级程序员证等, 为就业铺好了黄金大道;另外, 还有一部分同学为提升自己的学历, 抓紧点滴时间努力学习, 毕业的同时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养成教育理念对在校生整体素质提高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 (第1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0.

[2]杨九俊, 董洪亮.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6.

[3]沈应仙.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组合及其模式.市场营销, 2004.11.

[4]周建民.市场营销理论的百年发展与创新.华南金融研究, 2002.2.

提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学参考书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图书馆员、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本文主要阐述网络环境下教学参考书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 探索教参数据收集、服务逻辑和建设的方式方法, 使教参系统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教学参考书;教参数据库中图分类号:G350文献标识码:A

网络时代的今天, 随着创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大学的进程不断加快和教育改革的深入, 教学参考书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高等院校的重视。尤其是高校教师和学生, 他们迫切希望图书馆能提供与教学密切配套和相关的、学科专业相对集中的、内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 综合多种教育方法, 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 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大学阶段, 对学生道德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不能只靠强制规范和一味灌输, 学校应始终注重把道德养成教育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体验、参与和实践中, 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真正做到知行统一。目前, 已经形成了养成教育贯穿学生活动始终、主题活动有所侧重的工作格局, 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如辅导员每周不定期检查宿舍,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卫生,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宣传并组织各班申报“考试无作弊班集体”。同时, 注意引导各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开展各项有益活动, 在活动中渗透养成教育思想。如组织学生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参考书数据库建设

容范围更广、更深的教学参考书系统和相关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学参考书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 探索教参数据收集、服务逻辑和建设的方式方法成为了摆在广大高等院校数字资源提供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学参考书系统建设在创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综合型大学中的地位

以四川大学为例, 它在创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大学和教育改革中, 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过去该校图书馆采取购置大复本量教学参考书, 以班级集体借阅的服务模式;在网络时代的今天, 由于文献购置经费有限, 教学信息量骤增, 教师、学生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获取文献信息方式多样化等原因, 这种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对教学参考书的需要, 服务模式的单一化也与时代和教

□文/王一伊1王铁军2

校园内的建筑和道路命名, 培养学生爱校建校的意识;长期开展“节能减排”进宿舍、“小草计划”、倡导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学校还可设置食堂文明秩序维护岗、倡导校园文明等, 激发广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由学生自己负责对不文明和不道德现象进行监督、检查和纠正。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经过宣传、教育和实践, 养成教育活动已被学生广泛认知和理解, 进而自觉培养优良习惯。目前, 食堂排队打饭、公交车排队等, 讲究诚信、尊敬师长、热心助人, 积极进取、感恩奉献、团结友爱的精神口号提得较响, 但具体落实到实处后认真遵守也是自己做人和干好工作的标准, 同时也能成为区别于他人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高校要全面师、学生的需求越来越不适应。为此, 2001年9月四川大学图书馆开始探索为广大教师、学生提供与教学密切配套和相关的、专业相对集中的、内容范围更广、更深的教学参考书系统和相关服务。2004年初步建成覆盖全校15个重点学科的教学参考书系统, 2005年进一步加大力度建成覆盖全校各个学科的教学参考书系统。它的建成将成为提高四川大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文献信息保障。

二、教学参考书数据库建设主要内容

教学参考书数据库建设包括教学参考信息库建设和电子全文数据库建设。

(一) 教学参考信息库基本内容。

教学参考信息库由院系、教师姓名、学科、专业、课程名称、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学分、总学时、近几年的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含目录、摘要) 、教学大纲基本信息项组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依靠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合力, 需要调动、借助、依靠和发挥各方的作用。要达到更好的效果, 既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优秀品质, 又要与时俱进, 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摘要:当前就业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如何培养在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方面加以讨论, 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在校生,核心竞争力,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林洪鑫.谈80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教育长廊, 2009.1.

[2]徐坤英.培养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人才开发, 2009.1.

就业竞争人才培养 篇2

目前,在就业市场上,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不仪仅是因为“僧多粥少”,更是由于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缺乏。综合相关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所谓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竞争力,是指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思想能力、心理素质、应聘能力等诸多素养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括:学生的专业素质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并从实践中加以升华的创新能力;抓住时机,能够充分运用一切可以得到的资勇于创业的能力;彰显个性、永不言败的竞争能力,以及其他一些非智力的基础素质和人格魅力,如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刚队精神等。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高职院校都应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节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牢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培养面向基层、而向生产、而向服务和管珊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只标,要从职业核心技能需要出发,选择最基本和最必需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进一步转变观念,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从根本上推动我国高职人才培育模式的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真正培养出紧密结合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为生产服务的高技能人才。

一、高职学生综合竞争力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综合竞争力的SWOT分析

SWOT一般用于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slrenglh)、竞争劣势(~—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本文将SWOT运用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竞争力的分析,以确定其优势和缺陷,了解其而临的机会和挑战。

(1)在优势方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具有不可替代性,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定位比较准确,有理论、有技能、能上能下、能吃苦、爱岗敬业,这是高职毕业生的优势。

(2)在劣势方面,部分高职院校肓同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不看自身的资源和条什,不进行市场需求的预测,此不可避免地造成高职院校之问的同质竞争。其结果是部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供给过大,而社会急需的岗位又招不到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3)在机遇方面,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尤其足发展现代工业,提升和改造传统的制造业,大力发展第i产业,需要大的生产、建设和目醍务一线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在蓝领减少、白领增加的社会发展趋势中,高职学生作为介于两者之间的灰领大有用武之地。

(4)在威胁方面,我国高职教育远没有形成自己的特,在理论和实践上尚有许多不足,如无法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毕业生无法得到社会及学生本人的承认等,影响了高职教育的整体社会形象。

2.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内因分析

(1)部分高职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些学生存在着从一而终、一劳永逸的观念,认为就业就应长期从事某一种工作或者固定在某一单位:有些学生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缺乏市场竞争和自丰择业、自谋职业、自由创业的意识:有的学生只愿意在环境好的单位工作,有些贫困落后、自然条件丝的地区单位,想招聘一些大学生就很困难。

(2)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荇较高的就业期望,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综合素质,这也是部分高职学生无力应付就业竞争,就业艰难的原因。崇高理想迷失、创新能力缺失、思维能力退化、知识而狭窄,可以说是部分高职学生素质欠缺的真实写照。

(3)部分学生在求职中存在失信现象。注水简所、造假书、随意违约、恶意拖欠贷款等诚信问题在大学生就业沂题屡屡被提及,导致用人单位对某些学生及其所在的学校产生本能的排斥,影响学校的就业率。

归纳来看;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一就业鸿沟逐渐形成,要跨越这个就业鸿沟,就要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通过理论课与活动实践课相结合,形成可供职业核心技能形成的支撑性平台。例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把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模拟电子实验课程和相关理论课程进行了整合,创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了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做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学习借鉴。

再如,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一体两翼”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所谓“一体”就是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主体;“两翼”指的是大专学历教育的文化知识结构与高级工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一体两翼”的创新教学模式,该校打造出特色的专业。所谓特色专业,就是我们具有而别人没有或很少有的专业,在市场竞争中缺少竞争者,学生毕业后能马上就业。尽管这种专业很少,但可以去挖掘、去调研,预测社会人才未来的需求走向,进而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创建地方品牌专业。

二、以就业为导囱.全面提升离职学生综合竟争力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能力差的现状,教育工作者应切实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1.养成正确就业观。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

(1)在学生入学后就开始进行就业观教育,从专门的就业指导到思想政治教育,再到课堂教学、课余文化活动,形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全程的渗透模式,帮助学生积极调整心态,正确衡量自己的专业价值和市场需求的关系,认识到自已专业的市场价值体现,从而使就业观的培养做到科学、系统、有效。

(2)学生的能力、技能、态度、个人品质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而培养和改变需要时间。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应从大一就开始,让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充实和完善自己。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与训练,配合课堂教学、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其他辅导教学活动,开发壤i展学生的就业力核心能力。

2.强化基本能力素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

(1)强化高职学生基本能力素质。高职院校要立足高职,面向行业,瞄准基层,突出特色,在培养目标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智体美全顽发展”的办学思想,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高职学生的能力素质,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增强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要在校园内努力营造一种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无论是教职工相互之间、教职工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要形成一种既讲公平竞争,又讲团结合作的良好局面,这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促进高职学生养成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习惯。同时,学校还要树立学生“闯市场”意识,扩大宣传,努力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能力的外部环境。

3.推广校企订单办学,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

(1)推广“人才订单”模式,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提出订单,跟学校签订培养协议。然后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协议单位就业。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及时地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素质熟练技术服务人才。

(2)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引导、督促学生参与实际生产流程的操作。实训基地对于提高高职学生实习效果作用较大,实现毕业生与上岗之间的零距离,让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先的技术有利于他们就业。另外,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实训基地可对外开放,为社会下岗职工再就业进行培训,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既有经济效益也突出社会效益。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高职学生创业能力

(1)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管理。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践锻炼制度,结合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建立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轮岗制度,推动高职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开发活动,为教师提高“双师紊质”创造机会和条件;建立“双师素质”教师激励机制,做到待遇激励与情感激励相结合。

就业竞争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 就业竞争力 模式

《中国贫苦大学生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而在西南地区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更大,尤其是我校所在的地区——贵州省。促进高校经济困难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关心、学校担心、家长揪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贵州大学土建学院学生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一、近年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基本状况

一般而言,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经济、社会、文化贫苦落后现象都属于贫苦范畴。目前相关研究一般认为贫困生通常指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参照我国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障相关规定,学生家庭的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平均生活线,不能足额提供上学正常学费和生活费,且本人在校期间月正常生活消费低于本校正常消费水平的学生。我校按照以上原则,制定了相应的贫困生认定实施方案,规定持有乡镇以上民政部门的有效证明方可认定为国家及社会资助对象,并按所筹资支付生活费、学费、住宿费的能力程度划分贫苦档次。以我校土建学院为例,本学年度经院校认定的学生总数为1099人,占本院学生的62%,其中毕业生人数为113人,占总毕业的29.35%,可见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数量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所示,近年来我院就业形势理想,依赖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及西部广阔的建筑市场,但是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总体就业状况,同时从3年的对比来看,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状况尽管有所提高,但相比仍然处于劣势。这是多重社会因素造成的。同时如图2所示尽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状况也呈现多元化发展,但主题就业选择仍然很单一,虽具有明显的专业特性,但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全面提高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是高校及社会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略处于劣势(在文科类专业中,这个劣势状况将更为显著。)的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该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及招聘单位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及要求,关注教育的同时,更注重职业应当能力。对作为实现就业的主体,其本身所具有的专业是硬件,职业应当能力(包括交流技能、解决问题技能、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适应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科学、技术和数学技能。)是实现就业的软件,“软硬兼备”才能在如今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增加获得理想工作的机会,并获得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相比而言,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挑战更大,需要有效的措施支持及全方位的体系保障。

二、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

(一)经济窘迫,影响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继续深造

总体来说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动机强,但是大多数贫困生所在地区基础教育薄弱,学习起点不一。很多地区虽然也开设英语课,但是多数同学基本不能使用英语与别人沟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差,甚至有些同学没有接触过电脑和网络,面对一些网络课程及需要交电子作业,根本无所适从。经济困难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学习压力大收效慢,自信心本来就不足,更难取得好的成绩。同时在经济方面,尽管现在国家社会大力支持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和发展,但当前大学生每年近万元的总支出,让该类学生承载了更多源于家庭的负担。为了生计和学业,一些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得不兼顾数份勤工助学工作,对学习造成了一定影响。更主要的是,该类学生这个阶段,正处于心智日趋成熟的阶段,任何家庭突发的变故,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状况。经调查,在我院四十多个班级中,成绩名列前十名的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例平均只39%,更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困难生在奖学金获得率上,如图所示。

而如图2所示,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继续深造的比例仅为2%,同时进入专业成绩要求更高的科研设计单位的比例也比同时期就业的非经济困难学生低。

(二)家境贫困,经济困难大学生输在就业起跑线上

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基础教育中缺乏素质教育所必须的条件和环境,使很多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大学这个多彩的舞台中缺少了展示自己的自信。同时,因为学习、兼职、生活的时间分配不均问题,在大学里主体获取锻炼和自我成长的意愿很薄弱,缺乏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较差,这些都影响着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由于多数经济困难学生的性格往往是孤僻内向的,或因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缺乏主动与他人交流的意愿,在这种相对自我的半封闭状态下,致使自身的综合素质欠缺,在就业过程中竞争力不强。

尽管身处信息时代,相对非经济困难学生,他们更缺乏信息渠道,同时,“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起步。

三、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指导教育缺乏针对性、全程性,缺乏生涯教育

在我校的就业工作队伍中已组建起一支以就业指导课为主结合个体咨询辅助的就业指导青年教师队伍,在近年来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现有的工作中,仍缺乏专门针对经济困难学生这个群体的指导教育,同时在已有的就业指导中过于注重对毕业生就业技巧的指导,而忽略了就业能力的自我发展,有本末倒置之嫌。

(二)重物质资助,轻心理关注,缺乏感恩教育

近年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各项资助基本能保障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但是也助涨了学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同时给予多,要求学生回报少的现状,使学生感恩意识薄弱,学生缺乏自强、自立、敢于担当的品质,间接影响了职业自主、职业道德意识的习得。

(三)重专业培养,轻社会实践,缺乏与招聘单位的互动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环节;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滞后, 三是实践教学的方法只注重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动手能力差,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很弱,创新精神不足,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较差。因此,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显得非常有盲动性,对于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国”字头的企业趋之若鹜,而对私企冷面相迎。更关注工作单位能提供的薪金和“五险一金”的保障,而忽略了对工作单位的个人成长空间及企业文化的关注。而相对于招聘单位,往往只是通过一场招聘的互动,也只能依赖认识学生的“第一印象”和相对客观的个人成绩。这些都造成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美丽误会”,这问题不仅存在于经济困难学生身上,也广泛存在于大多数毕业生之间。

四、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模式

(一)生涯发展理念下的全程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

关注和了解该群体学生的特性,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不同时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专业就业现状和趋势介绍为主,个人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相结合的特色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求职技巧。从学生年级来看,从大一新生起,就应该开始进行职业意识教育,利用生涯发展的特征和理论,通过对专业的现状及前景的介绍,让学生认知专业的特点、学习要领。同时利用生涯发展自我认知的相关理论,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结合两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业规划。二三年级,结合专业特点,通过与校友的互动及工作单位的座谈,让学生对就业方向以及专业相对应的行业特点、从事相关职业应具备的素质、技能和具体的职业要求进行深入的调研,系统的提高对专业的认识,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

在贯彻大学全程的同时,就业指导因其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其教育内容更系统化,同时有赖于政策的保障。如将专业前景教育、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纳入教学任务必修之列,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培养职业意识、职业素养,规划职业生涯;引导他们遵循职业选择的规律,遵循职业发展的规律,在思想、心理、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早早积累实力,充分做好从业前的准备。针对从事就业指导的老师在加强理论培训的同时,建立教师进企业体验学习的渠道,使任课指导教师能够了解行业知识和社会需求,在给学生进行课堂讲授时能够更好的结合实际,并能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有机结合,做到专业教育与职业指导互长。同时,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二)与就业单位配合的就业合力机制的构建

在现如今“双向自主”的就业选择面前,招聘单位却和学生距离遥远,互不了解。在学生毕业之前,增加与就业单位的实习环节,为本来就处于资源掌握劣势的经济困难学生多开了一扇窗,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专业实践的“零距离 ”接触,加强了学生对所学专业对应行业的了解,便于准确定位,对就业单位的归宿感也随之增强。同时,便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技能,而在实践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企业而言能进一步了解经济困难学生意志坚强、能吃苦等优点,发现学生的内秀。在双方达成一致的基础上,不仅免除了招聘的缛节 ,还省去了对新职工的培训环节,使之立即融入企业文化。真正实现就业与招聘的“双赢”,还有赖于政府政策规范及高校相关部门的实际支持。

【参考文献】

[1]程志玲.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 2009.

[2]校企合作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3]许立. 政府应为大学生实习护航[J].东北之窗,2009(21):69.

[4]代洪甫.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提高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09(1).

[5]谢伟. 提高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浅析[J].宿州学院学报,2007(10).

就业竞争人才培养 篇4

1. 学历和学校的品牌

与相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相比较, 高职大学生的专科文凭在就业市场中明显属于“弱势文凭”。虽然说现在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看重文凭, 但是学历的高低对于找一份好的工作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筹码。在学历层次方面,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处在了比较不利的地位。

除此以外就是学校的品牌。品牌效应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现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很多用人单位都偏向用本科、重点院校的毕业生, 有的甚至明确规定, 非首批211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不予考虑。在观念上他们认为这些院校的毕业生素质比较高, 不太愿意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即使这种情况有所改观, 但是这种“品牌”效应无疑会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处于就业的劣势。

2. 专业理论知识方面

不同层次的学校, 其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会有一定的差距, 而理论知识的扎实与否会在以后的工作竞争中慢慢突显出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相比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要短一些, 没有机会更加系统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另外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的素质、设施条件, 以及学习环境都要比高职院校好。

3. 实际动手能力方面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培养高级一线管理应用人才, 所以高职院校会在学生的实训实践方面花比较多的时间。学生在职前就会接受大量的职业技能训练, 有更多的实践的机会, 并获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这些都成为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中的有力优势。

4. 学习的自觉性与学习能力和效率方面

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不足。学习是一项漫长、艰苦的劳动, 对智力和体力都是一个考验, 当然还需要勤奋。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较, 高职大学生的基础要差一些, 学习成绩没有太明显的优势, 总体的程度要低一些, 最终学习效率要低, 体现在学习能力上自然就处于劣势。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原因

1. 就业现状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 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招生人数持续上升, 毕业生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 2002年7月份, 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 2003年7月份为70万人, 数据逐年攀升。到2009年, 加上前几年未就业的大学生总共超过1000万人。金融危机的到来, 企业的经济效益减低, 许多中小型企业面临经济形势不确定, 订单减少, 出口锐减, 国内市场不明朗。纷纷做了缩减人员成不的规划, 减少了就业机会。据各高校不完全统计, 2009年高校招聘会数量同比减少30%, 招聘人数同比减少40%。根据统计, 招聘减少集中在财经类, 管理类, 出口型、外贸型企业甚至不再要毕业生, 公司要裁员。“粥少僧多”必然引起激烈的竞争。

2. 原因分析

高校大规模扩招, 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00万, 比2007年增加105万人, 2009年达到610万, 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30万的速度增长。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大量增加, 势必给人才需求市场带来很大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 存在高校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盲目设置专业和扩大规模的情况。这既是资源的浪费, 也造成了学生就业的供给失衡,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就业。个别高校在扩招时, 盲目建立新专业, 很少做人才市场调研和前瞻预测, 不太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 甚至于滞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 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在中国大学生就业网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 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近两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科学。科学调整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专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已有近百年历史, 但真正意义上的高职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办学历史较长、办学条件较好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 其专业设置大体可分为保守与激进两派。“保守派”即固守着传统专业不放弃, 这类院校办学历史悠久, 办学实力较强, 但常常容易错失专业发展的良机;“激进派”在专业设置上可谓瞬息万变, 今年设这个专业, 明年又设那个专业, 不仅数量多, 而且变得快, 这类院校通常办学历史较短, 尚未形成传统的优势专业, 具有极大地盲目性, 为毕业生就业提高了难度。因此, 科学地调整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对毕业生就业的外在要求。

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影响巨大。从2007年3月开始发生的由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 至今已三年有余。在此次金融危机中, 西方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速下降, 进而降低了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信贷危机使这些国家进口商难以获得融资, 进一步抑制我国出口。我国是出口型大国, 以出口为主要市场的外贸企业拿到的订单不断缩水。而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为沿海外贸公司, 订单的缩水严重地阻碍了毕业生的就业。

三、相关对策建议

1. 改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培养目标, 搞清普高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区别, 高职教育培养的不是学术理论人才, 不是通才, 而是应用型人才, 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能适应社会需求和复杂程度较高的职业岗位工作的专门人才。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状况、产业结构、人才结构来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不盲目追风开设新型热门专业, 坚持开设成熟专业, 努力打造精品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和企业用人标准来确定。以就业为中心, 与企业展开“订单”合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紧紧围绕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 创新开设专业, 科学动态地设置和开发课程。“订单培养”发挥校企各自的优势, 瞄准市场和就业, 推动了学校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2. 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拓宽专业口径, 学校根据市场的需求, 设立若干个主、辅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 以及个性, 选修其中适合自己的课程, 以确立专业方向。其次要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 学习第二专业知识, 使自己能成为市场所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再次, 加强对学生会、团总支, 学生社团的指导, 鼓励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提高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以能力培养为基础, 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硬件建设, 加大投入, 强化实验室、实习工厂、实习基地的功能, 体现办学特色。按照社会职业岗位分类、职业资格标准和就业的需要, 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部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将其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上, 将职业能力的“硬指标”作为学历教育的内涵来要求, 推动实践技能的培养。

3. 加强学生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一种对学生以职业和社会要求为目标责任制的目标管理。通过让每一位学生明确其预期的目标和台阶, 不断学习、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从而使他们在入校之后就置于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阶段的学习中。必须提高大学生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 注意加强教育和引导。建议高职院校从大一新生入校时安排就业指导中心人员专职开课辅导。职业生涯设计不能是短期行为, 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就业指导和培训, 将大学生三年的就业教育紧密衔接。形成系统的、全程性的教育指导。

4. 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是择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部分大学生只注重能力的培养, 却忽视一些基本的、必要的求职的方法和技巧, 即使有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 不能把自己推销出去, 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竞争激烈的时代, 酒香也怕巷子深, 虽然自身实力是关键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必要的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应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程序与技巧方面的指导, 主要包括:自荐技巧的指导、面试技巧的指导和求职礼仪的指导。

5. 改变传统就业观念, 扩宽就业渠道

拓宽信息渠道, 想方设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岗位。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比较突出的优势, 宣传学校, 提高其知名度, 为社会所了解、认识, 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又一主要内容。通过印制宣传材料、媒体宣传, 以及邀请用人单位来校举办信息发布会、洽谈会、招聘会等, 宣传介绍学校办学情况、毕业生生源情况, 重点突出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强这一特点, 从而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其二要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 打破地区界限, 促使人才合理配置和流动, 本着立足本市、辐射外地 (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 的指导思想, 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 深入市场, 了解需求, 不放过任何就业推荐机会。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无疑给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如何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是高职院校必须正视且需解决的课题。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 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大力开展创业教育, 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产研结合, 定岗实习, 订单培养, 持证上岗等有效措施, 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 提高就业率。是增强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必由之路。

摘要:面对当前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与企业人才缺乏的突出矛盾, 如何寻求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平衡点, 达到和谐发展、互利双赢的目的, 双方都需积极探索。学校根据企业需求, 通过校企合作,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昌: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10)

自考为提升自我就业竞争力 篇5

二、非学历证书考试为在校生成才提供更多帮助。自学考试为在校生提供了全国计算机等级、全国英语等级、中国餐饮职业经理人、调查分析师等多种证书,能有效提升在校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三、在校生参加自考可享受课程免考的优惠政策。高校在校生取得主修专业教学计划内的考试课程合格成绩,可按有关手续申请免考自学考试同层次专业的相同或相近课程。例如:《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大学语文》、《公共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及应用》等课程。免去了考生重复学习、重复考试的负担,减轻学习压力。

四、费用经济的是自学考试一大优势。按照专业计划,平均一个专业15门课程计算,每门26元的报考费加上一些教材教辅的费用,完成一个专业仅需1千余元,这样低的费用是其它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比的。参加自考对广大在校生来说,不失为一种费用经济的明智选择。

五、教师资格课程考试已成为在校生的热门选择。按照我省有关规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者,需参加教师资格证书课程《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该考试纳入自考课程统一管理,考试时间为每年的四月份和十月份,报名时间为每年的一月初和八月初。

就业竞争人才培养 篇6

摘要: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也是大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归宿。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是人才的缺乏,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觉得人才不足;另一方面,又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出现这一对悖论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彻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强化实践,解放大学生个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个性;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已经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因为它关系着大学毕业生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是一个民生问题。同时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也是一个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一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提供就业条件和岗位;二是需要高等教育强化改革,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三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强化就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一点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就业能力又称就业力,是求职者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积淀和养成的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需要高等教育抓好“质量工程”,强化实践环节,同时更需要大学生加强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就业能力。一般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在教育中注重博雅通识,奠定广博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同时需要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博览群书,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基本能力。而特殊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学生加强个性分析,科学认识自我,找到自己职业的合适性。对于学校来说,则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实施按个性分流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按个性分流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个性发展既是人性发展的本质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教育改革的目标追求。按个性分流培养不仅适应了社会分工的需要,也适应和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要求。

个性是一个可以从多学科、多层次、多侧面进行认识和研究的复合性概念。教育学中的个性,一般是指个体在一定生理和心理素质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及主体自身的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个体在身体、心理、道德、审美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的总和。个性发展是个人潜能不断开发、个性品质不断生成,个性特征不断增强与自我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人的个性既是个体过去发展的积累与产物,又是个体今后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和动力。已经生成的个性品质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不断发展性。

教育是以人的可发展性即人的可教性为前提,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根本价值。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素质教育的主题也是要在保证学生基本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不同素质方面的差异性与优势所在,进而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发展各自的特长与优势,使之成为具有时代特色和鲜明个性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而按个性分流培养则是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按个性分流培养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上具有许多优势:一是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优势。人的潜能是很大的,人的潜能的全面发掘和充分展现,需要在广泛的领域中去试探和开拓,按个性分流培养能为每位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领域和多次的选择机会。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发现自我的优势,也有利于学校为那些具有某种天赋的学生集中提供较好的发展条件,培养其特殊才能。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职业活动是人生的主要活动,正确的职业理想是人搞好职业活动的内在动力。按个性分流培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把自己的特点、眼下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联系起来,全身心地投入为未来职业做准备的学习活动中,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选择流向的时候也会全面考虑,会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能力。三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达到最基本的统一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兴趣、特长和其它条件,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项目,实现自身高兴、组体性的发展,使教育由外在的强制力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追求,极大地提高他们参加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四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特殊的就业能力。英国思想家约翰.蜜尔有句名言是:“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件事知道多一些。”百熟不如一会。纷繁复杂的社会分工需要多中多样的人才,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特殊就是优势、熟练就是优势。按个性分流培养可以培养大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个性特征选择实践按的分流方向,在保证完成学业的基本前提下,把最有效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选择的分流方向的知识积累和能力锻炼,培养自己的知识优势,能力优势,从而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五是按个性分流培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创造活动起重要作用的不是能力,而是人的创造欲望。按个性分流培养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欲望,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六是按个性分流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它既能让学生打下全面的基础,又能根据个体差异发挥他们的优势潜能;不仅能促进大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的充分发展,而且能使他们自我选择、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真正有利于其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在实践活动中实施按个性分流培养的途径和措施

在实践活动中实施按个性分流培养一般要求在大学一年级进行通识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已经奠定好广博而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在进行分流的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独立性和创造性,将他们分流到适应自身目前水平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的实践活动小组中去。

做好在实践活动中实施按个性分流培养要作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第二、三课堂为实践活动的主渠道、主阵地。所谓第二、三课堂,指的是与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课堂相对应的,以学生在校内自主开展的课外学术、科技、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以及学生在校外进行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三课堂。它们是大学生从教学走向实践的两种途径,能起到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的作用,

第二、分流实践活动要做到专业化。不同的社会阶段,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数量和质量有所不同,在组建实践活动小组的时候,学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适时的进行修正和完善。比如,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既具有良好的新闻意识,同时又能写会编、会录会播的人才。但更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具体地说,就是要在某一个方面有突出的技能。为此,我们将实践活动小组划分为新闻写作实践小组、新闻录制实践小组、后期制作实践小组、新闻摄影实践小组、播音与主持实践小组等。分流实践活动要纳入课程表,有计划、有大纲、有任务。要有专业化的指导教师进行分流指导,特别是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定期对大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第三、分流实践活动要做到基地化和社会化。基地化,以服务社会、锻炼学生的“双赢”理念建立实践教育基地,使学校能够组织起规模更大、涉及面更广、影响更深远的实践教育活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有支持了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实践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进行的,把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有机计划起来,关键是实现实践活动的社会化。首先,要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活动中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对相关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人品的要求,提高学习和能力锻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动员、发掘和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和力量支持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形成高校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牢牢把握社会内涵,才能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大学生。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只要能在某方面表现出突出优势或特长,就可能成为他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胜于人,这方面就可以成为他的职业理想。我们不仅应允许,而且要鼓励大学生充分发展其良好的兴趣和特长,同时,要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培养特长。时间是锤炼青年的广阔舞台,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实施分流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特殊能力的形成,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初建松.创新高等学校实践教育活动主渠道[N]光明日报 2006-07-20:(5)

[2]董泽芳 程学才.论个性发展与教育分流[j]江西教育科研 2000年第1期

[3]蔡芳 杜建东.教育分流的功能整合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2月第28卷第一期

[4]王绵森 魏战线 常争鸣.实施按层次分流培养的初步实践和体会[J]工科数学 2002年12月第18卷第6期

就业竞争人才培养 篇7

一、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高校在关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其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校教学模式的陈旧化。

我国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单一枯燥的教材、教师为核心,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很不利的。现在的职场竞争非常激烈,用人单位看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课本知识的学习。高校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过窄的专业教育和较弱的文化熏陶。

目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彼此孤立的局势。文科学生对理、工科的一些学术报告、讲座等内容不感兴趣;而理、工科学生又对人文地理、社会科学等知识知之甚少;艺术类学生对文化课的知识匮乏等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都提不起兴趣,对其他领域的知识更是知道不多。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重在熏陶。俗话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因此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

3. 部分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人际能力较弱。

大学里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之间不仅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地区差异,如今大部分学生还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私人空间意识等,致使同学之间的交往更是小心甚微。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在全家人的呵护中长大的。到了大学过集体生活,部分同学同时把自己的“小姐”和“少爷”脾气也带进了大学,这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不是很融洽。很多大学生对集体的归属和团队意识较为薄弱,致使他们缺乏团结协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工作以后不能很好地独立处理问题。

二、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对即将面临激烈就业竞争的大学生来讲,其“综合素质”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专业素质”是指专业人员对专业各方面把握的程度,以及可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潜力及能力等;而“基本素质”是指人在社会中生存应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专业素质”被称为就业的“垫脚石”,但专业素质是要以基本素质作支撑的,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应该“双管齐下”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注重品德教育,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要想成才必须先成人,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先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发挥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但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一味地在理论课上进行说教,有的时候可能会起到反作用。“身教胜于言教”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也可以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如文体活动、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大学生们通过活动得到锻炼。

2. 巩固基础知识,强化专业知识。

大学生为了就业应该很好地掌握在校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大学里所学的基础知识在工作中不一定会用到,但是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我们的一种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方法,因此基础知识的学习很重要。专业知识则是大学生找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除此之外,大学生还要很清晰地掌握专业知识间的脉络关系,这样更有助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3. 加强创新意识的教育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大学生学习要学会“学以致用”,要学会思考,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要批判地进行学习。作为当代教师我们不能固守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也要改革要创新,要根据如今学生的个性,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学会思考。有疑义的问题可以课堂提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样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创新。

4.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只是应聘的“垫脚石”,如何在求职场上占得先机还要加上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这两个很重的砝码。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能否正确处理、协调好单位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对环境的适应,而且还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因此大学生要注重自己人际关系的培养。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都是一个集体,工作中的多数事情都是需要大家协作来完成的,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不能搞英雄主义。

总之,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中脱颖而出的必备条件,当今社会大学生数量的逐渐增多,就业随之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单位及社会在招聘和以后工作中对大学生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因此大学生只有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会思考创新、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等,这样才能在就业大激励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被淘汰。

参考文献

[1]毕云晴, 郝海青.抓好考试环节%保障教学质量[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1998, (3) :74-77.

就业竞争人才培养 篇8

科学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办出特色, 必须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 科学合理地确定办学模式、发展目标和运行机制等, 对学校中长期发展进行战略思考, 整体规划, 科学定位。[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较长时期从事专科教育, 本科办学历史不长, 历史积淀不多, 经验不足, 知名度不高, 办学资源竞争多处于劣势。所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做到科学定位必须审时度势, 充分考虑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校的要求, 考虑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了解其他层次、类型高校的发展状况及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注意与老牌本科院校“错位”发展,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发挥优势与特色。在发展规划中应明确基本办学定位是:在办学层次定位上, 应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 适当兼办高职高专教育。在办学功能定位上, 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任务, 以教学工作为主, 同时, 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 结合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 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在学科专业结构定位上, 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 要根据所处地域环境、资源禀赋和社会需要, 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凝练培植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 又能够在区域同类高校中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2]在人才培养目标类型规格定位上, 应体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和以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体现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 培养用得上、留得住, 基础理论扎实, 专业知识面宽, 适应性强, 人格健全, 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服务面向定位上, 要体现服务空间和服务层次两方面的内涵, 应立足所在地方, 面向本省,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面向基层, 面向中小企业、社区、农村, 面向生产建设第一线。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

教师是学校建设的主体力量, 教师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理论水平、价值取向、工作作风、生活态度、自身素质等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主导作用, 教师代表着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道德风貌。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树立依靠教师群体的观念。从理论上讲, 学校的主人应该是教师, 因为主要是教师的劳动使这个学校得以存在和发展。[3]尊重教师, 意味着对学术的尊重, 对人才的尊重, 对道德的尊重, 对精神的尊重。

其次是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有两项重要任务, 一是应用技能培训培养, 二是学历层次提高提升。要通过社会实践、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在岗学习、脱产进修、学术访问、出国考察, 解决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学历层次问题, 造就一支教育观念先进、勇于创新实践、学术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杜绝教师上课只会“纸上谈兵”的现象, 促进教师发展。要创造条件, 加强教师的职后教育, 加强实践背景和实践能力建设, 扩大教师的学术视野, 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 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造就一批真正能胜任培养“应用型”人才任务的优秀教师和学术带头人。

开展高水平的实用应用性学术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

没有学术研究, 就没有学科的发展, 没有学术创新, 亦没有学科的创新。学术研究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要义, 也是大学教师的重要责任, 教师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学术研究。营造学术氛围, 要从管理层面、政策层面入手, 鼓励和引导教师严谨笃学, 淡泊名利, 崇尚学术, 潜心从事学术研究, 乐于为学术研究奉献。要围绕学科与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 开展高水平的实用应用学术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始终将应用实用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重点, 鼓励教师深入实际, 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科研方向, 开展合作研究和科技攻关。通过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 开展应用研究, 提高广大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反哺教学后又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进一步彰显应用型特色, 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完善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是教育的对象。学校的任务和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人、成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和小城镇, 加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 必然导致学生的多样化。学生的多样化, 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基础和才智方面, 而且体现在学生的发展目标、期望值等方面。在多样化的背景下, 要重视研究如何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为学生提供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 致力于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要通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重视培养学生能力, 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学生培养, 一靠教育, 二靠管理。教育包括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包括教学管理、日常管理等。在教育和管理问题上, 不能用一个模式培养人才, 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 不能用一个要求对待全体学生。要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要克服管理的刚性, 体现柔性管理, 体现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与交锋日益增强, 青年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念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应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坚持把培养人才作为根本任务,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服务相结合, 坚持智育与德育相统一, 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精神动力。

加强学风建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学风建设是学校的永恒话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 学风建设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综合治理, 需要齐抓共管。建设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三个层面。其主要内容包括校园氛围、管理制度、教育载体三个要素。其表现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 (迟到、早退、旷课、自习、课堂情况) 、学生的考试及学生的学习精神 (包括课内课外) 三个方面。因此, 要从三个主体、三个要素、三个方面来研究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学风是无形的, 也是有形的, 既看不见, 也看得见。加强学风建设, 要体现和落实在“学生以学习为主”上, 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体现和落实在“师生切磋、教学相长”上, 不断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要体现和落实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上, 不断增强学生的创造性。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面前, 只有积极研究和把握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促进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 从而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就业竞争力,培养质量,影响要素

参考文献

[1]贺玉兰.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唐山学院学报, 2007, 1.

[2]孙东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拓展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27.

就业竞争人才培养 篇9

农村大学生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 他们大多对农村生活有着切身的体验和独特的阅历, 生活艰苦朴素, 自立自强。但由于城市和农村的各种环境差异巨大, 农村大学生有着他们这个群体特殊的性格特点。

(一) 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

他们在农村落后教育条件和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无论从生活习惯还是学习方式等, 都与城市大学生存在巨大差异。在激烈的竞争中, 在心理上不战而败, 经常否定自己, 不敢积极去争取。此外, 农村大学生曾是乡中学习佼佼者, 但是来到城市后, 他们失去了原有的光环, 有时还觉得自己形象土气、见识肤浅、生活拮据。

(二) 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农村大学生多数具有较强的自尊心, 深知父母供自己上学的不易。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也是高中班级的佼佼者, 普遍背负着来自各方面沉重的压力, 渴望通过大学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三) 人际交往障碍

农村生活相对单调, 民风淳朴, 人际交往没有城市复杂性和多样性。他们渴望人际交往, 渴望参加集体活动, 但交往不主动, 交往面窄, 交往障碍多。特别是由于经济上拮据, 对需要花钱的活动, 总是尽量躲避。

二、就业竞争力内涵及外延

姚德超、晏月平指出,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体系的构建, 应该具备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求职能力和就业资源利用能力。[1]“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一名大学生在长期学习、工作中形成的并被自身所控制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可以持续产生独特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是相对于其他学生的优势能力, 是人文精神、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健全人格的有机统一, 这种竞争力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提升, 所形成的独有的、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竞争优势, 并使大学生长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2]

根据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能力, 中间层次是专业能力, 最高层次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其中表达能力包括:口语、写作、英语会话能力等等。基本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要满足学生宽口径就业的需要。专业能力是指从事专业工作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应具备的操作能力, 另外还要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其中创新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 创新能力是形成大学生竞争优势的源泉, 其关键是以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赢得竞争优势。[3]大学生有了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才能拥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三、农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途径

农村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 承受着比城市学生更大的就业压力, 就业对他们来说也意味着更多。因此, 除了高校常规性的就业指导之外, 专门针对农村大学生, 高校相关部门和老师应该做的还有很多。

(一) 心理上的强大是最坚实后盾

针对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要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心理上的改变至关重要。高校作为他们成长、跨越、蜕变的平台, 承担着心理支持和心理改变的重任。首先是要培养农村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克服自卑心理, 学会正确的减压方式, 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 越是怯场越是要迎难而上。其次是要培养农村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关键。因此要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增强心理承受力。目前, 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成熟程度存在着很大差异, 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明显不足。所以, 要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自我认识, 更有利于使得他们适应职业, 尽早实现人生价值。

(二) 认清现实, 了解自己

1. 开展社会实践

依托社会实践活动, 让农村大学生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社会, 提高农村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依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将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农村大学生提高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积极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园区、科技园、地方单位合作, 广泛开展各种个体鲜明, 结合专业学科特点的大型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农村大学生在项目开发、校企合作、科技攻关等实践活动中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的重视

高校有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就业指导课, 优化“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模块教学被实践证明是一个效果较好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 一定要对农村大学生进行实用就业技巧的指导。相关用人单位根据“公平竞争, 择优录用”的原则来招聘, 并且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所以, 就业指导老师应该着重介绍笔试、不同形式的面试、求职礼仪等一些实用的技巧, 这可以让毕业生提前做好准备。

3. 了解自己的性格, 配合职业性格测试找准就业目标

美国的凯恩琳·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研制了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 (MBTI) 。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 MBTI已经成为全球最权威、应用最广泛的性格测试, 主要应用于职业选择、职业咨询、团队建议等。MBTI认为:“性格”是一种个体内部的行为倾向。按照这一理论, 划分了四个维度, 按照这四个维度分别的倾向即所谓“四维八极”, 在“外向E—内向I”、“感觉S—直觉N”、“思考T—情感F”、“判断J—感知P”综合分为16种性格类型。通过做测试, 有助于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性格, 发现与自身性格相匹配的职业目标。

(三) 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1. 充分利用高校的各种平台, 增加锻炼的机会

在活动中学习人际交往, 学习为人处世, 学习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和冲突, 学习调节生活与学习、工作的关系。在活动中可以结识更多优秀的同学和老师, 自身的素质也会提高得更快。

2. 学好专业知识与“考证”比翼双飞

(1)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在学校学期期间, 就要不断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除了在课堂的学习外, 要更多地发挥自主性和自觉性, 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结构, 不明白的地方, 要积极地利用教师的引导和解惑作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去主动的学习, 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的丰富, 专业技能不断提高, 专业知识体系不断完善, 为日后在工作中更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通行证

职称在就业中将逐步淡化, 将不再成为企业招工的标准, 而职业资格证书将在就业中占有相当大的地位。针对这一现象, 农村大学生“考证”的确能够增加就业的砝码。

当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农村大学生必须要理性认识客观环境和自身条件,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利用大学四年时间, 提前、充分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 强化自身的知识能力, 充实和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以主动、积极的心态, 寻找机会, 主动出击, 努力实现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姚德超, 晏月平.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 2009 (1) :75-77.

[2]李家智.高校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J].社科纵横, 2009 (6) :164-165.

就业竞争人才培养 篇10

一、我国高等学校就业指导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一)全过程化、全员化指导还未得到真正实施。

从实效性上看,就业指导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全程的渗透模式,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内容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指导和就业信息传递方面;集中于毕业前的求职指导,缺乏系统、整体的观念。

(二)就业指导的重心并没有放在不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上,更多的是完成工作任务。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是在就业率的指挥引导下,停留在就业安置的层面上。

(三)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理论研究,专业人才缺乏,组织力量薄弱。

就业导论课程对市场对就业者的内在要求了解较少,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就业指导人员缺乏专业性。教学方法一般采用“灌输式”和“说教式”,以经验的介绍为主,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性的专门咨询和指导;缺乏有实质意义的心理辅导和职业定位咨询,难以满足大学生求职的实践需要。

(四)以就业率为高校就业水平的评估标准已无法客观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从实际情况看,由于目前的就业率反映不了毕业生就业的实质,导致高校很难根据市场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方案。因此构建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不仅是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一个预警系统。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概念

(一)什么是竞争力?

竞争力是个体为追求较其他个体地位优越地位的过程,个体包括个人、公司以及国家,其目的皆是为了赢得竞争的胜利。从这角度看,竞争力是个体超越其他个体的自我拥有的优势。

(二)什么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般可以理解为高校或毕业生通过大学阶段的长期准备,其竞争力在最后就业市场上的表现,毕业生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它不仅是高校培养的“特殊产品”外部的市场表现,更多的是高校一种内部的支撑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体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某所大学的信任。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的构成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内在要素分析

1. 个体要素:主要包含着三个层次。

(1)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及从事实际工作必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基本的工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单位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标准。

(2)专业技能能力。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就是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将来的职业目标。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关键标准。

(3)求职技能。求职能力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准确定位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等,这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

2. 教育要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教育培养能力,包括师资力量、教育经费、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设置、科研水平、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等。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高校教学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与核心内容,也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2)高校影响力,包括招生数量和质量,招生规模,高校知名度等。毕业院校是构成毕业生竞争的重要条件,是进入就业之门的“敲门砖”。高校上游的生源质量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该高校毕业生是否具备就业竞争力的优势。同样高校的知名度使得这些学校在人才市场上已积淀下了深厚的底蕴,因而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人才市场比同专业的其他学校毕业生竞争力强。

3.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较为复杂,本文将众多的环境要素归纳为两种环境因素。

(1)用人单位就业环境因素。

大学生的最终就业流向是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因此用人单位的就业环境公平才能实现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直接体现毕业生的就业力水平。

(2)宏观环境因素。

宏观环境因素是指加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对就业市场中两个主体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过程分析

1. 就业竞争力的建立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着重职业生涯过程认识和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打好基础。时间集中于大学的一、二年级。

2. 就业竞争力的培育阶段。

这个阶段着重基本素质的培育和职业定向的指导,这个阶段大学生在教育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培养掌握出上述三种能力。时间集中在大学的二、三年级。

3. 就业竞争力的评价阶段。

这个阶段的着重于择业指导的服务和社会对毕业生的就业评价。集中于大四年级。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直接表现为就业率(三个月内的签约率)、薪金水平(平均起薪)、就业主要流向、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供需比、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深造情况等。

(三)内在要素和培养过程的作用关系分析

三种要素在培养过程中都会产生影响,但由于在各个阶段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要素和培养重点不同,因此对培养过程产生影响的程度会各不相同。

1. 个体要素。

在培养过程的建立阶段,是以提高基本工作能力为基础,其他能力相应地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业技能能力和就职能力提高速度较快,而基本工作能力变化趋势变缓。可以说,个体要素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和培养过程基本成正向比例关系的。

2. 教育要素。

教育培养能力是随培养过程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到评价阶段达到顶峰,是随时间而正向线性发展。而高校影响力在培养过程的两端即建立阶段和评估阶段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尤其在就业评价阶段作用效果非常明显,这一点可以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出,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竞争非常强,其学校的品牌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高校影响力在培育阶段却是一个相对平缓的过程。

3. 环境要素。

就业流程的下端——用人单位的就业环境对培养过程起到一个延迟反馈作用,即通过当前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将来的培养过程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周期较长,可以达到大学生的学业期限,即四年左右时间。同时期就业情况对刚入学的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建立阶段产生反馈作用,反映在招生、专业设置和教学培养模式等方面。而宏观环境因素对评估阶段的影响较大,但是对建立阶段和培育阶段的影响却相对缓慢。

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对我国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是一种全程培养,其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业生涯中。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在大学四年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拥有充分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按照大学生就业培养体系的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要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纳入培养计划,使全程就业指导的层层要求得以实现,势必会极大地提高就业指导的成效,充分体现大学的教育职能。

参考文献

[1]赵志川,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2]柯羽,刘晓凤.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

就业竞争人才培养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引导创业;就业;竞争力

中国分类号:G64

一、以创业教育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体现。创业教育的开展就是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有关创业的体验,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创业意识。要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创业能够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知识、能力的潜质,创业能够最大限度地锻炼一个人,帮助其成长。我们所大力提倡的创业意识、倡导的创业精神、培养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积累的创业技能、鼓励学生进行的创业实践等等,无一不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一方面,加强创业教育,发挥其整合校园文化的功能,能形成具有开创特征和个性特征的校园文化。以创业教育整合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创业的氛围,对一所高校尤为重要。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而创业教育多以情境教学为主导,广大学生会在一系列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意识、钻研开拓精神的活动中受到熏陶,在创业成功榜样的感召下投身创业实践,久而久之,在校园中就会形成认真学习,勤于动手,勇于开拓的良好氛围。而在当前大学校园中,受社会大环境、学生自身因素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学风现状令人堪忧,不少学生浮躁、急功近利、贪图享受,没有目标,没有动力,不学习,虚度光阴。但同时很多学生又有独立发展和创业的渴望。加强创业教育,整合校园文化,将会有效地改变高校学风现状。

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创新创业激情,可以锻造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敢闯敢干、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可以塑造他们勤学习、肯钻研、会做人、能成事、善合作的品格和风貌。创业实践可以使他们掌握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和实务。在大学校园中,有不少学生重实践但轻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课方面的学习,加强创业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构建合理的、多元化的知识系统才能使知识具有足够的覆盖面和深度,才能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提供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内在需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全面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以创业教育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创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坚实的基础。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在创新与创业水平上。创业活动作为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量。我国要建设创新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尤其需要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年轻人,为此,我国高等教育责无旁贷。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大量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创新型人才的创业活动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同时也是磨砺学生的创业精神、发掘学生潜力的重要方式。创业教育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由“守成教育”、“就业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提供重要契机。

近年来,企业越来越强调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反映了人才创新能力的薄弱,也反映了高校创业教育的薄弱。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培育创业者的环境,将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希望大学毕业生具备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尤其是大型研究機构和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在考核笔试、面试项目中都加大了对创新能力的测试和考察。因而,高校需要注重对创业教育、创新精神的文化氛围构建,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加强创业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开展创业课题研究、创业论坛、模拟创业规划、创业实践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创业实践和各类创业教育活动中增长才干,提高创业潜力。

三、以创业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虽然国内就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化。一方面,相当多的毕业生怕艰苦,图安逸,缺乏远大的志向和事业心,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和单位去工作。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的“铁饭碗保险”的观念根深蒂固,致使许多人想捧“铁饭碗”,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效益好的国有企业去。此外,保守思想作怪。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思想保守,缺乏闯劲,只想找个对口单位安安稳稳地工作,不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因此,不敢到一些通过拼搏才可能大有作为的单位去工作。而且,大多数学生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形势和今后的趋势缺乏清醒明确的认识,部分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不愿主动投身市场找岗位;还有部分学生没认识到创业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式,不会自主创业,从而出现“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现象。传统观念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当代大学毕业生必须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

加强创业教育,强化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将会有效地帮助他们完成由被动就业到自主创业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高校培养“填空”式人才,满足社会上岗位的需要#而传统的就业观念是被动式就业,单纯地接受社会挑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党和政府提出建设创新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这需要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应该只是单纯地接受社会挑选。还要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四、结束语

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大学生的就业视野,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根本性转换,这种转换涉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陶鹏,朱李楠,陈皓.构建高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9(05)

[2]朱武.关于独立学院团学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21)

就业竞争人才培养 篇12

关键词: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 我国就业面临许多困难, 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主持并委托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作的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 理工科女大学生“经常”感受歧视的比例最高。四成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 理科类和硕士生感觉更困难[1]。因此, 分析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困境, 探求提升理工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成为全社会和高校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 录用标准高, 就业难度大

许多企业认为女生在理工科方面的知识和动手能力不如男生, 技术性岗位女生一般吃不消, 不如男生实用。而应聘市场助理、行政、客服等对专业要求不高的岗位时又势必要与众多的“文科女”竞争, “理科女”多因较弱的沟通能力和社会实践经历败下阵来, 所以理工科女生面临着“没文科女面广, 没理工男实用”的尴尬处境。除非在成绩和经历中十分优秀突出, 否则找工作很困难。

(二) 求职成本大, 就业满意度低

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理工科女大学生往往要花费比男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制作求职简历、购置求职服装、奔波于各种招聘会, 但就业率仍远不及男生。虽然理想的工作是既要专业对口, 又能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爱好, 但是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许多理工科女大学生不得不降低求职要求, 以本科生文凭从事专科生工作, 或者依据女性自身的优势, 改行就业, 希望通过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 再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 因此就业的整体满意度较低。

二、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社会因素

目前“男主外, 女主内”的思想仍然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上, 职业刻板印象严重影响到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理工科行业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充沛的体力、一定的抗压能力, 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女大学生怕吃苦、娇气, 不适合理工科的工作环境。另外, 有的用人单位不招收女职工, 主要是鉴于女性职工会结婚生子, 容易耽误工作, 其次是认为女性退休年龄较男性早, 实际的工作年限短, 劳动生产率预期低于男性。虽然国家出台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劳动法》等一系列保护女性权益的法律,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和执行力度[2], 这些法律条文难以真正成为女大学生保障权益的有力武器。

(二) 高校因素

1. 对女生的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理工科院校的女生人数较少, 实践教学一般按照男生的特征设计, 女生参与活动的机会不多, 由于受专业特色限制, 实践内容往往对体能、力量的要求较高, 老师在安排实践环节时, 也经常会不自觉提醒男生多照顾女生, 对女大学生来说, 宝贵的实践锻炼机会就被这样有意无意的“照顾”给剥夺了。

2. 对女生教育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无论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 还是从培养过程看, 各高校目前并没有对男女大学生实施差别教育, 没有针对理工科女生的特点进行相关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技巧培训, 这种无差别教育忽视了女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具有的特殊性, 致使女大学生自己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不甚了解, 影响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自信心的建立。

(三) 个人因素

除了社会观念和高校教育的因素外, 理工科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她们未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缺乏充分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这些都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1. 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就业心理准备不够充分。

由于就业观念的偏差, 理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时给自己设下了许多门槛。有的女学生专业认同度低, 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 但又缺乏其他行业工作的竞争力, 往往只能寻求一些不限专业的工作, 浪费了自己四年所学知识;有的女学生过分强调专业对口, 但又要求工作稳定, 没有风险;有些理工科女生性格内向保守、交际能力差、依赖性强, 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应有的主动性[3]。另外, 理工科女生在求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 如生理特征产生的畏难心理、价值观困惑产生的依附心理、个人角色定位偏差产生的畏惧心理、长期被保护所产生的依赖心理等等[4], 都将影响理工科女生的求职结果。

2. 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职业发展定位不清晰与男生相比, 理工科女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更淡薄。

她们专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 局限在书本知识上, 对自身的兴趣爱好没有客观而准确的把握与评价, 对职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不甚了解, 因此不能对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进行合理匹配。

3.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学校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一般不比男生差, 但对知识的运用和开拓创新能力较差, 科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明显不及男生, 而理工科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应用型强, 在这方面理工科女大学生处于弱势。理工科女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 人数少, 又比较“听话”, 显得“势单力薄”, 于是很少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的组织策划, 缺少应有的能力训练和知识积累, 使得自己眼界越来越窄, 生活圈子越来越小, 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很少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综合素质发展水平非常有限。

三、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一) 政府干预, 营造就业的良好社会、经济和法律环境

我国政府在高度重视就业的前提下, 首先, 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增强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 改变传统角色定位;其次, 健全法规体系, 明确对就业歧视的惩罚标准, 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 赋予相关职能部门充分的劳动监督权, 保障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最后, 除了加强立法, 还要运用经济手段, 提高现有的生育保险保障水平, 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分担企业录用女职工时所需的“自然附着成本”, 减少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 对接收女生的企业给予补贴及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从而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利。

(二) 高校配合, 多管齐下, 提高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在理工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差别教育和女性教育。

男女生理结构、心理发展各有差异, 虽然不存在性别优劣, 但确实各有特色。与男生相比, 女生大多长于形象思维, 表述鲜明、生动, 做事认真仔细, 善于交际, 善解人意, 但感情脆弱、心胸狭窄, 独立性、主动性差。[5]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应重视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 并针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专门的女性教育, 注重其自信心、独立性、勇敢精神、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通过差别教育, 使女生对自己将要担任的社会角色有较清楚的认识, 解开女生对职业角色和性别角色的困惑。

2. 加强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指导理工高

校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首先要帮助她们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务实的就业目标;其次要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辅导, 同时通过求职礼仪、就业技巧、权益保护等内容的讲座, 增强求职的信心, 还要开展心理咨询, 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 消除择业中的心理障碍;另外, 学校还要挖掘理工科人才市场对女性的潜在需求,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有侧重地为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创造机会。

3.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树立理工科女大学生创业新理念。

理工高校女大学生的专业背景与社会各行业联系紧密, 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特长, 有能力、有条件成为未来女性创业群体的生力军, 因此, 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 在理工科女大学生中大力实施创业教育, 让她们明确创业的目的和意义, 消除创业的畏惧感, 懂得如何规避风险, 最终使女大学生们愿意创业、乐于创业。

(三) 理工科女大学生自己要转变就业观念, 提高综合素质。

理工科女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前, 应合理设定就业期望, 改变过于功利的职业选择标准。在心理上, 应正视社会现实, 自觉认识自我, 强化竞争意识, 充分扩展实力。对于某些岗位的弱势而言, 女生在很多岗位上也有强势地位, 女生求职时也不妨打个“性别差”。同时, 应清楚认识到有些工作确实更适合男性或者更适合女性, 企业提出性别要求理所当然, 跟歧视无关, 女生在求职时不必强化自己的“歧视情绪”。

另外, 理工科女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 一方面, 广泛涉猎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理论书籍, 不断汲取本专业前沿最新的信息, 奠定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通过选修课、双专业或自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拓宽知识面, 满足用人单位对知识储备的要求;另一方面, 把握机会,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各种社团活动, 锻炼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 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使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作为理工科女大学生, 做好观念、心理素质、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的准备, 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 必能成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金勇.九成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性别歧视[N].中国妇女报, 2010-08-26.

[2]徐珍岩、张丽、靳秀琴.理工科女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1) .

[3]张雷.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探讨及应对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0 (上) .

[4]范结兵.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 2010, (57) .

上一篇:在线开放课程评价研究下一篇:能耗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