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素质培养

2024-10-22

就业素质培养(精选12篇)

就业素质培养 篇1

随着高校教育的蓬勃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起来。针对当下高校毕业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社会上就业机会竞争相对激烈等特点, 本文力图从分析问题出发, 给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几点建议, 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在心理上素质的养成上有所指点, 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早日养成, 真正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成为真正的合格人才, 报效国家, 服务社会。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 不仅要有真才实学, 更应该具有合格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是健全人格的保障。健康的心理素质才是一个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那么, 针对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多数没有经过物质上的艰苦生活, 在父母双亲, 甚至的父母的父母四位长辈的关爱下成长起来, 他们的心理素质显得格外脆弱和不成熟。在一下几个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 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缺乏上进心

很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高中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以考大学为主, 考上大学后, 就没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 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 为什么而生活了。在对大学生所做的心理素质问卷调查中, 甚至有一部分同学在回答:“你是为什么而学习?”这个问题时, 都选择:为父母。生活目标的不明确, 导致大部分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没有上进心和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 应该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入手开展工作, 为高校新生明确他们的生活目标。尽管佛教上说:人来世间是一趟苦难之旅。那么, 作为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我们更应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丰富, 更美满。尽管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各种苦难与困苦, 但是如何在其中找寻一条快乐之路才是我们人生最大目标。明白了这个道理, 在人生的道路上, 面对挫折与困难就不会那么为难, 以致失去生活的动力和信心。

(2) 缺乏责任感, 没有是非观念

中国正经历着社会的转型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中国的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不强, 态度冷漠, 没有爱心等问题也成为了大众的热议话题。针对这一现象, 不仅仅是从对学生的教育入手, 更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 联合社会力量, 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几个方面入手, 教育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爱情观。让真、善、美的东西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生根, 让假、恶、丑的东西成为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使学生们肩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社会中, 不仅是为了个人, 你也是一个群体的成员, 要为家庭, 为自身乃至为将来的家庭妻儿负责。

(3) 缺乏自信心, 自控能力较差

很多大学生不能接受挫折, 在一点困难面前就畏首畏尾, 不知进取, 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 把没有能力挂在嘴边, 推脱甚至放弃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且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 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所以社会上出现了啃老族、月光族等等新“异”族。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应该经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加强对同学们的挫折教育, 让同学们明白, 挫折是暂时的, 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是最终目标。只要你心中动力不竭、信心不懈, 十年后你再后头看看你自己, 你将会感谢时间对你的塑造。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

针对上述大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素质的问题, 我们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指导, 那么,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该如何进行呢?

(1) 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

转变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观念, 树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观念。大学生应该明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属于再就业行列, 不要挑肥拣瘦, 以至于高不成低不就。明确就业是完成大学学业的后续部分, 就业的选择不仅是去国家机关, 也应该可以是社会上的任何企事业单位, 甚至是乡镇企业。另外, 大学生更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 将自己的青春与热情投入到广阔的祖国大西部去, 在那个国家和人民更需要的地方, 发挥自己的光和热。除此之外, 大学生还可以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卖豆腐、大学生养猪等等先进事迹, 都对大学生创业给出了活生生的例子。

(2) 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合。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创业与就业一样, 都不是什么简单的过程, 更不是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这个过程中的艰难, 是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做基础, 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 还有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所以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还有培养学生们的管理能力, 适应能力等等。在教育过程中, 尽最大努力减少学生与社会的脱节差距。

(3) 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后续教学

在帮助大学生走入社会后, 一方面, 帮助他们就业, 参加社会建设中去, 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与毕业生们的联系, 了解他们的动向, 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他们各个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问题在高校教育中显得极其重要。针对当下高校毕业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社会上就业机会竞争相对激烈等特点, 本文从分析问题出发, 给出了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几点建议, 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在心理上素质的养成上有所指点, 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早日养成, 真正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成为真正的合格人才, 报效国家, 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宋尚桂:《对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 《济南大学学报》, 2003, 3。

[2]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就业素质培养 篇2

论文摘要:指出“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文教学与技术教育的融合等方面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银领人才进行了阐述,指出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产学合作,职业素质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1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把高等职业院校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院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希望之路。

1“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属于第5级(高等教育)B类(职业耖育)教育。5B学制一般为2年--8年,“是面向实际的、适应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行业或某类职业、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有一技之长、能胜任技术应用和智能操作等高技能职业岗位的“银领”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接受完高等职业教育的大部分学生要直接进入劳动市场就业,而不是升学或毕业后再进行培训、再教育才能胜任工作。

所以,就业教育或“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学校的声誉和生命力,归根结底是要靠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与实力,要靠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后做出的成绩”。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主要就是要看“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和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就其核心内容而言,就是看毕业生的质量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需求的程度。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在当前高校新生录取工作仍实行按分数段、分批次进行的前提下,尽管作为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有各种抱怨学生“基本素质”不够“好”的理由,但人们至少在理念上要端正两点认识:

1)高等职业教育应坚持以“社会本位”为基础,兼顾“学生本位”的现代教育价值观。

2)每个毕业生都要求达到教育质量标准,但教育目的却不一定,没有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个人并不能说他没达到教育质量标准。

2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目标的实现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部门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以产学合作教育形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能更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并能更进一步促进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因此,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要在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观念、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实现。

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在专业开发、教学改革、学术研究、人才资源共享、毕业生供需、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校企联合办学体制和机制。已建立了涵盖多数专业教学计划、教材规定的实验项目和实训条件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工场),能接纳近80个实验项目训练和100余个实训项目训练。并依托优势专业兴办产业成立了“建筑规划设计院”等6个融教学、实习、实训、技术开发服务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产业实体。还先后与56个大中型建筑、建材工业企业、房地产经营企业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体系,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推行了“双证”制度,逐步完善了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3 促进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单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的专业业务素质,而应着眼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素质。深刻认识: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英国教育家纽曼)。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黄炎培)。综合职业素质是指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职业人所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素质、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而专业业务素质则是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素质,包括职业精神与态度、职业知识与能力。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是要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技术素质教育的融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行为能力;具有自信心、责任感、竞争力、合作情、创新劲等意志品质;能够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使他们“对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法律等有足够的认识;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和谐社会的建构和精神的追求有充分的`了解;对不断出现的社会现象和新兴事物有客观分析的习惯和正确敏锐的审辨能力;有一定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的修养。”

技术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深化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应够用、适度,以满足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为目标;教学方法、手段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强调新技术的运用,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并重来制定考试制度,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来综合地评价学生。考核标准要客观、公正,考核办法要科学、多样,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既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发现学生的应变、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并着眼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

该学院在实践中初步构建了突出专业能力、兼顾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量身打造,并明确规定职业道德、专业伦理和节能降耗、善待环境等要求。在专业(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让学生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克服技术至上的观点,提倡技术中的人文精神,懂得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在技术服务中要渗透对人的关怀。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及生产实践、课余科技和文化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扩展知识、增长才干、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就业素质培养 篇3

关键词:中职;思想政治课;就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051-02

一、引言

当今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回暖期,依然严峻的就业现实给中职生带来了巨大的焦虑和压力,中职生毕业后工作难求的局面仍然挥之不去,就业素质养成与否与中职学生能否成功就业关系密切。在中职思想政治课中发展的职业观、自信心和受挫能力、良好沟通能力三个方面,是培养学生就业素质的主要途径。

二、培养发展的职业观

职业理想是职业观的基石,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人所特有的一种主观意识,是实现个人事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社会理想的重要桥梁,对求职、择业、就业准备有直接影响。

中职生进入学校以后,已经有了初步的职业理想,到毕业之后,就逐步调整和确立下来。其发展一般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单纯的主观动机到主观与现实的统一、由不稳定到稳定三个过程。因此,中职思想政治课要从三个方面逐步诱导学生把进校时表现的对于各种具体职业形象的倾向逐渐形成为对某项事业、某个目标而奋斗的职业理想。

(1)要诱导学生把个人兴趣、爱好、愿望等个人主观动机与变化的各种现实条件结合,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直至达到个人动机与客观现实的统一。

(2)要诱导学生不断提高职业认识水平和心理成熟程度,形成逐渐稳定而又紧跟社会发展的职业理想。

(3)要诱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比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她们的兴趣爱好都是唱歌、跳舞、画画,喜爱小孩。

但是,作为学前教育教师这些表面的单纯的兴趣爱好是不够的,更要要求她们掌握系统的职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管理、教育等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2)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包括幼儿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如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课堂组织、教材教法、幼儿舞蹈、幼儿美术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专业水平。

(3)实践性知识,包括幼儿活动组织、教学活动安排、幼儿园环境创设等,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这对学生日后融入工作环境非常重要。

正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中学毕业论文就指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带来幸福的人。中职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后,应该摒弃社会负面影响。长期以来,幼儿教师都被认为是“看孩子”的工作,工资报酬偏低,这些不利的外部因素也阻挡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这一行业的认同与选择。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就针对性地结合相关活动,如参观、见习、座谈会、幼儿园园长报告会等,帮助学生尽早熟悉学前教育的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心,进而提升其对本专业的认可度,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受挫能力

中职学生绝大多数自信心不足,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容易自暴自弃,学习不认真。新生进校后,要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想法,对症下药,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可给学生讲一些从职校毕业出去的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的就业艰辛和快乐,让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他们并不比别人差,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如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师,但当今幼儿教师待遇低 、工作时间长、社会不重视,但是,幼儿教师只有具备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坚守工作岗位。

因此,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1)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入学教育等途径让学生明白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和目标,毕业后在幼儿园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并安排毕业生去见习,观察和和学习幼儿教师的现场活动,如保教活动的实施、幼儿的表现等,并且体会教师的耐心、爱心、责任心等。

(2)以真实的案例和成功的经验分析幼儿成长怎样处理突发事件和倾注爱心。

(3)让学生理解幼儿教师的伟大,其在人的一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启发学生要从内心深处去爱这份职业,不要只看到工作辛苦、待遇低,而要品尝苦中之乐。

就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难免碰到挫折或者失败,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工作中稍稍遭受挫折,就一蹶不振。这样不利于在困难中求发展。因此,中职政治课教师要多向学生传授有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受挫能力注意事项,例如:

(1)向往热热闹闹的城市生活的同时,还要想到各种艰难困苦的处境。如找不到工作时焦虑,找到工作后又为机械繁重的劳作心烦;受到各种意外打击而愤恨、愁闷等。一句话,要做好吃苦耐劳、能够承受艰难生活磨练的准备。这是现实生活对外出务工者提出的基本要求。追求美好、回避痛苦,或许是人的本性,但是,世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之前,把前面的路尽量设想成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山间小道,这样在行走的时候就可以步伐稳一些,速度也能快一些。

(2)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走出家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城市,会遇到各种困难,有意料之中的困难,也有意想不到的困难。一旦困难摆在面前,就要把那种不服输的韧劲拿出来,同时还要想想办法,人们常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时可能会感到没有出路,但如果坚持下去,又会出现转机。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3)准备好一颗平常心来到新的地方。生活条件的巨大反差往往会给务工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容易激起一些不平的念头。有些务工者经不住物质享受的诱惑,或是恨自己为什么出生在农村,或是恨他人未必有超过自己的优点却过着自己难以想象的富裕生活,以至愤愤不平,或自卑自怨,或妒忌他人。这种心理膨胀到极点,往往会引发事端,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对自身、他人和环境,都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准备好一颗平常心。

(4)要有立大志、干小事的思想准备。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作起。学生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一定要有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思想准备,把自己远大的理想落实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之中,立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去创造光辉的业绩。同时,教师讲一些经过艰辛劳动才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找准失败的原因,为今后顺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

在城市里必须面对许多人,跟很多素不相识的人打交道,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很难让别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甚至正常开展工作都困难。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具体来说,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沟通礼节等。练好普通话,不仅能使自己在应聘时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形象,增加找工作的成功率,同时又能保证让别人理解自己所说的话,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别人认识和了解自己,这样才能在城市立稳脚跟,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说的话别人都听不清楚,即使他工作干得很好,但跟人不能有效的沟通,就会给人一种无法信任的感觉,这无形之中就削弱了自己的竞争力。同时,语言上的障碍也会使自己不能与其他人交流思想、感情,这使自己显得很孤立,在情感的满足上存在着遗憾。所以,重视普通话训练是必要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生就业思想素质在发展的职业观,自信心和受挫能力,良好沟通能力三个方面的取向至关重要,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在中职思想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开伦.中职政治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J].考试周刊,2009(13).

[2]蒋乃平主编.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就业素质培养 篇4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职业素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职业素质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其包含有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多个方面。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 职业素质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将自己作为企业的一部分, 不论在什么岗位, 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自己实力, 尽心尽力做到最好。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 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企业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质的核心, 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奉献的、乐于助人的等等, 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劳动用工制度与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新的人事制度一方面为求职者提供了许多择业机会, 另一方面职业的双向选择也加剧了择业者的竞争。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企业必需的, 企业对每一位从业者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中, 要让学生明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之一就是竞争,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刻苦学习, 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只有按照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去提高自身的素质, 提高竞争能力, 这样, 才能在今后的从业中符合企业的需要, 为成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职生现状分析

目前, 中职学生对职业意识的淡薄和职业素质培养难这一问题十分普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学生中大多学习基础较差, 难以承受繁重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操作学习任务。少部分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 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动力普遍不足。更有一部分学生是在父母的压力下来学校“被学习”的, 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 课堂纪律差, 不服从管理, 抽烟喝酒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不知道自己来到学校该做什么, 对学习的目的、将来人生道路如何走, 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些问题造成了中职校学生素质普遍较差的状况, 不仅使学校教学及日常管理面临着许多难题, 也影响到学生自身今后的发展。

三、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

中职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必须与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相匹配, 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教学起点。

(一) 从行为规范入手, 加强德育教育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分阶段、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我校的做法是:

1.首先对每届新生进行入学教育, 学习校规校纪、到部队参加军训以加强学生纪律观念;近两年学校还实行了准军事化管理模式, 借鉴军队的优良的传统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管理学生, 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这些做法, 增强了学生的纪律观念, 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 促进了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 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校风。

2.通过法制报告会、法制知识讲座、有关人员的现身说法、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 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加强了法制观念。

3.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通过主题班会、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 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相互尊重的人际意识, 懂得社会公德是维护正常人际关系的行为习惯,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 改革旧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体系

众所周知, 中职学校的生源基础理论知识普遍较差, 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 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 动手能力好于动脑能力, 理论学习与表达、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不喜欢也不善于那种“黑板上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这些差异决定了职校要培养出企业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就必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使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适合学生, 适应社会要求。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 把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每门专业技术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中, 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按企业要求必须了解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术、具备哪些能力。专业课程教学应以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出发点, 坚持按“简洁实用、够用, 兼顾发展”的原则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原教学内容中难、繁、深、旧的部分少讲和不讲, 增加一些新的知识、现实中正在使用的技术等内容,

2.坚持“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对中职生的教学要做到“宽基础、活知识、强实践、高素质”的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师上课“一言堂”和“黑板上做实验”的现象, 减少理论讲授时间, 增加动手操作。少讲多练, 边讲边练。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与技能该学, 该怎么学, 切实达到“能做”、“会做”的能力要求。通过“做中学”来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做中学”即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来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 使学生体会学习,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巩固学习成果,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学进行能力培养时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三) 重视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培养学生具备优秀职业素质的内在要素, 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中职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传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里的情况。学生一旦踏入职场, 显然会有许多的不适应:难以适应企业的文化, 难以适应具体的岗位, 难以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 难以适应企业刚性的规章制度, 加上工作艰苦、工作受挫折、工作单调等原因, 必然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 这样给他们从学生到职业人这一角色的转型带来严重障碍。职业学校可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习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心理特点,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 加强在校时期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习实训中渗透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使学生保持正确的自我认识、进取心态, 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 保持与社会协调一致, 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 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学生毕业后能够真正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又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技能职业人才。

(四)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转变就业观念

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应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个性, 指导学生构思自己在毕业后的成长设想。学生就业观点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就业后的状况, 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和学校的发展。从社会调研来看, 职校生到企业后存在好高骛远、期望值高、频繁跳槽等不良现象。针对这些现象, 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 通过就业、创业教育, 促进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

1.开设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创业意识。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 充分发挥个人的专长, 开发自己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初步制订出职业生涯规划, 并在班会开展讨论、在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其他同学也参与评价, 不断修正职业的方向, 从宏观上制定今后各自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

2.分析各类企业的就业特点, 端正学生的择业观念。坚持“就业优先”原则, 引导学生树立“学技能, 谋生路, 求发展”的企业实习宗旨,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聘请历届毕业生中的成功典型回校现身说法;邀请实习单位领导来校做报告, 提出职业要求和希望, 进行成才教育, 使学生切实了解和接受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 增强学习专业的自豪感和职业的光荣感。

4.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 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以及志愿者活动等形式, 使学生多层面了解各行业、了解社会, 向企业学习, 向社会学习, 让学生对学校所学的知识有更直接的实践感觉、实践把握, 发现所学专业领域内的一些日新月异的变化。

5.指导学生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先立足, 后立业”的观念。使他们克服行业偏见,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成才观以及平凡职业的荣誉感。通过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 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奠定好必要的思想基础。

总之, 中职学生在校期间是其职业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 不可忽视。学校的教育教学只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希望通过不同途径来学习和探索, 最终能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 良好的职业素质, 高水平的职业技能, 能在不同的岗位上, 成为合格的毕业生和祖国建设的专门人才。

摘要: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企业必需的, 企业对每一位从业者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中, 要让学生明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之一就是竞争,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刻苦学习, 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只有按照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去提高自身的素质, 提高竞争能力, 这样, 才能在今后的从业中符合企业的需要, 为成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素质,树立,培养

参考文献

[1]孙兵, 朱红枫.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当代职业教育.[J].2010, 2

[2]杨楠红.职业人视角下的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职业.[J].2010, 14

[3]闽清, 黄晓初, 张丽.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职教论坛.[J].2011, 6

大学生就业素质 篇5

临床医学院09骨伤一班黄立宇200901004041 摘要:就业的压力是一把双刃剑,一般来说,适度的压力是有益的、健康的,作为内在驱动力,它能刺激学生去获取各种成功的机会;但当压力过大,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就会产生心理、身理及应对能力等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压力管理,减轻就业压力,预防心理障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以及应对压力能力,是我们大学生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素质

正文: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分析: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中国人保部门定下了“力争使2010届高校毕业生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即使目标实现,也意味着有1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2001和2002年分别为114万和145万人。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12万人),之后平均每年都要增长五六十万人,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人(达到611万人),今年则增至630万人。

所以简单来说,10年失业的人倒不一定很多,待业的肯定相当多。至于失业率,政府从来就没有官方公布过任何准确的数字出来。。考虑到为数众多的农民工和非法劳工的存在,中国实际失业/待业人数是相当多的。。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1、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大量的劳动者,包括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感到茫然,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做不久,做不长,工作频繁变动。这客观上导致了大量的磨擦性失业。

2、缺乏核心能力,就业竞争力弱。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大量求职群体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都不能满足岗位所需,处于被市场淘汰的边缘。

3、工作主动性弱,不爱自己的职业。相当部分的求职者职业素养太差,对工作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还有一部分人的工作意愿很弱,浑浑噩噩过日子,根本没有工作的意愿,这也是近年来“啃老族”、“宅男宅女”等群体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二)1、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

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以前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毕业生不愁毕业后没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的结合。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将过去那种“统包统分”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等,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一种情况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

2、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1

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3、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4、高校就业指导滞后。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5、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6、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三、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大学生步入社会后,首先应具备的主体能力素质是什么?这种主体能力素质我们认为是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适应能力即指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心理、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能较快地认识、了解和熟悉外部环境,并使主体与客体协调一致的能力素质,它主要包括:

1、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与学校相比,生活环境、工作条件、人际关系都有着很大变化,这些变化难免会使那些心存幻想、踌躇满志的毕业生造成心理反差和强烈冲突,这时,心理的承受能力是第一位的,要克服心理障碍,使自己在心理意识上与外部环境取得认同。

2、独立生活能力。参加工作后,往往要自己处理衣、食、住、行等全部事务,对独立生活能力要求较高,这是毕业生无法回避的一种能力素质训练。理财能力是任何人都必须掌握的。

3、人际交往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挥是适应环境的关键。不善于与人交往,就难以与人沟通,就难免将自己封闭起来,以致带来诸多烦恼与痛苦。

4、应变能力。毕业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工作岗位上所需的全部知识和能力,只有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思想行为方式,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要使自己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还需要有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素质包括:

1、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实际中,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即是实际工作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毕业生本人顺利成长的基本条件。

2、动手操作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文字、图表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以理工科毕业生这种能力要求更突出。这也是检验一个毕业生创造能力优劣的重要手段。

3、组织管理能力。把工作岗位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要素科学地组织起来并有效地完成所担负的任务,这种能力不仅领导干部应具备,毕业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也应具备,这是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必备的能力素质。

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两者是紧密联系的,适应是为了创造。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毕业生走向成功和成才之路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当代大学生应注重这两种主体能力素质的培养。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就业素质培养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大学生 就业素质 策略调整

[作者简介]刘中胜(1971- ),男,四川邻水人,重庆文理学院政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毛泽东科学预见思想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庆40216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167-01

一、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国际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等行业及出口加工、能源等工业受到相当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必然会导致全社会就业需求减少,就业压力陡增。近年来,社会有效需求低于大学毕业生规模的增长速度,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而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就业压力集中体现在“地域”“行业”上不均衡。东部地区需求增长有限,中西部虽有增长,但是吸引力依然不足。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比较困难。同时,地方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和农民工阻碍了毕业生就业重心下移,研究生就业率下降和待就业毕业生激增等一些新情况的出现,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二、提高就业素质是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关键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运行情况、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政府有关政策制度、区域选择差异、重大自然灾害与社会事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素质等,但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素质。大学生就业素质是指在就业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就业观念、意志品质、心理品质、就业技能等。在就业素质诸要素中,就业观念是大学生就业的引领因素,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就业的保障因素,就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政策,但这只是在外部条件下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平台,产生效应的时间会相对滞后,而从内部因素上讲,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就业素质才是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的关键和根本。无论就业机会如何缺少,企业如何裁员,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优秀人才在经济危机中更能彰显价值,始终会得到就业机会,始终不会被企业裁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也随之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评价和要求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标准。用人单位根据职位任职资格在劳动力市场上择优选用合适的人才,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服务意识;二是具有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具有沟通与协调的能力;四是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这四个方面的要求考验的无疑都是毕业生的就业素质与能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的重视及策略调整显得尤其迫切和关键。

三、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的策略调整

对于高校和毕业生来说,金融危机不仅仅是挑战,更是巨大的机遇。金融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信心在社会中去竞争,去接受新的东西。因此,在这场金融危机中,高校必须迅速地调整学生素质培养策略,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确保顺利度过大学生就业的寒冬。

1.解放思想,引导大学生真正树立起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就业观仍停留在“一锤定终生”的“精英化”阶段,对薪酬与工作环境的期望值仍然较高,“福利化”和“非风险化”倾向仍然突出,在选择就业区域时仍然重东部、轻西部,重城市、轻农村,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有明显的“恋家乡”就业倾向。为引导大学生彻底改变就业观念,真正树立起新型的、与时俱进的就业观,高校必须把就业观的培养贯穿于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有计划、分阶段并有针对性地步步导入,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意识,降低就业期望值,让学生树立起乐意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就业以及跨专业和行业就业的更加符合现实的就业观。

2.常抓不懈,强化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在专业知识、道德修养、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诸多受用人单位重视的要素中,道德修养、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更被用人单位看重。而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已经不在用人单位的特别重视之列,这表明用人单位的招聘目标正趋于理性化,已经将考察重点转移到对毕业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上。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招聘趋势更加明显。但是,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许多学生在择业中仍然奉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诚信缺失,责任意识、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缺乏,明显地暴露出“弱化”道德品质修养的现象。因此,高校在重视大学生技能素质培养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3.因势利导,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由于不少学生没有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和正确地分析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在就业中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就业心理,如因求学成本高而一味求高的心理;求职失败后怨天尤人的不平衡心理;因专业前景暗淡,自身素质不强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等。不良的就业心理也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已刻不容缓。心理辅导要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为落脚点。首先,要注意对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陶冶。当现实需要与个人需求相矛盾时,部分大学生往往由于认识的偏差而产生焦虑、困惑、颓废、愤怒等情绪。心理辅导工作者要剖析这种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原因,努力使大学生以正常的心态面对矛盾,引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客观对象朝向个人需要相一致的方向发展。其次,要注意对大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意志品质的锤炼。心理辅导工作者要主动引导大学生培养一切高尚的兴趣,引导他们在经常性的克服困难与懦弱中锻炼自己的意志,逐步增强自信心。最后,要注意对大学生性格的培养和气质的诱导。通过心理辅导工作者热情的关心、真诚的帮助和正面的引导,逐渐影响、陶冶大学生的性格和气质,使大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心理行为,进而造就大学生勇于开拓进取、不畏艰难险阻的良好心理品质。

4.创新机制,有效积累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工作经验也就是实践经验,工作经验的获得仅仅依靠实验室或在假期从事一些诸如家教、促销等象征性的实践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高校必须彻底改革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彻底改革传统的实习模式,灵活创建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用人单位开展“实战演练”新机制,真正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有些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让大学生在低年级时就能够利用假期开展工作实习;有些高校对未就业学生实行“召回”制度,重新开展实践培训,等等。上述举措无疑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工作实践经验,大大增强了学生抓住就业机会的能力,值得借鉴和推广。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反思,尽早谋划自己未来的工作,积极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实践,甚至采取“零工资”暂时就业,以期主动获得工作经验。

5.强化指导,全程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无论是就业观念的形成,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养成,还是就业技能的提升,都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高校要把学生的生涯设计指导和就业技能培养真正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渗透到大学各个年级的工作中去,做到分阶段和分年级培养。大学一年级,重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个体本质的要求,培养大学生职业认知和规划技能,同时树立通识理念,自觉培养多层次的文化素质;二年级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技能;三年级侧重引导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职业需求,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增强择业决策的能力;四年级重点帮助学生开展自我认知教育,掌握就业技巧,提高大学生确定就业方向的能力、寻找就业机会的能力、写作简历和求职信以及进行面试的能力。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做好考研、留学等多手就业准备,并指导学生分析和判断政府和用人单位发布的就业信息,合理定位,量体裁衣,制定合适的就业策略。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2]钟一彪.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

[3]赵尔迪.经济危机中的大学生就业思考[DB/OL].http://hi.baidu.com/%86%4F%E2%9F%CC%F8%C9%A7/blog/item/0b5f639a10d489b2c8eaf407.html,2009-

02-07.

就业素质培养 篇7

在政府及高校的大力倡导和激励下, 近两年来, 许多大学生已逐步转变就业观念, 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本课题组在近一年的研究中, 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 坚定者不多。以物质动因驱使的功利化的就业必然导致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不稳定, 部分大学生只是把到基层就业作为一种权宜之计, 缓解就业压力的跳板进行过渡, 带着边走边看的心态进入基层, 不安心在基层岗位工作, 弃岗、跳槽现象频繁。

第二, 能干者不多。客观而言,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由政府“推手”操纵的从众行为, 还带有点盲从。大学生走出校园到基层就业, 对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并不清晰, 角色的转换慢, 难以胜任现职工作。位卑言高的现象突出, 甚至从不适应到添乱。

第三, 进步者不多。大学生普遍对到基层工作流露出畏难情绪, 对基层的艰苦复杂的环境认识不充分, 思想信念不坚定, 意志力薄弱, 遇挫易折, 部分大学生下到基层后, 经受不住艰苦环境的考验而沉沦, 虚度时日, 或对一切都不满意, 带情绪工作, 难以得到基层的认同, 更谈不上进步。

追根溯源, 问题还是出在思想根源上。因为观念指导行为, 大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 导致择业行为的率性和涣散。大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 没有把国家的需要 (基层就业) 内化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觉选择, 而是迫于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所作出的一种被动选择。要确保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去就业的活动持续长久地发展, 不仅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关键在于下到基层的大学生要具备坚定的人生信念、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困难的时候能留得住, 在艰苦的环境里干得好, 实实在在地工作, 勤勤恳恳地为基层服务。因此, 我们必须探明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内在构成, 构建大学生就业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培养机制, 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基层的思想障碍, 让到基层就业成为大学生自觉和必然的行为, 实现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主动去”、“乐意干”、“干得好”的愿景。

一、明确目标:把握大学生就业基层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路向

我们须冷静地看到: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 从高等学府毕业的大学生不再具有强大的身份优势, 而是逐步成为高素质的社会普通劳动者。面向基层就业, 进入各行各业第一线, 已是高校毕业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集中指向, 为社会发展大势所趋。因此, 我们必须了解基层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以加强教育与现实的贯通性, 确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内化践行的真实参照系和导向标, 这也是进行大学生就业基层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前提。

基层是指县 (县级市) 、区级以下的包括乡、镇的国家机关、社会生产、教育科研、服务的第一线。基层是一个大概念, 既包括广大农村, 又包括城市的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 又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含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又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党和国家政府号召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现实而言, 力求破解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促进大学生就业,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焦点问题;从今后看, 让优秀人才立足一线, 给基层工作带来新思想和新方式, 真正使基层面貌焕然一新;从长远着眼, 让大学生通过基层的扎实工作, 去了解民生、了解民情、了解民意, 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不断历练, 成长成才,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品质优良、作风过硬、具有创新能力的事业接班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 人才的标准越来越高, 但“以德为先”仍是选拔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同志早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指出“又红又专”是强国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邓小平同志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无不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先决条件。

基层就业环境的特殊性 (物质的相对匮乏, 观念的相对滞后, 精神沟通的相对贫乏, 工作强度大) , 对大学生提出更为严格的思想素质要求, 其内在诉求主要涵盖五个方面:第一, 锐意进取的思想品质。在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状态下, 善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社会, 保持头脑的清醒和坚定, 在复杂的环境中判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明确政治方向,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确立服务社会和人民的人生理想。第二, 忧国忧民的政治品质。怀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忠诚信念, 对自己的国家民族深厚的血脉之情, 以国家的富强为自己安身立命所在, 积极深入基层, 了解民情、体验民生、体察民意, 以自身的才干报效国家。第三, 敬业精业的职业品质。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职业操守和技能基本理论, 热爱工作, 具备较强的从业能力, 从而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第四, 明礼诚信的道德品质,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恭谦为人, 尊老爱幼, 善待他人;诚信做事, 取信于人的行为情操。第五, 自强坚韧的心理品质。独立自尊, 面对困难能从容应对, 经受挫折能坚毅不折。

二、革新内容, 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鲜明的时代特点

在2005年1月17日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同志提出对大学生要进行四个方面教育。一是要以思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二是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三是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四是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这一重要讲话为我们廓清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内在诉求, 也为我们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一步的工作要核。

(一)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坚定大学生就业基层的价值取向。

信仰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依托,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证明:坚定的信仰是先辈们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前赴后继, 浴血奋战的精神动力。坚定的信念使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 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中期国家, 从积贫积弱带领人民生活迈向总体小康。同时我们也要看到, 当前社会价值观呈现出的多样化态势, 造成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极大冲击, 出现价值失范现象, 引发信仰危机, 使部分人产生信仰缺失和混乱, 在青年中尤为突出。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刻不容缓。信念是大学生成才的灵魂,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就不能解决培养人才的方向问题。

1.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要帮助大学生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 抵制错误思潮, 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 要以中国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丰硕成果教育大学生, 增强他们对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信心。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成员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真诚革命, 信仰党的主义”, 才能继往开来地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光大。

2. 坚定个人价值取向。

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国家鼓励和倡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以社会价值为主导, 着力提高大学生对主导价值观念的认同度, 使大学生明白:到基层就业是顺应时代发展, 符合国家人才战略发展需要, 有利于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明智选择。另一方面, 引导学生解读国家鼓励毕业生就业基层的各项优惠政策, 打消大学生对基层工作的畏难情绪和后顾之忧, 坚定就业基层的信心, 积极加入到基层就业的队伍中来。

(二)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增强大学生就业基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方面进行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民族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对国情、历史的全面深入了解, 学生能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崇高,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另一方面以国内外大事件发生为切入点, 进行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2008年初中国南方的冰灾,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 都彰显出中国经济蒸蒸日上的发展、国力的强大、万众一心的巨大向心力, 以此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赋予时代感和贴近感, 引导大学生将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个人奋斗的动力。

2. 进行基层情结教育, 增强大学生就业基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使社会平衡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决策, 西部和基层的发展蓄势待发。从这个意义上说, 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对大学生进行基层概况教育, 既要了解基层存在的多重困难, 更要看到基层的发展前景广阔。大学生要增强基层意识, 自觉地实现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使“个人本位”转化为“社会本位”, 马克思说:“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 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因此, 大学生在择业时只有以社会为本位, 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 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第二个转变:使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物本位”观念转变为“人本位”观念。基层是有志青年奋斗成才的必由之路, 是大学生磨练自己意志、品格、才能的最佳平台;大学生要从个人长远发展规划, 克服短视而功利的心态, 从自己做起, 从基层做起, 保持乐意在基层就业的原动力, 自觉走投身社会实践的道路, 在基层中得到锻炼和磨练, 不断进步。这样,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就不再是被动、盲从行为, 而是一种自主的群体力量, 一种时代运动。

(三) 以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 提升大学生职业操守。

《礼记·大学》开篇曰:“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它至今对现代的教育仍具深厚的影响力。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 具有较强的道德观念, 并能在行为层面上有所践行。但毋庸讳言, 大学生虽有一定的道德意识, 但在道德践行层面自控力较弱, 观念选择与行为选择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实施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涵的道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理论修养, 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推理及评价能力, 使道德及观念内化于其意识, 自觉成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精细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作为潜在劳动者也必须遵从社会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因此, 在实施道德培养过程中, 我们要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道德价值, 遵循当代市场经济社会责任原则、利益驱动原则, 弘扬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原则, 着重致力于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首先, 注重大学生的职业情感培养。引导大学生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 真正认识职业的社会意义, 培养职业情感, 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职业修养。其次, 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劳动的性质和作用, 尊重劳动, 体会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改变世界的快乐, 做到敬业、勤业、精业、乐业。最后,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义利观。中国传统的义利观主张“见利思义”, 但并没有以义否定或压制人们对正当利益的要求, “兼相爱, 交相利”。因此要求大学生诚实守信, 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他人利益、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规范职业行为, 有助于廉洁行风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涵, 而且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的。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无比优越性;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 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效方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因此, 高校在推进素质教育中, 应让大学生能够意识到社会发展最终的方向是和谐发展, 是人的全面发展, 从而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三、创新模式:拓展大学生就业基层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路径

“两课”课程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 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 大学生获取社会信息量多、思考问题多、兴趣广泛、自主性强, 靠“两课”教学高度集中灌输说教的模式已无法适应变化了的形势, 难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我们应革新原来的通篇贯穿着高高在上式的说教、单纯认知式的灌输模式, 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 探索更富有生机和张力的培养模式。

(一) “两课”教学进行改革, 做到精而深。

一是在阐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基础上, 多讲形势与政策、法律与道德, 从市场对人才政治思想素质要求出发, 整合课程, 精简内容, 缩减理论授课时间, 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二是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走突出主体性、发展性的教育模式, 结合社会实际, 将一些重大社会问题交由学生讨论、评议。三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推行多向互动模式, 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即时、平等、交流沟通。大学生只有作为主体自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接受价值、道德、情感和秩序, 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走向人格的成熟和完善。

(二) 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必要途径。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积淀了一定基础, 通过采取多种方式, 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社会兼职、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实地考察、项目合作等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和条件, 对增强大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理性认识起着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种种不足, 一是参与面过窄, 人数不够普及, 二是时间有限, (通常暑期15天) , 组织乏力, 放任自流;三是内容单一, 流于形式;四是缺乏科学辩证的指导;五是期望值与实效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生把这种现象戏谑为“打酱油”。上述问题不解决, 容易产生负面效应。

社会实践之根本在于: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一方面了解社会的真实状况, 真切地感受社会的迅猛发展, 关注民生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社会现象, 摒弃一些极端的想法, 以成熟的观点客观认识社会。另一方面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社会角色, 缩小自身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差距。要完成上述目标, 需从以下方面入手:1.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确定社会实践的主题, 以项目来细化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的职责。2.争取当地政府支持, 进行实职锻炼。把学生推入具体行业或岗位, 进行角色体验、角色领悟, 最终实现角色定位。3.推行导师制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社会现象, 甄别是非, 正确对待社会问题。4.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考评体系, 作为毕业生推荐就业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 充分发挥好见 (实) 习基地的桥梁和催化剂作用, 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渗透到就业素质教育中。

第一, 进行就业形势教育, 引导大学生认清形势, 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第二, 结合专业实际,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使大学生不仅学会做事, 更学会做人。第三, 帮助学生矫正就业期望值。当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时, 引导学生克服浮躁心态, 培养务实、吃苦耐劳精神, 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其中, 建立健全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外在保证。

(四) 强化学生党校的龙头功能, 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思想素质培养。

学生党校是党性锻造的熔炉, 是党的后备力量的摇篮。党校以鲜明的党性、政治性、思想性、组织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具优势的一个组成部分。抓好高校学生党校工作可以为党组织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也为基层输送更为优秀的人才。

一方面, 大力实施以院系二级机构培训为主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计划, 让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通过学习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有全面而系统的理解, 党性观念增强, 党性修养得到提高, 纯洁思想, 端正入党动机。另一方面, 以培训班为载体, 开展各项生动的组织帮助和督察活动, 促进有志青年在组织的关心帮助下, 不断进步成熟, 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真正入党, 实现发展一个、带动一大片的党建目标。

(五) 优化机制, 形成大学生就业基层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合力。

思想教育是有机统一的软件工程, 它由许多的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 是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等的庞大系统。要提高大学生就业基层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效能, 就必须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1. 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宣传优势, 发挥校报、宣传橱窗、广播、校园网络等媒体作用, 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及重要性, 营造“基层大有可为”的良好氛围, 理解和支持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奉献才智, 大力宣传报道大学生在基层就业、创业的成功典范和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 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大学生的进取心, 使他们树立到基层就业的信心和决心, 立志在岗位上成才。二是确立选拔标准, 经过严格考试、考核, 选拔积极上进、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大学生推荐到基层就业。

2. 积极与各级地方政府联合, 共同做好就业基层大学生的后续跟踪和培养。

2008年初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 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要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一年来组织部门对下到基层的大学生十分关心, 通过三级联系制 (每个村官由地级、县级、乡级各指派一名领导进行联系帮助) 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到基层的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思想培养, 使他们思想上不断成熟, 工作上不断进步, 为大学生村官成长开辟了“绿色通道”。这种工作思路值得借鉴。高校相关部门要加强和基层单位的紧密联系, 对就业基层的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和后续培养帮助, 在精神上鼓励, 在生活上关心, 在工作上支持 (如项目研发) , 坚定学生就业基层的决心和信心。

3. 积极沟通, 争取家长的理解。

《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中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 把施展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放在首位。这说明, 高校毕业生择业主导思想是积极进取的。但由于受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某些方面屈从于家长意志, 过分重视既得利益, 这是在情理之中的。因此, 积极与家长沟通, 争取家长对大学生就业基层的行为支持, 也是我们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刘红英.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构.湖南社会科学, 2007, (1) .

[2]价值与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魏彤儒.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政治素质探析.云梦学刊, 2008, (1) .

就业素质培养 篇8

1 我国音乐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 这就给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特别是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当前我国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具体情况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不够广泛、思想上没有做好充分就业的准备、就业范围不广、就业渠道不多、就业观念没有改变、毕业生期望值太高等等, 这就大大限制了音乐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

2 用人单位对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

2.1 教育教学部门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

学校工作是以教学为中心,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和最主要的任务。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综合知识, 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出众组织管理能力是一个音乐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既要教书, 又要育人, 所以音乐教师要“一专多能”, 拓宽知识面, 不但要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广博应用型的综合知识。在当今的新形势下, 大量提倡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下, 对教师的知识智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音乐教师必须要钻研业务;精通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 吸取新知识, 丰富自己教学方法, 使自己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 不断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给学生传授更多的新知识。

2.2 事业机关单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

流利口头表达能力、超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灵活的随机应变能力是事业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从事社会音乐工作的人, 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他要同各种各样的人进行语言信息交流, 如果口头表达能力缺乏, 很难做到良好的交流。口头表达能力包括以下两方面:演讲口才和专业口才。社会音乐工作的开展, 需要能够向公众宣讲音乐的方针、政策;在社会活动中, 需要组织群众, 并讲解在活动中应注意的各种事项。一般情况下, 在对社会音乐工作的实际指导时, 需要我们用专业的语言来讲解动作要领, 练习中使用专业口语。

2.3 企业单位对音乐学生的要求

当今形势下, 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各种各样的大、中、小型企业单位除了搞好生产, 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 丰富职工的文娱生活是领导必须考虑的问题, 而负责文娱工作的职工必须能跳、能唱、能弹、能组织、能协调, 这就对音乐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广的就业渠道, 同时也对他们的素质培养提高了要求。企业单位越来越看重团队协作精神, 许多工作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必需要共同协作。那些没有集体荣誉感、既不能唱、也不能跳, 更不会弹、缺乏合作意识的大学生人才在应聘时会受限。

3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途径

3.1 调整专业设置, 更新教育观念, 扩大知识范围

在过去几十年里, 音乐专业设置是以传授音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教学目的的音乐教育观念, 使我们传授给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广泛、导致学生就业发展潜力不足、独立工作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随着当今社会教育观念的改变, 就业需求度的提升, 素质教育的实施, 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思想和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过去单一地培养音乐教师, 转变成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3.2 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专业素质是每类专业学生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 是师范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音乐专业也不列外,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学生的立足之本。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牢固掌握音乐教学的知识和技能, 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音乐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掌握音乐教学规律, 能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 使自己具有与时代相吻合的崭新的教育观点。所以, 在音乐教学中, 音乐教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认真去学习、去练习, 考评时严格要求学生, 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去努力学习。

3.3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综合能力

专业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必须将人文素质纳入人才培养规划和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 把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课程设置目标, 发挥课程的整体功能, 把文化科学体系、能力培养体系和良好人格培养有机结合, 增大人文学科课程比重, 系统安排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要在所开设的课程教学大纲中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 深化课程的文化层次, 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 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3.4 加强学生社会工作的培养, 强化社会实践

提升自己综合能力, 强化社会实践, 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需要。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整合发展观念, 提高大学生生存意识能力。加强音乐专业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 能够促进大学生磨练意志, 陶冶情操。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及非智力因素, 进行创业知识传授和创业能力培养, 激发学生创业欲望, 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综合素质。具体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办法:首先, 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项目,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训练。其次, 可以将学生带入企业、社区实践, 为企业、社区文娱活动担任组织者或者主持人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指导企业、社区各种文娱活动, 为企业职工和社区群众服务。

4 结语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 面对社会不同单位就业的不同须求, 要求学生自身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技能, 积极应对就业市场, 学校不但要调整专业设置, 更新教育观念, 扩大知识范围, 而且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改进教学方法, 还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工作的培养、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综合能力外, 以适应社会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结构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斯祁.关于高较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5) .

就业素质培养 篇9

一、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高校在关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其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校教学模式的陈旧化。

我国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单一枯燥的教材、教师为核心,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很不利的。现在的职场竞争非常激烈,用人单位看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课本知识的学习。高校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过窄的专业教育和较弱的文化熏陶。

目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彼此孤立的局势。文科学生对理、工科的一些学术报告、讲座等内容不感兴趣;而理、工科学生又对人文地理、社会科学等知识知之甚少;艺术类学生对文化课的知识匮乏等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都提不起兴趣,对其他领域的知识更是知道不多。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重在熏陶。俗话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因此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

3. 部分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人际能力较弱。

大学里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之间不仅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地区差异,如今大部分学生还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私人空间意识等,致使同学之间的交往更是小心甚微。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在全家人的呵护中长大的。到了大学过集体生活,部分同学同时把自己的“小姐”和“少爷”脾气也带进了大学,这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不是很融洽。很多大学生对集体的归属和团队意识较为薄弱,致使他们缺乏团结协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工作以后不能很好地独立处理问题。

二、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对即将面临激烈就业竞争的大学生来讲,其“综合素质”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专业素质”是指专业人员对专业各方面把握的程度,以及可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潜力及能力等;而“基本素质”是指人在社会中生存应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专业素质”被称为就业的“垫脚石”,但专业素质是要以基本素质作支撑的,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应该“双管齐下”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注重品德教育,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要想成才必须先成人,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先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发挥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但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一味地在理论课上进行说教,有的时候可能会起到反作用。“身教胜于言教”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也可以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如文体活动、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大学生们通过活动得到锻炼。

2. 巩固基础知识,强化专业知识。

大学生为了就业应该很好地掌握在校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大学里所学的基础知识在工作中不一定会用到,但是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我们的一种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方法,因此基础知识的学习很重要。专业知识则是大学生找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除此之外,大学生还要很清晰地掌握专业知识间的脉络关系,这样更有助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3. 加强创新意识的教育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大学生学习要学会“学以致用”,要学会思考,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要批判地进行学习。作为当代教师我们不能固守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也要改革要创新,要根据如今学生的个性,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学会思考。有疑义的问题可以课堂提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样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创新。

4.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只是应聘的“垫脚石”,如何在求职场上占得先机还要加上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这两个很重的砝码。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能否正确处理、协调好单位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对环境的适应,而且还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因此大学生要注重自己人际关系的培养。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都是一个集体,工作中的多数事情都是需要大家协作来完成的,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不能搞英雄主义。

总之,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中脱颖而出的必备条件,当今社会大学生数量的逐渐增多,就业随之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单位及社会在招聘和以后工作中对大学生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因此大学生只有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会思考创新、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等,这样才能在就业大激励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被淘汰。

参考文献

[1]毕云晴, 郝海青.抓好考试环节%保障教学质量[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1998, (3) :74-77.

就业素质培养 篇10

一、烹饪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

1、当今社会对烹饪专业学生的要求

目前,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实现着从“初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从片面追求产值速度和盲目扩大投资规模向提高经济效益的转变。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实现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 尤其是餐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内容会反映在技术竞争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上, “在面临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 开拓新市场, 寻找生产销、售新出路成为饭店餐饮的首要任务”。因此, 餐饮市场对烹饪从业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说, 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成为智能型烹饪从业劳动者。也就是要求烹饪从业者掌握相当的烹饪专业知识, 具有熟练的烹饪劳动技能, 能从事知识、智力为基础的新时期烹饪。二是成为复合型烹饪从业劳动者。复合型烹饪从业劳动者就是拥有多种烹饪专业技能的劳动者, 如中、西式烹调;红、白案制作;理论、实践分析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餐饮业也将会发生大变革, 越来越多的烹饪专项技能将成为新时代烹饪从业劳动者的通用技能, 因此, 要求烹饪从业劳动者能够掌握复合型烹饪技能。三是成为社会型的劳动者。在信息时代, 即便是从事烹饪劳动技能的专业劳动者, 也需要具有餐饮企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以及从事餐饮活动所必备的社会活动能力、协调能力, 成为社会型劳动者。四是成为创业型劳动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创业能够使被动就业转变为自主就业, 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找到生存的适合位置。新时期的烹饪劳动者必须同时具备从业和创业的双重能力, 具备多方面的职业转移能力和自谋职业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进行最安全的职业选择, 为生存和发展提供永久性的保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由于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 大企业、大公司、大单位所能给人们提供的就业机会十分有限, 国有的大型餐饮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烹饪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渠道也呈多元化趋势。烹饪专业学生有必要了解当今餐饮企业所急需的烹饪人才的特点以及对烹饪人才的素质要求, 以便根据社会需要来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2、社会发展带来烹饪就业机遇

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我国的餐饮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烹饪技能的分上也进一步细化, 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的餐饮业, 产生了一系列新专业门类, 如营养分析师、药膳调剂师、宴会设计师等一批烹饪专业新职业应运而生, 这些都给烹饪专业学生描绘出了一幅崭新的职业前景, 大型豪华餐饮企业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合资餐饮企业、民营餐饮企业异军突起, 如雨后春笋般的产生, 他们对技能适用性广、敬业精神强、劳动效率高并且有团队协作精神的烹饪专业学生较为关注, 往往把他们安排到技能操作和餐饮管理的第一线, 成为技术员和管理员。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义为烹饪专业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大地。我国国际劳务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开辟了劳务输出的新领域。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劳动力引进来、走出去的机会和数量也会大大增加。加之中国作为“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 烹饪专业的技能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所喜欢。由此可见, 烹饪就业市场蕴涵着无限生机, 将为烹饪专业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职业素质——当代烹饪专业教育的目标指向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曾说: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 迈向国际前沿, 对别人的专业有着较为广泛理解, 在文化素质方面, 对文艺、思想、体育等更有广泛的参与。”显然, 把职业教育简单地视作培养“技术劳动者”的观念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了。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综合职业技术和职业素质有人才, 也是当代烹饪专业教育的目标指向, 职业素质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

现代餐饮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 这种高素质不仅体现在掌握职业技能, 更体现在具备开阔的文化视野。着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烹饪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古今烹饪史话, 地方民俗、厨房管理、食物营养知识、食物卫生知识、食物化学知识, 食品微生物知识等。这样, 学生就会在工作中显示出较高的文化素质。二是与人生有关的人文知识,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生命体, 除了工作之外, 还有生活, 而要提升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就需具备开阔的人文知识, 如历史、艺术、文学、运动等等。这种文化修养越丰富, 生活品味越高雅, 人文情趣越浓郁。而非“工作机器”。

2、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时重视创新素质的培养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 教育部制定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立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因此, 创新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意识, 在烹饪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实现自我超越。其二具有批判精神, 教会学生要善于思考, 敢于探究、质疑, 提出自己的观点, 不惟书、不盲目推崇烹饪权威。引导学生从原料创新、色彩创新、口味创新、形态创新、烹饪技法创新、器皿创新、菜单创新、食疗创新入手。学生在解决烹饪实际中创新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

总之, 烹饪专业教育不仅仅是授以烹饪技术, 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急任, 只有这样, 烹饪专业教育才能获得新的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王圣果.烹饪工业化与模糊教学[J].饮食文化研究, 2010 (2) .

就业素质培养 篇11

关键词:素质拓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整体步人“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内涵建设阶段,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主线统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成为高等院校“正在形成的共识”和普遍而自觉的行动。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那么,在“就业导向”背景下,怎样结合办学定位、针对时代需要、立足学生特点推进学生素质拓展呢?

一、“就业导向”与学生素质拓展

不少高等院校认为,既然“以就业为导向”。就应该一切围着就业转。特别是要大幅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实现“零适应”上岗。还有部分高等院校,虽然也高举着素质教育的大旗,但实际操作中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在他们看来。素质教育投人大见效慢,高等学制短且资源短缺,要兼顾“就业导向”与素质拓展,实在是“力有不逮”。

把就业作为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根本目的,甚至把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技能培养,是对“就业导向”的曲解。“就业导向”的本意,是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出真正适应未来职场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不仅要专业技能过硬,学会做事,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而且要职业素质优良,学会做人,更好地与人相处、合作;还要使学生适应职场变化,具备不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业导向”下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毕业生能否就业,是否符合就业的需要,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就业力”说到底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

二、高等学生素质拓展依据

素质教育不是要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所有的文化知识。“就业导向”下推进学生素质拓展,要求高等院校“克服在狭隘岗位针对性同知识学术性的两端摇摆”,自觉地在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要、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把学习者转化为知识型的劳动者.“是在高中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为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服务的,承担将设计、规划等转换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以及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圈人才规格的高层次和服务面向的基层性要求高等院校“器”、“道”并取。“鱼”、“渔”兼授,精湛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并重,学生的成功就业与毕生发展兼顾,使受教育者不但熟练掌握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高层次人才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评价与期望

企业认为“员工最重要的三项素质”依次为:忠诚度、专业知识和技能、敬业精神。这一结果与近年来多项类似的调查高度一致。可见,用人单位不仅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更看重职业素养,如诚信、团队精神、事业心和责任心,人际沟通能力等。他们“给高校毕业生的建议”是:不要过于偏重知识、經验和技能的获得而忽视职业素养、内在品质、良好人际关系的积累。这无疑有助于我们“避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嫁接’式素质培养,而努力做好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构建”。

三、高校学生素质拓展“点”的选择

“就业导向”下推进高校学生素质拓展,拓展“点”的选择尤为关键。因为经由这些“点”所串成的“线”,即路径科学与否,不仅关乎素质拓展的参与性、契合度和实效性.而且影响着素质拓展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校特色的彰显。

(一)切入点:职业设计指导

职业设计指导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首要环节。高校教育的职业性要求学生从一进校开始.就能确立较为明确的职业定位和生涯规划,进而朝着“职业人”的方向职业化成长,不断提升就业力,顺利跨越因职业化教育缺失导致的“就业鸿沟”。 对谋职意愿强烈但成才动力不足的高校学生来说,指导他们科学认识和规划职业生涯,并就如何完善自己的素质的方法和途径给出合理化建议,就是从他们

最关心的问题出发,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解决求学与谋职的困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唤醒”和能动性的激发。从而保证素质拓展的参与性和实效性。’

(二)结合点:专业技能训练.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专业人才,这就为学生素质拓展作了质的规定。倡导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拓展。不是用一种教育代替另一种教育,搞“两张皮”,也不是要削弱或冲淡专业教育;恰恰相反,是要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围绕“专业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专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展开。给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习练专业技能、提升专业应用能力,有效实现“专业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深层对接。

(三)支撑点:运行机制优化

素质拓展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抓手,要实现高校学生素质拓展的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规范、适度超前并不断优化的运行机制为支撑。比如投入和保障机制的建设,比如专业选修课程、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还有对专任教师指导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管理、校外兼职教师管理、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的重新修订等等。

高校学生素质拓展首先是一个教育思想的问题。其次才是路径的选择。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过程中.能否把握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将关注学生的成功就业与职业生涯的成功结合起来.融全面素质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可以看作是判断高校是否真正践行科学发展的分水岭。

参考文献:

[1]王琴.高校就业指导的若干误区解读[J].陕西教育201109

就业素质培养 篇12

一、当前就业市场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分析

为准确预测2015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用人需求情况,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了解用人单位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笔者针对厦门市大型企业人才市场需求进行了调研。目前, 大学生理想就业取向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高技术型企业, 比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联想”, 另一个则是社会知名度较高的大型企业, 尤其是国企与央企, 比如通讯类、银行类以及能源类等。通过对《北京青年报/人才时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青年》杂志上随机抽取的100家企业招聘启事及人力资源经理对本企业选才用人标准的阐述资料, 进行“百家著名企业用人标准研究”用人要素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目前企业在用人要素方面, 提及比例最高的前十名分别是综合素养 (46%) 、团队精神 (36%) 、专业能力和背景 (32%) 、创新能力 (25%) 、适应公司文化的能力 (23%) 、发展潜力 (21%) 、外语 (英语) 能力 (20%) 、社会实践能力 (18%) 、学习能力 (17%) 、思想品质 (14%) 。

其中, 代表着综合素质水平的“创新能力”与“沟通表达能力”是居于前两名的, 再然后才是专业能力。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校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的重要性。

而通过《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企业用人标准的调查结果分析可知, 目前企业对应聘者能力、特征的重视程度最高的十个能力及特征, 分别是创新能力 (100%) 、沟通表达能力 (100%) 、团队精神 (100%) 、忠诚度 (100%) 、工作兴趣 (96.7%) 、健康状况 (96.7%) 、外语水平 (96.7%) 、工作经验 (93.3%) 、计算机操作能力 (93.3%) 、个人信用 (90.0%) 。

由此能够看出, 企业所看重的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至于其他方面的个人简历, 基本是处于次要地位的。所以, 我国高校应将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

二、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上, 一个是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另一个则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匹配。

(一) 高校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目前来看, 我国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基本都是以理论为主, 以动手能力及沟通能力为辅。在这种大背景之下, 有的大学生为了寻求更大发展空间, 化身为“考研族”与“考证狂”, 一头钻进茫茫书海当中, 与校外世界几乎隔绝, 这样就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部分高校所开设的实验课和实践课严重与社会现实情况相脱节, 这就导致大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即使能够顺利毕业, 也会在就业过程当中遇到困难, 同时也难以快速胜任工作岗位。另外, 大学生不但动手能力差, 而且与人沟通能力也有所欠缺, 甚至存在交际障碍的问题, 这其实就是综合素质能力差的直观表现。【2】

(三)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匹配

面对当前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人才需求现实, 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供求关系已经失衡, 并形成了时间与空间上的真空带。由此导致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结构失去平衡。而在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的大背景之下, 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模式早已经从上个世纪的“卖方市场”过渡为“买方市场”。而目前却还是有部分高校的就业主管部门未能做到主动与用人单位相沟通, 要么是因为鸵鸟心态, 不问不管;要么是因为自身的名气大, 认为“酒好不怕巷子深”, 所以就不积极的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也不去积极了解就业市场信息以及需求情况。还有的高校在毕业之前会通过各种关系分配一些学生直接去用人单位实习, 但在实习期满之后, 往往就没有了下文, 这必然会消磨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而在校企合作较少的情况下, 自然会使得原本就弥足珍贵的就业机会变得更加稀缺起来, 导致部分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高校的人才培养周期较长, 【3】一般普遍需要3-4年, 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却是随时变化着的, 此一时的就业热门专业, 在毕业之后的彼一时, 却可能变身为就业冷门专业。与此同时, 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逐渐增加, 既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也要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却还是因循守旧, 沿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 由此导致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缺乏就业竞争能力。

三、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需要着重提高三个水平、培养三种精神及增强三个能力。【4】

(一) 提高三个水平

具体而言, 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所需要提升的三个水平, 分别是政治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思想道德水平。

1. 政治理论水平

在综合素质体系当中, 政治素质教育是重中之重, 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之下, 对大学生具有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尤其是事业单位以及公务行政岗位, 对人才的政治理论水平有着突出的要求。所以, 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也就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 努力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理解, 明确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演变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掌握其辩证方法;第二, 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 应以国家与集体为重, 为中华之崛起、为民族之复兴而努力;第三, 强化政治基本原则教育,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坚决服从共产党的领导, 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 充分了解当前国情与世界大事, 认清国际形势, 坚决抵抗西方不良思想风潮的影响。

2. 专业技术水平

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在多个科技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比如“神十飞天”、“嫦娥登月”。但总体来看, 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想要实现整体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这个重任就应该落到大学生身上。具体到教育方面, 就是专业技术教育存在缺陷。由此导致了高级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很多用人单位, 尤其是生产制造类的企业, 对具有高级技术的人才都是趋之若鹜。这就要求高校要着力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要求大学生脚踏实地, 刻苦认真, 多方面掌握相关科学技术只是, 并做到学以致用, 在实践当中将其能力发挥到极致, 更要注意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技术, 做到与时俱进, 多方交流, 跟随时代发展步伐, 要树立勇攀知识技术高峰的自信心, 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顺利实现就业。

3. 思想道德水平

用人单位的一个普遍人才选拔标准就是:“有德有才要重用, 有德无才限制用, 有才无德不能用”。由此可见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性。而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 思想道德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虽已成年, 但在思想方面仍存在不成熟的地方。大学生首先要了解自己,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价值观, 并注意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 健康向上、诚实守信、坚守本心。同时, 大学生也是整体社会文明的向导与模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规范自己的思想作风, 在各方面都要引领正确的思想道德规范。【5】

(二) 培养三种精神

1. 科学精神

大学生在社会群体中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层次与科学素质, 所以更应该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同时, 科学精神也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使得他们能够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以科学精神为引导, 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提高科学素质, 传播科学文化, 引领广大公众“崇尚科学, 远离愚昧”。只有通过这种方式, 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奋勇直前;第二, 充分发挥科学的长处, 捍卫科学的尊严。要坚决打击社会上的一切伪科学和反科学现象, 不让科学的尊严受到侵犯;第三, 不扭曲事实, 尊重基础科学知识。科学是最真实的知识, 不能有一丁点的虚假, 要谦虚对待。这需要教育大学生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 实事求是, 不能捏造, 无中生有。

2. 合作精神

2l世纪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时代, 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各学科之间在出现巨大差异的同时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个科研项目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 而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也形成了一系列的交叉学科, 这就要求科研人员具体良好的合作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同时,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也需要有合作精神, 比如在企事业单位内部, 往往一个项目需要有多个部门参与其中, 互相协作。所以, 用人单位在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方面, 也明确提出了合作精神这一内涵。这就要求高校培养大学生形成合作精神, 能够把握大局, 拥有宽广的胸怀, 求同存异;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 谨小慎微。同时, 还要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积极参与协作项目, 团结集体, 热爱他人。也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3. 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就是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 把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 是一种大无畏的利他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反映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今社会, 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很重要, 几乎每个用人单位都会对奉献精神有明确的要求。所以, 大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目前, 社会上的一些自私自利、拜金主义的思想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的过程当中, 及时对他们做出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人的价值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立地实现, 要实现个人价值必须与为集体和为他人结合起来。在奉献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将个人利益绑定在集体利益之上, 能够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样才能够在就业过程当中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与认可。

(三) 增强三样能力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增强的能力包括有实践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1. 实践能力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许多企业会特别注重应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经验。大学生要学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重视积累经验, 在得到良好的能力和经验的同时, 敢于做、愿意做的学生肯定也会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适应能力。所以, 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 锻炼自己的技能, 才能更好的胜任以后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高校应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是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参加的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其次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 要把学到的知识很好的利用。马克思主义认为, 只有充分利用科学知识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这要求大学生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在实践中提高自己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创造最大的价值。

2. 思考能力

人的思考能力是智慧的集中体现, 与人们的各方面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之所以会有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距, 独自思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仅仅通过书本或者是教师的讲授, 是不会有创新的。只有通过自己独立思考, 才会实现认识水平上的提高。当前大学生所普遍缺乏的就是不断增强思考能力, 所以不能成长为符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创新人才。所以, 教师应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尝试着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人们常说,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学会思考也是很重要的, 应该带着思考去解决问题, 要把思考变成自己的一种条件反射, 形成一种独有习惯。遇到事情要学着从各方面去思考其意义, 提醒自己多问一个为什么, 打破主观思维束缚。所以在社会实践中, 要具备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以做到不断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扩散创新思维, 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取得进步, 更好适应新社会。同时还要鼓励大学生大胆的创新, 坚持属于自己的思维风格, 打破以前的常规思路, 具备思维独立性, 才会有新的方法诞生。

3. 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时代发展的源泉, 是社会进步的保障。尤其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 创新更是至关重要。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的创新能力有着明确的要求, 是综合素质能力当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是彰显个人本领的关键要素, 也可以说是综合素质的灵魂所在。特别是在高技术企业当中, 对创新型人才更是求之若渴。而且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是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但是目前来看, 大学生虽然在知识理论学习方面有着不错的成绩, 但是一旦脱离了知识领域与学科背景, 就会变得不知所措, 这其实就是创新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所以, 高校应在基于就业需求导向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建设的过程当中, 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而言, 创新并不是单单只有一方面的本领就可以实现, 而是要综合各个领域的知识, 融会贯通。当然, 这种多领域知识的融合, 并不是广泛为之, 仅懂得一些皮毛是不够的, 不仅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需要先培养其理性思辨精神, 使其具有良好的逻辑判断能力以及批判精神, 鼓励其在学习并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 还要勇于突破成规, 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与独到的见解, 去尝试不断发现和创新科学知识, 这样才能够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并在毕业之后为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

四、结语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社会职业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创新趋势以及人才市场竞争趋势等都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的就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就包括中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 高校强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是否能够在毕业之后顺利实现就业。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不仅仅是借助一门课程、一位教师就可以实现的, 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樊泽民.吹响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战”的号角[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4 (9) :55-56.

[2]王飞, 石冬, 易晓钧.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理性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3 (8) :13-15.

[3]罗谌.我国大学生供需匹配问题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4 (2) :33-34.

[4]杨育.大学生能力素质评价体系研究——从科技创新的视角进行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 2013 (9) :14-16.

上一篇:文学描写下一篇:西咪替丁注射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