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素质和能力

2024-11-23

就业素质和能力(精选10篇)

就业素质和能力 篇1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其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 是劳动者在工作中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一般说来, 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职业素质越高的人, 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而如果一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 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 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企业角度来看, 唯有集中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生存与发展的目的, 他们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 提高效率, 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 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因此, 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职业素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职业素质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其包含有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多个方面。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 职业素质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将自己作为企业的一部分, 不论在什么岗位, 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自己实力, 尽心尽力做到最好。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 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企业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质的核心, 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奉献的、乐于助人的等等, 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劳动用工制度与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新的人事制度一方面为求职者提供了许多择业机会, 另一方面职业的双向选择也加剧了择业者的竞争。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企业必需的, 企业对每一位从业者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中, 要让学生明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之一就是竞争,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刻苦学习, 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只有按照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去提高自身的素质, 提高竞争能力, 这样, 才能在今后的从业中符合企业的需要, 为成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职生现状分析

目前, 中职学生对职业意识的淡薄和职业素质培养难这一问题十分普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学生中大多学习基础较差, 难以承受繁重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操作学习任务。少部分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 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动力普遍不足。更有一部分学生是在父母的压力下来学校“被学习”的, 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 课堂纪律差, 不服从管理, 抽烟喝酒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不知道自己来到学校该做什么, 对学习的目的、将来人生道路如何走, 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些问题造成了中职校学生素质普遍较差的状况, 不仅使学校教学及日常管理面临着许多难题, 也影响到学生自身今后的发展。

三、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

中职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必须与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相匹配, 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教学起点。

(一) 从行为规范入手, 加强德育教育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分阶段、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我校的做法是:

1.首先对每届新生进行入学教育, 学习校规校纪、到部队参加军训以加强学生纪律观念;近两年学校还实行了准军事化管理模式, 借鉴军队的优良的传统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管理学生, 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这些做法, 增强了学生的纪律观念, 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 促进了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 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校风。

2.通过法制报告会、法制知识讲座、有关人员的现身说法、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 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加强了法制观念。

3.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通过主题班会、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 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相互尊重的人际意识, 懂得社会公德是维护正常人际关系的行为习惯,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 改革旧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体系

众所周知, 中职学校的生源基础理论知识普遍较差, 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 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 动手能力好于动脑能力, 理论学习与表达、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不喜欢也不善于那种“黑板上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这些差异决定了职校要培养出企业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就必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使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适合学生, 适应社会要求。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 把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每门专业技术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中, 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按企业要求必须了解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术、具备哪些能力。专业课程教学应以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出发点, 坚持按“简洁实用、够用, 兼顾发展”的原则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原教学内容中难、繁、深、旧的部分少讲和不讲, 增加一些新的知识、现实中正在使用的技术等内容,

2.坚持“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对中职生的教学要做到“宽基础、活知识、强实践、高素质”的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师上课“一言堂”和“黑板上做实验”的现象, 减少理论讲授时间, 增加动手操作。少讲多练, 边讲边练。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与技能该学, 该怎么学, 切实达到“能做”、“会做”的能力要求。通过“做中学”来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做中学”即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来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 使学生体会学习,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巩固学习成果,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学进行能力培养时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三) 重视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培养学生具备优秀职业素质的内在要素, 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中职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传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里的情况。学生一旦踏入职场, 显然会有许多的不适应:难以适应企业的文化, 难以适应具体的岗位, 难以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 难以适应企业刚性的规章制度, 加上工作艰苦、工作受挫折、工作单调等原因, 必然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 这样给他们从学生到职业人这一角色的转型带来严重障碍。职业学校可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习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心理特点,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 加强在校时期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习实训中渗透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使学生保持正确的自我认识、进取心态, 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 保持与社会协调一致, 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 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学生毕业后能够真正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又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技能职业人才。

(四)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转变就业观念

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应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个性, 指导学生构思自己在毕业后的成长设想。学生就业观点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就业后的状况, 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和学校的发展。从社会调研来看, 职校生到企业后存在好高骛远、期望值高、频繁跳槽等不良现象。针对这些现象, 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 通过就业、创业教育, 促进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

1.开设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创业意识。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 充分发挥个人的专长, 开发自己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初步制订出职业生涯规划, 并在班会开展讨论、在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其他同学也参与评价, 不断修正职业的方向, 从宏观上制定今后各自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

2.分析各类企业的就业特点, 端正学生的择业观念。坚持“就业优先”原则, 引导学生树立“学技能, 谋生路, 求发展”的企业实习宗旨,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聘请历届毕业生中的成功典型回校现身说法;邀请实习单位领导来校做报告, 提出职业要求和希望, 进行成才教育, 使学生切实了解和接受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 增强学习专业的自豪感和职业的光荣感。

4.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 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以及志愿者活动等形式, 使学生多层面了解各行业、了解社会, 向企业学习, 向社会学习, 让学生对学校所学的知识有更直接的实践感觉、实践把握, 发现所学专业领域内的一些日新月异的变化。

5.指导学生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先立足, 后立业”的观念。使他们克服行业偏见,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成才观以及平凡职业的荣誉感。通过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 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奠定好必要的思想基础。

总之, 中职学生在校期间是其职业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 不可忽视。学校的教育教学只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希望通过不同途径来学习和探索, 最终能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 良好的职业素质, 高水平的职业技能, 能在不同的岗位上, 成为合格的毕业生和祖国建设的专门人才。

摘要: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企业必需的, 企业对每一位从业者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中, 要让学生明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之一就是竞争,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刻苦学习, 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只有按照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去提高自身的素质, 提高竞争能力, 这样, 才能在今后的从业中符合企业的需要, 为成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素质,树立,培养

参考文献

[1]孙兵, 朱红枫.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当代职业教育.[J].2010, 2

[2]杨楠红.职业人视角下的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职业.[J].2010, 14

[3]闽清, 黄晓初, 张丽.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职教论坛.[J].2011, 6

[4]黄正轴.中职“三维”职业素养教育模式研究.机械职业教育.[J].2011, 8

就业素质和能力 篇2

(设计艺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 环艺(2)班 袁梅兰201010114207)

摘要: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还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普遍增大,已成为大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高校必须实施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这是高校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贯彻和落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实施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问题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 提高就业

一、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就业能力的内涵

(一)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以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以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其他等六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该计划注重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对自身潜能的自信。国内常见的定义或描述有: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的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就业能力与特殊能力。也有的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总的说来,就业能力是一种就业竞争能力、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二、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核心问题是就业能力的不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短期不平衡问题在就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而从学生自身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就业能力的不足。而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科学择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环节。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能力的提高,在求学期间提高心理素质,陶冶高尚的情操,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高、发展较全面的人才。

(二)实施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我国的教育体制虽然不断改革,但是仍未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大学生还无法实现理论上和现实上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可以逐步消除这一弊端。课堂知识的积累、课外活动的锻炼、社会生活的完善,有利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另外,素质的提高可以在大学生的在校期间,利用不同的素质教育新途径,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职业设计导航,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其毕业后的择业就业有很大帮助。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实施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两个方面:—是自主性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的提高的主体是学生,高校以大学生的自主设计确定素质拓展的内容和方式。自主性原则不但保证了学生在素质的提高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够保证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素质拓展过程中得到尊重和张扬,学校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性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择业过程主动性的发挥。二是独特性的全面发展。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如演讲比赛、主题设计活动、各种文体活动都可以培养和展示大学生的独特性,尤其是设计活动,能够激励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聪明才智展现个人魅力。当然,学生的独特性因人而异,高校只有充分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才有利于大学生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自身的独特性,为将来的就业积累资本。

(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多数用^单位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据了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然而,我国高校教学偏重理论

教育,轻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企业也不大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造成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求职就业中就会遇到很大困难。通过组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活动中由于有了大量锻炼表达自己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机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身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

(三)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仓4业意识的高科技人才。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和“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立大学生科技小组,开展发明制作竞赛、学术论文竞赛等,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论坛、创业讲坛活动,邀请科技专家、创业精英、成功校友等方面的突出人才为大学生传授科技创新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通过定期开展创业计划培训及创业计划大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提供就业实战锻炼的舞台。在素质拓展创新创业的活动中配备得力的指导教师,特别是要加强对创业受挫学生的心理引导,帮助其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不断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高校通过实施素质的提高,鼓励学生在学校范围内组织成立各种不同的社团,通过成立社团、管理社团或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既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工作、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活动,如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可以尽早了解社会现状、认识现实社会、懂得人与社会的关系,锻炼其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动能力,为日后能够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五)提高职业素养与能力

许多学子考上大学后,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功感和优越感,自信心增强的同时也易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自我评价过高,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至于不清楚自己的未来走向,等到临毕业时才匆忙进行职业选择。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不太关注自己的求学生涯规划和中长期职业发展计划,而是过分依赖已有的经验,缺乏与就业指导机构的沟通交流,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等缺乏及时而全面的了解。通过素质的提高,针对学生个人情况进行职业设计导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以实现准确定位,做好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决策,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参加本专业和非专业的技能培训,考取各类技能证书,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六)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考察应聘者的挫折承受能力。所谓挫折承受能力,就是指在失意、困难、失败等面前要有很强的抗挫折的耐力。当前的大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具有心理脆弱、遇事敏感、抗挫折能力差等显著特点。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打击,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极易陷入焦虑、迷茫和抑郁等心理状态,不仅逃避现实,甚至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个别人还走上了极端道路。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心理教育资源,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心理学、自我调节、就业观等方面的培训和引导,使其正确评价自己,了解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克服自卑、浮躁、依赖、恐慌等心理,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在素质拓展的社会实践中,学生必定会经受失败、遭受挫折,但是往往只有在失败中才能更好地成长,学生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提高社会适应力,才能在将来为展示自己的才华踏出第一步。

参考文献

[1]李卓慧,郑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实施现状实测调研报告[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2]杜德省,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考量与培养策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3]周静,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3)

就业素质和能力 篇3

【关键词】环境科学 专业素质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01-03

【Abstract】 Progress in socio-economy and technology needs qualified, diversified professionals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department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ducate the students in both natural and human sciences. Facing the tough employment competition and th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gaging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hould train, boost employment and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of students. 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charact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related talent demands, discussed the necessary acts to promote employment and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building of students in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n the curricular system and discipline advantage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rel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Inner Mongolia.

【Key words】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fessional capacity Employment capacity

环境科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及其解决途径的研究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在我国内地高校中,开设不同层次环境专业的高校占了近1/3[1],已有300余所高校设置了环境科学专业[2],63%的“211工程”院校和近50%“985工程”院校开设了环境科学本科专业[3],形成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全球经济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制约性凸显[4]。中国的环境问题正在波及世界其它国家;世界其它国家也在通过全球化、环境污染和资源开发影响着中国的环境[5]。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法律法规的健全,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定需要大量环境类人才[6]。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对高素质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受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对环境科学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因此,在新形势下,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在改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已成为相关院校面临的迫切问题[2]。我国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大部分设置于地方高校,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专业设置时间较短、专业建设良莠不齐[3]、专业理论体系不完善、学生实践能力薄弱、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等问题[7]。

本文分析了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科与人才需求特点,结合内蒙古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学科优势,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基于区域环境问题探讨了提高环境科学人才专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的必要举措。

一、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就业和需求状况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已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但是,目前环境科学专业的就业现状不甚理想。环境科学专业与社会需求间存在脱节现象[4]、出现专业不对口以及就业难的问题[6],其原因除了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的需求在地域和行业间存在差异、与潜在用人单位的交流及对专业的宣传不足外[6],也与其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特点、培养模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环境制约性使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和多元化[2],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4]。我国未来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呈增加趋势,对环境保护投入持续加大,拉动对环境科学专业的需求[4]:一是旧环保项目的末端治理;二是拟建项目、规划的环境防控管理;三是环境管理部门、相关企业的环境管理、污染控制与治理;四是伴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大规模产业转型而来的环境服务业[4, 6]。

二、内蒙古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分析

内蒙古多所高校开设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表1),除此之外,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还设置有资源环境等相关专业。同全国状况一样,目前内蒙古环境科学专业本科专业分布于综合性大学、理论研究型大学、工程科技类大学、師范类大学等不同类型的高校中[4]。

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同时招收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设置完整。环境科学专业所属院系有所差异(表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在国家规定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和所处环境,培养目标会有所差异。通过调查,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呼伦贝尔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主干课程基本相同,培养目标相近。根据专业介绍,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合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呼伦贝尔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能够在上述单位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注重培养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仅从培养目标来看,一些院校,如内蒙古师范大学,由于依托化学学科办学平台,倾向于培养环境监测类人才,而内蒙古大学强调生态学的重要性,倾向于培养资源环境类本科生。

三、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1.课程体系结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一)、专业必修课(二)、专业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组成(表2)。专业必修课(一)开设公共必修基础课2门(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和专业必修基础4大模块核心课程,共9门课,上课时间为1-3学期。专业必修课(二)开设专业必修核心课6大模块,共10门课,上课时间为4-7学期。专业选修课上课时间主要分布在4-7学期。实践环节由专业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组成。专业必修课(一)应为开设环境科学所需要的基本理论课程,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专业必修课(二)应为开设环境科学类的基础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理论。在专业必修课基础上,根据办学条件和背景开设专业选修课。由于化学学科为环境科学专业办学基础平台,专业必修基础4大模块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一))均为化学,专业必修课(二)和专业选修课中化学类也占较大的比重。此外,通识教育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专业课学时。

2.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1)环境科学专业定位模糊,理念滞后

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环境科学专业研究人才需求日益突出,课程体系设置是环境科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14],也可能成为造成毕业生就业窘境的原因。由于化学专业的办学背景,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必修基础4大模块核心课程均为化学,开课时间早,加上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课和选修课中的化学类课程占较大比重,化学知识先入为主,毕业生化学专业知识基础雄厚,但难以与环境“软科学”知识融合,“软、硬”科学两层皮。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虽多次调整,但由于专业理论体系理解不到位和师资力量、知识结构的限制,没有实质性改变。现实行类似英国环境科学本科生培养的导师制和模块化教学[15],但导师作用肤浅,学生自由度没有增加,模块化教学形同虚设,培养目标近于“职业技术型”。和中国许多高校一样,环境科学专业理论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相对混乱,环境科学专业知识架构破碎,专业知识难以融合;学生虽有环境保护意识,但环境科学核心理论知识淡薄,不利于环境科学专业高级研究、应用和管理专门人才培养。

环境科学专业的理论体系不完善,对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到底需要哪些理论知识不够清楚[7],学生培养模式化。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融合了经济学、化学、社会学、生物学、物理学、法学、工程学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有科学与人文交融的素质。环境科学的核心是生态学,但必须了解人类习俗制度及社会科学的作用,库宁汉姆指出环境科学包括的重要领域为全球问题、环境公正原则及环境问题的人性尺度[8]。美国高等环境类专业设置种类数量多、面广且多元化;人文社会科学型专业的比例较大;设置了培养环境教育师资人才的专业;环境健康领域在专业设置中得到了高度重视;“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中更为突出[9]。目前,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要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势必需要大量优秀的环境类专业人才,这离不开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控制。大多数高等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综合型大学或工科大学课程体系、教育模式和实践教学,不利于环境科学专业创新性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10]和成功就业[11]起着关键性作用。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培养人才素质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12]。为此,诸多学者深入探讨了环境科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改革与实践环节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厚基础、重实践”的要求和模式[2];针对社会岗位需求,构建立“以岗位为平台”的“理工融合”课程体系[13],以推动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2)专业方向定位缺乏办学特色

专业培养特色也是环境科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14],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环境科学专业研究型人才需求日益突出。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改革目标不明确,目前采取导师制和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为综合类大学办学方式,如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因学科门类齐全,环境学科方向齐全,课程开设上采取分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对应不同的专业选修课[2];而内蒙古师范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缺乏、知识结构不完备,加之化学专业办学平台,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背景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无法在专业必修课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模块教学无法实现,在现有条件下,模块化教学只能凸显化学学科重要性。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任选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不利于从事环境科学专业研究、应用和管理专门人才培养。

此外,由于受师资和办学条件的限制与本校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上有较大的重叠,在就业上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因为事实上环保相关部门的环境监测人员多为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从办学特色上,目前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主要是培养环境监测型人才。环境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环境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各地方高校应在教育部颁布的基本框架下,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从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两方面着手。目前,普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考研率超过50%;但是环境科学专业理科数学基础不完备,本科毕业生普遍对研究生数学入学考试信心不足,影响学生继续深造,不利于环境科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事实上,我国环境评价方面人才匮乏,环境评价方面应用型人才缺口很大,环境监测理论型人才较多,而应用型人才极其缺乏,室内环境监测才剛刚起步,土壤环境监测更是被人们忽视[4]。

(3)环境科学核心理论课程能力建设不足

在环境科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不同于“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型”大学,坚持基础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要求学生既能掌握环境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又能掌握包含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既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应用,又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16],才能在环境科学理论和技术上占领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尚未形成本校环境科学课程体系系统,缺乏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组织和选择。课时和条件的限制等使学生化学实验能力较强,实践教学单一化;环境科学核心理论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薄弱,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7],不利于具备环境科学核心理论知识的创新型高级专业研究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由于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不完善,化学与环境“软科学”知识难以融合,毕业生不具備完整的环境科学知识体系,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弱,难以提高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由于环境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环境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环境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也应是多元化的,目前环保部门、事业单位编制大多处于饱和状态,而企业的需求则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化必然导致就业单一化,学生就业面试缺乏自信,使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时一脸茫然。此外,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发挥导师制在学生能力建设中应该起到的作用[17]。同时,受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影响,环境科学不断向前发展,新理论、新工艺等的不断涌现都需要学生经历充分的自我能力建设的锻炼。

(4)课程设置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

内蒙古存在典型的环境问题,如草原生态环境演变、荒漠化、沙尘和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等,而这些环境问题的研究又多需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同时需要具备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和逆境生理学等理论基础,而这些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弱项或缺失项(表2)。事实上,目前环境保护部门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多为物理、化学专业的毕业生,而内蒙古上述典型环境问题的研究、监测和治理等亟需大量环境专业人才。同中国诸多高校一样,设置环境科学时缺乏社会生产实际所需知识和能力的考量,办学“专家化”;结果,按照教师狭窄的研究方向设置课程,使学生完成了4年本科的学习后感觉到很空洞,到了工作岗位上感觉知识和能力缺乏,不能很快进入工作角色[7],难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四、提高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人才专业素质与就业能力的建议

在新形势下,目前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要求不断变化,对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另一方面毕业生面临专业不对口、就业难、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择业口径宽、就业渠道窄”等状况,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各大高校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2]。

1.面向未来行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目标

完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理论体系,避免“千‘校一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供给的结构性失衡问题[4]。目前环境科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窘境,与专业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目标趋同,环境科学知识 “博而不精,广而不专”有关[4, 6],难以满足具体岗位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4]。应了解环境科学的学科特点、把握环境问题、环境科学人才需求状况,随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2.借助学科平台,提炼专业特色,准确专业定位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就业、深造过程中常表现出“没有专业特色和优势”,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发展[4]。如何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结合地方实际,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提炼专业特色和准确专业定位,是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3]。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目前主要是培养环境监测型人才,但环境科学毕业生受到化学专业毕业生的挑战;环境科学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核心思想理念,并高度融合环境科学理论与技术,才有可能在就业竞争中占得先机,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与环境科学技术的高度上为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目前环境保护部门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多为化学专业的毕业生,而内蒙古典型的环境问题亟需大量环境专业人才,把环境科学专业擅长的点源监测、研究扩展到面源,面向区域环境问题、科研需求和就业市场,不拘泥于教材,以发展的眼光注重能力培养,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3.优化课程架构,提高实践落实程度,注重能力培养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表现出的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说明学校能力性课程设置力度不够,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高层次、创新型研究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如学校自身师资和科研实践能力等综合因素的限制,通识教育类课程挤占专业课学时、能力性课程设置力度不够、专业基础课程实习与核心理论课程脱节等问题,说明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无法达到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在当前形势下,针对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探索联合或合作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环保相关部门)的实际需求,制订共同合作培养方案,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良好的科学素质和环境意识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18]。同时,从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两方面着手,增强数学实力,基础与应用并重,充分满足个人发展需求。

4.基于导师制和模块化教学,培养不同层次人才

在多变的就业压力下,需要结合新形势下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特点,立足社会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基础、前沿和应用教学并重,培养新世纪创新型环境科学人才。随着新形势下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要求的改变,内蒙古师范大学可以基于导师制和模块化教学,培养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具有环境科学核心思想的高级分析监测人才;培养能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与规划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基础,能够从事区域环境问题遥感监测、模拟和预测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具有环境科学核心思想理念,高度融合环境科学理论与技术的高级研究型人才等。

五、结语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高素质、多元化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然而毕业生又面临专业不对口、就业难、与社会需求脱节,“择业口径宽、就业渠道窄”的窘境。如何培养具备科学与人文交融的素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成为相关院校面临的迫切问题。在总结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科与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分析了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提高区域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面向未来行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目標;借助学科平台,凝炼专业特色;优化课程架构,注重能力培养;基于导师制和模块化教学,培养不同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泉,刘昊,李新.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8):140-144.

[2]梁红,郭硕.当代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93-94.

[3]曾慧卿,刘雷,陈建新,等.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4):154-155,158.

[4]操璨璨,周葆华,王萍. 转变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初探[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8):154-155,159.

[5] Liu J, Diamond J. China's environment in a globalizing world[J]. Nature, 2005,435(7046):1179-1186.

[6]温桂清,蒋治良,李俊.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论坛,2010(6):108-109.

[7]曹优明.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86-90,94.

[8]库宁汉姆·塞果.环境科学:全球关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9]尹大强,陆根法,丁树荣,等.中美高等环境类专业设置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8,18(6):607-616.

[10]袁斌.对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48-50.

[11]裴倩敏.环境科学类专业分析[J].环境保护,2007(10):37-38.

[12]董玉瑛,陈景文,马静,等.环境工程专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J].教学研究,2006,29(6):535-538.

[13]朱启红,夏红霞,李强,等.环境科学专业“以岗位为平台的理工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2):24-25.

[14]王宪恩,段海燕,李杰.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课程体系特色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45-46.

[15]凌婉婷,任丽丽,高彦征.中英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特点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92-95.

[16]徐志兵,孙慧群.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4(1):96-98.

[17]龙仕平,李思雯.大学导师制浅论[J].大学教育,2013(23):25-26.

就业素质和能力 篇4

(一)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出及其内涵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 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 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 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 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 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更是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要求。

1. 认识能力。

认识能力是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存在的基础, 更是发展的前提。大学生不仅能认识严峻的就业形势, 而且能全面的认识自我。也就是说, 人类比其他动物高级的地方, 人类不但能认识外部世界, 而且, 能认识自我内心世界。大学生要学会全面深刻地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

2. 学习适应能力。

大学生应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具有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大学生仅满足于掌握本专业范围内的知识是不够的, 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熟练掌握复合型国际人才应有的基础知识, 优化知识结构。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阶段就应该有意识的了解本专业学习特点、教学进程、发展趋势, 学会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一切学习资源,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懂得寻求帮助。加强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 使高校毕业生树立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 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 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 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

3. 情绪和情感品质。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首先、需要是情绪和情感的基础。大学生毕业时的需要是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当实现目标时, 就会产生高兴、满意、幸福等主观体验。反之亦然。第二、情绪和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比如:大学同学找到一样的工作, 有的满意, 有的不满意, 只有自己清楚, 他是一种自我感受。

4. 意志品质。

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行为, 通过克服困难, 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对于大学生而言, 就是确定目标, 克服困难, 实现就业。但是面临就业时有以下四种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

5. 气质类型。

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通俗的讲就是脾气。典型的有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他们有共性特点:没有好坏之分、是先天的、很难改变的。不同的气质类型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气质类型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所以说, 这对大学生选择不同的职业是有帮助的。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类型的大学生是外向型的, 善于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粘液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大学生是内向型的, 善于从事与事打交道的工作。

6. 人际交往适应能力。

人际交往适应能力是指人们在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接触过程中, 调节、控制自己做出正确恰当反映的能力。人际交往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的实践活动, 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贯穿于人们的一生, 具有沟通人际信息、交流人际情感、协调人际行为、提高人际知觉准确性的普遍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成员, 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其人生的需要, 而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必然面对各种社会关系, 进行各种交往。进行人际交往必须了解相应的道德规范、礼仪规范和习俗规范。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是向大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

(二)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在提升其就业能力中的必要性

1.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

要内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指自身所具有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的总称。它大体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五大块等。21世纪是一个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 而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中的高科技领域的竞争, 其关键又是国民素质及现代化人才的竞争。现代化人才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文化进步过程中能积极地适应并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变革与发展, 具有创造思维和高素质的人。这种高素质的人才实际上就是具有很高综合能力素质的人。由此可见, 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内容。

2.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 掌握着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 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建设及发展的栋梁之材, 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弱关系到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挥的程度, 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从而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所以, 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3.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 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 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教育是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大学生是青年中最优秀的一部分, 担负着继承上一代的事业、知识和优良传统, 开创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 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都包含于其中。显然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包含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都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几个重要结果内容。因此, 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4.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发展的。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说, 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 他的需要层次和水平就越高。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高于其他阶层的青年, 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化发展目标也就相对较高。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事业目标与社会需要紧密地结合, 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社会, 才有可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因而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是以满足和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当然就不可缺少对心理素质的培养。所以, 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了解自我, 悦纳自我。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时, 要增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要不断地随社会经济发展深化, 创新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机制,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在高校经历了扩招的规模后, 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大学生只有知己知彼, 才能成为用人单位普遍认可和使用的大学生, 最终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高校在立足学科建设基础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 实现从毕业到就业的平稳搭接、从校园到社会的和谐交融。

2. 组织开展大学生就业体验活动, 搭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对接的育人平台。

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体验活动, 使学生认识学校学习与职业工作的关系, 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学校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了解实际中最重要的知识、技能是什么, 从而将自己现在的学习与将来的职业相联系, 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习动机, 使学生在实践中品尝到职业工作的酸甜苦辣, 加深自我认识, 发现自己的职业适应特性, 在与共同劳动的不同年代人的接触和交流中,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 学习大量的社会知识。

3. 提升服务意识, 分层次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首先要做好总体规划, 明确职责, 落实责任。学校要设专门机构, 负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其次, 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是一项要求既具备人文科学知识, 又具有一定战略策划思想和相应技术手段的边缘性极强的专业工作。要培养和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师资队伍。再次, 要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 消除学生对职业生涯设计的短浅认识和被动接受的心理恐惧, 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意识和主动性的增强。最后, 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 形成从大一到大四的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 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完成学业同步进行。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基础, 发现优势, 找到不足, 从而清楚地把握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有目的地进行适合自身职业生涯需要的学习和锻炼, 增强职业信心, 积累谋职技巧, 提高心理素质。

4. 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 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高。

要使大学生真正地具备就业能力, 就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 有些大学生心理素质差, 面对就业单位, 存在自卑感, 应该客观的评价自己, 相信自己, 相信公平, 调整好心态, 给自己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有些大学生面对就业单位, 焦虑紧张, 不知所措, 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所以, 在大学里就应该多参加各种活动, 提升自己的应激反应能力。有些大学生盲目追求大城市, 出现了“蚁族”。据统计, 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 所以, 大学生应冷静的选择就业位置, 给自己准确的定位, 而不要盲目追求。

适者生存, 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 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 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就业岗位。因此, 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7.

知识,素质和能力 篇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当前

在素质教育实践中

*在知识传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明确指出)

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

*先进+

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或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反映&从内容上说

*方法+&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陈金芳

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都没有错

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

广西教育

15

专家视角

所谓能力

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

件制约的

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特性

素质向能力的转化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袁贵仁在,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一文中指出

既然素质是能力的基础

作者简介/陈金芳

42卷.

表面看来

’外显(

素质向能力的转化能否实现

16

就业素质和能力 篇6

关键词:素质拓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整体步人“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内涵建设阶段,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主线统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成为高等院校“正在形成的共识”和普遍而自觉的行动。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那么,在“就业导向”背景下,怎样结合办学定位、针对时代需要、立足学生特点推进学生素质拓展呢?

一、“就业导向”与学生素质拓展

不少高等院校认为,既然“以就业为导向”。就应该一切围着就业转。特别是要大幅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实现“零适应”上岗。还有部分高等院校,虽然也高举着素质教育的大旗,但实际操作中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在他们看来。素质教育投人大见效慢,高等学制短且资源短缺,要兼顾“就业导向”与素质拓展,实在是“力有不逮”。

把就业作为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根本目的,甚至把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技能培养,是对“就业导向”的曲解。“就业导向”的本意,是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出真正适应未来职场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不仅要专业技能过硬,学会做事,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而且要职业素质优良,学会做人,更好地与人相处、合作;还要使学生适应职场变化,具备不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业导向”下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毕业生能否就业,是否符合就业的需要,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就业力”说到底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

二、高等学生素质拓展依据

素质教育不是要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所有的文化知识。“就业导向”下推进学生素质拓展,要求高等院校“克服在狭隘岗位针对性同知识学术性的两端摇摆”,自觉地在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要、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把学习者转化为知识型的劳动者.“是在高中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为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服务的,承担将设计、规划等转换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以及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圈人才规格的高层次和服务面向的基层性要求高等院校“器”、“道”并取。“鱼”、“渔”兼授,精湛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并重,学生的成功就业与毕生发展兼顾,使受教育者不但熟练掌握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高层次人才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评价与期望

企业认为“员工最重要的三项素质”依次为:忠诚度、专业知识和技能、敬业精神。这一结果与近年来多项类似的调查高度一致。可见,用人单位不仅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更看重职业素养,如诚信、团队精神、事业心和责任心,人际沟通能力等。他们“给高校毕业生的建议”是:不要过于偏重知识、經验和技能的获得而忽视职业素养、内在品质、良好人际关系的积累。这无疑有助于我们“避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嫁接’式素质培养,而努力做好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构建”。

三、高校学生素质拓展“点”的选择

“就业导向”下推进高校学生素质拓展,拓展“点”的选择尤为关键。因为经由这些“点”所串成的“线”,即路径科学与否,不仅关乎素质拓展的参与性、契合度和实效性.而且影响着素质拓展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校特色的彰显。

(一)切入点:职业设计指导

职业设计指导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首要环节。高校教育的职业性要求学生从一进校开始.就能确立较为明确的职业定位和生涯规划,进而朝着“职业人”的方向职业化成长,不断提升就业力,顺利跨越因职业化教育缺失导致的“就业鸿沟”。 对谋职意愿强烈但成才动力不足的高校学生来说,指导他们科学认识和规划职业生涯,并就如何完善自己的素质的方法和途径给出合理化建议,就是从他们

最关心的问题出发,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解决求学与谋职的困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唤醒”和能动性的激发。从而保证素质拓展的参与性和实效性。’

(二)结合点:专业技能训练.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专业人才,这就为学生素质拓展作了质的规定。倡导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拓展。不是用一种教育代替另一种教育,搞“两张皮”,也不是要削弱或冲淡专业教育;恰恰相反,是要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围绕“专业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专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展开。给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习练专业技能、提升专业应用能力,有效实现“专业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深层对接。

(三)支撑点:运行机制优化

素质拓展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抓手,要实现高校学生素质拓展的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规范、适度超前并不断优化的运行机制为支撑。比如投入和保障机制的建设,比如专业选修课程、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还有对专任教师指导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管理、校外兼职教师管理、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的重新修订等等。

高校学生素质拓展首先是一个教育思想的问题。其次才是路径的选择。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过程中.能否把握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将关注学生的成功就业与职业生涯的成功结合起来.融全面素质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可以看作是判断高校是否真正践行科学发展的分水岭。

参考文献:

[1]王琴.高校就业指导的若干误区解读[J].陕西教育201109

就业素质和能力 篇7

1“双师素质”教师与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

1.1 双师素质解析

目前, 不少高职院校将“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标准简化为是否具有“双职称”或“双证书”, 这种认识是比较片面的。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对“双师”的提法经过了一个从“双师型”教师到“双师素质”教师的演变过程。两者词义相近, 内涵却有所不同。“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同时具有教师系列和其他职业系列中级及以上的职称, 而根据教育部2008年新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有关“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条件, “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 同时又突出近五年的实践操作能力, 而非拘泥于职称和资格证书。由此可见, “双师素质”教师其实强调的是教学、教研和实践能力的综合, 这种能力必须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且为动态性的, 而非像证书的获得, 是一劳永逸的。正是“双师素质”教师的这种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素质, 必然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1.2“双师素质”教师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强调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 对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体现在教学上。“双师素质”教师是知能结合的典范, 能根据生产所需, 发挥自身理实一体的双重优势, 将理论融于实践, 以贴近真实的企业生产实践, 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使他们成为企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是体现在职业指导教育上。相对于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而言, “双师素质”教师具备更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更为丰富的职业经历, 他们能教给学生如何为人处世, 教给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求职和职业生涯指导,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是体现在社会资源的利用上。“双师素质”教师往往具有更多的社会资源, 可以利用在企业工作积累的社会关系, 在校企合作、提供求职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成为建立学生与社会就业需求关系的桥梁纽带, 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发现和抓住就业机遇的能力。

由此可见, 相对其它老师而言, “双师素质”教师自身的特质使其更具有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优势, 是高职学生学习成长的多重指导者和近距离接触社会的领路人。

2 基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激励对策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虽然大力进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但由于种种原因, 对“双师素质”教师仍然采取原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手段, 没有建立起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机制, 造成“双师素质”教师只能像其他普通教师那样, 其作用发挥不到位。因此, 高职院校应加快“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师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其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2.1 运用地位激励, 确立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对“双师素质”教师给予必要的地位和尊重, 可以满足其受尊重和信任的需要, 使其产生职业自豪感、归属感, 激发其工作热情, 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 高职院校应把“双师素质”教师作为师资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要重视双师教师, 即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地位和劳动。树立双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骨干作用;二要依靠双师教师, 即办学上依靠他们, 育人上依赖他们。充分保障双师教师在办学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民主管理权;三要发展双师教师, 即给他们积极创造晋升和发展的空间。提拔任用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双师教师担任专业带头人或教学主管者。高职院校只有将双师教师放在重要的位置, 通过系列措施突出双师教师的优势地位, 使“双师素质”教师标准成为专业教师的努力方向, 激励广大教师以获得“双师素质”为荣, 才能更好地促进“双师素质”教师成长。

2.2 运用晋升激励, 改革“双师素质”教师职称级别评聘制度

晋升能够使得人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这是高职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也是用来证实他们实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尚缺乏职教师资相对独立的职评和晋级制度。职教教师特别是“双师素质”教师仍然是按普通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标准来评定职称。此评审标准注重于学术成果而轻视“双师教师”所具备的技术资格、实践技能和工作成效, 使双师教师的晋升激励缺少有力的政策导向和工作杠杆。因此,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重视晋升评定制度的改革, 依据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出台“双师素质”教师相对独立的职评标准, 一是可以借鉴教师技术职称的级别之分, 实行助教级、中级、教师、特级“双师素质”教师等符合高职特点的“双师素质”教师级别评聘制, 并给予相应的职称级别的待遇;二是对于既有较高学历又有突出技能, 在指导学生就业方面业绩突出的教师, 在职称评审时给予倾斜和政策优惠。

2.3 运用培训激励, 构架“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培训激励是指采用提供培训和再教育等方式来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方法, 通过培训充实教师的知识, 提高工作适应能力, 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 高职院校的教师来源是多元化的, 注重教师实际工作背景。而我国高职院校80%以上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 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 缺少对企业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情况的了解, 教师的适应能力与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根据高职学校目前的师资现状强化培养培训是提升“双师素质”师资队伍质量的重要举措。第一、轮派教师定期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锻炼, 弥补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缺陷。第二、对有技能特长的教师要拟定近、中、长期培训计划, 从政策上、经费上鼓励教师在职学习, 提高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第三、从相关行业积极引进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并通过学习培训强化其教学能力。

2.4 运用薪酬激励, 完善“双师素质”教师收入分配机制

薪酬是高职教师收入的主要来源, 薪酬激励是发挥“双师素质”教师作用的有力保障。当前高职院校的薪酬结构以突出职位价值为特点, 即职务、职称所占权重很大。这种突出职务、职称的薪酬体系与高职目标不相适应, 既不利于激励双师教师, 亦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 应降低以职称职位为中心的薪酬模式的比重, 加大绩效导向的薪酬模式的力度, 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 向核心课程和岗位倾斜的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 使“双师素质”教师在薪酬收入方面获得相对好的待遇, 从而为其才能的充分发挥提供有效激励。

2.5 运用考核激励, 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动态业绩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评系统是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目前, 大多高职院校对“双师素质”教师还没有设置独立的考核办法, 这就使部分教师安于现状, 不求进取, 乃至影响“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高职院校应根据他们的素质特征科学设计绩效考核目标, 制定能体现工作业绩的指标体系, 考核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实践教学水平、实践教育工作质量、就业引导成效等方面, 考核的结果应与薪酬直接挂钩, 让他们在各种评价及待遇中找到相应的位置, 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摘要:“双师素质”教师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 “双师素质”教师与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双师素质”教师激励问题的对策思路, 以期更好地发挥“双师素质”教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双师素质,就业能力,激励对策

参考文献

[1]易兰华等.高职“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研究.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2) .

[2]谢宏“.双师”素质多元培养的激励机制研究.科教导刊, 2011 (2上) .

就业素质和能力 篇8

关键词:高职,工学结合,模块式,流程实施

我国正处于经济和产业转型时期, 技术工人短缺, 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尤其匮乏。技能型人才的紧缺制约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 尤其是金融危机导致了大量没有一技之长的失业者的同时也促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这些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会;与此同时, 职业院校的数量增加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民营高职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高职市场竞争态势。适者生存, 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学生成为职业院校的共识, 对各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认识挑战, 正视竞争的威胁与压力, 主动改革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的教育教学的培养模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一、改革的背景

1. 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中国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在“渠道为王”、“客户是财富”的今天,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尤其是构建企业的销售网络, 使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在每年全国各地的人才需求榜上, 市场营销专业人员需求量一直名列前茅。而未来几年, 预计熟练掌握行业营销技能的人才将成为“抢手货”。

2. 用人单位对营销人才业务技能与素质的重视程度增加。

我们在做人才需求调查过程中, 各个用人单位均对学生素质与业务技能提出了要求, 综合企业的意见, 对营销人才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内容:

(1) 素质方面。企业对素质尤其是品德的要求很高, 对有才无德或者有才缺德的学生非常排斥, 甚至远远超过对职业技能的考核标准。营销专业的学生将以公司代表的身份与客户沟通、并且很有可能会掌握一定数量的货款, 品德不佳的学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预想不到的损失。因此, 营销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与功底、身心健康, 而且诚信守纪、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等品德素质也是重要的培养内容。

(2) 专业技能。据调查, 企业普遍反应学生技能掌握不够, 无法实现“零距离”就业, 尤其是处理问题能力较差, 应变水平不够, 社会经验欠缺。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掌握技能纸上谈兵, 无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校期间实操部分没有落到实处, 实训机会很少, 职业资格证拥有率不高。尤其是许多企业觉得营销专业的学生要真正做到“零距离”就业, 必须首先要掌握将来要工作的行业产品知识与营销技能, 否则很难马上进入营销状态, 因为不懂行。

所以,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立足于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从政治思想、专业能力、身心发展、行业知识等多方面立体提升其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

3. 原有的课程体系有待调整。

高等直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教育评价的科学化等各个方面。因此, 在进行学校教育改革时必须整体考虑、综合设计、逐步推进。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最终必须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体系中, 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因此,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居于核心地位。

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中, 影响较大的有三块式课程模式和“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等。虽然模式有其独特的优点, 但是上述课程体系在营销专业中加以应用时, 出现了工具类板块的教学与职业群专业类板块的教学相脱节、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与专业实践课的教学之间联系不紧密、对毕业实习的重视不够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高职市场营销直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亟待加以调整与变革。

二、“工学结合”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含义

“工学结合”多重层级模块指的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由“素质”、“能力”、“就业”三个一级以及若干二级、三级模块所构成, 课程体系所包含各个模块都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征。

1. 素质模块:

在综合素质这个模块中, 我们利用军训、入学教育、专业介绍、企业专业认知实训、基础课课内实践教学等方式贯彻“工学结合”理念。

2. 能力模块:

营销专业学生应具有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包括基础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行业营销技能三个二级模块, 不同二级模块涵盖不同的课程。通过社会调研、产品推销、商品展销会、农博会、模拟推销、模拟谈判、实训基地顶岗实训等各课程课内实训、停周专业实训等方式来实现“工学结合”。

3. 就业模块:

在就业模块中, 主要有就业指导、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 这些环节都是跟企业的合作中进行, 为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提供保障。

三、营销“工学结合”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流程

1. 确定专业基本职业能力和专业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专业定向教育, 表现出职业性的特点。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对象的现有水平、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 从职业岗位分析出发, 首先根据市场调查确定专业适用职业岗位 (群) ;其次再分析岗位 (群) 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基础职业能力;最后综合考虑职业技能和基础职业能力、教育对象现有能力水平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确定该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

2. 确立课程模块体系。

(1)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 构建课程体系的“三个一级模块”对应“素质、能力、就业”, 并对一级模块中“能力模块”进行细分, 拟定“二级模块”。如模块二———能力培养模块是依据“职业基础能力培养”为基础, “职业技能为主线”, “行业营销技能为保障”对应“能力培养核心”, 分为三个二级模块: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职业技能模块、行业营销技能模块。

(2)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 对每一个“二级模块”加以细分, 拟定“三级模块”。如二级模块中的职业技能模块以培养学生的营销职业技能为目标, 与考证相结合, 下分市场调研能力、销售业务能力、营销企划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等四个三级模块, 并为不同的模块设计课程, 如营销企划能力模块包括的课程主要为:营销策划、广告实务等。

(3) 对三级模块进行细分, 确定各“三级模块”的多重“子模块”。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 培养真正具有特色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 我院市场营销专业根据其培养目标, 将课程体系中各主要的功能性三级模块进一步细分为理论讲授、课内实训、课外实训 (集中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 三个“子模块”, 在各子模块中凸显“工学结合”的特色。

四、“工学结合”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实施

“工学结合”模式根据市场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态对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和重组后, 一方面加强了课内实验实训, 实现了理论讲授与课内实训的同步交叉进行, 夯实了基本实践能力, 保证营销专业学生“能说会做善写”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课外实训, 保证了专业实践课程的实施, 增强了学生岗位针对性。

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不断调整课程模块体系。

“工学结合”模式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 紧紧依托社区、各人才市场和相关企业等开展市场调研, 随时了解市场人才需求状况, 并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不断对课程体系加以调整, 以突出市场需求的相关岗位 (群) 能力的培养。比如通过市场调研以及对企业专家的访谈, 依据市场行业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各行业的营销人员的需求、行业的前景等调整行业营销能力模块中的行业选择, 将就业方向更贴近学校以及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状况。

2. 职业技能模块做到教学与考证相结合。

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是培养高等直接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以及综合素质, 更要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随着劳动力市场运作越来越规范, 各行各业都将使用准入制, 因此, 培养人才的目标就要求学生既要拿到大专文凭, 又要求学生都必须参加并通过一种或多种专业资格证的考试, 如助理营销师、助理电子商务师、助理物流师等, 使学生具有“双证”在手。在“工学结合”模式下, 职业技能模块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岗位专业能力为主, 实施过程中, 对各岗位 (群) 的教学进行大胆有效的改革, 使各模块中的主要课程与考证相结合,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侧重于对考生的实际业务岗位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以达到实际工作的要求, 真正做到教学与考证相结合, 在提高学生岗位 (群) 适应能力的同时, 大大提高了学生各种考证的通过率。

3. 四个行业就业方向选择, 保障了“通”与精”的和谐统一, 考虑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在做到“双证结合”的同时, 通过“以职业基础能力培养为基础, 以职业技能为主线、行业营销技能为保障”的“能力模块”的构建, 要求学生除了熟练掌握营销基本岗位能力并获取相应岗位资格证书以实现“通”外, 还必须通过选修形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的设计以及个性、兴趣等在“房地产、装饰建材、汽车、电子” (在图示中用A、B、C、D表示) 四个行业中任选一行作为切入点, 掌握这一行业的产品知识与行业营销技能, 实现“精”, 以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4. 教学过程淡化抽象的理论讲授, 凸显实践性教学, 实现“工学结合”。

从企业反馈的信息得知, 企业对营销毕业生的要求就是“来则能干”。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素质与营销岗位的这一要求相差甚远。因此, 必须加强营销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以实现把学生培养成直接应用型营销专业人才的目标。

(1) 强化课内实训, 使课内实训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工学结合”模式中的绝大部分课程均分为理论讲授、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三个“子模块”。在每一门课程的相关理论讲授中, 都不追求理论的完整性, 而以本专业“必需够用”为原则, 删除一些过难的理论知识, 强调应用性知识的掌握。通过对抽象理论讲授的淡化, 大大提高了各“三级模块”课堂教学中“课内实训子模块”的份量, 大大增强了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力度, 夯实了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

(2) 开发多种实训手段, 加大校内课外集中实训力度。在加强课内实践性教学的同时,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等实训场所与模拟软件, 增加仿真模拟实训手段的使用。通过在校内外对各门专业课程进行课后为期1~2周的集中实训, 使学生在模拟仿真的岗位 (群) 工作情境中熟悉相关岗位 (群) 的操作流程与技能, 进一步为其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铺平道路。

(3) 利用本身以及社区活动的条件, 设计开发许多不同的实训方式。企业实训:此类方式适合于订单培养班同学以及本身就利用课余的时间在企业兼职同学, 由企业安排其实训工作。校园商品展销会:适用于有一定资金投资的同学, 把校园作为一个市场, 首先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 写出调研报告, 然后根据调研的结论, 从校外的批发点批发回适合学生需求的产品, 在校园内摆摊设点, 销售商品并盈利, 过一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小老板”瘾, 从而克服推销恐惧症, 积累销售经验。二手货交易市场:适用于没有资金经营的同学, 代销二手商品, 首先对同学们的二手货的供应与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 然后采取搜集同学们的二手商品代销的方式, 赚取佣金, 做一回“经纪人”。会展营销:用长沙每年一度的农博会的契机, 与农博会的组委会以及参展的商家联系, 由同学们为主体, 在农博会开展之前即布置同学们进入会展中心, 向参展的商家推销自己, 赢得“应聘的经验”, 在应聘成功之后, 就在农博会期间参与企业的布展、参展、推销、洽谈的整个过程, 真正做到“工学结合”、“顶岗实训”。校园手工艺品展销会:我们还采用将同学们分组, 模拟注册公司, 设计企业的概况, 并进行新产品 (手工艺品) 样品的开发与制作, 然后对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设计, 并在全院范围内举行模拟展销会, 对产品进行宣传与推广, 并进行销售洽谈与签约, 邀请老师、企业现场专家等作为模拟顾客身份来参与展销过程, 并对实训进行考核评分。

(4)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确保校外实训与毕业实习正常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学生的毕业实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提供“工学结合”的场所与依托, 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上岗前的多形式系统的训练, 极大地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最终形成学生“零距离”就业的综合能力。

(5) 订单式培养, 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的原则, 创建双赢的合作培养模式即订单式培养。学院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特定要求修订教学计划, 公司协助学校对“订单班”的整个培养过程进行管理, 双方共同开发相关课程和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色教材。企业为同学们提供大量的顶岗实习以及实训的机会, 并由企业派出指导专家对同学们进行跟踪指导, 提供“一对一”的实训指导, 学生除学习基础课程外, 还定期接受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特定要求方面的培训和考试。通过该企业实训考核的同学成为该企业的准员工, 在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期间该班同学就可以直接就业, 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易兰华, 邬移生“234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7)

[2].林晓亮.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的高职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9)

[3].张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苏州:苏州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系, 2007

[4].丁佩芬.面向职业岗位的系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

[5].陈金梅.广西高等职业技术工学结合的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08

就业素质和能力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通用能力素质,就业能力,学校改革

一、提出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招生人数迅速增加, 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不断加剧。预计到2015年, 大学在校生达到3080万人, 毛入学率达到36%,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发严峻。

大学生的就业困境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1999年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 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 而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 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难以一次性容纳如此大批量的毕业生。另一方面是结构性失业, 也就是大学生能力素质没有相应的提升, 大学毕业生不能够胜任市场中各用人单位的能力素质需求。无论如何, 提高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至关重要。

那么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的通用能力素质包括哪些?当前我国大学生的通用能力素质如何?高等学校如何提升大学生通用能力素质?这三个问题是提高大学生能力素质需要回答的问题, 也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通用能力素质内涵

(一) 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 (Competency) , 又称胜任能力, 是由麦克里兰 (David Mc Clelland) 博士提出的。他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文, 引用大量的研究发现, 说明滥用智力测验来判定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 胜任力是指有能力的人所具备的素质。他提出胜任力是指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特质或动机。【1】

美国心理学家Spencer在1993年将胜任力定义为能将某一工作中卓有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 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 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 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员工的个体特征。他认为胜任力模型中最核心是特质和动机, 第二圈是自我概念及态度价值观, 最外层是表面的, 容易发展的知识和技巧。【2】最核心的特质、动机是人的内在的东西, 最难改变, 而最外层的知识和技能最容易取得或者改变。

(二) 通用能力素质

各个行业领域的专业特点不同, 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相同, 但是我们认为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等深层次的素质相同, 也就是所谓的通用能力素质 (common competency) 。教育领域的胜任力定义是每个人在工作场所、学校或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特质, 而不考虑通过使用它所能达到的工作性能或成绩水平。【3】

国外一些研究者们对通用能力素质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能力素质因素。比如, Richard Boyatzis对12个工业行业的公共事业和私营企业的41个管理职位的两千多名管理人员的胜任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了六大特征群, 即目标和行动管理、领导、人力资源管理、指导下属、关注他人、知识。同时在此基础上, 阐述了19个能力素质特征:效率定向、主动、关注影响力、判断性使用概念、自信、口才、逻辑思维、使用社会权力、积极性、管理团队等。【4】

Lyle.M.Spencer对二百多种工种进行研究, 综合286种行为事件, 建立了通用胜任力模型, 该模型包括:“成就”层面、效果与影响维度、概念化思维维度、逻辑思维 (analytical thinking) 、动机维度包括坚持问题解决、主动提出问题;自信 (self-confidence) 、个人理解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理解态度、兴趣和他人需要、关注命令 (concern for order) 维度、寻求信息 (information-seeking) 维度、团队合作 (teamwork cooperation) 、专业知识和技能 (expertise) 。【5】

本文在国内外能力素质模型及因素的基础上, 初步抽象出我国大学生通用能力素质模型及因素, 我们初步建立大学生通用能力素质模型, 将能力维度分为知识、行为技能、思维能力、特质素养、态度及价值观、个人认知六个维度, 然后再将其细分为29个特征因素。

三、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合的方法开展调查研究, 我们在大学生通用能力素质模型的基础上,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通过实证调研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同时通过整理回收的数据, 评价我国大学生能力素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问卷主要随机抽取某高校2000-2010年毕业生200人, 发放调查问卷。问卷的主要维度包括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具备知识、毕业生毕业时具备从事在单位岗位能力的程度、毕业时欠缺知识和能力、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情况、工作中重要的交流能力以及毕业时所具备的交流能力、工作中重要的管理能力以及毕业时所具备的管理能力、工作中重要的动手能力以及毕业时所具备的动手能力、重要的成功素养以及大学教育提升哪些素养等问题。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67份, 回收率为83.5%。问卷数据采用Excel2007进行统计和分析。

本研究同时随机抽样四家用人单位的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员工24人, 主绕围绕大学毕业生应当具备哪些重要知识、技能、素养以及当前大学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评价等问题, 开展访谈调查。

四、大学生就业通用能力素质评价的调查结果及结论

(一) 来自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

1. 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 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能力素质因素 (按由高到低的顺序 (由高到低的顺序, 见图1) :毕业生综合能力、学校名气、专业技能、思想品德、发展潜力、专业成绩、社会经验。用人单位最关注的是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 单位岗位要求毕业生具备能力素质因素调查结果

调查的结果显示,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因素的要求 (根据选择人数的高低排序, 见图2) 依次是专业的知识技能、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制图和识图等专业设计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随机处理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责任感、文字写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大学生毕业时欠缺知识和能力的调查结果

调查的数据显示, 大学毕业生认为毕业时候欠缺的能力素质因素 (按由高到低的顺序, 见图3) :缺少实际操作的能力, 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对行业知识了解, 软件应用能力, 外语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4. 工作中重要的交流能力因素以及毕业时所具备的交流能力因素的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 毕业生工作中重要的交流能力 (见图4) :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独立工作和思考、聆听、为他人服务能力。

毕业生认为毕业时自己具备的交流能力因素 (由高到低的顺序, 见图4) :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独立工作和思考、聆听、为他人服务能力。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毕业时自己具备学习能力。其中口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工作和思考能力是毕业生认为在工作中重要的交流能力, 在毕业时候他们恰恰缺少这些方面的能力。

5. 工作中重要的思维能力因素及毕业时所具备的思维能力因素的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 毕业生认为工作中重要的思维能力 (由高到低排序, 见图5) :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科学思维、商业和战略思维、批判性思维。

毕业生认为毕业时他们具备逻辑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个重要的思维能力, 然而仅有部分毕业生认为他们毕业时候具备创造性思维。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6. 工作中重要的管理能力因素及毕业时所具备的管理能力因素的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 毕业生认为工作中管理能力 (由高到低排序, 见图6) :协调、组织、领导与决策、规划能力、解决复杂问题、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排、知识管理、谈判能力、指导他人。

毕业生们认为毕业时候他们具备的管理能力因素是 (见图6) :协调和组织、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7. 工作中重要的动手能力因素及毕业时所具备的动手能力因素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 毕业生认为工作中动手能力因素 (见图7) :办公自动化应用、口头表达、文案撰写、语言能力、系统分析、电脑软件编程、电脑安装与维护等。毕业生认为毕业时候在口头表达、文案撰写、语言能力三个方面有所缺乏。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8. 作中对成功很重要的素养及大学教育提升的素养的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 毕业生认为对于成功很重要的素养 (见图8) :团队合作、健康、乐观向上、包容、具有公共道德、懂得感恩、乐于助人等。

毕业生认为毕业时他们在团队合作、包容等素养还有所欠缺。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二) 大学生就业通用能力素质因素调查结论

1.大学生就业通用能力素质模型及因素

通过调查, 我们验证了大学生通用能力素质模型的维度划分是有效的, 通过调查数据的进一步修正, 得出大学生通用能力素质模型及29个通用能力素质因素如下 (见表) :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现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知识基础, 包括专业知识、复合型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具备行为技能, 包括操作技能、管理技能和实践能力。其中操作技能包括理论联系实际、计算机应用及软件设计、办公自动化应用, 管理技能包括组织、协调、领导与决策、系统分析, 实践能力包括口头表达、文案撰写、理论联系实际。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 主要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发散探索思维;要具备特质素养包括团队合作、灵活性、领悟性、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要具备一定的工作态度及价值观, 包括具有敬业精神和责任心、问题意识;要具备良好的个人认知包括健康、包容、乐于助人、乐观向上并且有信心。这些都是每个人基本满足社会工作所应该普遍具备的特质。

2.我国大学生就业通用能力素质的问题

当前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注重书面知识 (静态知识) 的培养, 忽视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我国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存在着一些较突出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在知识方面存在着知识面较窄, 更新不够, 专业知识深度不足等问题。最显著的问题还是大学毕业生所获得的知识难以应用到实践中来, 不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重要的是大学毕业生缺乏综合素质, 比如一些大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念, 缺乏自信心、灵活性、领悟性、适应能力、学习能力, 缺乏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占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缺乏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值得强调的是, 接受调查的是某高校2000-2010年毕业的本科生, 由于这一阶段的毕业生, 大部分是80后, 独生子女, 缺乏较强的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也就不能很好地开展团队合作。

五、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通用能力素质的策略

(一)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以往有所不同, 在工作中, 专业基础知识是一个人承担工作的重要基础, 但是良好综合能力及素养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砝码。高等学校是传授高水平知识之所, 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之所, 是传承历史悠久文化之所, 是培养具有社会公德的合格公民之所。高等学校在对大学生传授专业的学科知识的同时, 还要实现大学服务社会, 培养公民的职责, 在“教”的同时, 还要着重“育人”, 应强调五个“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要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精神、责任感;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学习意识;要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高等学校需要转变传统的专业课程教育方式, 要采用多种教育形式, 增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及社会活动, 举办、承办、协办多样化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 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通过各种经历的历练, 将学生的知识学历与社会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加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 加快教学与评价改革

课程与教学是大学生们获取知识, 内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们需要通过课堂的教学获得专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前沿的信息。

当前我国大学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课程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甚至很多人认为高校的课堂是高中课堂的延伸, 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传授书本的静态知识为主, 通过强化记忆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一定了解, 但是却没有将这些“显性”知识转化为大学生可操作的技能, 因此产生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无法在工作中起作用, 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而这也是高等学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高校课堂需要转变传统的以课程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专业定位要与时俱进, 面向社会、面向世界, 完善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更宽, 视野更广, 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更加贴近社会的需求。

高校课堂要转变以往的面对面的, 教师讲授方法,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 丰富教学方法, 加强实习和实践环节, 将课程内容与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合作, 组织学生到科研院所等实习单位参观学习,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 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企业的各种项目中来, 使学生在做中学,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另外还要丰富教学的手段, 转变以往单一的面对面课堂教学, 高校要为大学生们提供各种各样丰富的学习和自学的平台, 比如通过MOOC、网络课程等网络教育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丰富学生的知识。

(三) 完善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

在自由市场背景下, 双向的选择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基本的模式, 因此, 大学生的培养一定程度上要符合市场的需要。高等学校需要创新传统的大学生培养目标, 完善考核标准, 培养能够最大程度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当前市场对人才的考量首要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学校需要将专业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结合起来, 设置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标准, 在注重知识储备的同时, 要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特别要将用人单位关注的大学生能力素质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 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基础上, 一定要革新大学生的考核模式。传统的大学生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或开卷的考试和考察, 主要是对教材知识记忆程度的考核, 特别是一些高校的教师为了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在考前还会划出考试范围, 学生们利用几天的时间突击复习, 这种考试方式只是考察了学生们短时记忆的程度, 这些短时记忆的知识持续时间比较短, 更不可能内化成大学生的隐性知识和技能, 对提升大学生的素养无益。

因此, 高校必须要改革人才考核的内容和方式, 不把期末考试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 要采用360度多方位的考核方式, 注重学生的内涵发展。比如, 当前一些高校增加了课外活动的学分, 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都会获得相应的学分, 尽管当前的课外活动学分分值较低, 对大学生们的吸引力有限, 但对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各种实践活动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也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 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能力素质非常重要, 高等学校在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中应尽可能的帮助大学生提升能力素质, 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

首先,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教育, 帮助学生合理的个人认知和定位。在新生入学之初就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志向, 帮助学生合理定位, 确立个人的价值观念及就业去向, 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有效指导。同时, 还可以通过核心竞争力工作坊、就业讲坛、团体训练等能力素质提升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相关能力素质。

第二, 高校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服务。我们通过调查发现, 当前高校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时候最主要的困难包括缺少资金、有效信息渠道、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工作岗位太少和没有熟人。这些外部因素直接制约和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高校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扫除这类的就业障碍。高校要为大学生搭建就业的平台,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信息, 通过媒介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积极发挥校友的力量, 将毕业生推荐给用人单位。同时高校应为困难大学生提供“找工作补贴”, 比如东北大学开展“就业助力”资助计划, 对于要到单位面试而没有路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学校可以为其报销往返求职择业路费。【6】

最后, 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 在求职简历、求职途径、面试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高校还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心态管理, 通过就业心理咨询等活动, 疏解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提高大学生的自信、乐观等心理素质。

(五) 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养

我国目前就业市场基本处于用人单位买方市场, 呈现出供大于求的不平衡局面。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约有57万的大学生待业在家。【7】

面对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另一个有效途径。高校应当通过一系列的措施, 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素养:

首先, 学校要建立大学生创业资源信息库, 实现数据联网与资源共享, 了解待业大学生的创业意向, 为有意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载体和平台, 并提供信息, 鼓励有共同创业意向大学生行成创业联盟, 共同创业。

第二, 高校应在校内为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以及校外实践的机会, 鼓励大学生在学期间参与各种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或者兼职, 积极组织并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类创业大赛, 增加社会实践经验, 积累创业经验。

第三, 高校要强化创业培训和指导, 根据大学生需求各异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 拓宽创业视野, 提高创业能力。

第四, 高校要协调政府、企业、风险投资商, 共同支持大学生创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创业项目信息和风险资助信息, 为有好的创业项目和计划的大学生提供资金筹措、贷款以及企业注册、运作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总之, 大学生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 才能够在“最难就业季”成功就业, 而在大学生能力素质提升的过程中, 高等学校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促进大学生能力素质提升,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人生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严正, 卜安康.胜任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172-174.

[2]Spencer, L.M.&Spencer, S.M.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Willey, 1993:162.

[3]Leonardo Evangelista.Competence, Competencies and Career Guidance[J].[2010-02-08].https://jyx.jyu.fi/dspace/handle/123456789/22912#.

[4]黄勋敬编著.赢在胜任力:基于胜任力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7:3.

[5]LYLE M.Spencer, Jr.PHD, SIGNE M.Spencer.Competence at work:Model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John Wiley&Sons, Inc, 1993 (ix) :163.

[6]东北大学给贫困大学生发“求职择业路费”[EB/OL].[2014-1-13].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40113/t20140113_1063708.shtml.

就业素质和能力 篇10

关键词:综合素质培养,评价,校企合作教育,就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论述, 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 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高校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 把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作为首要任务。

大学生就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用人单位关注的主要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家庭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为了了解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对人才综合素质对就业影响的认识, 我们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挑选了48名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 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对工作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48名毕业生就职于3个用人单位: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裕兴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中元环试机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他们为接收我院毕业生较多的单位, 同时都为我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其中北京裕兴软件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图1为被调查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的类型及学生人数。

其中, 在北京裕兴软件有限公司及北京中元环试机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就业的毕业生, 全部经历了从校内培训模拟课程、校内培训考核选拔、进入企业实习、完成企业项目、进入企业工作的过程。参加追踪调查的毕业生基本情况见表1。毕业生在就业单位任职的职位情况见表2。

2 追踪调查情况分析

2.1 毕业生对个人综合素质与作用的评价

表3是被调查毕业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感受, 对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对工作的重要性及大学教育对该因素的影响进行的评价。

表2中非智力因素包括敬业及进取精神、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诚信、社会责任感、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智力因素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信息收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水平、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

2.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表4是用人单位根据毕业生在单位的实际表现和具体感受, 对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对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的评价。

2.3 对比分析

2.3.1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 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在非智力因素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上是基本一致的, 个别学生认为诚信和社会责任感对工作不太重要, 而企业却很看重它们。30%多的毕业生认为, 大学教育对诚信和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一般或很小, 可见高校还应加强这两方面的教育。

对比毕业生对个人非智力因素能力的评价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在组织协调能力方面, 用人单位认为, 54%的毕业生有很强或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而62%的毕业生认为个人组织协调能力很强或较强, 存在一定的偏差, 有44%的毕业生认为大学教育对该项的影响一般。调查显示, 用人单位认为, 在学校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在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方面明显高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同时指出, 在校期间参加过科技竞赛的毕业生在创新能力方面明显高于没有参加过科技竞赛的毕业生。

2.3.2 智力因素的作用

调查表明, 在智力因素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上, 用人单位比毕业生更重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信息收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 而50%左右的毕业生认为大学教育对这些能力的影响一般。

3 分析与探讨

3.1 综合素质培养与就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社会职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创新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人才市场竞争趋势, 都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调查表明, 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创业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和学生干部工作等, 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来说, 这些活动丰富了学习生活, 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增长了知识, 锻炼了才干, 增添了情趣, 同时锻炼了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对于促进就业有积极作用, 而这些都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也是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经过校企合作实践锻炼, 学生提前到企业实习, 在现实环境中体验工作的辛苦, 工作后在敬业及进取精神、社会责任感、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等方面大大缩短了适应期, 能够很快融入工作团队中, 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重视。

3.2 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 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小学、中学和大学, 这期间也包括家庭教育, 小学、中学注重的是基础教育, 到了大学阶段则应重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应该是一个激发学生、引导学生、最终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的园地。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分析, 在大学期间综合素质发展全面的学生, 适应社会、就业成功的概率大。同时, 调查还反映出, 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方面存在不足。如学校在组织各种科技活动时, 存在着以下状况:只重结果, 不太重视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过程;个别学生参加竞赛是为了挣学分, 不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低年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偏少等, 这都是我们需要努力改进并当引起注意的问题。今后, 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使学生懂得参加科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有用的人。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加强其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教育, 以养成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 促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自然观的形成和全面提高。

3.3 人才培养模式

这次调查有约50%的毕业生经历过在企业4个月左右的实习, 与未在企业实习的毕业生相比, 他们综合素质更高。企业对经历过“从校内培训模拟课程、校内培训考核选拔、进入企业实习、完成企业项目、进入企业工作”过程的毕业生比较满意, 这些毕业生工作不久就被委以重任, 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因此, 通过校企合作教育, 联合培养, 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教学补充、职业尝试、就业准备”的教学模式, 将培训、实习与就业紧密联系, 不仅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同时会使学校、企业、学生都受益。通过这种形式, 推进了学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程建设。企业也从中选拔人才, 被选拔的学生不需要适应期过渡, 直接踏上工作岗位, 进入一线项目组, 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需要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家庭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3.4 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上一篇:在线旅游业下一篇:建筑工程中的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