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国际竞争力

2024-08-10

人才国际竞争力(共12篇)

人才国际竞争力 篇1

科技人才是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中较高层次的群体, 是公认的最重要的资源。随着我国改革力度的加大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 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作为最主要生产要素的科技人才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从一定程度上说, 科技人才竞争力关乎经济竞争的成败, 科技人才竞争力高, 则经济竞争力强;科技人才竞争力低, 则经济竞争力低。因此, 衡量我国科技人才竞争力大小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从科技人才自身竞争力、经济发达环境竞争力、开放环境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安全环境竞争力、投入环境竞争力、公共管理环境竞争力、潜在人才竞争力等8个方面, 通过与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德国等9个国家进行比较, 对我国科技人才竞争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揭示了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实际状况, 从而为科学全面地了解科技人才竞争能力, 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一、研究现状

1. 研究范畴。

我国从事区域性科技人才竞争力研究的科研成果还比较少。主要有杜昭明 (2002年) 的《人才国际竞争力评价》, 李晓园 (2004年) 等的《中国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王建强 (2005年) 的《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刘国新 (2005年) 等的《中部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思信教授 (2006年) 的《甘肃省人才竞争力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杨河清等的《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杜谦的《2006年世界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 刘小英、韩建民的《西部地区人才竞争力计量评价》, 海南大学经济学院王丽娅、古月琴 (2009年) 的《海南省人才竞争力的国内比较与发展的对策建议》等。

2. 内涵研究。

已经有不少学者对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探讨, 目前仍然未形成具有公信力的观点, 不一一综述。

本研究认为科技人才竞争力, 就是在与其它区域相比较时科技人才整体自身所体现出来的对区域的贡献能力优势、形成人才的有关环境所展现出来的吸引力优势、以及潜在人才的培养优势等所形成的综合优势。

本文所指科技人才是科技人力资源中的研究与试验发展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缩写R&D) 人员, 简称研发人员, 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 为增加知识总量, 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 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3. 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研究。

刘秀华 (2003年) 在《人才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中提出了衡量企业人才竞争力的两个指标。李建平等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2005-2006) 》在其三级指标“人才竞争力”中提出了“人口自然增长率 (反向指标) 、15~64岁人口比例、文盲率 (反向指标) 、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比例、平均受教育程度、人口健康素质 (预期寿命) 、人才利用率 (就业总人数占15~64岁人口比重) ”等测量指标。杜谦的《2006年世界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分培养与开发、使用与配置、产出与效益、环境与政策等四个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10个, 三级指标40个。王丽娅、古月琴 (2009年) 的研究采用的是李建平等《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2006-2007) 下册》的研究成果。杜昭明基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比较详细、深入也很具有代表性。他在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表的《世界竞争力年鉴》 (WCY) 的基础上, 从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中, 抽出了部分反映、体现人才竞争力的指标, 从而形成了评价一个国家人才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上述研究尚没有对我国科技人才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比较, 本研究汲取前人研究之精华, 结合对人才竞争力的理解, 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对我国科技人才竞争力情况进行全面的、专门的研究探讨。

二、研究方法

1. 数据采集部分,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查阅法。

2.数据统计与分析部分, 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 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 也就是降维的思想, 将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主成分, 从而描述数据集的内部结构。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求协方差阵或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根运算, 按指定的贡献率计算各个候选指标在各个样本之间的相对差距, 依此作为指标选择的依据, 将各个样本之间具有相对较大差距的那些指标抽取出来, 作为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元素, 而将样本之间差距不大的那些指标加以排除, 从而求出集中原来随机变量主要信息的、相互无关的主成分构建一个综合评价函数。既可以排除在指标选择和权数确定时的主观因素影响, 又可以消除指标间相互重叠的信息影响, 使得定量分析涉及的变量较少, 而得到的信息量又较多, 从而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 并且综合评价结果唯一、客观、合理。

主成分分析法可以用来计算多变量样本的相对数值, 即构造样本的指数, 也可以对样本进行排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指数有一部分为负值, 这里的负值并不代表其利用程度的真实含义, 而是说明该地区在被选地区中的相对位置, 即处在平均水平以下。因此, 主成分分析法是理想的分析工具。本研究是运用SPSS13.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操作。

三、指标体系的确立与数据来源

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本研究的人力竞争力指标体系, 包括科技人才自身竞争力、经济发达环境竞争力、开放环境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安全环境竞争力、投入环境竞争力、公共管理环境竞争力、潜在人才竞争力等8个一级指标, 47个二级指标。这些指标都是国家相关部门和国际权威机构发表的数据。

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科技人才竞争力实证研究

1. 构建指标指数。

首先, 打开Spss13.0软件 (汉化版) 的“分析”菜单中的“数据缩减”,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8个一级指标指数, 以便进行主成分分析。

2. 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判定。

利用“分析”菜单中的“数据缩减”中的“因子分析”选项对8个一级指标指数进行相关性检验。KMO检验用于判断是否可以进行因素分析, 如表2所示, 根据学者Kaiser (1974) 的观点, 如果KMO的值小于0.5时, 不宜进行因素分析。本检验的KMO值最低为0.527, 表示本文进行的科技人才竞争力研究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因素分析的一种) 。Bartlett球形检验是表明样本的相关矩阵是否为一致性矩阵 (identity matrix) , 一致性矩阵表示变量间是不相关的。显著性水平值 (Sig.值) 为该检验的结果。当该值小于0.05时, 表明变量中可能存在显著相关性。该值大于0.10时, 表示变量间相关性不强, 数据集就不宜进行因素分析。本文对8个一级指标的指数进行球形检验时, Sig.值为0.000, 通过Bartlett球形检验。所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是合适的, 相关系数矩阵 (略) 。

3. 确定主成分个数。

打开“分析”菜单中的“数据缩减”, 利用“因子分析”对8个指标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标准, 第一个是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即方差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 第二个是前m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85%。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对于第一个原则:特征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示主成分影响力度大小的指标, 如果特征值小于1, 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还不如直接引入一个原变量的平均解释力度大, 因此一般可以用特征值大于1作为纳入标准。对于第二个原则, 累计贡献率反映了前m个主成分, 反映了原来总体样本85%以上的信息, 基本反应了原来数据的总体情况。

通过表2可知, 前三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 且累计贡献率达到90.984%, 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同时满足两个选择主成分的标准。通过分析主成分矩阵可知某些因子差异明显, 因子变量的含义比较清晰。见表3。

4. 主成分表达式的确定及其命名。

第一个因子主要成分为经济发达环境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安全环境竞争力、投入环境竞争力、公共管理环境竞争力和潜在科技人才竞争力;第二个因子主要成分是科技人才自身竞争力;第三个因子主要成分是开放环境竞争力。所以决定用3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8个变量。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 Rotation converged in 3 iterations.

表4是根据回归算法计算出来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 根据这个表格可以得到下面的因子得分函数:

Fl=-0.205*科技人才自身竞争力指数, -0.086*经济发达环境竞争力指数, +0.362*开放环境竞争力指数, -0.111*生活舒适度竞争力指数, +0.187*安全环境竞争力指数, +0.088*投入环境竞争力指数, +0.337*公共管理环境竞争力指数, +0.183*潜在科技人才竞争力指数。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Component Scores.

F2、F3以此类推。SPSS将根据这3个因子得分函数, 自动计算10个样本的3个因子得分, 并且将其作为新变量保存在数据编辑窗口中 (分别为fac1_1、fac2_1、fac3_1) 。

5. 综合主成分评价公式的确定。

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 如表2所示, 4个特征值所占比例分别为53.875%、21.990%和15.119%。以上述数据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

其中表示第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所以, 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表达式为:

利用F综合求出各国科技人才竞争力的综合主成分值。

因子分析中, 所得到的因子变量应该是正交、不相关的。从表5的协方差矩阵看, 不同因子之间的差距为0, 因而也证实了3个因子变量之间是不相关的。

2006年世界科技人才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得分) 排名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6. 分析主成分的经济意义。

通过表6可以看到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排名情况。综合竞争力德国最强, 法国其次, 其它依次是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第一个因子F1所代表的经济发达环境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安全环境竞争力、投入环境竞争力、公共管理环境竞争力和潜在科技人才竞争力, 排名则是日本第一, 韩国第二、美国第三;第二个因子F2所代表的科技人才自身竞争力, 德国第一、法国第二、英国第三;第三个因子F3所代表的开放环境竞争力则是美国、中国和法国位居三甲。

7. 科技人才竞争力SWOT分析。

如果以前三位为优势, 后三位为劣势, 中间为中等水平对各国作优劣势分析比较。可以看到:

德国的科技人才自身竞争力具有非常强的优势, 其他方面则处于中等水平。

法国的科技人才自身竞争力和开放环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优势, 其他方面处于中等水平。

日本的经济发达环境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安全环境竞争力、投入环境竞争力、公共管理环境竞争力和潜在科技人才竞争力等六方面具有非常强的比较优势, 其他方面处于中等水平。

美国的优势是开放环境竞争力、经济发达环境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安全环境竞争力、投入环境竞争力、公共管理环境竞争力和潜在科技人才竞争力等七方面具有优势, 科技人才自身竞争力处于劣势。

英国的优势是科技人才自身竞争力, 开放环境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 其它则是劣势。

加拿大的经济发达环境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安全环境竞争力、投入环境竞争力、公共管理环境竞争力、潜在科技人才竞争力和科技人才自身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 开放环境竞争力处于劣势。

韩国的优势是经济发达环境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安全环境竞争力、投入环境竞争力、公共管理环境竞争力和潜在科技人才竞争力, 其它处于劣势。

俄罗斯和印度各方面优势不明显。

中国唯一的优势是开放环境竞争力, 其他都处于劣势。

8. 聚类分析。

在SPSS13.0中运用快速聚类分析法, 依据F综合值大小与样本间亲疏程度远近, 可以将10个国家的人才竞争力综合得分水平分成5类 (聚类分析过程略) , 如表6。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 检验, 相伴概率为0.000。因此, 将样本分成5类是非常成功的。

2006年世界科技人才竞争力聚类分类情况

可以看到, 德国居于第一类, 竞争力非常强;法国、日本、美国、英国是第二类, 竞争力较强;加拿大处于第三类, 竞争力一般;韩国竞争力较弱, 属于第四类;俄罗斯、中国、印度竞争力非常弱, 属于第五类。人才竞争能力呈现出明显的规律, 西方发达国家人才竞争力强、发展中国家科技人才竞争力弱。

9. 综合评价。

科技人才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人才自身竞争力、经济发达环境竞争力、开放环境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安全环境竞争力、投入环境竞争力、公共管理环境竞争力、潜在科技人才竞争力等的综合表现。

这些方面有一方面落后, 也会成为“短板”影响整体竞争力。落后国家往往各方面都较差, 而这些方面又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度, 所以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五、几点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 可以发现:

第一, 科技人才竞争能力的制约因素很多, 科技人才自身竞争力是显性表现, 经济发达、开放环境、生活环境、安全环境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基础, 投入环境和公共管理环境是人才发挥作用的保障, 潜在竞争力是人才发展的“希望”。

第二, 科技人才竞争力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 人才竞争能力往往也越强;经济越落后, 竞争能力也越弱。

六、思考与建议

我国正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 减少浪费愈发重要。因此, 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增强人才资源自身竞争力。

科技人才自身竞争力的增强, 要求人才数量多、人才密度高, 但主要的是人才的产出量和产出效益要高。因此, 一方面要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 培养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要想法设法吸引人才。

2. 全方位努力, 提高区域吸引力。

影响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因素很多, 且环环相扣。除开放环境外,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较大的劣势。要想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 就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根据国内外的现实情况看, 人才安居方能乐业, 很大程度上人才的竞争就是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因此, 必须全方位谋划做好工作。

3. 做好潜在人才发展的“希望工程”。

潜在科技人才发展实际上是培养区域的人才“造血能力”。纵观世界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除了引进人才外, 无一不重视自身的人才培育。因此,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 而不应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政绩”。

摘要: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实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能消除样本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在保持样本主要信息的前提下, 提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科技人才国际竞争能力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 揭示了我国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实际状况。最后, 提出了提高我国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世界,科技人才,竞争力,比较,主成分分析

参考文献

[1].杜谦.2006年世界科技人才竞争力[J].中国科技论坛, 2008 (2)

[2].张文霖.主成分分析在满意度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市场研究, 2006 (6)

[3].杨晓明主编.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杜昭明.人才国际竞争力评价[J].中国人才, 2002 (10)

[5].[英]迈克尔.E.波特等著.全球竞争力报告2007-2008[M].杨世伟、高闯等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

人才国际竞争力 篇2

关键词:湖北省 汽车产业 国际竞争力 对策 ABSTRACT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economy is the automobile industry.Its industr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ntent, many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related enterprises, and many jobs.It plays a role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China's economic system.In recent years,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Hubei Province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have gradually formed and improved.They have become the sixth largest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base in China and have play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Hubei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ubei Automobile International,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consults relevant literature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The concept was defined, and then the status quo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Hubei Province was introduced.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Hubei Province and the main problems were analyzed.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ith strong persuasiveness and reliability were put forward.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ubei's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made a prospect.Keyword:Hubei Province Automobile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Methods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界定 2 2 湖北省汽车产业现状 4 2.1 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4 2.2 湖北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5 2.3 湖北省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6 3 汽车产业竞争力所面临的问题 7 3.1 自主品牌不如合资品牌竞争力强 7 3.2 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及规模不足 7 3.3 零部件实力较整车实力弱太多 7 3.4 产能规模难以进一步扩大 7 4 提高湖北汽车国际竞争力的建议及对策 8 4.1 巩固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的实力 8 4.2 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 8 4.3 优化汽车产业布局 9 4.4 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体系 9 5 湖北省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10 结束语 11 致 谢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汽车工业与国家总体发展规划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它将内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联系起来。它的发展不仅彰显国家的工业水平、经济实力,更体现生活生产方式的变革。湖北省作为我国第六大汽车制造地,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行业的竞争力与国家生活水平甚至国家的工业安全密切相关,如果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国际竞争力将会不足,并影响国际经济的安全。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湖北省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国际竞争力指标,对湖北现阶段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做出判断找出其存在问题,并就其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给出建议。

中国和俄罗斯是国际上的邻居,贸易往来频繁,同时又都是金砖国家的成员,当前中国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自由化,但是和俄罗斯没有贸易自由化。两国关系密切,自金融危机后,双方会晤更加密切,战略伙伴关系日趋紧密,中国应当抓住机会,将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合作提上日程。

汽车行业的发展愈加迅猛,正在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经济增长点。

湖北一直是中国的汽车大省,但在世界汽车上没有地位,其现有的发展一直存在局限。如今,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汽车工业都在飞速发展,所以湖北汽车发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增进对湖北汽车贸易知识的认识,从而为湖北汽车在国际贸易中创造更好的发展。利用汽车行业的高利润为湖北经济带来进一步发展,并且能够使中国汽车企业制造的汽车成为全世界汽车的主要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顾玲玲学者的《中国汽车产业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分析到随着国际贸易的逐渐深化,汽车产业作为工业中的龙头产业,已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识,而我国的汽车产业外贸竞争力偏弱,在竞争中位于相对劣势地位,在自主创新、研发支出、专利发明等方面的水平都有待提高。

李荣飞学者的《提升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一文中,对我国的汽车品牌的竞争力的提升进行深层次挖掘,对国际市场占有率低、整车技术薄弱、对外依赖性强等问题都给出了解决对策。

方春英学者的《湖北省汽车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指明了湖北的支柱产业正是汽车工业,同时湖北省汽车工业正在飞速发展,逐步建立了汽车的产业集群,制造基地在全国可以排上第六名,但湖北省由于一些:汽车产业布局分散和规模较小不成体系等问题,并不能算是汽车产业最强的省份之一,这些问题限制了湖北汽车的发展,降低了国际竞争力。

段晶明学者的《湖北省汽车产业出口发展战略研究》从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出口基地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湖北省汽车出口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湖北省汽车产业出口的面临的形式和其存在的问题。

国外研究现状:

Cai,Chun学者的《A research on Chinese automobil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首先分析了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做出判断,以期为汽车制造企业业务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Wang, Fen学者的《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of Automobile Industrial Cluster in Xiangyang》汽车工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配套环节和复杂的生产方式。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襄阳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前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襄阳具有新能源的绝对优势。提出了襄阳汽车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战略建议,包括优化和调整汽车产业内部结构、细化汽车产业链、与武汉、十堰等协调发展汽车产业从而提高竞争力。

1.3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界定 在分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时,现有文献将引用四个主要理论和评估系统:

首先,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估体系。主要根据相关进出口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如在国际上市场占有份额,显示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等,均以某进出口比例为基础。工业对总贸易量,或出口数量与国内产出的比率,计算数据更加一致,因此计算结果大致相同。

第二,钻石模型评估系统。在经济,社会,文化,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创造和维持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产业与产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对产业竞争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理论旨在表明,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是企业的竞争力。相信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第三,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学院(IMD)评估系统。他们关为产业竞 争力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支持。WEF从竞争力来源评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这个过程属于动态分析过程;

IMD侧重于从结果中评估各国的竞争力,属于静态分析。两者都将竞争力视为一个综合概念,并认为企业的内部效力,商业环境,获取财富的能力以及增加人均收入的能力都是决定性因素。

第四,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分为两类(裴昌红,王磊,2002)。第一类指标用于表明其是否具有竞争力,这类似于基于比较优势的指标;第二类是分析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原因的分析指标。

湖北省汽车产业现状 2.1 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最近几年湖北省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在四所城市中发展了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分别在武汉市和十堰市等地。同时在宜昌市、荆门市等四个城市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2016年主要汽车产能情况见下表:

武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武汉经济开发区和江夏汽车城是东风本田和上汽通用所需的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基地,我国最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就包括现在的武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东风汽车公司最早开始研发新能源技术之后,东风乘用车加大了研发投资,目前已经可以批准生产超过十万辆新能源汽车,部件的生产能力已经形成了“三合一”的工业系统,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和示范运行。

十堰重型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通过加强集团建设,十堰一带整体形成了有多个汽车企业组成的工业园,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等企业是工业体系的支柱,拥有完整的车辆建造能力54万辆,成为湖北省中重型商用车和功能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基地。

襄阳轻型商用车,中高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通过投资,公司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组建了轻型商用车,汽油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产业体系,整车生产产能达到了四十万。是目前重要的中高端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2.2 湖北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汽车产销量领先,成为支柱产业 2016年,湖北省生产汽车超过了两百多万辆,接近全国汽车产量的十分之一,产销量在全国排名中,产量和销量排在了第6名。商用车的产量突破了四十万,专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分别突破了二十万和两万,达到了新的高度。

2.投资力度加大,后劲十足 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2006—2010年),投入了超过一千亿元的固定资产进入汽车行业,年均增长高达百分之三十。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结构,包括国有,民营以及外资企业。也包含多个重点项目如: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第二工厂项目,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车项目,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三期扩建项目,完成这些项目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运行,全省汽车产能突破了一百五十万。主要汽车零部件产能突破130万台,比“十一五”末增加一倍多。

3.不断创新,技术及实力不断增强 该行业已建立260多个研发机构,包括一个国家研发中心和14个省级研发中心。拥有各种货运卡车,专用车辆和基本乘用车以及大部分关键部件的研发能力。专用车辆的制造水平再提升一步,在安全气囊等关键汽车零部件上面取得了有效的研究成果。产品逐渐能够做到轻量化,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节能环保,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汽车材料的回收再利用。

4.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从刚开始的探索阶段进入到技术取得突破,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现已经开始工业化生产。武汉和襄阳等地被列为示范城市,城市使用的公交车也逐步转向电动、天然气等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混合动力公交车,场地车辆等基本已有量产容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准备工作基本准备就绪,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和应用推荐模型目录中包括一些纯电动城市公交车和公共服务车辆。

2.3 湖北省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在全国汽车工业中,湖北汽车产业一直都是顶梁柱一般的存在,汽车产品结构非常全面,但却并不是完全合理。最开始,湖北汽车的产品结构就是为了一种单一卡车的生产而设计的,那么必然不能适用于逐渐发展起来的各种类型的商用车型,更不用说汽车零部件和汽车设备了。目前湖北汽车有五大品牌:与东风合作的雪铁龙、标致、日产、本田以及悦达起亚,产品结构也细分了三个类别:小轿车系列,经济舒适是第一要求;

爱丽舍轿车系列,更希望外形精美;

莎拉毕加索多功能轿车系列,追求新颖独特。汽车产业是湖北传统的支柱型产业,随着持续性的发展和更新换代,湖北汽车产业的体系里包含的品种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分布越来越广。要想优化湖北省的汽车产业结构,就需要深入全面地分析目前湖北省汽车产业的整体现状。目前东风汽车是整个湖北汽车产业的核心,在十堰、武汉和襄樊等地都有相对应的车型生产基地;

截止20世纪末,东风汽车公司旗下汽车已经有重型、轻型、中型三款轿车产品。东风汽车轻型轿车的产能达到了十五万辆,中重型汽车的产能突破了三十万。湖北汽车产业的主导产品是中小型轿车,可以推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营业额再创新高,轿车在汽车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从产业结构来看,虽然湖北汽车产业结构相对完整,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湖北汽车产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相互合作的封闭式垄断结构,同时是在政府监督下的纵向一体化结构。世界上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在汽车工业上普遍具有以下特点:集团经营,更为专业和大众化,产品和品牌全球化,在优化汽车行业组织结构上占据优势。在兼并重组方面,与国际汽车产业明显不同的是,湖北汽车产业是在政府的干预和监管下进行的,而国际汽车行业的合并和重组整体上是在整个国际市场的监督下进行的。所以湖北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全面和根本性地调整,逐渐使其规范和合理化,提高整个湖北汽车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对于目前湖北汽车产业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打破垄断局面,开放结构,打造非垂直一体化结构的合作式运营模式。同时,应该像国际汽车巨头看齐,独立自主研发和创新,形成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公司的生产模式也必须改变,分离和独立可以使专业分工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只有汽车产业和市场结构都能够更加完善和合理,湖北汽车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并且带动提高整体的市场效率,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规模经济也可以早日实现。

汽车产业竞争力所面临的问题 3.1 自主品牌不如合资品牌竞争力强 中国汽车协会公布的相关数据表明,2015年全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接近乘用车总销量的百分之五十,主要集中在长安,长城,吉利,奇瑞,比亚迪,GAC 乘用车和其他车辆。公司自有品牌仅占不到五分之一,依靠的是其自主品牌:东风乘用车和东风小康等汽车品牌。

3.2 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及规模不足 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发展上,湖北省处于领头羊的地位,有较大优势,但总体上还不具备大体量规模。2016年的数据表明,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仅仅只有不到2.5万的产量,在全国新能源汽车的总体产量中不足5%,在湖北省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中也不足10%。

3.3 零部件实力较整车实力弱太多 据有效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具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5500家外资企业和4500家中外合资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基本是实现了垄断和控制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市场。在科技含量最密集的领域,如汽车发动机的相关零件,外资企业几乎掌握了绝对的技术和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一些核心零部件如:安全气囊,发动机,ABS防抱死系统等关键部件上占有巨大份额,中国难以自己制造。在这些科技最密集的技术领域,湖北的汽车产业还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的技术,目前只能依靠进口,开发高科技产品难以满足汽车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

3.4 产能规模难以进一步扩大 国家在相关文件中有规定,需严格控制新型传统燃料汽车的生产。现有汽车企业申请建设投资项目,扩大传统燃料汽车产能,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前两年的产能利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比例也较前一年有所增长。上一年度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300%;产品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

除区域产能利用率外,湖北省汽车制造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研发强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要扩大产能,企业需要调整产品组合。

提高湖北汽车国际竞争力的建议及对策 国家有关“十三五”规划要求必须在汽车产业结构上有质的突破和超越,把“供给侧结构改革”放在重要位置,促进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走向汽车生产力。我省要适应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注重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注重节能,减重,安全,舒适,智能化,提高适量的车辆生产能力,并专注于提高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研发能力,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产业集群。

4.1 巩固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的实力 依托武汉和襄阳乘用车产业集群,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低油耗,小排量,轻量化,小型化的汽车,加快高性能运动型多功能车(SUV)的发展,适度开发多功能车(MPV)和其他高端车。依托重点企业的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和科研院所,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竞争力;依托随州,十堰汽车生产基地,推动专用汽车和商用车的发展,差异化和高端化发展。扩大特种车辆的范围。重点发展道路养护车辆,环卫车辆,电动维修车辆,矿山专用车辆,桥梁施工车辆,快递物流,冷链运输,应急救援,消防,警察,机场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专用车辆,升级商用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水平将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4.2 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 湖北省汽车零部件发展空间比较大。从目前来看,湖北省汽车零部件整体水平还比较低,零部件自主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较弱。中国大部分零部件企业仍然依赖模仿生产,高层次的系统开发和模块化整合难以实施。因此,湖北省必须实现从大汽车省向强势汽车省的转变。除了一定规模的整车外,还要注重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创新,提高零部件的配套组装的能力。

汽车零部件主要从机械零件的发展转变为机械零件和电子零件的发展,打破了国际巨头在高端零部件领域的垄断地位。专注于高端汽车零部件,如控制系统,制动系统,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研发和生产,扩大零部件企业的生产规模,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升级汽车核心部件的市场竞争力。重点推进武汉凌电汽车电控系统有限公司汽车电喷系统技术产业化,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上汽通用武汉分公司9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东方特拉克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有限公司7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项目的建设和武汉远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ABS产业化的建设。

4.3 优化汽车产业布局 原则上,国家政策要求不再批准新的传统燃料汽车制造商,并严格控制新传统燃料汽车的生产能力。积极引导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电力系统,车辆研发能力等关键技术,并符合“新型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

一方面,湖北省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另一方面,也必须促进湖北省汽车产业的合理布局。从产业布局来看,武汉的汽车产业规模过大,不利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推动湖北省汽车产业的合理布局。“宜荆荆黄”(宜昌,荆门,荆州,黄石)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基础,当地政府和企业开发整车的积极性很高。从发展自主品牌的角度出发,重点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企业在湖北省部署自主品牌汽车。

4.4 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体系 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大力发展的阶段,市场还未饱和,前景非常广阔。全国多个城市都有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生产能力毋庸置疑,但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仍存在的风险,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中小型纯电动汽车的生产上,湖北省应稍稍扩大其生产规模。电池的回收系统应该更加完善,并且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应加大力度,形成独立的创新体系。汽车的驱动和控制系统是最为关键的,要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和质量把控。同时也可开展氢燃料电池堆,发动机和燃料电池组的技术研发。这对投资来说吸引力较强。5 湖北省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要提高湖北省的国际竞争力,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创新发展是需要一直坚持的,国家在汽车领域的长期发目标就是构建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平台,这可以真实反映目前国家对汽车领域的需求,急需突破和提高。所以该创新发展平台的建设,需要考虑到汽车行业发展的整体需求和方向,结合国家振兴汽车行业的相关策略。根据目前湖北省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改善,大力发挥现有的优势,结合汽车产业链的现状和特点,遇到的问题和整个行业需要发展的内容,再进行针对性地发展和改革。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汽车行业中的关键问题或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重点研究新车产品开发中的研发以及技术的升级和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提高其产量和质量,积极稳妥地发展分阶段改善湖北省汽车国际竞争力。

中国处于改革中最关键的阶段,其经济发展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汽车产业是中国目前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湖北省的汽车产业放眼全国都是不可小看的中坚力量,为了提高湖北汽车产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地位,为了显著提高以湖北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推动中国一直倡导的贸易全球化水平上升,提出的改善湖北省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相关意见和建议将大大改善现状。为了促进中国国力的提升,让我们共同期待吧!结束语 汽车产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上下游相关产业链长、技术含量高、带动的就业人数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北省汽车产业保持快速发展趋势,产业集群逐步建立,成为全国第六大汽车制造基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前文的分析,湖北省汽车国际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自主品牌综合竞争力较弱、新能源汽车产量及规模不足、零部件实力不足、技术创新不足、产能不足等,为了提高湖北省汽车的国际竞争力,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巩固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的实力、优化汽车产业布局、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体系、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等措施,通过各项对策,提高湖北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同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出新的思路。应以此为契机,加快湖北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汽车大省向汽车强省的跨越。

致 谢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一开始对整篇文章的构思不清楚、不清晰到渐渐明朗、渐入佳境,这中间离不开指导老师xx讲师的帮助,xx讲师点拨了我、启发了我,在后期的改进中,xx讲师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这里很感谢指导老师对我的帮助,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帮助我、指导我,很感谢老师在四年的时间里对我的教诲,我受益匪浅。

人才国际竞争力 篇3

【关键词】导游人才;国际竞争力;培养策略

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产业,国际旅游人数从1950年的2500万上升到2012年的10.35亿。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3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以3.3%的速度递增达18亿人次。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2012年世界旅游收入达1.3万亿美元,占全球生产总值9%。中国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2012年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国,仅次于法国和美国,其入境游客人数达5770万,旅游收入达500亿美元[1]。世界各国为了增加旅游收入,不断提高旅游国际竞争力,优秀国际导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各国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优秀的导游能让游客享有更美好的体验,创造旅游地优质品牌和形象。导游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直接影响我国国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导游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也成为旅游业发展最紧迫任务。

一、导游人才国际竞争力分析

当今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国际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核心,学者们非常重视对人才竞争力的研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这里的技术差别也是拥有劳动技能的差别。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提出的核心竞争力概念,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者技术,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这也是独具技能人才的贡献。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体系将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因素分为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支持、企业战略与结构四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重要的构成因素,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内容。

世界经济论坛在其《2013年旅游竞争力报告》中,将各国旅游竞争力分为旅游监管构架、旅游商业环境和基础设施、旅游人力及文化和自然资源三组一级指标,旅游人才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包括教育、培训和可用的合格劳动力,我国的旅游人力资源竞争力世界排名为第38位[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旅游竞争力衡量指标》报告中提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是指对区域内外旅游者展示其最大吸引力,并能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创新、有吸引力的旅游服务,从而在国内或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份额,保证旅游资源能够有效地支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旅游竞争力包括旅游治理、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价格竞争力、交通便利性、旅游地品牌、自然与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3]。

旅游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如何有效评测旅游业人力资本的优势,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人力资本就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时所具备的的技能和能力,是决定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要素,人力资本的衡量包括四支柱,即: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受教育状况;劳动力和就业状况;环境支持状况 [4]。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在论及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时,强调要考察工作量和技术能力、人力成本,同时也要考虑标准工时和劳动伦理的表现。人力资源可以做金字塔形的分类,包括工匠、电子工程博士、电脑程序员等不同的劳动层次[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倪鹏飞、潘晨光提出,人才国际竞争力是指与其他国家相比,一个国家拥有较多人力资本的群体在一定的生活环境、创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宏观环境条件下的财富与创新能力,人才国际竞争力指标包括人才本体、人才环境、人才创富和人才创新四个方面[6]。

根据以上学者们对人才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作为国际旅游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内容,导游人才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导游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成长环境等各类因素有机综合的高度凝聚,因此,导游人才国际竞争力既是导游人才这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比较,又是其作用效果和产出的国际比较。从本质上看,导游人才国际竞争力是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系统竞争力,包含了导游人才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素质及价值创造能力,是构成因素良性互动所形成的综合实力。导游作为国际旅游活动重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担负起旅游目的地和游客之间沟通的桥梁,是旅游体验的直接引导者。导游服务素质和创新能力是衡量一国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导游人才国际竞争力评价要素包括人才本体、人才环境、人才财富创造能力和人才创新能力。导游人才主体是人才竞争力的主导核心,包括导游人才的存量和增量水平;导游人才环境是人才竞争力的综合保障,包括导游成长的生活环境、创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宏观环境;导游人才财富创造能力是人才竞争力的基本支撑,包括导游人才的劳动所创造的国际和国内旅游收入;导游人才创新能力是人才竞争力的跨越引擎,包括导游人才对市场开拓和旅游接待能力的借鉴和创新。

二、我国导游人才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目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公布的《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我国2012年全国旅游总收入达2.59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上升15.2%,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支柱型产业[7]。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导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人才国际竞争力的四个要素看,我国导游人才的国际竞争优势远不能适应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如下四点。

(一)我国导游人才本体优势不明显

人才本体包括现实人才和潜在人才。从我国导游的现实人才看,根据国家旅游局2012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公报,我国到2012年年底共有旅行社24944家,但从我国现有导游人数看,2012年全国各大旅行社直接就业人数仅为31.8万人,远不能满足旅行社游客接待的需要。从导游的学历结构看,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为22.3万人,占70%以上[8] 。以昆明市导游人员为例,高中(中专)学历占30.5%,大专层次42.3%,本科26.3%,硕士以上为0.9%。从导游的发展空间看,初中高导游等级对导游就业和收入联系并不紧密,并且不能纳入职称体系,导游考级的积极性并不高,我国持IC卡导游近60万人,但中级导游仅2.4万,高级导游1400人,特级仅27人[9]。endprint

从我国潜在人才的供给看,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行社对高等旅游院校培养高素质导游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到2012年末,我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开设旅游系(专业)1097所,在校生57.62万人,2012年我国旅游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达15万人以上[7],但旅游企业普遍反映招聘困难,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旅游人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旅游教育毕业生则普遍存在行业就业率低、流失率高的现象,潜在人才转化为现实人才的比例较低。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针对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调查显示,2012年超过半数的受访高校行业就业率平均在50%以下,行业稳定就业率平均在30%以下[10];低行业就业率和低行业稳定就业率成为旅游院校潜在人才难以转化为现实人才的主要表现,这也体现了社会对导游工作的预期较低的现状,一是对导游工作社会地位的预期,人们认为旅游业是伺候人的行业,社会地位低,其社会地位很难有上升的空间;二是对导游薪酬的预期,近年来旅游企业有意识地降低导游薪水,甚至不给导游薪水,以维持旅行社竞争优势,这形成了社会对导游工作的一种观念,认为导游工作就是低薪水、不稳定的工作;三是对导游工作状况的预期,很多家长担心做导游工作日晒雨淋,工作很辛苦,只能是年轻人干的活,年龄大了要转行,又要面临职业挑战。

(二)市场竞争状态难以形成有利的导游人才环境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行社数量不断增加,到2012年年底已达到近2.5万家,年增长率为5%。旅行社的快速扩张,导致区域内旅行社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有效争夺客源,旅行社纷纷采取降低价格手段,旅行社营业利润的下降,难以有效支撑稳定的导游队伍,很多旅行社少养或者不养导游,从而降低旅行社运营成本。大多数导游成为自由职业者,行业内的相互介绍成为导游寻找工作机会的主要途径,旅游旺季带团任务多,导游收入就高,旅游淡季任务少,导游寻找其他工作机会,以弥补收入的下降。

旅行社以价格竞争为手段的发展战略,影响了导游人才环境,一是导游的收入不稳定,尤其是兼职导游从旅行社获得的收入仅为按天计算的导游服务费用,需要安排游客购物或增加观光景点以增加收入,淡旺两季的收入相差甚大;二是导游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带团期间奔波于各地,家庭工作很难两全;三是宏观的社会环境对导游工作造成较大压力,社会舆论对导游的负面评价,导致游客对导游工作的不尊重。

相对不利的导游人才环境形成流动性强的人才队伍,呈现年轻化和低学历化特点。昆明学院针对昆明市的导游人才的调查报告显示,40岁以上导游人数仅占导游队伍的0.6%,20-30岁年龄段导游人数占72%,大专以下学历占73%;年轻人在选择未来职业规划时,仅14%的人选择继续做导游,47%的人选择放弃导游工作,准备转行[9]。不利的导游人才环境导致导游人才队伍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难以吸引高素质导游人才加入或坚守导游工作。

(三)导游人才创富能力增强

人才创富是指财富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个体或整体创造国民财富的水平。从2012年我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看,该年度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9.57亿人次,收入2.27万亿元人民币,接待入境旅游1.32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500.28亿美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8318.27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9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2%。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GDP)52万亿人民币数据,旅游业收入占GDP总值为5%,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7]。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2年度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2012年度全国旅行社旅游营业收入为3374.75亿元,同比增长17.51%;旅游业务营业收入3096.75亿元,同比增长17.9%;旅游业务利润148.28亿元,同比增长11.82%。其中国内旅游营业收入1878亿元,出境旅游营业收入936亿元,入境旅游营业收入282亿元,分别占整个旅游营业收入比重为61%,30%和9%[8]。

按照旅行社年度统计所提供的31.8万直接从业人员计算,人均旅游业务营业收入达97万元人民币,这体现了我国导游人才创富能力不断增强,也反映了目前我国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远少于实际从业人员的现实,大量兼职导游和学生导游队伍的存在,对稳定我国导游队伍、保证我国导游服务质量是一个严重挑战。

(四)我国导游人才创新质量不高

天津商业大学苑春鸣、葛亚军提出,国际化旅游发展的背景是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化所带来的旅游市场、投资和人力资源的国际化,形成了人力资源市场的两极分化,即低端市场和高端市场的分野。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旅游业,低端人力资源市场难以走向国际化,而高端人才总量短缺,争夺激烈,并且在国际范围内流动,高端人才在服务创新和发展战略创新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11]。

作为高端导游人才,需要具备全球视野,能够具有国际对接、交流和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目前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落后于市场的成熟,并落后于旅游者的特征和需求变化,旅游业在批量生产“千人一面”的没有个性化的程序化产品,旅游者不能经历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神圣的“高点”,不能通过旅游从业人员的审美中介获得一种“超然的情绪和感受”,就难以感受旅游过程的“物有所值”,因此,创新不仅是旅游者的需求,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化旅游要求将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放到全球旅游环境中接受游客的考验和评价,对于旅游接待的创新要求更为迫切。

创新是一种弃旧图新、破旧立新的独创性活动,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和进一步发现新问题并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变化等过程,是一种包含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专业素质等要素构成的综合能力,从目前看,我国高端导游人才日渐稀缺,从昆明学院的调查结果看,本科以上导游人才为26%,硕士以上为0.6%,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导游人才为27%,留学归国人才更为稀缺[9],旅行社很难吸引创新型人才加入导游队伍,也很难挽留优秀人才继续服务于旅游业,这也导致我国旅行社服务低端化、价格竞争激烈化、旅游产品同质化,很难走出旅游创新的发展之路。endprint

三、《旅游法》颁布对我国导游人才国际竞争力发展态势分析

迈克尔·波特在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时,强调政府角色的作用,“产业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是正面还是负面,要看它对钻石体系的影响。它的意义也要根据公共政策的表现加以观察”[12]。2013年10月1日我国实施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随着新法的实施和旅行社竞争方式的逐步调整,建立适于导游生存和竞争的良性生态环境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新《旅游法》的实施对我国导游人才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变化产生以下影响。

(一)通过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改善导游人才环境

我国导游人才国际竞争力滞后的根源在于旅行社无序竞争,主要表现为重视价格竞争忽略人才培育,重视客源数量忽略游客体验。这种重利润轻服务的旅行社发展已成为恶化导游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为有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新《旅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政府以法律方式约束旅行社的低价无序的竞争态势,引导企业走向质量竞争的轨道。

随着新法的实施,政府对旅行社购物活动进行限制,旅行社过去依赖低价团、“零团费团”的竞争策略已经难以为继,旅行社运营成本上升,导致旅行社不得不提高了游客参团门槛,东南亚游、韩国游、丽江游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费用出现了大幅上涨,游客支付高价旅游费用同时,对导游的服务质量也有了更高要求,旅行社的未来竞争将逐步转向以质量求生存、以优质服务求发展的道路。

旅游服务质量成为旅行社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优质的导游人才成为旅行社争夺的对象,导游人才环境将逐步得以改善。新旅游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导游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旅行社临时聘用导游为旅行社提供服务的,应当全额支付导游服务费用。旅行社为了获得稳定的优质导游人才,不断提高导游收入水平,并将导游人才纳入旅行社正式员工编制,树立旅行社服务品牌,形成适合导游生存和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

(二)旅行社竞争战略的改变将形成人才的有序竞争

目前旅行社导游人员等级差别和服务水平还难以形成收入差异,初级导游、中级导游、高级导游和特级导游的收入没有太大区别,尤其是兼职导游的服务费用几乎相同,这也影响了导游人员考取导游等级的热情。导游等级的差异跟导游服务水平高低有直接联系,导游等级越高,导游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水平也将逐步改善,其带团经验也更加丰富,因此,改革导游队伍的等级制度,将导游等级直接和劳动部职称体系挂钩,与导游的工资收入挂钩,将对导游的业务水平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导游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旅行社内部还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导游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也没有将导游的服务水平和导游的奖金制度挂钩,导致导游队伍“干好干坏一个样”,旅行社的游客电话跟踪回访虽然形成了企业制度,但游客满意度的高低并没有影响导游人员的收入水平,更难形成对兼职导游队伍的约束和激励。随着旅行社竞争策略的转变,企业内部将更加重视对导游服务水平和职业态度的评测,这也将形成导游队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酬薪不等的收入体系,保证旅行社导游人才的有效激励和服务能力提升。

(三)服务品质竞争会使导游的创富和创新能力提升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将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作为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因素,新颁布的旅游法影响了旅行社未来的发展战略,同业竞争内容的转变和竞争策略的调整将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构建有差异的导游人才薪酬机制,将极大发挥导游的人才创富和人才创新能力。

导游的服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不仅影响旅游者对导游服务质量的评价,更影响企业的品牌和客源质量,优质的导游队伍本身就成为旅行社不断增值的品牌,从而赢得更多客源。导游的人才创富水平得到提高,旅行社的业务收入和利润将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导游人员不断吸纳国外的导游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创新导游服务技能,为旅游者安排更灵活、更人性化的旅游活动,最终形成导游人才个人服务口碑。未来旅行社的竞争将更加重视对人才的竞争,形成有差异的薪酬体系也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导游队伍,提升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

(四)旅行社转型将影响导游人才本体竞争优势

目前导游现实人才和潜在人才竞争实力的欠缺,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导游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期不高,尤其是导游个人收益、社会保障和职业发展的前景预期影响优秀人才选择导游工作。旅游企业竞争战略的转型,企业内部建立起以导游等级和服务水平为标准的有差异的薪酬体系,将会不断充实导游人才本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导游工作。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大,政府更加重视旅游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我国目前建立了完善的旅游教育体系,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包括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学历层次的旅游教育,受教育人群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导游人才本体的潜在人才竞争优势明显,但转为现实导游人才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旅行社人力资源的开发策略,在于旅行社发展战略的定位和区域内旅行社竞争态势的转变。只有当导游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才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入导游队伍,才能不断优化导游人才的选拨机制、培训机制、薪酬机制、创新机制。因此,形成导游队伍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建立导游队伍学历、级别、服务水准与工资奖金挂钩的薪酬体制,形成导游人才内部培训和学历提升常态激励机制,建设导游分级管理和使用制度,构建导游队伍晋升奖励、有序竞争和流动的人力资本发展策略,才能真正形成导游人才的国际竞争优势。

四、结论

发展旅游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着力打造旅游强省、强市战略,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但却忽略了导游人才国际竞争力的培育。西方国家包括法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旅游业经久不衰,就在于他们拥有十分完善的旅游和导游人才发展战略,拥有十分成熟的导游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不断提升导游服务质量,能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够在游览过程中体会到温馨的关怀和周到的导游服务。增强我国导游人才国际竞争力是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在未来竞争中获得更多旅游市场份额的依托。导游人才国际竞争力的培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旅游院校甚至社会的积极参与,重构我国导游良性人力资本生态竞争环境,建立以人才竞争为本的旅行社发展战略,保证我国旅游发展的人性化、科学化和可持续性,这也是我国未来旅游发展应该坚持的方向。endprint

参考文献

[1] 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Tourism Highlights 2013 edition,[EB/OL](2013-10-12)http://dtxtq4w60xqpw.cloudfront.net/sites/all/files/pdf/unwto_highlights13_en_hr_0.pdf.

[2] 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3 [EB/OL](2013-04-10)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TT_Competitiveness_Report_2013.pdf.

[3]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for Measuring competitiveness in Tourism, [EB/OL] (2013-2-1) pp.14-16.

http://www.oecd.org/cfe/tourism/Indicators%20for%20Measuring%20Competitiveness%20in%20Tourism.pdf.

[4] 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Human Capital Report 2013, [EB/OL] pp.12-16 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HumanCapitalReport_2013.pdf.

[5](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p68.

[6] 倪鹏飞、潘晨光,人才国际竞争力-探寻中国的方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p35.

[7] 国家旅游局.《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公报》[EB/OL](2013-09-12)

http://www.cnta.gov.cn/html/2013-9/2013-9-12-%7B@hur%7D-39-08306.html.

[8] 国家旅游局.《国家旅游局关于2012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的公报》 [EB/OL](2013-07-05)http://www.cnta.gov.cn/html/2013-7/2013-7-5-16-3-20291.html.

[9]中国青年报.《导游学历低,小语种导游少影响国际竞争力》[EB/DL](2013-08-30)

http://travel.people.com.cn/n/2013/0830/c41570-22747471.html.

[10]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编写,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2012[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p67.

[11] 苑春鸣、葛亚军主编,国际化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p11.

参与国际竞争需吸引海外优秀人才 篇4

一直关注该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表示, 过去我国的发展主要靠招商引资, 现在我们则要靠招才引智。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吸引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 需要人才跨越国界、地域的自由流动。现在我们内地出去的移民人才已经有700多万人, 留学人才回国的不到1/3。海外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严重障碍, 中国人才流失十分严重, 急切需要出台新政策以适应新的国际人才竞争。

韩方明委员说:“印度在处理双重国籍问题上的经验非常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印度基于对人才的需要和海外强烈的放松双重国籍政策的呼吁, 近年内推出了印度裔卡 (PIO) 计划和印度海外公民证 (OCI) 计划。海外印度人才持有印度裔卡或海外公民证者, 在印度申请购房、医疗、社会保障、所得税、贷款额度、风险投资基金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享有‘本土公民待遇’, 但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印度裔卡计划主要针对在海外成长的印度人后代, 符合条件者就能获得为期15年、可多次入境印度的印度裔卡。‘印度海外公民证’计划主要针对原籍或双亲、祖父母为印度公民的印度裔, 若其所在国认可各种形式的长期居民权, 则有资格申请印度海外公民证。印度这一举措解决了海外印度裔人士多层次的要求和国家吸引人才的需求。截至2010年, 根据印度大使馆的统计, 印度已经发放了400万张印度海外公民证和700张印度裔卡, 极大地促进了海外印度人才的回流与环流。”

韩方明委员介绍说, 中国特有的国情不适合全面开放双重国籍, 可以考虑采用类似印度的“海外公民证”或“海外华裔卡”政策, 替代部分附加在双重国籍政策的职能。“海外公民证”主要适合原籍中国的人士, 可以终身免签证;“海外华裔卡”主要适合海外华人的第二代、第三代, 可以15年免签证。两种证件都可以享受除选举或被选举等政治权利以外的本地居民待遇。这样可以不花一分钱, 就可以起到对海外人才进行长期甚至是永久性的引进, 有力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更好实施。

香港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浅析 篇5

一、从IMD的指标体系看香港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优势

香港是高度发达的城市型经济,虽然自然资源匮乏,但近40年来其经济总体上保持持续发展,国际竞争力也因此不断提升。迄至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国际竞争力已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名列前茅。但近几年来,香港国际竞争力大幅滑落。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4月公布的20国际竞争力年报,在参评的47个各国和地区中,香港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从第七位猛跌至第十二位,这是自香港世界排序在1995~保持四年获得第三位历史最好名次以来连续两年大幅滑落。世界经济论坛(WEF)年9月公布的200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对香港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显示同样类似的结果:香港世界排序由19的第三位跌至第八位。但与此同时,根据IMD对香港国际竞争力八个大类指标的评价体系,以及结合其他一些著名国际组织对香港的评价,不难发现,香港许多指标排序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有的甚至没有下降反而上升,显示出在全球范围内香港国际竞争力具有较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政府作用。政府政策有益于增强竞争力的程度。1992年以来,该项指标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二,并与第一名得分十分接近。香港一直采取以积极不干预为特色的政策取向,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条件,创造有序的市场环境,迫使企业改进经营效率。政府的管理模式运转高效廉洁,利于企业充分及时地把握市场机会,有效地经营企业资源。从IMD2000年国际竞争力年报所列出政府行政效率的11项指标看,香港在政治体制如何适应当今经济挑战,政府政策获得支持等五个项目上世界排序第二,在政府干涉不妨碍商业发展环境,官僚主义不妨碍商业发展等四个项目上跃居世界第一。3月亚洲讯息报告的一项调查,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4个代表性的国家(地区)中,香港公务员是“最不官僚”的一支队伍。香港特区政府从容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其后推出盈富基金等措施无不体现出政府高效果敢的经济管理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对保持和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国际化程度。这是通常衡量国家(地区)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参与程度的指标。作为高度开放型的`经济体系,香港经济的运行一直与国际经济息息相关。在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市场准入、汇兑自由等经济领域,香港均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而充裕的外汇储备,优良的税务制度和货币政策等也易于同国际市场接轨。《财富》杂志对全球最适宜营商城市的评价中,香港从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的第一位。其他诸如美国卡托研究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也从各个方面对香港国际化给予极高的评价。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出版的年报告都显示,香港经济自由度连续多年世界夺冠,从一个侧面表明其国际化程度占有较大国际竞争的现实优势。

3.金融环境。该项指标用来评价国家(地区)资本市场的发育状况和金融服务的质量。香港是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其发达和成熟的资本市场与良好而有信誉的金融服务相结合,不仅具有满足企业需求变化的足够弹性,而且是冒险企业家投资的理想场所。同时香港为外国公司提供进入当地资本市场最平等的途径。外商在香港的投资收益相当可观,有价证券投资收益流入大于流出的增幅,都对外商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引人注目的是,金融环境一直是香港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优势最为显著的一项指标,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金融环境世界排序不降反升,体现了香港金融环境国际竞争力上的现实优势。

4.企业管理。这是评价企业管理在创新,赢利和责任方面有效程度的指标。香港企业在生产率,经营效率上表现相当出色。企业运行的商业环境良好,企业内部的运作管理和经营战略渐趋于成熟,表明其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香港企业

人才国际竞争力 篇6

当前,普通高等院校的应试教育模式暂时难以改变,大学应该帮助学生实现从书本(理论)到社会(实践)的转变。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成熟、理性地思考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应当贯穿大学生活始终,而不仅仅只在临近毕业时催促学生签约以保就业率。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这充分表明中央政府支持和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决心。

当前,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使职业教育和学生就业无缝对接,企业与职业院校无缝对接。同时,为满足现代社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需要,我国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灵活的教育模式,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取长补短。

众所周知,英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比较发达,而近十多年来,英国政府在职业教育领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金,目的是缩小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差距。在英国,14岁以上的人士都可以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这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很多已经大学毕业的人会到职校培训劳动技能,而从职校毕业的人也可进入大学深造。人们可根据自身需要,在职业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之间“穿梭”。此外,职校的课程有半日制、全日制或每周上几小时,供不同需要的人选择。

通过与英国职业教育的对比,我们更加坚信,要加大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力度,以市场导向为中心,培养实用型的国际精英。

一、灵活选择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

根据市场导向和个人志向灵活选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即职业高等教育期间可以继续选择就读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期间后可以继续选择职业高等教育。建立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优势互补,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机制。

二、扩大职业教育的学历模式,建立多元化职业教育基地

由现有的中专、大专,向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多个阶段式学历模式发展。让学员根据自身的学习现状灵活选择相应阶段教育。

将职业教育院校建设成为集教学、实践、实验、科研、生产为一身的多元化人才培养基地。始终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在学习阶段深入一线进行实践,实践加理论,理论再实践。同时根据一线工作实践所反应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专题研究。这样,既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能够开展针对性的探索与研究,相信经过努力,实施技术改造,会有更多一线的实际问题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做到学有用,研有果。

三、以各职业院校专业特色为重点,突出培养专业性人才

各院校重点专业领域各有不同,应发挥各校所长,深入重点专业研究领域培养人才。切勿盲目求大求全,扩大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学校应该做专做细,培养更多具有专业优势的、有竞争力的职业人才。

四、加大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院校招生部门应长期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企业详细人才需求以及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招生工作,有目标地进行实践与教学,学员定期去企业进行实习,带着实习问题进行研究与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职业人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学员从学校到企业角色的快速转换,为企业节能增效提供有力的支持。学校积极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到专业授课和专项研究中来,使学校和企业学习和工作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建立终身教育模式

职业院校必须根据企业和企业从业人员需要开展定期的技术与理论知识培训,吸引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培训,以满足企业人员知识更新的需要,改善企业员工的技术知识结构,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做到边工作,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职工可根据需要,选择在职或脱产学习。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与困难,在学习中研究解决,从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

六、加强基础教育,培养国际型职业人才

中国企业正稳步挺进国际市场,因此,职业院校要紧密了解企业全球化的需求,加强英语等基础学科教学,一方面让学员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可以进行英语对话并能熟悉海外语言环境;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领域的英语知识补充,使学员具备海外工作的专业英语基础,适应海外工作环境。

总之,为了应对国际竞争与挑战,我国必须重视并快速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取长补短,培养更多国际型的职业人才。

人才国际竞争力 篇7

一、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当世界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 影响国家主体地位的已不再是资源和金钱。全球化已将全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各国家之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 那么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以我国船舶行业发展为例, 自新中国建设成立以来, 我国船舶行业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但是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仍有不足。从师资队伍上看, 我国仍有部分教师未取得良好的教师培训, 并且大部分船舶行业的教师仍只授理论不讲实际, 因此必须成立一个强大的师资团队,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2在加强国内师资建设的同时, 还可以从国外引进优秀的专门人才, 以船舶作业为例, 由于我国现场作业水平有限, 这时就可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广泛开展横向、纵向的学术研究。

二、教材、教学内容建设

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还应从教材、教学内容建设角度出发。以船舶行业为例, 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对 “三位一体”教学思想理解不足, “三位一体”即知识传授、能力建设和人格培养为一体的教学思想。据有关学者调查, 当前我国多数教学内容与实际并不相关, 因此, 笔者认为要想正确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应从实际出发, 对教学、教材应有如下要求: 教材应以自编教材为主进行教学, 并且自编教材力求贴近工程实际, 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时效性和前瞻性, 又可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对人才的竞争, 培养面向各个领域、文化、思想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精英人才是全世界各国家的共同目标。据笔者调查, 我国现阶段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仍有不足, 为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 笔者根据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 教学方法的改进

以船舶行业为例,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大部分教师太过重视书本知识, 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过于忽视, 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笔者认为学校应加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教学法、实验室现场教学。采用这些先进教学方法, 可以让学生从现场了解所学内容, 并且应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教学法可以提高课堂活跃气氛、引起学生兴趣, 渲染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欢乐中了解所学知识, 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 教学手段的创新

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 还要有良好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多以 “填鸭式”教学为主, 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对开拓学生的创新思想极为不利。科技的进步带动教育的发展, 在科技的驱动下, 新的教学方法纷纷出现, 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教学做一体化、采用虚拟技术教学、仿真实训、现代开放式网络教学。利用这些先进教学方法可以大幅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可以利用其生动性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四、教学管理的探索

21世纪是知识、人才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良好的教学管理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措施。笔者认为, 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仍存在很多不足, 如教育平台太过保守, 未能让学生对本校有太多的了解, 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消极心理, 甚至对学校产生反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潮, 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也应该有所改善, 例如, 构建一个以网络为平台的、面向学生的学习系统。笔者认为, 好的管理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障。

五、课程考核方法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大多数是以笔试成绩来确定学生成绩的优良, 毋庸置疑, 这种考核方式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新时代下, 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因此, 必须创建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可实行的考核方案, 在课程考核方面要做到 “重能力, 重实践、参照平时”的综合考核体制。

六、结语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的又一重大措施。加强创新型人才建设是每个高等学校必须重视的,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为加强学校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应重点探究教学师资队伍、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管理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淞月.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2.

[2]马俊.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12.

人才国际竞争力 篇8

一、高职国际贸易人才的供需错位缺失现象

入世以来, 我国贸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特别是《新外贸法》实施后, 具有外贸权的公司和个人大大增加。根据我国现有具有外贸权的公司拥有人才的平均比例计算, 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远大于我国高等学校每年培养的外贸类毕业生的规模, 而外贸类毕业生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同时, 江苏沿海开发所涉及的商贸、港航等相关产业也需要大量的高职国际贸易人才, 作为内地十大港口之一的南通就拥有着众多的船舶代理公司, 集装箱码头公司, 货运代理公司, 通过对这些公司的问卷调查, 笔者了解到他们均需要具有较强外语运用能力、熟悉外贸、物流、船务等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业务能力的高职国际贸易人才。

然而我国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市场却出现了供需错位缺失现象。从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看, 一方面, 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就业不甚理想, 专业对口率不高, 甚至被有些研究机构列为“黄牌专业”。另一方面, 许多外贸、货代、船务公司却招不到合适的国际贸易人才。这种现象如不能尽快解决, 势必对江苏沿海地区国际化的发展和高职国际贸易教育的改革深化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甚至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笔者看来,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实践技能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而这种原因的造成和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

二、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

企业需要的是有较强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并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要求大学毕业生一踏入企业就能进行独立的操作, 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沿袭学科本位的“唯学”型的模式, 忽略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 只注重普通教育中的“学科性和系统性”, 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人才供给和需求出现了断裂现象。

(二) 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尚未完成

对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任务与能力特点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梳理, 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尚未形成。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按“商务”加“语言”加实践进行简单组合的形式, 把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商务类课程与语言类课程分割开来, 结果“商务知识”和“语言知识”不能融合, 理论和实践不能融合, 这两种情况导致“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衔接不够, 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程度低, 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与商务技能的训练与现实职业岗位结合不紧, 导致了毕业生的商务知识和技能一般, 英语能力薄弱。

(三) 师资结构与“双师”素质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师资结构与“双师”素质问题日益凸显。现阶段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由于学习及工作经历造成了专业局限, 英语出色、专业知识扎实、有商贸行业从业经历的教师极少;理论教师偏多, 实习指导教师不足;获得硕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偏少, 而缺乏商务知识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偏多, 师资结构未形成良好的梯队。从校外聘用的兼职教师是专业发展的补充力量。这些兼职教师拥有娴熟的商务操作技能和广泛的行业背景知识, 可以组织安排或协助安排学生到企业的相关部门、现场进行观摩实习, 但是这部分教师多为行业精英, 难以有精力广泛参与日常教学工作, 只能以讲座和实习指导的方式参与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工作。

(四) 校企合作平台缺乏还处于浅层面

从对南通地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的调查情况来看, 校企合作平台的缺乏是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的一大障碍。当有开展校企合作需求时, 往往要发动教师去联系企业, 这为校企合作工作

的开展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需要专业教师长期不懈地与企业保持联系, 对于教师个人关系的依赖大;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流于表面化, 校企关系松散, 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合作仅停留在实习基地提供、定岗实习、参与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合作等浅层面上。

三、构建高职国际贸易人才竞争优势的具体措施

(一) 提高认识, 准确定位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深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这为高职国际贸易教育进一步加快改革, 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政策依据。作为直接服务于江苏沿海地区国际化发展的高职国际贸易教育, 要紧紧抓住国家战略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发展, 主动融入江苏沿海地区开发进程。首先应瞄准江苏沿海开发的需要, 加强相关产业发展调研、专业发展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 加强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江苏沿海国际化发展的匹配度。其次瞄准技能型人才规格, 即人才规格与学校定位, 培养什么规格人才的问题。高职国际贸易教育必须明确自身在江苏沿海开发产业结构和教育结构中的地位作用, 错位发展, 有序竞争, 办出鲜明特色。在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 应明确职业导向, 遵循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与江苏沿海开发第一线人才的成长规律, 走出一条有特色高素质技能型高职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之路。

(二) 以职业导向构建合理的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涉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 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 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根据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职业导向性是高职国际贸易课程的显著特征之一, 高职国际贸易是“必要的商科专业知识+英语基础语言+实践技能的培养”的综合体, 该模式是以“重视基础, 拓宽口径, 强化实践, 提高素质”为原则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偏废。课程设置体现“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 要从涉外行业的“大商务领域”的相关职业分析和岗位群人手, 围绕学生的发展与自我发展, 培养与自我培养展开再塑过程, 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职业素质、技术和技能, 并据此设计所需的教学内容, 按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来推进课程及教学体系改革, 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 突出职业素质教育和岗位应用能力, 侧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从而凸显该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特色。依据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及人才需求体系的性质,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加大模拟实训和全真实训环节的实践性教学比例。将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课堂教学、模拟实训和全真实训有机融合, 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建立一套完善、实用、有效的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体系。

(三) 打造“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

1. 加强校内培训,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一是组织“青蓝工程”, 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 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二是聘任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 定期举办讲座, 开阔教师的视野, 使教师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三是鼓励专业理论课教师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和实习指导工作, 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锻炼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 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制度, 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

要积极创造条件, 有计划地安排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到进出口企业、港航企业等单位进行顶岗锻炼, 培养其双师素质, 把行业和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校企合作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将企业经历和实践锻炼要求纳入专任教师评聘、使用和激励政策。

3. 以优惠政策引进富有实践经验的港航企业中高级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要面向社会, 引进有本科以上学历、又有五年以上港航、外贸企业工作经验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充实专业教师队伍, 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人才引进以后, 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四) 切实构建出走“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已形成的校企合作多为学校求生存、求发展主动向业界寻求合作伙伴, 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校企关系松散。这种合作, 离校企合作的真正目标, 即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 将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3]因此如何深化校企合作, 切实有效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找到校企共同利益的切入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 高职院校和企业是独立的利益主体, 有各自的利益诉求, 高职院校的“一厢情愿”不足以形成校企合作的基础。调动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寻找到能使学校、企业共同受益的切入点。阿里巴巴校企合作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阿里巴巴与众多高职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 开启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新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 推动网络贸易实战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 阿里巴巴利用自身的海量客户资源的优势, 增强学生外贸网络营销实战能力,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 阿里巴巴将培养出来的具备一定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输送给众多中小企业。这种合作模式兼顾学校、参与合作的企业、用人企业三方的利益, 达到整合三方资源、降低各方成本、凸显各方优势的合作目标。高职国际贸易专业面对江苏沿海开发所带来的机遇, 一方面, 在充分地进行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的前提下, 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 提出双赢的校企合作方案。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利用高职院校这个平台, 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培养高职国际贸易人才, 能够优先挑选优秀毕业生, 也可借助高职院校的师资和硬件环境对本企业的员工进行长期有效的培训。

2. 政企校联手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可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办公室, 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提供合作需求信息、提供合作建议等。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为例, 为了主动适应江苏沿海开发的需要, 政府部门可以由外经局、港务局、海关等部门牵头, 由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作为成员, 成立服务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及相关专业 (如商务英语、国际航运业务) 的校企合作办, 合作办可以设立在学校或企业, 建立通畅的合作渠道, 定期召开研讨会,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或者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行业企业及地方政府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 统一协调相关问题, 为校企合作发展提供咨询、指导与服务。此外, 、政府为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可制定相关制度:解决企业参与教学、兼职教师聘任、教学内容更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问题;改革校内人事管理分配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安排一定比例给予企业兼职教师;教研项目、教学成果评审要安排比例给予企业兼职教师或合作企业参与申报。

四、结语

江苏沿海开发需要大量的高职国际贸易人才, 这为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要充分意识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构建高职国际贸易人才竞争优势, 实现高职高职贸易教育为发江苏沿海开发服务, 实现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江苏沿海地区国际化良性互动, 为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做出应有贡献。

摘要:沿海开发需要大量高职国际贸易人才, 而人才市场出现供需缺失现象, 毕业生实践技能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产生这些现象主要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的深层体系构建尚未完成;师资结构与“双师”素质问题日益凸显, 校企合作平台在浅层面运行等原因。高校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构建科学有效的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打造双师型和专兼结合的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 切实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高素质技能型高职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肖扬.国际贸易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 2010 (23)

[2]于永芳, 刘常青, 徐兴林.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8 (2)

人才国际竞争力 篇9

2009年中国国内汽车销售量1340万, 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车销售市场。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汽车产销量仍同比增长45.68%, 汽车产业成为金融危机中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我国的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也面临着重大挑战。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 缺少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 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壮大变强。

可喜的是, 近两年来, 在我国乘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合资企业纷纷开始推出自主的品牌。从广汽本田“理念”, 到近期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东风日产“启辰”, 以及东风本田、神龙汽车和长安PSA等合资企业相继发布打造合资自主品牌的意向, 合资自主在中国如今已然形成“燎原”之势。但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显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在这方面我国的商用车行业却是一个成功的样本。通过对商用车行业的比较研究可以给尚为弱小的自主品牌乘用车提供一些发展的借鉴。

二我国商用车与乘用车国际竞争力分析

1. 研究对象的界定

从2005年起, 我国采用新的汽车分类标准, 新的车型统计分类是在参考GB/T 3730.1—2001和GB/T 15089—2001国家标准, 结合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制订的。在大的分类上基本与国际较为通行的称谓一致, 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新分类标准的一大特点是与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HS编码具有一致性, 保证了数据的可用性。本文研究对象见表1。

2. 国际竞争力分析

(1) 国际市场占有率:i国j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Xij/Xwj) ×100%

式中: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总量 (额) ;Xwj表示世界产品的出口总量 (额) 。因此, 这个比重越大, 就说明该国某产业的出口竞争力越强, 反之, 则说明该国i产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越弱 (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我国商用车与乘用车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上有着巨大的差距。商用车占有较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特别是客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从2005年的7%提高到2009年的28%, 提高速度非常快, 表明我国的客车在国际市场当中有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货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虽不高, 但是其比率逐年上升, 其国际竞争力在不断的提高, 2009年其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4.2%。而相比之下, 乘用车特别是轿车的国际占有率却是十分低, 2009年为0.3%, 几乎为零, 这表明乘用车做为整车出口的数量是十分稀少的, 乘用车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十分低下。

注:本文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于联合国统计署网站 (http://comtrade.un.org/) 。

(2) 贸易竞争指数TC:

TCij= (Xij-Mij) / (Xij+Mij) 式中:TCij为贸易竞争指数;Xij为i国j产品的出口总量 (额) ;Mij为i国j产品的进口总量 (额) 。

TC指数的取值范围为 (-1, 1) , 一般认为, TC值大于0, 则表示该国在该产品上是净出口国, 表明该国具有贸易竞争优势, 且数值越大, 优势越大。如果TC值在0.8和1之间, 该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TC值在0.5和0.8之间, 该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TC值在0和0.5之间, 该产品具有不明显的竞争力;TC值小于0, 则表明该国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 该国的这种产品生产处于竞争劣势, 绝对值越大, 劣势越明显 (见图2) 。

从图2可以看出, 商用车的TC指数远高于乘用车的TC指数。客车的一直高于0.5, 2007年达到0.88的峰值, 之后虽有所下降, 但仍远高于0.5, 说明客车的出口一直远高于进口, 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货车的TC指数虽没有客车那么高, 但也是一直大于0.5, 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乘用车的TC指数则非常低, 其TC指数值一直均低于-0.5, 个别年份甚至低于-0.8, 说明以轿车为代表的我国的乘用车的进口一直远高于出口, 具有较明显的竞争劣势, 甚至是非常明显的竞争劣势, 且从其后三年的图形来看, 乘用车的竞争劣势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3) 显示性比较优势 (RCA) :

式中:Xij——i国t时期j商品的出口总额;Xit——i国t时期全部商品出口总额;Xwj——世界j商品全部出口额;Xwt——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额。

RCA数值越大, 国际竞争力越强;若RCA<1, 表明该产品或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上处于比较劣势。若RCA>1, 则表明处于比较优势, 数值越大, 比较优势越明显 (见图3) 。

从图3中可以看出, 客车的RCA指数远高于1, 后三年的指数值均大于2, 表明我国客车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这与前面所计算的两个指标的结果相吻合, 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客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货车的RCA指数虽一直保持不断上升的势头, 但其RCA值均小于1, 处于比较劣势, 与客车相比较, 其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要低得多。而乘用车的RCA指数比货车还要低, 远小于0.1, 说明乘用车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是非常低下的。

3. 国际竞争力指标分析结果

从以上三个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中可以看到, 我国商用车的国际竞争力要明显高于乘用车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特别是客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非常明显的竞争力。虽然货车的国际竞争力不如客车强, 但是近几年来一直保持不断上升的势头。乘用车的国际竞争力则远小于商用车, 所计算的三个指标都显示了乘用车在国际市场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三对乘用车行业发展的启示

1. 坚持自主创新, 掌握核心技术

我国商用车行业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中, 一直坚持自主创新, 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中, 并不盲目信奉国外的所谓先进技术, 引进符合市场要求的技术, 吸收消化再开发。通过对引入技术的消化吸收, 商用车行业掌握了商用车的核心技术, 并迅速拉近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

乘用车行业在引进国外技术时, 没有能够及时进行消化吸收, 导致在国内市场被国外品牌占领之后也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即没有发言权, 合资企业的生产与研发过程被国外企业所掌握, 其研发部门没有能够进行核心技术的开发, 仅进行国外技术的本地化改造, 对乘用车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推进并没有商用车显著。因此, 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 必须掌握核心技术能力。如果没有能够开发自主的核心技术, 自主品牌也无“自主”可言, 更可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就无国际竞争力可言。

2. 强化竞争, 以竞争促发展

商用车市场上集中了大量的商用车制造企业, 如一汽东风、中国重汽、陕西重汽、潍柴等等。这些企业均具有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 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推出差异化的产品, 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由于竞争对手的强大, 要促进商用车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不断创新, 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乘用车市场虽然企业众多, 但国内巨大的市场足以容纳众多的乘用车企业存在, 因此其竞争压力较小。近年来, 合资企业投放新车型的速度越来越快, 这与其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是有关的。随着奇瑞、吉利等民族品牌乘用车企业的快速发展, 其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不断占领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 乘用车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因此, 打破乘用车市场中的地方垄断行为, 例如地方出租车市场中的地方政府垄断行为, 维持乘用车市场的正常秩序, 强化乘用车市场竞争, 以市场压力迫使乘用车企业不断进取创新, 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走出国门。

3. 对民族自主品牌企业的政策扶持

吉利、奇瑞、比亚迪等民族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是我国乘用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存在、发展壮大, 使乘用车市场主体增加, 强化了乘用车市场的竞争行为, 有利地推动了整个乘用车市场的不断前进。这些民族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在原先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乘用车市场中占据40%的市场份额。重要的是它们掌握了自主的核心技术。如奇瑞完全掌握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汽车核心部件制造技术, 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吉利集团于2010年收购了世界著名乘用车品牌沃尔沃, 实现了我国乘用车行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些自主品牌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反而要比规模巨大的合资企业要强。

然而必须看到的是, 这些民族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的发展时间并不长, 在市场中还处于相对弱势, 在主流市场的中级轿车市场中, 自主品牌企业的市场份额仍然很低。应加大对民族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的政策扶持, 对它们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 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壮大, 从而从整体上推进乘用车市场的发展, 增加乘用车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摘要:本文主要应用国际贸易领域中通行的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RCA指数, 计算我国商用车与乘用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的计算结果显示, 我国的商用车行业特别是客车行业在国际市场中有着较强的竞争能力, 拥有非常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而相对的乘用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就非常低, 所有的指标都显示了我国乘用车行业在国际市场具有比较明显的劣势。本文最后进行了总结, 并根据商用车行业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发展乘用车行业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商用车,乘用车,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RCA

参考文献

[1]杨沿平、唐杰、周俊.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3)

[2]陈芳、赵彦云.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群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统计研究, 2007 (5)

人才国际竞争力 篇10

1 实施教育国际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世界各国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的发展与竞争,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相应的人才来完成,归根到底也就是人才资源的培养和竞争。通过教育增强整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题和共同的发展趋势,也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如何将本国教育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站在世界和时代的高度,培养造就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能迎接未来挑战的新型人才是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和投资金融的自由化,经济全球化需要既熟悉国际经济运作,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而且能熟练掌握外语、科技的人才,要培养出这种人才,高等教育就必须适应“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

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被认为是国际化教育的典范,其国内世界一流大学林立,培养出了众多的世界知名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在政治、经济和科技等各个方面为本国和人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0年4月1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关于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备忘录》中指出:“为了继续在全球经济中进行成功的竞争以及维持我们作为世界领袖的作用,美国必须确保其公民对世界有广泛的了解、能掌握外语工具、而且具备有关其他文化的知识。一项协调统一的国际教育战略将帮助我们成功应对双重的挑战:一方面使美国公民准备好应付全球化的环境,另一方面继续吸引和教育来自国外的未来领袖。联邦政府与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合作资助了许多计划,其目的是帮助美国公民取得国际交往的经验和技能,而这些经验和技能是他们在日益互相依赖的世界上应付挑战所必需的。”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对国际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也是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1]。欧洲各国紧随其后制定了相应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欧洲国家及政府制定国际化政策的宗旨是,将大学国际竞争力和科研水平作为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标准,不仅在欧盟内部,而且延伸至泛欧合作[2],目的是通过体制改革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利用高等教育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以利于其提高综合国力。由欧洲各国所推动的高等教育一体化运动使得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获得了共同发展,将整个欧洲整合在一个“泛国家”的新型国际关系基础之上。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改革的深入和博洛尼亚进程的实施以及澳大利亚、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世界高等教育市场化竞争日益白热化,研究表明,竞争和教育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竞争程度越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也越高,两者呈正相关[3]。日本为了迎接国际化时代的到来,提出要站在国际化的角度进行教育改革,认为这是关系到日本的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提出了“国际、国家、日本”的主张,“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树立“一个真正的国际人,才是一个出色的日本人”的思想[4]。法国和德国也积极改革学位制度、推广英语授课课程,规定在校大学生要有出国学习经历,并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国际间的学生交流。

在教育国际化激烈竞争的时代,如何追赶世界教育潮流,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中国高等院校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2 世界各国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欧美国家在实施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美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国际交流;另一方面,在大学校园培育和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在当前国家间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哪个国家拥有更多的具有国际知识和国际经验的人才,哪个国家就将占有优势。这些经验和认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美国在2002年底, 正式把国际教育列入教育优先政策。“今天我们面对的是24小时的实时新闻、全球化的市场和高速网络的世界。每天早上,只要打开报纸就可以明白,我们的未来和下一代的未来,都和全球社会所面临的复杂挑战息息相关。”美国教育部长佩吉在国际教育周的演讲中指出,“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做好充分准备,未来能在这样的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能迎接这些复杂的挑战,首先必须让他们了解这个世界。”佩吉指出,国际化教育不应该是附加品,而应该融入学生的所有课程中。因此,美国在各大学积极设立国际化教育的资源中心,以加快国际化教育的步伐。美国芝加哥的伊凡斯登公立学校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至少选修两学期的国际研究课程,深入探索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学和艺术。每年不同科目的教师都会一起讨论、设计课程。可以选修的外语从西班牙文、法文、德文、日文,到希伯莱文、拉丁文等。课堂外,他们还参加模拟联合国、伊斯兰文化社、茶道等各种课外活动。日本从1998年起,在中小学课程中添加了新的要素—国际理解教育。除了在社会道德等课程中加入国际化的内涵,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还必须花3小时,在总结学习时间中,体验不同文化,培养包容和尊重的态度。为学生进入大学后更好地进行国际化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发达国家充分利用本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向外国开放,大量招收留学生,向外输出教师,形成了教育的国际产业。美国教育产业的总收入一年高达2,000亿美元,占美国经济所有产业的第3位。在世界各国,高等学校都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经济增长、财富增长的源泉,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高等学校国际性的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的产业性也日益突出,各国之间的合作研究、信息交流、人员往来日益增长,留学生迅速增加,为国际教育产业增加了生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教育国际化中得到了益处,他们从国外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本国科技、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资源。

全球化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和资源的跨国流动,形成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优势地位不断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新的“教育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将进一步加剧。面对挑战我们必须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发展出一条符合自身条件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此外,还要改革落后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着眼于国际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人才需求结构的要求,强化教育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意识,引进优质的国外教育资源,创建新型的中外大学办学联合体。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面向世界才能获得发展,而这种发展又必须走民族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是实施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留学费用仍较高、成本也大。一个中国的高中毕业生,直接出国留学,每年的费用大概在25万至30万,在国外拿到学士学位要4年,总计要一百多万。如果施行中外合作办学,让学生参加国内的合作办学项目,则花费要少很多,一般只需要出国留学费用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还可以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促进教育改革。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三分之一的专业课程教材应采用国外合作高校的教材,三分之一的专业课应安排国外高校的教师授课,每门专业课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须由国外高校教师讲授。优秀学生还有机会被送往国外世界名校学习。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被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有1,300多个,覆盖了除西藏、青海和新疆以外的26个省份。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应当制定更为明确的战略目标,采取更为明智和有效的措施,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力争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5]。

3 军队院校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的主要措施

在国际化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军队院校应紧跟时代步伐,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目标,积极推进本校的教育国际化建设,提高自己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

3.1 实施精品战略加快教育国际化建设

教育国际化有别于我国的传统教育,它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以及充分向外国开放本国的教育资源,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国际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像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的建设都是坚持进行国际化建设的成果,正是坚持不懈的国际化教育使其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人才。我国的国际化教育因各种原因起步较晚,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落后甚远。20世纪邓小平同志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其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成为我国国际化教育的战略指导方针。第四军医大学进行的精品战略建设即是发轫于精品学科建设的国际化建设系统工程,学校实施教育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定位于把第四军医大学建设成为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让四医大成为国际高层次人才培养摇篮,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高等级学术交流平台和高水准医疗服务中心。精品学科建设国际化就是要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学科建设观点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主要功能紧密结合,以国际一流学科的建设思路定位精品学科建设发展,最终成就具有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声誉的“四医大式”国际一流精品学科。精品学科建设国际化是学校精品战略和教育国际化的有机结合,是学校教育国际化的重心所在,决定着第四军医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质量、水平和层次。因此,推动精品学科建设国际化是精品战略发展的自然选择和必然结果,也是军队院校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3.2 加强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程度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使中外全方位交融程度日益增加,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已取得较大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6]。我国的军队院校因其自身限制,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建设存在更多的问题,本科教育大部分依旧是“封闭和半封闭化”状态,课程内容更新慢,教学模式以“填鸭式”为主,院校自身和培养的学生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军队院校要实现国际化,扭转目前的落后状态,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实施教育国际化。本科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哈佛大学等老牌名校,还是东京大学等新兴名校,都是由不断提高其教育国际化程度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在国内清华大学等一流高校都在加快其国际化建设,加强了与国际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作为中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院校只有加快本科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先进教育相接轨,才能不断提高其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第四军医大学近年积极实施精品战略工程,定期举办精品讲座,邀请国内外和本校知名的专家教授给学员们进行授课,开拓学员们的视野,使学员们在知识和思想上与国际接轨,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学校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教育国际化建设。

3.3 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军队院校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才能使军队院校的教育国际化跟上国际形势而不被淘汰。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教育计划和教育内容,所以研究生教育之间的竞争势必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因此,军队院校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还应推动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可以试行中外合作培养研究生,开展留学生计划,定期安排留学生到国外学习,整合国际教育资源,形成人才互补。军队院校由于军队体制的原因,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远远迟滞于地方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学科的发展[7]。军队院校研究生多数为现役军人,并且大多数是为我军其他单位定向培养的军队干部,其出国留学涉及到原单位和学校的协调管理,比如培养期限确定,部队转业安置等问题,难以很好的协调解决。而军队单位的军事保密性,对外交流的政治敏感性,决定了军队必须建立一套对外交流的基本报批程序,这套程序审批难、周期长的特点制约了军队院校的对外交流。另一方面,随着我军的国际化发展,海外军事任务日渐增多,比如国际维和任务。要求军队院校对学员加强国际化知识的教育,提高在海外执行任务的自我保障能力。这就要求军队院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全球发展趋势为参照,以国际规范和标准为尺度,借鉴世界著名大学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军医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国际声誉,增强研究生的全球性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同时促进军队院校的良性发展[8]。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机构应设立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组织,以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家和军队的人才培养政策,做到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规范化、集团化[9]。

总之,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军队院校的国际竞争力,是军队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展示我国在国际和军事领域实力的重要举措,其影响深远。军队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国际化战略目标和有效的措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使自身与国际教育接轨,实现军队院校的高层次、国际化高等教育,提高军队院校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能力,使自身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胡东成,张良平,姚崇兰,等.大力加强国际化教育提高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68-71.

[2]Marginson S.Rethinking Academic Work in the Global Era[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2002,22(1):23-35.

[3]Belfield C,Levin H.Th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betweenSchools on EducationalOutcomes:A Review for the UnitedState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2,72(2):279-341.

[4]杨红军.面向21世纪的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43-145.

[5]高玉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机遇、挑战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9(12):130-134.

[6]朱娟芬,高国金.积极参与国际化教育努力培养国际化人才[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23(4):104-106.

[7]汪爱勤.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实现军事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2004,21(2):14-15.

[8]汪爱勤,李谨革.美日军事院校研究生教育对我军军医大学的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5,4(3):188-189.

人才国际竞争力 篇11

摘 要:胡正义,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执行院长,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肥料科学中心副主席(Vice-Presid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enter for Fertilizers,CIEC),中国土壤学会 “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丹中心成立于2010年9月,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科学创新教育部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南丹麦大学等8所高校共同发起创建的科教合作平台,中丹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13年设立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承担着中丹科研教育中心的教育功能。中丹学院以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为基础,进行小班全英文授课,采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倡导跨学科思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为了进一步了解中丹学院在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本刊对中丹学院执行院长胡正义进行了专访。

关键词:中丹学院;丹麦;中外合作办学;高端人才培养

一、探索创新型、国际化高水平

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世界教育信息》:首先,请您结合中丹学院的办学宗旨和特色,谈谈中丹学院的定位。

胡正义:中丹学院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主要聚焦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这一点在全国不多见。中丹项目现在硕士研究生比博士研究生数量要多,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会通过直博等机会去丹麦等其他国家攻读博士学位。此外,中丹项目另一个重要定位,即通过合作,结合西方和中国教育的特点,探索、建立中国的创新型、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而不局限于国际化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交叉学科学习,培养其创新意识。当前,中丹项目处于起步阶段,目标并未完全实现。中丹项目第一届毕业生总体上是不错的,但是要形成一种模式需要很长时间。

二、创新合作办学模式,

促进教育科研的深度融合

《世界教育信息》: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在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利用。在您看来,丹麦高等教育最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有哪些?中丹学院又是如何将丹麦的这种优质教育资源与本土教育资源进行有效融合,从而转化为学校发展的优势资源的?

胡正义:中丹学院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科学创新教育部及丹麦8所高校联合创建,不是单纯的校级协议,而是两个国家层面签订的协议。我们希望通过与以丹麦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合作,探讨一些创新点。事实上,不是我们完全引进他们的东西,他们也希望学习我们的东西。双方高校的教学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相对而言,丹麦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侧重从思路上给学生讲授一部分内容,其余内容让学生自学;中方教师强调循序渐进,按程序教学,较严谨,培养体系更加系统化。第二,中方主要偏向灌输式教学;丹方注重提问式、发散式教学。丹方认为,中方经过这种系统化教学所培养的学生基础较好,再通过他们的系统进一步拔高,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是比较好的方式,因为双方是互补的关系。这种模式既能兼顾基础,同时在后端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思路。此外,在对学生的评估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中方的评估方式主要是通过考试,甚至还是闭卷考试;丹方主要通过小组讨论、提交报告等方式,且强调报告内容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即使所有人都不赞成的观点,因为至少反映了学生个人的思考。

总体而言,双方在培养方式、评估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都有融合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中方向丹方学习。

三、基于两国优势领域

及世界发展需求设置学科

《世界教育信息》:中丹学院目前开设的专业涉及环境科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创新管理、公共管理和组学七大领域。请问,这些专业领域的开设主要基于哪些考虑?

胡正义: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两个国家的急需、优势领域,实现强强联手。例如,水与环境、脑神经与脑影像、纳米科学与技术都是属于两个国家的优势领域。二是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例如,创新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就是为了应对世界发展需求而设置。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养老、社会福利、政府管理等。这些都是当前全世界面临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组建时,双方讨论开设五个领域,包括环境领域、生命科学领域、纳米科学领域、可持续能源领域和社会学领域。这五个领域有的开设了两项专业,例如生命科学领域开设了脑神经与脑影像和基因组学。基因组学在未来的发展是很突出的,丹麦开设的这个领域偏向医学,因为丹麦在医学方面发展很不错。脑神经与脑影像专业人才领域也非常急需,因为丹麦的抑郁症患者比例为全世界最高。实际上,中国抑郁症患者比例也较高,但很多人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观念,不愿意承认。

近期,我们在讨论开设一个新领域,即食品与健康。因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而丹麦在这一领域做得很好。由于不同国家学科分类的差异,中丹双方学科有时会对应不上。例如,中国没有水与环境学科,只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土壤学等,学生在丹麦大学获取的学位是水与环境,而在中方拿到的学位是环境科学。我们希望通过与丹方的这种合作,推动中国交叉学科的发展。

四、促进学生评价指标的改革,

推动我国顶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请问,学校在招生方面的标准是什么?

胡正义:中丹双方的招生机制不一样。我们国家主要采取的是国家统一考试加面试,而丹麦主要采取的是面试机制。目前,对于丹麦学生,丹方主要是通过面试,逐级筛选,然后发给到中方审核。对于中国学生,中方主要通过国家考试,根据考试成绩选取优秀的学生,之后面试。在面试过程中,邀请中方和丹方教师参与。学生的总成绩由考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占50%)。面试通过了,报丹方审核。双方审核通过的学生,分别在中丹双方注册。

对于学生的本科教育背景,丹方有严格的规定,即他们通常会限定学生攻读某个方向领域,而我们是允许学生跨学科攻读硕士和博士。因此,以往中方就有少量学生本科背景不符合丹方规定,而无法在丹方注册。

招生过程也存在差异。例如,在面试的时候,我们通常比较看重“985工程”“211工程”学校的学生,而丹方对这些无所谓,他们比较看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有好的想法、培养潜力等。目前,我校中国的学生来自“211工程”学校的超过70%,“985工程”学校的达到30%。但是,中丹项目不会片面追求高水平大学,因为丹方的评价指标和中方不一样。因此,在选拔学生方面,未来还需进一步协调和探索。丹方喜欢具有活跃思想的学生,这在中国很少,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是通过严格的规范培养出来的,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是很难的。我们希望通过对学生评价指标的改革,推动我国顶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五、促进两国文化融合,

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来,贵校学生所拥有的最大竞争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贵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

胡正义:我认为人才培养特色有两点。一是学生是由中丹双方一起培养的,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二是丹方学生可以接受中国基础的、全面的、系统化的训练,因为他们也希望获得全面的学习,而不是了解一部分;而中方学生受到西方创新思维的熏陶,变得敢提问,获得了很大进步。此外,双方学生的外语水平都得到提高。相对而言,中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比丹方学生要快一些。一开始,中方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弱,但是通过3~4个月的学习,其外语水平都得到较大提升。

中丹学院的课程是按照世界较高水平的要求而设定的,课程的难度、力度、广度相较世界上其他国家同学科是比较强的。因此,我们的理科学生学得很辛苦,估计每天至少学习10个小时,但是他们掌握的知识面比较广,且基础较坚实。总体来说,在学术、知识能力方面,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升:一是良好的外语能力;二是基础牢固,知识面非常广;三是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世界观、人生观方面,学生在中西文化的熏陶下,开阔了视野,能够用世界的眼光分析问题、认识社会。事实上,丹麦的学生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来中国不仅是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中国文化的精髓。我校丹麦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是非常好找工作的,受到很多跨国公司、丹麦政府和企业等的欢迎。中丹项目的很多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未达到理想状态,但中丹的首届毕业生获得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很多国家的认可。

六、搭建企业、政府、科学家的交流合作平台,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世界教育信息》:请问,中丹学院如何与在华丹麦企业和中国企业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服务功能?

胡正义:这是未来我们需要重点完善的一个方面。中丹项目发展初期,我们提出的主要目标一方面是加强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是搭建科学家、企业、政府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因为办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当前中丹项目才刚刚起步,把较多的力量放在了人才培养方面,但在促进与企业的联系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例如,通过中丹双方的科学家直接和企业合作,在企业建立了很多研究生实习基地。未来,我们会在怀柔校区建中丹大楼,这个地方将不仅仅是中丹学院中丹项目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也是两国人民交往平台,同时将成为科学家、企业、政府等相关机构相互合作的平台。现在,我们国家开始建立智库。智库相当于咨询机构,旨在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因此,我们很想创建一个这样的良好平台。丹麦的教师也很关注我们国家的教育决策,希望跟我们交流和沟通。因此,未来我们将加强建立企业、政府机构、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平台,促进中丹之间,甚至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七、通过教育合作,实现双方各领域共赢

《世界教育信息》:中外合作办学是一个双向过程,除了“引进来”,也需要“走出去”。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实力在亚洲甚至世界的排名都很靠前。请问,您认为,中丹学院对于丹麦相应领域的发展,及中丹两国在这些领域的合作交流将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胡正义:丹麦之所以选择跟我们合作,是议会经过长达好几年的讨论而确定的。他们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第一,中国市场大;第二,中国发展速度在提升;第三,中国未来在科技发展上应该是领先的。丹麦驻中国大使馆前任大使认为,在20年内中国的环境基本上可以达到欧洲标准。通过这个平台,丹方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发展。首先,可以加强中丹双方的交流。其次,企业可以大大受益,例如,2014年中方就跟丹麦签了一份协议,规定丹麦的食品可以无配额出口到中国。此外,在太阳能、风能、光能、中药等领域,他们跟我们的很多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再次,获得良好的人力资源,因为中丹学院的学生绝大多数基础条件是很不错的,他们受过中西文化的熏陶,在一些方面很容易上手。此外,丹麦有100多位教师在中国进行访问交流,对中国的社会、文化、经济都有深刻了解,可以促进他们与我国其他大学、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同时通过对中国整体及各区域情况的了解,可以为丹麦政府,甚至欧盟提供信息参考,以便国外全面、真实了解中国。

同样,通过中丹项目,我们也可以获得很多。首先,可以利用他们的优质教育资源。丹麦有100多位教师到中丹学院上课,使得我们不用出国门就可以培养优秀的学生。其次,为我们的学生到丹麦访问提供便利和机会。每年,中丹学院的所有博士研究生都会去丹麦访学6个月,硕士研究生通常访学2~3个月。再次,实际上,基于我国发展战略考虑的需求。丹麦在欧洲有很强的话语权,尤其在北极地区,而中国正在思考开发北极战略。基于此,我们希望通过他们推进对北极的研究。最后,可以为我国教育走向世界奠定基础。目前,除了获得第三世界的认同,我们同时在思考到其他国家办学。中丹学院这种联合培养博士的方法和模式,无论在政策上还是管理上都是非常好的,可以为我们国家的教育走向其他国家提供很好的参考。

因此,通过这种合作,我认为中丹双方无论是从教育、文化交流方面,还是政治、文化、经济等交流方面,都是共赢的。

八、积极应对挑战,

引领中国高校在欧洲影响力的提升

《世界教育信息》:当前,中丹学院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对于中丹学院未来的发展,您有何期待?

胡正义:总体上比较顺利,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第一,我们的硬件设施是比较滞后的。例如,由于中丹双方大楼的建造有不同意见,有些问题讨论了5~6年才定下来。第二,教师队伍还需不断充实,尤其是要充实中方教师队伍。目前,丹方每年有180位教师、中方有170位教师参与教学。但平均而言,丹方教师占了教学量的70%左右,我们只占30%。这其中有几个原因。一是由于我们的硬件设施不完全,实验课比较少,导致实验课程数量、质量上不去。二是中方教师的母语不是英语,在教学语言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中方很多教师虽然在国外留学4~5年,但真正用英语教学,还是有难度。例如,我自己现在在中丹学院担任12学时的教学工作,这12学时课程的备课量相当于我其他课程24学时的备课量。因为要对课件非常熟悉。三是由于毕竟是一个新项目、新学院,大家对其的认可度还有待提升。中丹学院的教师是不固定的,很多教师觉得到中丹学院上课比到其他学院上课更费劲。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院水平的提升、现有教师水平的不断提高,我校中方教师的队伍会越来越强大。关于教学工作量,我们原则上是维持中丹双方各一半,但现在达不到。第三,我们的教学水平有待提升。因为两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教师队伍不一样,双方学生从小都不是在一个系统里面长大的,突然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培养,希望能达成同一个标准,这个难度比较大。目前,中丹双方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还未统一,很多事情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未来涉及两国教育系统的融合,把标准建立起来,对于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第四,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立足中丹两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这是中丹双方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让学生了解国际规则、国际格局,培养能够真正服务于中丹,甚至中欧的国际化人才。

人才国际竞争力 篇12

一、新型国际分工的格局

新型国际分工是指以跨国公司为主导,按照价值链增值环节进行拆分的国际生产活动,依据不同地区要素密集度优势分布于价值链生产、销售、研发等各不同的增值环节,以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其特征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产业链条层次突出及基于价值链进行。国际分工的发展已经历经了从产业间分工细化到产业内分工,最后深入到产品内分工,新型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即产生了新现象产品内分工,其分类如表1。

新型国际分工的分工格局如图1,显示三种分工类别的分工程度与增值能力的高低,从产业间到产业内再到产品内分工,分工的程度逐渐细化和加深,增值能力逐渐提高。

二、新型国际分工对中国出口加工业的影响机理

( 一) 产业间分工界限被打破推动高端加工制造走出国门

基于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差异,中国出口的主导产品是服装、玩具、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环节产品,发达国家则主导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即高新技术、机电等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生产。但随着国际分工逐渐深入,产业间分工界限逐渐模糊,基于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分工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因而更多地参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分工,更多高新技术和机电等高附加值产品走出国门。

( 二) 产业内分工环节扩大开辟企业发展新空间

产业内分工主要依照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分工,包括技术、生产和营销环节,技术环节涉及产品研发、设计等,营销环节包括产品的售后服务、品牌管理等,这两个环节主要依靠高端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发达国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产业链条中技术含量和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加工制造组装环节则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带动了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发达国家逐渐将一些高端产品的研发和营销环节投放在中国,以便于在面对巨大的市场份额时能够快捷、周全地服务消费者以满足市场需求,既为中国企业传播了相应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也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开辟了新空间。

( 三) 产品内分工参与程度提高提升产品附加值

产品内分工依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的不同技术含量进行分工,核心技术和管理能力强的发达国家负责技术含量高的工序操作和附加值高的部件生产,以往中国主要负责低附加值的初级零部件生产出口,但是随着科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企业更加重视产品内分工高增值能力工序的参与,逐渐向一般部件的设计制造甚至核心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延伸,参与品牌营销管理,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逐渐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逐步提升。

三、新型国际分工对中国出口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一) 外商直接投资

新型国际分工是基于跨国公司网络体系的国际分工,外资企业是中国出口加工业的主力军,中国出口加工业的结构和布局必然会受到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 二) 经济规模

新型国际分工作为全球分工体系必然形成庞大的经济规模,从而产生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产生能够使出口加工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升竞争优势,获得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 三) 研发投入

新型国际分工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技术进步使产品生产减少了对于距离和地理位置的依赖性,降低了产品生产过程的复杂性。新型国际分工是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一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取决于该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所控制的环节是否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提升中国出口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工序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即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投入量至关重要。

( 四) 劳动力禀赋

第一,劳动力成本。新型国际分工产生的又一根本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其基础生产组装环节离不开大量劳动力,中国出口加工业的发展立足于丰裕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且在国际市场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较大比重; 第二,人力资本水平。新型国际分工下,由于技术进步和企业组织改进使复杂的生产过程分解为简单步骤,人力资本作用巨大,不仅技术进步和企业组织改进需要先进人才,受过教育的人学习能力也更强。中国出口加工业国际竞争力提升通过实现生产工序的高技术含量和生产环节的高附加值,需要研发出创新性品牌、高科技产品和掌握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 五) 产业结构

第一,工业基础。新型国际分工产生了产品内分工,分工体系已经到达细化分工的一个巅峰,实现如此深入的分工离不开制造业良好的工业基础。作为制造业的一个环节,出口加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和带动作用,其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极大影响中国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基础; 第二,配套设施。产品内分工与相关健全的配套设施密不可分,由波特的钻石模型可知,一国某产业国际竞争力会受到相关配套设施的影响,

四、新型国际分工对中国出口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 指标和变量的选取

本文以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作为中国出口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代表对象,并以贸易竞争力指数TC衡量中国出口加工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用Y表示。

考虑各影响因素数据的易得性和可靠性选取具体指标衡量,相关说明如下: 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代表,表示为X1; 经济规模变量用工业总产值来代表,表示为X2; 研发投入水平变量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来代表,表示为X3; 劳动力成本变量用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来代表,表示为X4; 人力资本水平变量用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人口数来代表,表示为X5; 工业发展水平变量也用工业总产值近似反映,因此与经济规模归为同一指标变量; 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服务配套设施发展水平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来代表,表示为X6。

( 二) 模型的建立与估计

本文选取2002—2013 年间数据分析,为消除面板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对变量釆取自然对数形式,结合理论研究结果,拟定中国出口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式中,c表示常数项,μ 为随机干扰项,β1、β2、β3、β4、β5、β6为待估系数,Y为被解释变量,表示中国出口加工业国际竞争力,Xi( i = 1……6) 分别表示各解释变量。运用EVIEWS6. 0 釆取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并依次进行了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修正结果如表2 所示。

修正后的模型为:

该模型的拟合优度和修正的拟合优度均大于0. 95,表明Ln X1、Ln X2和Ln X5能够解释Ln Y变动的很大一部分。各解释变量的t检验都显著,说明Ln X1、Ln X2和Ln X5对Ln Y影响显著。

( 三) 模型检验

通过White检验模型的异方差性,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White

Breusch - Godfrey Serial Correlation LM Test:

由表3 可以看出,nR2= 7. 755037,而 χ20. 05( 8) =15. 507 > nR2,因此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采用拉格朗日( LM) 检验判断修正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得到结果如表4 所示:

由表4 可以看出,Prob( F) = 0. 2038 > 0. 05,且 χ20. 05( 2) = 5. 991 > nR2,因此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因此,模型最后可以确定为:

( 四) 主要结论

从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人力资本水平、经济规模与工业发展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均对中国出口加工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影响显著。其中,人力资本水平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表明中国出口加工业的发展逐渐向高附加值层次演进,竞争优势延伸至企业技术和管理层面,需要具有高素质的、经验丰富的劳动力推动出口加工业发展,推动产业的成本节约、产出增长和效率提高,力求实现利润最大化; 经济规模与工业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次之,表明中国出口加工业的发展依赖于中国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规模的扩大,稳固的工业基础和巨大的经济规模为出口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为出口加工业深层次、高附加值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对出口加工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影响也较大,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和跨国公司盛行的趋势下,外商直接投资已占据中国加工出口的主体地位,外商在中国境内投资建厂,利用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进行中间产品的生产并将之出口到境外,促进加工出口额的增加,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而其余变量如研发投入水平、劳动力成本及配套设施发展水平影响作用则不甚显著。

五、新型国际分工下提升中国出口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一) 推动出口加工更深嵌入全球价值链

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还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都要利用或创造优势进一步参与新型国际分工。一方面,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效率,对于产业分散没有形成产业聚集优势的,实行产业重组调整组织结构,培育竞争力优势突出的中型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 同时,提升出口加工企业技术和工艺水平,促使企业将生产向高附加值、高利润环节延伸。另一方面,进一步调整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分工链条中的地位,拥有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和知名品牌经营能力,以带动出口加工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 二) 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一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和自主创新激励机制,例如制定严格法规规范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和科研投入的财政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提供参与高科重点项目和资源交流共享的平台,实行关税壁垒和限制进口等措施,保护新兴自主创新企业初期发展免受国际市场冲击等; 另一方面,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不仅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严格考核制度以建立人才培养体系,还要实行人才培训的专业化管理,针对不同层次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例如对于管理人员,基于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理念角度补充其对现代生产方式、商务模式以及新型国际分工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的认识,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定期专业化实战训练和严格的考核机制等。

( 三) 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现今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多是来自发达国家的低附加值、低利润的用工投入,甚至是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加工制造环节,为保证中国出口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应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杜绝高污染、高能耗的低技术产业的流入,重点吸收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且低污染的产业和加工环节,例如可以制定引进外商产业标准相关目录作为指导,对于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外商投资给予更优惠的政策,而对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高污染、高能耗的外商投资则坚决拒绝进入中国市场。

( 四) 推动加工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首先,建立和完善海外加工业支持体系。建全相应境外投资的法律法规,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等形式完善海外加工业资金配套,并完善境外投资管理制度; 其次,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建厂开辟新市场。对于一些国内市场发展较好的大型企业,利用其高端的研发设计能力在所需生产要素密集型国家投资建厂,创建自主品牌,实现国内外企业集团集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分工网络体系,增强企业活力,甚至要建立海外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将本国企业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承接给国内母公司或国外子公司生产,然后将产品销往国内外,通过与国外技术资金雄厚企业合作,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业价值链的附加值; 第三,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助力“走出去”。发挥沿线城市华人华侨的资源优势,加强与沿线国家优秀跨国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杜传忠,李梦洋.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9).

[2]薛国琴.基于新型国际分工视角下的中国外贸增长方式选择[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5).

上一篇:非特异性刺激下一篇:多媒体投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