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通用型人才(精选12篇)
国际通用型人才 篇1
自入世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56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全国进出口贸易顺差2954.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与在外贸行业蓬勃发展不协调的是国际经贸专业的人才供需严重失衡,而外贸行业非常稀缺直接从事外贸业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即有经验、会操作的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因此对于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来说,如何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市场需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国际经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国际经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外贸规模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从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一方面是贸易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另外一方面是外贸经营权逐步放开,从审批制转向备案制,并且外贸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目前除了传统的外贸公司和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之外,1999年允许民营企业开展外贸业务;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外贸法”还允许个人经营进出口贸易,这些都降低了外贸准入门槛,使外贸经营者大量增加。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生产企业等从事外贸行业,同时国内有很多的企业走出去也要参与对外贸易。这些因素使外贸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面对不同的外贸主体,外贸行业的发展需要多样化、多层次的国际经贸专业应用型人才。
其次国际贸易业务本身的发展需要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从交易对象和内容上看,国际贸易业务已经从简单的货物贸易过渡到包含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的复杂经济关系。另外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实现对以纸面贸易单据的流转为主体的传统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变革。这些都对传统外贸岗位的技能要求进一步提升,还需要不断学习国际经济贸易的新兴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例如通过电子商务来开展外贸业务,包括通过互联网开发客户、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转账等来实现国际贸易过程的电子化,因此需要较强的操作能力。
最后从用人单位的要求看,企业需要国际经贸专业应用型人才。目前,很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外语好、专业对口等基本条件,并更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对于新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都希望在短期内能够扩大业务量,但他们又没有精力和实力培训外经贸人才,所以他们在招聘时一般都首选能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人才,甚至很多企业直接指出要求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和相关资格证书熟练并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并能独立的处理外贸业务,熟悉外贸制单、报检、报关、安排托运和核销等环节。因此国际经贸实务操作、报关员、报检员等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
综上所述,目前社会需要的是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应培养出能符合社会和外贸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这类人才不仅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同时还要求有较强的业务操作技能。
2 目前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人才供给主要是依靠高等院校。现在全国701所普通本科院校中,有384所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但是从国际经贸专业的学生就业来看,人才市场并未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反而是供过于求的现状,甚至目前还有很多该专业的学生没有找到相关工作岗位,就业形势空前的严峻。
从人才市场的需求看,国际经贸专业的人才需求缺口还很大,每年大约100万~200万,而该专业的人才是供过于求,究其实质目前高等院校的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受传统精英培养模式的影响以及客观条件的制约,目前国际经贸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过于重视理论教学
受传统精英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制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都从总体上存在趋同现象,都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实际上培养目标趋向理论型人才。因而大部分高等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经济学等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在主干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非常明显。另外从教师看,高校教师评价机制是以科研成果为主,因此教师也都忙于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理论研究,教学也是侧重于理论知识。其结果是造成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质化,使得各个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趋同,培养的国际经贸人才也缺乏特色,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
(2)轻视实践教学环节
受普通高校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尤其是理论课时所占比例偏大,而实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偏小。由于大部分高等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因而对于学生实际需要的各种操作技能也没有得到重视。从实验教学看,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各种国际贸易的实验,但是缺乏有实际外贸经验的教师,结果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实验效果不佳。尽管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安排了毕业实习等时间环节,但是很多高校缺乏稳定的实习场所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实习流于形式。结果导致培养的学生操作技能不强、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不强。这与当前的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目标有很大差距。因此,课程实践体系有待完善;综合性实践环节需要加强。
(3)教学方法单一
从教学方式看,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但是教学方法仍旧较为传统,仍保持着“填鸭式”、“说教式”的上课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互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对学生的评价看,高等院校是以理论考试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但是从当前社会的需求看,对国际经贸人才的要求是在企业能独立的开展外贸业务。另外从国际经贸专业看,还存在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以及教学经费不足和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因素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3 国际经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首要的职能是人才培养,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因此高等院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当前自身的实际条件,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等方面来探索适合社会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途径。
(1)调整课程体系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共开设三十多门课程,课程类型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践课四个组成部分,主要的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此外还有国际电子商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企业管理等理论课程。此外还应适当给学生开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程,例如增开大学语文或艺术鉴赏等课程引导学生涉猎多学科领域知识,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全面适应社会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需要,首先可以调整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在理论课教学中,坚持以够用为度,精简课程门数和压缩课时,整合课程内容和门数。而对于国际经贸业务中常用的电子商务,除理论教学外,还可以增加电子商务的模拟操作课程。而对于专业基础课程,注重课程的改革,及时将当今外贸行业的新知识引进课堂,考虑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以培养学生的经济敏感度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还可以突出应用能力,加强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除开设大学英语精读外,增加英语听说课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了同时保证英语学习的连续性,还在第五、六学期开设剑桥商务英语、英语口语和外贸英语函电来加强英语的学习。除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语言,还增加办公自动化实训课程以培养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
学生能力培养要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实验实践教学,并在实践环节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另外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一是实验教学方面,不仅要加大对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专业应用软件的资金投入,改善实验室的条件,以满足基础实验教学的需要,还可以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将一些课程中分散的实验课程整合成独立的综合实验课程,从而更好的达到实验效果。例如可以考虑将单证课程中的外贸制单实验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实验课程;将商务谈判模拟从国际商务谈判理论课程中独立出来;或者进行国际贸易的综合实训、仿真模拟实训等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可以利用校企联合会这个平台与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或,争取合作单位为本专业提供实基地,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同时还要改变实践教学的管理方式,把实践环节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三是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或文体活动或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潜能,并进行素质教育。
四是推行专业考证制度。推行专业考证制度,实现了技能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目前主要的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有: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贸易业务员、外贸跟单员、报关员、外销员、国际货运代理员,让学生每人一证,考证制度同学生毕业结合。
(3)创新教学
教师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课程体系的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才能使上述目标得以实现,因此教师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首先是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保持先进的教育思想。具体而言,要求国际经贸专业的教师从以往的重视理论教师、轻视实践教学向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转变,从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向知识的应用性转变。
其次是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师不仅仅是传道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认真分析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的能力。要尽量改变以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并实践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案例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分组模拟或进行国际经贸的仿真实训或综合实训等多种形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转变。教师要更新教学内容,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的知识、理论引入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
最后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方式,在考试方式上改革惯用的闭卷考试方法,即使是考试科目,在考核时也可以增加综合思考题,还有考查课除了开卷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上机操作、仿真模拟、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其它形式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及应用能力。
摘要: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高素质的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文中先分析了国际经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国际经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并从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创新教学等措施来培养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黄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14):65-66.
[2]孟亮.普通高校应用型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培养的定位[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4):138-139.
[3]白玲,邓玮.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3):59-62.
[4]杨亚娟,牛文学,张举.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构建[J].现代商业2008,(11):282-283.
国际通用型人才 篇2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介绍西方几种典型的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应学习和借鉴西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从课程体系设置、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等5-面,加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 者:余蕾 Yu Lei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2.0关键词:高等教育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经验借鉴
国际通用型人才 篇3
近幾年毕业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中,从事国贸行业占比并不高,至少超过一半的毕业生根本未涉足专业相关行业或职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际贸易人才市场需求所呈现的新的时代特征与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因此,制定满足市场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迫在眉睫。
本文首先详细地对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的理论进行分析,其次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阐述了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况和存在问题,再次,从经济全球化背景和苏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出发,对苏南地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结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最后,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通过对苏南地区外贸企业人才需求和苏南地区各类高校的市场调研,基于苏南地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对制定能够满足苏南地区国贸人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若干建议。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应用型人才的相关理论大多数集中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介绍方面,其中成果比较突出的有德国、英国和美国。
对于德国来说,应用型高校在其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为国际发展和技术进步培养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并非培养一般的劳动力,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在德国的整个教育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专业性大学和学术性、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地位是相同的。两种大学的区别在于专业性大学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学术性、综合性大学注重培养研究开发型人才。对于英国来说,其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三明治”式,即课堂教学和工业训练类似于“三明治”的各个层次,各个层次交替进行,并形成一个较好的整合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理论能力和工业训练中的实践能力相互交替作用和强化。对于美国来说,在美国高等教育中有较大影响的高校人才培养思想是“威斯康星思想”,该思想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于19世纪后期提出来的,
“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为社会服务”是该思想的核心观点。
Martin Trowe在上个世界90年代提出,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过渡到大众化阶段,高校要想获得家长和学生的青睐,唯有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Stephen p.Robbins(1997)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本科教育的关键思路,本科学生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应用能力的训练。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细节,都必须经过科学而合理的规划和构建,形成“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Alfred Greiner(2003)也认为必须以社会的用人需求为高校人才教育的导向,即高校应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并且在培养过程中积极和企事业单位交流、合作,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锻炼专业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
从国内的研究看,孔繁敏(2006)等提出普通教学型本科应该向应用型大学发展,同时大力培养面向地方和基层的应用型人才。余万辉和万青(2009)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应该培养可以适应当前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韦霞(2011)提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且应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个体素质有机结合起来。阳立高(2012)等人则指出随着当前人才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的诸多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开启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无锡及苏南地区国贸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无锡及苏南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基础好、实力强,并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无锡及苏南地区工业基础扎实,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生态良好,部分工业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就无锡市而言,其集成电路产量占全国的20.6%,化学纤维产量占全国的7.7%。同时,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无锡及苏南地区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升级,新兴产业如物联网与云计算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和工业设计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等有大幅增长,而传统产业如塑料制品、纱、布、呢绒、服装、合成纤维等产业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无锡及苏南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对外贸进出口的结构造成了重大影响,无锡及苏南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地区结构向高附加值和市场多元化升级转型。
民营经济的发展高地。无锡及苏南地区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高地”,目前该地区共有民营企业4.64万家,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家民营企业。“十五”、“十一五”时期,无锡及苏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2005年民营经济占地区经济的比重上升到51.2%,2010年占比进一步上升到63.5%,2015年民营经济比重已达到65%,远高于三资企业比重。地区有18家企业入围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占江苏91家入围企业的19.8%,仅次于苏州的19家,位居全省第二。无锡及苏南地区制造业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大部分为本土民营企业,与一些工业规模相当的城市相比,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无锡及苏南地区外贸进入低速增长“新常态”。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苏南地区外贸进出口增速开始有所回落。近三年来,苏南地区呈低速增长态势。由于江苏省现有经济和贸易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由此带动的转型升级产生新的增长动力之前,苏南地区外贸较难获得突破性发展的动力,低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政策带来新的发展机会。2014年以来,区域经济布局在我国宏观经济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发展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其中,“长江经济带”涉及9省2市,各个省市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差异,但是也存在着各自经济发展的优势,这些差异和优势成为了长江上中下游分工协作的基础,也有助于形成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有利于全要素的自由流动。在整个长江经济带上,江苏省的外贸第一大省地位在外贸发展中具有重要的领军意义。此外,江苏段集中了75%的长江航运量,这是建立“承上启下”的进出口仓储、交易中心的良好基础,同时依托长江航道,亦可打开产业转移和转型的双赢局面。除此之外,“一带一路”的国际化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也在逐渐展开,将对苏南地区未来拓展国际市场的新空间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互聯网经济带来了新型贸易业态。互联网经济带来了新型的贸易业态,给苏南地区的外贸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正在推进的苏州地区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省内多个在建的具备网络交易功能的进口交易中心,都是江苏省新型贸易业态发展的领头军。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依托创新监管方式的新型贸易业态也在迅速成长起来,如昆山周边县区如花桥等,在设立台湾消费品进口保税仓库,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展销会来建立和完善进出口贸易的商务平台。
招聘企业情况及招聘要求
企业业务领域。招聘企业主要有服装纺织品类、机械制造加工类、电子电器类、生物科技类、医药器械类、汽车零配件和用品类、进出口代理类,其中50%左右是服装纺织品类,30%左右是机械制造加工类。
企业性质方面。民企和个体占绝大部分,绝大多数企业人数在500人以下。
企业的招聘要求。学历要求:所调查招聘企业中,80%的企业的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专科以下,高中、硕士、博士、博士后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企业所需人才中,绝大多数都是本科或者专科人才。
招聘岗位情况中,外贸业务员为75%,外贸经理为8%,报关员为4%,跟单员为4%,报检员为4%,国际商务谈判人员为2%,出口营销管理人员为3%。
职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中,职业道德素养为83%,外贸专业知识为64%,外语能力为69%,计算机操作技能为72%,电子商务基本技能为76%,实践经验为71%,沟通能力为68%,团队协作为49%,心理素质为48%,职业资格证书为19%。
无锡及苏南地区同类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
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江苏民办本科院校共有32所,位于无锡和苏南地区的共有20所,其中开设本科层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校有28个,其中1个未查到相关信息。经过对各个开设本科层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发现: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很好的和社会经济发展、企业需求很好的对接;目前还未有院校实施“专业+”,尤其是缺乏和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的复合,课程内容相对陈旧;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国际性视野;实训、实践类课程少,校企合作流于表面。
结论与建议
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理念贯穿于专业建设全过程,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和发展现状,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法律、惯例和政策法规,通晓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与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无障碍地进行英语沟通,具有从事涉外经济与贸易工作的能力及较强的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
实施理论+实践的专业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重视和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实训和实践环节的教学。
调整课程设置体系,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专业必修课,此部分课程主要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知识、能力和素养。第二部分是专业选修课1,此部分主要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共分为国际商务、进出口业务和网络贸易三个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第三部分是专业选修2,此部分主要是和相关专业的复合课程,旨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从而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篇4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再认识
所谓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指能将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国际贸易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目前, 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却赋予了“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更多内涵和更高水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扎实的基础技能, 这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层次。要具备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深厚, 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学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系统的课程体系来获得。第二, 良好的素质能力, 这是人才培养的提升层次, 主要是包括必要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心理问题解决能力等;学生可以通过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人际交流来实现。第三, 强大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高级层次, 是应用型人才最核心的内涵, 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其实现路径呈现多样化和交叉化。
二、竞赛对于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作用
学科竞赛是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有效途径, 其重点在于培养人才的应用性。相对于其他培养方式, 学科竞赛有着竞争性、真实性、互动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 使得学科竞赛逐渐成为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而学科竞赛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 激励作用。
参加学科竞赛要求学生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而且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要在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仅仅有兴趣是不够的, 还需要学生辛苦的付出。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如果参赛学生获得优异成果, 奖金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 荣誉证书和学分的认定满足了学生的社交需求, 参赛的经历及感悟则使学生的尊重和自我实现得到了满足, 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非常明显。
(二) 引导作用。
学科竞赛可以起到方向标的作用, 引导学生去主动提升和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第一, 引导学生加强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参加学科竞赛过程中, 学生必须大量搜集整理资料, 阅读文献, 主动自主学习意识空前提高。例如, 学生在参加商务模拟谈判大赛,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遇到法律纠纷、财务管理、会计、物流等相关知识, 就会向相关专业学生、老师及书本去学习。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感觉, 一场大赛比赛结束后, 自己各种学科的知识都有所增加;第二, 引导学生增强团队意识。目前的学科大赛基本上都是以团队为单位参加的。在竞赛过程中, 不同专业学生资源优化配置, “以老带新”, 从初赛、复赛到决赛, 对整个团队协作力、执行力和凝聚力的考验, 同时也提升的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团队合作能力;第三, 引导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在竞赛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可预见和不可预见问题, 对其心理素质是极大的考验。而大赛层出不穷的专业难题也会对学生的主观感觉产生强烈的冲击效果, 能够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旺盛的求知欲,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快乐。同时, 大赛优异的成果也会增强学生的信息和深化自我认知。
(三) 实践检验作用。
实践的检验是培养严谨、踏实学风的最为有效的办法;而学科竞赛正是重要的实践检验手段之一。从竞赛中, 学生能够深切体会自己理论上的不足, 加强在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学科竞赛通过模拟真实的专业实践, 也会使学生体验到自己对本专业未来就业的兴趣和能力, 检验学生的职业定位。例如, 学校很多非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参加商务模拟谈判大赛后非常从事希望外贸工作, 就开始辅修国际贸易专业, 也为自己的就业提供新的途径。
三、竞赛平台上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竞赛模式多样化不足。
学科竞赛作为重要事件教育平台是在20世纪末由清华大学引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 学科竞赛发展迅速, 成果卓越。学科竞赛形式多样化, 以演讲、实践演练、软件操作位主要形式;学科竞赛覆盖学科广, 逐渐形成以经济、管理为主导的全方位学科竞赛平台;学科竞赛主体层次区分度明显, 既涉及本科、研究生层次也有高职专科层次。从竞赛的设置可以看出, 国际贸易专业学科竞赛多样化不足且有同质化的趋势。全国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竞赛仅有三项, 而且在竞赛赛制上有重复, 尤其是国际贸易商科技能大赛和国际贸易职业技能大赛。
(二) 竞赛指导师资不足。
学科竞赛不仅对教师业务知识、综合能力有高要求, 更需要教师认真负责、精心指导, 在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凝练、挖掘具有创新构思并运用到竞赛辅导中, 还要掌握学生在竞赛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因此, 指导老师肩负的责任很重大, 而相反获得的认可却不足, 致使很多教师对指导学科竞赛热情不足;另一方面, 目前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巨大, 很多教师没有实践经验, 在指导学生时往往出现与现实脱节的现象, 因此复合型实践型的竞赛指导教师明显不足。
(三) 经费支持不足。
学科竞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经费主要包括参赛报名费、材料费、制作费、差旅费等等。以全国商科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为例, 一支参赛队伍需要各种经费就达2万左右, 如果推荐一支队伍参加, 学校立项的经费支持远远不够。因此, 受经费所限, 学生参赛权利受到限制, 受益面缩小。
四、对策和建议
(一) 引入校外师资。
这里的校外师资是指外贸第一线的精英业务员。校内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得理论基础深厚, 但实践操作能力远不如校外师资。而这些校外师资走在外贸前沿, 将外贸领域新问题、新趋势带进人才培养。在大赛赛制及内容设计时, 校外师资的观点更结合实际。例如我校国际商务模拟谈判大赛的谈判案例都是由安徽省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骨干设计和论证的, 务必保证案例无任何实际操练上的盲点。
(二) 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
各个学校在参加国际贸易专业学科竞赛都有自己的经验, 学校之间互通有无, 一方面可以完善竞赛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每个学校可以在学科竞赛交流中找出自身的优势, 形成本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三) 注重积累。
第一, 师资积累。参赛学生每年不同, 但指导教师却比较稳定。教师要老带新, 新促老, 形成合理有创新力的梯队。这种师资的积累就是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积累;第二, 成果积累。学科竞赛的成果不仅仅体现在荣誉上, 更重要体现在后续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上, 这也是学科竞赛最主要的目的。
(四) 注重学科之间竞赛体制的互动。
从以上竞赛赛制、内容以及锻炼学生能力的介绍, 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种竞赛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相关学科竞赛之间应加强互动和及交流, 增强学科竞赛之间的关联性和交叉性, 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佰英.论国际贸易职业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取向[J].教育科学, 2012.2.
[2]籍丹宁.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实训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12.
[3]刘红燕.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4.
[4]李敏, 吴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10.
[5]韦霞.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34.
[6]汪凌志.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10.
国际通用型人才 篇5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供需困局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中国的经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韦霞,2010)。然而,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达到47%(江维国,2010)。《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相对于旺盛需求,相对于供给不足,就业还十分困难,这种供需困局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人才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了解WTO及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罗旭娟,)。这种描述是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一般要求,没有突出各学校人才培养特点,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有三个后果:一是人才能力趋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能力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也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二是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创新性”的培养要求,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学习内容被压缩,课时被摊薄,课程学习演变成概述或演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国际经贸需要高级规划人才、管理与决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和一般作业人才等五种层次的人才,而该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并不能针对其中的任何一种,造成人才能力与实际需要不吻合状况。
(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使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课题。如贸易与环境、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新贸易保护等。现有教材基本上围绕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窦建华,2010)。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内容不系统,设施不完备,实践效果差仍是普遍现象。学校的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缺乏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王志伟,)。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系统性的,包括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体系(李洪江,2010)。
(三)人才培养途径单一
国际通用型人才 篇6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talents multi-level training mode to explore
LiHongJiang nanjing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appeared demand rapid expansion, supply, employment difficult JiongZhuang, the reason lies i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does not adapt to the need of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he existing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existing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training scheme similar to load training target, training ways such as single problem. Subdivision talent market can make have different education resources of higher accurate tal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 orientation.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content, education the way of development, education scheme to construct new design is the key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multi-level training mod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urse structure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Key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Applied talents; Multi-level training mode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供需困局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2010年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中国的经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韦霞,2010)。然而,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达到47%(江维国,2010)。《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相对于旺盛需求,相对于供给不足,就业还十分困难,这种供需困局不能不让我們深思。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人才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了解WTO及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罗旭娟,2009)。这种描述是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一般要求,没有突出各学校人才培养特点,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有三个后果:一是人才能力趋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能力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也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二是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创新性”的培养要求,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学习内容被压缩,课时被摊薄,课程学习演变成概述或演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国际经贸需要高级规划人才、管理与决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和一般作业人才等五种层次的人才,而该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并不能针对其中的任何一种,造成人才能力与实际需要不吻合状况。
(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使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课题。如贸易与环境、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新贸易保护等。现有教材基本上围绕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窦建华,2010)。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内容不系统,设施不完备,实践效果差仍是普遍现象。学校的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缺乏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王志伟,2008)。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系统性的,包括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体系(李洪江,2010)。
(三)人才培养途径单一
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一切培养责任完全由高校承担。实际上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校难以完全承担人才培养重任。高校实践设施不足,制约了人才技能培养的质量。虽然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养基地等,但大都是基于合作协议开展的,并不是基于共同产权机制。企业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积极态度,大大削弱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应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三、市场细分视角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学中的理论,是企业根据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不同把现有的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子市场,然后依据企业的竞争优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市场并为之服务取得收益的营销理论(朱明侠,2001)。市场细分主要的特点是可以集中使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目标市场中竞争并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它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优势资源,这种优势资源是独有的,是高校树立特色的基础。同样高校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并没有为所有市场需求服务的能力。利用自己优势的教育资源为一个或几个目标子市场服务,是高校树立特色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表1是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层次、目标要求和培养机构特长设计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细分区划,对应于不同培养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培养机构优势,树立人才培养特色,可以避免全才式培养模式的弊端。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人才能力可以准确定位。
就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国际经贸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上海商学院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第4层次),并进一步规划了该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侯立玉,2008):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熟悉商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三部分组成的。创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安排上创新;在结构设计上创新;在培养主体上创新。在内容安排上,针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加强教材建设。针对目标层次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内容、不同深度的教材体系。体现层次需求、反映时代特点,尤其是实验、社会实践教材应大力开发。二是完善英语教育体系。将现有的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体系拓展为公共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和专业实践英语。三是完善技能培养体系。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体系;构建专业认识实习、岗位技能实习、调研设计实习体系。四是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在培养主体上,应建立多主体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途径。
在结构设计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对教育内容要进行相应的安排。在教育内容创新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实现结构设计创新。
如图1所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可按照某一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该层次人才培养。在该模式中,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是一致的,但不同层次人才方向模块设计要体现该层次培养目标要求和特色。可以设计同一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国际商务管理方向;也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高级技术人才方向以及一般技术人才方向。仅就国际贸易业务方向,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课程、技能课程、外语课程、实验实踐课程以及创新能力课程可按如下设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WTO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商法;技能课程包括贸易单证与函电、报关报检、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商务谈判;外语应开设专业实践英语;实验课程包括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实践课程进行岗位技能实习;创新课程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这种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业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五、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优势
教育内容的创新可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教材建设可以更新知识体系和结构;实践课程的拓展可以提高人才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构建使人才具有真正的创新能力;教育主体机制创新,可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克服高校教育资源瓶颈障碍。
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构建可以解决人才能力趋同所带来的三个问题,即人才能力趋同、人才能力稀释、人才层次不分。人才能力差异化,可以改变人才供给结构,解决一些层次人才饱和而另一些层次人才稀缺问题。分层次设计模块,围绕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集中构建该层次对应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所须的课程体系,可以解决人才能力稀释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层次培养人才,可以提高人才针对性,提高人才对各种工作要求的适应能力。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最终将提高教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韦霞.我国外贸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2、江维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罗旭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外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09(4).
4、窦建华.国际经贸人才需求新变化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4).
国际通用型人才 篇7
国际商务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以探究的态度不断通过创造性劳动, 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从质的角度来说, 就是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创新的人。
1.1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具有较强超越性和创新性的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不仅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和行业技能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 更需要能够在继承应用现有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创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人才, 即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超越性和创新性是时代赋予给应用型创新人才必备的核心特征。应用型创新人才总是致力于前人没有做过或没有成功过事情的突破、变革以及超越, 这种对自身生命水平和世界现实水平的超越, 不仅仅是我们对人才培养终极目标的准确定位, 与一般人才的根本区别所在, 更是人的本质力量和本质属性的最高诠释。
1.2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具有多样性的人才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和行业的日益分工细化, 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对“三百六十行”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从一般人才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转变。他们应该具有结构多样化的专业理论知识、复合型的实践技术技能、良好的职业适应性以及相应领域的全面素质。
知识存量的多少是支撑应用型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素质, 因此, 他们必须掌握作为知识更新原动力的有关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同时还应该具有作为知识结构核心所在的学科理论知识、工作过程知识、经验性知识以及技术技能实践知识, 诸如人类、社会、自然、财务、管理、社交、语言、计算机等。在具备一定知识广度的同时, 还应该实现工作岗位知识到专业知识体系的转变, 不仅要注重岗位技能技术知识, 更要将其专业知识体系完整和系统化, 即具有一定的知识深度。
1.3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具有进步性和积极性的人才
随着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社会职业的更迭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技能和知识被赋予了全新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不断通过获取新技术以及变革新技术等途径更新知识, 也就是说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现在已经深入人心, 应用型创新人才应该为了寻求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采取这一理念用于分析、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1.4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的人才
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具备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 比如思想道德素养、身体心理素养等, 前者对其他素养的建立、培养和提升具有主导及制约作用, 后者是创新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在当今社会中, 团队合作意识作为非专业素养的一个方面日渐被企业所关注, 应用型创新人才一般都在一线从事着设计、规划、决策、应用和运作等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复合型工作, 这就很大程度上需要团队的合作, 这里所说的团队合作蕴含着团队成员基于信任、诚信和默契基础上的创造力、进取心和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充分渗透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环节, 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必备的品质。
2 国际商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误区
2.1 国际商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误区
应用型创新人才与一般人才在人格结构、智能结构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同, 有其独特的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模式, 长期以来, 好多高校在这一定位问题上模糊不清, 严重影响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性、方向性和目标性, 因此, 应用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比较研究应该提上日程。
2.1.1 高智力人才就是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创造力是人格、智力、动机、知识以及思维等因素综合作用而成的一种综合素质, 不是一种简单的智力特征, 我们不能把智力高低作为创新力的判断标准, 也不能肯定智力与创新力之间的等同关系。长期以来, 大部分人认为智力是以数理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为核心整合而成的一种能力, 从而导致情商等优势能力的教育被忽视乃至否定, 不可否认, 没有较高比例的情商培养, 不仅仅会导致人才高尚情操和伟大胸怀的缺失, 更会使创新目标的实现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失去动力。
2.1.2 高学历人才就是创新人才
培养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是任何一种教育的最基本初衷, 如果受教育成功, 只能说明受教育者具有了成为人才的可能性, 而是否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还要看他在社会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因此, 学历、能力和创新力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 辩证而言, 没有受过较高学历教育的人可能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 而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人不一定成为创新人才, 这也说明了, 创新者打破固有思维定势的束缚, 从原有固定的知识结构中提取知识引入到全新的组织系统中, 从而产生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就是创新, 并不是简单地把知识随意混合。
2.2 国际商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观念的误区
2.2.1 精英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
精英教育往往只针对少部分学习好、脑袋灵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受教育者, 但是这很容易导致教育对象狭窄化, 创新教育不能与精英教育相提并论, 否则就是教育价值标准单一化的体现, 它应该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的, 是充分挖掘每一个人创造力潜能的全员教育。事实上, 创新教育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 这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就是, 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力的潜能, 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将其最终培养成为在某一方面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可见, 创新教育只有在正确运用教育力量、正确理解创新教育内涵以及正确选择对象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2.2.2 素质教育取代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具有区别和联系的两个概念。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教育是对由创新人格、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整合而成的创新素质进行着力培养的一种教育, 这种创新素质是在人所拥有的众多普遍素质中单独提出的。其联系体现在:素质教育为创新教育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积淀和升华。
2.3 国际商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误区
2.3.1 通过一系列既定计划和方案的实施, 能够训练出创新人才
人才可以通过设计完美的计划和方案并保证其实施而得以训练和培养, 但不可否认的是, 这可能仅仅是人才而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创新人才。训练是通过有据可依和有规可循的反复练习和多次操作等教化, 运用线性思维和比照式思维从而达到可量化、可预期的要求;而创新则是通过标新立异的首创性活动, 运用发散性思维从而达到有新成果、有进步价值的超越和发展。可见, 创新人才无法训练出来的原因在于:第一, 创新是人们能动、自愿进行的认知和实践活动;而作为训练的对象来说, 他们可能是自愿的, 也可能是被迫的。第二, 创新能够产生有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新成果;而训练的结果不一定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第三, 创新的价值标准是正面的;而训练的价值标准却是多元的, 有正也有负。
2.3.2 取消考试能够培养创新人才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 好多人片面夸大考试的作用和强调考试的评判以至于对考试持有否定态度的大有人在, 但是, 我们不能因此将考试理解为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障碍, 将取消考试理解为是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之一。考试是教学效果的保障手段之一, 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 考试作为衡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状况的有力工具, 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自然也能承担起培养和服务创新人才的重担。通过改革考试方法、内容与评价, 突出考查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和精神, 协调创新人才培养和考试之间的内在逻辑, 两者必将在引导创新人才培养走向既定目标的过程中相辅相成。
2.4 国际商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和评价的误区
2.4.1 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唯一阵地
教育不仅仅是高等学校的事情, 还需要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能仅仅依靠高等教育, 我们绝不能将高等教育极端地理解为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 不能以短视、片面的眼光不看过程只看结果, 因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学前幼儿教育, 还是中学、大学教育, 对于创新教育而言, 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 创新人才的培养既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 并与终身教育紧密联系。
2.4.2 技术成果是评价创新人才的唯一标准
创新人才不仅应该具有外在的技术因素, 更应该具有体现内在素养和价值的精神及人格等非技术因素, 因此, 我们在评价创新人才的时候, 就不能采取技术成果作为单一评价标准, 而要将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综合起来, 用于衡量创新人才的标准。虽然以技术的物化成果作为评判创新人才的标准, 有利于评判受教育者对一些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受教育者创新素质某些量的发展。但是, 如果片面强调创新技术成果, 显然是不妥当的, 因为创新人才有层次之分, 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在大多数时候都缺乏使创新观念化为物质成果的条件。所以, 注重鼓励学生通过积极思维, 对当前的问题能够另辟蹊径、变通求解而产生新颖、独特的观念等是评价他们创新性的正确之举。总之, 评价创新人才应该按其对象特点和类型, 综合考虑外显因素和内含因素, 并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知识结构以及创新技能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综合性评价, 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在不同的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 并展示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才能为他们进行高水平的创新打下雄厚的基础, 才能使创新人才评价的标准科学化、人性化。
摘要: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复合体, 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区别于理论型和学术型人才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这种诸如口才和公关礼仪等特别强调应用性的操作技能在达到熟练和专业的同时, 也在各个环节要求具有敏锐地发现潜在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发挥作用和不断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国际商务,应用型,创新人才,误区
参考文献
[1]邹瑜.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 (4) .
[2]沈燕.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邢台学院学报, 2014 (12) .
[3]舒红.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3 (11) .
国际通用型人才 篇8
1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 为适应我国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有较多需求的现实, 我国多数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在实际教学中, 不断强化以提升贸易人才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目标, 在指导思想、办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创新, 但课堂教学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 教学内容结构分散化
学生学习使用的教材通常是以章节划分, 按章节讲述。并且当前我国的主流教材仍偏重于对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分析, 并以交易磋商、合同订立、合同条款和合同履行为核心内容, 结构安排体系性较弱。结构分散化不利于学生对这门学科进行完整系统的理解, 也不利于学生对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锻炼。学生往往对整个业务流程没有建立框架体系, 只掌握了基本知识点, 但无法由点成线进行应用, 呈现“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局面。
1.2 教学模式理论化
目前, 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授课仍偏重国际贸易理论, 实务教学所占比例普遍偏低。从授课内容分配上, 该课程教学仍坚持“知识本位”的教学理念, 教师所讲内容多为贸易和经济理论, 比较注重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掌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授课形式上看, 老师讲授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知识, 而学生以听课和笔记为主要学习模式, 学生脱离实际业务空学理论很容易感到困惑, 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无法实现学校与工作零距离对接。轻视对学生实操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意味着这门课程的“实务”意义褪色, 更意味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没有达成。
1.3 教学方法单一化
目前, 教师授课大多数实现多媒体应用, 但教学仍以讲台为中心, 以PPT为主要手段, 以讲解为主要授课方式。实践授课只有诸如填制洋证、外贸函电写作训练等少数几个环节。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和资源, 又无法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国际贸易实务要想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有两种形式: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目前, 很多学校均开展了国际贸易实务的校内模拟实训, 但往往认为实训不如理论重要, 导致实训效果欠佳。而校外实训基地通常受到企业培养意愿的限制而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因此, 在学校不具备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的情况下, 让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教学思考
针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应在实际教学时结合课程性质、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来减少上述问题对课程授课效果带来的影响。
2.1 以教材为依托, 理清脉络, 突出重点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之一, 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有教材伴随, 认真学习和把握教材是成功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作为教师, 熟悉教材是最基本要求, 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往往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但目前很多教材存在着大同小异、结构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因此, 教师需要透彻理解教材, 适当呈现教材, 但又不拘泥于教材。鉴于本门课程的性质, 在安排内容上突出重点。如在进出口商品包装条款部分, 要强调实际应用中包装的适用性、唛头书写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按照合同履行包装条款的重要意义。
2.2 抽象理论具体化, 激发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 老师起到传授和引导作用, 而学生是学习内容的接受主体, 学生能否接受知识, 并将其转换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往往考验老师的教学能力。但学生能否在思想上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也决定了他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让学生感觉这些知识和生活联系紧密, 激发学习兴趣。如在销售包装内容的理论环节, 可以以实物展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进出口产品包装必须具备的内容, 强调包装内容缺失将影响出口产品能否顺利进入进口国市场以及在当地市场的销售情况。学生在对教学工具感兴趣的同时, 具体化了对销售包装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实现教学目的。
2.3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教学内容形象化
目前, 由于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 学习的途径也日益多元化。在课堂上应尽量使用多媒体的电子课件和视频等方式, 把教学内容通过课件文字、课件图片把学生觉得比较遥远、高深的实操性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特别可以通过相关实践环节的视频将实践技能的培养“请”进课堂, 以强化学生对实操环节的了解和吸收。例如, 在讲到运输方式时, 可将各种运输方式的在运输货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要点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 在运费计算环节可将一些物流公司的真实运费表设计在教学PPT课件中, 边讲解边展示给学生看, 提升教学内容和知识的吸收程度。
2.4 善用教学案例, 发挥互动教学优势
事实上, 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中的案例并非凭空捏造, 很多案例是根据我国多年的外贸实战经典案例进行浓缩和总结改编而成, 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和经验意义。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案例可以帮助学生从实战角度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强化知识点在实际贸易中的应用;另一方面, 透过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国际贸易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任何一个细节的疏漏都可能造成实际业务的巨大损失, 案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一种职业精神的培养, 为其成为合格的外贸业务人员做准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针对每章节的教学内容, 精选国际贸易中的真实案例, 启发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这将使学生无论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处于一种活跃状态, 通过分析讨论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而老师的讲评和分析则开阔了学生思维, 为其在以后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思路, 积累经验。
2.5 课后沟通, 反思总结
课堂绝不仅仅是这门学科学习的全部。其一,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需要教师在课后和同学及时沟通, 通过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学习情况的反馈, 教师才能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有确切的把握。其二, 学生通过与老师的沟通, 可以将自己对课程的认识、困惑和新的想法观点告知教师, 使课堂内容在课后能够及时消化, 老师在得知信息后使讲授更有针对性, 效率提高。其三, 要培养出应用型专业人才, 首先要自己成为人才。一方面, 教师的品德、治学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 是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课后与学生沟通交流, 是对教学的一种反馈, 更是教师履行自己严谨教学的体现。另一方面,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教师拥有较高学历, 但实践经验十分缺乏。因此, 课后对课堂教学反思的同时, 也应该走出校园, 利用业余时间寻求去企业挂职实战的机会, 使自己成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这也是笔者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3 总结
当前, 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 我们应根据就业形势和对人才的要求, 积极探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事实上, 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的多方面协调配合。内容涉及校内实验室的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拓展、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就课堂教学而言, 教师应不断积极探索, 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 与时俱进, 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对接, 为社会输送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摘要: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在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针对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课程内容特点, 运用灵活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相, 提升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同时, 加强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 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外贸人才。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堂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晓明.国际贸易实务课综合性教学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3 (4) .
[2]叶红丽.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16) .
[3]戈雪梅.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教育探索, 2012 (1) .
国际通用型人才 篇9
目前省内的很多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只是一种专业课和英语的简单叠加, 由于各种的原因, 有的院校纯粹照搬的是外语专业的教学模式, 走的是纯语言或纯文学的老路子, 虽然目前很多院校结合自己所在地域的经济增长特点, 希望能真正培养出适合当地人才需求的本土化外语类应用型人才, 而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总体来说很多外语类人才依然不能很好胜任企业的需求。拿商务英语专业举个例子, 据麦可思策划组织的人才需求排序上, 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在很多行业都是排名前十的, 但令人奇怪的是商务英语却是一个就业亮起了红灯的专业,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到公司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
2应用型外语人才的优化培养
2.1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 考虑市场需求, 设立公司企业急需的人才专业。要分析公司企业急需的岗位 (群) 能力要素, 针对性地设置课程, 此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和职业素质养成能起到主要的支撑与促进作用。要抛弃落后陈旧的课程, 改造利弊相杂的课程, 增设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基础的新课程。正确划分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类课程的课时比例。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应用为核心, 以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使其具有科学性、可行性、适应性, 把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社会认可度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指标。复合型英语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多专多能的应用意识、应用方法和应用技能, 这一点在课程体系中要有全方位的体现。
2.2 教材改革
选用先进、适用的教材, 特别强调与行业企业合用编写教材, 突出工学结合的特色。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要求符合行业企业的现状要求与发展需要, 有助于学生未来胜任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可考虑选用或改编用企业培训员工的教材。选择好教学内容后, 需进行重新整合与序化, 设计出基于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组织安排教学, 教、学、做结合, 理论联系实践, 做好实训实习等教学活动安排。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可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实操性强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强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力创仿真教学环境, 如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实质上是想让学生有机会进入仿真的“真实工作情景”中进行“沉浸性”体验与学习, 强化职业岗位意识,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一体化等教学模式, 特别强调工学结合思想, 尽可能做到在校学习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
2.4 实习基地的建立
校内实训方面, 要求实训基地的建设有行业企业参与, 能满足生产性实训的要求。校外实习方面, 要求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力求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 学生能通过实习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提高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技能。要求学生的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的价值。
2.5 培养模式
复合型。此类模式培养既有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学科理论与基本技能, 又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 熟练掌握外语语言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该模式可以涵盖经贸外语、商务外语、国际新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教育传播、外事外交等复合型专业。
专业型。此类模式是为培养外语精英人才所设计的。培养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并非单纯地指外语在金融、科技、电子等行业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外语专业来讲, 不能让学生的努力方向全部一味地追求其与其他学科的复合, 而缺失了应有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方面的学术素养。
双语型。此类模式为主修语种加辅修语种。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讲, 他们普遍要学习第二外语。目前, 英语专业人才相对过剩, 而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德语等专业人才相对紧缺,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 需要大力推进双语专业的培养力度, 提高学生就业灵活性, 避免人才培养过程的滞后性。
总之, 人才结构的培养定要紧紧围绕工学结合, 校企结合, 产学研结合的宗旨, 学校与企业合作,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公司化”、“企业化” 缩短学习与工作的距离, 实现三个转变, 即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学习到工作的转变, 核心是尽可能缩短学生毕业到正式适应工作岗位所需的过渡期, 包括适应时间及工作能力两个方面,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为适应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培养更专业更实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国际通用型人才 篇10
审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务性都较强的应用学科。在此基础上界定国际化审计人才就水到渠成。国际化审计人才是指具有经济全球化的思维方式, 拥有会计、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 具有一定的审计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 能够开展国际审计业务或跨国审计业务, 能够履行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的国际型审计专门人才。
一、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国内企业积极拓展境外业务以及跨国企业进入国内的现实, 催生了大量跨国业务。无论是国外企业来中国发展业务, 还是中国企业到国外发展业务, 都需要进行会计核算, 必然需要具有了解当地国家风俗习惯, 并能熟知国际业务、掌握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高级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外资企业越来越多的现实状况, 必然要求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 同时, 资本国际化需要跨国披露财务报告和国际合并会计报表, 而跨国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就变得更为复杂, 进而审计人员对公司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判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国内, 新审计准则的实施使得社会对国际化审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许多国内企业为了与国外企业更好合作, 提升国际竞争力, 按照会计准则 (IAS) 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编制财务报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编制财务报表的真实与否就需要具有高素质国际化审计人才的鉴别, 国内审计人才必须接受新的游戏规则和国际会计、审计准则, 迎接国外同行的严峻挑战。
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发展和推广, 都离不开能够开展跨国审计业务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切实担负起培养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精通国际资本市场规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国际化审计人才的重任, 这也是应用型高校的迫切任务之一。
二、应用型高校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 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理念不强。目前, 一部分拥有会计、审计等专业的高校逐渐认识到所培养的会计类专业学生与国际国内就业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 并在努力改进中, 但有些高校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诸如在审计相关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都与国际化存在一定距离。
审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务性都很强的专门学科, 但是传统的审计教学中单纯理论讲解比较多, 致使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仍沿用多年的惯例, 没有创新也没有开设培养审计岗位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 更没有设置拓展国际视野与综合业务素质课程, 涉及到介绍国外风土人情的基础课程更是寥寥无几,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的学习课程也不多, 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有限, 即使开设也是考查课并没有纳入到考试课的范畴, 致使学生对此课程不加重视, 再加上学生的外语水平不高, 对国际会计知识缺乏,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难以放眼看世界, 无法培养国际化的审计思维, 直接影响到审计专业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
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狭窄, 一般只局限于能为国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提供审计技能, 并没有做到和时代发展的脉络同步。培养目标定位除了应该面向本地区或本经济区域企业, 也要面向全世界的企业, 这就要求培养应具有熟练掌握国内审计理论与实践的人才, 同时更应培养具有国际审计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 因此, 应用型高校应放眼看世界, 审计专业应将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作为长远发展方向。
(二) 审计师资队伍实践素质不高。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离不开具有国际化审计思维和技能的教师队伍, 应用型高校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应有国际化审计经验, 更为重要的是对外语 (尤其是英语) 水平的要求也颇高, 语言是工具, 没有熟练掌握语言工具也就无法了解国际审计准则等相关内容。现阶段, 应用型高校能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不多, 具有国际审计实践经验背景的就更少。同时, 专门的审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也落后于会计模拟实验室, 精通审计软件的教师相对也比较少。
审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对审计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要求很高。应用型高校审计教师大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 审计相关学科理论功底相当雄厚, 但限于从学习的学校毕业直接进入到工作的学校这一现实, 大多没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 在讲授审计课程时还没有脱离就会计讲审计的这一小圈子, 没有形成大审计的思维方式, 针对一些审计情形只能凭借想象的模拟场景讲给学生, 没有参与国际国内企业审计的实践经验, 案例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如人所愿。
三、应用型高校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 建立健全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 我国高校审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和就业形势并不理想, 很多用人单位反映新招聘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不强, 缺乏必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培养审计专业人才时要着眼于国际和国内的市场需求, 选用的教材应体现时代性, 课程内容的设置多倾向于国际会计审计准则, 鼓励学生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 (CPA) 以及ACCA等国外注册会计师考试。也可选用英文原版的审计教材作为教学的参考书目, 督促学生加强英语学习, 打破语言障碍, 可以聘请外教给学生讲授审计课程, 针对英语能力不高的学生, 可以由本校教师将外教的讲课内容翻译成汉语再次讲解, 但要保持外教的原有风格, 让学生有个语言的过渡衔接, 以增强这类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 校企联姻提升审计实践能力。所谓校企“联姻”就是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 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为将来真正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了这一模式, 除了学生可以去企业实践, 审计专任教师也有去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锻炼的机会, 促进实践教学能力, 使审计课堂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实际需要。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审计人才的同时应熟悉市场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变化, 审计人才的培养应从“查错防弊型”转为“复合型”, 审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同等重要, 提升审计实践能力, 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校企合作是一个必然选择。
(三) 加强审计师资队伍建设。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专业知识, 以及国际化视角的教师是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关键。课堂上师生互动, 要遵循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原则,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应该多方面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 鼓励并支持审计教师继续深造, 提高学历水平, 鼓励审计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 参加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 积极参加国外举行的相关培训, 学习新知识知晓新动向, 所获得的经验运用到审计教学中, 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提升审计教学质量。
(四) 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有条件的高校, 可以输出具有一定语言基础且专业知识熟练的学生接受国际审计人才教育, 开展中外联合办学, 对于暂时不能出国接受国际审计教育的学生, 可以聘请国外会计师事务所或培训机构通过网路对其进行培训指导, 共同联合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新时代最具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相应的审计也越重要, 对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的研究也就成为必然。高校是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主阵地。本文以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意义为出发点, 通过对高校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现状的剖析, 进而得出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路径, 以期对现阶段应用型高校审计人才的培养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国际化,审计人才,应用型高校
参考文献
[1]刘东辉, 林丽.提高审计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探讨[J].教育探索, 2012
[2]刘东辉.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的探讨[J].教育探索, 2013
[3]张轶娜.信息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国际通用型人才 篇11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专业建设 国际化 应用性 借鉴思考
[作者简介]朱传华(1963- ),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高等教育。(北京10002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087-02
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趋势的推动下,步入了国际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方法,与国外高校在互换留学生、专家学者互访、学术研究、合作办学等方面。高等教育应用性是“以教会学生掌握技术应用能力或胜任工作岗位任务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就业去向、岗位的符合度等方面。目前,国内外学者集中于对高等教育体制、教育大众化界定、大众化教育主要职责和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分析地方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借鉴国外教育经验,探讨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办学途径。
一、地方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不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情况,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不适应。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的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由于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趋势不甚了解,相应的行业和产业发展情况不熟悉,人才需求的规格和数量不清楚,在制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就难有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不适应。
2.对国际化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和本质特征的认识不够。许多设有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院校主要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在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培养方案设计、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虽然取得成果和特色,但总体上对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应用性本科教育规律和本质特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整体的教学改革效果还不明显。
3.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地位不突出。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不突出,各环节的设计、安排也不精致,忽视训练环节在培养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4.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不明确。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对培养国际化本科人才是另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地方院校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中,需要进一步处理好地方性和国际化的关系、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
5.国际化应用型师资队伍缺乏。教师是落实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队伍整体上还缺少国际化应用性教育的理念,对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缺少感性体验,易在教学实践中又回到习惯的传统教学模式上。
二、国外应用性教育的启示
美国大学教育以学术研究、人才训练及社会服务为宗旨,实施专业训练,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以接受教育与训练者为中心,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训练,根据职业结构来提供训练方案。日本高等专科学校重在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技术人才。韩国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做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对应用型大学的师资要求严格,颁布了《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证书方面的要求。德国在校大学生有60 %以上在应用型大学学习,接受应用性技术教育,即将学习同生产紧密结合,各类教育形式互通,培训与考核相分离,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德国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科学方法、擅长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培养学生能借助科学方法,解决来自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完成新的科技开发项目,在生产中能引进、优化、应用和监控具有理论和科学背景的新方法、新工艺;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按职业需求和工作过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胜任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不追求学科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理论教学有鲜明的实践导向,强调科学知识和方法如何运用于实际生产和其他领域,偏重于那些与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结合文化和品德修养教育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职业态度,课程实施过程体现个性化。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宗旨是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在职业资格和学历证书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使职业教育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发展;英国苏格兰西部大学实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法,主张教学以引导为前提,行动培养为根本的中心思想。行动培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目标要立足在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上,使学生具有为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或达到某一确定的目标能独立思维和自觉采取行动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采用“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整体行动,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或能力体系。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模式,如项目教学、引导文教学、模拟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其中项目教学是行动导向教学最主要的实践模式。
三、借鉴国外经验,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1.明确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地方性院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浅层面和中层面上,是由地方性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定位所决定的。面对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地方性院校应抓住时机,明确国际化应用性本科教育规律和本质特征,创造各种条件推动出国留学,以期更好为地方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2.面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懂管理、会理财、掌握法律、具备金融知识的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借鉴德国“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专业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掌握国际财务管理的基本准则与财务管理技能,具有解决财务管理工作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财务预测与预算能力、投融资决策能力、财务分析能力、企业理财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的财政、审计等相关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等管理工作。
3.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财务管理专业要立足于地方,以企业为背景,借鉴英国苏格兰西部大学“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将理论知识、技能训练、就业岗位与职业证书相结合,突出专业基本技能,即会计业务操作技能、资金管理技能、财务信息处理技能和税务筹划应用技能,突出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即财务预测与预算能力、投融资决策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和理财创新应用能力等。
4.财务管理专业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和英国苏格兰西部大学的课程体系,思考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设置方案。以培养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筹资分析、投资决策、资产管理和利润分配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为目标;设置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理论实践一体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核心知识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见下表:
在课程设置中,加强专业平台课内容国际化、系统化建设,倡导所开课程采用的教材实现国际化,使专业课程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达到一致性。首先,要加强英语教学的力度,开展双语教学,在专业课中增加双语教学的比重,适应国内、国外、国际三种环境变换的全球财务的视野,提高对外进行交流的外语能力。
其次,要加强财务实践教学力度,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再次,采用与国外院校专业课程对接形式,进行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地方院校采用“3+1”国际化办学模式,即三年在国内读书,一年到国外学习。国内国外学校双方互认学分,课程对接,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生质量,这也是对地方院校教学质量的一种认可和检验。
5.完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体系。首先,利用现有的重点建设学科实验室的硬件设备,添置有效可行的软件系统,建立模拟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系统,使学生在实验室里掌握基本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业务或管理的工作流程程序,实现到实际岗位就可使用的效果。其次,利用各种资源开发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进行国际商务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6.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能力与素质建设。首先,要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操作能力。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教师聘任可借鉴和引用德国《高等教育总法》相关内容。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不仅应具有高学位、职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挂职锻炼的经历,能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进行技术转让或从事应用型科研开发活动,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始终与科技发展、生产实际保持同步。此外,学校还应从社会上和产业部门中聘任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国际理财师等作为兼职教授或兼职讲师。其次,应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知识和经验。具有国际性的教师是推动教学、科研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直接力量。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出国考察培训和学习,让未出国的学生能够利用国外的优质教材资源。有条件的地方性院校可以采用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专家来华进行短期访问和讲学,或聘请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名师)等方式进行讲学。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借鉴国际教育经验,从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研究,思考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出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框架与思路,可以有效地推动财务管理国际化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岩平.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性质与特征[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
[2]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
[3]杨文明.英国职业教育的评估体系与借鉴[J].外国教育研究,2003(12).
[4]孙建京.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基地研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5]黄玉丽,冯虹.应用型本科商务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
国际通用型人才 篇12
建设昆明国际陆港是云南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7月考察云南时提出的“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 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具体行动, 是云南省响应国务院提出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昆明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核心。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 将把昆明由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其对振兴西部经济、调整西部产业结构、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 具有深远的意义。昆明国际陆港建设, 需要一批新型的懂得国际物流管理与运作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 是云南乃至西南高校应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2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的内涵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的内涵是:以昆明为中心, 打通连接中国西部地区乃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物流快速通道, 基本形成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对南亚开放相适应, 层次分明、运转有序、布局合理的现代物流网络系统。构筑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核心圈, 将昆明建设成为带动云南省, 辐射大西南, 连接东、中、西部, 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南欧、非洲的国际陆港。
具体建设指标:①建成5大物流基地:嵩明保税港区、安宁南亚国际陆港、晋宁东南亚国际陆港、呈贡铁路集装箱物流基地、昆明国际航空港物流基地。②建设9大物流通道:中缅通道、昆曼通道、中越通道、中缅孟印通道、昆明—香港通道、昆明—乌鲁木齐通道、昆明—拉萨通道、昆明—上海通道、昆明—天津通道。③建设5大口岸物流节点:水富内陆港、富宁港、景洪节点、德宏节点、蒙自节点。④打造一个集专门化物流信息系统、社会物流共享信息系统、企业专业物流信息系统于一体的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以上4方面的建设, 全面构筑昆明现代物流体系, 把昆明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区域物流枢纽城市。
3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关于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昆明国际陆港5大物流基地的物流服务:
(1) 嵩明保税港区, 定位为国际陆港型保税港区和飞地经济区。重点发展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主体的保税物流功能区、国际大型港口的飞地港区、港口配套功能、物流企业总部集聚区、物联网产业园、智能电网示范区、物流装备制造集聚区。集中提供仓储配送、集装箱中转和专业批发等物流服务。
(2) 安宁南亚国际陆港, 定位为以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为依托的国际陆港。有昆钢、云天化、中缅油气管道和石油炼化厂等诸多重工业项目的安宁, 将重点发展铁路物流和石化管道物流为主的通道运输、货运中转、仓储、战备物资补给、战略资源转移、制造业联动、高新产品保税等物流服务。
(3) 晋宁东南亚国际陆港, 作为泛亚铁路中线和东线的中继点, 将重点发展铁路物流和公路物流为主的通道运输、多式联运、城市配送、应急物流、商贸物流、战略资源转移、城市安全、清洁能源物流装备制造、果蔬水产品冷链物流、医药仓储配送、进出口产品保税等物流服务。
(4) 昆明国际航空港物流基地, 就是把昆明新机场建成国际第四大门户机场。在新机场附近的郑和国际空港物流基地将定位于建设成为保税区、仓储区、邮件速递分拣区、海鲜及水产品服务区、医药、花卉、果蔬冷链物流等物流服务区。该物流区将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国家的门户枢纽。
(5) 呈贡铁路集装箱物流基地, 重点发展铁路集装箱节点站、螺蛳湾商贸物流及仓储加工、粮食仓储、猪肉冷链、居民生活品配送、建材仓储、橡胶仓储、出口加工保税等物流服务, 是中国铁路网络体系中集装箱物流的重要节点, 也是第三欧亚大陆桥西南通道的重要节点。
从以上5大物流基地的物流服务可以看出,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对云南乃至西南的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 特别是物流营运经理、国际货运经理、物流工程师、运输经理等中高级人才将十分紧缺, 而报关员、海运操作员、国际货代员、集装箱运输管理员等涉及国际贸易、海关、物流工程方面的岗位将更加紧俏。
4 面对昆明国际陆港建设人才的培养探讨
昆明国际陆港建设的核心, 是全面构筑昆明现代物流体系, 把昆明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区域物流枢纽城市, 因此, 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出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工程化等特点, 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规格的。
高校物流类专业, 要想培养出昆明国际陆港建设需要的人才, 就应该强抓学生的能力, 以适应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国际物流服务的要求。学生在能力方面的锻炼, 主要应该强调以下几方面:
(1) 专业业务知识能力。昆明国际陆港物流业5大物流基地的物流服务各不相同, 有钢铁、石化、纺织、机械、五金、医药、农产品、软饮料等, 不同物品的流程肯定不一样, 相应要求的采购、质检、仓储库存、保管、分类、盘点、搬运、装卸、输送等方面的知识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 物流的专业知识是个庞杂的大系统, 学生除了学习课堂的知识, 更要求在实践中学习, 对于不清楚的东西, 要善于借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 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能力。
(2) 交流沟通能力。国际物流贸易涉及的采购、质检、仓储库存、保管、分类、盘点、搬运、装卸、输送、流通、客户服务、销售预测、订单处理、成本管理等一系列物流活动, 可能涉及物流业务和法律等一系列问题, 不同企业乃至不同顾客对物流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 各有其侧重点。因此, 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是顺利实现物流活动的保障。
(3) 应变协调能力。物流行业竞争激烈, 物流信息瞬息万变, 物流流程多种多样, 物流客户、物流从业人员参差不齐。作为物流管理人才, 在流动变化中要顺利完成物流商务活动, 应变协调能力特别重要, 应变协调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物流商务的成败。
(4) 综合技术能力。昆明国际陆港建设, 体现出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工程化等特点, 因此, 物流人才应有国际贸易、计算机应用、外语水平、其他法律、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中的柔韧性。
(5) 创新能力。创新是建立在责任、用心和熟练基础上的, 精心做好每一个细节, 才会有创新的火花喷发。在国际物流市场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下, 国际物流企业中物流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未来竞争成败的关键。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 归根结底就是智慧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
5 结 论
“昆明陆港”处于我国与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结合部, 是泛长江三角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起始部, 是中国—南亚经济圈、中国—东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 既是中国连接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又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腹地, 更是第三亚欧大陆桥和中国西向贸易通道的枢纽所在。建设“昆明陆港”是调整经济结构, 扩大内需, 提升区域工业化水平, 实现工业化跨越式发展, 尽快打通印度洋通道, 加速建设第三亚欧大陆桥的需要, 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更是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稳定的需要。因此, 培养昆明国际陆港建设需要的创新型物流应用人才, 不仅是一项物流专业高等教育的任务, 更是一项对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 对西南边疆经济发展的贡献, 对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稳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大清, 杨扬, 刘金鑫.昆明“十二五”现代物流规划[R].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 2010.
[2]邓永胜.高职高专物流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
[3]商贸服务网.昆明物流将开建“国际陆港”[EB/OL]. (2010-05-19) http://www.b2b99.com/maoyi/wmks/wl/27561.html.
【国际通用型人才】推荐阅读:
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06-30
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06-28
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08-15
实用型人才08-11
应用型外语人才07-19
酒店应用型人才07-19
外贸应用型人才10-14
应用型技能人才05-09
应用型开发人才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