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论文

2024-07-12

论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论文(精选8篇)

论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论文 篇1

论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论文

一、概述

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资本、商品、技术、人员的跨国流动程度超越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要加强国际法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国际法人才,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立法和国际司法活动的质量。”因为“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直接关系到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肩负重要国际责任的大国,有众多复杂的国际法律事务需要国际法专业人才去处理或提出法律建议。国际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作为国家间交往的行为规范,其对谈判、缔结、签署、批准、解释、实施等诸多环节的规范都会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研究、这需要更多的专家型、复合型国际法律人才。

要成为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既要懂国内法,又要懂国际法;既要具备一定的法学理论素养,又要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既要精通母语,又要熟练掌握国际法专业外语,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然而,国内的国际法教学尚不能较好地满足培育更多高素质法律人才的现实需要。因此,明确国际法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探讨如何通过国际法教学效率的提高来实现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目标,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制约我国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教学因素及成因

知识化、国际化、通才化将是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全球化对国际法人才培养带来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中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国际法律人才,另一方面现行培养机制难以在质量方面满足社会需求。“纵观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现状,面临两个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是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究竟应该走职业化道路还是专业化道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第二是法律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从各国法学教育的传统及现实看,法学教育具有三个可能的目标,即培养法律学者,培养法律工作者,培养有修养的人。”就本科阶段而言,学生的毕业去向差异很大:进公司、做公务员、读研、出国深造、进律所等。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生对自身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的准备重点也往往会存在差异。比如,要出国的学生特别重视外语,要参加司法考试的学生和要考研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再加上高校本身在培养机制方面的诸多弊端,如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目标、对师生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多局限性的叠加形成消极合力,妨碍了培养更多适应全球化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国际法法律英语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国际法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待提升,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也需提高。应当“改变那些束缚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三、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路径

跨国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至少包括本国法、外国法、国际法、法律英语等,此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除了国家、学校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建立合理有效的对学生、教师和高校进行考核的机制外,国际法专业教师本身的专业理论素养、教学理念和方法都会深刻、长远地影响上述目标的实现。教师应重视国际法理论和国际关系实践的融合及对国际法专业英语(或其他语种)的强调和应用。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法学专业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应兼顾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需要。

(一)重视国际法理论和国际关系实践的融合

对许多法学专业本科生来说,即使其所在学校法学院、法律系与律师事务所或当地法院等单位有合作关系,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但往往与国际法课程不相关,与法律英语不相关。因此,难以将国际法理论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弥补该缺陷的方法有重视时事新闻、教学视频、专业外语、案例分析方法在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方面的作用。德国法学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各层次的法律职业教育和培训教学安排中,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至少在一半以上,而且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交替进行”。

1.时事新闻、视频资料在培养国际法律人才中的作用

国际法与国内法不同,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联系密切,不重视媒体中涉及国际法学的新闻报道,就不利于学生对国际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就会脱节。“活的国际法不仅仅体现在案例中,也体现在作为国际法主要主体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因此要体现国际法是活的法,还必须关注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活动。”相关新闻报道或时事评论是国际法学理论与国际关系实践相结合或服务于实践的最好诠释。“学习国际法要对当代国际事件及时跟踪掌握,对国际形势,特别是国际政治形势有一个宏观的把握。通过对近年发生的国际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和思考。”教师和学生都应关注这些相关信息,进行资料收集及分类工作,将最新的相关时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既可减少课程的`枯燥性,又可温故知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4月3日《联合早报》网刊登了《九段线不在联合国海洋法框架内》一文,可就此引导学生讨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成就与局限性及中国在该公约谈判中的认识误区及后果。

国际法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的原则和规则本身,不能只教“纯粹的法律”,要讲国际法背后和之上的东西,讲国际法与国家间力量的关系,讲国家利益与国际法的关系,讲意识形态与国际法的关系,讲文化传统与国际法的关系,讲国际法所追求和实现的目的。视频资料所具有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将难以用语言来充分诠释的内容具体化,减少学生理解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可与教师课堂教学形成优势互补,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味。

2.重视案例分析在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中的作用

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应对国际法律争端的能力。“对国际经济法这样实践性很强但又离日常生活较远的学科,案例教学法更是意义重大。例如,WTO中的轮胎特保案、汽车零部件案等,既是新闻热点又是理论热点。案例是当事双方具体争端的体现,相比于国内法案例,国际法领域的案例往往更加复杂。通过将所学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应用于具体案例,不仅能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与框架,而且有助于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合理引入复杂的国际法案例并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对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3.法律外语水平与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

跨国型高素质法律人才需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要“能够熟练使用外语从事法律工作,包括谈判、起草文书、参与跨国诉讼和仲裁、设计跨国法律问题解决方案等。对跨国法律人的首要要求就是多语言应用能力,避免由于语言不熟造成的理解错误”。现在全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两千人左右,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北京的近一万名律师中仅有三百名具备从事涉外法律工作的能力,上海五千多名律师中只有五十名左右的律师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其他省区的缺口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失衡,具有较强的经贸、管理、新闻、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缺乏、”在国际法学教学中,适当借助外语词语、句子,有助于澄清教材中介绍条约条款时的模糊表达,也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在学习国际法课程中学习法律英语,以弥补公共英语课程的不足。例如,通过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due regard to”一语的分析,可初步了解军舰、机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军事测量、侦察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的原因、现行国际法规定及中美实践。此外,有权部门、个人的双语翻译可能成为它国在诸如WTO之类的国际争端解决机构起诉中国的证据。翻译中存在分歧的实质就是条约解释方面的分歧。“巴西影响干可可措施”案专家组报告中对此有所涉及。“中国入世谈判经历了巧年多,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签订的一些文件中确实存在不少谈判者自己都不一定弄清楚其确切含义的措辞……有些则可能受到语言的影响。”可见,国际法中的外语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工作是否顺利、国家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等问题。

(二)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与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

“三国法”间存在密切联系。国际经济法孕育于国际公法,但至今也尚未厘清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间的边界。高素质国际法人才应能建立知识与学科间的有机联系,减少“见术不见林”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兼顾深度和广度。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法律,既包括国际法,又包括国内法。为此必须注重采用比较法找出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比较法的角度去开拓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的理解,增加教学内容上的广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网络化、体系化。“在讲授条约法时,紧密联系学生己学过的合同法,运用合同法的原理诸如合同生效的条件、合同对第三方的效力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条约法。”例如,在学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其他国际法有关规则’,的含义时,可联系《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国际法的体系化与碎片化、开放性与自足性问题及成因、WTO相关案例。

通过教师对知识间联系的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视角会变得多元。

(三)教师应当具备的高素质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教师除应当具备敬业的职业精神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高超的教学方法、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

“创新型教师必须有新的教育理念,主要有:1、新型的师生观,建立平等、民主型的师生关系;2、新型的学生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反对‘奴化’学生思想,鼓励其大胆质疑与创新;3、新型的质量观,反对仅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论学生学业的好坏,建立以创造能力的高低考核学生质量的标准;4、新型的人才观,反对‘唯书是从’、‘唯师是从’的好学生标准,建立情商、智商和谐共融和人格完美、健全的人才观;5、新型的价值观,树立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全面展现的价值观。”

四、结语

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其中软实力的竞争更具决定性意义,这就包括了人才培养的竞争。没有创新型的高素质(国际法)人才,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落后.国内诸多难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创新及各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只有不断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变革现行教育制度中不能适应高素质国际法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革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拓宽教育视野,真正有效地以市场规律、国家间竞争标准来衡量、考核人才培养的效果,使得国际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和标准,避免国际法人才培养的低效率及培养工作的自目性。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国际法人才的全球化,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跨国法律人才,学生和法学教育界都应对此做出努力。

论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论文 篇2

关键词:国际法,人才培养,教学

一、概述

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 资本、商品、技术、人员的跨国流动程度超越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要加强国际法人才培养, 努力造就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国际法人才, 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立法和国际司法活动的质量。”因为“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直接关系到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肩负重要国际责任的大国, 有众多复杂的国际法律事务需要国际法专业人才去处理或提出法律建议。国际法 (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 作为国家间交往的行为规范, 其对谈判、缔结、签署、批准、解释、实施等诸多环节的规范都会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研究。这需要更多的专家型、复合型国际法律人才。

要成为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 既要懂国内法, 又要懂国际法;既要具备一定的法学理论素养, 又要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既要精通母语, 又要熟练掌握国际法专业外语, 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对每个学生来说, 都是很大的挑战。然而, 国内的国际法教学尚不能较好地满足培育更多高素质法律人才的现实需要。因此, 明确国际法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探讨如何通过国际法教学效率的提高来实现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目标, 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制约我国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教学因素及成因

知识化、国际化、通才化将是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全球化对国际法人才培养带来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中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国际法律人才, 另一方面现行培养机制难以在质量方面满足社会需求。“纵观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现状, 面临两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是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究竟应该走职业化道路还是专业化道路, 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第二是法律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从各国法学教育的传统及现实看, 法学教育具有三个可能的目标, 即培养法律学者, 培养法律工作者, 培养有修养的人。”就本科阶段而言, 学生的毕业去向差异很大:进公司、做公务员、读研、出国深造、进律所等。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生对自身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的准备重点也往往会存在差异。比如, 要出国的学生特别重视外语, 要参加司法考试的学生和要考研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再加上高校本身在培养机制方面的诸多弊端, 如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目标、对师生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诸多局限性的叠加形成消极合力, 妨碍了培养更多适应全球化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国际法法律英语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国际法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待提升, 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也需提高。应当“改变那些束缚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三、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路径

跨国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至少包括本国法、外国法、国际法、法律英语等, 此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 除了国家、学校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建立合理有效的对学生、教师和高校进行考核的机制外, 国际法专业教师本身的专业理论素养、教学理念和方法都会深刻、长远地影响上述目标的实现。教师应重视国际法理论和国际关系实践的融合及对国际法专业英语 (或其他语种) 的强调和应用。在课程设置上, 既要重视法学专业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又应兼顾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需要。

(一) 重视国际法理论和国际关系实践的融合

对许多法学专业本科生来说, 即使其所在学校法学院、法律系与律师事务所或当地法院等单位有合作关系, 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但往往与国际法课程不相关, 与法律英语不相关。因此, 难以将国际法理论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弥补该缺陷的方法有重视时事新闻、教学视频、专业外语、案例分析方法在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方面的作用。德国法学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各层次的法律职业教育和培训教学安排中, 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至少在一半以上, 而且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交替进行”。

1. 时事新闻、视频资料在培养国际法律人才中的作用

国际法与国内法不同,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联系密切, 不重视媒体中涉及国际法学的新闻报道, 就不利于学生对国际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就会脱节。“活的国际法不仅仅体现在案例中, 也体现在作为国际法主要主体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活动中, 因此要体现国际法是活的法, 还必须关注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活动。”相关新闻报道或时事评论是国际法学理论与国际关系实践相结合或服务于实践的最好诠释。“学习国际法要对当代国际事件及时跟踪掌握, 对国际形势, 特别是国际政治形势有一个宏观的把握。通过对近年发生的国际时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和思考。”教师和学生都应关注这些相关信息, 进行资料收集及分类工作, 将最新的相关时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既可减少课程的枯燥性, 又可温故知新, 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2014年4月3日《联合早报》网刊登了《九段线不在联合国海洋法框架内》一文, 可就此引导学生讨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成就与局限性及中国在该公约谈判中的认识误区及后果。

国际法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的原则和规则本身, 不能只教“纯粹的法律”, 要讲国际法背后和之上的东西, 讲国际法与国家间力量的关系, 讲国家利益与国际法的关系, 讲意识形态与国际法的关系, 讲文化传统与国际法的关系, 讲国际法所追求和实现的目的。视频资料所具有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信息量大等特点, 能将难以用语言来充分诠释的内容具体化, 减少学生理解的困难, 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可与教师课堂教学形成优势互补, 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味。

2. 重视案例分析在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中的作用

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应对国际法律争端的能力。“对国际经济法这样实践性很强但又离日常生活较远的学科, 案例教学法更是意义重大。例如, WTO中的轮胎特保案、汽车零部件案等, 既是新闻热点又是理论热点。”案例是当事双方具体争端的体现, 相比于国内法案例, 国际法领域的案例往往更加复杂。通过将所学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应用于具体案例, 不仅能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与框架, 而且有助于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合理引入复杂的国际法案例并完成相关教学任务, 对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3. 法律外语水平与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

跨国型高素质法律人才需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 要“能够熟练使用外语从事法律工作, 包括谈判、起草文书、参与跨国诉讼和仲裁、设计跨国法律问题解决方案等。对跨国法律人的首要要求就是多语言应用能力, 避免由于语言不熟造成的理解错误”。现在全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两千人左右, 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北京的近一万名律师中仅有三百名具备从事涉外法律工作的能力, 上海五千多名律师中只有五十名左右的律师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 其他省区的缺口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失衡, 具有较强的经贸、管理、新闻、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缺乏。”在国际法学教学中, 适当借助外语词语、句子, 有助于澄清教材中介绍条约条款时的模糊表达, 也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在学习国际法课程中学习法律英语, 以弥补公共英语课程的不足。例如, 通过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8.3条中“due regard to”一语的分析, 可初步了解军舰、机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军事测量、侦察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的原因、现行国际法规定及中美实践。此外, 有权部门、个人的双语翻译可能成为它国在诸如WTO之类的国际争端解决机构起诉中国的证据。翻译中存在分歧的实质就是条约解释方面的分歧。“巴西影响干可可措施”案专家组报告中对此有所涉及。“中国入世谈判经历了15年多, 现在回过头来看, 当初签订的一些文件中确实存在不少谈判者自己都不一定弄清楚其确切含义的措辞……有些则可能受到语言的影响。”可见, 国际法中的外语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工作是否顺利、国家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等问题。

(二) 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与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

“三国法”间存在密切联系。国际经济法孕育于国际公法, 但至今也尚未厘清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间的边界。高素质国际法人才应能建立知识与学科间的有机联系, 减少“见木不见林”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 必须兼顾深度和广度。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法律, 既包括国际法, 又包括国内法。为此必须注重采用比较法找出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比较法的角度去开拓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的理解, 增加教学内容上的广度”,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网络化、体系化。“在讲授条约法时, 紧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合同法, 运用合同法的原理诸如合同生效的条件、合同对第三方的效力等,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条约法。”例如, 在学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8.2条中的“其他国际法有关规则”的含义时, 可联系《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条 (c) 项、国际法的体系化与碎片化、开放性与自足性问题及成因、WTO相关案例。

通过教师对知识间联系的重视, 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加强, 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视角会变得多元。

(三) 教师应当具备的高素质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 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教师除应当具备敬业的职业精神外, 还应当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高超的教学方法、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

“创新型教师必须有新的教育理念, 主要有:1、新型的师生观, 建立平等、民主型的师生关系;2、新型的学生观,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反对‘奴化’学生思想, 鼓励其大胆质疑与创新;3、新型的质量观, 反对仅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论学生学业的好坏, 建立以创造能力的高低考核学生质量的标准;4、新型的人才观, 反对‘唯书是从’、‘唯师是从’的好学生标准, 建立情商、智商和谐共融和人格完美、健全的人才观;5、新型的价值观, 树立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全面展现的价值观。”

四、结语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篇3

瞿振元:作为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中国农业大学的长远发展目标是成为所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国际竞争,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人文素养、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在很多人的眼里,“农业”两个字意味着“土”。其实,在全球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农业的内涵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农业也可以理解为应用生物技术及其支撑的产业体系。因此,农业大学的学科体系和内容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在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过三十年,来到农业大学后,亲身感受到这种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作物的育种和栽培,动物的繁殖和饲养,还是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以及信息化农业等等,都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在目前大学生普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求使我校的毕业生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

《高校招生》:责校有很多在国内甚至世界知名的院士,教授,而且他们也给本科生上课。学校藉此要倡导一种什么样的教学风气?

瞿振元:我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的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70%。教师中有很多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有着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包括“DNA之父”James Watson和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我校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这些知名教授具备很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他们给本科生上课,可以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带进课堂,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开拓学生视野。他们承担指导本科生URP(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完成毕业论文的任务,可以为本科生实践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因此,“教研结合、以研促教”成为我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鲜明特色。

《高校招生》:这些名师主要分布在哪些专业,责校的优势专业有哪些’

瞿振元:这些知名教授分布在全校各个学科群,绝大多数专业的学生都能受益。学校拥有一大批优势专业,包括生物学和化学两个国家理科基地,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两个理科试验班,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植物生产类和农业生命科学类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农业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实力。

《高校招生》:我们看到,贵校的校园文化极其丰富,如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热点和品牌的“名家论坛”,邀请著名学者、科学家、作家、企业家等与学生对话和交流。开展这样的活动又是出于什么考虑?

瞿振元: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着力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味,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精彩。学校以“名家论坛”为龙头,形成了多层次、多内容的讲座体系,如“青春讲堂”、“人发讲坛”、“研究生科学与人文讲堂”、“百望讲坛”、“八方论坛”等校园论坛,提升了校园文化活动品位。其中“名家论坛”已举办了近百期,诺贝尔奖获得者诺曼·布劳格博士、“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生命科学家杨焕明、搜狐总裁张朝阳、宇航员杨利伟、著名作家余秋雨、著名作家画家刘墉、著名主持人陈鲁豫和鞠萍等数十位名家走进我校,演讲内容涵盖了科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名家的激情发挥、问答间的睿智灵光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我校学子,发挥了文化育人的强大功能。这些讲座对拓宽学生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起了良好的作用。

《高校招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贵校积极开展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和合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北京奥运会的摔跤场馆就设在贵校,这将给贵校的发展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契机?

瞿振元:在本科教育方面,学校不仅有国际学院专门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每年还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交流、交换培养和联合培养。学校已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38所大学、研究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这些都是为了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而准备的。

论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论文 篇4

内容提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的国际流动趋势不断加强。本文针对人才流动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就其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存在问题作了分析。并适当结合中国自身的情况,提出了增强发展中国家人才国际化流动效用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 人才流动国际化人才外流人才回流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中各个独立的实体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日益深化和相互作用日益加强的过程,也是各国内部在外界压力下推进结构变迁、阶级整合和反复调整的社会过程。这一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其中,经济的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最突出的特征,是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感受到的客观现实,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经济全球化必将导致人才流动的国际化,人才流动的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全球化和人才流动的国际化,这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能推进人才流动国际化的不断深化;而人才流动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又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培养、发现和使用人才机制和制度的竞争,即人才战略的竞争。谁能拥有人才谁就能成功地把握世纪的知识型经济,谁就能在世纪知识型经济国际大循环的洪流中处在领先和不败之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的流动也呈现出全球化的态势。研究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人才跨国流动的合理化,对于制定和调整我国的人才战略,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才流动国际化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人才跨国流动自国家产生以来就已出现,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才跨国流动的规模、范围、水平差异很大。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宏观态势受产业革命推动,从19世纪中叶起,国际人口迁移蓬勃发展,在一个多世纪的长时期内,其基本形式一直是长期或永久性移民,移民的主流是从欧洲指向新大陆。从20纪60年代起,上述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国际人口迁移的规模较前期明显增大,其基本形式由以往比较单一的长期或永久定居性移民,转变为永久性移民、劳动力输出和难民三足并列。在地区结构上,欧洲由传统的人口迁出区转变为迁入区,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成为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流。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人才流动是人才跨国流动中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造成这种流动趋势的原因与国家发展特点有直接关系。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人口出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现象,加上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乏;而在发展中国家中,由于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生产发展滞缓,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增长过快,于是人口纷纷流向发达国家以谋求出路,例如西德从1960-1970年的10年间,人口平均净迁入率是3.5%,1970至1974年更高达5.9%。又如美国1961-1970年迁入的移民有332万人,其中半数是来自拉丁美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发达国家高级人才缺口不断增大,据有关资料表明,今年美国各行各业创造了160万个技术岗位,但有近一半的岗位空缺;德国也需要招聘两万名外国信息技术人才;日本未来10年科技人才将短缺160万—445万人;在欧洲,2002年仅网络人才就将短缺60万人,1998年以来,缺乏合格人才每年给欧洲各国生产总值造成的损失至少达1060亿美元。专家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着高科技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才短缺的危机,他们急需从国际人才市场中得到补充,此时,发展中国

家的人才市场便成为其觊觎的对象,这就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人才流动的内在动因。

近20年来不断加速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全球人才的跨国流动起到了加剧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导致全球经济体制的趋同化,为人才的跨国流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激励;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人才资本的全球化,使人才在跨国流动中形成了可被他国接纳的知识与技能储备;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推动了人才流动等。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人口跨国流动与迁移的新时代。80年代初,旅居国外的人口大约有7700万,到2000年,国际移民的数量高达1.25亿(其中包括1800万难民)。世界范围移民潮不断高涨。

联合国人口基金2006年发表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显示,约有2000多万亚洲工人在国外生活。亚洲既是世界流动人口的主要目的地,也是主要输出地,这对亚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统计有着重要影响。报告说,亚洲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世界流动人口的主要目的地,目前亚洲流动人口占世界流动人口的28%。与此同时,亚洲也是家庭移民和经济移民输出地。亚洲最大的9个移民输出国所输出的合法移民约占全球合法移民总数的一半。

随着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的日益广泛,国际人才与智力的交流合作也日益深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既有大量的人才去其他国家工作,也有大批的外国人才来本国提供服务。最近20年来,人才占移民总量的比例不断攀升,许多优秀人才远离故土去国外长期工作。人才流动的国际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有利影响。

(一)对发达国家来说

1、为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缓解了这些国家人才匮乏的困境。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现象,加上人口老龄化严重,使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匮乏。再加上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人才的国际流动有效的缓解了这一局面。

2、人力资本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流入为这些国家节省了大量的教育培养费。发达国家从国外引进现成的高素质人才,无需支付培养人才的基础成本,却将其转移到了人才来源的母国。

3、这些高科技人才大都是“召之即来,来即能战”,发达国家能够高额的薪水请到高水平的科技专家,有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美国曾经以高出原薪5000美元/年10余倍的价格吸引前苏联反弹道导弹专家、英国航空界截至1992年底有数千名高级工程师和设计师被美国用重金买走。这些人才都为美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1、对一些研究和教育经费有限,科研院所设备条件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人才流

动的国际化成为其培养储备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即使科技人员留在外国,他们同样可以同回国人员一样,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也就是说回归率不等于回报率。在信息时代,科技人员并非一定要本人回国才能为国效力,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将国外所得汇回国内的方式增加国内外汇储备来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优越条件,(如:有国际视野,掌握先进技术,科学理论比较先进,比较跟世界接轨)在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回国后所起不到的作用。

2、留学国外的科技人才和毕业留学生,返回祖国创业或就业,带回了先进的科学技

术和管理方法,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派出的58 万名留学生中,已有16万名回国,特别是在近年“互联网热”中,一批留美信息技术人员纷纷回国,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创业,带回了技术、资金和客户,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又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3、增加了国家的收入。汇款是人口流动的结果之一,不仅可以惠及外出人员家庭,还可以使其国家受益。对于东欧和中亚地区的许多最贫困国家而言,外出人员是最大的境外收入来源,而且在过去十五年中,他们还充当着经济和政治动荡缓冲器的角色。境外汇款占摩尔多瓦和波黑GDP总量的20%,占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和塔吉克斯坦GDP的10%以上。

同时,人才流动的全球化有利于加强各国和各族人民的直接接触,促进相互学习和理解,加快本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二、人才流动的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然,人才流动所带来的并不全是有利的影响。伴随国际社会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人才流动国际化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的显露出来。而这些问题大多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人才外流现象日渐突出,给发展中国家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加,且增幅不断扩大。但许多赴外求学的留学生滞留不归,留学回国的人数所占比重小,很多留学生学业完成后选择留在国外谋职。

1、造成本国的人才短缺。

近年来, 我国的人才外流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有人说“清华、北大是为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统计资料显示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80 %以上的毕业生出国留学, 其他各重点院校的学子们也不甘后。出国留学是一件好事, 但真正能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却为数不多。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40 多万, 据美国驻华使馆提供的数字: 1997 仅美国驻华使馆就签发了5600 个学生签证。难怪有人惊呼: “托福”是美国设置的“中国教育成果收割机”。

目前,我国最优秀的毕业生每年有2 万多人出国留学,近四分之三一去不返,留在国内的一流高校毕业生又有近三分之一为外资企业效力。此外,社会中的技术移民更是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并且这些移民所从事的大多是IT 行业,他们不仅是国外需要的技术人员,同时也是国内稀缺的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人事指导思想、人才总量、人才培养、人才体制创新等方面都实现了战略性转变,推动了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内地城市的普遍开放,中国的人才资源在国内和国际化的竞争中呈现新的态势。当前我国的人才资源缺乏,突出表现在人才总量缺乏,高层次人才紧缺,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奇缺。而且现有人才竞争力明显不足,人才结构还不尽合理。

近几年来,我国高级专门人才的外流现象已相当严重,出现了“我养他用”的被动局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跨国公司,把我国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军工企业、金融保险等行业的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作为他们的人才库,不择手段地暗挖明招。

2、降低了本国教育费用的有效利用率。

国外有人计算,培养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国家和私人的总投资约为5-1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仅从上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的30年中共损失140多万名人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00-1400亿美元,间接损失更无法计算。其中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等国向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流失了40多万名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和其他技术人员。这使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得不到有效的回报。人才的流失成为一种一下子看不出明显结果的最大的资源流失。

3、可能引发人才安全问题。

涉及到国家机密岗位、掌握国家核心技术的人才出现流失将发生人才安全问题,人才安

全问题会影响国家安全问题,进而影响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二)人才流动国际化的单向性表现突出。

在人才价值驱动规律的作用下,目前人才跨国流动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大量流向发达国家,表现出其强的单向性。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对于教育和科研的投资无法大幅度的增加,科技人员的待遇、科研环境都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高新科技方面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很有限,从事高水平的、连续性的研究困难重重。此外,发展中国家一般没有形成科研——生产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体制,科技向生产力转化较难,不利于人才能力的发挥,往往形成“匮乏中的过剩”。

2、世界经济大国通过简化移民程序、高薪聘用、科学旅游吸引等措施,从世界各地广纳人才。

人才流动国际化的单向性抑制了欠发达国家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造成了穷国更穷,富国更富的恶性循环,扩大了全球贫富差距,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三、减少人才流动国际化带来的弊端的措施

同经济全球化一样,人才流动的国际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克制其消极的作用,做到趋利避害。具体的:

(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跨国流动的人才回流。

1、切实提高高素质人才在国内的经济收益。对于我国来讲,政府应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增加高素质人才的薪酬,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落实对取得突出成绩的高层次人才进行重奖的措施,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得到一流待遇。要以优厚的待遇保证大批优秀人才留在国内工作同时积极吸引大量的国外人才回国服务。

2、重视人才。组织实施回流计划, 制定专门的科技人才奖励办法, 建立留学人员资源库和为国服务项目库, 加强与海外留学人才的联系与沟通, 吸引滞留海外的学子回国效力。关心人才的生活状况, 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 尽量给予其优越的生活环境, 使其感到祖国对他们的需要、关怀和尊重。要给人才以舞台, 使其得以发挥专长, 成就一番事业。

3、优化创业环境。要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效力, 就必须积极改善国内创业环境, 包括设立专项基金, 为优秀回国人才提供相配套的科研经费, 赋予他们在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上的自主权等, 为他们打造回国创业的平台。

4、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我们属于发展中国家, 经济还不富裕, 即使提高待遇也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 从长远来看, 要留住学子的心, 还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把传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国人的心中。

(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吸引外国高素质人才,变人口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1、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坚持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势差,以免引发新一轮的“人才外流”。

2、积极推进我国的教育全球化进程,增加教育投资,建立综合实力强的高等院校,吸引周边国家和地区高层次人才来华学习、工作和创业。其中对长期在我国工作的港、澳、台地区和外国高层次人才除了给予优厚报酬外,还应在就业范围和社会保障方面逐步给予国民待遇。

四、人才流动国际化的发展前景

人才的国际流动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它给世界各个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随着人才跨国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不可避免。人才的大规模流动对人才的输出国和输入国造成不同性质的影响,造成社会财富在不同国家的非均衡分布。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着高科技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人才短缺的危机,他们急需从国际人才市场得到补充,而中国是他们的首选目标。跨国公司为争夺中国的市场份额,纷纷挖掘中国的高级人才。人才国际化的国际化流动给我们带来了明显的挑战和现实的危机。

我们要紧紧抓住人才国际化流动带来的机遇,认真应对挑战,充分利用人才这一全世界共享的资源,努力在人才流动国际化过程中掌握主动权,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总之,由于人才流失国和人才流入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国间的人才流动会逐渐趋于正常化。在各国经济此消彼长的时期,人才流动的中心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但从长期来看,在人才流动国际化不断加强的趋势下,全世界将在人才的自由流动方面获益,世界将越来越变得相互依赖,而不是这个国家赢、那个国家输的问题。人才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必将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韶光、袁伦渠《人才国际流动的效应分析》

2、李银惠, 王 博《 论我国人才外流问题》

3、张平《高层次人才安全危机防范研究》

4、黄晓琦、石华孟《国际人才流动的规律和内在原因》

5、戴万稳《发展中国家留学生外流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论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论文 篇5

为了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队伍,扎实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实施高素质党政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支柱产业领军人才、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四大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文章-http:///找

范文,到]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和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加强高素质党政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支柱产业领军人才、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为把**建成十堰“投资首选区、经济首富区、文明新城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经过5年的努力,到2010年达到以下目标:⑴精心培养20名县级领导后备干部,80名科级党政正职后备干部,200名科级党政副职后备干部;⑵重点培养200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⑶大力培养500名支柱产业领军人才;⑷着力培养300名新农村建设人才。通过实施人才培养“四大工程”,不断扩充人才总量,努力改善全区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发挥人才效能,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

三、方法步骤

(一)组织推荐,确定培养对象

1、推荐条件:

⑴高素质党政人才培养对象推荐条件:按照《**区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选拔管理办法》(茅组通[2004]20号)规定的条件推荐。

⑵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象推荐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信守社会公德;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勇于改革,开拓创新,凝聚力强,企业经营业绩好;认真落实职工工资、福利待遇,职工信任度较高,在企业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人员,或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较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较大的经营管理潜力的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人员。

⑶支柱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推荐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信守社会公德;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在汽车制造、生物医药、软件开发、商业零售、房地产业、娱乐餐饮服务业、蔬菜产业、畜禽养殖业、林特种植业、农家乐产业等全区十大支柱产业发展中做出较大贡献并有明显实绩。

⑷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对象推荐条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作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对象推荐:①在乡(村)办企业、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和民办科技服务机构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②创办、领办各类农村经济实体者;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有发明创造,获得专利证书或其成果被区以上有关部门认可并在乡镇以上范围推广者;④在种植、养殖、加工及其他多种经营生产、实验和技术服务中,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并通过实验示范和技术传授等方式影响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和各类示范户;⑤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绩突出的在职村干部;⑥从事乡(村)卫生、文化、宣传、计生等工作的人员(指不在编的),成绩突出者;⑦在新农村建设和其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贡献突出者。

2、推荐方式:⑴组织推荐。由各党(工)委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采取一定的形式向区委、区政府进行推荐。⑵群众举荐。在区政府门口设立举才荐才信箱,在网上发布举才荐才电子信箱(symjzzb@tom.com),公开举才荐才电话,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向区委、区政府推荐各类人才培养对象。⑶个人自荐。由个人采取适当方式向区委人才办自我推荐。区委人才办将根据推荐情况,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科学梳理,分类提出各类人才培养对象人选,经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报区委、区政府审批,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和公布,建立培养对象个人档案。

3、推荐时间:各类人才培养对象的推荐工作在2006年6月底之前完成。

(二)着眼能力,分类培养

1、高素质党政人才的培养。

⑴挂职锻炼一批。选派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党政人才培养对象到省、市、区直部门挂职锻炼或跟班学习,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⑵党校轮训一批。组织高素质党政人才培养对象参加各级党校学习培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⑶高校深造一批。选送一批高素质党政人才培养对象到高校进行脱产学习,积极组织高素质党政人才培养对象参加各类自修学习,提高自身素质。⑷交流轮岗一批。按照“缺什么补什

么”的原则,有计划地对高素质党政人才培养对象进行交流轮岗,提高能力。⑸实践锻炼一批。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有计划地选派高素质党政人才培养对象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⑹外出培训一批。有计划地组织高素质党政人才培养对象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培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2、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⑴组织培训。鼓励、支持并组织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到国内著名高校、企业学习、考察;邀请著名专家、教授、优秀企业家为他们讲学,帮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⑵落实待遇。积极创造条件落实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象有关待遇。⑶加强联系。建立区领导联系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制度,定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帮助解决困难;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协会,组织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开展“创业论坛”等联谊活动,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象构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沟通信息的平台。⑷表彰奖励。积极推荐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参加全区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对评选为优秀企业家的,由区政府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表彰奖励。⑸搞好宣传和服务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象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对要求加入党组织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象,积极为他们搞好服务。

3、支柱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

⑴加强政治、业务培训。组织对全区支柱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组织与市内外高等院校进行专业技术对接,建立与支柱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从事的专业相关联的专家指导队伍。⑵加强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对支柱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组织申报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区科技局将优先组织申报,争取国家、省、市相关的科技计划支持;对于支柱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组织实施的重大科研项目,区委、区政府优先安排科技经费。⑶加强服务和宣传工作。积极吸收支柱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加入党组织;做好支柱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的职称评定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支柱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事迹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进一步提高支柱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的社会认可度。⑷通过行业协会培养。成立相关的行业协会,对支柱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进行引导和培养,使他们在有组织的经济活动中提高能力。

4、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

⑴现场指导。充分利用区校人才共建资源和机关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指导,对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对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⑵党员电教网络培养。利用党员电教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发挥示范户的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培训,大力普及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⑶办班培训。举办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班,讲解党的农业、农村政策,传授实用技术,进行知识更新。⑷外出务工培养。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劳务输出,让农村劳动力到发达地区务工,提高劳动技能。

(三)动态管理,命名表彰

对四类人才培养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评选表彰,对表现出色的高素质党政人才培养对象,及时提拔使用;每三年组织一次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每两年组织一次支柱产业领军人才、新农村建设人才评选活动,由区委、区政府命名,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为切实抓好人才培养“四大工程”的实施,各乡镇街办、区直有关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职责,将人才培养“四大工程”纳入议事日程,迅速制定工作计划,提出措施,精心组织实施。

2、创新培养方式,落实工作责任。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五个结合”,即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区内培养与区外培养相结合,一般培训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单位自主培养与多部门联合培养相结合,组织培养与个人主观努力相结合。建立人才培养工程分工协作制度,人才培养四大工程由区委人才办牵头抓总,高素质党政人才培养工程由区委组织部负责实施;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由区经济局和区商务局等部门负责实施;支柱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由区经济局、区商务局、区农业局、区外事侨务接待旅游局等部门负责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工程由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局等部门负责实施。

3、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四类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树立一批高素质党政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支柱产业领军人才、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先进典型,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试论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 篇6

创新素质是指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精神等各种能力品质的总和,是人们从事社会创新实践的内在条件。科技进步最关键、最宝贵的是科技人才,而在科技人才素养中,最本质、最重要的是创新素质。当今时代,创新是国家和地区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创新成果的取得,不仅要求要有科技人才的数量,更要求有科技人才的质量,这种质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要求。面对国际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在培养大量科技人才的同时,更需要加强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建设。

一、创新时代呼唤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着创新的时代。创新的时代迫切呼唤着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科技人才。

1、当代科技的发展要求科技人才必须有良好的创新素质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呈加速发展趋势,知识爆炸现象加剧,知识老化速度加快,知识陈旧所需的时间,从18世纪需要80一90年,19一20世纪的30年,缩短为近50年来的二15年,有的学科已缩短为5一10年。科学、技术与生产一体化,科技成果迅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生产应用、形成产业的时间缩短,20世纪初以前大约为30年,20世纪初至中叶大致为10年,下半叶开始缩短为5年。如晶体管从发明到产品扩散于全世界市场只用了8年,电脑几乎是3一5年换一代,使人感到发明创造有立竿见影之效。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高回报,吸引和鼓励着科技人员去努力拼搏,进行发明创造。国家和企业也为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大规模投资,支持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当代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为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的、高效率、团队式的集体分工协作研究开发的领域。科技活动也日益全球化,科技、经济结合日益紧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分支纵横交错,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并日益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原始性创新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在这样的时代,任何科技人员的知识技能每时每刻都存在失效的可能。而科技活动本身就是探索性工作,要求不断创新,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科技人才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与技能,形成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才能适应当今科技发展趋势,在科技领域有所建树。

2、激烈的国际竞争呼唤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科技竞争日益成为竞争的关键,高新技术成为竞争的焦点。美、日、德、法、英等国家纷纷建立创新发明培训学校,大力培训创新型科技人才,形成学校、政府、社会一齐上的局面,极大促进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则从中、小学就开设创新发明方发方面的课程,从小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科学发展的初始阶段就打下基础。而我们在这些方面显然是落后一筹。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规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为此,就必须大量地培训和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中国已加入WTO,这意味着国际技术贸易的壁垒在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更加健全与完善,技术创新成果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保护,技术引进和技术仿效的难度将增大。在这种情况下,那种仅靠模仿、引进甚至是“拿来主义”而轻松得利的状况将一去不复返。没有自主创新产品,将意味着永远被动落后,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成为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必备能力和必须条件。这就迫切要求培养和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依靠自身的创新素质,形成独立的研究开发优势与自主创新能力,抢占21世纪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3、中国的现实科技创新状况迫切要求加强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建设

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还很薄弱。在基础研究方面,主动进行的原始性、独创性研究工作十分欠缺,基本上处于拾遗补缺的状态。中国至今还未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这两类科技大奖的一等奖连续几年空缺:在产业技术领域,目前中国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韩国的1/4。另据统计,近15年来,外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在中国申请发明专利的比例高达6.4:1。国内高科技产品仍然只能以模仿与引进为主,缺乏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性产品,缺乏自主独创性产品。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这些不足,要求我们在谋求科技创新的经费、设备、政策、投入、环境等客观条件改善的同时,更为重要的应该从自身创新素质的主观方面进行反思,切实把科技进步转移到依靠人的创新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

二、科技人才创新素质的时代内涵

当今时代,创新素质是科技人才最为重要的素质,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新的时代对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有何要求呢?综合起来,创新素质应主要具备以下几

个方面的时代内涵。

1、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灵活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与创新行为的先导,是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决定着科技人才能否进行创新以及创新的成败。适应开放性世界的需要,科技人才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唯有敢于开放、勇于创新、善于学习的科技人才,才能摆脱自身思维的狭隘性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意识和

活跃的开拓性思维状态,敢于想别人未想过的问题,提出别人不曾提出过的概念,尝试别人未尝试过的方法,从而形成自觉的创新意识与思维。科技人才需要从广阔的外界环境中吸取一切有用的先进经验,改变那种仅仅凭直觉经验和感情因素支配的狭隘的单一思维方式,以及教条式、生搬硬套、死抠概念的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多角度、大范围、辩证地思考问题,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引导科技人才在科学领域取得突破,在技术创新中成绩卓著。

2、强烈的进取竞争意识。当今世界,竞争是一种普遍现象,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竞争意识是一种忧患意识,可以促使科技人才全力以赴地投身于科技工作,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发挥一般状况下难以发挥的潜能,进入最佳的创造状态;竞争意识又是一种进取意识,可以培养科技人才的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可以激发强烈的创造欲望,增强创新意识,使其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胜不骄、败不馁。在国内外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求科技人才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时刻感受到竞争压力,全身心地去奋斗、去拼搏,争取科学发现的优先权、技术发明的专利权,实现科技进步。强烈的竞争意识是时代对创新型科技人才提出的要求,是科技创新顺利进行、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强大动力,是当今时代科技人才必备的创新素质。

3、积极的探索精神。科技创新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前人未曾创造过的成果。从这一意义上讲,科技创新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积极的探索精神主要表现在敢于批判、善于质疑、正确对待科技权威以及敢冒风险上。创新就是批判陈旧,改善现实。科技人才要具备敢于对现实的事物进行批判和否定,对历史进行反思,对自身进行“解剖”的勇气: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劳厄则断言:“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显然,无论教育本身,还是知识本身,其本质意义上的精髓和灵魂,始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创造、创造、再创造。只有不断地创造,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和赢得未来,而这,就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与远大目标。创新始于问题,要求科技人才要有合理的怀疑精神。正如古人所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通过有条件的质疑,发现并提出问题正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科技权威是科技人才学习的榜样,但过于的迷信科技权威又会使自身的创造能力受到抑制。科技人才要在尊重权威的同时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勇于向权威挑战,立志超越权威;科技创新还需要有冒险精神,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敢想敢干敢作敢为,敢于打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精神,是科技人才创新素质的重要表现。

4、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奋斗精神是一种进取精神,是对科技创新目标的不懈追求精神。科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道路必然是崎岖而艰辛的,创新成果的取得过程往往是楔而不舍的长期奋斗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充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不畏劳苦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翻开科技发展史,不难发现,哪里有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发明,哪里便有科技人才不竭进取的奋斗精神。科技创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科技工作者具有献身精神、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需要科技人才蝉精竭虑、废寝忘食,奋发进取、自强不息,要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失败不气馁,面对挫折不松劲;更需要在科技实践中磨炼和保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力。

5、深厚的创新知识和正确的创新方法。知识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本前提。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会聚变成透辟的洞察问题的能力,引领科技工作者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进行快速思考和准确的判断,从而表现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知识和经验越丰富、扎实,就越能开阔人的视野,发现问题,越容易产生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在目前知识爆炸时代仅有丰富的知识还不够,科技人才还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个人的情况不同,知识要素的构成也是不同的,需要根据自身的专长、爱好和特点以及从事的创造活动的性质、特点,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科技创新活动还要求科技工作者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科研活动虽是探索性的工作,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正确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新的方法很多,包括综合、还原、演绎、追踪、类比等等,科技人才只有牢固掌握这些科学方法,并善于灵活运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才能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三、科技人才培养创新素质的对策

实施教育创新,培养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创造教育或称创造力开发。创新素质创造教育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发明、创造、创新的知识、经验和技巧的教育。

2、创造力训练。是指对各行各业的人们进行以提高其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完善其创造人格的系列训练,包括传授创造技法和创造经验,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象力的训练。

论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论文 篇7

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是DNA重组实验开始了人类控制遗传和生命的过程,是计算机开创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是互联网技术推进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变革,是创新使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加快。在“大科学”特征日益凸现的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进一步显著提高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重点,贯穿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在这场竞争中对国家综合国力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谁把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因此,如何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能力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任。江泽民同志曾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充沛的后备力量与不竭的发展动力,这是当代和未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教育肩负的最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也是当今高校所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1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引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党与青年的关系,并呼吁和要求“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决定在其成长过程中,首先必须树立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锤炼品德意志,矢志拼搏奋斗,并因此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时刻激励自己勤奋学习,奋发向上,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对党、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人。大学生的成长同样离不开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而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是政治上清醒与坚定的前提。没有正确的理论武装,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就缺少“主心骨”,在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形形色色的考验面前,便容易迷失方向,甚至铸成大错。

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是力学三大运动定律的建立者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三大运动定律的建立是牛顿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观察客观世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但晚年却痴迷于神学而不能自拔,最终碌碌无为。此类事例不胜枚举。试想,一个人即使再具有创新能力,没有坚定政治信念,缺乏正确的世界观,终其一生也只能一事无成,甚至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只有把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过程中,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进步,青春才能焕发绚丽光彩。人生才可能拥有强健的体魄,经得起风吹雨打,百折不挠地坚毅前行。

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铸造大学生崇高的人生信念。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大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高尚的道德观念和爱国注意情操,具有实事求是,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样,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思想政治上才有了可靠的保证。思想政治素质在综合素质中起核心、统帅、灵魂的作用,是“科教兴国”这一战略决策的根本。

2 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创新人才

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中存在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应试教育”倾向而提出来的。高等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和表现方式与基础教育中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但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影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比之基础教育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适应21世纪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中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并注重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动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教育思想的角度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力。从教育模式的角度说,创新教育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因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创新,是在真实而精确积累前人既知既得基础上对未知王国的拓进,是人类文明质的飞跃和人生境界的巨大升华。创新教育所培养的素质不是一般的素质,而是创造素质。它既是人类教育史上迄今为止最高级的一个阶段,也是当前正在全面施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

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别,不仅在于专业只是和技能,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做人,其内涵包括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共事,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学会辨别各种是非,明确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构筑精神支柱。因此,建立育人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与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是适应的。

3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丰富的教育实践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其中许多有益的内容至今仍在有效地指导着我们的教学实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缺陷也越来越多地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只注重受教育者对已有知识的继承,忽略了他们对新知识领域的开拓;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引导受教育者对知识的运用;不注意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在这种传统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形成了固定的教学内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影响,能力受到束缚。这种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只能成为某个方面的匠人,难以成为有造就的大家。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改革,树立起现代教育观念,用现代教育观念知道我们的教育实践。即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创新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转变以科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化知识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德、智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我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任务“在于教人发明、创造和运用现代的科技工具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增进人类之幸福”。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向学生灌输知识上,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仅要求学生取得好成绩,更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我们的教育工作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致使高等院校还在很大程度上沿袭着传统的教育方式,青年学生身上所蕴含的巨大创造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固有的教育观念,改变原有的办学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新人才。

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论,才能更好地教育人、培养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才能尊重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才能充分挖掘、合理应用人的知识、智力等重要资源,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促使创新人才早日脱颖而出。

但是,长期以来,“教学就是传授知识”在教育思想中占有统治地位。教师只是将已有的知识照本宣科地传输给学生,在培养学生方面不注重个性发展,所以要着重解决在只是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更加重视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坚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思维的多向性、跨越性、求异性和综合性。课堂上教师不一定讲得很多,重要的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多留下一些悬念和思考的余地,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业务素质,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备条件

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实质上是指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知识单元数量、质量、类别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综合运用和动态调节的整体。大学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是打好基础,创造力的开发最重要的是夯实基础。它包括使学生掌握广阔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只有掌握扎扎实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建立稳固的知识结构和有效地拓宽知识面,进而促进各知识面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交叉、互相折射、相映生辉,激发出新知识的生长点和独特的创造性。我们要培养具有广泛适应性人才,就要创造条件培养文理渗透、农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所有这些都不失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使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激活,产生创造力,还必须把所学到的知识经过输入、存储、思考、想象、判断、重组、加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动态综合体。

另外,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对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和激发灵感产生积极作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人文和艺术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以文化素质中德人文知识促成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即为人们常说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相当于专业技术教育而言的,未来的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因为创造型人才一般都是智能互补型人才。譬如鲁迅、郭沫若都是学医的,但后来成为现代杰出的文学家。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是一个兼具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于一身的素质全面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在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教育与研究时,绝不能陷入唯科学主义的偏颇之中,因单纯的科学技术难以造就具有完善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一旦缺乏应有的人文素养,其素质缺陷在所难免,专业教育也缺乏思想支撑,科学不能单独存在,科学技术教育一般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着眼于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启迪人的审美意识,使人的精神世界更趋高尚,行为举止更显文明。一个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不仅精神保持着和谐愉悦的状态,而且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都有一种责任感和同情心,同时,人的创造性潜能也有了较为深厚的文化修养的根基。

时代发展对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中外许多国家把对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作为教育革命的突破口和国家生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大潮中,只有有强大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才能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位置。因此,努力提高我们国家在知识、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高等教育只有突出创新这一环节,致力于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为知识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才会不辱时代使命。

摘要: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能力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本文从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理论,改变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校,高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实践.西北大学出版社.

论艺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8

关键词:艺术管理;艺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在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影响下,国内各高校自2000年以来,开始设立艺术管理专业。然而,艺术管理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国内开设至今已经历了十余年发展历程,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办学体系。艺术管理专业规范化建设的目标和落脚点在于培养合格的艺术管理人才,人才是艺术管理的主体,艺术管理的理念和方式的确定都有赖于管理者,要想完善艺术管理体制,推进中国艺术市场建设,必须先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艺术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学科,管理者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具体的管理方法,还需要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国内各高校在进行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时,应把完善和提升艺术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目标。

1 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

艺术管理专业准确的学科属性定位是设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的艺术管理,只有给予它准确的学科属性定位,才能明确艺术管理学科的地位、特性和研究方向,才能够形成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

第一,从学科名称来看,艺术管理赖以形成的两个基础性学科是艺术学和管理学。而它赖以形成的两个学科都是交叉性学科,艺术学是哲学、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管理学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同时管理又是由这两门学科交叉形成的,可见艺术管理是一个典型的交叉性学科。艺术管理既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艺术管理既是社会科学,也是人文科学。其交叉性是艺术管理与其他管理学科最明显的区别之处。

第二,从学科研究内容来看,艺术管理研究的范围不在行政领域、不在金融领域、也不在司法领域,而在艺术领域内。然而,艺术管理不研究艺术创作过程,也不研究艺术中的审美规律,它侧重研究艺术中具体的艺术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动态过程,既有对非赢利性艺术团体开展的艺术展演的研究,也有对赢利性艺术机构艺术活动运营模式的研究。由此可见,艺术管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

综上所述,艺术管理是一门应中国艺术市场发展需要,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上形成的较强应用性的新兴学科,艺术学和管理学是其学科基础。

2 艺术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艺术管理是一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应用型的新兴学科,特殊的学科定位决定了艺术管理人才不能只是某一领域的专才,而应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首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由于艺术管理属于交叉性学科,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管理学理论,还要学习经济学、统计学、法学和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其次,由于艺术管理与其他管理学科在管理对象上的区别,艺术管理人才更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鉴赏能力;再次,艺术管理是以管理学为依托的应用型学科。它需要将管理理论、经验服务于实践,于是艺术管理人才更应具有全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人们一般认为:“艺术管理者应有艺术创意者、创作者、策划者等职能,既应具有宽广的视野,又应具有细腻的、微观的创造能力;既应富有研究素质,又具有批评内涵;既应有理论修养,也应拥有管理运作的较高水平”。[1]

2.1 扎实的理论素质

任何专业的人才都需要具有完善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理论素养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来看,艺术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既应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也应体现专业性和广博性的特点。首先,从继承性和广博性的特点来看,每一个学科的形成都不可能割断同过去的联系,相关的学科理论是过去、未来和现代的相互交织,每一个学科的当代发展都必须以前人的理论作为自己的基础,艺术管理人才需要从中国古代典籍和西方经典中汲取理论资源。同时,艺术管理又是在当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具有时代性,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也应具有创新性,艺术管理人才应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保持自己的学术敏锐度;其次,從专业性和广博性的特点来看,艺术管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是管理学相关理论,艺术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需以管理学为核心。同时,艺术管理学又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在掌握管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艺术管理人才更应广泛地掌握其他相邻学科的基础理论,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可以让艺术管理人才懂得艺术经济与市场的基本规律和运营方式;艺术学的基础理论,培养艺术管理人才的人文历史素养;法学的相关理论,使艺术管理人才能够充分理解和把握国家的相关文艺政策,遵守文化艺术的法律法规等,使艺术管理人才形成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

2.2 独特的艺术鉴赏素质

艺术管理人才从事的策划、组织、经营等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艺术领域,艺术管理人才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鉴赏素质。艺术管理人才既需要掌握艺术发展史,也需要能欣赏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管理人才既需要能欣赏传统的经典艺术,也需要能尊重新晋艺术家的创意;艺术管理人才既需要能发掘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也需要能予以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同时,艺术管理人才还需要能在掌握不同地区人们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推广相应的艺术作品。

2.3 全面的实践能力

从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来看,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战略性新兴艺术学科,具有跨学科性质,以艺术学为根基,以管理学为指导,在现有的经济与政策环境下,对艺术品与艺术机构进行操控,达到体现艺术内涵及功能价值与满足人们文化艺术需求有机融合的目标。[2]在学科定位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由于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鉴赏素养最终都体现在艺术项目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所以艺术管理人才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包括对艺术项目的策划能力、项目组织和实施的能力、艺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甚至还应具备初步的艺术创作能力。

3 艺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清晰准确的学科属性定位,指明了艺术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因而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因围绕构建人才的全面素质展开,在夯实专业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围绕管理对象的特殊性,提升人才的艺术鉴赏力,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3.1 夯实基础理论知识

藝术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是其综合素养形成的基础,艺术管理专业应把基础理论教学放在首要地位,以管理学作为主干课程。同时,开设经济学、法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课程,尤其在本科低年级阶段更应多开设理论课程,夯实学生理论基础,为高年级时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另外,专任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案例讲授本学科理论知识,有助于人才形成系统的、逻辑性强的理论体系。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由于未对艺术管理专业形成完备认识,面对开设的多门不同学科的课程,会陷入专业定位不明的误区。这一方面,需要各院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对艺术管理专业的特色准确介绍;另一方面,更需要在课程设置中体现主次关系,以管理学课程为主干,在不同学年开设不同的管理类课程,如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在大一学年上学期开设的《管理学基础》,之后的各学期中再分别开设《行政管理学》《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等管理类课程。在管理类主干课程基础上,再适当地进行其他相关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安排,如《文化产业概论》《民族文化学》《艺术法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3.2 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管理人才需要具有独特的鉴赏力,鉴赏力的提升涉及多个方面,尤其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美育在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美育属于美学研究领域,指通过培养和提高人才的感知力、想象力和理解力,使人才形成全面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学校内开设美育课程不但有助于提高鉴赏个体的艺术修养,而且能提高全校的艺术鉴赏水平。

(2)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历史、文化知识。只是看几部电影、欣赏几次画展、观赏几部话剧,是不可能从根源上提升人才鉴赏力的,如达·芬奇的绘画同他渊博的科学知识有密切关系;美国舞蹈家邓肯的舞蹈深受西方古典文化熏陶;台湾现代舞团“云门舞集”的舞蹈“水月”、“行草”和“竹梦”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宁静、优美传递出来,对这些艺术的欣赏都需要有渊博、深厚的文化修养。因此,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对艺术鉴赏力的提升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在艺术管理专业中开设中西文化导读、艺术鉴赏类课程的必要性。当然,文化知识的积淀也不是只靠死记硬背一堆艺术理论就可以获得的,真正文化修养的培养,应是学校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重要名家、名作的艺术价值和独特意境都有一个全面和清晰的了解,不能只局限于本国的作品,如云南艺术学院地处西南,拥有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我院在设置课程时更注重民族文化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并且组织学生前往西双版纳等地,进行民族艺术的实地调研。

(3)艺术鉴赏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艺术基本知识和规律的掌握。艺术修养既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美学特征的熟悉,所以《艺术概论》和《艺术美学》类课程一般都是艺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4)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艺术作品的实践。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很重要,如多听音乐可以培养乐感;多欣赏绘画可训练视觉美感;多阅读文学作品便逐渐具有了鉴别能力。然而,艺术院校在提供艺术鉴赏机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每个学期校园内都有丰富的艺术展演活动,如云南艺术学院有的展演活动已经初步具有品牌效应,艺术管理人才在大量、经常地欣赏作品过程中,可直接提高鉴赏能力。

(5)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生活阅历的。生活经验越丰富的个人,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感受越深刻,艺术管理人才的生活阅历,更需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积累。

3.3 多渠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基础理论素养的培养、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最终都要在艺术项目管理实践中体现。因此,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应在教学活动中把实践环节放在核心地位,将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从校内实践活动来看,可将教学活动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多层面、多方式地开展实践活动。在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在课堂内适当加入实践环节,如专任教师可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专任教师可以以团队形式设置课前的十分钟发言,发言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直接相关;这既可以锻炼艺术管理人才的团队组织能力,也可以提高人才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自我表达是人际沟通的前提。同时,专任教师也可以开展课堂辩论赛、课堂法庭辩论、课堂艺术品竞拍等活动,这些实践教学可交由艺术管理人才全程策划、组织,并安排相关学生参与,既增加了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也锻炼了人才的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中更多的实践活动,需要在课堂外开展。为了加强艺术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国内相关院校都进行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如“山东艺术文化学院于2010年建成‘艺术创意与策划实验平台,侧重对文化创意、文化营销、文化会展、艺术市场、文化经纪等方面模拟训练以及实践锻炼……新疆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系于2011年9月建成艺术项目策划与营销实验室;广西艺术学院的广播站、策划创意协会、戏剧社及人文学院‘梦飞扬创意工作室等成为文化艺术管理系学生的校内实习基地。” [3]同时,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一间,更在院内新设三个实训工作室——“ing”演出演艺工作室、“Ace”展览策划工作室和心理研究工作室,这三个工作室由相关专任教师负责,学生自愿报名加入,现已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多个艺术展演项目的工作,尤其是在“ing”演出演艺工作室的负责教师杨洋自编、自导、自演的庭院话剧《问心》中,从主要演员到工作人员,都由“ing”工作室的学生全程参与完成。另外,“Ace”工作室的学生也负责完成了院内多个画展的策展、布展工作,这些实践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提升了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在活动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为艺术管理人才未来走向市场奠定基础。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除设置了实践工作室外,还在每个学期安排了教学实践周活动。教学实践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为准备和操作阶段。艺术管理人才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意策划案,然后根据策划案在校园内开展活动,如“创意市集”等;第二阶段,为展示阶段。艺术文化学院将对各团队的策划案进行评比,艺术管理人才将自己实践过程和成果以生动形式展示出来,最终获胜团队,将有机会代表艺术文化学院参加每年全国性的创意大赛。教学实践周的创意大赛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一次全面展现与考察,从中发现的问题也有助于对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修改。

校园内的实践活动,只靠教学活动开展是不够的,更应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因此,艺术管理专业人才以所学知识为管理,实现对自我管理便是最基本的运用,如宿舍文化建设、班级活动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等,均可以在相关教师指导下,由人才自主策划、组织、实施。同时,日常生活和课余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提高艺术管理人才的重要阵地。

校园内的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难免存在与社会活动不同之处,艺术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将校外实践活动、校外实习纳入教学计划中,予以规范化。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与社会上的文化单位、企业合作,拓宽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如云南艺术学院与昆明剧院、昆明书城、昆明电台、云南民族博物馆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每年均输送毕业生到单位实习,使艺术管理人才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综上所述,艺术管理是一个“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指导的交叉学科”,[1]从专业的学科属性来看,艺术管理人才应是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课程的设置。

参考文献:

[1]田川流.论艺术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属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4).

[2]刘伟冬.艺术管理学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60.

[3]马峰.浅析艺术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J].艺术学理论,2012(1).

上一篇:男性无法生育应该如何护理下一篇:水塘寨小学常规管理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