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人才培养

2024-09-15

国际化人才培养(共12篇)

国际化人才培养 篇1

当前, 全球化企业都在面临着挑战。但是, 挑战应该成为机遇。而解决这个机遇关键在人才。

在拥有巨大前景的市场蓝海形势下, 重视人才成为全球的热门趋势, 而我们中国的人才正在开始富集。

全面国际化时代, 如何解决人才创新和人才培养。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Peter F.Drucker) 说, “我们正在迅速地重构并且‘剥离’大企业。有学问的人不再贫困”。当前, 全球化企业都在面临着挑战。但是, 挑战应该成为机遇。而解决这个机遇关键在人才。在此, 我主要讲的内容包括三大问题:经济形势与结构性改革与人才;人才开发利用的基本分析;人才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

现在, 我们身处“后危机时代”。我国在走出全球化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 然而在“后危机时代”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要考虑在保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同时如何保证“绿色GDP”。通过“经理人采购指数”的增涨, 可以看到近期中国的企业家都要推动投资, 购买生产资料。这些反映了经济回升的趋势。用电量、铁路运输、海运, 以及煤炭价格回升都是经济回升的信号。

当然, 经济回升也有许多约束条件, 比如产销矛盾和消费。中国居民的储蓄量很大, 可是因为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 使得庞大的人民币储蓄不能全面转化为消费。不过, 如果能够解决上述两大问题, 中国国民的消费水平就会大幅度提升, 同时也会给汽车行业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全面国际化时代, 我们有许多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从加入WTO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年, 我们许多方面存在发展不到位的问题, 开设自由贸易区是我们真正全面国际化的一个标志。在拥有巨大前景的市场蓝海形势下, 重视人才成为全球的热门趋势, 而我们中国的人才正在开始富集。

从人才战略讲度来讲, 一方面要解决制度建设, 还有法治的建设, 以及环境塑造。我们对各类人才进行分析、研究, 并制定相应的对策。针对技术人才方面, 我们着重研究创新人才。当然, 销售和服务人才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人才开发利用方面, 在国家的层面要解决资源的配置与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和制度的建设。行业是一种亚宏观, 要解决相应的问题最终还要落实到企业。对企业来说, 企业的经营要依靠人才, 解决产品成本控制、品牌塑造、市场空间拓展等等问题, 其间如何解决创新, 尤其是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是重点。

用什么来衡量人才创新?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根据全球情况进行的分类, 一是可能性的要素, 再有就是可行性的要素。可能性的要素指人才本身具备的硬性条件;可行性的要素指的是“软件”, 不仅有外部环境, 也有内部环境, 包括创新平台、创新机制。

当前, 我国人才创新领域存在着若干问题。不能否认, 我国在基础研究投入方面与国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当然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同时, 应用研究和低水平重复问题突出;科技成果转化难;收分配问题;人才使用制度的约束;人才评价, 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者从不同方面制约着人才创新。

最后, 要谈的是进一步提升我国人才创新力的若干建议:

树立创新求生存的根本性理念;深化体制创新和改革, 推进市场化;努力发现潜在的市场蓝海;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培养和吸引科技领域的领军人才, 多形式吸收和使用创新人才;强化行业和重点领域内的研发平台;大力扶持各种创新活动;推动创新和创业的结合;实现对技术要素的合理分配;夯实勇于创新的教育基础;建设鼓励人才创新的社会文化;创新教育要和技能教育结合再创辉煌, 发挥关键部门的龙头作用。

当前, 汽车工业从过去的“大工业”正在过渡到现代装备产业, 要将大量的先进技术用于我们的产业发展, 用于人才开发创新的目标之上。

国际化人才培养 篇2

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本成果面向我国西部地区软件产业发展特点及其人才需求,结合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特色,探索和总结了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与教育实践,力求探索和解决以下教学问题:

(1)新型办学机制:教高[2001]6号文件中指出“建设示范性软件学院要进一步推进办学机制改革”,如何结合本校实际,面向区域特点,探索适合软件人才培养的办学机制是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2)国际化教育方式:当代软件技术及产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形态等均呈现鲜明国际化特征,要求软件人才具有在国际化环境下工作、管理、交流的能力.而传统软件人才教育难以满足国际化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需求。

(3)现代软件工程教学及实践:现代软件工程教学注重软件系统设计方法与软件开发能力,体现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必须研究如何以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培养方案和教学环节中创新软件工程教学活动,实施现代软件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4)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教高[2001]6号文件要求“示范性软件学院要把培养各类复合型软件人才作为重要任务 ”;国家信息化建设急需掌握主流软件技术且熟悉领域应用的复合型软件人才。怎样面向所在区域和领域信息化特点与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还需探索与实践。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探索新型办学机制

依托软件产业园区:学院确定和实施了 “依托西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国家软件产业与出口基地和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办学模式。组成学院理事会,协调合作办学,指导产学互动。

组织产学合作联盟:学院不仅与20多家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而且与多个重点国防科技单位组成产学研联盟,开展多形式的实质性合作教育。

(2)实践国际化教学模式

引进优化系列课程:牵头引进软件工程教育领域先进的CMU软件系统开发(SSD)10门系列化课程,并实施“夯实软件基础、强化网络编程”等优化。

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通过外文教材、外教授课、双语教学、开设英文写作、编写外文技术文档等途径实施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

对日软件人才定向培养:为适应对日软件外包增长需求,通过设立日语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聘请日籍IT专家、合作系列课程,实现对日软件人才定向培养。

学习国际软件规范:在课程内容更新、技术讲座、综合实训,参加国际化企业实习等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对国际主流软件规范的学习和应用。(3)强化软件工程教育

课程体系体现工程教育理念:优化形成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体现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的系统化、专业化以及能力导向等理念。

递进式工程能力训练不断线:构建课程实验、综合实训、企业实习的递进式软件工程能力实践体系;每学期均有实践环节;实训项目注重软件工程方法体验与训练。

软件工程师素养教育不断线:开设特色选修课程、组织软件设计团队竞赛、支持校园软件文化活动、国际化企业规范化实习等实施综合素养教育不断线。

(4)开展复合人才培养

注重知识与能力复合:依据学生原学专业背景,设置了“菜单式”课程体系,实现计算机专业/其他专业学生的双向知识复合;通过软件系统研制实践,强化软件技术与开发能力的复合。

面向领域的个性化培养模式:为适应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软件人才需求,实行“软件工程+X领域技术”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卫星测控软件、电子政务及其应用、航天/航空嵌入式软件以及藏族软件等工程硕士班等均为该模式。

3.成果的创新点

(1)面向区域/领域软件产业发展模式,提出并实施了“三依托”办学机制,有效实现产学互动,构建了适合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的新办学模式。

(2)在国内首次引入和优化了国际先进的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坚持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提升学生国际化适应适应能力,探索和实践了对日软件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方式。

(3)以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优化高层次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注重软件系统工程设计方法与实现方法的学习与实践,提出并凝练了“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不断线、多样化素质教育不断线”的新教学组织过程。

(4)依据区域/领域信息化的复合型软件人才需求,实施和形成了“软件工程+X领域技术”的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新实现途径。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示范性学院健康发展,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经过7年的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保证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健康发展,学院目前在校生1700多人;本科毕业908人,工程硕士毕业506人,培训职业技术人员和实习实训学员超过1200人;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部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中期评估和验收评估中均获得好评,名列37个软件学院前列;学校将该模式扩展到微电子设计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成效。

(2)学生专业素养提高,毕业生获得产业界认可:本科毕业生累计编程(含文档)超过10000行,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明显提升;2007年以来学生共获省级以上竞赛等奖励80多项,其中2008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获奖的10个队中,本学院2个团队获奖;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年98%以上、国际化企业就业率平均57.6%;工程硕士在区域软件产业和领域信息化发展中起到骨干作用,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和贡献普遍得到认可。(3)教育部教改项目支持,其他政府部门充分肯定:软件工程专业3个专业方向成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门课程成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08年教育部批准“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建立了“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西安)基地”,科技部与教育部批准为“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陕西省批准建立了“陕西省动漫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4)教育创新经验得到推广应用:学院的办学机制、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等得到教育部中期评估和验收评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在教育部召开的示范性软件学院会议上介绍经验。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4个软件学院以及国外相关学校和教育机构到学院交流办学经验;我校2002年初制定的“办好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决定”文件中的政策支持和改革举措,推广到部分软件学院。

(5)支持区域与领域软件产业发展:学院30%毕业生就业于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其中有108名毕业生成为西安地区对日外包企业技术骨干或业务协调工程师,直接促进了西安对日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定制培养的工程硕士毕业生多数成为为航空/航天军工科技领域的技术骨干;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综合素质受到10余个国外著名IT企业考察访问团的认同,促进其落户西安发展。

主要创新成果

1.引进优化国际领先的系列课程,探讨了国际化的教学模式

(1)引进优化CMU系列课程,实现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

创新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基础。学院根据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2004年9月牵头联合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引进软件工程教育领域先进的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系统开发(SSD)10门系列化课程,其特点是“注重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注重软件设计案例教学、注重软件开发过程实践、注重教学内容及时更新”、该系列课程成为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核心课程,已经历了多轮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大; 2005年6月经一轮实施后学院组成5个专门小组研究SSD系列课程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国际化、工程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其工程教育特征突出、专业理论基础较弱的特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优化。如:《数据结构与算法》(SSD5)增加了算法基础,搜索、排序算法等; 对《面向对象编程与设计》(SSD3)增加了面向对象概念、机制、多态分析等内容;对《数据库系统》(SSD7)中增加了嵌入式SQL、并发控制和形式化描述等;针对其现代网络通信原理简单,不仅在相关课程中补充了内容,而且独立开设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编程等系列课程;同时结合工程能力培养需要增加各类实践环节,加强了工程素质培养,不断丰富案例库等,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加适合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

(2)开设日语为一外的软件工程专业,实施对日软件人才定向培养

依据西安地区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快速增长需求,学院从2003年与中日IT发展中心合作开展“软件工程+日语+日资企业文化”的对日软件人才定向培养,当年向日本东芝、东洋等公司输送23名本科毕业生。与日本东芝公司、日本中央大学合作建设对日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先后聘请20余名日籍IT专家与教授讲授 “软件工程”、“日本软件开发过程与管理”和“日本软件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设立了日语作为第一外语的软件工程专业方向,每年招收本科生50多名。同时为其他学生开设日语第二外语。2008年首届日语一外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被对日软件外包骨干企业提前一年全部预定。

(3)坚持“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强化外语沟通能力

良好的外语水平是是国际化软件人才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的基石。学院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学生除一、二年级的基础英语课程以外,3-4年级增设了英文应用写作、口语听说等必修课课程;本科和研究生外文教材占60%,双语教学课程22门,学院先后聘请21名外教全外语授课8门;学生完成SSD课程专业,参加国际化软件企业项目开发,均要求编写外文技术文档,有效保证了学生的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

(4)注重主流软件平台和规范学习,培养规格与国际接轨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和开发模式变革,国际上不断推出新型的软件平台与工具规范。为此,学院在保持课程体系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专业课程内容实行“每年微调、两年小变、四年更新”制度,并通过组织技术讲座、综合实训项目、参加国际化企业实习等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对主流软件设计与开发国际规范的学习和应用;依据国际化软件企业对现代软件工程师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快速信息接受与处理能力等综合要求,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规格,使之与国际化要求与水平接轨。

2.以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强化学生软件工程化能力培养

(1)优化课程体系,体现工程教育理念

为充分体现软件人才培养的工程化特征,在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的系统化、专业化等理念指导下,学院对以SSD系列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形成了软件工程核心课程群,并结合学科优势与行业或领域需求,确定了软件系统开发、数字媒体、电子服务技术、网络软件四个特色专业方向,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群(图1)。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软件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结合,软件工程方法与典型工程应用结合”。

(2)建立适应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的教学团队

为使软件工程教育有效实施,学院采用专职、校内双聘、企业兼职、境外聘请多种方式按需选聘教师,建立了一支由90余人组成、具有国际视野和软件工程背景的多元化师资队伍,60%以上的教师具有大型软件设计与开发工程背景,其中1/4直接来自于学院建立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企业(图4)。例如,聘请国内知名软件工程专家、原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总师吴广茂教授为教学督导组长,并讲授2门课程。

(3)建立 “三实”递进式软件开发实践体系,坚持工程能力训练不断线

实践教学与训练是软件人才工程化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学院建立以课程实验、综合实训、企业实习为核心的“三实”递进式软件工程能力实践体系(图2),累计时间超过12个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每学期均有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比例达到1:1以上,教学模拟与综合实训项目突出主流软件技术的综合应用,企业实习项目注重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软件开发过程管理,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软件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法、实现方法与评测过程,有效保证了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训练不断线,强化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取得显著效果。

(4)坚持多样化素质教育不断线,提升学生现代软件工程师素养

学院课程体系中包括知识产权、美学欣赏、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等必修课或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软件文化素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数模竞赛和ACM程序设计大赛等,支持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软件技术俱乐部和校园软件文化活动,实施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团队精神教育;开设软件企业文化讲座,组织学生到软件企业和应用部门调研和社会实践;培养体系中要求在学生大型国际化企业实习,学习规范化软件开发管理知识等。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综合素养得到了不断提升。

3.面向西部地区和航空航天军工领域,开展复合人才培养

(1)组织“菜单式”课程设置,注重知识与能力复合

针对大二的转专业学生原专业背景、计算机及软件基础参差不齐等情况,将所有转专业学生分为电子类和理学材料类(数学、力学、材料、三航等)两大类,制定了模块化的培养方案。除了软件工程专业大

三、大四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外,两类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均增加了软件基础、程序设计方法与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等专业基础课,针对理学材料类学生额外增加了汇编与微机接口、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系统概论等课程。在具体实践中,通过短学期办法使这些转专业学生能在两年之内完成软件工程专业三年半的培养内容,达到培养标准要求。

依据研究生原学专业背景和领域需求,设置并实行六个“菜单式”课程方案(图3),实现计算机专业学生扩展领域知识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补充软件基础;通过应用软件系统研制实践,在知识复合基础上,强化软件开发能力与解决应用问题能力的复合;针对藏族软件硕士班学生计算机与软件基础薄弱,制定了 “预科补基础+培养个性化”的特定培养方案,安排专职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强化软件基础,提升汉语水平和程序设计能力等,经过4年多的努力,13名毕业生成为藏族地区计算机软件工程教育骨干。

(2)结合不同领域特点,实施个性化培养模式

为适应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软件人才迫切需求,学院充分发挥根据学校 “三航”特色,实行“软件工程+X领域技术”的培养模式。

 ● 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合作卫星测控软件工程硕士班,突出分布计算系统和可信软件设计,增加了航天轨道学以及现代测控技术发展课程。研究生论文课题结合新一代卫星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目前已为该中心培养71名软件技术人才,大部分成为该单位的技术骨干。

 ● 与陕西省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合作开设电子政务与应用工程硕士班,培养方案实施网络/软件技术与IT项目管理结合,以培养政府应用部门的CEO为目标,不少学生带着电子政务系统升级或扩展的技术问题,在学习中与老师研讨,部分学生学习期间就成为所在部门或单位的信息化项目主管。

 ● 与航天科技集团和中航集团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面向航天/航空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工程硕士班,在突出构件化嵌入式软件设计和基于模型的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基础上,扩展了航空/航天嵌入式系统设计、计算机仿真以及航空航天电子综合化等领域知识;85%以上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面向具体领域应用需求,结合对口单位的具体科研或应用项目。目前总计招收学生220名,已毕业的41名大多数成为有关研发机构中层技术领导或技术骨干。

4.依托产业园区,组织产学研联盟,保障工程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国际化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遵循工程型人才培养规律,依据地处西部区域及隶属国防科技领域的背景,建立并实践了“三依托”(即依托西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与软件出口基地及依托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产学研合作联盟”(图4)相结合的办学机制。

通过与依托单位和联盟企业的紧密合作,及时了解产业动态,依据产业发展需求及时更新相关教学内容,调整培养方案;联盟企业通过选派工程师授课、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开展软件设计竞赛、技术支持与项目开发等多种方式与学院开展合作,提升学生的工程开发能力;与国外著名大学合作聘请外教授课、开展专业教师培训等,可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视野;与航空航天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软件技术领域应用的场所,可有效拓展学生的领域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

成果取得的成效(1)引进课程得到扩展,教学模式校内推广

牵头引进的CMU系列课程,在国家外专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连续5年的专项支持下,与CMU Icarnegie教育质量控制中心合作,推广到10余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授课量已超过40000人/课,培养专业化教师400余人/次;案例教学与双语教学等在校内计算机科学技术等专业得到直接推广。

(2)教育创新经验得到推广应用

学院的办学机制、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等得到教育部中期评估和验收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软件学院依托高新开发区,„,形成了软件人才教育与IT产业互动发展的优势格局,已与国际知名大学和IT公司开展了具有实效的国际合作教育,与国内多个软件企业落实了合作办学基础,多层次、多途径开展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坚持教育过程中‘三不断线’的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软件学院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在教育部召开的示范性软件学院验收评估总结会上介绍了经验,并分别在2006年示范性软件学院工作会议和2008年示范性软件学院领导、教师培训班上作了题为《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课程体系引进与优化》的专题报告。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4个软件学院到学院交流办学经验;我校2002年初制定的“办好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决定”文件中的政策支持和改革举措,推广到部分软件学院。

(3)人才培养成效受到教育部和政府部门充分肯定

学院的软件系统开发、电子服务、数字媒体3个专业方向于2007年被批准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特色专业”; “数据结构与算法”和“软件工程”2门课程成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08年学院成为教育部“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计算机网络”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国家外国专家局依托学院建立了“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西安)基地”,科技部与教育部批准学院为“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陕西省在学院建立了“陕西省动漫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4)示范性学院健康发展,培养模式得到扩展

经过7年的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保证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健康发展,学院目前在校生1700多人;本科毕业1198人,工程硕士毕业506人,培训职业技术人员和实习实训学员超过1200人;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部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中期评估和验收评估中均获得好评,名列37个软件学院前列;学校决定将国际化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微电子设计人才培养中,将软件学院扩展为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取得良好成效。

(5)学生专业素养提高,毕业生获得产业界认可

本科毕业生累计编程(含文档)超过10000行,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明显提升;2007年以来学生共获省级以上竞赛等奖励80多项,其中2008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获奖的10个队中,本学院2个团队获奖;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年98%以上、国际化企业就业率平均57.6%;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和贡献普遍得到认可。

(6)支持区域和领域软件产业快速发展

学院30%的毕业生就业于西安地区,其中近100名毕业生成为西安地区对日外包企业的业务骨干;为中航集团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培养研究生91名,23名成为机载软件产业主要骨干,19名成为卫星测控所测控站站长或主管工程师,其中为中航集团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培养的工程硕士中,7位获得研究员职称并担任科研处长或研究室主任等重要职务。

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篇3

摘要:中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对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事业发展迅速,正逐步迈向世界旅游强国之列。据统计,2015年旅游业对中国GDP的直接贡献率为4.9%,其中,中国居民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出境游客超过1.2亿人次,接待入境游客达1.3亿人次。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我国有关专家指出,未来五年中国的出境游客将超过5亿人次,旅游市场的总规模将达到2.5万亿美元。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旅游行业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知识技能和国际文化素养的人才。因此,加快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已成为我国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一、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工作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很不准确,关键在于没有根据旅游行业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

高职学生区别与中职生、本科生、硕士生,有着自身的鲜明特点。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没有本科生与硕士生那样扎实,但是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很强。较之中职生,他们又具备一定的行业管理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能太高,如培养国际化旅游高级管理人才,这更加适合本科以上学生;目标定位又不能太低,如培养普通的旅游服务人员。纵观各类高职院校,对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对培养哪一个层次类型的人才、人才需具备怎样的素质、学生就业渠道等关键问题均模糊不清。

2.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特色

课程体系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目前,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同,因此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选取等方面都大同小异。国际化旅游人才课程体系若缺乏特色,则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也无特色可言。

旅游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创新课程体系,选择符合国际旅游业要求的教学内容。但相对于国际旅游产业发展要求,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特色与创新,课程设置还是偏重理论知识,轻视实践能力。教材比较陈旧,少了一些国际元素,教学方法也比较传统。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国际化旅游课程很少,学生视野和思维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而不是放眼世界。例如,一些高职院校仅仅在专业课基础上多加了几门外语基础课程,或者是将几门专业课程改为双语教学,就美其名曰为国际化课程体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多提高了外语交际能力,但是缺乏国际思维和视野,缺乏对国际旅游运作规则的了解,也缺乏跨文化沟通能力。

3.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实践能力是国际公认的职业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旅游行业是一个应用型行业,想要成为国际化旅游人才,就要能动手、能服务、能实践。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因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在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偏重课堂讲授,轻视实践训练。

实践性教学需要一定的物质保证,而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投入经费很少。再加上学校缺乏与企业的合作,使得很多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针对性,不符合旅游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知理论,不会动手。例如,学导游的不会讲解,学旅游规划的不会做景区规划,学计调的不会设计安排旅游线路等。很多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岗位要求,需要企业重新培训才能逐步形成实践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旅游毕业生不满意的原因所在。

4.师资队伍质量不高

要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就要有对应的国际化旅游专业师资队伍。但由于旅游是一门新兴专业,高水平师资较少。很多旅游专业教师是半路出家,由经济、历史、地理、外语、管理等专业改行而来,大部分教师没有行业背景或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因此,师资队伍整体专业素养不高,缺乏实践经验。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是实践技能的训练,很多旅游专业教师都显得力不从心。另外,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大多由国内高校培养,学校很少引进国外高校毕业的旅游专业教师。

5.学生语言沟通能力不强

外语沟通能力是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必备能力。随着我国旅游事业向世界推进,语言作为沟通工具的地位越来越突显。既有扎实的旅游行业能力,又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欢迎。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外语教学观影响,很多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外语水平不高,跨文化沟通能力欠佳,不符合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缺乏国际竞争力。

6.培养主体间协作缺乏

政府、学校和企业是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的主体。发挥这三个方面的优势,联合培养学生,才能实现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纵观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很多学校都是在单枪匹马探索,缺乏与政府、企业的深入沟通与协作,使得人才培养缺乏相关政策环境的配套,同时,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也不能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只有培养主体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发现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找到解决办法。

二、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的对策

根据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要求,本文认为应通过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学方法、国际化实践体系和国际化师资队伍等的建设与改革,以“政、产、学”协作为保障机制,构建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1.确立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目标决定方向。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旅游人才能否符合国际旅游市场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目标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适应行业需求。

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应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国际旅游行业发展趋势为指向,通过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培养,采用政校联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旅游业运作规则,掌握国际旅游业务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拥有实践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国际化旅游人才。

2.明确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途径

(1)设置国际化课程体系。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对国际化旅游人才课程体系设计上要利用自身优势来突出特色,尽可能创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

为了实现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构建与国际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现代课程体系。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普通的旅游基础专业课程之外,还要增设外语基础课程,加大双语课程比例。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外语教学改革,将提高学生外语水平作为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的关键来抓,重视学生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增加外语基础课时量,如听力、口语、阅读、翻译、写作等。另一方面,选择一些旅游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双语课开设。双语课程不同于普通外语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双语表达能力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同时,对赴海外实习的学生进行集中突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水平。

其次,要增设国际旅游通则、国际公关、国际管理、国际案例、国际文化通识、跨文化沟通、国际实践等课程,使学生了解国际旅游运作规则,掌握国际旅游专业知识,具备多元文化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实践能力。另外,适当引进国外旅游专业课程,打开学生视野,使其具备国际意识。

(2)选取国际化教学内容。要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本土领域。教材内容应该新颖、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可以引进国外旅游专业著名的原版教材或者翻译版,使学生了解和把握最新最前沿的旅游知识和技能。

(3)借鉴国际化教学方法。要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教学方法也要尽可能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参与式教学法是国际上普遍倡导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师生互动沟通。总之,要综合运用任务驱动式、案例启发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技能大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构建国际化实践体系。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来实现。

一是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地,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模拟的情景下进行旅游技能训练,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

二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指相对稳定且具有一定规模的校外实践活动场所。它是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的具体体现。它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路子,与地方知名旅游企业、旅行社和景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平台。

三是海外实习基地拓展。实践证明,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送学生去国外实习。通过实习,让他们开阔眼界,经受锻炼,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尽可能让学生到外国旅游企业去顶岗实习,建立海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国门进行实践,且通过实践了解国外旅游行业基本信息,把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

(5)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师资水平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养、高技能的国际化旅游专业教师队伍。

一是加强在职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实践能力是国际化教师的必备能力。一方面,学校要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现有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获取旅游行业一线经验和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选派优秀教师赴旅游业发达国家进修、企业实习或深造,拓宽国际视野,学习旅游行业最新知识和教育理念,从而为国内教学服务。

二是吸纳企业精英到学校任职。学校要创新师资引进模式,一方面可以请有丰富旅游从业经验的企业精英来校兼职授课、专题讲座或者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优秀行业能手成为学校专职教师。

三是引进国外优秀教师。既可以引进国外高校优秀旅游专业教师来校执教,也可以吸纳引进国外旅游企业优秀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为我国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3.建立“政、产、学”协作保障机制

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协同合作、联合培养。一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制度上提供支持,加强政策扶持、经费支持和管理监控。二是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互动与合作,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政产学合作机制,为高职院校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指南。三是规范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在高职院校成立国际事务办公室,全面负责国际办学工作,形成由学校领导负责、国际事务办公室统筹协调、各系(部)分工合作的国际化办学组织体系。

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需要努力进取,不断地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国际化创新,建立“政、产、学”协作保障机制,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人才。

“六结合”: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篇4

一、先进理念与科学行动相结合

培养国际化人才, 首先需要树立先进的理念: 应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 并及时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调适人才培养标准、内容、层次及机制; 为避免教育国际化受到资本主义文化渗透的冲击, 应建立起相关制度。

国际化人才培养刚刚起步, 经验缺乏, 但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度推进、广度延展, 其进程需加快;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是“人”, 容不得我们犯错误; 其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应该采取科学的行动, 慎密设计方案, 科学选取策略。

二、政治思想素质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

政治素质表现为人才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具体表现为“人才为谁服务”。合格的国际化人才应政治立场坚定, 政治观点与政治态度明确, 时时刻刻知道自己在为谁服务。美国高校一贯注重强化大美国教育; 日本致力于大和民族精神熏陶, 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 德国呼吁青年学生为自己成为优秀的日耳曼民族子孙而自豪。科学无国界, 但科学家有祖国; 人才工作无国界, 但人才有祖国。合格的中国国际化人才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效力、献身的精神。为此,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要加强民族意识与民族观念培养, 强化学生民族责任心与使命感。

国际化人才应全面掌握所在领域知识, 其内容有相通之处, 但主要取决于其属于何种类型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企业家需掌握国际管理知识、国际经贸知识等; 外交家需掌握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历史方面的知识等; 国际经济组织如IMF、WTO等机构人才需掌握国际经济、政治知识等。

三、外语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首先, 完善外语教育。熟练运用外语交流与沟通是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质。面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新形势, 外语教育中应“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注重培养国际视野, 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自然、人文地理、社会文化与历史; 另一方面重视培养中华文化视野,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但如何用外语准确表达是当前必须做的功课, 只有让学生学会用外语介绍中国文化, 才能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准确地传承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中国文化才有机会在多元化世界文化格局中占据应有的地位。

通识教育亦称“博雅教育”, 主要包括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张灿辉认为“不管是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 主要探索的本质内涵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满足、生命的尊严、生活的价值、资源的善用、宇宙的和谐等, 这是通识教育的精神”[1]。目前, 哈佛大学要求学生须修读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文学艺术、外国文化、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等五门核心课程; 日本东京大学将课程改为基础、综合及主题课程三大类。其中基础课侧重培养学生宽阔的知识面、强烈的创新意识、有效的思考能力、清晰的沟通思想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发达国家的培养实践启示我们, 厚实的通识教育有助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在中国的“世界公民”培养过程中, 要提升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适应国际化人才素质要求, 及时推进通识教育改革。

四、创新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国际化人才首先是创新人才, 但创新成效须通过创业实践去检验。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及表现形式, 创业成败依赖于创新教育根基扎实与否及程度强弱, 故国际化人才培养须树立创新和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双创”教育理念。

首先, 注重开阔人才视野, 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潜在人才对新情况、新事物的刺激反映敏感度, 使他们敢于面对挑战、把握时机、打破常规,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的艰难性及失败概率的存在决定了培养不怕失败的意识非常必要。

其次, 加强创业教育, 培养创业意识、思维与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 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或得到进一步提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创业教育为继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护照”。通过创业教育, 使人从小项目开始通过锻炼提升自己的风险与机遇意识, 为其更好地以国际化人才身份投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即使将来无法去直接参与国际化经营, 其所掌握的能力是丢不掉的, 可服务于其参与的国内经营, 更何况国际竞争国内化局面早已在中国形成。

五、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投入属性决定着“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条腿模式能降低投入, 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进来模式包括: 招聘海归人才; 聘请外国专家来国内讲学, 直接参与教育管理; 招聘境外留学生; 境外机构在国内开设培训机构 ( 如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国际大学) 等。后者是目前“引进来”程度最深的模式。在国际大学上学, 学生有机会获得很好的外语的学习机会, 有助于使其国际视野和价值观得到培养。通过“引进来”在中国本土营造多元文化氛围, 为学生提供实际锻炼对外交往和运用外语的机会。

走出去则包括师、生及办学机构走出去。第一, 教师走出去的形式已实践多年, 包括海外留学、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海外专家学者开展合作研究。第二, 学生走出去包括假期游学、参与国际交换项目、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对学生而言程度最深层次的“走出去”模式为海外留学; 第三, 机构走出去包括海外办学。孔子学院是目前中国最成熟的海外办学模式。作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其所培养的人才对于中国政府及企业走出去毫无疑问提供了国际化人才储备, 目前已在100 多个国家落户。

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教育相结合

再完备的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也无法全面培养完全适合岗位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为使进入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服务于所在单位, 用人单位须积极配合实施国际化教育。内容包括拟派往国家的国情, 可由相关专家和本单位已有境外工作经历的人负责; 工作内容, 由单位主管或企业总部经理负责; 了解政府对外战略意图或企业全球化经营战略。韩国三星集团通过“地区专家培养制度”, 每年从具有3 - 5 年工作经历的员工中选拔一定数量的人才派驻国外, 在国外期间体验当地生活但不承担具体工作任务, 使其尽快成为通晓当地国情、民情的专家。佳能 ( 中国) 则选拔人才前往其设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工作。国际市场瞬息万变, 需要对形势迅速做出判断。经过按上述原则系统培训的人才到达相应工作岗位后, 可迅速进入角色[2]。中国目前也探索出了一些校企合作模式, 今后应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灿辉.人文学科与通识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0, (1) :5.

内地香港合作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 篇5

11月1日,《金融时报》以“内地香港合作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为题,报道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在京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十年内合作培养1500名取得香港会计师专业资格的内地注册会计师。

报道称,1月1日起,我国上市公司将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陈茂波认为,内地对通晓国际财务准则和实务的会计师需求迫切是达成此项协议的`原因之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篇6

提要 伴随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渐走向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现阶段,为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学校应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进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本文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国际化进程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创新人才,进而使我国高等院校稳固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教育的全球化,实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政治的快速发展,引进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进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使我国经济朝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内涵

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概念,存在不同的解释,但是主要可以将其概括为两个方面,即一般定义与特殊含义,一般定义主要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和探讨实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特殊含义主要从实践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具体实践中的作用。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般定义,主要依据学校和国家发展的角度进行探讨;对于高等教育的特殊定义,主要是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1]。

伴随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应以全球化为契机,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优势:首先,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够吸收和引进国外的先进办学理念,改进和完善我国的教育制度,使科学技术水平不断的向前发展,进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其次,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吸引留学生到我国学习,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系,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理念是:继承与发扬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与融合国外先进文化,在多元化的文化中,不断发展与进步。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现阶段,各个国家都十分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能够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创新的起点

创新是指:对已有的理念进行改进、完善和更新,因此,创新是有继承的基础,创新的起点位于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边界,突破已有知识的限制,创新的“新”主要表现在观点新、角度新、方法新。因此,在提高创新起点中,高等教育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国际化的交流方式,能够开阔师生之间的视野,使教师和学生及时的了解国外先进技术和方法,并不是所有的科研都在西方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中国也占据主导地位,例如数学、航天技术等等,但是,从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仍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最大限度的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实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学校可以组织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进而使我国的高等院校能够更好的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变化动态,此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能够使学生进入专业领域的最前沿,以此为基础,作为创新的起点,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形成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文化教育,通过不断渗透与熏陶,逐渐形成创新精神,为什么我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很少,缺少创新精神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受我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思想的影响,创新精神的实质是独立、批判与超越,也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化提倡的精髓,因此,实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学生能够形成创新精神,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实际,然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学生缺少创新实践活动的机会,这也是我国缺少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原因。

在国外重点大学中都设有教育和科研两个中心,并且科研机构也有很高的声誉,因此,要想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学校一定要有一个研究课题,进而为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使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和接触相关的学科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因此,实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利于我国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而从事重大项目的科学研究与探讨,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进入学科领域的最前沿,进而获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从科研中逐渐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伴随知识经济的逐渐深入,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国际化的优势,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一)转变观念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仍旧停留在以往的思想观念之中,不能充分认识到教育国际化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虽然,大部分教师都能够意识到留学与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认识到教育国际化的紧迫感,然而,伴随全球化的逐渐深入,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新国际化”时代,在所有学校中,都应实行国际化的教学,国际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转变以往的国际化理念,以实现国际化教育的普遍性。

高等教育的相关负责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国际化的重要性,对于高等教育的决策者,应当认识到国际化与各种大学发展的密切联系,不管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和高职院校,都应考虑实行国际化教育,使每一个专业类型的人才,都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对于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国际化已经不仅仅是外事工作与留学交流,而是应当将国际化逐渐融入到日常教学与工作中;对于学生,应当充分了解到在全球化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以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对于社会人士,应当改变以往的看法,进而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建立健全国际化运行机制

要想更好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进而使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导向、规范、支持和激励的作用。总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运行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宏观层面制定国家政策与管理机构,规范与管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其次,从微观层面分析,高等院校应当建立具有国家化策略的运行机制[2]。

(三)国家应给予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顺利开展,国家和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师生之间的国际交流、聘请国际专家以及在校园中开展的国际化活动,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国际化的条件可以分为有形条件和无形条件,有形条件是指:学校的基础设施、科技研发条件、经费与学科的布局等等,无形条件是指: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学校政策、文化氛围等等,主要应改进和完善有形条件。

通常情况下,依据活动开展的区域,学校的国际化可以两个方面,即国外的国际化与本地的国际化,国外的国际化是指:师生之间的出国交流、科研活动等等,因此,当地政府和学校应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很少,主要是缺少资金支持,学校应当为师生交流设立专项资金,进而为师生创造更多的出国交流机会[3]。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分析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我们能够看出,教育的国际化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缓慢,因此,为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需要国家、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合作,国家应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奠定稳固的资金基础;学校应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经常组织开展国际性的交流会议,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逐渐适应并且接受国际化的教学理念,进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荀渊,国际化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8(03):259-261.

[2]庞红卫,方凌雁,略论全球化教育的陷阱[J].教育发展研究,2012,20(05):12-14.

[3]乌利希·泰希勒,欧洲化国际化全球化———高等学校何处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10(8):158-159.

[4]袁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4(01):265-267.

[5]张晋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12(5):123-125.

[6]骆永进,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14(7):456-457.

[7]李晓红,李丽丽,浅谈高等教育的国家化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J].2010,15(8):78-79.

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篇7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培养专业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不断进步, 以国际化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了高职教育的主要发展途径。 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给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进步提供支持, 做好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意义重大。

一、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1.国际化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 虽然我国高职院校正尝试以此种模式进行办学, 但因为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了解程度不够, 使我国高职院校对自己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当中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高职院校虽然设立了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发展目标, 但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上并没有予以创新, 以至于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难以达到国际化人才标准, 既无法满足国际市场对劳务人才的需求, 又影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2.国际化专业设置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的设置水平会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效果。 高职院校想要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就必须对其专业设置进行整合, 以确保专业设置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需求。 从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看, 绝大部分高校都有大力发展优势专业, 而忽视其他专业的情况, 不可否认此种专业设置能够让高校看上去更“专业”, 但从国际化人才培养角度看, 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另外, 此种专业设置极易让高职院校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 不仅对非优势专业学生不公平, 更不利于高职院校发展。

3.国际化课程实施有所欠缺。

高职院校想要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就必须保证其所开设的课程符合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标准, 但从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实施看, 其在国际化课程实施方面仍然有所欠缺。 目前,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仍以旅游、计算机、汽车制造与维修等国内热门职业为主, 虽然在公共课中开设了英语学科, 但并不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 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很难得到保障。 语言是最基本的交际手段, 高职院校学生连最基本的国际通用语言———英语都说不好, 那么他们连国际化人才的最基本标准都达不到。

4.国际化教育合作层次偏低。

目前, 国际化教育合作正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如火如荼地展开, 但从高职院校国际化教育合作水平看, 其合作层次偏低, 使国际化教育合作很难达到预想效果。 此种情况的具体表现包括: (1) 合作办学领域多为商学、通信、信息技术等办学成本相对低廉的学科, 合作效果并不一定能达到预估; (2) 合作办学学校多为国外普通大学或教育机构而非高职院校, 使职业对接上出现差异, 国内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充当向合作学校输送人才的“留学后备班”; (3) 合作办学后, 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较少, 难以真正实现合作之目标。

二、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的对策

1.创新教学理念, 营造良好合作氛围。

国内高职院校想要真正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就必须先创新自身教学理念, 营造出良好的合作氛围。 为此, 高职院校要有一个国际化发展理念, 并根据国际化发展理念设立科学的发展目标, 然后遵循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特征, 逐步改变办学行为, 通过与国内、外优秀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关系, 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促进自身国际化发展的同时, 为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道路的探索提供支持。

2.加快特色办学, 推动人才培养发展。

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特色办学必须遵循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改变传统厚此薄彼办学模式的基础上, 加大对国际化专业的设置和实施力度, 保证学生在校园内既可以学到专业技能, 又能培养国际化人才素质, 提升人才综合水平, 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实际办学过程中, 为了保证办学方针的科学性, 高职院校应加大与合作办学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 并以此为媒介为两校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创造条件, 共同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奋斗。

3.积极整合资源, 探索国际办学进步。

积极整合学校各项资源, 将自身优势恰当地予以展现, 帮助高职院校推动合作办学进程, 探索国际办学进步。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 加大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培养, 让学生各项学习行为都能拥有良好的物质支持, 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保证本校人才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掌握最前沿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咨询,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有效共享与应用, 提升本校与合作学校之间的国际化办学决策力, 保证国际化合作办学理念的科学性。

4.完善各项机制, 促进校园规范建设。

完善各项机制, 促进校园规范建设是促进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定、发布、实施一系列与国际化办学相符合的制度、标准、规范对校园秩序予以约束, 保证学生能在国际化办学环境下实现提升,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办学能力。 除此之外, 完善各项机制, 让高职院校在技术、经济、管理等领域都能有所提升, 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 为合作办学提供更多筹码, 进而赢得与国际高水平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机会。

结语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发展不仅是我国人才培养方法的进步, 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虽然, 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不足, 但这都是发展初期必须经历的过渡, 只要高职教育能始终以人才培养为第一目标, 那么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能实现突破, 为我国人才培养贡献出更大力量。

摘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发展, 标志着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进步。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存在的不足, 其次探讨了优化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国际化

参考文献

国际化机遇下高职人才培养探讨 篇8

1.1 加入WTO使得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

我国加入WTO使得经济发展更具一体化趋势, 国际经济竞争也比以往更加依赖有知识的生产、加工和使用。但在我国的制造业中, 高新技术产业仅占10%, 中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1.2 高职教育的地位大大提高

以前,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界的地位不高。但我国加入WTO后, 必然要与其成员国进行更多的往来。而在WTO成员国中, 特别是发达国家中, 职业教育广受推崇, 常有读完普通高等教育再进高职院校学习的情况;大企业为了让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 老员工可以持续发展, 都纷纷创办职业技术培训学院, 以培训员工。甚至有些企业的技术学院还可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学历。这种趋势也带动了国外企业参与高职办学, 对我国高职教育地位的提升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另外, 我国政府也对高职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我国已经把义务教育、创建高水平大学和加快发展包括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

1.3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国际化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职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平台。为了适应高科技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展开了更加广泛地竞争、交流与合作, 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高校都不可能在所有科学领域内保持领先地位, 再加上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 必须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 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另外由于以电脑、电视和卫星为主体的现代化信息网络, 已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消除了人类交往的地域障碍, 所以方便了各国之间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如跨国教育网络和远程教育的出现, 加速了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2 高职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要求

2.1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

高职院校培养的应该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国际视野和精神, 面向世界, 努力去了解和掌握本专业领域世界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有一定的国际知识, 能正确地运用外语和熟练地运用计算机, 具有良好的道德风貌, 勇于参加国际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

2.2 高职人才培养内容国际化

应该加强适应国际化的思想道德教育, 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技能, 增加国际生产和商贸活动规则的知识 (尤其在外贸、财务结算、税收等方面) , 把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技术 (包括装备和工艺) 知识及时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 并使学生学会操作。

2.3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

我国高职院校要与国际上加强沟通, 增加对话的基础。要在某些专业适时地实施4年的学制, 以后还可逐步提高。要通过比较和谈判, 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学习者学历资格和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以及教育机构资格认证标准等。这样有利于毕业生进入国际教育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高职院校应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3 高职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教学改革方向

3.1 专业建设改革

中国加入WTO后的就业结构中, 就业人数减少的是:农业、汽车工业、机械及仪表行业, 其中汽车工业就业人数减少比例最大为14.5%, 而绝对就业人数减少最多的是农业, 约减966万人。同时, 就业人数增加的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服装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行业, 其中增加比例最大的是服装业 (约为52.3%) 、纺织业 (约为23.6%) , 绝对人数增加最多的为纺织业 (282万人) 、服务业 (266万人) 、服装业 (261万人) 。而且, 工业化阶段的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特点将被未来知识产业阶段的多门类、小批量、柔性化的生产特点所代替。面对这么巨大的变化, 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专业设置就要做相应的改革。

以“地区性, 通用性, 独特性, 国际化”为原则, 应重点考虑加入WTO后急需人才的专业, 重点发展应对WTO挑战的专业, 增加涉外专业, 应用国际观念和信息技术加快专业建设和发展, 适应和引领经济的发展。

积极打造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 能被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界认可的专业品牌, 增强国际竞争力。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学校的自身特点, 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 继续强化优势学科, 采用信息化、学科交叉、调整合并和设置新的专业方向等多种途径, 改造、更新传统学科专业, 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和专业方向, 调整专业定位, 形成体现学校学科优势、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的学科专业结构。

在专业建设中, 还要加强同行业、企业乃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密切联系, 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现代化, 以国际化促进专业建设标准化,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3.2 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打好基础、强化实践、突出创新”的原则, 构建理论课程体系。要突出基本知识, 减少不必要的公式推导和论证, 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目的;精选教学内容, 通过整合, 优化课程结构;打破学科壁垒, 组织复合性课程;注意吸收新技术新成果。

而对于专业技能课则应体现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职教育特色。

另外, 还应拓宽专业面向, 加强复合性课程建设。以前仅仅只针对岗位和岗位群设置专业和进行课程建设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而应面向整个行业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 真正实现“宽基础, 多方向”。拓宽专业面向的关键是要按专业方向建设好课程组, 供学生选择进修, 这样既满足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 也满足了行业多方面的人才需要。

3.3 教学手段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 建立现代化课堂教育模式;整合课程体系, 淡化细节了解, 强化学习概念和思维技能;提倡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等各种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尽可能根据课程特点, 把课堂讲授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电视录像、网络教学等;结合教师科研实际, 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纳入教学过程, 充实教学内容, 还可把课程设计、毕业实践纳入教师某项科研课题中, 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3.4 评价体系改革

过去, 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上, 没有合理、健全、规范的评价体系, 对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视也不够。 在评价体系上, 应逐步实现公共课的教考分离;专业理论课除可采用闭卷考试外, 可根据课程特点, 采用开卷考试、口试、独立完成大作业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成绩评价方法;实践教学尽可能按照施工验收标准、实验报告、图纸等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成果进行鉴定和审核, 同时通过答辩来评定成绩;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创业设计大赛, 参加社会上各种认可的考级、考证, 取得成绩者, 应按有关规定计算学分。

另外, 把国际专业资格评价引入我们的高职人才评价体系之中, 尽快开展跨国、跨校学籍、学分、证书、学位的认定工作, 推广国际通用的考试体系, 建立、完善和推广诸如HSK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高职办学质量、学位的社会客观评估制度和相应机构。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 使人才具有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钱景舫.加入WTO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J].职教论坛, 2000, (11) .

国际化人才培养 篇9

一、现行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形势的转变,教师、教材和教法“三教”问题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崔希亮在探讨“三教”问题的核心和基础时说,“教师问题、教材问题和教学法问题表面上看是三个问题,实际上它们是互相纠结的,是一个整体。教师是问题的关键,教材和教学法与教师问题密切相关”。许琳主任在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上更是指出,“要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转变,重中之重是要建设一支适应海外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要建设一支适应海外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首当其冲的即是要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要被派至海外进行汉语教学,他们能否适应海外教学的需要,关系到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成功与失败。但到目前为止,其培养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与挑战。

( 一) 培养理念和模式各不相同

尽管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培养方案和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都对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有指导性的要求,但各高校在落实的时候,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还是存在差异,有些学校研究型培养模式主导,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应用型或实践型的培养模式,还有些学校则是应用实践和科学研究混合的模式。研究型培养模式注重对研究能力的培养,这其实是传统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延伸,因为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从一开始就以高校为基地,高校的性质决定对外汉语人才培养需要教学与科研并重,但随着形势转向汉语国际教育,纯粹只重视学科理论的研究型人才恐怕并不能顺应时代的需求。应用型培养模式注重从未来从业的角度制订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内容,以期提高国际汉语教师效能,但应用型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太过于面面俱到,以致看起来像“汉语+ 外语+ 教育类课程的简单学科拼盘,课程特色不鲜明”。应用型培养模式既没有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培养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也没有关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运作方式。随着汉语国际化进程的加剧,海外对汉语国际教育师资需求的急剧增加,2007 年以后实践型培养模式逐渐成为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通过现场模拟、教学实践和教学案例等方式,逐渐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转化为教学技能。

( 二) 培养手段和方法形态各异

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差别出入决定着培养手段和方法各不相同。研究型培养模式强调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注重面向教学的语言本体研究、语言习得研究和教学法研究,但这样的培养方式与现实情况却有很大差距,因为长期以来集中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研究与目前国际汉语教学需求和汉语国际传播形式相去甚远,有时尽管学生理论储备充足、研究能力突出,但在实际教学中却缺乏有效地打开教学局面的方法,缺少解决动态问题的“授人以渔”式的策略,正如许多学者所说,“传授知识较易,培养能力较难”。应用型和实践型培养模式强调从应用、实用方向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人才,认为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比灌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以及模仿教学技艺更重要,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更应关注“教师实际上知道什么、教师在教学中实际表现出来什么”,而不只是关心“教师应该知道什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大体从地域、语域和角色域等三个维度解决问题,地域维度解决“在哪儿教”的问题,语域维度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角色域维度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 三) 培养内容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尽管我们在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和培养手段上做了不少努力,但培训效果仍然不是那么理想,学生对于培养内容也不是那么满意。汉语国际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一般会作为志愿者被派至国外进行汉语教学,他们对于在学校和岗前培训所接受的培养内容的满意程度,从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跟踪调查报告可见一斑。根据吴应辉等学者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调查,学校和志愿者集中培训的内容与实际教学存在一些差距,具体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校和岗前培训中的培养内容过于“一刀切”,侧重于理论的讲解和宏观的讲授,缺乏那些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学习培训内容,以至于所学内容不能在教学中恰当应用;二是尽管汉语国际教育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岗前培训也会参加跨文化交际的学习,但其针对性和国别性不强; 三是赴任国的语言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迫切需要一些即学即用型课程,比如,赴任国语言和文化、中华才艺和各种课型的教学技巧等; 四是控制课堂秩序也是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也应该在学习中予以重视。

二、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规划的前提

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培养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培养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等,它需要探索创新的精神、勇于开拓的勇气、敢冒风险的气魄和开拓进取的态度,但只有脚踏实地大量调研和分析,才能在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事业中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 一) 要做好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需求分析

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的需求: 一是要清楚汉语国际教育市场到底需要多少国际汉语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国际汉语教师,以避免人才培养战略规划不足所造成的人才要么缺乏、要么过剩或者质量不达标的被动局面。二是要了解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对象本身的需求,了解他们学习的目的和学习需求。现有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这已经达成一种共识,但也有不少渠道告诉我们,许多国家并不缺乏汉语教师,那种半路出家、缺乏资质的兼职教师大有人在,专业、有资质、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汉语教师才是他们需要的对象。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进程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汉语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升温,因此,我们亟须培养的主要是那些具有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具有良好跨文化传播和交际能力、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能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从人才培养对象本身的需求来看,纯粹迫于就业压力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只是出于拿个文凭的学生也不在少数,他们并不那么热忱于国际汉语教育以及中国文化的推广,也不愿意被派至海外教授汉语。加之培养出来的汉语国际教育毕业生也并不是都能马上或直接进入汉语国际教育岗位,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可能只是作为储备力量分布在国内各级学校中。因此,需求分析做得越全面详细,越有前瞻性,就越有利于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越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越能适应和满足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 二) 要明确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弄清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即人才的具体规格和要求、人才的基本标准与要求以及人才的数量与特点。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才社会,人才是社会第一资源,谁能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语言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推广中赢得主动权。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探究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深入细致地厘清每一方面的要求。诸如语言基本功、文化知识和素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国际化视野和意识、国际合作的技能、社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都有待继续探讨。国家汉办2005 年制定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等级标准及考试大纲》,规定《证书》获得者应具备相应的普通话水平和汉语言文字能力; 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品质,具备职业发展能力; 具备良好的外语交际能力; 具备现代汉语知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 了解必要的中国文化及当代中国国情; 具备实施教学的能力、处理教学材料的能力、评价与测试能力、运用适当教学手段的能力。2007 年进一步发布了《国际教师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分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质等五个模块、十项标准,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全面描述,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能力评价和资格认证提供了依据。《标准》是新世纪以来面向国际汉语教学制定的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但综观其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能力等要求,或许更应该看作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教师标准”“综合全能型教师标准”“汉语教学专家标准”,而不是“入门型”“合格型”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作为从业教师当然可以参照《标准》要求,不断补充相关知识,提高相应能力,不断发展并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以达到《标准》要求,但同时也该根据实际制定更加务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总之,人才的规格和要求标准描述得越具体详细,越能便于人才培养规划的操作和实施。

三、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规划的构想

通过以上分析,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队伍是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规划的共同诉求,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划如何,每个学校各不相同,学界也有不同的认识。现有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凸显一个关键问题,其培养突出符合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市场的需求和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对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本身的需求则没那么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对象,他们理应是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但目前只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在“传播知识—接受知识”等外在因素的推动下前进。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市场的需求跟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多维互动的关系,我们应该注重人才内心真正自主、自发的诉求,构建基于专业发展和人的发展“双向发展”的“金字塔式”的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一) 以学科专业发展为目标指引人的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外汉语作为学科已取得良好的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作为新兴专业,在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继续探讨。鼓吹对外汉语完全被汉语国际教育取代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长期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才是学科发展的康庄大道,人为地将对外汉语教学从汉语国际教育或者将汉语国际教育从对外汉语教学剥离开来,都不利于学科专业的发展,对于人的发展也同样不利。就拿高考选志愿来说,汉语国际教育在许多普通老百姓眼中都是“高大上”的专业,仅培养适应海外汉语教学师资这条就足以吸引许多学生来投报,但内行人都知道,他们毕业后的选择并不太多,多数学生毕业以后并不能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相关工作,或者被派至海外从事汉语教学。正因如此,钱玉莲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探索院系联合新模式,培养适应国际化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三型一化”方案; 周卫华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宽基础、强能力、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黄桂凤提出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充分利用与东盟各国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有利条件,减轻学生的学费负担,扩大就业途径; 李军、王靖提出建立以孔子学院( 课堂) 为主的实践教学基地,实施微格教学模式。这些研究反映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当前学科发展与人的发展不是那么协调,海外缺乏国际汉语教师,而人才培养又无法适应海外国际汉语教学的需求,或是海外没有或及时地提供那么多国际汉语教师的岗位,或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没有达到国际汉语教师的要求,或是学生本身对于被派至海外从事汉语教学还未做好准备等。

因此,我们主张在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上,不妨“金字塔式”一点,本科阶段实施博雅教育,在博雅教育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对于汉语国际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趣,通过不断学习,成长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坚力量和栋梁之材。博雅教育是指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阶段,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 尤其是汉语言方面)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外国文化、中外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等方面也要有一定的涉猎,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汉语、外语及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技能,既能符合海外汉语教学的需要,也能适应国内比如语文教学、英语教学、中小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培训机构的需求。但是语文教学、英语教学还需要政策的支持,当前国内以专业取人而不以能力取人的观念还比较严重,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语文教学不如中文专业,英语教学不如英语专业的刻板思维也仍然存在。因此,我们想地方学校是不是可以配合国家层面,在中、小学也储备一定的国际汉语专职教师,就如汉办在高校储备国际汉语专职教师一样,他们平时在学校里从事语文、外语或对外汉语教学,有海外教学需求时,被派至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在博雅教育基础上,同时也鼓励对汉语国际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有进一步学习需求的学生继续深造,提高他们对于汉语国际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部分走向海外,加强他们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国别针对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汉语国际教育中坚力量; 一部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加强他们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能力的培养,成为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栋梁之材。此外,对外汉语教学人才还应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储备力量。

( 二) 以人的发展为导向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全国教师教育通识教材《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将“教师专业发展”界定为: “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所以可以说,教师个体专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发展,在人的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只有基于人的发展的专业发展,才能算是真正的专业发展,否则不管专业发展规划制定得多么完美,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这一学科的发展要适应国际汉语教师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应能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使得他们在知识传授和实践反思相结合中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提高”。该理念不仅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学历阶段,还应融入到国际汉语教师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中,贯穿国际汉语教师发展的整个过程。首先,国际汉语教育创新,无论是教学理念与思维模式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更新,还是课程教材编写的改革,以及对教师能力和素养的新要求,一切都要依赖教师自身的推动与落实。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将教师作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能动的主体,注重其在自我专业发展和学科专业发展意识的独特作用,教师内在的专业发展要求在学科专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尽管看起来我国已形成完整的汉语国际教育学历教育、岗前强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多元培养模块,但“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事实证明,如果不继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自己的专业技能,将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汉语国际教育的需要。最后,教师本身也是一个自主的“反思实践者”,他们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主动地反思和评价自己的价值和行为,在不断学习、反思和评价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

四、结语

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脚踏实地做好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需求分析,才能明确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市场的需求跟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多维互动的关系,我们更应该从人才内心自主自发的诉求着手,构建基于专业发展和人的发展“双向发展”的“金字塔式”的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专业发展为目标指引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导向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还是“朝阳事业”,汉语国际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学界尚未达成共识,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也处于建设之中,人才培养模式也仍需继续探索,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还有待创新,需要探索新的合作和交流机制。但我们想,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专业发展和人的发展“双向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定能如朝阳蒸蒸日上。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探讨的是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海外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再专文讨论。

参考文献

[1]陈申,薛馨华.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理念解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5):28-33.

[2]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79.

[3]李泉.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规格问题探讨[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1):51-59.

[4]彭建玲.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6-92.

[5]钱玉莲.“三型一化”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6):45-48.

[6]王添淼.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229-231.

[7]吴应辉.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及汉语国际传播研究探讨[J].语言文字应用,2010(3):42.

[8]余向春.汉语国际推广师资紧缺与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张和生.机遇与挑战——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6):12-13.

国际化人才培养 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在教育国家化日益壮大的今天, 地方高校要发展, 人才是根本, 如何从地方高校实际出发, 结合地方高校办学特点, 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 这是地方高校的当务之急。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地方高校之间最强有力的竞争。如何应对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 地方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 本文主要结合地方高校的特点, 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析

1. 地方高校国际化教育理念薄弱。

我国大学的发展趋势就是教育国际化, 自然如果地方高校要发展, 要走国际化路线, 首先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这里所说的转变观念不仅只要求学校领导具有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而是要求高校教师, 学生都应该具备国际化竞争意识及竞争能力。首先是要求地方高校领导对教育国际化提起高度重视, 可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教师自身转变观念。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教师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 就显得教学太过于系统化、教条化, 忽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 地方高校办学经费及教学资源严重供给不足。

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和当地经济的原因, 办学经费和教学资源出现严重不足的状况。相对来讲, 国家在教育投入上明显没达到指定的标准。有此可见, 国家以及政府在经济投入上也明显呈下降趋势。对地方高校投入少, 从而导致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有限, 教学设备与其他院校差距明显。数据显示, 近几年中, 地方高校的招生数量增长, 这就要求相应的教学设备, 教师职工数量, 学生生活保障等也会随之增长。所以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地方高校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地方高校缺乏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师资质量有待提高。

师资队伍要不断壮大才能有效保证地方高校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我过大多数地方高校中, 教师明显缺乏国际化眼光, 这也是大多数高校都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在有限的师资队伍中, 教师身担数职, 分身乏力, 可能又很少的时间去思考教研、人才培养服务等相关问题, 这就导致了地方高校在人才能力培养上的欠缺。另外有限的经费也是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原因, 由于经费有限, 大量教师缺乏国外学习经验, 缺少国家交流合作, 无法与当今先进前沿的教育理念接轨, 送教师出国的机会明显降低, 导致教师无法参加学术交流, 无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最后是各高校教师人数有限, 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额更严重, 教学工作量过于繁重, 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教学研究和知识更新, 也很少有时间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及与学生辅导与交流, 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4. 地方高校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

我国众多地方高校在办学中都出现了相同化和单一化, 不能突出自身办学特色。要想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一定要在长期的办学经验中不断摸索前进, 形成一套适合当地和学校发展的办学思路及办学理念。地方高校之间竞争不仅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特色办学上, 地方高校要想在竞争中成为常胜将军, 就必须要突出特色, 打造鲜明的特色优势。这就要求学校领导, 专业负责人和老师都要从自身做起, 根据本校学科和专业设置, 解决当前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适合本校特色发展的方案, 走适合自己的特色办学之路。落实到每位教师才能真正确立学校办学特色, 教师从课程设置, 专业安排上都要体现出特色教学, 只有这样, 地方高校特色化指日可待。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对策

1. 转变办学观念, 增强学生积极性。

地方高校在当今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 是抓住机遇还是坐视不管, 这将成为一所学校是否能够在当今社会立足的重要抉择。学校要发展, 思想要先行, 大部分国家无法摆脱贫穷落后, 跟当地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如此, 这就要求地方高校的发展的同时要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积极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 提高国际竞争力。要树立更加开放的教育观,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先进教育技术手段, 提升学校社会服务水平。

2.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提高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的提高需要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 领导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来促进当地学校发展。同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办学形式及地域特色, 促进当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这里所说的促进经济发展, 我们可以理解为大力开展教育产业, 以教育促进经济。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有两种方式, 第一是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根据自身学校特点, 研究出创新的新知识、新技术等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二是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 树立竞争理念, 以特色取胜。

在考察一所高校是否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时, 关键看它是否具有适切的人才培养目标、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教学水平评估在结果评定中不仅看各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而且看人才培养的方式, 人才培养的结果考察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特色培养人才, 人才创造财富, 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有竞争力的大学。竞争并不是要成为最佳, 而在于你要有独特性, 通过这种独到之处向社会提供价值。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型定位上, 由知识储存型人才向知识储存与知识创新型并重方向转变。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要研究出具有当地学校特色的教学方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之, 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 地方高校只有正确认识形势的变化, 培育自身特色, 才能走上有序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 强化师资力量, 造就国际化师资队伍。

众多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不同, 经济基础不同, 所以导致了办学基础、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但是在众多不同的基础上, 却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就是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地方高校要解决好教师队伍的这些问题, 既要引导教师增强应变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更要根据问题的不同程度, 努力使教师队伍个人发展与学校整体发展相统一。总体上看, 地方高校都有必要推动教师队伍向高端化、团队化、国际化、职业化发展, 促进教师队伍发展方式由数量效益型向结构素质型转变。高端 (下转第127页) (上接第124页) 化是指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地方优势, 借助各种战略合作平台, 推动校地人才联动, 促进理论联系实际, 更新教师队伍发展理念改善教师队伍知识技能结构, 不断修正,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在师资力量的强化上,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对地方高校予以扶持。通过多种形式打造一支具有强烈国际化观念及国际化眼光的教师团队。可以派出骨干教师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及国际会议, 提高教师文化交际能力及其自身素质, 把先进的思想带回国内, 带回地方高校, 从而促进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启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发展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吴坚.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人民出版社, 2009

[3].汪良发.地方文化与特色高校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4].刘焕阳.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2

国际化人才培养 篇11

关键词 三本独立学院 国际化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On Undergraduate Independent College International

Talent-Cultivating Models

PI Fang

(City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3)

Abstract Based on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ity College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rticle discusses strategie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internationalization talent-cultivating model,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independent college internationalization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Independent College, Internationalization, Talent-Cultivating Models

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模式,三本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正处于探索和发展过程中,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三本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因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是每一个教育实体首要解决的问题,这决定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①

而人才培养模式②是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包括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手段等,其中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而其他要素是为了使课程体系得到正确而有效的安排和施教,从而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到实处。但是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应按分类发展的要求各有区别,各有侧重。三本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介于专科之上,普通本科之下,其人才培养模式显然要有所不同,而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应该彰显区别。

1 三本独立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显现出来的问题

(1)生源差异化。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师资配置的不均衡,城乡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论是口语水平还是综合能力都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发展。多数学生是偏科型,尤其是外语。这些学生大多不仅英语综合能力差, 而且在口语、听力等方面都亟待提高,这不仅会影响在大学期间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而且在与国外大学合作过程中尤其显得是大缺陷。这使得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交流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外语好的女生占多数,但是传统的观念使得女生有勇气出国学习的不多。这一方面是学生没有自信,另一方面高昂的学费也让学生却步。

(2)经济条件的差距。国际化合作培养,既有交换,也有2+2模式等种种合作模式,去欧美发达国家毕竟还是需要家庭经济条件的支持,而生源中很多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都直接出国了,不会选择三本独立学院。所以三本独立学院的思路主张日韩为主,欧美为辅的思路。去日韩的费用相对欧美要低廉一些,而且日韩在国内的公司企业多,为就业提供更多选择。

(3)国际化项目冷热不均。费用低廉的合作项目报名人数就多,反之费用高昂的项目无人问津。一些酒店导游类专业与新加坡、阿联酋的合作办学因为允许打工而倍受学生欢迎。而要独立承受各种费用的项目就不受欢迎。但是日本、韩国的高校众多,自身生源不足,费用相对欧美发达国家算是低廉,所以存在更广泛合作的空间。另外欧美的西班牙、意大利可能也是未来国际化合作拓展的比较合适的目的国。

(4)国际化合作模式的不确定性。国际化合作取决于生源及生源的家庭条件、学生个人的勇气和认知高度,也与合作院校及其所属地的经济与政治环境相关,所以各种国际化合作都存在合作模式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中介机构就会介入三本独立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这又进一步加大了三本独立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不确定性。

2 三本独立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

(1)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更加适合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三本独立学院办学的一大特色,专业设置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着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表现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就是通过国际化合作培养急需的短线专业人才,这充分体现出三本独立学院的价值与人才培养的重心,也表明了三本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更加适合国际化人才培养。

(2)三本独立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有利于教育的高低结合。三本独立学院需要考虑如何给大多数学生以适当的高等教育,如何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接受到所需要的高深知识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一是鼓励学生考研,二是需要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进行探索。目前三本独立学院都在加大对学生考研的鼓励力度和宣传力度,这是对部分学有余力学生进一步接受高深知识教育的需要和肯定。但是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更有利于教育的高低结合,从而把少数需要精英教育的学生剥离出来去接受真正的精英教育。

(3)三本独立学院适于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现实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所以是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需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最终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模式。诸如优才优育培养模式、交叉复合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柔性化培养模式、敏捷性培养模式等等集成创新培养模式。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具体要求,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确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增加教学管理的柔性与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因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具备灵活的专业设置,能够最有效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成才。

3 新形势下三本独立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1)通过国际化合作,对专业设置和学分认可需要学习国外长处,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成才就是好专业。(2)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只要有利于学生成才就是好的教育,通过国际化合作也有利于通才学生和专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成长;同时抓住理论人才和发明人才的中间地带桥梁,这个人才其实是第三种人才,也是社会急需,只是目前人才统计还没有量化考量的一种。(3)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国际化合作层次和途径,改变职业低于大学的观念,一技之长胜过万金油。诸如澳大利亚各种职业都需要资格证书和学习,哪怕德国拥有一技之长也受尊敬和敬仰。因此德国中小学经常举办各种技能竞赛,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逐步建立适应不同经济条件学生的合理输出目的国,实现走出去,闯荡世界,认知世界,达到认知自己,提升自己的目的,为人才培养和成长提供平台和条件。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一体化、高校扩招的背景下,三本独立学院虽然面临机遇,但也面临着挑战。三本独立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更加重视专才培养和精英与蓝领的中间地带,在目的输出地之间需要能够应对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需求。

注释

① 周敏.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国际化人才培养 篇12

在以往的物流教育模式研究中,人们就实战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双轨制、三明治、工学结合等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上,也提出了双语教学、国内外合作办学和海外实习等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但是如何在物流教育中将国际化的视角和实战型的能力结合起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具有这两种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本文的研究将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有所帮助。

1 模式定义

所谓国际化实战型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在现有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国内外合作办学以及双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通过国际化视角的养成教育和实践型能力的实战培养,力争打造能够适应全球化经济背景下的复合型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

首先,为了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应该将“理论学习、认证学习”与“企业实战、创新学习”相结合,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企业实践”的培养模式。

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将国际化的沟通和海外经历相结合,将理性灌输和感性体验相结合,知行合一。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运用双语教学,提升国际沟通能力。同时通过海外实习等形式增加个体体验经历。

最后,为了提升学生的复合应用能力,将理论提升和实践检验相结合。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团队形式的企业咨询和完成仿真性的物流业务设计来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2 具体做法

国际化实战型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种复杂性一方面来源于物流学科本身的较强的实践性,另一方面来源于现有教学体制的约束。每一个组织在实施这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自不同的问题,没有办法整齐划一。所以在此我们仅以北京物资学院的物流实验班的实践为例来进行说明。

北京物资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耕耘。2006年,为了适应物流市场的人才需求,北京物资学院创立了物流实验班,开始了国际化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他们的具体做法包括:

2.1 建立了物流专业双轨制培养的基本范式和框架

在大量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在不打破现有的本科教学体系和编班的基础上,从本科第三学期开始选取较为优秀和具有潜力的学生,在未来的四学期中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双轨培养体系。通过柔性复合化的培训,双主导型的企业实习,双导师制的项目研究和立体化的国际视角养成培养等手段,实现了学生与企业家的“请进来走出去”,建立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的良好互动模式。

2.2 柔性复合化培训体系

在不影响现有学生正常教育体系的条件下,实现柔性的教学手段和英语与职业的复合培训的结合。灵活安排各种面授课程、自学任务和网络课程学习,将各种教学手段相互结合,柔性的适应学生的需求。同时将英语能力培训和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考试相结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推进。

2.3 双主导型的企业实习

企业实习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为此学校精心挑选了十几家物流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为了提升实习的效果,在实习前由学校和企业为学生设立实习的理论提升目标和实践提升目标,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4 双导师制项目研究

通过科研项目和团队工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利用学院现有的5个科研平台和实习基地企业,为每一个学生配备科研导师和实践导师,让学生在项目的过程中具体地体会物流运作的实际。

2.5 立体化的国际视角养成体系

物流实验班不仅通过大量的英语能力训练和文化背景介绍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邀请国外教授、专家来校讲座和交换学生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通过不断的耕耘和努力,国际化实战型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学生和企业界的认可。北京物资学院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并且在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查中实现了100%满意的好成绩。近年,各大国际物流业巨头频繁来校延揽人才,更是说明了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

3 建立途径

鉴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国际化实战型的物流人才培养确实有着巨大的需求和广阔的前景,但是在具体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宜?以下笔者给出若干建议,仅供参考。

3.1 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选送教师到国内外院校进修,学习国内外的物流先进理论和教学经验;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具有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师资格。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物流科研实践,结合社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2 建立复合化课程体系

高等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和职业类型需要,开办和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在原有的理论体系上,加入包含商务英语、企业实战、认证教学体系等具有国际化视野、实战及创新机制的复合课程体系。

3.3 实验课程和实验中心保证

物流教育要侧重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系统整合能力、主动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大对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物流仿真平台、模拟公司、物流技能实训室的建设力度,开设物流模拟仿真课程、物流中心经营模拟课程、自动立体库实验课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验课程等,使物流专业学生全面在实验室完成职业训练环节。积极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教学和多媒体等先进的教育手段,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

3.4 教学手段创新

通过聘请外籍教师讲授专业课,同时聘请海外教授举办讲座,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采用职业经理人进课堂的方式,经理担任专业课程教师,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指导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同时,通过企业经理进行的综合案例教学,利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3.5 探索国际合作培养教育模式

通过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办学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进行资源共享,从而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里提高教学质量并完善教育体制。学习国外的经验和制度规范同时进行,将有助于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6 校企联合共建实验教学基地

应尽快建立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高校应根据物流企业的需求为员工进行理论培训,帮助其改进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提高物流效率。物流企业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为其提供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并接受师生进行见习和实习,为师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3.7 双导师制研究平台

教师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吸引学生到科研团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为学生配备科研导师和实践导师。通过组织各种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竞赛、全国大学生条形码应用大赛、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

摘要:物流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培养能够适应业界要求的国际化实战型物流人才已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问题。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国际化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通过对该模式的解析,并且在参考了现实中成功做法的基础上,为这种模式的建立提供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健.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0-26.

[2]李金华.关于物流教学面临的问题与突破[J].考试周刊,2007(44):156-166.

[3]佚名.我国物流人才培育的要点[J].环球物流(GLS),2009(47):35-36.

[4]周润、李星云.我国物流管理人才培训模式建设探讨[J].中国市场,2007(41):126-127.

[5]叶飞.高校物流人才的需求与培养初探[J].中国储运,2008(11):99-101

上一篇:好氧降解下一篇:数控技术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