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素质

2024-09-01

表演素质(精选9篇)

表演素质 篇1

摘要:一名合格的音乐表演专业教师不仅要能在课堂里示范演唱、演奏, 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音乐家。他要有对专业教学的热爱, 有认真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技巧, 与学生在教学艺术上互动, 还必须是一个好的心理学家, 使自己的教育事业完美无缺, 精确感人, 温暖深意, 细致入微。

关键词:音乐表演教师,热爱,教学态度,教学经验

一名合格的音乐表演的专业教师在应该不仅能在课堂里示范演唱, 演奏的同时, 也应该是一个适时参加音乐表演的很好的音乐家, 这种对一名好的专业教师的标准要求应该是不会变的。同时, 作为一个专业教师也必须自觉地严肃地对待自己的教学, 忠实于自己的教学。而且一定要避免在教学中走捷径。本文拟对此作一定的描述和说明并从中揭示出特定的规律。

一、对专业教学的热爱

在过去的教学例证中, 曾有一些教师采用一种教学形式:找尽量简单省事的方法, 不认真研究练习的目的, 把难度大的练习曲加以省略改编于教学 (由简到繁的特殊方法除外) 。不认真研究乐曲的作品年代, 作者风格, 应付于考试考级, 一切得过且过……一名严格要求自己教学的教师是决不允许这种教学方式在课堂出现, 因为这种方法不是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所为, 是达不到艺术水准的, 在艺术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认真负责的教学和钻研刻苦的练习!

当然, 说到严格,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对专业教学的热爱, 认真的备课, 准确的要求, 负责的态度, 吃苦的精神, 精湛的技术, 完美的演奏, 广博的学识, 丰富的语言, 灵活的头脑和一颗仁爱的心……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钻研, 挖掘出学生最大的能量, 使学生们走向成功。而且, 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更要不断的丰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必须通过自己不断的扩大视野, 努力学习, 刻苦钻研, 积极实践。他对自己本专业的教法是精通的, 对练习曲的要求是严格的, 对作品的表现内容是明确的, 对演唱演奏的见解是独到的;由于各项科学事业都在不断前进、发展, 演奏演唱的方法, 手段, 观念都有所更新, 所以做为专业教师要及时积极吸取国内外音乐专家带来的一些新的先进的科学方法, 音乐信息, 才可能成为一名现代的合格的教师。

有人说过“一个教师既可以使学生出人头地, 也可能将其毁掉”这样的一句话形容教师的能量是一点都不为过, 因为一个的确有专业才能的学生如果遇到了一个真正了解认识他的导师, 一个“看懂”他的人, 不仅会对他的专业学习感兴趣并会加倍的关怀他, 他的才能会被老师充分的发挥、挖掘出来, 就像一匹骏马遇到了伯乐, 可以说成功找到了他。但是要让每位学生学有所成对每位教师来说是一种很困难的事, 因为面对的教学对象都是有血有肉, 思维千奇百怪的, 所以说, 能够让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取得成功的教师是极其罕见的, 如果谁能做到这一点, 当代大师, 非他莫属!

二、教学的态度与教学技巧

一个好的教师, 首先应该明白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放松下来演奏演唱, 在他自然的真实的状态表演, 就能从其中非常容易的发现问题。而不会让学生因害怕在演奏演唱中一些技巧上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会让老师发火所导致的心理太过紧张造成生理原因产生的困难而发挥失常, 导致无法很好的在正常状态下进行汇课。教师要不时的对学生给予一定的肯定与认可, 对学生不科学的动作和状态及时予以纠正和改进。不要过分的轻易表扬或批评, 前者会让学生过于自信而学习不再专心, 后者则会让学生过于沮丧而无法努力学习。所以, 课堂上掌握一个适当的“火候”的语言和要求是很重要的, 这是一种课堂艺术。

我们先来看看前苏联小提琴大师奥伊斯特拉赫的儿子曾经这样描述过他的父亲的一堂课:一位来自法国的女学生第一次来上课, 面对伟大的小提琴大师不难看出, 她的神色是十分紧张的, 但大师彬彬有礼的向她问候, 边摸摸她的手问问是否暖和, 一边开了句小玩笑, 此刻随着大师的一举一动年轻的女学生紧张的心理很快的明显消失了, 并且安静的开始演奏起来。大师安静的坐着, 听的全神贯注, 女学生拉完后大师微笑着说, 拉的真好, 音准很好, 力度变化很丰富, 和旋的低音很清楚……这时其他人可以看出, 这个女学生脸上的快乐每一分钟都在增加着。由于纯粹的赞扬的评语持续了很久, 学生那快乐的心情不断的增长着。当女孩觉得自己确实是个‘小提琴家’的时候;大卫的批评开始了:“我发现了少数的弱点。”于是开始帮助她一小节一小节按顺序地开始分析。他谈到了有关风格, 句法, 节奏, 每一项他都示范, 并告诉她如何改进消灭那些错误。学生注意地听着每一句话, 她心里的快乐没有离开她。因为纵使在实质性的纠正的时刻, 大师的语调也没有丢掉温和的感觉。从中你可以得到这样的感受, 向她提出克服这些“并不重要的错误”不仅会给这个学生很大的满足, 而且还会使她增长其对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还有这样一件事, 国内一所艺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在上课时, 教师把本来学生拉对的音符误认为错音, 而被学生指出时, 教师觉得在学生面前丢了面子, 不仅当场大发脾气, 而且从此不再认真的检琴, 见到这名学生也不说话了, 这名学生在无奈中逐渐变得自暴自弃。从不完成作业发展到旷课, 最后被学校开除。一个好端端的学生就这样毁在了一个不称职的教师手里。尽管这位教师后来想起来这件事就很后悔, 但悲剧性的结局却无法挽回了。每位教师都有自己教学上的的“偏方”和“良药”来解决学生演奏演唱中遇到的问题, 但是无论什么办法都不能伤害学生。因为对于未成年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影响力是强大而深远的。好的教师可以使学生们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不称职的的教师却使学生们过早地看到和领受了人性丑恶的一面。这位教师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就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导致学生的辍学的后果, 甚至会由此毁掉这名学生的一生。所以无论用什么措施方法来对待处理学生和自己的问题, 都应当是头脑冷静的有计划进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认为何时责备某些学生对他们有益处, 但这和一时发脾气而怒骂学生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这种事情永远也不应当在师生中发生。并且教师更应当明确的知道每个学生的青春期都有个不同的反复阶段, 应当抓住学生学习最有效果的时期, 最顺手的时候加以充分利用, 以尽快使他们进步。

三、教学艺术上的互动

有人形容伟大的优秀的小提琴教育家之一, 加拉米安是一个能教会椅子拉琴的人。他说过:“对教师来说, 最危险的事就是独断”, 他在课堂对学生是非常严厉的, 但的确教给了学生许许多多的东西, 在谈到课堂教学时他提到;教师对学生提出意见的具体步骤应该是;把意见写在学生本人用的谱上, 等学生演奏完毕该作品或作品的片段后在发言。这时他可以根据他所写的批语及要点平心静气地, 客观地把所有需要学生注意的事项提出要求。必要时他还应该做演奏示范, 如果需要, 教师最后应当把作品完整的演奏一遍, 这时学生应该很快习惯于辨认教师的哪些批评意见记号, 做到一看见这个记号心中就能够清楚的联想起它所代表的那些解释意见和所建议的改动。

这种讲究课堂艺术的教学法对学生是明显有好处的, 由于授课是在有礼貌尊重学生的气氛中进行的。学生可以沉浸在自己的表演角色之中, 而不必担心老师因为自己作业中的一些错误发脾气, 把他吓得从享受音乐的天堂中跌了下来。对于教师, 由于能不打断学生的演奏, 他首先可以静心的听, 然后形成看法。最后得出一个完整的印象。他听完之后提出的意见将是公平和客观的。因为这些意见是经过冷静思考的, 不是出于一时的激动。他的意见不再是对学生某些音乐上令人反感的奏法的直接反应。这种冷静还使学生能够在精神上教学上的合作。愿意把他心中的各种烦恼, 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心的向教师表露询问。相互信任, 冷静客观, 态度温和的气氛取代了使人神经紧张不安的混乱状态。学生离开教室时对自己心中充满信心, 相信在他的笔记本中已经清楚的记录了所有他回家后应该遵照练习的那些要求。

明智的教师认为对确有潜力、才能的学生应该给他们的是创造好音乐的自由, 感情的自由, 智慧的自由, 技巧的自由。而对一个素质一般的学生亦应当尽心尽力的帮助他, 其实学生消化新内容的能力每个人都不同, 暂时接受的快慢并不决定他以后的发展。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耐心的讲解示范, 使他感觉到自己的目标容易达到, 对自己的演奏演唱感到满足而自信。让学生经常的举办音乐会, 使他们不断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 有兴趣, 适当的参加比赛, 为自己的每一步小小的进步由衷的高兴。但是, 教师应该明确的告诉学生们:掌握音乐的技巧必须是通过练习才能得到的, 有时会很痛苦。所以应该为自己从事的专业脚踏实地的学习, 必须明白从事音乐学习是你每天的任务, 从事音乐工作是你的责任。从而才能自觉的严格的要求磨练自己, 如果音乐会有些纰漏, 比赛遇到什么挫折, 应该客观正面多方的解决, 找出问题的根本, 而不应该消级的埋怨, 在各位老师中, 恐怕只有千分之一的人能够把自己的技巧的方法, 练习的意义, 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等所有的东西在学生成长到可以接受这一切的时候完全地交给他, 这才是值得庆贺的幸运的一刻。而且, 如果恰逢“天时地利人和”, 这名学生就会顺利的走上成长为一个艺术家的道路。

四、教学经验与心理知识

每位教师必须是一个好的心理学家, 应当知道什么时候改正某些东西是合适的, 什么时候是不合适的。教师在教学上都有其自己的特殊的训练方法, 特别是对待学习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 (生理条件, 训练方法等) 会在学习上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甚至有可能会因为一个不科学的方法而形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没得到及时的纠正, 而毁了他从事音乐工作的梦想。因此,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用科学合理的调整手段使学生努力学习, 才是一个标准的合格的教师。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的沈西蒂老师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中提琴教授, 她对每一位包括从小学生到研究生的学生的教学都一丝不苟, 严格负责, 国际音乐节大师班来访的每一位大师上课时她都认真的听课, 仔细的作笔记, 七十岁的高龄还和学生们一同排练登台演出。严谨的教学态度, 丰富的治学方法使她的教学硕果累累, 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际中提琴演奏人才, 其中不乏多个国内外著名乐团的中提琴首席、副首席。她还是一位用科学的治学方法治病救人的“名医”。曾经有一名不是沈老师的学生的学生由于练琴方法不当, 导致手的机能丧失, 他找到沈老师, 希望能得到她的帮助, 沈老师没因为他不是自己的学生简单的回绝, 而是非常认真的询问情况, 并帮助他制定有效的教案, 并从生理, 心理上耐心的开导分析, 定期认真的检查, 上课, 终于使那名学生恢复了正确的演奏状态, 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所以说在教学中教师仅仅需要热情是不够的, 还应该认真冷静的分析学生, 把每个学生看成是个完全新的需要解决的个别问题:学生各不相同, 需要不同的方法对待, 如果只是简单的用不变的规则进行教学是难以成功的。教师要研究学生, 对他的演奏, 演唱, 乐感, 个性, 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必须知道学生演奏的优点是什么, 缺点在哪儿, 调整什么, 改动什么。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 确定他们在发展的道路上是否有心理, 生理的阻碍。问题出在那里, 在判断是否是坏习惯时, 教师一定不要把那些和自己演奏演唱方法不一样的东西都看成是坏习惯, 要思考到底是否是真正需要去掉的东西。一旦教师对学生的演奏做了这样清晰的判断, 他就应当知道需要做什么, 必须去掉的在那里, 从什么地方入手训练, 使学生有希望, 有了学习的动力。

每位教师除了心理方面的因素外应该以理智, 冷静的心理来完成教学的每一堂课, 而不要为了考试、考级、演出, 比赛拿奖而忽视基本功, 全面技能的练习。拼命的练习固定的乐曲, 这种应试练习长久下去无疑会影响到学生全面正常发展:特别是年幼的学生。还有一种情况, 个别的家长认为学生上课越多越好, 学生练习时家长也能耐心的陪练, 殊不知, 陪练的方法不正确, 一样达不到效果, 反而成了重复缺点, 巩固错误了, 家长在陪练的过程要通过教学笔记等办法把老师的要求, 准确的再现给学生, 并不断的启发学生的独立性, 自觉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早日抛开“拐棍”。这一点, 教师应当明确的告戒学生。

总之, 一名音乐专业教师要热爱生活, 热爱工作, 热爱学习, 热爱专业, 为人处事严以律己, 表演、授课严格标准。这样才能促使你的教育事业完美无缺, 精确感人, 温暖深意, 细致入微。

参考文献

[1]伊凡·加拉米安.小提琴演奏和教学的原则[M].北京:音乐出版社, 1986.

[2]约·维克斯堡.小提琴的荣光[M].北京:音乐出版社, 1998.

利用表演区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篇2

关键词:表演区 幼儿 综合素质

一、在互动中体验交往的乐趣,理解交往的规则

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现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分保护以及过分期望等问题。除此之外,家长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了孩子性格的培养,导致孩子形成了性格孤僻、不合群、遇到困难畏缩、独立性差、经受不起挫折、不关心别人、任性等不良个性。

表演区是借助游戏表演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良好平台。在表演区进行表演活动,幼儿可以学会独立协商角色的分配,懂得互相化妆、共同准备表演道具、布置表演场景,从而克服害羞、胆怯的心理,大胆地演绎角色,同时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行动目的性,这对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为幼儿创设合作表演的空间

我国优秀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爱美是儿童的天性,当儿童跑到一个优美的环境里面,看看四周是苍翠的绿树,鲜艳的花卉,还有各种有趣的小动物,试想他会不会发生一种美感和愉快的情感?”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记忆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已经得到了初步发展,在审美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性,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培养幼儿高尚的情趣,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应把表演区设立在相对开放、空旷且远离喧嚣的地方,促使幼儿充分地发挥再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有效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表演区的素材选择

在表演区中设置丰富、适宜的材料,可以有效调动幼儿合作的积极性。笔者有意识地把长绳、纸盒等多种可塑性强、没有固定使用方法的材料放置在表演区中,诱发幼儿之间的合作。如在开展《小狗吃骨头》的游戏中,笔者分别给幼儿们带上小狗和肉骨头的头饰,把长绳做成通往小狗家的路线,然后把纸盒堆高,垒成小狗的家。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幼儿们就能体会共同合作的高效率,从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当幼儿从中班升至大班时,幼儿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这时,笔者会适当减少表演区的道具投放量,激发幼儿的创新和合作意识,从而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四、灵活评价活动成果

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在表演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幼儿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多给幼儿表现的机会,为幼儿搭建自我展示、相互交流的平台,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参与游戏的感受。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游戏中,不同年龄的幼儿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评价幼儿的表现,将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是按照评价标准判断幼儿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重在考查幼儿在某一时间或某一阶段内发展的实际情况;动态评价是分析、判断幼儿发展和变化的状态,重在考查幼儿当前的发展较之过去的进步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潜力和趋势。教师应将两种评价有效结合起来,做到扬长避短,优化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李微玉.让孩子在表演区中自主学习与发展——谈幼儿园表演区的价值与教师支持[J].江苏教育研究,2013,(10).

[2]高晓红,吴燕飞.在表演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J].山东教育科研,1999,(1).

[3]陈梅蓉.幼儿园音乐表演区域的创设与活动指导[J].教育评论,2007,(1).

谈表演游戏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篇3

理解是表演游戏的基础, 通过帮助幼儿理解内容来加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理解作品的内容不是对作品简单的重要记忆, 而是在熟悉作品内容基础上把握作品内容的实质, 对作品的个性特征有一定的见解, 并通过自身的语言、动作再现作品, 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真实。在理解描述性语言的时候, 也可启发幼儿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如《小蝌蚪找妈妈》的开头部分是这样描述的, “暖和的春天来了, 池塘里的冰融化了, 柳树长出了绿色的叶子……”教师针对此内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你可以通过什么动物的表演让大家知道春天来了?让幼儿围绕这些问题在大脑中进行构思设计, 使幼儿自主介入角色, 大胆求新、求异, 为角色增添新鲜的个人色彩。

二、设景是表演游戏的准备

实施创新教育, 必须创设有利于幼儿创新素质形式和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因此, 表演游戏中的设景也很关键, 它是培养发展幼儿想象力开拓智力的重要手段。

设景包括场地的布置、情景的创设、不同角色的服饰等。教师在组织幼儿设景前要引导幼儿讨论:这些场景可以怎样来布置, 需要用些什么材料, 可以用什么替代物。如在游戏《白雪公主》中,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除了头饰, 还需要哪些场景布置和道具服装准备?经过一番讨论后, 在肯定幼儿道具准备的创新后, 教师启发每组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布置场景。如:围墙, 启发幼儿可以用结构材料拼搭, 或者用模拟实物 (自制的胶合板树、纸板墙、泡沫花圃等) , 或者可以用替代物 (皱纹纸) 围一围。在教育准备中, 教师还应预计幼儿可能表现出的创造性行为, 相应增添了一些材料和物品。如提供一些画笔、花篮、泡沫、松紧带以及制成的半成品头饰 (前面部分是椭圆的硬纸皮, 可供幼儿根据需要临时用画笔在硬纸上画出新增设的角色) 。有时, 这些物品也能为幼儿的联想、想象、创造, 提供线索, 如游戏《白雪公主》, 幼儿根据花篮, 编出王后让白雪公主闻毒花的情节;根据酸奶瓶, 编出王后用毒牛奶害白雪公主的情节等。在游戏中, 教师应仔细观察, 鼓励大胆。合理的创编, 及时发现幼儿的创造性行为, 并给予及帮助。如帮助幼儿扎头巾、系披风等, 保证幼儿的创造想象意图变为真实的行为。

三、再现使表演游戏得到创新升华

表演游戏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游戏, 而在以往的表演游戏中, 教师总是把自已当作导演, 孩子当作学员, 导演根据自己的意图要求学员按部就班。或者是设计好一场表演请全体幼儿模仿。这样不但造成表演游戏的统一化、模式化, 还禁锢了幼儿的个性, 抑制了幼儿表演天性的发挥, 歪曲了表演游戏的实质。现在幼儿在游戏中除了真实地再现作品外, 还可以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头脑可加工, 对故事的内容进行增添或删减, 改变角色对话或结局, 进行在创造想象和创造想像。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这种萌芽, 鼓励和指导幼儿在不违背作品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创新。通过欣赏和自身的参与, 幼儿的表演欲望再次被激发出来, 使表演游戏得到了升华。

表演素质 篇4

一、心理素质在音乐表演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天生的素质,但是心理素质的表现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也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一个演奏者能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发挥其主观动力,不断的挖掘自身的巨大潜能,能有效地不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水平。心理素质不仅仅只是包括心里对于环境的感受,也包括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以及性格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组成。在时代的不断进步中,环境对于人们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就会要求越来越高,心理素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音乐表演过程中,很多的导师都是一味的提醒演奏者要不断的熟练联系演奏的技巧,以及对于演奏乐曲的熟悉度要越来越大,但是往往已经忽略了在演奏中演奏者的心理素质的变化。其实心理素质在演奏中占据着很重要的部分,人的情绪的波动、以及紧张程度的改变都会对乐曲的演奏出现细微的偏差,也正是因为这样细微的偏差会影响一个曲目的全部效果,因此再这样的情况下,要积极的培养演奏者对于环境改变的心里情绪波动,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心理素质对于演奏的影响,才能在根本上保证演奏的质量。

二、音乐表演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内心紧张

心理紧张是表演过程中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面对台下那么多欣赏者,台下观众炙热的目光会让表演者觉得观众对他们有很大的期待,这就很容易让表演者附加很多的压力给自己,从而影响表演的质量。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表演之中,但是因为受性格、临场发挥等因素的影响,紧张的感觉总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这就很容易导致自己的情绪失控,让表演者很难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发挥不出自己正常的水平,从而使得最终表演的成果不尽人意。音乐表演是一门需要将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所学的东西不能脱离舞台本身,因为表演考验的不仅仅是表演者自身的技艺,更是他们的心理素质,很大程度上表演的好坏是由表演者的心理状态决定的,因为表演者能站上舞台这就说明表演者本身的技艺是没问题的,所以此刻更多的是心理的比拼。内心紧张的本质就是表演者本身对于舞台表演存在着障碍,恐惧是每个音乐表演者最大的敌人。

(二)不合理的肢体语言

人的心理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己身体语言的影响。在表演过程中,肢体语言也是对于音乐表达的一种展现方式,它需要符合音乐所产生的情感。不合理的肢体语言会影响到表演的效果,表演的肢体语言被台下的观赏者所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的在他们的眼中。所以,当有不合理的肢体语言时,自己会担心会不会被观赏者所不喜,从而使得自己身体僵硬,不敢表达,也会让自己的心理变得更加紧张,手足无处,导致表演的失败。对于观赏者而言,肢体语言的表达也是他们关注的一部分,不合理的肢体语言会使他们对于歌曲本身减分,欣赏者很难从肢体语言中去感受到表演者内心情感的感觉的变化。因此,表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观赏者本身的观赏态度

观赏者的态度对表演者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表演者表演的好坏就是取决于观赏者对他们的反应。每个表演者都会希望在表演过程中得到欣赏者的肯定,掌声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观赏者表现出他们的喜欢的时候,表演者也会更加有信心去进行接下来的表演。相反,如果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得到观众的回应,甚至得到的是观众的嘘声,那么对表演者心理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内心会很难避免地出现紧张和对于自身的质疑,那么这就会导致他们接下来的表演变糟,到最后也不能改正,由此可见观众的反应是很重要的。

三、对于表演过程中体现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人的认识很容易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同的认识对于心理的改变有着不同的作用,摒弃那些求胜、攀比的心理,选择那些最适合自己的作品,而不是盲目地选择那些难度高的歌曲,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完美的。而且另外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对于外界的一切都“不闻不问”,将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到接下来的表演中,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暗示,有利于表演的成功。一切的艺术表演都是来源于生活,表演者需要在生活中吸取灵感,将自己从生活中获得东西投入到作品中,这样表演才会更加立体,也容易让人感到亲切。在表演过程中,情感会通过肢体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不能拘泥,要学会放开,把自己的心更好地投入到作品中,那么肢体语言也会很自然的表现出来,自己内心的紧张也会随之减轻。由此可见,正确处理好自己情感,并且了解作品内涵是如此的重要。

表演素质 篇5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培养,声乐舞台表演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素养、个性特征及其身心素质进行培养。一个人原始思想与意识形态的规范和提高就能够称之为素质教育, 对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 也是如此, 对其所实施的素质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声乐舞台表演能力。

一、声乐舞台表演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

声乐舞台表演专业的大学生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而言, 对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是其声乐舞台表演的重要基础,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素质条件, 学生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自信与活力。而声乐舞台表演, 又是学生良好基本素质的一种扩展和升华。因此, 对声乐舞台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 其表演技能的强弱与其基本素质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二者是一种缺一不可, 互为补充的关系。

二、大学生声乐舞台表演中素质培养的内容

(一) 专业素质培养

专业素质的培养是指对学生乐理基础知识和音乐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对声音情感的表达、对发声技巧的使用、舞台表演、形体训练、化妆技术以及服饰搭配等能力的训练。上述都是作为专业声乐舞台表演者所要具备的最基本专业素质, 然而这些专业素质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除了教师的严格要求外, 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专业素质培养时, 声乐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 对学生的声音进行着重训练, 因为好的歌唱表演离不开好的嗓音条件。同时, 学生对音乐的处理能力及其乐感的培养也是不能够被忽视的, 因为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演唱者最重要的专业素质。此外, 还要加强对学生舞台适应能力的训练, 要通过各种舞台表演实践来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二) 人文素质培养

对声乐舞台表演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主要是指对其人文知识与技能进行培养, 培养的重点在于学生的精神品格和文化素质。人性自觉是人文素质培养起点, 对人的灵魂陶冶和心灵自悟尤为看重, 其着眼点也在于情感所发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崇高理想与优秀道德情操的对求、对健全完美人格的向往与塑造以及对真理和求实严谨科学精神的热爱和追求等都是良好人文素质的表现。而也只有在这样的要求下培养出来的声乐舞台表演者才具备继承和发展声乐艺术的潜能。

(三) 情感素质培养

声乐舞台表演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情感艺术, 如果声乐舞台表演没有情感, 是很难获得观众支持的, 一旦失去情感渲染, 声乐舞台表演的艺术性就会被大大降低。而古人常说的“发于声, 行于情”所要表达的也正是这个意思。歌唱其实就是一种声音的延续, 而歌唱延续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进行声乐舞台表演教学时, 要将情感素质培养置于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在对学生的情感素质进行培养时, 教师更应该注重对该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图、情感环境与舞台环境的氛围和创意、词曲创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各声区声音音色的体现以及音乐作品情感术语的应用与处理等内容的讲解。要让学生明白, 声乐作品是先有情, 再有声的, 要通过“以情带声”的方式来进行歌唱, 同时, 更要学会“以声传情”, 要切实地将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声音表达出来, 由此而形成美妙的歌声, 让听众在歌声中宣泄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情感素质培养方式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又能够激发声乐教师的传道欲望与热情。

(四) 心理素质培养

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理解音乐作品的思维、对音乐乐谱的理解和记忆以及歌唱发声训练的效果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影响, 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成效等也会因此而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 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予以高度重视。对声乐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应该是多方面的, 比如:歌词思想内涵的外化心理、发声的心理、舞台环境的心理、歌唱的技巧运用心理、演唱的情感表达心理以及表演的实践过程心理等。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素质加以培养, 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激情, 帮助学生构建起较为完美的演唱心理状态。与此同时, 教师的声乐表演教学工作也会不断深化, 师生之间的互动将会加强, 其教学质量也就会随之而得到提升。

三、结语

一名优秀的声乐舞台表演者, 不仅要有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与积极向上的心态, 还要有强烈的审美观念以及深厚的文学内涵。同时, 较强的表演欲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声乐舞台表演者的能力包括了其专业知识技能、音乐创造力、心理适应能力、舞台形象塑造能力以及学习和理解能力等, 并且, 还要具备敢吃苦、能奉献的精神。对其专业素质、人文素质、情感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都非常重要, 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澎湃.再论如何将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到声乐舞台表演教学之中[J].法制与社会, 2010, 24:241.

[2]张昕.论大学生素质培养与声乐舞台表演[J].青年文学家, 2015, 21:169.

表演素质 篇6

关键词:钢琴舞台表演,心理素质,影响

一、钢琴舞台表演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

(一) 由于恐惧、不自信导致的心理障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人由于恐惧、不自信等消极情绪影响, 容易使大脑神经系统形成一种特殊的兴奋状态, 这种特殊的兴奋状态, 在有些时候自身不能完全控制, 进而导致所谓的“怯场”。因此, 舞台表演中的“怯场”, 实际上是一种过度紧张的心理表现, 外界环境的变化, 给人的内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时候这种紧张心理是在情绪控制范围内的;有时候紧张心理会给人造成一种不安, 进而影响到演奏效果。在钢琴表演中, 很多演奏者都曾经有过“怯场”的情况, 由于心理紧张导致难以控制自己的现场表演, 或者导致在表演过程中演奏失准, 或者表现为遗忘。其实, 在演奏表演中, 适当的紧张有时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演奏者大脑皮层在紧张情绪影响下, 会激发其兴奋度, 让演奏者思维更加敏捷, 注意力更加集中, 进而提高演奏效果。然而, 如果在演奏过程中紧张过度, 就可能造成心跳加速、出汗、身体紧张僵硬等问题, 出现思维空白、大脑活动迟缓现象, 给钢琴演奏造成障碍。

(二) 风险性的干扰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钢琴演奏过程中, 紧张过度实质是人内心恐惧的表现, 或者是因为自身的演奏水平影响导致内心恐惧, 或者是因为舞台灯光、环境影响导致的内心恐惧。演奏者应正确认识自身的恐惧心理, 不要让紧张情绪影响自身的演奏水平。钢琴演奏要想获得满意效果, 必须调整心态, 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技能, 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 钢琴演奏在表演上有其特殊性, 钢琴演奏是演奏和欣赏合二为一的过程, 钢琴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具有直接性、即兴性和现场性的特征, 演出效果和成功与否是事先无法预料的。钢琴表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这种风险性不仅与演奏者自身的技法有关, 还和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 风险性的干扰因素有许多种, 心理因素只是干扰因素之一, 对于钢琴表演者来说, 如何有效地控制风险至关重要。

二、钢琴舞台表演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 心理因素影响演奏效果。在钢琴演奏过程中, 要想俘获欣赏者的耳朵, 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钢琴演奏者专业水平必须过硬。演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音色的转换、以及音乐的传达, 手指、踏板是否运用自如, 都和演奏水平有关。除此之外, 演奏者必备另一个重要素质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影响着演奏水平的发挥。在钢琴演奏过程中, 心理素质较好的人, 可以将自身的演奏水平发挥到极致, 而心理素质较差的人, 由于怯场、紧张导致出现思维空白, 大脑活动迟缓, 进而影响到现场发挥。目前, 我国的钢琴演奏还处于发展阶段, 虽然许多艺术院校都开设了钢琴教学, 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 许多教师只关注技能的传授, 忽略了心理素质的培养, 导致学生在遇到大型音乐演奏时, 会产生怯场心理。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 日常训练和舞台表演截然不同, 在日常训练中每一段旋律、每一个音符都能够表达自如, 但是一到独立演奏, 就会出现一片空白, 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二) 心理因素影响演奏技能的发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心理的调节与支配, 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各种活动的效果。钢琴演奏表演更是这样, 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与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优劣有很大的关系。有些演奏者在钢琴舞台表演中追求完美, 但又缺乏自信, 得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有些演奏者客观地面对每一场演奏, 却能够超常发挥, 可以说, 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 控制自身心理素质非常关键。钢琴演奏者演奏技艺是否娴熟, 也影响着演奏效果。如果钢琴演奏者演奏技艺不熟练, 就会缺乏自信, 演奏时会身体僵硬或手指不听使唤, 无法弹出想要的音色, 越是紧张, 越容易“忘谱”, 使大脑一片空白, 很容易产生怯场心理。钢琴演奏者音乐修养不高, 在演奏中滥竽充数, 就很容易导致怯场心理。因此, 钢琴舞台表演, 要想消除紧张情绪, 技术准备是前提条件, 还有演奏者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与把握, 都是减少心理压力的必备素质。只有在钢琴舞台表演前, 对自身的演奏技能胸有成竹, 才会获得理想的演奏效果。钢琴舞台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 还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外界环境无法预料。突发的事件, 有时候会打乱演奏者的思路, 给演奏水平的发挥造成影响, 所以, 在日常训练中, 演奏者也要训练自身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 提高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 为钢琴舞台表演成功奠定基础。

三、钢琴演奏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 加强日常技能训练, 熟练掌握所演奏的曲目。钢琴演奏者在钢琴舞台表演中要想获得满意的效果, 长期、艰苦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钢琴演奏能力的提升, 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掌握高超的演奏技巧, 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钢琴演奏技巧涉及多个方面, 琶音的练习、八度的练习, 还有左右手的协调以及手指的跑动等等, 娴熟的技巧是钢琴演奏者钢琴舞台表演能否成功的基础, 如果演奏者基本技能还不娴熟, 就贸然上台演奏, 怎么会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观众?思想上背包袱, 就容易出差错;只有技巧娴熟, 才会放下思想包袱, 轻装上阵获得演奏的成功。在技巧准备阶段, 演奏者对所要表演的曲目每个音色、每组动作都要钻研, 如果在练习过程中, 遇到容易出错的地方, 或者演奏者对于某一个地方把握不准, 就要重复练习, 加倍努力训练, 必须充分理解, 熟练掌握, 才能够流畅自如的演奏, 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演奏的曲目是否熟练, 对于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来说也非常关键。演奏者不仅要了解弹奏曲目的时代背景, 还要了解作曲家的风格, 演奏者只有熟悉作品的和声配置、曲式结构, 在舞台表演中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另外, 背谱也是演奏者必须注意的问题。如果正式上台演奏前, 对于作品的乐谱还不娴熟, 舞台演奏时, 就很容易出现紧张忘谱的情况, 背谱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体会曲目的内涵, 增强演奏者的信心, 为钢琴演奏更高境界打下基础。

(二) 正确定位自身的演奏技能, 培养随机应变的反应能力。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对于演出成功非常关键。有的演奏者对于自身的演奏水平要求过高, 反而影响了自身的演奏效果;有的演奏者由于缺乏自信, 不适应舞台, 导致紧张心理。所以在演奏过程中, 演奏者要正确定位自身的演奏技能, 既不能够过高的要求自己超常发挥, 也不能够缺乏自信, 丧失表演欲望, 要预防演奏过程中产生不良心理, 增强钢琴舞台演奏的自信心。在钢琴舞台表演中, 偶尔出现一些失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演奏者不要过度关注这些, 要培养自身的随机应变的反应能力, 只有事先有这样的心态, 才能够积极地面对偶尔的失误问题, 减少记忆中断的可能。在钢琴舞台表演中, 就算是出现了暂时的记忆中断, 钢琴演奏者也要想办法稳定住情绪, 通过过渡旋律掩饰自己的失误。钢琴演奏过程中, 不要过于在意失误的地方, 如果对所犯的失误过于在意, 就会影响到演奏心理, 最终导致演奏失败。每一个钢琴演奏者都不是圣人, 都有可能出现演奏失误的现象, 演奏中如果出现了失误, 要及时地调整心态、改正错误。对于舞台经验比较少的演奏者来说, 紧张心理是在所难免的, 在日常训练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演奏。

参考文献

[1]杨妙.钢琴演奏中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1 (12) .

[2]刘娟.浅谈钢琴演奏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J].音乐天地, 2010 (6) .

表演素质 篇7

一、心理素养对于声乐表演的影响

(一)心理素养教学是声乐学习必修课程。心理素养是在建立在遗传基因上,由外界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本人实践训练所形成的心理能力的客观表现。总而言之,心理素养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今后的表演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声乐教学还应该注重对进行学生表演技能的训练,与此同时,可以增加表演注意事项的教学课程,

(二)由于受到紧张的环境气氛影响和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表演者在表演前也许会出现一定的紧张的情绪,手心出汗,想上厕所等等。如果有过心理素养培训,有的表演者可以调整自己的表演状态,用最佳的状态进行表演。由于声乐表演是一种在舞台上展现的艺术形式,表演前的心理状态反应将会严重影响表演者的水平发挥,影响整体表演效果。所以,表演者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争取能够展现出自我的风采。

二、不良心理因产生的因素

表演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决定表演时的状态,在演唱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它是无时无刻不再变化的,它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以下就这几个方面来分别叙述。

(一)意识因素。从心理学上分析,大家喜欢把精神结构分为有无意识和潜意识等三个层次。对于表演者而言,他们有着大脑“有意识”与“潜意识”两种状况控制者他们表演状况。易而得之,第一个的大脑控制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而第二个是由于表演者在后天反复练习而成的日常习惯。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分别由直接的意识和被动的意识控制。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针对这一艺术特点对学生进行提高他们自我认知能力,针对学生自己个人的修养的教学培养。

(二)性格因素。从医学上定义个性,我们得知表现在一个人身上固有的、日常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之为个性。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最重要的表现方面称之为性格。根据学习能力和表现,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两种性格的学生:善于表现和不善于表现型。对于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比一般学生学的比较快、学习效率相对比较高。不仅如此,他们喜欢抓住机会,表现自我。与此相反,对于那些内向的学生,我们只能在课堂上和考试时看到他们的表演,这和他们容易紧张的原因有关,不善于表达自己,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的表现。作为他们的引导者,我们要正确的引导他们。

(三)情绪因素。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同认识活动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情绪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的行为生活中,好的的情绪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所以,我们只有怀着良好的心态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反之,消极的情绪对工作效率也会有坏的影响。歌唱者表演时的任何情绪变化,对演唱效果都有直接地影响。所以,教师最大的职责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培养学生,使其有过硬的歌唱心理状态,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能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

三、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

(一)作为教师,应该首先重视学生的演唱中的实践运用能力。学习声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经过长期的正规的专业培训和自己不懈的努力才有所成效,要想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只能学生自己平常刻苦练习。除此之外,作为表演者,一定要具备与观众互动和登台表演的能力,一个艺术家成功的关键在于他能把好的艺术展现出来,并且得到大众认同。然而,在课堂上表演的感觉和在现场演唱的感觉是有显而易见的差别。对学生而言,舞台表演中与听众的交流是在教室练习中学不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感受,应该让学生在一场演唱会之后,自己谈谈与观众的交流,从中总结出自己在课堂中学习所欠缺的知识。

(二)要适当性的开展小组观摩。在学校的时间,正规的舞台实践机会对学生而言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责任去创造条件,有义务为学生制造好的学习机会,最好是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舞台实践的经历,而开设观摩小组的目的就在于此。这样的小组观摩可每10天进行一次。通过观摩小组的培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加强学生自己心理素质和控制能力,以利于学生自己的学习进步,并且老师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三)发挥反馈效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必须在学会坚持学习锻炼。在学习之初,教师只是让学生练习发声、吐字、气息等基本功。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不能有良好效果的,如果学生自己不上心,更是功亏一篑。能改善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有必要的反馈,而舞台实践和小组观摩就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反馈自我学习情况的机会。不仅如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应当抓住机会,和老师反馈自己的学习问题和状况,如每一节课的听课效果,和学习中有什么重大问题不清楚和自己不能克服的苦难,有待于教师在下一堂课或以后有针对性地再给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做的好处,其一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向艺术家的方面去发展。有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声乐教育中,亦是如此,一个优秀的艺术表演者一定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声乐教育只有注重培养学生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把此当作重要的教学任务,正确引导解决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各种问题,乐观向上,成为有用的人才!

摘要:声乐是一门重要的音乐艺术,它是表演者通过歌曲的形式将其内心的情感进行抒发,但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演唱者一定需具备的品质,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生的声乐表演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于演唱技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样的话有助于表演者展现出好的作品。

论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 篇8

一、古典舞教学中表演者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

古典舞中, 舞蹈表演者在表演的时候要对舞蹈有一个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和领会的能动过程。这是舞蹈者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因此, 古典舞表演者的素质包括三方面:奇妙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准确的情感表达;抓住观众的心理。

首先, 奇妙的构思及丰富的想象力。任何一段舞蹈的编成, 都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 编导编舞阶段, 这是舞蹈的最初创作过程, 主要是来源于编导的心理和思维过程;第二, 表演者再创作阶段。编导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导演传递给表演者, 表演者按照编导和导演的意思, 再结合自身的理解创作出舞蹈艺术形象;第三, 观众鉴赏阶段。观众在观看舞蹈的过程中, 情感受到感染, 思想受到启迪, 产生共鸣以及再想象。综合而言, 舞蹈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粗糙到精致、无形到有形的过程。而在这三个阶段中, 编者奇妙的构思, 是关键, 是舞蹈魅力的源头。而在于表演者, 这种奇妙构思就表现为丰富的想象力。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是艺术不等于生活, 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 艺术需要通过艺术想象, 对生活素材再创作, 才能形成艺术真实, 真正成为艺术成果。因此, 舞蹈表演者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在编导介绍自己构思的时候, 表演者就开始调动自己的思维, 进入想象活动, 在塑造舞蹈中人物的形象, 体会角色的情感, 展现相关的情景和意境等方面, 都进行丰富的想象力和构造。一直到最后演出的每一瞬间, 舞蹈者都要不断唤起新的想象, 对舞蹈进行新的诠释, 给角色注入新的血液, 这样才能保持艺术的魅力。

其次, 准确的情感表达。艺术的审美表现和反映, 在于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和加工, 然后根据各种艺术的特点和规律来进行创作。而舞蹈作为八大艺术之一, 它也是一种寄托了情感的艺术, 表现了舞蹈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评价。因此, 这就要求舞蹈表演者要有准确的情感表达能力, 这样才能把情感传达给观众, 引起观众共鸣。尤其是在古典舞中, 古典舞不仅包含了舞蹈编者自身的情感经验, 而且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民族民间流传下来的舞蹈, 积淀了民族几千年的文化, 所以舞者在表演时也要把这种文化情感体现出来。所以古典舞表演者的素质培养中, 准确的情感表达能力是培养的重点。所谓“情为舞之核, 情丰而舞生, 情乏则舞死”。舞蹈者首先要对舞蹈本身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表演者在接触舞蹈剧本之后, 要对舞蹈背后隐藏的文化及故事有了解, 从而进入角色, 深刻地理解舞蹈角色中的情感。另外, 表演者在深刻地理解舞蹈之后, 还要有较强的身心自制力, 对情感控制好, 收放自如, 才能更好地表现舞蹈。著名表演艺术家查哈瓦曾经说过:“适中的感受力加上自制力能够产生好的演员, 而只有强烈的感受力加上充分的自制力, 才能产生伟大的演员。”因此, 培养表演者身心自制力也是古典舞教学中表演者素质培养的内容之一。

第三, 善于抓住观众的内心。舞蹈能否打动观众, 激发观众的情感, 引起观众共鸣, 关键在于舞蹈表演者的文化艺术修养。文学艺术修养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 可以由内而发, 形成舞蹈表演者的一种个人魅力。而这种魅力可以在舞蹈者的表演过程中散发出来, 对观众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 提高表演者的文化修养也是古典舞教学中表演者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古典舞教学中表演者素质培养的方法

1、注重基本功的练习。

尽管舞蹈中“韵”非常重要, 舞蹈中准确表达情感才能牵动观众。但是“形”是基础, 是情感传播的载体。如果表演者的基本功不好, 根本达不到标准, 那么, 纵使表演者有再丰富的情感, 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 观众连看都看不懂, 就更不用说引起共鸣了。所以, 在任何的舞蹈教学中, 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的古典舞中, 动作形态的要求是要表现“拧、倾、圆、曲”的曲线美以及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这是整体形象的要求。其次, 身体的各个部分, 从“头、颈、胸、腰、胯”, 到“肩、肘、腕、臂、掌”, 再到“膝、踝脚、步”, 每一种古典舞对于这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定要求和标准。例如秦汉舞俑要求“塌腰蹶臀”;唐朝舞蹈中“三道湾”是最出名的;“辗、拧、转、韧”则是胶州秧歌的要求。因此, 舞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注重学生的基本功练习是基础, 要严格要求学生, 每一个动作做到规范标准。

2、注重文化渗透

所谓“形神具备”, 要使表演者在舞蹈中能够准确地传达舞蹈的情感, 在平时的舞蹈教学中就要注重对文化的讲解和渗透,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感受和理解能力。首先, 在欣赏古典舞的时候, 教师要先介绍这段舞蹈的背景。所谓“知人论世”, 在舞蹈作品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教师要介绍古典舞中存在的历史文化内涵, 如产生的年代、国家、民族, 该国 (民族) 的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审美观念, 舞蹈衍变的过程等等, 这对学生理解古典舞, 提高舞蹈感受力非常重要。另外, 学生在欣赏完舞蹈之后也可以相互交流和沟通, 表达各自的看法。这样, 学生的思维就会开阔, 对舞蹈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 就更能融入其中。

3、创新式的教学组织方式

舞蹈, 需要表演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不断地给角色以新的诠释, 这样才能保持古典舞的艺术魅力。这就需要舞蹈演员的丰富想象, 而丰富的想象来源于创新的思维。所以在古典舞教学中, 要尽量采用民主、创新的教学方式, 培养表演者的创新思维。例如在高职学校的古典舞教学中, 教师采取与学生围坐在一起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样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平等, 可以减少拘束感, 营造一种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 这样学生就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角度, 相互之间的交流可以弥补个人思维的局限。因此, 不仅对于学生, 对于老师也是一种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4、课外教学活动

表演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可以形成舞蹈演员的独特个人魅力, 从而对观众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 能够吸引观众。所以古典舞的教学, 不应该局限于舞蹈教室, 教师要多带学员到舞蹈剧院、文化馆、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或者举行一些短期的旅游活动, 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之下, 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古典舞教学中, 表演者素质的培养包括三方面内容:奇妙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准确的情感表达;善于抓住观众的内心。舞蹈教师要根据紧紧围绕这三方面内容培养学生的表演素质, 注重学生基本功的练习, 注重文化的渗透, 组织创新式的教学活动, 积极开展多种课外活动, 以此来培养表演者的综合素质, 让他们把优秀的古典舞传达给观众, 让古典舞得到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的研究》, 《剑南文学》, 2010, (5) 。

[2]吴佳芮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研究》, 《中国校外教育》, 2011, (z1) 。

[3]任亦男:《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2 (1) 。

[4]于平:《从舞种建设到学科建设--中国古典舞文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6, 4 (1) 。

[5]李辉:《浅谈古典舞演员对表演人物情感的把握》, 《金山》, 2010, 02 (5) 。

[6]赵容芳:《高校艺术专业中国古典舞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 《大众文艺》, 2009, (17) 。

[7]高伟、雷娟:《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元素"教学的积极作用》, 《安徽文学》, 2008, (05) 。

表演素质 篇9

“人文”一词出自《周易》中:“关乎天文, 以查实变;关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所谓人文素质, 大众普遍认为是对人格、气质方面的修养, 是一种内在品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等多方因素共同构成的一个人的特质。具体而言, 人文素质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对自身能力的把控, 即认识自我、把握社会、发展自己的能力;第二是对内心情感和品德意志的掌握, 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情感, 健全心理素质, 升华人文精神;第三是最深层次的认知, 包含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信念, 也包含了对别人、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是一种发展人性、完美人格的教育过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 具有一定人文素质的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促使他们具有崇高的思想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全面的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各种能力,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戏剧表演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戏剧表演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 在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表演创新人才教育的同时, 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培养着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陶冶学生的情感, 丰富学生的人格和思想, 教给学生以正确、积极的生活态度, 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因此, 戏剧表演教学是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作为艺术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成分,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戏剧表演教学的质量, 甚至影视整个影视文化行业的发展。戏剧表演教学在传播先进和时尚的表演文化理念与技巧的同时, 受商业潮流和社会文化影响较深, 大学生极易被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技术主义”等负面理念左右, 丧失了学习表演的初衷, 这与高等文化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可见,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戏剧表演教学非常重要, 离开了人文素质的戏剧表演教学就是没有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校教育, 也根本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表演人才。因此, 在戏剧表演教学上必须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 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和表演创作, 不断加强戏剧表演教学和戏剧创作中的人文内涵, 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探索和实践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源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增强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自觉性, 将个人素质修养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心理行为, 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 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人生实践。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可以从激发美好情感、培养感知能力和增强创新意识三个方面开展。

(一) 激发大学生的美好情感。在日常教学和创作中融入民族元素, 渲染民族情结, 把创意提升到人文教育的层次, 能够促使学生内心产生民族爱国之情, 唤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报国之情。也可以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家庭、朋友、夫妻等情感, 巧妙地将亲情、友情、爱情融入教学, 改善学生的人伦关系, 建立深厚的家庭亲情, 追求和睦幸福的家庭生活。

(二)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感知能力是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一段优秀的表演或作品中, 总是充满着真、善、美的境界。在戏剧表演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感知身边的正能量, 有意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 用真、善、美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 提高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塑造学生的自主性为教育的根本目标, 是人文素质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在戏剧表演教学中, 要有意打开学生的想象思维, 理顺逻辑关系, 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发挥想象的空间, 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参与表演艺术实践的机会, 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摘要:戏剧表演作为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一种专业, 为我国戏剧影视行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 并服务于市场需求, 促进影视业的发展。高素质人才是影视业繁荣兴旺的基础, 是促进社会文明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快适应于社会的发展, 培养意志健全、情感丰富的影视艺术类大学生, 要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戏剧表演,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美]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2]杨树宝.面向新世纪的美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3]孙惠柱.社会表演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4]邹雪婷.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表演艺术课程建设[D].重庆大学, 2011.

上一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下一篇:建设行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