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表演市场(精选8篇)
竞赛表演市场 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水平都大大提高, 这也促进了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使之逐渐在社会市场上形成规模, 同时也是武术竞赛表演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 推进武术竞赛表演的产业化和社会化也更具价值, 我们可以借此来发展武术竞赛表演市场。
一、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分类
(一) 计划中的武术竞赛表演市场
计划中的武术竞赛表演市场是由国家体育局专项经费拨款而组成的, 目前已经慢慢由地方体委竞标与企业赞助组织形成。就目前而言, 观看武术竞赛表演的观众还是比较少, 导致很少有投资商资金投入, 政府还要对其进行扶持和资金的投入。从国内外整个体育产业的大环境来看, 获得较大的利润的同时, 虽然观赏性大大增强了, 但是比赛的不可预测性和控制性很强, 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所以, 武术竞赛表演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的形成规模, 还需要一些时间, 这是一个循序发展的过程。计划中的武术竞赛表演市场就是要跟随整个武术产业的发展而发展, 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可以根据武术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度, 计划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一场大型的武术竞赛表演, 来吸引更多的投资商的资金投入, 促进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二) 商业化的武术竞赛表演市场
商业化的武术竞赛表演市场是指像武术散手擂台争霸赛、中日对抗赛、中美对抗赛等与外国之间进行武技切磋的比赛, 这对于买方市场来说具有很大的商业潜力和利润的吸引力, 已形成与广告商家、电视网络买方的合作, 同时也可吸引大量的赞助商, 所以会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竞赛经费很充足, 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这就是商业化的武术竞赛表演市场。商业化的武术竞赛表演市场是武术竞赛表演行业的领先者和拓荒者, 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二、武术竞赛表演市场发展的优势
(一) 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和提升, 这便奠定了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在过去的年代里, 武术只会让人想到强身健体和表演艺术的价值。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由于武术行业社会化和产业化不断形成规模, 武术经济实体的趣味性和武术经济价值逐渐被人们看到并得到肯定;同时, 武术竞赛表演作为武术行业的重要市场,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重视。人的观念是行动的引导者, 往往对某一事物的观念和认知, 会对这一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甚至是这一事物成功的标准。因此, 在如今的社会上, 人们已经从狭隘的武术观众渐渐地走出来, 能够充分地领会到武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达成对于武术产业观念的共识。
(二) 北京申奥成功
武术进入奥运会是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 甚至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 因此北京申奥的成功也给中国武术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希望, 同时, 国家将武术申请奥运亲切地称为“小申奥”, 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武术产业的关注度和重视度, 大大提高了武术申奥成功的几率。但是无论武术申奥的结果怎样, 对于武术竞赛表演, 甚至是武术产业来说, 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武术竞赛表演产业, 它也会因为申奥的成功而增加更多展现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
(三) 世界一流的竞技水平
对于武术竞技来说, 它的起源国家有很大的优势。就目前而言, 武术套路与散手的竞技水平处于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这是武术产业发展和壮大的主要因素, 同时也为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拓展和扩大提供了基础条件。
(四) 丰富的项目资源
我国的武术产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影响和促进, 让武术形成了很多的派别, 武术技术的种类也很多。但是就目前而言, 在武术竞赛表演中, 主要还是以长拳类竞赛项目与散手竞赛项目, 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商业价值。但是动作舒展优美的武术竞赛表演项目还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开发, 因此武术竞赛比较少。然而这些待开发的资源项目若得到系统性的开发与完善, 有结构秩序的应用到无数竞赛表演中, 将大大促进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
三、武术竞赛表演市场发展的劣势
(一) 竞赛规则的制约
在武术竞赛中, 竞赛的规则和制度对于武术竞赛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引导性, 武术套路竞赛制度和规则经过无数的修改和创新, 还是没有改变裁判员对评分的主观作用和影响, 这样, 武术竞赛的公平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而且在比赛内容上也有很多雷同的部分, 直接影响了比赛的观赏性。散手比赛, 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比赛项目, 竞技场面很激烈, 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但是由于比赛规则的限制, 导致比赛的打法很单一, 并出现严重的缠抱现象, 大大降低了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度。观看武术竞赛的观众变少, 会直接影响比赛的门票, 赞助费和广告费都大大减少, 阻碍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拓展。
(二) 武术竞赛投入渠道单一
武术竞赛表演业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武术产业的多渠道的投资, 从而获得大量的资金流, 保证武术竞赛的进行。但是目前, 我国的大型武术竞赛都是由政府管理和经营, 社会企业或是个人很难真正参与其中, 企业赞助投资却不能真正地管理经营, 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从而降低了投资商对大型武术竞赛投入资金的积极性。
(三) 国内外武术发展不一致
武术竞赛在国内发展与国外的发展不一致。国内还好, 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却很小, 中国武协推向国外的武术套路很少人练, 并且只在国际运动员中使用。在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 发展国外的武术市场是发展中国武术业的必然趋势。但是就目前状况来说, 国内外武术发展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四) 缺乏武术经营人才
我国武术产业的经营效益的不理想, 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武术经营人才的缺乏, 没有好的经营管理, 就不会产生好的经济效益。随着武术业的发展和壮大, 财务经济等工作量会加大, 也会不断出现新的业务情况和经营问题, 没有具有经营管理能力和经验的管理人员, 新出现的状况和问题也就得不到解决, 从而影响武术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促进武术竞赛表演市场发展的措施
(一) 发展买方主体
我国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买方是指观看武术竞赛表演的消费者、赞助投资企业和广告商。就目前而言, 武术竞赛缺少观看的消费者和商家企业的资金投入, 因此买方主体很少。从现代市场的发展方向上看, 市场需要买卖双方, 武术竞赛表演市场买方主体的薄弱, 影响并阻碍了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因此, 发展武术买方市场势在必行。首先要吸引观众的注意, 引导消费者的观看兴趣, 从而扩大武术竞赛表演的消费。这样不仅提高武术竞赛表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还能吸引更多的赞助企业和广告商的投入, 增加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活跃度。其次要大力宣传武术, 让买方主体真正了解武术, 从而激发买方主体对武术竞赛的兴趣。同时要加强武术的宣传手段, 要利用广播电视、纸媒、网媒等线上线下的传播手段, 全方位地对武术竞赛进行大规模宣传, 使宣传效果实现最大化。在武术自身情况上, 要吸引买方主体的兴趣, 也要完善自身的项目技术, 修改并完善武术竞赛的规则和制度, 增强武术竞赛的竞争性和艺术性, 从而提高武术竞赛的观赏性和独特魅力, 吸引买方主体的关注。
(二) 加快经济体制的改革
在武术竞赛管理上, 武术管理要摆脱经营管理一体的的管理方式, 要将行政管理转化为经营性质的管理。在武术竞赛方面, 除了举行大型比赛活动之外, 还要举行散手赛和擂台赛等, 以提高武术竞赛表演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向产业化发展较好的项目学习, 建立专业的武术俱乐部, 举行专业性和商业性较强的武术竞赛, 把市场经济体制应用到武术竞赛中去, 促进武术竞赛市场规律性、稳定性地发展。同时要强化武术竞赛市场的竞争机制, 有竞争才有活跃的市场氛围, 利于武术竞赛行业的长远发展。
(三) 规范武术竞赛市场
武术竞赛表演市场是武术业的主要市场, 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影响着整个武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并引领整个武术行业的发展步伐。因此, 完善武术竞赛的制度, 规范武术竞赛市场的运作显得尤为重要。武术竞赛市场的不规范、法制的不健全和经营管理的漏洞等, 都导致了武术竞赛行业的不公平和违法行为, 彻底破坏了武术竞赛行业的平衡和公平公正的发展原则, 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也就相对大大降低。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武术竞赛表演市场还在发展初期阶段, 要及时将一些不利于武术竞赛表演市场发展的因素修正和完善, 并吸取发展比较好的体育项目的成功经验, 制定出合适的规则和策略。使新的规则不仅适应国内武术的发展现状, 还适合国际市场的法制, 来满足国际市场对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需求。
(四) 培养武术人才
我国的武术人才的缺乏, 导致了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停滞不前。因此要培养武术产业的管理经营人才, 除了基本的管理经营能力和经验, 还要懂得武术的知识, 以便于在新的武术竞赛表演市场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下,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并在推广建设的工作中提出更有价值的建议与措施。同时, 还要根据市场现状和买方主体的潜在需求, 深入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内部核心, 加强对市场的研究调查, 吸取发展较好的体育项目的成功经验, 帮助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壮大。另外, 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经营策略, 对武术竞赛表演市场进行阶段性的调查研究, 掌握市场变化的规律和态势, 为整个武术市场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 拓展武术竞赛表演市场
在武术市场行业中, 有许多待开发的项目资源, 这些项目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对于国外的武术发展状况来说, 传统的武术在今天更加受欢迎, 从这一层面上来看, 竞技武术的发展情况就远远不及传统武术了。同时国内与国外的武术市场发展很不一致, 这将严重影响我国武术与国际武术接轨的发展进程。阻碍了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拓展和延伸。推进武术竞赛表演行业的快速发展, 进而提高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进程和申奥的成功, 是我们近阶段的发展目标。因此, 协调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共同发展, 从而拓展武术竞赛表演市场, 进一步促进我国武术事业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富强, 是我们不变的目标。
(六) 重视理论研究工作
目前, 我国的武术事业和整个武术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这是一个还没有成功可以借鉴的事业, 一条没有走过的路。因此, 在具体实践中, 我们要尽量避免走弯路。加快武术产业化和社会化的步伐, 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 在探究武术产业发展的道路上, 理论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管理者要注重理论研究工作, 尽快制定出发展计划和策略, 在新形式的武术竞赛表演市场机制下, 探寻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 及时发现问题, 并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分析, 了解到了我国武术竞赛表演市场虽然已经慢慢形成规模, 但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 我们要完善武术市场体制, 推进武术竞赛表演的产业化和社会化, 加强对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培育, 促进武术竞赛表演的快速发展是武术行业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武术行业也逐步发展起来, 这给武术竞赛表演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发展武术产业和培育武术产业是现代武术事业的必经途径和重要内容, 而对于武术产业来说, 武术竞演是武术行业的主要市场。本文主要对武术竞赛表演市场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武术,竞赛表演,市场解析
参考文献
[1]王燕, 杨慧馨.浅论武术竞赛表演市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2 (04) :22-24.
[2]李志强.湖南省武术市场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9.
[3]朱广正.武术功力大赛市场运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10.
竞赛表演市场 篇2
摘要:竞赛表演业是以运动竞技和运动表演为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型产品的组织与活动的集合。当前北京地区竞赛表演业存在若干问题,主要体现为体育竞赛表演业内容单一,缺乏新亮点;奥运场馆的开发和利用率较低;北京体育竞赛表演业的营销手段有待提高;体育经纪人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面对这一现状,对竞赛表演的内容和我国竞赛表演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介绍,并深入分析了北京地区竞赛表演业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提出了对北京地区竞赛表演业的展望。
关键词:北京地区;竞赛表演业
G80-05;G812
竞赛表演业的经济活动主要涉及赛事策划与组织(含职业联赛)、运动员经纪、赛事无形资产开发与销售、以及其他经济活动等。其中,赛事策划与组织是竞赛表演业的核心经济活动,也是竞赛表演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主要标志。竞赛表演业的其他经济活动均是围绕赛事策划与组织派生而来,也可以称为衍生的经济活动。
一、北京地区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现状
2009 年,北京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09年北京市政府共投资了 15 个亿用来推动北京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共扶持项目 41 个,其中竞赛表演业类项目 13 个,占总资金的 43%。近几年来,北京举办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越来越多,特别是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和环北京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已经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体育赛事,这大大地促进了北京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并形成了一批具有北京品牌的体育赛事。尤其是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奥运场馆的利用与开发为北京举办顶尖级别体育赛事提供了可能和空间,例如:Roc 世界车王争霸赛和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不仅丰富了北京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多样化,更是成功地打响了北京品牌;奥运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实物上的经济效益还有体育赛事运作的先进观念和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管理的体育人才,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北京老百姓对体育消费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2009年8 月 8 日晚,在“鸟巢”进行的意大利超级杯,入场观众达到71358 人,已超出可 售 票数69983 张,比赛票房总收入为7700 万元,创下了中国足球赛事的票房历史纪录。由此可见,通过科学的运作程序,合理的营销管理,北京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商业潜力。
二、北京地区体育竞赛表演业存在的问题
1.体育竞赛表演业内容单一,缺乏新亮点
北京举办的大型国内外体育赛事,大部分都是已经连续几年在此举办,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继承性,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内容匮乏,缺少新的亮点,这些体育项目多是一些传统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例如:足球、长跑、自行车等,北京缺乏像 Roc 世界车王争霸赛这种具有国际化表演赛事的承办。
2.奥运场馆的开发和利用率较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时隔一年之久,在 2009 年下半年,“鸟巢”才迎来了两项国际顶尖级别的体育赛事,奥运场馆利用率较低,闲置时间较长,而且在举办每次赛事之前都要对“鸟巢”的场地设施、周边环境进行很大的改动,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如何在尽可能多的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和较小改动“鸟巢”现有周边环境两者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是北京体育竞赛表演业面临的新的挑战。
3.北京体育竞赛表演业的营销手段有待提高
北京国安作为本土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主力军在2009年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它的观众人数和票房异常火爆,而新赛季国安主场比赛的套票发售却引来了球迷们的不满,球迷们对于套票数量、随机排座、随机订票等问题牢骚满腹,这样的局面让我们不得不质疑竞赛组织人员队伍的运作营销能力,主办方在具体操作方面的欠协调,直接导致了大量球迷无法买到套票。
4.体育经纪人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的引进和专业的体育经纪人的专业程度戚戚相关,而目前北京体育经纪人的水平却参差不齐,这主要是因为缺乏专业的、正规的组织管理团队对其进行有效地指导、培训,再加上我国整体的体育经纪人事业起步晚、水平低,专业的体育学校也没有体育经纪人的专业,所以很难出现既熟知体育经纪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较强经纪能力水平的体育经纪人。
三、加快北京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体育主管部门应该转变观念,放手让体育竞赛表演业充分市场化,在其转变过程中起到服务、协调、指导的作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北京地区体育竞赛表演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市政府可以以减少税收等优惠扶持政策为前提,以拓展融资渠道为目的,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投资北京体育竞赛表演业,促进本地区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改革和发展。
2.充实北京体育竞赛表演业项目的多样化,百花齐放在保持原有重大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吸引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体育赛事,例如一些新兴的比赛项目或者是在某个领域具有很高造诣的体育明星邀请赛等,让更多的体育竞赛表演元素走进市民的文化
生活,满足市民观赏体育赛事的娱乐需求,促进體育产业的发展。
3.科学合理的利用奥运场馆,提高经济效益体育主管部门科学统筹规划奥运场馆的使用和开发,减少不必要的整修,优化“鸟巢”等场馆的原有资源和设施,引导场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场馆多元化的有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4.加强体育经纪人的培训和管理,满足体育竞赛表演业的需求对现有的体育经纪人定期进行培训考察,多借鉴和学习国外体育经纪人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有系统、有组织地与美国等体育经纪人事业发展成熟的国家进行交流和接触,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体育经纪人的优势,促进北京地区体育竞赛表演业的蓬勃发展。在有条件的体育院校可以率先设置体育经纪人方向的专业,在专业的师资保证下,根据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需求,有计划、有层次地培养既懂得体育运动项目又有较高经纪能力的体育人才。
四、北京地区体育竞赛表演业展望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北京市民愿意拿出更多的支出消费在体育竞赛表演业上来,以满足自身对体育观赏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北京依托2008 年奥运会所遗留下来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充分的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竞赛表演市场 篇3
所谓注意力经济, 是指以注意力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为基础, 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以及商业模式。体育产业中的竞赛表演业的其实质是注意力经济的一种。因为人们要直接了解某场比赛的具体情况, 就必须用注意力去关注这场比赛。这种具有吸引性的关注, 是具有排他性的。人们在注意某一件事情的同时, 就会形成对其他事情的忽视。这种现象称为注意力的零和 (zero-sum) 现象, 即注意了一件事, 另外的事就失去你的注意。在体育表演市场中, 产品的提供者要想产品销售得好, 就必须想办法把产品有效地传达到受众那里, 并满足其某种欲望, 使其愿意接受。而不能想当然地假设他的产品能够被受众接受、喜欢;他必须设法了解那些受众的需求动机是什么, 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段吸引那位 (些) 受众愿意并主动购买某一体育产品。
二.竞赛表演业的注意力经济规律
注意力有自身的经济规律:作为一种稀缺资源, 它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如果想得到某人的注意力, 就必须用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去交换。注意力又是遵循收益递增定律的:越有名或越有声誉, 就会越获得更多的注意力。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 信息产业学者埃瑟·戴森指出, 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内容经济学。知识财产价值的实现方式改变了。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事实:
内容的供给增加 (生产和传播内容的费用越来越低廉) +稳定的需求 (通过人们的空闲时间来衡量) =降价
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出, 在公平竞争的市场中, 如果个人的体育时间和注意力是稀缺性的, 随着表演类产品的增多, 将造成供给过剩, 继而导致产品降价。因此, 体育竞赛表演作为一种商业活动, 其内容的生产有赖于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向体育转移的培养。这就是体育注意力经济, 体育市场的最终兴趣是把注意力变成财富, 而它所依赖的、并且唯一能打动人、使人产生共鸣的只有体育文化。
三、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3.1完善体育市场体制
中国体育改革选择的是以行政民主化为主, 同时扩大基层民主的道路。行政民主化的体育改革方向要求行政系统将决策与执行分离, 是“任何人不能作自己案件的法官”这一自然公理在体育行政上的运用。政府的职能向“有限政府”转变, 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强化政策投入、法规控制以及宏观监督管理的职能上, 将执行的任务和管理的职能尽可能地转移给体育社团。为此, 政府积极培育体育社会团体, 充分挖掘和发挥它们在体育管理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形成了政府和体育社团密切合作的结合型管理体制。
3.2提高体育竞赛表演者的人文素养
社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 竞赛表演业的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但是, 在竞赛表演业中, 人才并不必然构成体育生产力, “人才+好的文化”才是生产力。如果只重视物质的硬件投资, 包括人的身体和智力投资, 而不对文化尤其是价值观的软件投资, 那么即使简单地根据管理学中的“短板定理”, 投资的效果一定会受到影响。
在原有的三级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中, 竞技与教育是分离的, 严重地制约了竞技表演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我们应该把竞技表演业的后备人才培养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使其加强文化的熏陶和全面的素质教育, 增强其创作富有精神内涵的竞技表演比赛的能力。他们可以用自己全面发展的“类”素质来超越单纯追求物质功利的运动训练的种”能力。这样才能打造出更多精彩纷呈的, 并具有某种高尚精神内涵的体育产品, 吸引更多公众的注意力, 带动公众参与体育, 感悟体育, 享受体育。
3.3创建高尚的体育文化, 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
我国体育运动处于职业化、市场商业化的改革初期, 体育理念、制度和法规都很不健全, 经常出现体育欺诈现象, 如滥用兴奋剂、假球黑哨、比赛资格作弊等等。奥林匹克运动的公平竞争和纯洁是体育的灵魂, 而公平、规范的竞争是要靠制度和文化、伦理和规则来维护的, 以此来建构社会伦理规范和社会秩序。从而提供给体育“更干净”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促进体育竞赛和体育经济的发展。
正视体育科学技术高度进步的“职业化”和体育经济高度发展的形式“商业化”, 正确理解体育科学的意义和价值, 是体育科学的“求真”;正确运用人文主义者的教育和文化方式, 来提高体育运动的人文知识含量, 保证体育运动避免误入歧途, 是体育人文的“务善”;体育科学的“求真”与体育人文的“务善”的完美结合, 才是体育产业的“尽美”。从而给体育提供“更人性”的文化氛围。通过体育领域的“更团结”, 凝聚民族向心力, 推动社会安定与全人类和平团结。
参考文献
[1]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67~172
[2]张智翔, 游勇.体育资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3, 117, 281
竞赛表演市场 篇4
首先,承办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活动,建立自己学校的代表队参赛,进而有效地吸引注意力,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第二,承办体育赛事能够扩大学校的对外交流。例如,大学生篮球协会在举办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同时,还包括CUBA论文报告会,将有很多高校参加研讨。很多教育部门、高校的领导和教练,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将进入学校。
第三,承办体育赛事能够对高校场馆进行改造。承办较大的赛事,不仅有大量观众,还会有电视台的现场直播,所以对场地的要求很高。为此高校必然会花费大量经费对场馆设施进行改造。
第四,承办体育赛事能够提高高校的组织能力。承办赛事需要组织很多队伍,包括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记者队、保卫组、后勤组等。提高学校支持校园体育事业发展,体现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最后,通过赛事可以获得经济回报,在举办赛事之前承办方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募集资金,包括赞助、冠名等。在赛事举办过程中,大量观众、运动员、教练员进驻学校,他们的到来将带动不可避免地进行各方面的消费。
二、江西省高校体育赛事市场简介
1982年5月,江西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在南昌市举行。并规定今后每四年举行一次,至今已成功举行了七届,首届大学生运动会设有田径、男子竞技体操、女子艺术体操、乒乓球4个比赛项目。参加比赛的大学有27所,人数有600人,大运会的举办对江西省高校竞赛市场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运会的召开也对江西省高校体育市场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江西省大学生运动会外,江西省还积极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内的其他世界和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而且在江西省内也有许多单项大学生体育赛事。例如;江西省高校中,华东交通大学男子篮球队、南昌大学女子篮球队、以及南昌大学和上饶师院男子篮球队曾参加过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江西赛区男子本科组比赛共有12支省内高校男子篮球队参赛。CUBA江西赛区男子本科组比赛共有12支省内高校男子篮球队参赛。
三、江西省高校学生观赏体育赛事的情况与分析
从上面的数据中发现江西省高校学生对竞赛表演市场的关注不足。或者说,在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体育竞赛表演市场蕴藏者巨大的亟待开发的市场。如果能够积极开拓江西省高校体育竞赛观赏市场,对于发展江西省高校体育消费有非常巨大的潜力。
在被调查对象中有一些学生有经常观看体育比赛的习惯,这部分学生主要集中在江西省高校男大学生中,其中男生14.78%,女生仅仅是男生的一半。而且数据中也能够明显的看出男生的观看体育比赛比女略多,男生喜欢运动,这与男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观看激烈的场面有关。而女生则较文静、矜持,不喜欢过于争斗的场面有关。
四、完善江西省高校体育竞技表演市场
1、改革高校体育管理体制
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体育体制改革中尚未触及的一个领域便是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而江西省高校体育的竞技管理体制也是如此。到如今,我国江西省所组建的在大部分高校所有的高水平运动队,这些比赛的赛制的进行和体育市场的运行作用全是被体育局和教育部,以及学校行政等等的因素的一层层影响作用下来,而这在很大的情况下及程度上对其高校运动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约束,很难将他们的潜力加以最大化的发挥。
而尝试从实现竞技体育的管、办分离入手是位于江西省的那些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改革;为实现对江西省的高校表演的市场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是局势由现在的各个高校的体育部“一家办”转向“大家办”,并形成市场竞争,从而使得在市场中能够更好地把江西省高校体育市场的培育、发展与繁荣实现了。
2、建立高校体育中介组织
据调查以及多数市场经验,都表明了:较高的关联度都是在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与体育的中介市场之间所存在的。然而,从此可得要想培育并加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就必须要使各类体育中介机构的助推作用最大化发挥出,使江西省各类体育中介的组织作用大力地发挥出,在赛事推广和人才流动的推动作用更加充分发挥体育中介机构,专业分工的促进,从而使得江西省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来用以市场运作的规范,将江西省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搞活搞好,更加提高市场配置的效率。
3、培育和扩大观赏性群体
为了达到培育和扩大消费者的群体的目的,当前江西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工作中的一项中心任务就是以球迷为核心。只要和只有把球迷这项基础性工作切实地做的充分了,才能形成一种关于“良性互动竞赛表演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联系,才能够实现在整体上提升江西省高校体育市场的结构、规模和效益。
竞赛表演市场 篇5
关键词:体育竞赛,现场观众,满意度,实证研究
进入21世纪, 随着现代社会商品供应的极大丰富, 居民收入的成倍增长, 人们的消费观念由传统型逐渐转向现代型, 这使我国体育消费市场逐渐发生转型, 进入实质性的情感消费阶段。在此阶段, 按照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求层次理论和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浦·考特勒的消费阶段论, 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亦已达到较高水平。可以说, 顺应这一体育消费潮流, 无疑给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基于此, 本文从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现场观众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 有助于客观评价我国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现状, 并谋划其消费市场的发展前景, 进而为职业竞赛表演市场的经营者开发市场提供参考性的资料。
1 客观因素
根据顾客满意度的定义, 顾客满意度是顾客建立在期望和现实基础上的、对产品与服务的主观评价, 一切影响期望与服务的因素都可能影响顾客满意度。参照企业顾客满意度分析, 影响观众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归结为主客观两个因素。
1.1 俱乐部因素
俱乐部是体育竞赛表演市场这种特殊的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 其规模、效益、形象、品牌、公众舆论等等内在或外部表现都影响到观众的判断, 如果俱乐部给观众一个很恶劣的形象, 很难想象观众会选择其体育产品。根据调查, 在问到“您对俱乐部的建议时”, 观众在11项备选建议中, 多数认为俱乐部目前应加强球迷与球队的沟通、组织与本项运动有关的各项大型活动、引进更多的超级球星, 三者被选填的次数分别为388次、331次和309次。此外, 在对俱乐部的建议中, 观众要求球票的价格更应适合观众的需求、媒体加强对联赛的宣传, 二者被选填的次数分别为290次和216次, 被选填的次数较多。因此, 俱乐部要想提高顾客满意度, 从自身角度讲, 在加强球迷与球队的沟通、组织与本项运动有关的各项大型活动, 引进更多的超级球星的同时, 应兼顾观众后两项的要求来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1.2 产品因素
在普通消费市场, 消费者对产品能满足或超越他们的期望需求日趋强烈, 他们需要优良的产品性能, 同时希望能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好的产品质量。同理, 这种消费理念亦不断考验体育消费市场, 在体育比赛的过程中, 观众对体育比赛的满意与否, 直接决定了整个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兴旺, 以目前的CBA联赛而言, 自从姚明去NBA后, 整个国内的球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问到“影响您观看比赛最主要因素”时, 调查发现, 影响观众观看比赛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比赛的水平, 这充分说明了观众对整个CBA联赛提高篮球水平的渴望, 因此, 对任何项目的竞赛表演市场而言, 要想促进所在联赛市场的有序发展, 很大程度上应在比赛水平上加大力度。
1.3营销体系
消费者在了解产品信息时, 首先要经过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处理是刺激物被感知、被转化成信息并被存储的一系列的活动。对这些消费者来说, 广告信息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联系到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上, 现场观众在观看比赛前, 他们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比赛信息呢?比如, 比赛的时间、比赛的对手等等。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分别对现场观众了解比赛信息的传统渠道和最希望了解的比赛信息渠道作了问卷调查, 通过比较发现 (如表1、2)
数据表明, 观看比赛前, 观众一般通过因特网、报纸和电视获得比赛信息, 三者被选填的次数分别是288次、355次和495次, 应答人数百分比分别为41.4%、51.0%和71.1%。但就观众而言, 他们总是通过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获取比赛信息, 从表2中发现, 在观众最希望了解的比赛信息渠道上, 观众还是喜欢通过因特网、报纸和电视了解比赛信息, 三者被选填的次数分别是227次、354次和444次, 应答人数百分比分别为33.2%、51.8%和64.9%。但在统计数据中同时表明, 观众了解比赛信息的传统渠道与最希望了解的信息渠道相比, 除了朋友、家人和同事的介绍, 观众的应答次数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数据中发现, 参照群体即朋友、家人和同事介绍的应答人数由原来的107次上升到136次, 应答人数百分比由15.4%变为19.9%, 说明观众在了解比赛信息方面迫切需要通过朋友、家人和同事的交流获得比赛信息。
2 主观因素
2.1 动机因素
为什么人们要观看比赛?人们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在寻求什么利益?观看比赛满足了人们的何种需要?人类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场观众观看比赛的根本需要。动机是指导行为去实现需要的内部力量。动机是从实现未满足的需要角度来讨论的。在研究中, 笔者通过总结国内外文献资料, 咨询专家的意见, 结合现场观众的调查结果分析, 把观众观看比赛的动机因素基本分为远离日常生活、娱乐价值、释放压力、学习本项运动的知识、参加赛场活动、体验社会归属感、球星的魅力、家庭纽带和关心球队等因素。这些动机反映了观众的最基本的需要。根据调查, 观众现场看比赛的动机显示出多样性, 其动机主要是关心自己主队、体验现场与众不同的气氛、球星的魅力。
2.2 个性因素
人们是否参与体育运动, 参加的体育项目类型和参与的数量, 都可能与能产生巨大影响的心理因素——“个性”有关。心理学家已经把个性定义为个体对环境做出的一套始终如一的反映。尽管有不同的方法描述个性, 但体育市场的经营者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以特定的、可以确认的个性品质为基础。例如, 个体可被想象成好斗的、井井有条的、有统制欲的或有教养的。若考虑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参与某项体育运动的可能性之间的潜在联系时, 自信、开朗和积极的人比担心、保守和谦卑的人更有可能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此外, 自我依存的人比群体依赖的人更有可能参加个人性的体育项目。个性不仅能指示一个人是否参加体育运动, 而且它还与参与特定类型的体育项目相关。以CBA联赛为例, 调查研究表明, 激烈的、好斗的个性类型更有可能被吸引到现场, 作为现场观众观看篮球比赛, 他们对于对抗性强, 竞争激烈的篮球比赛感到刺激有趣。
2.3 学习因素
影响观众决策的另一个心理因素是学习, 学习是由于经历的影响, 在反映趋势方面的一个相对持久的变化。这些反映趋势可以是行为上的改变, 或是在他们如何感知某项体育运动上, 现场观众用许多方法学习和收集关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信息。就观看篮球联赛而言, 从前面的现场观众的动机因素中可以知道, 观众对于学习篮球知识方面的选择较少, 说明观众去现场观看篮球比赛时, 学习篮球知识的因素成分较少。
3 结语
(1) 俱乐部是体育竞赛表演市场这种特殊的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以一个球类俱乐部的调查分析为例, 观众认为俱乐部目前应加强球迷与球队的沟通、组织与该项目有关的各项大型活动、引进更多的超级球星。
(2) 从产品因素看, 影响观众观看比赛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比赛的水平;从营销体系而言, 观众一般通过因特网、报纸和电视获得比赛信息。
(3) 观众现场看比赛的动机显示出多样性, 其动机主要是关心自己主队、体验现场与众不同的气氛、球星的魅力。以CBA联赛为例, 调查研究表明, 激烈的、好斗的个性类型更有可能被吸引到现场观看篮球比赛;就观看篮球联赛而言, 现场观众去现场观看篮球比赛时, 学习篮球知识的因素成分较少。
参考文献
[1]苏勇.消费者行为学[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罗子明.消费者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3]李郭亮.关于我国足球观众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研究[J].体育科技, 1997, (3) .
[4]张怀荣, 陈树华, 许永刚.我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东莞竞赛市场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 .
[5]德尔·I·霍金斯.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竞赛表演市场 篇6
篮球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日趋成熟的竞赛表演市场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并进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对广州市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现实消费者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剖析,对促进广州市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广州市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现实消费者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对问卷数据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结果如表1,KMO值为0.788(接近1),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相伴概率Sig.为0.000(<0.01),因此认为问卷数据非常适合因子分析。
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方法进行因子旋转,旋转后构成因子变量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如表2,旋转后3个公共因子反映了原变量指标62.541的信息。从表3选取因子载荷系数绝对值最大的指标进行命名,得出因子命名表(如表4)。
1.1“比赛质量因子”(F1):广州市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现实消费者消费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一因子就是影响因子中最重要的因子。比赛质量越高,篮球竞赛表演市场所提供的产品价值和文化价值才能越高。在国家标准GB/T19004.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中,对质量的定义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所满足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综合”。由此看出,比赛质量的高低与能否满足现实消费者的需要有很重要的关系。
竞技水平是影响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杠杆,是其所提供竞赛产品质量高低的直接表现。它不仅影响着观众的数量、资金收入的多少,关键是影响到篮球竞赛表演市场发展的未来。它是消费者衡量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竞赛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其次比赛结果的悬念性对比赛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竞技实力不平衡性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比赛结果特别是冠军的归属缺乏悬念,会降低观众的观看热情。[1]没有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和竞争的因素,体育赛事就会退化为毫无激情的表演,不可预测性是篮球竞赛的一个卖点。
体育运动迷人之处就在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体现出的精神之光。运动员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不仅是其立身之本,也是观众为之学习和崇拜的楷模。
另外,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也是球队综合实力的体现。现代篮球比赛不仅包括运动员的智能结构、技能水平、体能条件,也包括教练员专业化执教水平等多因素的综合较量。
1.2“现实消费者自身因子”(F2)是广州市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现实消费者消费行为次重要的影响因素
具体就个性和认知心理因素而言,偏好(兴趣)对消费者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偏好能促使消费者去积极地认识消费对象,有助于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为购买做好准备,并能促使消费者进行长期性、重复性购买。[2]
不同年代的消费者的消费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3]。表2中的数据显示,现场观众年龄在21-40岁的有70%,目前广州市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现实消费者在年龄方面具有中、青年化的特征,21岁—40岁篮球爱好者,他们既有时尚的消费观念,又对篮球运动具有深厚的兴趣,40岁以上的人群由于对篮球缺乏兴趣、经济压力较大、闲暇时间较少等原因而很少到现场去观看篮球比赛。
观赏者的收入水平和支出能力是制约“观赏型”体育消费需求的最直接因素,正如日本经济学家正也治雄的研究结果:“体育休闲市场发育水平及市场结构与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的增长水平成正相关关系”[4]一般来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精神产品的需求就变得更为强烈,人们才有到现场观看篮球比赛的可能性。
由于观看一场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一般需要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再加上在交通上所需要的时间,整体耗时较多,所以人们有没有充裕的闲暇时间也是影响现实消费者消费行为比较重要因素。
1.3“赛场环境因子”(F3)是广州市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现实消费者消费行为第三重要的影响因素。
任何消费活动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消费主体(消费者)、消费客体(消费品和劳务)和消费环境。消费主体的消费,都是在一定的消费环境中对消费客体进行消费的过程。消费环境是消费者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制约因素,它主要包括消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5]对篮球表演市场来说,赛场环境是消费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赛场环境直接影响着观众的欣赏性消费需求、关系到消费质量的提高。[6]赛场环境主要有场馆的地理位置、设施水平、赛场气氛、赛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服务水平、观众的整体素质(言行举止)等几个方面组成。这几个因素虽然不是影响现实消费者消费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但随着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变化,消费者对其观赏环境要求的提高,其造成影响的因素比重会发生动态的变化。这要求市场运营者要不间断的对消费者进行调查研究,并适时做出对赛场环境升级调整。
2 结论
影响现实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因素有:比赛质量、消费者自身因素、赛场环境等。
3 建议
更多引进与稳定高水平球队在广州举办赛事,积极组建与培养高水平本土球队,加强消费者与竞赛表演市场的经营者、球队、球员的联系;调整票价,提升服务质量与赛场环境,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与优惠措施。
摘要:本文以广州市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现实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现实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广州,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现实消费者,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杨铁黎.职业篮球市场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煜昆.人口世代划分不能再等了[N].中国经营报,2001,(3):27.
[4]于振峰,王庆伟,许高航等.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1):9-11.
[5]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竞赛表演市场 篇7
一般来说, 某一行业的组织结构的发展状态是由其市场决定的。作为体育市场中最为活跃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竞赛表演业市场, 正处于萌芽起兴阶段。萌芽代表着活力, 起兴预示着更大的可拓展空间。竞赛表演业逐渐成为了体育与经济间协调有序发展的新管道。正是这种初具规模的市场发展, 使得竞赛表演行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逐步成型。参考国外的职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模式, 本行业的组织结构主要包含生产、消费、中介、管理等系统。我国的竞赛表演业组织结构发展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 发展中不断自我完善的生产系统
竞赛表演业的生产系统, 主要是指职业体育联赛及相关竞赛的发展。国外的职业竞技体育联赛发展历史悠长, 是其竞赛表演业兴盛的坚实基础。美国的橄榄球、篮球、冰球、棒球四大职业联赛, 由意甲、德甲、法甲、西甲、英超共同组成的欧洲五大足球职业联赛, 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欧美先进竞赛表演业。就我国而言, 最先实现体育职业化发展的是足球联赛, 随后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不同项目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职业化进程。经过20余年的筹备与发展, 我国的职业体育联赛生产系统步入成熟, 带来了我国竞赛表演业的日趋繁荣。随着职业运动员的流动、市场整体的开发、品牌运营、联赛协调、俱乐部管理、裁判等相关从业人员培育与监控等诸多要素的水平提升, 我国的竞赛表演业生产系统也开始逐步扩展至大学生足球超级联赛、CUBA等方面, 标志着我国竞赛表演业生产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二) 拓展中繁荣的消费系统
经济学视角下, 竞赛表演业的消费系统可被细分为商务性消费群体和观赏性消费群体两个类型。前者主要包括企业通过冠名、赞助、购买转播权等方式, 对竞赛表演业进行资金等投入, 获得无形及有形资产的经济效益。后者是指以个人或小范围团队为单位, 购买竞赛表演的门票及周边产品的人群。我国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四大职业联赛, 经过前期筹备, 自1994年正式发迹后发展迅猛。就现场观众人数而言, 国家体育总局的统计数据表明, 1998年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现场观众总人数为52万, 场均3700多人, 绝大多数赛区的上座率超过了75%, 单赛季的门票收入高达1410万元。至2005年, 这些数据均有跨越式发展, 现场观众人数增加至75万人, 场均4200多人, 上座率较1998年提升了约10%。人数的迅速增加, 不仅是观赏性消费群体的扩展, 更多的商业性消费开始出现。
(三) 日趋专业化的中介系统
中介系统是竞赛表演业的重要衔接性组成, 它的发展与整个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从一定程度上讲, 中介系统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竞赛表演业的兴衰, 而竞赛表演业的水平高低是对中介系统的直接反映。一般来说, 中介系统内中介机构的数量多寡与质量高低, 代表着系统的发展程度。在我国各项社会体制不断革新的浪潮中, 各运动项目协会纷纷进行实体化改革, 在生产与消费间的桥梁作用越发明显。加之运动员经纪、教练及其他工作人员经纪、赛事经纪的需求逐步上升, 各职业竞赛中介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迅猛发展。众多国际知名体育类经纪人介入我国的人员和赛事中介经济活动之中, 为我国竞赛表演业中介系统的快速专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 逐步合理的管理系统
近年来, 我国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体育事业管理部门也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 着力进行机构改革, 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权限得到扩大。竞赛表演业的管理体系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发生转变, 逐渐形成了两个管理主体: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与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管理的手段方面, 两个主题大多采用行政、法律、经济等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通过制定政策条令、筹措资金、开放市场、完善中介机构管理等途径, 力求从管理系统的角度确保竞赛表演行业的稳定。值得一提的是, 各个项目的管理中心是由原隶属国家体委的运动项目业务司局改制而成, 在性质上既是事业性行业管理部门, 也是代表单个运动项目的社会团体, 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这种特殊的性质构成, 使得各中心在本项目的行业准入、招商管理、竞赛组织、发展规划等各方面都有了微观管理的权限, 能够有效解决以往单项运动管理方面的职责越位、权限错位、管办不分、监督缺失等问题。
二、现存竞赛表演业组织机制下的弊病
(一) 产权划分不明
行政垄断的竞赛体育联盟, 是我国目前竞赛表演业组织结构的生产系统形式, 即由国家的体育行政部门及带有部分正副属性的相关协会 (或中心) 负责组织与基本经营管理, 并包含职业体育运动俱乐部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在行政垄断的大前提下, 我国的职业体育运动俱乐部按其运营资本来源差异, 可分为民办俱乐部和官办俱乐部两类。前者的投资方为民营资本, 投资者对俱乐部有绝对的主权。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北京奥神篮球俱乐部等都是这一类职业俱乐部的典型代表。官办俱乐部式产权不清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官办俱乐部的投资方为国营企业, 由各地方相关体育行政部门及国营企业共同管理运营。这种运营方式导致实体产权、所有权、人事权的分离与划分不清, 有时会因此阻碍俱乐部, 甚至整个运动项目行业的发展。
(二) 市场主体欠规范
职业体育运动俱乐部是竞赛表演业组织的主体, 是经工商管理部门及单项运动项目协会登记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在俱乐部的运营中, 理应按照市场经济的三大规律——竞争、价格、供需进行活动, 并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目前, 这一主体欠缺规范的表现主要有产权不清带来的管理混乱, 经营产品质量不一,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法制条令执行程度不足, 自我监管不完备等。
(三) 亟需丰富的职业俱乐部经营内容
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具备的各种无形资产, 是成功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共同特点。这些无形资产主要涵盖俱乐部的品牌价值、冠名权、场地及队服广告、媒体转播权、运动员转会等。国外的职业体育俱乐部, 其大半收入来自于媒体转播权的出售;而我国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在经营收益方面, 一半以上来自于赞助商的冠名与广告。国内俱乐部的这种收益模式, 极易受到赞助商更换、赞助金额不稳定等问题的困扰。此外, 国内的职业体育俱乐部, 对自身无形资产的开发程度明显不足, 不注重服务行销和关系营销, 忽略了俱乐部的CIS设计及品牌树立, 使俱乐部的发展受到资金的制约。亟需丰富的经营内容, 是决定我国竞赛表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我国竞赛表演业组织结构完善与发展途径
(一) 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
竞赛表演业的内部组织管理完善, 最主要的就是从明确责权入手, 解决产权不清的问题, 确保各职业俱乐部的法人主体地位, 给予俱乐部投资者行使自身合法权利的保障, 使其能够依法享有投入资产所带来的合法收益。此外, 还应注重行业内部决策机制、约束机制、奖惩机制、激励机制、管控机制等一系列管理机制的健全, 并切实按照机制规范与要求稳定行业发展, 激发更多来自于行业内部的正能量, 以行业的完善带动各俱乐部水平的提高。
(二) 外部控制机制的延伸
外部控制机制主要是指竞赛表演业行业外的发展环境的管控。就目前我国竞赛表演业的发展而言, 法规体系的落实、市场作用的扩大化、行业自律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增强舆论与公众的监督是优化外部环境, 提升外部治理机制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依靠法制化推动的同时, 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提升行业准入门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与人民大众的监督作用, 打造完整的外部管控体系, 是我国竞赛表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尹志华, 邓三英, 汪晓赞等.对我国职业体育联盟中有关竞争性平衡制度的分析[J].体育科研, 2009, 30 (2) :48-50.
竞赛表演市场 篇8
体育表演市场是体育产业的主要支柱。在北美、西欧、日本,其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都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列。虽然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还不到百年,但其发展速度远超过其它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的产值在4000亿美元左右。我国体育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到“十一五”末,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220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量比重虽有上升但仅为0.55%,与欧美发达国家有近10倍的差距。因此我国的体育表演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提升空间的市场。如何利用各种资源和优势开发体育表演市场,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课题。
2 竞赛性、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比较
体育表演是体育与表演相结合,以人体姿态、表情、造型和动作过程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体育内容为表演素材,融体育、音乐、舞蹈及表演于一体,为促进人体健康、体现体育情感、展示体育精神及反映体育生活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文化形式。根据体育表演的不同特点,有学者将其分为竞赛性、娱乐性体育表演以及健身性、竞赛性、娱乐性体育表演,本文则将其分为竞赛性、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两类。
2.1 项目形式比较
竞赛性体育表演的竞赛项目很多,很多人都认为当前存在所有体育竞赛都是表演,通常把把审美因素、艺术因素和运动员的技战术等三个方面作为决定比赛胜负关键因素体育运动项目称为竞赛性体育表演项目。如健美操、艺术体操、自由体操等不仅要求运动员完成情况,还要考虑到成套动作的艺术编排、运动员表现力和动作美观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表演时,基本上是按照国际比赛和国内竞赛规则要求,反映项目特点和个人技术水平,起到宣传体育和提高群众欣赏体育的水平。项目有(1)个人表演项目: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健美运动、花样溜冰、花样游泳、武术、跳水、技巧单跳、绷床等个人比赛项目。(2)双人表演项目:①双人对抗项目:拳击、摔跤、武术、散打、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击剑等双人项目。②双人配合项目:技巧双人托举、健美操、花样溜冰、体育舞蹈、花样游泳以及绷床同步项目表演等。(3)3人表演项目:技巧女子3人,健美操的男子3人、女子3人、混合3人,武术3人对打等(4)集体表演项目:技巧4人抛接、健美运动团体造型、艺术体操5人集体项目、健美操6人集体项目(男3与女3)、花样游泳4~8人的集体项目等。(5)成队争抗表演项目:各种球类运动的比赛项目、跆拳道,还有集健身、夺标、欣赏为一体的趣味体育比赛项目。(6)民间传统体育表演项目:跑马赛、放风筝、斗牛、马术、划龙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项目。
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是指以体育作为表演的素材,以演员自身为创作工具,一般动作强度不大,有很好的强身健体的效果,有较强的群众性,并从一定的角度反映当代人们对体育的情感和认识,提高人们的体育欣赏水平和参与体育的兴趣,使更多的人参与体育事业,更好地促进体育的发展。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有个人、双人、集体,甚至成千上万的群众作为演员,最大特点是,它不受国际比赛规则和健身规律的限制,而是以健身娱乐为目的,允许人们自行创新,改变服装道具和表演队形,达到所要表演的效果。例如团体操或者大型文体表演,大众广场健身舞、健身走、健身跑、太极拳、气功、武术以及各种徒手或持器械的体操表演(保健操、广播操、工间操)等。
2.2 经济效益比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等个人基本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保障,因此人们有能力、有条件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观看竞技体育表演或参与健身娱乐体育表演就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
体育竞赛表演是体育产业的主要支柱,在西方,这一块的收益仅次于体育用品和体育彩票,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在美国,每年均有1200余种体育比赛,仅门票收入就高达30多亿美元,如果加上各场比赛的广告收入、赞助费用及电视转播费用,其数额将会翻倍。体育竞赛表演不但自身有巨大的市场,还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带动旅游业、体育产品、体育建筑业等产业的发展。我国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存在着市场规模小、主体不规范、职业俱乐部和职业联赛产权不清、国外中介机构涉足国内赛事、国内中介机构滞后、专业化的体育竞技公司数量少、经营管理水平低等,是影响体育竞赛表演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还基本停留在企业单位组织或者小团队及个人自发的组织形式,体育消费集中在体育器材用品,体育服装场地门票等。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投入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的消费水平偏低,但从另一方面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3 社会效益比较
体育竞赛表演多是由职业运动员、准职业运动员或高水平业余运动员进行竞赛表演或对抗,它具有运动水平高、比赛激烈、比赛结果不确定性等特点,因而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强大的吸引力,较之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它更具社会影响力;更易发挥明星效应和榜样力量推广体育竞赛表演运动;更能使体育精神深入人心,在提高欣赏能力、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更具优势。
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多是由体育爱好者组成,或出于健身或出于娱乐等目的,此类体育表演激烈程度一般不如体育竞赛表演,运动水平也较前者低,对参与者运动素质及身体素质均要求较低,活动表演场所要求不高,因此参与者人数众多,易开展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活动,因而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较体育竞赛表演活动次数更多,覆盖面更广,遍及乡镇、社区等体育竞赛表演无法覆盖的地区。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是健身、娱乐、教育的综合体现。它既能宣传体育,激情观众,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又能使参与表演的人能实际体验体育的各种功能,并从中得到愉悦感。就健身和娱乐、丰富文化生活方面而言,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较体育竞赛表演更具普及性和效果,有助于民众健康水平、文化素质和幸福指数的发展,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落实,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2.4 大众参与程度比较
体育竞赛表演的主体部分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比赛成员构成。体育竞赛表演的组织机构包括比赛的组织者、中介机构、体育经纪人、参加比赛运动队所属的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竞赛表演的服务部分是指各种体育场馆,为体育竞赛表演提供表演场所,是服务于体育竞赛表演的基本设施。体育竞赛表演中最众多的参与者就是观众,但参与的观众往往受项目喜爱程度、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因不受国际比赛规则和健身规律的限制,而是以健身娱乐为目的,所以大众参与较多。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的团体操表演,以城市、节庆活动为主题的健身跑、龙舟赛或者各种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游戏表演如:抛绣球、放风筝、摔跤、射弩、溜冰等,具体到社区街道和乡镇文体站以及社团、协会、俱乐部开展的大众广场健身舞、健身走、太极球、太极扇、气功等都是表演性很强的健身娱乐性群众体育活动。特别是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多,这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和发展的。
3 结论和建议
1.体育竞赛表演能吸引更多的民众爱好并参与体育表演运动,成为健身娱乐的参与者,壮大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的队伍,而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能让更多的人成为体育竞赛表演的潜在观众,为体育竞赛表演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奠定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我国体育表演市场的发展。
2.体育竞赛表演应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增强体育竞赛表演趣味性和表演能力,寻找各种途径来提高体育竞赛表演的激烈程度和增加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以达到增强体育竞赛表演观赏性之目的,体育竞赛表演应尽可能多的组织竞赛表演活动,增加表演活动覆盖面,将现场表演和电视直播、转播、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体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应努力提高健身娱乐者的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动作的规范性,增加表演和健身的效果,吸引更多的民众加入到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的队伍中来,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还应多组织参与者观摩学习体育竞赛表演或请体育竞赛表演的教练员、高水平运动员来社区俱乐部指导,以利于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市场更好的发展。
摘要:从项目形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众参与程度对竞赛性、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能让更多的人成为体育竞赛表演的潜在观众,而体育竞赛表演能吸引更多的民众爱好并参与体育健身娱乐表演运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我国体育表演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表演,竞赛性,健身,娱乐,比较
参考文献
[1]王凤仙,雷波,杨丽芳.我国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现状及开发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5).
[2]王伯超,王伟超.竞技体育表演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10,(7).
[3]马鸿韬,李敏.体育表演艺术概念及分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
[4]任春香,张杰.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宏观环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4,(5).
[5]谢弥青.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