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竞赛表演市场

2024-09-22

啦啦操竞赛表演市场(精选3篇)

啦啦操竞赛表演市场 篇1

摘要:以文献法结合问卷调查访问,对啦啦操竞赛表演涵义界定并对及其市场的组成、类型等进行研究,通过SWOT分析得出福建省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现处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表明:福建省啦啦操竞技表演赛事较全,普及力度较好,项目受大众喜爱,适合全民健身,但赛事环境较差,赛事评分体系无法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项目经费需求与收入不成比例等。针对存在问题就目前体育产业日趋火热的机遇下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为我省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SWOT,福建省,啦啦操竞赛表演市场

啦啦操作为从校园发起的新兴集体运动项目具有较强的表演功效,刺激社会公众的审美需求,适应商业性的市场环境,因此可发展并逐步规范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在训练、竞赛和表演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啦啦操竞赛表演业作为未来的啦啦操产业主体之一, 它的发展一方面会促进啦啦操俱乐部社会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 啦啦操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可带动健身娱乐业、啦啦操信息服务业、啦啦操俱乐部经理、啦啦操品牌用品销售等发展。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尚不成熟,制约了其市场的发展。通过对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提供理论支持,以期推动啦啦操的市场化运作,拓宽其表演的市场空间,最终促进该项目的持续发展。

1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的涵义及类型

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从广义而言可定义为:以各种啦啦操竞技项目为主,通过赛事形成相应的啦啦操俱乐部等经营实体,以运动员的竞技表演作为满足社会及公众需求的基本商品或提供项目服务等,称之为啦啦操竞技表演业。任春香在《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宏观环境研究》中将目前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体育项目的产业经营类型分为3种:产业化实体型、半产业化实体型和非产业化实体型[1],根据啦啦操群众基础广泛,社会影响大,观赏性强,商业开发潜力大等特点,应属于半产业化实体型,同篮排足等奥运项目共受大众热爱,是我国目前体育竞技表演市场的主流经营项目。

2福建省啦啦操竞赛表演市场优势分析

2.1赛事类型全,普及力度高

目前福建省啦啦操赛事按照比赛的级别和类型分类主要有: 有教育局主办的校园青春活力健身操大赛;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福建省啦啦操联赛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全国啦啦操联赛等省市级啦啦操赛事,较为多样的赛事使目前啦啦操在推广宣传上具有一定优势。在2014年啦啦操首次被列入到四年举办一届的福建省运动会项目中,参赛对象为福建省各大高校,按照学校性质分为甲组(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组),乙组(体育院校组)和丙组(专科院校组),参赛队伍均为在校大学生。调查发现在福州站联赛上参与的学校有36所,人数已达1623人,说明啦啦操在校园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学校的啦啦操赛事作为商业运作具有基础性和可行性, 在商业合作中衍生出具有啦啦操特色的各类俱乐部势必将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推向市场前沿。

2.2啦啦操项目形象佳,适合全民健身

诸如青岛啤酒“炫舞激情”以及健力宝亚运啦啦操宝贝选拔赛等商业赛事日渐在我省盛行,即满足观众观赏需求,又具有盈利手段和渠道,这些都是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的雏形。在对2014年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福州站的观众(以高校师生为主)的调查中发现:观众观看啦啦操竞赛表演,表示非常喜欢观看的占63.2%,表示一般的占30.7%,表示不感兴趣的占6.1%,说明啦啦操赛事自身的观赏性较高,易让观众接受并乐意观看。颜丽君在《包装与表演视域下啦啦操运动的商业价值分析》表明啦啦操项目的形象包装包括服装美,道具多样,化妆专业,并且在表演价值上具有很高的运动技术和舞蹈艺术性,适应大众审美价值,引领时尚体育文化(2)。说明啦啦操的竞技性与表演性可以完美融合,形成特有的啦啦操市场价值,从而在竞技表演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在2014版中国啦啦操规则中,既体现与国际接轨的啦啦操动作规则要求,又融合了我国特有的文化特色,将少儿舞及广场舞纳入到啦啦操赛事的范畴,势必将啦啦操推向全民健身之路。

3福建省啦啦操竞赛表演市场劣势分析

3.1重赛事、轻观赏,主成绩,次表演的啦啦操环境

在观看的次数的调查中发现,平均一年观看三次以上的的人数占27.6%,仅观看一次的占43.2%,第一次观看者占29.2%。且观看者89. 6%均为在校学生,说明,啦啦操赛事在高校组织过程中受除学生外的认识程度不高,因为组建的竞赛队伍大多数以获得优异成绩为目的,许多赛事中的“观众”即是自身参与竞赛的其他队队员,真正通过赛事宣传而到到观看的观众仅少数,表明福建省目前在啦啦操赛事竞技表演性上宣传不足,过度注重比赛比赛的结果而忽略赛事本身具有的表演娱乐性,这与没有相应的市场组织机构和市场运行机制相关,因此,建立健全的赛事宣传组织和推广机构可作为将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带出胡同,走向大道的主要思路。

3.2啦啦操赛事包装经费高,与经济水平不成比例

目前我省参与竞技的啦啦操队伍人均24人,人均300元的比赛服装和250元的专业啦啦操鞋,占据学校部门主要的经费之一,相比同在校园开展的篮排足等球类项目,属于高经费支持项目。在校园师生对啦啦操竞赛表演门票承受价格的调查发现:认为10元以下合理的占48.8%;认为10~20元合理的占33.4%;认为20~30元合理的占12.3%;30元以上占5.5%。表明,福建省啦啦操赛事还没有达到用较高的价格来吸引广大师生参与观赏的高度,侧面反映目前福建省对于竞技表演的观赏意识较为淡薄,大多数人对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承受能力较弱。

3.3各有所爱的主观打分项目,很难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啦啦操竞赛作为由裁判直接“决定”的项目,往往用一组分数来衡量该竞技或表演的质量,每个观众欣赏的角度不同,自己心目中认可的美的价值和体现亦不同,不同于球类的直接对抗形成的“你攻我守”的精彩局面。说明啦啦操在竞技表演市场的开展中对抗性不足,“竞技、对抗” 的因素不足以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因此,根据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制定符合观赏价值同时又满足广大观众需求的新型打分体系或可挽回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单薄的局面。

4福建省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面临的机遇与威胁

4.1机遇

我国计划经济改革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渐转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改革促进体育产业的日趋火热,加快了体育项目市场化的进程。为啦啦操项目市场的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自2013年开始由福建体育局和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六大联赛中啦啦操占得一席之地。 2014年10月开展的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啦啦操亦作为大学生部比赛项目。表明啦啦操受到到省内相关部门及校园的高度重视,福建省体育局9月出台体育竞技表演市场扶持文件将进一步推动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的发展进程。

4.2威胁

应试教育制度的制约成为啦啦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在高考体制下中小学学生一般很难持续在校园开展,普及力度受到影响。而相对球类项目竞技表演市场具有更长久积淀,项目认可度和熟识度更易被观众接受。在与之竞争市场资源中或不占优势,必须行成特有的文化产业结合下的竞技表演市场才能在项目赞助,观众市场,消费群体中有立足之地。

5建议与对策

(1)引进培养体育市场管理专业人员,加强啦啦操表演市场的基础稳固。结合我国国情和福建省特点,建立啦啦操职业俱乐部, 并进一步完善运营和管理体系,加强投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从而保证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稳固发展。

(2)打造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的品牌,积极开发适合各种消费人群的啦啦操市场,例如广场舞和少儿舞蹈的引入,突出本土特色,将省内各地市县特有的舞蹈融入其中,打造具有福建省特色的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并将这种独有的地域特色的啦啦操表演推向全国乃至国际舞台。

(3)提高吸引投资力度、扩张产业宣传面,以“起点高、投入大、 出精品”的推广理念,面向全省实施消费推进战略。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将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推向电视,网络等媒介,借助媒体的赛事转播等方法加大宣传力

(4)建立动态营销系统,把握啦啦操发展趋势。啦啦操市场营销活动的管理者、决策者应该随时了解分析最新体育竞技表演市场信息,综合所有赛事的变化因素,制定平衡机制,无论是啦啦操演出或竞技表演市场具体的营销手段都应适时而变,在市场导向下把握啦啦操发展的主流趋势,从而调整最佳营销推广策略,推动啦啦操竞技表演市场的发展。

我国啦啦操竞赛发展研究 篇2

1.1、研究对象

我国啦啦操运动竞赛。

1.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中国啦啦操官方网站、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等, 以“啦啦操”为关键词搜索相关的文章, 并搜集整理两操协会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发布的关于啦啦操比赛的红头文件。

(2) 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是论文研究中的基本方法之一, 是实用性很强的方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啦啦操运动的定义

啦啦操运动是一项新兴的具有活力、热情并体现团体精神的运动项目, 1998年传入我国, 发展初期国内对啦啦操文化的传播很少。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对啦啦操运动下定义: 啦啦操运动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 通过运动员集体完成复杂、高难的基本手位与舞蹈动作、项目特有难度、过渡配合等动作内容, 充分展示团队高超的运动技能技巧, 体现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并努力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 并将啦啦操运动分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我国的啦啦操竞赛是在原有项目文化背景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舞蹈啦啦操为主的运动。

2.2、啦啦操竞赛发展历程

十几年来, 啦啦操运动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 波及全国20多个城市, 推广阵地主要是学校, 全国部分大中小学已设置啦啦操课程或体育课中的啦啦操, 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 目前我国啦啦操竞赛的发展是由两个组织机构领导即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分会和全国啦啦操竞赛委员会, 在两者的领导下进行不同的啦啦操赛事。

(1) 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分会举办的啦啦操竞赛。

1998年, 啦啦操运动首次传入广东, 作为我国啦啦操运动开展鼻祖的中国健美操艺术体操分会在2001年举办了 “冰红茶”首场正式啦啦操比赛, 揭开了我国啦啦操竞赛发展的序幕。 此后每年在两操协会的领导下, 啦啦操举办全国啦啦操锦标赛, 竞赛形式单一, 对于项目的推广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举办啦啦操竞赛的名称不一致, 影响赛事的品牌和影响力, 竞赛参与人员的层次和水平较高, 不利于赛事的大众化普及;竞赛规则根据不同项目参照不同的竞赛规则, 适应国内竞赛的发展。

(2) 全国啦啦操竞赛 (推广) 委员会举办的啦啦操竞赛。

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将啦啦操列为全国比赛项目, 并将啦啦操管理交给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 为筹备北京奥运会啦啦操展示表演活动, 先后在全国20多个城市开展啦啦操选拔赛, 并在2008和2009年成功举办了两届啦啦操锦标赛, 参与的队伍主要是高水平。 为了啦啦操在全国的普及和推广, 2010年初步设置了6个赛区, 赛区以城市为主, 从2010年秩序册观察参赛队伍很少。 由于管理不完善, 影响项目的发展, 由此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设立全国啦啦操竞赛 (推广) 委员会, 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直接管理, 其主要负责啦啦操在全国的推广、培训、赛事等, 同时与南京新恒鼎体育推广公司合作, 正式设置了全国啦啦操联赛机制, 主要包括系列赛、锦标赛、冠军赛、总决赛、 中国公开赛。 从2010-2013年全国赛区不断增加, 有6个发展到17个, 参赛城市不断增加, 并扩大培训力度。近几年的发展看出赛事类型丰富, 涉及面广, 参与人数不断增长;竞赛规则方面,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根据我国啦啦操发展的情况, 制定和颁布了《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 涉及到啦啦操的定义、 分类、基本知识及比赛评判标准等内容, 为我国啦啦操竞赛的规范、 科学发展提供了保障。

3、结论

3.1、丰富的赛事类型是项目推广的有效手段

比赛是项目推广最好的形式, 比赛与项目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相互促进。 项目类型的单一影响推广效果, 具有多种类型的赛事可扩大参与面, 更好实现全国发展的趋势。

3.2、统一完善的竞赛管理体制是啦啦操运动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啦啦操竞赛的组织管理机构被建立, 独立负责啦啦操的竞赛 (推广) 事务, 使管理专业化。

3.3、全国啦啦操竞赛委员会以城市为中心的模式适合当前啦啦操的推广和普及

随着啦啦操运动发展和运动员需求的增加, 竞赛体系需要加以调整, 建立不同层级的啦啦操竞赛, 然后逐层晋级的形式, 不断增加学校———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竞赛层次, 从而扩大参与面, 加大啦啦操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培训以适应发展需求, 最终达到丰富校园文化, 增强体质, 项目的广泛发展。

参考文献

啦啦操竞赛表演市场 篇3

1 舞蹈啦啦操的定义及分类

表演服装是舞蹈啦啦操表演中起着对人体装饰和保护的工艺品,它与色彩比例搭配、场地背景灯光、造型结构、民族孕育等艺术魅力因素相结合,创造出适合舞蹈啦啦操所展示的青春活力,魅力四射,并直接关系到裁判员的第一印象、体现民族内涵、展示本队风格等演出效果。

舞蹈啦啦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运用多种舞蹈元素的动作组合,结合转体、跳步、平衡与柔韧等难度动作以及舞蹈的过渡连接技巧,通过空间、方向与队形的变化表现出不同舞蹈风格与特点,强调速度、力度与运动负荷,展示运动舞蹈技能以及团队风采的竞赛项目。分为花球舞蹈啦啦操、爵士舞蹈啦啦操、街舞舞蹈啦啦操、自由舞蹈啦啦操[1]。

花球舞蹈啦啦操是成套动作手持花球(团队手持花球动作应占成套的80%以上)结合啦啦操基本手位、个性舞蹈、难度动作、舞蹈技巧等动作元素,展现干净、精准的运动舞蹈特征以及良好的花球运用技术、整齐一致、层次、队形不断变换等集体动作视觉效果。花球舞蹈啦啦操的技术特征主要体现为肢体动作通过短暂加速、制动定位来实现啦啦操特有的力度感;动作完成干净利落;在运动过程中重心稳定、移动平稳,身体控制精确、位置准确并通过动作的强度和快速发力突出运动舞蹈的特征[1]。

爵士舞蹈啦啦操是成套动作由爵士风格的舞蹈动作、难度动作以及过渡连接动作等内容组成,通过队形、空间、方向的变换,同时附加一定的运动负荷,表现参赛运动员的激情以及团队良好运动舞蹈能力。动作技术特征主要体现为肢体动作由内向外的延伸感;通过延伸制动实现爵士舞蹈啦啦操持有的力度感;通过动作的松弛有度的强度突出运动舞蹈的特征[1]。

街舞舞蹈啦啦操是成套动作由街舞风格的舞蹈动作为主,强调街头舞蹈形式,注重动作的风格特征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律动与控制,要求动作的节奏、一致性与音乐和谐一致,同时也可附加一定的强度动作,如包括不同跳步的变换及组合、或其他配合练习。街舞舞蹈啦啦操的技术特征主要体现为肢体多关节动作短暂加速、制动定位来实现特有的力度感;动作完成干净利落;身体控制精确、位置精确并通过动作的松弛有度的强度突出运动舞蹈的特征[1]。

自由舞蹈啦啦操是以某种区别于花球、爵士、街舞的形式出现,同时具有啦啦操舞蹈特征的其他风格特点、形式的运动舞蹈,如:各种具有民族舞风格特点的运动舞蹈[1]。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该文以啦啦操竞赛规则(2014年版),2014~2015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湖南站)90支代表队的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啦啦操运动发展体育著作及文献期刊和服装设计基本元素相关国内外文献70余篇,通读啦啦操竞赛规则(2014年版),关注全国啦啦操网站,浏览百度、搜狐网页寻求资料,查阅大量的美学专著、服装设计专著,为此论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参与及观看2014年~2015年的全国舞蹈啦啦操联赛(湖南站),并记录各参赛队表演服装特点。借此机会采访了啦啦操知名教练员及裁判员,虚心请教啦啦操表演服装在比赛中的作用,裁判员主观因素与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相关回归分析,为该文的理论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2.2.3 录像解析法

反复观看2014年~2015年的全国舞蹈啦啦操联赛(湖南站),分析并对比各参赛队表演服装与该代表队成绩特点,记录各参赛队服装造型与款式、色彩与比例分析、装饰与结构元素、图案与面料元素的特点。为该文的问题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2.2.4 数理统计法

对2014年~2015年的全国舞蹈啦啦操联赛(湖南站)90个代表队中参加舞蹈啦啦操项目的表演服装进行统计,并根据其所报具体项目表演服装归类,运用SPSS统计其运动成绩。同时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切实际地结论和建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服装造型与款式

造型与款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它是在舞蹈啦啦操特定的空间,以一定的线、面、体形状,呈现出啦啦操独有的艺术形象。通过形体塑造、服装款式设计,充分显现啦啦操神采,表现其运动项目动作控制精准、短暂加速、队形变化、整齐一致的力度感。根据调查发现,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造型过于单一,款式陈旧,不具备多样性的特点。87.3%的教练员服装来源店面、网购、借用,没有创新性,不能完美地展示运动员优美线条,只有12.7%的教练员是根据风格选用或量身定做表演服装,这一现象难免会出现“撞衫”的尴尬场面。使裁判员出现视觉的生理及心理疲劳。

3.2 色彩与比例分析

在服装设计中,不同的色彩与比例调和形式会给裁判与观众以不同的感觉,裁判员在花球啦啦操比赛中连续受到多种色彩刺激后会产生审美疲劳。

据调查显示,在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中,红色服装是比较普遍的颜色,占了47.8%,红、蓝、黄三种颜色的表演服装一共75.7%。这三种颜色能够表达花球舞蹈啦啦操感情的炽热、情绪的激动,给人一种充满欢快、喜庆活跃气氛的场景。但是过多的红、蓝、黄给观众一种眼花缭乱的错觉,在心理方面也会有排斥的情绪。色彩和比例不和谐,颜色过于普遍,与舞蹈风格不符合,未能给裁判员深刻印象。

3.3 装饰与结构元素

装饰与结构元素是辅助搭配元素,是花球啦啦操表演服装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根据调查,发现2014年~2015年的全国舞蹈啦啦操联赛(湖南站)中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的装饰单调,搭配不合理,脱离服装与形体之间的关系,没有起到扬长避短的效果,欠缺符合风格元素。

3.4 图案与面料元素

新规则规定禁止渲染暴力、种族歧视、宗教信仰以及性爱等内容[1]。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的图案元素中也禁止有以上内容,在比赛过程中,图案没有变换、位置不显眼,图案面积过大,面料光泽不醒目、不吸汗、过硬,不利于运动员发挥。

4 新规则导向下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的艺术设计对策

4.1 服装造型与款式

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中所要表达的精神、理念、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等,都应与舞蹈啦啦操主题相结合。根据舞蹈啦啦操特点选择适合其风格的服装,花球舞蹈啦啦操选用X型表演服装,充分体现出身体各部分的快速制动,短暂发力的独特风格,更加剧了力度感,给人一种青春活力、干净利落的个性化表现;爵士花球啦啦操选用紧身型表演服装,连体服,长裤紧身等更加表现出运动员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超强的运动技能,肢体动作由内到外的延伸感,给裁判员一种潇洒、高雅之美;街舞舞蹈啦啦操应选用A、H型表演服装,既可以体现时尚潮流嘻哈、有个性化,还可以提高舞蹈效果、渲染气氛;自由舞蹈啦啦操根据其表达的形式选择适宜造型与款式,如:选用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装和最能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舞蹈相结合,给人一种与主题紧紧相扣的意蕴,增加了审美价值[4]。

4.2 服装色彩与比例

为了缓和心理上的知觉平衡,色彩补充(色相、明度、纯度)会取得画龙点睛、相得益彰的神奇作用。红、蓝、黄三种颜色给人以兴奋感与花球舞蹈啦啦操、街舞舞蹈啦啦操富有朝气、烘托热闹气氛的风格相结合。花球舞蹈啦啦操活跃场面气氛,热情澎湃,激情四射,具有强烈的表演震撼力,同时要注意与花球颜色搭配,选择相适宜配色的花球,反差不宜过大;街舞舞蹈啦啦操有着动感、酷、帅的活力风格,黄色、黑色更能彰显它独具匠心的美学价值;爵士舞蹈啦啦操凸显了本身性感、松弛有度的特点,紫色、黑色可使爵士舞具有妩媚和性感的意味;自由舞蹈啦啦操区别于前三者,它是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展示,多与民族文化、舞蹈艺术和地域性结合,如印度舞多采用黄色服装,苗族舞蹈多采用红色与银色相调和等等,自由舞蹈根据其风格选用其适合的颜色。颜色选用要考虑背景、场地等因素,避免和背景、场地同一色调。

服装色彩除了因舞蹈啦啦操其特点进行设计,还要根据色彩之间比例的调和因素来进行,色彩和比例能让人们通过视觉产生联想从而引起心理作用。(1)对比性,设计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可利用对比性,如红、绿同时对比,则红色更红,绿色更绿,当各种彩色和黑色同时对比时,色相均趋向于明度更高的同种色。(2)匀称性,多以混合颜色为主,舞蹈花球啦啦操中最常见的是红色与白色的比例、黄混银、蓝混银、红混绿等搭配颜色,银色在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作配置作用越来越广泛,将其用在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设计中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4.3 装饰与结构元素

花球、爵士舞蹈啦啦操适用裙摆比较短的,不宜过长的紧身表演服装,可提高表演者的形式美;街舞舞蹈啦啦操不适宜穿裙子展示;自由舞蹈啦啦操可依据自己的舞蹈风格选用适宜长度的裙子,可以是长裙,也可以是短裙。

4.4 图案与面料元素

图案的装饰部位也应根据舞蹈啦啦操造型而定,尽可能在人体活动时易展示的部位,例如胸前、大腿前侧,给人带来一种醒目的感觉。这些图案形成了大多数表演服装的基本形象,一般来说图案因素在表演服装中只是起点缀作用,因此在设计表演服装时应注意图案面积不大于主色面积。

舞蹈啦啦操为了表现手臂与各关节的快速制动效果,服装既要舒适又要质量。舞蹈啦啦操表演中速度感、方向性要求有良好伸展性与复原性的面料,避免太过生硬的服装,不利于展示花球啦啦操大强度、大幅度的艺术表演,面料要施展肌肉、线条的美、骨骼屈伸程度,选择适宜面料在表演中至关重要,更有利于成套动作的完成。

5 结语

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的造型与款式是根据其本身的主题去思考,造型与款式要多样化,完美的展示出运动员的优美线条,给裁判员一种美的感受。

色彩新颖、比例协调、符合风格的服装能让观众通过视觉产生联想从而引起良好的心理作用,能给裁判员深刻印象。

服装的装饰与结构丰富多彩,服装与形体相联系,具有时代气息,为比赛获得更有利主观因素,以此体现舞蹈啦啦操美的艺术风采。

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在比赛过程中,图案要创新,独具特点,位置显眼,图案面积适宜,面料舒适有利于运动员发挥,能吸引裁判员的目光,从而更有利的获取比赛高分。

摘要:根据啦啦操竞赛规则(2014年版),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作细化研究,通过服装造型与款式、色彩与比例分析、装饰与结构元素和图案与面料元素,科学研究符合舞蹈啦啦操艺术风格的表演服装,教练员能够通过本文艺术设计出符合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并正确选用符合自己舞蹈啦啦操风格的服装。真正具有独创风格的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能够给裁判员和观众产生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为比赛获得更有利主观因素,以此体现舞蹈啦啦操美的艺术风采。

上一篇:团委活动下一篇:中国古代审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