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性啦啦队

2024-08-24

表演性啦啦队(共4篇)

表演性啦啦队 篇1

1 前言

在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全名星啦啦队锦标赛暨2007年世界啦啦队锦标赛选拔赛”中,各队选手展露头脚。从这次的比赛以及近几年国内啦啦队的比赛录像,并结合近几年美国啦啦队的比赛录像比较,我国的啦啦队与美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本文以2006年首届中国全名星啦啦队锦标赛的全体参赛啦啦队员为实验组,以2006年美国啦啦队全名星赛的全体啦啦队员为对照组,通过观看录像对中美啦啦队啦啦队员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力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美啦啦队文化背景的迥异,从中找出差距,为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发展提供借鉴。

2 中美啦啦队啦啦队表演表现力的差距

2.1 不同技术风格引起的啦啦队表演表现力的差异

技术风格特指啦啦队运动所特有的技术风格,不同于健美操和舞蹈,它更加体现动作的速度与力度运用,技术风格的评分标准满分为10分[1]。在对首届中国全名星啦啦队锦标赛前六名的队技术风格得分的统计中发现(表1),两个最高的是8分,其余四个队是7分、7.5分不等;而美国的啦啦队员技术风格的得分前六名队伍就有四个队10分。体育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啦啦队员技术风格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整体,忽视个体,致使在动作过程中啦啦队员缺乏独特的技术风格,而美国啦啦队员注重个性展示,把比赛当作自我表现的舞台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场所,从而把技术风格、表演表现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2.2 迥乎不同的难度动作引起的啦啦队表演表现力的差距

从新规则来看,舞蹈啦啦队成套中难度分3类:平衡转体类、跳跃类、踢腿类,3类难度动作中每类至少出现一次;技巧啦啦队成套中难度分4类:翻腾类、托举类、金字塔类、抛接类,4类难度动作中每类至少出现一次。成套中最多出现15个难度[1]。在中美啦啦队员难度动作编排及完成情况统计中发现(表2),中国啦啦队员在动作难度上存在几种不足:一是难度过大超过运动员的实际能力,在完成过程中他们很吃力地去很标准地完成动作而顾不得表演表现力;一种是难度系数较小,不能很好地在难度上体现表演表现力;一种是难度动作系数有但动作不到位,以致于影响表演表现力。相反美国啦啦队员在难度动作选择上很准确,从而给观众一个很强烈的互动效果,每个啦啦队员把难度动作完成得令人叫绝。

2.3 技术水平的不均衡性引起啦啦队员表演表现力的差距

从比赛实况来看,我国部分啦啦队员的身体技术水平相对美国来说不相上下,问题在于不能在技术过程中用同样高水平的表演表现力去完成。由于中国单一的培养途径导致啦啦队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美国啦啦队之所以长期雄居世界之首,就是因为它具有雄厚的人才基础,美国小孩一般从6岁开始接触这项运动,在中小学阶段接受基本功训练,高中是全面提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阶段,对技术的精雕细刻正是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

2.4 完成质量的差异性引起啦啦队员表演表现力的差距

完成质量是指整套动作过程中啦啦队员确保身体姿态和手位、技术技巧、难度动作、道具运用、动作清晰、动作力度、一致性、表现力、音乐合拍等应正确完美地完成。通过与美国拉拉队员的比较发现(表3),提高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减少比赛中的失误,从而让选手有时间和精力去把握表演表现力这方面,是国内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美国啦啦队员的成套动作完成质量很高,这样在表演表现力方面美国选手就把握得很到位。

2.5 特定动作难美的欠缺性引起啦啦队员表演表现力的差距

特定动作是指成套动作中的特殊规定动作,它必须在成套中出现,每缺少一类特定动作减1分。新规则规定,成套中必须出现一组4×8拍的对比组合动作;必须至少出现一次4×8拍啦啦队基本手位组合;队形变化不得少于5个;必须集中出现一组6×8拍个性舞蹈组合;舞蹈啦啦队成套中每个8拍必须出现一次方向变化;每4个8拍中必须出现1次方向变化;技巧啦啦队成套中必须出现一组原地跳跃组合动作。从国内外的比赛情况来看(表4),中国的啦啦队编排刻意地去准备特定动作而显得过分僵硬化,过分强调特定动作而使有些地方的编排显得牵强致使动作间的衔接不合理。相反,美国啦啦队成套中特定动作的安排就显得自然、合理,完成过程中很轻松地通过个人特殊的技术风格把特定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

2.6 成套编排创造性的不同引起啦啦队员表演表现力的差距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啦啦队发展时间的不同等种种原因,导致教练员中美教练员在编排、组织、训练等一系列的工作中能力上的极大反差。美国啦啦队成套动作的编排体现出动作素材的多样性和创造性,通过多样性和创造性展示成套动作的复杂性和艺术价值;成套动作体现出鲜明的表演主题,每个和每组动作的过渡连接体现出合理性、独特性、团队整体性,包括难度之间的过渡与连接。而中国教练员在创编时缺乏创新,内容单一、保守。

2.7 综合修养的外显不一致性引起啦啦队员表演表现力的差距

随着国际啦啦队运动向着难、新、力、美方向的不断发展,啦啦队员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对啦啦队员的综合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啦啦队员才能把握技术的全面性。中国由于训练体制的不同而使啦啦队员综合素养参差不齐,从而影响啦啦队员的运动智能、技术水平等。相反美国的完善、系统、科学的训练体系使啦啦队员的综合素养在比赛过程中明显高于国内啦啦队员,而这直接影响他们比赛当中表演表现力的发挥。

3 中美啦啦队文化的差异

3.1 教练员因素

3.1.1 “文化匮乏”与“文化饱和”的差异

啦啦队运动在美国应运而生,经过百余年的不断创新、完善,啦啦队运动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科技、文化、艺术寓于一体的特殊啦啦队文化财富;美国啦啦队的“文化饱和”现象使教练员的综合水平非常高,直接影响到构思——编排——训练——组织——宣传——赞助等一系列工作。相反受“静止观”的影响,初期的中国啦啦队推广面极窄,竞赛活动较少,整体水平较低;在宣传、培养、选择、规则制定、专项训练等方面不具有完善的运作机制;还没有发展成为全球性科技、文化、艺术寓于一体的特殊啦啦队文化财富。国内啦啦队的“文化匮乏”现象直接影响教练员的综合专业水平。

3.1.2 “个体观念”与“整体观念”的差异

美国是一个由大部分移民组成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构成了一种“杂交文化”,形成了美国文化特有的“个人本位,富于创造,多元杂交”的文化特征。在这种文化影响下,激励啦啦队员在此项目上的创造欲望和表现能力,也激励教练员的专业水平,这是美国啦啦队技术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和谐”这一文化核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平衡性、整一性、封闭性和守常性”的文化特征。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我国啦啦队注重已知的概念和传统习惯,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跟随思维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练员的创造能力,从而影响了我国啦啦队项目整体水平的提高。

3.2 啦啦队员因素

3.2.1 “整体荣誉”与“个体利益”的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整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务与责任,轻视个体权利。西方文化注重分析思维而导致了注重个体,也就产生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个体主义、自由主义的哲学观点。中国人认为,啦啦队运动是一项为国争光的比赛项目,从训练到比赛,从队员到教练都有板有眼,强调团队配合,很少看到激情四射的比赛,中国人将啦啦队定性为以研究名次、成绩等“物化”成分为主的“和谐整一”的比赛项目。美国人把啦啦队场当作自我表现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注重个性展示,每人都尽情表现自己的高超技术,其次才是比赛。

3.2.2 “和谐对称”与“矛盾斗争”的差异

西方人非常重视通过各种锻炼来培养青少年的顽强坚韧,机智敏捷的意志品质。美国人认为,啦啦队运动是无声的战场,是战斗,是体现个人价值的场所。中国人受“和谐对称”的影响,认为啦啦队运动是交流的场所,是友谊,先团结后比赛,提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的口号,限制了球员的个性展示。

3.3 社会因素

3.3.1 “应试成材观”和 “素质成材观”的差异

由于“成材观”和“教育体制”的不同,而出现了中国的“应试成材观”和美国的“素质成材观”。中国的学生从小“重文轻武”,而美国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成为考试的一部分,他们多元化的成材模式致使各个阶段的学生投入到该项目的训练当中。这就形成了队员素质间的差异,也是影响啦啦队员表现力的主要问题所在。随着啦啦队运动的不断演进,只有较高文化水准的队员,才能理解并把握住一流的技术规律,掌握规律才能提高,缩小我国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

3.3.2 “举国体制”与“个人投资”竞技模式的差异

在我国,从建国初期就成立了“举国体制”,该体制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竞技培养模式,体育项目的投资、个人项目的发展都是计划的需要,啦啦队及其文化的培养缺乏社会的养分和成长环境。而在国外运动员的兴趣培养、训练投资和教练员的聘任费用都是运动员私人投资,通过俱乐部走向职业化。中美这种培养模式的不同造成运动员的个人爱好与主观能动性差异极大,从而导致中美啦啦队综合水平和文化有很大差距。

4 结论与建议

中美啦啦队文化在融合中碰撞,中美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导致两国啦啦队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只要我们善于发现问题,就一定能借鉴别人,注重啦啦队员智慧、意识形态、个性修养、体能、技能、能力等诸多因素综合实力提高,提高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啦啦队后备人才,并全面提高啦啦队队员的文化素质,同时应加快啦啦队市场的开拓,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啦啦队运动的商业价值,促进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的啦啦队文化,就一定能将中国啦啦队运动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要:本文从技术风格、难度动作、技术水平、完成质量和综合修养等方面入手,对中美啦啦队赛场啦啦队员表演表现力进行比较,得出啦啦队员表演表现力的差距在于中美啦啦队文化存在着差异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缩小中美啦啦队员表演表现力差距的对策,为吸取美国啦啦队文化的经验,提升我国啦啦队文化层次,为把我国竞技体育职业联赛打造成精品赛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啦啦队,中国,美国,表演,表现力,分析

参考文献

[1]徐中秋,邱建钢.2006-2009国际全名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于涛.历史必然性与中西体育的分殊与融合[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1).

[3]曲毅.体育运动的全球化[J].体育学刊,2002,(5).

[4]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5]邱亚军,吴丽华.竞技健美操啦啦队员的表现力及其培养[J].体育文化导刊,2003,(9):36-37.

[6]赵秋爽,周卫.啦啦队的音乐和动作的选编初探[J].体育科学研究,2004,(3):64-66.

[7]杨玲.试论体育演进的思想线索[J],体育与科学,1996,(6):35-37.

[8]陈文华.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9]胡小明.体育美学(再版)[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表演性啦啦队 篇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视频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选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兰州交通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郑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福建农业大学、沈阳体育学院、东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30所高校的36场运动会开幕式啦啦操表演为研究对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演员特点

经统计在参演人数方面,(如表1)仅有10%的高校运动会开幕式啦啦操表演在50人以下,100人以上的占了58%,其中32%的啦啦操表演人数在200人以上,最多的达到了500人,队伍呈散点队形站开之后,从视觉效果上就很震撼,这说明运动会开幕式中的啦啦操表演演员数量直接影响整体效果。另外,调查36场表演发现,有男生参与演出的共有5场,占19%,表明目前高校啦啦操表演队伍仍然以女生为主力,但不可忽视男生在表演中的作用,点睛之笔多在男生。

2.2、音乐特点

啦啦操音乐结构形式的核心元素主要包括音色元素、音程元素、节奏元素、节拍元素和速度。啦啦操动作复杂,元素众多,队形变化较快,动作主要选编自爵士舞、拉丁舞、体操、街舞以及健美操等项目的精华融入到整套的动作中。红花还需绿叶配,一场成功的的表演,所配背景音乐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根据编者的理念,多采纳不同艺术类型、各种动感舞曲和现代音乐,进行剪接而成。在啦啦操编排中,要求将每一个动作造型、队形变化都需要融合到音乐当中,才能展示动作的韵味,表达出舞蹈啦啦操的独特风格。充分体现啦啦操的协调性以及整体性。不仅具有了节奏鲜明、强劲力量美的特点。还让人感受到了其中的新颖、富于变化的情趣美。

2.3、服饰特点

正确的服饰搭配对整个表演效果有画龙点睛之效。从历届高校运动会啦啦操表演的服饰搭配来看,队员服饰的搭配主要是指两种形式,一是队员啦啦操专用服或者短袖,短裤,长裤的搭配,二是队员与队员间服饰色彩的搭配。历届啦啦操表演的上衣多以白色、红色系、粉色系、蓝色系等比较干净的颜色为主(如表2)。其中选择率最高的为红色系,占31%,主要以红色和西瓜红为主。其次为白色,占了27%。粉色系的比例为18%,以粉红色和桃红色为主。蓝色系则以天蓝色和海洋蓝为主,占12%。另外还有极少数选择了黑色。在裤子的选择上,各高校则多以白、黑、灰色为主。另外选择颜色鲜艳的成套服装在整体视觉上也呈现了良好的效果。

2.4、啦啦操运动的特征

从啦啦操运动的诞生到如今发展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竞技赛事,校园啦啦操运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针对校园啦啦操队员的积极评价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也由最初的呐喊助威活动演变为广受青少年欢迎的竞赛项目以及竞技赛事很有活力的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啦啦操运动已经成为一个高度结构化的活动,有时也是大众媒体、企业家和教育工作者争论的焦点。啦啦队是对于加油助威活动的一种总称,涵盖面很广。啦啦操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专一的操化动作,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啦啦操队员角色的文化阐释也是通过他们逐步形成的。啦啦操队员是流行、青春、有领导能力的代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活力朝气,动感、青春、激情和时尚积极向向上的精神,成为“青春、流行、有领导能力”的象征。

2.5、动作特点

啦啦操表演的风格突出性体现在所有肢体动作的发力方式,即通过短暂加速、制动定位来实现啦啦操特有的力度感,动作完成干净利落,具有清晰的开始和结束;在运动过程中重心稳定、移动平稳,身体的控制精确、位置准确。要求运用啦啦操基本手位、步伐、跳跃并结合多种舞蹈元素、口号等,通过多种空间、方向、队形、节奏的变化展示出啦啦操运动的项目特征。

2.6、编排特点

啦啦操的编排艺术性一直是项目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性问题,它是啦啦操成套动作创编的灵魂和核心要素。一套好的编排不仅需要难度动作、技术技巧和巧妙连接来构成,更需要有构图优美的队形、动作的变换等来体现其编排的艺术价值,从而提高成套动作的艺术性和美观性。啦啦操的编排艺术在结合规则的同时要融合更多不同民族、风格、舞种的艺术编排元素来实现舞蹈啦啦操的大众接受度和提升可观赏性;其主要体现手法可以通过编排的情节性、主题性等多元化肢体语言和音乐元素的表达方式来实现。

对历届高校运动会啦啦操表演的编排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发现,84.6%的研究对象采用的是花球啦啦操体位与技巧啦啦操相结合的编排方式,花球啦啦操在啦啦操表演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也已经成为啦啦操表演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表演的队形进行调查分析发现,55%的表演采用的是基本的散点站位,剩余的45%采用的站位有梯形、圆形、梯形、不对称图形等多种站位相结合的方式。由于花球啦啦操运动的特点胜似于健美操,在队形的更加灵活性,因此,仅有95%的啦啦操表演有7-8次以上的队形变化。另外,对视频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随着啦啦操表演的经验愈发丰富,其表演的形式也将逐步呈现多样化。表演的过程中融入形体操,旗操等。由此可见,啦啦操表演正在开始尝试吸收诸多新表演元素,这为下一步创新编排形式提供了基础。

3、结论

3.1、高校运动会啦啦操表演仍然属于团体操范畴,演员数量直接影响整体效果。就目前而言,参演人员主要以女生为主,但不可忽视男生在整个表演中的作用。

3.2、高校运动会啦啦操表演的音乐主要以符合啦啦操优美动感风格的音乐为主,另外,音乐采纳不同艺术类型、各种动感舞曲和现代音乐,进行剪接而成。取得良好的效果。

3.3、高校运动会啦啦操表演的服饰以选择比较干净的纯色为宜,进行服饰搭配时,应考虑两种方式,一是队员啦啦操专用服或者短袖,短裤,长裤的搭配,二是队员与队员间服饰色彩的搭配,三是队员与队员间服饰色彩的搭配。

3.4、目前,高校运动会啦啦操表演选取的动作主要以展现表演者姿势的舒展度和柔美度为主。双人啦啦操表演主要运用两种组合方式,一是双人相同体式动作,二是双人不同体式动作。

3.5、啦啦操的编排艺术性一直是项目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性问题,它是啦啦操成套动作创编的灵魂和核心要素。表演的过程中融入形体操,旗操等。由此可见,啦啦操表演正在开始尝试吸收诸多新表演元素,这为下一步创新编排形式提供了基础。

4、建议

随着啦啦操表演的经验愈发丰富,今后高校运动会啦啦操表演在保留啦啦操运动特点的基础上,可尝试吸收其他大型团体表演类项目的可取之处,与诸多新元素相融合,在表演形式、表演队形等方面进行更多尝试,使啦啦操表演逐步呈现更加新颖、多样化的表演形式。

参考文献

[1]王秀平.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发展趋势的研究.体育科技,2014年(第35卷)第2期.

[2]梁林.大型运动会开幕式武术团体表演的特征分析[J].体育科技,2014(2).

[3]李杰.高校运动会开幕式啦啦操表演特点分析,2014年第12期-7.

[4]梁丽凤.从文化的视角看团体操表演体育文化导刊,2012第1期.

[5]杨云.浅谈高职院校运动会开幕式推行团体操,2016年(第6卷)第08期.

[6]李慧.郭秀萍啦啦操表演的文化元素探析中国学校体育2014.3.

[7]黄宽柔.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3.4.

表演性啦啦队 篇3

1 舞蹈啦啦操的定义及分类

表演服装是舞蹈啦啦操表演中起着对人体装饰和保护的工艺品,它与色彩比例搭配、场地背景灯光、造型结构、民族孕育等艺术魅力因素相结合,创造出适合舞蹈啦啦操所展示的青春活力,魅力四射,并直接关系到裁判员的第一印象、体现民族内涵、展示本队风格等演出效果。

舞蹈啦啦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运用多种舞蹈元素的动作组合,结合转体、跳步、平衡与柔韧等难度动作以及舞蹈的过渡连接技巧,通过空间、方向与队形的变化表现出不同舞蹈风格与特点,强调速度、力度与运动负荷,展示运动舞蹈技能以及团队风采的竞赛项目。分为花球舞蹈啦啦操、爵士舞蹈啦啦操、街舞舞蹈啦啦操、自由舞蹈啦啦操[1]。

花球舞蹈啦啦操是成套动作手持花球(团队手持花球动作应占成套的80%以上)结合啦啦操基本手位、个性舞蹈、难度动作、舞蹈技巧等动作元素,展现干净、精准的运动舞蹈特征以及良好的花球运用技术、整齐一致、层次、队形不断变换等集体动作视觉效果。花球舞蹈啦啦操的技术特征主要体现为肢体动作通过短暂加速、制动定位来实现啦啦操特有的力度感;动作完成干净利落;在运动过程中重心稳定、移动平稳,身体控制精确、位置准确并通过动作的强度和快速发力突出运动舞蹈的特征[1]。

爵士舞蹈啦啦操是成套动作由爵士风格的舞蹈动作、难度动作以及过渡连接动作等内容组成,通过队形、空间、方向的变换,同时附加一定的运动负荷,表现参赛运动员的激情以及团队良好运动舞蹈能力。动作技术特征主要体现为肢体动作由内向外的延伸感;通过延伸制动实现爵士舞蹈啦啦操持有的力度感;通过动作的松弛有度的强度突出运动舞蹈的特征[1]。

街舞舞蹈啦啦操是成套动作由街舞风格的舞蹈动作为主,强调街头舞蹈形式,注重动作的风格特征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律动与控制,要求动作的节奏、一致性与音乐和谐一致,同时也可附加一定的强度动作,如包括不同跳步的变换及组合、或其他配合练习。街舞舞蹈啦啦操的技术特征主要体现为肢体多关节动作短暂加速、制动定位来实现特有的力度感;动作完成干净利落;身体控制精确、位置精确并通过动作的松弛有度的强度突出运动舞蹈的特征[1]。

自由舞蹈啦啦操是以某种区别于花球、爵士、街舞的形式出现,同时具有啦啦操舞蹈特征的其他风格特点、形式的运动舞蹈,如:各种具有民族舞风格特点的运动舞蹈[1]。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该文以啦啦操竞赛规则(2014年版),2014~2015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湖南站)90支代表队的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啦啦操运动发展体育著作及文献期刊和服装设计基本元素相关国内外文献70余篇,通读啦啦操竞赛规则(2014年版),关注全国啦啦操网站,浏览百度、搜狐网页寻求资料,查阅大量的美学专著、服装设计专著,为此论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参与及观看2014年~2015年的全国舞蹈啦啦操联赛(湖南站),并记录各参赛队表演服装特点。借此机会采访了啦啦操知名教练员及裁判员,虚心请教啦啦操表演服装在比赛中的作用,裁判员主观因素与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相关回归分析,为该文的理论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2.2.3 录像解析法

反复观看2014年~2015年的全国舞蹈啦啦操联赛(湖南站),分析并对比各参赛队表演服装与该代表队成绩特点,记录各参赛队服装造型与款式、色彩与比例分析、装饰与结构元素、图案与面料元素的特点。为该文的问题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2.2.4 数理统计法

对2014年~2015年的全国舞蹈啦啦操联赛(湖南站)90个代表队中参加舞蹈啦啦操项目的表演服装进行统计,并根据其所报具体项目表演服装归类,运用SPSS统计其运动成绩。同时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切实际地结论和建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服装造型与款式

造型与款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它是在舞蹈啦啦操特定的空间,以一定的线、面、体形状,呈现出啦啦操独有的艺术形象。通过形体塑造、服装款式设计,充分显现啦啦操神采,表现其运动项目动作控制精准、短暂加速、队形变化、整齐一致的力度感。根据调查发现,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造型过于单一,款式陈旧,不具备多样性的特点。87.3%的教练员服装来源店面、网购、借用,没有创新性,不能完美地展示运动员优美线条,只有12.7%的教练员是根据风格选用或量身定做表演服装,这一现象难免会出现“撞衫”的尴尬场面。使裁判员出现视觉的生理及心理疲劳。

3.2 色彩与比例分析

在服装设计中,不同的色彩与比例调和形式会给裁判与观众以不同的感觉,裁判员在花球啦啦操比赛中连续受到多种色彩刺激后会产生审美疲劳。

据调查显示,在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中,红色服装是比较普遍的颜色,占了47.8%,红、蓝、黄三种颜色的表演服装一共75.7%。这三种颜色能够表达花球舞蹈啦啦操感情的炽热、情绪的激动,给人一种充满欢快、喜庆活跃气氛的场景。但是过多的红、蓝、黄给观众一种眼花缭乱的错觉,在心理方面也会有排斥的情绪。色彩和比例不和谐,颜色过于普遍,与舞蹈风格不符合,未能给裁判员深刻印象。

3.3 装饰与结构元素

装饰与结构元素是辅助搭配元素,是花球啦啦操表演服装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根据调查,发现2014年~2015年的全国舞蹈啦啦操联赛(湖南站)中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的装饰单调,搭配不合理,脱离服装与形体之间的关系,没有起到扬长避短的效果,欠缺符合风格元素。

3.4 图案与面料元素

新规则规定禁止渲染暴力、种族歧视、宗教信仰以及性爱等内容[1]。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的图案元素中也禁止有以上内容,在比赛过程中,图案没有变换、位置不显眼,图案面积过大,面料光泽不醒目、不吸汗、过硬,不利于运动员发挥。

4 新规则导向下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的艺术设计对策

4.1 服装造型与款式

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中所要表达的精神、理念、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等,都应与舞蹈啦啦操主题相结合。根据舞蹈啦啦操特点选择适合其风格的服装,花球舞蹈啦啦操选用X型表演服装,充分体现出身体各部分的快速制动,短暂发力的独特风格,更加剧了力度感,给人一种青春活力、干净利落的个性化表现;爵士花球啦啦操选用紧身型表演服装,连体服,长裤紧身等更加表现出运动员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超强的运动技能,肢体动作由内到外的延伸感,给裁判员一种潇洒、高雅之美;街舞舞蹈啦啦操应选用A、H型表演服装,既可以体现时尚潮流嘻哈、有个性化,还可以提高舞蹈效果、渲染气氛;自由舞蹈啦啦操根据其表达的形式选择适宜造型与款式,如:选用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装和最能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舞蹈相结合,给人一种与主题紧紧相扣的意蕴,增加了审美价值[4]。

4.2 服装色彩与比例

为了缓和心理上的知觉平衡,色彩补充(色相、明度、纯度)会取得画龙点睛、相得益彰的神奇作用。红、蓝、黄三种颜色给人以兴奋感与花球舞蹈啦啦操、街舞舞蹈啦啦操富有朝气、烘托热闹气氛的风格相结合。花球舞蹈啦啦操活跃场面气氛,热情澎湃,激情四射,具有强烈的表演震撼力,同时要注意与花球颜色搭配,选择相适宜配色的花球,反差不宜过大;街舞舞蹈啦啦操有着动感、酷、帅的活力风格,黄色、黑色更能彰显它独具匠心的美学价值;爵士舞蹈啦啦操凸显了本身性感、松弛有度的特点,紫色、黑色可使爵士舞具有妩媚和性感的意味;自由舞蹈啦啦操区别于前三者,它是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展示,多与民族文化、舞蹈艺术和地域性结合,如印度舞多采用黄色服装,苗族舞蹈多采用红色与银色相调和等等,自由舞蹈根据其风格选用其适合的颜色。颜色选用要考虑背景、场地等因素,避免和背景、场地同一色调。

服装色彩除了因舞蹈啦啦操其特点进行设计,还要根据色彩之间比例的调和因素来进行,色彩和比例能让人们通过视觉产生联想从而引起心理作用。(1)对比性,设计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可利用对比性,如红、绿同时对比,则红色更红,绿色更绿,当各种彩色和黑色同时对比时,色相均趋向于明度更高的同种色。(2)匀称性,多以混合颜色为主,舞蹈花球啦啦操中最常见的是红色与白色的比例、黄混银、蓝混银、红混绿等搭配颜色,银色在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作配置作用越来越广泛,将其用在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设计中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4.3 装饰与结构元素

花球、爵士舞蹈啦啦操适用裙摆比较短的,不宜过长的紧身表演服装,可提高表演者的形式美;街舞舞蹈啦啦操不适宜穿裙子展示;自由舞蹈啦啦操可依据自己的舞蹈风格选用适宜长度的裙子,可以是长裙,也可以是短裙。

4.4 图案与面料元素

图案的装饰部位也应根据舞蹈啦啦操造型而定,尽可能在人体活动时易展示的部位,例如胸前、大腿前侧,给人带来一种醒目的感觉。这些图案形成了大多数表演服装的基本形象,一般来说图案因素在表演服装中只是起点缀作用,因此在设计表演服装时应注意图案面积不大于主色面积。

舞蹈啦啦操为了表现手臂与各关节的快速制动效果,服装既要舒适又要质量。舞蹈啦啦操表演中速度感、方向性要求有良好伸展性与复原性的面料,避免太过生硬的服装,不利于展示花球啦啦操大强度、大幅度的艺术表演,面料要施展肌肉、线条的美、骨骼屈伸程度,选择适宜面料在表演中至关重要,更有利于成套动作的完成。

5 结语

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的造型与款式是根据其本身的主题去思考,造型与款式要多样化,完美的展示出运动员的优美线条,给裁判员一种美的感受。

色彩新颖、比例协调、符合风格的服装能让观众通过视觉产生联想从而引起良好的心理作用,能给裁判员深刻印象。

服装的装饰与结构丰富多彩,服装与形体相联系,具有时代气息,为比赛获得更有利主观因素,以此体现舞蹈啦啦操美的艺术风采。

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在比赛过程中,图案要创新,独具特点,位置显眼,图案面积适宜,面料舒适有利于运动员发挥,能吸引裁判员的目光,从而更有利的获取比赛高分。

摘要:根据啦啦操竞赛规则(2014年版),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作细化研究,通过服装造型与款式、色彩与比例分析、装饰与结构元素和图案与面料元素,科学研究符合舞蹈啦啦操艺术风格的表演服装,教练员能够通过本文艺术设计出符合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并正确选用符合自己舞蹈啦啦操风格的服装。真正具有独创风格的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装能够给裁判员和观众产生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为比赛获得更有利主观因素,以此体现舞蹈啦啦操美的艺术风采。

表演性啦啦队 篇4

1 啦啦操表演的社会价值

1.1 帮助海南打造品牌体育赛事

“中国发展尚未成熟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各个体育比赛项目之间竞争激烈, 除了收视率的比拼之外, 上座率和现场气氛成为衡量一场赛事地位的重要指标”。啦啦操表演“让体育的内涵变得更加多元化, 在这样的赛场里, 观众不仅能看到体育中所包含的对抗, 还能看到这其中所孕育的和谐;不仅能感受到激烈和刺激, 还能享受到愉悦和放松。体育赛场上的啦啦操表演不仅能展示举办国的创痛文化, 还可以展示举办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啦啦操表演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紧张的体育赛事间隙让观众体验到精神的放松, 愉悦心情与眼球, 活跃体育赛事现场的气氛, 因此吸引了更多媒体和观众的注意, 因此体育赛事也被宣传开来。目前,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意见的出台, 海南承办各种大型体育赛事越来越多, 据新华网报道, 2013年在海南上演的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就有18项 (计划有18项, 而实际则超过18项, 比如国际网球女子巡回赛并没有被包含在内) , 在这些项目中很多体育项目并没有为海南的体育旅游带来观众, 啦啦操表演参与体育赛事表演可以增加体育赛事的可观赏度, 帮助海南打造品牌体育赛事。

1.2 促进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性, 培养社交能力

啦啦操因为其极富感召力的口号和激情洋溢、青春活力四射的表演及健身、健美的实效性等自身的特点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 而仅仅依靠学生的喜爱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是不够的, 大学生啦啦操参与体育赛事表演, 必然会因为承办体育赛事一方的具体的要求而进行动作的创编与训练, 学生们在这种表演任务的压力下必然会激起学生课外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 校园内各种体育赛事的举办也有啦啦操表演的需求, 在这种需求的“市场”下, 学生参与这种啦啦操运动的积极性也得到了促进。另外一个方面, 啦啦操表演在运动时运动者“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交流锻炼体会、增进理解、沟通感情、团结协作, 形成愉快的社交关系”, 在此运动过程中必然会提高学生们的社交能力。

1.3 提升海南体育赛事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提升品牌形象

商业表演的永恒价值在于提升品牌形象。大学生啦啦操参与大型体育赛事的表演, 一般都需要学生们走出校园, 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 而相对来与其他社会成年人员来讲, 大学生还是相对单纯与热情的, 这样的单纯与热情往往也会通过啦啦操活动传递给其他的社会人员。在当今文化趋向世俗化的趋势下, 大学生啦啦操表演往往会使人耳目一新, 同时也会提升这些体育赛事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比如在2012年ITF国际沙滩网球巡回赛中国三亚站的比赛中, 通过琼州学院学生们的啦啦操表演使得很多国外的运动员和随行者不仅看到了三亚的自然景观, 更让他们对于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许多运动员都表示“明年的比赛若是在三亚举办还会来参加”, 这就是大学生啦啦操表演为体育赛事所带来的美誉, 理所当然也会提高这些体育赛事的品牌形象。

1.4 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

大学生通过啦啦操表演也提前走出了校园步入了社会, 大学生们也会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学生在训练与表演的过程中, 都需要大家互相磨合、相互信赖、相互尊重、互相迁就、互相理解, 这些都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分不开的, 都是促进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的过程。比如, 学生们在出去表演的过程中就需要大家统一时间统一着装, 需要大家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 并且互相配合顺利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每位成员都要听从指挥, 增强了自己的组织纪律性, 同时在体育赛上, 在观众面前欢呼雀跃, 引导观众统一口令、统一手势激发观众的热情, 也就增强了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1.5 服务社会, 增加学校影响力

从北京奥运会到广州亚运会越来越多的学校啦啦队被观众所熟知, 在CBA、CUBA的赛场上随处可见优秀的高校啦啦队服务于赛场, 不仅仅展现了我国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风貌, 也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是学校服务于社会的很好的形式。大学生是一个备受媒体关注的群体, 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而海南的高校数量并不多 (将所有的高职已经民办院校计算在内只有18所而已) , 啦啦操由于其自身的项目特点也是非常受媒体关注的, 加上海南承办的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之多, 通过啦啦操表演增加学校在海南甚至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2 文化价值

2.1 啦啦操价值取向

《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中规定的运动员服装上禁止描绘战争、暴力、宗教信仰或性爱主题的元素;在发型的设计上不能造型怪异, 运动员的外表要整洁、适宜, 妆饰不得过于夸张和浓艳, 身体禁止涂抹油彩, 不可留长指甲, 技巧啦啦操的音乐要热情奔放、富有激情、张弛有度、内涵丰富等。在啦啦操训练和表演中学生的团队精神与责任心以及竞争与交流意识都会有所提升。比如在啦啦操表演中会出现金字塔或是抛接、托举等动作, 而这些动作都需要队员互相协调配合完成, 若有一个队员出现错误或者有不负责任的行为都会导致动作不能完成或造成尖子队员或其他底座队员的损伤。因此啦啦操表演所体现出来的是团结协作、协调配合、积极向上的观念, 传递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积极的正能量。

2.2 宣传推介体育赛事, 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世界啦啦操联合会秘书长卡尔与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签订了长久合作协议”, 说明啦啦操表演对于文化传播的作用不可小视。也是因为啦啦操运动参与群体的特殊性, 其备受全国各地媒体的关注。理所当然, 大学生啦啦操表演也会对体育赛事的宣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在2013年国际排联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福州公开赛中, 东南网就报道称“比赛现场, 观众们除了可以欣赏到精彩激烈的国际高水平沙排竞技, 同时还能观看热辣的沙排宝贝啦啦操表演。参加本次比赛沙排啦啦队的沙滩宝贝均来自于广州, 此前曾在多场沙排比赛中热辣劲舞, 精神的表演收到观众欢迎”;在2012年ITF国际沙滩网球巡回赛中国三亚站的比赛中, 新闻中心—中国网报道称“本次三亚站的比赛将全面对公众免费开放, 对于观众来说, 赛事期间不仅有职业的高水平赛事可供观赏, 还有许多亲身参与互动的机会, 与此同时, 比赛期间还会有热力四射的啦啦队表演”, 腾讯新闻、华奥星空等也报道称“在享受大自然魅力的同时, 来自琼州学院啦啦队的队员也在用自己的热情给比赛带来了欢乐, 他们都满脸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跟随着音乐把自己最激情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力的手臂充满了力量, 现场的观众也都热情澎湃, 都跟着音乐扭动起来, 摇头, 扭腰, 真的不得不说的是, 律动感带来的效果是超乎想象的。”

2.3 展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风采

校园体育文化涵盖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层面的体育文化, 主要表现为师生群体的体育思想、教学方针、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园体育风气;二是物质层面的体育文化, 主要包括校园的容貌、自然环境、校园的建筑风格、体育场馆等建筑设施的布局和各类运动器材设备等等;三是实践层面的体育文化, 主要是体育的行为方式, 如体育活动的成绩、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效果以及对体育活动的欣赏能力等。大学生啦啦操表演中, 必然会体现大学校园的体育文化, 比如精神层面的:通过啦啦操表演能够看出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和对体育的态度, 是毫无原则的迎合大众日益世俗化的审美趋向还是尊重啦啦操的本质特色体现啦啦操的价值会一览无余。再比如实践层面的体育文化:通过啦啦操表演, 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们的健身参与效果, 学生们的表演水平如何就代表着他们的参与效果与欣赏能力如何。这些均无疑毫无例外地展示了大学生们的校园体育文化风采。

3 经济价值

3.1 提升比赛的观赏价值, 增加门票收入

“cheerleading”本身就具有鼓舞、喝彩的意思, 大学生啦啦操表演参与体育赛事的表演也是为了给运动场的运动员鼓舞士气, 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 从而使得比赛更加精彩和激烈, 从而提高比赛的观赏价值。同时, 啦啦操表演也给体育赛事的中场休息及暂停时间增加了可观性, 在中场休息及暂停时间间隙加入啦啦操表演也让体育比赛融入了不同的“音符”。加上大学生这个群体本身所具有的青春活力以及表演者的技术水平往往会让体育赛事产生不同的视觉体验。

3.2 节约赛事投入, 提高产出投入比

在当今国家提倡“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大形势下, 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方往往也会追求相对更高的产出与投入比。要想吸引更多的观众, 提高其所承办体育赛事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承办方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在许多刚刚在国内兴起的体育项目中, 要想依靠门票提高赛事的收入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而通过大家都比较熟悉感兴趣的性感的啦啦操舞者表演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比赛, 而在这期间, 人们的衣食住行就成为人们在体育赛事上的投入, 承办方也会相应增加收入。而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较强, 拥有青春活力, 而啦啦操表演需要调动观众的情绪, 本身就需要表演者充满激情和活力, 具有很好的集体风貌和团队精神, 这些正是大学生这个群体所拥有的, 而且相比聘请专业的啦啦操运动员而言, 从本地高校聘请大学生做啦啦操表演, 承办方不仅可以节约为啦啦操运动员的来回差旅和住宿费用, 相应的聘请费用也可以相对节约, 毕竟大学生处于学习锻炼阶段, 对于经济回报往往不会太计较。这样相对于大学生和承办方而言都是双赢, 大学生得到了锻炼, 增加了经济收入, 而承办方也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产出投入比。

3.3 带动体育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

“啦啦操运动能积极调动人们的情绪, 加强活动场面气氛, 这一对特功能使得现代啦啦操的表现舞台不断拓展, 从比赛场边发展到各个社会领域”随着体育展示啦啦操表演 (例如:在中国举办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16届亚运会期间,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教育部大学生体协、中央电视台中视体育承办并组织的全国规模庞大的体育展示啦啦操比赛) 和NBA以及CBA篮球赛事中的啦啦操表演, 许多社会组织看到了啦啦操的商业价值, 啦啦操在体育赛事中的商业效应也一览无余。而在啦啦操表演参与到体育赛事表演中的过程中, 必定带动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 比如在啦啦操表演中所需要的服装、道具、音乐制作行业等等, 再比如在体育赛事表演过程由于啦啦操表演所吸引过来的观众所产生的饮食、住宿以及差旅等方面的需求均会带动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

3.4 啦啦操表演成为各种体育赛事产品的营销新手段

“体验经济时代为服务营销的迅猛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服务产品的不可感知性, 使得服务的有形展示突显作用。服务展示的一个潜在作用是给市场营销带来乐趣优势, 在顾客的消费经历中注入新颖的、令人激动的娱乐性的因素, 从而吸引顾客购买和再次光临。”啦啦操表演在体育赛事作为一种产品时就是一种有形的服务展示, “营销手段不变的使命就是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心灵沟通, 最终达到丰厚的商业回报, 实现创造价值的目的”。啦啦操表演一般安排在比赛的场与场之间, 营造热烈的比赛气氛, 调动观众的激情, 增强比赛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啦啦操表演对于活跃比赛的气氛, 吸引观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当赛场上运动员的表现不够精彩时, 它的’提神’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4 小结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推进, 海南承办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和机会也越来越多, 加之体育发展方式由“金牌体育”向“生活方式体育”转变, 因此体育的发展应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参与性体育需求和观赏性体育需求为根本任务。大学生啦啦操表演不仅能够满足人们观赏性体育的需求, 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参与性体育需求, 还可以为自己为社会创造财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近年来也一直在为啦啦操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着努力, 现在广东、上海、广西以及四川和山东等省份的啦啦操运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据了解, 海南目前的啦啦操运动还处于起步状态, 相关职能部门若能够与各大中学校联合推动此项运动的发展, 将对于海南的体育旅游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路金凤.CBA联赛啦啦队表演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0, 6:16.

[2]苏珍珍.体育赛场中啦啦操运动表演形式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2, 6.

[3]李芳.舞蹈啦啦操与表演性健美操的相似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9 (2) :74-77.

[4][EB/OL].http://www.ccachina.org/gidtcon.php?nid=86.

[5][EB/OL].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2-09/14/content_16218612.htm.

[6][EB/OL].http://sports.qq.com/a/20120914/000501.htm.

[7]苏荔榕.啦啦操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宜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 , 2007, 29 (4) :167-169.

[8]颜丽君.包装与表演视域下啦啦操运动的商业价值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 2013, 34 (6) :1-2, 9.

[9]李静.浅谈我国经济啦啦队的发展及其前景[J].科技信息, 2006, (3) :43.

上一篇:先锋文学论文下一篇:链路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