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

2024-06-12

建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精选8篇)

建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 篇1

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市建委的指导下,以干部职工作风建设专项学习教育和落实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为抓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新城区,逐步改造老城区,强力推进开发区”的总体思路,以“拉开城市框架,提高规划水平,塑造旌德特色,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依据年初既定目标,加强了规划编制力度,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了城市建设品位与管理水平,用务实创新的作风,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群策群力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本委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制定了招商引资工作意见,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二是为强化招商引资目标管理,明确责任,根据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与机关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相结合,设立招商引资单项奖,同时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外出招商、来人接待等费用,对当年新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按实际引资额的0.5‰予以奖励;三是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做好项目的推介和发布工作。重点是重新修编了安徽省旌德县“十一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和旌德县城污水处理厂项目合作项目书;四是重点跟踪并服务我委今年招商引资项目安徽泰科铁塔公司投资的3g通讯铁塔项目,及时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到目前为止,累计实际固定资产投资1795万元,于9月份在全县率先完成了县政府下达我委15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

二、加快城市规划的编制步伐与监管力度,高起点构筑城市发展框架

为提高规划编制水平,提升规划水准,充分发挥规划先行指导性和科学性,扩大规划的覆盖面,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安徽省建苑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中华建规划设计院在旌德县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投资约88.48万元,编制了3个控制性详规、4个修建性规划和6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具体完成情况为:经济开发区规划编制完成了新桥开发区拓展区控制性详规的局部调整;审查通过了经济开发区篁嘉桥组团6.4平方公里总体规划与2平方公里起步区控制性详规的第一轮方案和新桥经济开发区北入口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并协助完成了经济开发区的环评工作。城东区规划编制完成了城东建设区2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规划和城东拆迁安置区(白塔干、三旺冲)修建性详规的编制、评审与报批。委托省国顺交通咨询有限公司对城东区5.6公里7条道路(城东路、和平路东段、乔亭路、环城东路、滨河路、云盘山路、江村大道)和城西路北段380米的道路进行了规划设计;完成了政务中心地段地形图的测绘工作。老城区完成了县城徽水河、白沙河滨河7公里范围的景观带规划编制与报批工作。同时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步伐:元月份完成了10个乡镇村庄布点规划和12个示范村建设规划的审查,及时完成了6个乡镇(庙首镇、蔡家桥镇、三溪镇、兴隆乡、孙村乡、云乐乡)的总体规划编制、评审和报批工作。配合乡镇政府对乡镇规划队伍开展了调研;及时组织规划、质监、建管等部门技术人员奔赴各乡镇对“7·10”洪水倒房建房户进行了现场调查和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到版书乡白杨岭、俞村乡凫阳村的地质灾害点建设安置现场,提供技术服务。

成立了旌德县城市规划委员会,对全县各类重大建设项目严格规划审查,确保了建设按规划实施。依据总规和详规进一步加强北门街区、和平新村、323省道以北地区及县城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划管理,加强规划技术服务工作。一是完成了上河铭门组团、金碧佳苑组团以及祥和苑商住楼组团、北门文锦苑小区、百和苑居住组团、旌秀苑居住组团等6个规划方案的审查,并及时提出了规划审核意见并及时进行了审批。二是加强县城规划区域的建房规划管理,严格控制县城规划区内的个人建房及零星建设,并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措施上报政府。对XX28户申请建房户和XX年102户申请建房户及时开展了摸底调查,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意见上报县政府,及时解决规划区范围内人个建房问题,缓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通过规划宣传月,采取展板、固定的专栏以及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加强城市规划法的宣传,提高全民的规划意识。

三、强化措施,突出“两区”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硬环境

一是突出“两区”建设的重点内容,加快完善“两区”市政建设。开发区建设方面:加快道路建设进度和拓展区“五通一平”工作,投资15万元完成了新桥开发区新桥路道路附属工程,架设路灯30盏,新栽樟树180株;投资1100万组织实施南部拓展区三溪路、新桥路和拓展区土方工程,目前已完成两条路的路基工程和97的土方工程,对老园区排污主管道重新进行了铺设并连接到主排污口;投资64万元组织实施拓展区上舒村至华堂屋的排水沟工程和新桥园区北入口排水工程;投资20余万元建设新桥园区北入口安置房,并规范统一了新桥园区入园企业厂区的围护设施。逐步拉开拓展区道路框架,完善了园区的功能配套。城东区建设方面:为了建成较为顺畅的城东区道路网络,目前完成了城东路、和平路东段、乔亭路、环城东路、滨河路、云盘山路、江村大道等7条道路设计,将采取“bt”建设模式,建设城东路和和平路东段,目前已确定了建设单位,其它工作正在筹备之中。三旺冲安置区投入30余万元完成了土方挖填、场地平整工作,并开通了到323线的简易通道。

二是投资450余万元完成了总面积约28000平方米的江村大道快车道、慢车道路面建设工程;投资80万元完成了中心市场垃圾中转站及公厕并已投入使用;投资70万元的利民安置小区道路工程现已完工并交付使用。

三是投资31.5万元逐步推进老城区改造工程。完成了原菜市场及沿河地段部分房屋的拆迁工作。投资总额为25万元的城西路北段调整路段已完成排水及路基基工程;投资5万元,对胜利路人行道进行部分维修改造。

四是投资165.45万元,加大城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和亮化、绿化补植工作。投资138万元完成了城西路人行道及西门老路的改造工程;依据合肥工业大学检测中心对和平大桥检测鉴定报告结果,投资10万元对和平大桥进行维护,年底完工;投资3万元并制定具体整治方案,对解放街、和平路、营坎路、胜利路等4条道路坑洼积水的人行道、绿化、亮化按六个出新的目标开展了集中整治;结合落实县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的开展,投资9.15万元完成了中市桥护栏维护、中市桥河岸维护、河西路一小段、河东路(制药厂至新旧323线段)路面、向阳二村道路的维护工程、西门老路附属工程、城西路中段维护工程以及旌阳桥桥头接线工程,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投资3.3万元对胜利路、和平路、河东路等重点路段及梓山广场的绿化进行了补植,对解放街、河西路的绿化树进行了修枝;投资2万元对整个城区路灯以及梓山广场的亮化进行了整改,切实做好一点两线的景观和夜景建设。同时对全城的道路排水管网、城市桥梁等市政设施进行了全年的例行检查与维护,确保了“7·10”期间没有因市政设施的破坏而造成大的损失。

五是投资80万元积极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估及专家评审等立项前的准备工作,为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于5月份按程序由省发改委转报国家发改委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争取项目早日实施。

六是加大城市建设监察的力度,预防和查处违法行为。截止目前为止,共查处违法违章案件60件,其中对两户严重违法规划的进行了强制拆除,对4户违反规划的给予行政罚款12400元,现场制止10余户违规建房户。加强国土、城建联合巡查力度,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联合查处10余起各类违法案件。

四、加强建筑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严把工程报建关。坚决杜绝违法招标、暗箱操作等行为,确保工程报建率和招投标率达100。全年共招标工程16个,公开招标7个,应招标率和公开招标率均达到了100,同时严厉查处了旌德移动通信综合楼工程在投标过程中9家投标企业的串标、挂靠行为,并进行了处罚。全年开工工程24个,建筑面积约12.63万平方米,总造价约6131.7万元以上(含经济园区道路面积33000平方米,造价约1055万元),其中北门开发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造价约1146.9万元),和平新村开发面积2.44万平方米(造价约1113.7万元),创近年来最高水平。发放施工许可证24个(其中含去年4个),工程建筑面积12.63万平方米,总造价约6131.7万元。积极服务企业,做好企业资质年检、升级申报工作,协助企业做好建造师、技术员的考核升级工作。全县各施工企业上报三级升二级项目经理34人,参加全市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63人,各企业申报技术职称44人;为提升企业形象,展示建设者风采,积极组织县各建筑企业参加省、市第二届“徽匠”状元技能大赛,安徽观志实业公司在此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同时积极开展新建项目建筑节能材料的推广与使用工作,配合劳动、公安等部门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充实人员切实加强城建档案管理,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对城建档案的内部资料进行了整理、归档,制作了检索目录,今年共签定建设工程档案责任书19份,对13个建设工程档案进行了预检,发放城建档案合格证9份,收集整理城建档案35套98卷。在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加强在建工程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验收和竣工验收程序的监督,并经常性的开展质量监督巡查,对工程质量进行常规制度化监控。全年新监督工程24项(25个单体工程),面积12.63万平方米,受监工程量6131.7万元,城区监督覆盖面100,乡镇管理面95,工程合格率100。切实加强建设系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建设系统流动人口累计人数396人,全部办理《婚育证明》。房屋租赁累计人数70户,办证率、验证率均为100,其中到期换证累计达33人次,确保了《婚育证明》持证率达100,验证率100。

五、加强领导,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年初及时调整并充实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组,制定了《XX年年建

建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 篇2

2010年,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以下简称协会) 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以下简称总局) 的领导下, 在总局各司局和协会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宣传、交流、自律、维权”为宗旨和“自律、互动、协作”的服务理念, 贯彻落实协会一届三次理事会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找准位置, 发挥优势, 积极配合总局开展调查研究, 大力拓宽与会员单位的交流和沟通渠道, 不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为政府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安全生产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取得显著成绩。

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2010年, 完成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编写审批工作。经过多次修改以及安标委审查, 编写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释义》, 经过多次讨论修改, 已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参与有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的起草和考评工作。2010年以来协会组织精干人员对国内外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进行全面研究, 分析了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 初步建立了定量衡量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安全预警指数系统。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激励政策调研。

全面推进安全评价咨询服务工作。一是按照总局规划科技司的要求, 完成安全评价机构资质管理方面的工作。协会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承担了对申请机构基本条件的审查工作, 共完成148家甲级资质机构的资质延期审查换证工作。二是协助总局人事司推进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起草完成了《安全评价师从业管理办法》和《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实施方案》, 制定了安全评价师职业能力鉴定工作实施办法。

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在全国高危行业推进安全生产保险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政法[2009]137号) , 开展了全国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情况调研。二是为探索安全生产领域特别重大事故带来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经济补偿途径, 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巨灾风险基金课题研究。三是承办了由总局、中国保监会在京联合召开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座谈会。四是组织召开了煤炭开采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经纪工作座谈会, 召集有关的安全评价机构座谈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与保险中介机构建立技术合作机制、加快推进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市场服务工作的可行性, 研讨如何发挥煤矿安全评价机构在推进煤炭开采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中加快建立安全生产长效预防机制的途径。

完成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的编写工作。配合总局规划科技司启动了安全生产百佳中小型科技企业遴选活动。充分发挥协会分支机构作用, 紧密围绕总局中心工作, 广泛开展为政府服务工作。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协会时刻把企业、会员单位和广大安全生产工作者放在心上, 坚持把他们的需求作为协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为企业、为会员单位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 努力疏通协作渠道, 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筹备召开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经验交流会, 认真开展企业外协用工调研工作。开展工作交流和信息服务工作, 提高为企业、为会员单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协会充分利用网站、会刊等舆论阵地, 切实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使协会的“政府之桥、会员之家”服务宗旨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协会网站作用, 加强安全生产舆论阵地建设。编印《会员通讯》和《会刊》, 积极发挥平面媒体作用, 加强了与会员单位的信息交流。充分发挥协会分支机构作用, 促进会员单位的学习与交流, 加强信息联络工作, 提供安全生产信息服务。组织召开了部分会员单位联系人座谈会。建章立制, 规范运作, 促进协会健康协调发展。协会秘书处根据民政部门关于社团组织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 建立健全协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 使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把协会逐步建设成为独立公正、行为规范、运作有序, 代表性强、公信力高的“学习型”协会。

2010年, 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力度、深度、频度不够, 为会员单位服务、反映企业诉求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协会的人才资源优势和专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 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协会专家库并探讨发挥其作用的方式和办法;三是秘书处骨干人员相对不足, 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和不足, 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

下篇:2011年工作计划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紧紧围绕总局2011年的中心工作和工作部署, 配合有关司局开展工作, 进一步发挥参谋助手和技术支撑作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 及时反映企业的呼声和诉求, 进一步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采取措施发挥协会人才资源优势, 提升协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 不断提高为会员单位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为推动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和根本好转做出新贡献。

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服务工作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系统。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的有关要求, 继续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评分细则、相关程序等, 便于全国各行业承担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相关单位规范考评行为。配合总局有关司局做好行业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以及宣贯、经验交流和技术服务工作。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现场考评工作。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经验交流会。

继续完善安全预警指数系统。根据提出的预警方法、建立的模型, 选择一些企业试用, 并继续完善相关修正系数, 编制实用性软件, 完善安全预警指数系统。协助、配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完成《区域生产安全风险宏观预警系统研究》课题。

做好安全评价师的日常管理和考评工作

继续做好安全评价师从业日常管理工作。修改完善《安全评价师从业管理办法》正式印发实施;与省级安全生产行业性组织建立起合作关系, 完善安全评价师从业管理体制, 制作、下发《安全评价师从业信息识别卡》, 逐步开展安全评价师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做好为总局规划科技司提供的技术支持工作。按期完成规划科技司下达的新增甲级安全评价机构资质技术审查和业务范围增项技术审查, 按时完成证书制作、发放工作。

推动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的常态化发展。在总局人事司的业务指导下, 继续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加强合作, 组织开展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教育培训、鉴定工作;协助总局人事司研究注册安全工程师与安全评价师两项职业资格的归并问题。

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

组织制作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宣传材料, 利用多种方式、途径宣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意义、作用、内容、经验做法等。根据总局政策法规司工作安排, 调查研究并规范保险机构准入、预防机制建立和预防资金提取、使用、管理以及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信息化建设等问题。

配合总局有关司局完成安全生产“百佳”中小型科技企业遴选活动。配合总局规划科技司, 协调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对遴选活动申报材料的收集、汇总工作;按照遴选标准, 对申报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查并进行分类、整理;组织开展专家评审工作以及授牌、领证活动。

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评体系”课题研究。围绕总局的中心工作, 尽快启动“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评体系”课题研究, 进一步探讨建立科学评价考评体系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为会员单位服务

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评比表彰活动

一是积极争取开展会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二是总局政策法规司承担总局“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申报推荐及日常工作, 积极组织协会会员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创新”活动, 并统一向总局申报推荐。

起草《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组织起草《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暂定名称) , 并向总局政法司申报立法项目。

加强工作交流和信息服务工作

协调做好协会会刊《现代职业安全》的宣传报道和编委会、理事会组建工作, 增强协会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影响力。以协会网站平台为依托, 继续做好协会各项重大活动及日常工作的宣传报道, 进一步充实网站内容, 丰富栏目设置, 提高点击率。将《会员通讯》内容转移到会刊《现代职业安全》上, 更加突出社团组织特色, 宣传协会工作, 交流会员单位安全生产经验, 反映会员单位诉求等。

进一步宣传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

一是联合全国性和省级安全生产社团组织, 向会员企业发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倡议, 促进会员单位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精神。二是筹备成立高规格宣讲团, 组织有关专家, 在会员企业中开展国务院23号文件宣讲和经验交流活动。三是在会员单位中组织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奖征文活动, 并进行评选颁奖。四是编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经验交流文集”, 广泛宣传会员企业的形象和安全生产工作经验。

开展安全生产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总局外事司、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的联系, 争取组团赴国外参加安全生产会议及相关培训交流活动。冶金专业委员会拟组织会员单位参加第26届亚太地区职业安全健康组织年会和第19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继续与国际钢协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

以副会长单位为重点建立登门拜访制度

制订工作计划, 选择有代表性的会员单位, 实地走访、调研, 征求意见, 沟通情况, 反映诉求。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会员活动增强协会的凝聚力

8月中旬召开协会会员单位联系人座谈会, 听取会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落实好理事会提出的相关工作任务。通过邀请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讲解事故案例、“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宣讲等多种形式, 转变以往会议的形式, 更加注重会议的内容, 务求实效。组织协会信息联络员现场学习、交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经验, 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 表彰2010年度优秀信息联络员和先进集体。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根据安全评价工作的发展和会员的需求, 拟在2011年举办两次专业技术研讨、经验交流活动, 加强委员会秘书处与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络沟通, 促进会员单位之间的交流。

发挥分支机构和专家委员会作用

加强分支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建立完善协会专家库的相关工作。在充实完善冶金专业委员会专家库、劳动防护专业委员会专家库、安全评价专业委员会专家库的基础上, 根据当前的工作实际情况和协会的发展需求, 以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专家库为重点,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并切实发挥专家的作用。

每半年召开一次分支机构秘书长工作会议, 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督促各分支机构认真完成年度工作计划。完成矿山安全专业委员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等分支机构的组建工作。

研究成立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委员会

拟以《工人日报》社为依托, 成立协会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委员会。

不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认真组织好上半年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依据《安全生产社团组织联席会议制度暂行办法》的规定, 加强社团组织的交流。

建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 篇3

一、立法工作

1、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从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地方立法的新形势和新需要出发,坚持把立法质量放在首位,按照急需先立和“立、改、废”结合的原则,抓紧制定、修订关系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民生、文化发展等领域的立法,增强法规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落实年度立法计划。全年计划制定、修订法规7件。拟制定林地保护条例、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摊贩管理条例等3件地方性法规;修订消防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4件地方性法规;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19件法规的立法调研论证工作。及时审议批准长春市、吉林市及民族自治地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

3、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和立法咨询员在法规草案起草中的作用,加强法规草案起草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提高法规草案起草质量。

4、拓宽民主立法渠道。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采取专题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通过《吉林日报》及省人大网站公布法规草案,公开征求相关意见建议,推动立法工作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互动。

二、监督工作

5、加强计划和预算监督。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1—8月份执行情况和2011年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查批准2011年省本级决算。召开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继续深入开展部门预算执行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调查,探索和完善部门预算审查工作机制。

6、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业集中区建设、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法院立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基层建设与促进公正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

7、依法开展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对国家河道管理条例和省河道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和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发现和督促解决贯彻实施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搞好对有关法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

8、就全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重点调研公益性文化场所建设、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提供、公益性文化活动开展以及财政保障等方面情况。

9、开展专题询问的调研工作。就询问这种监督形式开展调查研究,规范制度设计,为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做好准备。

10、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认真研究处理公民、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督促有关制定机关搞好规章的清理工作,有效实施法律监督,维护法制统一。

11、依法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畅通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渠道,对重大信访事项及时转办交办,加强对信访问题的综合分析和督办工作,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解决,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办好人大信访干部培训班。

三、人事任免工作

12、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依法做好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提请的法职人员的审议任免工作。

13、做好代表资格审查工作。认真做好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确认工作。

四、代表工作

14、加强代表议案和建议的办理工作。及时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确定10件重点建议,重点办理。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严格按时限、按要求答复,不断提高办理质量。起草制定省人大代表建议督办检查办法。

15、组织好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征求代表对法规草案的意见。组织代表开展“三察(查)”活动。组织开好代表政情通报会。继续办好《代表之声》。

16、加强对基层人大代表工作的联系指导。密切代表同原选举单位的联系,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五、换届选举工作

17、搞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总结工作;做好省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与党委组织部门共同做好我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

六、调研工作

18、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围绕总结本届常委会工作深入开展调研,总结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基本情况和基本经验,进一步深化对依法履职、完善工作方式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推动我省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七、宣传工作

19、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重点,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提高人大新闻宣传报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做好《吉林人大》、《吉林人大信息》的编发、交流等工作。继续加强机关办公信息化和吉林人大网站建设。

八、外事工作

20、加强对外交往工作。扩大与外国地方议会的友好交往,拓宽交流领域,丰富交流内容,提升外事工作层次,充分发挥常委会在外事工作中的作用。

九、自身建设

21、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依法按程序办事,不断完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切实强化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质量和水平。加强会风建设,提高会议质量。组织好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专题讲座。

22、加强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办事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办事机构的工作制度,健全和规范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委员会之间、委员会和常委会办事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密切配合,互相协调,提高整体工作的合力。

23、加强机关建设。全面加强机关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丰富学习方式和内容,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帮扶”等活动,努力提升执政能力;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导向,加大干部的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制度条件和机关氛围;着力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提高机关文化内涵;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做好政务和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建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 篇4

2011年全县商务工作总结及2012年商务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商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商务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完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全县商务工作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商务工作在扩大消费、开放带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南阳市商务局授予2011年度“商务工作优秀单位”称号,实现了“十二五”商务工作的良好开局,一、2011年全县商务工作完成情况

1、对外贸易持续增长。2011年,面对欧债危机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复苏曲折缓慢的不利形势,我们通过加强外贸企业队伍建设和出口基地、品牌建设,狠抓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寻找工作突破口,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促进了全县对外贸易工作的蓬勃发展。2011年,我县外贸进出口共完成13031.6万美元,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占市定目标任务8580万美元的152%;同比增长83.6%,位居南阳市第二位。其中出口完成4031.9万美元,占市下达目标任务3580万美元的113%,同比增长34.7%;进口完成8999.7万美元,占市下达目标任务5000万美元的180%,同比增长119.2%。

建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 篇5

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高新园区纪工委在县纪委、园区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以强化党风廉政责任建设制的落实和惩治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积极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突出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作风建设,积极主动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责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初,园区召开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班子成员和各局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承诺书。明确了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班子成员,做到责任主体明确、责任范围明确、责任内容明确;各局室把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与园区整体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的工作格局。

(二)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按照《新昌县推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计划》,制定了《新昌县高新园区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了惩防体系的建设。

(三)加强制度建设。组织编印了内部管理制度,涉及工作职责、党风廉政建设、后勤财产管理等30条规则制度,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大事项集体议事制度等,努力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不断规范内部管理。

(四)加大监督检查。加大工程领域、土地征收与出让、房屋拆迁等工作的监管力度,规范交易行为,推进阳光操作,围绕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深入排查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继续做好“小金库”治理规范工作,积极完善和落实惩防体系。推进公车改革,完成了园区与所涉镇街车辆划分。完善机关食堂管理,以勤俭节约为原则做好公务接待工作。

(五)加强纪检信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指示精神,正确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动向。全年共接访企业、村民、网民等各类信访83件,内容涉及企业和村的配套设施建设、粮食款、资金补助等,在调查的基础上予以及时办理,有困难的向信访者做好解释工作,没有困难的督查落实。

二、深化作风建设,围绕大局,优化服务

围绕园区开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强化发展意识,做好项目建设的服务保障工作。纪工委做到主动融入、积极融入、全面融入,把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作为

纪检监察工作的着眼点和切入点。

一是加强在建项目跟踪服务力度。围绕县委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园区平台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年初列了“高新园区十大重点项目”,落实联系人,及时了解企业生产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积极为企业协调矛盾。今年,三花股份的空调自控元器件项目、新和成的新型医药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日发数码的大型数控机床项目、达利丝绸的丝绸世界建设项目、五洲新春的1000万套汽车精密轴承技改项目、美盛动漫文化创意基地建设项目、万丰奥特的年产200套铸造装备自动化单元项目等进展情况良好。

二是高效能地开展项目审批。设立了园区公共服务中心办证大厅,制定了完整的办事流程和审批程序。制定了服务制度。通过送出去(培训园区职工)和请进来(培训企业职工)的方式进行业务培训。今年来,共办理备案***件(其中工业建设项目**件,工业技改项目**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施工许可证**件,规划验收**件,人防审查**件。

三、强化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

(一)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在今年的事业人员招聘过程中,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干部的考核和政审工作;同时,协助招聘一名潜溪江大桥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员。

(二)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监管。2011年,园区投入基础配

套建设资金1.36亿元,其中县十大基础设施项目2项,列入新昌县政府投资项目7项,实际在建工程30余项。潜溪江大桥、澄潭江堤防建设、潜溪旅游开发配套项目及有关道路的硬化、绿化和亮化等工程推进速度为历年来最快。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地推进各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园区投资环境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1、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工程建设项目严格按照《新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和施工管理的意见》的规定,实行公开招投,标对工程招投标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完善对施工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以下的园区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全年共参与工程招投标***次,合同金额*****万元。

2、加强对在建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重点严格审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是否依法合规,坚决防止“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未批先建、违规审批、未经批准擅自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改变建设内容、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等问题。

3、加强建设资金的监管。加强对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结算管理的监管,对工程竣工决算实行审计,对结算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严格按《新昌县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上半年配合县审计局和中介审计机构送审项目**个,核减金额*****万元。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抓主题教育

按照“创先争优”“学准则、守纪律、转作风、做表率”等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各阶段工作。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一次对照检查,按照“八个禁止”条款查找自身廉洁从政方面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年底召开一次贯彻《廉政准则》情况汇报会,分析形势,查找问题,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取得实效。

二、抓机关效能建设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认真抓好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中心的服务和管理制度,优化审批程序,减少内部审批环节,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做好国土、环保、消防等代办审批工作。按照内部管理制度加大对工作人员的检查监督力度,着力解决政风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抓惩防体系建设

一要完善制度。根据实际工作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集体议事制度及财务管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和征收、房屋拆迁、项目审批、干部任用等制度,要以制度为保障确保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二要规范权力运行。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合理分权、有效制权,深入查找廉政风险,完善权力运行流程,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合理配置土地、有效使用资金、严格监管工程、科学安排人事”等方面的制度体系。三要健全责任机制。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格局。

四、抓监督检查。

一要细化任务。既要细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环节,又要细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二要深化阳光工程。认真执行工程和土地出让公开招拍挂制度,公开拆迁补偿办法,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三要建立监督机制。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群众有反映时要及时进行警示谈话,经常提醒干部办事要有原则,时刻要有警惕心。四要加大作风建设。廉政建设要紧密结合作风建设年和创先争优等活动主题,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努力建设勤政、廉政的园区工作作风。

建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 篇6

2012年工作要点

2011年,就业服务中心在局党委、机关服务中心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以经营创收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11年实现产值800万元,利润40万元。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一)经营工作有了新突破

1、资产经营收入稳步增长。全年资产经营收入235.6万元,同比增长1%。

2011年,就业服务中心资产经营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遭遇的困难也最多。首先,人民大街60号房屋,因政府规划拆除,经营收入直接损失每年约1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人民大街60号产权房屋110平米,40000元/平米计)相当严重,还有合同违约高额赔付;其次,省政府108户房屋面临拆迁,正常经营工作无法启动,面对困境,不等不靠,积极走访市场,深入调研,掌握资产市场经营现状,对现有经营性资产重新进行评估,提高房屋出租租金,以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各方的努力,资产经营收入稳步增长,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这方面,就业服务中心按照市场经济状 1

况,市场经营规律,对资产市场提前预判,达到良好经济结果。

2、浩诚公司效益显著。浩诚公司实现产值约500万元,利润约40万元。

根据中心领导指示,为了能在经营上有所突破,经领导及多方努力,组建成立浩诚公司,6月份,公司手续基本办齐,具备经营条件。

公司主要依靠省管局房地产开发项目,给甲方干配套工程,在技术力量薄弱的不力情况下,努力干出精品工程,创优质品牌,为了一个技术环节大家刻苦钻研,有时甚至争论不休,目的就是保证工程质量,造出优质工程。为中心树立形象,多创效益。不管酷暑严寒,大家起早贪晚;不管多么辛苦,都没有怨言。从年初2月份公司在筹办期间就进入工地,至今已完成预期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3、万豪保龄球馆转向经营初见成效,全年实现产值64万元。万豪保龄球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营业以来,为就业服务中心带来丰厚收入。近年来,受市场影响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万豪保龄球馆经营受到冲击,面临困难,虽然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经营环境,拓展经营渠道,增加促销手段等几方面使出浑身解数,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与市场预期,差距很大。就业服务中心领导班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新经济情况发展需要,果断决

定将万豪保龄球馆转向经营,由原来经营保龄球项目到资产经营,从市场预判结果,采取现有经营模式,较之以前,收入明显提高。

(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2011年,就业服务中心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上有了新的进展,起到了“稳压器”的作用。

首先,沉积多年的张军诉讼原省政府办公厅劳动服务公司一案,经法院审理、判决,现已结案,赔付工作已经结束。

其次,吕长利诉讼就业服务中心补偿工资一案,经法院审理、调解,赔付工作已经结束。

第三,办理了原省政府办公厅丰力公司破产前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

第四、补办了原省政府办公厅劳服公司2人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后续工作正在进行中。

第五,全年共接待下岗职工各类咨询、政策解答300余人次。

上述遗留问题能够顺利解决,是就业服务中心认真领会政策、解读政策、执行政策,是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辛勤工作的结果,更与局党委、机关服务中心党委领导关怀、帮助、支持密不可分。

(三)管理工作扎实有序

1、严格规范资产管理。就业服务中心主要工作职责之

一就是资产经营管理,对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就业服务中心生存与发展。

首先制定严格的资产经营管理制度,其次了解资本市场动向、掌握市场信息,预测资本市场前景。第三,做好资产的维修、维护工作。第四,定期对资产进行评估,做到资产保值增值。

2、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四防安全工作始终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对重点经营单位、施工单位,出租房屋经营单位或个人定期进行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四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让每个职工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加强灭火设备、设施的规范管理,做到防范于未然。

3、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严格对改聘人员进行考核及重新聘任合同的续签工作。严格事业单位职工绩效考核填报工作,积极做好关于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保、医保报表和缴费工作。

4、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经制度。加强财务收支管理,做到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做好本级财务工作的同时,对下属单位财务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财务审计工作。

(四)党群工作为经营工作保驾护航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社会思潮,切实组织,有效落实局党委关于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大讨论”活动,广大干部职工认为,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就业服务中心发展荐言献策,形成讲政治、练业务,比干劲,求实效,增团结的良好工作氛围。在职工中树立就业兴,我兴,就业衰,我耻的主人翁责任感。重人心向背,重人才归离,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召开民主生活会,广泛听取党员干部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在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找准症结,明确方向,不走过场,注重实效,切实让职工感受到一些新变化、新气象。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战斗力和工作效率。

关心职工生活,切实解决职工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按照局党委工作部署,在增加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上,就业服务中心领导班子,始终做为头等大事来抓。体现党组织关怀、关心、关注民生。

按照党建工作科学化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就业服务中心党委坚持围绕经营工作,抓党组织建设,抓好党组织建设促进经营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积极参与到局党委、机关服务中心党委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通过各种比赛,让广大职工明确比赛只是一种形式,意识到当今社会竞争的严峻性及残酷性。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应对不断变化市场竞争能力,发展能力,生存能力,做到居安思危。

2011年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具体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差距和不足还存在于工作当中。

一是领导班子成员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把局党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落到实处。

二是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加强,提高总体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二、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局党委和机关服务中心党委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以资产经营的比较优势,紧紧围绕资产经营这条主线,开源节流,多渠道、多方位做好经营工作,要本着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走出去就是深入到发达地区,先进企业考查、学习、研究;走进去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走上去就是要有叫的响的自主品牌,过的硬的拳头产品的总的工作指导思想,凝心聚力,共谋就业服务中心发展大业。

(一)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做好资产经营工作。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公司的事情办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寻求突破,创造佳绩。

(三)进一步做好上访接待工作,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做到精细、合法、准确。

(四)进一步关注民生问题,尽可能提高职工福利。给职工带来实惠。

(五)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总之,2012年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还很多,任务也很繁重,但我们有攻克时坚的决心,有应对挑战困难的信心,有义无反顾不做成事不放弃,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恒心。希望通过总结,成为推动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又快又好发展的引擎和助推器。

建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 篇7

一、全年的主要工作回顾

(一) 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产业发展及农村推广应用散装水泥继续呈现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确定了稳中求进的方针,国民经济由快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全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形势下,我国水泥产业继续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干法水泥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和企业兼并重组,技术装备不断创新提升,使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的主要技术和装备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散装水泥的生产供应能力超过了水泥总产量的90%。

2012年全国水泥产量增速放缓,全年产量为2l 8213.0万吨;同比增长121 132.7万吨,年增长量比上年19 489.0万吨减少7456.3万吨;年增长率为5.84%,增速比上年10.44%回落4.6个百分点。

2012年全国散装水泥产业呈现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散装水泥累计供应量为118 129.94万吨,比上年同期106 753.95万吨增长11 375.99万吨,增长率为10.66%,散装水泥增长速度快于水泥增长速度4.82个百分点;散装水泥年增长量接近水泥年增长量。全国平均水泥散装率已达到54.14%,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可节约标准煤2714.15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1 87.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56.8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3.07万吨,实现综合效益531.58亿元。预拌混凝土产量持续增加,预拌砂浆产量再创新高,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有所提高。

(二) 中国散协今年开展的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在国家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厉行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政策方针的指引下,针对鼓励和促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41号)、《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流通发[2011]322号)、《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禁止现场搅拌砂浆检查工作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12]767号)等一系列政策规章性文件都强调了有针对性的关于加快促进散装水泥产业发展的内容。全国各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工作的实际,相继出台地方性文件,把有关政策落实到位。散装水泥工作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对持续推进散装水泥“三位一体”产业和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的持续、全面、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继湖南省、江西省等12省市相继颁布了关于促进散装水泥产业发展的条例后,今年又有云南、新疆、广西、安徽、青海、河北等省区的立法工作也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制定和贯彻条例,使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工作逐步纳入到了法制化轨道,为全面开创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1. 协同政府部门为行业发展大局服务

(1) 争取预拌砂浆优惠税率政策早日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国家政策法规明确规定了“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国家商务部和住建部等两次印发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因此,预拌砂浆产业在全国蓬勃兴起并快速发展。但由于预拌砂浆产品的增值税赋致使产品的价格偏高,进项税抵扣不足造成企业税收负担过重等原因,使“禁现”工作推进难度增大,部分城市的工作难以启动。根据行业和会员企业的反映,我会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协同商务部多次与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协商,建议国家应参照预拌混凝土按6%的税率征收预拌砂浆产品的增值税。按照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的意见,经我会协调商务部与国家工信部协调,特组织召开了由中国散协、中国水泥协会、中国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协会等相关单位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在各方取得共识后正式行文报财政部、税务总局,目前尚待税务总局正式发文施行。

(2) 积极推动砂浆城市“禁现”联合督查工作

目前,砂浆“禁现”工作和预拌砂浆产业在全国发展很不平衡,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中国散协根据会员企业的强烈诉求,积极向商务部反映情况,并将天津市关于“禁现”工作的调研报告报送住建部,建议商务部、住建部等组织联合督查组,对全国重点城市的“禁现”工作进行检查。商务部近期已印发文件,对检查工作做了部署,并对检查范围、检查内容、组织实施、检查要求、结果处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按照文件精神,在先行做好自查工作的基础上,届时接受国家督查组的检查。

(3) 开展散装水泥产业基础研究,促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散装水泥“三位一体”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务院对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意见的批复》(国函[1997]8号)等国家对散装水泥发展工作印发的专门文件已历时15年之久,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客观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业界共同认为,争取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报请国务院再次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此,先从产业的基础研究入手,以开展对散装水泥产业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全面绩效评估的方式,用翔实的事实依据论证散装水泥产业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方面的贡献和重要意义,提升发展散装水泥在经济领域全局的产业地位,以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发展思路指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散协会同商务部组织部分散装水泥办公室及有关专家,在郑州召开了专题会议,就开展课题研究和起草《指导意见》统一了思路、确定了分工并对有关工作做了具体部署。

(4) 深入调研了解行业实情,当好政府部门的参谋助手

中国散协区别其他行业协会的显著特点,一是国际上没有相同或类似的行业组织;二是全国有1275个履行政府行政职能的散装水泥办公室,在全国各行政区域行使促进散装水泥发展的职能;三是各级散办与企业单位在中国散协的会员比例各占50%。这种点、面结合的会员结构决定了协会工作的特殊性。我会针对上述特点,始终十分注重把握好为不同会员进行交流、提供服务的方法,利用参与区域性会议及业务活动或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工作,认真深入地了解“点“或“面”的诉求,全面及时地综合各方面情况向各有关政府部门反映,协同解决事关行业建设与发展的有关问题。如,原设在商务部并履行“指导全国散装水泥发展工作”职能的“全国散装水泥办公室”这一工作机构,由于名称需要再次规范等原因,目前新的机构名称一直尚未确定,对全国各级散办对口开展工作带来不便。我会及时协同商务部有关部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姜增伟副部长为此作了重要批示,此事已进入例行审批程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的进步,散装水泥产业链也不断拓展延伸,除业已形成的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产业及农村推广应用散装水泥供应链体系外,与散装水泥产业链相关的新型墙体材料、城市建筑垃圾及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产业也与之密切关联,不仅使散装水泥产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业态,而且其科技内涵也相应地不断丰富和深化。中国散协是搭建产业平台、促进产业发展和行业交流、衔接和凝聚政府与企业及行业力量的重要组织。所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政府部门的参谋助手尤显重要。

2.引导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

(1) 认真组织开展预拌砂浆企业等级评价工作

推进砂浆城市“禁现”工作和引导预拌砂浆产业的规范发展,发挥好骨干企业市场主体的引导作用,抓好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良性的市场竞争秩序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中国散协为了进一步培育和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促进预拌砂浆相关企业的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经报商务部同意,中国散协会同各地散装水泥办公室及有关专家开展了两批对“全国预拌砂浆生产及相关设备制造‘认定企业’和‘示范企业’”的评定工作。根据评定条件和程序,由企业申请,报省级散办审核,经秘书处复核,提请专家审定。两批共评出全国预拌砂浆生产及相关设备制造“认定企业”23个,“示范企业”35个,中国散协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授牌和宣传表彰。该项活动的开展,对规范和引导全国预拌砂浆生产及相关设备制造企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会拟从明年开始,依据我会今年组织制定并颁布的《预拌砂浆产品及设备生产企业等级评价规范》行业标准,将对全国的相关企业进行等(星)级评定工作,依此进一步健全社会公信和行业监督体系的建设。

(2) 培育建立行业先进典型产业示范基地

为了培育行业技术骨干企业并发挥示范作用,中国散协还组织专家评定并授予南京天印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国散装水泥产业链示范基地”、无锡江加建设机械有限公司为“免烘干干混砂浆成套设备示范基地”、山东圆友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为“轻质砂浆产品与装备技术示范基地”、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为“振动流化床和机制砂生产线示范基地”等称号,他们为推动业界的交流与合作,较好地发挥了行业骨干企业的示范作用。

(3)在行业倡导并组织开展行业自律倡议活动

蓬勃兴起的预拌砂浆产业,已显现出市场竞争不规范的现象,为遏制市场恶性竞争的行为,发挥好行业协会在维护企业利益、保障市场公平的作用,中国散协在四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号召相关会员企业积极响应南京天印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发起的《预拌砂浆行业自律倡议书》,并组织了企业的签字仪式。这一举措对规范预拌砂浆产品生产及设备制造企业的市场行为起到了自律监督的作用。

今年以来,预拌砂浆产业发展的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中联重科、徐工集团、三一重工等“特大型企业”阔步进入了竞争的行列,全国预拌砂浆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格局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更加白热化。中国散协认真分析了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积极引导企业科学把握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会同协会共同抵制市场的不规范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中国散协在今年12月召开的“中国散协第五次会员大会暨行业年会”上,发动8家副理事长会员企业再次提出倡议,号召全行业积极响应倡议,并组织了隆重的《预拌砂浆行业自律公约》的签字仪式。中国散协将加大行业自律监督的工作力度,推进预拌砂浆产业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3.加强行业标准化的制定等基础性工作

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是规范行业发展的基础,是实施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体系不断趋于完善,对促进技术进步以及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中国散协积极协调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及行业标准化归口管理部门,积极申报标准项目立项,组织行业专家进行行业标准的编制、评审、鉴定工作,先后完成了《多回程干砂滚筒》、《焊接式散装水泥钢板筒仓》、《螺旋卷边式散装水泥钢板筒仓》、《预拌砂浆产品及设备生产企业等级评价规范》等4项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及报批实施。《预拌砂浆筛分技术要求》和《预拌砂浆生产线基础构架设计规范》两项新的行业标准也已在商务部批准立项。这些标准的制定,对规范散装水泥产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4.办好行业展会及各项专业活动,搭建行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会展业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服务产业,在促进行业交流、扩大行业的社会影响、带动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此,中国散协在商务部等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与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联合主办了连续三届的“中国散装水泥暨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浆技术装备及产品展览会”。

第三届展会于2012年5月10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办。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住建部、工信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出席展会,全国业界的代表踊跃参会,行业的骨干企业积极参展,参展企业展位数、展位面积高于往届,展览效果一年比一年好。展会充分宣传展示了我国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产业发展成果,搭建了行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提升了公众对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及技术装备和产品的认知度,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商机。

展会期间,协会同期组织召开“2012中国散装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荆林波副院长在报告会上作了题为“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使参会代表从不同层面了解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形势和行业发展的动态趋势,荆副院长的精彩演讲博得了全场听众的高度评价。会议期间安排的“无机防火保温砂浆(A级)技术研讨会”和“预拌砂浆生产、施工设备与应用技术研讨会”,紧密围绕行业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并对行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攻克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推介和交流。全行业对中国散协组织各项活动的关注和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增强了广大会员与协会的向心力。此外,每期展会还对积极参加展会的优秀企业,为展会组织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进行了表彰。

5.开展行业专业技术及管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随着散装水泥“三位一体”产业链的发展和延伸,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引导产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关键要解决好创新和协调发展的问题,而不断丰富和提高各级散办及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及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是散装水泥行业当务之急的基础性工作。

为落实商务部领导关于加强散装水泥行业培训工作的指示精神,中国散协受商务部委托,承担了组织散装水泥系列培训教材编写及组织培训工作的任务。为保证《预拌砂浆》和《预拌混凝土》教材的编撰质量,商务部和中国散协多次组织召开专家编审工作会议,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讨论和修改完善。该教材被商务部指定为散装水泥应用系列培训教材,姜增伟副部长为教材亲笔作序。

商务部发文委托中国散协承担组织对各级散办和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轮)训工作。目前,中国散协在郑州市已成功组织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参训人员达150人,经过结业考试,对考试合格人员将颁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统一颁发的<职业培训证书>。全体参训学员对培训班的组织及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积极建议中国散协今后要多组织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多提供这种学习深造的机会。

6.认真履行散装水泥行业统计工作职能

全国散装水泥统计工作是国家统计局行业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指导全国散装水泥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中国散协受政府部门委托,多年来一直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使统计工作更好的适应散装水泥行业发展的需求,各项统计指标更符合行业发展的实际,中国散协坚持每年召开全国散装水泥统计工作专题会议,总结讲评工作,交流经验,研讨改进统计工作的措施,力求杜绝统计工作中迟、漏、错、虚的现象,使统计指标更加科学合理,统计数据更加真实可靠,统计体系更趋于完善。商务部已率先核准将散装水泥统计工作制度的部分指标体系列入到《商务部商贸流通业统计表》序列。

为了提升散装水泥统计信息化水平,提高统计系统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系统性,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散装水泥统计工作的通知》(商流通司函[2012]126号),委托中国散协在全国范围开展推广应用“全国散装水泥‘三位一体’网上智能直报系统”的有关工作。我会已在今年的全国散装水泥统计工作会议上做了部署,有关技术培训工作正在各地抓紧进行,要求全行业2012年的统计年报全面应用网上智能直报系统。

7.重视并发挥好散装水泥媒体的宣传作用

强化和扩大发展散装水泥工作在社会的宣传功效及影响力,是引起社会有关各界及广大公众了解与关注、尤其是谋求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与支持的重要手段,也是抓好散装水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每年集中组织举办的散装水泥宣传周活动,各具特色,面向社会的宣传效果显著,是各地集中展示和宣传散装水泥意义和发展成果的平台。商务部印发的“十二五”期间发展散装水泥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各级散装水泥主管单位和管理部门要努力创新宣传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由中国散协指导并每年度召开的《中华建筑报·散装水泥双周刊》编委会笔会(或通讯员会议),研讨交流宣传工作的经验,议定新的办报思路,表彰优秀通讯员和发行工作先进单位,有效地促进办报质量的提高。《散装水泥》杂志、中国散协信息网、中国散协干混砂浆专业委员会经办的《中国砂浆资讯》、全国各级散办经办的单位网站、期刊动态、通讯、简报等构成了散装水泥行业宣传的网络体系。中国散协支持举办的散装水泥楹联大赛,印发专业知识台历等形式开展的宣传活动是对散装水泥宣传模式的创新;联合各地电视台编制和播放专题电视节目等,均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中国散协秘书处坚持每年全面汇总全国散装水泥工作的重要资料,编撰年度《全国散装水泥工作资料汇编》,并将国家有关政策文件收录入编。该汇编不仅能作为散装水泥工作者及行业相关单位的参考史料,而且也是呈送相关政府部门有关领导极具参考和宣传价值的文献资料,已成为散装水泥工作者十分珍视的工作资料。

8.评选表彰先进,树立行业榜样

为了鼓励为行业建设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单位,在全行业树立崇尚先进的正气,我会在“2012中国散装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会”上(第三届中国散装水泥暨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浆技术装备及产品展览会期间),向河南省等11个单位授予“促进散装水泥行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授予南京天印科技集团等12个企业为“促进全国散装水泥行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突出贡献企业”。

在今年召开的第五次会员大会暨行业年会上,中国散协对第四届理事会期间的74个“优秀会员单位”、17个“促进行业发展与标准化建设工作优秀单位”和4位荣获“特聘专家突出贡献奖”的获奖单位及个人进行授牌表彰。

9.进一步抓好协会的自身建设

(1) 协会秘书处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质服务质量在全行业树立威信。我会秘书处从领导到每一位员工,始终保持爱岗敬业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中共同营造了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在与行业各会员单位的联系与交流中,始终保持着热情、诚恳、谦和、务实的工作态度,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会员单位反映的每一件诉求信息,并尽力加以处理解决。多年来,秘书处行业建设与发展作出的努力和作为赢得了各会员单位的信赖和拥戴。因此,各会员单位对协会的工作及开展的各项活动都积极给予热情支持,行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逐年增强,讲正气、促发展已形成了推进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 注重发展行业骨干企业加入协会。随着行业发展和中国散协社会影响力的增强,以及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及相关装备制造业的兴起,我会注重了对企业会员、特别是跨行业的大型企业会员的发展工作。今年以来,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特大型(上市公司)企业纷纷加入和要求加入协会,并给予协会组织的活动以大力支持。我会特将关心、支持协会工作的骨干企业提升到理事会的领导层,进一步优化了理事会及会员结构。目前协会的有效会员总数达到近400家。

1 0.协会第四届理事会顺利换届

我会第四届理事会已期届满。按照民政部、国资委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关于协会换届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按期成立了由靳平生、丁建一、王国群、朱南纪、于东威组成的换届工作筹备组,按规定程序按时完成了换届的各项筹备工作。12月12日,中国散协第五次会员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商务部王旭斌副司长、工信部潘爱华副司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余平副书记、湖南省经信委刘平凡副主任莅临会议并致辞。

会议全体代表听取并审议通过了中国散协第四届理事会丁建一理事长所作的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四届理事会王国群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所作的财务收支情况报告;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散装水泥办公室于东威主任所作的关于《章程》修改的说明;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散装水泥办公室朱南纪主任所作的关于中国散协第五届理事会筹备工作情况的说明。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中国散协《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会员管理办法》《会费缴纳标准及管理规定》。

会议按照协会换届选举规定,对候选人采取等额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民主选举。选举结果为:靳平生同志当选中国散协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丁建一同志当选副理事长(常务)兼秘书长,王国群等17名同志当选副理事长。会议还选举马淑珍等22名同志为特邀副理事长。

大会选举结束后,在随后召开的中国散协五届一次理事(扩大)会议上,靳平生理事长代表第五届理事会作了专题讲话。在新当选的理事会领导成员集体合影时,全场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表示祝贺。

中国散协第五届会员大会始终在团结、和谐、奋进的气氛中进行。期间,还召开了中国散协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和中国散协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干混砂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座谈会及其他专业活动。

二、关于2013年的主要工作

(一) 协同政府有关部门报请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文件。

(二) 落实《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禁止现场搅拌砂浆检查工作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12]767号)精神,协同组织开展砂浆“禁现”检查工作。

(三) 依据《预拌砂浆产品及设备生产企业等级评价规范》行业标准,组织开展相关企业的等级评价工作。

(四) 依据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关于进一步做好散装水泥统计工作的通知》(商流通函[2012]126号)要求,落实在全国范围全面开展推广应用“全国散装水泥‘三位一体’网上智能直报系统”工作。

(五) 继续落实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关于开展散装水泥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商流通函[2012]78号)要求,认真组织好各期“预拌砂浆专业技术与管理培训班”的培训工作,做好“商务部指定散装水泥应用系列教材”《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全面发行工作。

(六) 组织完成《预拌砂浆筛分技术要求》《预拌砂浆生产线基础构架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编制、审定及报批工作。

(七)继续组织办好“中国散装水泥暨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浆技术装备及产品展览会”。

建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 篇8

一、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筹备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战略的实施,按照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总体原则,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印发《职业教育专题规划(2012-2020年)》。

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编制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和综合协调,促进各自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和协调布局。推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拓宽人才成长途径。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

保证职业教育规模。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统筹,按照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基本要求,拓宽招生渠道和面向,努力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800万人的任务。优化招生专业结构,促进各专业招生数量与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相适应。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扩大高职面向中职毕业生招生的规模。分区域、分产业推进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推动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学历继续教育,提升农村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创业能力。推进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试点。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按照中央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总体要求,实施好职业教育富民工程,推动对连片特困地区学生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的进程。

完善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机制。引导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东部与中西部省、市、县之间职业教育协作机制,推动东西部职业学校开展招生合作、教学合作、就业合作。支持东北地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合作。建立开放合作平台和定期交流制度。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总结推广四川9+3免费职业教育经验。支持办好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

二、加强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

加强职业教育法规建设。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研究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研究制定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意见。完善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印发《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制订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和改革方案。

加快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建设。适应产业调整升级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订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制定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等,促进职业教育关键要素标准化。配合有关部门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职务(职称)制度改革。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

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进程,进一步扩展免学费政策覆盖面。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职业学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经费支持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完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提高资助标准、高等职业教育扩大资助覆盖面。推动各地制定和实施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机制。

三、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

加强行业指导。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改革。落实《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调整优化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分类指导行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推动行业部门和行业组织在预测人才需求、指导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召开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2年工作会议。

完善产教协作机制。深入推进产教对话,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深化产教对话内容、丰富对话内涵。推动和支持若干行业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定行业职业教育专项政策,推进国家重点产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召开全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现场会。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区域优势,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召开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

深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强对56项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召开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在职业教育体系、体制、机制、模式等方面出经验、见成效。

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和改进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发挥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独特优势,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育人。办好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研究制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鼓励探索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形式。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促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修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颁布一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标准。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标准研究制订工作。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并印发“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指导意见和“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规划。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遴选。组织实施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召开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现场经验交流会。

推进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完善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检查和评估工作。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以及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等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初步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完善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系统,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职业教育督导工作。

五、推进继续教育整体改革发展

推进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落实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印发《继续教育专题规划(2012-2020年)》、《关于加快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对继续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推动继续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加快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积极推进行业企业职工教育。继续做好职工教育统计工作。研制发布社会成人培训机构国家标准。稳步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出台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宏观指导性文件。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制度。推进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教育改革和资源开放,为社会成员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教育。研究制定关于推进社区教育的意见、社区全民学习中心规程、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规范、职业学校服务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试点,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健全继续教育保障机制。组建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标准,逐步建立政府、行业、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质量保障监管体系。推进激励性制度建设。完善继续教育教师培训、考核、管理机制。启动继续教育法制建设调研工作。

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好骨干教师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资助和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基地建设等项目。做好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遴选确定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创新校企合作培养培训模式。实施职业院校校长能力提升计划。

增强职业院校科学管理能力。筹备召开全国职业学校管理工作会议,推动职业学校管理规程等规章制度的落实。修订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提高职业院校管理信息化水平。切实维护职业学校安全与稳定,建设安全校园。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机制,推动并指导各地和学校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抓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强化内涵为导向,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加强和规范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并进行阶段总结和成果展示。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等项目。研究启动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项目。指导推动各地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完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推动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继续组织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面向社会成员率先开放学习资源和精品课程。研究制订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规范和认证标准。推进继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建设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加强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终身学习、考试与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及体系建设。推进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

七、加强科学研究和对外合作

提升科研能力。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完善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加强职业教育科研规划工作,制订“十二五”科研规划,设立重大科研课题,提高科研的前瞻性、战略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院所联席会议作用,组织协同攻关,努力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召开2012年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院所联席会议。支持有关部门和省份联合开展“院士职校行”活动,研究探索院士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适应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要求,围绕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切实加强理论研究,深入把握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和内在规律,以理论研究支持继续教育综合改革。

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与世界各国(地区)、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政策对话。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意见。做好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相关筹备工作。在职业教育国家政策制度研究、学生培养、学校合作、教师和校长培训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实施中德职教合作联盟合作项目。落实中英职业教育政策对话会议达成的共识。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引进国(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国内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去”。

八、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深入基层调研、深入实践学习,改进文风、会风。健全学习和信息交流制度,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摘自教育部网站)

上一篇:市质监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司产品库房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