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人教版初中英语知识点汇总(共7篇)
最新版人教版初中英语知识点汇总 篇1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Th物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
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
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
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
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
(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4)
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
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
完全变态:
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2)
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
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
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
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
卵
白
胚
盘卵壳膜气
室
系
带
卵
黄
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
许多起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卵白对胚有保护作用,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
需的养料和水。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
提供营养。
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系带悬挂卵黄,固定和减震,利于孵化。气室储存气体,由内外两层卵壳膜构成。
卵黄膜卵
壳
鸡。
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受精卵的胚盘(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
将发育成雏鸡,胚盘是鸡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
3.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
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
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
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
不开水
鸟
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
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转基因超级淑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7.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
对(46
条),也就包含了
个
DNA。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
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
半来自母方。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
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2)
实验材料:选择的是具有明显相对性状且闭花受粉的豌豆。(豌豆的相对性状:植株的高和矮,种子的黄和绿,种皮的光滑和皱缩。)
(3)
实验方法: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
(4)
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都是高杆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不过矮的要少得多(高矮之比为
3﹕1)。
(5)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为:
a.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矮。
b.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
dd(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
DD
或
Dd
两种。
c.基因组成是
Dd的,虽然
d
控制的形状不表现,但
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
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2.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1902
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朗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他把这种染色体称为
性染色体。后来,美国细胞学家威
尔逊和斯特蒂文特进一步把男性体细胞中那一对与众不同的染色体,分别称为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而女性体细胞中的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
X
染色体。
2.性染色体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性别的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
条。
3.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
对染色体(男:44
条+XY
女:44
条+XX)。其中
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
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
XY,女性为
XX)。
4.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精子(22
条+Y
或
条+X),卵细胞(22
条+X)。
5.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
1︰1,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
50%。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
环境也有关系。因此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4.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
森林古猿。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化石证据支持。
2.地球大约形成于
亿年前,原始生命大约诞生于
亿年前。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
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
产物(证据):氨基酸。
(3)
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
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9.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10.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11.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历程:
(1)
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2)
采用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方法,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
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
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马次之,果蝇和向日葵则较远。
4.在生物学研究中,涉及到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科学
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5.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6.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7.掌握
P55
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100
年以后,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
2.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4.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5.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生存下去,就是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6.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其中有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7.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
8.自然选择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9.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等。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
HIV。
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
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
(2)
切断传播途径:如传染病流行期,在教室喷洒消毒液。
(3)
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1)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2)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
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
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2.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
疫)。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
抗原进入体内促进篱笆细胞产生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体对抗原的反应具有特异性,一定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犹如钥匙与锁的关系)。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
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5.免疫的功能:
(1)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身稳定)
(2)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防御感染)
(3)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免疫监视)
6.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7.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8.计划免疫、意义:
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1)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2)
非处方药:简称为
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3.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4.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品制剂。
5.药物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6.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
病的治疗。
7.有效期为
2010
年
月,说明该药可以用到
2010
年
月
日。失效期为
2010
年
月,说明该药可以用到
2010
年
月
日。
8.当遇到某人突然晕倒和溺水等情况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但必须符合病情或伤情。
9.当有人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以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具体操作看课本
页。
如果病人同时心跳停止,则应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具体操作看课本
页。
10.出血和止血:
(1)
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胸部、腹部等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外出血是指体表的出血,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做必要的止血处理。
(2)
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
a.毛细血管出血最常见,出血时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b.静脉出血时,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c.动脉出血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3)
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可以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或是在伤口盖上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对于大静脉或动脉出血,用手指或绷带压迫止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2.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身体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况。
4.调节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烦恼、自我安慰。宣泄时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
第二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生活习性,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等。
2.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等)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
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探究酒精(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1)
提出问题:酒精(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
(2)
作出假设:酒精(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3)
制定计划:
A.供选择的材料:活水蚤、蒸馏水、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烟草浸出液、吸管、载玻片、显微镜、计时器。
B.设计计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a.如何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
例如: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
500ml
体积分数为10%的酒精的方法是:
b.如何配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
c.供实验用的水蚤共需要多少只?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A.水蚤的正常心率为:100—350
次。
B.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起促进作用,因为烟草里含
有烟碱(如尼古丁)等成分,有使神经兴奋的作用。
4.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5.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6.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学习并没有结束
生物新技术: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反应器、仿生学、生物防治、组织培养等
生物学方面的变化:基因治疗、粮食的工业化生产、科隆人体器官、智能计算机、人造物种等。
最新版人教版初中英语知识点汇总 篇2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对青岛市不同学校的一些学生做了相关调查, 发现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两种:死记硬背式教学和多媒体式教学。这两种英语教学模式对现代中学生英语学习有一些弊端。死记硬背式教学虽然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记住一些知识, 但是对知识的本质理解严重缺乏。有些老师课堂上只是简单地标出一些重点单词和短语, 甚至让学生们背诵全篇课文, 因此, 课堂上老师由原来的授业解惑转变成了提问背诵和标记重点, 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给课堂增添了很多新元素, 节约了大量时间, 但与此同时,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弱化了课堂间师生间的交流, 过于花哨的内容和幻灯片展示速度过快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学生观。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研究
人教版英语教材在2013年实施了新课标, 发生了重大改变, 这一改变使教材更加的规范化、系统化。下面主要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来分析。我们都知道英语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动词、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等组成的五种基本句型。一切看似复杂的句子其实都是这五种基本句型的扩大、组合、省略或倒装。因此掌握这五大句型, 是学习英语的基础。
人教版新版英语教材的内容设计恰恰就体现了这五种基本句型。七年级上册unit1、unit2、unit3、unit4的内容设计就讲了英语中五种基本句型中的其中一种—主系表句型;unit5和unit6讲了“主语+行为动词”这一结构, 剩下几个单元是对这些句型的复习。因此, 七年级上册教材的设计就是学习五种基本句型里的最基本的三种。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设计为以后从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九年级unit2和unit3讲了一个重要的专题—宾语从句;unit5、unit6和unit7是对被动语态的分析:unit5是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 unit6是一般过去式的被动语态, unit7是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unit9讲了定语从句;unit1、unit4、unit10和unit11分析了一些重要的短语及用法;unit12综合分析了时态和状语从句;unit13综合复习了时态、语态、used to的用法和情态动词。
三、改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不难发现, 人教版新版英语教材的设计极其合理, 几乎每个单元的设计都是以一个专题的形式来展现给大家。因此, 要想让这套教材发挥它的价值, 教师们就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到教材编写的依据, 然后再根据每个单元合理地来设计教学方案。
上述已分析七年级上册前四个单元是讲的主系表, 教学备案时就应该把这四个单元当做一个整体, 在学习这四个单元之前让学生们首先先了解“主系表”句型里的主语、系动词和表语。“主语是什么”的问题难倒了不少初中生, 很多学生简单地认为是“你”“我”“他”, 因此, 教师应该从汉语入手让学生简单清楚地学会这些概念。说到概念, 切记不要直接把某个概念告诉学生, 应该从多个例子中让学生自己体会出它们的概念。同时举例子的时候最好用上教材中的句子, 这样一来, 等到学生们再看教材课文时就会有一种熟悉、容易的感觉。例如:This is my book. 让学生们分别指出主系表的各个成分。等到学生对每个主系表句型完全正确的判断出各个成分后, 再学习这个句型的否定句、疑问句的变化。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 再打开课本学习前四个单元就轻松了许多。以同样的方法来学习“主语+行为动词”这一结构。其实它包含了两种基本句型“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和“主语+不及物动词”。也是先从汉语举例子, 让学生搞清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含义。学会分析句型成分之后再学习这些句型的否定句、疑问句的变化。系统地讲, 七年级上册就学习了三种最基本的句型, 其余的就是些单词和短语的记忆了。
九年级unit2和unit3讲的是宾语从句, 有了三种基本句型做铺垫, 从句的学习就简单了很多, 在学习教材内容之前, 根据宾语从句的不同引导词和主从句的时态特点, 让学生做一些汉译英的句子翻译, 根据这些例子让学生体会和总结出宾语从句的含义和特点, 这样会比老师直接讲解宾语从句效果要好得多。同样的道理来学习unit9的定语从句。Unit5、unit6和unit7讲的是被动语态, 因此老师应该让学生做一些主动语态的翻译练习, 然后将其变为被动语态, 让学生观察被动语态的来源—主动语态里的宾语变为了被动语态里的主语, 要注意不同的例子具有时态上的差异, 最后让学生总结出被动语态的特点和构成。
总之, 教材的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也就是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 而不是让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知识, 教师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 而不是知识的强行灌输者, 唯有这样, 学生才能比较有兴趣地了解到知识的本质, 教材才能够得到更有效地利用。
参考文献
最新版人教版初中英语知识点汇总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字和语法 问题 改进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体系中的漏洞也在逐渐凸显。尤其是文字和语法方面的探讨篇幅较少,因此在教学上就会造成教师教学的不足。这就需要相关教育部门针对其中的不足,采取具体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初中语文的教育质量。
一、文字和语法知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
(一)文字方面
纵观人教版初中语文,文字方面所占的内容少之又少。文字作为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根基,一旦降低在语文篇幅中所占的比例,就犹如在逐渐抛弃中国的文化根基。因此人教版初中语文应该适当增加形声字方面的内容。中国学生认识和学习汉字的习惯主要源于文字的“读音”,因此与其让学生自己找寻学习的方法或者发现文字发展的规律,不如直接将其反映在教材体系中。对于形声字而言,大学《现代汉语》这样描述:新文字可以由字义部件组成,也可以由字音部件组成。这是一种根据字的形、声特点造字的方法,以此为文字基础造出的字称之为“形声字”。现代文字中,有很多字都是由此而造,比如“桐”字。形符是木子;声符是同字。分别表示树木一类和“同”音。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字体认识还不够全面,因此这样的定义对于他们来说,不够全面想,需要注重修改。
(二)语法方面
“主谓语和非主谓句”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对于这一章节的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单句和复句是句子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则是构成单句的两大成分,但是主谓短语是构成主谓句的重要成分。站在谓语构成部分角度来看,主谓语句根据词性又分为动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等。比如动词谓语句,是由动词短语或者动词组合而成。例如“你去做吧!”“我正往我们公司附近的酒吧去”。有关于名词谓语句的例子为:每个人一盒月饼。主语谓语句的例子有:我做的饭,你可以吃完吗?
对于这样的内容描述,与大学《现代汉语》教材中描述的内容基本一致。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全新的认识和挑战。尤其是主谓语语句,大部分初中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可以适当予以修改和删除。
二、有关于文字和语法知识的改进途径
(一)文字方面
针对于上面提到的形声字演变问题,可以做出以下修改:形声字应该是由表示字义的语义符号和表示读音的语音符号组成。语义符号主要强调文字的归属意义;而声音符号强调文字的正确读音。比如“桐”字,语义符号是“木”字,声音符号是“同”字。
除此之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缺少关于析字的内容。初中学生认识和学习汉字的组合是提高扩宽他们知识面的重要途径,汉字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形体,而是以一种组合的形式存在,可以对不同组合的汉字进行拆离。比如“醉”字,其左边为“酉”,右边为“卒”。“睡”字的左边为“目”字,右边由“垂”字组成。“饭”字的左边为“食”,右边为“反”。“炭”字的上边为“山”,下边为“灰”。“浪”字的左边为“水”,右边为“良”。“唱”字的左边为“口”,右边为“昌”。由此可见,可以对汉字进行合理拆分和组合。以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博大精深,并在认识和学习字体过程中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语法方面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定义的“主谓语和非主谓句”是一种典型的层次分析描述方式。这种分析方式又称之为直接分析法(Immediate Con-stituents Analysis)。语法的构成特征和构造层次是直接分析法的客观基础,一个句子是由几个成分组成就可以直接判定这个句子的直接成分。其分析过程为:先是判定句子组成成分,再逐层分析。当一个句子成分由多个直接成分組成之时,才进行多分。由此可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重心主要放在对句子的成分划分,从而严重忽视其句子的内涵或者成分的定义,初中生学习起来就会显得较为吃力。因此在中学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强调句子成分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句子的含义。这就需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减少对层次分析法的描述篇幅,增加句子成分分析的相关内容。
结束语:
由此可见,加快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改革的步伐显得尤为重要。学者在编排有关文字和语法知识方面的内容时,应该根据初中学生自身涉猎的知识面进行权衡和排版,合理调整有关文字和语法知识方面的教育内容,适当删除或者增添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扩宽他们的文字和语法知识面,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淑波.当前初中语文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0,11:33.
[2]高敏华.莫让“玫瑰”在新课改中凋零——谈加强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有效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3:98-99.
最新版人教版初中英语知识点汇总 篇4
Section A 1.go to the mountains去爬山
2.visit +地点/人
visitor
n.旅游者 3.不定代词:
人:somebody
anybody
nobody everybody
someone
anyone
no one
everyone
物: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
everything
(1)和every相关的 everybody、everyone、everything可用于各类句子。例:Everything goes well一切顺利
(2)和any 相关的 anyone、anybody、anything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例:Mary doesn’t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news(3)和some相关的somebody、someone、something用于肯定句,表示“某人或某物”。例:Someone is singing.(4)Nobody、no one、nothing本身具有否定意义。例:Nobody knows this important secret.(5)形容词与不定代词相连用的位置:
不定代词+形容词 例:something important anything special(6)不定代词作主语,谓语动词用单数。4.go with+sb 和某人一起去„„ 5.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见
6.quite a few相当多=lots of=a lot of=plenty of 接可数名词a few有一些
、few很少(几乎没有、否定概念)接不可数名词 a little有一些、little很少(几乎没有、否定概念)7.take photos拍照
take photos with 和„„合影
take photos of 给„„拍照 8.what about+名词/代词/动名词 9.Most of the time大多数时间
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取决于Most of 后面所修饰的名词 例:Most of the students go to the beach.例:Most of the water turns green.10.taste/look/feel/sound/smell+形容词
11.一切顺利:Everything was excellent./ Everything goes well 12.你认为„„怎么样?
How do you like„?=what do you think of „?= how do you feel about„? 13.buy sb sth=buy sth for sb 14.Seem 看起来„„
(1)seem+形容词 例:Tom seems tired.(2)Seem like “好像” 例:It seems like a good idea.(3)Seem to do“似乎” 例:I seem to have a cold.(4)It seems/seemed +从句
“似乎” 例:It seems that I can pass the exam.15.nothing much to do没什么事可做
nothing„but
出了„„之外,什么也没有 16.Bye for now 到这该说再见了 17.feed----fed 喂养 18.Keep a diary 记日记
Section B 1.到达
(1)arrive in+大地点
arrive at+小地点
(2)get to +地点(3)reach+地点 2.decide to do 决定做„„
3.try doing sth 动作已发生,不一定付出太多努力
try to do sth
动作未发生,付出努力 4.(1)feel like+从句
“感受到„„”
例:He feels like he is swimming.(2)feel like “想要„„”+名词/代词/动名词 例:Do you feel like taking a walk with me? 5.wonder “想知道,琢磨”后接who,what,why等疑问词引导的宾语从句。
例:I wonder who the man is.6.in the past 在过去
pass v.通过
pass the exam通过考试
7.(1)want to do
(2)want sb to do
(3)want sb not to do 8.Start to do =start doing sth=begin to do =begin doing sth Start 作“开始”讲时,start 与begin 两者可以互换,但是start表示“出发、机器开动、创办”讲时,不能用begin 9.wait for+某人/某物
wait at+地点
例:I wair for the bus at the bus station.10.Over(1)结束
(2)在„„上方(3)遍及all over the world(4)超过,多余=more than 11.太多(1)too many+可数名词
(2)too much+不可数名词
太
much too+形容词
12.because of +词组/名词/代词/动名词
Because+句子
13.bring 带来,take带走,fetch去取并且拿来 Bring/take
+ 人/物
+ to +地点 14.Enough(1)形容词+enough(2)名词+enough 或者
enough+名词
15.as(1)像„„一样
(2)作为
(3)按照
(4)当„„的时候 16.forget to
未做
, forget doing已做
17.stop doing 停止做„„
Stop to do 开始做„„ 18.dislike =hate 19.why not+动词原形 =why don’t you+动词原形 20.(1)so „ that„ 如此„„以至于„„
(2)so that 为了
He runs quickly so that he can catch up the bus.(3)so +形容词+冠词+名词
such +冠词+形容词+名词 21.Tell sb(not)to do sth 22.Keep doing sth 一直做„„ 23.Jump into跳入
Jump off 跳离
Jump over跳过
Jump out of 跳出
24.come up 出现,发生
25.What +a/an +adj+可数名词单数+主语+谓语
What + adj+可数名词复数+主语+谓语
26.how+adj/adv+主语+谓语
how+主语+谓语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汇总 篇5
(附:2011浙江高考《外国小说欣赏》考点全解)
一、了解八个单元十六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美国)
(1)主题:通过描写白叟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牵挂,揭示战役的罪行,召唤人道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点:
A.以小见大 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
2.《墙上的黑点》伍尔芙(爱尔兰)
(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料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把持、对自由的憧憬、对男权的否认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
A.辐射状结构 B.自在联想
3.《炮兽》雨果(法国)
(1)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奖惩明显、坚毅坚决、残酷无情的将军形象。
(2)艺术特色
A.对照法
B.拟人手法,将无性命的事物刻画得犹如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听心魄。
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俄国)
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暮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丹青,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幻,在对昔日的蜜意怀念中,抒发对从前生活的迷恋,对贵族衰败的不满,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
【艺术特色】
(1)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
(2)结构艺术:用思路来组织内容;首尾响应。以欢喜喜悦丰产场景开头,以萧瑟荒漠打猎场景结尾,构成强烈的对比。
(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蜜、充裕的城市生活。
5.《丹柯》高尔基(苏联)
通过塑造丹柯这一敢于实际、永不言败,敢于为幻想勇敢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好汉形象,激励人们去追求成功,寻求光亮;同时也批评了那些脆弱、感恩戴德的人们。
【艺术特色】
(1)浪漫主义伎俩
(2)对照手法:丹柯——族人
6.《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巴西)
通过叙述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含辛茹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阅历,启发人们要想实现幻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进程,须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禁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同时勉励人们要敢于为妄想打拼。(三种人:爆米花小贩、矿工、圣地亚哥)
7.《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活跃、无邪、热忱争强好胜、渴望受关注及胸无城府、率端的性为爱义无反顾
艺术特色: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塑造方法。
8.《素芭》泰戈尔(印度)
(1)人物:素芭是一位漂亮聪明的哑女。她心灵污浊、感情细腻丰盛、敏感而孤单。她是人们谈论的对象,是家庭的累赘。她只能与大做作、动物们亲热交换,没有理解她,没人真正关怀她,最后被父母以诈骗的方式嫁到远方,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2)艺术特色:“画眼睛”
9.《清兵卫与葫芦》志贺直哉(日本)
(1)人物:清兵卫是一个热衷于葫芦,并且对葫芦的鉴赏和珍藏有着特殊的禀赋,但最终在老师和父亲的压力下被迫废弃喜好的单纯、可恶又可怜的少年形象。
(2)主题:批判家长老师的果断独裁、抹杀孩子个性的做法,提示人们要尊敬、爱惜孩子的个性,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3)艺术特色:采用倒叙结构,设置悬念
10.《在桥边》伯尔(德国)
(1)人物:“我”是一个对枯燥、乏味工作不满,用乱数、不数、漏数方式来对抗,盼望美妙生活的伤残军人。
(2)主题:揭示德国战后重建着重物质,缺乏精神关心的问题,思考小人物的命运。
11.《牲畜林》卡尔维诺(意大利)
(1)作者以风趣、调侃、讥嘲的笔调来描写牲口林中两场笑料百出的出色追赶,尽情地嘲弄了丑与罪恶。
(2)艺术特色:延迟的应用,使小说的结构重复递进,同时让动物逐一出场,便于作者对德兵纵情戏耍。
12.《半张纸》斯特林堡(瑞典)
(1)塑造了一个生活认真,工作尽力;事业成功,生活幸福,婚姻圆满;求实并理解满意青年,固然后来生活出现了缭乱,遭遇丧妻夭子恶运,却没有一败涂地,自怨自艾,而是选择英勇地直面,把爱和痛藏在心里,把它们作为生活对自己的恩馈的年青房客形象。
(2)艺术特色:
A.叙事简约,给读者留下想像空间
B.构思巧妙:以小见大,于方寸之间演示大千世界
13.《山羊兹拉特》辛格(美国)
这篇童话小说通过勒文家想卖山羊兹拉特到终极把山羊兹拉特当作一个家庭成员的故事,描摹出人与动物间有可能恒久存在的亲情状况,能够超出任何时期的与困顿,成为一个物资匮乏的世界里人与动物之间永远温情的慰藉。
14.《星期二昼寝时刻》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1)人物:是一位境况不好却刚强自尊,心坎悲伤、苦楚却处事不卑不亢、镇定从容,拥有超越道德的伟大母爱的母亲形象。
(2)情节结构特色:
A.延迟法:花大批文字描述坐火车、小镇风貌,就是不告知读者这对母女此行的目标。(设置悬念)
B.插叙:因为小主的主题是表现“巨大的母爱”,儿子的遭遇是次要内容,所以用插叙,这样使情节更紧凑,更有利于凸起主题。
15.《沙之书》博尔赫斯(阿根庭)
(1)“沙之书”象征无限之物,如无尽头的愿望、无限大的世界、琐碎复杂的生活、强盛的异已力气、神秘的未知世界、魔力无穷的金钱、浩瀚的常识、无奈挽回的时间、变化多端的运气等等。
(2)艺术特色:象征手法、荒诞手法
16.《椅桶者》卡夫卡(奥在利)
(1)“煤桶骑士”是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君子物,他小心翼翼,怨天尤人,面对一个壮大的外部世界全然无力。为了避免借煤失败的为难,他选择“飞翔”的方式,是一个自悲、懦弱、关闭的人。
(2)艺术特色:荒诞手段
二、了解八个单元的小说体裁知识
第一单元话题:叙述
1.叙事角度
(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事人相称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一目了然,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应论足。利益: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②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偏向赫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依附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情感。
(2)第三人称:以傍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绝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怀气味浓。
第二单元话题:场景
1.场景: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形成的。它是以人物为核心的环境描写。(人物+事件+环境)
2.场景:公共场景和私家场景
3.场景的功能
(1)给全篇“定调”
(2)营造意境与渲染氛围
(3)导引人物出场
(4)揭示人物性情
(5)作为象征
4.景致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
(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2)烘托人物心境,暗示人物心理。
(3)表现地区特色,孕育美感
(4)暗示背景
(5)推动情节发展
第三单元话题:主题
1.母题:文学作品中,会重复呈现一些题材,如“恋情”“战斗”“复仇”等,这些宽泛意思上的主题,咱们称之为“母题”。
2.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3.小说主题是通过形象和情节来暗示出来的,因此小说主题往往比拟含混、蕴藉,由于“形象大于思惟”。这就造成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如一部《红楼梦》,有人认为主题是表现“爱情悲剧”,有人认为主题是反映“封建社会的破落”,甚至以为主题是表现“排满思维”等等。
4.测验中演绎主题往往用这样的句式:
通过……表现(反应、揭示、批判、夸奖等)……
第四单元话题:人物
1.懂得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差别
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多样,如娜塔莎。扁平人物性格单一,如素芭。
2.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技巧
分析技巧:
(1)把人物放到情节中分析
(2)捉住传神的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情态描写、动作(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3)把人物放到侧面描写中分析:其别人物的衬托、风物衬托等。
概括技能:
不仅仅只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还应当结合人物生活遭受、命运结局等把人物整体形象概括出来,让读者一看就能在头脑里唤起这个形象。
第五单元话题:情节
1.情节运行根本模式:
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情节的“摇摆”
作家写小说往往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而是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达到胜利的此岸。这样情节就出现一波三折或跌荡起伏,即情节产生了“扭捏”。善于讲故事的作家总是极尽摇晃之能事的。
3.情节的“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
小说情节也追求“戏剧性”,最典范莫过于美国作家欧·享利。
4.学会概括情节及赏析情节设置的妙处
情节是人物活动的过程,概括情节就是将人物的活动过程概括出来。
赏析:这个情节可不可以去掉?
第六单元话题:结构
1.小说的结构由两方面组成:情节结构和小说整体结构。
2.结构是一个“容器”
意思是作家在构思一篇小说时,他总是千方百计找到一样货色,让人物和情节缭绕这样东西来表现和前进,如《牲畜林》中的“牲畜林”,《半张纸》中的“半张纸”等。1.延迟 小说情节结构中常采用的一种手法,即“欲擒故纵”,“延迟”情节的进展,以便更好地表现人物,同时使情节增长摇摆弧度,增强戏剧性效果,吸引读者。
4.高考中请求学会赏析小说结构的奇妙,常见的巧妙构造有:
(1)以小见大,如《病人》
(2)欧·享利手法,如《最后的常春藤叶》
(3)倒叙,如《清兵卫与葫芦》
(4)延迟,如《牲畜林》
其余如线索支配、伏笔照顾、首尾照应等等。
第七单元话题:情感
1.文学是人学,激动是权衡小说的主要尺度。
2.“悲悯情怀”是最高贵的情感。
3.小说情感的处理
(1)节制胜于放肆:让情感包裹在形象中
(2)情感表达讲究蓄势待发、引而不发、瓜熟蒂落。
4.情感抒发作风:
(1)浪漫主义:沸点写作
(2)现代主义:零度写作
(3)现实主义:有节制写作
第八单元话题:虚构
1.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2.虚构要合乎生活真实,要通情达理,但虚构的艺术真实不即是生活真实。
《沙之书》中那本有无数页面的“沙之书”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生活中存在象“沙之书”一样的事物,如无穷无尽的时间,我们面它,总会陷入无限恐慌之中,感慨“何时是个止境”。
最新版人教版初中英语知识点汇总 篇6
二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赠刘景文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上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识字一》: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我的发现:
郊——交(立交桥)球——求(要求)枝——支(一支歌)笼——龙(龙灯)帆——凡(凡是)梨——利(顺利)
我会认: 交 支 龙 求 凡 利
我会写:
植、橘、橙、枝、树、林; 胳、膊、脖、脸、脑、朋;
苍、菊、著、草、苹、节; 字、一宜、察、穿、家、宋
我会读:
娃娃 胳膊 光盘 名片 旅游团 山峰 巨石 枫树 菊花 风景区 翠鸟
甲鱼 高粱 橘子 降落伞 勤劳 观察 认识 尤其 奇形怪状
读读背背: 秋天到
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胀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黄澄澄(dèng)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zǎo)。
语文园地二 我的发现:
白——柏(柏树)尤——优(优美)已——纪(纪念)生——胜(胜利)
方——纺(纺织)只——织(织毛衣)弯——湾(台湾)立——粒(一粒米)
我会认:
柏 纪 纺 织 优 胜 湾 粒
我会读:扫地 提水 搬桌子 推车 挑土 抬木头 捕鱼 捉虫 抓小鸡
读读比比:访问 国旗 钢笔 形状 桥梁 纺线 象棋 刚才 粗壮 高粱
读读记记: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三横王 草头黄 弓长张 立早章 古月胡 口天吴 双口吕 木土杜 言午
许
双人徐 耳东陈 干钩于
语文园地三 我的发现:
近——退 快——慢 安全——危险 买——卖 正——反 复杂——简单
我会认:
退 危 险 买 卖 反 杂 简 单 日积月累: 美丽 有名 中央 非常
我会选
中心 中央 著名()特别()漂亮()
读读说说
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北京真 啊!我多么想。
真 啊!我。
我会读 我爱祖国
我爱万里长城,我爱小河;我爱五星红旗,我爱白鸽;我爱红领巾,我爱花朵;我爱爸爸妈妈,我爱老师同学。你要问我最爱什么,我最爱我的祖国!
语文园地四 《识字4》: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我的发现:
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
我会认: 茶 泡 饱 袍 鞭 炮
日积月累: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我会填
狐狸为什么说葡萄酸呢(?)葫芦藤上挂着三个小葫芦()
爷爷买的枣真甜啊()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喜欢小枣树()
语文园地五 《识字5》: 人心齐,泰山移。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的发现:(看偏旁知字义)
钅:钢 铜 铁 钉 衤:被 裙 裤 袄 疒:病 疼 痛 疯
我会认:
铁钉 裙 裤 袄 疼 痛 疯
日积月累: 我会填:
一只()一个()一把()一块()一条()一盘()
我会读:
书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运动裤 本领习惯 宣布 称赞 议论纷纷 自
信
容易 粗糙 疲劳 吞吞吐吐
读读背背: 走山路
早晨一片雾,山里看不清路,急坏了小猪、小鹿和小兔。小兔领小猪,小猪拉小鹿,扯着藤,扶着树,一步一步走山路。秋风婆婆来帮助,呼——呼——一下子
吹散了漫天雾。语文园地六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识字6》:
美对丑,爱对恨。真诚对虚假,冷漠对热忱。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贫对富,冷对暖。饥寒对温饱,索取对奉献。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我的发现:(“历”是由两个认识的字组成的)
历(日历)扇(电扇)贡(贡献)确(确定)肯(肯定)愁(发愁)
我会认:历 贡 肯 扇 确 愁
我会填:
我们大家dōu()喜欢打雪仗。我和爸爸爬上了天dū()峰。
日积月累 读读记记
健康的身体 羡慕的眼光 寒冷的北风 遥远的地方 心爱的裙子 火红的太阳
我会填
我在操场上捡到一枝钢笔(。)
阿英是苗族小姑娘()李华今天怎么没来上课()我多想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呀()
我会读: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藤和瓜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谁和谁好?白云和风好,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谁和谁好?我和同学好,大家唱着歌,一起上学校。
语文园地七 我会接:
父亲——亲人——人生——
看见—— 读读说说:
太阳会把浅水洼里的水蒸干。
浅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
我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被。
读读背背: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小花鹿
从一片美丽的森林里,走出一只淘气的小花鹿。她的两个小犄角,好像两颗小松树。“小树”摇一摇,小鹿走一步;“小树”摇两摇,小鹿走两步。活泼的小山羊,告诉蹦蹦跳跳的小白兔:“快看,快看,快看会走路的小松树!”
语文园地八 《识字8》:
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人造卫星 航空母舰 宇宙飞船 运载
火箭 我的发现:
呀蚜 鸦 芽 铃 玲 岭 龄 领零 披破 坡 被 堆 推 准 难 淮维
读读记记:
各种各样 金光闪闪 秀丽神奇 四海为家 无影无踪 川流不息 迫不及待
叫苦连天 自言自语
我会选: 飘浮 飘扬
云在空中(),遇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
彩旗迎风(),广场显得更加美丽。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二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读读认认
才——材(木材)列——烈(热烈)西——牺(牺牲)大——达(到达)度——渡(渡船)安——按(按时)冒——帽(帽子)本——笨(笨重)
材 牺 牲 渡 帽 烈 达 按 笨
读读背背
描写春天春风的诗句: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画。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我会说
(美好)的春光()的天空()的阳光()的田野()的小溪()的枝条
语文园地二 我的发现 看以下字的特点:
多、吕、昌、炎、双、朋、羽、林、品、晶、众、森
读读认认
议——义(字义)塘——唐(唐诗)站——占(占领)慌——荒(荒地)
钩——勾(勾画)抓——爪(爪子)裤——库(粮库)符——付(付钱)
义 占 勾 库 粮 唐 荒 爪 付
读读记记
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阳光灿烂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黑白相间
读读背背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赠人玫瑰,留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语文园地三 我的发现
照相——照相机 图书——图书馆 洒水——洒水车
电视——电视机 集邮——集邮册 飞机——飞机场
读读认认
宽——窄 强——弱 穷——富 胜——败 贵——贱 内——外 加——减
窄 穷 贱 恶 善 强 败 内 减
我会填
明亮的()绚丽多彩的()繁华的()川流不息的()茂密的()风光秀丽的()
读读背背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语文园地四 我的发现:
奶牛——奶牛 图画——画图 蜜蜂——蜂蜜 牙刷——刷牙
水池——池水 山上——上山
读读认认
月 夫 肤——皮肤 比 十 毕——毕业 月 旦 胆——胆量
父 斤 斧——斧头 女 生 姓——姓名 加 马 驾——驾驶
厂 则 厕——厕所 敬 言 警——警察
肤 胆 姓 厕 毕 斧 驾 警
我会填 发明 发现
小林()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称赞。
伊琳娜()金鱼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会漫出来。
优美 美丽
孔雀的尾巴真()!
随着()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
语文园地五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发现(哦!标点不一样,句子的意思就……)
这书上有字!这书上有字? 你的玫瑰没有白栽!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读读认认
材——财(财产)伴——拌(搅拌)拦——栏(栏杆)膀——榜
(榜样)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慢——馒(馒头)猴——喉(喉咙)蚪——抖(抖动)祖——租
(房租)
财 栏 抖 喉 咙 拌 搅 榜 馒 租
读读背背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语文园地六 我的发现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深深浅浅 高高大大 长长短短 粗粗细细
读读认认
萝 茄 菇 炖 烧 烤 扒 扛 拣 跺 踢 跳 茄子 香菇 炖肉 烤鸭 扒开 扛枪 挑拣 跺脚 茄 菇 炖 烤 扒 扛 拣 跺
我会填
观(参观)场()轻()读()现()扬()经()续()
我会读 一个石头小姑娘
我想,你一定也知道疼痛。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定有人听到过你的哭声。
你虽然是一个石头小姑娘,但你也有一个美丽的生命。
你那样天真,有一双白白的、胖胖的小脚丫;为什么小脚丫被人砸坏了?我老是
想不通。
你虽然是一个石头小姑娘,但你也是我们城市的公民。
每当我看到你伤残的脚,我就失去了笑容。在你面前,我再也跳不起来,我的小
脚丫也感到了疼痛。
你虽然是一个石头小姑娘,但你的心早已和我们相通。
语文园地七
我的发现(三个句子中“回”字,意思……)
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
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人,陈林是满族人。
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
读读认认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炉灶 铝锅 漏勺 铁铲 茶壶 汤盆 菜碟 饭碗
灶 铝 锅 漏 勺 铲 壶 汤 碟
读读背背:
同心协力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 战无不胜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博采众长 多多益善 贪小失大 舍本逐末 轻重倒置 小题大做 勤学好问 好学不倦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语文园地八
我的发现(我发现这三个句子……)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的。那么多星星,你数不清呀!
读读认认 形近字:
愉——愉快 榆——榆树 瞄——瞄准 描——描图
趾——脚趾 址——地址 帐——帐篷 账——算账
愉 榆 描 瞄 址 趾 帐 账 蓬
我会读
茂密的枝叶像凉棚似的,遮住了阳光。夜晚,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读读背背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最新版人教版初中英语知识点汇总 篇7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国际经济贸易与金融谈判已经成为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 英语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对培养英语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 在初中阶段打好英语的基础至关重要。然而,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过度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忽视了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裴霜霜2015) 。2001年,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开始实行, 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逐渐受到了许多专家与学者的关注。
一、初中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性
现阶段, 在提倡教材多样化的背景下, 教材类型异常丰富。同时, 不同地区与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虽然目前教材的种类较为丰富, 但是教材的编写是以英语课程目标为依据的。因此, 不管教材如何编写, 学校如何选择教材, 课程目标都将是课堂活动的中心。
二、初中英语课程目标分析
(一) 初中英语课程目标结构
在本文中, 笔者将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课程目标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
从纵向结构来看, 根据目前国际通用惯例, 我国小学到高中的英语课程目标分为9个不同的级别, 其中1~5级的目标为义务阶段应该达到的目标, 6~9级则是高中阶段达到的目标, 其中1、3、4、6为过渡性目标, 而8、9则为提高性目标。采用目标分级方式的重要原因是遵循英语学习的规律, 同时也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纳入考虑范围当中 (蔡基刚2011) 。同时, 由于我国国土辽阔, 不同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目标分级体现了灵活、整体、开放的特征。
从横向结构来看, 初中英语课程目标包含所有的教学内容。在初中阶段, 英语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体来看, 其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即, 英语技能、英语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英语文化意识。
(二) 初中英语课程目标表征分析
表征这个概念是来自于心理学, 具体是指一个人的内在情感通过一系列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 外在的东西是内在的表现。而初中英语课程目标表征是指上文当中所提到的英语技能、英语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英语文化意识在教材中的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将初中英语教材的课程目标分为显性课程目标与隐性课程目标。
所谓的显性课程目标表征是指教材中所蕴含的一种具有规律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 最大的特点是直接性, 显性课程目标主要包括英语技能、学习策略以及英语知识这三个方面。英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包括综合运用以上四种技能的能力。听与说属于理解技能, 而读与写则属于表达技能。听、说、读、写不仅是英语学习的内容, 而且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采用某些特定的方式提高学习的质量与速度。英语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掌握一些固定的知识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是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
所谓的隐性课程目标表征则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隐性课程目标表征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英语 (新目标) 》中所体现出来的隐性课程目标表征包括情感态度与英语文化两个方面的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人为本”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情感态度纳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克服负面情绪。此外, 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英语文化知识, 能够用英语与他人进行真正的沟通与交流。从本质上来说, 语言与文化并不是完全分离的。
三、《英语 (新目标) 》中课程目标表征的实效性调查与分析
(一) 调查对象
江西省从2006年开始在初中阶段全面使用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笔者在江西省抚顺市选择了两所初中学校, 在这两所初中学校中随机选择了部分学生与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在本次研究过程中, 笔者共向41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回收410份, 其中有效调查问卷为410份, 有效率为100%, 共向54名英语教师发放调查问卷, 回收52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52份, 有效率为96%。
(二)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通过调查问卷呈现, 调查问卷分为学生卷与教师卷。问卷的编写主要依据课程目标。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教师与学生对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的看法。调查问卷的内容分别见表1、表2。
(三) 调查结果
在回收调查问卷后, 笔者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笔者对教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 对于英语课程标准的熟悉程度, 67%的教师选择了熟悉, 21%的教师选择了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由此可见, 大部分教师比较熟悉课程标准, 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不熟悉课程标准。对于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总体看法, 只有约8%的教师选择了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这说明教师对这套教材基本满意。对于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中英语技能目标, 65%的教师选择了满意, 18%的教师选择了不满意或者不太满意, 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认为该教材能够实现英语技能目标。对于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中英语知识目标, 71%的教师选择了满意, 9%的教师选择了不满意或者不太满意, 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认为该教材能够满足英语知识目标。其余几个问题与上述问题也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 文中不再一一赘述。
笔者对学生问卷的数据统计后发现, 对于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总体看法, 大约有62%的学生选择了满意, 8%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这说明该教材虽然总体较为成功, 但是还存在一定的瑕疵。对于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英语技能目标, 69%的学生选择了满意, 4%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学生问卷的统计结果与教师问卷的统计结果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不再一一呈现。
四、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第一, 人教版初中《英语 (新目标) 》的课程目标表征力度虽然能得到大部分教师与学生的认同, 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第二, 人教版初中《英语 (新目标) 》的5项表征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三, 教师必须熟悉课程标准, 了解新的课程理念, 树立科学的教材观, 以促进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第四, 学生应该对教材的使用具有话语权, 这样更有利于教材的完善, 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蔡基刚.2011.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兼考香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J].外语教学与研究, (4) :609-617, 641.
【最新版人教版初中英语知识点汇总】推荐阅读:
最新仁爱英语八年级上知识点汇总08-08
人教版最新山雨08-29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所有英语单词表及短语(含音标全册)08-14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提纲01-22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1-21
最新《论语》十二章教案(2013人教版)01-29
最新整理人教版鄂教版共同篇目词语09-14
初中生军训心得体会最新汇总11-25
最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内容填空08-19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