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的类型、结构和性能教案

2024-12-09

温室的类型、结构和性能教案(精选3篇)

温室的类型、结构和性能教案 篇1

温室的类型、结构和性能

各位评委、老师们,上午好!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内容是温室的类型、结构和性能。作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温室大棚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技术也越来越发达,基建硬件和内部软件上都出现了新的趋势。因而,详细了解温室大棚的多样化类型,功能不一的运营系统以及如何更好地提高效率,对现代农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首先我们对温室的概念做一下简单了解。

温室是以有透光能力的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建成的一种特殊建筑,能够提供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根据透光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薄膜温室、玻璃温室和PC板温室。

一、薄膜温室

俗称塑料大棚,是指用各种类型的塑料薄膜作为透光覆盖材料,如长寿膜、高强编织膜、抗结露膜、双层充气门膜等内部无环境调控设备的单跨结构设施。优点是前期投入低、易操作、简单方便,因而在单个农户或农村合作社中广泛应用。主要适用于生产各种瓜果类农作物。缺点是由于薄膜老化的问题,存在薄膜定期更换等问题,所以后期会有持续投入。依据建筑材料和结构特点,薄膜温室又可以分为竹木结构温室和钢结构温室。

(一)竹木结构温室

竹木结构塑料大棚即为由竹木作为骨架,塑料薄膜作为覆盖材料的大棚。竹木结构大棚通常只能建造单栋大棚,跨度一般为6-12米、长度50—60米、肩高1一1.5米、脊高1.8—2.5米;按棚宽(跨度)方向每2米设一立柱,立柱粗6—8厘米,顶端形成拱形,地下埋深50厘米,垫砖或绑横木,夯实,将竹片(竿)固定在立柱顶端成拱形,两端加横木埋入地下并夯实;拱架间距1米,并用纵拉杆连接,形成整体;拱架上覆盖薄膜,拉紧后膜的端头埋在四周的土里拱架间用压膜线或8号铅丝、竹竿等压紧薄膜。竹木结构温室的优点是取材方便,造价较低,建造容易;缺点是棚内柱子多,遮光率高、作业不方便,寿命短,抗风雪荷载性能差。

(二)钢结构温室

钢结构温室采用钢筋、钢管或两种结合焊接而成平面衍架,上弦用16毫米钢筋或6分管,下弦用12毫米钢筋,纵拉杆用9—12毫米钢筋。跨度8—12米,脊高2.6—3米,长30—60米,拱眨1—1.2米。纵向各拱架间用拉杆或斜交式拉杆连接固定形成整体。拱架上覆盖薄膜,拉紧后用压膜线或8号铅丝压膜,两端固定在地锚上。

钢结构温室的骨架坚固,无中柱,棚内空间大,透光性好,作业方便,但是大棚骨架是涂刷油漆防锈,1—2年需涂刷一次,如果维护得好,使用寿命可达6-7年。

二、玻璃温室

之前所说的薄膜温室属于温室最初级的结构,以下所介绍的是已经再欧美广泛使用,逐渐在我国兴起的较为先进的玻璃温室。

(一)玻璃温室

是指以玻璃为主要透光材料的温室,因其较高的透光性,适合于高光作物的种植,因而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中药材花卉和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标准的现代化温室大棚设备主要包括:基础部分、骨架部分、顶部覆盖、四周覆盖、通风系统、外网部分、内部保温遮阳幕、降温部分、上喷溉系统、施肥系统、活动植床、内循环系统、控制系统和室内照明系统等。

玻璃温室常见的有文洛型温室、人字梁大跨度玻璃温室和屋面全开型玻璃温室。

1、Venlo文洛型温室

取名于荷兰叫做文洛的城市,温室每跨2-4个小屋脊,屋面上采用从屋脊直接铺设到天光的整块玻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温室采光效率,这种桁架结构设计方便了悬挂种植篮、喷灌设备以及其他各种必须设备,亦可安装遮阳保温幕,夏季减少光照和冬季减少热量损失,从而提高能效。文洛型温室通常采用单面通风或双面通风,使得选择更为灵活。人字梁结构设计挑高了屋顶,增加了空气体量,因此减少了温室内部温度的波动。

2、人字梁大跨度玻璃温室

①结构特点与文洛型温室差不多,都采用桁架结构。②可选配系统有:

外遮阳系统、内保温系统、顶开窗系统、侧开窗系统、湿帘风机系统、喷雾系统、雨水回收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栽培系统(苗床等)、补光系统、加温系统等。

3、屋面全开型玻璃温室

可以通过屋顶的开窗控制系统,根据室外环境变化打开或者闭合 屋顶通风,从而实现最为灵活的环境控制,且运行费用相对较低,优点是可最大化采光和通风、节水、模拟室外生长环境减少花卉生长过程中的二次搬运。因此,屋顶全开型温室已经成为高效节能温室的先锋。

(二)PC板温室

是指以聚碳酸脂板为覆盖材料的温室。其主体主要采用热浸镀锌钢制骨架,顶部及四周覆盖的材料主要采用进口或者国产聚碳酸脂中空板或波浪板。

PC板温室适合于花卉种植、种苗繁育、花卉市场、生态酒店、科研教学等。

PC板温室的优点是,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优越;抗冲击强度高,安全系数大;重量轻,可减少温室钢结构用量;柔韧性好,安装简便,可冷弯成各种造型,施工简单;防结露与抗冰雹功能好;不易燃烧,有自熄性。

缺点是,PC板易老化,又容易沾附空气中的粉尘,透光性与玻璃温室相比还是略为逊色,;透光率衰减快,对日照时间短的地区及光照要求高的植物不适宜;且造价相对较高。

三、现代化温室——智能温室——植物工厂 智能温室也称作自动化温室,是指配备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可移动天窗、遮阳系统、保温、湿窗帘/风扇降温系统、喷滴灌系统或滴灌系统、移动苗床等自动化设施,基于农业温室环境的高科技“智能”温室。智能温室的控制一般由信号采集系统、中心计算机、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以PLC为核心,采用计算机集散网络控制结构对温室内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土壤水份、光照强度、水流量以及PH值、EC值等参数进行实时自动检测、调节,创造植物生长的最佳环境,使温室内的环境接近人工设想的理想值,以满足温室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适用于种苗繁育、高产种植、名贵珍稀花卉培养等场合,以增加温室产品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计算机操作人员根据种植作物所需求的数据及控制参数输入计算机,系统即可实现无人自动操作,计算机采集的各项数据准确的显示、统计,为专家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控制柜设有手动/自动切换开关,必要时可进行手动控制操作。

温室的类型、结构和性能教案 篇2

关键词:日光温室;墙体结构;保温性能;温度;现状

中图分类号:S2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3-0025-02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以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为基础,综合各种配套设施,能够有效提高温室的透光性能和保温性能,克服温室冬季生产的不利因索,是一种可以实现高产、高效、优质栽培的农业生产模式。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及其他相关资源的利用率,是北方寒地冬春季进行蔬菜栽培的理想场所。

1 日光温室围护墙体结构研究

在传统的温室设计理论中,墙体和后屋面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隔热。而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墙体和后屋面则要求既能承重、隔热,又能载热,即白天蓄热,夜间放热。与普通日光温室相比,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在提高温室前屋面采光性能的同时,加强了墙体和后屋面的保温蓄热性能,白天得到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透过墙体和后屋面散失到室外,大部分热量蓄积在土壤、墙体和后屋面,夜间再传递到室内。所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墙体和后屋面与地面一样,白天是蓄热体,夜间是放热体,即热源。

日光温室墙体应牢固、支持力强、不易损坏。早期的墙体结构多是厚度较大的夯实土墙或草泥墙,造价低,占地面积大,防水能力差,经常出现坍塌现象。后来,墙体结构发展为红砖墙,造价高,且单薄的砖墙保温能力有限。此后,人们试着在砖墙中间夹隔热材料,关于日光温室组合墙体的研究就此展开。

董仁杰等在建立求解验证日光温室热环境理论模型时提出,温室后墙对保证温室热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其夜间的作用大于白天。翟国勋的研究表明,温室后墙内侧200 mm以内的温度波动较大,证明日光温室后墙能贮积太阳能。赵东等认为晴天时墙体白天积蓄的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在夜间释放到空气中;阴天时的主要热源是墙体散热。围护结构是一个大的蓄热体,其白天吸收大量太阳能,夜间释放出热量,在温室中起着积极作用。

为增加墙体的保温蓄热能力,一是设计异质复合墙体,内层选择蓄热系数大的建筑材料,外层选择导热率小的建筑材料;二是加大厚度。

目前,常用的墙体有单一材料墙体(如垛土墙、砖墙等)和复合墙体(如红砖+苯板+红砖、红砖+珍珠岩+红砖、粉煤灰砖+苯板+红砖等)。郭慧卿、李振海等的研究表明,从稳态传热的角度看,热阻作为墙体热工性能评价指标具有局限性,还应综合考虑墙体材料的其它热物理特性,如材料蓄热系数。蓄热系数较大的墙体,无论其厚度如何,地温及气温均难以优于由膨胀珍珠岩一类高效保温材料参与复合的墙体。建筑物的保温性能用围护结构的总热阻R来评价,RR越大,其传热量越小;D值是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表征结构的热稳定性,结构的D值大,室内温度波动小。对于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白义奎,王铁良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D(或R+D)值作为评价指标,要求外墙D≥3.0(K≤15 W/(m2·K)),日光温室应尽量采用较大的R及D。

虽然红砖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墙体建筑材料,但烧制实心黏土砖除开采大量的土地资源外,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红砖的替代产品——加气混凝土砌块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红砖比较,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容重轻、保温隔热性能好、防火性能强、几何尺寸大、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张立芸等通过对加气混凝土墙体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认为加气混凝土是一种适宜的替代红砖的新型建筑材料,其与聚苯板构筑的异质复合墙体具有相对优越的热特性,能增强温室北墙的蓄热体作用。

2 日光温室围护墙体保温性研究

日光温室特殊的围护结构及保温措施,在不加温或少加温的条件下即可越冬生产。墙体作为温室的围护结构之一,对温室内的热环境有直接的影响。陈端生对几种温室墙体的温度分布进行测试,但对温室墙体的传热特性缺乏理论研究。国外学者对温室墙体的传热及能耗进行理论分析及实验测试,但由于其所研究的温室结构与我国的日光温室结构不同,故无法直接照搬国外的研究模式。理想的日光温室墙体不但向外放热量小,而且热稳定性好,能有效提高日光温室的节能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墙体的传热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温室的建造起指导作用。

佟国红等对结构相同、墙体材料不同的温室进行温度测试,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室内,复合异质墙体夜间内表面温度比纯砖墙内表面温度高3.7 ℃;室外温度相同时,复合异质墙体温室的夜间空气温度比夯实土墙温室高3.0 ℃。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复合异质墙体对室外温度扰量的衰减倍数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墙体的123倍、是纯砖墙的9.5倍;单位面积复合异质墙体全天向室外传送的热量是纯砖墙的1/17。

光照是节能日光温室获取能量的最主要来源,而保温设计是保证日光温室冬季正常生产的关键环节。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是提高温室生产效益的最直接手段。节能日光温室主要由围护墙体、后屋面和前屋面三部分组成,前屋面是温室的全部采光面。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加大前屋面采光面的面积,并采取合理的采光角度,以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夜间一般用保温被覆盖或在内部设置二道幕。受日光温室采光面的限制,前屋面改变的空间很小,因而在加强温室前屋面保温设计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围护墙体的保温性能至关重要。白义奎对几种常用单一材料墙体及复合墙体的保温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层异质复合墙体具有热阻大、蓄热、隔热、保温性能好的优点,但存在自重大、造价高、受周围环境尤其是湿度影响大等缺点。白义奎等在分析铝箔绝热热工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缀铝箔聚苯板空心墙体设计,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墙体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对于如何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国内外很多专家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为日光温室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研究大多采用传热学理论,通过温度分析的方法,计算分析各种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及热环境。但由于日光温室内是一个高温、高湿环境,其传湿过程对墙体传热特性、热损失的影响很大,因此理论计算的传热系数值偏小。

白义奎等对聚苯板夹芯墙体及缀铝箔聚苯板空心墙体的保温性能进行测定,测试墙体的传热系数并分析影响保温性能的因素。赵东等得出温室墙体表面温度与室内外温度的关系和热流量及墙体表面蓄放热的变化规律:墙体的温度分布规律与室内温度变化一致,随着墙体高度的增加,温度降低;放热量为蓄热量的10.5%左右,大部分以热传导的形式散失。

温室散热包括围护结构传热、换气传热、地中传热3种,其中围护结构传热占总散热的70%~80%。因此,除选用较好的夜间保温覆盖材料外,增加墙体的蓄热、隔热性能也是非常有效的节能措施。

3 结语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充分利用太阳能,并最大限度地保存室内热量,其保温性能是影响设施内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日光温室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因此北方寒地发展节能日光温室时,应把温室保温性放在首位,尽量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通过不断优化日光温室围护墙体结构,可以逐步提高其保温性能,进而使室内温度维持在理想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天群.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J].重庆电力高等科学校学报,2006,11(2):35-37.

[2] 张立芸,徐刚毅.日光温室新型墙体结构性能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3):459-462.

[3] 白义奎,刘文合,王铁良,等.缀铝箔聚苯板空心墙体保温性能的测试与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2006(1):43-45.

Abstract: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sunlight greenhouse is an ideal place for vegetable cultivation in cold region in winter and spring.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wall structure a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sunlight greenhouse, and simp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wall structure on the insulation performance,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sunlight greenhouse.

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 篇3

新闻标题作为报纸上一种特殊的文字集合体,虽然字数不多,但其样式已比较稳定成熟,自有其自己的类型和结构。现分述于后。

一、新闻标题的类型

(一)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

新闻标题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有许多类别。最常见的有两大娄,即单一型标题与复合型标题;实题与虚题。

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是按标题的构成来划分的。只有主题的标题,即为单一型标题;既有主题又有辅题的标题,即为复合型标题。

主题与辅题以字号大小作为区分的标志。在多行标题中,字号最大的一行即为主题,其余为辅题。主题是标题的主要部分,辅题是标题的次要部分。

单一型标题,包括一行题(即一行主题,无辅题),也包括双行主题(无辅题)。至于三行主题(无辅题),极为少见,且实用意义不大。

复合型标题是由多行题组成,至少为两行。它的辅题,包括引题和副题两种。复合型标题按组合方式划分,可有引题一主题一副题型,引题一主题型和主题一副题型三种。

关于标题的称呼,“主题”因与文章中的主题易混淆,也有称为“主标题” 143 的,余下类推为“引标题”和“副标题”。不过,较为流行的称呼,仍是 “引题”和“副题”。

(二)实题和虚题

根据表现方法和表现重点不同,新闻标题可分为实题和虚题两种。

新闻标题中叙述事实的部分,称为实题。新闻标题中发表议论的部分,称为

虚题。实题,着眼于叙述,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等等。虚题,着眼 于说理,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实题和虚题都是表达编辑对新闻内容认 识的结果。不同的是,实题是通过个别表达认识的结果。虚题是通过一般表达认 识的结果。例如:

廉政不可无监督监督不可无群众(引题)

贵阳交警支队开门刹风(主题)(《法制日报》1993-1O-19)

引题“廉政不可无监督监督不可无群众”讲的是原则、道理,主题讲的是个别 的具体事例。

虚题,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概述一种道理。如上例的引题。第二种,提

出一种要求。如:《忘关煤气阀切忌点明火(主题)本市连续发生煤气起火事 故(副题)》。有些标题所阐明的政策原则,本身含有一些要求,也是属于这类的 虚题。第三种,直接对新闻事实作出评述。如:《不文明明加上不文明(主题)个 别商店谩骂在街头纠正错别字的少先队员(副题)》。主题是虚题,直接针对个别 商店指出,写错别字加上骂人,是错上加错。这种虚题与前两种不同,必须结合 副题中评述的对象方能理解。

虚题在新闻传播中虽然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它的特点是对实题具有依附性。

它要依附报告新闻事实的实题而存在。一条标题可以没有虚题,但必须有实题; 一条标题若只有虚题而无实题,则不能成为新闻标题。而实题则不同,它可以独 立存在。

二、新闻标题的结构

所谓标题的结构是指一条新闻标题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的方式。不同类

型的标题,其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方式亦不同。若按实题与虚题来分,其相互 联系是虚与实的关系。若按单一型与复合型来分,其相互联系是主与次等多 方面的关系。鉴于复合型标题内部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讨论的问题比较多,因此作为本节阐述的重点,至于单一型的双行主题在结构上与此相类似,这 144

里不再赘述。

(一)主题是标题中的核心部分

主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中最主要部分。主题在整个标题中所用的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例如: 现代科学研究揭开千古学术悬案(引题)

《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主题)

我国历史纪纪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副题)

(《人民日报》2000-11-10)

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夏商周年表》的公布。众所周知,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由兴起到昌盛的时期,但我国历史的确切年代只能上溯到西周晚期(即公元前841年),如今经过多学科多年的联合攻关,终于破解了夏商周断代之谜,将中国历史纪年向前推进了1229年,填补了中国古代史的一段空白。因此,编辑把年表的公布作为核心事实写入主题,而年表诞生的原因及其价值,都是对年表的补充说明,则写入辅题。

有些消息报道的是某人发表了某种新观点。在这些观点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目的见解,就是标题的核心部分,应写入主题之中。例如:

通过改革进行体制创新(主题)

江泽民指出鼓励支持私营个体企业健康发展(副题)

(《中华工商时报》200029)

消息写的是江泽民在东北三省党的建设和“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为迎接新世纪,我国正制定“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改革进行体制创新”是制定这一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编辑把它写入主题,“鼓励支持私营个体企业健康发展”虽是“十五”规划的一项内容,但相比之下不及前者,所以写入副题。

(二)引题引出主题

引题是在复合型标题中导引主题的辅题。它位于主题之前,字号小于主题。引题又称为眉题或肩题。作为新闻标题,其引题只要引出主题即可,文字不可太长,一般以一行为宜,不宜让读者的视线停留过久,影响了对主题的注意力。

引题引出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性状等引出主题。例如: 145

在出席千年议长大会期阀(引题)

李鹏委员长会见六国议长(主题)

《人民日报》2000-09-02)

这里的“在出席千年议长大会期间”,是对人物活动时间的说明,属于背景的交 代。又如:

建材龙头企业(引题)

方大集团订单不断(主题)

(《广东建设报》2000-11-18)

这里的“建材龙头企业”,是对行为主体(方大集团)的身份地位的说明,也属 于背景的交代。此外,关于新闻来源、新闻发生地点的说明,以及既往事实的回 叙,也都属于背景的交代。例如报道我国某位领导人连续出访,常用这样的标 题:圆满结束×××之行赴××访问(引题)×××抵达××(主题)。引题就是对前一段出访过程的回叙,当属背景交代之列。

引题常常用来说明主题的意义,请看例题:

中华民族永载史册的盛事 世界和平正义事业的胜利(引题)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主题)

(副题略)

(《人民日报》1997-07-01)

外汇市场体系走向规范化(引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沪开业(主题)

(《人民日报》1994-02-19)

彻底告别点油灯历史(引题)

山东省实现户户通电(主题)

(《人民日报》1996-02-19)

在这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是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盛事,是世界和平正义事 业的胜利,引题正是标明了这件大事的意义。“山东省实现户户通电”意味着 “彻底告别点油灯历史”,引题从当地人民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 146

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业”,意味着“外汇市场体系”开始“走向规范化”,引题是从意义来标的。若在引题前面加上“为使”二字,那么就是从行为的目的来标了。请看下面一例:

为粮食生产上新台阶打基础(引题)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建立(主题)

李鹏从总理基金中拨款支持农业科研(副题)

(《人民日报》199525)

引题中标明行为的意义和目的,二者比较相近,但也有区别:前者强调已有行为的价值,后者侧重在未来行为的动机。

平庸也是过违纪不留情(引题)

沈阳四百余名公务员被辞退(主题)

(《经济日报》2000-10090204)上述三个标题的引题都是对一种事物是什么样的描述。第一题,是对农民博物馆 的描述,第二题是对晚宴式剧场的描述,第三题是对作品《对面的孩子》所写内 容(有关贫困百姓下一代的题材)的描述。昔日父母打鸳鸯今日儿女拆连理(引题)

干涉婚姻的主角换了(主题)(《北京晚报》2000-10-27)传统百货让位连锁超市领跑(引题)

零售业重新洗牌(主题)

(《中华工商时报》2000-11-07)这两侧的引题是对主题中所写动作的描述。前者是对主角变换的描述,后者对 重新洗牌的描述。

规定收5元实收100元(引题)

武汉订票费真乱l主题)

(《中国消费者报》2000-10-28)这里的主题是对某种现象的判断或评价(“订票费真乱”),引题则是回答作出判 断式评价的依据(“规定收5元,实收100元”)。实际上,引题还是对怎么乱的 148

展示,也是属于对性状的描述。

最后要说明的是,引题对与主题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和性状等项的阐释,是就总体而言的,具体到一条标题中,可以根据需要阐释一项,或两三项。本书选择的例证都是一个引题阐述一项,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

第二,通过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引出主题。它同前面的第一种方式显著不同的是:新闻事实中的“何人”(行为主体),不放在主题中,而是放在引题中。引题和主题合写一件比较完整的事实(即“何人”做“何事”),引题包括“何人”,还包括“何事”一部分;主题则包括“何事”的另一部分。总之,引题叙述的是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主题则是主干事实的后续部分。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其一,后续部分若是新闻价值所在,可以在主题中得到突出;其二,引题和主题是一句话,从引题中的“何人”写起,接着叙述何事,在写法上比较顺当。例如:

乡村女教师彭富芬面对行凶者挺身而出(引题)

为保护学生身中十六刀(主题)

(《报刊文摘》200017)

当然,这种写法也有局限,若“何人”是需要突出的显著人物,放在引题中就会被淡化。

引题从行为主体写起,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是引题和主题共同描述一种连续的动作和过程,如彭富芬护学生的标题就是一倒。其二是引题只写行为主体及行为动作,主题是叙述动作的具体内容(行为的对象和客体)。这里的行为动作,包括发现、指出、宣布等等,至于发现了什么,指出了什么,全由主题标出。例如:

国家计委对78个项目稽查发现(引题)

招投标:96%失灵(主题)

(〈报刊文摘》200030)

珠海捣毁一非法加工厂,怀疑——(引题)

散装酒加敌敌畏(主题)

(《广州日报》199917)

其三是引题为行为主体和行为,主题是对这一行为的某一重要部分的详解。例如:149

广东503家旅行社明年使用新合同(引题)

未经同意带顾客购物要赔偿(主题)

(《报刊文摘》2000-11-16)

在这里,主题所写的是引题所列新合同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是从一个方面对新合同的解说。引题从行为主体写起,还有一种特例:引题只写行为主体,主题写行为。例如:

新马泰一百五十四家旅行社(引题)

获准接待中国游客(主题)

(《文摘报》2000-11-12)

这类标题本来可视为一行题,因版面有限硬拆成两行,可称引题的特例。

第三,通过提出疑问和发表议论引出主题。这种方式与前两种不同是,引题不写事实。例如:

即将来临的广州花市,情况如何?(引题)

为君报道春消息 今年花胜去年红(主题)

(《羊城晚报》1981-0123)

(三)副题解释和补充主题

副题主要是用事实对主题作出补充和解释。1.对主题的补充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副题补充同一事实的不同方面。请看以下各例:

通过改革进行体制创新(主题)

江泽民指出鼓励支持私营个体企业健康发展(副题)

150

(《中华工商时报》200029)

首都经济运行良好 趋近宏观调控目标(主题)

但物价涨幅较高,国有企业困难加剧,农业仍有隐忧(副题)

(《人民日报》199407060609一2)

副题中千家企业的宣言与主题中的《产品质量法>是两码事,只是两者有点相关罢了。

2.对主题的解释

有些主题未写事实,如一种论断或提问,有些主题虽然写了事实,但比较概括笼统,或是只写一个细节,所有这些情况都需要副题加以详细解释,读者方能理解标题所揭示的内容。

副题对主题的解释,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主题是一种议论,副题则揭示全部事实。

克隆克隆别乱来(主题)

欧洲国家签署生物道德协定(副题)

(《羊城晚报)199707-15)第三类:主题写的是概括性事实,副题作出详尽的解释。

天山“瑶池”逐年萎缩(主题)

每年缩小水域二百平方米80年后将消失(副题)

(《北京青年报》 200001-10)

文中写的是农村青年黄某在修水渠时为争面子竟不顾安全,自己试爆雷管酿成事故。主题写了一个细节,副题则交代了有关此事的全部事实(何人、何故以及结 果)。152

一头猪可赚三万元(主题)湖北省农科院研制出转基因猪(副题)

(《新民晚报》2000-10-02)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农民养猪不大赚钱,甚至亏本,而这里的一头猪竟可赚三万,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突出事例,被写入主题,至于这件事的全貌,如何人何地研制的这种猪型,都在副题中作了交代。

以上两例的主题都是表述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因素,目的是吸引读者,而新闻事件的全貌则是由副题承载的。

三、安排标题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上面对各行题的作用、特点及相互关系的论述,为安排标题的结构提出了基本要求,但是把这些要求运用到每一条标题的制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特殊要求。

(一)标题是与正文不同的特殊“文体”

标题在报纸上作为字符的集合体,在表现集合体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时,不同于正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其一,表现语意的连接,通常不像正文那样借用明显的外部标志(如关联词),具有隐蔽性;其二,表现语意的转换,不像正文那样行云流水,比较自然,而是通常借用分行来实现,语意比较跳跃;其三,对事物的指代,由于字数的限制,不可能像正文那样说得明白彻底,往往是利用上下行之间的暗示和映衬来显示;其四,短短两三行的标题为增加信息量,常常要求行为主体有所改变,但它不能像正文那样用过多的词语来交代,而只是通过与众不同的动作或其他方式来显示其区别;其五,对相连的各个独立成分,不可能都像正文那样处处用标点符号加以明示,往往是一顺写下来,由读者去意会其中的结构关系。

(二)安排标题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1.要正确体现标题中语意的连接与转换

主题和辅题是意义上相关联的整体,安排结构时必须保持语意上的连贯性。否则,易使人费解。例如:

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举行八旬以上老同志春节团聚会(引题)

多活几年 多做些事(主题)

这是1983年2月13日某报的一条新闻标题。这里由引题转接到主题时缺少必要 153 的过渡,显得比较突然,语意上不够连贯。

当然,有连接必有中断,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标题中的分行断句就是一种“中断”。

作标题时为减少字数,常在易混淆之处不作“切割”,该断句的未断句,结果造成误读。例如:

弯身亲吻带路狗头部意外撞桌(引题)

失明十年离奇复明(主题)

这是2000年11月27日某报国际新闻版的一条新闻标题。引题中是“亲吻带路狗”还是“亲吻带路狗头部”?从语句上看,似乎都说得通。但看文中得知,主人公在弯身亲吻带路狗时,自己的头部意外撞到咖啡桌,竟然使失明10年的眼睛复明。情况既是这样,就应在“亲吻带路狗”处断句,否则缺少撞击部位的交代,就很难理解与眼睛复明的联系。

标题的分行表明阅读时有停顿,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断句”。它既要顾及与上一行语意的连贯,又要体现在语意上的相对独立性。例如:

中台办、国台办负责人发表谈话——(引题)

坚决反对分裂势力 按“两国论”修宪(主题)《人民日报》今天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祖国统一高于一切《副题)这是某报1999年7月21日的一条新闻标题。主题的语意是“坚决反对分裂势力按‘两国论’修宪”,意义明确,语意完整,但分作两行来排时.分行处选在“力”字与“按”字之间,结果造成“坚决反对分裂势力”与“按‘两国论’修宪”两个相对独立的语意单位,极易造成误读。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安排标题结构时宜在断行处选择不易拆开的词语,这样硬排作两行,读者就不会把两行题当做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语意单位来理解了。

鉴于标题的主题字号大,位置显著,读者一眼就看到,而引题和副题容易被忽略,因此主题在意义上的相对独立性更显得重要。例如下列标题: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引题)

麦加事件有关各方采取克制态度(主题)这是某报1987年8月5日的一条新闻标题。如果单看主题,一定会以为麦加事 154

件有关各方已经采取克制态度,其实这只不过是联合国秘书长发出的呼吁,并未成为事实。如果在“有关各方”之后加上一个“应”字,就会更好些。

总之,标题的分行既要保持各行之间语意上的连贯,又要使主题在意义上能相对独立,符合分行要自然的要求。

标题叙事时常有行为主体的改变,安排结构时要格外小心,不可眉目不清,使读者摸不着头脑。例如:

河北城乡少儿手拉手(引题)

30万压岁钱一片童心(主题)

这是某报1995年3月4日的一条新闻标题。引题中的行为主体是“城乡少儿”,那么主题中的30万压岁钱应是城乡少儿共同献出的,可是据正文中交代,是城市的少儿赠与乡间小伙伴的,在这里行为主体已经改变,但主题却没有这样的显示。反映出标题在安排结构中的缺陷。2.要正确体现辅题与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引题、主题、副题既是标题的一部分,它们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虚与实关系等等。不能把没有逻辑关系的事硬写在一条标题里,以免产生歧义,造成混乱。例如:

花海飞歌秋意闹(引题)

昆明花卉节昨闭幕(主题)

这是某报2000年10月4日的一条新闻标题。引题“花海飞歌秋意闹”是对花卉节喜庆气氛的描绘,用在花卉节开幕时比较合适,如今已闭幕显然不恰当。一般来说,报道会议开幕的新闻标题,引题中标出会议召开的目的、意义、主要议题和会议的气氛,能够同主题中的会议开幕相互匹配。报道会议闭幕的新闻标题,引题中标出会议的成果和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能够同主题中会议的闭幕相互匹配。有些报纸在作题时,不大注意这种区别,导致逻辑关系的混淆,这是一种常见的毛病。

标题的逻辑关系问题,很大一部分出现在引题和主题的关系上。一般来说,引题是说明主题全句的,只有引题用于对主题中何人的身份地位交代时,方可说明主题的开头部分。例如:

世界第一位女总理(引题)

班达拉奈克夫人逝世(主题)

这里的引题只说明主题的开头部分(“何人”),而不是说明主题的全句。前一例 155

上一篇:店面转让协议书(简单)下一篇:课题开题报告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