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

2024-09-10

优秀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共11篇)

优秀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 篇1

《教师阅读力》:优秀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句话凸显了阅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时间的维度看,人的成长是由昨天、今天和明天来衔接的,每个人都无时无刻地在处理着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而阅读应该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成长主线。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与这一任务相对应的公民的道德规范、科学文化知识、身心健康的标准等等,都是在昨天形成的。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所做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指导孩子如何面对昨天、理解昨天,甚至是记忆昨天。这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传承。

昨天积淀下来的育人资源浩如烟海,人们每天还在创造大量新的资源投放到昨天这个巨大的“存储器”之中,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继承昨天呢?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学校的课本给学生提供了触及昨天、认识昨天很好的线索,但离真正的阅读还有一段距离,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让自己走入大师的精神世界,通过深层次的阅读,和昨天的智者们进行一次次的心灵对话,体悟他们创造的艰辛和成功的欢愉。当然,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触及到昨天所有的信息,要结合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加以阅读。这其中,个人的文化判断力非常重要,而文化判断力正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

今天是联系昨天和明天的桥梁,因为今天继承昨天,同时又孕育着明天。但今天和昨天又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我们对昨天的认识,往往是以今天为起点的。今天发生的一个事件,会把我们带入到昨天的一系列历史记录中,去体悟以史为鉴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当我们设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今天和昨天的联系时,昨天的知识和经验的价值才会显现出来;其次,昨天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到了今天不一定继续有效。比如说我们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丰富的教育经验,都是建立在每个家庭有多个孩子的基础之上的。今天的教育,出现了我国教育历史上从未发生的新情况——独生子女学生、独生子女教师、独生子女家长。人们总是对今天的教育抱怨很多,或许与我们总是照搬昨天的经验是有很大关系的。

也就是说,今天的我们,面临着两项重要的任务:一是努力架设今天与昨天联系的桥梁,二是在传承昨天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创造出符合今天实际的新文化。这不是只有那些大家学者才能做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今天文化的创造者。对孩子来说,创造很简单,就是解决自己面临的一个个问题,并获得成长的过程。那如何去架设桥梁、如何去创造呢?我们的前人其实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古代强调读四书五经,后人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不断加以注疏、考证和翻译,这就是一种发展和再创造。通过广泛的阅读,就可以了解过去的人们是如何对待他们之前的文化、如何创造自己当下的文化的,这些方法大都可以移植到今天。

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孩子们明天的生活和工作奠基。但是,我们能预知未来、能知道明天会怎样吗?今天的世界上最热门的十项工作,在五年之前是不存在的。相信在10年前,没有人能够预料到今天苹果的iPhone手机系列和iPad平板电脑会席卷全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我们基本上预测不出明天的世界发展的趋势,当然也就不知道明天的社会最需要的是什么了。

如果无法预知哪些是未来最需要的,那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何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其次,对孩子要少一些灌输和强迫性的指令,多给孩子一些闲暇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鼓励孩子的个性化阅读,呵护学生那份向学的心,那份求知的欲望。大量国内国际教育测量的数据都显示,每年阅读数量超过12本的学生群体,学业成绩明显的好。从功利的角度看,阅读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相信,当孩子自己有了阅读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时,他就拥有了面向明天、面向未来的钥匙。

因为我们不读书,所以工作很忙碌

阅读如此重要,但现实并不令人乐观。

刘波在书中介绍了两组数据,很值得大家予以关注。一组数据是2013年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所揭示的,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每年为4.39本,电子书阅读量为2.35本。这其中,80%的书籍都是教材和教辅书。教材和教辅之外的书籍连1本都不到。而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欧美国家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在阅读方面我们和国外的差距还不是一点点。另一组数据是关于教师阅读状况的调查。教师不读书的现状还是非常普遍的。

阅读不被重视,与人们的思想观念是有很大关系的。北宋年间宁波著名学者汪洙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诗句,被无数家庭所传诵,也成为每一个家庭激励孩子奋发学习的名言之一。但在绝大多数国人的理解中,汪洙所说的读书指的是应试所必须要读的教科书,除此之外的书籍统统被指称为“课外书”,很多家长和教师对孩子读“课外书”是有很多限制的。朱永新先生为此曾进行过批判:仅从“课外书”这个概念,就可见学校往往是最顽固地拒绝“读书”的场所。

阅读不被重视,与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有很大的关系。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和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拉大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人们的心态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整个社会群体的急躁情绪在蔓延。大家都希望在这场此起彼伏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竞争中胜出。人们没有办法去想很长远的事情,急需要孩子一次次好的考试成绩来缓释自己的焦虑。在这样的环境下,要让大家形成阅读的习惯确实非常困难。

阅读不被重视,还与国家层面对阅读的关注度有关。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了高素质人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让人们再次走上应试的道路,获得了谋生所需要的文凭,但并没有引导整个社会养成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习惯。最近听到了好消息,说我国已经启动对全民阅读立法的研究,希望这样的法律能够尽早颁布,成为推动阅读的利器。

很多人将没有时间阅读归结为工作繁忙,这其实是一种托词。刘波在书中对此有较为详尽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有阅读的愿望的人,一定是会找到阅读的时间的。在协调工作、生活和阅读之间的关系中,还可以提升自身管理时间的能力和水平,一举多得。华应龙则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阅读和工作繁忙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不读书,所以工作很忙碌。”这句话值得大家反复咀嚼。要让阅读成为教师专业对话的纽带

当我们还在为阅读现状焦虑的时候,一场阅读革命正在静悄悄地进行着。

一座藏书数万册的图书馆,现在可以装在几公斤重的便携阅读器或者电脑之中,伴随着自己周游世界。一本畅销的杂志,不需要焦急地等待邮递员的传送,只要在网络上订阅好,可以在第一时间推送给你。而利用手机读书、读报、看电影、边写边发文章,现在正随时随地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场革命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让阅读变的越来越便捷。

生长在信息化时代的学生,很自然地就能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可以很方便地使用这些工具,他们可享受的教育资源不比家长和教师少。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书籍出版的数量和速度也增加了很多,全世界一天出版的书籍,让一个人一辈子努力去阅读都读不完。这对今天推广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让阅读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阅读难,与很多人将阅读和工作、生活当成两件事情来做是有关系的。阅读变成了工作、生活之外的额外任务,压力自然就会很大。

在教学过程中,最新鲜的教育资源一定是来自生活、与我们身边的事物相联系的。生活中每天发生的故事,都有可能成为教学的素材,而能否捕捉到这些素材,就取决于阅读。

通常情况下,自己关心的某一热点话题,网络、报纸和杂志都会进行报道,但各自的侧重点有很大不同。网络时效性强,报纸的报道具有权威性,而杂志会在深度上做文章。网络阅读,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与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有无关联;若可作为教育资源,则需要通过报纸的进一步阅读,准确了解事情的经过,保证教学内容在科学性上不出问题;而像各类周刊杂志随后给出的深度报道,可以让我们从联系的、多视角的维度综合分析,将这一教学素材的教育价值进一步放大。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些有趣的话题会被引发,或许就会因此而延伸出对相关专业书籍的阅读和探究呢。

当网络资源、平面媒体资源与专业书籍资源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充分融合的时候,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就很容易被认同,并逐渐喜欢上阅读,进而让阅读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刘波在本书的第二章,介绍了自己从专业阅读到开放阅读、从读者到作者、从自我感悟到设坛论道的成长经历,这其中,最值得大家学习的就是他将自己的工作与阅读充分结合、将网络阅读和纸质媒体阅读充分结合的特色,阅读真正成为了他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次,要让阅读成为同伴互助的纽带。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如果说教师个人的阅读有利于促进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的话,教师群体之间围绕某些话题所开展的共同阅读活动,则是同伴互助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教研活动走向深入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伴互助是教师之间的专业对话、合作和互动。顾泠沅先生非常形象地指出,教学研究中的同伴互助,最容易出现“萝卜烩萝卜,烩来烩去还是萝卜”的尴尬局面,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教师之间的对话常常处于问题的表层,无法深入到问题的实质。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有专业引领。如果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来直接引领,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不太现实。专家太少,需要去做的事情太多,不可能每天跟着我们去实践。但有一点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专家出版的书籍或发表的文章,可以让我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直指问题的内核。网络更是给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以让我们从专家的博客、微博等交流平台中或许更多的资源,甚至和专家直接对话。

刘波在建设学校教师的读书沙龙,推动大家爱上阅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成效显著。他所介绍的以点带面的阅读策略、从共性到个性阅读引导、从一所学校到一组学校面上推广、从学术外援到自我写作的内生动力„„这些推动阅读的机制,本身就很具有面上推广的价值。关键是学校里要多几个这样的热心推广阅读的人。

第三,要用阅读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数字化时代,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样的资源。要善于利用搜索引擎或者期刊网的独特功能,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各种搜索引擎都有一些特别订制的栏目,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将一段时间内你所关心的关键词的相关事件和动态变化梳理出来,推送给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可以让你避免在浩瀚的信息之海中漫游,即刻锁定目标。

在享受数字阅读便捷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克服数字化时代给人们读书带来的两大挑战:即碎片化和浅阅读。在数字化时代,一切变得不再是系统,而是碎片;为了迎合生活的快节奏,各种类型的浅阅读充斥屏幕。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最需要的却是系统性的思维和独立而深入的思考。

碎片化的信息就像一盘散沙,只有通过某种粘合剂,才会使其成为一件工艺品。这种粘合剂,就是信息之间的联系与结构化,这是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领悟出来的。系统思考从何处来?从书本上来占绝大多数。在数字化的时代,更要注重纸质书本的阅读,以保重深入思考的习惯不被丢失。

优秀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 篇2

一、术业有专攻

俗语说“学高为师”, “能者为师”, 这说明要教别人学诗, 其本身首先必须是十分精通诗词歌赋的人。像贾宝玉之类的人, 自己本身就是半桶水, 半通不通的, 是万万不能当老师的;就算是当了, 也只能是误人子弟, 害人不浅。而林黛玉则不然, 她真正算得上在诗方面“学有专攻”的人。非但全本的《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优秀诗才有直接的展示, 她本人的确也创作了不少高质量的诗作。就是在教香菱学诗的过程之中, 也明显可以看出她对诗歌方面是有相当高的造诣的, 是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术业有专攻”的。用她自己的话说, 就是“大略也还是教得起”的。

这对我们从事语文教学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现在, 有的语文老师教学作文, 自己很少甚至于从来不写作文, 其能否胜任作文教学的工作, 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二、愿教、爱教

林黛玉的第二个性格特点就是“好为人师”。只有“好为人师”的人, 才会愿教、爱教, 才算得上是一个好的老师。与香菱更亲的薛宝钗, 虽然诗才方面与林黛玉不相上下, 但她永远也成不了好老师, 其原因就是她不好为人师, 不愿意教, 不爱教。林黛玉则与她刚好相反, 是特别乐意教香菱学诗的。在香菱要求学诗之后, 她马上说:“既要作诗, 你就拜我为师……”这充分地体现了她是好为人师的, 是愿意和喜爱教人学诗的, 这就决定了她一定会是教人学诗的好老师。

三、会教、善教

是不是在诗歌方面学有专攻, 且又愿意教和爱教的人, 就适合当老师了呢?我看也未必。在林黛玉的旁边, 还有一位诗才方面同她不相上下的人, 那就是史湘云。史湘云也是一个热爱诗并乐于教人学诗的人, 可她也成不了好老师, 因为她不会教、不善教。她教诗, 只会把香菱搞得更加的糊涂。与她相比, 林黛玉教诗则是很会教、善于教。她教诗可谓是有条不紊、循循善诱, 什么先教, 什么后教, 什么东西该怎么教, 都安排得有理有节, 安排得合理有序、科学而周密, 且又有很强的针对性。香菱在她的指导下, 每次皆学有所得, 甚至于触类旁通, 教学效果显著。如此看来,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 最关键的是必须要懂得教学的规律与方法, 要会教和善教。

教师应该是个有效的决策者 篇3

在职业学校里面,不管是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还是实习实训教师;不管是教一年级的新生、二年级的学生,还是临近毕业的学生,都要做出三个方面的决策:一是决定教什么内容;二是学生要做些什么来体现其学习行为已经发生;三是教师将做些什么来帮助学生的学习。当这些决策是根据正确的教育理念做出的,并且这些决策也反映了一名教师对于学生(比如年龄、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方式等)和教学条件(时间、空间、设施等)的考虑,学生的学习行为通常就会发生。如果在这三个方面的决策出现了错误(比如教学内容选择不当),学生的学习往往就会受到影响。仔细想想,现在的职业学校里学生不愿学习的现象,倒还真与教师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决策不当有关。

对于一名立志做一辈子职业学校教师的人来说,几十年、一年、一学期甚或一天做一次明智的决策也许不难,难的是每天都需要做无数次明智的决策。因为,老师每天都会遇到许许多多决策要做,据美国研究者的统计,一名老师一天需要做1500次决策。熟练的教师不仅能做出大量的决策,而且还能让这些决策顺利执行。事有轻重缓急,有效率的教师都很注重维持教学秩序,以保证决策有效而平稳地得以实施,这样能把省出的时间更多地用在最重要的决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决策上,比如“我应该给学生提供多少讲解”“我应该提多少个问题”“我该采用多少强化学习的手段”“什么才是检验学生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的最好办法”“我该如何激励学生学习”“如何让学生们对这堂课感兴趣”等诸如此类的决策。还需要注意的是做出这些决策的时间,比如哪些应该是在教学之前、教学当中做出的,哪些应该是在教学完成后做出的。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教学决策又可以被定义为从多种可能的方案中做出深思熟虑的选择。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呢?从本质上说,要在教学之前、之中和之后做出有效决策,教师就必须是有效的计划者、观察者和管理者,就必须时时对教学环境和自己的教学进行监控,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很好地在实践中应用它。理论知识一般是教师从入职前培养和入职后培训项目的课程中获得的。多数情况下,这类知识主要来源于如教育心理学、教学法、教育的哲学基础、教育社会学、课程开发、青少年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教育测量、教育媒介与技术等课程。但是,光有这些知识还不行,教师必须将所学的理论和原理与自己的真实课堂情境相结合,才能发挥出这些理论知识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过程受到各种变量的影响,而这些变量(如天气、日期、学校的地理位置、每天的某一时段、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的个性特征、学生的个性特征等)是教师在学习这些理论和原则的时候不会出现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因此,在做决策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教学环境中的因素以及了解自己。只有这样,理论知识才有可能被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环境中。

简言之,理论知识的应用就是把在大学或者学院中学到的概念、命题和原理正确运用到教学决策过程中,目的是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就需要收集和分析信息,判断情况,然后找出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做出决定、执行决定和检验决定。可以说,有效的教学就是合理的决策。反观当下,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致使教师很少有时间来收集和评判相关的信息,常常单凭直觉就做出决策,教学效果不彰也就不可避免了。要改变这一状况,掌握足够多的理论知识并能将它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就是必需的。■

优秀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 篇4

教学目标应该这么设计!

从教以来,每次写教案,我已习惯从教参书中“移植”过来。说实话,我从没想过认真考虑过这些教学目标是否合适本班学生,只是生硬地照搬了事。细读《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第一章“教学目标及其设计”后,我对设计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对象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1.课程标准在充分解析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给出了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参考的教学目标,既体现国家培养总目标的要求,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的需求和科学发展现状,体现课程开发的有关价值取向,因此,是教师制订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

2.教材内容是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教材的总体编写思想、编写原则为指导,结构设计上尽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牲,充分体现知识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鼓励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依据。

3.教学对象。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特征,在知识和能力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培养的情感和态度目标,然后根据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分析,采取合适的策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因而,教学对象的学习现状是我们设计教学目标的必要依据。

4.当代社会生活也应作为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之一。因为学校的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直接为当代社会生活服务,而且人是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因此,在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就要站到终极的高度,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眼于社会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可分为五个步骤:需求分析、需求类别化、目标筛选、目标分解、目标表述。这五个步骤中,其中我对目标表述这个步骤认识较深。

表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有以下五个:

1.行为主体学生化。我平时在这方面不大注意,有时表述教学目标是以表述教师的行为,比如“指导学生„„”或“吸引学生„„”等。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精确化。在表述教学目标时,语言要明确,行为动词要准确,尽可能是可观察、可检测、可评价的,可以量化的目标还要尽可能量化。比如“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评价、模仿、参与、讨论、交流”等词就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以往我们表述教学目标所用的是“理解、知道、熟悉、掌握”等笼统含糊的词,难以观察、难以测量,无法检验。

3.行为条件情景化。行为条件描述行为发生通过的媒体、限定时间、提供信息,它可以为评价提供依据。

4.行为程度具体化。行为程度是指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可以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

5.教学目标要整合。在具体的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应当是整合的,这样才有利于达成。

优秀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 篇5

面试是个综合实力的活

先和大家做个自我介绍,XX,男、十二郎当岁,大学毕业,先在企业工作,工作两年看见公务员考试火热,朋友有报考的,就一起考了,有偶然因素。我原以为“没有关系考不了公务员”,小老百姓就安心工作吧。(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认识,多位上岸的朋友交流得出这一结论)

报名时还是一头雾水,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将整个报名环节完成。

准备笔试:边工作边准备,晚上学习到12点,6点起床看书做题,白天上班,在电脑上做题,看论坛,上91UP做练习题,白天做题精神高度紧张----怕被同事领导发现(事后想想当时挺刺激,挺爽)。周末的时候去学校自习室学习,在学校效率会高不少。

笔试的经验:大量地做真题,认真总结错题,积累经验,心要静,不要急,要知道“考公务员有很大运气成份的,不是努力就能考上”,心态放平,做到入席讲的“不焦不躁”内紧外松。

笔试等一个多月出的成绩,成绩出了一个多月资格复审的,复审后半个多月才面试的。1+1+0.5=2.5个月(75天),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朋友都有同感,等待要比考试难得多!公务员的流程不是太速度,所以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要有耐心,不能急躁。说来容易做来难呀,我当时就没做好,心里面试交流加群贰贰贰一玖捌伍玖陆 电联壹伍伍叁伍叁陆贰伍贰柒

像长草了一样。

10月出的笔试成绩,12月中旬面试的。在这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我的面试学习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0月-11月,自学阶段。本人从某机构免费得了一本面试真题,200多题。我一道一道题的啃。开始不知怎么下手,心里没底。但没办法

我每天下班回来,吃过饭就8点多了,吃完饭就累得不想动,困意十足,但强迫自己准备面试。我先是看真题的解题思路,但一放下书就忘了看的什么。而且张不开嘴。后来我就对着屋子里的镜子说,一看镜子感觉很不自在,也紧张,但还得说下去。我放一把椅子在镜子前,从门口上场,自己敲门自己喊“请进”。对着镜子说:“各位考官好,我是一号考生”。然后一本正经地看题,思考10来秒钟,对着镜子回答。

对于答不好的,自己理解不好的题,我会很懊恼,会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有时我也会给自己录音,反复分析录音,随便说一句,大多数人在录音听到自己的声音,说话的节奏,口头禅都会觉得自己表现得很差,这也会促使你更努力地练习。

这样反复练习,一直到晚上11点多,早上6点,就得起床练习面试。那可以12月分的早晨,又黑又冷,多少次我托着腮就睡着了。

在这样练习强度下,我一天要练习30多道题,每道至少练2遍。(后来我和朋友们说,如果你能认真练习500道题以上,你不想过面试都难,书读百遍其意息见是也!)

第二阶段:12月上旬。一日,偶然机会在QZZN论坛上看到有人召集一起练习面试的帖子,我参加了。我们一起租了个地方练习,摸拟面试现场练习,有人当教官有人计时,人人点评,出现“人人有题练,人人会点评,人人被人评”的场景,在角色转换中加深对面试的理解。

我们有五个人,周末、晚上都在一起练习,不上班的考友,白天也在一起摸拟。

这样摸拟练习对我们水平提高固然有很大帮助,但它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时间长了,大家思想松懈了,练习的强度,认真程度就打折扣了;有的题大家都没有思路,陷入无效地争论中;有的题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又没有人有公务员工作经历,不知哪个更适合实际;练习的时间长了,大家都变得差不多了,也就是模板化了,遇到瓶颈了。在这个时候我就想如果有个在职公务员给我们指导一下就好了,指明个方向。

大家在一起摸拟了半个月,12月中旬才面试。面试是三道题,共15分钟,一个综合题,一个人际关系题,一个应急题。轻松过面,全场第一。

面试后又是体检,政审,公示,又是一轮又一轮的等待,真是磨人耐心。

面试心得:

1、大量练习真题

2、一定要摸拟仿真练习

3、一定要有好心态

4、注重包装,注重细节,注重可操作性

5、找有经验的人指导胜过报万元班

有时不经意间的一次交流会胜过很多日夜的努力,但愿对考友有帮助。有问题可以咨询我。

教师优秀读书心得展示 篇6

读《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有感 舒建凤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感悟很多。这本书告诉我们好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据专家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不论什么工作都要靠我们老师长期的、耐心细致的训练,没有强化训练就养不成习惯的。

孙教授说:“你如果养成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完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偿还不完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用加法,改正孩子不良的习惯用减法。这一点说得不错。孩子懂道理,不是听会的,而是看会的。培养好习惯要以健康人格为导向。最近,我们一直在强调学生常规,学生的好多习惯都令大家头疼。比如:大同学课间在教室里说话大声大气,毫无顾忌,影响别人;小同学课间在操场上跑来跑去,随时有摔跤出事的可能。中午在食堂用餐高声谈话,既不礼貌又不卫生。这些不好的习惯,我们作为老师就要适时指导,择机教育,光批评是没有用的。为此我们制定了《朝阳小学文明班级评比方案》、《朝阳小学文明用餐细则》。让同学们有章可循,随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学校经常抽查、评比。一个阶段后,同学们的行为有了明显进步,但是还不够,仍然需要我们老师时时引导教育。

我的语文教学效果不好或者说事倍功半,自己细细分析,其实就是学生的习惯不够好。上课时,有一些同学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还有的同学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拖拖拉拉。像孙朝阳、梁剑文、周云涛同学思维敏捷、反应灵活,但是语文成绩很差,每天需要老师盯着才能完成作业,他们就是没有养成好的习惯。针对班里有同学偷懒、不认真的不好现象,我也想了许多激励同学的办法,实施了许多方法,有效果但见效不大,看来我还需要努力去训练他们。我不仅要改进教学方法,还要想出更好的办法让同学们喜欢语文,养成认真学语文的好习惯。令我欣慰的是好多同学养成了看课外书的习惯,午间争先恐后去学校图书室借书。

拜读这本书后,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意习惯的培养,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就会使自己一辈子因此而得到好处;相反,如果一不小心养成了某种坏习惯的话,就会在你的一辈子当中受它的被害,而吃尽苦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所以,我们要教育同学们从小养成习惯时,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不要养成坏的习惯。否则的话,它会影响到你的学习,你的工作,甚至你一生的生活。

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有感 李燕

最近,我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一书,让我感触很深。读书的过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看着书中许多案例,我发现它们竟然离我的生活这么近!书中人物说的话,做的事,我也常常在说,在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知道这样做的弊端,但在不经意间却同许多家长一样,忽视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

孙云晓老师说:“我之所以反复强调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是因为有健康人格的人,才是走遍天下都可以让人放心的人;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康,他就是表面上再辉煌,都可能随时崩溃。”孙老师的这句话,相信每一个人都赞同。在许多年前,就有教育学家提出过这样的教育理论。在报刊杂志上,我们也常常看到因不健康的人格而导致的悲剧屡次上演,但是真正重视健康人格培养的家长和老师又有多少呢?我们总是在痛惜中淡忘,在淡忘中遗忘。健康人格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在功利性越来越强的当今社会,它在一步步后退,为分数让路!我是一名一线的教师,每一天,每一月,都在学生的作业堆里度过。批改作业,辅导学困生,就连中午休息时间,也只能餐具一扔就钻进教室,逮着学生订正作业。我也不想过这样的“教书匠”生活,我也常常抽出数学课宝贵的时间与学生谈人生,谈幸福。但融洽、真诚的交流过后,我不得不又面对残酷的现实。我想为所有的老师大声疾呼:别再以分数来衡量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了!只有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健康人格的培养才能成为可能。

孙老师的这本书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第二章《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空间》。孙老师在书中说,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曾经我也是孩子时,最渴望的就是能拥有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但自己做了母亲之后,居然也和我妈妈一样,对儿子的一切都一包到底。孙老师说:“孩子的许多缺点是父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这话真是一点都不错。我的“良苦用心”换来的是儿子的自理能力差,做事缺乏主见等等毛病。从书中,我知道了“该放手时须放手”,给孩子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做。刚开始时,家长要教孩子怎样合理安排,既安排学习的任务,也要安排玩乐的时间。由半小时、一小时开始,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每天的学习和生活,培养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这也是拥有健康人格的一部分。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常常不自觉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所以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是“小大人”,外表上看似沉稳,其实心智发育很不成熟,因为在父母长期的庇护下,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差。

孙老师在书中告诫我们,教育首先从发现孩子和了解孩子开始。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和需求,要让孩子自己解决冲突,要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还要改变“标准”的评价体系。如果,您的孩子回家委屈地对你说:“邻居家的孩子把我的篮球抢回家了。”这时,你怎么办?如果是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定会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带着孩子到邻居家去,找到他的父母,告知事情的原委,希望他的父母能教育孩子将篮球归还给我的孩子。但是,现在,我绝不会这样做了。我会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最多给他一些建议或方法供他参考。哪怕这件事情在解决时困难重重甚至没有拿回篮球,孩子也能从中有所感悟。在多次体验之后,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有所提高。

书,总是给人许多的启迪和感悟。我们真正要做的,绝非只是感悟而已。教育,单靠孙云晓老师一个人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但愿这本书能走进更多的家庭,让更多的人从书中受益,更让我们的孩子受益!让童年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如童话般神奇且充满快乐!

读《影响教师的101个经典教育案例》有感 陆满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众多一线教师的积极探索,案例研究逐步在教学实践、科研、培训中普及升温,“教育叙事”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紧紧相连。我们学校也在上学期开始要求教师每月记录一个教育小故事。

最近,在学校图书馆借阅了一本教育故事集——《影响教师的101个经典教育案例》。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本书令我感触深的是每篇小故事之后都有一篇简短的评析,还有针对此小故事的思考。读罢此书,我难忘书中记录的一个个精彩感人的片段,更是对其后的评析爱不释手,而后的思考又让我陷入沉思……教育就是如此平淡无奇,就如那株淡淡的、娇小的茉莉一样,虽然没有牡丹那样雍容华贵,没有玫瑰那样娇艳可人,但是却幽香缕缕,芬芳怡人,沁人心扉,感人肺腑。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记得去年清明时节,孩子们准备去扫墓而在教室里制作小百花。那天中午我来到教室,只见大伙儿三三两两都在忙着做,不会的央求着会的同学帮忙做。几个手艺不佳的早已完成拿着不成气候的小白花到处炫耀着。“真难看。”我一见就加以评价。

“老师,看看我的。”听我评价,小婷递给我她的小花,“不错,满漂亮的。” “老师,瞧瞧我的。”远处的小姚也笑眯眯的给我看他的小花。“不错。”我称赞道。“老师,也瞧瞧我的。”胖胖的小风也忍不住了,举起了那朵可怜兮兮的小花,那花儿似乎也在哭诉小主人的蹩脚手艺。“哦,好难看,好像被风雨打击过。”我开玩笑的说。小风不说话了。“来,老师帮你修饰修饰。”说完,拿过那朵被折腾了半天的小花,轻轻的将一片片花瓣展开,又轻轻的将它整理出层次感来,一朵漂亮可爱的小花展现在大家面前。“哇,好看呢。老师的手是神仙手哦。”小风接过修改过的小白花,喜上眉梢。而一旁的小磊却不屑一顾,嘴里嘟嚷着什么。“老师,小磊说你不会完整的做一朵花。”小风大声向我报告。“是吗?那我就展示展示我的精彩手艺。”我看看小磊。他似乎并不当一回事,那眼神分明写着“我才不信呢!” 我向学生借了几张餐巾纸,又借了一根细线,开始做起来。其他孩子看我这般孩子气的与小磊打赌,都忍不住看热闹,有人甚至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小小的餐巾纸在我手里翻飞,不一会儿已初见成形,“怎样,我会做的吧,而且还很有艺术味呢。”我故意走到小磊桌旁说。我继续着我手中的工作,餐巾纸在我手里是那么听话,不一会儿一朵漂亮、雍容华贵的白花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啊,真好看。”“老师,好手艺。”……同学们议论纷纷。

“小磊,怎么样呀!”我炫耀着说,“你来评评看。” 沉默。

“说呀。”小风在一旁催促。依然沉默。

“信了吧,老师从小到大不知做了多少朵呢。这是毛毛雨啦!” “老师,送给我吧!”“给我!”“给我!”……不断有人向我所要。这下该我为难了。

“老师,我出5元钱买了。”一个小小商人开了口。“不卖。太廉价了。”我不同意。“10元,行不?”“不卖!” “老师,送给我嘛!”有人向我撒娇了。“谁叫我妈妈,我叫送给谁。”我冷不丁说出这么一句话。大家不再争论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肯呀,那就算了。”我准备把花藏好。

“妈妈!”“妈妈!”突然间冒出了一个声音,原来是小景。同学们都笑了,紧接着更多的孩子喊出了这么一声。我的笑容更灿烂了,“真开心,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宝宝。好吧,送给第一个开口的。”我把花送给了小景。“哦……”教室里一阵叹息,“有时间我教你们,人人都能做出和老师做的一样漂亮的小花来。”“好。”教室里又是一阵热闹。

下课了,孩子们依然沉浸在刚才的喜悦中,好几个孩子围在我身边,不让我离开。多可爱的孩子呀,我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居然有了这么大的反应,从他们一个个灿烂的小脸上我读出了他们这时的快乐。是呀,我们的孩子要求的并不多,只是老师一个浅浅的微笑,只是老师一次小小玩笑,只是老师一次与他们平等的交流……童年是短暂,转瞬即逝,作为小学老师应该给孩子留下一个难忘而又愉快的回忆,当他们长大之后,常会忆起当自己还是一名小学生时,有那么一位老师,总是面含微笑,亲切温柔的样子,那么此生我已无憾了。

教育故事,就像长河里的涓涓溪流,平淡而又长远;教育故事,平常中包藏着经典,蕴含着永远。每天,每周,每月,记录一个小故事,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出来,可以帮助更多的老师拓宽视野,提升修养。让我们一起,记录下身边发生的一个个教育故事,提升自己,更为他人提供一个范例。

爱上自己的工作

——读《责任胜于能力》有感 钱伟强

最近校长推荐了一本叫做《责任胜于能力》的读本,书评认为此书是“一本造就优秀企业和员工的职场箴言,一本体现完美职业态度的培训经典”,更是“全球500强企业奉为圭臬的理想和价值观”。初拿到书感觉它不适合我们教育工作者,总觉得它是一本适合于企业人员的读物,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开始了阅读,渐渐地我得到了一些启示,原来有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也明白了这样一句箴言: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事实上,只有那些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其次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甚至也失去了自身的立命之本——信誉和尊严。托马斯·爱迪生说过:“责任心将你的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的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厌倦。大多数人都在做事,从早忙到晚,也很努力。但是假如你们将你们的责任感运用在一个确定的方向、一个目标上,你们一定能够成功。” 我的工作是教师,教师的责任是巨大的,大到为国家培养人才,小到为孩子的成长指引方向。在平时的工作中时时刻刻都能体现出“责任”二字。有时候工作中会出现一些意外和过失,第一反应就是为自己找个借口,为的是心理上的安慰,但读了书之后,我明白了这其实是没有责任感的一个表现,书中106页开始提到“没有任何借口”,举了美国西点军校的例子,提到了学员们的回答只有两种,那就是“是”或者“不是”。少为自己找借口,多承担一些责任。

有责任心的人,都有着较高的觉悟和品格,做每一项工作都非常认真、用心。书中谈到的责任胜于能力,不是简单地否定能力,而恰恰是说,强烈的责任意识能激发一个人无限的潜能,能生发出的勤奋、敬业、忠诚、服从、自制、协作、激情、进取等精神和品德,使我们不断地学习岗位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不断地提升专业技术和能力。

有了责任就有了爱,有了爱就更加有责任感,惟有“爱岗”,才会“敬业”。平时多花点时间在班级管理上,多走进自己的班级,多和孩子沟通,多和他们做游戏,多和他们玩集体项目……这样才能将自己的责任心体现出来。同样,责任心还要体现在整个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作为学校里的一名老师,自己的工作范围不仅仅体现在自己的班级里,更要有集体概念,要有全局观,看见有学生不遵守纪律了,哪怕不是自己班级的也要去管一管;看见地上有纸屑了,弯腰捡一下;看见办公室里脏了,搞一下卫生…… 爱上自己的工作吧,因为你选择了它,那么就让我们都有那一份责任心,把自己的单位当作自己的家,去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读《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有感 周燕

教育类的书籍,对我印象最深就是理论性强,枯燥乏味。最近我读了《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一书,每天能抽一点时间去读,从书中了解到习惯对人的发展很重要,好习惯受益终生,决定一生的命运。从书里也可以看到好的教育习惯能有效地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优秀教师成功的基石,影响着教师一生的教育生涯。

常说“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好习惯能使人一生受益。我们教师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中也要形成良好的教育习惯。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除了教学还要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同时自己是不是每次都不拖堂;我们要求学生团结友爱的同时自己是不是对每个学生都公正;我们要求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的同时自己又是不是能主动问候学生……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往往很多方面都处理的不够好:当学生犯“错误”时,往往习惯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或直接找学生家长;当学生的试卷上出错时,习惯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并再做几遍;当拿到一本新教材时习惯于找课文中的知识点并照搬“教参”;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于仅仅关注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习惯于仅仅布置书面作业…… 我教的是数学科目,课上也没有语文课那么丰富多彩,在讲述乘除法的时候,因为各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有时候同样一个问题,有的孩子一下就能报出答案,而有的孩子讲了几遍还是不明白。这时候,我就会很着急,我可能会对他越来越不耐烦,甚至就会抱怨了,其实这样做,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现在,我不这样做了,我会让这个不会的同学在课后向会的同学请教,实在不会了再问我。这样一来,两个孩子都能得到复习和提高,而我也不用再唠唠叨叨了。这样,既保护了不会做的那个学生的自尊心,又让会做的同学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和自豪感,一举两得。甚至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呢!

优秀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 篇7

城关二小 林报兴

学校又送了本《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的书,这本书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打开目录看,此书是以每天一个案例的形式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教学策略,一共包含180天,几乎覆盖了整个学年的教学时间,每一天都将为教师提供一个与教学相关的方法、策略或者行动建议,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书处处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小心思,这些小心思中都透出了大作用。看罢觉得受益匪浅。

书中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简单的、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指导,真是受益匪浅。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这两方面:

一、好的教育需要“爱”

我觉得全书的策略还是围绕教育上的爱展开叙述,从每天的小事做起,尽可能地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往往一种姿态,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就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有了爱,才有教育。教师有了爱,才会全心全意地学生服务,才会让学生体会到他自己是老师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有了爱,才会学得开心,学得没有压力。就像书中“第32天”说的那样,“为了能让你们更轻松高效地学习,我希望你们在班级里能够最大限度地感觉到安全和放松。因此,我会给你们说‘跳过’的权利。”这就是爱,这种爱是发自老师内心的爱,爱孩子不仅仅是表面的关心,更重要的是爱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如,孩子的自尊、孩子的紧张与压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保护孩子的自尊,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是否因为某种情况,使她自己变得紧张与压抑,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够感到舒适和放松。

二、好的教育需要“严谨”

书中从课堂管理谈到课堂计划,从课堂步骤谈到课堂效果,从学生的良好习惯谈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学生的健全人格谈到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一步都反映出作者对教学的严谨,就像“第107天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中说的那样,“不要指望任何学生变得完美。你只需要像所有卓越老师那样,不断地帮助学生认真、耐心地朝着一个更大、更好的目标坚实地迈出每一小步。”不急于求成,只要我们的学生天天有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好!

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的真诚沟通,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情去施教,用爱去开导,像所有卓越的老师那样,用真情、爱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与优秀教师同行》读书笔记 篇8

这本书让我触动最深的是,这些优秀的老师无一例外也都提到了读书。在书中,常作印老师说到教育家和教书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有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并能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实践,去影响学生,而后者没有思想,总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机械地模仿、去简单地重复。是的,教师要把自己的职业关注从日常琐事转向对教育理念的反思和梳理,对“内隐理论”的审视和重构,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头脑。而要实现从教育家向教书匠的转变,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自主阅读。每个人的灵魂都很单薄孱弱,只有经过了年一年的阅读积淀,经历一次次的心灵洗礼,才会慢慢成长,才会渐渐茁壮,才会一天天天成熟起来。在苏霍姆林斯基那本著名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说到: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这诗一样语言在告诉着我们教师阅读的重要性。一个好的老师,不但自己要爱读书,还要能让书页的花朵洒落在孩子们童年的阡陌上。一本好书会陪伴着孩子们度过一生,当种子在泥土中孕育时,永远无法知晓哪一寸土地上的哪一粒最乡土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只有它们绽出新芽,并在阳光雨露中依靠各自的方式努力生长,人们才可以凭借它们呈现的态势,推断出它们的未来。而这些种子在成长中所需的的养料,就是那一本本喷着墨香的书籍了。要让孩子们爱上读书,首先要有一个爱读书的老师,我相信也唯有读书,可以让我们的灵魂茁壮起来。

其次,这些优秀的老师都有一颗对事业坚贞的爱和不悔的追求。书记的屈红霞老师在从教二十六年来,她说回首青春,苦涩与甜蜜交织,辛劳与快乐并存。虽五味杂陈却坦然接受。在她的教学生涯中,没有法宝,只有热爱。因为热爱这份职业,因为热爱学生,她将自己最美的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因为热爱学生,他把最深沉的情意给了学生。将阳光植入学生心里。因为有爱,所以她坚决为即将被学校开除的学生求情,因为有爱,他把单亲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直陪伴着他们成长。在这本书中的毛春铧老师说他心中永远的痛是他还没有当正式老师才只是一个补习班老师时,因为学生不认真听课而用粉笔扔了那个学生。

小学教师读书优秀随笔 篇9

其实,阅读《教育的力量》,就能够给出明晰的解惑之路。教育应该作为一种力量而存在,我们应该竭尽所能,让每一个世界变得生动、快乐、不单调、不沉闷、更不黑暗;在充满阳光的白天帮助孩子呼吸到花朵的芬芳,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注意到星空的美丽;即使身处人生的十字路口,也能很快走出茫然,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的人,这就是教师。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阅读经典,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会让我们变得善于思考,远离浮躁,更加有教育的智慧。

阅读《教育的力量》,我们确切知道教师不仅在于教,更在于学,只有这样,教育才会不断进步。肖川老师的字里行间流露、挥洒着作者教育人生的真性情,是“做”教育中练就的教育学问。

阅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我们深深地感动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激励着我们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没有权力金钱,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小草对春天的回应和礼赞。

阅读《爱的教育》,故事中所洋溢的单纯、美好、永恒的爱的情感,将我深深地包围,涤荡着我的心灵。它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崇高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教育又能使爱不断地升华,它也教给我怎样去创造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阅读这些经典名著,我总是不断地被吸引、被感动,有些东西便不留痕迹地沉淀下来,沉淀到我的内心深处,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清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教师在一生中要不断提高自我,需要读书好学。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献。四川教育出版社,-05.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7.

优秀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 篇10

所有的卓越教师都懂得为提高自己当下的教学能力而努力奋斗,他们每天坚守着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务实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前进。此书正是以每天一个案例的形式向我们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我们更有智慧更有方法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技巧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并非把我们变成最完美的老师。打开目录看,共180天,每隔20天,还会提供一个简短的调查,以检测哪些策略对你有效,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在阅读了几天之后,我觉得这本书的设计就像茶余饭后的小点心,每天只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它就能给你带来充实和惊喜,甚至是有意无意的改变。书中每一天都非常具体地写出:“请静心思考”、“你可以这样做”、“如果你完成了”三个环节。像“巧妙安排学生的座位”、“整理你的教室”、“倾听学生的声音”等等,都是我们日常遇到的常规问题,书中都做出了可行的教学策略指导。全书的策略是围绕教育上的爱展开的叙述,从每天的小事做起,尽可能地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永远去做最有利于学生的事情,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真正的自我,发掘他们最大的潜力。

在每天的一个案例中,我收获了许多,例如“你还好吧”策略,“你还好吧”这四个字实际上所传达的信息是“我很关心你”。对于我们任何人来说,还有什么比知道有人关心自己让人感觉更好呢?如果我们的学生觉得他的老师关心他,学生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表现得更好。相反,如果在一个不关心学生的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是没有动力去学习和表现的。但是这个策略必须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那就是学生相信你真的关心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努力表现得更好。下一次,当学生捣乱时,请把他拉到一边,然后温柔地问他:“你还好吧?”学生听到这句话时脸上通常会流露出惊讶的表情。大多数时候,学生会回答:“我挺好。”你可以接着对他说:“我之所以这样问你,是因为你的行为表现有点不太对劲,一点都不像你平时的表现。”接着,你可以继续说:“其实,你这样做我非常理解,一定有什么事情在困扰你吧?

青年教师读书活动优秀文章选集 篇11

青年教师读书活动优秀文章选集

松江区洞泾学校团总支

2010年10月

我的文化苦旅

谌贵芳

说起来很是汗颜,尽管我是一位语文老师,且是中文系毕业的,可对于余秋雨这位大腕级的文化名人及其作品的真正阅读了解却只是近几年的事。

还记得阅读他的作品期间,我如痴如醉,如梦如幻,他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深深地震撼了我,他探寻人类文明的精神,他力透纸背的语言功底深深地让我景仰;可他的《借我一生》、《霜冷长河》让我也看到了他一路走来的艰辛,“文革”中的磨练,成名后别人的攻击更让我看到了这位文化名人心灵的高贵和人格魅力的耀眼!

2002年,在老家工作了六年的我举家迁来上海,跻身于上海教书育人的这块土地。在发达地区,面对一个个思想鲜活、个性张扬的现代学生,面对汹涌而来的教育改革大潮,我有些惊慌,有些惶恐,我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思想认识的滞后,急需补充新知识,注入新血液,让自己的思想、认识、知识都灵动起来,与时俱进!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语文老师,要广泛阅读、多多吸收,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才是做好一名语文老师的前提,才有可能在课堂上轻松驾驭、旁征博引,也才能适应新时代与孩子们共成长。于是,从来上海的第一天起,我甩掉了老家的闲适与慵懒,重拾读书旧梦,踏上了我的文化之旅„„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都无暇看书。可我每天都要抽空挤时间看一会儿书,因为正如鲁迅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去挤,总会有的,更因为阅读之于人们的心灵,犹如运动之于人们的身体一样重要。

我读的书有订阅的一些杂志,如《读者》、《教师博览》、《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每期必读,认真地读、细细地读、抓紧时间读,否则,落下了,新的又来了,势必更加没有时间看。手捧散发着淡淡墨香的《读者》,被她那汇集着古今中外人类思想的甘露滋润着、启迪着,被她那蕴藏在普通人心底的爱与善温暖着、感动着。《读者》像润物细雨,又像拂面春风,让我身心愉悦;《教师博览》让我了解到更多的教育现状、教育革新,也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教育故事,魏书生、朱永新、李镇西、程红兵、肖川等这些教育大师也是通过《教师博览》认识的,之后便买了他们的一些著作来读,他们对教育的实践让我崇敬感动,他们对教育的反思让我顿悟叫好;《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一些栏目如“美文博览”、“创新作文广场”、“作文材料自选厅”我非常喜欢,尽可能地找一些印发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视野,开拓他们的思路,启迪他们的智慧,帮助我更好地教育教学。我是那么地如饥似渴,为自己以前的浅薄而不安,为曾经错过的时光而懊恼。所幸,我已经开始——挤着一切可挤的时间开始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萧红的《呼兰河传》、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李镇西的《教有所思》、程红兵的《做一个书生校长》,就是在这时陆续登陆我的书架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灵魂的浸染。

我喜欢看纪实频道今波主持的《文化中国》节目,央视10套的《百家讲坛》,它们是我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我发现有这么精彩的文化节目时,已经播放好几年了,我真懊恼自己没有更早地发现它。一期一期的节目就是我的一道道“文化大餐”,就如《百家讲坛》这个节目的服务理念一样: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纪连海、易中天、康震、于丹、王立群等一个个文化明星输送的文化养料,滋润着我的心灵,丰盈着我的精神。纪连海讲《和绅》、易中天《品三国》、康震讲《苏东坡》、于丹解读《论语》《庄子》、王立群读《史记》等大型文化系列节目都让我看得既如痴如醉、又豁然开朗,我仿佛看到了中国历史画卷的风云变幻、刀光剑影,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沉重沧桑和博大精深。

后来推出的系列节目《我读经典》,那一个个文化精英引领我的目光穿越数千年时空重温中华经典文化的精髓,使我的心灵又一次接受了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易中天总结:读韩非,读出一双冷眼直面人生;读墨子,读出一腔热血救助苦难;读孟子,读出一股正气平治天下;读孔子,读出一颗爱心构建和谐!读庄子,读出艺术人生观;读荀子,读出科学进取心;读老子,读出生活辩证法„„这些语言犹如电光石火概括得多么精辟!多么酣畅淋漓!

曾经在书上看过这样批评老师的文字,说物理老师不会接电路,语文老师不会写文章。当时,很羞愧,这不是在说自己吗?是啊,画家能够用画笔绘出花鸟鱼虫,音乐家能够用乐器表现高山流水,我为何不能用自己的文字来描写山川大地、日月星辰,来表现人类丰富的思想感情?

于是,读书之余,我蹒跚学步,试着发出自己的声音。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我先从下水作文写起,学生写一篇,我尽可能地抽空写一篇,并当作学生的范文,几年下来,积累了好几十篇下水作文,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指导学生写作也顺手多了,学生和自己都多次获得征文比赛大奖。教学之余,我勤于反思,有所感有所悟时就及时写下来,也积累了一些教育心得、教学体会,更好地指导了后面的教育教学实践,多年来都取得了喜人的教学成绩。

感谢上海这片土地,让我发现了书的美丽,发现了教育的美丽,发现了自己变化的美丽,虽然变化还微小,但我竭力在追求。世纪老人冰心曾说过一句至理 名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是啊,让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在袅袅书香中成长!

又一个夜晚来临,伴随着窗外皎洁的月色,我又一次沉浸在书香中„„

读王晓春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有感

李迪英

前不久,学校组织四--九年级的主学科老师和学困生们开了个会。对新学年学困生的帮教工作提出了要求和任务。老师们都在感叹,我校的学困生数量大得惊人。我作为一名初三数学教师,面对自己两个班里的十名学困生,我该怎么办?

想起自己两年前买过的一本书, 王晓春著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当时自己做班主任,粗略地读过一遍,感觉很受启发。因为书中对问题学生的专题研究分类清楚,就把它当作我的班主任工具书放在一边了。这两年我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就再没翻阅过。今年十一长假,我想起了它,又重新学习了一番。

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王晓春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样的学生是“问题学生”,教育问题学生有哪些常见的错误思路,怎样才是正确的思路。真正实用的是第二部分:对问题学生的专题研究。王老师分别从“纪律问题”“学习问题”“心理和品德问题"等三个方面对问题学生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第三部分是:“培养‘校园专家’”。他认为,可以把问题学生分为三级。一级问题学生的问题班主任就可以解决,二级问题学生需要交给“校园专家”处理,三级问题学生是问题最严重的,学校也解决不了,要交给公安机关或心理医生等去教育。

书中对我们的教育中教师对问题生教育的常见错误思路做了阐述,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

1、没有研究学生的愿望,只有“管”学生的冲动。

2、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

3、把任何问题都道德化,不承认学生的许多问题属于心理问题和能力问题。

4、没有多种假设,只有简单归因。

5、思维缺乏逻辑性。

6、工作方法主观化、情绪化。

7、只会责备别人,不想反思自我。

8、迷信权力,迷信管理,迷信说教,迷信惩罚。

9、惩罚不见效的时候,又转而迷信“爱”。

10、学校管不好,不切实际地寄希望于家长。

参加工作五年了,我也曾连续三年做班主任工作。自认为在教育学生这方面还有点方法,善于通过聊天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引导沟通和批评教育的方法还是比较冷静和理智的。可是,仔细想来,这十条错误思路,在我的身上 至少也存在了六七条。这让我更加迫切地想认真读完这本书。

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正确的思路:

1、遇到问题先稳住事态。

2、不急于作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

3、不搞“态度挂帅”。

4、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

5、了解情况时,观察法与心理测验法双管齐下。

6、横向、纵向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7、确诊前,要提出多种假设。

8、确诊时,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结论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质疑。

9、确诊时,要首先考虑问题在谁身上,以免某人得病,他人吃药。

10、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事实证明,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处理问题学生的参考书和工具书,而且对于老师们平时经常遇到的各类学生问题都有提到,感谢王老师给了我处理各种学生问题的清晰思路.记得刚开学不久,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刚好是我前一天课堂上讲过的例题,当时我在分析的基础上把解题过程板演在黑板上。就是这样一道前一天刚刚讲过的原题,班里竟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会做或者做错。我意外,我不能接受,我困惑。为什么他们没有听课?是他们不会听课吗?还是他们一听就懂,但自己不会做?

为了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我重点阅读了专题研究第二节“学习问题”中的“不注意听讲”部分。

书中详细叙述了不注意听讲的学生的几种情况。

首先,对于不注意听讲,但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把他们又细分为四种。第一,他不是不注意听讲,而是在用他自己的姿态和习惯注意听讲或者比较注意听讲,因为其姿态与其他同学差别较大,很不“标准”,被老师误解了。对于这样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分析一下自己的听讲姿态,在宽容和肯定的同时,劝他们作些小的调整。只要他对别人的影响不大,就不要跟他没完没了。

第二,他早就会了,听得不耐烦。只要教师讲点新鲜的,学生没有听过的知识,他们一定支起耳朵听。这种孩子不是不爱学习,正相反,他们反而是爱学习的人,他们喜欢学习新东西,不愿意重复自我。其实,让学生乖乖地坐在那里听早已掌握了的知识,是残酷的事情。在这里,王老师主张老师们遇到这种学生,给他一些自由,课上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要不影响别人,只要他能保持优良的成绩就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要单纯从自己管理的需要出发。”这句话深深地提醒着我,工作中眼光要放远,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考虑。

第三,课上不注意听讲而成绩不错,还有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课外会有人给他再讲一遍,他课上不必听了。对于这种情况,有必要与家长沟通,只照顾那些 确实需要照顾的地方。凡是能和多数学生保持一致的地方,绝不要过分照顾,否则就是溺爱,反社会化,助长孩子的无能。

第四,有些不注意听讲然而学习成绩却不错的学生是自学者。他们可能是视觉学习者,耳朵不灵眼镜灵。听人讲一遍不如自己看一遍。有一些脑子转得不快但是理解能力很强的孩子,就适合自己看书自学,老师适当加以辅导,效果反而更好。想起自己曾经因为有学生上课不抬头听讲,自己在下面看课本,我对他们进行了制止。我才恍悟。若是再遇到这类学生,我会悄悄的告诉他,你上课可以不听讲,自己看书,但是不能扰乱别人,看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来问我。

其次,对于那些不注意听讲成绩又很差的学生,首先要了解一下,他是新近才这样的,还是从来如此。

那些“新手”,因为他们本来是有能力注意听讲的,原来成绩还可以,只是近期被某种东西干扰了。王老师告诉读者,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进行空洞的说教和批评,而要切实帮助他们排除干扰。一旦排除干扰,成绩就会上升。

对于上课不注意听讲的“老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能力问题,就是说他们没有能力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这叫作“注意力”障碍;还有一类属于非能力问题,就是说,他们本来是有能力注意听讲的,有其他原因严重压抑了此种能力,它发挥不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孩子看电视专心,不能成为孩子具备注意力集中能力的证据,因为看电视的被动集中注意力和学习的主动集中注意力是两码事。

天生不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种病态,需要治疗。而还有一种是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又可以分成以下几小类。

1.对学习失去信心。对他们大讲学习的重要性,等于雪上加霜,因为他们正是由于既知道学习重要又知道自己反正学不好才如此沮丧的。对这种学生惩罚效果也很差。治疗这种孩子,最重要的是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要仔细寻找他们哪一科,哪一个地方学得稍好,加以鼓励和表扬。也就是说,对待这种学生,千万不可“哪壶不开提哪壶”,而要相反,“哪壶开了提哪壶”。这样做即使成绩没有多大起色,起码他们的纪律情况会有所好转。只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则此处不开花,彼处也会结果的。

2.基础太差,听不懂。对于这样的学生,要求他们注意听讲,是没有道理的;惩罚也不会有作用。应该建议家长给他请家庭教师,从头补起。

3.习惯性懒惰。我对这种类型的学生问题感受颇深。我的班里有几个女孩子就是这种类型。他们没有坚持学习的起码意志力,最严重者,甚至上课完全不 能进入学习状态。每当看到他们端端正正地坐在位置上,而眼神迷茫的时候,我总是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感到又气又急。王老师告诉我们,对于这种习惯性懒惰的不注意听讲的孩子要尽量少批评。他没有听讲的能力,批评是不能增长这种能力的。对他们的要求只能降低,能听多少听多少。教师不要认为这种孩子都能教育过来,尽力而为就是了。如果有条件,家长可以送孩子去一个素质较高的亲戚家,那里的人若比较冷静,喜欢理性地讨论问题,或许可以对孩子产生一些影响。

4.智力类型与众不同。他们整体精神状态不萎靡,也不懒惰,品德不差,智商也不低,偶尔还会在某些活动中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他们只是不能适应我们现在的教学方法。对这种孩子,教师千万不要轻易做负面结论,也不要强迫他必须像老师要求的那样学习,最好去请教专家,帮助他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

阅读了这本书,我似乎在迷茫与困顿中依稀找到了一点方向,也许并不能立马解决手头的问题,但至少我能够开始用头脑思考,渐渐产生了了解这些学生的兴趣。当我主动地靠近学生,我发现学生也在渐渐地靠近我,当一个对我从不开口说话的学生,终于愿意对我讲话,终于愿意和我交流想法,终于愿意用他的眼睛看我的时候,我终于体会到了教师这一份职业的魅力与挑战。

午饭时,我和同事聊天,谈到她的班级里也有一个严重小说小动的问题学生,影响老师讲课,影响同学学习,她的教学任务常常不能完成,非常苦恼。我迫不及待地把这本书推荐给她,她竟然对我的学习精神很是佩服,很惭愧。其实,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对于问题生的教育,很多时候学校的力量也是微薄的。然而,我想尽管是微薄的,作为教师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唯有用方法,用技巧,用心,用爱来对待我们的学生,来敲开学生心灵的大门。

君子不器

李娜

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心的从容和对于自我的把握,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定只能被职业摆布,而不会有对这个职业的提升。

对于这一点,从教五年的我,尤其感慨良多。怀揣着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梦想,走上三尺讲台。如今一谈到工作,只觉每天疲于奔命,一大早冲到学校便开始“战斗”,批昨天的作业,上今天的课,备明天的课,还要见缝插针地补材料,写征文,参加教学评比,最可怕的就是无穷无尽地“抓学生”,要成绩。日日年年下来,突然发现,每天淹没在几近疯狂的工作节奏中,越来越少的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越忙越挫败,梦想断了线,自己倒俨然沦为了一个只被工作摆布的牵线木偶——无力、无奈。

庆幸,十一期间终于说服自己沉静了下来,重新读了读于丹的《<论语>心得》。她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孔子说:“君子不器”,一个真正的君子并不会一味追求一定高度的社会职位,却一定是以修身为起点的。内心的修养,才是所有人生大道、社会理想得以实现的内在基础;只有强调了内心的修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于是,我快乐了。

现在,便把快乐与大家分享——

田鼠的游荡

隆冬来临之前,在深秋的田埂上,有三只小田鼠忙忙碌碌地做着过冬准备。第一只田鼠拼命地去找粮食,把各种谷穗、稻粒一趟一趟搬进洞里。第二只田鼠卖力地去找御寒的东西,把很多稻草、棉絮拖进洞里。而第三只田鼠呢?就一直在田埂上游游荡荡,一会儿看看天,一会儿看看地,一会儿躺一会儿。

那两个伙伴一边忙活,一边指责第三只田鼠说:“你这么懒惰,也不为过冬做准备,看你到了冬天怎么办!”

这只田鼠也不辩解。

后来,冬天真的来了,三只小田鼠躲在一个非常狭窄的洞里,看着吃的东西不愁了,御寒的东西也都齐备了,每天无所事事。渐渐地,觉得非常无聊,不知道怎么打发这冰冷的时光。

在这个时候,第三只田鼠开始给另两只田鼠讲故事。比如在一个秋天的下午,它在田埂上遇到了一个孩子,看到他在做什么什么;又在一天早晨,它在水池边看到一个老人,他在做什么什么;它说曾经听到人们的对话,曾经听到鸟儿在唱一种歌谣„„

它的那两个伙伴这才知道,这只田鼠当时是在为大家储备过冬的阳光。

曾皙的理想

孔子与众弟子谈理想。子路的理想非常远大,希望能将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中等国家治理成功,使得人人精神振奋,知礼懂义。

冉有谦逊一些,便说只希望能够治理好一个小国,使得百姓丰衣足食。公西华则更为谦逊,只说愿意好好学习,希望将来做一名小小的司仪。而曾皙唯一的理想,便是在暮春时节,穿上新做的春装,在大地开化、万物复苏的时刻,陪同朋友、孩子一起去往刚刚开冻的沂水中,把自己洗涤得干干净净,然后沐着春风,与天地一起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的时节。这一切,只是为了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

听到这,孔子终于长长地感叹一声:“吾与点也!”

我们的微笑

我的一个学生。

她的名字叫沈成霞,长相普通,不善言辞。刚一接触,便可凭我几年的从教经验判断出来,她一定是属于天赋不高、反应很慢的那一类型。对于这一类学生我一直要求很严格,而她对我也一直很畏惧。果不其然,每次默写,无论难易程度怎样,她总是写得残缺不全、支离破碎,这也直接导致她放学后成为我办公室里的常客。我严厉地告诉她:“什么时候能默写出来什么时候回去!”每次她都是找一个角落低着头默默地背诵,眼神有些迷离。十月,在那略带寒意的秋天,她的小脑门上竟然有汗滴,看得出来——她的确背得很吃力。可当我再让她默写时她依然无从下笔,那焦急的样子让我不忍生气,只能叹息,心里想着:不是每一块石头都能琢成玉的。

那一年,上海的天气就像我们班里那群少男少女的心情一样让人捉摸不定。星期一,学校开晨会,气温骤降,所有人都因为穿得单薄而被这寒风刮得措手不及。站在操场上的学生已经按捺不住了,有的开始搓手,有的开始跺脚,有的甚至已经抱成一团。我只好开始一个一个地提醒,让这些活蹦乱跳的孩子们有所收敛。清楚地记得,当我走到沈成霞的身边时,发现她竟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两只小手并拢贴在裤子上,嘴唇也紧紧地抿在一起,眼神中虽依然透着一丝迷离,可又好像多了点什么。周围同学的抱团取暖似乎对她没有任何影响,她的身影是那么的渺小,却又如此的坚定。一瞬间,我突然觉得她像一名战士——《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一个天赋不高,素质很弱但却用“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信念感动了亿万国人的士兵。

若有所思的我不经意间对她露出了微笑,印象中那该是我对她的第一次微笑,可能由于寒风的作用,显得有些生硬——因为她看见我的表情似乎完全不明就理,傻傻地愣了好一会儿;半天才恍然大悟般,也还给了我一个露齿的微笑。

自从那次我们的“相逢一笑”之后,我和她之间似乎有了一种默契,我对她不再是一味地严厉,她对我也不像从前那般畏惧。好几次默写古诗,她竟然都能一气呵成,即使偶尔有一两次来到我的办公室也不再手足无措,她眼神中曾有的迷离逐渐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朝气、一种阳光的感觉。

又是一年秋来到,天气慢慢变凉,时有阵阵寒意,但每当想起寒风中她那朴实的笑容,便有一种温暖涌上心头。

因为如今的我更加懂得表面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却往往会给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第三只小田鼠在田埂上看似无所事事的游荡,却是在为它的伙伴精心熬煮那锅浓香的心灵鸡汤。喝下它,伙伴们终于懂得,原来——精神的富足也是那么重要。曾皙所说的理想,似乎什么都不是,但他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淡定、从容,虽不谈及任何具体的职业职位,但他强大的内心一定能帮助他在融入社会后做出更高一层次的成绩。我和沈看似不经意的一次微笑,实际上成为了我们重新从心认识对方的开始——我不再认为她“一无是处”,她不再认为我“凶得可怕”,我们这才开始了真正的交流。从心出发,这才是最重要的!

问问心灵需要什么,如何变得淡定而不仓皇?退一步吧,不必过于执着于付出后的回报,不必过于执着于努力后的成果。退一步吧,不必总是盛气凌人地对待学生,不必总是把如同“工业生产”一般的标准强加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我做教师最初的意愿,难道不是教书育人,把阳光撒满每一个角落吗?这个意愿,只是潜藏在我内心的最深处,被追求荣誉的欲望封印了起来。如今,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心灵密码——一句“君子不器”,将我最初的意愿解锁,让我最初的梦想放飞!

我快乐了,因为清晨学生对我说“老师好”时的真诚目光,因为那几个反应慢的学生用心背书时的努力,因为毕业后的学生节日里打来的一通问候电话„„ 我告诉自己,当学生提出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时,我也要尽量翻阅各类资料,尽可能地在课后回答他们的疑问;当学生有了哪怕一丝一点的进步,我也会告诉他们“你真棒”;当他们这个字已经写错一百次,我也要不厌其烦地再多讲一遍,为的就是那一百零一次之后正确的可能性!阳光,不需要很多,只要零星几点跳跃在眉间,就很温暖。读书,不需每分每秒,却要贯穿整个生命,才能受益一生。

孤独的刺猬

——再读《围城》

郭慧

天生人是叫他们孤独的,一个个各归各,老死不相往来。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人,或者人开罪自己,好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要紧密团结,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

——方鸿渐于《围城》

柯灵曾说过:“这是一棵人生道旁历尽春秋,枝繁叶茂的智慧树,钟灵毓秀,满树的玄想之花,心灵之果,任人随喜观赏,止息乘荫。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

如果说走近《围城》,是源于对钱锺书的敬仰和慕拜,那么品读和热爱这部奇才小说则是被其中辛辣得恰到好处的讽刺语言所深深吸引。这一次,当我第四次读完书的末页最后一句话时,又有了新的收获,品尝到了新的味道。

狂狷和傲气的钱老先生在文字中渗透着隐晦的人生“俗语”。在读完后,总有种像三天没吃饭的情况下突然饱餐了一顿后嘴上得到快感的幸福体验。他的讽刺幽默是“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是为了“减少人生的严重性”,“决不把自己看得严重”。所以,常被他诸如“说女人有才学,就仿佛赞美一朵花,说她在天平上称起来有白菜番薯的斤两”这种精辟言辞弄得自己莫名地笑出声,又莫名地摇摇头。

说“《围城》是一部探讨人的孤立和彼此间无法沟通的小说”,这还是有感于方鸿渐的“人际刺猬论”,当他找到赵辛楣聊天,结果两人却不欢而散后,发表了一番颇有见地的感想:“天生人是叫他们孤独的,一个个各归各,老死不相往来。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人,或者人开罪自己,好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要紧密团结,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这不禁让我想到后来,他和孙柔嘉结婚作为夫妻彼此间难以互相理解,天天吵架,仿佛各自最终都变成了蜷缩的刺猬,心灵的距离也仿佛两辆相背而驰的汽车,越拉越大。人的孤独性是生命的现代体验。想起萨特的“他人即地狱”,再重新诠释“围城”,这两个字已不仅仅是杨绛女士当年为同名电视连续剧写的题解:“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围城》围住的还有每个人心灵的那片孤岛。无论是家族手足,朋友同事,还是妻子情人,都难以将这层隔膜冲破。苏文纨对唐晓芙是虚伪的,唐晓芙对方鸿渐是虚伪的,方鸿渐对孙柔嘉是虚伪的,而这位姿色平平,会在犹豫男人面前耍点小伎俩的孙小姐对鸿渐同样也是虚伪的。那么何以会形成这道捅不破的墙呢?在我看来,是一种对理想不满足的追求。理想,原本是一个存在于现实之上的,可望而且可即的果实。但在这里,人的劣根性将理想抛到了遥不可及的奢侈高度,自然,就形成了所谓“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人们希望这颗果实能够像伽利略的铅球一样,不管多么高,都会发生自由落体运动,回到地面,但这一次,怀着美好愿望冲进围城的人错了,他们彻底地错了,因为理想终究是理想。这感觉就如小说中一个颇有深意的细节:一天清晨,方鸿渐看见一个破门框子,屋身烧掉了,只剩下这个进出口,他觉得“那个破门倒是好象征,好像有个进口,背后深藏着深宫大厦,引得人进去了,原来什么也没有。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

有人说《围城》是一部讽刺小说,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其中太多玩转于文字间的惊人讽刺冷言和黑色幽默,但整体而言更确切地说,这部作品是以喜剧的形式展现悲剧的内容。《围城》中有深刻的悲剧性精神意蕴,正如作者创作的两年中一直有种“忧世伤生,每每想放弃”的感觉。人与人之间不相通性是终极的悲剧,孤独的刺猬一只只地活于自己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她也有她的世界,我们各自走不进各自的世界。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围城》,它是以笑谑的喜剧品格高标于世,却将残酷的人生悲剧包蕴于笑声之中。想起自己的读书经历:第一编读完后,生疏地记下那几句关于“鸟笼、围城”的言语;第二遍捧腹大笑其中损人于无形中的幽默讽刺;到了第三遍,随着经历的增多,慢慢能够品味出句中比喻背后的奥妙;时隔半年,当第四次读完后,我分明看到了存在主义萨特对钱锺书这部作品的影响,看到心情越来越沉重„„

“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这是方鸿渐的心灵后感,同样也是这部作品的深刻之处,它用讽刺的尖刀挑挖出人性的根本颓败。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无法共享,无法对话,就仿佛两只蜷缩的刺猬,宁可独自体验孤独,却不想收起那掩盖自己软弱身躯的利刺„„ 读《孩子们,你们好!》有感

孙阳

家里有一本书,叫做《孩子们,你们好!》,买书的时候就觉得书名很温馨,随手翻看时,里面的小故事并不乏味,生动有趣。买回家以后却没有大块的时间细细阅读,只是偶尔看些片段,在脑海中留下些零碎的印象。国庆长假,在家休息之余,拈来放置已久的书,细细品读起来,越是读下去,越是被之深深吸引。

书的作者阿莫纳什维利是著名的格鲁吉亚教育家,心理学博士、教授,是继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教育革新家。其著作《孩子们,你们好!》堪称“教育交响诗”,作者生动、形象、具体地描述了他和他的学生在小学四年里的教学和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内在的创造活动。此外,作者还叙述了一些把儿童吸引到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来的不同方法。我深深的感受到:这位著名的教育家时时刻刻都想着学生,同时体会着与学生相处的时刻,并且关爱着每个学生的心灵。

翻阅厚厚的书本,字里行间无不投射出爱的光芒和人本主义思想。未曾读完整本书,便被阿莫纳什维利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对孩子们无私的关怀所深深感动!

(片段一)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

开学前的第一天,他仔细翻阅36个孩子的档案,用心解读每一个孩子,希望第一次与孩子们见面时就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记住每一个学生。

想想自己第一次接班的时候也有意去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但是由于班级人数多,所以很难立刻全都记住,最快也需要一周的时间,甚至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逐渐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而当大家位置调换以后,却经常会认错学生,叫错名字。

事实上,孩子们也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想法,他们也十分看重第一节课,渴望老师能记住自己,并一下子叫出自己的名字。尤其是那些原来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则更希望在新的学期,让自己有一个新的开始,希望给老师一个新的印象,让新的同学和老师也渐渐喜欢自己。每个人都很重视自己的第一次,因此,当我们第一次与学生见面的时候,的确应该多为学生考虑,为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考虑,谨言慎行。

(片段二)精打细算的分分秒秒

新学期的计划,他将一学年的学时数细化到了天、课时和分钟:一学年=170天=630课时=28800分钟

一个学年,似乎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可是这与造就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的过程相比,时间又是多么短促!的确我们只是时光的穷人,我们没有办法让时间倒流或停止,因此我们绝不可以浪费时间,更加不能浪费教育的时间。

在这一点上自己也是深有体会,做学生的时候没有觉得一节课的时间有多珍贵,有时候还觉得很漫长。等到自己做了老师之后,心境却是完全不一样,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只是眨眼间的功夫,每次听到下课铃声的时候,都想再多讲一个单词,多讲一道题,哪怕只是多叮嘱几句...一天、一月、一学期、一年也都在上课下课的铃声当中飞逝。所以说,老师是学生的引航者,即使不用天、分如此细碎的单位来计算,每学年我们也应该好好计划、精心准备:每学年要上几个月的课、多少周的课?学年的总目标是什么?每月和每一周的目标又具体是什么?这些我们都该做到心中有数,如此统筹规划、精打细算,才可能使我们的每一节课都不浪费一分一秒,才可能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才可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毫无阻碍地得到适时发展。

(片段三)一封祝贺信

开学的前一周,他给每一个孩子寄去了一封祝贺信,祝贺孩子们长大了,希望自己能够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希望这个孩子能和班里其他的35个孩子也都成为好朋友。并且详细介绍了班级所在的位置,希望孩子们自己走进班集体,即使找不到也不用害怕,走廊里会有热情的少先队员主动来帮助。

这该是一个多么细心的老师呀!不但把每个孩子当成大人看待,而且为孩子们考虑得如此周到,打消了他们的顾虑,使每一个孩子都盼望着新学期的第一天,期待着看到自己和蔼可亲的朋友般的老师。

想象着阿莫纳什维利坐在桌前,用心给36个孩子写祝贺信的情形,脑海中不觉浮现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另一些画面:

一年级教室的门口,一些孩子,无论把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怎样鼓励和安慰,仍然哭哭啼啼,无可奈何之下,一些孩子带着泪痕走进了校园,有的不管大人给出什么样的诺言,依然哭个不停,紧紧拉着父母的手„„

为什么这些孩子会对学校产生惧怕心理?为什么他们不喜欢自己的老师?诚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没有给这些孩子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没有在他们的脑子里树立快乐校园的形象,没有激起他们上学的欲望,但是与我们老师的言行也应该有一些关系:我们有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内心,更多为他们 考虑,使他们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阿莫纳什维利认为,“真正的小学教育学,真正充满着对儿童之爱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应该建立在人道原则的基础上,不能从强权的、强制的、专横跋扈的立场出发。”“人道主义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使儿童自觉自愿地、乐意地接受我们以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意图,使他们成为我们在对他们施行教育中的同盟者和战友;帮助他们养成对知识的酷爱和对独立的学习——认识活动的迷恋。”

“儿童不能期待着幸福降临,他们是一些没有耐心的人。他们想在今天,在现在就得到幸福,想在今天,在现在就应该是幸福的人。如果在与我交往的每一秒钟里,不能使他们得到快乐和幸福,不能使他们成为快乐和幸福的人——当然也是有智慧的和有经验的人,我还能算什么教师?”阿莫纳什维利通过《孩子们,你们好!》让我们明白了,学校、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孩子们,你们好。”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已经包含了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深深的爱,只有付出了爱,爱教育、爱学生,他们才会爱你,你自然也能从爱中得到乐趣,从爱中得到信心和勇气。在爱的环境里,学生没有陌生感,没有压力,没有束缚,有的只是对知识的渴望。

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画面,一句句令人启迪的话语,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师爱的无私、师爱的博大,让我们时时提醒自己牢记,爱是教育的前提,尊重要从细节开始。用爱去温暖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关注孩子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领孩子们找寻成长的快乐,同时也让我们自己用心去感受与孩子同行的快乐,追寻教育者的幸福!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读后感

李磊

这本书是在参加了松江区第三期教师素质训练营当中得到的。名字很吸引我,让我觉得有想阅读的愿望,只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我就把书上的内容一扫而光。

而今,我常把这本书放在身边,偶有翻之,让自己得到更多的能量和动力。《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这本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忠明、林炊利编写的。内容通俗易懂,也正切中了现代教师群体容易出现的疲倦状态。教师这份职业,由于工作量大、琐碎事务繁多,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因而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十分模糊,以致于精力透支,身心疲惫。想想自己虽然 工作时间不长,但是也会有工作看不到尽头、事情做不光的烦躁。每天都是在忙碌、紧张的状态下度过,特别是任务和压力并重的时候,家庭和工作有矛盾的时候,自己的倦怠心理尤其明显。

本书的第一页非常幽默,是教师自嘲的两副对联:上联:听狗叫,看猪脸,课时加重,收入在减 下联:教畜生,哄混蛋,生不逢时,诲人不倦 横批:人民教师。看完了不由得自己无奈的笑笑,说的挺真实,也反映了现在教师这个职业很无奈和无助。

对照书中的标准,我发现工作了五年的我,果然有一些职业倦怠。无论从精神还是物质上,教师这个群体似乎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扶持。当公务员群体中10万年薪降级为中低收入的时候,很多教师还在仰望着5万一年的收入。当然在物质的追求上,教师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当教师呼吁政府提高自身待遇的时候,总是会被很多人嗤之以鼻。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让教师不产生倦怠感,似乎很难。

在网络中,最近很流行一篇文章“不要迷恋老师,老师只是一个传说”。用幽默俏皮的话把老师左右为难、处境尴尬的局面描写了出来。得到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热烈跟帖。这也反映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很多教师也需要得到情感的宣泄,而这正是因为职业倦怠的原因。

读完这书后会发现,以上种种的心理状态其实是非常正常的,职业倦怠是职业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弗洛姆说:“职业倦怠是现代人的通病,聪明的人肯定是善于及时抽身倦怠,重鼓职业激情的人。”这一段话不仅对教师,对任何职业的人都有警世作用。关键是当自身如果出现了这些消极的因素,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和措施积极地应对呢?或者在工作中如何有效地防范这种病症的侵袭?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打开这本书的章节来看,主要有:竞争压力、教师特定的职业特点、学校管理体制、社会支持与期望、工作待遇和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等。所以,要更好地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理应从以上几方面着手。

但是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对于待遇和学校的管理体制,以及教师职业的本身特点这些因素是无法自我调整的。大家心里其实都明白,中国的考试制度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很多时候对于试卷和考试,教师必须无条件接受。并且不能填鸭似地灌输,很庆幸的是很多教师虽然无法改变考试制度,却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更人性化,更注重兴趣的培养。让教的人和学的人都能享受学习的乐趣。其实,众多教育人士已经在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作为个体而言,要从行动和心理两方面做好调适,会对职业倦怠有积极地缓解作用。

一、克服倦怠的具体行动

1、体育锻炼、合理饮食

当身体强健,身体中的各种系统,以及骨骼、肌肉、皮肤和毛发等组织运转顺畅时,人的精神上的承受能力必定较强。锻炼能促进身心健康,就会远离倦怠。饮食是人生的享受,合理健康的饮食能缓解身心压力,给身体提供燃料和动力。

2、为自己建立良好的社会交际系统

社会交际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和所处的周围环境当中的交际关系。一个社会交际系统良好的人,遇到困境时就会有途径得到化解。通过朋友、家人和同事的陪伴和开导,或者通过其他交往活动,往往能缓解工作上带来的倦怠感。

3、确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确有崇高而重要的社会意义,但对教师职业本身的正确认识也十分重要,要认识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不过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学生学业的好坏、发展的快慢,并不仅仅取决于教师一人之力。学生身上的优缺点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教师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而或喜或悲。

4、积极投身教育变革实践

一个人很难改变另一个人,因此,任何人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去适应自己周围的环境。作为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会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同时也给教师带来愈来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不能有效投入课程改革实践,就很容易因为跟不上“时代潮流”而被各种变革折腾得厌倦不堪。

二、克服倦怠的心理调适

1、学习“水”的智慧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物体了,但是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厉害。最厉害的智慧当如水的那种柔中有刚,刚柔一体的境界。水的智慧很值得教师思考、领悟和内化,教师若能领会水的智慧,那就不可能出现厌烦、失落和倦怠等消极情绪,总会怀揣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2、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

教师工作压力不可避免,那么只能改造主观世界来达到物我和谐,从而调适内心状态,以应对和排遣压力。

3、学会情绪疏导

人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有一定的极限,当心理压力超过这种极限时,总会出现一些精神上的困扰,而且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威胁。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法,打开自己的“情绪控制阀门”,进行适当的情绪宣泄。

4、心里要有“时间表”

在现实里,时间是个不变的常数。教师若能在常量的时间里管理好自己,提高办事效率,就会增强自信心,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就能够有效克服职业倦怠。

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书中也有展示: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染布的,二儿子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儿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大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就会为二儿子发愁,因为二儿子的伞卖不出去了。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二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卖伞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大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晒布了。在哲学家的开导下,老太太以后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一个人的心态才是最最关键的。消极和积极的心态会创造出不一样的工作形式,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漫长而隐性的过程,只追求开花结果而忽略掉过程当中酸甜苦辣的成长,是十分不值得的。过程的美丽才是真正我们追求的东西。

其实每一份职业都是这样,会有它自身的困难和局限。如何享受工作的快乐,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怕不是教师这一种职业应该考虑的事情。多看看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想想节日里堆积如山的贺卡,以及羞涩而真挚的眼神,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否定教师这一职业的魅力。

“一辈子学做教师”

——读《岁月如歌》有感

林菁

翻开于漪老师《岁月如歌》的扉页,就被这样一句话深深地吸引,“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在暖暖的午后,轻轻地翻开这淡蓝色的扉页,心灵便在这淡淡的文字中沉静下来。

2007年底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报告会,于老师两三个小时的充满激情、风趣生动的报告深深吸引了我,这位已近古稀之年的老教育家富有哲理、才思敏捷,再次让我心生敬仰之情。那天回来路上,我便迫不及待翻开了这本《岁月如歌》。“一辈子学做教师”,短短的一句话,在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说来仿佛是如此平淡,但却又如此铿锵有力。如果说三尺讲台就像是教师的舞台,我该如何做好一位演员,让我的舞台即使没有绚烂的灯光,却也可以折射出学生的光芒呢?

“岁月如歌,往事依依,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伤痕有欢乐,有失落有收获„„教育事业真正是遗憾的事业,教师责任大如天,追求永无止境。”

“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至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学生是活泼泼的生命体,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

品味着这些精美而富有哲理的语句,不难感受到于漪老师一生从教,不管是担任任课教师,还是担任班主任,始终对学生满腔热情满腔爱,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于漪一贯提倡教书育人,并且身体力行。书中有她从教50年的经验体会的总结,也有她对学校培养学生、教师成长的真知灼见。在这里,先进的理念,教育的内涵,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得到诠释;大师的智慧,专家的激情,在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字中得到展现。她的敬业精神,她的思想和品行无不深深将我打动。

有人曾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开平方。回想自己从教以来,不知从何时开始初为教师的自豪渐渐褪色,激情便在上不完的课、参加不完的比赛和演出、组织不完的活动、写不完的材料文章等等事务中渐行渐远。我仍然热爱教育岗位、也更爱学生,但是有时只顾着匆匆行走却忘记了看看沿途的风景,直到品读了《岁月如歌》一书后,心中重燃起了“教师,那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两年前,在一次由复旦大学举办的学术交流会上,于漪遇到了一位社会学系的教授。他向于漪老师说了这样一件已经被她自己忘记的事情:30多年前一次班级学工活动时,有一位姓吴的女生得了急性阑尾炎,于漪将孩子送到医院的时 候已经没有时间通知家人来决定是不是动手术。于漪当机立断要大夫给孩子通大便、开刀。所有的钱都由于漪先行垫付了。那教授随后说道,他的班上有一个优秀生,虽不姓“于”但正好也是同音,而单名也竟是这“涟漪”的“漪”字。原来那个女生的妈妈正是那个得了急性阑尾炎的吴姓女生。“我的学生说是于漪老师救了她妈妈的命,不然不会有今天的她。所以她就有了和您相同的名字。”教授娓娓道来,而于漪的眼眶却早已经湿润了。于漪说自己其实不记得曾经帮助过多少学生了,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记性不好了。而我却认为,正是于老师对每件事的执著与责任使她的影子时刻留在别人的心中永不磨灭。

我情不自禁地细数着自己教育生涯中的缕缕阳光,才惊讶于自己的发现。学生们曾经给我们带来过无穷的欢乐,逢年过节时那一张张饱含深情的卡片,只有老师才有;当你身体欠佳时,孩子那声“老师,你的喉咙好些了吗?”,让我心中漾起阵阵暖流;每次演出或比赛我与他们同喜同悲,每当他们比赛取得好成绩,那一张张笑脸和一声声“老师,谢谢你”,都让我欣慰无比„„是他们带给我快乐,是他们促使我进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闪亮的心灵时时感染着我,才使我的生活充满温馨。我欣慰感动着,为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努力学习着,为了不负这崇高的荣誉。

岁月如歌,我相信心灵必将随着岁月一同成长,我们要不断地在教学中思考;在思考中沉淀;在沉淀中升华;一辈子学做教师,学做学生的好老师。

微小之处显大爱

——读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仁爱一生》有感

杨春雷

我不是一个天主教徒,但看完特里萨修女传《仁爱一生》,我的心灵震撼了。确切地说,这位貌不惊人、身材矮小的修女所做的一切超出了狭隘的宗教信仰,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将是一次洗涤。那么,她究竟做了些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呢?——施“爱”。是的,从38岁开始,她在加尔各答平民窟服侍那些被社会遗弃的赤贫的人、濒死的人、麻风病人和弃婴„„她甚至不管自己有没有金钱和能力,凭着对天主的信仰和一颗救助穷人的心,执着地、毫无顾忌地播撒她全部的爱。她一生追求财富以外的价值,尊重每一个生命,在微小之处显大爱,在无私的奉献中得到精神世界的极大满足。在她的行动感召下,无数人从金钱至上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加入到了她的施爱队伍中。在特里萨修女的心目中,无论什么人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受到尊重和关爱。在他们受到伤害,需要帮助的时候,作为他们的同类,任何人都应当去关心和帮助他们。特里萨修女和她的同伴们为了那些最微小的人生活在穷人中,与他们“分苦同味”,以最微小的方式来工作。但在这微小之处体现的是一种平等、尊重和博爱。

比之特里萨修女面对贫病者所做的一切,我扪心自问:作为教师,面对学生,我做得如何呢?我能对每一个孩子,包括那些调皮捣蛋、天生愚笨、学业荒废的孩子始终充满师爱,充满耐心吗?我能走进孩子,体味孩子们的快乐和烦恼吗?我能为孩子们做任何琐碎平凡的小事而感到幸福吗? 当教师十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深深热爱着这项事业,也希望自己在工作中有所成绩。我常常会计算我的付出与收获是否成比例,即所谓的“绩效”。太多细小繁杂默默无闻甚至劳而无获的工作令我觉得烦恼与劳累。当我看到特里萨修女能够每天给那些绝望的人报以微笑和鼓励,给那些沾满便溺的人清理伤口上的蛆虫,甚至冒着被传染的危险抚慰那些麻风病人时,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超脱与快乐,明白了套在我身上的枷锁是对成功的简单追求。成功是什么?一次出色的期末考成绩?一次完美的主题活动设计?还是某一项殊荣的获得?特里萨修女后来获得了很多世界性的奖项,但她从来没有追求过这些成功。即便是在领取诺贝尔和平奖时,她也说是“替世界上所有的穷人领奖”,而并非是为自己。服侍那些穷苦的人是特里萨一生坚持所做的最具体最琐碎的小事。她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尊重和服侍那些穷苦人的,没有烦恼与怨言。因为在她眼里,那些受苦受难的贫病者就是为天下百姓受难的耶稣,人们应该为有机会和能力来帮助这些苦难人而感到幸福。

当一位受服侍的垂死者对特里萨修女说“你应当受到赞美”时,特里萨修女说“应当受到赞美的是你”。事实上,特里萨修女在她伟大的施爱行动中得到了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上的满足,是大爱,也是大快乐。而这种快乐比起我想象的成功的快乐不知要高多少倍。

尊重每一个孩子,平等地对待他们,感受他们的快乐和烦恼,始终把微笑送给他们,不管他们有多“差”,多惹人生气,都一样宽容他们、关爱他们、信任他们,愿意做一切细小繁杂的事情来帮助他们,成就他们„„更重要的是,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满足,感觉从孩子们那里收获的东西远比自己付出的要多。做教师能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幸福。这就是特里萨修女给我的启示。

读《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吕婧

曾听人说过多读魏书生的书,对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很有帮助,其中他的班主任工作管理理念,是非常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去学习的。而今真的踏上工作岗位,工作才短短的一个多月,就深感到教书不是仅仅的教书而已,教学的过程中也包含着教育。能够妥善管理班级不仅仅是对班主任的一个能力要求,对于任何一个任课老师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故而拿起魏书生的这本《班主任工作漫谈》拜读起来,将书中的理念与自己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从中获益良多。

首先是如何对待差生。

对于那种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他的书中,他谈到“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和开发这些资源的能力。”我曾让几个学习较差的学生每天放学留下来读课文,但是效果不好。有一天,其中一位小朋友很快就能读了,我就让他充当小老师,去教另外几个小朋友读书。这样下来,他的读书积极性就高了,不再觉得读课文是很枯燥的事情,而我也省力了不少。从这件事我知道了,再差的学生也有能独当一面的时候,只是老师要有一双慧眼,能够发现机会。

而对于那种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他在书中是这样说的,“淘气的学生在几年的淘气史中,会有过上百次的自食其言,会有过上百次拒绝良言相劝,会有过上百次逃避父母管教,会有过上百次敷衍老师。对我们某一次成功的教育来说,只要不是第一百零一次拒绝、敷衍,只要有了一步朝前的跨越,就很不容易了。不要期望过高,期望过高,既不利于教师树立教育的信心,也不利于学生树立改过的信心。”

我们班就有个小男生特别调皮,成绩也不错,家里让他去学了二星英语,所以在课堂上总是不认真,觉得老师讲的东西他都会了。刚开始批评了几次都没有用,一直让我很头疼,觉得没办法对付他,但是好在我没有放弃,因为想起魏书生的那句话,“对于淘气的学生不要期望过高。只要有一步从前的跨越就不错了”。后来我私下里找他谈话,和他说口语好只是你的一个优势,而其它很多方面你是不如其它同学的,你应该保优补差。再后来针对他口语好的特点,让他带读,上课多回答问题,明显就有进步了。这让我的心态好了不少,知道了对待学生,你想改变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次,就是班级管理。魏老师非常注意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如果学生一直都是依靠老师来进行管理,自制力相当差,那么这个老师的管理是失败的,我们老师最终还是要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在这方面班主任不能越俎代庖,适当地引导,大胆地放手。通过引导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是学生自主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致对抗的情绪。这也大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魏老师创造了多种自我教育形式,有写“说明书”写“心理疾病”等,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再次,就是民主地对待学生。

“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解决这个矛盾,靠老师管学生,压学生,主观片面地命令学生,或者靠学生批师道尊严,小将上讲台,都不能解决矛盾而只能激化矛盾。强调学生必须服从老师或强调老师必须服从学生都是极端的做法。真理常常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点上,这一点就是用民主的方法使师生之间获得最大限度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教师要把学生看做和自己一样的人,他们也有想法,有时候适当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才能够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比如教学中自己认为是容易理解的东西,但是对学生来说却是很难理解的知识点,一旦发现就要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来适应学生的步伐。

班干部的竞选也不能都是老师说了算,要结合学生的想法。明主选举,严格考察,对于学生们选举的班干部要经过考察,能够胜任工作的才能委以重任,不能担当工作重任的还是要重新安排小干部的人员。

最后,借用魏书生的话来说: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

上一篇:在高考冲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逆变电源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