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主要手段

2024-10-18

面试主要手段(精选8篇)

面试主要手段 篇1

面试主要手段

面试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手段

谈话是面试过程中的一项在非常重要的手段,在面试过程中,主考官通过向应试者提出各种问题;应试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主考官能否正确地把握提问技巧十分重要。他不仅可以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应试者某一方面情况或素质,而且对于驾驭面试进程,营造良好的面试心理氛围,都有重要影响。

比如针对应试者的特长,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使应试者进一步思索,展示其才华;当应试者的回答文不对题时,可利用提问调整话题;当应试者讲完后,可以通过短暂的沉思或补充性的追问,形成一个“缓冲区”。这对于振奋应试者的谈吐,引发新的思路,转移话题都有益处。

观察是面试过程中的另一个主要手段。在面试中,要求主考官善于运用自己的感官,特别是视觉,观察应试者的非语言行为。它不仅要求主考官在面试中要善于观察应试者的非语言行为,而且要能指明应试者的行为类型,进而借助于人的表象层面推断其深层心理。对应试者非语言行为的观察,主要有面部表情的观察和身体语言的观察。

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在求职面试中,从应试者面部表情中获得的信息量可达50%以上。面试过程中,应试者的面部表情会有许多变化,主考官必须能观察到这种表情的变化,并能判断其心理。例如,应试者面部涨得通红、鼻尖出汗,目光不敢与主考官对视,便反映其自信心不足,心情紧张。应试者的目光久久盯着地面或盯着自己的双脚,默不作声,反映其内心的矛盾或正在思考,

当主考官提出某一难以回答或窘迫的问题时,应试者可能目光暗淡,双眉紧皱,带着明显的焦急或压抑的神色。总之,主考官可以借助应试者面部表情的观察与分析,判断应试者的自信心、反应力、思维的敏捷性、性格特征、情绪、态度等素质特征。

在面试过程中,除面部表情外,身体、四肢等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手势,它具有说明、强调、解释或指出某一问题、插入谈话等作用,它是很难与口头语言分开的。

在面试过程中,听觉的运用也十分重要,主考官应倾听应试者的谈话,对应试者的回答进行适度的反应,当应试者的回答与所提问题无关时,可进行巧妙的引导。在倾听应试者谈话时,应边听边思索,及时归纳整理,抓住关键之处。对应试者的谈话进行分析,比如是否听懂了主考官的.提问,是否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层次性、准确性等。还可根据应试者讲话的语音、语速、腔调等来判断应试者的性格特征等。比如声音粗犷、音量较大者多为外向性格;讲话速度快者,多为性格急躁者;爱用时髦、流行词汇者大多虚荣心较强等。

在面试过程中,具有不同心理素质的人,其身体语言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一个情绪抑扬的人,他可能两肩微垂,双手持续地做着某个单调的动作,身体移动的速度相对较慢。而一个性格急躁的应试者,常常会无休止的快速运动手脚,双手还可能不断颤抖。一个缺乏自信和创新精神的人,会始终使他自己的双手处于与身体紧密接触的部位,头部下垂。一个人紧张或焦燥不安时,往往会出现膝盖或脚尖有节奏地抖动,手指不停地转动手里的东西,摆弄衣服,乱摸头发等。

面试主要手段 篇2

所谓经济调度, 就是以全网的供电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电网调度。在近年来电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下, 研究电网经济运行, 降低电能损耗, 减小供电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已成为地区供电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响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政策号召的具体体现。如何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前提下, 进行经济调度、多供少损、降损节能, 这是摆在调度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地区电网的具体特点, 提出了实现经济调度的一些手段。由于地区电网一般不直接调度大、中型电厂的发电计划和出力曲线, 且厂网分开后, 电源投资主体多元化, 故本文所探讨的经济调度手段不涉及发电企业。

1 精心编制运行方式

认真做好负荷预测, 精心编制好电网运行方式, 优化电网结构, 缩小供电半径, 避免潮流长距离和多电压等级变换输送。对于存在两回或两回以上供电线路或其它多种供电方式选择时, 应进行潮流和线损分析, 对几种可能的供电方式进行计算 (如某变电站原来由甲线主供, 乙线备用, 经潮流和线损计算后发现, 如果改由乙线主供将使线损降低0.05%) , 在兼顾可靠性的基础上, 综合确定一种网损较小的运行方式作为正常运行方式。再结合季节性负荷特点, 制定大负荷、小负荷等时期的电网特殊运行方式, 采取措施尽量避免非正常方式, 或者减少非正常方式的运行时间。

2 实现无功就地平衡

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传输将增加导线的有功功率损耗。实现无功功率的分层分区就地平衡, 不仅可改善电压质量, 而且有利于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地区供电公司应严格按照无功功率“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 采取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 合理安排和新增无功补偿设备, 最好采用可调式电容器, 避免有的变电站配备的电容器容量过大不能投入运行。应严格考核大工业用户功率因数, 要求其装设电容器组和无功电能表, 并对其采取奖罚制度。调度必须与生技部门相互配合, 及时对系统无功补偿容量进行计算分析。对补偿容量不足的变电站, 应通过升级改造加装电容器组。变电站升级改造、主变增容时, 应根据增加的有功负荷, 同时增加无功补偿设备。调度员要督促做好电容器投退和主变调档工作 (电压高时先调主变档位, 后退电容器;电压低时先投电容器, 后调主变档位) , 合理进行无功补偿, 尽量做到就地平衡, 提高线路功率因数, 避免无功功率的长距离和重复来回输送。有条件的供电公司可以采用电压无功综合调节装置, 实现无功补偿设备和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综合自动调整, 有效提高变电站10kV母线负荷功率因数, 提高电压合格率。

3 合理调节运行电压

线损计算公式是:△P=[3P2R]/[U (COSφ) ]2×10-3, 由此可以看出, 线路的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所以, 提高运行电压可有效降低线路损耗。但是, 该公式仅仅计算出线路损耗, 而事实上, 线损除了线路损耗外还包括变压器损耗。变压器损耗包括空载损耗 (铁损) 和短路损耗 (铜损) 两种。空载损耗为不变损耗, 短路损耗只与负载率有关, 从这一点上看, 电压的高低似乎与线损无关。但是, “空载损耗为不变损耗”是在一定条件下 (即电压、频率一定时) 成立的, 而事实上电压是不可能不变的。当电压变化时, 空载损耗与变压器的一次电压成正比。对于地区供电公司来说, 变压器在后半夜大多处于轻载状态, 线损大部分是变压器的空载损耗。此时, 降低运行电压就成为降低线损的最有效途径。所以, 既不是电压高则线损低, 也不是电压低则线损低, 要想降低线损必须合理控制电压。

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依靠调节发电机、变压器的输出端电压达到调节网络电压的目的;另一类则是依靠增减无功功率, 改变无功功率分布, 改变网络参数等途径。其具体方法有:改变发电机的端电压, 改变变压器的分接头, 投切电容器、调相机、静止补偿器, 串联、并联电抗器等。

电压的调整必须根据系统的具体要求, 在不同的节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经济运行的线路而言, 固定损耗与可变损耗应基本相等。固定损耗与可变损耗相差较大时, 电网调度部门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和采取措施:

(1) 固定损耗大于可变损耗。此时线路和设备处于轻负荷状态, 线损绝大部分是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造成实际线损和计算出的理论线损都比较高。在10kV配电网中, 空载损耗约占总损耗的50%~80%, 特别是在深夜, 因负荷低, 则空载损耗的比例更大。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采取的控制电压措施为:根据变压器空载损耗与线路实际运行电压成正比的关系, 适当降低线路的电压运行水平。通过初步计算, 对于线路固定损耗占70%的10kV线路来说, 当线路运行电压降低5%时, 线路总损耗 (固定损耗+可变损耗) 将降低3.58%。所以说, 在线路负荷低时, 适当降低线路电压运行水平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方法。另外, 固定损耗大于可变损耗时, 电压过高还会造成变压器、互感器等设备的励磁电流增加, 使设备绝缘损坏。

(2) 固定损耗小于可变损耗。此时线路和设备处于过负荷状态, 也会造成实际线损和计算出的理论线损都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采取的措施为:根据可变损耗与线路实际运行电压成反比的原理, 适当提高线路电压运行水平。通过初步计算, 一般在35kV及以上供电网络中, 提高运行电压1%, 可降损1.2%左右。在满足电能质量要求的前提下, 调度员应根据电网运行和负荷变化情况, 升高发电机机端电压, 要求发电厂多发无功功率, 以提高全网电压水平。当负荷上升时, 通过调整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档位、投入电容器、退出电抗器等方法适当提高110kV、10kV母线电压, 以提高110kV电网和10kV配电网的电压水平。在年负荷高峰期, 要求辖区各分公司及时调整配网变压器台档位, 适当提高l0kV变压器低压侧380V配电网的运行电压。

4 科学调整负荷曲线

在负荷高峰时段, 输变电设备输送电流增大, 与负荷电流平方成正比关系的线损也会增加;负荷降低会使输送电流减小, 线损也会减小。在供电量相同的情况下, 负荷峰谷差越大, 线损也越大。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 既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又增加了线损。对负荷率和线损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表明, 如果电网负荷率为100%, 线损组成部分的可变线损将最小。因此, 严格控制两个峰点负荷, 削峰填谷, 提高负荷率, 减小峰谷差, 平衡三相负荷, 对降低线损有积极的作用。调度部门应联合营销部门, 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负荷率。如:安排用户避峰生产, 尽量安排三班制生产和安排低谷时段生产用电;积极推广和实行峰谷电价政策, 依靠电价杠杆作用, 使用户自觉调整用电负荷和用电时间;采用GPRS无线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等技术手段对用户用电进行调控等。

5 组织变压器经济运行

对于有两台及以上主变的变电站, 由于变压器之间技术特性存在差别, 且变压器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是随着负荷成非线性变化的, 因此, 就存在选取技术参数好的变压器和最佳变压器运行方式的问题。当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临界运行区确定下来后, 就要求调度和变电站值班人员密切注意负荷变化, 根据季节性负荷特点, 在低负荷时期将负荷集中转移至某台变压器供电, 将其余的变压器转为备用状态, 以减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对于容性负荷较高的电网, 该措施降损效果十分明显。但要注意的是, 不是按变压器的瞬时负荷来进行倒闸操作, 而是按有规律的较长时间负荷安排操作, 把断路器操作次数控制在每日1~2次。变压器运行台数减少后, 供电可靠性降低了, 为了保障处于备用状态的主变能随时投入运行而执行定期轮换制度, 也增加了主变的倒换操作次数。当系统负荷出现异常波动和事故抢修等重大事件影响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时, 调度应根据电网实际情况来灵活应对。[下转第40页[上接第31页]

6 合理安排检修计划

输变电设备的停电改变了电网的正常运行方式, 在相同的供电负荷下, 增加了输变电设备的输送潮流和线损, 对供电的安全可靠性也不利。因此, 调度运行部门在安排年度和月检修计划时, 应统筹兼顾, 优化停电计划, 合理安排检修方式。尽量做到断路器检修与线路检修同步, 一次设备检修与需停电检修的二次设备检修同步;变电站电源进线断路器与本站其它的检修、消缺、清扫工作同步。把110kV线路、主变检修与10kV线路及大工业用户设备检修相配合, 或多安排在节假日低负荷时期检修, 尽量避免重复停电现象发生, 尽可能缩短停电时间以及推广带电作业等, 以增加供电量, 并降低电网检修运行方式时的线损。有计划地综合检修供电线路和设备, 不但降低了电网损耗, 而且减少了停电次数, 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7 结束语

面试主要手段 篇3

微软近期对外公布了一份标题为“Windows 7 Power Manage-ment”的14页白皮书,描述了Windows 7的电源管理技术是如何降低电能消耗的。如果你想了解Windows 7究竟是如何省电的,这份白皮书会给你答案。如果你只想简单快速地了解一下,以下内容会告诉你Windows 7节能的主要手段。

1空闲资源的能耗

当一台计算机启动后,不会一直处在全负荷运行状态,因此会有很多空闲时间,所以空闲时间里耗电量就成为电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技术。在Windows 7里,空闲时的耗电量得到有效改善,当某个硬件一定时间不工作后就会进入低功耗状态以达到省电的目的。包括CPU、硬盘、内存以及网络部分都采用了这种技术。比如:一块全功率运行功耗35W的CPU在空闲时功耗几乎为0,仅这一项就能节省不少电量。

2通过触发来启动服务

通常系统服务都会在系统启动的时候一起启动,然后驻留在后台等待调用。在Windows 7里,部分系统服务只有被一些事件触发后才会启动,如插入某个设备或者更改lP。这样可以减少后台进程里长时间运行的服务数量。

3增强的处理器电源管理

Windows 7里集成了最新的电源管理技术,该技术能够让Win-dows 7根据当前负载情况和性能要求来动态地调节CPU性能。

4自适应的显示亮度调节

微软表示,通常在10-15分钟时间里无操作的话,显示器会自动关闭。但在实际使用中会有更多短时间的无操作情况,为了更好地节能,该技术就会降低显示器的亮度。此外,它还可以利用一些传感设备,根据周围环境亮度来调整显示器亮度。

5低功率音频

Windows 7将会支持Intel的低功耗HD音频规范,它能让编解码器进入极低的功耗状态。windows 7还支持选择性挂起技术,将处于闲置状态的设备关闭,比如麦克风和摄像头这类USB设备。

6计时器整合

目前处理器通过利用处理指令的间隙空余时间来达到节能目的,但大部分节能技术都需要一定长度的空闲时间才能获得节能效果。而这项技术通过让Windows内核在同一时间内终止并集中原本较为分散的多个计时器,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从而增加了处理器的空闲时间。

此外,当笔记本在使用电池的情况下,Windows 7会减少非关键后台程序的活动频率。

7蓝牙设备功耗改进

当Windows 7检测到蓝牙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时,会将它们暂时关闭,即“选择性挂起”。

8网络设备功耗改进

Windows 7中对于无线网络控制器低功耗模式的兼容性得到了加强,只有在无线AP设备支持低功耗模式的情况下才会启用。Vista因为不能事先检测是否支持低功耗模式,会导致无线网络连接突然中断。Windows 7则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进入低功耗模式前会首先检测无线AP是否支持该模式。

9典型应用的优化方案

除了上述列出的改进外,微软还把目光转向一些特定的应用场合,包括搜索、浏览互联网和小游戏。

下面是DVD播放场合的优化方案部分内容:

(1)在不影响播放性能的前提下让CPU保持低功耗模式;

(2)通过改变架构来改进桌面窗口管理器和GPU的功耗;

(3)智能数据缓存能降低光驱转速。

面试主要手段 篇4

中国革命的实现手段和主要途径

【导语】中国革命自孙中山1894年成立兴中会开始就走了武装斗争的道路,但是由于中国历史的特殊性,中国革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力量悬殊的重大难题,革命与反革命根本不成比例。力量悬殊当然不是不革命的理由,只是力量悬殊就迫使革命者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否则就要将革命沦为空谈,革命就毫无希望。孙中山和其他革命领袖所领导的革命活动,只能根据形势的发展,运用暗杀、武装暴动等方式,利用民间自发骚动等机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终于将一个人的革命演变成全民族的觉醒。

1、暗杀时代: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中国并没有暗杀的传统,更没有自杀性恐怖袭击传统,两千年历史上也就只留下“荆轲刺秦皇”这样为数极少的故事。到了清末,到了革命兴起,中国突然流行了暗杀,甚至有了一个“暗杀时代”。

这些英雄故事,根据记载,在晚清政治革命时期至少有五十多起。如果从性质上说,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为了配合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而进行的暗杀活动,刺杀目标直指清廷大员,有擒贼先擒王的意思。

1906年萍浏醴起义爆发后,杨卓林等革命党人在南京运动军队和会党响应。起义失败后,杨卓林和李发群等人至扬州联络会党,密谋刺杀两江总督端方,虽未能成功,但确实对清廷有相当震慑作用。

等到清廷预备立宪政治改革开始后,革命逐渐进入低潮,困难重重,为了激励士气,革命党针对性地刺杀一些政治要员,特别是那些积极投身于政治变革的要员。在革命党人看来,积极的政治改革就是对革命的扼杀,所以这样的大员也就成了刺杀目标,类似的情形主要有徐锡麟1907年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徐锡麟固然是革命志士,中华民国的开国大英雄,但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恩铭毕竟是其恩公,恩铭收留了徐锡麟,给予重用,因而引来杀身之祸,这也是后来清方对徐锡麟挖出心肝烹食的主因。

与杨卓林、徐锡麟的事迹相仿佛的还有李燮和、陈方度1911年谋刺广州巡警道王秉恩、蒋翊武谋杀湖广总督瑞徵等,都多少具有与武装起义相互配合的意思,都是以个人生命去换取武装起义的成功。

武装起义失败后,革命残部为报仇,对那些残酷镇压起义的清廷官员给予报复,并防止这些官员以后继续残杀革命党人,这方面的例子也有很多,最突出的莫过于汪兆铭1910年前往北京谋杀摄政王。这是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成功。

类似情形还有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黄兴等人复仇心切,试图用个人暗杀手段解决几个清廷大员,派遣支那暗杀团成员林冠慈、陈敬岳刺杀广东水师提督李准。8月13日,林、陈按计划行动,投掷炸弹重伤李准,林冠慈当场被李的卫队乱抢打死,陈敬岳被捕后被杀。

李准受伤后闭门不出,革命党人无计可施,毫无办法。适逢新任广州将军凤山到任,黄兴改以凤山为刺杀目标。为防失手,改用重型炸弹,并在其中装有毒药。后在凤山经过的路口,还真的就这样得手,凤山当场毙命。

在谈到清末最后一段时间的暗杀事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张先培等人刺杀袁世凯,彭家珍刺杀良弼。这两起谋杀案,主要功能是惩处元凶巨恶,有杀一儆百的意思。

当南北和谈进入胶着状态,革命党人以为是袁世凯从中捣鬼,为消除隐患,尽早结束南北纷争,革命党人决定对袁世凯动手。1912年1月10日,彭家珍、罗明典、张先培、郑毓秀、钱铁如、傅思训等十多名暗杀团成员提前埋伏在袁世凯早朝必经之路,准备袭击。

十时许,袁世凯的车队途径革命党人设伏地点,立即遭到激烈的炸弹袭击,袁世凯的座驾被炸翻。不过袁世凯并没有在这个座驾里,而是骑马前行,得以乘机逃命,躲过一劫。

如果从客观效果看,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行动恰恰帮了袁世凯的忙,因为此前清廷内部强硬派认为袁世凯与革命党有关联,现在革命党对袁世凯下手,证明袁世凯对清廷的忠诚,这就为清帝后来和平退位预留了机会。

与刺杀袁世凯情形相仿佛的是彭家珍杀良弼。良弼是清廷内部强硬派宗社党的领袖,是南北和谈、清帝退位的最大障碍。为了清除良弼,革命党人彭家珍决定单独行动。1912年1月26日晚,化妆后的彭家珍来到良弼官邸,得门卫同意,在门前恭候。半夜时分,良弼归来,彭家珍迅即出手,投掷炸弹,良弼重伤,稍后死去。彭家珍当场毙命,壮烈殉国。

良弼死,大局定,宗社党鸟兽散,清帝退位水到渠成。

2、暴动:革命的主要方式

同盟会成立一年后,孙中山就和章太炎及黄兴等人制定了一份《革命方略》,以作为同盟会此后工作指导方针。这个方略包含《军政府宣言》、《军政府与各国民军之条件》、《招军章程》、《招降清朝兵勇条件》、《略地规则》、《对外宣言》、《招降满洲将士布告》、《扫除租税厘捐》等文件。由于这些文件制定在同盟会发展比较顺利而清廷的政治改革尚未完全启动时,所以革命党人此时情绪比较乐观,以为义师所指,就能推翻清廷,建立军政府,就能使中国从满洲人两百多年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所以《革命方略》对夺取政权后的建设有很多设计,提出军法时期、约法时期这样对后来影响很大的政治概念。

《革命方略》的重点,是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推翻武装的反革命,所以这份文件对武装斗争,对暴力革命给予非常正面的肯定和讴歌,以为革命党人之所以不与满洲殖民者合作,不愿介入满洲人主导的政治变革进程,主要是因为两百年来满洲人的政治统治足以证明这些改革不可信,与其瞎耽误功夫浪费时间蹉跎岁月,不如下定决心,用最简洁的办法推翻这个反动政权,重建汉族人的国家。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说满洲人为异族政权,并没有多少道理,只是革命党人坚持不懈这样说,三人成虎,许多人也就觉得满洲人建立的大清国还真有点儿像外来政权,应该驱逐。

革命党人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但革命党人并没有自己的力量特别是军事力量,所谓推翻满清,其实只能利用甲午战争之后各地不断兴起或恢复的秘密结社也即会党,还有就是清政府在1895年之后建立的新军,因为这批新军在接受东西洋军事训练的同时,也多少接受了东西洋各国近代的新思想。

在利用会党、马贼等民间力量反抗清廷时,革命党人能够做的,其实就是利用在海外通过华侨华人募集来的钱购买武器弹药,然后将这些武器弹药交给这些民间力量,同时也要给他们一些钱作为补偿或军饷,这是同盟会成立后组织的重大武装起义使用最多的一种手段。而这些革命党领袖基本上处于流动状态,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国外,偶尔通过特殊渠道返回国内,进行策动,因而这些起义从根本上说没有真正的民意基础,不可能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不可能从根本上震撼清政府的政治统治。

同盟会成立后构成一定影响力的武装起义,还是从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开始算起。湖南的醴陵、浏阳和江西的萍乡、万载等县,为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其实就是一个三不管的地方,因此是长江中游哥老会分支洪江会的活动区域。

在同盟会成立前,由黄兴任会长的华兴会谋划在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举行一次起义,在省城长沙进行一次连环爆炸,最好炸死前来行礼的清廷高官,然后乘机起事,扩大战果。只是华兴会本身的力量还是比较弱小,为了这次起义,华兴会只好联络各地会党共同参与,军事行动的实际领导人就是洪江会首领马福益。

然而由于风声走漏,华兴会长沙起义未及举行就被官府获知,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刘揆一等分头逃走,马福益或许因为江湖背景,相信有办法逃脱朝廷追捕,不料被官府抓获并被杀害。

黄兴、宋教仁等人先后逃往日本,他们在那里与孙中山会合并于第二年联合成立了同盟会,华兴会作为一个独立组织不再存在,但同盟会的总部支部其实就是原来华兴会的那些人,他们的工作重点依然是两湖即长江中游一带。

1906年春,刘道

一、蔡绍南受同盟会东京总部的委派返回湖南秘密发动会党或新军寻机起事,很快与华兴会旧部蒋翊武等人以及会党首领龚春台等取得联系。根据黄兴的指示,他们决定利用会党力量在萍浏醴三地同时发动,然后分兵进攻长沙、南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军队中力量一起参与,因为会党不仅缺乏武器装备,而且缺少训练,无法持久,起义能否成功就看能动员多少新军反戈一击。

经过一段时间筹备,他们帮助龚春台联络哥老会各部,并重建了“六龙山洪江会”,推龚春台为大哥,确立接受同盟会领导,以反满兴汉为宗旨。虽然保留了江湖会党的习惯、习气和做派,但毕竟接受了同盟会的领导,成为同盟会后来举行起义的重要凭借。

在同盟会的帮助下,六龙山洪江会发展迅猛,很快就集结了十万之众。只是人数众多并不意味着力量强大,反而因人数众多容易走漏风声。1906年底,龚春台、蔡绍南等通过各路码头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浏阳、萍乡一些地方,但由于起义军组织涣散、装备太差,起义在清军大规模围剿下很快结束,阵亡或被捕被杀害的义军将士不计其数。

当刘道一等人策划湘赣交界地区起义前后,孙中山也在利用地缘优势经营两广。他一直希望能在那里突破,因为那里不仅是他的故乡,人头熟,更重要的是那里天高皇帝远,大规模清军调动并不是那么容易。他希望在两广获得突破后,据两广为根据地,然后大举北伐,其内心深处的模仿对象大约就是洪秀全和他的天平军。孙中山后来在民国时代几次以两广为根据地策动革命,其实都有类似考虑。

在两广,孙中山依靠或者说凭借的力量与黄兴等人在两湖非常相似,主要也是会党,而且由于两广滨临大海,不仅方便接受从海外运送来的军火、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便于撤退,便于转移。孙中山的目标只是要不断惊动清廷,因为他从两广打到北京,不是不可能,而是根本不知要打到何年何月。

尽管如此,孙中山还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自从1894年发誓推翻清朝以后,孙中山一次又一次地在两广发动武装起义,那真是英勇不屈,屡败屡战。1907年春,随着清廷立宪步伐加快,革命危机日趋加深,孙中山也加快了武装起义步伐,干脆在河内设立了比较固定的指挥机关,全面策划和指挥在两广及其周边地区的武装起义,于是有1907年的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以及1908年的钦州马笃山起义、河口起义等。这些起义虽然无不以失败而结束,无不付出沉重代价,但这些失败丝毫没有使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失去信心,相反,他们在失败中看到了希望,在失败中找到了经验。由此完全可以相信,假如不是辛亥革命获得了成功,不论革命党人怎样边缘化,怎样人数萎缩,相信孙中山一定都不会放弃,一定会坚持武装斗争到底。

3、民变:革命的背景与铺垫

1895年的《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到中国自由办厂开矿,中国由此进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时期,大规模的铁路建设、矿产资源开采,各大中心城市相继成型,使大量农村人口因各种原因脱离土地,或是因为土地被工业发展所征用,或因乡村太穷流浪城市。总而言之,1895年之后的中国社会流动人口日益增加,社会骚乱和社会冲突必然呈增长趋势。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但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大量无工作无合法收入的流民普遍存在于城乡。

《辛丑条约》后,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清廷先是以新政相号召,继则开始轰轰烈烈的预备立宪运动。按照过去的说法,群众性骚乱或社会冲突一定是人民群众对腐朽政治的反抗,是一种体制性抗争。现在清廷新政了,立宪了,社会不是更安定了更和谐了,而是相反,社会骚乱和社会冲突却在这几年大幅度增加。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人民不能认同政治变革,还是另有原因在?

其实,在中国传统社会,甚至在非传统的现代社会,中国人对于政治并没有特别偏爱,假如不是政治找来,一般地说,老百姓并不关心政治上谁上台谁下台,这不是中国人没有政治常识,需要政治启蒙,而是中国政治传统使然。按照中国政治传统,政治从来就是“食肉者”的事情,只要这些职业政治家能够把持基本的社会公平,老百姓乐于放弃手中的权力,不会对政治有什么特别兴趣。老百姓的关怀是非常实在的,就是生老病死、吃穿住行,就是最简单又最实际的物质生活。

那么从这种观点看,为什么当新政发生后,当预备立宪发生后,中国社会的内在紧张不是消解了减弱了,而是更趋紧张更趋严重了呢?要弄清这中间的因果关联,还得从中国政治特征上找。

中国政治在很多时候最崇尚无为,君主无为,人民安宁。君主整天张罗着这事那事,人民不厌其烦。由此观察1901年之后的新政,中国政治生活其实走上了与先前很不一样的道路,新政本身就是一种作为,由新政又带动了相关各种各样的外观设施与事情,新政几乎没有考虑老百姓的实际力量,总是碍于西方文明的影响,以为事事处处都应该无条件模仿西方。不知治有本末,功有缓急;不知国之强弱,在于能否得人心,而不是徒有外表,徒有高楼大厦。新政处处要用钱,而那时国库空虚,每兴一事,必增一税或必加一赋,于是民怨沸腾,铤而走险。一旦民众的负担超过了他们实际上可以负担的界限,达到临界点,那么社会骚乱社会动荡就必不可免。这是清末十年社会冲突的关键。所以社会管理与社会控制方面,清廷最注意的要点就是一再重申不得向百姓随意加租随意加税,希望用最小代价去换取社会进步与发展。

然而朝廷的希望与要求每每落空。地方政府与豪强总是借着新政进行实体性建设,朝廷号召新政要建新学校,地方政府和豪强就乘机向民众摊派,向政府请款;朝廷号召办警察,维持地方秩序,地方政府与豪强也借机向民众征收保护费;朝廷鼓励各地重视商业开发实业,地方政府和豪强也利用这个机会向商贾征收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总而言之,任何有为的政治,都会被地方所滥用,于是新政的效果不是给一般民众带来什么实际利益,而是随着新政项目的增加而增加了许多无端的苛捐杂税额外负担。这就是晚清最后十年社会冲突没有随着新政随着预备立宪而减少反而日趋增多的根本原因。

朝廷每一个有作为的新政,都成为地方政府尤其是豪强的一个商业机会,这些新政当然也给百姓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兴学、保商等。但从总体上说,从具体生活感受说,由于新政几乎都需要老百姓提供经济协助,因而新政越多,对老百姓来说就是负担越重,出钱越多。

有的地方精明的领导人或许会实行有节制的“养鱼”政策,不会一次性将老百姓盘剥干净,而是注意适度,注意让老百姓活下去。而有的地方,由于主事者短视或者太贪婪,总是竭泽而渔,所以使得那些地方的百姓不论坐商还是流民,总是处于贫困状态。于是民怨沸腾,社会冲突加剧。最严重的就像1910年在长沙发生的抢米风潮,这里虽然有自然灾害的因素,但自然灾害并没有使所有人没有粮食吃,而是有人饿死,有人反而乘着这样的机会做大米生意,赚取巨额利润。仔细分析长沙抢米风潮的根源,除了豪强、劣绅乘机赚钱外,也有地方政府乘机攫取不法利益,不顾人民死活的情事。

地方豪强是晚清十年社会冲突的根源,地方政府是地方豪强的政治靠山和分赃者。但是奇怪的是,清末十年所有社会冲突又总是被他们的话语强势所扭曲,原本毫无政治诉求的具体纷争,总是被地方豪强与地方政府相互勾结演化成一个政治的或者反政府,或者反体制的事件。他们按照这个口径向上一级汇报,这样既能洗刷他们的责任,又能激起上一级乃至朝廷的愤怒,所以晚清十年虽然每一个具体的经济诉求都被掩饰下来了,每一场社会冲突社会骚乱都被强力镇压或劝说下来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火种依然存在。

对于地方豪强操控社会的情形,清廷当然并不是一点都不知道,只是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因为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豪强,他们毕竟都是清廷政治统治的基础,因此朝廷对于他们总是睁只眼闭只眼,总是能让一分是一分,得过且过,大致以社会平稳不出大乱子为目标。所以,即便某个地方发生了群体性事件,只要地方政府息事宁人平息了事态,朝廷对于这些地方政府也就不再深究,更不会从中总结更深层的原因。

小升初家长面试主要面试什么内容 篇5

如果你的目标是民办或者特殊公办,那么十有八九要面临家长面试了。这些学校一般招生过程中,会与家长进行几轮接触。绝大部分家长都会与学校老师照面,进行面谈或是带有选拔性质的面试。

在这期间,学校重点考察家长的教育态度。因为这些学校都是大牛校,特别看重成绩,所以需要家长和学校能配合好。对于需要走读的学生家长,学校更加重视家长的教育投入,一些学校的校长会亲自和家长谈孩子的入学问题。

据一位上海民办学校的校长透露,学校小升初面试家长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应该是想借此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以便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学校可以以此作为了解孩子的辅助手段,了解一下学生的学习、爱好等基本情况以及家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比如看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和学校贴合等,了解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从中观察家长的言谈举止。

02、家长面谈会谈些什么

不同学校谈的内容会有一定区别,但是大体差不多,基本会谈下面几个问题。

(1)报考学校的原因

一般学校都会问家长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学校,再从中引申出许多小问题。比如对本校的了解程度,对本校的教育理念是否了解、是否认同,家长教育理念是否与学校匹配,有没有亲戚朋友的子女就读于本校,等等。

(2)经济状况

民办初中会关注家长的经济状况。毕竟民办学校学费一直上涨,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是不小的开销。民办学校不希望因为学费问题,影响入学,或者影响家庭生活,因为家庭生活也和孩子成长密切相关。

(3)学校间的对比

这是民办初中的常见问题,他们会问家长是否了解区内其他的学校以及孩子对口的公办学校,比如他们会问:“孩子对口的公办初中还可以,为什么还要读我们学校。”“孩子离××学校更近,上学更方便,为什么考虑读我们学校呢?”等等。这主要是有些学校担心家长动机不纯,报名是否只是占个坑。

(4)孩子的状况

没有家长会在面试时说不关心孩子学习,所以学校都不会直接询问的,学校会问一些孩子具体的情况,如成绩问题、课外拓展问题、补习问题、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学校表现,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生活细节等等,以此来判断家长是否真的关心自己的孩子。而且,也能对孩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5)对孩子的期待

有些学校会着重强调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预期,家长究竟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未来人生如何规划等等。一方面是了解家长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评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待和教育投入的潜力。

03、家长面试注意事项

(1)态度诚恳

总体而言,在六年级升学的过程中学校具有优势,大部分家长都会选择相对较好的学校,因此家长的言语态度之间一定要诚恳,恭敬,不仅孩子要有礼貌,家长也要有礼貌。父母要拿出充分的诚意,不要让学校以为你是来占坑的,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录取。

(2)亲力亲为

大多数家庭,孩子学习是父母中的一方盯着的,一般是妈妈,不管是谁,最好让平时间盯孩子成绩的那位去面试。曾经就出现过,爸爸去面试直接说:“孩子妈妈叫我来的。” 这种尴尬情况一定要避免,平时那么辛苦盯孩子都忙过来了,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3)沉着冷静

孩子会紧张,家长也一样会紧张。有些家长不善言谈,提前准备又不够充足,被老师问得不知道怎么回答。还有一些家长则是发挥过度,侃侃而谈,也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孩子需要训练面试的心理素质,家长同样需要。

(4)实事求是

小升初还是要靠真本事,凭事实说话的,过度渲染不利于孩(www.Xsc.cn)子升学。所以家长朋友们在面试时千万不能夸大自己孩子的能力和成绩,老师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实事求是,不要说一些和升学没有太大关系的话。特别是不要一个劲地只说孩子好,却不说为什么好。

(5)关于签约

如果要求你当时签约。这时家长千万不要摆谱,说再考虑考虑的话,校长或者老师会比较反感!建议一定要签(不过来之前先要有准备),签后回家再商量。 如果签了不来,已经有其他更好更适合你孩子的学校接受签约,可以尽快委婉的发条短信,表示谢意,千万别拖着。

04、家长前期该如何准备

有了充足准备才会发挥好。只要有30—60%正常发挥,面试就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1.收集、整理求学学校的概况,注意办学特色、教学理念的了解。

2.基本礼仪方面的学习,注意事项。

3.基本材料准备,行程安排,其他同学面试信息收集等。

提前对申请学校预先做好分析,结合自身特点,深入分析优势和不足。

05、家长应该如何应对考官的问题

家长面试问题是灵活多变的。有可能会被问到对孩子的生活、成长经历等等。但核心还是围绕对孩子的教育。

目的可能是看看父母对小孩的关心程度或了解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模式,又或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全面性格。

家长需要注意的,以褒为主,以贬为辅,褒贬结合。毕竟没有完美的孩子,优点缺点肯定都有的。赞美要大胆,不要觉得自卖自夸不好意思,父母对孩子的爱护是天生的也是无私的。

证书上有的优点不要说了,说其他证书反映不出来的优点,如聪明、阳光、自信、健康、健全的人格、孝敬父母、有爱心;着迷军事、喜欢研究昆虫;朋友多,爱发明创造等。

面试主要手段 篇6

一、目标激励

20世纪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归结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目标激励就是通过制订科学的发展目标,激励员工为之奋斗,最终达成目标,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一种激励方式。确立了发展目标,就明确了工作方向,促使广大员工在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在进行目标激励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注意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制订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量化目标,防止目标不切实际、遥不可及。二是要注意将员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绩效情况进行动态的反馈,并做出公正的评价,进一步坚定员工的信心,激励员工的热情,同时纠正工作的偏差。

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当然要选学府。学府学校拥有一批专业的授课老师,来自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副教授和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某世界知名猎头公司高级猎头顾问。学府学校拥有专业的培训服务:培训全程跟踪,考前全真模拟,考后电话回访。

二、文化激励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象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一样可怕。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双潜在的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断激励着员工为企业发展竭尽全力、不懈奋斗。要深入挖掘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以“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积极构建符合企业实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用企业文化规范员工日常行为,靠企业文化激发员工工作激情,逐渐把企业文化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不断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激励方式,而收入分配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则是决定物质激励成效的关键。要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严格考核流程管理,实施公正的绩效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直接与员工工工资收入挂钩,逐步实现全员同工同酬,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用利益杠杆激励员工加倍努力,取得更好的业绩。同时,要积极开展评优树先活动,评选出责任心强、工作扎实、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人物,享受更加优厚的经济待遇,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和激励作用,为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身边学习的榜样,进一步增强赶超先进、争创一流的豪情,在企业内部营造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四、行为激励

行动是无声的命令,领导的行为对广大员工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一位杰出的领导者,不仅能够正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树立领导权威,还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广大员工扎实工作。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禁止员工去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不仅要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为促进企业发展殚精竭虑、不遗余力,还要积极学习企业管理和业务知识,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执行能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感化和带动每一名员工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开拓创新,高效工作。

五、感情激励

感情激励就是通过强化感情交流沟通,协调领导与员工的关系,让员工获得感情上的满足,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激励方式。为强化感情激励,企业领导必须深入一线、深入员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一是要尊重员工。尊重的需要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要真正把员工看作是企业的主人,切实把尊重员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尊重员工的选择、尊重员工的创造,尊重员工的劳动,切实维护好员工的自尊。二是要信任员工。领导对员工的信任,能够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获得努力工作的动力之源。要从内心信任员工,相信他们会把工作做好;要学会适度放权,放手让员工去做。三是要关心支持员工。要时刻关注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积极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大力支持、鼓励和帮助员工做好日常工作。

上市公司虚增投资收益的主要手段 篇7

上市公司虚增投资收益动机主要有如下:牟利动机。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向外部相关利益人透露公司近期经营计划从而与其共同牟取利益。IPO动机。为了达到净利润的指标取得股票首发的资格, 上市公司往往采用较易操纵的投资收益项目来粉饰报表, 使公司顺利上市。贷款动机。为了达到银行贷款指标从而获得银行的贷款, 上市公司往往铤而走险虚增投资收益。

虚增投资收益会危害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虚假的财务报表会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产生误导, 误导投资者长期持有该公司股权, 并且诱导债权人进一步借债给该企业, 虚增投资收益影响上市公司长远利益。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会导致企业内部的决策失误。同时, 虚增行为被相关部门查处也会严重影响公司的企业形象, 影响投资人对企业的信心。虚增投资收益更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国家根据不真实的会计汇总得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数据, 使用这些失真的数据汇总分析的信息进行宏观调控必然会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 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损失。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公开上市募集资本。截止目前我国A股市场合计上市公司约有1370家, 并呈逐年递增的状态, 越来越多企业在积极谋求IPO的机会, 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不令人满意, 上市公司虚增投资收益的主要手段有如下三种:

一、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虚增手段

1.虚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企业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而某些上市公司为达到其非法的目的, 通过假造、篡改《股权转让协议》等凭证虚构长期股权交易事项, 并利用虚假的银行汇票做账, 验资结束后即抽离资金, 然后虚构投资收益。

2.将长期股权投资记入其他应收款, 全额计提减值准备。有些上市公司将应该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项目转入到其他应收款项目记录, 并且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这样在以后年度企业可以将该笔坏账转回, 达到提高以后年度的会计利润的目的, 这一行为并不遵守谨慎性原则, 是典型的为了规避证券管理部门处罚而进行的会计舞弊行为。

3.针对核算方式的虚增手段。针对被投资企业的核算。母公司在选择核算方法时选择利于自身利益而不是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方法, 通常会对盈利的被投资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 对亏损的被投资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利用该舞弊手段, 使公司年报显示公司盈利, 经营状况良好。

针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 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成本模式改用公允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时, 公允价值的变动将会给企业带来巨额的投资收益, 增加企业的利润总额。企业首先将自用房地产转化为公允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通过与关联方的交易将投资性房地产出售, 在结转日将同时结转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原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 达到了虚增投资收益的目的。

4.针对合并报表的虚增手段。针对合并方式。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针对不同的合并类型, 企业也要按照不同的会计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资产和账面的差额调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采用购买法, 合并中产生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由此可见,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会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 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会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因此,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选择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虚增非经常性收益, 粉饰财务报表。

针对合并时间。提前确认投资收益。所谓提前确认投资收益是指在投资事项尚未实质性完成时, 企业就对投资所获得的收益进行确认。如果当年该公司经营不善, 上市公司往往利用这种手段把原本应该在后一年度确认的投资收益提前到当年进行确认, 这样该公司当年的利润总额会大幅提高, 达到财务造假的目的。

新准则规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假设A公司持有B1公司79%的股份, 持有B2公司87%的股份, 持有B4公司28%的股份, B1公司持有B3公司69%的股份, B2公司持有B4公司72%的股份。按照会计准则, A公司合并报表应该包括B1、B2、B3、B4公司的经营成果。从会计学原理上讲, 合并报表中抵消分录的多少与参与合并的企业数量有关, 如果企业缩小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 那么对应的抵消分录也会减少, 这样企业的被抵消的投资收益就会相应减少, 最终达到舞弊的目的。上例中的A公司可以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时不把B1、B2、B3、B4公司都计入合并范围, 这样A公司就达到虚增投资收益的目的了。

摘要:当前上市公司通过虚增投资收益实施舞弊的现象较为普遍, 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较常见的实施投资收益虚增的手段包括虚构长期股权投资、变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变更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资产核算方式、操作合并报表等。

关键词:投资收益虚增,舞弊手段

参考文献

[1]朱孔阳.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7)

面试主要手段 篇8

关键词:制度的正义性;责任感教化;人文教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048—02

“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无冲突的乌托邦社会状态,而是既充满丰富多样性或差异性的价值张力、又能够以社会“自组织”和个人道德自律的方式加以化解和升华的正义社会、责任社会和道德理想社会。它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而且,甚至首先是指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1]。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人们内心的精神心理和谐最终会成为影响社会秩序稳定与和谐更为复杂和更为长远的内在因素。所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不仅是政治和法律的事情,而且也是道德伦理的事情。具体说来,道德教化维护现代社会稳定的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制度的正义性:奠定社会稳定的基石

在柏拉图那里,公正范畴不仅是伦理上的,也是政治上的,道德和政治、个人和国家是一致的,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则是国家的缩影。就公正而言,“一个合乎公正的人和一个合乎公正的国家并无不同,两者都是相似的”[2]。在现实社会中,一个公正的国家,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是圣贤,只要有公正的社会制度,它能够对违反社会公正的行为作出制裁,就能够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稳定与进步。

正义的制度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参与和维护,才能起到保障社会稳定的功能。纵观人类历史,霸王的条款一向由强者制定,民主的法规则往往由弱者抗争所得。任何制度的确立都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协调、互相平衡的结果,是一种利益的整合与调整,其中不乏有长久生命力的较为合理的制度,这些制度都是以公平和正义为前提的。从理论基础上讲,因为社会公正是人的基本利益需要,它对人具有重要的人格尊严价值、机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社会公正是社会政治稳定的自主力量和价值基础,反映在社会成员的心中就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力量。“那些参与着这些制度安排的人们就获得了一种相应的正义感和努力维护这种制度的欲望”,“促进稳定性的那些力量将(朝向某种极限地)日益增强”,该社会就越容易稳定[3]。所以,公正是科学稳定观的基石,强调的是一种以社会公正为基石的社会机体的自主性稳定。

从社会实践上讲,缺乏公正的社会难以保持长久的稳定。公平和正义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稳定的深厚基础。古今中外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严重的社会不公,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剧烈的利益矛盾,甚至暴力冲突。一旦社会的尖锐利益冲突演化成剧烈的政治冲突,社会稳定就失去了起码的保障。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石[4]。

二、责任感教化:增强人们维护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

《季羡林谈人生》一书中,季老意味深长地说:“如果人生真有意义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1.进行责任感教化首先要求人们树立公民意识,培养秩序感。公民意识是指对公民角色及其价值追求的自觉反映。它必然产生对公民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社会与权利及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认知,以及对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理想化追求。它包含着对制度合理性、正当性的价值判断和确认。公民意识使社会伦理价值能够有效地制度化,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体的内在道德品格的培养。

社会个人的秩序感的养成不仅强调在社会秩序中社会个体是完全的采纳者,同时还强调个人是社会秩序的创造者[5]。人类社会的规则和秩序处于一种能动的自觉、自为状态,并表现为高级复杂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体系。人类创立了自己特有的规则和秩序,但在这些规则和秩序面前又不是盲目采纳的,任何一种制度和秩序的确立及存续必须建立在社会成员的正当性、合理性价值评判和选择的基础上,如果它违背社会公认的起码的情理和最低限度的价值准则,人们就会像创立它那样再把它毁灭。稳定社会秩序的关键在于要在全社会树立起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价值伦理坐标,并使之内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从而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相耦合的伦理秩序。

2.信用体系的健全能够提高社会应对风险的能力。信用社会以制度和道德保障专家系统的“正确性”来维持社会稳定。一个社会的信任体系是否健全稳固直接影响到该社会应对风险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人类已经超越了“面对面”的人际关系模式,更多直接面对的是伴随现代化社会而来的各种抽象体系。对多重抽象系统信任已成为当代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即便这种信任不稳定,也能为制度的有效运转提供润滑剂,减少运转的成本。“缺乏信任会形成恶性循环,一个系统(经济的、法律的或政治的)需要信任作为输入条件。没有信任,系统就无法在不确定性和有风险的环境中激发起支持性行动。”[6] 在现代社会,信任是主动争取和主动维持得来的。秩序存在为信任的建立提供了稳定的活动空间,并减低了信任各方的风险[7]。

3.还有一种责任是每个公民都应有自觉维护正义的责任感。鲁迅先生在《论睁了眼看》中说道:“……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歌咏那一群烈女。”过去如此,现在亦如是。邪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邪恶我们所表现出来的麻木、怯懦与忍让。如果“欺软怕硬”盛行,“邪不压正”将是多么的苍白无力。维护社会正义的责任感是社会公正与稳定的保障,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三、人文教化:稳定社会的手段与目的更加人性化

“人文”的实质就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人文教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人作为一种存在有自身的目的。由人组成的国家当然也有目的,而且人的目的和国家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在于善,“这种善对于个人和城邦可能是同一的”[8]。亚里士多德把政治学同伦理学联在一起了。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尼各马科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开篇。“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8]这是《尼各马科伦理学》的开篇语。《政治学》的开篇是:“我们见到每一个城邦(城市)各是某一种类的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9] 可见,政治与伦理有着对善的诉求。

道德的力量通过榜样的示范、引导来发挥作用,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才能形成。只有一个自觉追求德性的人,才有能力在具体的道德境遇中信守准则、实践自己的道德价值。“在德性和法则之间还有另一种关键性的联系,因为只有对于拥有正义等德性的人而言,才可能理解如何去运用准则。”[10] 道德规则只有在拥有德性或道德品格的人的行为中起到道德规范的作用。

人文教化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待异文化的宽容,在制度建设上表现为主张一种宽容的政治文化,来取代冲突型的政治文化。当人们达到一定的规模数量可以构成社会时,作为一个整体,人们总是根据多数人的意志和决定来采取行动的。社会主义政治秩序主张多数人统治,列宁曾指出:“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绝大多数人享受民主,对那些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分子实行强力镇压,即把他们排斥于民主外——这就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下形态改变了的民主。”[11] 英国学者阿克顿在《自由与权力》一书中指出,“今日之宽容是指什么?它是指宽容者的一种美德,还是指因为各派势均力敌,只好承认宽容?在我看来,情况似乎经常是,当它实际上是指后者时,我们却以为它是指前者。我的自由主义承认人人皆有权坚持己见,同时也让我承担起这样的责任:要告诉他们何谓最好的意见。”[12]

参考文献:

[1]万俊人.“和谐社会”及其道德基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2]余涌.道德权利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00.

[3]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56-500.

[4]曲洪志,刘伟亮.论文化建设与社会稳定[J].社会主义研究,2006,(5).

[5]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254.

[6]尼克拉斯·卢曼.熟悉、信赖、信任:问题与替代选择[G] //郑也夫.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130.

[7]杨冬雪,等.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47.

[8]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

[9]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

[10]Maclntyre,A(1998)After Virtu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p.152.

[11]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247.

[12][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93.

上一篇:商业地产项目策划全案下一篇:学习习总书记在教师节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