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unitone练习

2024-07-14

六年级unitone练习(共9篇)

六年级unitone练习 篇1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教学难点: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

(2)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5)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散文。

(2)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4)指名读,齐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六年级unitone练习 篇2

课堂是“轻负担、高质量”的主阵地, 我们要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 向40分钟要质量.知识的掌握, 技能的形成, 智力的开发, 能力的培养, 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 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 练习是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我们学校六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对练习的设计进行了研究, 认为好的课堂练习应该注重突出重点、分化难点、练在易混易错的点上, 真正地起到练习的作用.

一、拓展延伸, 以点概面

练习题不在于多, 一道好的题目, 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当堂练习, 检测效果.教师出示判断题: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果发现判断的时候还有部分学生不会, 看来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点理解还不够充分.教师于是展开教学, 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能想像出这两种三角形吗?为了更明白, 我们在格子图中画一画 (出示格子图)

请看, 能拼成吗? (生摇头) 你能算出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吗?像这么大的三角形还有吗?能画几个呢?

生:能画无数个, 我还有补充, 例如两个底是4厘米, 高是3厘米的三角形, 也不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师:嗯, 你能在格子图里举例说一说吗?

生: (上台画图说明)

底不变, 只要把顶点移一移, 变成这样.

师:这样的三角形又能画多少个呢?

生:可以画无数个.

师:对呀, 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 又因为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 称为图形的等积变形.现在同学们都认为这句话是错的, 那么正确的该怎么说呢?

生:应该说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完全相同指的是大小相等, 形状相同.

从学生的练习错误作为教学的切入口, 学生不仅仅是复习这个判断题, 还复习了图形的等积变形等知识点, 以点引面, 环环相扣, 这样复习就全面了.

二、由浅入深, 梯度练习

教学时, 设计的练习题, 如果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 让学生从练习中由浅入深地去感悟, 学生学习的知识就容易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这里关于求圆锥体积的练习. (1) 一个圆锥体, 它的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 高是8厘米, 体积是多少? (2) 一个圆锥体, 它的底面半径4厘米, 高是3厘米, 体积是多少? (3) 一个圆锥体, 它的底面周长18.84分米, 高是5分米, 体积是多少? (4) 一个圆锥体, 它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 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 (5) 一个圆柱体, 它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 用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 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6)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已知圆柱体积比圆锥体积大6.28立方厘米, 求圆锥的体积.

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的练习, 由浅入深地认识某一个物理过程, 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学生步步深入地来解决问题, 感觉比较得心应手, 积极性被大大的提升, 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中,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层次有了新的提高.复杂问题的解决是在一个个简单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

三、设计对比练习, 提升思维

对比练习是在设计练习时, 通过形式、内容、方法等对比, 引导学生抓联系, 辨差异, 巩固知识, 丰富学生知识结构, 深入反思,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对比练习在老教材中大量出现, 尤其是应用题对比, 但随着新教材解决问题编排新特点, 对比练习明显减少, 甚至难得一见, 以至不少教师也逐渐生疏.其实, 教育学生学会主动对比的学习方法和养成主动反思的学习习惯, 要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横向比较的一组练习:

一袋大米重30千克, 第一周吃了40%, 第二周吃了20%.还剩多少千克?

有一袋大米, 第一周吃了40%, 第二周吃了20%, 还剩12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有多少千克?

纵向比较的一组练习:

一袋大米, 第一周吃了40%, 第二周吃了20%, 两周共吃了12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有多少千克?

一袋大米, 第一周吃了40%, 第二周吃了20%, 还剩12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有多少千克?

一袋大米, 第一周吃了40%, 第二周吃了12千克, 还剩20%没吃.这袋大米原来有多少千克?

四、设计花样练习, 扎实有效

学生的课堂练习要讲究“花样”, 按部就班地练是低效的, 练习必须有针对性, 安排不同的练习形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那些易混淆的内容, 要引导学生加以辨析.在科学的课堂中, 我们经常会做对照实验, 在数学课堂上也可以设计一些对照练习.

条件相同, 问题不同:

小杏家11月份用电100千瓦时, 比10月份节约20千瓦时.11月份用电是10月份的百分之几?

小杏家11月份用电100千瓦时, 比10月份节约20千瓦时.10份用电是11月份的百分之几?

小杏家11月份用电100千瓦时, 比10月份节约20千瓦时.11月份用电比10月份节约百分之几?

条件不同, 问题相同:

一种电脑原价4000元, 现价3500元, 现在售价降低了百分之几? (4000-3500) ÷4000

一种电脑现价3500元, 比原价便宜500元, 现在售价降低了百分之几?500÷ (3500+500)

一种电脑原价4000元, 比现在贵500元, 现在售价降低了百分之几?500÷4000

我们老师都知道这套教材 (人教版) 的练习量比较少, 其实它是根据一般情况配备的, 教师要善于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有针对性地对练习加以适当地调整和增补.同时注意因材施教,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 复习时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练习确有收获, 并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通过复习我们注重学生解题策略的培养, 如要学会一些特殊的思考方法、模型法、逆推法、转化法、增元法、化大为小法、假设 (举例) 法等.在复习阶段我们也有很多的困惑:复习课怎样才能更好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让优等生系统地回顾所学的有关知识, 对优等生来说算是达到复习的目的了吗?由于受班级的学生人数的限制, 我们复习主要是针对中等生和学困生, 往往忽略了优等生的需要, 怎样让优等生有更大限度的提高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K.M.加涅, 等.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皮连生,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董永康.优化练习设计,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 2010 (35) .

[3]陆瑞琴.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2010 (35) .

[4]张冬梅.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七个原则[J].甘肃教育, 2003 (04) .

[5]陈汴琴.浅谈小学数学“糖衣炮弹”式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 (06) .

六年级语文毕业备考综合练习卷 篇3

二、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根据音节写汉字,组成词语:

2.分别写出两个和下面汉字读音相同的字:

慑( ) ( ) 遏( ) ( )

3.写出和“夸夸其谈”“栩栩如生”形式相同的四字词语:

( ) ( )

( ) ( )

三、按要求进行选择,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熏”字的部首是( )。

①千②黑③灬

2.和“谭”笔画数相同的汉字是( )。

①僧②怨③瓶

3.下面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4.“全力以赴”一词中“以”的意思是( )。

①因为②按照③用,拿

5.下面语句和课文原文一致的是( )。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③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

四、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擒”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J”。( )

2.“忐忑不安”一词可以形容人说话时的神态。( )

3.“李强的爸爸是这家报社的记者。”这句话可以缩写成“爸爸是记者”。( )

4.“他的脸红红的,好像被屋外的寒风吹了许久。”这句话是比喻句。( )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所写的诗句。(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两个句子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①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②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学校的教学楼前挂着一些十分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请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是“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中有6处错误,运用修改符号在原处修改。

今年夏天,天气严热,我每天常常去游泳。游泳池里人很多,有大人、小孩儿、青年人、老年人,我向鱼儿一样游来游去,非常舒服极了。

七、根据提示默写诗词。

1.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最大的心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平乐·六盘山》中有两句词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下面的几句话可以怎样排列,请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只要你去做就会领悟成功的真正内涵

()有的人认为成功就是做成一件大事

()只要你去做就会有特别的感受

()有的人甚至认为成功就是扭转乾坤的壮举

()有的人则认为成功就是不断超越前人

()每个人对成功的认识是不同的

()有的人却认为成功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土耳其旅途中,巴士行经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趁此说了一个感人又感伤的故事。其发生在震后第二天。

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援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

两天后,他们在缝隙中看到一幕不可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援人员,便拼命哭喊着:“快点儿救我的女儿,我已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住了……”

她七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援人员大惊,卖力地搬移上面的和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那么重,那么多,怎么也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

媒体到这儿拍下画面,救援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一面苦撑着等待着……

透过电视,透过报纸,土耳其人都心酸得掉下泪来。更多的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黑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援人员够着了小女孩儿,将她拉出来,但是……已气绝多时。

母亲急切的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唯一的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援人员终于受不了忍不住,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

他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骗了她。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了医院,她的双手一度僵直无法弯曲。

隔天,土耳其报纸头条是一幅她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长相壮硕的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意动感情的人,但是看到这篇报道,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此地,我都会讲这个故事。”

其实不只他哭了,在车上的我们,也哭了……

1.按照下面的解释,找出“撑”字在文章中的不同意思,把句子抄写下来。

①用力支住、抵住:

②支持、支撑:

③用力支着(使收缩着的物体)张开:

2.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这位母亲她都撑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内容,将文中横线上的话补充完整。

5.给短文起一个题目,写在文前。

(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

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亲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位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联系上下文,把“提心吊胆”和“大惊失色”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2.在“人体捐献法规”中,A项是“任一器官和部件”“任一”可否换成“所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对母亲说“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刊登在杂志上的那篇文章非常感人。你认为文中那位母亲“了不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章加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十、习作。

对于大家而言,学校真可以称得上是第二个家了。在这个“家”里,我们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结交伙伴,开展活动……在这个“家”里,我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失败的酸楚……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一天一天地长大。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终于要离开这个“家”了。顿时,校园生活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你的心头,校园中的感动、快乐也历历在目。

请你以《校园里的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字数不少于400字。

(答案见下期)

小学六年级句子练习 篇4

一、直接引用句改间接转述句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2、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

3、小林对王利说:“星期六我去你家做客。”

4、爸爸对妈妈说:“你去把行李给我拿来。”

5、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6、爸爸告诉我:“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7、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8、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9、那挑山工想了想对我们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10、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

11、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12、大嫂含着热泪激动地说:“同志呀,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情意。”

13、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二、间接转述改为直接引用

1.老师对小明说,他看了小明的作文很满意。

2.小青石对小黑石说,它讨厌过这样安静的生活。

3.姐姐问弟弟,他作业写完没,等会她给他检查。

4.莉莉告诉老师她妈妈病了,她要替她妈妈去医院取药,因此放学想提前点走。

5、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6、妈妈对我说,明天她要出差,这几天只好我自己照顾自己了。

7、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他带我们去滑雪。

8、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他的国语讲得不好,得多向我学习。

9、爸爸对妈妈说,明天他出发,她别去上班了。

10、老师对我说,萍萍身体不好,我要多关心她。

11、雷锋说,大嫂,他送我们一程吧!

三、反问句改陈述句。

1.人的心灵不应该像花一样美丽、纯洁吗?

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是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俩了吗?

3.时间这么宝贵,我们怎么能不珍惜呢?

4.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难道不是在毁灭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吗?

5、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6、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8、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9、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10、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11、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12、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1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1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1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16、难道这不是祖**亲对我的期望吗?

17、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1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9、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

四、陈述句改反问句。

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北京申奥成功,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3.在屋檐下躲雨,你不好意思赶我走。

4、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5、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6、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7、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8、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9、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10、你不能这样蛮横无理。

五、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比喻句。

1、一轮明月挂在天空。

2、新月挂在天空。

2、漓江的水真绿啊!

3、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4、朵朵鲜花开放了。

5、红红的柿子挂在枝头。

6、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

7、这条公路很长很长,一直伸向天边。

8、战士们穿过熊熊大火。

10、那个人很瘦。

12、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六、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拟人句

1、小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2、蟋蟀在平台上叫。

3、小河流淌。

4、水稻和高粱成熟了。

6、地上积了一层白雪。

7、春天来了。

8、雨滴在雨伞上。

9、落叶随着风飘。

10、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闪烁。

11、微风轻轻地吹。

12、小树摆动着枝叶。

七、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夸张句

1、飞机在蓝天飞翔。

2、太白酒香。

3、地方小不能能盖房子。

9、春天到了,大地绿了。

11、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4、房间太小了。

5、广场上人多。

6、我内心很痛苦。

8、寒风吹到脸上很疼。

9、这山可真高。

10、小李跑得真快。

八、把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是不清楚。

2、说起地道战,谁也不能不承认是个奇迹。

3、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绕太阳运行的。

6、张民对学习一点也不马虎。

8、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

9、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

10、一只非洲水牛朝我们满怀敌意地瞪着眼睛,我们的车不得不停下来。

11、只要你走近离我家一里多路的小山口,不会看不到这棵高大的老柿树。

12、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不可能不去看一看金字塔。

13、要把这么多这么重的大石头开采出来,不驱使几十万奴隶是办不到的。

14、为了避免暴露,他们不得不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15、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

16、秦王知道廉颇在边境上已经作好准备,不得不放赵王回去。

九、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不改变原句意思。常用否定词:

1、不得不

2、不能不

3、不会不

4、没有„„不

5、不是不

6、不可能不

7、不是没有

8、不能没有

9、非„„不可

10、没有„„就没有

1、街上的人真多。

2、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4、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王老师。

6、黑熊躲进大树洞里。

7、大海里的鱼非常多。

3、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5、这部电影使我感动得流泪。

7、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8、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

9、爹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10、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12、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13、多得些知识是一件好事。

14、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1、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我喂养的。

15、你得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十、缩句

1、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

2、年轻的妈妈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3、白家庄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用力地做儿童广播体操。

5、小铭姥姥家的阳台上放着许多盆花。

6、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4、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8、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10、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

9、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11、老牧人江布尔大叔老远就大声喊起来。

12、远处蔚蓝色的湖水开始反射出耀眼的亮光。

14、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动物园。

13、电机房里五台绿色的发电机组整齐地排列着。

15、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沙群岛。

17、赵舟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16、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18、鲁迅笔下的闰土是机智勇敢、聪明伶俐的少年。

19、这是第一面搭载我国自己的航天器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

20、观众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位身穿五号背心的运动员。

22、鸟类飞翔的能力十分惊人。

十一、扩句

21、骨骼和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23、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1、老师批改作业。

2、战士保卫边疆。

3、洪水淹没了村庄。

4、海鸥飞过海面。

6、小马驹瞪着眼睛。

7、几句话印在心上.5、战士献出生命。

8、同学们做作业。

9、雨点落下来。

十二、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大约有50个左右的人,参加了会议。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3、这篇作文的词汇句子都很通顺。

4、五颜六色的彩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5、他是咱班最爱劳动的劳动积极分子。

6、广场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工人、农民。

7、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小路向前进。

8、同学们的作业基本上都交齐了。

9、乌云和大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10、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

11、姐姐最爱看舞蹈和音乐。

12、这座桥不但坚硬,而且美观。

13、我们热烈庆祝小红同学被评上“三好”队员。

14、小气象员坚持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

15、我们一定坚持光荣的革命传统。

16、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17、上课了,徐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

18、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

19、犯了错误,要决心改进。

20、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时时在我耳边回响。

21、锯是鲁班发现的。

22、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23、博物馆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24、这是有趣的一本神话故事书。

25、看了这部电影,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6、大连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7、王强虽然学习好,但是热爱劳动。

28、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29、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30、同学们都说,昨天的活动是愉快的一天。

31、波浪翻滚的大海风平浪静,几只渔船悠闲地浮在水面上。

32、王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的称号。

33、一阵激烈的炮火之后,我军发起了总攻。

10、鱼儿惊慌。

34、大家都注意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35、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小学六年级成语练习 篇5

1、一+一: 一五一十 一字一板 一板一眼 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一来一往 一唱一和 一厘一毫 一心一意 一模一样 一朝一夕……

2、一+二: 一干二净 一来二去 一穷二白 一差二错 一清二白 一清二楚 一刀两断 一举两得……

3、一+三: 一波三折 一隅三反 一唱三叹 一岁三迁 一而再,再而三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国三公……

二、猜成语:

纸老虎——外强中干 无底洞——深不可测 木偶戏——装腔作势 留长发——置之不理 零存整取——积少成多 弹无虚发——百发百中 禁止叫好——妙不可言 大雪飘飘——天花乱坠 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发票未盖章——不足为凭 不关水龙头——放任自流 二四六八十——无独有偶 缺货通知单——言之无物 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 冲洗出的照片——原形毕露 从镜内看自己——一模一样 黄河之水天上来——源远流长 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帆风顺

三、成语接龙:

妙不可言——言而无信(言不由衷、言传身教、言归于好、言过其实、言谈举止)——信口开河(信誓旦旦、信手拈来、信马游疆)……

四、成语故事比赛(可以分类进行,如历史人物类、寓言故事类等)

六年级unitone练习 篇6

1、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度”字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

(2)宁信度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返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1.(1)量(2)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2.等到他返回后,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也没有买到鞋。

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呢?

3.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反归取之(脚的尺寸)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4.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死守教条,不知变通,要注重实际。

5.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字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 ②吾欲之南海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④子何恃而往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分)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 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

4.写一句关于志向的名言:

二.1.①边境。②到。③难道。④凭借

2.人们确立志向,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境上的和尚吗?

3.对比,立志。

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芝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低劣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店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也是因为自己与臭味融为一体了。藏朱砂的地方就是红色的,有油漆的地方就是黑色的,因此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选择相处的朋友和环境。

1.解释字义。

(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居:

(2)如入鲍鱼之肆 肆:

2.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

3.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近朱者赤,4.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三.1.居:一起 店铺

2.比喻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3.近墨者黑 4.(言之成理即可)

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1.翻译下列句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这则短文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谈谈你的感受。

四. 1.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2(略)

五、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炳烛而学?”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其君主的呢?” 师旷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好啊!”

1.解释字义。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②臣安敢戏其君

③孰与昧行乎 ④何不炳烛乎

2.翻译下列句子。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五.1.①向②戏弄③昏暗④点燃 2.(1)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2)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3.一个人要有活到才老学到老的精神。

六、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字义。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③资给以书 ④遂成大学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六.1.①到,此指照射过来②报酬③把④就

2.①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邻居家的光亮照过来,拿着书映着灯光来读书。②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的灯光来读书,现在这个成语形容勤学苦练。

4.①学习要主动——匡衡凿壁借光,主动创造条件来学习,其好学的精神值得学习。

②学习要刻苦——虽然家庭贫穷,可是,他不畏艰苦的环境,并且能以“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方式“得主人书遍读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七、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1.解释字义。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①惟弈秋之为听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七.1.①教诲,教导②这样③引,拉④一起 2.C 3.①只听弈秋的教导。②能说(难道)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八、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字义。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2)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3)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2.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3.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八.1.(1)替给(2)通“悦”,愉快高兴(3)喜欢喜爱

2.滥竽充数 3.管理混乱,职责不明;领导昏庸,优劣不辨。4.(略)

九、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1.解释字义。

(1)天帝使我长百兽(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4)兽见之皆走

2、翻译句子。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②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2〉故遂与之行

〈3〉其不善者而改之 〈4〉曾子之妻之市

〈5〉学而时习之

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它们都是用来比喻 一类人。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九.1.①做首领②认为③对的④逃跑 2.①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②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③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3. ②它,代狐狸 ③它,代缺点或错误 ④到 ⑤它,代学过的知识 ⑥的4.狐假虎威 狗仗人势 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十、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字意。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

(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翻译句子。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上文的内容可用成语 来概括。

4.“其人勿能应也”。当时,这位楚人的神态会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个成语来回答。

5.我们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耶很多。请你举出两个来。

1.一面抽烟喝酒泡吧熬夜,一面花大价钱买护肤品美容

2.一边说保护环境,却又一边砍树

十.1.(1)卖(3)同时存在2.(1)我的矛很锋利,锋利得没有一样东西不能被刺穿的呀。(2)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会怎么样?3.自相矛盾 4.瞠目结舌 目瞪口呆5.(略)

十一、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字义。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2)因释其耒而守株

(3)冀复得兔(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一1.(1)逃跑,奔跑(2)放下(3)希望(4)被

2.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了,可是自身却被宋国人耻笑。3.守株待兔4.既讽刺想不劳而获的人。这告诉我们,不可把偶然的事情当成是必然的。

十二、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长――生长、发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谓――告诉。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非徒――不仅只是。

1.解释字义。

(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2)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3)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4)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3.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

4.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二1.担忧 劳累 赶去 放弃 2.(1)天下不想帮助秧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2)(这样做)不只是毫无益处的,还会害了秧苗啊。3.拔苗助长 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十三、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祠——祭祀。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卮——古代饮酒用的器皿。固——本来。安——怎么。

亡——失去、得不到。

1.解释字义。

(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2)我能为之足

(3)蛇固无足(4)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2.翻译文言句子。

(1)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请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上文的大意:

4.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十三1.(1)将要(2)替、给(3)本来(4)失去、得不到

2.(1)几个人喝这杯酒不够,一个人喝这杯酒又有多。(2)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3.画蛇添足 4.为人处世,不能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十分了不起。多此一举,往往会让你失去很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十四、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涉——渡过。遽——立刻。契——用刀子雕刻。

惑——糊涂

⒈解释字义。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2.翻译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于刻舟求剑这样的故事,请你举出两个事例来。

十四1.到 它,代剑 可是,但是2.(1)这是我们的剑坠下去的地方。(2)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的吗? 3.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4、(略)我们生活学习中,好多人都有拖三拉四的习惯,遇到问题不及时解决,非要在那作个记号,等什么时候想解决的时候才考虑,殊不知等过一段时间后,这个问题可能变得很复杂。吃饭的碗当天不洗,第二天全馊了,当天穿的袜子不洗,第二天臭的要命。

十五、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1.解释字义。

(1)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2)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3)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4)童子方欲弹黄雀

2.翻译下列句子。

(1)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2)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3.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大意:

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十五1.展开 捕捉 抬(起)正

2.(1)螳螂正想吃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后面,伸长脖子,正想啄食它呢。

(2)小孩子正想去弹黄雀,却不知道前有深坑后有截断的树桩。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①为人处世,应该有长远的打算,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的利益;②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去侵害别人的人,也往往被他人算计。

十六、杞人有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列子》杞人忧天)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1.解释字义。

(1)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2)因往晓之

(3)其人舍然大喜

2.翻译句子。

(1)奈何忧崩坠乎?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3.杞人忧天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这个成语的含义与哪一句俗语大致相同?

4.从探究的角度上看,你是如何评价这位 “忧天”的杞人的?

十六1.(1)通“无”,没有(2)告诉,使人明白(3)放心的样子 2.(1)为什么要担忧天会迸裂、地会塌陷呢?(2)大地是由土块和石块组成的,它们充满着四方,没有一处地方是没有土块和石块的。3.讽刺的是生活中那种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忧愁的人。它与俗语“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含义大致相同

十七、杨生畜一犬,甚爱之。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生曰:“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尔。”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天,犬夜走归杨生家。

1.为下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若不与我,“与”:_________

A.和 B.结交 C.给 D.赞成(2)犬引颈下视井中,“引”:____________

A.延续 B.伸长 C.举 D.导引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甚爱之”中的“之”指代__________,“生知其意,遂应之”中的“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

4.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十八、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2)破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十九、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不是我可以用来安置儿子的地方!”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事。孟子的妈妈说:“这也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于是,他们又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选自刘向《烈女传》)

1.解释下列词语。

A.嬉: B.贾人:

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文中孟子先后居住的是哪三个地方?(用文中的词作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不超过30个字)

_

二十、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家,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杀猪。他的妻子阻止他说:“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等着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亲的教导。今天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你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 止()(2)遂烹彘也 遂()(1)女还()(2)婴儿非与戏也()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13、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3分)

言必信,行必果。

二十一、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 走()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

③而身为宋国笑 身()

④冀复得兔 冀()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

答:。

二十二、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无礼的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

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以至于斯也 斯 ②从而谢焉 谢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不超过10个字)。

3.这则故事给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答:

二十三、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这个故事讲的是 成语。

4.这个成语的含义是:。

1.转身

2.叶公并非真正喜欢龙,而是喜欢那些像龙而又不是龙的东西。

4.有的人表面喜欢某样事物,却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二十四、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

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

C.而不求偿 偿:报偿

D.邑人畏服之如是 邑人:同乡

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

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六年级暑期辅导练习五 篇7

28、学校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其中女生占十分之三,后来又有5个女生参加这个兴趣小组,这时女生人数占兴趣小组总人数的五分之二,求现在计算机兴趣小组有多少人?(提示:找不变量做单位“1”)

29、某校共有学生680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八分之一,求这个学校的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30学校英语、计算机和数学三个兴趣小组共有学生65人,其中英语组的人数是计算机组人数的五分之四,数学组的人数和英语组的人数一样多。求这三个兴趣小组各有多少人?

31、水果店购来梨、苹果和橘子共93千克,其中苹果的重量是梨的三分之二,橘子的重量比苹果的重量多9千克,求三种水果各有多少千克?

32、小东计划到周口店参观猿人遗址如果他坐汽车以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那么比骑车去早到小时,如果他以千米小时的速度步行去,那么比骑车晚到小时,小东的出发点到周口店有多少千米?

33、甲、乙两船在相距千米的河上航行,如果相向而行,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则小时甲船追上乙船求在静水中甲、乙两船的速度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练习 篇8

小学 六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笔试部分(分值:100分;90分钟完成)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2分)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二、根据拼音,联系词语意思,写同音字(8分)

bì: 隐()一()千里 lián:()刀()价 lí:()明()地 jiàn:()队()别 jù:()怕()子 jiāo:()带 摔()kān:()探()称 kěn:()食()荒

三、选择题(10分)1.下面带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个是()...... ⑴脊(jǐ)背 ⑵粗糙(cào)⑶ 胆怯(qiâ)⑷择(zhái)菜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⑴ 生死攸关 大名鼎鼎 负隅玩抗 ⑵ 神秘莫测 余音绕粱 惊恐万壮 ⑶ 喜出望外 银装素裹 慷慨激昂 3.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⑴ 悲痛欲绝(断)

⑵ 与世长辞(告别)..⑶ 脱颖(才能出众)而出 ⑷ 颠沛(多水草的地方)流离 ..4.下面句子中的画线词语使用正确的是().....⑴ 气候渐渐变暖,雪落到地面上就熔化了。

⑵ 霍金喜欢静静地思考宇宙的命运,不愿整天被人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

⑶ 海伦·凯勒、夏洛蒂等有志之人都要强好胜,战胜了许多困难。⑷ 去年秋天去西湖游玩,那波澜壮阔的景象让我叹为观止。5.下面语句内容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⑴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李白“生平第一首快诗”。

⑶《鲁宾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作品,《简·爱》是安恩的作品。⑷《牛郎织女》《三国演义》《白蛇传》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0分)

1.我们爱你——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松树的、梅花的,的胸怀、的气魄。(5分)

2.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每一个舞姿都,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 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5分)

3.我们感受到了诗圣________的爱国情怀,他说:“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叹于陆游对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这句话是美国总统 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2分)

5.哈尔威船长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是屹立在舰桥上,,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我们从他最后的姿势中想到了“忠于职守”“ ”

“ ”等词语;还想起了诗人汪国真所说的:“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5分)

五、阅读感悟(30分)短文1:(9分)

《青海高原一株柳》片段

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1)目力所及:(2)巍巍然:

2. 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应该用 的语气。(2分)3. 作者在具体写这株柳树的形态时,先写,再写,最后写。(3分)

4.从“撑立”一词我们体会到(2分)

(二)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座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 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

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 可以夺去人的生命,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1、用“”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2分)

2、在“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遍体鳞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V”字形代表___________,“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一写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4分)

(六)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实的情感。(30分)

六年级品德练习题 篇9

1、中医起源于(黄帝)时代。扁鹊就是(战国)时期民间最有名的医生,他采用(望色)、(闻声)、(问病)、(切脉)“四诊法”为人治病。

2、华佗是(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每次手术时用(“麻沸散)”对病人实行麻醉,成为世界上最早采

用全身麻醉方法的医生,比西方要早(1600)年。

3、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一直被后世奉为经典之作。

4、青铜器是由(红铜)、(锡)、(铅)等经过上千度的高温凝炼而成的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而得名。

5、郭守敬是(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他编制了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授时历》。

6、(祖冲之)是南朝时杰出的科学家,他第一次把圆周率准确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为了永久纪念他的伟大贡献,人们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

7、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8、人类的工业文明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一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发明和使用机器)为代表的(蒸汽革命)时代;一是

(19)世纪(70代前后开始的,以(电气和汽车发明)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时代,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9、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10、(科学)是对付封建迷信的法宝,人类对自然世界建立的科学正确的认识,是无数科学家和探险家追求真理,(不依附权威)、(不相信教条)、(捍卫科学)结果。

11、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代表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12、21世纪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纪。

13、(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萨拉热窝)是导火线。

14、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到(1945)年,历时(6)年,人员死伤(5000)多万。(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5、1937年7月7日,中国驻军在(卢沟桥)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先后进行了(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16、(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8)年艰苦抗战的最后胜利。

17、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远离战争),(渴望和平),已经成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18、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是以和平来命名的,比如:(和平路)、(和平锣)、(和平节)。

19、ICRC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世界各国为进行救助、救济

而组成的志愿团体,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20、人们常说:“奥运会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

21、联合国出现在(1945)年,总部设在(纽约),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

22、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全球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进步),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23、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迎来了一个(经济建设)的美好春天。

24、(2008)年(8)月(8)日,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必将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更大发展。

25、世界各国举办“中国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各种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将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

26、(京剧)、(相声)等都是一些独特的传统艺术,备受世界各地热爱艺术人们的喜爱。

27、唐代画家(吴道子)善于创作有生命的佛教绘画,他用刚柔相济的线条描绘出形神兼备的人物。

28、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不计其数,比较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

2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最高权力机关。

30、我国是一个(民主与法制)的国家,所有的国家大事都要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的讨论与批准。

31、年满(18)岁的公民,就可以参加选举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出的),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32、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健康日”,以提醒人们(时刻重视自己的健康)。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是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33、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吸烟,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无烟日当天,公共场所停止售烟。

34、保护我们少年儿童的相关法律有《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 》《未成年人保护》、《义务教育法》。

35、把最能反映你成长的材料收集起来,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一个(成长袋)。它会是你成长的真实记录。

36、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7、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38、1931年9月18日,爆发了(九一八事变)。

39、(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有(3000万)以上的同胞在战火中丧生。

40、1937年12月,日本在攻陷(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以上,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41、(麦哲伦)绕地球航行一周,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42、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宣告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设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

43、我们可以通过(主动与别人诉说)和(听音乐放松心情)方法,排解心理压力。

44、中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二、问答:

1、汽车发展带来的现实问题有哪些?

答;交通污染(噪声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交通事故,交通阻塞,交通拥挤,大量的能源消耗,公路越修越多造成的耕地减少等问题。

2、请你说说联合国徽章图案所表示的含义。

答:两枝橄榄枝托着地球,象征着和平。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开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结合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说一说吸毒对个人和家庭、社会有什么危害? 答:吸毒可以造成家破人亡,犯罪率上升,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

5、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你知道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吗?

答;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不仅指经济的增长,而且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既包括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又包括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6、六年的小学生活要结束了,你准备把什么留给母校呢?

上一篇:心理学定义总结下一篇:同甘共苦的造句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