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答案)

2024-10-2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答案)(精选8篇)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答案) 篇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

一、判断题

1.零件装配时仅需稍做修配和调整便能装配的性质称为互换性。(×)

2.完全互换性的装配效率一定高于不完全互换性。(×)

3.设计给定的尺寸称为基本尺寸。(√)4.零件是否合格首先要看它是否达到了基本尺寸,正好等于基本尺寸肯定是合格品。(×)

5.零件的尺寸公差可以为正、负和零。(×)

6.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件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以为正、负和零。(√)

7.孔的上偏差代号是ES,轴的上偏差代号是es。(√)

8.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9.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称为配合。(×)10.公差带中的零线通常表示基本尺寸。(√)11.间隙配合中,孔的实际尺寸总是大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

12.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共有18个标准公差等级。(×)

13.国家标准规定了基孔制和基轴制,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基轴制。(×)14.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5.在选基准制时,一般是优先采用基孔制。(√)

16.将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相互搭配,就可以得到每一基本尺寸的很多不同公差带。(√)

17.在同一尺寸段里,标准公差随公差等级的降低而增大。(√)

18.各级a~h的轴与H孔的配合必然是形成间隙配合。(√)

19.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是因为可以减少所用定值刀具、刀具的规格和数量。(√)20.在公差等级高于IT8级的配合中,孔与轴的公差等级必须相同。(×)

21.国标中规定极限与配合的标准温度是20℃。(√)

22.公差等级的选用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23.标注形位公差代号时,形位公差项目应符号应写入形位公差框内第二格。(×)24.标准规定,在图样中形位公差应采用代号标注,文字说明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25.形位公差就是限制零件的形状误差。(×)

26.检验形状误差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是形状公差。(×)27.位置公差可以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

28.被测要素遵守包容要求时,需加注M。(×)

29.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即为最小实体尺寸。(×)30.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即为为最小实体尺寸。(×)

31.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加工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32.表面粗糙度属于微观几何误差。(√)33.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数字越小,其工作性能就越差,寿命也越短。(×)

34.任何零件都要求表面粗糙度数字越小越好。(×)

35.零件表面越粗糙,耐磨性能越好。(×)

36.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37.标准规定确定表面粗糙度取样长度的数字时,在取样长度范围内,一般不少于5个以上的轮廓峰和轮廓谷。(√)

38.评定长度和取样长度之间的数值关系由被测表面的均匀性确定,一般情况下一个评定长度内取10个取样长度。(×)39.在Ra、Rz、Ry三个参数中,Ra能充分反映充分地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性。(√)40.标准推荐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就是因为其测量方法简单。(×)41.由于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三个,所以标注时在数字前必须注明相应的符号Ra、Rz、Ry。(×)

42.用比较法检验表面粗糙度时,为减少误差,在选择样板时,其材料、形状、加工方法、加工纹理方向等应尽可能与被测表面相同。(√)

43.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它的表面粗糙度数字越小。(×)44.量块、水平仪、百分表等都属于常用量仪。(×)

45.游标卡尺是由刀口形的内、外量爪和深度尺组成。(√)

46.游标卡尺的尺身每一格为1mm,游标共有50格,当两爪合拢时,游标的50格,正好与尺身的49格对齐,则该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为0.02 mm。(√)

47.读数值为0.02 mm的游标卡尺,尺身上50格的长度与游标上49格的长度相等。(×)48.读数值为0.02 mm的游标卡尺,尺身上的刻度间距比游标上的刻度间距大0.02 mm。(√)

49.游标卡尺的读数值有三种:0.1 mm、0.05 mm、0.02 mm。(√)50.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时,测力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大测量误差。(√)51.为了方便,可以用游标卡尺的量爪当做圆规等划线工具来使用。(×)

52.用游标卡尺测量孔径时,应轻轻摆动游标卡尺,以便找出最小值。(×)53.高度游标卡尺可用来测量零件的高度和角度。(×)

54.常用千分尺的分度值都是0.01 mm。(√)

55.千分尺是一种较精密量具,测量精度比游标卡尺高,而且比较灵敏,通常用来测量加工精度较高的工件。(√)56.为了保证千分尺不生锈,使用完毕后,应将其浸泡在润滑油或柴油里。(×)57.使用千分尺时,用等温方法将千分尺和被测件保持同温,这样可以减少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8.千分尺在测量中不一定要使用棘轮机构。(×)

59.不允许在千分尺的固定套筒和微分筒之间加入酒精、煤油、柴油、凡士林和润滑油。(√)

60.外径千分尺是用来测量孔径、槽深度的量具。(×)

61.螺纹千分尺用来测量螺纹大径。(×)

62.深度千分尺用于测量孔、槽深度及台阶的高度等尺寸,测量范围有0~50mm和25~100mm两种。(×)

63.内径千分尺的工作原理与外径千分尺相同,只是刻度上数字的顺序与外径千分尺相反。(√)

64.百分表的大指针转过1格,表示其测杆移动0.01mm,因而百分表的读数值为0.01 mm。(√)

65.百分表的测量头开始与被测表面接触时,只能轻微接触表面,以免产生过大的接触力,并保持足够的示值范围。(×)66.用百分表测量长度尺寸时,采用的是相对测量法。(√)

67.内径百分表和内径千分尺一样,可以从测量器具上直接读出被测尺寸的数值。(×)

68.杠杆百分表的体积小,测头的位移方向可以改变,因而其测量精度比普通百分表高。(×)

69.为了合理保养千分表、百分表等精密量仪,应在其测量杆上涂上防锈油。(×)70.直角尺主要用来测量90°的内角或外角。(√)

71.游标万能角度尺只能用来测量外角。(×)

72.游标万能角度尺可以测量0°~360的任意角度。(×)

73.百分表的示值范围最大是0~10 mm,因而百分表只能用来测量尺寸较小的工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答案) 篇2

关键词:新教材,减速器输出轴,重组,应用性,新国标

引言

众所周知,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传统教材一般分为12章, 各自独立。由于章节多, 且目前大多数学校课时又少, 若面面俱到, 就达不到重点章节突出的目的。根据目前各个学校的教学特点、市场人才的知识需求和生产一线的需要, 必须对传统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精简、整合与增设, 力求教材与生产实践相接轨。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传统的教科书已不能与时俱进。笔者以多年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经验, 编著了一本适应生产一线的教科书, 以填补中国高校这方面的空白。

合理分拆难点重组、整合章节

重组、整合的特点:将几何公差中公差原则的一些难点分拆, 将实体尺寸放在《极限与配合》中的尺寸部分, 将作用尺寸编入《技术测量基础》中的《光滑极限量规》内, 在公差原则前仅剩最大、最小实体实效状态这一个重点定义, 就达到了将传统教材的难点分散。新教材章节的变化是:《绪论》里利用一个减速器输出轴的典型工件, 贯穿全书的所有章节, 使“基于工作过程”真正落实到实处。《极限与配合》, 除了基本术语中“实体尺寸”外, 还将“尺寸链”并入该章的最后一节。《技术测量基础》中将“光滑极限量规”的专用量具并入其中。《普通结合件的互换性》为重组章节, 将轴承、单键与花键、圆锥、普通螺纹重组整合, 目的在于突出基础国家标准 (尺寸、几何、粗糙度) 。《典型零件的公差与测量》为新增加的实践应用章节, 其目的在于使读者学习完本教材后, 用生产实践中最常见的轴类工件 (减速器输出轴) 和箱体类工件 (减速器箱体) 的实例自测学习效果, 突出了本教科书的实用性。具体变动见下表

新教材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

鉴于最新的国家标准 (基础标准: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典型零件标准:光滑极限量规、圆柱齿轮公差) 已全部颁布。有必要将最新的国标编入新教材, 尤其是“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中的基础标准, 因为这些国标是机械制造业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新国标的主要变动内容是:《极限与配合》 (GB/T1800.1-2009, GB/T1800.4-2009) 替代 (GB/T1800.1~3-1997, GB/T1800.4-1999) , 主要的变化有:公称尺寸、上下极限偏差、上下极限尺寸等。《技术测量基础》中的《光滑极限量规》 (GB/T1957-2006) 替代 (GB/T1957-1981) , 其主要区别在:T1是量规的制造公差, Z1为量规的位置要素。《几何公差》 (GB/T1182-2008, GB/T4249-2009, GB/T16671-2009) 替代 (GB/T1182-1996, GB/T4249-1996, GB/T16671-1996) 。主要的变化有:方向公差、位置公差、基准符号、框格标注、公差原则的基本术语和定义等。《表面粗糙度》 (GB/T1031-2009, GB/T3505-2009, GB/T131-2006) 替代 (GB/T1031-1995, GB/T3505-2001, GB/T131-1993) 。其主要区别在:轮廓的最大高度Rz、以及lr、Ln, 纵坐标变为Z, 还有在标注方面的变化等。《圆柱齿轮公差》 (GB/T10095.1-2008, GB/T10095.2-2008) 替代 (GB/T10095.1-2001, GB/T10095.2-2001) 。主要的变化是:标准的简单化, 旧国标的17个项目被7个必须检测的项目 (Fp;Fpk;Fα;fpt;Fβ;Esn;Ebn) 所替代。

利用典型零件与生产实践接轨

新教材的特点是:利用综合实例减速器输出轴贯穿教材的每一章。绪论里首先出现减速器输出轴的图样, 该图纸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实践中, 因为它包括轴的材料、基础标准的注出公差与未注公差。《极限与配合》与该轴联系紧密, 从公称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实体尺寸到尺寸公差带的两要素、基准制以及尺寸的标注、配合、未注公差等都有该轴的信息。《测量技术基础》内通用量具卡尺和外径千分尺测量该轴的各种尺寸, 光滑极限量规的环规可以测量该轴的几个有包容要求的直径尺寸。《几何公差》的各种要素的要求以及公差原则中包容要求的合格性在该轴上都会体现, 几何形状要素与相关位置要素的几何公差框格在图样上都有标注。《表面粗糙度》是控制零件表面质量唯一国标, 该轴要求最高的地方, 也是与其他结合件配合面表面粗糙度的值都要求很严, 当然也有最新国标的其余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标注。

普通结合件与该轴的配合:滚动轴承内圈与该轴的两个轴颈配合;两个不同尺寸的普通平键与轴上的轴槽相配合;圆柱齿轮内孔与该轴的配合等。各种结合件都有各自的要求, 为使学生对零件互换性的要求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增加了第8章。利用生产一线常用的两个典型零件:减速器输出轴和减速器箱体。减速器输出轴两轴颈装上轴承可以与减速器箱体两边的孔相配合。分析它们的互换性要求以及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以达到与生产车间接轨的目的。其各章具体与该轴的关系详见下表。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有序地将传统教材重组、整合为新教材, 只要立足于教材的应用性, 用生产实践的观点去编著教材, 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将难点分拆, 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去替代旧国标, 用一个典型零件去贯穿整个教科书, 就能够使新教材与生产一线接轨, 使新教材满足与时俱进、与市场经济、与我国的制造业完成全面的对接。

参考文献

[1]杨好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二版) [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2]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极限与配合[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3]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几何公差[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答案) 篇3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如果不合理设计,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设计教学内容首先要摆脱教材的局限,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够用、适用”的原则,有些内容可以整合,有些不适用的内容可以删除。

国家级规划教材《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修订版)有十二章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需要70学时,但目前职业院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部分规定的学时数为50左右。如不科学组织教学,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锥度和角度、螺纹公差、齿轮精度6个学习模块,根据知识点又将学习模块分为若干小节。每个学习模块以“检测任务—相关知识—检测仪器—检测方案—检测实施—任务考评”为教学主线,检测任务选择一些企业的典型工作案例。如学习直线度公差时,将“检测车床导轨直线度误差并调试”作为该小节的检测任务。通过模式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直线度公差的知识,还学会了校对车床导轨水平的技能,体验了工厂现场的检测工作过程。

紧密衔接相关课程教学

本课程有“桥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与其它相关课程紧密衔接。在尺寸公差学习模块中,可以将减速器中的输出轴作为学习载体。因为前期学习《机械制图》时,已经安排了减速器测绘的实践环节,学生基本掌握了用游标卡尺测量输出轴的各段轴径,并对轴系零件的配合关系有初步的了解,这些可以作为学习该模块的基础,降低学习难度。同期开设有《机加工实习》课程,结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选择合适的加工工件,将《机加工实习》课程中的学生作品作为《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检测任务,使学生模拟从加工到产品验收的工作过程。如果验收合格,学生就会获得成就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实施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本课程具有综合应用性强的特点,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基础等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在本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PPT课件、模拟仿真软件、二维或三维动画演示,使得一些抽象的专业术语、定义等内容变得易懂难忘。在实训课教学中,多媒体尤为重要。每次实训课都需要教师为学生示范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而有的测量仪器较小,学生无法看清老师的操作过程和读数方法。更常见的是教师示范操作一台仪器时,学生围在仪器旁,一般只有靠近仪器的同学能够看清楚、听明白老师的讲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多媒体,例如介绍用万能卧室测长仪测量轴径的操作要领时,老师可以事先将操作步骤录像,再配上语音讲解,制作多媒体视频课件,通过视频或模拟仿真教学,让全班的学生都可以掌握操作步骤,能够实现实训操作的规范性。

任务驱动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每个教学模块均以“检测任务”导入,要求学生分组分析实际检测案例,确定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識点,提出相关问题,并讨论寻找答案。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现场教学法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中。例如讲解跳动公差时,可以将课堂搬到实训室,指导学生用偏摆检测仪测量轴的径向圆跳动、径向全跳动误差。学生边学习跳动公差带定义,边动手操作测量误差,能深刻理解跳动公差带的定义,并体会了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的联系与区别,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视化、具体化,便于学生掌握,同时又缩短教学学时,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与实训场所的一体化。

改革考核模式

传统的考核模式都是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做一份试卷。这种考核模式很难真实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少学生平时不学,仅靠考试周临时抱佛脚,也能通过考试,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与不学一样的心理。改革考核评价模式势在必行。

过程式考核模式为:每个学习模块总分为100分,按表1中的6个考核指标单独评分,学期末计算出6个学习模块的平均成绩即可(如下表)。

建立这种考核评价模式,是为了科学公正的考核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在改善学生学习态度、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强综合应用知识及实践归纳能力。教师可以动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实现“以评促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上一些经验,希望与大家共勉。

(作者单位: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总结分析 篇4

课程总结与分析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授课时间:2011年-2012年第一学期

学时安排:48学时

授课班级:机械11

学生人数:43

课程简介: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学习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学总结: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电工电子技术知识时,能联系有关的社会生活和专业技术知识,使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在专业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分析身边的电路、电机、手电筒等日常生活中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教会学生用电工电子技术的眼光分析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使他们体会电工电子技术不断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

课堂中做到精讲多练,通过不断地分组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疑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总结:

我所教授的是理工学院机械专业的学生,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但在上课的过程中他们都非常认真、恳学。我在教学中能联系有关的社会生活和专业技术知识,使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在专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每一节课都能掌握一些知识,每一次上课,都能够有所提高,并顺利完成教学计划。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把讲和练有机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把知识点和实际题目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到所学和所用的零距离。

改进措施:

1.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细化任务;引导学生明确探索的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答案) 篇5

试验一:长度尺寸的测量

思考题:

1.用比较仪能否进行绝对测量?

答:可以,在指示表上找到一个基准值,然后用量块叠加进行测量到这个点的真值,就可以进行实际测量。

2.测量时,量块是按等使用还是按级使用?

答:在测量时,量块对于作为基准进行长度尺寸传递,以及 高精度的测量,应当按等使用;而在一般测量时可按级使用,以简化计算。按等使用还能克服由于量块经常使用导致测量面质量下降而引起精度降低的缺陷。因此按等使用量块不仅精度高,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实验二:表面粗超度的测量 1.用光切显微镜能测Ra吗?

答:不可以。因为Ra为轮廓上各点至中线的纵坐标值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所以不能直接测量,而且中线的位置也不能通过观测确定。2.光切显微镜可用于测量哪些表面粗糙参数?

答:光切法显微镜以光切法测量和观察机械制造中零件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在不破坏表面的条件下,测出截面轮廓的微观平面度和沟槽宽度的实际尺寸;此外,还可测量表面上个别位置的加工痕迹和破损情况.现在市面上的只有上海产的9J,但它只能对外表面进行测定;如需对内表面进行测定,而又不破坏被测零件,则可用一块胶体把被测面模印下来,然后测量模印下来的胶体的表面 实验三: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 1.评定直线度误差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误差最小? 答:两端点连线法、最小二乘法、最小区域法 最小区域法的误差最小

2.直线度误差按什么方向计取?为什么?

答:直线度误差是指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变化量,反映了被测直线的不直程度; 直线度误差可分为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给定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和任意方向内的直线度误差。而在本实验中直线度误差为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计取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

直线上各点跳动或偏离此直线的程度。没有方向

实验四:平面度误差测量

1.评定平面度误差有哪几种方法?哪种方法评定的误差值最小?

测量学试题库(含答案) 篇6

2、我国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A.1954北京坐标系 B.1954年北京坐标系 C.1980西安坐标系 D.1980年西安坐标系

3、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C)的影响。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4、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需观测(D)个测回。

A.2 B.3 C.4 D.5

5、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D)。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

6、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B)。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7、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D)m。

A.26、31 B.27、32 C.29 D.30

8、高差与水平距离之(C)为坡度。A.和 B.差 C.比 D.积

9、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D)m.。A.-170.919 B.170.919 C.104.302 D.-104.302

10、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C)。A.轴,向东为正 B.轴,向东为正 C.轴,向北为正 D.轴,向北为正

11、在以(B)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A.5 B.10 C.15 D.20

12、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D)m。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13、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A)。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14、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式中 为(D)。A.温度 B.光从仪器到目标传播的时间 C.光速 D.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

15、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A)。

A.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C.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反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16、丈量一正方形的4条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cm,则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C)cm。A.0.5 B.2 C.4 D.8

17、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距离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C)。

A.6.8% B.1.5% C.-1.5% D.-6.8%

18、自动安平水准仪,(D)。

A.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 B.没有圆水准器 C.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 D.没有管水准器

19、A点的高斯坐标为 112240m,19343800m,则A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D)A 11带,66 B 11带,63 C 19带,117 D 19带,111 20、进行水准仪 角检验时,A,B两点相距80m,将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中间,测得高差 0.125m,将水准仪安置在距离B点2~3m的地方,测得的高差为 =0.186m,则水准仪的 角为(A)A 157″ B-157″ C 0.00076″ D –0.00076″

21、用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时,度盘与读数指标的关系是(C)A 水平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竖盘不动,读数指标转动; B 水平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竖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

C 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竖盘随望远镜转动,读数指标不动; D 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竖盘不动,读数指标转动。

22、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C)A 坐标增量闭合差 B 导线全长闭合差 C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3、用陀螺经纬仪测得 的真北方位角为 62°11′08″,计算得 点的子午线收敛角-0°48′14″,则 的坐标方位角(B)A 62°59′22″ B 61°22′54″ C 61°06′16″

24、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D)A 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B 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 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D 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25、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儿坐标系的区别是(B)。

A 与 轴互换,

38、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D)A.小一倍 B.小10倍 C.大一倍 D.大10倍

39、高斯投影属于(C)。

A 等面积投影 B 等距离投影 C 等角投影 D 等长度投影 40、产生视差的原因是(B)。

A 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 B 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C 前后视距不相等 D 目镜调焦不正确

41、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

52、竖直角(C)。

A 只能为正 B 只能为负 C 可为正,也可为负 D 不能为零

53、对某边观测4测回,观测中误差为±2cm,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B)。A ±0.5cm B ±1cm C ±4cm D ±2cm

54、普通水准测量,应在水准尺上读取(D)位数。A 5 B 3 C 2 D 4

55、水准尺向前或向后方向倾斜对水准测量读数造成的误差是(B)。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56、下列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C)。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57、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A 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B 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D 不能代替

58、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B)。

A 内圆弧的半径大 B 其灵敏度低 C 气泡整平困难 D 整平精度高

59、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B)。A 238°36′24″ B 301°23′36″ C 58°36′24″ D-58°36′24″ 60、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估读水准尺mm位的误差属于(A)。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61、水准仪的(B)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A 视准轴 B 圆水准器轴 C 十字丝横丝 D 管水准器轴 62、竖直角的最大值为(A)。

A 90° B.180° C.270° D.360°

63、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的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D)误差影响。A 视准轴 B 横轴 C 指标差 D 度盘分划 64、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要(A)DS3水准仪。A 高于 B 接近于 C 低于 D 等于

65、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盘左读数为101°23′36″,盘右读数为258°36′00″,则指标差为(B)。A 24″ B-12″ C-24″ D 12″

66、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B)。A 高于前尺点 B 低于前尺点 C 高于测站点 A 等于前尺点

67、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B)。

A 水准点 B 转点 C 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 D 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68、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A)。

A 看清十字丝 B 看清物像 C 消除视差

四、名词解释

1、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

2、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

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

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

6、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7、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8、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9、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

判断/

(1)测量成果的处理,距离与角度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高程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

()

(2)在10km为半径的圆范围内,平面图测量工作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

(3)在小区域进行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测量的影响较大,故应考虑。

()

(4)在小地区进行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

(5)地面上AB两点间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相同的。

()

(6)在测量工作中采用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南北方向为X轴,东西方向为Y轴,象限按反时针方向编号。

()

(7)高斯投影中,偏离中央子午线愈远变形愈大。

()

(8)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边缘子午线均是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

()

(9)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愈低,表示地物、地貌愈简略。

()

1.1.4单项选择题(1)大地水准面可定义为

(a)处处与重力方向相垂直的曲面;

(b)通过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的曲面;

(c)把水准面延伸包围整个地球的曲面;(d)地球大地的水准面。

(2)如果A、B两点的高差hAB为正,则说明

(a)A点比B点高;

(b)B点比A点高;

(c)hAB的符号不取决于A、B两点的高程,而取决首次假定。

(3)参考椭球面是

(a)就是总地球椭球体面,与大地水准面十分接近;

(b)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为各国处理测量数据而提出的统一的地球椭球面;

(c)各国为处理本国测量数据而采用与本国大地水准面十分接近的椭球体 面。

(4)高斯投影,其平面直角坐标系:

(a)X轴是赤道的投影,Y轴是投影带的中央经线;

(b)X轴是测区的中央经线,Y轴是垂直于X轴;

(c)X轴是投影带中央经线,Y轴是赤道;

(d)X轴是投影带中央经线,Y轴是赤道的投影

(5)大地体指的是

(a)F

(a)由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b)地球椭球体;(c)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

(6)所谓大比例尺,即:

(a)比例尺分母大,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大;

(b)比例尺分母小,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小;

(c)比例尺分毋小,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大。

1.2.3是非判断题

(1)√

(2)√

(3)×

(4)×

(5)√(6)×

(7)√(8)√(9)√ 1.2.4单项选择题

(1)(b)(2)(b)(3)(c)(4)(d)(5)(c)(6)(c)2.1试题

2.1.1名词解释题

(1)直线定线

(2)距离较差的相对误差

(3)定角测距

(4)定基线测距

2.1.3是非判断题

(1)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其数值愈小,表示地物、地貌愈简略。

()

(2)某钢尺经检定,其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长0.01m,现用此钢尺丈量10个尺段距离,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丈量结果将必比实际距离长了0.1m。

()

(3)脉冲式光电测距仪与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直接测定光脉冲在测线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得距离,而后者是通过测量调制光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移来求出距离,前者精度要低于后者()

(4)视距测量作业要求检验视距常数K,如果K不等于100,其较差超过1/1000,则需对测量成果加改正或按捡定后的实际K值进行计算。

()

2.1.4单项选择题

(1)斜坡上丈量距离要加倾斜改正,其改正数符号

(a)恒为负;

(b)恒为正;

(c)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d)根据高差符号来决定。

(2)由于直线定线不准确,造成丈量偏离直线方向,其结果使距离

(a)偏大;

(b)偏小;

(c)无一定的规律;

(d)忽大忽小相互抵消结果无影响。

(3)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测距公式中的所谓“光尺”是指

(a)f;

(b)f/2;

(c)λ;

(d)λ/2。

(4)某钢尺名义长30m,经检定实际长度为29.995m,用此钢尺丈量10段,其结果是

(a)使距离长了0.05m

(b)使距离短了0.05m

(c)使距离长了0.5m

(d)使距离短了0.5m

2.2试题解答

2.2.1名词解释题

(1)在已知两点之间或在它们延长线上定出若干点,以便丈量距离。

(2)往返丈量距离之差与其距离平均值的比值。

(3)定角测距也称定角视距,上下丝之间距固定,其对应角度也固定,通过观测标尺上下丝的间距而测定距离。

(4)通过观测目标点上竖立标尺的固定长度或横置的横基线尺,前者测定垂直方向视差角,后者观测水

平方向视差角,通过计算而求得距离。

2.2.3是非判断题

(1)×(2)×(3)√(4)√ 2.2.4单项选择题

(1)(a)(2)(a)(3)(d)

(4)(a)

(5)赤道

北极 3.2.3是非判断题

(1)√

(2)√

(3)× 3.2.4单项选择题

(1)(d)(2)(b)(3)(a)(4)(d)(5)(c)4.1.1名词解释题

(1)视准轴

(2)水准管轴

(3)圆水准器轴(4)水准管分划值(5)水准仪的仪器高程 4.1.3是非判断题

(1)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主条件。()

(2)通过圆水准器的零点,作内表面圆弧的纵切线称圆水准器轴线。

()

(3)望远镜对光透镜的作用是使目标能成象在十字丝平面上。

()

(4)通过水准管零点所作圆弧纵切线称水准管轴。

()

(5)水准测量中观测误差可通过前、后视距离等远来消除。

()

(6)在一个测站水准测量过程中,如果读完后视水准尺后,转到前视水准尺时,发现圆气泡不居中,此时可以稍为调节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接着再调微倾螺旋,使水准管器泡符合,最后读取前视读数。

()

(7)水准管圆弧半径R愈大,则水准管分划值愈大,整平精度愈低。

()

4.1.4单项选择题

(1)水准测量时,如用双面水准尺,观测程序采用“后-前-前-后”,其目的主要是消除

(a)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b)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误差的影响;

(c)水准尺下沉误差的影响;

(d)水准尺刻划误差的影响。

(2)水准测量过程中,当精平后,望远镜由后视转到前视时,有时会发现符合水准气泡偏歪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a)圆水准器未检定好;

(b)竖轴与轴套之间油脂不适量等因素造成的;

(c)圆水准器整平精度低;

(d)兼有(b)、(c)两种原因。

(3)在一条水准路线上采用往返观测,可以消除

(a)水准尺未竖直的误差;

(b)仪器升沉的误差;

(c)水准尺升沉的误差;

(d)两根水准尺零点不准确的误差。

(4)水准仪安置在与前后水准尺大约等距之处观测,其目的是

(a)消除望远镜调焦引起误差;

(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

(c)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

(d)包含(b)与(c)两项的内容。

(5)双面水准尺的黑面是从零开始注记,而红面起始刻划

(a)两根都是从4687开始;

(b)两根都是从4787开始;

(c)一根从468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

(d)一根从467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

(6)水准测量时,长水准管气泡居中是说明

(a)视准轴水平,且与仪器竖轴垂直;

(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平行;

(c)视准轴水平;

(d)视准轴与圆水准器轴垂直。

(7)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结构可知,当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便可达到

(a)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b)获取望远镜视准轴水平时的读数;

(c)通过补偿器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8)水准测量记录表中,如果∑h=∑a-∑b, 则说明下列一项是正确的。

(a)记录;

(b)计算;

(c)观测。

(9)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指的是

(a)水准仪所安置的位置;

(b)水准尺的立尺点;

(c)为传递高程所选的立尺点;

(d)水准路线的转弯点。

4.2.1 名词解释题

(1)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2)通过水准管中点纵向圆弧的切线。

(3)通过水准管零点与水准器球心所作的直线。(4)水准管相邻两个分划间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5)水准仪视准轴至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4.2.3 是非判断题

(1)√

(2)×(3)√

(4)√(5)×(6)×(7)× 4.2.4 单项选择题

(1)(a)(2)(d)(3)(c)(4)(d)(5)(c)(6)(c)(7)(b)(8)(b)(9)(c)5.1.1名词解释题

(1)水平角(2)竖直角(3)经纬仪竖轴(4)经纬仪横轴

5.1.3是非判断题

(1)当经纬仪各轴间具有正确的几何关系时,观测同一方向内不同高度目标时,水平度盘的读数是一样的。

()

(2)经纬仪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的距离有关,距离愈大,影响愈大,但与水平角的大小无关。

()

(3)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距离有关,距离愈短,影响愈大,且与观测的水平角度大小有关。

()

(4)用经纬仪瞄准同一竖面内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在竖盘上的读数差就是竖直角。

()

(5)竖直角观测中,竖盘指标差对同一目标盘左、盘右两半测回竖直角影响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

(6)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间所夹的水平角,就是过该两方向线所作两竖直面间的两面角。

()

(7)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水平角观测,当方向数多于三个时,每半测回均应为

零。

()

(8)使用光学对中器或垂球进行对中时,均要求经纬仪竖轴必需竖直。

()

(9)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可以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

(10)望远镜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十字丝交点位置不正确所

造成。

()

5.1.4单项选择题

(1)经纬仪视准轴检校的目的是: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b)使十字丝纵丝垂直横轴;

(c)使视准轴垂直仪器竖轴;

(d)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2)经纬仪十字丝环检校的目的是

(a)使纵丝铅垂;

(b)使横丝水平;

(c)使纵丝垂直于视准轴;

(d)使纵丝垂直于横轴。

(3)经纬仪望远镜、竖盘和竖盘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a)望远镜转动,指标也跟着动,竖盘不动;(b)望远镜转动,竖盘跟着动,指标不动;

(c)望远镜转动,竖盘与指标都跟着动;

(d)望远镜转动,竖盘与指标都不动。

(4)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水平方向某一目标所得的读数差,理论上应为180°,如果每次读数差不为

180°,且为常数,其原因主要是

(a)横轴误差大;

(b)视准轴误差大;

(c)度盘带动误差;

(d)竖盘指标差大。

(5)水平角观测时,为了克服微动螺旋弹簧疲劳迟滞现象,观测时应采用

(a)照准部始终向一个方向旋转;

(b)微动螺旋使用中间部分;

(c)每次转动微动螺旋最后以旋进结束;

(d)照准部要匀速旋转。

(6)产生经纬仪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主要原因是

(a)横轴位置安置不正确;

(b)十字丝环左右位置安装不正确;

(c)物镜光心位置不正确;

(d)十字丝环上下位置安装不正确。

(7)存在横轴误差时,对水平角测量的影响是

(a)当视线水平时,对测水平角影响最大;

(b)随目标竖角的增大,横轴误差影响逐渐减小;

(c)随目标竖角增大,横轴误差影响逐渐增大。

(8)经纬仪在测站上安置是先对中后整平,通过对中达到

(a)水平度盘中心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

(b)仪器中心螺旋的中心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

(c)仪器基座中心线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

(9)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要求变换度盘位置,其目的是

(a)改变起始方向的度盘度数;

(b)减小度盘偏心差的影响;

(c)便于检查观测的粗差;

(d)减弱度盘刻划误差的影响。

(10)观测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观测方法,不能消除:

(a)横轴误差对读数的影响;

(b)视准轴误差对读数的影响;

(c)竖轴倾斜对读数的影响。

5.2.1名词解释题

(1)测站与两个观测目标所组成二面角。

(2)观测目标的视线与水平线所夹的角度。

(3)照准部旋转中心的轴线。

(4)通过经纬仪望远镜旋轴的直线。

5.2.3是非判断题

(1)√

(2)×

(3)×

(4)×

(5)√

(6)√(7)√

(8)√(9)×

(10)√ 5.2.4单项选择题

(1)(a)(2)(d)(3)(b)(4)(b)(5)(c)(6)(b)(7)(c)(8)(a)(9)(d)(10)(c)7.1试题

7.1.1名词解释题

(1)三角测量(2)图根点(3)图根控制测量(4)大地点

(5)导线

(6)导线测量

(7)坐标增量闭合差

(8)三角高程测量(9)高程闭合差(10)两差改正

7.1.3是非判断题

(1)测角前方交会点的精度与测角误差大小有关,与未知点相对于已知点的位置无关。

()

(2)线型锁观测时,可以不观测连接角,仅观测三角形内角。

()

(3)独立的闭合导线测量,平差计算求得的坐标增量闭合差f,其大小与导线起始边方位角测量误差、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测角误差均有关。

()

(4)三种导线测量的形式,即闭合导线、附合导线与支导线,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即用同等精度的仪器和相同的观测法)进行观测,采用闭合导线的形式,测量结果最为可靠。

()

(5)所谓经纬仪导线,其特点是因为采用经纬仪进行观测。

()

(6)对于附合导线要用经纬仪测量连接角,以便推算各边的方位角。对于独立的导线,为了推算各边的方位角,用罗盘仪测量起始边的方位角也是可以的。

()

(7)四等水准测量是国家最低等级的高程控制测量,规范规定∶采用仪器不低于S3级,视距长度不大于100米,前后视距差不大于3米,红黑面读数差不大于3毫米。

()

(8)三角高程测量常与三角测量配合进行,因为三角高程测量计算时所需的边长,是靠三角测量的方法获得的。

()

7.1.4单项选择题

(1)计算导线边往返高差平均值时,按下法计算:

(a)往测高差减返测高差除以2;

(b)往返测高差绝对值取平均;

(c)往返测高差绝对值取平均,附以返测高差的符号;

(d)往返高差之和取平均。

(2)附合导线当观测右角时,导线角度闭合差分配的原则是:

(a)与角度闭合差同符号,按实际观测角度数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

(b)与角度闭合差符号相反,按实际观测角度数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

(c)与角度闭合差同符号,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时,不考虑两个连接角。

(3)后方交会定点选点时,避免点位落在危险圆上,可采取措施是:

(a)计算交会角α、β和已知点的固定角Υ之和不要接近180°;

(b)在地形图上标出三个已知点及待定点; 查看是否在一个圆上或附近。

(c)在待定点上增加观测

水平距,按三角学的原理,便可求得测站与目标的高差。

(9)测量得高差总和不等于理论值或不等于所附合的两已知点的高程之差。

(10)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对高差进行的改正。

7.2.3是非判断题

(1)×(2)√(3)×(4)×

(5)×

(6)√

(7)×(8)√ 7.2.4单项选择题

(1)(a)(2)(a)(3)(b)

(4)(a)(5)(d)

单项选择题

测量学基础知识(1-86题)

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C.高差

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 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A.水平面;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

4.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A.; B.; C.5.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 B.276° C.6°

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闭合差

7.坐标方位角是以()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8.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A.斜线距离; B.水平距离;

C.折线距离

9.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其相对误差为()

A.K=1/3100;

B.K=1/3200;

C.K=

10.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A.方向;

B.高程; C.距离

11.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A.切线; B.法线; C.垂线

12.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 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处。

A.靠近前尺;

B.两尺中间; C.靠近后尺

13.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仪器校正不完善B.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 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14.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

B.与高差的大小;C.与距离或测站数

15.附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A.=;

B.=;C.=-()

16.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A.高于前尺点;

B.低于前尺点;C.高于侧站点

17.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

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

18.视准轴是指()的连线。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B.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C.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19.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的符号为准。

A.往测高差;

B.返测高差;C.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

20.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B点比A点()

A.高; B.低;

C.等高

21.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是()使视线水平。

A.用安平补偿器代替管水准仪;

B.用安平补偿器代替圆水准器;

C.用安平补偿器和管水准器。

22.在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时,某一测段按测站数计算每站高差改正数的公式为()

A.B.C.23.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

24.从观察窗中看到符合水准气泡影象错动间距较大时,需()使符合水准气泡影象符合。

A.转动微倾螺旋;

B.转动微动螺旋;

C.转动三个螺旋

25.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看清十字丝;

B.看清远处目标;

C.消除视差。

26.消除视差的方法是()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27.转动三个脚螺旋使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A.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B.提供一条水平视线; C.使仪器竖轴平行于圆水准轴

28.水准仪安置符合棱镜的目的是()

A.易于观察气泡的居中情况

B.提高管气泡居中的精度

C.保护管水准气泡

29.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

B.与望远镜相对运动; C.不动

30.当经纬仪竖轴与目标点在同一竖面时,不同高度的水平度盘读数()

A.相等;

B.不相等; C.有时不相等

31.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B.使横轴垂直于竖轴; 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32.采用盘左、盘右的水平角观测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A.对中;

B.十字丝的竖丝不铅垂;

C.33.用回测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在此情况下应()。

A.继续观测下半测回;

B.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C.整平后全部重测

34.在经纬仪照准部的水准管检校过程中,大致整平后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把气泡居中,当照

准部旋转180°后,气泡偏离零点,说明()。

A.水准管不平行于横轴; B.仪器竖轴不垂直于横轴; C.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35.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误差的影响。

A.对中;

B.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C.指标差

36.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A.对中;

B.照准;

B.目标偏离中心

37.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若右方目标的方向值 小于左方目标的方向值 时,水平角 的计算方法是()

A.=-;

B.= ;

C.=

38.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的夹角。

A.这两条直线的实际; B.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 C.这两条直线在同一竖直上的投影

39.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A.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

B.水准管气泡居中; C.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40.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

为75°10′24″,则此目标的竖角为()

A.57º10′24″

B.-14º49′36″

C.14º49′36″

41.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大致置平,使其竖盘读数在0°左右,望远镜物镜端抬高时读数减少,其盘左的竖直角公式()

A.=90º-L;

B.=0º-L或 =360º-L;

C.42.竖直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A.使度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B.使竖盘处于铅垂位置; C.使竖盘指标指向90°

43.若经纬仪的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在观测水平角时,其盘左盘的误差影响是()

A.大小相等;

B.大小相等,符号相同;

C.大小不等,符号相同

44.测定一点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置,则所测竖直角()

A.相同;

B.不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5.在等精度观测的条件下,正方形一条边a的观测中误差为m,则正方形的周长(S=4a)中的误差为()

A.m;

B.2m;

C.4m

46.丈量某长方形的长为α=20,宽为b=15,它们的丈量精度()

A相同;

B.不同; C.不能进行比较

47.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A.中误差;

B.允许误差;

C.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48.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相对误差;

B.中误差;

C.往返误差

49.下列误差中()为偶然误差

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

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

C.水准管轴不平行与视准轴的误差

50.若一个测站高差的中误差为,单程为n个测站的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A.;

B.C.51.在相同的观条件下,对某一目标进行n个测站的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A.;

B.;

C.52.对三角形进行5次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4″;-3″;+1″;-2″;+6″,则该组观测值的精度()

A.不相等;

B.相等;

C.最高为+1″

53.经纬仪对中误差属()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中误差

54.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中误差

55.一条直线分两段丈量,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 和,该直线丈量的中误差为()

A.;

B.;

C.56.一条附和水准路线共设n站,若每站水准测量中误差为m,则该路线水准测量中误差为()

A.;

B.;

C.57.某基线丈量若干次计算得到平均长为540m,平均值之中误差为 0.05m,则该基线的相对误差为()

A.0.0000925;

B.1/11000;

C.1/10000

58.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

A.100m 0.025m;

B.200m 0.040m;

C.150m 0.035m

59.对某量进行n次观测,若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A.;

B.m/n;

C.m/

60.某直线段AB的坐标方位角为230º,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A.B.C.61.小三角锁近似平差主要考虑()

A.测角误差;

B.基线误差; C.起始边方位角的误差

62.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

A.归零差;

B.测回差;

C.互差

63.四等水准测量中,黑面高差减红面高差 0.1m应不超过()

A.2mm

B.3mm;

C.5mm

64.用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公式是()

A.B.;

C.65.在两端有基线的小三角锁基线闭合差的计算中,传距角、是用()

A.实测角值

B.经过

A.高程之差; B.平距; C.间距

75.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

A.D= ;

B.D=

C.D=

76.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来判断。

A.助曲线;

B.首曲线;

C.高程注记

77.在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2m的地形图上,如果按照指定坡度 %,从坡脚A到坡顶B来选择路线,其通过相邻等高线时在图上的长度为()

A.10mm;

B.20mm

C.25mm

78.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之比,再乘以100%。

A.高差与其平距;

B.高差与其斜距;

C.平距与其斜距

79视距测量时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的方法。

A 距离和高差;

B 水平距离和高差。

C 距离和高程

80.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

A平距大则坡度小;

B平距大则坡度大,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

81.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b,测图比例尺为:M,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关系为()

A.B与M无关

B.b与M成正比;

C.b与M成反比

82.在地形图上表示的方法是用()

A.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和地物注记

B.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

C.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83.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A.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

B.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

C.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

84.在地形测量中,大小平板仪对中容许误差为()

A.25mm;

B.3mm

C.0.05×M mm(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85.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A.15m;

B.20m;

C.30m

86.在进行大(小)平板仪定向时,直线定向时所用图上的直线长度有关,定向多用的直线愈短,定向精度()。

A.愈精确;

B.愈差;

C.不变

测量学试题-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测量学基础知识(1-86题)

1.B 2.C 3.B 4.C 5.C 6.B 7.C 8.B 9.A 10.B 11.B 12.B 13.B

14.C 15.C 16.B 17.A 18.C 19.A 20.B 21.A

22.C 23.A 24.A 25.A 26.C 27.A 28.B 29.A 30.A 31.A 32.C

33.C 34.C 35.C 36.C 37.C 38.B 39.A 40.C 41.B

42.A 43.A 44.B 45.C 46.A 47.A 48.A 49.A 50.B 51.B 52.B

53.A 54.B 55.C 56.A 57.C 58.B 59.C 60.C 61.A

62.A 63.C 64.C 65.C 66.C 67.A 68.A 69.C 70.A 71.B 72.C

73.C 74.A 75.C 96.C 77.B 78.A 79.B 80.A 81.B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答案) 篇7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主要讲述轴孔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 几何公差及检测,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光滑工件尺寸检测和量规设计, 零件典型表面的公差配合与检测等内容。该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 涉及到数学、物理、机械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具有知识点分散、教学内容多、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 传统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多以课堂讲授法为主并辅以少量的教学实验, 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率低, 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针对该课程特点及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提出了几点改进方案。

1 更新教学内容, 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随着机械、信息和网络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新标准的颁布和新技术的引进促使《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同时为了和后续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夹具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更好地衔接, 课题组对《互换性和技术测量》课程中的基本内容进行优化和提炼。为了适应教学内容的更新,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注意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避开其缺点, 课题组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使用非常谨慎, 经过课题组多次讨论, 确定在基本偏差、作用尺寸、粗糙度和光滑极限量规设计等必须使用多媒体的地方使用多媒体以方便讲解, 同时我们还用适当的板书教学来强调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增加教学的条理性, 近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板书的有机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优选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多以讲授法为主,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我们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以提高教学效果。首先,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 我们在讲授完一个知识点后, 会针对所讲授的内容提出相关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讲授互换性的概念时会在课堂上做一个小实验, 一个螺母和三个基本尺寸相同的螺栓, 只有一个能拧进去, 另外两个一个拧不进去, 一个拧进去后间隙太大容易脱落,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引发学生思考, 并引导他们逐步深入, 从而引出互换性的概念和实现互换性的条件。另外,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大量的案例教学,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案例包含的精度设计知识点。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开展讨论, 说出个人见解, 深化问题解决途径。以下为教学过程中选用的精度设计案例实例:

在汽车发动机中, 铝合金活塞与钢制气缸内壁配合, 作高速往复运动, 基本尺寸为φ150mm, 要求工作间隙在0.1~0.3mm, 气缸工作温度tD=110℃, 气缸的线膨胀系数为αD=12×10-6/℃, 活塞工作温度td=℃, 活塞材料的线膨胀系数αd=24×10-6/℃, 试确定活塞与气缸常温下装配式的间隙变动范围, 并选择适当的配合。

案例二:图所示为钻模的一部分。钻模板4上装有固定衬套2, 快换钻套1与固定衬套配合, 在工作中要求快换钻套1能迅速更换。在压紧螺钉3松开 (不必取下) 的情况下, 当快换钻套1以其铣成的缺边A对正压紧螺钉3时, 可以直接进行装卸;当快换钻套1的台阶面B旋至螺钉3的下端面时, 拧紧螺钉3, 快换钻套1就被固定, 防止了它的轴向窜动和周向转动。若用如图a) 所示钻模来加工工件上的φ12mm孔, 试选择固定衬套2与钻模板4、快换钻套1与固定衬套2以及快换钻套1的内孔与钻头之间的配合 (基本尺寸见图) 。

通过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3 有效利用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和生产实践两个部分, 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 实验课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 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 使用测了仪器对几何参数进行测量, 并对测量数据处理, 进而判断产品合格性, 通过实验教学巩固有关理论知识, 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们尽量将实验教学安排在相关章节讲授之后, 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实验课时, 实验内容包括尺寸误差的测量、形位误差的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螺纹参数的测量和齿轮参数的测量等。除此之外, 我们还设计了产品质量检验设计综合性实验, 由学生自行设计零件并绘制图纸, 根据实际条件, 制定加工工艺, 选择加工设备, 加工出零件;选择测量仪器, 对零件进行检验, 看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即判断零件的合格性。另外我们还采用完全开放式实验教学, 学生学习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后, 如果在平时的学习或生活中如果发现一些问题或想到一些创新的实验方案, 只需在试验室管理老师处登记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到实验室直接做实验, 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又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 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液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我们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与学校附属工厂、淮南凯胜重工和淮南长壁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合作, 在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后就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生产实践实习, 指导学生分析产品设计原理、生产工艺和测量技术,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以致用。

4 结束语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更新, 因此只有不断的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才能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效果, 培养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教学改革需要相关教学工作者长期、不断的探索和总结, 才能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教学方法不断完善, 教学手段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哲波.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6.

[2]胡凤兰, 程玉兰, 董丽君.应用型本科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13, 23:86-88.

[3]李旻.案例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的应用装备制造技术[J].2013, 8:202-204.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答案) 篇8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作为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各个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牵涉面广,涵盖内容多,知识体系涉及到现代高新技术及学科前沿。我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及车辆工程等专业基本上在大二的下学期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一年级的大学英课程已经结束),如果本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效果好,不仅使学生获得该课程本身的精髓,还能提高英语阅读及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为后续专业课双语教学打下基础。但是若教学效果不好,则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并且使他们对双语教学及英文资料产生畏惧。所以在进行双语教学时我校首先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将该课程设为双语教学课程试点,力图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运用能力[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我校安排的是32节理论学时加8学时的实验课,理论课上课时采用双语教学,大部分同学都对新鲜事物很好奇,最开始的2学时基本上是专门讲解专业词汇,同学们由好奇到了解,在后面的讲授中由采用30%的英语到采用50%的英语,最后过渡到70%的英语讲授,循序渐进,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能紧跟老师的步伐。通过一个学期32节理论课的双语教学,学生不仅会认、听专业词汇,而且在后面的实验教学环节时会说出大部分的专业词汇[2]。由此可见双语促进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一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感觉有难度

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一般在大二下学期开课,学生刚刚结束公共基础课(数学、物理等)的学习,准备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过渡,接触许多全新的概念和内容,学生感觉学习起来难度很大。(2)学生本身英语水平有限,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没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由于学生的听说能力相比读写能力有一定的差距,而双语教学需要的恰恰是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3)开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双语课时,学生还未接触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我们的专业英语是在大四的上学期才开设),很多专业词汇都不懂,也造成其听说水平不高。鉴于以上因素,少部分学生不愿上双语课,个别的甚至会排斥双语教学。

2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双语教学需要教师一方面拥有丰富的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应具备相当高的英文水平。目前我校的专业课教师基本上虽然都是工学博士毕业,但由于中国的教育模式决定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欠佳。因此,教师备课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英语词汇及语法上,小部分精力才用到专业知识的更新上,造成专业知识和英语的错位,可能导致双语教学变成简单的英文翻译课或是专业英语课,势必会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3教材缺乏

双语教学一般选用英文原版教材会更加原汁原味,但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我们设置的是32学时,一直选不到合适的英文教材,于是选用的是中国质检出版社的第三届机械工业部优秀教材,这样势必还要教师翻译专业词汇及组织语言表达,除此之外,在讲解具体的知识点如第一章孔与轴的极限配合(Limits and Fits)时,要讲清楚三种配合即间隙配合(clearance fit)、过盈配合(interference fit)、过渡配合(transition fit)需要动态地演示三种配合并以英文解释,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再比如在讲解配合制(fit system)是基孔制配合(hole-basis system of fits)还是基轴制配合(shaft-basis system of fits)时,还要配合实物模型操作讲解,因为用的是中文教材,所以很多教案都要教师花费很大的精力。

二双语教学对策

要确保双语教学能取得双赢,即专业基础与英语水平双丰收,避免专业知识没学好,甚至专业知识和英语都没学好的局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师方面

明确认识:实施双语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动员,做好双语教学的宣传工作,使学生明确双语教学目的,从思想上先接受机械工程学双语教学。此外,高校也应重视双语教学,为双语教学环节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双语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课时津贴、奖励等政策。

合适教材:要想双语教学效果好,一本好的教材是前提。一般会选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建议在此教材基础上适当补充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内部讲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既能保证英文教材的“原汁原味”,又能反映学科前沿动态。同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整理一些相关教学资料发给学生,如电子教案、最新案例、学科前沿知识等,还可以建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双语课程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教学模式:一般来讲,双语教学模式有3种形式:(1)教师讲授以汉语为主,穿插使用一些常规的英语课堂用语。(2)教师以英语讲解为主,对较难的专业知识辅以汉语解释和说明。(3)教师全部用英语讲授,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并且用英文完成作业[3-4]。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条件和教学内容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讲授模式,如难度小的用英文讲解,难度大的用中文讲解,难度适中的用半中文和半英文讲解,要讲究实效,要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原始板书讲授的基础上,可以引进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利用动画、最新图片、视频短片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做到图文并茂,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授的知识和原理。比如基孔制配合(hole-basis system of fits)和基轴制配合(shaft-basis system of fits)等学生认为比较枯燥的知识,利用图片展示和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

师资提高:大力引进学科能力强、英语水平高的复合型教师,壮大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有计划地将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课教师分批次进行培训,作为未来开展双语教学的师资积累。高校还可以组织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进行短期或中长期的学习,旁听国外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亲身体验英语讲授课程的细节、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组织专业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进行旁听学习;聘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组织学校教师观摩学习。endprint

2学生方面

课前预习:每次课后由老师布置下次课的相关词汇,让学生预习下次课的相关词汇,也告诉学生下节课的授课内容,如在讲第四章表面粗糙度之前,预先布置下一节中将涉及到的有关词汇有:Surface Texture(表面结构)、surface imperfection(表面缺陷)、surface profile (表面轮廓)、primary profile (原始轮廓)、roughness profile (粗糙度轮廓)、waviness profile (波纹度轮廓)、sampling length (取样长度)、evaluation length (评定长度)、mean line (中线)、mean width of the profile elements(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等[4]。让学生提前预习和熟悉这些命令,这样课堂教学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后巩固:为了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英语接受及消化能力,在每次课后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用英文来完成,可以巩固教学效果。此外。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建立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开展外语文化周活动等,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外学习中,应增加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和专业论文的阅读,通过大量阅读英文文献,熟悉科技英语文法的特点,为双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双语课程的开展受到专业性质的制约,高校要合理设置双语课程,为了实现双语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充实师资力量,选用合适的英文教材,创建良好的外语环境与学习环境,采取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才能发挥双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静.高校理工科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2013.36(1):43-44.

[2]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2007,30(1): 65-72.

[3]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1):10-13.

上一篇:学生全面发展工作计划下一篇:高中军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