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互换作文

2024-10-07

角色互换作文(共13篇)

角色互换作文 篇1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在母亲节的前一天晚上,我跟妈妈说:“妈妈,明天我们两个的角色互换一下吧?”妈妈说:“好啊,不过明天你前往不要累趴下哦!”我笑着说:“不会这么累吧!”妈妈又说:“那可不一定哦!”于是,妈妈对我笑了笑就回房睡觉了,我也回了房。

母亲节那天的早上,我刚刚起床,不一会儿女儿也起床了。我走过去对女儿说:“女儿,快刷牙洗脸吧。”女儿听后马上就去刷牙了。我去厨房里把饭盛好,等女儿来了一起吃,当我们吃完饭后,我又刷了锅。刷完过后,又要去帮女儿洗衣服,女儿的衣服挺多的,从七点多一直洗到了九点多。不光是这样,洗完后还要上楼包饺子。我把饺子皮杆好,杆好后,还要自己一个人去包。包完后,又要把包好的饺子往锅里下,等饺子下好了,女儿也饿了。吃完饭后,我又刷了锅,并且还把家里打扫了一遍。而女儿呢,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电视,好像舒服极了!

唉,这一上午,把我累得躺在床上都不想动了。我想:原来做妈妈这么累啊,我现在只是做了一个上午的妈妈,而妈妈每天要做上一天,那到底有多累啊!妈妈为我这么辛苦的劳累着,今天我一定要让他轻松一下,让她过一个快乐的母亲节,好好的称现在报答一下妈妈!

今后,在妈妈上班的时候,我会帮她打理家务,减轻她的压力;有时还要在她下班的时候,帮她按摩按摩,让她把工作的事,全部抛在脑后,没有工作的烦恼,在我的按摩下,悄悄的入睡。

妈妈,母亲节快乐!祝您永远的开心幸福!

角色互换作文 篇2

那么我们如何能让学生在心底里牢记这些知识点呢?正如上面所说,一遍接一遍地讲并不一定能起到效果。而测验则是我们惯用的办法,“吃一堑,长一智”,在测验丢分的地方,学生才会牢记它,然而这种做法就像是亡羊补牢,我们要不断地填补缺口。如果补得好,在高考来临之前,我们还能拴住一些“羊”;如果补得不好,将失去所有的“羊”。与其这样修修补补,为什么不想办法在开始就筑起一道坚固的“牢”呢?就算还有缺口,在这道“牢”的基础上修补起来也要容易得多。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也许是筑起这道“牢”最有效的方法。

在这里我就要提一个问题:什么人学得最牢,为什么?答案当然是老师学得最牢,因为老师是有目的地在学,老师肩负着对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学生讲授这些知识的重任。如果老师不先学好这些知识,就更不可能指望学生能很好地掌握了。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也让学生来当一回老师呢?安排好时间、内容,让学生去主动地备一堂课,讲一堂课,也许能收到奇效。有些老师肯定会说,这样的方法行不通,学生没有经验,让学生去讲,这堂课很可能无法进行下去。让学生去讲,当然我们不能指望一次就博得满堂彩,我们在乎的是学生能体会这样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只要我们事先做好一定的安排,这就是一种十分值得尝试的手段。我认为这种做法有很多好处。

(一)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讲述,老师倾听,我们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哪些知识学生掌握了,哪些还没掌握;哪些是应该重点掌握的学生却只是一笔带过,哪些只应该简单了解学生却长篇赘叙。我们都能很清楚地了解,而这样的了解比我们通过提问和测验所了解的信息要准确得多,毕竟我们所提的问题和所出的试题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从学生嘴里讲出来的内容则是他们掌握知识情况的真实反映。

(二)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给学生布置讲课的任务,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讲授这节课,学生能感受到几十个同学的期待,带着这种良性的压力,主动弄清楚这些知识点,不懂的地方则会主动查阅资料和向他人讨教。通过这样的角色转换,学生能以教师的心态主动地学习知识,而这种自主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正是学生最需要的。

(三)让学生体会教学过程,懂得珍惜他人劳动。

某一个知识点,之所以教师教授好几遍学生都无法掌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不能体会教师备一节课的辛苦,没有用心聆听。去当一回老师,去体会一下教学过程的辛苦,学生才能了解教师的不易,才能体会知识得来的不易,学会去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人格的培养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增强师生间的沟通和思考。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一节课讲完之后学生肯定会有很多的疑问,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敢于去问问题。主要是出于两个顾虑:一是怕,怕问出来老师会说自己没认真听(当然这种顾虑并不应该有,因为没有老师会去责怪勇于问问题的学生的);二是观望,认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总会有其他的同学替自己去问的。如果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来讲这节课,那其他的学生就不会再有太多的顾虑,因为学生之间彼此是很熟悉的,有什么话也敢说。这样做既刺激了学生提出疑问的热情,又促使了讲课的同学努力去思考解答问题,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交流。当然,教师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帮助解答,也可以自己提出一些很重要又不至于难倒学生的问题,以鼓励学生,提高情绪。

(五)锻炼演讲能力,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高考既是对一个学生知识水平的检验,又是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检验。许多成绩优秀的同学,往往会由于考试时的过度紧张而栽在高考上。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平时太过于自我封闭,读死书,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如果我们平时能注意加强学生心理承受力的训练,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此让学生走上讲台,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演讲能力和语言、思想组织能力的机会。只要有过这样的经历,学生就会明白,其实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不是一件难事,不过如此而已。那么在面对高考试卷和考官的时候也一样不会紧张,更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六)教师的自我检验。

能否让学生上好这节课,既是对学生知识水平的一次检验,又是对教师自身水平的一次检验。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课堂上的协调能力都能体现出来,这对我们找出自身教学的不足同样是十分有利的。

当然了,这样一堂课益处很多,但充足的准备却是必不可少的。

(一)课前的准备。

由于学生没有接受过教育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训练,贸然地让学生来讲一堂课,一是学生很难接受,二是很可能弄砸。所以在上这样一堂课之前,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1. 对象的确定:

首次尝试一定要慎重选择对象,否则第一次不成功,以后就很难再执行。在选择授课学生时,我们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比较活跃,敢于上讲台;二是要有一定的基础,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把握能力。教师还要事先与学生进行沟通,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努力作出尝试。

2. 内容的选择:

让学生讲课,不可选择过于难的知识点,比如减数分裂、水盐平衡。这样的内容教师在初次接触时要花一些时间来熟悉,让学生讲就更不可能。我们应该选择一些相对容易的知识点,不必要求学生拓展开来,甚至可以是已经讲过的内容,比如细胞呼吸。

3. 时间的安排:

授课内容不可过多,要留出充足的时间供学生发挥。另外,学生讲完之后的讨论与总结也要有充足的时间。所以学生的授课内容应安排在教师20—25分钟能授完的这一范围内。还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去准备这一节课,可以提前两到三周就让学生去准备,并随时与学生沟通,最好是教师能先听学生讲一两遍,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4. 教学用具的准备:

学生能参考的内容是有限的,教师应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参和其他教学用具,方便学生备好这节课。

(二)课堂上的组织。

学生不像老师那么有威信,如果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教师不协助维持的话,这节课也无法进行下去。而作为学生来讲,上这一堂课也不是很有把握的,甚至是有些心虚,因此如果课堂上有窃语有偷笑,那么这个学生也不可能上好这节课。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进行中做好组织工作。

1. 维持课堂安静,学生讲课过程中不要提问,也不要让其他学生提问;记下有疑问的地方,待学生讲完之后再进行提问和讨论。

2. 授课过程中,要注意不断与讲课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鼓励学生继续下去,用眼神、表情告诉他,他讲得很好。有了老师的鼓励,学生才有继续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3. 学生授完课的讨论,要调动起班级讨论的情绪,抛砖引玉式地提出几个简单、学生容易解答的问题,同时还要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三)课后的总结与改进。

上完一节课后,要及时总结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学生知识的不足与遗漏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补充完善。同时我们也要找出这堂课中反映出来的自己平时授课中的不足,加以改进;并对学生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让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虽然组织和进行这样一堂课要花费不少的精力,也会耗费学生一定的时间,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多花费一些时间而让学生牢记所学的知识是值得的。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 学生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没有肩负压力而效率不高;如果能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参与教学, 让学生担负起传授知识的重任, 则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主动性。本文从转化角色的视角, 阐述了让学生充当一次老师, 从而自主学习的好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学生,自主学习,检验

参考文献

[1]何基生.试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其培养.当代教育论坛 (宏观教育研究) , 2007.

[2]田莉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尝试.甘肃教育, 2004.

我与情敌“角色互换” 篇3

12年前,我与晨熙走进婚姻的“炼狱”。那时他家里很穷,父母又年老体弱,虽然有两个哥哥,但都是“超生游击队”,自顾不暇。我相信自身的力量能改变一切。为了那个家,我将每个月的工资节省下来,投入到他的生意中。每个星期五下午,我总是心急火燎地往小城赶,因为星期天要帮他打理生意、整理票据、服侍公婆。不到3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意做得全城闻名,这时,我们的儿子降生了,白白胖胖的,我们自然很高兴,公婆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们对我很好,见人就夸我能干、贤惠、漂亮。在休产假那段时间,我真的不想上班了,在家当家庭主妇,相夫教子。但最终,我还是回到省城,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到现在我才发现,那时的选择是对的。

回到工作岗位上,孩子还很小,单位又上了新项目,我必须熟悉业务,虽然请了个年轻保姆,但家里家外还得我处处操心,有时保姆回乡下了,我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图纸比划。我像一部连轴转的机器,人瘦得不行。晨熙经常开玩笑说:“你看你瘦的,像‘芦柴棒’。”

1996年9月12日,我永生难忘。那天,一个女人打电话给我,说想见我一面,我们约好地点。那天的阳光很美,她穿了件当时很时尚的衣服,身材像模特,脸蛋如朝霞,在她没开口前,我反复问自己:“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子找我有什么事?”

她反复打量我,好像找错了人似的。坐下,她开门见山地对我说:“看你,哪像当厂长夫人的,这么年轻,穿得这么不合潮流,难怪你拴不住晨熙,你是住在大城市的乡下人,我才是住在乡村的城里人呢。”

奇怪的是,她这一席话,我不觉得是什么侮辱言词:一直以来,我觉得只要人长得好,有学识,穿什么都一样。那些千方百计要把自己打扮得漂亮的女人,要么是自己肚里没墨水,要么是想勾引人家老公。我对外人没什么企图,穿得好孬有什么?

不过,我还是觉得很奇怪:“你怎么知道我老公?”

“我叫梅,今天来,主要是与你谈晨熙的问题的。我们已经好了一年多了,请你放手吧,你不开口,他总觉得欠你的(在感情上、经济上),永远也开不了口与你离婚。”就这样一个开门见山的女人,要我把丈夫让给她。

我错愕良久,最终冷静下来,说:“你能把你们恋爱的历程谈给我听吗?”

她开始了绘声绘色的演讲。无非是我老公怎样对他一见钟情,她如何喜欢我老公的成熟味,他们如何在生意上相得益彰,在性方面如何如鱼得水……

我的心在她的讲述中崩裂、滴血,这不是真的!我只想喊……

最后,我只是忍着对她说:“请让我冷静些的时候再答复你!”

走前,她叮嘱我千万不要让晨熙知道她来找过我。

我没有把这事告诉丈夫,而是悄悄地看他的变化。确实,他变得很讲究,西装里面的白衬衣总是白得发亮,皮鞋也纤尘不染,练健身、穿名牌……我这才发现自己好傻。

男人是不会喜欢傻女人的,我开始以各种名义向他要钱,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觉得排除物价上涨的因素,这些钱应该够我和独生子用上几年的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梅不断地催我,最后那次,她拿出了杀手锏:“我怀孕了,如再不离婚,我就告你丈夫!”

最终,老公还是声泪俱下地坦白了他们的丑事。我很大度地同意离婚,只要儿子,晨熙无论如何都不同意,说凭我那点工资,怎么养得起儿子,梅那么温柔,不比你带得好吗?最终,我输掉了儿子,他才两岁,我心如刀绞。

离婚使女人变得坚强。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拿到了几种资格证书,我要投身于社会潮流中,不再当“住在城里的乡下人”。

我在悲愤中到了2001年,儿子已经6岁,该读小学一年级了,我觉得自己已有能力抚养自己的儿子了,就找到晨熙要回儿子。没想到,我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儿子要回来了。理由很简单:晨熙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梅又生了一个儿子,正愁没处打发我那儿子呢!

我买了礼品带着儿子去向他爷爷奶奶告别。婆婆拉着我的手,久久不肯放下,我告诉他们,孙子永远是他们的,我会经常带他回来看他们的。

事情至此,本该了结,一桩被红线佬牵错的婚姻,也应到此打住。不过,我和梅之间,却来了一场角色调换。

从2002年开始,晨熙总是以各种理由来看儿子,每次都显得很高兴,儿子呢,天生需要父爱,他和晨熙在一起的时候,是那样的高兴,那是母爱不能替代的。有时,晨熙一进城就是几天,虽然住在旅馆,但大部分时间都和儿子在一起,尤其是假期。

一次,儿子搭他的摩托车去郊外玩,不小心摔伤了腿,在医院包扎后,医生说可以回家观察。我看到儿子受伤的小腿,很是气愤:“你就不能给我们母子安宁吗?怎么总是给我们伤害?”晨熙无言,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那一夜,我们守在儿子的床前,相对无言。

早晨,当我睁开朦胧睡眼时,晨熙已将早餐煮好。这一天的早晨是这么多年来空气最清新的。我们这个家,真的需要一个男人。

此后,晨熙总是隔三差五地来省城,后来干脆不住旅馆,直接到我家。在我没明显反对的情形下,他就留下来。

走过的路,我不想再重复,我是不会再走进与晨熙的婚姻中。但我却不由自主地对他好起来,如果他长时间没来,我就会催儿子给他打电话。我知道,我是在报复,报复那个“住在乡下的城里人”,让她知道“夜长衿枕寒,孤灯到天明”的滋味,让她享受“心在滴血”的滋味……

我盼望她来找我,我将把她带给我的耻辱十倍百倍千倍地还给她。

该来的没来。2004年7月的一天,婆婆来看他的孙子了。一踏进我的家门,她就直夸我能干,一个人能把日子过得这么好,孙子又这么好,想想和我在一起的日子,唉,真是一去不复返了……难道她不知道晨熙经常来吗,我对晨熙有点后怕。

“他们过得好吗?”我不自觉地问起来。

“好个啥,成天吵吵闹闹的,可怜我那小孙子哦,成天脏脏的,3岁了,幼儿园也不上,和他妈在一起要变坏……梅那疯婆子,不是哭就是闹,女职工都不敢来上班,稍微姿色出众点的,就说人家和她老公有关系,一个厂子叫她整得不像样,可惜……”

婆婆在这里住了几天,我给她买了好多东西:吃的、穿的、用的,我不是想在晨熙面前显示我孝顺,也不是想用东西去拉拢婆婆,更不是想在梅面前显阔,没那必要,我只是想表示我的歉意,深深的歉意,想想我过去吃的苦,想想儿子6岁了还不认识几个字,我就怕,怕以后梅的儿子也遭受同样的命运。上一代人的恩怨,不应强加给下一代人。

我不再让晨熙到家里来,我和儿子纵使没有晨熙,也会过得很好,况且,我身边有那么多优秀男子,他们积极、向上、开朗,我更适合与他们相处!

和老师互换角色作文 篇4

突然,一声水杯掉落的声音,仿佛一个弹错的音符。黄老师瞄了那个同学一眼,又进入了美妙的演说中。可偏偏还没过完2分钟,一阵粗糙的移动桌椅的.声音又打断了黄老师,这时她的脸色已经开始晴转多云,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始继续讲课。不巧又传来了文具盒掉落的声音,这个导火索直接把黄老师引燃了。一阵沉默……我们正以为完蛋了,可哪想到黄老师竟然让我们自己体会她的感受,让我们自己当老师。

第一个上台的是一位女同学,她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带我们朗读、书写,不愧是个优秀的“老师”。接下来陆续有一些“老师”被黄老师请上台,可他们洋相百出,有的把范字写错了,有的字还不会写,一会儿看下PPT,一会儿写字,有的干脆赖在座位上,有的强调说这里不要出头,可手一滑,自己都写错了……

角色互换作文300字 篇5

这一天,我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上课铃打响,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慢步走进教室。教室里吵吵闹闹,有的在追逐、有的在一起谈话、有的在黑板上乱涂乱画……就像“世界大战”开始了一样。哎,我看到这儿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长气,想起老师平常来到教师的时候,便也模仿着老师,咳了两声,狠狠地敲了敲桌子之后,本以为能阻止这嘲世界大战”的到来,可是这一招却效果不佳。学生就像没听见一样,我气得满脸发红,看来“火山”必须爆发了,便大声说道:“你们能自觉一点啊,非要让我施展魔法才可以吗?”我这样一说,教室里安静了许多。可是没安静几分钟,下课铃又打响了,哎,这节课还没上怎么就下课了,看来我真是倒霉透了!

我来到办公桌前,开始改作业。刚刚坐下,没改几分钟,就遇到了不会的题,原来这道题是个思考题。我的脑子就像打了死结一样,用这个方法做一做,不对不对;在用那种方法做一做,还是不对。到底该怎么做呀?我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来……

角色互换作文400字 篇6

听完老师宣布活动规则后,大家一个个感到既新鲜又紧张。老师先点名让一位平时上课认真的同学上去。这位同学讲得很好,几乎和老师平常讲课时一样,只是有一些紧张。接下来,第二位同学上台了。一开始他有点害羞,紧张地举起了教鞭,看起来很忐忑,不知道怎么开始。老师微笑着用眼神鼓励他,他镇定了一下情绪,抬起头,目光里充满着一种希望,一种向往。终于,他不再那么慌了,脸色也恢复了正常,挺直了腰杆就像春天的一棵翠竹。他仿佛在那一刹那成了一个小老师,带领我们写生字、读词语。太精彩了!第三位同学的表现显得有些害怕,不敢说话,写了几个字便匆匆离去……

接下来老师“采访”了上台讲课的同学们。有的说很好玩,有的说害怕,有的说紧张……台下的我陷入了思考中。这次特别的角色互换体验,我开始懂得老师的辛苦,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长年累月站在讲台上为我们传授知识,即使身体不舒服也从不间断。而我们却不认真听讲,偷偷在下面玩。同学们不努力,老师多难受啊。将心比心,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今后的课堂上,我要更加认真听课,尊重老师的辛勤付出!

角色互换作文 篇7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互换角色,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在连续四年的高三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数学教学活动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久而久之必将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限制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也是收效甚微。因此,笔者从备课、授课、命题及阅卷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与实践,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师生互换角色。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被解放出来,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得以缓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构建了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显著。本文主要针对师生互换角色模式在高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结合自身的高三教学实践,谈了一些自己的尝试与体会。

一、学生备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长期一味地教师备课,会出现以下问题:重教法轻学法,教师备课往往更关注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知识停靠点、学习的兴趣点和知识盲点很少涉及;忽略了“教数学是为学数学服务”的教学理念。重经验轻创新,教师备课往往更注重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却很少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针对以上问题,在高三数学教学中,笔者每周安排一至两节试卷讲评课(或作业讲评课)让学生讲,讲课之前,学生要进行充分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备课,才能呈现精彩的课堂。一般来说,一张试卷由4~5 个学生讲评,每个人在讲评之前需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对于试卷讲评课的备课工作,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法。具体如下:

备表格:在试卷(或作业)讲评之前设计表格,见表1:

备同学:在试卷讲评之前,设计好提问的问题与被提问的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备作业:针对此次考试(或作业)设计出相应的课后作业,作业的针对性要强,作业的有效性要得到保证,要能达到复习巩固相关知识的目的,作业的设计目标是解决此次考试(或作业)中学生所暴露的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二、学生授课,成就精彩数学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长期一味地教师授课,会出现以下问题:课堂单调乏味,课堂效率较低,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师生创造力的发展,不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针对以上问题,在高三复习过程中,笔者尽可能一周安排1~2 次机会将三尺讲台留给学生,让学生上两节作业或试卷讲评课。有时是两个班级在不同的教室同时进行讲评:第一节课教师坐在甲班教室里,并从甲班选派一名学生参加乙班的讲评课,第二节课教师坐到乙班教室里,并从乙班选派一名学生参加甲班的讲评课。有时是两个班合并在一个大教室里进行集体讲评:第一节课由甲班学生讲评,第二节课由乙班学生讲评。形式灵活多样,不呆板单调。

授课学生需进行充分准备,要将数学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讲述清楚,同时要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于讲授过程中,在课堂上重点解决三个“什么”: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授课学生不唯一,不局限于某一类学生,人人皆可参与。一节课可由几名学生合作完成,每个人领到不同的任务,有时根据需要同一个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要在两个班各讲解一次,其目的是让授课学生能针对不同的听课对象作出应变,锻炼其应变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听课学生在课堂上可提问授课学生,也可抛出问题引发全班学生讨论,听课学生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案,每个人在课堂上均可畅所欲言,一节数学课其实就是一次“数学头脑风暴”,触动学生主动建构的激情和灵感。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与学生地位平等。同时,教师负责记录好每一位授课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以便在学生授课结束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与补充,并适时给予授课学生一定的肯定与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下面笔者以一堂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实施过程与效果。学生甲分到的任务之一是讲解2014 年徐汇区二模卷的第18 题(理)(即选择题最后一题)

题目:设圆O1和圆O2是两个相离的定圆,动圆P与这两个定圆都相切,则圆P的圆心轨迹可能是 ①两条双曲线;②一条双曲线和一条直线;③一条双曲线和一个椭圆.以上命题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学生甲先表现得有些不自信,说:“老师,我不一定能讲得非常到位,有些地方我感觉还是有问题。”笔者对他说:“没关系的,你能讲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这一题本来难度就很高。”

学生甲在甲班讲时,对于圆O1和圆O2的半径相等的情况,只讨论得到P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和一条双曲线的一支。对于圆O1和圆O2的半径不等的情况, 只讨论得到P的轨迹是一条双曲线的一支与另一条双曲线的一支。

学生甲据此讨论选择C,显然,学生甲将一条双曲线错误地理解成了双曲线的一支。在学生甲讲解时,笔者并没有点破这个错误,希望再给他一个机会,自己发现这个问题。

学生甲讲完后,学生乙问道:“如果两个定圆O1,O2,一个圆在另一个圆的里面,动圆P与这两个定圆都相切,那么圆P的圆心轨迹又可能是什么呢?这种情况在本题中也应该讨论,你漏讨论了。”

学生丙对学生乙说:“你审题不清,本题的前提条件是两定圆相离,一个圆在另一个圆的里面是内含而不是相离。”

学生乙说:“噢,我以为两圆是离开的就是相离呢。”逗得大家都笑了。

从学生乙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这个学生对两圆相离的条件不清楚,误将两圆内含当成了相离。因此,笔者对学生甲说:“你帮大家复习一下两圆的5 种位置关系吧。”于是学生甲在甲班将两圆的5 种位置关系及条件讲了一遍,帮助甲班学生复习巩固了相关知识点。

这时学生乙又说道:“好,现在我对两圆的位置关系清楚了。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两个定圆O1,O2内含,动圆P与这两个定圆都相切,那么圆P的圆心轨迹又是什么呢?”

学生乙虽然对概念不清,但能提出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棒了,这就是这个题目的外延,这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表现。对此,教师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与鼓励,笔者对学生乙说道:“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太棒了,是非常有价值的,你已经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了,能够由两圆相离想到两圆内含,具备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学生乙的带动下,全班气氛热烈起来,学生们陆续提出了以下问题:

问题1,如果两个定圆O1,O2内含,动圆P与这两个定圆都相切,那么圆P的圆心轨迹是什么?

问题2,如果两个定圆O1,O2外切,动圆P与这两个定圆都相切,那么圆P的圆心轨迹是什么?

问题3,如果两个定圆O1,O2相交,动圆P与这两个定圆都相切,那么圆P的圆心轨迹是什么?

问题4,如果两个定圆O1,O2内切,动圆P与这两个定圆都相切,那么圆P的圆心轨迹是什么?

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提出的这四个问题作为当天的作业,课后探究这四个问题的答案,学生们积极性很高。

此时,甲班的讲评结束了,对于学生甲讲解的漏洞笔者并未点出,而是让学生甲到乙班再把这个问题讲一下。

在乙班讲解时,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条双曲线该如何理解?是指双曲线两支还是一支?这时学生甲说“:老师,我刚才好像讲错了,由此看来,一条双曲线应该理解为双曲线的两支。”

于是,学生甲就在乙班将此问题完整无误地讲好了,通过两遍讲解,他自己发现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之后,又到甲班进行了更正与补充。

通过这个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师生互换角色,学生授课,可以让数学课堂频现亮点。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命题,享受数学学习乐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般是教师命题,学生答题。但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了,也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学生考教师命的题一般比较紧张,心理压力大,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教师命题有时不能切合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爱好。一味教师命题,学生便会丧失自我量身、互相学习的机会。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高三复习时,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命题的做法。具体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1.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让每个学生提一个数学问题,之后将这些数学问题互相交换,每个人领到的是别人所提的问题。每个学生针对别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命题,要求所命的数学题能解决提问者所提的问题。命好的题交到提问者手中,由提问者解答,解答完毕后,提问者与命题者共同讨论问题。这样每个学生将以提问者与命题者的身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两次。以下是一个活动案例:

提问者:学生甲。

问题:二项式定理该如何正向使用与逆向使用?

命题者:学生乙。

命题1,(x+a)7的展开式中x4系数为-280,则a=____

命题2,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

命题3,除以5的余数是_____

学生甲解答:

命题1,含x4的项为

命题2,常数项为

命题3,不会

之后由甲与乙共同讨论,学生乙的命题意图旨在解决甲所提的问题。命题1 与2 体现的是二项式定理的正向使用。命题3 体现的是二项式定理的逆向使用。从学生甲的解答可以看出,该生对二项式定理的逆向使用还存有一定问题。学生乙针对命题3 对学生甲进行了讲解,得到除以5 的余数为3,之后两人又进行了一番讨论。

两位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兴致很高,互相学习,展示自我,共同提高。教师通过学生的提问、命题、解答与讨论,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给教师的下一步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

2. 每隔一个月要求学生自主命题编制试卷,学生要根据考试纲要规定的考试范围、考试题型来命题,难易度、分值比例、时间、题量要与上海高考的实际相符。编制的试卷以电子稿上交,可以一人独立命题,也可以几人合作,要注明命题人,并附上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学生将制好的试卷上交后,笔者对试卷进行审核,挑选质量较高的试卷印发给全班学生考试。笔者对优秀的试卷予以点评与表扬,并将点评张贴于教室。如果学生能够编制出一份像模像样的试卷,其教学的效果要远远胜过他们做几份甚至于更多的试卷。

四、学生阅卷,体会数学阅卷细节

在高三的数学测验中,传统教师阅卷的做法会出现以下问题:测验结果不能第一时间反馈给学生。学生不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生的得分能力不能得到明显提升。学生无法体会到教师阅卷的艰辛。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打破了传统的单纯由教师阅卷的做法,每周的数学测验卷由学生集体阅卷(两个班交换评阅),每个学生均可随机领到一张试卷,在试卷指定的位置署上阅卷者的姓名,在阅卷过程中,笔者提供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并教会学生掌握阅卷的基本要求,如小题的扣分,错误的标记和总分的书写等。经过多年高三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笔者发现:师生互换角色,学生集体阅卷,能改变高三数学复习课“高能耗,低效率”的现状,能使学生高考数学成绩得到明显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能第一时间无误差地统计出每一题的得分情况,方便教师有的放矢地讲评试卷并进行教后反思。在统计每题的错误人数时,要求所批试卷答错的阅卷者举手,由于所批试卷并非是自己的试卷,所以学生都能客观如实地举手。

2.学生在阅卷过程中,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由于每一次都是随机领试卷,所以每次批阅的可能是不同学生的试卷,这样有利于学生博采众长,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

3.有助于提升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和学生考试的得分能力。在评阅试卷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问如下一些问题:求函数的解析式“”不写能算对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不写算对吗?数列的通项公式中“”不写算对吗?求反函数的解析式定义域不写算对吗?立体几何有关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单位漏写算对吗?三角中“”不写扣几分?应用题没有答扣几分?解析几何中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漏讨论扣几分?区间的开闭写错扣几分?数列的求和公比为1 的情况不讨论扣几分?学生的这些看似七嘴八舌的提问,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反馈,正是学习中所暴露的问题。教师在给出评判标准时,阅卷的学生印象深刻也能引以为戒。

4.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阅卷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老师阅卷的辛苦,能够平等地与老师对话、交流,学生从被动地被人评阅到主动地评阅别人,能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

5.能使测验结果第一时间揭晓,满足了学生急于获知考试结果的欲望。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在备课、授课、命题和阅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师生互换角色,那么数学课堂将是精彩的、有效的、充满激情的。一方面,师生互换角色教学模式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与释放,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自信心,点燃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另一方面,师生互换角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让教师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到了精彩的数学课堂,体会到了教学的成就感,见证了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秀.课堂因你而精彩[J].吉林教育,2011,(07).

[2]王琨.探究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J].卫生职业教育,2006,(22).

以角色互换引领班级建设初探 篇8

【关键词】班级建设 角色 管理 安全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24-01

中职学校学生生源经过普通高中的选拔之后质量相对较差,想选出一批有组织能力、有魄力、有威信的班干部不尽如人意,尽管班干部是竞选产生,得到了班级同学的初步认同,然而仅仅靠学生觉悟高、表现好还是不能够组成一支合格的班干部队伍。为了提高班干部的综合能力和树立威信,试着和班干部换角色,给班干部出点子,想办法,引导学生当好班干部,推动着班干部的成长,带领全班学生进步。

一、班长兼职班主任助理,带领班委紧抓常规

班干部队伍中首先要树立起班长的威信,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特别设置一个班主任助理岗位由班长兼任,并赋予一定的权利代表班主任,学校的各种文件及会议精神由班长直接传达,并组织班干部团队制定班级德育考核细则。建立起班长的威信并有了德育考核细则就按照细则严格执行,由班长引领班干部团队开展工作:

1.上情下送,下情上送,安全第一。学生年龄从15到18岁左右,属于青春期易冲动年龄阶段,班干部除了及时将学校和班主任的文件与会议精神及时传达给班级其他同学外,严把安全大关,建立一条紧急情况汇报绿色通道,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发生意外事件第一时间汇报给班主任,便于防患于未然。

2.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班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认真完成学校和班主任下达的每一项任务,急老师、同学之所急,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然而往往班干部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管理,同时可能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但是对班级其他同学做到宽以待人却比较难,会导致与同学之间的矛盾,班主任指导班干部不要以纪律威胁同学,多与同学交谈,了解同学的缺点并帮他们改正,借助班级德育考核细则在规则上拉一把违反纪律的同学。

3.胆大心细,相互协作,勇于奉献。要避免班干部为了自己所管范围为了得到表扬而偏袒,让班干部明白按照德育考核细则管理是手段并非目的,同时班干部之间相互团结协作,明确分工,不斤斤计较,切勿只管好自己份内的事,其他事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4.敢于创新,增强内涵,升华管理。指导班干部大胆创新,以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班级课余时间,增加班级文化素养,通过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比如“日行一善”、“口才与演讲”等活动,既提高了班干部队伍的组织协调能力,又可以为德育考核不及格的同学创建机会加分,拉近了与同学的距离,使得班级凝聚力得到提高。

二、班主任兼职督学委员,明确全班学习目标

中职学校学生大学数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班主任来当督学委员,走进学生,便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协助学习委员建立督学机制并拟定计划,要求班干部不仅在纪律上严于律己,做出表率,在学习上也要堪为人范。

1.树立目标,营造氛围。组织全班学习励志故事,观看超级演说家,开讲啦,技能超人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励志节目与活动首先引导班干部团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再由班干部带动全班学生向积极健康向上的目标前进,要求每个人书面呈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形成良性循环的好氛围。

2.优差帮带,共同进步。班级同学存在部分同学偏科现象,对零件测量课程兴趣不够浓厚,成绩不理想,对机械识图课程兴趣浓厚,成绩良好,方法可行,可将零件测量课程成绩好,机械识图课程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与其结对帮带,一方面可以相互补短板,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学生间相互交流,提升友谊。

3.紧抓学困,注正能量。在紧抓学困生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特长,坚持“三个一点”,即:多一点关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思想交流。根据衢州中专实施全纳教育的经验,在转化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分阶段的要求,对“学困生”中进步快,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者要及时表扬鼓励,评选各类标兵,让“学困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困生深信人人都是成功者,尝试成功的喜悦,让更多的“学困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学期末,对“学困生”成绩提高较快的评为“进步奖”,对为班级做出贡献的评为“贡献奖”, 对乐于助人的评为“爱心使者”,予以表彰。形成一个比、学、赶、帮的充满正能量的学习氛围。

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扮演着班级事务的直接领导者、学生团体中模范代表,学生与老师的桥梁等多重角色,班主任工作繁琐杂乱,而且工作量很大,通过这样双管齐下角色互换的模式,一面减轻班主任工作量,树立了班干部的威信,班干部团队带领全班向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前进,一面班主任协助学习委员督促全班的学习任务,紧抓学习不放松。这样班主任与班干部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相互教育,向共同的目标前进,丰富了工作经验,积累了管理智慧,提高了综合素质。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排头兵领头雁,同时也是一名普通学生,要想他们发挥关键核心作用,班主任必须引领他们走,同时做他们坚强的后盾,还要做好他们的军师,锻炼班干部独当一面的能力,成为班级建设的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岩 王萍.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

我与爸爸互换角色作文550字 篇9

我与爸爸互换角色作文550字

我平时总想:“当爸爸都好!一回家就有现成饭吃(妈妈做的)。吃完饭,他刷好牙,洗好脸,躺进被窝,看电视去了。而我呢?一回家,做作业;吃完饭,做作业、复习;睡觉前,看书。一点儿休息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玩了。”上个星期六一早,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对爸爸说:“爸爸,我跟你玩个游戏,你答不答应?”爸爸说:“什么游戏呀?”“你答应还是不答应?”我说道:“好好好好好,我答应,总行了吧!”爸爸说。“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儿子,我就是你的爸。”我说。“儿子”呆住了。而我呢?却欣喜若狂,心想,这下,我的权力比你大,我干什么你都管不着。呵呵!哪知,“儿子”立刻说:“爸爸,肚皮饿饿。”啊!!!我咋没想到这点!“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早知道这样,迟点跟“儿子”换了!唉!这个“大黑锅”唯有我来背了。早餐吃什么呢?泡饭?还得烧菜呢!不干!炒鸡蛋?吃不饱。对了,煮面条不是我的`拿手活吗?好!就煮面。等我烧好面,洗好锅子,打算吃面条时,发现“儿子”的面碗已空空如也,我的面也少了不少。顿时,我火冒三丈,真想揍儿子一顿。不过,“大人”不记“小人”过,“爸爸”是该让让“小孩”的呀!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吗。“儿子”一放下碗,就向书房跑去。我心想:“儿子真乖!”但一想,不对,碗谁洗呀?难道又是……我!于是,我把碗收进厨房,手伸进水中……哇!冻死我了!算了,和中午一起洗了!于是,我走到电脑旁,玩起了电脑。

通过这次游戏,我知道当爸爸虽然权力大,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

互换角色之我当妈妈作文 篇10

最近,我们班上了一节主题班会课,主题是感恩父母。上完课后,王老师要我们做件感恩父母的事。不过这次的感恩方式可有所不同哦!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要求,都开口问老师:感恩父母要怎么做,我们已经懂了,但是我们想更有新意地感恩父母,这样我们该怎么做呢?王老师看着我们一个个焦急的样子,神秘的笑了一下对我们出了个好主意:每个人回家可以与父母互换下角色。我听了,一拍脑门说:好主意!回家我就来互换一下角色吧。

说干就干。晚上回家,我马上就与妈妈互换了角色。互换角色后,我心里偷笑着说:今天我终于可以耍耍当妈妈的威风了。但是,“女儿”却不安分的要求了起来“快去给我煮饭,我饿了。”我听了,只好服从了命令,是呀,谁叫我现在是妈妈呀?经过了一番艰苦的努力,我终于做好了一桌饭菜。可女儿却不领情,学起了我平时的样子不是说饭菜太难吃了,就是说吃不下了,搞得我还得在那边苦口婆心地劝说她。没想到,这也只是悲剧的开始。吃完饭后,她直接就把鞋子脱到了一旁,然后拿起了零食,懒懒地坐到了沙发上,看起了电视节目。可恶的`是,她竟然吃完后还把包装纸随地乱扔,让我只好把整个房间都打扫了一遍。

打扫完之后,我也已经是腰酸背痛腿抽筋了,没料到,这“女儿”还是没放过我,一会儿来吵着我要喝饮料,一会儿来吵着我要吃糖。可怜的我只好一一满足了她的要求,这时,我才深深的体会到,原来当父母的也是很辛苦啊!终于,临睡前我们换回来了角色,妈妈问我当父母的感受怎样,我只说了一字:苦!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角色互换 篇11

所谓角色互换,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位置换到对方的位置,或者把对方的位置换到自己的位置来思考。角色互换包含两层意思:它既可以是心理上的换位,也可以是课堂教学中角色的换位。教学双方,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文化水平及所处的角色位置不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因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也有比较大的悬殊,导致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出现障碍。时间长了,老师们就会发牢骚:“这个问题我已经讲了很多次了,怎么还要出错!”学生也常常陷入“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怪圈之中。

要走出怪圈,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就必须进行互换。角色互换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一、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设施和一切教学手段都应该为学生的“学”而服务。在课堂教学中,又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不要只想到“重点”、“难点”,更不要凭空想象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去备课,而应该稚化自己的思维,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内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愿,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乐,想学生所能及。关注学生的易错点、易混点和关键点。少说“应该这样做”,多考虑“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到这方面”。通过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组织的课堂教学,学生就会有一种亲切感,也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释问题,老师越是讲得头头是道,学生越是听得头昏脑涨。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只有将“备教材”、“备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确保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查看“预习问题本”。在要求学生预习的同时,要求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想法或者问题集中在“预习问题本”上,然后由老师在备课时将这些问题分类,使教师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师生共同备课。预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事先请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起预习,在共同探讨中,教师了解学生的难点所在,了解学生的差异所在,课堂上就能灵活地组织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

(三)教学设计尽可能生活化。教师在备课处理教材时,要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从学生生活中寻找与所学知识的联系,使教学设计尽可能贴近学生,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主体角色的互动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负有指导、启发、促进的责任。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结果是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而“移情体验是教师主导要求内化成学生主体意识,并转化成学生主体作用的催化剂或机制”。而这种“引导”与“体验”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角色的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过程。在一堂课或一个问题的开始,教师的“导”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角色,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激发学习、引导学习、教会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接下来教学的主体角色应转换成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让他们亲身“体验”学习和思考。只有通过这种教学主体的角色互换,才能把知识和能力内化成学生素质。这种角色互换不能简单地把两个角色互相剥离成教师上半场、学生下半场;也不能认为教师唱独角戏讲授完课,学生做课堂练习就是角色互换;或者认为只要出现老师问,学生答的气氛热烈的场面就是角色互换。这些都是对角色互换的片面、歪曲的理解。课堂教学中主体角色互换是一种互动的变换,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二者没有明显的界限。师生双方完全是在一种平等、和谐之中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的互动,从而实现教师的“引导”过渡到学生的“领悟”,发展到学生的“内化”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角色互换。

因此,学生主体的体现,不在于课堂上是“以讲解为主”还是“以练习为主”,而首先在于教师的讲解要“顺应学生的思维”,做到心中有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的互动,暴露学生的思维探索过程,进而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最终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三、让学生也来当“老师”

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普遍形成一种依赖思想,认为听得专心、记得认真、背得仔细就是学习努力,这其实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学生的大脑还处于一种休眠状态,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能听懂课、不会解题”或者“只能做曾经做过的类型题”。其原因依然是缺少思维的内化,这时我们可以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也来过一把“教师瘾”:让学生出题考老师;学生互相批改作业;学生出单元测试卷;简单的题让学生在黑板上给大家讲解等等。让学生心理上换位到教师角色上,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高于学生,教师也认为“我的地盘听我的”,学生与教师之间总是存在着一道鸿沟,很难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师生这种角色的互换,能使学生感受到师生地位的平等,关系的和谐,“亲其师,而信其道”,使教学的三维目标能顺利地实现。

角色互换作文 篇12

从传统的观念来说, 学生始终处于坐的角色, 倾听老师讲课并跟着老师的思维转的角色;即使少数学生有自己的解题方法, 亦没有及时发表供大家商讨的机会。要让学生思维广、有创新, 必须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 从怕学数学变为乐学数学, 就必须改变传统一站与全班坐的教学模式。我认为数学课应让师生换换位, 让学生在课堂中, 多思考、多动手、多讲叙、多评论, 教师只要做好组织、引导, 并作为学生一员与他们合作讨论, 我把这一教法简称为“换位法”。

(一) 创设情境

学习动机是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活动的基础, 数学兴趣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问题的倾向性。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现实的、有趣的数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初中数学第一册·第一节内容“1.1节正数与负数”, 我就仿照师大出版的七年级上册“数怎么不够用了”的图示:

1、教师操作多媒体, 出示全国各城市天气预报表, 提出问题:在这张天气预报上你有不认识的数吗?你知道这些数的含义吗?

2、带学生观察高山与盆地的海拔示意图。问:“-155”表示什么?

3、出示一张试卷, 老师批阅“-5”是什么意思?

4、这种带“-”号的数你在其他地方见过吗?

(二) 设疑自学

如何设疑?教师要充分挖掘本堂课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设置问题既要突出重点难点, 又要有阶梯性, 附合“跳一跳, 能摘到”的原则。力求在课堂中牢牢吸引住各个层次学生的注意力。仍以“正数与负数”为例:引课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学, 设问的问题:

1、什么是正数与负数?

2、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判断?

通过设问,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严谨答题的习惯。

设问的使用,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要选择关键所在, 并非每处设疑, 一节课若“四处设岗”, 必然穷于应付, 有可能冲淡了一节课的重点。

(2) 要精心设计“设疑”问题, 应使问题具有令人信疑参半的迷惑性, 与十分浓厚的吸引力, 让学生一见问题便跃跃欲试, 兴趣盎然。

(三) 自演自评

前一环节设疑自学讨论, 只能让学生对知识是有一个初步了解, 在落实设疑后, 务必进入第三阶段即“自演自评”阶段, 对设问的典型题目, 按难易程度, 有目的地让相应层次 (中下生) 同学在黑板上演示, 体验做题当中思维的周密程度如何。演示完成, 立即进入自评环节, 对演示的结果作出评议、分析, 说出看法, 对的加以确认, 错的错在何处。先鼓励后进生或中等生发言, 如有不妥之处, 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分析、纠正, 让大家都有锻炼的机会。同时给学生创造表现才华的天地, 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 这样也正符合了中学生好胜心强, 喜欢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这一特点。

二、“换位法”教学的意义

运用“换位法”不仅顺应了《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观念思想, 而且还克服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几个问题。

(一) 这种教学模式程序符合构建主义数学观

过去我们总认为教师讲的越细、越多, 学生学得就越好, 认为“抱着走”总比他们自己走要快、要稳。但是我们没想到, 这样做学生只会张着嘴巴接, 而不会明着眼睛找。

构建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是以自身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活动。换位法”正是建立在学生各自不同层次水平之上的, 谈出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理解, 使新的数学材料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特定意义。

(二) “换位法”从根本上达到了课程目标---学会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只有教会了学生知道如何学习, 教师才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学生掌握了学习的真谛。“换位法”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学, 让他们掌握了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教师也可以在这种方法中学到各种不同的教学思路, 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 即教师也在教学中学会了如何教。

(三) “换位法”让师生走出若干围城

运用“换位法”进行教学, 就让每个学生都有站起来当“小老师”的机会, 在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也满足了学生角色换位的心理, 老师的神秘感远走了, 师生间的关系也自然而然地融洽了、民主了。

后进生问题作为老大难问题, 在“换位法”中却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传统教学中, 后进生处于边缘地位, 不受重视,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而现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后进生都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舞。“换位法”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变“怕学”为“乐学”。

由此可见, “换位法”的运用, 使课堂教学开始面向全体学生, 最终改变了“只为少数人教学”的现象, 达到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目标。

摘要:新课程标准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学会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换位法”教学能做到这两点, “换位法”教学包括创设环境, 设疑自学, 自演自评, 点拨释疑。

医学理论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互换 篇13

医学理论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互换

中专卫较的医学教育,要求精简明了,注重实践.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对知识的全局把握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的`角色互换,理论教师和临床工作者角色互换,既可达到上述目的,而且可改善教学效果,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的引导者,促进者和激励者.

作 者:李军 作者单位:运城市卫生学校,山西运城,0440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7)分类号:G645关键词:医学理论教学 教师 角色互换

上一篇:招生经典广告词简短版下一篇:作文素材:哲理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