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2024-09-27

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精选6篇)

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篇1

一、Na2O与Na2O2

1、物理性质:色、态

2、化学性质

Na2O2与H2O反应:2Na2O2+2H2O=2 NaOH+ O2↑

Na2O2与CO2反应:2Na2O2+2 CO2=2 Na2CO3+ O2

3、用途:

二、Na2CO3与NaHCO3

1、物理性质:色、态、溶解性

2、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2)热稳定性 2NaHCO3=Na2CO3+H2O+CO2↑

(3)用途

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篇2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金属能与氧气或酸反应, 并且知道金属的活泼性存在差别, 在本章的上一节中又进一步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生对金属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初中也学习NaOH和NaCl的性质, 对钠的这两种化合物知识有了了解.据学生反映, 学习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时, 最希望能做实验, 通过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 学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学生的练习中发现, 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时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写错化学式、不配平、不会写;写反应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这恰巧是学生感觉难的地方.学生对反应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往往有偏差, 对于反应的实质有时会理解不透彻.因此, 教学时可以用实验增添学习兴趣, 用讨论、探究、互查等方式克服书写方程式和解释实验现象时存在的不足.

二、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部分.上一节已学过钠与氧气、水反应 (初中学过金属与氧气、酸反应) , 学生对钠的知识有所了解, 现在要学的是钠的化合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这四种物质在中学化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是实验室常用物质, 也是考试中常考查的物质, 后两者 (俗名为苏打和小苏打) 在生活中有不少的用途.课本上安排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焰色反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科学探究实验;留置了4个空白 (表格) 要学生填写实验现象和反应方程式;印有5幅实验彩图增加内容的可读性.课本要求以实验为主,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探究的能力.[1]

三、三维目标确立

[知识与技能]

了解Na2O和Na2O2的化学性质;

了解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

了解焰色反应与钠、钾的焰色.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化合物性质;

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探究, 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通过钠的化合物实验探究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通过Na2O2性质学习, 树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四、教学重点

Na2O2、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难点

Na2O2的性质、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

六、教学准备

Na2O2与水、CO2的反应, Na2CO3和NaHCO3溶解性、酸碱性、稳定性实验用品、多媒体课件.

七、课堂结构设计

复习钠的性质——钠的化合物——学习钠的氧化物性质 (增加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使脱脂棉燃烧实验) , 强调氧的化合价不同对性质影响不同——学习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 (运用实验探究、小组汇报形式) , 强调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的条件——焰色反应 (实验) ——课堂小结

八、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动力]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先拥经验]钠与氧气、水反应.

[情境创设]写出钠与氧气、水的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 再相互评价, 1~2人上台书写.

[情境创设]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方程式说出Na2O和Na2O2的颜色与状态, 并标出其中氧的化合价.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媒体运用]多媒体展示: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钠的重要化合物

[学习动力]知识在于应用.

[先拥经验]氧化钙与水反应.

[情境创设]Na2O与水反应类似氧化钙与水反应, 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学生上台写出:Na2O+H2O=2NaOH.

[媒体运用]实物展示:Na2O2.

[学习动力]会思考并能发现问题和寻求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情境创设]问题1:Na2O2比Na2O多一个氧原子, 氧元素化合价不同, 其性质相同吗?

[学生活动]学生经过思考、议论后, 提出最好是用实验验证.阅读实验3~5, 把握操作要点和实验顺序.

[情境创设]准备25组实验器材, 两人一组合作探究.

[先拥经验]有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合作精神, 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由学生完成实验, 仔细观察, 记录实验现象.

[学习动力]会运用化学语言是一个人的基本化学素养.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并作出合理解释 (包括写方程式) , 得出Na2O2的性质与Na2O不同的结论.

[媒体运用] (学生汇报后) 多媒体展示:Na2O2与H2O剧烈反应, 有气泡生成, 试管外壁发热, 在试管口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 然后红色褪去.

[学习动力]敢于怀疑, 并找出证据是科学进步的力量.

[先拥经验]水和CO2都能灭火的生活常识.

[情境创设]问题2:水和CO2都能灭火, 能点火吗?

[学生活动]学生疑惑并议论.

[媒体运用]多媒体展示:用脱脂棉包一小药匙Na2O2置于石棉网上, 用胶头滴管吸水后滴到脱脂棉上, 观察现象.

用一试管制气装置制取CO2, 用导管将气体导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 观察现象.

[先拥经验]会根据实验现象进行逻辑思维, 有探究的品质.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提示下完成这两个实验.经相互探究和讨论, 学生得出此时水和CO2都不能灭火.

[情境创设]问题3:请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①反应都放热;②反应都生成了氧气.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学习动力]对比学习会有新的发现, 对比法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问题4:对比Na2O和Na2O2的性质与用途有什么不同?

[媒体运用]多媒体展示下表: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填上表.

[先拥经验]CO2通入石灰水.过量CO2通入石灰水.

[情境创设]问题5:CO2与NaOH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写出反应方程式.如果CO2过量呢?

[学生活动]学生写出:

CO2+2NaOH=Na2CO3+H2O

CO2+NaOH=NaHCO3

[情境创设]问题6:钠的化合物中还有“苏氏三妹”—Na2S2O3、Na2CO3和NaHCO3, 今天我们要了解“二妹”、“三妹”有什么性质.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P56科学探究, 明确提出要弄清探究的目的、内容、使用的仪器、操作方法与步骤.

[学习动力]实验不是好玩的, 要通过做实验养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

[先拥经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活动]学生按课本进行实验探究:①外观, ②溶解性, ③溶解热效应, ④溶液酸碱性, ⑤热稳定性, ⑥与酸反应的情况.要求仔细观察, 记录现象, 作出合理正确的解释.

阅读P57的第1、2自然段.

[媒体运用] (学生汇报后) 多媒体展示:

Na2CO3:白色粉末, 滴入几滴水时, 生成晶体并放出热量, 水溶液呈碱性.对热稳定, 与酸反应放出气体.

NaHCO3:细小晶体, 遇水感觉不到有热量放出, 溶液呈碱性, 比Na2CO3溶液碱性弱, 溶解度比Na2CO3小.对热不稳定, 加热后生成CO2气体.与酸反应放出气体, 比Na2CO3与酸反应更剧烈.

[情境创设]问题7:Na2CO3和NaHCO3如何相互转化?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习动力]把握了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就抓住了化学的要害.

[先拥经验]钟乳石的形成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

CO2与Na2CO3溶液反应可生成NaHCO3

CO2+Na2CO3+H2O=2NaHCO3

NaHCO3受热分解可生成Na2CO3

2NaHCO3=Na2CO3+CO2↑+H2O

学生讨论得出Na2CO3与NaHCO3相互转化的其他方法:

Νa2CΟ3+ΝaΟΗ+Ca (ΗCΟ3) 2ΝaΗCΟ3

[情境创设]问题8:分9个小组讨论并小结钠的化合物性质 (4min) , 包括书写方程式, 然后两两组合测评知识掌握水平, 回答不出的受提问同学的“罚”.

[学习动力]看谁能学得快、学得好、记忆水平高.

[先拥经验]游戏与活动也是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在紧张、有序、有趣地进行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媒体运用]媒体播放:焰火绽放的情景.

[情境创设]问题9:你知道这些漂亮的烟花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原因吗?

[学习动力]探寻奥秘是人类发现的源泉.学好化学你也能美化人们的生活和环境.

[学生活动]阅读P57中的“焰色反应”, 了解实验的步骤与所用的试剂.分组完成实验, 探寻烟花的秘密. (多备几种试剂供学生选择)

[情境创设]问题10:焰色反应是哪种变化?

[先拥经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都不是, 没有生成新物质, 也没有颜色、状态等的改变.

[媒体运用]多媒体展示:几种金属的焰色

[学习动力]烟花给人类带来了美, 却污染了环境.努力学好化学, 制造没有污染的烟花.

[情境创设]问题11:请一位同学讲述本节课他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

[学生活动]学生小结.

九、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设计思想是, 以构建教学系统中学习动力、学习准备、情境创设、学生活动和媒体运用五个子系统为中心, [2]采用实验小组合作的形式, 以学为主, 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学生在实验中, 按提示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讨论, 基本上由学生自主学习本部分内容.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积极参与, 亲身体会, 学生的实验精神与科研态度得到了培养.最大的收获是: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较快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效果良好, 实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在新课程背景下, 这种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晶等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44-56.

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二节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

从内容上看,本节课是属于元素化合物性质探究课,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结构上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化学1》第三章,是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理念的生动体现,是第二章物质分类、离子反应等知识的具体应用,同时为必修二学习元素周期表理论提供了感性材料。是知识过渡的桥梁,体现知识的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结构特点。

从意义上看,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体会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同时也培养学生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我将合作的对象是普通中学的高一学生。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儿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据此,我由旧引新,以旧带新,从已知、未知、想知、能知、怎么知四个方面来剖析我的教学对象。

已知: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金属氧化物的性质,铝单质性质,离子反应等知识。因此学生已具有在深入研究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知识基础。在能力储备上,本节课设计的探究实验操作是试管实验,高一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能够做简单的离子鉴别,为本节课提供了优势条件。

未知:但是,学生不知如何从物质的酸性,碱性过渡到两性。

想知:于是,化合物两性的概念。

能知:本班学生处于高中一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推理分析能力,能积极参与讨论。

怎么知:观看微视频,情景导读、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对铝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但学生在学习中将前后知识点横向整合、从具体知识迁移至抽象知识的概括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默契程度有待提高。所以本课将侧重锻炼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三维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我希望达到的三维目标有:

1.知识与技能:掌握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和氢氧化铝的制法,增强实验意识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观看微课视频,课堂利用微型仪器实验探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学习化合物的两性,感受辩证思维在化学中的应用。

b.通过对油条中铝离子的检验探究,养成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的习惯,体会化学对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重点、难点

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中面面俱到的讲清铝的化合物的所有性质,所以需要有所侧重,于是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立为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以及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因为两性的概念抽象难懂,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难点设立为两性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本节课的重难点,那如何帮助、引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下面我将阐述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

在刺激反应联结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我将翻转课堂式教学法、情景导学法、实验探究法有机的结合,力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手、眼、思维都活跃起来,提高他们分析、归纳的能力。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在了解了学生情况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主动对新知进行建构。目的是实现以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理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

四、分析教学程序

一堂精彩成功的课,往往还离不开教师的用心设计。本节课我采用的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充分将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在课前自主下载观看微视频,实现知识的传授,在课堂和课后内化知识结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课前学习

在上课之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设计了该课程的微视频以及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视频的主要内容是两性氧化物的概念,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以及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学生自主观看微视频并完成相应的知识检测练习,如果遇到问题,则可通过qq群与同学,老师进行简单的交流。而作为指导者的我们则将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汇总,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课中学习

本节课我将通过复习微课,情境引入,实验探究,启发过渡,在线检测这五个环节来组织我的教学。

环节一、复习微课

在复习微课环节中,先是通过以下两道习题来检测学生在课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将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时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解释分析,实现解题,答疑的双边互动。

环节二、情境导入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于是我将展示学生熟悉的薯片,油条等图片,激发他们体验生活,求知的欲望。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他们知道制作薯片时需要加入了膨松剂,而一般的膨松剂都含有铝离子。此时我抛出问题,既然薯片中含有Al3+,能不能根据微课中的知识,设计较多的实验方案验证呢?此时学生的好奇心高涨,我要学的心理强烈。

环节三、实验探究

于是,学生明确了接下来将要探究的问题:设计方案验证薯片中的Al3+

于是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查找相关资料,设计出尽可能多的验证方案。接着我引导学生分组利用手上的微型实验仪器,利用给出的药品,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实验过后,我让各小组学生派代表上来总结他们组的实验方案及现象。学生总结出来的检测方案大概有以下四种,方案一,往配制好的薯片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刚开始有沉淀产生,随着氢氧化钠的增加,沉淀溶解了。方案二,往配制好的薯片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有沉淀产生。方案三则是在方案一同学的基础上通入CO2,发现又有沉淀生成。而方案四的同学则是在方案二同学的基础滴加盐酸,发现沉淀溶解了。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方案之后,抛出问题,虽然大家都成功地验证了薯片中的铝离子,那如果你是一名小化学家,能不能根据实验操作的简约性以及实验现象的可视性评价哪种为最佳方案呢?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很快得出方案一为最佳方案。最后同学们得出结论:所测薯片中含有Al3+

此时,我向学生展示摄入过量的铝离子会导致老年痴呆的科学报道,启发学生吃薯片时应适量,不能过量食用。

接着我引导学生根据设计的方案,得出各离子间的相互转化,并引导学生写出各方案的反应方程式后,总结出各物质间的比例关系。

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明确探究问题——查找资料——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实验探究模式。由旧引新,以旧带新,步步引导,层层推进,启发学生观察、分析,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环节四、启发过渡

突破重难点之后,再来解释生活中的其它应用,启发学生过渡到生活中常见的应用中,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学以致用,体现STSE教育理念。

环节五、在线检测

针对本节课重难点,在本节课的尾声,我将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线检测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再由学生自我评价,完成教与学的双边工作。

课后学习

所以在这堂课的最后,根据考纲的要求,我将布置两道作业,一道是传统型,一道是研究型,由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完成以下探究活动“氢氧化铝作净水剂的原理”,通过生活问题让学生再次感受生活处处有化学。

五、板书设计分析

板书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直观的表达艺术。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梳理了整节课的主线,主板书列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副板书记录本节课的探究性实验的现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综合理解,进一步使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特色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反思 篇4

(1)教法的成功:

本节课中,学生兴趣大,学习态度积极。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探究得到了知识,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本节课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问题,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本节课多处创设生活情境,如用水点火、用二氧化碳点火实验引入;以人们在制造苏打饼干、焙制面包时,常往面粉中掺进小苏打粉的事例引入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这些都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知识的探究之中。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滴水生火实验的解释是让思考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实验,并对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又如,关于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比较实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特地改进实验装置进行对比实验,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使学生获得了实验创新的乐趣创新思维的火花往往在猜想的瞬间被点燃,不同的猜想结果又激发起学生进行验证的需要,需要同学们作进一步的探索。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本节课中,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我设计多个“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满足了学生自尊、交流和成功的心理需求,从而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2)重难点突破的成功:

新教材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理念。本节课联系生活实际,从滴水生活、棉花投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燃烧等违反生活常识的情境引入,实验设计探究、问题解决与拓展来层层深入落实相关重点,突破难点。

(3)学法的成功:

在本节课里注重于对学生进行把握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等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节课以生活常识水能灭火引入实验:滴水生火,让学生大胆设想、通过实验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

(4)实验改进的成功:

本节课对书本中的以下两个实验进行了改进。一是Na2O2与水反应。二是 Na2CO3和NaHCO3热稳定性对比实验。不仅节约时间,同时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在本课中,还增加了一个Na2O2与CO2的实验,将一团包有Na2O2粉末的棉花投入盛满CO2的集气瓶,几秒钟内,棉花剧烈燃烧。该实验有力说服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反应,产物中有O2。该实验简单化解了本课的难点之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二、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由于对学生的能力估计不足,深怕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过多,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基本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还很不够。

2、由于我校的学生基础不强,本节课只能完成课本的基础知识教学,没有进入更深一层的探究与思考,使教学存在不足。

必修2有机化合物说课稿 篇5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有机会接受各位检阅指导,深感荣幸。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对本知识模块作如下分析说明:

主要分为:说课标、说教材、两个方面。首先说课标,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基本理念;说教材通过新旧教材对比分析,突出新教材立体式整合,展现新教材编写特点和呈现方式,最后对本章教材各节内容作进一步分析。

一、说课标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入手,引出课程目标、基本理念。

课程性质即主要内容,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课程性质由生活实际及探究实验入手,引出烃(甲烷、乙烯、苯)→烃的衍生物(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并分节逐一介绍。如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通过前三节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有机物知识体系及熟练掌握其应用,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结合生活实际和化学实验,加深认识一些有机化合物对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由生活中常见有机化合物引入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把所学知识融入现实生活;能力目标方面,通过教师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学生主动参与的学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搜集和分享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和责任感,使他们初步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引领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建良好的生活氛围。

高中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包括: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素养是核心任务,而面向全体学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所要实现的教育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学习方式变革的灵魂,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二、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八大基本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初中简单有机化合物基础上,依据学生自身特点和个性发展需要设置的课程模块。

教材的作用: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既要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基础内容大致相同,但同中有变,主要体现在:内容变化、要求变化、内容组织变化三个方面。

内容变化:从新教材的篇幅内容上看,精简了烷烃、烯烃的命名,乙烯的实验室制备、乙炔的性质,乙醇的消去反应、苯酚的内容以及乙醛和甲醛的性质等。

要求变化:从新教材目标要求上看对蔗糖、麦芽糖和油脂的结构,淀粉、纤维素、油脂的水解要求明显降低。

内容组织变化体现在新教材以活动与探究、整理与归纳、拓展视野、资料卡片等更多、更鲜活、更形象的形式引入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甲烷学习中:以实景图片展示甲烷的应用-----沼气池;以图示形式用具体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诠释乙醇催化氧化原理;以乙醇和乙酸的演示实验揭示酯化反应实质,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材内容主要分为: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本节讲授方法主要体现在从探究实验出发归纳性质再上升到结构,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参与意识,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提出问题)除了燃烧外甲烷还有那些性质?→探究实验→甲烷与氯气如何反应?→甲烷的结构→实践活动(制作模型、书写化学方程式)→取代反应概念。

第二课时:

实践活动(碳原子的可能连接方式)→烷烃、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有机物的成键特点。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不饱和烃乙烯和苯是在学习了有机化合物基本概念和饱和烷烃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两类烃,有助于学生对前面所学的有机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同时,为下一节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课时安排课时

第一课时

播放乙烯工业的发展、各种乙烯制品→探究实验→得出乙烯的性质跟烷烃不同,回归到结构也不相同→给出分子式推导出结构,比较与烷烃结构的差异→对比性质上的不同→加成反应、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的区别。

第二课时

展示苯的比例模型、给出苯的分子式→探究实验(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的反应)→分析与烷烃、乙烯性质的差异→给出实际的结构→用多媒体演示苯的性质→得出苯易取代难加成。

第三节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这一节是应用前两节所学化学知识,探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内容鲜活;理论与实际兼容。对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分析,体现了化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它们在日常中的应用,展示了相关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课堂演示实验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技能。在教学功能上,这一章起着延伸、拓展和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的作用。

课时安排

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问题,展示实物(引出乙醇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金属钠分别与水、乙醇反应)→动画分析反应原理(乙醇分子的结构、关键指出断键位置和氢原子的活性)→小结→探究实验乙醇的氧化→动画分析氧化原理,断键位置→讨论小结官能团的性质对化合物的影响。

第二课时

回忆初中有关乙酸的内容,展示醋和乙酸样品,归纳物理性质→小组讨论乙酸的酸性→探究实验乙酸的酯化反应→动画模拟实验原理(断键位置)→酯化反应的概念及反应原理→小结官能团在有机物性质的作用→资料阅读乙酸在生活中的用途。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本节主要介绍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性质及其应用,有利于学生了解有机物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同时,书中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这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索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兴趣。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放映有关内容的录象,让学生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查阅资料,上课时向其他同学介绍)→探究实验糖类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联系结构组成简单解释某些特征反应→归纳小结。

第二课时

探究实验,阅读有关水解的材料→列表比较三类物质水解的异同点(反应条件、水解产物等方面)→归纳小结。

作为一位化学老师:你让学生喜欢上了化学即为乐学,你让学生懂了化学即为学会,你让学生体会了乐趣即为享乐。你就实现了新课标所要求的目标,就是教育者中成功的领跑者。

化学式和化合价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式和化合价》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它包括“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共分为2个课时,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是该节第一课时内容,是学生已学习了元素符号书写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对化学用语内容进一步地认识学习,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前提,该课时内容承接本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又为后面,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做铺垫,可见学好这一课题的内容的重要性,它是化学用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用语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正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必须在较好地掌握化学式书写的基础上,用化学式来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以及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能说出化学式的概念。

{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能利用化合价推写物质的化学式,掌握一些简单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及注意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多练来完成。

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式的书写,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对教材认识,学生的情况,确定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物质化学式的正确书写

重点的依据:作为开始学习化学用语,学生学习上感到困难,学好这部分内容,才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难点的依据:由于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确定,化合价法则,学生对教材内容不够透彻,觉得比较抽象。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学法

我校学生多来自社会闲杂个体户成员子女,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一些负面影响,学生在我校学习气氛不够活跃,情况虽不乐观,但作为知识传授的主导者,教与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平等互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尽量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让学生爱听、爱看、爱做、爱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知识的情感,在化学式书写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进行指导显示→示范与模仿→知道理解与应用→矫正→熟练书写,从而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

五、说教法

在教学中根据我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好胜的心理},求学意识和课标的要求,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自主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合于他们参与交往的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本节内容的连接性、条理性,教学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导入,化学式是全世界一致认同的表示物质的化学符号,国际通用,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它正确表示物质的组成,是物质组成情况的真实反映,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组成,则有不同的化学式,例:氧气O2、碳C、二氧化碳CO2、氧化镁MgO氯化钠NaC1 由学生观察提出质疑:什么是化学式?

{提问}这些物质的化学式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这样书写。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2,一些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联想和启示,交流通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提问}{一}、什么是单质?单质化学式怎样书写

固态非金属单质: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

气态非金属单质:一般在元素符号右下 {小结}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角标2{稀有气体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金属: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

{小结升华}一般气体成双对,稀、固、金是单个

{巩固练习}

1、分别写出单质、铁、钠、硫、磷、氦气、氖气、氢气、氮气的化学式。由学生上台板演,师生共同矫正和认可。

{提问}什么是化合物,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化合物,请说出它们的化学式。{设问}你知道这些物质的化学式是如何书写出来的吗?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化合价的概念。

阅读教材P82总结: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在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3识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为了强化学生的识记,对学生进行元素化合价数值表示方法跟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方法比较。

例:正、负数的写法:在化合物中{1}钠的化合价为+1,氧的化合价为-2 {2}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标为1+,氧离子带两个负电荷标为2-位置的标法: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数值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例:Na、O 在离子所带的电荷中,正负数值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值为1时省略,例:NA+、O2-

{二}、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方法——根据化合价法则来写化学式

1、一般是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

2、在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非金属显负价,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呈-2价,氢元素一般呈+1价,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3、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法则}。以例题为例,指导学生书写化学式,具体步骤为: 以书写氧化铝化学式为例:

1、写化学式时,正价写在左边,负价写在右边,如A1、O

2、查出所需元素的化合价,例A1、O

3、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确定原子个数{2个A1原子,3个O原子}

4、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AI2O3

{小结}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课依据如下口诀:要写化学式,先标化合价,约成互质数,后在交叉。

[模仿]比照老师的讲解,要求学生写出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 在学生的练习中提出问题,相互讨论。

{说明}化学式只能表示实际存在的物质的组成,只有化合价实际存在时才有意义,不能根据化合价等于零的原则凭空臆造,随意书写化学式。巩固练习:

1、教材P85练习与实践第2题

2、写出一氧化碳、氧化铁、氯化亚铁、硫酸铜、碳酸钙的化学式{学生在书写时容易出错} {各组派一名学生进行参赛,进行对组及对学生本人的评价} 布置作业:教材P85练习与实践第3、4题。

持续学习题:化合物的化学式会写了,在已知的化学式中能标出各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吗?该物质的名称如何?

{小结归纳}:单质化学式写法,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板书设计

二、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固态非金属单质: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

气态非金属单质:一般在元素符号右下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角标2{稀有气体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金属: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

上一篇:工业革命教案下一篇:不想收的红包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