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的教学设计

2024-06-02

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的教学设计 篇1

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的教学设计 化生学院 07 化本班 唐家春 学号: 10727301022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钠的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 , 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经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对于本课时的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反应,以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在过氧化钠的教学中很重视实验教学,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学习可以更进一步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通过钠的化合物的学习, 还可以加深巩固第一节钠的知识 , 并为下一课时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学习奠定基础 , 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过氧化钠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过氧化钠的保存与用途。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全面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学习态度。依据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治学风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实验对比探究、归纳总结。

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的教学设计 篇2

一、突出学生活动, 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 在进行本节课教学时, 我通过滴水生火实验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并由此而产生的与初三所学知识的矛盾,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自行解决问题, 体会成功的喜悦, 同时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问题情境及组织的学生活动。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如何灭火?

生:水或二氧化碳。

师:今天我们却要用水来点火, 大家相信吗?

(演示滴水生火实验)

师:“滴水生火”实验颠覆了传统我们用水灭火的认识。该实验中加入的黄色粉末就是我们今天重点学习的过氧化钠。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水不能灭火反而能与火共存呢?

(学生猜想: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 反应过程中提供了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

师:Na2O2和H2O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物是什么呢?

生:利用元素守恒, 分析可能的产物并作出猜想。

师: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及所给仪器和药品通过实验得出Na2O2与H2O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并完成学案。

(组织进行探究实验, 巡视小组实验情况, 并参与小组讨论。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师:新闻事例证明过氧化钠强氧化性引起爆炸, 因此过氧化钠被警方列入易燃易爆危险品。一旦过氧化钠引起的爆炸或火灾能用水灭火吗?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吗?

生:用水不能灭火, 反倒会加剧火势。二氧化碳也许可以。

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CO2最直接简单的来源是什么?

生:呼出气体中以二氧化碳为主。

(教师表演吹气生火)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也可以发生反应并提供脱脂棉燃烧的三要素。

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是本节知识的重点也是难点,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以灭火这一熟悉的场景为主线, 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 充实、拓展原有知识结构, 逐步突破这两个难点, 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和理论分析逐步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学习并不困难, 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实验技能即可获取新知识。

二、通过微视频, 强化了化学的应用价值, 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过程

一节优秀的课本身并不是知识内容多么丰富, 而应该是重点突出, 内容少而精, 因此本节课我重点落实过氧化钠的相关性质。学生已知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在掌握了过氧化钠的性质的基础上, 学生很自然的想要知道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学生的探究欲望浓厚, 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笔者采用微视频的形式展示过氧化钠的相关性质, 最大限度地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课前学生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微视频, 对本节课进行预习, 初步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知识过氧化钠用途, 同时引起学生思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 为什么过氧化钠可以有这些用途, 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学习。课后, 在掌握了过氧化钠的相关性质的基础上, 学生重新再进入到微课程的学习中, 一方面是对课上知识的巩固和补充, 解决学生课前的问题;另一方面, 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 将课堂教学时间充分还给学生, 让课堂时间变得更加灵活有序, 不管是课前通过微视频进行预习, 还是课后通过微视频进行巩固, 笔者所采用的这种教学模式, 都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 终身学习的能力, 改变死记硬背机械接受知识的现状。微课程不仅服务于学生, 满足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尊重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也能服务于教师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 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的丰富的物质世界是化学研究的对象, 学习化学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化学使其为我们服务, 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化学, 利用化学, 顺理成章的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主动探究式学习 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问题讨论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的第二节《钠的化合物》的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又为后面学习元素周期律做了铺垫,提供了一些感性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刚刚学完了钠的性质,有些化合物则是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过渡比较自然。

2.本届招收的学生总体水平不是很高,所以有必要通过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Na2O2的性质及相关的应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推理判断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了解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再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学习一些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思想方法,如由个别事例,归纳抽象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愉悦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的重点:Na2O2的性质。

2.教学的难点:与Na2O2性质有关的实际应用,即“问题讨论”的内容。

五、教学策略

本教学设计试图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对教材内容做适度延伸(非知识性延伸,而是在Na2O2的性质应用方面的延伸),从而使学生感悟到如何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总结规律性的方法,以期达到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掌握Na2O2的性质为重点,突出实验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努力营造开放、合作的课堂教学气氛,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的教学设计 篇4

1.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2.通过探究实验,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掌握鉴别它们的方法。3.能够熟练的书写本节所学化学方程式,并强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4.使学生学会探究和对比的研究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对比概括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过氧化钠的性质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实物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实验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3、对比归纳法

学生对知识只是表面的理解,知识内容零散不成体系,老师通过直观实验对比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钠,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势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板书】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一)、过氧化钠 【思考与交流】P55 【演示实验】实验3-5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实验操作:将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并手摸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现象:试管发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结论:放热反应,生成氧气。实验操作:继续滴加酚酞观察现象 现象:溶液先变红色,然后红色褪去。

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变红, 中间产物过氧化氢的漂白作用使红色褪去.反应方程式:2Na2O2 + 2H2O = 4NaOH + O2

【板书】

1、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讲述】除了与水反应外,过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板书】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思考】:为什么呼吸面具和潜艇中要用到Na2O2

【解析】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过氧化钠可以用作呼吸面具上和潜艇里的供氧剂 【思考】:氧化钠和氧化钙都是碱性氧化物,那么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吗? 【回答】不是。因为过氧化钠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氧气。2Na2O2+4HCl=4NaCl+ 2H2O +O2↑ 【板书】

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苏氏两兄弟

苏打碳酸钠白色粉末 小苏打碳酸氢钠白色晶体 【科学探究】:苏氏两兄弟的不同性质

1、两者在水中的溶解性。

(1)各取1小药匙的Na2CO3和NaHCO3于试管中,观察二者外观上的细小区别,滴加10滴水,振荡,观察,用手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2)继续向试管内加入约5mL水,振荡,观察、记录现象。(3)分别加2滴酚酞溶液,比较溶液颜色。实验现象:(1)碳酸钠溶解得比碳酸氢钠多又快,盛碳酸钠的试管发烫(2)碳酸钠全部溶解

(3)都变红,碳酸钠溶液红色更深

【现象分析讲授】碳酸钠溶解性大于碳酸氢钠 碳酸钠溶解放热

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大于碳酸氢钠溶液 【科学探究】

2、两者的热稳定性:

分别加热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气体。实验现象:碳酸氢钠分解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现象分析讲授】碳酸钠的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 【思考】:面包师把发酵粉(主要成份碳酸氢钠)和面粉加水混合,把揉搓好的小面团放到烤箱里焙烤后为什么会变成松软可口的大面包? 【科学探究】

3、两者与盐酸反应

在两根试管中分别加入约5mL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再分别滴入约5mL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注意:反应剧烈程度与生成气体的体积。

实验现象:碳酸钠加入盐酸后,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后,有少量气泡冒出。碳酸氢钠加入盐酸后,剧烈反应,马上冒出大量气泡。

【现象分析讲授】均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快。【总结】

两者性质归纳比较 与酚酞 作用 热稳 定性 与酸 作用

【讲述】在前面进行钠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我们可以看到,钠燃烧时的火焰为黄色。这个现象实际上是钠元素所具有的特性。实际上除了钠元素外,还有其它一些金属元素在燃烧时也能产生特殊的颜色,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焰色反应。【板书】

3、焰色反应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发出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实质不是化学反应,是物理变化)。操作要点:

①先要灼烧铂丝成无色,做完一种离子的鉴别后,要用盐酸洗,再灼烧至无色,再检验第二种离子。

②钾的焰色必须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避免钠等杂质的焰色的干扰。)

钠及钠的化合物学生教案 篇5

一、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熔点低、硬度小、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二、原子结构

三、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4Na+O2=(常温)2Na2O(白色)

2Na+O2=(△或点燃)Na2O2(淡黄色、电解质)2Na2O+O2=(△)2Na2O2,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2.与卤素反应

2Na+Cl2=(点燃)2NaCl

2Na+S=Na2S 3.与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现象:浮、球、气、游、红。“浮”: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

“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气、游”:说明有气体生成。“红”:说明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4.与酸反应

2Na+2H+=2Na+ H2↑ +5.与盐溶液反应

硫酸铜溶液:2Na + 2H2O = 2NaOH + H2↑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氯化铁溶液:2Na + 2H2O = 2NaOH + H2↑ 3NaOH + FeCl3 = Fe(OH)3↓+ 3NaCl

四、钠的制取和保存

1.制取:2NaCl(熔融)=(电解)2Na +Cl2↑

2.保存:煤油或石蜡油。Li密度比煤油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可在石蜡中保存。

五、过氧化钠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物质的量的关系:H2O(或CO2)与O2为2:1,即气体体积(包括混合气体)减少了1/2。●电子转移关系:2mol Na2O2产生1mol O2,转移了2mol电子。●固体质量关系:相当于固体Na2O2吸收了CO3 中的CO或H2O 中的H2。

3.氧化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

●与最高价气态非金属氧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放出氧气。Na2O2+ SO2= Na2SO4 2Na2O2+ 2SO3=2Na2SO4+ O2 ●与品红溶液:褪色。

●与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同时产生无色气泡。

4.过氧化钠与氧化钠 ●稳定性不同。

●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与水及CO2的反应产物不同。●生成条件不同。

六、焰色反应

1.概念: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2.颜色:Na+、K+、Li+: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紫红色。

3.试验:铂丝、无锈铁丝、钨丝、镍丝等、稀盐酸洗净;洗、烧、蘸、烧、看。不能使用硫酸(不分解)或硝酸(易挥发或分解)。只可用稀盐酸:金属卤化物高温时可挥发。

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溶解性不同。2.稳定性不同。

3.前者与氯化钙、氯化钡以及CO2反应、后者不反应。4.二者均与澄清石灰水、盐酸反应。5.前者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后者反应。

6.碳酸钠中加入CO2、少量盐酸、碳酸氢钙、苯酚可生成碳酸氢钠。7.后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可生成碳酸钠。

练习题

1.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B.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钠能把钛锆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还原出来

D.钠和钾的合金于室温下呈固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A.稀硫酸 B.稀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铵溶液 3.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铝可用于冶炼某些熔点较高的金属 B.Na2O2可用作漂白剂 C.碱石灰可用于干燥CO2、O2等气体 D.NaClO可用作消毒剂 4.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5.将2.3 g钠放入10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2.3% B.等于4% C.大于2.3%小于4% D.大于4% 6.钠应用于电光源上是由于()。

A.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 B.钠很软

C.钠是一种强还原剂 D.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7.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

A.水 B.砂子 C.煤油 D.二氧化碳 8.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2Na+3H+=2Na++H2↑ B.Na+H2O=Na++OH+H2↑ C.2Na+2H2O=2Na++2OH+H↑ D.2Na+2H2O=2Na++O2↑+2H2↑ 9.将一小块钠投入到NH4Cl溶液中,产生的气体是()。A.O2和H2 B.只有H2 C.只有NH3 D.H2和NH3

10.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5.4 g,投入50 g水中,最多能产生0.10 g气体,则原来被氧化的钠是()

A.2.3 g B.3.1 g C.4.6 g D.5.3 g

-11.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A.稀H2SO4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镁溶液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并发出黄色火焰 C.钠与硫化合时可以发生爆炸 D.钠离子半径比钠原子半径大

13.把2.3 g钠放入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Na+离子,所需水的质量是()。A.184 g B.181.8 g C.180 g D.183.6 g 14.钠在干燥空气中形成的氧化物0.70 g,溶于水后,可被100 g质量分数为0.73%的盐酸恰好中和,钠的氧化物的成分是()。

A.Na2O2和Na2O B.Na2O C.Na2O2 D.无法确定 15.相同质量的钠在下列情况下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放在足量水中 B.放在足量盐酸中

C.放在足量CuSO4溶液中

D.用刺有小孔的铝,包好放入足量水底中(假设铝不参加反应)

16.将一小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生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生成白色固体;④发生潮解变为液体,这些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17.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⑥ 18.少量钠应保存在()。

A.密闭容器中 B.水中 C.煤油中 D.汽油中

19.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Na+浓度减小,有O2放出 C.溶液的pH增大,有O2放出 D.溶液Na+浓度不变,有O2放出 20.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A.NaHCO3

上一篇:丽江本土文化产业的调查报告下一篇:商业银行合同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