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联席会议制度

2024-06-15

应急联席会议制度(通用11篇)

应急联席会议制度 篇1

应急联席会议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有关应急管理的精神,加强企业之间的协调配合,整合应急资源,形成合力,完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协调应急管理各成员单位,共同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

1、全面掌握分析全镇突发事件形势和特点;

2、讨论基层应急预案修订工作;

3、研究、讨论全镇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关政策措施;

4、指导督促全镇公共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5、全面掌握全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6、共同协商、解决全镇应急管理工作的其他重大问题。

二、应急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

联席会议由镇应急委成员单位组成,镇应急办为牵头单位;联席会议日常事务由镇应急办负责。

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负责工作协调和信息沟通。

三、联席会议工作规则

1、联席会议实行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制度,确因工作需要或成员单位要求,经联席会议召集人同意,也可临时召开。

2、联席会议议题由镇应急办提出,并提前告知各有关

成员单位。各有关成员单位拟提交联席会议讨论的事项,需提前1 周报送镇应急办。

3、联席会议结束后,形成会议纪要,印发给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贯彻落实;联席会议作出的决定,要按照部门职能,分工负责,具体落实。

4、各成员单位要积极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好联席会议的作用。

四、有关要求

1、各有关单位要对联席会议工作高度重识,认真研究本行业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参加会议并认真落实会议议定事项,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

2、各有关单位要把总结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经验作为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深入剖析典型案例查打不足,从而制定改进措施。

3、联席会议牵头召集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做好会议的组织协调工作,确保联席会议制度顺利实施;要进行经常研究分析本行业应急管理工作形势,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各项工作落实。

应急联席会议制度 篇2

当遇到重大应急报道时通常需要采集现场的视音频资料, 并可将信息实时回传给远端。因此涉及到交互式视音频系统。目前成熟商用的交互式视音频系统当属“视频会议”, 实现模型如图1所示。

视频会议系统组成:

核心的多点控制器MCU:负责多点呼叫的信令和媒体转换, 多画面拼接等。

地址解析GK:负责IP地址和号码之间的转换, 简化呼叫操作。

视音频编解码器终端:负责视频采集编码和解码处理。

转换网关GW:通过网关实现与其他系统的对接 (PSTN、IPPBX等) 。

网络结构:一级组网为星型, 二三级组网形成树形组网。

环境要求:对网络质量比较敏感, 主流的视频会议对网络端到端时延小于150ms, 抖动小于40ms, 丢包率小于0.1%。

应用场景:多固定于会议室, 较少移动。

带宽占用:I T U制订的最新H.264 High Profile是H.264体系中最高效的视频编码技术, 不同清晰度对于的带宽占用如图2所示。

传统的视频会议对图像质量和流畅度要求苛刻, 因此多推荐采用专线建设其承载网络。

应急通信系统以视频系统为基础, 但是又有区分, 主要表现在:

1, 线路支持:以卫星、3 G等线路为主, 由于卫星不受地震、洪水等地质灾害影响, 可以随时进行通讯。3G网络由于受到地面基站的牵制, 如果地面基站损坏也无法正常工作。

2, 通讯质量:受限于卫星、3G传输线路的带宽、丢包率等, 视频质量基本在4CIF (704X576) 以下, 同时会有马赛克和延迟。

3, 系统操作:应急通讯由于其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 接入容量一般不会很大, 同时以终端侧发起呼叫为主, 因此需要支持快速拨号、便捷操作。应急通讯架构示意图如图3示。

核心平台主要包含多点视音频桥 (MCU) 、管理服务器、录播系统和视频终端。

在网络接入侧部署接入防火墙可为系统提供接入的流量控制、防病毒、防攻击。同时配合SBC设备实现跨网络的视音频接入能力, 实现通过卫星和3G网络的视音频流量与内部网络实现互通。平台提供录制点播功能, 可将现场的实时画面录制保存。

在远端接入侧, 充分考虑到移动接入的需要, 支持单兵终端、移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类型终端。

主要应用场景:突发事件新闻记者现场报道采访, 新闻记者利用单兵终端通过卫星与总部系统实现对接, 或者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通过3G网络加入总部的系统。可实现CIF (352X288) -4CIF (704X576) 分辨率的图像清晰度, 并可进行视音频的交互。

卫星通信技术简介

卫星通信设备包括射频设备和中频设备, 射频设备选用Ku波段≥16W ODU, 中频设备为卫星调制解调器。其工作过程为:上行方向, 来自通信终端设备如图像编解码器、计算机、语音、图像、数据等数据流经过复接器传给卫星调制解调器, 经过编码、纠错、调制后形成70MHz中频信号, 再传输送至ODU, 通过变频及信号放大, 形成Ku波段信号, 由卫星天线发射上星;下行方向, 由天线接收到的来自卫星的Ku波段信号, 经ODU放大变频后成为70MHz信号, 传送给卫星调制解调器, 信号被解调、解码后形成基带信号, 再经过复接器分发给各个通信终端。卫星调制解调器可同时接收到自己发射的下行信号, 通过显示器监控发射图象信号的质量。

技术特点

卫星通信的传播距离远。同步通信卫星可以覆盖最大跨度达一万八千公里的区域。在这个覆盖区的任意两点都可通过卫星进行通信, 而微波通信一般是50公里左右设一个中继站, 一颗同步通信卫星的覆盖距离相当于300多个微波中继站。

卫星通信路数多、容量大。一颗现代通信卫星, 可携带几十个转发器, 可提供几十路电视和成千上万路电话。

卫星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卫星通信的传输环节少, 不受地理条件和气象的影响, 可获得高质量的通信信号。

卫星通信运用灵活、适应性强。它不仅能实现陆上任意两点间的通信, 而且能实现船与船、船与岸上、空中与陆地之间的通信, 它可以组成一个多方向、多点的立体通信网。

卫星通信成本低。在同样容量、同样距离的条件下, 卫星通信和其他通信设备相比, 耗费的资金少, 卫星通信系统的造价并不随通信距离的增加而提高, 随着设计和工艺的成熟, 成本在不断降低。

针对新闻系统移动为主的应急通信需求, 由于位置不固定, 可需要考虑可移动的车载卫星终端、单兵终端。

卫星通信具有无缝覆盖, 覆盖面广, 通信距离长, 通信线路稳定, 通信频带宽、容量大等特点。对于受灾地点不确定和时间不确定等因素, 卫星通信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建议新闻应急系统可采用以上介绍的三种方案互相结合的方式, 实现高效、快捷、灵活、可靠、经济的应急通信。

3G网络建设情况

目前国内主要有三大网络运营商, 运营三种3G网络制式, 分别是中国移动的TD-SCDMA网络、中国联通的WCDMA网络、中国电信的CDMA网络。

中国联通--WCDMA网络

W C D M A全名是W i d e b a n d CDMA (宽带分码多工存取) , 是具备代表性的3 G移动通信技术, WCDMA可支持384Kbps~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

WCDMA (宽带码分多址) 有Release 99、Release 4、Release 5、Release 6等版本。基于Release 99/Release 4版本, 可在5MHz的带宽内, 提供最高384kbps的用户数据传输速率。在同一些传输通道中, 它还可以提供电路交换和分包交换的服务, 因此, 消费者可以同时利用交换方式接听电话, 然后以分包交换方式访问因特网, 这样的技术可以提高移动电话的使用效率, 使得用户可以超过越在同一时间只能做语音或数据传输的服务的限制。

W C D M A声称在车载、步行和静止环境分别能达到144kbit/s、384bit/s和2Mbit/s的用户速率, 但这样的速率只是其理论速率, 在实际应用中肯定远远达不到这样的速率。HSPA技术中, 采用HSUPA技术, 初期终端支持下行速率25Mbit/s、上行速率5Mbit/s, 用户的峰值实际速率可达到1.4~5.8Mbit/s;而HSDPA理论速率可达14.4Mbit/s, 实际上可提供1~3Mbit/s的下行速度, 与早期产品相比明显增加了下行容量, 可更好的实现互联网应用。

中国电信--CDMA网络

C D M A 2 0 0 0就是第三代CDMA, 适用于3G CDMA的TIA规范称为IS-2000, 也就是CDMA2000国内获得CDMA2000运营权的是中国电信。

C D M A码分多址 (C o d 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技术是近年来在数字移动通信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先进的无线扩频通信技术, 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话音质量好、容量大、覆盖广等特点, 其新的CDMA2000标准由3GPP2组织制订, 版本包括Release 0、Release A、EV-DO和EV-DV。其中EV-DO又是其发展的主流, 其全称为CDMA2000 1x EV-DO, 正是它的出现让CDMA2000得以成为3G时代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

目前多数主流电信运营商采用的都是EV-DO Rev.A标准, 中国电信也是如此。

1x EV-DO Rel.0系统已可在1.25MHz载频上提供下载和上行峰值速率分别达2.4Mbit/s、153.6kbit/s的无线数据业务。而1x EV-DO Rev.A系统更是在其基础上更进一步, 其通过多项关键技术的应用, 使得系统综合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可在1.25MHz载频上提供下载和上行峰值速率分别达3.1Mbit/s、1.8Mbit/s的无线数据业务, 能更好的满足用户对非称数据业务的需求。

此外, 虽然EV-DO的后续演进技术Rev.B, 比Rev.A能提供更大的数据传输速度 (下载73.5Mbit/s上行27Mbit/s, 占用20MHz带宽情况下) , 但就目前来看, Rev.A仍是最具价性比的选择, 其接近ADSL宽带的速度, 已能良好的满足目前互联网应用的需求。

从上可知, 目前被广为接纳与使用的CDMA2000 1x EV-DO Rev.A系统理论上能提供下载和上行峰值速率分别达3.1Mbit/s、1.8Mbit/s的无线数据带宽, 但在实际应用中, 运营商一般不会提供全部的带宽。

全球最大CDMA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使用的也是EV-DO Rev.A技术, 其可实际提供600Kbit/s~1.4Mbit/s的下载速度, 上行速度可达500~800Kbit/s。中国电信的EV-DO Rev.A则实际提供1.2Mbit/s左右的下载速度, 这样的速度相信是个较理想的速度, 在这样的速率下, 一般的网络电视播放已能较流畅的进行。

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

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 是中国提出与自主主导的3G标准。

TD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在向HSDPA、LTE等更高速的宽带技术方向拓展。TD-HSDPA是TD-SCDMA的新一步演进技术, 亦采用TDD方式, 作为后3G的HSDPA技术可以同时适用于WCDMA和TD-SCDMA两种不同制式。

TD-SCDMA的实际网络速度可达384Kbps。全球已建成207个HSDPA网络、51个HSUPA网络, 其中135个HSDPA网络支持3.6Mbit/s的传输速率, 55个HSDPA网络支持7.2Mbit/s的传输速率, 而国内的TD-HSDPA网络支持下行上网速度可达3.6Mbit/s (实际速度也可达1~3Mbit/s) , 上行速度也可达384kbit/s, 可与有线宽带相媲美。

3G网络接入的技术问题

目前视频会议主要有H.323和SIP两个协议栈, 而在跨网络接入时都会面临着NAT地址转换的问题, 由于H.323和SIP属于应用层协议, 普通的NAT设备 (路由器、交换机) 属于网络层设备, 无法正确识别和转换应用层地址, 因此经常造成呼叫的单通、无法呼叫等现象。

具体成因以H.323举例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在发起视频呼叫时公网设备发给私网设备的媒体地址没有随着NAT设备变换, 仍然是其私网地址, 导致地址无法解析而丢弃。

目前的解决办法种类比较多, 有静态NAT、隧道、VPN、SBC等, 应用范围最广且限制最少的当属SBC设备。对于H.323的SBC设备主要指H.460 Server。

H.460协议是国际电信联盟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批准的防火墙/NAT穿越标准, 主要由H.460.18和H.460.19两部分组成。前者负责H.323呼叫控制信令的穿越, 后者负责媒体数据的穿越。该协议通过对H.323协议栈功能的扩充, 在不改变H.225的ANS.1描述的情况下, 帮助H.323呼叫穿越防火墙/NAT。H.460协议不要求对原有的防火墙/NAT做任何改变, 就可以实现多边界 (multi-boundary) 的穿越, 简化了H.323应用的网络互连。

H.460协议的实现分为客户端 (Client) 和服务器 (Server) 两个部分。客户端 (Client) 放在防火墙内的内网, 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设备, 也可以和标准的H.323设备集成为一体, 它以代理的角色负责把内网的H.323终端的注册和呼叫控制信令通过防火墙发送到外网的服务器 (Server) 上, 并和服务器之间创建和维护一个信令和控制通道。服务器 (Server) 放在防火墙外的公网空间, 可以位于服务提供商网络或者位于企业网的DMZ区域, Server扮演GK代理的角色, 从Client收到的所有注册和呼叫信令都被Server转发到中心GK上。

系统接入安全

由于系统设计考虑了3G互联网接入, 因此需要考虑来自互联网的攻击和非法访问。本架构从线路安全、身份认证、会议口令、信息加密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安全保障。从系统结构设计需要部署接入防火墙, 而MCU、终端、管理服务器等内部平台则隐藏在企业内部, 所有来自外网的接入都需要先经防火墙进行第一层的筛选。管理服务器主要用于外网帐号的验证, 只有输入合法的帐号密码才能通过互联网访问到内部的平台。而管理服务器提供的是身份验证, 不同的用户需要加入到内部不同的会议时需要提供对应的会议口令, 称之会议口令。针对会议过程中的呼叫信令和媒体流也应该提供高级别的加密算法, 以防止信息被截获和翻译破解。目前针对视频呼叫中广泛采用了AES加密, 可提供128/256位的安全算法, 有效的防止信息被破译。

与传统视频会议的对接

为了将应急视音频通讯系统与传统视频会议系统在网络层面上完全物理隔离, 所以采用通过模拟视音频转接的方式将分属于两套系统的视频终端通过视频和音频线缆互联。模拟转接的方式可以通过模拟视音频线缆直接互联, 也可以通过视音频矩阵进行转接。

应急联席会议制度 篇3

尹力充分肯定了2011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的成绩,指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狠抓规划编制、“一案三制”建设、重点项目落实和事件处置,各项基础工作进展明显,应对事件的核心能力明显提升。

尹力强调,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要做到“一个把握”、“三个坚持”。要牢牢把握时代特征及其对卫生应急工作的要求,坚持“加快发展”、“平急结合”、“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我国卫生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会议期间,北京、上海、浙江、湖南、广东五省市还分别就卫生应急培训演练、风险评估、甬温线铁路交通事故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创新和卫生应急准备工作做了主題经验交流。

会议应急预案 篇4

一、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事故防范

1、举行重要会议前做好安全纪律教育,定岗、定位、定责。

2、召开重要会议前针对本次会议具体要求,做好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

3、重要会议的场地、设施须符合安全要求,消防设施须保证,会场重地出入和通道要畅通,便于疏散,若夜间开展活动,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停电时要有应急措施。

4、承担重要会议会务工作前必须向主管部门申请,报公安部门审批。

三、事故处理

(一)出现拥堵现象时:

1、1号门由屠耀明、值班人员及一名门卫负责,主要工作是及时疏导和控制参加会议的人员进出,防止人员聚集而堵住进口处。

2、2号门由一名门卫负责,主要是负责车辆进出。自行车全部停放在外面的寄存处。如有紧急情况,应及时打开2号门疏散人员。

3、安排值班安全员把守各要道口,防止参会人员原地返回而造成进出人员汇流。

4、陈耀辰负责A楼、B楼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到防止人行通道堵塞,并及时疏导其它场所的人员到达指定场所活动。

5、蔡承志、李康、武侃负责D搂剧场、多功能厅的人员安全。万红弟负责C搂及名人廊的安全工作。

6、散场时,各要道口安全值班人员要主动指挥参会人员按规定路线离开。

7、如遇突发事件,情况汇报流程如下:治安具体工作人员→屠耀明→陈耀辰→黄宇平、冯国勤。

8、如遇突发事件,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赶到现场,采取果断有效措施,运用相应的对策尽快解决,防止事态扩大。

(二)造成人员伤害时:

1、当发生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刘乐薇负责报120和引导救护车,医务人员立即组织抢救。

2、黄宇平、冯国勤、刘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指挥。

3、伤员送最近的医院急救。

4、黄宇平、冯国勤、刘颖等在事发后做好善后工作。

四、报告制度:

发生事故单位领导要立即报告教育局办公室及有关科室,不得迟报瞒报。

五、主要责任人

单位法人代表黄宇平。

应急演练内容会议纪要 篇5

1、如遇事前通知停电的操作规程:

设备动力人员如接到供电局通知要停电,应提前一天通知公司各科室停电时间;公司内短时间切换线路的应提前十分钟通知各科室并进行确认方可断电。

生产运行中控人员:接到通知外部停电应提前一天做好工艺的调整;如短时间切换线路的停电:

(1)、应在通知停电的前10分钟在电脑上关闭鼓风机进气阀和出风阀,然后点击鼓风机“停止“按钮,防止来电时发生意外;(2)、关闭运行的各种设备,包括提升泵、细格栅、沉砂机、刮泥机、回流泵、浓缩泵、搅拌机等;退出系统关闭电脑并做好相关记录。

(3)、来电后应先检查各设备显示正常之后,再按照操作规程启动各设备。

2、如遇突然停电时的操作规程:

(1)、当班人员应立即将中控电脑中所有在运行的设备按操作规程将其关闭,防止来电时设备突然启动并做好相关备注。(2)、立即通知动力设备组,动力设备人员应查找停电原因,并应将所有设备的总电源断开,以防来电时设备受损。

(3)、来电后检查各设备的运行状况,显示正常之后按操作规程正常启动各设备进行操作。

二、当出水超标时应急处理

当班人员如发现出水在线监测数据超标时(其中COD内控标准为55mg/L,其它指标按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一级B控制),应做好以下工作:

1、立即停止出水,统计出水量;

2、立即通知相关人员(伍红森、丁玉兰、盛国永);

3、抽取水样在进水在线监测仪器上进行离线测试,如数据正常说明在线仪器采样不正常(氮气压力、稀释水等),则可以恢复正常运行。如果数据还是超标,则应一方面立即查找原因,另一方面取另一运行阶段水样进行离线监测。

4、如另一运行阶段的水样测试数据达标,则换一出水通道进行排水。超标通道则根据查找出来的原因针对性的进行再处理,至检测合格后方可排放。

如另一运行阶段的水样测试也超标,则应关闭所有的进出水通道,立即汇报分管领导并查找原因,针对查找的原因全部进行重新再处理,直至处理好的水经测试全部达标后方可恢复排水。

三、当进、出水异常时应急处理

当班人员应定时不定时查看进水水质情况,当发现进水COD、进水颜色、油脂、沙粒等异常水质应采取以下措施:

1、进行内部分析,持续观察进水情况,必要时加一定量的聚铝。

2、把进水水质异常情况,通知安全纳管人员并填写好工作联系单。对工艺设备和出水水质会产生影响,工艺员则根据现有工艺设备对工艺进行修改和整改。

3、安全纳管人员外部查找异常水源,针对异常水质突击检查相关企业(排放口及预处理等),对查到的企业应立即关闭其阀门,再根据水质情况跟企业洽谈,处理达标后方可开启阀门。

4、化验室对异常水质进行仪器检测化验分析,为生产运行及安全纳管提供数据。

四、遇暴雨天气应急处理

1、生产运行科:(1)、当班人员规范操作,根据系统设计水量进行处理,确保生化系统正常运行。(2)、长时间暴雨,集水井液位居高不下,上报公司领导,听从安排。(3)设备动力人员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水泵、水带等工具)

2、安全纳管科:做好外部各企业的水质水量调查工作,必要时减少各企业的排放量或者要求企业停止排放采取应急措施另行储存。

应急救援队会议纪要 篇6

会议同意成立陕西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家组,下设综合、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及其它4个专家小组。

会议强调对于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做好应急准备非常必要,灾难当头,参加抢险救援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应建立技术专家同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联动、配合工作机制,做好一级准备,24小时备勤,随时待命出发。

会议要求一是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是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要求上来,时刻保持战备状态;二是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救援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三是做好技术和装备器材准备,所有装备器材数量要充足、类型要齐全、技术性能要良好;四是做好在位准备,各专家和救援队伍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保证调得动、用得上,出色完成各项救援任务。

联系方式:应急救援处,电话:

应急联席会议制度 篇7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提升城市应急管理工作响应速度和效率不仅有助降低城市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同时也成为衡量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的有效标志。在许多发达国家,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是显示城市管理水平的标志性工程。在中国, 为市民提供更为有效的救助服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城市现代化管理、城市应急服务指挥及联合行动的发展目标。

南宁市自2001年使用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是中国首个实施应急联动系统的示范城市。多年来通过采用公安、消防、医疗急救、交警、防洪、护林防火等公共事业的应急指挥调度, 形成了跨部门、跨地区的统一科学指挥, 大大提高政府的应急指挥能力。2012年, 南宁市加大对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力度, 于9月正式启用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新系统。此次应急联动系统的全面升级采用Polycom高清视频解决方案, 用于解决处理所有可能发生的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的重大突发事件或灾难事件。该系统将覆盖南宁市区和其所辖县共22, 080平方公里范围, 可充分满足可视通信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三大应用, 即应急可视指挥调度, 图像传输和视频会议, 为全面推动城市应急管理工作稳步开展起到重要作用。

Polycom视频解决方案的全新系统投入使用后, 将实现统一受理、统一指挥、应急管理直接面向突发事件, 不仅有助推动城市应急联动响应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实现应急管理与应急处置相结合、日常应急与重大事件应急互为备份, 进而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

图像资源应急联动新系统可汇集全市图像资源, 将交通路口监控图像、社会治安“打防控- (打击、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 ”电子视频监控图像等十几个视频资源整合接入, 大大提高指挥效率。

南宁市政府提出, 该项目的最关键要求就是系统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支持开放的标准、使用方便且响应快速。根据实验数据显示, 借助Polycom视频解决方案,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新系统可在几秒钟内响应平台接报;另外, 这套可以在低带宽下传输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接入了多达40个县区、开发区和市级专项应急指挥部, 可以融合视频监控, 实现图像传输功能, 让所有与会者都能在视频会议中实时观看到视频监控画面, 从而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做到可视指挥;此外, 政府工作人员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随时发起会议, 召集不在同一地点的相关人员和专家一起来研判事件的处置方法, 通过Polycom视频解决方案高安全等级的逼真画面和协作, 其效果就如同双方面对面进行交流一样。

Polycom系统为南宁市城市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更加强大的视频协作平台, 通过采用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紧急调度指挥, 不仅帮助调度员选择最佳的资源, 对事件做出最快速的反应, 同时还可在重大紧急事件发生期间, 由市领导在应急联动中心召集全市各部门领导人对事件的处理调度指挥, 实现应急事件的快速处理, 提高风险隐患排查监控能力, 进行科学指挥, 从而大大提升城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应急联席会议制度 篇8

【关键词】高校 院(系)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形成,院(系)的人、财、物的配置与决策权利逐步扩大,如何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如何使行政负责人在职权范围内充分履行职责?在实践层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全面提高认识是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

1.明确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内涵。所谓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指以院(系)党总支为政治核心,院长(系主任)为行政指挥,党政密切配合,共同推动院(系)发展的工作体制和决策方式。它是我国公办高等院校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工作机制的自然延伸。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与院(系)总支委员会、行政办公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等重大决策形式明确不同。应该说,党政联席会议具有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它是其他各种决策形式的核心与纽带。

2.正确认识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面临的挑战。虽然《条例》中明确规定高校二级院(系)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但是,《条例》中并没有具体规定这一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考核办法及评价标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制度设计的缺陷。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仍有一些内容有待完善和补充,具体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党政职责定位不够明确,关系协调难。三是行政领导因负责制的淡化,只是开展日常工作,不能大胆负责,缺乏进取精神,造成院长(系主任)地位和作用相对下降。四是院(系)重大事项议事决策规程不够规范。五是院(系)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

创新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校院(系)党组织处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最前沿,学校各项工作需要通过院(系)党组织的作用才能实现。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院系领导班子凝心聚力、谋划发展、增进团结的好形式,在实践中要积极坚持和发展该制度。在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的过程中,党政班子的精诚团结是党政联席会议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党政班子对学院的各项工作统一研究、统一认识、统一部署,坚持走群众路线,重大问题除党政班子集体研究外,要反复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真正成为学校工作创新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参与者。

2.明确院(系)党政联席会议的功能定位和议事范围。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最高组织决策机构,主要任务是研究决定与院(系)建设和发展有关的重大问题, “三重一大问题”,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具体包括:研究制订本系(部)的改革方案、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研究本系(部)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修改和废止;研究院拨经费(含岗位津贴)的使用方案和实施细则等。党政联席会议作为院(系)级党政议事决策的最高形式,要理顺党政联席会议和党总支委员会议及行政院(系)务会议之间的关系。

3.严格执行院(系)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程序。院(系)党政联席会议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进行。议题的提出和确定由系(部)党政主要负责人根据学院党政的工作部署和本系(部)工作需要提出议题,会前充分酝酿,交换意见,根据议题内容不同分别主持会议。凡未经系(部)党政主要负责人事先协商确定、且非突发性重大事件而要临时动议的议题,一般不列入联席会议的议程。联席会议与会者在讨论议题时要畅所欲言,充分发扬民主;对某个议题意见分歧较大时,会议不宜匆忙作出决定。待会后继续调查研究,进行充分论证,广泛交换意见后,可重新提交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如仍不能形成最终决策意见,应及时向学院党政领导汇报,联席会议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凡经联席会议讨论作出的决定,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改变。

4.吸引优秀人才,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要求,考虑年龄、专业等因素,配好院(系)领导班子。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注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班子成员理论水平。抓好业务培训,夯实学科功底,丰富教学技能,提升理论素养,提高管理服务的能力,抓好专题研究。

5.实行目标责任制,建立长效机制。实行院(系)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作为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教育办学评估体系,不仅考核系级领导班子具体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还要考核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情况;不仅考核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德能勤绩廉情况,还要考察班子成员之间沟通协调合作共事的情况。健全激励制约机制,严格奖惩,促进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和活力的增强,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实施和完成。

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是领导体制和决策方式的创新,这就要求院(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树立大局意识,明确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功能定位、议事范围和议事程序,实行目标责任制,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建立起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推动院(系)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Z].1996-3-18.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教党〔2007〕11号)[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z2.

[3]刘宏艳,赵文华,黄海洋,孙佳.创新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21:63-66.

春节期间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总结 篇9

黄冈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全市交通运输安全应急管理暨春运工作会

会议指出,2016年全市交通运输部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总体要求,认真开展“道路运输平安年”和“平安交通”创建活动,以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月、安全隐患挂牌督办整改等工作为载体,全市水上四项安全指标均控制在省厅和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范围之内,道路运输、公路管理、工程建设无较大责任事故,确保了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2017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点抓好以“平安交通”建设为载体推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落实“一岗双责”推进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推进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推进安全预防预控体系建设、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以保安全畅通为根本推进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六个方面工作。2017年春运工作重点抓好建立春运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强化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提升春运服务品质,规范运输市场监督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信息和宣传报道工作。

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银芝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春运工作和安全工作。春运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各界关注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要把做好春运工作作为民生任务、民生工程、政治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认真开展“三查、三到、三保”检查活动和“三比三争”春运优质服务活动,把春运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二是要从紧压实安全责任。要始终把安全放在春运工作的首要位置,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做到人人有责任心、事事有责任制、处处都将责任落到实处。三是做好运力组织,加强安全监管。要科学预测春运需求和客流流量、流向,合理制订运输方案和应急恶劣天气保畅预案,加强城市公交、城乡客运与干线运输的衔接,提升“最先和最后一公里”运输效率,道路运输部门要监督长途客运车辆落实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接驳运输要求的情况,严格查处旅游包车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异地经营、持有虚假包车客运标志牌、搭载包车合同以外乘客、“黑车”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四是切实维护交通行业稳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春节和“两会”期间稳定工作的要求,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排查调处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包保责任制,加强春运期间值班值守,做好老干部、困难职工和企业走访慰问工作,积极开展帮扶救助,力所能及的解决好他们生活困难,努力维护好行业稳定。

应急联席会议制度 篇10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应急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县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应急工作基础,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初步形成了 “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各类突发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置,得到社会各界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榆中县应急管理工作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高效快速运转机制。我县始终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妥善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我县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主任,各副县长和人武部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24个相关单位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委员的榆中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组织和领导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并按照市上要求成立了榆中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在县应急委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二是加强督导,完善制度。今年以来,我县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了各乡镇、各部门的目标考核。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建立了应急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行为的,将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三是畅通信息,反应灵敏。在全县23个乡镇、37个部门、268个行政村、329所学校、21户重点企业中组建了应急信息员队伍,形成了完整的应急信息报送网络,确保信息报送准确及时。

(二)修编完善预案,加强预案体系建设。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健全完善与市级应急预案的衔接工作,去年,我们共梳理出33个需修编的专项应急预案目录,以文件的形式分解落实到20个部门。在修编过程中,县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汇报会、论证会,严把工作进度关、质量关和审核报批关,全力推进修编工作快速开展。现已全部完成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并予以印发。同时,我们还积极指导乡镇和相关部门开展预案“四进”活动,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一步提高全县公共应急预案覆盖率。

(三)强化制度建设,创新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畅通信息渠道,是成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途径。我县在信息报告机制上始终坚持密切关注、快速反应的原则,强化应急管理制度建设,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一是建立信息联络员信息报告制度。乡镇信息联络员负责辖区内突发事件的排查和信息报送,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向县政府应急办报告。值班人员根据收到的信息,按事件的影响情况及相关规定上报市政府应急办。二是完善值班制度。县政府公布了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负责接收和报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要求信息报送应及时、迅速、真实、准确,不得漏报、瞒报、谎报和缓报。三是落实突发公共事件信息首报与续报制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事发地乡镇必须快速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现场动态等情况及时上报县政府应急办,办公室值班人员再按规定报送期限,及时向市政府应急办报告,并负责跟踪突发事件的动态及发展,深入续报或多次续报事件发生、处置、善后处理等情况。

(四)加强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的宣传培训,重点对存在隐患的村社群众宣传了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各中小学校开展了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切实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增强了师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普及了群众的应急知识和基本常识,提高了自救和互救能力。

二、几点体会

回顾近年来的应急管理工作,我们深刻的体会到: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各级领导只要能够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己任,充分认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应急工作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联系,就能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地开展好各项应急工作。

(二)开展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做好日常突发事件监测和物资储备的前提下,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才能较快提高应急指挥、信息沟通、组织协调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应急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水平等综合能力。

(三)加大宣传力度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保障。通过近年来应急工作实践来看,突发事件中遭受侵害、损失较大的往往是基层人民群众,因此,加强应急舆论宣传工作特别是对基层人民群众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对第一时间正确应对灾害,减小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督导检查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根据不同时期灾害发生特点,加强定期不定期地督导检查,全面准确掌握辖区灾害的种类、分布情况,提高前期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才能保证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我们就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及时处置。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们在应急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的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完全适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我们已在乡村建立了应急管理机制,但在我县北山地区的部分乡村,医疗、消防、通讯等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居住分散,防灾意识差,自救互救能力弱,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和处置方面,仍处于不设防状态,不能按照预案程序及时处理。二是企业、高等院校、供水、供电等重要部门,特别是高危行业的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虽然能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但还没有形成联动机制。三是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在资金投入、物资储备和救援装备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应急需要,等等。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进一步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关口”前移,加强源头防范。一是组织力量集中做好排查工作,尽快全面掌握各类风险隐患情况。通过排查,促进应急管理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排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形成比较完备的数据库,为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依据。三是对重大风险隐患,加强实时监控,积极准备应对措施。

(二)进一步加大应急处置工作力度。一是切实抓好信息报告和应急值守工作,及时掌握、准确判断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态势,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并按照分级标准向上级政府报告。二是加强应急指挥协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发展、实施紧急救援。三是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避免因信息发布不及时、舆论引导不得力导致处置工作被动。

(三)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将应急平台建设及维护、应急预案演练、干部教育培训、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等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研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

应急联席会议制度 篇11

一、河南省食品安全应急制度建设的成绩与问题

河南省食品安全应急制度是建基于国家食品安全应急制度有关规定之上并结合河南省实际,关于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一定范围内社会各种组织、群体和个人,围绕应急信息收集、应急预防准备、应急演习、损害控制处理以及事后恢复等食品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行为规范的总和。“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在食品安全应急制度建设上已取得一定成绩。2009年7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河南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豫政办[2009]122号)。《河南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阐述了编制该预案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事故分级,规定了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及其职责,规定了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举报、报告、通报与发布制度,食品安全事故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与保障措施制度的具体内容。河南省有关部门与18个省辖市均出台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或措施。如,根据事件发生的轻重缓急和事故中出现中毒、死亡的人数确定为一、二、三级应急处理状态。可以说,河南省食品安全应急制度的框架初步形成。

但是,应当看到,河南省食品安全应急制度还存在一定缺陷。其表现如下:一是运行机制协调性不高。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分别由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等多个政府部门承担,食品安全应急管理资源分散,部门、地方、条块之间应急处置衔接不够协调:协同应对食品安全事故时,人员、信息、资源等难以快速集成和联动。二是食品安全应急预警体系和工作平台建设薄弱。覆盖整个食品链的、统一的监测预警体系是高效的食品安全应急制度的基础与组成部分,河南省还未形成这样的预警体系。河南省有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过于行政化、监测能力不足、监测系统反应不灵敏等问题,致使现有的监测预警体系流于形式,某些预警指标存在空白。三是缺乏先进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快速检测设备,紧急物资调配能力不高。保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质的生产、供应、征收、征用、调拨和配送机制不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物资储备制度尚未建立,已有的物资储备存储设施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储备方式单一,物资数量偏少,更新、轮换、补偿政策不健全,品种难以动态调整:应急物资、人员紧急运输工具等应急求援所需资源匮乏,综合协调机制亟待完善。四是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问题食品的紧急封存、召回和信息及时发布等规定得还不具体。五是食品安全应急的技术基础薄弱、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不少地方的食品安全信息指挥系统平台建设尚未启动,互联互通困难,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信息获取能力较差,应急指挥平台、信息管理、资源管理、装备配置、信息公布和评估反馈等支撑技术系统亟待完善。六是社会公众的参与性不强。河南省不少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专业救护和群众自救相结合的救护援助体系建设滞后,群众的食品安全危机意识不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自救、互救能力较差。

二、完善河南省食品安全应急制度的对策与措施

建立健全河南省食品安全应急制度,应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一)正确把握河南省食品安全应急制度建设的方向、原则与目标

第一,正确把握河南省食品安全应急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河南省食品安全应急制度的基本方向是:依靠科学技术,突出解决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提高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运行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正确把握河南省食品安全应急制度建设的原则。一是统筹规划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二是资源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原则。要合理布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资源,加强监测预警、应急处理、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能力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实现各地和各部门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方面的有机整合,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避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重点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薄弱环节建设,优先解决制约应急响应时效的突出问题,提高第一时间快速响应的能力。三是先进适用、标准规范原则。要采用国内外成熟技术,兼顾先进性和适用性,确保应急体系的高效、可靠运行。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实现应急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规范化。四是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原则。要按事权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根据现实需要和实际能力确定建设项目,分级分步组织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项目建设。五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与政府监管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第三,正确把握河南省食品安全应急制度的建设目标。基本目标:通过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使各级政府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上形成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应急管理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满足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的需要。具体目标:一是确保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二是建立本地域全覆盖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网络。三

是保障食品安全事故直报制度、应急处置和应急响应的全面落实。四是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的信息发布、问题食品的紧急处置、风险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的能力。

(二)完善河南省食品安全应急制度的措施

第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级食品安全应急指挥系统。一是应当根據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各级食品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包括决策者与智囊、应急处理小组的应急处理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行动。为此,要设置处理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安全应急运作机构,并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二是建设反应快捷、运转高效、信息准确的应急管理信息和指挥平台。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中省一级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由于上接国家、下连地市,是连接食品安全应急体系的宏观与微观、决策与执行的枢纽,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河南省(省级)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信息和指挥平台至少应包括食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两个子系统。该平台以食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为依托,在食品安全信息综合监测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与评价食品安全形势,及时对食品安全进行预警,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第二,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职责。可出台河南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办法,对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职责明确做出以下规定:一是规定各级政府的职责。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二是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职责。规定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制订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规定大型社会活动等的主办者应当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安全工作方案或者应急预案,建立、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度,确定食品安全责任人,明确食品安全措施,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发现其生产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或者安全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处置,立即停止生产经营;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应当立即采取封存、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等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扩大。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时起二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部门报告;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也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部门报告。国家上位法规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置另有规定的,河南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办法从其规定。

第三,加强对食品安全应急的物资、资金、机构与人员保障。一是加强物资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保证及时运送。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物资贮备制度,贮备相应足量的应急物资。贮备物资应当置于交通便利、具备贮运条件和安全的区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贮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对于企业、农户所产生的损失,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合理补贴。各级财政按照规定比例分担费用。三是加强机构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如参考试验室和专业实验室),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涉及的鉴定、诊断、救治、防疫、监测等技术工作。四是加强人员保障。应在省、地两级分别建立一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救治队伍,遇有重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以及其他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能够迅速组织起来。卫生部门应当掌握信息,必要时组织应急救治队伍进行支援。

第四,制定周详的食品安全应急措施。制定周详的食品安全应急措施对防止突发事件影响范围扩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制定查找食品安全事故成因、源头与应对重点的措施。要分清楚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找准源头,同时对潜伏的危害进行密切监控,实施跟踪,明确重点、提高效率,根据监测、诊断和评估的结果,划定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动物种类、重点污染物,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制定有效的救治措施。对于受危害人群要实施有效救治。对于传染性疫病,要由专门的医务人员、具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专门负责。对于弱势群体要给予救济。对于受威胁的人群实施紧急强制性的免疫接种。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依法对疫区实行封锁。对受威胁动物,实施紧急强制性的免疫接种。三是制定有效的损害控制处理措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可以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对食物、水源采取控制措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对于染病病死、被捕杀的禽畜、鱼类及其排泄物、被污染饮料、污水、交通工具、禽畜舍、场地等实施无害化处理。各级政府在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必须完整详细地记录事件的产生、发展和具体处理过程、处理效果、需要采取的后续措施等详细记录。

上一篇:五文明施工管理责任协议书及处罚条例下一篇:英国委托书模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