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社区教育

2024-07-28

传统文化社区教育(精选8篇)

传统文化社区教育 篇1

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社区教育中绽放光彩

陈世举

青少年社区教育,既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补充,也是加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不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而是以教化、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文明素养和高尚品格为主要任务。开展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对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充分传承和运用。

青少年社区教育如何开展,笔者认为,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应结合当前我国青少年的现状,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祖国传统文化的甘露滋润青少年的心田,用丰富的形式把传统文化展现出来,把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的精神传承下去。

一、青少年社区教育应绽放“孝道”文化的光彩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读的《弟子规》,开篇讲的也是孝。孝,是对父母的尊重、关爱,而不是一些人所说的“奴颜婢膝”。可以说,孝道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何来忠于家庭,忠于自己从事的事业,忠于国家。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把孝作为德之首,说明孝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渗透着父母全身心的关爱。父母老时,尽孝道是天经地义。然而现实生活中,“孝道”却往往被人们放在次要的位置。当今社会,不少青少年由于家庭教育、社会因素的影响,从小养成唯我独尊的叛逆性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稍不满足其要求,轻则破口大骂,重则对父母拳脚相加,甚至杀害父母。2014年甘肃会宁县发生一起高三学生在出租房中手持铁锤和小刀将陪读母亲残忍杀害的家庭惨剧。弑母少年是不孝的,他残忍地杀害了生养他的母亲,而且对此无悔改之意。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价值观形成时期,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品格和良好的道德。青少年社区教育把“孝道”作为教育内容,开展“孝道”文化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培养青少年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弥补一些家庭教育中“孝道”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通过“孝道”文化的传播,减少青少年成长中不利的因素,并通过青少年影响家庭,促进社会和谐。

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孝。二十四孝之首舜,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张尚昀,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湛北乡姜庄村的大学生。200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税务学院。当年10月,他的母亲遭遇车祸造成脑震荡,引发中枢性硬瘫、癫痫等病症,彻底失去劳动能力。面对生活的不幸,5年来,他一直坚持一边打工求学,一边给身患重病的母亲治病,演绎了一个 “当代孝子”的传奇。

青少年社区教育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孝道”文化发掘出来,用生动的事例表达出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包装起来,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展现出来,让青少年在参观、实践、演讲等活动中感受“孝道”的重要性,做一个孝敬父母和长辈的孩子。

二、青少年社区教育应绽放“仁爱”文化的光彩

“生命是云蒸霞蔚,是蓝天飞过的云雀,是雨后的一片蛙声,是灼灼其华的桃花,是山间叮咚的鸣泉”。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区教育,都要有意识地渗透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教育,并努力做到潜移默化。孔子提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提出的“吾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等名言,体现了“仁者爱人”的道德价值理念。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也是把“仁”字放在第一位。墨子的“兼爱”、庄子的“爱人利物之谓仁”,都充分体现“仁者爱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成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在这个经济社会,不少人面对乞讨的伤残人士没有同情,有的只是视而不见和嘻笑,甚至是讥讽、挖苦和侮辱;对于身边需要关爱的人不愿意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对待身边的动物和植物,肆意伤害,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如重庆市南岸区4个年龄在16岁左右的中学生,以整人为乐,用烟头烫同学,强迫同学喝尿、吃大便、吞下他们的口痰等,使受害同学被整得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自私自利、没有爱心、以我为中心的狭隘主义在不少青少年的心里渐渐形成。青少年中暴露出来的这种现象与我国千百年来弘扬的仁爱的传统美德格格不入,影响了社会和谐。仁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没有仁爱之心,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培养青少年的仁爱之心,需要有针对性的做好以下两方面。

1.强化生命实践教育

要引导青少年明白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明白世间万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都值得呵护和尊重。清除蒙蔽在孩子心灵的善良上的灰尘,让青少年学会对生命持一种仁爱的态度,懂得尊重每一个生命,关爱他人。

培养青少年仁爱的情感,要注重青少年亲身实践的感悟和内化。青少年社区教育应该加强孩子们的道德实践的内化,让青少年通过实践与感悟的结合,成为一个仁爱之人。深圳市曾经举办过一次“关爱行动”,提倡城里孩子和打工子弟交朋友,了解认识相互间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当发现打工子弟的条件非常艰苦时,很多城里孩子眼泪流了下来,再也不大手大脚花钱了,有的孩子省下零花钱给打工子弟买书。这些城里孩子被感动了,产生了关爱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社区要多组织青少年参加公益活动,培养他们从细节入手、从身边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用粮,以及参加社会慈善活动,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和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2.强化道德标准的养成

青少年平时的一些恶作剧,如果不及时矫正,将会让他们丧失仁爱之心,并逐步走向犯罪的边缘。

青少年社区教育没有说教,有的只是环境与活动。要注意言传身教,进行有效的引导,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对青少年中出现的没有爱心的现象,要通过讲故事,如讲台湾作家席慕容拒吃活鱼名菜,拂袖而去的故事、蚁群成团从火中逃生的故事……;通过观看有关仁爱的影视,让他们感动、反思,慢慢认识到自己的恶作剧是建立在伤害其它生命的基础之上的,是没有爱心的表现,让他们学会关爱和尊重生命,传播仁爱的力量。

在对青少年社区教育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让他们在社会交往中推己及人、泛爱大众,做到对人对事都胸怀宽广,发扬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民族精神。

三、青少年社区教育应绽放“爱国”文化的光彩

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细分的话,无外乎个人梦、家庭梦、国家梦。千千万万个个人梦、家庭梦的有机组合,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家庭、国家三者有机的融合。墨家提出“天下尚同”,体现了这种整体的价值取向。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指南,也强调个人价值的最终走向是为国、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人士为大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我们要培养青少年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之志。

近代中国,每一次战争使中国人产生震惊和民族危机感,让爱国精神日益增强。不管是郑观应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倡导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还是邹容追随的“革命救国”,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我们现在是和平年代,青少年在这个没有苦难的时代,容易丧失爱国的观念。他们的生活圈子小,知识面窄,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不少青少年没有多少心思来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对国家的社会发展情况及面临的内忧外患知之甚少。

社区教育要开展爱国教育活动,让中国人的爱国情结不断传承下去。爱国教育应该抓住每一个有利时机,不失时机的通过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青少年在特殊的时间里感受爱国氛围的熏陶,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要以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纪念日为契机,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举办讲座、演讲、观摩等系列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德育基地。既要让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因闭关锁国而落后时被凌辱、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历史,也要让青少年知道中华民族因不断发展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事例,使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心和历史使命感,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并把这种爱国情感落实到他们的学习中、工作中和行动上。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面对现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的国际现状,青少年社区教育要引导青少年关注祖国现状,了解祖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忧外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进取之志和创新精神。

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更不是一场场作秀的表演,而是要踏踏实实践行的目标。

青少年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青少年道德问题,大力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中孝道、仁爱、爱国的教育,绽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彩,让每个青少年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火炬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更早实现!

传统文化社区教育 篇2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以及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作为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得到空前重视。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较量中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我国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近年在河北省大力推广。实践证明, 它是构建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可行举措, 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载体, 也是构建和谐河北的组成部分。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 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 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整合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作为社区教育的培训内容, 为社区成员提供教育服务, 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同时也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丰富, 为现在的社区教育提供了本土化的教材。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 人们在解决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道, 通过传统文化的滋润来消解心理平衡、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潜在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我们思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指引了方向。它指引我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面对困难, 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 用“正道直行”的品质面对诱惑, 养成健全的人格。在社区教育中, 挖掘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 获得面对时代发展的源动力。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为传统文化在最广泛受众中传播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渠道, 把传统文化和普通大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社区教育的平台普及传统文化蕴涵的精髓, 从微观上有利于社区广大受众提高整体的文化素质, 从宏观上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社区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 包含道家、法家、儒家为内核, 还有墨家、名家、佛教、西方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作为教育资源的传统文化, 特指积极的、经典的、易于形成民族共识, 同时能够维系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被人们不断地予以认可和接受的各种文化要素。社区成员的复杂性, 要求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要易于广大受众接受, 才能实现教育的功效。

首先, 突出传统文化鲜明的地域性。对于河北省来讲, 燕赵文化在社区中影响深远, 易于接受, 同时也是和谐河北建设的文化支撑。河北的乡土文化和传统文化, 是燕赵文化最大的亮点之一, 如武强年画、唐山皮影等, 既有传统积淀, 又被不断发扬光大, 挖掘燕赵文化的历史积累, 利用多级平台推动其实现深层次上的更新与创新。如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河北梆子、评剧、丝弦等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社区教育中, 将各类戏曲的渊源和发展作为学习内容, 选取优秀曲目, 不仅普及和戏曲知识, 扩大了戏曲的影响, 而且提高了居民的素养。

其次, 通过文字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资源, 一方面是指历史文献典籍。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是当时社会的精神凝聚力, 它蕴含着历经风雨的智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 认同和凝聚中华文化, 各种文化类型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经过先贤的阐述与完善, 已经积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完善, 规范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儒家以“仁”“礼”为中心的修齐治平之道、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和我们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相关。无论是儒家的“相濡以沫”, 还是道家的“相忘于江湖”, 都服务于和谐社区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 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 让汉字不再只与单纯的笔画相联系, 文化内涵让汉字体系更加丰满, 更易于实现对受众的文化熏陶。通过分析汉字形体, 说解汉字意义, 进而表达蕴含的汉字文化。如对于“孝”字的解析, 孝字是一个会意字, 上部是一个省形的“老”字, 下部是一个“子”字。《说文解字》释为“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 子承老也”。孝字的小篆体很像一个躬身驼背的老人用手抚摸着他腰下的一个小孩, 而小孩很温顺的接受老人地爱抚。因此, 孝道的另一层含义是上辈人要对下辈人关爱, 特别是当下辈人未成年的时候要爱护, 哺养他们。而下辈人对上辈人要尊重顺从, 接受上辈人的哺养, 教育和传承。“父慈子孝”是对孝道精神的经典总结。

最后, 与社区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 一直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快节奏的生活, 让我们越来越忽视这些传统文化。如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 它的特征以及每个节气对生活的影响。近年来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这些节日以其自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 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于发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增强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围绕传统佳节做好节庆文章, 特别是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创新节庆的仪式。

三、传统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传播途径

当前, 中国处在一个独特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下, 越来越多新兴的文化形态都是民族文化所需要面对的对象, 网络、传媒、信息等因素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性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 在社区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宜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

传播途径中的“虚”指的是通过依托网络的传播方式。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日益普及, 网络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深, 优秀传统文化进入网络世界势在必行。通过建立社区教育专门的门户网站和微信订阅号, 将传统文化要素变为网络上的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 从而使之更便捷地为国人所学所知所观所闻所仿, 更有效地融入国人的生活。

针对社区教育的学习需求, 以微课程为传播形式, 这是“用小投入, 办大教育”的有效途径。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微课程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作为近年新兴的一种教学概念, 以短时长视频为主要的载体, 具有web2.0特性, 易于人际间分享传播, 适合多种传播媒体, 简单实现时时可学。它有效地迎合了碎片化学习的需要, 通过移动终端对学习资源达到了重新规划的效果。在内容上, 具有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 学习者可以在不同的学习语境下根据自我需求进行选择。它短小精悍, 易于下载和观看。从教学内容上可以将课程和地域文化结合, 比如燕赵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它传播的文化内容要求是喜闻乐见的, 易于受众理解。再如, 传播古老的汉字文化, 把“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结合起来, 向汉字的使用者和学习者宣传汉字的基础知识及其文化特征, 对于准确理解汉字、规范使用汉字和汉语推广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都是必要和紧迫的。

传播途径中的“实”是指切实走近社区的课堂。这是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最直接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从内容上分类, 将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请到社区的大讲堂, 举办文化系列讲座。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播方式更新, 使传统与现代更好地结合, 使传统文化变得更为亲切。培育公民道德要依靠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 要用最贴近生活的教育方式打动受众。在社区中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 用群众最能接近和接受的方式, 把优秀传统文化生动地展现出来, 用民族内生的、本土的力量来实现道德教化, 提高市民的素质。在这一过程中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掌握传统文化, 可以修身养性, 也利于形成一种重视传统、发扬光大的社会意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含义其实已经内化为我们的生活常态。因此, 把传统文化从学术讲堂上请出来, 直接走进社区, 从而让传统文化的精神再次指导人们的行为规范, 建立起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四、结语

传播传统文化不是一种工作, 而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不是现代生活的简单陪衬, 而是精神主体。以社区居民这一最广泛的受众为教育目标, 体现对基层人员的尊重和关爱,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中, 实现最为广泛的关照。

摘要: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 借助社区教育的影响, 弘扬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用深厚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 提升社区教育的文化影响, 二者是互相促进的。通过社区教育的平台普及传统文化蕴涵的精髓, 有利于社区广大受众提高整体的文化素质。利用终身学习在线平台, 建设微课程文化, 这是“用小投入, 办大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社区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区教育;和谐中庸;诚信待人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掌握必要的技能,不断更新知识是人们一种常态的生活及生存方式。如何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强烈学习需求,建立起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的学习体系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最基本单元组成结构,大力推进社区教育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社区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社区”是指由个体或者群体在某一地域里组成的集合。在我国,该词最早见于上世纪30年代,是由费孝通先生从英文中翻译而来。居住在同一社区的成员基本上具有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习惯。而且社区又同时具有社会学及政治学意义。社区不是一片单纯的住宅区,也不是由一群陌生人构成的生活群体,它是我国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社区之所以能够成为社区,关键就在于社区成员持有近似的生活理念、秉承公认的道德体系和行为规范。基于此社区教育才能在个体或群体群众中展开并取得良好效果。

从人类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社区教育最早起源于丹麦,随后欧洲其他国家争相效仿,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民众教育运动。在不同国家社区教育有着不同的发展进程,国外对社区教育做了很多总结,大体的说法有三种,分别是:把社区教育视为社会教育、民众教育、向居民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

在我国社区教育起步还不算晚,通常把社区教育的前身归为社会教育,大体诞生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通俗教育”。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中对“社区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开发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我国的社区教育最早是以强化学校教育为主导,对象多为青少年学生,把社区作为校园的外部环境,开展第二课堂教育,以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中心思想。可将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大力支援学校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回报社区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社区与学校实现双向互动。此时期,社区教育进入了全面快速的发展阶段,老年教育、技能培训、社会生活教育等等,从教育形式到功能都逐步丰富起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随后,教育部在《教育中长期计划——继续教育专题规划(草案)》中明确将社区教育纳入继续教育范畴,由此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打开了社区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二、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区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应该辩证的看到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比,与社会群体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一)认识偏差

社区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是一种社会化教育,新型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新型事物的发展也不是单一的、可脱离群体的,它需要社会给予关注,需要多方面的鼓励、支持与配合。但是,在我国的现状是,绝大多数人对于社区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给不出一个确切的概念,对于社区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偏差。在社区建设中,尤其把政治、经济建设放在主要位置,并不会把社区教育工作作为主要议题提上日程。

(二)凝聚力缺乏

目前,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教育并没有达成普遍的认同感,社区教育对于居民的吸引力不足。内部的凝聚力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因素,有了凝聚力社区居民才能够自觉地投身其中,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社区的居民缺乏基本的归属感,过度强化个人利益、放大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难以提高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同时也阻碍了社区教育的发展。

(三)人际关系冷漠

社区不是简单的住宅区,社区居民也不是单纯的居住在同一区域的人们,社区居民虽然职业不同、年龄不同,但是都基本秉承相同的文化理念,有着大体一致的价值观。但是社区居民又都是社会上存在的独立个体,性格差异、兴趣爱好的迥异、文化程度的不同,都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随着社会的发展,虚拟经济的出现,社区民众间的不信任感骤增,社区建设的单元式结构把社区变成了一个个关起门来的小家庭,这些难题都成了阻碍社区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羁绊。

(四)参与度低

参与度低的问题不仅表现在社区教育方面,在社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均有所体现。民众的参与度低,究其原因是社区居民利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个体对于自身的规划、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都是不同的;另外,在我国的传统观念里多是强调政府作用的发挥,想让民众主动的舍弃小的个人利益,趋于利益等同化,主动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更是难上加难。

三、在社区教育中植入传统文化理念

传统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论证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发展延续的动力源泉,在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仍然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成员内部凝聚力、强化居民积极主动参与意识,有助于促进社区教育的平稳发展。

(一)和谐中庸

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社区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最终追求的是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以“和谐”为目标的理想境界。因此,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和”。“和”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流传于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长河之中,也贯穿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遇到难题时,各让一步,采取折中调和的方式解决问题;《论语》中也有“君子和而不同”的说法,指出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应该是拒绝苟同,要在相互切磋、相互争辩中达成共识。

这种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思想适用于社区教育之中,社区教育功能不是单一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广泛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处理社区教育问题时运用“和谐中庸”的思想,以加强学术的碰撞,从而促进社区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修齐治平

提高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社区与社区居民的利益有效联系在一起,形成社区居民凝聚力、向心力是推进社区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传统文化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修”指“修身”;“齐”指“齐家”;“治”指“治国”;“平”指“天下平”。上述几项以“修身”为核心内容,将修身与其他项结合,强调个人的道德品性在治国、实现天下平中的作用。其实“修齐治平”最好地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的概念。

缩小的“国”就是“家”,放大了的“家”就是“国”,社区是缩小的“国”,也是扩大的“家”,所以社区的建设、社区教育发展的好坏,与每一位社区民众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修齐治平”虽然不一定是全体民众共同持有的观点,但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其同样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能是多样的,经过长期的发展论证,在某一地域内就会实现由多元化到统一的过渡,在社区教育中普及“修齐治平”、“家国同构”的传统文化理念,有助于社区居民达成地域性的共识,从而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实现由社区的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三)义利之辩

在传统文化中“义利之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义”指正义、道义,也可以指群体性的利益,甚至可以上升到国家整体利益的高度;所谓“利”指的是与个人相关的如金钱、名誉、地位等。孔子主张“见利思义”,孟子又有“舍生取义”的言论,他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社区教育中民众的参与度不高,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意识的缺乏,忽视公共利益强调利己主义。张应航曾在他的著作中写道:“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正统儒家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所以重义轻利甚至是尚义反利的思想也一直是一个传统。这一传统维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塑造了中国人以道德为主,重气节、重人格的民族性格。” 如果能在社区教育中植入“重义轻利”的传统思想,切合实际地在社区群众中开展喜闻乐见的道德教育活动,提倡乐于奉献、先人后己、互相帮助,注重日常宣传工作,摒弃机械式的灌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社区居民的人生态度和方向,社区教育民众主动参与意识薄弱、兴趣点迥异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四)诚信待人

《彭氏家训》中对“诚”的论述:“人只一诚耳,少一不实,尽是一腔虚诈,怎得成人?”《袁氏世范》中对“信”的认识是:“言忠信,行笃敬……有所许诺,纤豪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传统文化中“诚信”涉及“诚信立身、诚信经商、诚信做官、诚信交友”等方面教育内容,作为五常之一备受推崇。教育方法包括言传身教、上行下效等,均是日常生活中经验的积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信”最初是要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诚者”方可悟道,悟天道,悟人道,涉及到“义”与“利”等存在矛盾冲突的问题时,也可用“诚信”的传统思想予以解决。正如上文所说,我国社区教育存在很多弊端,缺乏社区建设的内在原动力,因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容易调和,社区民众对于多种形式、多种功能的教育机构缺乏信任,这就有必要构建社区教育管理体系。可以吸纳熟悉传统文化、热心公益事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社区教育建设队伍中,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提高社区教育机构的民众可信度,因而有利于形成社区教育和谐共荣的局面。

(五)包容会通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几千年的发展之中,从来都不是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止步不前的,它总是能够以超乎想象的包容力和融会贯通的精神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能够体现这一事实的实例有很多,比如:诸家学说采取的兼容并蓄的学术主张。中国古代的文人思想家虽然是各有所尊,但是又同时认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并且把它作为文化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虽相互驳斥,但也相互汲取。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上就有统揽百家的主张。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长期并存,在古典著作中也可多次看到三者合一的局面,唐太宗甚至认为任何宗教其实都可以融合在一起的观点。除此之外,我国还包容性地接受了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在过往的教育中承认个体的差异被过多提及,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得到了大力推广,然而,作为某一区域内的利益共同体,社区居民必须要持有大致相同的道德观、价值观,如果能将这种包容会通的精神应用在社区教育中无疑可以很好地解决由于个人需求不同导致的难以达成共识,民众参与度低的问题。

四、结语

总之,传统文化能在社区教育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上所述,我国社区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虽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对社区教育认识不足、社区教育缺乏凝聚力、社区居民关系冷漠、社区教育参与度低等问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和谐中庸”“修齐治平”“诚信待人”“包容会通”等思想,可以很好地、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

此外,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的先进思想比如“乐善好施”“耕读传家”“勤俭重德”等,以“耕读传家”为例,发展到现今社会,我们可以把这里的“读”变相的理解为是要通过学习更新知识,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安身立命。这也反映出教育在一个人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将社区教育归为继续教育的范畴之后,更可以在传统文化思想中找到必须发展社区教育的理论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我们需在实践中加以甄别,去粗取精,将“和谐中庸”“修齐治平”“诚信待人”等传统文化思想应用在社区教育中,对于处理社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个人与社区和谐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增强个人社会竞争力均有益处,同时为整个民族的繁荣昌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国家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新时期,传统文化也必将在新时期发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陈蕾.我国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

[2]王艳秋.和谐社区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作用析论[J].南阳理工学院报,2014(6).

[3]张应航,蔡海榕.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

传统文化社区教育 篇4

2012-01-06 17:27:33来源:百度

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再加上我们目前国度性质的决定,都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义兴盛不衰。例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利思义,公而忘私,团结友爱,诚信忠恕,见义勇为,和睦坦荡,先人后己,礼貌待人,遵纪守法,上下有序,学无止境,德智兼备,讲求公德,廉洁奉公,重民爱民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先人的教诲。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他们有的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理能力,劳动习惯欠缺;有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任性蛮横;还有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成了新一代的啃老族;还有的是非观念淡薄,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淡漠。这样的结果必将削弱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最终会导致中国几千前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流失。

所以传播中华文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下面本人就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小学生的教育意义谈几点粗浅的看法,还望同仁指教。

一、传统文化重视启蒙教育,小学阶段正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未成年人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启蒙教育思想极为丰富。继承这一笔可贵的遗产,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大有裨益。

《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说的是:如果孩子不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如朱熹强调,在孩子知识、性情未定时,要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方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会借口幼儿无知而将教育延迟到长大后再进行的错误观念,这就像懒于摘除树苗的劣芽一样,等到长成大树以后再去砍那些枝杈,该费多大的力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其含义不言而喻。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只有“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这些传统文化都说明了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而小学阶段正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孔子的一生为我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文化宝库,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珍贵遗产,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认为如果择邻不到风俗仁厚的地方去,就非明智之举。“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注重环境对孩子品德形成作用的典范。注重养成的思想,启迪我们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要始终坚持教化与践行的统一。儿童天真纯朴,求知欲旺,可塑性强,但思维能力较弱,知识较少,因而品德蒙养教育决不宜简单地向孩子灌输大道理,而要将“大道理”化为“小道理”并与“生活”相结合,坚持教、学、做合一,从行为的养成着眼,从生活常规、日常小事入手,进行指导,逐渐反复强化,形成习惯,进而促成孩子良好品德“雏形”的建构。重视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儿童品德形成影响的思想启示我们,应充分注意环境对小学生道德形成的作用,极力营造有利于他们品德塑造的社会环境。如今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要比古人复杂得多,因为社会风尚、现代传媒、法制环境,以及成年人示范、熏染的人际关系,环境等,都比先前复杂了许多。对儿童品德培养的影响作用也日渐增大,因而更应该在少年儿童的教育中增强德育环境意识,加强传统美德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仁爱教育、礼貌教育、善心教育等,注意将小学生道德教育与整个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倡导成年公民增强责任意识,自觉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二、传统文化重视德育,万事德为先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纵观古今,孔子及其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成了为人师表的楷模;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社会事业态度以及“饭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生活意识常态,永远成为人们追求真理与成功的典范;孔子“天何言哉,四时兴焉,百物兴焉,天何言哉”又在启迪人们永远向前,自强不息。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孔子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以六艺教育学生。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在当时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德、智、体、美的各个方面,其中以德育为先。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这就是说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注意道德修养,这是第一位的。

三、传统文化重视热爱人民的教育。老子的著作里,他以哲理的思想呼吁世民“守无道”、“重积德”,抨击统治阶级的贪欲,主张“无为而治,人心复朴”的治国方略,在《道德经》中体现的民本思想也是很值得我们推崇的。

民本思想,顾名思义就是以人民为根本的思想。自古及今,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都比较注重民本思想在阶级统治中的作用。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民本思想在固化社会秩序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过各个时期治国者的推崇,民本思想最终演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孙中山先生说:天下为公;毛泽东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邓小平说: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说: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胡锦涛说: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其中之一就是要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无疑是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据传说统计,新中国建国以后,一些高级干部因与以上精神相悖,进而贪污犯罪,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总数,已经超过了当初北上长征后所剩红军的总额。这一惊人数字的后面,是否也折射出了我们在教育方面的失落呢?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常迫切的,且是重要的。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这本身也是国计民生的大事。

在我们学校开展的“过传统中国节,做现代中国人”的系列活动中,引导学生过好每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探究实践活动。通过全校性活动和年级组活动相结合,以主题队会、社会实践、家校互动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让学生了解、认识、喜爱并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并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这也就从某些“小事”中,树立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只要我们做教育的有心人,就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这对国对民都可谓是千秋功德的大事。

做人不能忘本,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的丰富的人生智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家园。作为一个教育者有责任要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传统文化与教育 篇5

1、传统文化在教育系统中的缺失造成的价值取向紊乱

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塑造、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加强传统道德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从行为模式、思想倾向、心理倾向、心理素质、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和行为。然

而如此重要的教育手段却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被轻微式忽略。

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曾在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的问卷调查,在205份调查问卷中,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老师认为缺失应有的文化、历史知识的竞多达138人。认为在中小学应设立“国学”教育专门课程的有165人,占80%,认为中小学需要专门设立写字和书法课的有180人,占88%。可见,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家长、老师都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反映强烈。传统的历史、文化修养的培养,被分解到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之中,导致了中小学长期缺失“国学”内涵。电脑及电子传媒进入中小学领域以后,一方面带来新知

识和新的传播优势,另一方面又削弱着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载体的掌握。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立能力,欠缺劳动习惯;自私自利,不太合群,集体观念淡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是非观念淡薄的意识。在任何地方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这样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新时代的学生是一批没有自己正确价值取向的人。这样的人于国、于社会又有何益处呢?

2、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挤占传统优秀文化的地位,市场经济以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作为判断经济效益的标准。市场经济的所有权明晰,商品或货币持有者

必然在经济运行中以谋取利益为目的。市场经济将人们的价值观的航标摆向了追求利益与物质的第一方向上,对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教育一概看轻。实用主义更是市场经济趋利性的“标榜品牌”,这就使它与传统文化站在了一个矛盾的对立面。许多人越来越觉得传统文化教育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反而阻碍

了自己实用的目的。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现时代节奏的加快,同时造成了“快餐文化”的现象。所谓“快餐文化”就是只学当前能用得着的,能马上消化的、立竿见影的文化。但

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决不是以“快餐文化”来衡量的。

(2)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使传统文化教育在青少年心目中有越来越严重的淡化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对外的文化交流和交往不断增加,外来文化对广大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致使青少年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盲目追求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将自己国家的博大精深文化抛之脑后。同时由于我们传播手段的滞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这些现代传播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上舆论导向作用不明显,导致青少年对传统

文化的认识不深,因而优秀传统文化难以弘扬。

(3)许多家长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未能对孩子进行积极的灌输和有效的引导。

现在有不少家长认为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崇洋媚外的心理,甚至认为语文、历史这些科目没有太大的用处,只有外语才是最重要的,忽视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育。

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家庭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上

许多名人的家庭,其家教都是非常严格的,而过去作为孩子启蒙的传统文化教育,现在被许多家庭放置到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落。由于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缺位,给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家长能够给予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也许会有更多的孩子喜欢传统文化,因而,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

度与家长的认识和引导有很大的关系。

(4)尽管造成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很多,但教育作为基础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很多教师还没有真正地把传统文化作为己任,甚至自身传统文化的涵养就很缺乏,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学生施加较大的影响。同时,绝大多数青少年接受正规、统一的传统文化教育仅仅在于学校开设的语文、历史课,其内容也局限在古诗的、朝代简史,而授课内容又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而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另外,由于社会上功利主义的盛行,使学校的办学方向也要不断加以调整以迎合社会的需

要,这样学校更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

二、如何再次将传统文化与教育契合既然传统文化缺失达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我想我们不能再一味的去追求文化缺失的原因,而应该去思索如何再次将传统文化与教育重新契合,以下几点是我的个人观点:

1、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

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欠缺,由于过早的接受“理、化、数”的禁锢,除了在少数时间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以外,较少受到有关人文学科多方面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完善使现代学生正义感、责任感淡化,道德修养不足。当前不少学生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仪修养,在诚实、守信、认真、勤奋、谦虚等基本文明方面表现欠佳。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先割除重理轻文或者只学、只考、只闻读书声的办学理念。将人文素质这个全方位的大课程融入到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精髓,全面掌握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爱家、道德、伦理、尊老爱幼„„一系列对塑造人文素质的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植扶正驱邪,扬善惩恶的风气,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成为具有高度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高素质的建

设人才。

当然,人文素养的塑造不仅仅只是靠单纯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来解决,更需要在一定重视传统文化的整体社会风气中慢慢熏陶中养成,这就对我们的社会教育

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课题。

2、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孝敬父母、宽以待人、富有同情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等,我认为当今小学生应加强仁爱教育、礼貌教育、善心教育,这是立不容缓的。

(1)仁爱教育

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道德教育史上张良曾因桥下为老叟拾鞋而得兵书,孔融曾因让梨而流芳千古,这些故事所蕴含的尊老爱幼、俭良谦让的美德,却在当今某些“小皇帝”的身上淡化了、失落了。如何让学生们再次学会中国传统美德,这就是学校仁爱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通过“感恩教育”、“知荣明耻”教育,或在班会、集会上讲述尊老爱幼的典型来带动大家。

(2)礼貌教育

不少独生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品行,同学之间不懂得温和谦让,缺乏谦恭友爱。为此我们要从学生们的礼貌问题着手。开展礼仪讲座、比赛、表演,让学生们在学校的大课堂中学会基本的礼貌,养成同学友爱、尊师重道,经常使用“谢谢”“对不起”“请”等字眼的习惯。

(3)善心教育

现代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成为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受着周围家人的加倍呵护,沐浴着全家人的温暖。但是这却带来了不少学生占有欲较强,缺乏同情心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和快乐,甚至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因此,我们学校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善于体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以避免做出有损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的事情,让孩子从小接受体贴别人、关怀别人、理解别人的教育,让学生们真正意义上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尊重”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感 篇6

湖边中学

八<1>班

宋文婷

最近,有幸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本书,它令我深深感受到浓浓的爱国情怀。

书中写到“我临患不志国忠也”,它是选自《左传·昭公元年》中的一句话,大意是在患难时不要忘记国家,这才是真正的爱国。这本书通过这句话将爱国品质表达得淋漓尽致。

把心放到书本上,你会感受到喜怒哀乐的变化,也会感受到奋发向上的精神,而对未来的渴望,不仅能从书中感悟到,还能从每个人的内心感受到,而这正是我们祖国一直前进的动力。

千百年来,中国的历史事件数不胜数,而让中华民族一直向前的,就是因为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爱国情怀作为支柱,作为民族思想上的依靠。英雄人物也是值得我们敬仰的,有的奋勇杀敌,有的为经济科学做贡献,有的为历史文学做贡献......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这历史长河添上了一道绝妙的彩虹!他们是我们的榜样,中华民族因有他们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虽然处在这样一个和平的社会,但是爱国情怀并不是只在战场、科技上表现得出来,也可以在学习中表现、生活中表现。努力学习,自信自强,为将来我们繁荣昌盛的祖国尽一份力。

传统文化社区教育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教化功能,职业道德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不同的场合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给予强调, 传统文化的教育再次被人们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人们在思考如何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内容的同时, 更多的是将目光停留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的探讨上, 特别是对道德教养的影响上。

一、几个关键的概念

(一) 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实践和时间的考验不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文化内容。从时间的节点上来说, 传统文化更多的学者认为应该是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从考古的角度来讲, 中国就文字研究来看, 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历史。当然, 由于孕育传统文化社会背景的局限性, 因此传统文化也难免带有局限性。就拿传统文化中提出的韬光养晦、无为而治、中庸不争等等都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同时在传统文化中由于地域的原因, 各种民族又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 因此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也是一个冲撞融合的过程。当然只有去粗取精才能发挥文化的功能。

(二) 传统文化的功能。传统文化对于人的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于个体的人格健全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内涵, 包括“自强不息”的意志精神, 对于人坚韧意志培养有重要的启示引导作用;“以和为贵”、“仁爱之心”等对于个体道德品格的修养有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有利于个体的民族性格的养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也是不被其他民族同化的保证, 中华民族素来就有较强的民族精神, 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特殊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 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巩固。再次是有利于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一) 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每一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然而职业道德都有共性。就目前针对大学生当前的职业道德教育来看, 远远不够, 并不能满足大学生走上社会岗位的需求。就当前来说存在着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各高校都开设了职业道德相关或多或少的课程, 但因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以及课程建设跟不上要求各种原因, 开展教育的实效性差, 并没有起到提高大学生相关职业道德的功能。其中具体的表现有这样几点:首先是对大学生开展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明显和社会现实需求脱节。其次是开展教学的方式并没有和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结合起来。再次是各类专业知识的教育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不紧密。特别是在和国外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比, 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由于受当前多元文化影响, 大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同样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是由于社会的进步, 无论是受服务对象还是服务的主体都对个体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应体现这样几个方面内容:

首先是服务大众的服务观。应帮助大学生懂得服务满意的重要性, 学会沟通、尊重服务对象, 建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其次是引导大学生高尚职业价值观的树立。引导大学生提升自我职业效能感, 辨别和抵制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明确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再次是要有自甘献身社会精神。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每个行业都是崇高的, 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

(二) 传统文化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首先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职业认同感、自豪感。每一个行业都有比较强的代表人物, 通过学习这个行业的发展历史, 了解行业的辉煌。通过学习代表人物的事迹, 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其次可以提升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每一个行业都有着具体的工作职责, 都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非凡的贡献。有救死扶伤的医生, 有传授文化的教师, 有服务人民的公务员, 每一种职业都有特定的责任, 通过传统的文化教育可以加深大学生对职业责任的认识, 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再次是提升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无论是古人先贤的高尚道德还是他们创造的文化流派核心思想, 都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是道德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是文化内涵的吸收。从而促进大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

(三) 传统文化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如何在大学生中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 从而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实效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传统文化教育之辨 篇8

读经典 近年来,某些地方或学校热衷于搞“千人诵读经典”活动,场面可谓壮观,但方式有待商榷,效果有待观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诵读经典十分必要,但教师应该注重日常讲解、细节渗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优秀经典的内涵,避免流于形式。图为某校开展的“千人诵读经典”活动。

穿汉服 以服饰文化切入理解传统文化,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古代的服装设计去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而不应过分注重“穿在身上表演”。图为河北石家庄某小学的学生身穿汉服向孔子画像行礼。

开笔礼 朱砂一点,开启智慧。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中启蒙教育的重要习礼,目前许多学校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都举行这一仪式。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一种礼仪,就应该遵循传统的规则,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使心灵受到触动。图为某小学开展的“开笔礼”。

跪拜礼 传统文化中也有不适合现代社会文明的东西,在日常教育中应该注意剔除,例如孝道文化中的“埋儿奉母”、古代體现尊卑观念的跪拜礼等,都是应该摒弃的糟粕。图为北京凤凰岭书院开学典礼上学员跪拜老师的场景,引发较大争议。

办私塾 近年来,私塾教育在国内民间悄然兴起,从上海的孟母堂到深圳梧桐山的读经学堂,各式私塾不断出现,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这种回归传统的教育模式,目前尚存有争议,除了涉嫌违反义务教育法,其教育质量也难以衡量和保证。图为某私塾内的一个教学场景。

(责编 欧金昌)

上一篇:我的时髦爷爷作文下一篇:儿童传统美德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