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2024-05-14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通用12篇)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篇1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任何民族在任何时代发展文化, 都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离开了传统文化, 就丢掉了文化之魂, 失去了发展的方向, 淡化了民族特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在教育, 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少年, 青少年受教育的课堂主要在各级学校。对此,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将文化建设作为战略任务, 于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 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1]可见, 中小学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

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贵在传承

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 不但要有丰富的经济物质基础, 而且要具备优秀的精神文明与人才储备;不仅要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国防力量, 而且要具备先进的人文社会科学与优秀的文化底蕴。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都是在她自身既有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不断传承、变化、创新和发展起来的。诚如作家梁晓声所言:“将文化边缘了的国家或民族, 肯定难以强盛。即使强盛一时, 终也不会长久。”[2]我国是有着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积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传统, 直到今天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这些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必须大力发掘、提炼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中有益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秀东西, 并科学地弃其糟粕。

近年来全国兴起了“国学热”、“读经热”, 各地纷纷开设“私塾”、“国学馆”、“孔子书院”等, 加强德育教育, 向青少年灌输传统的价值观, 讲授什么是正确的做人之道, 这反映了传统文化开始复兴与回归的趋势,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学校教育的缺失与不全面, 理应及时补上这一课。鲁迅先生早在1908年发表的《文化偏至论》中, 就明确提出了“取今复古, 别立新宗”的立论, 昭示了国人不仅要注重物质文明的发展, 而且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这一点, 至今对于我们仍具有宝贵的价值与深远的现实意义。由于各级和各式学校早已成为国家教育的主要途径, 拥有充裕的国家资源支持, 以学校为主要途径来加强文化传统教育, 不仅必要, 而且是可行的。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 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能提高国人的公民道德素养, 培养明确的国家民族认同感, 而且能增进每一个体对人生与生活意义、价值和乐趣的认识, 熏陶青少年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对个人、国家和世界的美好情操, 以丰富其内心世界, 帮助每一个个体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也只有这样, 才能消除在传播和复兴文化传统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与近年出现的现代私塾制之间的争议。学生很珍爱我们的文化, 只要爱国, 没有不喜欢自己祖国文化的。因此,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并不在于向学生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也不要把传统文化理解得太偏狭, 而应该多让孩子看到它的博大精深, 以及美的特质, 贵在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中小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教师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不要让孩子对文化没了兴趣, 这是最主要的。因此, 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水平。目前教师以其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 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 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训练, 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 熟悉传统文化教材, 熟悉教学方法, 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首先, 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鉴赏水平在教育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教师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才能够把美的东西讲出来, 而且开掘其美质, 把美的东西给学生, 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热爱了, 自己就会去传承。比如汉字, 现在老师都喜欢弄个笔记本电脑, 梆梆梆, 课件就敲出来了, 学生感觉不到融入你情感的字, 这就是一种欠缺。老师手写的每一个字中都含蕴着对文化的情感, 学生是能够感觉到的。所以, 老师要好好地用手写字, 让学生也好好地用手写字。因此, 老师有必要加强自身在这方面的学养, 只有自己的学养丰厚了, 才能积极对孩子进行渗透。老师靠浮躁得到的东西, 一定感染不了学生。就如真正融入感情的演员, 出来一句话没说, 往那儿一站, 那种眼神, 观众就已经被他感染了。老师也是一样, 一定要有自己的深刻的体悟和领悟, 投入感情, 这样才能将其传递给学生。

其次, 在对学生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之前, 除了要对相应的授课教师进行知识、文化素养的培训外, 还需要培训他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授课。学龄儿童的学习兴趣其实与学习内容无直接关系, 而主要在于授课方法, 也就是在于教师的素质。学习书法、算盘、民族乐器、传统文化知识、诗词歌赋, 不能靠被动、强迫、麻木地学, 而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它们的美, 要靠老师向学生展示其美感。试想下:如果老师在教这课前, 能像余秋雨一样, 给学生浅谈一两分钟中国文化, 那中国传统文化何愁无法流传继承呢?

三、中小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具体实施

(一) 优化校园环境, 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先验的、无条件的, 谁都无法抗拒这种影响。“孟母三迁”的典故就说明环境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 我们要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人格培养的部分, 为我所用。要强化隐性课程, 让有形无声的校园环境“说话”。“一个具有浓郁传统文化韵味的校园环境是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外在条件与物质基础”。[3]如校园里经常播放的是古曲、古乐, 把古代先贤的语录贴在校园里, 还有各种文学社团;又如进行古诗词朗诵、古诗词写作, 这就形成了一种氛围。把这些事情做好了, 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 包含我国建筑文化、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现代科技文化等独特富有个性内涵“亚文化”所在的校园景观, 将会使校园能时时处处洋溢浓厚的文化氛围。建设书有名言警句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走廊, 如“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传·乾卦》) ;布置含有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走廊, 如学习“乐羊子妻”中古人所提倡的学贵有恒、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学生置身其中, 既会约束自己不规范的行为, 又会自觉提高人文素养。

(二) 结合各学科特点,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小学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 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领悟传统文化精华, 弘扬传统美德, 激励传统民族精神。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 教材中经典的东西必不可少, 也绝对不能丢掉。《三字经》在1990年就被联合国选为儿童道德丛书, 这种世界尖端的文化遗产, 世界上都抢着用, 我们自己有什么理由不用呢?特别是语文教学, 应该说从《诗经》到龚自珍 (龚自珍应该说是古典文学最后一位大家) , 都应该让学生知道。正如顾之川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所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就保存在古代优秀诗文里。这次 (指最近一次) 课程改革, 强调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弘扬民族精神, 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更注重于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公民, 如果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无所知, 这起码不能说是素质高的表现。要让青少年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不学习古代作品恐怕是不行的。”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方案活动课和阅读课的设置, 开发出具浓厚的人文色彩的课程, 要选择那些能够体现传统文化中具有美的特质的一些经典的东西。所以老师要在教材中给孩子挖掘一些文化中的闪光点, 根据自己的特长, 利用活动课的拓展性, 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 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 如强调阅读经典名著, 诵读优秀诗文。“诵读的过程, 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4]。

此外, 在社会教学中, 应唤起学生对历史的重视;在体育教学中, 应增加中华传统武术等教学内容;在美术教学中, 设置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音乐教学中, 应开设古典音乐赏析、传统乐器演奏的学习;甚至在理科教学中, 也可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也许有些老师担心这样做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其实不会的。这些老师的担心是出于对升学考试的压力, 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试想:学生的文化素养好了, 就会提升道德标准, 也会提升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做事会更加认真, 各方面的优秀品质都会得到提升, 也会带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三) 增强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亲和力, 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相衔接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 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 也是今天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在现代文化、电子技术、大众传播发达的信息社会, 我们有必要在学校中大力提倡、普及诸如毛笔、书法、象棋、地方剧、民族乐器、国画、武术、气功、中医之类的传统技能和艺术, 将弘扬、推广、介绍这些中国文化项目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建设, 而不仅仅作为一种教育点缀。我们要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 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 汲取合理思想内核, 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 集中为“儒雅”两字。中小学不妨在德育中树立“儒雅”教育理念。例如, 当前可将对“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 “天地之间, 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 “以和为贵, 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 “革故鼎新, 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 “扶正扬善, 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 等等, 作为基础文明的培养和道德教化之用。开设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 开发校本教材, 师生共同参与设计综合性活动, 使学生在设计与体验中受到教育;组织学生搜集当地文化名胜, 历史名人, 从中感受家乡的文化氛围。

文化是历史的和整体的, 只有在文化中, 才会有体悟与领会, 才会有传承与创新。我们不能片面地和功利地对待, 也就是说, 传统文化实际上应是基础教育开展的主要背景和主要资源。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的核心, 其主要形式是以具体史实和典型人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召青少年, 而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提供了丰富事例。例如诵读经典诗词, 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有益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 诗词的平仄韵律特点非常适宜于小学生诵读, 易于小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 这对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乃至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同时, 在学生的带动下, 许多家长会参与到活动中来, 与孩子一块背诗、联句, 共同作诗配画, 在无形中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渗透到众多家庭之中, 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社会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建设实际上是全民文化建设和全民德育建设, 只是它的问题和矛盾集中体现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因而, 基础教育不应只是从教育的高度, 而应从文化的高度来考虑改革。然而要注意到:传统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 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熏”的过程。要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化成教育的力量, 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小抓起, 同时它也将会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一个好方式。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七民族文化保护 (三十) [EB/OL], 2007, 1, 23.http:news.xinhuanet./politics/2006-09/13/content-5087533-7.htm.

[2]梁晓声.文化是我们另外的故乡[EB/OL], 2008, 1, 8.http://www.gmw.cn/content/2008-01/08/content_720288.htm.

[3]沈立.浅论如何在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7) .

[4]童燕丽.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J].小学语文教学, 2006, (9) .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篇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

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展开。

学校成立了以葛仁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由德育处一处、少先队及教导处共同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确保了校园内处处有国韵,生生皆风雅,为学生的内涵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新教育实验的创始人朱永新教授说过说:“一所好的学校每一处都会说话、每一景都能育人。”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所以我校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中华文化相关的景观雕塑、文史雕刻,名人伟人的名言警句,师生的书画作品,校园的整体布局,一草一木都精心设计,校训每天都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形成“文化润心处处有 移步换景总是情”的优良校园文化。且各班级完善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修建“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同学们畅游在书的海洋,汲取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三、扎实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活动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篇目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由少先队兼顾安排,在全校学生中展开《弟子规》的背诵活动。二至六年级的学生要求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到达人人会背。同时,二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弟子规》的践行活动,“给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沏茶”等践行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行孝的美德。每天晨会和中午的读书时间由班主任安排学生进行20分钟的朗诵经典活动;通过这样系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酷爱祖国优秀文化的优秀品质。

除此之外,我校还利用校园之声,升旗仪式,多媒体进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讲座,让学生身处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从而建立好好学习的志向。

四、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动

少先队、德育处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展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点,让学生认知传统、宏扬传统,增进其爱祖国、爱故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展开“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展开“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少先队还组织全校开展了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对全校学生提出了文明礼仪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明白了文明礼节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少先队还以印发诚信倡议书、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展开“争做毓小美德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五、笔墨挥洒 翰墨飘香满校园

中国书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为了让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心里,使同学们更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加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校在教育教学中确立“国学启迪智慧,笔墨传承文明”的教学思路与宗旨。在中、高年级教学中实行“诗书画一体教学”,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入手,从古老的文化艺术中吸取营养,再进行新的创造,力争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三、四、五、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每周开设一节毛笔字教学课;

四、五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开展具有我国民俗特色的剪纸教学;

二、三年级美术课以古诗配画教学为教学主导。总之,我校在日常教学当中将学科文化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推进素质教育里,坚持以书画艺术教育、中华经典美文描绘为载体,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生活之中。学校在推进书画传承之余还建立了“翰墨飘香”书画社团,经常将老师、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展出,如此一来不仅丰富了师生文化生活,扩大中国书画传统文化在学校的影响,更激发了广大师生热爱中国书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热情。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化路径 篇3

[关键词]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82

近年来,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及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一)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学段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校园中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各自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各个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有选择地进行培育。正如纲要所指出的: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不难发现,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侧重点各有区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同,“梯级式”的培养目标对于系统、全面地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立足学校教学特色,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其选取和设置是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小学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蕴含着较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家乡风景名胜的介绍等,不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此外,各中小学校应立足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开设校本课程,编写具有地方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通过它不断生发的生长点,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学校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作用,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在小学以及初中一、二年级,依托少先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这也不失为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条道路。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引领者、协调者。因而,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各地中小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三个层次开展教师培训:一是学习相关各级文件精神,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二是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三是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组,集体备课,共同讨论相关课程的设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够加深广大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遵循传统文化教育所特有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真正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骨干队伍。

二、集聚“家—社”教育力量

(一)引导家长共同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引起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各地中小学校要重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以及成立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锁定在传统礼仪礼节及自立能力的养成上,突出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传统节庆日的熏陶功用,家长可以将传统道德、伦理、处事之法教给孩子,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价值观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

(二)以社会为天地,借助各类教育资源

1.引进来:鼓励传统文化传承者积极参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化传承者的努力。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事象、传统的民间工艺正不知不觉地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为此,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通过他们亲身的讲述、演绎、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源起、如何保存至今的。

2.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中小学校可以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宽传统文化的教育渠道,使这些过去被忽视的教育资源成为教育的主流渠道。

3.促交流:借助新媒体的教育力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趋进步,互联网、手机、iPad等新媒体已渗透于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各级各类学校也应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校园网站是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并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电子文本,拓宽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文化传承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教育力量,真正以学校为阵地,以社会为天地,以家庭为支撑,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殷翊.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与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9.

[2]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3]齐国斌.对高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09(5).

[4]豆雪瑜.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及策略[D].开封:河南大学,2012.

[5]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3).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化路径 篇4

一、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一)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分学段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校园中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各自的认识和理解。因此, 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各个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 有选择地进行培育。正如纲要所指出的:小学低年级, 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 开展启蒙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 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 开展认知教育,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 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 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 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 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不难发现, 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 传统文化教育的侧重点各有区分,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同, “梯级式”的培养目标对于系统、全面地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立足学校教学特色, 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 其选取和设置是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小学语文、历史等学科中, 蕴含着较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例如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家乡风景名胜的介绍等, 不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此外, 各中小学校应立足地方特色, 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 开设校本课程, 编写具有地方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通过它不断生发的生长点, 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忽视学校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作用, 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 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在小学以及初中一、二年级, 依托少先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 这也不失为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条道路。

(三) 加强培训,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 还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引领者、协调者。因而, 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各地中小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分三个层次开展教师培训:一是学习相关各级文件精神, 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二是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三是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组, 集体备课, 共同讨论相关课程的设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能够加深广大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遵循传统文化教育所特有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真正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骨干队伍。

二、集聚“家—社”教育力量

(一) 引导家长共同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引起重视,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各地中小学校要重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以及成立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 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 在家庭教育中, 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锁定在传统礼仪礼节及自立能力的养成上, 突出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传统节庆日的熏陶功用, 家长可以将传统道德、伦理、处事之法教给孩子, 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价值观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

(二) 以社会为天地, 借助各类教育资源

1.引进来:鼓励传统文化传承者积极参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化传承者的努力。现如今,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事象、传统的民间工艺正不知不觉地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为此, 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 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通过他们亲身的讲述、演绎、展示, 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源起、如何保存至今的。

2.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 中小学校可以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 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 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拓宽传统文化的教育渠道, 使这些过去被忽视的教育资源成为教育的主流渠道。

3.促交流:借助新媒体的教育力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趋进步, 互联网、手机、iPad等新媒体已渗透于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 各级各类学校也应转变旧的教育观念, 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使传统文化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校园网站是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 并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 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电子文本, 拓宽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文化传承工程, 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教育力量, 真正以学校为阵地, 以社会为天地, 以家庭为支撑, 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 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然而,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渗透, 人们的传统文化意识日渐淡薄,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少。青少年群体作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要推动者, 更应学习和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问题出发, 以中小学校为立足点, 以期探寻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1]殷翊.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与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 2009.

[2]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13.

[3]齐国斌.对高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5) .

[4]豆雪瑜.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及策略[D].开封:河南大学, 2012.

小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篇5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活动的意义。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制定相关制度,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1、组织健全,职责明确

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校长郭总责,教导主任具体抓,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全体班主任和各科教师为主要成员。

2、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传统文化,让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传统文化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灵活安排,确保诵读时间。

利用每天上午早读前10分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3、组织比赛,隆重颁奖

组织了各班级的诵读和书法比赛,比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校学生均参与其中。

4、学校全面开展书法大练兵活动。由校内书法教师梁宗让进行指导,定期为学生上书法课,全校上下形成了大练书法的良好局面。

5、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每年组织师生集中观看戏曲表演,积极引导学生收看中央综艺和戏剧频道。

6、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武术操的习练。武术操作为中华传统之瑰宝,一方面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可以修身养性。为强化学习,以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和教职工练习。

四、取得的成果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一是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三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职业道德操守

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进校园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篇6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中小学生中加强传中华统文化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是一名中学教师,几年的从教中发现,目前中小学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不由得让我们对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反思。

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1、教学内容偏颇

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传统文化教育更多的是经典诵读以及关于孝道、勤俭文化的教育,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偏颇。传统文化不仅包括文学经典,还包括传统节日、风土人情、民俗活动、文字艺术、国画等等。笔者所在的地方现在正在举行“国学公益诵读”活动,这种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主要是提高学校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是诵读的内容选择没有针对性,这种做法时间长了可能会使学生渐渐丧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

比如有些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局限于经典诵读,要求中小学生将指定的经典篇目诵读得朗朗上口,仅此而已。有些教师采用简单的识 记型教学,讲解的重点放在对作者以及作品的介绍以及语句的简单翻译上,出现了堆彻文化常识的现象,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

3、师资力量不足

一方面,能够胜任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十分缺乏,如书法、武术、纸艺等。另一方面多数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底子太薄,自身的传统文化积累不够,造成教学效果差,甚至“一讲就错”的现象十分普遍。

4、教育途径狭窄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仅限于课堂教学,这种现象大大限制了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空间,导致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的普遍匮乏。传统文化本身蕴含丰富的内容和活动形式,因此,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途径也应当是多渠道、多方位的。

二、提高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效果的几点对策

1、因材施教,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教学重点,并采用分段式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根据传统文化中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年龄段的人应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从做人的角度,初中和高中是一个界限:小学、初中侧重“德”的修养和“行”的方法。

中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活泼好动,喜欢接受一些具体、生动、直观、新颖的事物,对抽象概念不感兴趣。因此在选择传统文化的教学时,应该注意内容的形象性、趣味性。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三字经》、《弟子规》以及《论语》、《孟子》等作品中一些富含哲理的格言、警句入手,这些内容简短、 押韵, 易于背诵。

2、理论结合实践,不断丰富教学方法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比如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等,学校不仅让学生知道这些节日,还要给学生介绍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走访文化起源地、参观历史博物馆、游历历史故地,通过参观学习,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认同感;可以结合教材把传统文化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并实践传统文化,在活动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质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必定要有相应的知识水平。

加强师资培训,一方面培养在校师范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设置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另一方面要在现有小学教师的研修计划中增加相应的课程,促使其在职后教学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还要提高教师自觉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4、拓宽教育途径,多维度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学校、家庭、社会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家庭是孩子生长形成最初认知和行为的地方,家长是孩子受教育的启蒙者。孩子“同父母朝夕相处,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教育随时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3]家长要提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还需在家庭生活中有意识创设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熏陶。

日本中小学的传统·文化理解教育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理解,教育

一、日本的传统·文化理解教育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何谓传统·文化理解教育

所谓的传统·文化理解教育, 就是让儿童以现代的眼光去重新审视日本的传统和文化, 在对本国的文化充满自豪感的同时, 教育他们为了在国际化环境下自身更好的发展, 应该努力去理解并发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教育。

“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含义不同, “传统文化”是指在日本过去很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中, 人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花道、茶道等代表性的文化。而“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指“传统·文化”, 还包括要传承到未来并一直保持鲜活生命力的现代文化。

“传统·文化”包含三层含义:a经过漫长岁月, 在日常生活中以各种形态流传下来的各种东西;b在现代社会中被认为有价值的东西;c成为一种新的文化, 传承到未来并有持续生命力的东西。

2.“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日本传统·文化的理解教育, 并不单单是为了对传统和文化的继承, 而是使儿童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养成丰富的感性和创造力, 同时, 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意愿, 这一点非常重要。过去, 日本一直很重视日本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时机地进行传统·文化的灌输。但是随着时代发展, 家庭和地区中孩子们体验和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日本传统·文化的价值, 学校、家庭和社区应该相互合作, 有计划、有体系地展开指导。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为了把儿童培育成对国际社会有贡献, 受世界各国人民信赖的日本人, 就有必要让他们加深对异文化的理解, 养成一种能够与异文化的人们相互协调友好合作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而这种对异文化理解并重视的精神, 必须以理解本国文化为基础才能够孕育生长。为此, 学校教育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本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和丰富之处, 在理解其价值和意义的同时, 对生养自己的祖国产生足够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从而对自己作为一个日本人这种身份有充分的认同感。从这一点来讲, “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日本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1.颁布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教育和法令

1教育基本法 (平成18年12月22日法律第120号)

在教育基本法的前文中, 规定了“尊重公共精神”、“培养丰富的人性和创造性”、“对传统的继承”三项重要内容。

2学校教育法 (平成19年6月27日法律96号)

在改正教育基本法的新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 设定了新的义务教育的目标。关于传统和文化教育做了详细规定。

3中央教育审议会方案 (平成20年1月17日报告)

在学习指导纲领的补充事项中增加了重要的内容, “7.关于教育内容的主要改进事项”的第 (3) 项中提到了“充实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

4小学及中学学习指导纲领的改定 (平成20年3月28日)

在这次的改订中, 为了培养能在国际社会中活跃发展的日本人, 在各学科的教育中, 从接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角度出发, 对教育内容进行了如下改革:增加对唱歌和乐器知识的指导;在技术、家庭课中, 重视传统的生活文化教育;美术课上, 对日本美术文化的指导要进一步加强;在保健体育课上, 增加了武士道方面的指导内容。

5东京都教育委员会的教育目标及平成20年度的主要措施

在基本方针2中, 强调了“丰富的个性”和提高“创造力”这两个观点。“为了增加对本国文化传统的学习机会, 使学生增加对故乡和祖国的自豪感, 努力把日本人培养成在国际社会中值得信任的人。为此, 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进行系统指导, 充实教师的研修活动, 不断推进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理解教育。

2.在学校教育中大力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1) 在校园内有组织地进行

日本的传统·文化理解教育, 与整个学校的教育活动息息相关, 因此所有教职员工有组织的参与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传统·文化理解教育培训项目”或者校内培训等方式, 加深全体教职员工对活动意义和目标的理解。根据各学校特色制定整体计划, 作为学校要努力加强各个教育活动之间的作用, 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合作。系统且有计划地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从各学科的大纲里找出并确认与日本传统·文化相关的指导内容。

确认各学科学习内容的相互联系, 在指导时间和方法上考虑彼此的相互关联性并重新探讨学习大纲。在学习大纲里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指导内容, 并在每天的课堂中有计划地实施。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不仅仅在单独的教科中个别施行, 而且要根据大纲中提出的传统·文化的特质, 在道德课等综合学习时间、特别活动中去实施。努力产生一种相互关联的学习效果是当前教育课程中的任务。

(2) 在教学过程中下功夫

很多学校都开设有“日本传统·文化课” (即使个别学校没有这门课, 也一定会在其他课程中穿插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 , 这门课不仅让学生了解本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而且还在课程中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哪些文化和传统是需要他们继续传承下去的, 也就是说“继承”和“创造”的结合才是日本传统·文化学习的重点。

学习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们紧密相关、简明易懂的传统·文化入手, 在学习当地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再努力使孩子们放眼整个日本和世界, 对现代文化加深理解, 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才是行之有效的。同时, 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背景知识, 考虑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才能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更加扎实。

加强体验式学习, 就是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并有学习者的主体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并充满成就感的一个过程。通过体验式学习, 能够在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挥作用。体验式学习的重点是要积极采取体验式学习法, 加深儿童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同时寻求与外部教师的合作, 积极利用当地各种相关设施, 通过接触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物”来换取儿童的学习意识。

三、日本示范学校在传统·文化理解教育方面的实践事例

东京都委员会一直提倡, 在各个中小学开展充分利用本区教育资源的日本传统·文化理解教育的实践活动, 平成19年度 (2007年) 到21年度 (2009年) 的三年间, 在六个市区 (杉並区、荒川区、板桥区、八王子区、武藏村山市、アキル市) 开展了理解教育的示范实践活动, 并且对其活动成果进行了推广。

1.小学的实践范例

(1) 通过学习传统技能“相扑”来提高体能

概要:“相扑”是日本的“国粹”, 通过体验相扑运动, 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锻炼学生健康体魄。作为学习的导入环节, 首先在综合学习课上进行相扑知识的相关讲解。之后再在体育课上学习相扑的基本动作, 最后把学习相扑的体验和心得写进作文, 在感受日本“和”的精神的同时, 对本国文化产生自豪感。

开设时间和课程:第5·6学年综合学习课和体育课

留意点:绝大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相扑的相关知识, 因此对相扑课的热情度也比较高。所以在课前让学生们对相扑知识进行调查或者观看相扑录像, 唤起学生的学习意识很重要。可以请一些高中部的相扑教练进行指导, 请教上课方法, 寻求建议并请他们参与全校的相扑课教学指导。

学生学习前后状态:在体验式学习之前, 通过对相扑知识的调查, 对相扑的兴趣大为增加。经过实际体验之后, 加深了对相扑的理解, 产生了对相扑的亲近感。

教师的变化:一些对相扑知识相对较少的教师, 通过课前准备以及高中部相扑教练的指导, 对相扑的兴趣加深, 逐渐理解相扑这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通过相扑课的教学活动, 认识到了日本传统·文化理解教育实践课的有效性。

(2) “理解、传达”----日语语言的魅力研究

开设时间和课程:第6学年国语课

留意点:自己设定具体题目, 就“日语语言的魅力”写一篇小报告。在报告中要清晰展示自己的想法, 并能够准确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他人。在文章的结构, 以及有效表达自己思想方面老师要做好指导。

学生的变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意识到平时生活中使用的语言竟然有那么悠久的历史, 他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了日语的美和魅力所在, 并决心把日本美好的东西继承下去。通过交流活动, 学生互相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和想法, 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

教师的变化:重视学习的四个过程:学习、调查、总结和交流。认识到从学生身上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除此以外, 小学的实践事例还有很多, 比如美术手工课上通过鉴赏古典美术感受到古代艺术的伟大以及古代文化流传至今的不易;学习日本古典乐器, 观看“雅乐”录像, 了解雅乐历史、感受音乐氛围, 学习乐器奏法等体验式学习, 对传统文化有深刻了解。

2.中学的实践范例

(1) “茶道·花道·书法”的体验、探究活动

概要:茶道·花道·书法这三项内容分别各学习三次, 共计九节课。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学习, 在各门课上先进行说明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

实践实践和课程:中学一年级综合学习课

留意点:每班分成三组, 在同一时间分别体验茶道·花道·书法这三项内容。

学生的变化:通过初次的体验教学, 增加了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心度。也学会了一些传统的礼仪规矩。每次花道课结束后学生把花带回家装点房间, 使学生们真切感受到花道让生活变得更加润泽。

教师的变化:通过指导以及和学生一起的体验式学习, 越发体会到日本传统·文化的美好之处。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活动需要的各种教育资源一般都是中小学共有的, 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活动, 加强了地区间的教育合作。也加深了对指导内容的理解。

除此以外中学的实践事例还有学习三味线 (日本古老乐器) 并举行演奏会;参观当地的一些社会机构, 了解不同社会机构的功能和相互联系;进行道德教育活动实践, 拥有国际化视野, 理解世界和平以及人类幸福的重要性, 并使之拥有为此奉献的精神等等活动。

(2) 通过国际交流等机会加深日本传统·文化的交流

学年:中学2年级

课程名称:国语“书写”课

内容:和中国大连第三十四中交流书法作品, 在校内展览书法作品供学生鉴赏

特色:通过平常的学习活动成果, 了解别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共通之处, 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指导时的注意事项:教师要在写字目的, 文具的选择、字的写法上给予指导。在欣赏各自的作品时, 重点落在通过书法进行国际交流这一点上。

3.东京都立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上的实践事例

课程名称:综合课 (和一般的综合学习课不同)

目标:通过直接体验本国的传统文化来加深理解

对象:小学二年级中学二年级

活动名称:“日本的传统·文化”

活动内容:折纸、折纸的规矩礼仪、和服和浴衣的穿着、待人接物的举止做法、茶道、一年中的节事活动、岁时记、包袱布及其活用、和式点心和茶、信的写法等等。

学生学习前后的变化: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体验学习加深了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体验内容由于很多是第一次所以感到新鲜有趣因此能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学校需要做的工作:为了加强学生的体验式学习, 长年从市民中招聘民俗讲师来示讲课, 同时校方制定长年的指导计划。每周负责老师要召开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准备会议, 研究开发教材和准备教具等等。

参考文献

[1]日本の伝統·文化指導書.東京都教育委員会.

[2]兰卉.日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11 (1) .

[3]沈远.日本传统文化在日本社会教育活动中的渗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 .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篇8

对于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难易度。教师可以教授一些古诗词或文言文,为小学生进行生动的讲解。例如《大学语文》修订版教材中的《中庸》、《大学》等,都对小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此外,不能只注重古诗词或文言文的教授,我国的传统文化包含多个方面,比如篆刻、春联、元宵节、端午节的来历等,传统文化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逐一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

2 小学教育现状

现如今,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从小学开始就会严抓孩子的各项成绩,尤其是小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许多国际小学纷纷成立,甚至用双语教学,为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教授,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较高的英语能力。有的家长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并没有什么促进作用,导致各学校也忽略了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承,这也是当下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

3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不足的主要原因

3.1世界全球化发展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

现如今,世界的交流模式已经是全球化的发展模式。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为人们的交流及信息的获取带来了便利,也使人们日常所学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具丰富性、多样化。这种模式的交流学习,令人们对于其他国家甚至是其他领域的知识具有强烈的兴趣,这就在某些程度上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这种冲击使人们减弱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程度,这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要使我国的文化产业或是人们的能力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就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普及度,甚至应该从娃娃抓起,在各小学增加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3.2 家长或学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

尽管全球化或多或少的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我国传统文化之所以不够普及的根本原因,是少数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不够。很多家长认为,即使学习了传统文化,对于孩子的学习程度也未必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学生想要在将来的社会上立足并有所成就,就要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及英语知识的学习。很多学校更注重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大多比较忽视。家长及学校没有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并且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是较为内在的,这就导致我国家长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阻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4 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课程学习相结合

4.1 学生和家长转变对待传统文化教育的观念

想要改变家长及学校对待传统文化学习的保守态度,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就要加大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宣传力度,使家长或学校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有深入的认识,只有这样,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才能够顺利进行。

4.2 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只改变家长对待传统文化知识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利用实际行动,使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能够完美地融入到小学生日常学习的课程当中。在将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融入到小学生日常的学习课程之前,小学学校都有着自己的传统课程结构。想要将传统文化知识教学融入到小学生日常的学习当中,就要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重新的安排调整。

第一,要加强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印象。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敷衍了事,而是要切实地对其进行认真的教授及讲解。比如,在学生的学习课程中,每个星期的周三和周四可以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授,这样定期的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授,很容易令学生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深入的了解。

第二,要将传统文化知识深入到每一门学科。即便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授课,日积月累,学生也很有可能放松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态度。为了防止这种状况的发生,就要让语文教师及英语教师,用语言或者英语的形式对学生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样既不影响教师正常的教课,也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帮助学生提高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

第三,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采用竞猜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知识作为竞猜的题目,将学生分成两队,通过比赛获得比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摘要:学校想要加强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利用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使学生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热情,使我国的小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当代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 篇9

一、武术是一个人体技艺文化体系

首先, 武术是一种文化。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着自身, 在创造文化的同时把自身创造成具有思维-劳作机能的“文化动物”, 从而区别于消极适应自然的其他动物[1]。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化就是人化, 是人类超越自然本能的创造物。换言之,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 不难理解, 以攻防技击为本质的武术是一种文化, 是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民族文化。它来源于历代先贤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类本质对象化的武术实践活动, 主要内容包括武器、武技、武功、武术训练方法、武德、武道等一系列的器物层、制度习俗层、精神思想层的文化成果。

其次, 武术又是一个系统。系统哲学指出系统是普遍的客观存在, 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 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思维领域, 都以系统形式存在[2]。因此,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 武术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早期武术是由拳打、脚踢、摔拿、击刺、劈砍等攻防格斗技法所构成的一个实战武技系统。显然它已经具有武术的本质特征——攻防技击性, 但尚不具有完备武术形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而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的进化原则, 武术会不断与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 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医家等, 进行能量、信息、物质交流, 促进其涨落、平衡、有序的发展进化, 最终形成内蕴中华民族文化模式的武术文化体系。从这一意义上说, 武术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能和技艺, 而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本质特征、反映民族文化基本精神、体现武术人稳定生存方式的文化体系。

再次, 武术还是一种人体技艺。就武术表现形式而言, 不管是进行实战格斗, 还是进行功力、套路的表演和竞技, 所有的武术招法都必须通过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配合, 充分调动自身体能, 来实现武术的各种价值。而武术的学习和训练, 本质上也是通过长期而系统的套路、功法、实战等训练, 来开发习武者的身心潜能, 提高其攻防实战能力和表演竞技能力。因此, 在一定意义上讲, 武术又是一种以攻防技击性的人体动作为素材, 围绕“武”的价值和规律, 发展而来的人体技艺。

综上所述, 武术是在中国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 以武技为中心, 经过长期积累、创新而形成的一个人体技艺文化体系。它体现着中国民族的文化、知识、信仰、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的能力、习惯等, 是历史凝结成的为武术人群所共享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

二、中小学武术教育要培养武术文化人

武术作为一个文化体系, 其本质是具有人文价值的。在其长期发展完善的过程中, 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人文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思想方法等都已熔铸于武术的各个层面, 虽然它们在各个现象层面表现形式不同, 但在深层的价值取向上, 则是相通、互补、互约的, 并共同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武术是致人伤、残、甚至死亡的武力, 追求的是野蛮体魄和高超武技的完美结合, 而这些看似与文化所追求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和精神修养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此, 长期以来武术的人文价值并未受到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小学武术教育普遍选用套路类的拳术作为主要内容, 对学生进行体操式的教学和训练, 使武术逐渐转化为一项体操化、竞技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只重视套路竞技表演技术, 忽视武术本身所蕴含的情感、行为、价值、责任、武德等人文内涵。这样的武术教育,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其体质, 但是由于缺乏文化熏陶, 所培养的人才只能是单向度的, 即只有知识技能而没有文化修养的武术套路表演竞赛人才。因此, 在一定意义上讲, 这是一种异化的不完整的武术教育, 只能称得上是一种弱化攻防技击性、缺乏人文价值的套路技术训练。

中小学时期是武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 该阶段的武术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未来武术人才的培养。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育应以培养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为其终极目标, 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武术教育, 完善学生武术文化知识结构, 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培养其高超的武技、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民族文化精神。只有这种在身、心、技、艺等诸方面都具有良好修养的武术人才才能被称为武术文化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内有仁义礼智信勇、外有强健体魄和高超武技的武术文化人数不胜数。例如, 三国时期忠义勇武的武圣关公, 宋代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 明代并称“俞龙戚虎”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与俞大猷, 明末清初内家拳名家黄宗羲、王征南、黄百家, 清代文武双全的苌乃周、武禹襄、陈鑫, 近代津门英雄霍元甲, 现代德艺双馨的陈盛甫、张文广, 以及至今仍活跃在武术界的神拳大龙蔡龙云、武术教育家邱丕相等[3]。这些武术大家之所以能够通过武术来实现自我价值, 很重要的缘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他们也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树立了楷模。

三、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

武术教育是培养武术文化人的系统工程, 而中小学武术教育是整个武术教育的基础阶段, 不仅对学生的武功、武技、武德、武道等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 而且会对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民族文化精神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著名的教育家怀特海曾讲过:“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 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4]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育应肩负起传承武术文化的使命, 武术必须以完整的文化形态进入课堂, 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文化的陶冶与感染, 产生文化共鸣, 体会武术的文化价值。具体来讲, 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应体现在武术课程目标、武术教材和武术教学三个方面。

1. 中小学武术课程目标应体现武术的文化价值

课程是学校传承和传播文化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介和手段。在整个中小学武术教育体系中, 武术课程处于中心地位。而武术课程目标是对中小学生在武术知识、技能、体质、品德等方面的期望程度, 它指导并决定着武术课程的其他一切因素, 如教材内容、活动进程、评价标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因此, 中小学武术课程目标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武术方面的培养规格。只有既体现武术知识、技能、体质方面的价值, 又体现武术的技击价值、人文价值的课程目标, 才是完整的、符合中小学武术人才培养要求的。

目前, 武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是以体育课程的形式设置的, 其课程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核心价值, 导致武术教育实践只注重学生健康体质和武术套路技巧的训练, 而忽视武术实战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 当前中小学武术教育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是一种缺乏技击本质和人文内涵的异化的武术训练, 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武术文化教育, 更遑论培养出真正的武艺绝伦、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也正因为武术教育中文化价值的缺失, 当前社会出现了中小学生广泛学习重礼仪、重攻防技击的跆拳道、空手道等域外武技文化, 而漠视甚至放弃学习体操化、艺术化、竞技化的中华武术的可悲现象。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育必须在武术课程目标中体现出武术的技击价值和人文价值, 以传承和传播武术文化和培养文武双全的武术文化人为目标。

2. 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应反映武术的人文内涵

中小学武术教材是依据武术课程目的和培养目标所编制的、系统反映武术文化的教学用书, 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材的内容及特点对中小学生武术素质的培养具有直接的影响。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首先应该体现武术的实战技击性, 培养学生防身自卫的素质;其次, 教材内容应该体现中华民族文化, 培养学生民族文化心理、民族精神和民族人文素质;最后, 教材内容才应该体现竞技表演性, 培养学生表演和比赛的素质。然而事实上, 在对现存的散见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的武术内容进行收集和分析之后, 却发现博大精深的武术仅仅以体育内容的形式而存在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 内容以拳术套路为主。这样的武术教材内容既不能真正体现武术攻防技击本质, 又缺乏武德、武礼、武略、武道、武美等人文知识, 从而也不利于中小学生全面学习掌握武术知识和技能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武术精神。鉴于此, 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以人为本, 既要注重武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内容, 又要加强武术思想与方法、道德与审美、价值与精神等人文知识方面的内容, 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并掌握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 树立民族自豪感, 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人。

(1) 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介绍武术发展的人文背景

中华武术绵延发展几千年, 受到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由于个人、社会的生存矛盾和冲突所导致的生产活动、军事战争等因素对武术的发生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 内铸于武术中的中国文化思想是其区别于其他域外武技, 真正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完备武术文化形态的根源所在。因此, 从武术的外部环境看, 由儒家、道家、佛家、医家、兵家等文化思想形成的人文背景对武术的发生发展也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鉴于此, 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有必要介绍武术文化发生发展的人文背景, 这样既有助于中小学生对武术形成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又有助于中小学生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例如, 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 可以介绍一些太极拳创编与发展的人文知识, 既能使学生了解到太极拳与《易经》、中医学、道家的文化渊源, 又能使学生从太极哲学、人体经络学说、导引吐纳等角度对太极拳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又如, 介绍抗金英雄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勤修苦练武艺并通过武艺保家卫国的人文故事, 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武术文化人的社会价值,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 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体现武术应用的人文关怀

从本质上讲, 武术是一种武力。它如同一把宝剑具有双刃性, 对个人和社会既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应, 也可能导致消极负面的后果。究其根源, 武术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性是其决定因素。因此, 为了使习武者能够正确合理地应用武技, 防止并消除武术行为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中小学教材中应该增加武德武礼、尊师重道、重义轻利等武术相关人文知识, 促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 懂得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始终把国家民族尊严和尊重人的生命作为运用武技的前提条件。例如, 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 通过介绍霍元甲为雪“东亚病夫”的民族耻辱而慑服俄国大力士、吓走英国大力士、大败日本武士以及兴办旨在强国强种的中国精武体操学校等爱国事迹, 来告诫学生习武不应以争强斗狠“敌一人”的匹夫之勇为追求目的, 而应以“安天下之民”的大勇为宗旨。显然, 这样的人文知识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武德、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

3. 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应注重武术人文精神的培养

武术教学, 作为武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是指在武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 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将武术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武术文化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 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武术技能、培养学生武术人文精神, 使学生身、心、武技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化过程。而作为武术教学内容的武术文化, 在其结构体系中, 武术理论和技法只是其躯体, 而武术人文精神才是其真正的灵魂。就其根源而言, 武术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在武术文化中的集中体现, 主要表现为尚武崇德、尊师重道、重义轻利、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等。而就其本质而言, 武术人文精神是仁义礼智信勇的武术文化价值意识, 集中体现着武术人的文化本质, 并以价值规范和内在机理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支配着武术人的个人和社会行为。因此, 中小学武术教学应当高度关注武术人文精神的培养, 将其贯穿于武术教学的全过程, 落实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之中, 渗透到学习武术、训练武术和运用武术之中, 从而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德艺双馨、人格完善的武术文化人。

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武术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人体技艺文化体系。中小学武术教育处于武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基础阶段, 应对学生进行完整而系统的武术教育, 并通过体现武术文化价值的课程目标、反映武术人文内涵的教材内容、注重武术人文精神培养的教学活动, 培养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 从而完成其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汤立许.建国60年来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嬗变与走向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 .

[2]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3]乌杰.系统辩证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4]《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篇10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是我国文化的精髓。目前, 我国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由于教学方式等的影响, 教学效果不佳, 必须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我国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将中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并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内容

1. 德育。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儒家思想教育为主, 德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观念。我国传统文学著作 《大学》中对德育就有介绍:“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教育人的主要目的在于弘扬人性崇高的品德, 自身的品德养成之后要使所有人都能够祛除恶习成为全新的人, 并且不断完善自我, 静止不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当政者或者领导者必须具备较好的思想品德, 对其他人要宽容, 以德服人, 以德治人。孔子曰: “政者, 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1]。”意思说, 当政者如果自己的品德好, 其他人的品德也必然好。具有高尚品德的领导者所发布的指令, 不需要强制命令别人也会遵守, 反之, 如果当政者自身品德不佳, 则没有人会从心理服从; 第二, 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要进行道德教化, 必要时可以采用刑法予以辅佐。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儒家思想认为, 单纯的刑法只能够让百姓在行为上做到不犯罪, 其心理并没变化, 因此应该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 让百姓能过明白犯罪可耻的道理。礼教相对刑罚更加有效。

2. 爱国。爱国主义思想一直是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主要内涵之一,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 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始终。唐朝诗人杜甫曾说过: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也写出千古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三国曹植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2]。”这些中国文化传统无不显示出 “爱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 正是由于 “爱国主义”思想的支撑作用, 中国才能够在一战和二战期间与外来侵略主义者作殊死抗争, 获取现在的独立统一局面。

3.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的思想是由于我国的民族特性所决定的, 我国幅员辽阔, 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潮流中, 我国各民族始终处于分散的状态, 尤其在战争期间, 各诸侯分裂割据现象严重, 使得我国纷纷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只要各民族相互团结, 才能够维持社会稳定, 才能够统一战线, 共同御敌。只有团结的民族才能够增强我国的凝聚力和综合国力, 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相分离。在我国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 教师会为学生讲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例如德育、爱国思想等, 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在实际行为中并没有表现出应该有的思想品德素质。这是由于在我国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师教学并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对学生的实践行为缺乏引导性, 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 但是不能应用于实践。

2. 教学方法不当。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填鸭式教学为主, 教师占据课堂主体,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上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产生了错误的理解。

3. 应试教育的限制。中小学教师为了应付应试教育, 对学生的关注点有所偏差。应试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学习过程和学生的自身成长, 教师为了响应应试教育的要求, 在实际的教学中则侧重于使学生对于书本的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 忽略学生内化知识的程度和思想政治品德的提高, 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探析

1.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成为爱国主义者和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内在成长。校园占据着学生的主要生活地点, 营造良好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对于促进学生内在品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3]。例如, 在校园或者教室的墙壁上粘贴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海报、名人名言、故事寓言等等, 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自我修养,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2. 改良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的成长, 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内在的道德品质为前提实施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吸引力, 采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多采用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使学生认识到“知”与 “行”的统一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些许问题, 使得中小学生只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而不知其教育含义, 在行为上有所欠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要求教师必须改良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促进学生 “知”与 “行”的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 2013, 14:14-16.

[2]郑轶.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途径探析[J].文学界 (理论版) , 2012, 10:356-357.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教育的启示 篇1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教育 重要启示 发展方向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具备极高鉴赏价值的经典之作。在小学教育阶段,借鉴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理念的启示,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教育模式过于注重应试教育,针对小学教育现状如何进行优化和创新,兼顾启智和树人两大基本教育功能已成为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小学教育的现状

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环节,也是构建学生基础知识、基础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效果对于学生未来更高阶段的教育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但就当前教育现状而言,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不足。小学传统教育模式基于应试教育背景之下,注重技能教育和智力教育,对于德育的培养则较为欠缺,基于此现状,学生出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并不罕见。究其本质原因在于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针对当前小学教育的现状需提倡传统文化的教育启示,加强重视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化和发展。

二、小学教育的发展目标

我国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其中的宝贵结晶。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阶段,应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理念,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道德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爱国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传统文化的信念,就长远意义来看,这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小学教育的发展目标便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启示下,重视智育和德育的共同发展,为培养既拥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具备现代技术运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奠定最为坚实的教育基础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启蒙

在小学教育阶段,最重要的教育目的便在于启智和树人,这集中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品性培养。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自古便极为崇尚道德观念的建立,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教育最重要的启示也在于道德观念的启蒙教育。“首孝悌、次见闻”“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应该遵守的道德感已有了明确界定,这对于小学教育而言也需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传达高尚的道德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感悟道德教育的精髓所在,同时也可应用经典的国学启蒙之作帮助学生感受优秀道德文化的熏陶,“养正气,养心”,在潜移默化之间激发学生关于真善美的审美能力,从而建立真正高洁的品性特征,促使学生在成才之前先成人。如今正处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多元化文化对于我国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当前新形势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教育的启示,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实现我国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重视小学阶段的通识教育启蒙

通识教育是指在现代化的多元社会之中,为受教育者提供应用广泛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又称之为博雅教育。这是基于开放教育的理念之上的自由教育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应用国学经典开展的启蒙教育便可以作为知识层面的通识教育。以经典国学教材《三字经》为例,便囊括了治国兴衰、人文自然、生活常识、思想道德的多元化的知识内容。其中典故众多,孟母三迁的典故喻示着为母者劝子向学的良苦用心;囊萤读书的典故则描述了古人对于学习机会的重视;“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的朝代更迭则蕴含了世事变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一哲学内涵。由此可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教育的启示便在于开放教育的思路,教育无方。在小学教育阶段应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善加利用,通过中华文明的宝贵结晶来开拓学生的视野,融入更为自由开放的教育观念。

(三)重视以人为本的启发教育

在小学阶段,传统教育模式以教师在课堂统一讲授为主,偏向于模式化教育,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和主体化作用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但就教育本质而言,应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同样来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材施教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教育原则,直至宋代,朱熹将这一教育理念总结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才”。孔子门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品性各异,水平不一,孔子主张以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针对性地教学,这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定位,如“德行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另外也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先天禀赋,知识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性格特点进行差异化定位。这对于我国小学教育的启示在于需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和家庭教育需尊重和挖掘其兴趣所在,发现其特长并加以有效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在人生发展方面能实现自我价值,强化自我认同感,增强学生的发展自信。

【结 语】

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启蒙时期。在这一重要阶段,启智和树人都是极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启示之下,有助于在小学教育阶段更加注重道德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启蒙,同时也能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启发教育,促进学生能树立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增强学生在未来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自信。

【参考文献】

【1】黄承斌.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10(15)

【2】刘利.和合文化 中国价值——浅谈在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J】.教育论丛,2008(09)

【3】胡征.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以荀子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01)

【4】马忠.文化发生学视角下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质及其当代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篇12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绵延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流传至今。能够历经千年, 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成为了大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承, 需要政府、社会、民间组织、学校、家庭乃至个人方方面面的努力。在这些主体中,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 作为传播知识技能的组织, 天然地被赋予了传承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担, 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小学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承担其相应的责任。小学教育阶段, 孩子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和机会都远远高于其他方面的教育, 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力也最为有效, 因此, 本文认为:应该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 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补充的传统文化教育机制。

(一) 以学校教育为主体

学校作为最主要的教育机构, 具有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义务。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 是国家、民族的大事, 更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阶段, 我国小学教育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还是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进行渗透。从教材的编写到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核都体现了这一点。一些优秀的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蕴含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道德规范、人文历史故事等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比如能够体现中国人礼让和爱幼的《孔融让梨》, 能够展示我国古代伟大建筑成就的《赵州桥》, 还有许许多多的诗词、古文、成语、对联、谚语、故事等等。

目前, 在一些有条件的小学里, 纷纷为孩子们开设第二课堂, 通过引导孩子们学习中国武术、书法、古筝、国画等传统文化技艺, 来增强孩子们的传统文化意识和传统文化技能水平。

我们可以看到, 小学教育阶段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越来越重视, 学校在努力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念, 并已经呈现出了一定的成果。但是, 想将传统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补充。

(二) 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补充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直接的途径。而我国自古也就有着对少儿教育重视的传统, 并且形成了至今仍可以让我们受益的教育理念:一是言传和身教并重, 注意教育方法和效果;二是教育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 安分守己、修身养性;三是教育孩子要立志和励志, 要能够明辨是非;四是注意培养的孩子道德观念, 做好人做好事;五是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勤奋、自立。这就要求孩子的家长要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以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规范的行为要求自己, 并影响孩子, 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2、社会教育

社会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 青少年的成长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的盲目性和随从性, 社会教育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作用。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 孩子接受到社会信息的媒体越来越多样化, 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迅速, 因此, 有必要加强对社会媒体的规范和管理, 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各种社会媒体, 如电视、电影、网络、广告、广播等等, 尤其是涉及到青少年成长的方面, 一定不能使不良的信息传播给青少年。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已经形成了的一些观念性的或者是制度性的文化遗产, 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修身、养德、齐家到礼仪、治国、安邦, 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影响着我们。我们可以传播或者教育给孩子的很多,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三、在小学教育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 学校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1、要重视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

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从整体上把握, 通过校容校貌、相关的教学设施和管理制度的整体设计, 形成一种明确的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风貌。

2、要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

教师是孩子的直接教育者, 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技巧直接影响到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程度, 必须加强对教师传统文化修养的培训, 同时也要重视对教师道德品质的考察。

3、要重视课程设置的设计。

教学内容中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相关学者和一线教师加强研究, 设计出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和内容的讲授、考核, 使我们的学生真正从教学活动中获得应有的文化传播。

(二) 家庭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1、家庭良好文化氛围的创造。

家庭的文化氛围会对孩子有直观的影响, 简单的如墙上的传统字画, 书房的设计等等。

2、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传统美德的影响。

前文提到过, 家长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 家长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水平, 不但会间接地提高孩子的文化水平, 也更有利于家长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教育。另外, 一些优秀的传统美德的传承, 身教, 要远远好于空洞的讲解。

3、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

新时代的孩子有新时代的特点, 家长在进行教育时也要与时俱进, 注意用多种形式进行教育, “填鸭式”的粗暴教育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 要有目的性的多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进行渗透。

(三) 社会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1、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良好的社会教育, 就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弘扬传统文化和正气的风气, 这会形成一种适宜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 它对孩子的熏陶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都能够呈现出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孩子们接受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

2、传播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我们知道, 传统文化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值得我们去继承, 一些糟粕的、不合时宜的内容我们应该加以摒弃, 要传播给孩子真正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教育阶段, 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时,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并对各教育主体的施教提出一定的策略, 希望能够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小学教育,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黄家锦.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08年.

[2]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2年.

上一篇:线粒体Cytb下一篇:产业政策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