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乱象

2024-09-30

中小学教育乱象(共3篇)

中小学教育乱象 篇1

一、问题提出与概念界定

1.问题的提出

2010年12月, 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 严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国学典籍, 他们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念, 腐蚀中小学生的心灵”。2011年3月, 某人大代表抨击国学经典, 认为其毒害学生心灵, 他们的做法又一次让社会各界把目光聚焦于国学教育上。

2.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界定

“国学”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西周, 孙治让认为:“国学者, 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孟宪承指出小学与大学, 在西周时也都是“国都的学校”[1] , 国学是与乡学相对的一个概念。近代以来, 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入侵, 传统文化受到排挤, 面对危机, 传统文化的代表们纷纷采取行动, 努力保存传统文化。章炳麟在日本组织“国学讲习会”, 刘师培也成立了“国学保存会”。近代意义上的“国学”开始出现, 它是与“西学”相对的概念。纪宝成认为, 广义的国学, 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 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 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 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 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2] , 也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主体。

二、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种种乱象

自上世纪末以来,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国人重新找回了丧失已久的自信, 不再唯西方文化马首是瞻;改革开放在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造成了传统价值体系的逐步瓦解。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确立, 于是一部分知识分子试图从传统文化中提取精华, 重构价值体系, 他们在诸多公开场合积极倡导, 国学教育热潮再度兴盛。然而, 兴盛的背后却是表面的繁荣, 就整体而言, 国学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材料选取:选材偏妥而失整体

虽然有教育部门和专业人士积极提倡, 但目前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尚未正式纳入教育体系当中, 只是部分学校、教师、家长做出了一些尝试, 他们在进行国学教育时, 选用教材往往不够科学, 随意性很大。既没有专家对选用教材的难易程度、内容构成等进行论证, 也没有学者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对这一阶段的国学教育进行指导, 教育者往往根据自身经验或社会潮流来进行选择。当易中天《品三国》红极一时时, 他们让学生读三国;当于丹读《论语》传遍国内时, 他们又给学生看《论语》。他们缺乏对国学教育的整体把握, 而是在经验主义和不断的追随潮流中迷失了方向。

2.材料组织:有意剪裁而失原貌

经典典籍是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当前, 有专家认为, 典籍中的一些内容不再适合当代社会的需要, 应该对其进行删减重组。并提出只有“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我们的文化才能得以更新和发展。在这样的思想观念影响下, 他们对原来严谨流畅的典籍内容任意删减, 把其破坏得面目全非。有的学者认为, 删减者们的做法值得质疑, 因为他们企图删减的内容中, 有些是学者和公众认为存在问题的, 这一做法更像是一种文化霸权, 通过删减来限定学生的思想观念, 以达到规范学生思想的目的。并且删减还会导致典籍内容的缺失, 造成学生解读上的困难, 从而妨碍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吸收。

3.材料加工:附会解释而失本真

在对国学教育材料进行加工时, 由于时代久远或相关资料的缺乏, 教育者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内容往往缺乏必要的深入考究, 他们更多的只是从自己以往的经验出发, 对材料做出解释, 而这样往往会造成曲解或附会。如过去我们一直把“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行为理解成一种极度的吝啬, 然而, 查阅这一思想的出处发现, 其实杨朱是认为百姓不应该为了统治阶级的享乐而牺牲自己的局部利益, 他更多的是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对等关系。然而由于教育者没有进行深入考究, 造成了我们对这句话的误解, 而丧失了对其本来意义的认识。

4.材料运用:死记硬背而失灵动

以往的国学教育, 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在“灌输式”教育过程中, 学生被当成一个接收、输入并存储知识的容器。[3] 他们不需要对所接触到的知识进行任何反思和质疑, 只需按照教育者的意图, 对内容死记硬背。上个世纪末, “填牛理论”的倡导者王财贵认为, 一个儿童基本的学习能力是吸收能力, 是海绵似的吸收, 整体的吸收。你教他什么, 都会放在肚子里。懂不懂?不懂。现在所学的, 不是现在要他懂, 他有几十年去慢慢弄懂, 然后一辈子有用。[4] 这种做法也许对儿童的早期教育有一定的好处, 然而, 其“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极大地打击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而兴趣的培养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格赛尔的双子爬梯实验证明, 儿童阶段过多的简单机械重复并不能带来更有效的结果, 相反, 他可能导致儿童丧失学习兴趣。

5.材料质效:机械评价而失生命

国学教育能否优质高效的实施, 离不开其相应的评价体系。自美国学者泰勒开始, 教育评价体系越来越多地为教育者所关注。反思过去, 我们以前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只注重结果, 考试成为评价一个人的主要手段。受“新课改”的推动, 我们的课程评价模式正在逐步发生转变, 其方式日趋多样化。然而, 国学教育的评价模式却仍然机械单一。检验的唯一标准依然是记诵内容的多少, 至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能否有效运用则不做要求。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评价促进个人的发展。[5] 如果我们当前的评价体系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那无疑是个失败的体系、是应当改革的体系。

三、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前进方向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 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 是大浪淘沙后的结果, 也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 其包罗万象:既有三教九流, 也有诸子百家。那么面对如此丰富且繁杂的文化精髓, 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去选择呢?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又该怎么进行呢?笔者试着从以下这些原则中去把握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前进方向。

1.整体性原则:体现国学整体概貌

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 国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作为一个系统, 任何杂乱的、零散的或者管中窥豹式的学习都是不合理的, 也不利于对国学的进一步了解。要想对其更有效地学习、解读或研究, 必须建立整体观, 即从整体上把握国学概貌。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有效的方法去学习。相应的, 我们国学教育的研究者, 在为中小学生提供国学教材时, 也应当体现这一原则。王财贵教授把经典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第二层次是《易经》、《诗经》、《老子》、《庄子》;第三层次是古文、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层次是《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等。[6] 中小学生的国学学习从第四层开始, 逐渐深入到最高层次。虽然其划分的依据还有待商榷, 但是, 至少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体现了对国学整体概貌的把握。这是我们国学教育者在选择国学材料时值得借鉴的地方。

2.原始性原则:呈现国学原始文本

从国学的形成过程来看, 国学典籍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期, 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遗迹。[6] 要深入了解典籍, 在没有其他典籍可以借助的时候, 我们只能通过反复钻研原始文本来把握。删减经典, 割裂了其中原始文本的内在联系, 残缺的片段无法或者不能很好地反映其历史原貌, 造成误解也就不可避免, 这样不利于我们理解历史和传承文化。从国学的发展过程来看, 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它既代表人类的美德, 也反映人类的劣性。我们学习国学经典, 不是因为它尽善尽美, 而是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占据着重要的位置。[7] 无论善恶美丑, 它所反映的都是社会现实, 都有相应的时代意义。而这种社会现实, 是无法从删减的、所谓的精华里面解读出来的, 只能透过原始文本来理解。

3.本真性原则:阐发国学本真意义

之所以有专家学者提出删减国学典籍, 一部分原因是经典中有些东西确实过时, 但更多的是, 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看问题的视角过于现代。如他们认为《三字经》中的“昔孟母, 择邻处”应该删掉, 理由是其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 而现代社会“人要学会适应环境, 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又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有功利主义取向, 也应该删掉。国学经典的产生总是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联系的, 我们说这是经典的本真意义。任何脱离时代背景的解释都可能造成曲解和错误, 这是我们后人在解读国学经典时常犯的一个错误。用现代的视角来看待, 这是我们阅读国学经典的出发点, 然而我们更要把它放在历史的具体环境中来考察, 把握其本真意义,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国学经典。

4.自主性原则: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小学教师忙于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 不可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有学者指出:“当今中国大陆, 任何一个尊重事实的人都不能不承认, 我们的儿童正普遍处于一种‘受逼’学习的状态。”[8] 传统的国学教育也不例外, “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得儿童缺乏学习主动性, 成为知识的容器, 这样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中华民族创造力的缺乏, 或许这是其原因之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主动地、独立地去学习, 把“要我学”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学”的思想。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5.兴趣性原则:激发学习国学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的内部推动力。但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 它产生的前提是儿童的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 而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通常是很短暂的, 任何强迫式的做法都可能把它扼杀于萌芽当中。所以我们在进行国学教育时, 不应以压迫式的方法强迫儿童学习, 而要以引导为主, 向儿童展现国学魅力, 展示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 引导他们的兴趣, 才能激发他们对国学的求知欲。

四、结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国学一直肩负着引导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的重任。虽然自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 国学的总体地位有所下降。但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已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意识当中, 体现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面对国学我们不是任意抛弃, 而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合理吸收和利用, 这就要求我们要系统的、有原则的去学习。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有效地把握国学, 才能更好地去传承文化。

参考文献

[1]郭军.近代国学教育之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N].南方周末, 2005-05-26.

[3][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 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2.

[4]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违背科学的主张, 复古倒退的教育[J].争鸣, 2004 (5) :20.

[5]蒋永贵, 等.科学探究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2) :60.

[6]吴丽仙.国学教育传统的理性固守[J].教育评论, 2008 (6) :122.

[7]刘军宁.开放的传统:从保守主义的视角看[J].天涯, 2006 (1) :166.

[8]吴康宁.谁是“迫害者”———儿童“受逼”学习的成因追询[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 (4) :1.

中小学教育乱象 篇2

教育是一种“心灵感应”。真是这样,教育者自身具备什么样心灵,就会不由自主地传递出什么样的信号和暗示,说教没有用,掩饰没有用。试想,一个整天想着如何利用学生的应试压力,通过课后培训从家长口袋里捞钱的老师,能够给孩子传导什么样的心灵信号?一个整天想着如何把学生卖出更高价钱的班主任,又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施加什么样的影响?一个在过度商业化、人与人之间都是利用与被利用关系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又怎么会养成友爱、宽容、感恩、乐观的心胸?我敢说,我的孩子无论是道德品性,还是心理健康,乃至学业成绩,在同龄人中都不算差,但我依然为他担心:他将如何面对这个社会?又应该怎样融入这个社会?

当今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容忍度”越来越高:官员贪腐,我们不奇怪;商家造假,我们不惊讶;医院开大处方,我们能忍则忍……甚至对于无处不在的有毒食品,我们都能保持不可思议的从容淡定。但是,我认为,不管道德如何滑坡,教育和老师应该坚守最低的底线,只要师德的起码标杆还在,孩子们多少还能分清黑与白、好与坏,而一个人只要还存有基本的是非观,就不至于沉沦堕落。当青年一代把丑恶的东西都看成正常的时候,这个民族真的岌岌可危!

培训市场为什么这么火爆,因为我国是一个考试大国,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考试不胜枚举,那为什么又会有这么多的考试呢,因为我国是一个很看重考试,更看重证的国家,在体制内的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需要持证上岗,获得了证书就意味着获得了社会的认可。现如今社会竞争激烈,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就显得非常必要。其次在看培训教育到底有没有用。知识是要一点一滴的积累的,并不是一下就能学精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而纵观国内各大培训机构,对于学员更注重的是考试技巧的掌握,这种技巧说到底是为了对付考试,而不是实实在在的有用的知识。

“当青年一代把丑恶的东西都看成正常的时候,这个民族真的岌岌可危。”最可怕的是青年失去了青年的精神,他们丧失热血,过早地适应这个社会,视一切为正常,不愤怒只世俗,他们告诉你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你还没看穿吗?他们表现地比我们这些成年人还成年,还现实。“一个国家,只要还有一个为了孩子扎根执教的教师,这个国家就还有希望;一个国家,只要还有一个拒绝红包救死扶伤的医生,这个国家就还有生命;一个国家,只要还有一个不畏强权针砭时弊的记者,这个国家就还有灵魂。”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仅依赖老师,父母也要抽出一定的空闲时间教育子女。学习嘛,关键是学习的方法,如何学习,尤其是学会自学很重要,况且现在的网络媒体十分发达,学习的途径除了学校以外,还有许多。真正有不会的,孩子解决不了的,再问大人或老师不迟。其次是对学习的兴趣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良好的的自学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谦虚的待人接物态度,会使其受益一辈子。

培训机构本是学校教育的辅助,市场的需求却促使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在利益的驱使下,原本应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园丁们,却放弃了教书育人的主业,投身到培训机构当中,获取高额报酬。学校教育不力,只能让学生从培训机构获取知识,培训机构的高额报酬,促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工作重心转移,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是现有教育制度的悲哀。

早就知道了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不讲什么实质的东西,而是在私下里自己办着的补习班里讲课,这样很多学生压根就没有选择性,只能报着老师的培训班上课,而且在学校时候老师会对报着补习班的小孩特殊照顾。要知道,在小孩子心性心理都没发展成熟的`时候遇着这样的事实,这不就是教育的耻辱么。被称为老师的人,从学生身上获取创收的利益价值,这样的老师哪里还有所谓的师德,培训教育也就是一潭被肮脏的金子填满的死水了。

我们希望校园仍然是那个校园,依然是一片净土,这是每一个人的心愿,只是当部分为官者和整个社会都浮躁和浮华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我们还该不该这样去要求教育行业。

现在的应试教育是无用的,除了能没完没了的升级毫无他用!从开始读书到彻底离开学校,教育就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另外一场考试。然后得到一张文凭,找个差强人意的工作,之前学习的东西都可以扔了,工作上一点用不上。又要重新开始学生活技能学做人,二十多年的学习生涯好像白读了一样,为崇尚的教育事业做贡献!现在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我感觉相比于古时的教育,现在的教育制度甚至在倒退,至少古时科举考试的重点还放在为人处世、道德修养,然后才是治理国家,要学习知识首先先要先学做人。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培训教育怎么能说是无用的呢?要让它有用还不简单?天天都有人在制造形形色色的考试、证书!我们正日益陷入将错就错随大流的漩涡,甚至当我们要求老师有师德的时候,自己却在做一些曾经是不道德但如今却是潜规则的事情。

中国不乏头脑聪明者,不乏身体强健者,但是多数人还是活得一塌糊涂,他们毁就毁在没有一个上得台面的价值观。到处都是功利,总有人觉得“我都这么功利这么没理想了,还不应该成功,还不应该过的舒服么?”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就是因为太功利太没理想所以才过得这么惨。克尔凯郭尔不是说过么:“大多数人在追求快乐时急得上气不接下气,以至于和快乐擦肩而过。”

“传道、授业、解惑”演化成“敛财、挣分、洗脑”的功利行为时,教育培训只能误认、害人。而在整个机制下,如果不参与机制,很可能获得比被害更坏的后果,这看起来真是太无奈了,人们没有选择地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机构,交给社会,花费重金为孩子争取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平台,到头来还是免不了被愚弄的下场。

学区房乱象扰乱教育资源配置 篇3

于是, 可以看到令人诧异的一幕。一些好的学区, 即使一个小单间, 房间景观和所处环境都不好, 由于有好的教育资源, 可以卖到很好的价格。一些家长, 并不打算长住于此, 但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业, 宁愿花高价买下并不宜居的学区房。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学校, 不惜卖掉大房子, 去换好学区的小房子。一家人为了孩子上学做出巨大牺牲。

学区房现象带来市场认知的严重混乱。北京市海淀区四环内的两栋楼房, 两者相距20 多米。虽然外墙粉刷颜色和新旧程度看似不同, 但两栋楼房都建于1988 年, 建筑风格和楼层结构也完全相同。两楼之间仅仅隔着一道铁栅栏和树木。但是, 作为二手房, 在交易市场上, 相距只有20 多米的这两栋楼房, 它们的价格却有着天壤之别。

与此同时, 一个城市的学区划分并不是固定的。去年属于某区的学位房, 今年可能就不属于该区。今年属于该区的学位房, 来年不定属于哪个区。如果划拨的学区教育资源好于已有的学区, 学区房价格肯定上涨, 反之, 则下跌。学区的变化, 扰乱了房价市场。这对买了学区房, 或正想买学区房的家长来说, 却是件提心吊胆的事情。有家长花几百万买了某区的学区房, 结果等孩子上学的时候, 房子却划到了另一个教育资源并不好的学区。学区房价格下跌是自然而然的, 孩子也不能上心仪的学校, 家长的损失更不小。广州一个家长花200 多万买的学区房, 来年却要划到别的学区, 家长感觉受骗。

学区调整可看作学区间教育资源的微调。就教育本身来说, 这是无可厚非的。有些学区人口增加, 学校增加, 教师资源变化, 交通变化等。相邻学区之间进行微调, 可有效促进教育的平稳发展。但学区调整严重干扰房产价格, 引发恐慌, 与此同时, 学区房乱象也扰乱教育资源配置。

以前有重点中学和重点小学, 老城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 这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依托这些重点中学、重点小学, 学区房现象出现之前是择校、共建现象。有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好的学校, 可以通过花钱购买学位, 这就是所谓择校。显然, 这造成不公平现象, 有钱家长的孩子, 不管学习如何, 可以上好的学校, 而那些没钱家长的孩子, 由于没钱, 难以上好的学校。对学校本身来说, 择校使其陷入追求高收费泥淖, 这与追求高质量教学, 追求对人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与择校并存的是单位共建, 单位出一笔钱给学校, 保证本单位的孩子可以顺利进入该学校学习。

无论是择校, 还是共建, 都挤占了本地孩子上本地学校的名额。如果他们没钱, 又考不上本地好的学校, 只能上外地学校, 可能还要多交钱。针对这种不公, 教育部在重点城市推行学区制度。一个城市可划分多个学区, 在学区里面, 学生可以通过享受义务教育, 免试就近入学, 这么一个范围, 就是学区。伴随学区制度, 在学区范围内的那些物业、房产, 叫作学区房。学区房主要颁布在重点小学, 还包括一部分重点中学周边。

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 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不惜花费重金购置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学区房既有享受丰富教育资源的价值, 也有投资价值。有些家长为了孩子上学, 买了学区房。等孩子毕业后, 学区房卖出去, 还能赚不少。数据统计显示, 2013 年4 个月, 北京的学区房竟然每个月上涨1500元左右。而这种现象并非北京市所独有, 在南京, 学区房价格三倍还多。

学区房现象, 问题出在市场条件已经深入到教育资源分配, 原有的教育行政主导与市场机制存在不协调。随着房屋交易的市场化, 房屋的交易是不存在学区划分的, 行政主导的定价机制也是没有的。对于市场来说, 哪里资源丰富, 哪里的房屋价格就高。这资源包括生活、工作资源, 也包括教育资源。既然是市场交易, 这些资源都在全社会进行市场化配置, 哪个地方资源好, 就有更多的人去那里, 出价自然高。学区房的高价就是这样形成的, 移不动的房子, 本来论生活环境和各种配套, 城市里面的单体楼, 不如相对离市区远一点的楼盘生活得好, 但由于学区概念的成立, 城区的房子就要普遍卖得价格高一些。

将教育资源分配与市场机制结合, 会带来两方面的乱象。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行是需要一系列条件的, 其中就包括相对固定的交易规则和确定的市场环境。可是,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区的设立和调整, 严重干扰了市场的交易。原先的教育行政干预是针对某学区或与该学区接邻的学区进行的。然而, 市场机制却将这种干预范围无限扩大了。教育行政部门能干预的教育资源分配, 而这种分配经过市场机制的扩大, 其作用无限放大。

与此同时, 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出现了乱象。市场配置资源机制进入教育领域, 意味着教育资源的金钱化。学区微调本来是针对现有的教育状况的, 哪里有需要, 哪里进行学区微调。譬如, 哪里确实由于适龄儿童增加, 需要增加学位, 相应地要进行学区微调。一旦市场化参与这种分配, 就使得原先可单纯依据学位本身情况进行微调的行为变得复杂了。有时要考虑里面存在的金钱因素。

另外, 市场机制与行政主导机制存在不协调, 行政一旦做出决定, 是难以一下改变的, 而市场机制无时不在起作用。很多时候, 行政主导部门的微调能起的作用并不明显, 有时甚至出现严重的错配。一旦出现明显错配, 来年又要重新配置, 甚至配置的力度会更大, 需要的行政主导更强。

教育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加重了行政部门对教育资源干预的动力。如果只是单纯的教育资源配置, 里面并不牵涉到金钱交易, 权力的拥有并没那么大的吸引力。如果人为地加大其中的市场杠杆, 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吸引力大大增加。即使社会和行政部门本身意识到行政干预的不可行, 作为权力拥有者依然会利用机会去巩固行政主导的权力。

面对行政主导教育资源与市场机制的不协调, 要从外部改变市场调节学区房机制显然是不可行的。一方面, 不能将教育资源市场化, 需要促使教育公平;另一方面, 要避免市场干扰。教育资源分配要内部调整。

就全市范围而言, 教育主管部门要做的是均衡全市的基础教育, 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更应该针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作为教育资源分配的部门, 不能从区域上, 或者针对重点学校, 进行重点投入, 而要做补缺拾遗的工作, 尽量使各区域、地段、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均等化。

上一篇:食品及公共场所论文下一篇:社区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