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

2024-05-24

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精选12篇)

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 篇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基础教育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史融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本文就科学史融入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价值、现状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科学史的价值

科技史即是一部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历史, 又是一部凝聚着人类独有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演化历史。从中受教育者可以感受前人在科学研究中遇到艰难困苦时, 表现出的巨大创造智能和不畏权威、敢于质疑、勇于批判、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从而体会科学的魅力, 树立起严谨、执着的科学态度, 进而认识科学的本质, 提升科学素养。

二、小学教育教学中融入科学史的方法

(一) 科学阅读是科学史融入小学教育的良好渠道

科学阅读是通过科学阅读材料, 包括科普读物、科学文章、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等, 增进科学学习。而科学史本身就是丰富的科学阅读素材, 很受小学生欢迎。我们提倡“像科学家那样思考、探究”, 通过阅读, 可以真实再现科学家对某一问题的想法和做法, 可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科学学习和科学家工作的联系, 更好的体会科学家的工作。还可以借助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通过科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

1.利用教材, 找到与“史”的结合点进行合理整合。为了确保科学史的呈现既具有针对性, 也有全面性,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中就要有计划、有条理的将科学史内容融入科学课堂。为此, 教师要对本学期的课程中涉及到科学史内容做好统筹。看看涵盖面的情况, 是否全面囊括科学史的各个作用;考虑这则史实的意义是要掌握科学方法还是了解科学发现的继承关系, 或者其他;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 对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删减或补充, 结合教材进行整合。以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科学史内容进行统计与分析。

2.科学史典型事例结合探究教学法, 让学生亲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学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并领悟科学的本质。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 在科学教学中可以以某一历史事件、某特定环境或某位科学家的故事为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 简单模拟历史上某一科学概念或理论的研究过程,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测, 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开展实验, 让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知识和技能。如以“摆的研究”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 (下册) 第三单元第6课) 为例说明。首先为学生介绍伽利略, 讲述他无意中触动到教堂的吊灯, 使灯在空中不提的往返摆动, 观察觉得摆动节奏似有规律, 他回家后用铅块和细绳进行模拟。此时, 教师出示三个不同的摆让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摆快慢不相同, 于是学生像伽利略一样提出问题“吊灯摆动的快慢和什么有关呢?”接下来, 组织讨论后学生们提出许多猜测:可能与摆锤的重量有关, 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与摆的角度有关……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各自验证自己的假设, 假设条件确定后其他的因素要保持不变。经过实验得出结论, 解释自己的结果:摆之快慢 (周期) 同摆长有关、同摆重无关、同摆动幅角无关。交流讨论之后, 教师再向学生介绍当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 学生可进行模仿实验, 并与自己设计的试验方法进行对比,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课结束前, 教师再进一步讲述伽利略为科学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正是根据伽利略的发现做成的摆钟, 人类才有了精确地计时工具。课后, 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了解伽利略的生平事迹, 体会科学家善于思考、思维缜密、敢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三) 开发各种资源, 多种形式进行科学史教育

小学阶段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仅限于“科学”课程的教学, 其他学科也是很好的渠道、领域和载体。比如小学语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都适合融入科学史内容。同时, 科学史教育也可以在课外开展。如课外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收集科学史资料, 以编写科学小报、课堂交流等形式来介绍科学家的重要事件或科学发展的历史。还可以结合学校科技活动安排科学史讲座或者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第二课堂”都可以很好的了解科学史。通过课内外的融合, 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使学生充分体会科学史的丰富内涵, 发挥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摘要:通过科学书籍阅读、教师利用教材合理整合, 结合探究模式教学, 让学生亲历科学研究的过程, 多渠道开发课外资源,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科学史教育。

关键词:科学史,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史教育

参考文献

[1]于惠新, 科学教育中融入科学史的思考[J], 淄博师专学报, 2007 (2) , 21--24。

[2]张密生主编, 科学技术史[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3]俞津婷胡健, 科技史引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现代中小学教育[J], 2012 (2) , 45--47.

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 篇2

——谈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科学教学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寻求科学的答案,其间更多的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探究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的现象:合作学习中有些孩子忙得手忙脚乱,而有的孩子好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势,在一边独自‚偷闲‛。下课后,我就喊了一个‚悠闲‛孩子,问他:‚你上课的时候,怎么不和同学一起动手学习呢?‛这个孩子满怀委屈地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和他们一起学习,而是(小组长)太霸道,从来不听我的,也不让我‚玩‛实验器材。‛孩子的一席话,使我陷入了迷茫:什么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使孩子们都乐意动手呢?如何恰当地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呢?

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 篇3

[关键词]科学;小学;教育

在如今的教育中,喊得最多要数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的行动。为此,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在科学课中有很多可以研究的地方,在进行《科学》的教学时,应当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按照“问题―假设―探究―结论”的科学认识程序,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一、遵循科学发展观规律进行小学科学教育

1. 问题。“好奇心总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并谋略找出答案。”《科学》教材导语:“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探究;有探究,才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进步”。人类认识科学和掌握科学的规律,决定了《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必须从问题入手,这也是科学教学的一大特色。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让学生思考;也可以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对某些现象产生的疑问。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儿童提问表明儿童在对事物进行探索、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儿童创新思维的开端。

2.假设。大胆假设就是学生思维的开始。我们知道,无数的发明都是来源于科学家大胆的假设。在《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围绕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说出自己的估计。假设的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经验,在观测前对事物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在这过程中,教师不要粗暴地干预学生的假设,应当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才会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一种更加求实的精神,并渴望通过实验寻求答案。例如,在进行《热水变冷》的教学时,当老师提出问题:一杯热水,在温度下降的时候,温度有什么变化规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说出自己的假设。诸如“温度会均匀下降”、“温度开始的时候下降得很快,后来越来越慢”、“温度开始的时候下降得慢,后来越来越快”的答案,教师不要马上下结论,提示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最终的答案。

3.探究。探究就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观察比较,以此来检查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的过程。探究是学生获得真知,解决问题的关键。探究更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亲自去寻找答案的过程,它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比较能力的培养,养成科学的探究方法。

4.结论。科学课既强调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还重视在实验的过程中搜集和积累数据,强调对事物的认识不仅要在质上认识,更要从量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由于定量分析会使学生的头脑更加精确化,更加科学化,只有用一定的数据来描述事物时,才算是达到了对事物内在性质的真正的了解。因此,上好科学课,必须教会学生在重视数据的搜集和积累,学会做好实验的结论。结论就是通过动手实验的验证后,得出的最终结果。它是印证学生假设的根本依据。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将实验的结果写在记录卡上,以此来培养学生勤写结论的习惯。

二、科学发展规律融入环境教育

1.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节水保水。不仅人类需要大量的水,动物、植物也都需要,所以说,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能源。近几年来,由于工业发展飞快,导致了水域污染严重,生命深受其害。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渗透环境教育。如《科学》教材上《生命之源―水》单元的教学中,通过交流、讨论、汇报,让学生说出他们对水资源不同的看法,然后老师再启发他们认识到目前地球上的水很大部分是不能饮用的海水,全球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全球的水资源面临着水资源枯竭,有限的淡水资源正在受到工业和生活污水的严重污染的问题。饮用水的质量已威胁到我国人民的生存,鲁迅先生早就警告过:“林木伐尽,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同价。”联合国在环境会议和水会议上也向各国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通过向学生对水资源危机的教育,结合平时的班队活动,明确平时要注意节约用水,注意水资源的保护,不把垃圾倒进江河,减少水的污染,保障饮用水源的清洁。

2.了解大气污染严重性。植树绿化。对于人来说,可以7天不吃饭,3天不喝水,但不可能3分钟不呼吸,所以良好的空气对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工业的发展在破坏了水源的同时,也污染了空气。教材中不少内容都与空气有关,每到上到这些课的时候,同学们的情绪都很激动。是啊。他们早已关注到了身边的事,老师只要稍加点拨,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单元,向学生传授了空气的一些基本性质、空气占据一切空间等知识,教给学生测量空气成分的实验方法,并通过谈感受、参加一些户外活动,知道目前大气污染是来自各方面的。空气中充满了大量有毒的气体,造成了对人体的危害,这种危害可引发为患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等不良作用,给人类的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认识到减少大气污染是刻不容缓的,为保证空气的新鲜,要多植树造林,搞好绿化工作,净化周围环境,调节大气的质量。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科学教育

1.科学知识方面。虽然我们的科学教育把主要精力放在传授知识上,但是,怎样传授、传授怎样的知识仍然值得我们反思。传统知识教育的特征对现代科学和科学教育具有难以摆脱的影响。首先,重结果甚于重过程。所有后续的知识都是在前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我们重视甚少。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以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为基础,而我们却不重视这一重要过程,而是毫无意义地谈论落地苹果激发了牛顿灵感的神话。其次,重标准答案甚于重智慧开发。目前,我们教学的目的和评价教育,成败的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获得唯一正确的答案,所有的习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中的所有数据都必定是有用的。而事实上,任何现象的答案都不会是唯一的,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

2.科学态度和方法。在科学态度上,科学态度是通过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科学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既是真实可信又是不断发展的,因为科学来源于经验,经过实验的检验,具有可重复性。任何臆想的、传闻的东西都不能轻易进入科学领域。但是我们非常不重视科学态度的养成,很多荒谬的无稽之谈不经设防就不胫而走,还有的用行政权威解决科学问题等怪事出现,这些都与科学态度有关。 在科学方法上,任何科学的思维方法都不能离开具体的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把知识本身作为目的,还是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科学方法为目的,这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思想。科学并不是简单地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更重要的是要找到研究自然规律的方法,或者可以说一门学科如果不能形成自己的科学方法,就不能成为科学。现在的教育完全没有把科学方法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这使得我们的学生虽然掌握了某一学科的许多知识,却不懂得该门学科的科学方法和这种方法的价值。我们充其量只能说学过了这门学科,而不是掌握了这门学科。

3.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在科学真理探索过程中,并对科学本质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孕育起来的,且凝结为推动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心心理取向。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的本质不是证实真理,而是不断发现以前真理的错误,不断更新真理。现代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科学合作的重要性,现代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明,往往是很多科学家集体合作的结果,而且是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所凝集的结晶。

四、结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教育是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最重要的投资。小学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应该把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支持科学能力建设,放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赵彦美,论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2]王俊卿,小学科学课中实验仪器的使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04).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策略 篇4

一、评价概述

评价是对人或事物的价值做出判断。依照一定的价值标准, 通过系统地收集资料, 对评价对象的质量、水平、效益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所反映的是评价对象的若干属性及其对人的需要的意义。它不同于科学认识, 没有科学的严谨, 但以科学认识为基础和前提。评价的基本特征有: (1) 评价对象是可能产生价值效果的人或事物; (2) 评价依据的价值标准具有社会性; (3) 评价对象的属性具有系统性; (4) 评价是分析与综合、定量与定性的统一; (5) 评价既要用实验、调查、观察的方法获取客观资料, 又要用推理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做出判断。评价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1. 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中小学教师, 他们是一群极为特殊的群体。根据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 特殊教育机构, 普通中小学, 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 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因为研究条件的限制和本文研究的应用, 本文所称中小学教师仅代表普通中小学教师。

2. 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从教育实践中探索教育问题, 探求教育真理, 以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指导教育实践,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教育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两大领域:一是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 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具有以下新的特点:第一, 重视教育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经历了思辨阶段、经验总结阶段和科学实验阶段。对教育科学研究来说, 这三个阶段都是不可少的、互相补充的。然而, 开展教育实验研究, 则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当代世界各国重大教育改革, 大多以实验研究为先导, 如重庆推行的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项目。第二, 教育科学学科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同其他学科发展一样, 教育科学也走着一条即分化又综合的路子。教育科学在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渗透、交叉中, 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陆续产生了一些新的分支和门类,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第三, 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长期以来, 教育科学研究基本上是运用定性分析, 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广泛地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 用教育统计和心理统计等工具, 逐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第四, 整个教育科学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状态, 落后于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教育科学研究, 主要解决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而目前教育理论相对贫乏, 与实际有某种程度的脱节。在我国, 教育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工作中较薄弱的一环, 还远远赶不上客观发展的需要, 要努力、深入地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根据目标的不同, 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主要为了认识客观世界, 生产新的理论知识;后者则主要面向改造世界, 生产新的应用知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应以应用研究为主, 根据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内容、性质与特点, 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 总结教育实践经验,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新课程改革把教育科学研究提到了显著的位置, 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也加快和推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维度分析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是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为评价对象, 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是一门科学, 教育科学研究是揭示教育现象本质规律的实践活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用的方法还有:教育观察法、教育统计法、教育实验法以及调查法、历史法。科学实验和辩证思维是研究中的两大武器, 使教育科学研究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较好地结合起来。同时, 理论联系实际, 是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它在分析和论述教育问题时, 根据“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规律, 以教育实践为基础, 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 并进一步指导教育实践。所以,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是以实践研究为依托, 以应用研究为主。为更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 我们将其评价维度划分为以下两大方面。

1. 过程性评价。

过程评价是指以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从教育活动中发现新真理, 解决新问题或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认识过程。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机发生的认识过程, 是一种预先确定目的、规划好活动步骤、内容和方法的认识过程。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一般由几个阶段构成: (1) 准备阶段。这是教育科学研究正式展开前的一个阶段, 但又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准备阶段的重要性随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增加。准备包括理论准备、物质准备和工作计划准备。首先, 规定研究项目;其次, 进行研究设计。 (2) 实施阶段。把研究计划变为实际活动, 中心任务的保证质量。这一阶段包括收集、获取资料, 形成科学事实;分析科学事实或已有理论, 形成新的科学事实;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 (3) 总结、评定阶段。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未来。研究阶段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 在实际研究中, 每一阶段之间未必有明确的分界线, 有些阶段可能相互交叉, 有些阶段也可能被省略或合并, 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模式, 需要根据实际的研究而定。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我们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指标拟定为: (1) 提出问题, 即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科学的假设。研究目标是我们将要研究的问题, 是我们在众多待选问题中提炼出来的、可能被解决的问题, 有目标研究就有了方向。科学假设是我们对如何解决问题的一种推理性设计, 科学的假设能增强教育科学研究的针对性, 避免盲目性。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问题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提炼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重。 (2) 有详尽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我们研究实施的保证, 是研究实施的规划设计蓝图, 只有通过详尽的方案设计, 我们才能明确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明确研究重点和取样范围, 才能保障研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研究本身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对研究常识的了解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 (3) 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通常都是通过实践、通过实验来完成的。一个好的实验, 需要控制好实验条件, 明确哪些因素是自变量, 哪些因素是因变量, 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消除偶然因子的影响, 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教育一般规律的认识和应用, 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应用。 (4) 事实和数据真实可靠。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作为结论的依据, 经过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总结出来, 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为此, 搜集数据和事实一定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 是系统的而不是偶然的, 因此要对事实和数据进行核实, 慎重做结论。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的是研究者的数理统计知识的应用。 (5) 把科研成果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任何一个经过实验所得出的最新结论不是终结, 必须通过实验的验证, 才能确定其普遍意义。由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粗放性, 更应通过实践来多次检验, 否则不能推广。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 结果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是指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通常是程序性的、非物质性的, 具体表现为学术著作、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录音录像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 取决于它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学术价值评价指标包括: (1) 创新性。包括:创建新理论、新学说、新方法, 对已有理论、学说方法做出新的发展、新的解释、新的修正、补充, 以及拓宽应用领域等。 (2) 科学性。包括:数据资料的可靠性、推理的逻辑性、结构的严谨性、方法的科学性、内容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准确性等。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包括: (1) 影响的广泛性。包括:发表报刊的级别, 出版专著的数量, 交流的学术会议级别, 人数以及被引用的次数和文字数量等。 (2) 推广应用的范围包括:在全国、全省、一个地区、一个县市、一个学校范围和实际推广作用的人数。实际效果包括: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理论、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作用、明显作用、作用一般等。此外, 成果的语言准确、文字规范、表述确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合乎逻辑也应是评价科研成果的指标。

虽然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广大中小学校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迟迟不见起色, 即使少部分勇往直前, 也是举步维艰。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应当以鼓励为主, 注重过程评价, 以结果评价为辅, 采用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思路和策略。

摘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是当前一个很热门的话题, 很多地区、学校都在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师做教育科学研究。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被各个中小学校标注在极为显著的位置。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本文指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应以应用研究为主, 实践研究为依托, 提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以结果性评价为辅, 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

参考文献

[1]陶西平.教育评价辞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55, 417, 529.

[2]张光忠.社会科学学科辞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0:658-659.

[3]李春生.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M].沈阳出版社, 1993:139.

[4]郑家亨.统计大辞典[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5:1008.

[5]汝信.社会科学新辞典[M].重庆出版社, 1988:1076-1077.

小学科学教学教育叙事 篇5

科学课是丰富的 是多彩的,以概念为引领的科学教学, 它将实现两个基本效果:一是日常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提高了,不仅仅是知识理解层面,而且要上升到综合分析层面,这样的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思考力;二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找到了落脚点,帮助学生在熟悉事物、收集事实的同时,还要形成一种观念性的概念,用这种原理性的概念引领科学探究的发展,这对学生长大后所形成的科学素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让学生敢想敢问

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采取更适合学生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

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五年级科学电和磁,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学生:磁铁性质你能说出几种啊?为更好地理解电和磁之间关系。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教四年级水的三态变化一课,一个学生提到:“霜和雪形成”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解释时,。其实,。通过把水三态变化通过实验讲解,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明白了生活在发生变化的原因了。

3.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第十三课《冷水和热水》一课,有这么一个实验: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 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 温度一样, 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我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非常好奇,认真的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

在本课设计中,在了解学生对“溶解”直观概念上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本课的又一个活动: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这个活动是为了

挑战学生元认知,激发认知冲突,面粉有些看不见了,有些还看得见,算不算“溶解”了呢?当我们用眼睛看难以判断的时候,过滤方法和沉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就丰富了学生对“溶解”第二层次的认识——溶解后的物质不能被过滤和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4、保护好奇心,激发兴趣

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和行为动机,它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是人类行为的最强烈动机之一。好奇是孩子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求知的渴望,并善于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应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给予理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并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题,有意识的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想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其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培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儿童思维开阔、想象力丰富。对学生的一些超现实或异想天开的想法或问题要给予肯定和赞赏,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的动力。

5、推敲概念教学策略,促进了有效教学

1)重视观察描述

观察和描述是概念之本,并能有效促进教学。溶解是一个过程,教学中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溶解过程变化的观察和描述。学生要建立科学的“溶解”概念,他们头脑中必须有丰富的有关于“溶解”事实储备。学生通过亲身观察是获取事实的最佳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系列观察的事实,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形成了“溶解”的概念。

2)关注实验教学细节,力排干扰

关注教学细节,直接影响溶解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实验的细节指导,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观察到溶解过程的变化。如学生做面粉、沙子

和食盐的过滤实验时,教师给学生两点温馨提示:不要用筷子在漏斗里戳;对混合物倒入漏斗的指导是倒一次就够了。这两点操作提示保

小学科学教育现状思考 篇6

关键词:科学教育 队伍建设 专业素养 教学现状

一、科学教育现状堪忧

1.教师队伍结构成为制约科学教育的瓶颈

当下,小学科学教师师资队伍构成情况复杂,一般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数学、语文教师兼任科学课,这类人数最多,科学课只是他们的副业,大多数只是为了补足工作量;第二类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当当临时工;第三类是教干类,因为事务繁琐,所以安排几节没有什么教学压力的科学课;第四类是教不好语文或数学的教师,拉郎配式地教科学课。以上教师几乎占到科学教师总数的80%以上,而第五类真正的专职科学教师却不足15%,其中业务能力较强的更是不足5%。专职教师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区重点学校,乡镇学校和村级小学都是兼职教师。他们每天有大量的语、数等主业学科工作要做,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案、随笔、各种小结、考试、家庭、孩子、做不完的家务,即便是参加科学比赛拿到一张优课证书、论文获奖、参加了各种培训,可是这和他们的职称评定不对口,等于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有多余时间来研究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且又不好教的科学课呢?毫无疑问,随着改革的进行,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师资队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科学课程改革的瓶颈性因素。师资问题不解决,科学教育的问题就无法解决。

2.低能力使得新教材、新理念无法落到实处

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小学《自然》课程更名为《科学》课程,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依据该标准编写的《科学》较之以往的《自然》教科书,无论在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组织以及教材的呈现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是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的、与世界小学科学教育相接轨的、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新型教材。

现在的《科学》教科书中图片占有较大比例,许多教学内容是以图代文,只提出问题与情景,不直接给出答案,意在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想象与思考,在处理上给教者和学者留有广阔的空间。教师一贯比较依赖的教学参考用书的编写也是如此,给出了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没有具体案例,让教师自行组织,体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但是,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把握的难度,对科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课程的直接参与者,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所有的教学目标不仅不可能实现,还可能造成教学质量在原有水平上的后退。

3.专业知识不得要领使科学素养沦为空谈

在仅有的不到15%的科学专职教师中,其专业化程度也让人忧虑,面广量大的兼职教师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兼职教师缺乏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知识面狭窄,缺乏系统的科学专业知识,对科学教育的核心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操作不到位,或仅仅流于形式,对学生的探究实验缺乏必要的指导或指导不到位,对教材的研究水平也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其驾驭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二、科学教育课堂案例分析

案例一 《听听声音》

师:这是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出示音叉),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请同学们分别敲击大小音叉,听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再选取其中的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它们发出的声音又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领取材料做实验)

……

现状分析:

1.由于教师没有明确音叉的击打部位,于是学生们在活动中有的用橡皮锤击打音叉顶部正上方,有的击打下部分,有的击打中间外侧面,有的击打上面外侧,还有的击打里侧,击打什么部位的都有,甚至有的同学左敲敲右敲敲、上敲敲下敲敲,完全没有了科学研究的状态,好像是在敲小鼓。

2.教师没有强调如何听。(一次敲击结束,耳朵靠近仔细听,还可以用嘴巴轻轻模仿敲击的声音,待声音完全消失后再敲第二次。)活动中一些孩子敲完一支音叉,还没怎么仔细听又忙着去敲另一支音叉,结果两支音叉发出的声音混在一起,不能区别出有什么不同。

3.没有将“用同样大的力击打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和“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支音叉”这两个实验分开做,导致活动目标指向性模糊,使得孩子们在交流汇报的时候无法表达清楚。

三、小学科学教育优化建设策略

1.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①高度重视科学教育,着力加强教师专职队伍的建设

小学科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基础工程,我们应向发达国家学习,把科学课纳入到国家基础课程的主干学科中去。县(区)教育局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各校必须配足、配齐专职的小学科学教师,并纳入学校考核。

②高度重视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使之专职胜任

凡是教过科学的教师都知道科学课并不好教。首先表现在专业知识方面,它包含了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地球和宇宙、新科技发展等。如果一个科学教师没有宽厚、扎实、系统的学科知识,便很难有精力去顾及科学性质问题,一切探究都是空话。其次表现在教学技能方面,它涉及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观察技能、实验技能、演示技能、调控技能等。小学科学的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专业指向性,是一般其他课程难以互换或替代的,因而科学课教师只有精通科学课的各种教学技能,才能驾驭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教学。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从事或即将从事科学教学工作的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之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同时,还要加强教学实验设施设备的配备与补充,使农村学校、城区学校都能够具备开展教学实验必需的条件,使小学科学教育真正成为动手做的学科。

2.提供翔实的课例指导

教材编写组是新课程标准的直接执行者,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给教师预留了很大的处理创新空间。可是经常又能听到兼职教师抱怨:“书上就几幅图片,这课实在不知道怎么上!”这好比让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去赛跑。那么如何使一线教师胜任科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便成为了一个既现实又需要迫切解决的新课题。编写组应当从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材的设计与研究切入,梳理出科学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内容,形成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范例提供给教师们,使教师们特别是一些兼职的教师,只要花很少的时间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操作这些实验教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材中探究实验,编写组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翔实,并且每个过程都要附上设计意图。教材编写组在编写教参时应该考虑一线教师的实际水平,编写翔实的教学设计,供教师们学习、参考。面对复杂的师资队伍,创新、创造的难度可能比较大,而“照葫芦画瓢”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它可以减轻兼职教师的工作量又不会影响孩子科学素养的发展。在日复一日的“画瓢”过程中,在一个又一个设计意图的解读中,日积月累的熏陶,科学教育的理念、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自然会内化形成,全体科学课教师的素养自然会提升。

3.创建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

将区域内优秀的骨干教师吸纳进来,可以创立以中心城区为主要研究区域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区域、校际间定期举行学教、送教活动,送教和被送区域教师代表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执教,周边村校教师集中听课、评课,打造以所有专、兼职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目标的教学研究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外援。在学习共同体的运作过程中,力争使教师们的发展目标取向、方式单一的状况也都有所转变,对探究式教学的思考也不断由注重探究的表层具体操作行为上升到理论层面,对探究的本质能有更深入的理解,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在学习共同体的运作过程中使教师们找到组织上的归属感、业务提高后的成就感、肩负使命的责任感与自豪感,为科学教育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4.积极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彰显学科的生机与活力

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与科普教育机构、科协等部门联手组织学生的科普宣传和科技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得到成长,在活动中受到科学教育,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兴趣。唯有如此,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不断增强,创新思维才会不断迸发。因此,主管部门要积极搭好台子,指好路子,努力使科学教育常态化、规范化。

国运兴衰,系于科技;科技命脉,在于教育。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关注、支持学校,加强科学教育,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为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目标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维军.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科学教育质量堪忧——对宿迁市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4).

基于“过程”的小学科学教育 篇7

一、以过程为导向的小学科学教育将成为必然

1.从儿童的立场来判断,以过程为导向的小学科学教育将成为必然

从孩子们欢快的充满求知的笑脸上,我们知道在他们心里装着数不尽的问题。儿童时期是一个喜欢对周围迷人的世界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发现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儿童总喜欢问这问那。比如说,为什么会下雨?当水坑干了的时候,原来的水哪儿去了?鱼是怎样呼吸的?月亮为什么会跟着人走?当问题产生的时候,他们总喜欢通过自己方式进行解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总喜欢通过操作材料加以研究。不是吗,人从出生开始,就通过动手来探究周围的世界,他们喜欢用手摸摸,喜欢用眼睛看看,喜欢用嘴巴尝尝。在大些的时候,他们开始疯狂地喜欢上了玩具,可以玩的一切器具。我们不妨将这些器具称之为可以探究的材料。我们常常听到妈妈们的一句话“不许碰”,从中我们同样能感受到孩子们对于动手探究材料的强烈欲望。其实这一点对于许多成人来说同样适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不管大人还是小孩,他们对于呈放在他们面前的材料总是喜欢动手去操作片刻,喜欢动手操作是人的天性,儿童和成人在探究自然世界方面都有天生的兴趣。

由此可见,儿童学习科学的基本方式是自己动手去探究,去了解,去发现,去交流。儿童在学习科学必须借助丰富的材料。儿童这种学习科学的过程,科学界谓之为“做科学”。儿童的“做科学”和科学家的“做科学”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过程,即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儿童不仅能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释,更为重要的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孩子们的观察、分类、交流、测量、预测、推断、假设、解释等相匹配的科学能力将会得到系统地发展。

2.从科学概念的角度来判断,以过程为导向的小学科学教育将成为必然

我们知道,无论我们知道多少知识,总是不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今天已知的信息量是相当庞大的,任何人要全部掌握都是不可能的。霍金在1998年白宫千年晚会上发表演讲时说,如果科学概念仍以现在的发展速度增长的话,到2600年,“如果你将新出版的书依次摆放的话,你要以每小时90英里的速度行走才能跟上新书出版的速度。”这话有些怪诞,但足以说明科学概念真的处于“大爆炸”时代。

科学概念除了信息总量的不断增长,其更新速度也是惊人的。在科学领域中,不仅新信息不断充实到已有的科学概念之中,而且已有的科学概念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有些科学概念过时了,它们被新的、更有效的科学概念修正或代替。比如,20世纪60年代的板块构造理论就很快取代了以前盛行的大陆漂移理论,原本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被八大行星理论所替代以及由转基因技术而衍生的新物品等。所以,以科学概念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小学科学教育是不能满足当今世界发展的需求。人们更加重视如何去获取信息,也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不是只追求获取信息的多少。

3.从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来判断,以过程为导向的小学科学教育将成为必然

众所周知,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肯定不是指一位公民所拥有的科学概念的多少。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批判性地思考以及理性地作出决定,而不是根据情绪或盲目地作出决定,他们会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现象。

国际科学教育界中多个行动纲要都表达了一些相似的主张:强调少教知识内容,多教调查过程能力;强调以探究的方式开展科学教学;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主张面向所有学生;重视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特别强调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科学家、科学教育工作者及其他一些相关的专业人士一致认为,儿童学会如何探究、如何发现问题的答案、如何对科学问题开展调查是很有必要的。他们认为探究比积累大量的科学概念要重要得多。

二、以过程为导向的小学科学教育的具体阐述

21世纪的科学教育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大不相同。今天的科学教育充分调动了儿童的好奇心。它的焦点是“做科学”而不仅仅是获得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技能。儿童通过做科学来学习科学,而“做科学”则是通过运用科学知识的过程来建构个人的探究而实现的。之前,国内曾有科学教育专家质疑是否存在一个大家较为认同的科学过程,他们认为科学家由于其所处的领域不同,他们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探究过程。经过大量的研究,国际科学教育界认为虽然科学家所处的专业领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时都存在着一个较为相同的过程,他们称之为科学过程。

看到“科学过程”这个词,不禁会追问:什么是“科学过程”?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科学家是怎样做“做科学”的。不管哪个领域中的科学家,他们在做科学时一般都要经历以下一些过程,即: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形成理论、发现更多的信息或挑战他人已形成的观点。在这些大的过程中又同时包含着一些小的科学过程,也称之为科学技能,即:观察、分类、交流、测量、预测、推断、识别与控制变量、形成与验证假设、解释数据、下操作性定义、实验与建立模型等。

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中,有一个关于研究降落伞降落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活动。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孩子们运用了多种的科学过程来获得结论。首先孩子们要制作降落伞,在制作降落伞的过程中,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测量和计算降落伞伞面的面积,还要测量绳子的长度。这里,他们的测量和计算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为了研究的需要,他们要做三个大小不同的降落伞。这样,他们的分类能力得到了发展。做好后,他们要进行预测,哪个降落伞落地快,哪个落地慢,他们还要推断为什么会出现快慢不同的结果,影响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在这里,他们的预测和推断的能力又得到了发展。当他们在改变降落伞的大小、材料、重物等一些因素时,他们就是在识别和控制变量。当他们测量一些因素和降落伞下落所用时间之间的关系时,他们就会形成假设,接着他们就会通过实际操作掷降落伞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还会通过观察降落伞落地所用的时间来解释数据。其实,他们的整个探究活动就是以实验控制的形式进行,其中使用的降落伞就是真实降落伞的模型。

在探究摆锤周期这一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到关于摆摆动的现象,有的摆摆动得快,有的摆摆动得慢,从而引发他们的猜测与交流:摆摆动得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接着他们会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类,有的摆摆线长,有的摆摆锤重,有的摆摆角大,这样就为下面研究进行了分类。随后,他们将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实验之前,他们将对摆长、摆速等一些因素通过讨论交流下定义:到底什么是摆长?什么是摆速?在统一了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之后,他们还需对问题进行假设,还要验证自己的假设。有的学生认为摆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重量有关,他们要识别和控制变量,自变量是摆锤的重量,因变量是摆的速度,不变量是其余条件。到此为止,他们可以开始测量摆长的长度、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度数、摆的速度,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可以对没有实验的结果进行预测推断,再通过实验二次验证自己的预测和推断。最后建立关于摆的模型,并尝试运用此模型进行一些简单的解释。

论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篇8

一、小学科学课程创新教育的问题分析

对于中国的教育问题,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现在的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没有按照培养具备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标准去办学和做教育。然而作为小学开发学生好奇心与创造力最有利的科学课程, 它的创新教育却开展得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 具有以下几点:

(一) 教育观念的陈旧老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孔孟之道历来得到我们的尊崇, 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 实现“大一统”[1], 为政府培养合格的官吏和驯服的臣民, 使教育内容大多是类似于儒家经典的统一教材, 重点放在了教人如何做官上, 而轻视了科学技术。“我国的传统统治文化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礼治文化, 其核心是对‘上’的顺从。奴性的本质是一种对‘上’的依附性人格, 其形成正是传统礼治文化的长期浸染。”同时, 相对于古代君王的权力通过刑罚、奴役来体现君主的神圣权威, 而现代的权力是通过平和的方式使人在顺从的前提下达到权力所定的目标, 我们称之为规训。“规训权力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学校教育首当其冲。在教育异化为规训的背景下, 教育迎合了礼治文化, 实现奴性的再生产。”[2]这种“奴性”, 使人们不用独立思考, 也不敢独立思考, 他们再也不用想着创新, 做出一些新的东西, 也不敢于创新。这种观念使得小学科学课形同虚设, 并没有发挥出它的实际效用, 认为科学离我们甚远, 科学课的真正作用也被我们愚昧地抛弃了。

(二) 教学过程的陈腐老套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事物好奇心强, 有些学生知道的自然知识比教师还多。往往当教师为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尝试给他们一些自由空间时, 学生的问题会汹涌而至, 有时甚至会让教师难以招架, 于是为保证教师的权威性, 只能压制学生的大胆质疑。“教师以种种认为合适的方法来保持学生对他的敬畏:保留一些东西不教给学生, 或者要求树立个人的权威以及学生的盲从。”[3]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和家长往往喜欢学生顺从自己, 或是对成人的观点表示赞同, 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想法, 这在学校课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久而久之, 学生渐渐丧失发问和表达不同意见的冲动和能力, 这是对儿童可能发展起来的创造力的最大障碍, 也是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础性破坏, 这是小学教育中特别要警惕的问题。”[4]

(三) 教学方法的机械呆板

为了追求高分数, 强调标准化教学, 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 有的教师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懒得实验, 责任心强点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采取“发现法”, 然而所谓的“发现法”也变成了“机械式教授法”。比如, 在讲授《搭支架》一节中, 为了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强, 有的教师就会摆出许多模型支架, 其中只有三角形的支架没有倒塌, 用此法暗示性提问什么形状稳定性强, 以此让学生学会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通过这种‘暗示性的提问’或者某种别的教育方法, 从学生那里‘引出’教师所希望的回答。”[5]这种方法是讲授法的变种, 把奇思巧妙的科学让学生生吞活剥。

(四) 教育评价的单一僵化

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重在强调每节课的认知目标达到与否, 并把它作为评价一节课好与坏的标准, 这样就完全束缚了教师的手脚。课程改革要求课堂应该是自主的、开放的, 教学过程也应该是动态多变的, 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的需要随时做出调整。然而, 当一堂课气氛活跃了, 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 他们往往会提出很多新奇问题, 教师也因此陷入两难局面: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新意值得研究, 另一方面如果花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计划显然不能及时完成。于是经过权衡, 教师只有对那些问题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同时, 传统教育强调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与整合性, 重视知识的记忆和重现, 学生掌握知识的量和准确度成了教师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硬性指标。这种单一层面的评价标准造成对评价的方向性指导, 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科学课有效实施是创新教育的途径

(一) 创新理念的培养需要教育观念的创新

培养科学课教师拥有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科学课的启蒙阶段, 教师往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也要转变教师的观念, 培养创新型教师。首先, 教师应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 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其次,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不能“一刀切”;再次,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 在科学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并认真解答他们的问题。因此创新型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而且还要担任更多的角色。“孩子的成长需要懂得尊重孩子、善于发现孩子潜能, 能用自己善良的心灵、才智和运用教育技术对孩子产生影响, 以自己的全部心血培育具有健全心智的新生一代的‘灵魂工程师’。”[6]

(二)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学过程的创新

“创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注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上来, 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7]人对活动的态度有三个等级, 最低级的是被动应答, 第二个等级是自觉适应, 这两种反应都是有外界情境所引起或者是他人提出的, 只是第二种反应是主体接受并理解了活动的内容, 这两种反应也是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所带给学生的反应, 学生在这种课堂中根本没有参与其中, 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最高级的是主动创造。这一等级与前两个等级最大的差别在于, 活动的目的、任务是由活动主体为满足自己的需求提出的, 活动过程是主体自主的, 对主体来说是带有一种探索性与创造性的。”[8]在小学科学课《水的三态变化》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水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学生为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为了实现自己提出的目标任务, 会主动参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积极追求科学的过程中, 体验成功的欣喜与失败的焦灼, 这样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

1.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建构广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的本质是建构, 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主动地建构的过程。这有两种含义:一是这种建构强调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二是这种建构既是一种发现又是一种发明, 有创造性的方面。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启发学生对科学产生好奇与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 更多地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科学产生遥不可及的思想, 让他们发现科学与自身已有经验有着某种关系时, 他们才会主动去建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应该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和想象空间以及施展的余地。因此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习是他们利用已有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 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使之具有创新能力。

2. 开发学生多种智能

判断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 主要是看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自然环境下的创造力。智力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 而是由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八种智能要素组成的。小学科学中的创新教育应是一种开发智能的教育, 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 并发现学生在科学方面的各种潜能, 从多元角度培养科学创新人才。比如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 教师可分别将两条塑料绳、一条塑料绳与一条金属丝、两条金属丝连接在小灯泡和电源上, 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灯泡的变化, 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接着让学生之间自己动手, 合作完成刚才的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学生实践过后, 教师顺势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 进而引出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学中, 挖掘学生身上尚未被开发与发现的潜能,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教育评价的创新

人的创造能力只有在培养创造型人格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全面充分地萌发, 并以一种健康、向上的趋势发展。

1. 注重发展的评价取向

创新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教学过程。对于教师, 评价应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积极评价, 注意教师课前课后的教学表现, 教师是否对上节课进行反思, 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这更是对教师现有的发展特点以及对工作的态度和情感进行完整的综合的评定。对于学生, 评价不能以学生是否能说出正确答案来评价他的好坏, 要看他是否独立思考, 善于发问, 是否学会学习, 是否有开发的潜力, 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来自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是否能够较稳定地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 关系到学生对学习乃至学校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涵盖教学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需求, 从而促进创新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2. 注重个性的评价标准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 他们既具有生物性与社会性, 又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在创新教育的评价过程中, 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教师和学生, 就会使他们削足适履, 放弃个性, 也就无法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要采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来保护他们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创新性教育评价应在明确的评价标准和个性化之间取得平衡, 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

(五) 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我国科学课程的创新教育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小学的科学创新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范围之内, 要充分发挥校外力量。社会团体可举办一些小学生奇思妙想的科学创新活动, 社区开放各类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航空管、艺术馆, 学生可以到具体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实地学习, 在做中学, 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接触科学、艺术以及文化创意的自由学习空间。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疆域可以扩展到网络, 允许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学课程, 并给他们一个可以相互交流、擦出科学火花的平台。这种扩大教育环境的做法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新霖.春秋公羊传要义[M].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9.

[2]蒙石荣, 蒋文宁.试论规训教育对国民劣根性的再生产[J].现代教育论丛, 2014 (3) .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4][6][8]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5][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浅谈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篇9

一、观察自然, 感受生命的多样

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 让生命世界里的一草一木, 虫鱼鸟兽, 伴随着他们的童年生活。科学课中应创造让学生观察自然和与自然展开交往的机会, 直接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三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我看到了什么》这一课, 其实, 这正是在科学课上开展生命教育的良好开端。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接触到了生命, 在观察大树的过程中, 他们会发现, 大树是生命, 树上的小鸟是生命, 树下的蚂蚁是生命, 树旁的小草也是生命, 小蚂蚁在树干上生活、爬山虎缠绕在树干上, 小蜗牛爱在叶子底下乘凉。学生们通过观察自然, 同自然展开交往, 很容易产生对生命多样性探究的冲动, 促使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兴趣进一步延伸, 从对花草树木、身边的小动物的认识过渡到对植物界、动物界乃至整个生命世界深入探究的兴趣, 同时诱发和唤醒儿童的情感体验, 感悟生命的可爱, 培养对生命的爱心和责任感, 懂得生命是多样的、平等的, 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种植饲养, 感悟生命的历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科学学习需要理性的思考, 但同时也需要感性的感悟, 特别是生命科学学习更是离不开种植饲养。科学课程中的种植凤仙花、种花生、饲养蚕宝宝等课程, 能让学生亲历动植物的生长历程。在此过程中, 孩子们能亲眼看见一粒种子如何破土而出、如何含苞待放、如何开出美丽的花朵直至凋谢死亡;能亲眼看见蚕蚁如何从卵里钻出来, 如何长成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如何吐丝结茧、变成飞蛾产卵死亡。在种植饲养的过程中, 学生亲身经历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 形成生命周期的概念;在种植饲养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捡掉土壤里的石头”, “蚕宝宝病了”等活动感悟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在饲养种植过程中, 动植物一点一滴的变化, 都能得到学生极其强烈的关注。每次科学课前, 学生们都有数不尽的问题:老师, 我的凤仙花都种三天了, 怎么看不到一点变化?这几天我的花生又长了一片新叶子, 蚕宝宝这几天怎么啦?我的花生花凋谢后我仍细心地照顾它, 叶子怎么还是慢慢地变黄呢?学生的这些问题, 无不流露出他们对这些生命极其强烈的爱, 无不表现出珍爱生命的意蕴。

三、结合实例, 突出避灾避险教育

对于尚未成年的小学生来说, 懂得保护自我, 掌握一定的险境逃生技能理应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运用课程资源, 结合实例,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避灾避险意识, 加强学生在交通、食品、防火、防水、用电安全以及避灾避险等方面的本领。如在《食物的营养》《发霉的面包》等课程中结合生活中众多“三无”食品, 聘请专家来校召开“认清三无食品”的现场会, 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又如在《地球的运动》《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等学习活动中, 播放实例录像———汶川大地震, 一场由地球的运动引发的灾难, 让学生直面灾难与死亡, 知道灾难与死亡是生命里的一部分, 直面地震中自救与救助他人的场面, 知道避灾避险的本领的重要, 这样, 结合真实发生的灾难对学生进行避灾避险的教育。并且, 在重现实例的强烈冲击中, 学生既能感受到生与死, 见证爱的伟大, 又能高度认识避灾避险的重要。众所周知, 印度洋海啸中一名同学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挽救了上百人的生命, 史上最牛的学校在汶川地震中无一伤亡。因为有了避险教育, 在灾难面前, 生命才能得以延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结合实例, 运用多媒体展示、亲历演习、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探究等方式教给学生必要的避险知识, 进行有机的避险知识的学习, 掌握避灾避险的本领。

四、援引事件, 懂得珍爱生命

《小学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学生既要观察生物, 研究生物又要爱护关心生物, 特别是对小动物的使用尤其要善待。因此在《寻访小动物》《蜗牛》《蚂蚁》等课程学习中, 增强学生不破坏小动物的家, 不要踩死每一个生命 (植物的、动物的) 的意识。在认识蜗牛、蚂蚁的过程中, 要设计人性的观察方法, 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爱心和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出现的动植物死伤等突发事件对学生的内心的强烈冲击, 使学生更加细心地对待每一个生命, 体会生命的珍贵。在《蜗牛》一课的教学中, 有学生为了对蜗牛的爬行痕迹进行探究将蜗牛的壳拔掉了, 我和同学都非常震惊, 面对这种无视生命的现象, 我停下了原定的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这只没有壳的蜗牛会怎样, 不多一会蜗牛就死掉了, 每个同学心情都很沉重, 大家都表示再也不会发生任意伤害小生命的事情了。我讲述了非典期间因研制疫苗而为人类贡献出生命的小动物被科学家们纪念的故事, 提醒大家对这些小动物应怀有感恩的心。最后, 在同学们的一致要求下, 我们一同将死去的蜗牛安葬在了树下的土壤里, 其余的蜗牛放归自然。通过这件事, 同学们懂得了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懂得了生命的珍贵。

小学科学学科生命教育之我见 篇10

一、进行生命教育, 首先要正确认识生命, 认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是物质的:现代科学认为, 生命是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运动形式, 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原始生命是由无机物生成有机小分子后逐步演化而成的。它在同体外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中, 实现自我保存、自我更新、自我复制和自我组织。生命现象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运动等。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 而新陈代谢则是生命的最基本的过程, 是其他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人的生命具有社会性、意识性。有人说人的生命是由三个因素构成, 即形体、心理 (精神) 和社会性。意即生命乃形体与心理的合一:只有形体, 没有精神, 不能构成生命, 反之亦然。人的生命是形体、心理与社会性的统一, 所以人的生命才是天下最可宝贵的。可见通过生命教育, 提高人们的生命意识是多么的重要。《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的一篇文章说, 北京市从6月21日到7月12日半个月的时间内, 就有4名重点高校的学生自杀。6月21日,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前一天, 在北京某重点高校一名叫李义的大三男生, 因为一直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于当日下午一点钟左右, 从学校宿舍六楼跳下身亡。可见, 我们在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知识为人类谋取愈来愈多的福利的同时, 正确地认识生命, 认识生命的重要, 认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彰显。

二、进行生命教育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重视生命教育, 要向学生明确生命有如下的几个特点:一是生命的不可逆性。从胚胎起, 生命便一直生长、发育, 以迄衰亡。它不会“倒行逆施”, 返老还童也非现实。二是生命的不可再生性。生命, 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世间常说, “人死不得复生”, 便道出了这个真理。所谓来世转生, 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谈。三是生命的不可换性。生命为个体所私有, 相互不得交换, 彼此不可替代。四是生命的不可创性。生命是自然孕育而成, 非为某种神秘力量所创造。生命是创造之源, 而非创造之果。没有生命, 就没有创造, 但有了创造, 也不会有什么生命。

三、进行生命教育, 还要注重提高生命个体的生存技能

对学生进行生存技能教育, 一方面要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生存能力、自救抢险知识素质, 另一方面要协调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 注重学生认知的发展和生存能力的培养, 使生命教育跳出教材的显性课程。通过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通消防安全知识、正确用电知识教育, 及观看应急自救、互助教育片等途径, 使孩子的同情心、勇敢、关爱、宽容等人文精神在整体教育环境中逐渐形成, 生存能力逐步提高, 使他们能幸福茁壮地成长。

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 篇11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小学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15-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把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放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小学教师作为小学生科学课程学习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引路者,他们科学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致影响到整个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所以提高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才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保证。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人类的物质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科学已经成为人类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观几乎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具有现实的影响。公众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的熟悉也对个人、社会和政治决定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作为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师而言,科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科学课教学质量。小学科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能力等也成为了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

二、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片面化。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所在。现阶段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教育观念仍然比较薄弱,科学教学中明显偏向的是传授科学知识,很少触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领域,没有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教师过分注重自身专业的发展,忽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没有采用科学和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忽视知识、技能、方法的协调发展,不能充分认识到科学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资源匮乏。现代教育科学信息资源广泛,但许多小学教师仍只注重教科书的使用,认为通过书本、计算机、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已经足够了,缺乏学术交流。现在有很多教师常年没有学术交流机会,也缺少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有的教师不愿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样是无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

(三)知识结构不合理。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学科课程过深、过剩、过专,但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过于狭窄、陈旧,缺乏人文科学基础。重学科课程,轻教育理论课程。而且许多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对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不理解。

三、当代科学教育变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提升具体策略

(一)提高教师素养基础。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基础,就是学科知识。试问连小学科学基本学科知识都不夯实的教师,其教师素养自然不高。因此,小学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科学学科内在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的掌握,为教师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立足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以探究实践的视角去审视课程;其二,适当的将当前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融入到知识体系中去,不断实现自身学科知识体系的动态化完善;其三,处理好课程内部各个知识板块之间的关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学科学知识网络体系,以此去开展教学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二)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科学课强调学生探究,自主建构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教师需要设计并向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适度地帮助、指导学生,由学生尽可能独立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快乐,得到自信,学会交流与合作。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适应新情况。要以自然界和社会为大课堂,重视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灵活设计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场地,引导学生学习与解决身边的自然科学问题,使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提高教师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是一种手段,是一种途径,更是一种能力,在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能、形成兴趣都需要的一种途径,更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一种能力的体现。同样,对于科学教师来说,探究既是自身了解科学过程和方法的一种途径,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所以,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不仅要运用已有的观察实验材料准确而迅速地完成观察实验操作,更要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材料去设计和加工实验,提出更多的效果优异的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这本身就是科学教师探究能力的体现。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并存且以知识经济趋于主导地位为特征的时代。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作为小学教师要了解科学知识的进步,必须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所以小学教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自觉学习来获取和更新知识。小学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接受培训,定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这些都是提高个人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总之,一名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而且这些素质要求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具备的,需要教师长期地学习、研究、实践、探索,才能逐步形成。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形成,必将能够促使小学科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必将能够适应新时代科学教育的需求,必将能够开创小学科学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戴丽敏. 当代科学教育变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刍议[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33-136.

[2]张阿媛. 改革开放三十年小学科学课程演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亓英丽. 科学的文化属性与当代科学课程建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小学科学启蒙教育策略浅谈 篇12

一、观察生活是小学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

在很多学生看来, 科学是一件神秘的事情, 更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在学生初学之时, 教师一定要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中各种自然现象的呈现、讲解和揭秘, 让学生在感受科学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 科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它蕴藏在生活中的各个不同层面, 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呈现。以学生科学经验的形成来看, 他们在课堂学习之前了解的科学知识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例如, 孩子在潮湿的天气下偶尔发现了蚯蚓, 他们会对其外形以及其行动进行观察, 从而形成基本的科学经验。

儿童形成科学素养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在现实生活中随机感受, 引导他们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及时进行感知了解。这样的方式对于儿童来说, 是非常有价值的。鉴于此, 作为科学老师, 就不能死守着一本教材, 按照固有的课表和内容进行教学, 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 体验他们的生活经历, 从而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科学, 从而形成最为有效的科学体验。

例如, 在姹紫嫣红的春天, 柳絮漫天飞舞, 这些就会引发学生的科学思考。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点拨。如果这些生活中的资源与教材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师则需要进一步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和顺序, 不拘一格地进行教学, 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

二、体悟自然是小学科学启蒙的关键

在科学教学中, 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中常常看到教师给学生发放各种实验材料。但事实上对于学生而言, 最为贴切有效的实践材料不是教师精心制作的, 也不是随教材发放的, 而是源自于自然。只有源自于真实自然状态的资源, 才是学生最佳的实践操作材料。但这些对于城市中的学生而言, 却又是非常难得的。

曾有有识之士指出:自然社会才是学生学习科学, 感受科学的最佳课堂。科学教学就必须链接学生生活中的自然社会, 感受自然生活中最纯粹的科学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而在科学教材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教材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是充满好奇和善于想象的, 面对大自然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世界, 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善于从自然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入手, 将学生的思维和关注力聚焦到自然生活之中。

在学生身边的自然现象可谓丰富多彩, 从天气谚语中感受不同的自然现象所蕴含的天气预征, 从仰望星空引导学生思索宇宙的无穷魅力, 从天气的变化中感受四季的轮回……

三、学会探究是小学启蒙教育的保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大教师已经越发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教学策略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内在的需求, 只有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彻底的改革, 才能真正契合学生内在认知规律。因此, 新课程改革呼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而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 其核心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增长积累更多的科学知识, 而是要通过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帮助学生在自主习得知识的同时, 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整个知识获取的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观察、依托实验、凭借推理, 从而获取相关的知识, 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运转,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 小学生刚刚接触科学, 如果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久而久之将会形成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厌倦心理。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认知,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这对于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提升学习效益都有一定的帮助, 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上一篇:螺内酯小剂量下一篇:三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