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共12篇)
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 篇1
网络信息时代, 我们沉浸在大量复制、大量改变的、各种形态的媒体、材料、空间的影像中, 使人无从逃避。当代社会中的人们, 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图像来感知世界。由绘画、摄影、影片、电视、计算机、互联网与数字科技产生的视觉图 (影) 像已经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在家看新闻, 天下大事尽收眼底;翻开报纸杂志, 最吸引人眼球的首先是各种印制精美的彩页和图片;上街后触目所及的公交车、高楼上, 巨幅的广告图像映入眼帘;电影、电视剧取代了书籍, 数码影碟早已取代小说成为受众需求量最大的艺术品, 因此置身于现代生活中的人们, 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视觉化因素了。大量的图 (影) 像充斥在人们周围, 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最容易受到这些图 (影) 像影响的是少年儿童。大量的图片取代了书籍成为了少年儿童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而这些充斥在少年儿童身边周围的视觉图 (影) 像, 都是外来文化的形象。从早期麦当劳、迪斯尼、好莱坞的消费模式到好莱坞动画、拍大头贴等哈日族及韩剧的韩迷族。这些形象其实深刻地包含着外来文化的价值, 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少年儿童的行为和价值观。曾几何时, 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成了中国青少年最热衷的节日, 各种西方 (美国) 式的节庆活动仪式风靡。哈日或哈韩风潮带来的各色流行文化与周边产品的热销, 不单是文化强国在我国牟取利润, 更是在根本上潜移默化中国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当中国青少年选择将西方的米奇老鼠作为自己的亲密玩伴时、当我国青少年的胃肠习惯选择西方快餐食品, 排斥稀饭豆浆时, 他们选择的不仅是玩具或食物, 更是心理底层的文化价值及自我认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背景下, 我们的孩子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接触到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和其背后的文化,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也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是同时我们的传统美术却在逐渐淡出少年儿童的身边, 而恰恰正是这些传统美术包含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取向,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传统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 经济浪潮和外来流行文化的风靡加速了中国传统美术植根土壤的流失。所以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外来文化价值观图 (影) 像的社会环境里, 传统美术的传承就显得十分重要。
小学时期, 正是一个人价值观和审美趣味初步形成的时期, 此时将传统美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就显得意味深长。美术课堂不仅仅是传授技法、宣扬美的课堂, 也是一个传承文化的重要渠道。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美术课程的文化属性。“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 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 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 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 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 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那么怎样在小学美术课堂当中进行传统美术教学呢?
1.寻找合适的材料作为切入口。教师在进行传统民间美术教学的时候, 要寻找一些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材料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广告、图片作为分析解读对象, 例如可口可乐的新春广告, 或者我国在20世纪中期所拍摄的一些动画片, 比如《大闹天宫》等。引导学生对这些媒体影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辨认分析, 并对比同一品牌其他时期的广告, 对其中不同文化因素做出比较认知。从而引导并强化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使学生了解这些故事、广告的背景, 从而了解这些素材所包含的传统文化, 并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教师可让学生收集与民间美术相关的图片, 例如剪纸、扎染、年画等等。让学生描述相关图片, 使其熟悉了解此类民间美术表现形式, 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民间美术形式的看法。教师在学生自己收集并描述的基础上, 深入介绍此类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技法、含义, 并介绍与之民间美术形式相关的风俗传统, 使学生能较为深入地了解某一民间美术及其背后的文化传统。
3.在美术课堂中进行民间美术教学, 除了以教师自备的教材进行教学外, 教师还可以邀请某一方面的民间美术创作者进入课堂, 与学生互动, 介绍其作品和创作手法, 让学生能够直接从艺术家身上获得学习。学生除了透过教师学习艺术外, 更重要的是有机会能够接触校外的艺术世界与艺术观点, 因此美术教师有责任引荐校外的艺术资源进入课堂。学生和教师应尽量接近代表该文化的主要资源, 如此类文化的社区成员和艺术家等。在学习不同的民间美术时, 可以邀请不同的民族、不同类型的艺术家进入到课堂里来。这些艺术家认同课堂美术教育的功能, 了解教学目标并有参与的热忱, 也对自己的文化背景有充分的了解, 他们可帮助学生探索艺术创作, 也可担任角色模范, 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以及文化。让艺术家和学生互动, 除了跨文化了解外, 也能让学生吸收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学生必须将对话过程简要记录, 询问更多有关此类民间美术所包含的文化的问题, 并筛选对话与问答中至少一项重点回家寻找数据, 准备其后的创作。学生将从对话中吸收更多相关文化的知识, 并学习以礼貌和尊重的态度和艺术家互动。教师需引导:“借由与彼此认识的过程, 我们便可学习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族群”的观念。
4.在前面三个步骤的基础上, 让学生根据某一民间美术形式进行创作。借由创作进一步熟悉此一民间美术形式的表现手法, 在创作中能呈现出一项在和艺术家对话后所搜集的资料, 能表现这一民间美术所代表的民俗文化。这样的创作不是为了形式而创作, 而是为了深入了解一种民间美术及其所代表的民俗文化而创作。
民间美术是历史沿袭下来的各类艺术思想与艺术作品, 它反映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 并对现今社会和艺术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与影响。在教学中, 应重视对我国民间美术的再认识、重视对学生民间美术的教育, 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和认同, 有助于引导学生参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学习, 就应该使学生知道, 传统艺术是我们祖先从昨天走向明天的进程中所留下的印记,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之一。在小学美术课堂进行民间美术教学, 有助于学生理清身边五光十色、绚烂夺目的视觉环境, 对民间美术以及传统文化产生认同和亲切感, 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和认识社会, 并能培养学生平等对待各种文化的宽容心。
摘要: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 其中就包括了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犹如人类的“基因”, 代代相传, 生生不息。当今社会, 由绘画、摄影、影片、电视、计算机、互联网与数字科技产生的视觉图 (影) 像已经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和行为。而受视觉图 (影) 像影响最深的是少年儿童, 传统的文化和美术形式已经逐渐从少年儿童身边淡出, 因此,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 开展传统美术教育尤为迫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传统美术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尹少淳.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 .
[3].刘道广主编, 《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2 (.4) .
[4].[英]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3) .
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 篇2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1)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1)
二、基本理念(3)
三、设计思路(4)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7)
一、总目标(7)
二、阶段目标(7)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9)
一、内容说明(9)
二、内容标准(13)
第一学段(1~2年级)(13)第二学段(3~4年级)(16)第三学段(5~6年级)(20)第四学段(7~9年级)(23)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28)
一、教学建议(28)
二、评价建议(29)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0)
四、教材编写建议(31)
附录(33)
一、案例(33)
二、名词术语解释(36)
第一部分 前 言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三、设计思路
(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
本《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它们分别阐释美术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内容说明和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
(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四个学习领域。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尽管创作和欣赏都涉及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特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偏重于内化。由于美术学习具有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便于学习,本《标准》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外化性行为特征是上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而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后者更注重功能性。“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此,本《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上述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本《标准》没有沿袭罗列具体知识点的方法,而是制订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美术教师是本《标准》最重要的阅读者和使用者。为了帮助教师领会此次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本《标准》对新的观念和方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案例,以便教师能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实施《标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第一学段(1~2年级)▲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四学段(7~9年级)▲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本《标准》中最具体、丰富的部分,为了便于阅读,对其基本特征和结构作如下说明:
1本《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2 如何处理四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
3 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说明。
4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范围、意义、学习目标及教学方式的说明。
5分学段提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以及相关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
一、内容说明
本《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在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各地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教学活动建议针对标准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具体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建议则提出检测标准达到程度的要点。总之,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四方面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完整过程。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设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应该说明的是,评述并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具有不同的程度(例如学生在一起谈论艺术就是评述的一种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作出自己的评述。
“欣赏•评述”教学也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第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二、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2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活动建议
• 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
• 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 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 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
• 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 用单色、彩色纸材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评价建议
• 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 能否通过绘画或拓印等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 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
• 是否认识常用颜色。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活动建议
• 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 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 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材,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以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感受材料特性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 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评价建议
• 是否对学习活动感兴趣。
• 是否在作业中表现出大胆的想像和创新。
• 是否对媒材特性有大致的了解,能选择媒材进行造型制作。
• 能否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活动建议
• 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
• 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 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 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 欣赏描绘不同季节的中外美术作品。
• 到阅览室翻阅画册、学生读物或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 欣赏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色彩,展示自己收集的民间玩具。
• 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 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 欣赏大自然美丽的山川、动植物图片。
评价建议
• 是否对自然或美术作品感兴趣。
• 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欣赏活动。
• 能否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的感受。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教学活动建议
• 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像,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 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 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表演舞蹈、童话剧等。
• 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或集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
评价建议
• 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
• 是否对身边能找到的媒材的形、色感兴趣。
• 是否对材料进行了联想。
• 是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灵活地利用媒材进行创造。
•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能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能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把传授美术知识和培养良好品德、生活习惯相结合的教学。下面我谈谈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注意观察,收集素材
少儿绘画创作的过程,其实与成人搞绘画创作过程大同小异。在创作前,都需要深入观察与了解生活,目的都是为了收集创作的素材。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够丰富。所以必须细心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细心观察生活,观察事物。善于发现有意思的内容,新奇有趣的事物。学会观察并不是看看而已。熟视无睹,其意思就是看惯了的东西,如果是漫不经心的,也像没看见一样,在脑子里没有印象,没有记忆,所以要学生学会观察,就要引导他们主动地有目的地去看,去分析,去留心和记忆,回想生活中的事物或其中的过程、细节,绘画创作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辅导少年儿童绘画创作,收集素材时,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命题创作。这首先要引导学生相对集中一点,有目的地观察、记忆、为自己的绘画创作收集所需的各种形象,并可以通过画速写或画记忆画来收集有关的素材。例如“可爱的祖国”这一主题,范围较大,我就引导学生以小见大,细心观察家乡的变化,观察美丽的校园,鲜花盛开的公园,繁华的街市,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商店等等。通过观察感受和记忆家乡的美来体现祖国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绘画“可爱的祖国”这一主题画的兴趣。对有关科幻题材的主题创作,不能到实地或实景观察,就让学生通过搜集有关的书本材料,或观看有关的电视、录像、电影等。二是自由绘画的创作,没有特定的主题,需要鼓励学生在平日生活中善于观察,留心周边的事物。让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思考把平常的事物通过想象变成不平常的画面。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人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儿童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创造激情的过程进行审美教育,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望越强烈,渗透审美教育越能见效。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教态和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看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以创造者的身份和学生一同进入教学情境中去。在这有声的环境氛围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无形中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感受美,认识美的兴趣。例如,教学《中国画-观赏鱼》一课时,在我的引导下,指导学生仔细观看各种鱼的图片,并说出这些鱼的可爱之处。惊喜之余,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金鱼的颜色艳丽,比目鱼的眼睛出奇,鲤鱼的鳞漂亮,鲫鱼的形状美丽等等,而且也感受到了颜色的美。但对小学教师来讲,并不等于就可以降低自己的专业技能,相反,还更应在拓宽专业知识面的情况下,注重技能的学习,正确理解这个“矛盾”的内涵。教师,只有具有精深的专业技能和广阔的知识,才能在未来的教学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在教学实际中把相关的学科和社会知识包容进来,体现出知识的纵向性和关联性,体现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科知识外延的扩展。
三、巧妙应用美术教学技巧
(1)使美术知识具体化。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渗透了一定量的美术基础知识,相对于理解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主次分明的构图》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使用画图或拼贴的方法来说明构图时要把主要的物体放在主要的位置。使用动画课件可以使构图知识具体化:打开动画课件,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导入一些蔬菜、水果、陶罐的图片,接着用移动和自由变换的功能来说明构图的要求,通过不同的演示来说明什么样的构图是合理的,实现了使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成了具体直观的可视现象,达到了教学的有效性。
(2)使美术知识趣味化。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每一册都有一些欣赏的内容,如水墨、油画、水彩、铅笔、色粉笔、浮雕……对于画种、材料、表现方法教师只能泛泛而谈,或者给学生一张图片说明:这就是浮雕,这就是油画。有了动画课件,教师就可以當场演示、当场制作出不同的效果,并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欣赏浮雕作品时,先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些学生的头像,然后根据需要点击浮雕或油画以及另外的效果,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欣赏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了,效果很好。
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 篇4
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 是新课标下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美术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到课程理念, 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 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做出了重大变革, 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价值理念。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又是一个庞大且精细的工程, 它的内容涉及到传统教育理念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 绝不是编发一套新教材就可以的简单过程, 而是十分复杂的教学探索过程。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美术新课改的成效, 将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首先, 是教育观念是否得到了改变, 并由此产生的对所有学科的一视同仁以及教学者的教学方式是否灵活多样, 使学生更轻松更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其次, 是做到在地区、城乡教学条件不平衡的情况下, 达到教学方法上的平衡。
1.教育观念方面
一直以来, 在繁重的文化课负担下, 美术教育与文化课相比都受到学生们的冷落。我国目前中小学专职美术教师数量也有较大缺口, 学校美术课的课时也远远少于文化课的课时, 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 把孩子从小就送到各种功课辅导班来提高文化课的成绩, 没有时间留给孩子进行美术修养的启蒙和培养。
2.教学方法方面
在一些省份的农村贫困地区, 义务教育都难以顺利实施, 艺术素质教育更算得上是一种奢望了。基本的教学条件难以具备, 师资力量弱的中小学缺乏足够的美术专用教室和画板画架等教学设备。可见, 艺术学科的基本义务教育如何在这些地区开展就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难度最直接的原因是来自经济上的。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基本作业练习材料, 如纸、笔、颜料等。对于贫困的农村学生来说, 也成了一定的家庭经济负担。还有部分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仍采取那种依样画瓢的单纯临摹进行教学, 不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三、中小学美术新课改的实施途径
在改变传统的对艺术素质教育偏见的基础教育观念的过程中, 教育主管部门宣传的大力宣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以往的操作过程中, 教育措施的普及, 一般施以行政手段, 其不足之处是难以从思想上解决根本问题, 另外也不易取得全社会的共识。在实施环节上, 走过场的现象较为普遍。其实, 加大新课改的宣传力度, 不是简单的行政手段可以做到的, 从根本上解决全社会的认识问题, 可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宣传一番, 尽可能地推动新观念的形成。
教材的内容结构上更适用于教学条件良好的学校实施。因此, 编写更符合农村实际的乡土教材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其基本思路应立足于注重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多做文章, 更注重教学形式和方式的实用性原则, 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教学媒材的消耗, 使新课改更符合地域特征, 更具有实用性和推广的可能性。因地制宜的教育体现, 为艺术素质教育在广大农村的实施和普及具有实际性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有效地打破原有模式中全国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地方性的教材有利于在同一教育方针下, 寻求百花齐放的艺术教育局面, 中小学美术新课改也因此有了极为广阔的实验空间。
四、美术教学上的发展方向
1.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给美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美术是视觉艺术, 我们要想使学生轻松快捷地获取知识, 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直观教学原理, 通过课件、实物等资料展示,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有些课程内容也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 创设情境, 同时结合游戏、表演等活动, 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要求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美、了解美术作品, 激发学生欣赏艺术、热爱生活的热情。
2.拓展探究性学习的空间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 如在上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参考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一方面, 学习到收集资料的方法;另一方面,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这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思考, 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层面, 还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 为学生综合知识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转变教育观念, 积极探索新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新课改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新课改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 实行学分管理, 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可能性。在新课改理念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之后, 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从传统的灌输走向师生的互动, 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五、结论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避免专业化、单一化倾向, 不刻意追求美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课程内容减少了抽象的美术理论和概念, 减少了繁杂的知识点, 从整体上降低美术课程的难度, 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新的中小学美术教学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新问题和新情况, 我们必须对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反思, 这样才能进一步地扩大改革成果, 使新课程改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程葆宏.试论美术课程改革与美术教学改革[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
[5]冯厚春.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研究与思考[J].教学探索, 2007, (1~2) .
[6]韩晓瑞.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中学美术教育[J].新乡学院学报, 2010, (4) .
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 篇5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 邓平
摘要:近年来,四川省在中小学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加强创新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特别是开展机器人创新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小学、初中阶段教材设置了机器人课程,加强了教师的培训,开展了全省中小学机器人创新大赛等活动,机器人进入课堂已在很多学校成为现实。我校近两年一直致力于探索班级创新课程的实践教学与研究,总结了一些方法、路子,希望能在创新教育上有所作为。
关键词:创新 创客 课程 实践
2014年7月,省教育厅下达了本年度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基于创新课程实验室的中小学创新教育研究》,我们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课题研究,在申报子课题后,马上立项建设创新课程实验室。这次开展的《基于创新课程实验室的中小学创新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将推动我校建设创新课程实验室,是中小学创新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落实。我们参与此课题的研究,必将在创新课程实验室建设和创新教育实践研究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我校在四初一年级选取了3个班,开展班级创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经过本学期的实践研究、课堂教学,我们在基于创新课程实验室的小学机器人创新教育实践研究上摸索出一些路子和做法,形成了一些开展班级创新课程的方法。
一、树立一个观点,开展班级创新课程不只是玩一下机器人,要给予创新课程更丰富的教育内涵
在这之前,我们对创新课程实验室很少了解,认为就是一间普通的机器人工作室,就可以开展研究了。通过学习、深入了解,具体设计我们才真正认识到创新课程实验室有别于普通实验室。创新课程实验室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中小学班级教育教学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实验室。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建立的中小学生创新实践场所。利用这一场所开展创新教育是中小学创新课程的崭新形式,是创新教育深入研究的必要条件。
在实践中,我们坚持班级全体学生参与,把“能力风暴”机器人作为班级创新课程的主要教学、操作设备。同时配置了乐高机器人、智慧天下机器人、纳英特机器人。让学生了解不同品牌的机器人设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比、求异,让学生思维发散开去,“深度”动起手来,同时也满足部分学有余力、特长学生的需求。为了丰富创新课程内容,我们购置了3D打印机,给学生介绍关于3D打印技术,学习建模软件,设计一些简单的作品,然后打印出来,感受整个过程,学生自始至终充满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设计思维,锻炼了动手能力。
本学期,在给学生讲授基本搭建、基本传动的知识时,我们将物理知识带入课堂,给学生分析力的关系与原理,搭建的优化设计等知识,让学生把每个问题尽量弄清楚,搞透彻。在参与班级创新课题研究教学的3位老师中,我们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实现了一堂课的打磨,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在5月份,我们两位课题研究老师分别在创新课程实验室上了一堂全校性的机器人创新教学研究课,一堂全市优质课展评,反响很大,关于上课的报道在我校官方微信平台短时间点击率达几千,家长、社会评价很高,让大家对于创新课程实验室和创新教育课程有了新的认识,直呼“还有这种教学方式,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
看来,班级创新课程的教学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有自身教学实践的巨大优势,能收获意想不到教学效果。这正是目前很多学校思考和追求的素质教育好路子、好模式。
二、开展班级创新课程教学,组织、管理、准备工作要做好
我们进行的是班级创新课程实践,整个班全体学生都要参与,这对课堂教学要求很高,组织管理难度很大。刚开始,没有注意这个问题,还是用带几个、十几个学生机器人竞赛班的方法去上课,结果课堂一团乱,器材到处摆,学生根本不听老师的,课都没法上,50多个学生不知怎样调控,这才认识到开展班级创新课程实践比平时的课难上多了。
因此,我们不要急着上课,要把准备工作做好,组织管理落实到位。我们首先把班级同学带进创新课程实验室,对实验室基本情况、注意事项、安全等作一讲解。然后分组,三人一组,但要求男、女生搭配,这三个同学每人都有个“职务”,组长:负责器材管理,领取和上交设备,协调组内事务;机械设计师: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主要负责机器人的搭建;程序设计师:逻辑思维较好的,主要编制程序。大家既有分工,有相互配合协调,每人都要扮演角色,不当旁观者。过一段时间,三个较色互换,每个人都要尝试不同角色,利于培养每个同学的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给每个组建立了研究日志,记录每节课的研究情况,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总结,让学生自己说。通过这些举措,课堂秩序焕然一新,每堂课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我们的班级创新课程教学实践顺利推进。
三、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推动班级创新课程实践
开展创新课程实践以班级教学为重点,主阵地。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可以拓展创新课程的内涵和实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思维,锻炼创新实践能力。我们成立了机器人社团,社员以课题实验班的同学为主,还有机器人竞赛班和兴趣班的同学。我们组织社员参观了西科大机器人国家实验室,参加了中国绵阳科技城博览会科普展,机器人作品受到好评,定期举行讲座、研究型综合实践等社团活动,在全校掀起机器人热。为了检验我们的研究、实践成果,我们组队参加了FLL工程挑战赛、WER教育机器人大赛等各级赛事,队员是我们创新课程研究的主力,他们的比赛方案、训练过程是创新实践的具体体现,同时带动了其它同学的深入探究、学习、研究的氛围,感受成功的喜悦,可以说为班级创新课程实践注入了无限活力。
四、大力倡导创客文化,以创客教育为主要渠道,开展班级创新教育实践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坚持创新,成为时代创客。创客的核心理念是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一些新的趋势表明,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在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模式。这种让所有人都参加创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的模式被称做“创新2.0”,象征着科技也进入了“更新期”。所以说目前以创客教育模式进行科技教育是最好一种模式,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特长、爱好、兴趣建立自己的创客空间,邀请其他老师,学生进来一起探究一个话题、做一个作品,搞一个社会调查,搞一个创意„„把身边的小事做成极致你就是创客,所以说创客是接地气的,不是虚无缥缈的,而且国内、外有许多创客组织,资源共享,我们都可利用。
(一)、课程与教材(到底可以开展那些创客活动)
1、创客工具课程: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各种工具,我们把这些工具分为手工制作、数字制造、智能硬件、数字媒体,这是一个大的工具体系。这个课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工具超市,供学生自己去选择学习的;
2、科普创客课程:科普漫画、动画、科普影像
3、益智创客课程:拼图、种植、机器人、木工、程序设计
4、发明创客课程:古代的创客有四大发明的发明人,现代有爱迪生等一些发明家,他们都算的创客一类人,发明、创意设计。
(二)创客教育的形式一定是多样化的,我们把它分为两大块:一类是创客教育活动;一类是创客展示活动。在学校开展教育创客活动有四种形式:创客工作坊——用于培训更多的创客老师;创客教学与培训——面向学生的培训;创客社团活动,这个是最重要的创客活动形式,让学生自己创建开展活动;创客沙龙——组织一些经验交流活动,它是一种开放式的活动。我希望是用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来实现教育的国际化。
创客展示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更广域的创客教育活动。作品展示、能力展示、论坛这些都属于一些扩展性的创客教育活动。
开展班级创新课程实践,我们刚刚起步,但我们已感受到这门课程为我们带来的惊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做好每一项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创新教育、机器人教育上取得更大成绩。参考文献:
1、李维明 《中小学创新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2、郭婵英 《关于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
3、吴俊杰 《创客教育:开创教育新路 》
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篇6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中小学;教与学;构建
目前,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角色结构的复杂性。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层面式的“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对市场经济、网络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越来越高的社会期待,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冲击,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二)三维式的“导演、导游、导师”角色。
在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树立“导师意识”;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中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再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导演、导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益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地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一)探究准备。
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准备良好的思维材料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1.创设情景
(1)迁移学习。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
(2)情景引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提出问题
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构建。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多种探究性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可分三步:
1.独立探究。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尝试的材料(自学课文、操作演示、动笔练习等)和尝试思考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尝试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做到边尝试、边思考,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通过学生尝试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讨论质疑的方法。在学生通过尝试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讨论;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新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启发思维的关键或在尝试中遇到的问题。让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质疑;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在教学中重点、难点、关键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3.发现知识。学生经过尝试、讨论试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知识归纳构建;发现学习规律,概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这是检测巩固运用新知识,掌握运用学法、形成技能的环节。
1.尝试。这是检测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掌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
练习要环绕目标,突出重点,有基本练习、综合或专项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练习要有开放性,形式要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评价。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过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总结。一方面让学生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深化作简明提示。
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nlc202309031825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地域,为我们提拱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了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开展了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话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了每学期四次的团队观摩话动。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人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一自学—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进发了成功意识。
4.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三)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合力。
由于农村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积极探索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1.校内资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师、一块奖牌、一件作品、一项工程……”,若将这些统计、整理,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2.乡土教材。“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不仅是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3.家长交流。“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咨询活动……”,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怪有人说家长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学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团徽下的宣誓、板报专栏、校规校训”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劳动之艰辛,亲历知识的需求,触动求知的欲望。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启智、健体”的高尚品质教育。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然后仔细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种做法偶尔为之,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频繁用这种手段,甚至将之作为控制、刺激学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长期如此,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教育无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我们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错误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的发展。
农村学校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在教育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把有限的资金均摊给各个学校;只能是杯水车薪。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资才能见效,而集中投资的前提必须是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师生的“袖珍学校”,集中力量和资金建设示范化学校,因地制宜抓好“计算机、闭路电视、广播”三网合一的“乡镇网”及各个学校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nlc202309031825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农村“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偏多,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教法相对陈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建好农村学校卫星网这一“天网”和互联网这一“地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网”的建设。一是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贫困农村学校的支教、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轮流任教、城镇教师定期送教下乡等形式,共享“人网”资源;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基本功素质;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利用农村独特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农村进行新课程改革,环境、设施等并非课改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然而,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专业教室……,时刻困扰着课改的如期进行,作为课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农村那些平凡朴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诸如踢毽子、打沙包;荡秋千、促泥鳅、扭秧歌、舞龙灯等活动;都对学生的自主参与、群体合作、情趣爱好、创新思维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引导得当,并加以创新改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忽视校本教研,盛行分数管理。为了扭转这种重分不重人,利益驱动代替事业追求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为主,通过教学反思、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协作尝试、说课评课、案例评选、探究创新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五)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强化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
家庭不仅是学生温暖的港湾,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诚邀家长与课改同行。无论是实施课改年级的教师还是其他年级的教师,都要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做好宣传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举行家长开放日、开放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纵横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平等对话。在对话中互相理解,在理解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六)健全教育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教育评价有鉴定、改进、激励、管理与研究的功能,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教师教育教学综合量化管理办法,不“以分论赏”,抓管理、促教研、全面评估教师工作;在学生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发展,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杜绝公布成绩和用成绩排名次的错误做法;鼓励学校、家长、社区共建有效、合理、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激发教师进行新课改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学中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课改文化氛围。
对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定位的思考 篇7
一、课程地位有无必要开设书法课程
(一) 书法的课程地位受到质疑
中国书法成为独特的艺术, 有两个基础条件, 一是汉字是象形文字, 有生动的形象感染力;二是书写工具毛笔、墨汁等, 有丰富的技术表现力。时代发展, 汉字书写工具的变革, 让中国书法经受了两次大的冲击。第一次是以钢笔为代表的“硬笔”走进人们的生活, 毛笔“退居二线”, 动摇了书法一统江山的地位。第二次是以“键盘”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 颠覆了汉字书写的方式, 有逼迫“手书”退隐江湖之势, 让中国书法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曾几何时, 书法为“六艺”之一, 被普遍看成是读书人的“门面”, “字是敲门砖”。但网络、手机的普及, 我们进入了“少纸”的信息时代, 汉字输入技术为“藏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 用电脑制作“艺术字”也是信手拈来, 学习书法的必要性似乎越来越小。一些“学者”认为, 将已经不再“实用”的书法纳入中小学课程, 违背了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是在浪费时间。这些选择性迷失, 让中小学书法的课程地位受到冲击。
(二) 书法课程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书法教育课程是其它任何课程无法替代的。书法是国之瑰宝。丰子恺先生说:“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 须知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这支毛笔里头”。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如果要了解西方艺术, 就要抓住建筑;如果要了解中国艺术, 就要抓住书法”。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 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美学价值超越了国界。
技术取代人类劳作是把“双刃剑”, 在服务人类的同时, 也在毁灭人类, 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艺术领域, 信息技术永远无法取代人有感情的创作, 键盘中不会产生王羲之, 不会产生颜真卿。繁荣中国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离不开中国书法, 离不开依靠传统工具的“手写”, 离不开书法教育。因此, 在中国书法面对挑战时, 救救书法, 也是在拯救我们自己。
(三) 书法的课程地位不能动摇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 学习汉字必然就要书写汉字。从文字书写中升华形成的中国书法, 承载了宝贵的民族文化基因, 需要我们传承与弘扬。书法教育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以及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意志品质方面的具有独特的功能。让我们坚信, 中小学书法教育不可缺失, 中小学书法的课程地位不能动摇。
二、课程性质是“书法”还是“写字”
(一) 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书法艺术是在实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以“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冲突, 由来已久。如果说“行书”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 那么当“草书”特别是“狂草”等极具个性的艺术形式出现之后, 书法“实用”和“艺术”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
在毛笔一统天下的时候, 实用和表现工具一致,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冲突被掩盖起来。临习碑帖, 慢慢的越来越熟, 有了自己的特点, 自然地有了雅俗、美丑和个性的区别, 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艺术”。很多伟大的书法作品就是日常的信札、文稿, 书写之初也不是出于艺术动机, 实用和艺术融合在一起, 表情达意的书法作品是用毛笔创作的, 大家也习以为常。
现在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硬笔”和“键盘”的出现, 拉开了书法“实用”与“艺术”间隙, 它们在实用领域取代毛笔的地位, 将以毛笔为主要工具的“书法艺术”从实用中分离出来。书法艺术被迫走向追求纯粹的个性和表现, 书法作品常常是“数易其稿”, 精心创作, 各种各样的展览和竞赛, 成为展示书法作品的主要舞台。尽管“硬笔书法”的出现, 也无法弥合书法“实用”和“艺术”的裂痕。
(二) 书法课程性质的摇摆
书法“实用”和“艺术”的分离, 给中小学带来的问题是, 书法教育是注重工具性的“写字”?还是强调艺术性的“书法”?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关注汉字书写规范性, 是语文工具性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在语文教学中的书写部分, 称为“写字”也是合适的。当我们从传承民族文化的角度, 审视汉字书写的存在, 又决定用“书法”更恰当。写字与书法之争, 各有各的道理, 让中小学书法的课程性质摇摆不定, 困扰书法教育的发展。
(三) 名正言顺地称书法课程
书法是在“实用”的书写中慢慢提炼和升华起来的, 要化解争论, 必须认识到“实用性”和“艺术性”在本质是一致性。我们除了将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之外, 还希望我们写的字更好看, 更美, 这正是书法艺术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实用性”和“艺术性”是书法两个不同的阶段, 互为补充, 不可偏废。
书法是“书写的法度”, 也是“书写的艺术”。当对汉字书写进行独立的课程意义上的探讨时, 为了准确的界定“实用”和“艺术”的统一, 也为了和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我们应该停止争论, 明确书法教育是艺术课程的性质, 名正言顺地将课程称之为“书法”。
三、课程设置是否独立开设书法课程
(一) 徘徊在语文课程和美术课程之间
有无必要将书法列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也是纠结的问题。一方面,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书法单设课程是必要的, 对书法教育发展的意义, 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 在当前的中小学, 课程数量较多, 学生课业负担较重, 又让是书法课程单设的信心不足。书法教育在语文和美术课程中徘徊, 走上了一条折中路子。
(二) 课程不独立制约书法教育发展
书法不是独立的课程, 导致当前的书法教育“四缺”。一缺课程标准。虽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 对写字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但离真正的书法“课程标准”相去甚远。因此, 教育部在2013年, 出台“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让书法教育“久旱逢甘露”。二缺书法教材。学习指导看似琳琅满目, 但要从教材的标准看, 差距很大。三缺师资培养。在中小学专业书法教师严重不足, 无法保证书法课堂的教学质量, 各级的师资培养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四缺管理落实。考核评价不到位, 书法教育可有可无, 自生自灭, 许多学校课程表上的“书法课”, 形同虚设。
(三) 让书法成为独立的艺术课程
将书法作为独立的艺术课程纳入课程计划, 对书法教育的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此, 北京、重庆等地方的教育已经行动起来。其实, 开设独立的书法课程, 早已没有课时安排的障碍, 在许多省市的课程计划中, 每周都有一节“书法”或者“写字”。只需要进一步的明确这节课的课程定位即可。
开设独立的书法课程, 每周一课时肯定是不够的, 还需要校本课程或者兴趣活动的补充。这正好契合书法“实用性”与“艺术性”两个层次有机统一的规律, 也符合孩子“普及”与“提高”的成长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的书法课, 应该强调规范, 按照艺术课程的特征, 开设练习课、欣赏课, 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校本课程、兴趣活动中的书法, 引导喜爱书法的孩子, 向更高的艺术性方向迈进。
开设独立的书法艺术课程, 提高书法教育的质量, 对提高孩子的书写水平一定会大有帮助。但是, 并不需要将孩子人人培养成书法家, 也不苛求人人都写一手好字。如同美术课程、音乐课程, 不可能人人都成画家或音乐家, 人人都绘制美丽的图画, 都演奏美妙的旋律。把美术、音乐学科做不到的要求, 强加在书法课程上, 是不现实的, 也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全面的挖掘书法的育人价值, 提升孩子的书法素养, 让孩子学习书法, 感受与认同民族文化, 将民族精神永远继承和发展下去。努力实现中国梦, 做个真正的中国人, 是开设书法课程真正的意义所在。
摘要:随着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出台, 书法教育再一次来到十字路口, 面临新的机遇。书法教育的课程定位, 是解决中小学书法面临的所有问题的“牛鼻子”。本文试就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课程定位, 做较为深入的剖析, 促进书法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定位,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R].2011.8。
[2]孙富民, 当今书法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1.5。
透析美国公立中小学远程教育课程 篇8
最近几年, 美国远程教育课程不断增多, 报名人数不断增长。美国教育局教育技术办公室 (OETDE) 做了一项名为公立中小学远程教育课程”的调查, 该调查从全国范围内收集、分析了美国公立中小学2002~2003年基于技术的远程教育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从公立学校学生的远程教育课程、传递远程教育课程使用的技术、传递远程教育的机构、开设远程教育的原因、影响远程教育课程未来拓展的因素五个方面分析了美国近几年公立中小学远程教育课程的情况。
二、调查方法
调查是由国家教育统计中心 (NCES) 用快速反应调查系统 (FRSS) 统计完成的。远程教育课程被定义为, 为在某一学区报名注册的中小学生提供的一种可获得学分的课程,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师生在物理位置上是相对分离的。
调查表在2003年秋邮寄给全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等学区的2305个具有代表性的公立样本学校地区, 这些样本学校学区是从2001~2002年的国家教育统计中心 (NCES) 公共数据核心 (CCD) 的“地方教育中介调查”文档中选取的。这个样本结构包括15 218个公立学校学区, 14 299个正规公立学校学区和989个其他教育中介 (至少有一个网络学校) 。在调查中有些学校学区被舍弃了, 因为在数据收集中发现这些学区不适合用FRSS调查, 因此最后的数目减少到了15 040个。2003年12月进行数据分析, 2004年4月得出结果, 并于2005年3月2日公布。
三、美国公立中小学远程教育课程现状
1.美国公立中小学远程教育课程
(1) 远程教育课程在公立学校里盛行
在2002~2003学年里, 有大约1/3的公立学校学区 (36%) 参加了远程教育课程。这表示在15 040个公立学校地区里有估计有5 500个地区参加了远程教育课程。
大的学区比中小学区参加的学生比例要大, 分别是50%, 32%, 37%。而且, 农村地区比城市地区参加的比例要大, 分别是28%和23%;东南和中部地区比东北和西部地区所占的比例要大, 分别是45%, 46%和21%, 32%。东北部参加远程教育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是最少的;贫困集中的地区比较富裕的地区所占的比例要小, 分别是33%对比于42%;在2002~2003学年里, 大约有8 000所公立学校参加了远程教育课程, 这大约占全国公立学校总数的9%;农村地区比郊区和城市有更高的学校比例参加远程教育, 分别是15%, 7%和5%。另外, 中部地区比东北部地区有更高的学校比例参与远程教育, 分别是12%和5%。
(2) 远程教育的课程文科较受欢迎
不同课程领域的报名人数存在差异。总体来说, 学校基础课程大约有8 200人, 计算机科学的人数11 700人, 社会研究或社会科学的人数有74 600人。在所有报名人数中, 参加社会研究或社会科学课程的占23%, 英语和语言艺术的占19%, 数学占15%, 自然和物理科学占12%, 外语占12%, 其他课程的占14%。总体来说, 参加基础学校课程和计算机科学人数所占比例最小, 分别是3%和4%; 在外语的远程教育课程中, 小地区比大中地区参与的学生比例要大, 分别是19%, 6%, 11%。而且, 农村地区比城市和郊区参与的学生比例要大, 分别是22%, 5%和10%。可见, 远程教育中文科较受欢迎。
(3) 大中地区更热衷于在线远程教育课程
在2002~2003学年, 提供远程教育课程的地区中, 有59%的地区提供远程教育在线课程。大地区比中小地区参加在线课程的学生比例要大, 中等地区比小地区的学生比例要大, 分别是80%, 71%, 53%。而且, 农村地区比城市和郊区的比例要小, 分别是51%, 74%, 71%;在参加远程在线学习的地区中, 92%的地区让学生通过学校访问在线课程, 60%的地区让学生在家里访问, 8%的地区让学生在其他场所访问。
大中地区和城市地区较少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大地区学生在家里访问在线课程的比例要比中小地区大, 中等地区比小地区的比例要大, 分别是77%, 66%, 55%。农村地区比城市和郊区的比例要小, 分别是53%, 78%, 67%。
(4) 较小学区及农村地区学生更倾向于远程教育中的AP课程或大学水平课程
2002~2003学年里, 在参与远程教育的地区中有50%的地区有学生参与AP课程或大学水平的远程教育课程, 即大约有2 700个学区, 大约有45 300人报名参加远程教育提供的AP课程或大学水平的课程, 是报名参加远程学习总人数的14%;小地区报名参加这一课程的人数在该地区中所有报名人数中所占比例是24%, 比大中地区要大, 他们分别是7%和10%;农村地区参与这一课程的学生比例要比城市和郊区要大, 分别是27%, 4%和11%。
2.不同级别学校的远程教育招生
在2002~2003学年, 公立学校地区大约有328, 000人参与远程教育课程。在所有参加远程教育的报名人中, 高中占68%, 联合学校29%, 中学2%, 小学1%。
3.传递远程课程采用的技术
提供远程教育的机构主要采取双向交互视频技术传递远程课程。调查结果显示, 与基于计算机的同步网络课程 (21%) 、单向视听技术 (16%) 和其他的技术 (4%) 相比, 更多的远程教育机构采用双向交互视频技术 (55%) 和异步网络课程 (47%) 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各地区经济基础不同, 采用的传递技术也存在差异。双向交互视频技术比基于计算机的教学需要的费用低, 因此, 在小地区, 双向交互视频技术是被最广泛使用的远程教育课程传递手段 (60%) 。然而, 在大中地区基于计算机的异步教学是最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 (中地区60%, 大地区72%) ;在郊区和城市, 异步网络教学都是被最广泛使用的远程课程的教学传递手段 (城市69%, 郊区58%) 。然而, 农村地区双向交互视频技术被最广泛使用 (64%) 。
4.传递远程教育课程的机构
提供远程教育课程的地区提供课程所采用的机构有:计算机特许学校;学区的其他学校;所在学区 (从该地区中心向外传递课程) ;另一个地方学校或是在本州内的另一学区中的学校;本州内的教育服务机构;本州内的州虚拟学校 (比如通过网络可以访问州内的K-12课程) ;在另一州里的州虚拟学校;其他州的地区或学校 (不是州虚拟学校) ;中学后教育机构;独立经营者;其他的机构。
5.开设远程教育课程的原因
调查涉及远程教育机构开设远程课程中的各种原因。这些原因包括:不通过远程教育本校无法提供这些课程, 提供AP课程或大学水平的课程, 解决人口增长与空间局限性之间的矛盾, 降低学生课程冲突, 允许不及格的学生重修, 满足特殊学生群体的需要, 增加地区税收。
绝大部分地区 (80%) 将“不通过远程教育本校无法提供这些课程“作为开设远程课程非常重要的因素, 59%的地区选择“满足特殊学生群体的需要”, 50%的地区选择“提供AP课程或大学水平的课程”, 23%的地区选择“降低学生课程冲突”, 选择其他原因的地区所占比例是4%~17%。
(1) 小学区和农村学区选择的主要原因
“不通过远程教育本校无法提供这些课程”这一原因的地区中, 小地区比大中地区比例大, 比例分别是93%, 82%, 86%。而且, 农村比城市和郊区的比例大, 分别是95%, 79%, 86%;选择“提供AP课程或大学水平的课程”这一原因的地区中, 小地区比大中地区选择这一比例要大, 分别是74%, 59%, 54%。而且, 农村比城市和郊区选择这一原因的比例大, 分别是76%, 49%, 59%。
(2) 大中地区和城市学区选择的主要原因
选择“降低学生课程冲突”这一原因的地区中, 大地区比中小地区选择这一原因的比例大, 分别是70%, 52%, 56%;选择“允许不及格的学生重修”这一原因的地区中, 大地区比中小地区选择这一原因的比例大, 分别是50%, 34%, 30%。城市比郊区和农村比例大, 分别是47%, 33%, 31%;选择“解决人口增长与空间局限性之间的矛盾”这一原因的地区中, 大地区比中小地区选择这一原因的比例大, 中等地区比小地区比例大, 分别是44%, 33%, 21%。
(3) 高贫穷地区选择的主要原因
选择“增加地区税收”这一原因的地区中, 高贫穷地区比低贫穷地区选择这一原因的比例大, 分别是21%, 11%;选择“满足特殊学生群体的需要”这一原因的地区中, 高贫穷地区比中等或低贫穷地区比例大, 分别是88%, 79%, 80%。
6.影响远程教育课程未来发展的因素分析
在开设远程教育的学区中, 72%的地区计划将来扩展他们的远程教育课程, 地区差异对此没有影响。成本因素是阻碍课程扩展的主要因素。在计划扩展其课程的远程教育地区中有36%的地区将成本因素列为阻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在计划扩展其远程教育课程的公立学校中, 大约有2/3 (68%) 的学校选择“课程开发成本”是阻碍其扩展的中等或主要因素。
四、 总结
1.远程教育在农村及贫困地区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美国是远程教育发展较成熟的国家, 借鉴美国的实践经验, 我国应大力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农村远程教育的实施, 不仅会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生深刻变革, 而且将成为新世纪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2.远程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支持
远程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 发展远程教育需要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我国远程教育之所以取得了飞速发展, 就是因为有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我国多次召开会议、下发文件, 要求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如1991年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2000年11月14日下发的通知:用5~10年的时间, 使全国90%以上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网络联通, 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提高所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3.远程教育课程先以文科为主
从美国的调查报告显示, 文科课程比其他课程更受学生欢迎, 报名人数最多。我国发展远程教育的时间还不长, 经验欠丰富, 需要在摸索中前进。因此, 我们应该选择那些其他国家经实践证明具有发展前景的课程开始我们的探索。当我们有了经验后, 再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最终实现远程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4.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课程传播技术
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计算机直接上网;山区、偏远地区可通过教育卫星宽带网接收和下载信息; 如果上述两种方式目前仍无法实现的, 则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光盘或VCD教学片, 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谈新课程教育中小学语文的“教” 篇9
有着作家、编辑、教育家头衔的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小学语文中的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 也就是读和写, 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借助优秀的教材, 教会我们的学生说话, 教会我们的学生写文章。”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辛勤的耕耘, 就是慢慢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我们是语文老师, 是教我们孩子学母语的, 那么我们的孩子语文程度怎么样呢, 或者说我们国民语文素养又是怎么样的呢?我查阅到了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借用于永正老师的话, 他说:“全国95%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 第二个例子是抗非英雄钟南山, 他是个医学家, 他是个院士, 他在华南理工大学做报告的时候说:“一个科学家, 首先要掌握好的基本功是语文, 学好了语文实际上就是抓住了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 但现在我们的孩子语文程度很差, 我们的语文教学问题很多。”第三个例子就是有一个比较大的城市, 举行了一次翻译大赛, 由于缺少最好的译文, 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的第一名不是中国人, 而是外国人, 真是具有讽刺意义, 用汉语来写文章, 写自己的见解, 得到二等奖第一名的居然是个新加坡人。这些例子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很艰巨、很迫切, 那么怎样让我们的下一代能说会道, 那就要求我们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 教好每一篇课文开始, 要做上好一周、一个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 以至整个的小学阶段课文课的准备, 要扎扎实实的上好课, 努力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要做到教无定法, 不要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去框住它。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的好:“不管是白猫黑猫, 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那么我们要用很多有用的东西来补充、改变、充实自己的语文教学。语文的特性, 那就是“读”, 也是新课程所要求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 读是所有能力形成的前提, 读的越多, 领会就越深, 运用到写作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华东师大教育系李伯棠教授说过:“课堂上要少一点繁琐分析和无效提问, 要多一些书声琅琅和议论纷纷, 现在的学生读得太少!文章是白话文, 学生一读就懂, 何必分析来、分析去的?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多读课文。”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文人墨客做出了理论的支持, 验证了多读是个行之有效的传统, 如李白之所以能“日赋万言, 出口成诗”, 是由于他“五岁诵六甲, 十岁观百家”;杜甫之所以“七岁思而壮, 开口咏《凤凰》”, 也是由于他“群书万卷常暗涌”。“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在教授课文时一定要以“读”为基础, 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我们要明白读书的过程就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 读到滚瓜烂熟才能真正其义自见, 才能下笔如有神, 才能完成学习语文的真谛, 但是读书不是死读, 不是闭着眼睛唱戏、念经, 要有质量保证, 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要让学生每读一次都要有明确的目标, 每读一次要提高一步。
那么, 我们怎样用新课程教育中小学语文的新教法来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呢?举个自己的例子, 去年我上了《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公开课, 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朗朗上口的韵文, 学生喜欢读。我在教授的过程中, 注意了新课程强调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教学实践, 我强调通过图画、表演、想像、朗读等多种形式来增加学生体验的程度, 再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图像生动起来, 以加深学生体验的深度。尤其注重学生通过“朗读”这种语文形式加深理解, 让学生在朗读中, 在与文本的直接接触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享受审美乐趣。而新课程又明显提升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于是我把教学目的定为让学生在尽情的朗读中体会“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副画”;通过“讨论”了解动物冬眠情况和冬天更多的特点。尽管后面的结果很要紧, 但“朗读、讨论”等得出结果的方法和过程更是凸现在我们的教学视野之内。
我们的语言丰富多彩, 源远流长, 是世界上最好、最生动的语言, 需要我们认真去教。比如说东和西是表示方位的, 东西放在一起就是物件, 往书包里掏掏看, 书包里的书、本子、文具是东西, 再往讲台上看, 粉笔、教本、尺子是东西, 再可以问学生那么老师是不是东西啊, 学生摸摸脑袋想想说, 老师应该不是东西, 怎么又变成骂人的话了呢, 太有趣了, 这样的引导, 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兴趣, 更好的展开语文的教授。
语文教学要发展、要进步, 要抓住新课程的目标, 教会学生运用语言,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把语文教学发扬光大。
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语文, 直接语文, 本文从老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角度, 分析在新课程教育中, 如何“教”对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影响, 如何引导学生“读”与培养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达到新课程教育要求, 使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把语文教学发扬光大。
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 篇10
一、北美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特点
20世纪下半叶, 媒介素养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地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教学科目, 在北美洲, 以加拿大和美国为代表的国家都积极开展推广媒介素养相关研究活动, 并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大纲之中,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及不同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
(一)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特点
1. 课程内容
在整个加拿大的教育中, 有两个独立式的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安大略省第一个在全省推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1998年, 安大略省推出了1-12年级的新课程, 并指出在1-8年级的媒介素养, 主要是在英语语言课程中实现, 特别是在口头和视觉传播方向进行。魁北克省为1-11年级制订一项新的课程, 并在2006年由学校全面落实。[1]在它的初级课程中, 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开设。加拿大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涉及广泛的议题, 包括广告和公共关系, 性别交涉, 暴力和种族新闻媒体, 媒体的作用等。对于低年级学生在具体的媒介素养教育中, 主要是帮助他们理解媒介内容不等于现实内容, 如:想象出来的动画人物, 某种特殊效果的魔术产物, 区别广告和电视节目等等。在课堂上学生有机会去分析和制作不同种类的印刷版和电子版的故事及各种图标、图片、广告等, 让学生运用他们在所开设的讲故事、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 在实践中发挥个人想象力、自我表达、更好地接受此类媒介信息。
2. 教育方式
加拿大开展的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为主的媒介教育。近几年来, 加拿大致力于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必然对媒介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为, 教师在媒介教育中不再扮演“专家式”的角色, 而是转换为技能学习的“辅助者”, 而且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2]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专家特别强调, 一个良好的媒介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起到辅助或引导的作用, 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 学习的内容是居于次要位置的, 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特点
1. 课程内容
如今在美国大部分地区, 媒介素养已经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进入了中小学生的课堂。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主要体现在:善于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 设计难度和重点不同的教育主题和内容。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分四个阶段:儿童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成人阶段。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不同, 在中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并辨识广告的心理影响;区别事实与虚构;辨识与理解不同或相对观点的呈现;理解电视节目的形态与内涵, 如:戏剧、纪录片、公共事务讨论、新闻;了解电视与印刷媒体之间的关系;区分节目的元素 (如配乐、特效、化妆、布景、道具等) ;对自己的电视观看行为有所了解并给予评估。
2. 教育方式
早期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趋向防疫, 主要是抗拒媒体中呈现的暴力和色情内容, 但由于大众媒介的不断发展, 媒介本身已融入生活, 构成了社会文化中无法分割的组成部分, 单纯的抗拒式媒介素养培养开始力不从心, 而且也不能提高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 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后来美国提出了自己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 即“保护”、“准备”、“乐趣”。[3]美国借鉴加拿大的做法采取极力保护的政策, 不断提高学生利用媒体和对媒体内容的解读能力,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所谓的“准备”能力是指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交流能力,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 为以后打好基础。“乐趣”强调的是让学生在对媒体的学习中, 找到学习的乐趣, 培养自己的兴趣点, 让学生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媒介素养排除媒体的不良影响, 摆脱媒体负面效应带来的恐惧感, 成为“快乐的媒体使用者”, 在使用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三) 小结
通过文献分析可知, 美国和加拿大强调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按照学生各个年龄段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 来培养学生对媒介的认识, 使其理解媒体是如何运作、如何传达信息和娱乐并与媒体进行有效沟通, 能够评判媒介内容, 认清媒体组织及其生产方式和机制, 最终造就有较强批判能力, 能自主独立思考和参与评判、传播媒介信息的未来公民。同时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 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教师从现实媒介现象出发, 选取学生熟悉的影视、广告、网络作品做为分析对象, 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媒介, 利用媒介、并与媒介进行有效沟通, 更好地融合学校与媒介、学校与社会、媒介与日常生活之间距离。
二、国内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现状
媒介素养教育在香港和台湾地区至今已有近十年历程, 自1997年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以来, 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迅速。香港的媒介素养教育起初由社会不同的组织自行发起, 包括了大学、中学、小学、青年机构、宗教团体、社会志愿组织、传媒机构、政府教育部门等, 这些组织互相联系形成非正式传媒教育网络。在台湾“教育部”的推动下, 台湾有近十所大学把媒介素养课程作为通识选修课程开设, 而只有一两所学校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给硕士生开设, 中小学阶段的媒介素养多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台湾香港两地从高校到各中小学, 都采取专业研究人员、媒体从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协同努力、开放办学的新课程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我国国内的进展状况现在还处于初期启动阶段, 目前深圳市率先在各主要中小学及幼儿园共同倡导, 在全市广大未成年人中大力推行“媒介素养与素质教育”活动, 促进广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活动计划在各小学通过举办“媒介素养进百校”系列培训讲座、“媒介素养与素质教育”深圳市首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和“媒介素养与素质教育”大型研讨会等形式, 广泛、深入地推行“媒介素养与素质教育”活动。[4]
尽管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一直在发展, 但它的发展速度与国外相比是缓慢的。目前,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 媒介素养课程还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 虽然少部分教材包含了一些相关的媒介知识及应用方法, 但是还缺乏系统的教育和指导。
三、启示
与美国和加拿大相比,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远远落后, 要真正在我国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我国的民族比较多, 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 要在全国哪怕是部分地区范围内, 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课堂教学的范畴, 的确是一个庞大又艰难的系统工程, 要使这个系统工程能够开展顺利,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 将媒介素养课程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
在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先行国家, 如加拿大各省于1998年底就已将媒素教育纳入正式的教育体制中, 其中, 教育先锋安大略省在1995年便将媒素教育纳入1~9年级 (约为我国小学及初中阶段) 的必修课程, 而1997年更将其推广至1~12年级 (约为我国小学至高中阶段) 的必修课中。[5]美国的大部分地区也将媒介素养课程纳入教育体系, 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中小学生的课堂。虽然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在中小学开始推行, 但大陆地区还处于初始阶段, 要使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全面实施, 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 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内将媒介素养的课程单独列出或整合到其他课程中, 进入中小学的课堂。
(二) 建立本土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应当以多学科渗透和主导学科的设定来实现, 在我国, 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采取一种全面渗透式的教育, 既坚持课堂的主阵地, 通过开设思想品德等课程对学生进行连续性阶段化的德育教育, 发挥主渠道作用;又在语文、历史、英语等文科类课程中, 在学生课外活动中进行延展性的德育养成教育, 在学校、家庭、社会间构建起多维立体的德育框架。[6]媒介素养教育也可借鉴甚至融入到这一模式中去, 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 在教学理念上深化媒介素养教育, 改变传统重技能轻伦理的倾向, 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改变重知识轻文化的倾向;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参与, 改变重传授轻参与的倾向;在媒介关系上强调媒介的客观性, 改变重利用轻评判的倾向。同时, 在其他课程中选用与媒介素养有关的内容, 对大众媒介进行多角度描述和分析, 引导学生全面认知自已周边的媒介;利用校园媒介, 如:学校广播、报纸等进行实践活动或实例分析, 加强学生对媒介的感知认识能力, 提高媒介素养能力。
(三) 挖掘丰富的媒介素养教育资源为开展课程服务
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要有课程框架、充足的师资, 其教学和普及教育资源也显得非常迫切。媒介素养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内容, 因为媒介素养是牵涉到各种形式的信息, 其形式和内容非常丰富并且多变。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形式不仅局限于书本, 还可以采纳多种形式, 比如:视听材料、广告海报、活动材料等等。国家应鼓励教学科研部门和社会公众机构共同启动推动媒介素养教育, 组织媒介教育专家编写教材和制作媒介教育资源, 合理开发和建设媒介素养教育信息资源, 同时收集和整理大量的适合不同阶段和认知水平的学生学习的节目、案例等影像资料和节目资料, 不断增加新的媒介素养教育资源, 使课堂或课外媒介素养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可感。
参考文献
[1]Teresa Renee Taylor.The lmplementation of Media Literacy[D].Hattiesburg: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 2002.
[2]张艳秋.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透析[J].传媒教育, 2004, (3) :93-95.
[3]JFrancisDavis.MediaLiteracy:FromActivismtoExploration[EB/OL].http://www.medialit.org/reading-room/pdf/357-AspenBkgnd-Davis.
[4]胡连利, 王佳琦.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进展与缺失[J].河北大学学报, 2007, (1) .
[5]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 (上)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 当代传播, 2000, (2) :2-3.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篇11
摘 要: 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美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科学合理地将小学美术与劳技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实践性,不断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传统美术教育仅仅注重课堂内临摹绘画能力的培养,课程枯燥且乏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将美术教学与劳技结合起来,能够依托校外教育,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劳技课程 教学思考 对策
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以其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特点,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小学美术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劳技课程,能够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不断激发和强化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应该不断规范课程设置,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有效规避课程凌乱、盲目等弊端。
一、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问题思考
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虽然劳技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但如果劳技课程利用不当,往往就会影响教学进度,甚至会因安全措施不当影响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当前小学美术劳技课程开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进度与学生自主之间的矛盾
劳技课程的宗旨在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将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结合起来。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需要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如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小学生的意识来开展美术教学工作,那么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进度将无法保证。特别是当前小学美术的课时安排不足,在开展劳技课程时,很容易因小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拓展,造成小学美术教学进度的更迭和滞后。此外,由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在开展美术劳技课程时,不同的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不同,对于一些活跃性较强的学生,为了平衡其他学生,往往容易影响他们的活跃程度。
(二)劳技课程设备场所的限制与学生的安全矛盾
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教授小学生绘画技术时,教师需要带领小学生亲近大自然,更加直观地开展绘画工作。但由于劳技课程的教学资源短缺,教学设备落后,安全保障设施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有序开展。如部分教师在教授小学生绘画树木花草等自然植物时,只能将小学生带到操场上,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树木进行绘画。
(三)劳技课程中的评价标准问题
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如何评价学生的收获,如何评价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是当前劳技课程开展的首要问题。由于劳技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劳技课程不能运用结果评价的传统方式,但如果运用过程评价和学生自评,其评价效果也不高。对于过程评价,不少小学生虎头蛇尾,过程评价难以保证课程。对于学生互评,学生评价结果的倾向性也是劳技课程评价的主要问题。
二、优化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策略思考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展劳技课程,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对小学美术的兴趣和参与度,强化课堂内教学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小学美术劳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
(一)开发适合校外教育的美术课程资源
为了缓解小学美术劳技课程教学进度和学生主体性之间的矛盾,在开展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校外劳技教育。在开展校外劳技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匹配优良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应该不断优化和制作符合劳技课程特点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课程,将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等融合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家长的配合,不断拓展校外教育的领域和范围。
(二)建立以“微课程”为载体的校外劳技课程学习资源
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学校现有的资源、设备的不足,以及学生人身安全等问题,因此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教师应该有效规避这些问题,建立完善的以“微课程”为载体的校外劳技课程学习资源。依托信息技术,将小学美术课程制作成微视频,这样能够摆脱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得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强化对美术课程的学习。通过“微课程”,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美术技术、美术理论的学习,同时能够利用校外丰富的资源和设备更加针对性地进行美术学习。
(三)不断优化教师的指导策略和评价策略
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科学的指导策略,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得学生能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同时,为了保障劳技课程的顺利开展,教师应该不断优化评价策略,科学全面地评价每一名学生。
小学美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展劳技课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针对劳技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应该注重优化教学资源,编制“微课程”,完善评价标准和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清妍.整合劳技元素优化小学美术手工课堂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4(20).
民俗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篇12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在社会活动和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习俗。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 且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 境内各民族都有着各类代代传承的民俗[1]。这些民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民俗起源于民间, 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行业性、变异性、传承性、阶级性。不同地域的民俗不同, 甚至差异很大。例如:北方与南方民俗文化具有很大差异, 过年时北方吃饺子, 南方吃年糕。民俗文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如大年初二以前家中不许扫地、过年时给压岁钱等等。民俗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具有传承价值。现代教育中应积极融入民俗文化, 以促进传统文化传播。
二、美术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及基本教学情况
美术指具有可视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 属于典型视觉艺术。美术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能与美术知识, 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提升学生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在发挥审美教育功能的同时, 还能起到德育的功能, 丰富了小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对于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小学阶段, 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 美术教学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远远好于理论教学。然而, 当前很多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沿用理论教学模式, 教育内容空洞, 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个体感受, 偏离了美术教学初衷, 无法很好地发挥出美术的教学职能。想要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应改革创新教学内容, 丰富课堂形式, 构建多元化美术课堂, 融入文化元素。
三、民俗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反映了劳动人民审美情趣。民俗融入小学美术教学, 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传播, 更丰富了美术教学文化内涵, 有利于美术教育的持续发展。小学美术教学并不是为了进行专业美术指导, 而是进行美术兴趣的培养, 是一种生活美术, 所以教学内容也应贴近生活。例如, 泥人、剪纸、彩陶、皮影戏都能为美术教学提供很好的素材。教师可利用这些优秀的民俗素材, 扩展课堂内容[3]。具体教学中, 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选择前要进行调查, 了解学生会对哪些民俗感兴趣, 基于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创作指导前, 教师要对选定的民俗文化进行详细介绍,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调查, 调动学生好奇心和积极性, 使他们能产生创作热情。如《吉祥图案》的教学, 可提前布置学生课外收集各种民间吉祥图案素材, 上课时让学生对所选图案的由来和寓意进行讲述, 让学生在各种繁杂的素材中学习各种图案造型及色彩元素知识, 获得创作灵感。另如, 在《生动的小泥人》教学中, 可将泥人文化进行介绍,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想要创作什么样的作品, 和学生进行兴趣交流, 引导他们进行大胆创作。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以小组形式开展, 让小组成员间能相互启发、 相互促进, 这对于教学效率提升有着很大帮助。但必须要保障分组的科学性, 分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应将四到六名学生分为一组, 将不同性格、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入同一组。创作指导中, 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者的职能, 帮助学生解答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然后, 可组织每一小组进行作品展示, 让学生间相互评价, 选出优秀作品。 这能激发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 产生创作动力。民俗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传承、保护了传统民俗文化, 丰富了小学美术教学课堂, 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美术学习乐趣。
四、结束语
民俗是重要的传统文化, 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提升美术教学的文化内涵, 促进文化的传承。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积极利用民俗文化, 创新课堂形式, 丰富教学内容。
摘要:小学美术课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促进学生协调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是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基本美术技能的主要途径。另外, 美术教学还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而民俗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则有效提升了教学文化内涵, 促进了文化传承;且民俗的融入丰富了课堂内容, 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民俗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育,民俗文化,美术课程
参考文献
[1]李娜.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及传承状况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5, 13 (11) :119-124.
[2]王亚芳.探究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D].河南:河南大学, 2014, 02:295.
【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推荐阅读: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07-1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分析论文10-13
奉贤区课程与教调研报告中小学美术学06-06
教师招聘《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06-26
中小学语文课程07-04
国内中小学微课程07-29
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11-05
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11-20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07-27
中小学开辟新课程----科学课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