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

2024-11-05

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精选11篇)

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 篇1

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

【内容提要】目前,综合课实验遇到重重阻力,个别地方的领导对综合课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种种压力之下,许多学校不愿意选择综合课程,个别实验区甚至放弃了实验

[新闻背景]

顺应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潮流,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构建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综合与分科并行,供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地方和学校可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也可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还可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根据新课程计划,小学低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小学高年级设置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这样的课程结构,加强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了学科界限,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与方法的联系。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新课程的一个鲜明特色。

秋季,艺术、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首次进入实验区实验,全国大约有20个地区进行综合课程实验。

前不久,一位中学生给出版社的编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们好,我是一名初中生,正赶上你们新编的教材《科学》和《历史与社会》,学了一年了,觉得非常好,它们不是传统的教材,而是让我们思维更宽,让我们把知识技能在实际中应用。但这次期末考试完,老师却说把《科学》和《历史与社会》这两科砍了,重新学以前的教材,我觉得很遗憾。我班同学也不希望再改回去。编辑们,你们编的书不错呀,为什么中途又变回去了呢?我只想提个小小的建议,希望你们能把教材改革进行到底。”

中学生的来信反映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综合课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据一位出版社的编辑介绍,今年暑期开学,某省原计划订5万册初中科学课教材,结果只订了1.9万册,还有的省原计划订1.3万册,结果全部退掉。

据记者调查,综合课在实验区受到教师和学生的空前欢迎,教师听了教材介绍后,希望教综合课,但是领导有顾虑,家长也担忧,怕影响中考、高考成绩。内蒙乌海市海勃湾区对教了一年的科学课做教师调查,希望继续教综合课的教师占97%。湖南开福区的一项调查显示,100%的小学生喜欢综合课,96%的初中生喜欢综合课。家长反映,学生对综合课的兴趣特别浓厚,教师也越来越适应综合课的教学。

应当看到,开设综合课难度大,问题多,而且担风险。目前,在实验区,综合课实验遇到的阻力比较大,关键是宣传不够,许多人对综合课程不理解,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领导对综合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学生升入高中后能否适应缺乏信心。在种种顾虑面前,一些地方将实验了一年的综合课又改为分科课,使得综合课的实验范围缩小,实验人数锐减。这向我们提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如何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综合课程的价值,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好综合课程的实验,实事求是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设置综合课,一项重要的历史选择

据专家分析,我国现行中小学课程门类过多,内容交叉重复,课程设置缺乏宏观统筹及整体优化,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另外,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精细的分科教学,容易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过细的分科教学,也给师资配备带来困难,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缺少教师,一位教师同时兼几门课,一星期要写十几个教案,有些课因为缺教师而被砍掉,致使课程计划难以落实。近几年,重新整合学科知识,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学科内部的分化更加精细,另一方面,也使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综合。专家预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说,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课程要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并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就必须纳入一些重要的综合性知识,而只对原有分科课程做一些细节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应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是学校教育亟待加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分科课程中难以综合体现。因此,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是现代社会科技综合性加强的必然体现。可以说,建立综合课程,适应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分科课程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综合课程也有分科课程无法替代的优势,它可以提高人的整体认识、理解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也可以解决课时的有限性与内容的广泛性的矛盾。因此,专家普遍认为,两者不可能相互取代。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是两种功能互补的课程形态,两种课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分科课程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相对独立性,而综合课程强调知识的丰富性和联系性。综合课程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分科课程的抛弃,相反,它是建立在传统分科课程的基础上的。正如一专家所言:“没有学科的分化,没有分析性的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综合化的大厦便无从谈起。”

应当看到,课程的综合不是内容的删减,也不是搞一个拼盘。课程综合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重新审视传统的学科分类体系,软化学科界限,改变单纯以学科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综合课既要继承分科课程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经验,还要在教育理念、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突破。眼下,综合课程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组织教材。它以某一门学科为主体,综合其他学科知识编制课程。二是以主题或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材。一般是围绕一个现实社会问题,综合有关学科相关的知识,构成教材内容体系。第三种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测量、实践等活动,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总之,综合课程是一门全新意义上的课程。

据专家分析,综合课程的出现,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产生深远影响。首先,综合课使学科知识学习走向综合化,这意味着在学习现有分科知识时,不能把他们看成孤立的体系,要设法在各科知识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对所学知识要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其次,综合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既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兴趣、动机、意志的培养。所以,学生学习时要文理并重,既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也注重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形成。再次,综合课程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现状分析]

应当承认,教师在实际中确实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目前,实验区普遍存在综合课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大多数任课教师需要承担3个甚至4个教学班的教学,其中相当多的教师同时还要担任班主任。由于综合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安排的实验和各种探究活动也比较多,教师的`备课负担相当沉重,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用于集体备课和个人课前准备。包括研读教材、补习有关知识、准备实验,而每周15节左右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充分备课,这势必影响实验质量。另外,课程资源缺乏,教材提供的资料有限,需要教师补充、挖掘,由于时间及条件的限制,教师往往没有时间也无处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教师的业务素养亟待提高。大多数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综合课程的需要,对教材缺乏整体性的把握。比如,科学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在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以及天文学方面都具备一定素养,艺术教师不仅要学习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知识,对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学、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知识也应该有所了解,而目前的任课教师很难适应这种要求,每一位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和实验技能方面都需要扩展、补充和提高。

经费投入少,实验设备严重不足,这也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实验室不足,综合课程强调探究,大量的内容是动手做实验,实验比分科教学多了近3至4倍。比如,初中科学课几乎每隔一天要做一个实验,而且有相当比例的实验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做的,原来的实验室远远不够用。而且,教学班过大,分组实验无法完成,只好把“做实验”改为“看实验”。因此,增设实验室,或者在教室中配备足够的实验设备,已成为当务之急。还有,科学课有些内容涉及到生物、物理、化学的实验,学生不可能同时到三个实验室做实验,如何改造和利用原先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能否设计一个适用于综合课的科学实验室,或者开发简易的实验箱,不是把科学课程搬到实验室去上,而是把实验室搬到教室里,每班配备几个工具箱,学生的分组实验就能完成。原来的音乐、美术专用教室不能完全适用艺术课教学的要求,能否建设一个艺术课专用教室。另外,科学课程中的一些实验,由于条件限制,难以实际进行,需要借助教学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理、化、生、地、天各领域,都有一些教学内容需要直观演示。但是,目前一些实验学校计算机档次偏低,数量不足,多媒体教学课件难以应用。

对策与建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综合课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面临一些问题,是十分正常的。在中小学阶段设置综合课程,是经过了数百名专家广泛深入的讨论,在对国际、国内课程调查、研究、比较后做出的重要决策,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方向。要提高对综合课程重要价值的认识,提高对实验综合课程重要意义的认识,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改革的实验要有科学和严谨的态度,不应当用行政的手段干预实验,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朱慕菊强调,综合课程实验遇到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教育观念的问题,有管理方面的问题,有评价改革的问题,有教师提高的问题。要保证综合课程的实验稳步推进,教育行政部门要对综合课实验的地区和学校给予更多的关心,要有适当的行政措施和政策保障,无论是资金投入、师资的配备、教师培训、教学管理的改革、中考和招生,还是教学设施的配置、教学评价等都应当给予关注和支持。特别对综合课的教师要给予支持和鼓励,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量、岗位编制多方面为新课程实验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要加强专业力量的支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目前的培训只是一些应急的办法,从长远看,要有适应综合课程需要的培养师资的长远计划与实际措施,是否可要求有条件的高师院校设置四年制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等综合课程本科专业,或设置第二专业或专升本综合课程专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年轻教师,以充实壮大从事综合课程的教师队伍。

中考招生改革要与课程改革衔接,建立合理有效的综合课评价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不能用分科课程的标准衡量综合课程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校拿分科课程的试卷考综合课程的学生,这样做的结果,会对教学产生误导。课程评价还应当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综合课程的开设,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实验技能、教学行为等方面都使任课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教师工作评价方案,从而有效地引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

为帮助教师尽快适应综合课程,要加强专业支持力度,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广泛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远程教学和网上教学;另一方面,对综合课教师进行系统培训。综合课教师要学习自己过去不熟悉的领域,由于综合课程内容新、跨度大、涵盖面广,教师收集资料困难,教材编写人员要加强与实验区教师的沟通,建议多编写一些内容丰富的教师用书,尽可能多地提供参考资料,开发多媒体课件、挂图、教具等。

各实验学校建立一个业务素养较高、专业结构合理的教研小组至关重要,艺术课程标准组专家杨立梅教授认为,对艺术教师可以采用“交叉培训”的方法,以弥补艺术教师知识结构和专业上的不足。音乐、美术教师要采用“协作式”备课,各有所侧重,互相学习,使教师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掌握和调动多领域艺术手段和教学策略。

 

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 篇2

按照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大专教学大纲要求, 外科手术学和内外科临床课程同步开设。为减少动物资源浪费, 笔者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07、2008级专科层次分别选取4个班共800名学生, 随机分为实验组 (400名) 和对照组 (400名) 。在不改变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组增加综合实验内容, 对照组按原有教学计划教学。

1 实验教学过程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外科手术学动物教学计划为阑尾切除术、肠切除吻合术、胃穿孔修补术, 每次实验课为3学时, 课程结束后实验动物均被掩埋。为减少动物资源的浪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组教学顺序调整为胃穿孔修补术、阑尾切除术、肠切除吻合术, 并在教学内容完成后增加相应实验内容。胃穿孔修补术结束后, 继续增加麻醉药物乌拉坦的剂量, 造成实验兔子麻醉过度, 并详细记录兔子在麻醉加深过程中的反应, 待兔子呼吸浅而快、瞳孔缩小、角膜反射完全消失、心跳速度加快时对兔子实施心肺复苏术, 并使用呼吸兴奋剂和强心剂抢救;阑尾切除术结束后, 每班8组学生配制不同浓度氯化钾溶液, 观察兔子在不同浓度下的死亡速度;肠切除吻合术结束后, 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验证性或创新性小实验。外科手术学教学任务完成后, 采用同一试题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 试题注重综合应用能力。

2 教学效果

2 组成绩比较见表1。

注:χ2=7.928, P<0.05

2 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外科手术学教学中, 对照组采用单一内容进行教学, 实验动物利用率不高。实验组在完成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验项目, 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1) 增加实验内容, 增强了教学效果。通过增加实验内容, 让学生有了应对异常情况的心理准备, 使其掌握了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常规处理办法, 锻炼了综合应用临床知识的能力。

(2) 改进教学内容, 提高了实验动物利用率, 节省了教学资源, 降低了教学成本。

4 结论

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教学内容, 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能力, 而且充分利用了动物资源, 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 篇3

一、明确定位,让“小”课程发挥大作用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校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人数逐年增多,目前已经超过学生总数的70%,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给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推动了我校的转型提升。我们认为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独特的作用远远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门课程,它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更多地注重了学生交流、合作、探究等学习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崭新的、操作难度很大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故要保证这门课程的正常有效实施,就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指导机构,因此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校领导、教导处、教研组层层落实的管理体系。清晰的管理网络、过硬的师资队伍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裁剪生活,张扬学生个性之美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经验性课程。它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校生活,还包括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开发以学校资源为基础,着眼学生生活、立足学生兴趣。據调查统计,我校八百多名学生来自全国各地20多个省份。这些学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基础等各不相同,这既是我校集体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也为我校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我校以“融和教育”为特色,“裁剪”和挖掘多元文化带来的丰富课程资源,形成“家”系列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我的出生之家——老家”,“我的成长之家——学校”,“我的发展之家——吴江”是我校已开发的“我爱我家”系列校本教材。试图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热爱学校、热爱“新家”的情怀及致力于发展新吴江的志向。课程的实施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通进行,按学期落实到课程教学计划中,这些来自学生生活的课题,学生容易接受、乐意参与。特别有意思的是“我的出生之家——老家”教材的学习,让学生走进了全国各地的角角落落。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今天因随父母一起来到了吴江成为了同学,长大后他们将奔赴各地建设家乡,浓厚的同学情谊将让他们紧紧相连。

民间游戏、民间舞蹈、南腔北调是我校开发的“家”系列活动课程。它以真善美的思想感情为内容,以专业训练为手段,通过欣赏、体会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往、感受传统文化。跳房子、挑花线、编花篮、滚铁环……这些曾经伴随几代人快乐童年的民间游戏在我们校园重现,富有童趣的民间游戏对孩子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丰富的游戏给同学们的课间带来了无限生机。打莲厢、扁鼓、腰鼓、秧歌、盆竹舞等民间舞蹈成为了我校师生眼中亮丽的风景。不同的民间舞蹈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老师授课时除了教授舞蹈的专业知识外,还会介绍舞蹈的来源、当地的丰俗习惯等知识,让来自不同省份的学员从舞蹈的角度去了解一方风俗。锡剧、京剧、粤剧等南腔北调时常会吸引同学驻足欣赏。按照学生不同地域和兴趣爱好组建团队,指导老师圆润的唱腔、精湛的舞台表演时常让学生们赞叹不已,纷纷稚嫩地效访,让校园充满文化韵味。

多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了学生与人交往。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持续、逐步完善的过程。我们将针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建议及时进行调整、修订,并补充完善。

三、课题引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只有学会从事研究,才会使我们的工作日新月异地变化着,才会让我们的工作充满挑战,洋溢乐趣,尽显智慧。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肩负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重担,因此更需要走学科专业化之路。自2011年10月起我校就确立了“小学综合实践课与学生自我教育整合的行动研究”课题,教研组成员即为课题组人员,定期活动,定期研讨、及时总结。围绕课题认真做到了四个坚持: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课题组成员每周搜集资料,强化知识积累教学理论指导;坚持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在课堂教学中找规律;坚持每学期写好一篇相关论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创特色;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自我。学校积极创造机会让年轻教师学习锻炼,上学期推荐我校周老师在视导片上研讨课,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与成长的机会,得到了听课老师的普遍好评。

四、乘势而上,将综合实践课程引向深入

近几年来在区教研室领导的悉心指导、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综合实践课程老师的努力下,我校综合实践课程得到了有效实施,注重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取得了一些成绩。活动课程在我校开展得也有声有色,频频被吴江日报、吴江电视台宣传报道。民间舞蹈社团还分别在吴江区教师节庆祝大会、滨湖新城企业家团拜会、吴江区第十届区域文化联动暨第四届京杭大运河文化艺术节、吴江区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活动中亮相。

回顾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校的实践,我校的融和教育特色文化已初步呈现。但根据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目的意义,对照兄弟学校成功的做法经验,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今后将在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深广度等方面不断创新、勇于探索、总结提炼,加强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交流,使我校特色文化得到交融传承并彰显号召力,真正让“小”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学课程开设情况自查报告 篇4

10号文件后,立即组织学校领导组成员认真学习文件内容,深刻领会其精神要求,把规范我校课程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通过校会向广大教师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广大教师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深化理解了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体中小学教育者必须遵循的“法律准则”和重要责任。我们必须与上级保持一致,坚定不移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努力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

三、按照标准,自查自纠

我省课程标准中,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课时数不得超过26节,三至六年级每周课时数不得超过30节。我校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课程开设的有关要求,全面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建设,加大对学校课程开设工作的管理力度。确保了学校开齐、开全、开足各类课程。具体情况为:

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音乐、体育、美术、地方课程(写字)和校本课程(交通

安全教育手册);三——六年级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地方课程(写字、国学)和校本课程(校园礼仪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手册)。六年级在星期五下午上一节班会课。

四、加大投入,改善条件

为充实和改善办学条件,我校投资10多万元新购置60多台高标准电脑,每个教研室、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方便了教师网上学习与交流,三至六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课也能正常进行了。前段时间,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中,上级为我校配备了不少音、体、美器材,每个教室都安装了高级磁性书写白板,大大方便了教学活动,为我校更好地实施课程标准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存在问题

通过对国家课程开设情况的自查,我们充分认识到开全课程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大胆创新精神和基本技能有重大作用。可是,从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持续发展:

1.师资力量薄弱。班容量过大,1920名学生只有54位正式专人教师。这么大一所学校,只有一位专任美术教师,一位专任音乐教师和两位专任体育教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些科目只有语数教师兼代,这样的现状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很大压力。

小学校本课程开设与实施方案 篇5

一、目的和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另外,老师参加课程开发,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活力,而且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良机,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校本课程开设的结构与门类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校学生情况及师资情况,我们将逐步开设以下课程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养成教育”、“古诗”、“趣味数学”、“演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比例要求,我校校本课程的开设,安排如下:一年级“古诗精选”每周1节;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建立领导机构

由校长、教师、相关专家、家长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委员会,校长任委员会主任,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2、进行前期论证

我们以上所开发的校本课程都经过了前期论证。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包课程开发委员会,经委员会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3、加强师资培训

对教师的培训立足于校本培训,内容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4、确定题目,搜集资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定首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首要位置。为了使开发的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在学生中展开了广泛的调查,通过调查、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课程的确立我们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基准。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相应的资料、信息做支撑。课题确立后,要对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使开设的课程植根于社区和学生现有的课程资源中。这是校本课程开发可能性的保障。

开发的课程主题确定后,我们大量搜集资料。资料搜集渠道要广泛,既要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收集文本资料,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应用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资料的科学性要经得起推敲;二是信息具有前沿性,要把与课程相关的最新信息、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课程介绍给学生。5、教师开题,学生选课

校本课程的开设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开发者开设的课程能否正式走进课堂,首先要进行开题,让广大学生来选。学校于学期初举行校本课程的开题仪式,由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负责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由于学生参与了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学习,认真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6、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和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与学生一起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四、保障措施

1、物质配备:上课所需的各种研究资料、一切器材、外出开会、参观所需的交通工具等按时足量配备和安排。

2、制度与政策配套:建立制约与激励机制,推动校本课程工作的全面开展。完善评估评价制度:学校将校本课程工作的开展情况列入对教师的业绩考核,评选课程改革实验先进个人。

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 篇6

摘 要 体育舞蹈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并且其对培养学生文明、礼貌、自信和社交能力等都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运用相关研究方法,对体育舞蹈课程在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旨在为丰富中小学体育课程种类,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舞蹈 中小学生 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体育舞蹈自传入我国以来,其以自身的优势迅猛发展,目前在我国高校也得到普遍的推广,深受大学生喜爱。但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体育舞蹈在高校发展趋势良好,但在中小学却很少有体育舞蹈教学这门课程。本人经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大都以校外培训基地以及舞蹈俱乐部的形式,很少有通过在校教师进行专门系统的学习。本文以终身体育的思想作为研究的导向,在通过对体育舞蹈特点以及功效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其在中小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与分析,目的在于丰富中小体育教学的内容,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修正其心理缺陷,改善其不良体态,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1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功效

1.1体育舞蹈特点

1.1.1表演观赏性

体育舞蹈融音乐、舞蹈、服装、风度、体态美于一体,既有观赏的价值又有参与的可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艺术”。

1.1.2体育性

体育性一方面体现在竞技性,即比成绩,拿冠军,为国争光;另一方面表现在锻炼价值上,从60年代至今,许多科研人员对体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作用做过研究,通过对人体能量代谢、能量消耗和心率变化的测定,显示出:华尔兹和探戈的能量代谢为7.57,高于网球7.30,与羽毛球8.0相近;体育舞蹈的最高心率为:女子197次/分,男子210次/分。可?,体育舞蹈引起人的生理变化是明显的,它是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一种极好形式。

1.2体育舞蹈的功效

1.2.1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

因为在体育舞蹈的训练中,经常要求学生抬头、挺胸、收腹、沉肩和臀部加紧,使整个身体呈一个舒展、挺拔、优雅大方的姿态;在训练中会消耗大量热量,减少脂肪的堆积,为体形的美起了一定的作用。

1.2.2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经常练习体育舞蹈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包括柔韧、力量、灵敏等都有一定的提高。

1.2.3陶冶情操

体育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学生学习体育舞蹈可以享受它的美,在其训练过程中不断满足学生对美的追求,陶冶了学生情操。

2体育舞蹈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2.1体育舞蹈符合中小学生生理需求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的保障。体育舞蹈的学习能够对身体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如,伦巴舞需要锻炼脚的力量、华尔兹需要锻炼腰腹的力量以及手臂和肩膀的力量、牛仔可以锻炼到髋部的力量等。体育舞蹈的学习还需要加强学生的柔韧性和平衡性,在体育舞蹈中较强的柔韧性可以将舞蹈动作更好的延伸,使舞蹈更具有美感;较强的平衡性可以使舞蹈动作更加稳定协调。体育舞蹈的学习对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的改善也具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体育舞蹈中含有形体训练的内容,体育舞蹈中的每支舞都需要学生做到抬头挺胸、身体正直挺拔,对学生的含胸驼背、高低肩以及轻微的脊柱侧弯都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因此,体育舞蹈的学习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身体形态的改善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2体育舞蹈符合中小学生心理的需要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发现:在中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也是最好的时期。学生只有在接触不同体育运动的学习,才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接着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并学习,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体育舞蹈中有十支舞种,每支舞都有不同的特点,每支舞对学生的心理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华尔兹的高贵对学生会有、伦巴的柔美、恰恰的欢快等,而根据统计,体育舞蹈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最主要的是自信心、交流沟通、气质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3中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符合国家政策

2014年l月10日,教育部以教体艺〔2014〕l号印发《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意见,教育部将对中小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设艺术课程,应确保艺术课程课时总量不低于国家方案规定占总课时9%的下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按总课时的11%开设艺术课程。因此学校也应大胆尝试创新,开设出更多更具特色和创新性的课程。

4中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有利于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逐步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重视孩子的各方面培养,就体育舞蹈而言,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去校外的培训机构,这无疑对部分家庭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如果在学校内就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相信可以减少对一部分家庭的经济压力,孩子在教育上也没有落后于其他人。

5结语

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 篇7

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自动测量仪等数控机械、电子设备、机电结合、电液伺服、信息控制类的产品都可以说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或设备,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使机器人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是人类发展和工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最早提出机电一体化概念的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经济研究所给机电一体化产品所下的定义是:在机械装置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的基础上引进电子技术, 并将机械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的系统。因此, 各种装配有机械、电器、电子部件的产品, 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机器人等工业装备, 以及自动洗衣机、空调机、超声波缝纫机等家用电器, 自动售货机、录音机以及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都可以认为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方面。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模块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化和绿色化的特点, 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发展迅猛。如在发达国家中, 机床的数控化率已达25%以上, 世界机器人的拥有量在未来10年将以25%~30%的速度增长, 将进入生产自动化、航天、深海以及军事、农业、办公、医院、家庭、社区、教学等诸多领域。像全自动智能洗衣机一样, 生活领域中的许许多多机电一体化产品已经被人们所喜爱, 还正在大量地被开发出来。电子信息产业、数控机床的电气制造等都需要进行机电一体化改造, 把机械系统与电子控制技术相结合, 把机械运动与电子设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因此, 机电产品设计需求越来越广泛, 已经成为现代科技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2 高职院校设置机电综合设计课程的必要性

机电产品综合设计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综合技术类实训课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 通过将机械、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微机接口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应用到实际中, 可帮助学生总结、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1 课程综合化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之一

为了保证高职教育教学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现, 帮助学生汇总和巩固所学知识, 学会知识与能力的应用, 必须增加综合课程的设置, 这不仅仅是专业、学科间不断交叉与融合以及界限逐渐淡化的需要, 也是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组合和创新, 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在高职教育的知识结构调整中, 首先强调课程基础知识的应用, 其次强调知识的整体效应。因此, 课程体系改革不是简单地删除某些课程、再加上某些课程, 更重要的要注意到知识之间的连贯和综合应用、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更需要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机电知识综合应用的课程。具体而言, 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2 机电产品综合设计可培养职业综合能力

由于高职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要从事相关产品设计、设备改造、生产制造、维护保养等工作, 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熟悉相关理论、工艺和技术方法, 因此, 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 只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 使毕业生受到企业欢迎。

能力培养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之一是实习和实训, 使学生从中掌握生产操作技能;实践环节之二是设计和创新, 以提高学生处理技术问题的能力。机电产品综合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教学课程, 它涉及机、电、控制和计算机的内容, 将机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应用, 整个实训过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工作环境, 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

3 机电产品综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产品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 这些产品除了要用到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单片机、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等智能元件外, 关键的是还需要有机械传动装置。因此,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是机械部分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内容可能千差万别, 其方法和步骤也不完全相同。但是, 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总体方案确定、关键部件设计、软件设计;同时, 在设计过程中要贯穿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和现代设计手段的应用。

3.1 总体方案确定

3.1.1 功能与技术参数分析

设计的最初环节必须明确所设计机器的用途、主要性能参数, 了解和分析设计任务所提出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工作环境条件, 特别是需要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设备, 以及特别的要求 (动作、温度、噪音) 、生产批量、承制单位、预期成本、要求设计完成的时间等。比如, 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要求利用数控系统代替人工或机械凸轮、靠模来控制车床的运动, 提高车床的加工精度和自动化水平, 满足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任务给出了纵向走刀、横向走刀的定位精度、走刀速度、主轴变速等技术参数, 数控化改造后的车床要求可以加工出各种形状复杂的回转零件, 并能实现多工序自动切削,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3.1.2 原理构思和技术路线确定

针对设计任务和技术指标要求提出一些原理性的构思, 有了原理性构思, 还要提出实现该功能原理的技术途径, 没有合理可行的技术途径来保障, 好的原理性构思就成为空想。例如, 普通车床车削螺纹时为了防止乱扣, 进给与主轴旋转之间用挂轮来实现严格的机械传动关系, 改变螺纹的螺距就需更换挂轮。数控化改造后省掉了挂轮, 要找出合理的、先进的方法来解决进给与主轴旋转相配合的问题, 做到主轴转一圈, 车刀精确移动一个螺距;螺纹加工不能一次切削完成时, 每次进刀的位置必须相同;切制多头螺纹时, 能正确分度, 这就需要机械、软件和控制技术相结合才能解决。

由所需完成的工作选择传动方式, 预选原动机的类型和性能参数。例如:车床刀架的移动可采用普通丝杆螺母、滚珠丝杆螺母、齿轮齿条等传动方式, 其原动机可考虑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控制系统可采用:开环、闭环或半闭环控制。

3.1.3 拟定总体方案

功能原理构思和技术路线确定后, 对运动、布局、传动、结构、控制以及软件等方面作出总体方案设计。方案可以同时设计几个, 经过技术和经济评价后, 选择其中一种较合理的作为最优方案加以采用。比如, 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方案应该在满足改造设计任务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对原普通车床作较少的改动, 这样可以降低改造成本。

确定执行元件 (部分) 的运动及动力条件, 预选电动机的类型和性能参数, 如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方案可采用步进电机、普通电机、伺服电机等, 在选择和设计机器的机构组合后画出运动简图, 如图1所示。通过切削力、效率 (普通丝杆0.3, 滚珠丝杠0.92) 计算即可选择电机。

3.2 关键部件设计

机电产品改造设计或新产品设计都需要抓住关键部件的设计。比如, 要做好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 需要完成纵向进给系统、横向进给系统改造、主轴调速系统改造、数控系统的选型和配置设计等, 不能把某个关键部件设计简单地看做某个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比如, 纵向进给系统改造将遇到驱动装置选择、提高传动精度和效率、原有的进给箱的处理、滚珠丝杠螺母副支承等问题, 需要综合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不是孤立地设计一对齿轮, 一个丝杠副。

设计过程环环相扣。例如, 通过确定齿轮、轴、轴承等主要零部件的尺寸, 可将机构简图变成装配图, 再根据装配图绘制各非标准零件的工作图, 确定材料、尺寸、精度、结构要素, 并给出合理的技术要求、热处理方法、加工方法等。

3.3 软件设计

机电产品综合设计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媒介的, 除了硬件系统的选择和配置外, 还有一个软件配套和应用程序开发问题。比如, 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后, 实现数控车削需要进行手工编程或自动编程, 在熟悉编程的一般方法与步骤、程序的格式、常用功能指令代码的基础上, 针对车削零件进行加工工艺设计和数控车削加工编程, 程序的输入、编辑与修改。此外, 还有信息存储、数据交换等。

3.4 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在机电产品综合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完成设计任务规定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外, 还要作出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有生产率、质量和成本。比如, 普通车床经过数控化改造后对于多品种、少批量零件加工的生产率会大大提高, 改变加工零件对象只需调用对应的数控加工程序, 省时省工;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代替普通丝杠后, 摩擦小, 传动效率高;采用精密传动技术后, 传动精度高, 反向时无空程间隙。成本是指投入和产出效益的综合成本, 如核算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的费用支出时要注意在生产率与质量效益的提高后,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价值的效益, 同时还要注意费用的投入在近几年内可望得到的回报。

3.5 现代化设计手段的应用

随着设计软件和设计手段的发展, 为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 机电产品综合设计要采用CAD/CAM手段, 使设计者节省大量的计算时间和制图工作量。此外, 要积极采用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仿真设计和专家系统等现代化的设计方法, 使计算更科学、更合理。设计和制造要走一体化道路, 即CAD和CAM一体化, 大量的设计数据资料、图面信息都存入数据库中, 使CAD和CAM的数据通信能方便进行。

4 结束语

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 加强专业综合能力的训练, 结合学生在机电一体化实际产品设计与开发实践锻炼, 学生能够将机电产品设计中牵涉到的各个相关课程知识有效结合起来, 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的提升。

摘要:中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 需要高职毕业生具有专业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综合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和总结归纳先修课程的有关知识, 结合新技术运用和新产品开发, 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为学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因此,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机电产品综合设计类课程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设计,课程

参考文献

[1]蒋金伟.机电控制系统与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J].考试周刊, 2013, (103) :129-130.

[2]韩向可, 李菲.《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9) :262.

中小学应开设书法课程 篇8

书法是从实用中发展起来的。我国书法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传统。据说,在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教师会悄悄地站在后面,冷不丁地抽学生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卯足了劲写字。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出来,轻则被训斥一顿,重则戒尺伺候。

现在的学生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模式了。但是,书法衰落则使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变为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学生们避免了戒尺之苦。却丢了文化之魂。翻开初中、高中生的作业本,教师们目睹到了什么?一半学生的书写是笔画不规范,结构凌乱。错别字层出不穷,要么乱草一堆,要么斜风一片。要么大小不等。这样的书写让教师苦不堪言。

教师不妨冷静下来追根溯源。

从低年级开始,学生们年龄小,自制力差,班级人数多,为了便于管理,一部份教师想出了一个绝招,那就是多布置书写作业。抄课文五遍,甚至十遍。一节课下来,学生的书写只求数量,而不求质量,疲于应付。本来学生的拿笔姿势就不对,笔画不规范,教师又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造成汉字写不好的弊病。而到初中、高中.学校更是忽略了书法的教育,这很大程度上跟功利教育有关。如今。家长、学生、教师和学校关心的是学习成绩、升学率,重视的是分数和排名。既然中考、高考都不考书法,那学它干什么?再看看中学课程表的安排。英语、语文的课时,令人疑惑,英语每周5节课,语文也是4至5节,但找不到书法课在何处。这样开课的合理性在哪里?是不是要培养我们每个^都成为翻译家呢?大部分人学了英文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又会用上几次呢?花那么多时间值不值?如果是英语学好了也罢,可偏偏是许多学生英语没学好,语文水平也不见长。

与中国当前的教育相比,日本、韩国等邻国更重视书法教育。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识和技法技能。但是,中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却没有接受这方面的系统教育,使书法黯然失色。

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退化。汉字虽然难写,但这可是自己的母语,“儿不嫌母丑”。其实。也正是这方方正正的汉字体现出了中国人的骨气与伟岸,是在告诫我们方正做人,更何况每个汉字就是一幅至情至美的画。汉字的每—个笔画,都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有谁能够想象,一个民族丢了自己的民族符号,那会是怎样的无“家”可归。据史载,法国人移民美国,却固执地坚守自己的语言习惯,以至于美语中也会有法语词汇。怪不得都德在《最后一课》里借韩麦尔先生的口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而我们的汉语比法语要悠久得多,如今却受到各式各样的冲击,中小学生对汉字的书写更是令家长、教师担忧。因此,教师对汉字的书写教育应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中小学设书法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面对现状,不管将来做什么工作或学习哪一门学科,都应该把汉字写好。

第一,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作为教育者。有责任让她传承下去。

第二,中小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能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和灵活。

第三,书法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而在高中阶段。字写得好。卷面整洁大方,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好,分数自然有所提高。

第四,学习书法需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对于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中小学生来说,通过书法学习可以逐步养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良好习惯,同时有益于意志的锻炼,进而促进文化课的学习。

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 篇9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自2002年秋季起农村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这对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年过去了,农村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还存在那些问题与困难?于是我针对这个课题进行探究,通过对沅陵县几所农村小学英语课程开设情况的全面调查,搜集、整理资料得到到了以下报告。

一、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调查时间:2013年9月19日至2013年9月21日

调查地点:宗林小学、沅陵镇九校、明溪口镇九校等

调查方法:问卷法、现场调查法、谈话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的问卷与学生和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中了解到大约70%的学生对学习英的兴趣不高,农村这几所学校的英语教学设备、学习资源严重不足,课堂内老师的教学陈旧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课堂内总是满堂贯而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外更别说让孩子们主动用英语交流和互动,而家庭作业几乎没有几乎没有的监督和辅导,因此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动力。大多数学生处理英语学习上的困难都只会请教老师而不会自主学习通过查资料、字典、磁带等方式解决,对于能运用网络进行学习更加陌生,农村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并不乐观,还需要得到更多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

(一)教学设施简陋、学习资源不足

我所调查的几所学校教学条件都比较落后,几乎没有多媒体教室,就连最基本的录音机、教学图片都不足,学生也没有英语课外阅读的资料,仅仅就只有一本练习册和单元测试卷,大多数老师都觉得教材不怎么配套,难度和梯度大,再加上没有配套的听力资料和磁带,给老师的授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影响课堂内的氛围,无法激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从心里逐渐抵触英语,将这门课程拒之门外。

(二)师资不足

缺乏英语老师这是农村学校普遍的现象,甚至有的学校只有一个老师,一 般都是由其他科目老师兼任,英语专业老师很少,他们所学的专业大多数只针对初中和高中的教,对小学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还比较陌生,也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而这些年英语教材的不断革新,因此老师对应与教材还处于摸索阶段,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都很落后,导致英语课堂单调缺乏生气,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缺乏学习英语的氛围

据问卷分析90%的农村学校很少举行关于英语方面的活动,英语课程安排 一周只有两节,再加上学校也不是很重视,导致还有很多学校连最基本的录音机设备也没有,课堂教学单凭老师来完成听力练习是很难的,加上课堂上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了听和说这两个重要的环节,老师教学老旧和缺乏创新而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让英语课程仅仅流于形式,由于学生课后没有条件通过其他方式学习英语,缺乏学习英语的氛围,加上学生本身就缺乏自主性,学生学了又忘,知识没有得到巩固,逐渐成为孩子们学习英语的阻碍

(四)课堂教学模式老旧

目前我县农村小学大多数老师仍然运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重讲轻练,忽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照搬参考书缺乏创新意识,而且也没有城里的教学条件,有很多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无法开展,再加上没有教学工具,教学模式单一,而农村的小学生大多数比较害羞而不敢开口说英语,就算老师提问也很少有学生主动愿意回答问题,师生互动也很少,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既浪费时间,学生又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知识,英语教学缺乏生气,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五)家庭教育与环境的负面影响

家长是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方面对学生学习英语也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家长对学习英语的重视有着间接推动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农村来说,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家中只有爷爷奶奶,有些父母常年在外谋求生计,再加上文化水平也不高,对英语更是一知半解,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起不到多大的辅导作用,不像城里的孩子有条件去专业的培训班。由于忙于生计,重视英语学习的家长也只能仅限于帮孩子买一些影碟、磁带,而无法给孩子提供鲜活的语言环境,满足孩子学习英语的需求。

三、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英语教育相关政策的倾斜

相关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农村的英语教学,多给学校提供一些教学设施,如多 媒体教室、录音机等其他教育设施。针对教材难、梯度大的问题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和编排,并分发配套的磁带、练习册和一些课外图书,丰富孩子们的课外英语阅读,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支持和鼓励有能力的社会人士多资助贫困的农村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孩子们学习英语。教育部门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多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从事教学,给从事农村教育的工作者增加一些补贴,多提供一些机会让农村的老师进修和学习英语专业知识,解决农村师资不足的问题。

(二)学校加强对英语课程的教学管理

学校应更加重视英语这门课程,我建议可以把学生的英语成绩作为老师考核的评估内容,对老师和学生设立合理的奖励和惩处的制度,激发师生的对英语教育和学习的热请,从而提高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多开展一些丰富孩子课外生活的英语活动,通过有趣的活动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鼓励和表杨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提高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组织英语教师参加专业的培训等多种途径让老师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提高老师的英语的专业水平,因为农村英语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学校之间可以多组织一些英语教学的教研活动,让英语教师提出实际教学中的疑问和难点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和讨论得以解决,摸索和开创出适合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从而推动农村英语课程开设的进程。

(三)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是学生的指挥棒,对学生学习英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知识、课堂的掌控能力都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影响,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素质和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唱、玩、演等语言教学能力。英语教师要通过自修、进修等多种渠道加强学习,打好语言基本功,丰富语言能力,提高语言素养更好的教授学生。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注重的首要的两个问题,一是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英语是一种重要的交流语言,只要多说、多学、多看、多听,多花时间就能学好英语,要对学习英语充满自信,那么它就是件快乐的事。其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活” 起来,教师课前可以自制一些有趣的教学卡片、图片等教学工具丰富自己的课堂,多看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借鉴他们的教学方法,力求自己的课堂也出新、出奇、出彩,让孩子们快乐的融入到英语教学中。

(四)家校联合促进英语学习

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也少不了家庭的教育。学校应当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跟家长的交流,使他们明白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要求他们监督子女的英语学习,及时督促孩子的英语学习,检查他们作业的完成情况,鼓励孩子多看一些少儿英语节目,多买些英语书籍、磁带、碟片,尽可能的在家中创造学英语的条件和氛围。英语学习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学校要与家长多交流,得到他们的配合。让学生在家长的支持、鼓励下,认真完成英语家庭作业,搞好英语学习。

四、结语

通过我县农村英语教学的调查,我充分认识到农村的英语教学还存在诸多困难,英语在农村的推进任重而道远。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而我们的国民素质也应该与之相适应,才能促进国家的不断发展。中国正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而中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只有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才是从根本上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农村英语教育的开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应该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重视,而作为将来的教育工作者应更觉责任重大,更应努力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多阅读小学英语教学的相关知识,积极的献身到农村的英语教育中,我相信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农村英语教育普及工作一定会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不断的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国民的综合素质将不断提高,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的“中国梦”将得以实现。

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亲爱的小朋友:

你好!当你拿到一份关于农村小学学习的调查问卷,这是为改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请你认真考虑选择其中一个选项,按照题目要求在“□”内画“√”,希望你能积极支持。

问卷填写采用不记名方式;同时,对填写的内容我们将为您保密,请您真实的填写,最后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年级性别

1、你喜欢学习英语吗?

□非常喜欢□喜欢□没感觉□不喜欢

2、你认为英语学习重要吗?

□重要□一般□无所谓□不重要

3、你是否知道为什么学习英语?

□知道□不知道

4、你觉得英语书本的内容难吗?

□难□一般□不难

5、上课时英语老师是否有使用录音机、单词卡或其他教学用具? □经常□偶尔□没有

6、你下课后会与同学交流英语吗?

□经常□偶尔□没有

7、你的家长是否关心你的英语学习?

□关心□不关心

8、你的英语课是否出现过被其他科目老师占课的情况?

□经常□偶尔□没有

9、你是否有请英语家教或参加课外英语辅导班的经历?

□有□没有

10、你所在的学校或班级有举行过有关英语的活动吗?

课程开设计划 篇10

课程开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

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培植学生个性特长的一项重要举措。本学期我们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体,开发学校课程资源,发展学生的能力。

二、统筹安排,确定课程

本学期,我们将坚持务实有效的工作原则和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进行改革与调整,集中学校课程时间,开设了音乐、信息与科技、美术与书法、数学、语文与写作、体育与运动、英语会话等活动课程。这些课程项目的设置与开发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有效地实施。

三、尊重主体,实行双选

我们将在学生社团实施过程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学校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辅导教师,同时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学生社团。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观察,学会分析,从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

四、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免学生社团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坚持“五定”一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开设学生兴趣课程;

范营乡国洪学校督导评估档案

二定活动目标,针对重点项目,学校将在确实可行的情况下把它作为评优和考核的重要依据;三定活动时间,每周两课时的固定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必须严格按照计划上活动;五定辅导老师;

五、科学管理,追求质量实效。

1、准时到岗,不早退。活动课前2分钟的预备时间,教师要带领学生准备的活动器材等,及时到位。下课铃未响,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

2、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安全措施,教师须自始至终担任指导组织工作,活动巡视指导要面向全体。不坐堂批改作业或干其它有碍于指导的事,辅导教师如有特殊情况需事先请假,并通知到本组所有成员。

3、教师要做好活动班组学生活动期间的常规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点名制度,对学生的教育要加强与班主任和联系,不可随意将学生退出活动班组。专用活动室负责老师要做好活动室内物品保管、门窗关锁工作。

六、注重效果,科学评价

本学期我们将对各担任学生社团的老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除采取传统检查的方法外,我们更注重过程性评估和活动成果展示考核,同时更关注评价选择,由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好辅导老师。

七、注意积累,开发教材

范营乡国洪学校督导评估档案

各位辅导教师要在活动中系统辅导学生,积累资料,形成特色。开发一套适合学生和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范营乡国洪学校

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课程;开设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语文的拓展教学是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理解水平来进行的,行之有效的拓展教学是能够将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相互结合,可以做到浑然天成进行拓展延伸。教师应该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需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情况,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课外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突破。

一、课程分段开展拓展性阅读

由于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拓展性阅读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时间来进行分类,课前的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得以被有效激发。比如课堂内容是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就可以在上一堂课的结束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回忆自己和妈妈日常相处的过程中,孩子对于妈妈的依恋。希望学生在下一堂课之前准备好一个跟找妈妈有关的小故事,并且参照课本进行预习阅读,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和家长沟通,让妈妈来给学生讲述课本的内容,帮助小学生预习和进行阅读理解。

课堂前的拓展阅读,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正式的课堂学习埋下有效的伏笔,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课堂中的拓展性阅读往往会面临到学生们的疑难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应当将小学生作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身份转化为有效的引导者,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来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

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到社会生活中进行应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离不开对于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的有效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调动学生有效利用课内外的各种资源的积极性,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堂外的方方面面。

二、拓展阅读要遵循适度、适时的原则

拓展阅读和语文的课堂内教学是互相补充、互为相长的关系,但是不能互相替代。在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必须要本着适量和适度的原则进行拓展,有效的课外阅读应当与课堂内的教学内容有互相助长的作用。

教师应当在课内外的拓展过程中,不露痕迹的运用拓展教学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拓展应用的过程中,应该能够突破课本原有的局限性,尽可能在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有效超越上进行不断的创新。

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课堂内外的绘本和阅读材料非常丰富,因此在对于课程资源的拓展和利用过程中,应当巧妙地利用拓展的资源来进行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教师应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更加形象生动的浩瀚文明,让祖国的灿烂文化,通过一次一次的交流与碰撞深深的印入到小学生的心中。

三、多种形式的课外延伸活动

新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和感受阅读的乐趣是人的基本素质,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完成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和对阅读美感的体验仅仅依靠课堂内的有限阅读和课堂内容是不够的,而是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开放式的课外拓展阅读,以导读和开放自由度相结合的形式更好地开展语文教育。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读书汇报,介绍好书,交流心得,故事会,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等形式,不断的开发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兴趣,发展小学生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展开小组之间的阅读评比,让小学生自己来选择具体的阅读材料,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书籍范围,然后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进行讲故事比赛和心得交流,并且通过竞赛的形式来评出最佳阅读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

在对于课外拓展阅读的进行过程中,应当注意阅读内容的层次性。由于小学生在智力发育水平、家庭状况、阅读基础等方面是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指导阅读过程中既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又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去学习,每个小学生阅读的侧重点和兴趣是不同的,教师应当关注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小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对一些名言警句、好句佳句的教授和积累,应该提倡学生在进行阅读之后对阅读的情感进行总结,可以通过写日记、编童话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来进行课外拓展,从而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这种对于分层教育的活学活用是符合新教学大纲要求的。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当有效地结合分层教育的先进教学理念来进行教育行为,通过对于不同内容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进行对于个性化差异明显的学生课外区别辅导,同时要注重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作业布置。

四、总结

总之,文章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在文中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拓展课程的开展及实施。笔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努力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会更加高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杨照国.浅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J].都市家教月刊,2014.

[2]齐磊.浅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J].小作家选刊,2015.

上一篇: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总结下一篇:城市发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