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

2024-05-22

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精选8篇)

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 篇1

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一年级)

第一课 宝宝宫殿孕宝宝 珍爱生命尽孝道

教学目标:

1.知道我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孕育的,出生前生长在妈妈身体内的子宫里。2.体会妈妈养育我的不容易,要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知道我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孕育的,出生前生长在妈妈身体内的子宫里。

教学难点:体会妈妈养育我的不容易,要珍爱生命,孝敬父母。教学建议:

1、通过模型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增加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 题:第一课,宝宝宫殿孕宝宝 真爱生命尽孝道 执 教:

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 健康教育 第一册(1-6页)教学目标:

1.知道我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孕育的,出生前生长在妈妈身体内的子宫里。2.体会妈妈养育我的不容易,要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知道我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孕育的,出生前生长在妈妈身体内的子宫里。

教学难点:体会妈妈养育我的不容易,要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教、学具:挂图,模型,PPT 板 书:

宝宝宫殿孕宝宝 珍爱生命尽孝道

精子 卵子

(图)(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吗?

二、看一看:爸爸和妈妈相识、相爱、结婚,然后孕育了我。原来我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

三、说一说:我的相貌哪些地方像爸爸?相貌哪些地方像妈妈?

四、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爸爸妈妈的影子呢?

五、做一做:

1、小体验:把你的书包背在胸前,体验妈妈怀孕时的感觉。

2、讨论会:我们的成长这么不容易,想一想我们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

六、唱一唱:儿歌学唱 课堂小结:布置体验作业。

第二课 茁壮小苗正成长 健康生活是保障 教学目标:

1.是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状况。

2.让学生知道正常成长发育的相关常识。教学重点:了解身体生长状况和变化。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保持身体健康。教学建议:

1.通过视频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2.增加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 题:第二课,茁长小苗正成长 健康生活是保障 执 教: 教学内容:

北京出版社 健康教育 第一册(7-11页)

教学目标:

1.是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状况。2.让学生知道正常成长发育的相关常识。教学重点: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和变化 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具:挂图,视频短片,PPT

板 书:茁壮小苗正成长 健康生活是保障

身高: 体重:

身体各部位发生的变化:(头

颈 胸围 臂长 腿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了么?

二、看一看,自己的身高。

三、想一想,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说一说,我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

五、做一做,1、我来量:将现在的体制健康数据填写下来。

2、画手印:把自己手掌的轮廓画下来,明年的这个时候再来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变化。

课堂小结:布置体验作业。

第三课 勤于洗漱病菌怕 讲究卫生人人夸

教学目标:

1.了解个人卫生知识。

2.掌握正确洗漱方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知道讲究卫生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清洁个人卫生。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学建议:

1.通过视频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2.增加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题:第三课 勤于洗漱病菌怕 讲究卫生人人夸 执 教:

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 健康教育 第一册(12-17页)教学目标:

1.了解个人卫生知识。

2.掌握正确洗漱方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知道讲究卫生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清洁个人卫生。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学具:图片,视频,PPT

板 书:勤于洗漱病菌怕 讲究卫生人人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了么?

二、看一看,你愿意和身边干净的同学做朋友,还是愿意和身边不讲卫生的同学做朋友?

三、想一想,每天我们做的哪些事情是讲卫生的习惯?

四、说一说,看教材P13页,看看这些事情你多长时间做一次?

五、做一做,1、我来评:看看P14-P15页图,下面哪个同学多的对,请你奖励他“笑脸”,不对的你要给他画上“哭脸 ”,并给他提出你的建议。

六、我来演:小明是个讲究卫生的孩子,他一天中有哪些讲究卫生的行为,请你讲一讲,再表演出来。课堂小结:布置体验作业。

第四课

爱眼护齿好习惯 终生受益得方便 教学目标:

1、是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状况。

2、让学生知道正常成长发育的相关常识。教学重点:了解身体生长状况和变化。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建议:

1、通过模型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增加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 题:第四课 爱眼护齿好习惯 终生受益得方便 执 教:

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 健康教育 第一册(18-24页)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懂得爱护眼睛和牙齿的重要性,2、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的体验中去感受如何才能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和一双好眼睛。

3、从小培养爱眼护齿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课件,培养学生爱牙护牙的意识。

教学难点:各种有关牙齿的资料的搜集、整理、汇报。教学用具:牙齿模型、课件。教、学具:图片,模视频,PPT

板 书:爱眼护齿好习惯 终生受益得方便

眼睛

牙齿

(轮廓结构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图,结合眼睛、牙齿模型,听老师讲解眼睛和牙齿结构。

二、看一看,看课件,认识眼睛和牙齿的轮廓和结构

三、学一学,学习如何保护眼睛和牙齿

四、说一说,看教材P19页,看看这两个好朋友都给我们哪些帮助?

五、做一做,模拟刷牙的步骤方法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五课 环境整洁为大家 公共卫生你我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关系。

2、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讲究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四不” 教学建议:

1、通过视频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增加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 题:第五课,环境整洁为大家 公共卫生你我他 执 教:

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 健康教育 第一册(25-30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关系。

2、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讲究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四不” 教、学具:挂图,图片,PPT

板 书:环境整洁为大家 公共卫生你我他

怎样维护公共卫生 自觉遵守“四不”

通过学习破坏公共卫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使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维护公共卫生的意义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引入。出示情境图。

图中人物在做什么?他们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乱扔东西、随地吐痰、大小便、涂抹该画、这种行为不对,违反社会公德。)

二、想一想,怎样维护公共卫生? ⑴不随时吐痰。⑵不随地扔果皮纸屑。

⑶不在墙壁、桌凳上面乱刻乱画。⑷不随地大小便。

三、说一说,你做过破坏公共卫生的事吗?今后你会怎样做?

四、做一做,看书P29页,途中有哪些不文明行为?请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办?

五、唱一唱: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六课 健康饮食来帮忙 小朋友们身体壮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增强不偏食、不挑食和注意食物多样性的意识。

3、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坏处,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健康饮食 教学难点: 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教学建议:

1、通过模型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增加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 题:第六课,健康饮食来帮忙 小朋友们身体壮 执 教:

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 健康教育 第一册(31-36页)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增强不偏食、不挑食和注意食物多样性的意识。

3、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坏处,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健康饮食 教学过程:

1、讨论:教师问题 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

让学生积极发言 曾加课堂互动

教师总结:是啊,过胖、过瘦、面色蜡黄的人都不能称为健康的人。老师告诉你们一个人的健康直接跟饮食有关,并不是没有生病的人就是一个健康的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那如何做到健康饮食呢?

2、从故事中导入

(1)、生活中有许多关于饮食的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下面请同学们听一个故事。

故事大概内容:一位小朋友放学回家,肚皮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很多东西,后来因为消化不良,后来上吐下泻,被送进了医院。

(2)、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想说?

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3)、教师总结:是呀,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暴饮暴吃,要细嚼慢咽……这样才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这样我们的胃和肠道才能健康的工作。(4)、教师小结: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很重要。

你认为这几份食物的搭配合理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食物搭配。

3、看来如何搭配食物、合理饮食,也有很多科学知识在里面。这有待于我们今后去慢慢了解。

课堂小结:课外拓展 以及课堂作业

第七课 坐立行卧不随意 有助发育姿态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2.懂得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的意义。

3.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对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关注自身健康、养成每天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卧 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行卧习惯 教学建议:

1、通过模型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增加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 题:第七课,坐立行卧不随意 有主发育姿态美 执 教:

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 健康教育 第一册(37-42页)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2.懂得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的意义。

3.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对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关注自身健康、养成每天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卧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行卧习惯 教、学具:挂图,模型,PPT

板 书:坐立行卧不随意 有助发育姿态美

儿歌:

坐要端正像铜钟,站立挺拔像青松,走路矫健一阵风,睡觉右卧像张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引言:创设问题情境。

1.提问:我们为什么每天的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姿势?

2.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保持坐立行卧姿势的必要。3.引导学生进行坐立行卧不正确姿势对健康和形体的危害认识。

4.通过提示每段资料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找出相关信息。提问:不良的坐姿、立姿、行姿和卧姿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找到解释问题的突破口。

二、看一看,看看班级同学中哪一位的坐姿最标准。

三、说一说,坐姿保准的同学,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联系这样的体态有哪些标准?

四、学一学,班内姿势最标准的,请你向他学一学。

五、做一做,按照标准的姿势,自己做一做。然后正确的评价一下自己。

六、唱一唱:儿歌学唱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八课 礼貌用语嘴边挂 文明有礼人人夸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2.教育学生从小遵守学校常规,举止文明。3.教育学生从小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使学生从小遵守学校常规,举止文明,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教学重点:如何使用文明力礼貌用语

教学建议:

1、通过视频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增加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 题:第八课,礼貌用语嘴边挂 文明有礼人人夸 执 教:

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 健康教育 第一册(43-48页)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2.教育学生从小遵守学校常规,举止文明。3.教育学生从小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使学生从小遵守学校常规,举止文明,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教学重点:如何使用文明力礼貌用语 教、学具:挂图,模型,PPT

板 书:礼貌用语嘴边挂 文明有礼人人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作为一名学生——祖国的花朵未来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应从小就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二、看一看,爸爸和妈妈相识、相爱、结婚,然后孕育了我。

原来我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

三、说一说,我们常用的礼貌用语都有哪些?

四、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在何时何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五、做一做,让同学扮演老师、学生、长辈、情景模拟文明礼貌的场景。

六、唱一唱:儿歌学唱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九课 学校是个大家庭 友好团结见真情

教学目标:

1.掌握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2.知道同学间要相互合作

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和团结协作的技巧。教学难点:怎样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教学建议:

1、通过模型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增加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 题:第一课,学校是个大家庭 友好团结见真情 执 教:

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 健康教育 第一册(49-53页)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古今团结互助,顾全大局的故事,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团结互助、热爱集体、以诚待人、顾全大局。增强集体责任心,荣誉感。

2、通过轻松的游戏活动及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亲身体验,自己感悟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教育。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方法。

教学难点:在与同学交往中,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相处方法去相处。教、学具:视频,PPT

板 书:学校是个大家庭 友好团结见真情

友好相处、真诚待人、知错就改

通力合作 互相帮助,团结奋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由谜语导入新课:“打破框框,疏通人才”(打一字)谜底“团”。

二、看一看,身边的同学是怎样跟同学友好相处的?

三、说一说,你是怎样跟同学和好朋友友好相处的?

四、想一想,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你是怎样跟同学团结协作的,举例说明?

五、唱一唱: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 篇2

一、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分析

新课改以来,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大亮点, 但期间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值得我们反思。

1. 教师课程意识淡薄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切入口, 借助语文实践活动构建符合自身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而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但目前农村语文教师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 仍把课程资源理解为教材或教师教的材料。于是, “教教材”成为很多农村教师指导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常态, 即使是现有课程资源, 也有教师未能“吃透”, 未能创造性地“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更新”教材, 更谈不上独立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班本特色、师本特色、生本特色、乡土特色的课程资源。

2. 学生主体地位弱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的学习, 是自我构建的过程, 是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但目前的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仍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并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弱化了。

3. 合作流于形式

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精神, 但在当前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合作学习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一是以为“合座”即“合作”, 分组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小组成员没有角色互补, 未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二是以为“讨论”即“合作”。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要么各说各话, 要么你推我让, 教师袖手旁观, 对学生放任自流, 而没有对学生应如何倾听、如何质疑、如何主持等人际交往及合作技巧进行必要指导。三是合作学习中成员分工没有层次。四是合作时间过短, 使得学生的合作探究名存实亡。

二、应对策略———立足现状, 开发教材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抛弃课本中的材料, 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自行开发一套教材, 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立足现状, 开发教材。

农村小学虽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但是也有着得天独厚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 那就是学生随身携带的“家乡”。我校学生的基础虽然较差, 可是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省市、不同的民族, 他们在一起学习, 不仅是各个地方学生的融合, 更是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他们带来了浓浓的乡音, 带来了家乡丰富的民俗风情, 带来了对自己以前生活无法割舍的独特感受, 他们的生活阅历比城区学校的学生丰富得多, 这些都是城区的学生无法拥有的。

1. 利用方言开发校本教材

我们都知道, 我们的国家地域广阔, 由于汉字语言的特殊性, 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方言。这些方言不仅在声调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同时使得我们说普通话时也带上了这些音调。比如, 我们武义人讲平翘部分, 会带有尖音;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太能区分得出来。然而对于这些细微的语音缺陷, 我们一般人是很难发现的, 但是外地新生却能轻易地听出我们普通话中的缺陷。正如我们听许多江西人说n、l不分一样, 把“男”说成“蓝”。因此, 我们就可以以这个为基本点, 学好我们的普通话。在设计这样的活动时, 一般都是以刚来的学生为主, 一来因为他们更敏锐, 二来也可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让他们找到自信, 有信心说好自己的普通话, 使他们“敢说”。

这个环节的活动, 一般是安排搭配读课文, 不同省市的学生坐在一起, 轮流读文, 由外来新生任组长。一学生读, 其他学生听, 唯一的任务就是找出学生中的语音缺陷, 然后大家一起交流, 一起读准课文。

2. 利用风俗民情开发校本教材

学生说得准确、“敢说”之后, 还要教他们“会说”。我校学生的写作基础都比较差, 表现为语句不通顺, 没有写作素材, 作文生搬硬套, 对作文不感兴趣, “不想写、不会写”。要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就要先使他们“想说、会说”。说得有条理、有内容。那么, 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学生“想说”的呢?我以为可以开发学生的家乡背景———说家乡美。

利用这些风俗民情, 丰富学生的生活, 锻炼学生的能力。对于外地人来说, 他们对于家乡的情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 从学生的发言中,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材料都是经过学生充分准备、整合的。在这个准备、整合的过程中, 我觉得学生已经在无形当中发展了信息筛选能力和收集能力。而在表述的过程中, 他们发展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当他们准备的材料得到班里其他同学的认同时, 说的学生又会无比自豪, 因为他们体会到了成功者的乐趣。同时, 听的学生犹如走进了另一个神奇的世界, 他们注意力集中, 在无意间培养了他们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 篇3

一、重视教材,活用教材,提升教材

俗话说得好:“人是活的,书是‘死的。”作为一名教师,要大胆地使用教材,活用教材,提升教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关注过程和方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和谐的发展。”所以,教师在用教材时,应综合考虑这个方面,把教材提升到能够适合本学科、本班学生的实际上去,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要引领学生亲身历练探究的实践过程

有效地进行探究活动,关键在于实践,如猜测,凭借已有知识、经验对问题答案进行大胆猜想;假设,从多种猜想中选择最接近“真理”的作为假设;操作,运用学习工具,动手实践;验证,用操作结果证明假设;结论,做出探究结论;运用,运用结论解决问题。如在教学“球与圆”一课中,学生在争论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认为“球”与“圆”两者不同的学生拿出了乒乓球、小篮球,还用瓶盖在纸上画了圆,要求“反对方”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来感觉、比较两者的不同;而另一方则想到了将球一分为二,从而得到两个圆的办法来维持自己的意见。学生通过操作、验证,终于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就是球与圆是不同的。同时运用建构的立体图形的新知,他们也知道了长方体与长方形是不同的,因为长方体是立体图形,而长方形则是平面图形。

三、在课堂内外通过实践活动学习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调查、游戏、测量、实验等多种群体或个体的活动,而思考数学的纯粹思维活动,则不含在内。活动型数学教学更适合后进生的学习。在学生对抽象性数学思维还不熟悉或不太喜欢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学“同类项”一课时,教师把写有各种代数式的牌子发给学生,教室四角各有一个学生拿着牌子,其他学生寻找在四个角上的“同类项”。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

四、运用现代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增强学习兴趣

教师要把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在兴奋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并会学”你传授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创新性的创造各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氛围,从而使他们爱学、学会、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传统的数学教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通常只能通过纸、笔练习,形式较单一,容量较少。现在能够借助先进的网络环境,及时而形式多样地对一节课进行评价,学生还能借助信息技术灵活地进行自我学习评价、他人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获取反馈信息,并进行处理。例如,教学“找规律”一课,在评价学生为丽丽布置的生日会场时,教师利用校园网的优势,把购物情况转播到每个学生的电脑屏幕,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他评和自评。学习气氛非常热烈,学生思维也非常活跃。教师凭借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与资源,以教材为文化媒介,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社会性的作用。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实现了教师的自身发展。

五、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综合实践课是一种新的课程理论,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整合性和全程性等明显特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它超越文本、超越课堂,强调首脑并用的实践。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立体式地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多方位地展示能力,发展能力。而数学综合实践课就是这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目的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更不是为了场面的热热闹闹,而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六、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以数学学科为依据,注重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增设“实践与综合应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必须考虑各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提高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把握一些教学策略,如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及有针对性的质疑能力的培养等等。

总而言之,要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师必须深入教材、活用教材。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数学综合实践课就是让学生“做数学”,关键在“实”,形式要“活”,一定要“动”,“活”而不乱,“活”中增智,“活”中求实。力求“动”而有序,“动”而有导,“动”而有得。

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 篇4

第一单元 成长驿站

第一课

告别童年

教学目标:

1、明确什么是青春期

2、了解青春期特点

3、为顺利度过青春期打好基础 教学重难点:

我们刚刚步入青春期,学生、老师都避讳这个话题,因此,要大家正视这个话题。教学过程:

1、学生交流,自己现在和小时侯的身体特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了解什么是青春期。

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泛指青春期的年龄。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

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始。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通常把10岁至20岁这段时间统称为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的高峰。这一期间,不论男孩或是女孩,在身体内外都发生许多巨大而奇妙的变化。因此,掌握和了解这一时期身体内的变化,对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男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个性性发育成熟,已经可以生育。由此可以看出,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它与从心理或社会方面划分出的人生阶段有重叠。在人体生长发育阶段,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时间。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一致的年龄范围,一般指13、14岁-

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而青年期除了包括青春期外,还将延续至25-30岁。由于男性的性成熟比女性晚一年左右,所以可以把男性的青春期年龄范围确定为14-18岁。偏早或偏晚1~2年,都属正常现象。人们通常把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称为少男,而同样年龄阶段的女性称为少女。在青春期不仅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2、共同讨论,了解青春期的基本特征:

以性成熟为主要内容的生理成长,对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及社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形成这一时期的几个重要特征:

青春期是一个过渡时期 青春期是一个发展时期 青春期是一个变化时期 青春期是一个反抗时期 青春期是一个负重时期

4、集体研讨,如何顺利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男性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因此,青春期是一个既可以预测、又不可预测的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变化,顺利度过青春期非常重要。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第一单元 成长驿站

第二课

远离‚陷阱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科学应对青春期的浮躁心理,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2、学会区分现实与虚拟的网络空间的‚陷阱‛,学会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的基本标准,用较规范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成长行为。

3、懂得抵制‚诱惑‛,远离‚陷阱‛的方法,实现自我保护。教学过程:

一、导语:生活中有很多‚陷阱,我们一定要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明辨是非,保护自己。否则,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下面这个故事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二、学习‚“助人”之灾。

1、学生读材料——“助人”之灾。

2、学生谈读故事后的感受和认识。

3、小组讨论:如果别人向你借钥匙,你应该怎样应对。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

教师总结:对于陌生人的求助,我们不能视若无睹,也不能自己去帮助,可以教会它实现帮助,找警察、打118114等

三、同桌讨论:如果你独自在家,这时有人敲门,说:xx,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的妈妈有事,托我来把这袋水果给你带来‛,你该如何应对?

同桌扮演,其它学生评价。教师点评,实现思想与行为的导向。学生归纳总结 教师小结

四、师生讨论:如果XX老师以补课或辅导的名义将你单独叫到办公室或他的寝室,而且该老师有时,还故意碰触你身体的敏感部位,你将如何去应对。

学生汇报展示,组织学生认真听,实现思想和行为的统一,认识的深化。

五、学生齐读:智慧提示 学生读文,教师巡视

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与之相对应的经历,谈认识和今后的打算。

六、教师总结课堂,提出希望和要求。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第一单元 成长驿站

第三课

学会学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尽量愉快、自觉地投入到繁重的学习当中,使自己的学习成绩获得较大的提高。

2、通过探讨学习,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乐观的学习态度,求知的欲望。重难点

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尽量愉快、自觉地投入到繁重的学习当中,使自己的学习成绩获得较大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乐观的学习态度,求知的欲望。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引入

三、新课教学

1、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

2、与学生交流数学的学习方法。(1)师生探讨(2)教师总结

解题时要心情平静,肯动脑筋,还积极运用老师平常所教的解题方法,如画图,列算式,动手做小道具,认真分析哪些条件是可以利用的,又有哪些条件是蒙蔽人的,最后就容易把正确答案做出来了。

3、探索活动

(1)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学生交流 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

多阅读,多写多练,记下好词好句,生活中要多观察事物,认真思考。认真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做出合理的解释,学习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自己用起来轻松好用就行。

(2)小学英语的学习方法

学生交流 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

记好每一个单词的发音和书写,多读多写多练,尝试用英语跟同学和老师对话,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四、探究学习

1、探讨问题

(1)学习是为老师和家长而学(2)学习是为了将来考大学 2、探讨学习方法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1)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认真观察和体验生活(3)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4)要养成勤于提问、勤于思考的好习惯(5)学习时,应该手、口、眼、耳、脑并用

3、实践检测

(1)上语文课之前,你进行了预习了吗?

(2)预习课文之前,你是否读课文前的学习指导?(3)你是否找出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句、段?(4)你是否概括出了文章中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5)你是否阅读并是做了课后的习题?

(6)做单元练习之前,你是否复习了本单元的课文和单元练习? 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整改自己的学习方法。

4、让每个学生写一下自己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方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方法,但学习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自己用起来轻松好用就行。

学习需要掌握合理、科学的方法,学起来才会轻松愉快。板书设计:

学会学习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

解题时要心情平静,肯动脑筋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多阅读,多写多练,记下好词好句,生活中要多观察事物,认真思考。认真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第一单元 成长驿站

第四课

珍惜资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懂得我们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忧患意识,以实际行动珍惜资源。教学重难点

1、重点:节约的重要意义及落实行动。

2、难点:认识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必要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我国在资源方面的国情是怎样的?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形势,我国制定了什么发展战略?(学生回答略)

2、学生欣赏歌曲《节约是福》,初步感悟节约的重要意义,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珍惜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是福》的歌词附后)

二、生活感悟:

多媒体展示两组画面,让学生分析漫画的深刻内涵,感悟生活中浪费水电现象,缺水缺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认识到节约水电的必要性。

三、课堂讨论:

由上述环节引出“节约”话题。有人说: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节约已成过去;有人说:既然提倡超前消费,就没有必要再提倡节约了;请同学们就此展开讨论,深刻认识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学生讨论过程及结果略)

四、行为引导:

1、要求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浪费资源和能源的现象,认识到人们缺乏节约意识和危机感也是造成我国资源紧张的原因之一。(学生举例略)

2、通过学生自我检查,督促自己在生活中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对照内容课本43面)

3、学生互相推荐节水、节电小窍门,让学生感知节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回答略)

五、课堂活动:

1、节约你我他:请你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写两条宣传标语?(小组讨论与个别发言相结合,交流过程略)

2、出谋划策:作为小主人,请你为我县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讨论交流过程略)

六、升华主题:

1、学生齐诵:你了解的节日

2、阅读感悟: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回放《节约是福》)

七、课堂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八、板书设计:

珍惜资源

珍惜资源,节约能源

落实行动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第一单元 成长驿站

第五课

快乐成长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珍爱自己的生命;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珍爱生命,对生命的价值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什么事是快乐的,如何快乐成长

一、教学过程

谈话:生命,简简单单两个字,对我们而却很重很重,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没有了生命,这个世界对于我们而言,还有什么意义?再美的风景,我们不能欣赏了;再美的食物我们不能享受了;再美的理想,不能去实现了„„生命是如此地美好,如此地宝贵!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又把我们从一个一点点大的小东西培养到现在,真的很不容易,但是说实在话,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同学根本不珍爱自己的生命,所以,今天我们召开这个班会——珍爱生命,快乐成长!

二、父母的珍爱——父母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

父母是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的,你们知道吗?下面请欣赏曹杨杨带来的诗朗诵《爱在绝处逢生》。

1、曹杨杨表演朗诵《爱在绝处逢生》

2、师总结:每一个生命都来之不易,我们都是父母爱的结晶。父母把我们生下,一点点地拉扯大。大家想一想:当生死来临的时候,父母总是把生留给自己的孩子,把死留给自己;当食物摆在面前的时候,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孩子,把不好的留给自己;当家里穷得没钱的时候,父母总是尽可能把钱给自己的孩子花,自己节省着日子过。没有孩子时,父母的眼中还有对方;当有了孩子后,中心转移了,全家都围着孩子转。可是我们却并不理解父母的艰难,父母的爱。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篇文章。

3、阅读文章《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对话》

4、师总结:父母这样对我们,生命又是如此地神奇、美好,所以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权利伤害或者是抛弃我们的生命。

三、我们的不爱——我们如何对生命不负责任

生命如此宝贵,我们本该好好地珍爱它。可事实是这样的吗?下面我们看一些事实: 1、出示事例

事例一:上学期,我校发生了不少违纪事件,百分之六十的通报是打架,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遭到身体伤害;百分之三十的通报是抽烟;某班一同学从教学楼四层跳下导致骨折数月才恢复„„我们的同学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使他们渐渐养成了安逸享乐的习惯,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不能采取适当方法解决困难,采取暴力、逃避的态度,甚至“轻生”。

事例二:上学期一些典型的打架事件,及其他事件; 视频事例三:网上下载的男生打架事件视频; 视频事例四:网上下载的女生打架视频; „„

2、师提问

还需要很多吗?我想已经足够了。针对几个案例,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1)请大家评论一下视频当中男生和女生们;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几个学生回答

(2)珍爱生命,只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吗? 学生回答。

(3)除了珍爱自己的生命,还应该珍爱哪些人的生命? 几个学生回答。

(4)如何珍爱生命?你该做些什么?在学校应该做些什么?在学校外面又应该做些什么?

几个学生回答。

3、师点评发言 四、一起行动,珍爱生命

同学们,刚才我们说了,珍爱生命,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自己的亲朋好友的生命,那么大家看一看,想一想,看你的身边有没有不珍爱生命的行为,有没有不珍爱生命的朋友,如果有,提醒他。让我们一起做一张或几张爱心卡片,提醒我们的亲人、朋友、同学,珍爱生命,快乐成长!给他们提出意见,送出祝福!学生制作卡片,互赠卡片,并展示部分卡片.五、师总结

同学们,从今天起,就让我们一起珍爱生命吧!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别人的生命!珍爱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哪怕是一棵小草,一朵小花,一只小猫,一只小狗!让我们关心并提醒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珍爱自己的生命,创造自己的精彩!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第一单元 成长驿站

第六课

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预防自然灾害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自然灾害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教学重难点

1、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

2、能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伤害。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然灾害? 学生讨论、交流。

如:地震、台风、雷雨、洪水、滑坡、泥石流等。

二、发生这些自然灾害时应该怎么做?

1、发生地震应该怎么办?

读27页情景聚焦

然后介绍“5•12”大地震。

师:地震是无法预测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多了解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和多学点自救的方法,我们是可以降低地震带给我们的伤害的。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再讨论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1)观看视频,讨论交流。(2)小结:

①不惊慌失措,不要去阳台或窗下躲避,不要拥向楼梯。②要迅速躲在桌、柜、床等家具下面或小房间里。③在学校要听从老师指挥,安全疏散。模拟演示。④地震来临——送你防震自救口诀 a.高层楼撤下,电梯不可搭。

b.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c.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d.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e.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2.当台风来临时应该怎么办?

(1)在我们这个地方一到夏天,经常会遇到刮台风,请同学们观看短片并联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台风,讨论一下当台风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2)学生分组讨论。(3)小结:

①当台风来临时,关好门窗,不要在迎风的窗户旁站立,要尽量留在屋内。

②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方旅游,不要在受台风影响期间的沙滩游泳,或驾船出海。

③如果在户外,要寻找安全地带躲避;如果在路上,要特别注意避免高空坠物造成伤害,如倒树、花盆、广告牌等,要远离玻璃幕墙。

④遇到紧急情况无法自救时,请拨打“110”求救。

3、发生洪灾时应该如何应对?

①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 小学教师教案 小学教师工作计划 初中教师教案 初中教师工作计划

②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③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三、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自然灾害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学会自救和抢救他人。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第二单元 生活空间

第七课

热爱生活

教学目标

1、学会与人相处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养成良好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性格不是一日一月就形成的,因此,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引入

师读导语

三、学生读情景聚焦

1、《豆豆的日记》

2、分组讨论

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你会将自己的烦恼写进日记呢?

四、探索活动

心情烦闷时,可以采用哪些办法来调节情绪? 学生讨论

五、读《智慧提示》

学生回答,你学到了什么?

六、读《两面人》

1、两面人的含义是什么?

2、你有没有做两面人的时候?

七、学生分组,分角色完成“成长坊”

八、课堂小结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第二单元 生活空间

第八课

交通事故猛于虎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本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2、感受交通事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伤害。3、进一步学习制定调查方案。教学重难点

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读情景聚焦《惊险“飞车”》

二、同学们,有秩序的交通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安全,然而没有秩序的交通则会给人们带来许多的事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通事故的警示》。

为了增强人们的交通意识,有关部门举办了《交通事故图片展》,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幻灯片(事故现场)

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反思:你们真有同情心和正义感,老师真高兴。那么在你们的周围发生过哪些交通事故?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师生谈)

师小结:看来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真不少啊。

三、那么这一幕幕的惨剧是如何发生的呢?下面让我们走进具体的案例中去寻找答案吧(视频)。

讨论:一场车祸,让原本健康活泼的小女孩变成这般模样,此时此刻,同学们,你想说些什么?

师引导:如果一切可以重来,这场车祸怎样可以避免?(生自由发言)

老师强调:这场交通事故,造成一死一残,两个家庭因此蒙受了巨大的伤害为了给她治疗,他们家连一罐70多块钱的煤气都买不起。还有那个驾驶员,为此被判刑和坐牢,还要支付高昂的经济赔偿,良心的责备和沉重的经济压力,令他一度痛不欲生。然而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人们哪,难得还不能从这起事故中得到点警示吗?然而这样的惨剧仍旧时有发生。

同学们,你可知每年全国又会发生多少起交通事故,失去多少人,毁掉多少个家庭吗?请看这样一组资料:

同学们,这些数字很长,很大,很触目惊心,看到现场这些画面和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你还想说些什么?

生自由回答:

(这太可怕了,一天的时间,一个班的同学就没了。每年死于车祸的人太多了,太恐怖了;违章的驾驶员你们真是太可恨了!请遵守交通规则吧!我想对行人说,遵守交通规则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

面对这惨不忍睹的画面和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交通事故?没有秩序的交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或者严重后果?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同学做记录,把你们讨论的结果逐条记下来,最后选一名代表起来宣读你们研究的成果。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同学们学习了本课,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想。那就把我们的感想说出来吧。我想对自己说:(联系实际)

有一位小朋友,跟我们一样,在学习了本课后,给《司机叔叔写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看。

敬爱的司机叔叔们:

你们好!我是青田县汤垟乡中心学校的一名学生,今天我特意提醒你们:要注意交通安全。是啊,交通安全千万不可轻视,平日里,因为你们一时的粗心大意,造成了多少家庭的悲哀啊!这些血淋淋、惨不忍睹的车祸,处处可见:

马路上,你们一手把着方向盘,一手拿着手机,正谈笑风生地说着什么。红灯亮了,一群小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在人行道上穿过马路,可你们还一如既往地向前奔着。“砰”的一声,一幅惨不忍睹的悲剧发生了„„

“干,咱再喝一杯!”,瞧呀,你们和朋友喝得醉醺醺的,早已忘记了酒后不许驾车的规定。我曾看见过这样一条报道: 一位司机酒后驾车,夺去年仅十二岁孩子的生命,给孩子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事后,司机十分愧疚,在孩子的遗像前长跪不起„„但再深的忏悔也挽回不了孩子的生命„„

可见,车祸猛于虎!像类似的事件,司机酒后驾车、超速行驶、闯红灯等等违章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不知损害了多少人力、财力和物力呀!交通安全和我们息息相关。我忠心地希望你们永远遵守交通规则,永远远离交通事故,永远平安!我也希望每个人都来学习交通安全常识,都来自觉维护交通秩序,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欢声笑语!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鲜艳!

学习了本课,老师也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安全第一很重要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四、学习相关交通法律法规

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严守规则,珍爱生命,把平安留给自己,有平安我们便拥有了这整个世界!最后,让我们深情地把这句祝福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祝你一生平安!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第二单元 生活空间

第九课

绿色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赞环境、忧环境、护环境等形式,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并要求学生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2、了解什么事绿色意识 教学重难点

培养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师读导读

二、新课讲授

1、学生读情景聚焦《孙中山与植树节》 讨论:你知道我国的植树节是哪一天吗?

2、探索活动

你知道哪些是绿色食品?

3、读44页,讨论与分享 讨论:森林有哪些作用?

4、学习智慧提示:我国环保法做出了哪些规定。出示相关的环保法知识。

三、课后延生

1、认真观察身边植物的特征。

2、了解垃圾的分类。

四、课堂小结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第二单元 生活空间

第十课

认识核武器

教学目标

1、了解核武器及其威力

2、通过老师介绍、学生交流、查找资料,认识更多的核武器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更多的核武器,了解核武器及其威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引入

同学们,你们在电视或电影里见到过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吗?你们了解核武器的杀伤力吗?

三、新课教学

1、生看书47---48页“令人恐怖的原子弹”

给学生讲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掷了两枚原子弹至今的伤害,让学生认识原子弹的威力。

2、交流讨论

了解原子弹的威力,你有哪些感想?(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国家强盛与和平的重要性)

3、交流互动

什么叫武器?

武器,又称为兵器,是用于攻击的工具,也因此被用来威慑和防御。当武器被有效利用时,它应遵循期望效果最大化、附带伤害最小化的原则。任何可造成伤害的事物(甚至可造成心理伤害的)都可称为武器。只要用于攻击,武器可以是一根简单的木棒,也可是一枚核弹头。

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又称原子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应的各种效应起杀伤破坏作用的一种武器。核武器并发展了三代,分别是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按作战使用范围,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两大类,按配用的武器,可分为核弹头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水雷、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等。

战略核武器是用于攻击战略目标的核武器,作用距离可达上万公里,核爆炸威力通常有数十万吨、数百万吨,甚至上千万吨梯思梯当量。主要运载工具有陆基战略导弹、携带孩航弹的远程轰炸机、潜基战略核导弹,以及近程攻击核导弹和巡航导弹等。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军事基地、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和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等。

战术核武器是用于打击战役战术纵深内重要目标和战斗力量的核武器,主要有战术核导弹、核航弹、核深水炸弹、核地雷、核水雷和核鱼雷等。主要运载和发射工具有火炮、导弹、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等。战术核武器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命中精度高,爆炸威力大,一般可达数百吨或10万吨梯思梯当量。战术核武器主要打击的目标有导弹发射阵地、指挥所、集结地、飞机、舰船、坦克集群、野战工事、港口、机场、铁路、桥梁等。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4、你知道哪些核武器?说说它的名称。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电磁脉冲弹、伽马射线弹、冲击波弹。

四、课后收集我国有哪些核武器

五、了解我国的武器

1、了解我国的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新疆罗布泊地域上空腾起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在核武器领域拥有了一席之地。核武器是把杀伤破坏能力推向极致的武器,它的出现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没有任何其他武器像核武器一样,其存在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战争的演变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2、了解我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和对使用核武器的声明:

中国政府一再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地区使用核武器。但是,如果遭到核袭击,将毫不犹豫地实施核反击,进行有限而有效的核报复。

3、了解我国对使用核武器的声明的意义

我国对使用核武器的声明是捍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盾牌。

4、了解核武器的种类

看书50页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

5、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6、我国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的故事。

六、试谈自己的学习感想

七、课堂小结

八、板书设计

认识核武器

1、武器,又称为兵器,是用于攻击的工具,也因此被用来威慑和防御。

2、核武器又称原子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应的各种效应起杀伤破坏作用的一种武器。

3、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电磁脉冲弹、伽马射线弹、冲击波弹。4、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新疆罗布泊地域,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

5、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地区使用核武器。但是,如果遭到核袭击,将毫不犹豫地实施核反击,进行有限而有效的核报复。

6、“两弹一星” :原子弹和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第二单元 生活空间

第十一课

军事古今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今的军事思想。

2、通过讲故事、看录像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军人风采。

3、通过学习,领略古今的军事风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古今的军事思想,领略古今的军事风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情境引入,进入新课

讲《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么敢跟都督开玩笑。”请同学们想一想,诸葛亮能完成他的承诺吗?他会怎样做?

二、新课教学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用兵之计,看《孙子兵法》的无穷魅力,生看书第52—53页。

1、学生讲古代军事故事

《空城计》、《岳飞的故事》等。

2、看视频《赤壁之战》,领略古代军人风采。

3、谈谈自己对《赤壁之战》的感想。

三、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四、给学生讲我国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

1、看光碟《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大典》,领略现代军人风采。与同伴谈谈自己的感想。

2、了解我国陆、海、空三军的资料

陆军建立于1927年8月1日,建立之初长期以步兵为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了少量的骑兵、炮兵、工程兵和通信兵,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坦克兵和防化兵。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和防化兵等兵种领导机关。80年代以来,陆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增设了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并于1985年组建陆军集团军。经过81年建设,陆军已由单一兵种发展成为诸兵种合成的现代陆军,成为既能独立遂行作战任务又能与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实施联合作战的强大军种。

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主要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等兵种组成。军内为一个独立军种,级别为大军区级。现有兵力约23万人。其指挥机构为海军司令部,以及海军政治部、海军后勤部和海军装备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以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为主体,担负海上作战任务的现代化合成军种。其主要任务是独立或协同陆军、空军防御敌人从海上的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其作战部队——除了海军总部直辖外,分布于北海、东海、南海三支舰队中。海军是海上作战的主力,具有在水面、水中、空中作战的能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于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人民空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电子对抗、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气象等多兵种合成,由歼击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的高技术军种。主要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对敌后方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

五、课堂小结

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有价值的军事思想,到现在,这些思想还在被人们研究和应用,并总结出更贴近新时代的军事思想。这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国的军队是一支强大的、有着丰富的军事思想的部队,他们时刻在守卫着祖国,保护着人民和财产的安全。

六、选看一部军事题材的电影或电视,与同伴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想

七、板书设计

军事古今

《孙子兵法》的无穷魅力 诸葛亮的《空城计》

1、陆军建立于1927年8月1日

2、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

3、空军于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

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教案(六年级)

第二单元 生活空间

第十二课

民族家庭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 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许多 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 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 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学生读情景聚焦《黄帝的传说》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民族?(老师归纳总结)汉族和少数民族(回族、维 吾尔族、独龙族、高山族„„55个)

2、出示资料:我们伟大的祖**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3、分组讨论: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4、唱一唱:教师播放《中华民族歌》

5、阅读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让他们自己管理本民族的事物。现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和 1173个民族乡。我国的5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西藏自治区。

6、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7、猜想各自治区的政府所在地

三、课外拓展

小调查:

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四、课堂总结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专题 篇5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毕淑敏的散文集《我的故事》。课文借物喻人,借葵花讴歌了守卫在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全文语言优美含蓄,读来耐人寻味。

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命的故事:守卫在昆仑山的解放军战士收到了小朋友寄来的一袋葵花籽,孩子们希望葵花籽能种在祖国的边防线上。为了让这些葵花能在昆仑山上安家,播种后战士们万般呵护,渴望它们茁壮成长。但是葵花始终抵挡不住昆仑山的恶劣天气,大部分都冻死了,只存活了一棵幼苗。战士们为这棵顽强的葵花围起了一圈密不透风的石头篱笆,每天痴情地守望着。然而战士们虔诚的心还是没有感化凝寒的风雪。一场飓风过后,葵花最终被冻死了,可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这朵花虽然“只有五分硬币那么大,薄而平整,”可是在战士们看来,它已经是昆仑山上最美丽、最耀眼、最顽强、最值得自豪的生命之花。

这是一篇读后令人肃然起敬的文章。这份敬意首先来自于那些葵花——昆仑山上可敬的生命之花;更重要的是来自于那些女兵——昆仑山上可敬的青春之花。

课文按记叙的顺序可分为三大部分:首先,课文向我们交代了昆仑山的自然环境;接着写了葵花子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冲破生命的禁区成长起来;最后写葵花终于被昆仑山的冰雪凝固了。

文中对昆仑山自然环境恶劣的描写为讴歌那些可敬的生命极尽渲染之功。那里简直就是生命的禁区。那里没有春天,极其寒冷,寒风狂暴肆虐:“昆仑山其实只有一个季节――冬天。春节过后那段漫长而寒冷的日子被称为春天,这是我们这帮小女兵从平原家中带来的习惯。”“快到‘五一’了,冰封的道路渐渐开通,”“不知道该算是上个冬天最迟还是下个冬天最早的一股冷风,冻死了绝大部分葵花。”“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雪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这风雪大到“石围墙也被飓风吹得四散飘去”。而那棵葵花就生长在这“常年积雪,连草都不长”的昆仑山上。

就在这样的苦寒地带,那些孩子们精心挑选的生命的种子来了。它们在战士们的眼中是那样可爱:“颗颗像小炮弹一样结实,饱满得可爱”,带着“一股奇异的清香”躺在“一个绣着黄色‘八一’和红色五星的小白口袋。”尽管这个小白口袋“针脚毛茸茸的,绣活手艺不高,想必出自一个笨手笨脚的胖姑娘。”它还是让战士们感叹于孩子们纯真的愿望——“在国境线上种葵花,多美妙的想法!每当葵花开放的时候,我们将有一条金色的国境线。”

就在这样的苦寒地带,这些生命的种子带给了战士们太多的惊喜:“葵花子居然发芽了!先探出两片嫩黄的叶子,像试探风向的小手掌,肥厚而天真。然后舒展腰肢,前仰后合,生机盎然地长大起来。”生命竟然如此坚韧而又美丽!那一“探”,那“舒展腰肢”“前仰后合”生长着的小生灵顽强勇敢地展示着生命的美好,让人怎能不心生敬意? 经历了一场冷风之后,绝大部分葵花被冻死了,只奇迹般地保存下一棵幼苗。这是多么可爱的花朵啊!它“勇敢地展开桃形的叶子,在寒风中抖个不停”,它“急匆匆地压缩了自己生命的历程,才长到一尺高,就萌出了纽扣大的花蕾”,在冰封雪冻的昆仑山上,它遭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没有向严寒屈服。它是那么纤弱,可它依然“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感谢着高原上微不足道的温暖,它更没有忘记对太阳挚爱的本性,回报给这雪域高原的是充满希望的花蕾。

就算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依然不放弃最后的开放,“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盘四周弹射出密集的黄色花瓣,箭头一般怒放着,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其实,永不泯灭的是那颗顽强的心。它用花朵骄傲地告诉世界:生命虽然如此艰难,如此短暂,但是,我来过,我倾全力怒放,我灿烂地死去,我完成了一朵花的使命。尽管那花极小,但是它带给世界的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来自生命的震撼。在边防战士心中,它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它凝固成了“一方柱形的冰晶”,它成了昆仑山上的一座冰雕,它是战士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读到此,细细想去,这顽强的生命之花,不就是那些更令人敬佩的、那些守卫在昆仑山上的解放军战士吗? 这些女兵为了祖国的和平,为了人民的安宁,勇敢地来到昆仑雪山。她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整整一个冬天,除了脱水菜和军用罐头,没有见过绿色”;她们想吃点别的,可是“关山重重,山路迢迢”,当来自全国各地的慰问品到山的时 候,已经“花生走了油,瓜子变了味儿,沙枣颠成粉末,面粉烙的小果子像出土文物„„”;她们明知在高寒地区不能种葵花,可为了孩子们“美妙的想法”,她们种了,并“天天跑来看,松土施肥”,为它垒石挡风。她们为葵花喜,为葵花悲,葵花在她们眼里就像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生灵”那样惹人牵挂和怜爱。战士们爱葵花,护葵花,是她们在尽情地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

结尾处作者抒发了自己强烈的情感:这雪域高原上不向严寒屈服,不向狂风低头,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的葵花正是边防战士的象征。他们默默守卫着祖国的千里防线,承受着恶劣环境的考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们也永往直前、乐观向上。她们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无畏,她们是盛开在昆仑雪山的青春之花,英雄之花。【教学建议】

教学这一课,首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感情。

一、了解昆仑山的自然环境,为品读课文打好底色。

可以让学生先查找资料,再结合课文中描写昆仑山自然环境的语句来了解雪域高原气候的恶劣。例如,可以结合课文的描写,说一说昆仑山的四季:看不到的春天:“春节过后那段漫长而寒冷的日子被称之为春天”;迟到的春天:快到“五一”了,冰封的道路才渐渐开通,春节的慰问品才可以到达;带引号的所谓的“夏天”:冻死了绝大部分葵花,刮着和冬天一样的寒风;“没有秋天”,只有“毫无先兆的”,可以寒凝一切的风雪和可以吹散石头围墙的飓风。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生活在这里的人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二、抓住重点语段精读品味,树立葵花的形象。

课文按照葵花的生长写了它的种子、幼芽、花蕾和花朵。对种子的描写重点抓住了它的饱满可爱。对幼芽、花蕾和花朵的描写,则突出了它们的美丽娇弱却顽强不屈,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这些描写特别适合引导学生朗读体会,以读带讲。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勾画出描写葵花的句子并思考:你看到了一株怎样的葵花?

三、理解人物行为,体会内心世界。由“花”了解人,体会人物品格。

课文中多次描写了战士们对葵花的精心呵护,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些语句,感受战士们心中对葵花的爱。更重要的是回头再读课文中对葵花的描写,从而由花到人,了解人物品格。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抓住以下两句话。

1.“这棵幸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叶子。茎上纤巧的绒毛,像蜜蜂翅膀一样,在寒风中抖个不停。也许它感到了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威严,急匆匆地压缩了自己生命的历程,才长到一尺高,就萌出了纽扣大的花蕾,压得最高处的茎叶微微下垂,好像惭愧自己为什么不长得更高一些。”

这段话中的“一往情深”是花儿对太阳的情意,更是战士们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正因为有了这份爱,战士们远离家乡,告别亲人,在这个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吃着脱水蔬菜和军用罐头,忍受着高原缺氧的折磨,坚守在岗位上。她们像花儿一样柔弱,也像花儿一样顽强。

2.“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这里的“最高”一方面是指海拔最高,这棵葵花依然在生命的禁区,傲然开放,另一方面是说这棵葵花顽强的精神是最让人敬仰的。

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适当扩展,了解作者以及边防战士的生活和奉献。教师可以推荐毕淑敏的相关作品如《离太阳最近的树》《信使》等。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参考资料】

1.毕淑敏 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1990年成为专业作家。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等。

2.教学设计一则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昆仑山自然环境的资料和解放军战士守卫边防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屹立着巍巍昆仑:这里冰崖壁立,山势险峻;这里没有明显的四季,一年有八十到一百天大风;这里最低气温可达零下五十摄氏度,最大风速可达每秒五米以上„„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几乎让人无法生存的地方却坚守着一支刚强的队伍,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植物生长的地方却绽放了一朵艳丽的向日葵。今天,我们就随作者一同走进昆仑山,走进这一群最可爱的人。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画出不理解的新词。

2.教学生字,相机引导学生交流不理解的新词:如关山重重、山路迢迢、凄清、飓风等。

三、多种形式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大意。2.根据记叙顺序,可以试着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四、抓住重点句段品读课文,感受葵花的形象;由“花”到人,体会人物的品格和精神。1.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昆仑山自然环境恶劣的句子。

要抓住下面的描写:“‘昆仑山其实只有一个季节——冬天’;而‘春节过后那段漫长而寒冷的日子’被人为地称为春天;直到‘五一,那里冰封的道路才渐渐开通。”让学生想象昆仑山上冰雪漫天、人迹罕至的苍凉景象。

(2)找出描写边防战士生活艰苦的句子。

(3)面对着孩子们寄来的精心挑选的葵花种子,“我”已给孩子们写好信说葵花无法在

这里存活,却为什么迟迟没有发出呢?(暗含着这些女兵非常希望葵花子就像她们一样能在这里安家。)2.学习第二、第三部分

自然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苦,没有遏止住边防战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她们明知道昆仑山常年积雪、寸草不生,不能长葵花,却还是怀着对绿色的渴望,种下了葵花子。

(1)围绕“课文有哪些地方描写了昆仑山上的葵花?结合有关语句说说这样的葵花给了你怎样的感受?课文围绕葵花又讲了哪些事情”这一话题,引导学生体会葵花顽强的生命力与边防战士们对祖国的挚爱。

——“人们都说活不了,却天天跑来看,松土施肥。”体现了战士们怎样的心情?

——仅存的一棵葵花,在这雪域高原,没有向严寒屈服,也没有向狂风低头,更没有忘记其对太阳的挚爱的本性,它和战士们有着怎样的相同之处呢?

(2)重点体会那棵向日葵凌寒盛开带给我们的震撼。

——“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雪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这句话中的“寒凝一切”点出了昆仑山风雪的严酷,“毫无先兆”和“骤然降临”写这风雪来势迅猛。

——战士们“跌跌撞撞”地“扑”向魂系梦牵的葵花,因为葵花已成为她们的“伙伴”,她们的“战友”。

——虽然石围墙已被飓风吹得四散飘去,但“向日葵却毅然不动地站立在那里“。它生命已去,精神不毁,在最后一刻,还向人们献出了自己的美丽。

(3)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五、回读课文,拓展延伸

(1)积累课文中让你印象最深的句段。

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 篇6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习思考] 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

[学习思考]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

[学习思考] 《论十大关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有哪些重要探索?

[学习思考]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提示:“大跃进”运动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它具体表现为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的泛滥,从而造成了国民经济主要比例的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公社的规模大,基本上是一乡一社,少数地方是一县一社,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所谓“公”,就是公社在所有制方面公有化程度高。

[学习思考] 1975年邓小平领导整顿的重点是什么?

[学习思考] 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自我测评]

1.中国通过采取哪些重大经济举措,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答案提示: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归国家所有;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请结合史实说明,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是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发展的十年?

答案提示: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遭到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十年间,中国先后建成了武汉、包头两大内地钢铁基地;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本行业;新修铁路 8000公里,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这一时期,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宣告结束。

但是,这十年间,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党内在经济工作中的一些“左”的错误观点并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所发展。如“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等。十年中“左”倾错误的积累和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材料阅读与思考]

请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这十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严重挫折是什么?主要成就又是哪些? 答案提示:这十年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全国工业固定资产获得了增长,发电、原煤生产、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取得巨大增长。从1965年起,我国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等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建设起来,国家的工业布局有了改善。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逐渐收到成效。我国的科学技术工作也获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总之,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资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在这个期间建立起来的。

这十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严重挫折是在总路线提出后,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使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学习思考]中国的改革为什么会首先从农村兴起?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习思考]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自我测评]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哪些方面实现了我国的历史性转折?

答案提示: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全会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2.为什么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

2.简述中国对外开放的阶段性步骤和格局特点?

答案提示: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它首先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主要采取了三步重要决策,取得了相应的成就。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起窗口的作用。在特区内吸收和利用外资,鼓励企业生产外销产品,政府给予优惠政策。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以增强对外开放的活力。在上述城市,实行扩大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放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对外商投资实行优惠政策,可以划出一定的区域为对外的新技术开发区。从1985年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这些地区为外商投资者提供优惠,充分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本地的优势,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加速经济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沿海地区形成了有4个经济特区、14个开放城市、1个海南省、2个三角洲、1个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天津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的实施,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带动和影响了广大内地的经济建设。

[材料阅读与思考]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试分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大政策”?它在以后的实施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提示:邓小平提出的这个政策,是结合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工人农民先行带头通过改革而富裕起来的政策。它实际上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先声。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设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设立,都是这一政策的具体实践和发展。它对于中国初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对于带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学习思考]中国改革开放不如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学习思考]为什么说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趋向具体化?

[学习思考]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新”在何处?

[自我测评]

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答案提示: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强调了6个主要观点:(1)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2)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3)关于判断事物的标准。三个“是否有利于”: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5)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关于发展问题。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讲话,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概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3.在地图上标出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的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放区。答案提示:应标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海南省等经济特区;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开发区;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等5个沿江城市;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等4个边境、沿海地区的省会城市;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银川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

[材料阅读与思考]

请你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说一说邓小平的这两篇讲话为什么被称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

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 篇7

一、征稿范围

征稿涵盖冷/热/电/气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系统相关技术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1)多能网络融合建模方法;(2)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技术;(3)多能流能量管理技术;(4)多能协同控制技术;(5)多能互补需求侧响应;(6)综合供能可靠性评价;(7)综合能源系统运营技术;(8)综合能源系统示范。

二、投稿截止日期

2017年3月1日。

三、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所投稿件须是未公开发表的原创学术论文,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前瞻性和技术性,对实际应用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研究数据、过程、结果真实准确;无政治错误,无政治、军事和科学技术泄密情况。

(2)排版要求:论文格式按照《电力自动化设备》杂志论文模板编排(模板可在电力自动化设备杂志社官网www.epae.cn下载),全文以不超过7页为宜。

(3)署名及作者信息要求:须确认全体作者的署名及排序无争议。

四、投稿方式

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 篇8

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呈现方式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教师由于受传统教材惯性思维的影响,会无意识地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分裂开来:重内容分析,轻文本研习;重知识灌输,轻问题探讨;重教师讲解,轻活动体验。本文拟从几组关系的认知入手,从三种学习方式切入,来解读新教材所呈现的丰富人文思想。

一、关于几组关系的认知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

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新课程又强调要注重人文内涵的熏陶,力图纠正传统课程的工具化倾向。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我们只是防止矫枉过正,希望准确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

(1)语文的人文性是在实现语文的工具性过程中才得到体现的。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在语文课堂的熏陶渐染、潜移默化中实现的,而课堂教学又紧紧围绕文本展开。

(2)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应该是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刻意的追求。所以教者应带着真实的、自然的情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体会情感的力量和思想的光芒。

2.单篇、板块及专题的整合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模块自成一个人文教育系统。各个专题都是以人文话题领起,从模块一到模块五,各个专题的生成都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能力、思想状态。同时,同一专题内的板块又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共同指向同一人文话题。

因此,教者首先应认识到单篇、板块、专题及模块之间是局部与整体的分层关系。其次,在落实单篇教学设计时,应以每个专题的人文话题为指向。

3.工具性和人文性与板块教学设计的融合

这套教材,把一个板块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一个专题分为2~3个板块,一个板块由1~3篇选文组成。每一个板块都以语文学习活动为支撑点和立足点,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宗旨。每个板块三维目标的达成又根据“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或“活动体验”等不同的呈现方式来实现。文本研习重在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知识的建构,“问题探讨”重在学生对教材文本难点的质疑,而“活动体验”重在学生对教材文本认知的表达。

二、关于几种呈现方式的教学体验

1.文本研习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本研习”专题着重提供经典性的阅读文本,为学生阅读探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者应努力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

如模块三《烛之武退秦师》,这一专题的中心是“寻觅文言津梁”,也即旨在通过其中的篇章,拾得文言一隅,感知古文魅力。而这一板块的学习活动设计为“因声求气”。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要求学生品读:烛之武应以怎样的语气说服秦穆公?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事实,示弱于秦,打消秦穆公的顾虑,语气要诚恳;“邻之厚,君之薄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利用矛盾,晓之以害,读出反问的语气等,通过这一环节的品读,学生自然走进主人公的内心,把握烛之武劝说艺术的精髓。

2.问题探讨

教材中的“问题探讨”专题,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也就是要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

如,我在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首先着眼于这一专题的人文中心,即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平常我们总是用读者的眼光来审视作品,现在不妨透过这晶莹剔透的泪珠,打开伽西莫多的心灵之窗,看看这美与丑的世界。以此为出发点,设计了两个问题:(1)落泪前是一个怎样的伽西莫多?悲惨的?他忍耐着心灵的笞刑;麻木的?行刑时,他竟认为“一切反抗都是徒然的”;无力抗争的?当皮鞭雨般袭来时,他以挣扎抗争;当侮辱雨点般袭来时,他以狂怒抗争;当克洛德转身远离时,他以咆哮抗争。(2)伽西莫多最后的落泪包含怎样的情感?是感动、感激,是临刑前的哀伤,或是伽西莫多受到救助和尊重时的人性复苏。在此,学生尽可依据文本进行拓展延伸,板块提供的仅是“美与丑的看台”,而学生却打开了多扇心灵之窗。

3.活动体验

新教材中“活动体验”专题,旨在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结合具体的选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思考、探究。

如,“向青春举杯”中“设计未来”的学习板块,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探求未知世界,描绘未来的蓝图。其实,学生心中的未来,有的是憧憬,更多的是迷茫,而迷茫的源头正是自己的内心。鉴于此,在大体了解文意后,我安排了一个同步测试游戏活动。首先,我和学生一样,做一名活动的参与者,创设一个平等的活动平台,让师生融入共同的体验情境。这种活动体验浅入深出,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正接受着价值观念的洗礼。

结合新课程所呈现的多元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能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倾听,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身临其境中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体验中认识世界并更好地感悟人生,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激发生命活力,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熏陶和人生参悟。

上一篇:托班美术教案:装果篮下一篇:《热热闹闹的大街上》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