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精选12篇)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篇1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文体为主, 涉及感悟自然、认识自我、亲情友情、民族爱国等主题内容, 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其中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的积淀, 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最佳材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 》强调:“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 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 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人文素质要求学生发扬民族精神,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由此, 我们应理解并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精华, 用现代观念去审视并渗透在教学中, 让学生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 最终积淀成为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探索并构建粤教版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培养学生多维的语文素养为链组织文本, 把语文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 有效地诠释了“新课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基本理念, 其中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突出作用。我们对具有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建构了适合本地学生的教学体系, 以期获得最佳教学成效。
粤教版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材料主要集中在古诗文的教学单元。为了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积淀, 我们在基本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内容的古诗文教学体系, 即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精髓,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尽可能向课外延伸, 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淀和内化传统文化的精髓。具体地说, 就是学习、体验、归纳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要义, 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有机结合, 构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教育教学体系。
二、建立并探究粤教版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模式
粤教版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的实施有赖于相应的教学模式, 由于高中教学的局限, 教学模式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以下谈谈教学模式的建立与教学探究活动。
1.建构并实施早读文本序列
高考必背篇目多为经典名篇, 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够学生一生受用。我们利用学校重视早读课的便利, 以高考必背篇目为教材, 建立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早读文本序列。
(1) 经典名篇字斟句酌, 把握词句, 通晓文义。
把握词句、通晓文义是读懂古诗文的基础,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才能背诵, 背诵了才能内化为自己认识。所以, 我们对背诵篇目按人生、治学、事理等内容分类解读, 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这样学生就能在理解的基础上高效记忆。
(2) 文段背诵后, 填空默写其中语言优美和富有哲理的句子。
我们针对学生记忆的特点, 让学生默写文段中语言优美和富含哲理的句子, 这样学生就能记住优美的句子和有意义的观点并形成相应的认识。
(3) 随机默写, 巩固记忆。
我们所背的文章承载着古圣贤的思想道德观念, 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因为在运用时调动不了才会抱怨“学不学都一样”。因此, 我们采用给出情景要学生默写的方式, 强化学生的记忆。
(4) 归类整理, 积淀认识。
在全面学习和背诵必背篇章后,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做归纳整理, 强化记忆内容, 明确相关语句的作用, 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材料, 提升思想认识水平。比如按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归类。
(5) 限题作文, 灵活运用。
积累目的是为了运用, 语言和手法要学以致用, 观点和认识要融会贯通。为了学生积淀传统文化精要并灵活运用, 在学习文言文后进行拓展训练。
2.实施“古诗文教学”为“议论文写作”输入思想血液的课堂教学模式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文是承载传统文化的主要板块, 是高考的主要内容。如何借助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因素, 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争取眼前高考的胜利和未来的发展, 是急需探讨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渗透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及议论文的写作章法, 充分发掘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使“古诗文的教学”为“议论文的写作”输入思想的血液。
古诗文教学分三步:把握基础, 学会行文, 注意迁移。“注意迁移”包括词句篇章的记忆、行文思路的沉淀、思想认识的提升。思想认识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主动脉, 积累了积极向上的思想, 写作就有了可以成文的灵魂, 文章才能深刻透彻, 内容才能丰富, 文采才有所依附。因此, 在古诗文特别是文言文的教学中, 应该在把握基础的前提下努力渗透文章的思想内容, 引起学生的共鸣。
3.探索并实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选修课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 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 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 有的旨在探索研究。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 探索并实践切合实际的选修课教学模式, 有利于学生积淀传统文化、提升素养。
4.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扩大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影响力
语文教学不从生活入手, 很难真正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目标, 为了扩大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以期更多的学生有效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
(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QQ空间, 激发语文教学的时代感, 渗透传统文化理念。 (2) 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话说“三国”人物》读书交流会。 (3) 学校“子曰社”剧团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 演绎经典作品、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致, 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篇2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美术并不在中高考的范畴之中。这也导致了学校对于美术的课程安排并不会很多。有的学校九年级学子的美术课程甚至是零。学生深陷在忙碌的文化学习当中,没有学习美术的时间。长此以往,美术课程都没有,更何谈将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当中展开呢?
(二)西方美术对我国的冲击
全球化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它不仅能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大飞跃,同样的,外国文化的冲击也使得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了挑战。近些年来,我国学习美术的学生爱素描、油画的人比较多,喜爱国画的人反而变少了。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绘画的简洁性。同样的,我国对文化进口并没有成立单独管制的.部门,一些比较庸俗的绘画也影响到了部分学生的审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也变低了。
(三)老师对于传统文化不了解
现在的美术老师大多是高校出身,有一些还是学习油画和素描的,甚至会出现完全和美术不搭边的老师来教美术,他们对美术也是一知半解。这就导致他们虽然拥有绘画技巧,但是在讲课的时候讲述的只是绘画技巧和课本知识,不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美术学习当中,导致传统文化融入并不顺利。
二、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方法
经过上述现状的讲解,我们清楚了现在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开展情况不是很乐观。那么,传统文化到底应该怎样融入呢?这和学校的措施以及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关系的。
(一)开设国画课程
既然我们都清楚美术课程中传统文化占据的比例极小,那么,为了加大比例,就要在美术课程中加设传统文化的国画课程。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方式。通过国画,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传统文化,一些流传下来的画作还能够佐证历史,如《清明上河图》等等。由此可见,开设国画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在开设国画课程的同时也不能够忘记对于西方文化的培养,全方位、多方面地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集众家之长。开设国画课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符合国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因为美术本身就是一门有趣的课程,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国画更感兴趣。比如,在讲《感受春光,了解春天》的时候,可以看到整体的图画基本上都是国画的构成,教师可以再添一把火,放一段当代名家绘画的短视频,让学生体会到国画绘画的行云流水。
(二)增加美术课程安排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6号)规定,高中阶段必修课程总计116学分,其中,艺术类课程必修6个学分(相当于108课时)。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学校都没有达到国家要求。诚然,这是为了提高学生整体成绩的一种方式,但或许也压抑了学生的天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当尽可能将美术课程提高到国家要求的标准线上,有助于学生培养审美能力和对文化的认知能力,对于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当中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美术算是学生在忙碌的学习期间不多的有趣活动,不只可以防止学生对繁忙的课程产生厌倦,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魅力。
(三)更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老师对于绘画手法或者课本内容的讲解,比较枯燥无味。下面的学生也只当美术课是放假,懒懒散散,无法融入课堂,提高不了对美术的兴趣,也无法将美术和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为了加快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育的进程,我们老师应该有意识地更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以前的“师本理念”转变为“生本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比如,我们在讲解《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时,不必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述课本内容,还可以将之与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了解课本内容,再通过课本内容完成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评价。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符合生本理念的,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美术情操的做法。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将课上内容课下实践,运用课上学到的技巧,通过各种方式将传统文化表现出来,可以绘制我国的四大君子“梅兰竹菊”,了解为什么古代人会被这四君子的气节折服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地方。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结论,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育的情况确实并不是特别乐观。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积极改进教育方式和课程内容,提高美术课程在总课程中占据的比例,并且开设国画课程的话,是一定可以加快融入进程,更能够将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强的人才的。
参考文献:
[1]杨美华.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J].艺术评鉴,(1):150-152.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 篇3
【关键词】初中教学 语文 古诗词 传统文化 途径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49-01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中说明,目前国家提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应该包括国学经典、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部分。因此,虽然初中生的语文教育一直都是教学重点,但在新时代也要多加创新,不仅培养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更要让他们多通过亲身体验增加对国学的了解。
一、新时代的初中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1.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具有韵律和谐、朗朗上口、画面感强的特点,因此相比于散文、辞赋更易于被初中生接受,也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关于这点,刘晓晴认为可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扩大学习范围,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利用知识竞赛,提升传统文化认识;倡导阅读名著名篇,直观渗透传统文化[1]。”
2.就教师的教学方面而言:(1)教师自己要注重古诗词的积累,扩展阅读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学生讲授并补充课外知识。(2)细读文本,不仅仅是关注文本本身中的字词句、把握文章精髓,也要关注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3)注重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古诗词是一种言简义丰的体裁,简短的几行字中包含着无限的情感内蕴。教师要要求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细细品味诗作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感情时的心情。”[2]这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体验情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方式。[3](4)要求学生用情欣赏诗词,慢慢培养他们用心写作的能力。初中生的写作材料一方面来源于生活体验,另一方面来源于阅读积累。古诗词不仅可以提供大量古代文人的素材,更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审美标准与写作水平,正如赵剑和卞酉霖所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欣赏诗词,写一点比较短小的现代诗歌,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4](5)多增加课外实践活动,如举办古诗词知识竞赛、诗歌创作大赛、经典诵读活动等,或参观名人故里、观看相关节目、欣赏改编音乐、体验传统民俗。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扩展他们知识面的重要途径。
二、新时代的初中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外来文化不断入侵、并被越来越多中小学生接受的今天,在语文学科中,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来弘扬传统文化可谓意义匪浅。(1)就民族文化而言,:中国古人创作了灿烂辉煌、曾在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的传统文化,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不可以断绝,否则中国将无以立足于世界之林。(2)就学生本身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也是帮助他们明白事理、形成健全人格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张元媛曾说:“在起点上通过阅读打开一个足够辽阔的文化空间,进而达到精神空间扩展,这对其终生发展中生存空间的扩展,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5](3)就社会而言:只有青少年在学生时期接受了正统教育、形成了健全人格,那么这部分群体才会具有稳定性,从而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建设,更有利于社会整体的繁荣和谐。
小结: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形式美和内容美,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具有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担当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让学生能与圣贤为伍、与经典通行,除了基础地解读文本、分析意蕴、要求诵读之外,也要多创新教学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真正接受并热爱,从而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晴《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3月1日
[2]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5年6月
[3]黄春英《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用探析》,《都市家教》,2015年12期
[4]赵剑、卞酉霖《新课程语文诗词教学探索》,《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0年11期
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写作教学启示 篇4
近年来, 在城乡各学校师生的读书声中, 往往传出《弟子规》的语句:“弟子规, 圣人训。首孝弟,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被激发了, 好奇心也被激发了:传统教育是怎样“学文”, 特别是怎样进行写作教学的?
在师生的印象中, 《论语》记载有许多生动深刻的问答, 但是否教学生各种文体写作, 似乎没有提及。如政治理想方面, 有“樊迟问仁”“颜渊问为邦”等;人格教育方面, 有“子路问成人”“子张问崇德辨惑”等;文学赏析方面, 有与子贡谈论“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与子夏谈论“巧笑倩兮”等。这些问答, 都是心传口授, 并非孔子教导学生写作的记叙。虽然“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或教育学生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但是其中的“文”和“书”, 都不一定是各种文体的写作教学。这可能跟孔子“述而不作”的态度有关。当然, 孔子“不作”并非不写作。如《孟子·滕文公下》说:“世衰道微, 邪说暴行有作, 臣弑其君者有之, 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 作《春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 周公兼夷狄, 驱猛兽而百姓宁,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但孔子是否教学生写作, 《论语》和《孟子》都语焉不详。
“述而不作”也不表示春秋战国时代没有写作。虽然孔子删定的《诗》, 其中“国风”等都是官方深入民间“采风”的结果, 但是《书》《礼》《乐》《易》等, 都是前代留存的文本。孔子固然没有参加《论语》的写作, 而《孟子》则是孟轲和他的弟子一起撰写出来的。孔子之后, 从战国到秦, 如屈原的《离骚》, 李斯的《谏逐客书》, 都是个人写作的成果。
汉代的代表性文体是“赋”, 西汉贾谊的《鸟赋》、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以及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 等等, 都名重一时。与此同时, 朝廷官府使用的令、教、文、表、论、策、奏等文体, 民间常用的诗、笺、书、赞、颂、诔、箴、铭、说、记、碑、吊等文体, 也逐步成熟完善。《史记·酷吏列传》记载张汤小时候审讯“鼠盗肉”的趣事:“张汤者, 杜人也。其父为长安丞。出, 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 其父怒, 笞汤。汤掘窟, 得盗鼠及余肉, 劾鼠掠治, 传爰书, 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 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 视其文辞如老狱吏, 大惊, 遂使书狱。”小张汤看家, 因为老鼠偷吃了肉, 被父亲鞭打, 就掘开鼠洞, 找到偷肉的老鼠和没吃完的肉, 按司法程序审判老鼠罪行, 将老鼠分尸处死。父亲看到整个判决过程, 特别是判决书“文辞如老狱吏”, 非常惊讶, 就让张汤学写断案文书。小张汤的“文辞”原本是耳濡目染的结果, 得到父亲悉心指导之后成长更快了, 为日后成为一代“酷吏”打下坚实基础, 可惜具体学习过程现在无法查证。
六朝时候, 人们提出“文笔”概念。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说:“今之常言, 有‘文’, 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 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吟咏风谣, 流连哀思者, 谓之文。”而章奏、议论、叙事等不以韵文和骈偶形式写成的则称为“笔”。无论“文”还是“笔”, 都必须是通过教学传承, 形成基本固定的模式, 广泛运用于交流和表达中。
隋代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第九》提到:“吾家世文章, 甚为典正, 不从流俗。……有诗、赋、铭、诔、书、表、启、疏二十卷。”可见, 当时各种实用文体发达而丰富。唐代杜甫诗:“诗律群公问, 儒门旧史长。”表明近体诗也是有法则 (诗律) 可供学习的。然而, 当时这些文体是怎样通过教学传习的, 也没有留下可供查证的记录。
传统教育写作教学, 积累丰富经验并且留下文字资料的, 是在宋代以后, 特别是明清两代的蒙学教育中。流传至今的蒙学经典, 对科举考试必考的八股文 (又称“时文”“制艺”“制义”等) 和试帖诗, 如何揣摩学习, 如何写作, 如何批改, 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二、传统教育中的写作指导
传统教育与时推移, 时代不同, 写作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也不尽相同。隋唐开始科举取士之后, 写作教学的目标就锁定在应试上。唐宋时候科举考的是诗赋和策论。如宋代科举考策论, 苏轼的古文名篇《刑赏忠厚之至论》, 就是他二十一岁应举时写的。而唐诗中流传久远的名篇, 如钱起的排律《省试湘灵鼓瑟》则成为试帖诗的代表作。
唐宋时代的写作教学经验, 至今尚有流传。如宋代王日休的《训蒙法》, 指出批改蒙童作文的要领是批改时要把握好肯定与否定的分寸, 或者顺着蒙童的立意进行批改, 以保护蒙童的自尊心, 避免挫伤蒙童的自信心。
至于教儿童学习诗歌写作, 王日休提出“甚易、甚简”的办法, 即按诗韵选出堪作样板的经典诗篇, 供蒙童揣摩研习, 特别是选“长篇”的, 烂熟于心, 在学会诗歌写法的同时, 连各韵部的常用字都记住了。在《红楼梦》“香菱学诗”的故事里, 香菱对“十四寒”“十五删”的区分记得十分清楚, 印证了王日休提出的办法。
到了明代, 传统基础教育的写作教学, 特别是八股文写作的教学, 积累的经验更加丰富, 指导的办法更加具体。如《教子良规》 (佚名, 梁桂茂重校、陶珙订正) 第十节“教子弟作文”, 特别重视审题, 强调“施教者”必须教会“学者”在审明题意的基础上“据理立言”, 否则, 就像催着盲人上路, 他怎么知道该上哪儿去呢。
清代的写作教学, 更进一步总结出八股文写作的基本模式, 从篇章结构入手, 指导蒙童按照章法写作。如张行简在《塾课发蒙·文式五则》中, 归纳出“破题式”“承题式”“起讲式”“领题式”等, 再加上“余说”, 把八股文的写法变成简明的程序, 即以固定的形式为依据, 使内容表达得“言之有序”, 章法俨然, 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如“破题式”:
破题者, 破说题中之字与意也。题整而分析言之, 如整物而使之破, 故谓之破题。其式不过两句而止, 其法不可连上, 不可犯下。语带上文, 谓之连上;语侵下文, 谓之犯下。不可漏题, 不可骂题。题意未经破全, 谓之漏题;题字整句写出, 谓之骂题。破题虽只两句, 而两句中, 有明破、暗破、顺破、倒破诸法。明破者, 明明破出, 如“孝弟”字明破“孝弟”, “务本”字明破“务本”是也。……
所谓“孝弟”“务本”, 出于《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张行简以此为例, 假设作文题目是“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阐明应该如何教会学生抓住关键字词“破题”。
传统教育写作教学对“破题”的重视, 可以从《红楼梦》中找到具体的例证, 如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三、传统教育中写作教学的启示
传统教育的写作教学, 特别是明清以来的教学,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要领, 为我们今天的写作教学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
1. 因材施教, 激励进取
明代的《教子良规》指出:“教子弟学文, 其未能时, 为师者每出一题, 固当与之代思而代作, 面语而口授, 必令其手自书写, 如前教法, 即子弟未敏者, 历经半年, 当自领会, 未有不能文也。及其稍自能文, 为师者须当看其资禀所就, 意见所及, 各顺其性, 而委曲以成之。笔清者就其清, 见大者就其大, 调高者就其高, 词丽者就其丽, 少有一得, 则当取其一得以鼓其进, 必不可一于涂抹以阻其机。”由于当时口语 (白话) 和书面语 (文言文) 差异极大, 蒙童初学作文, 会感到无从下手, 因此塾师首先“代思而代作”, 即示范性地教学生如何根据题目立意, 写成一篇文章。但是不能完全包办, 而是采用“面语而口授”的办法, 特别是“必令其手自书写”, 逐步带领学生入门。经过半年左右的训练, 学生就可以“稍自能文”了, 再根据学生的资质禀赋, 悟性高低, “各顺其性, 而委曲以成之”。同时要随时肯定学生的“一得”, 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这样的“一对一”教学, 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教学原则, 是值得肯定的。
2. 注重审题立意
如清代唐彪在《父师善诱法》中指出:“童子学识疏庸, 作文时题中所有实义, 先生宜与之讲明。”如“学而时习之”, 题内有“致知力行”诸义。“又凡题有轻重虚实, 我虽明教之, 而文终属彼自作, 故言之无害也。不然, 题义不明, 将一日之工夫、心力俱付之无用, 岂不甚可惜乎?”
《红楼梦》记叙贾政审阅宝玉第三篇作文时, 特地临时出题, 让宝玉当场做出“破题”。借这次作文, 针对贾宝玉的弱点, 贾政指出:“以后作文, 总要把界限分清, 把神理想明了, 再去动笔”, 强调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3. 注重批改, 讲究方法
例如《红楼梦》中贾政审阅贾宝玉第二篇作文:
又看第二艺, 题目是“人不知而不愠”, 便先看代儒的改本云:“不以不知而愠者, 终无改其说乐矣。”方觑着眼看那抹去的底本, 说道:“你是什么?———‘能无愠人之心, 纯乎学者也。’上一句似单做了‘而不愠’三个字的题目, 下一句又犯了下文‘君子’的分界。必如改笔才合题位呢。且下句找清上文, 方是书理。须要细心领略。”宝玉答应着。贾政又往下看:“夫不知, 未有不愠者也, 而竟不然。是非由说而乐者, 曷克臻此?”原本末句“非纯学者乎”。贾政道:“这也与破题同病的。这改的也罢了, 不过清楚, 还说得去。”
题目出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贾政认为宝玉破题只破了“而不愠”三个字, 不全面, 又以“学者”超越了破题的界限, “犯了下文‘君子’的分界”, 而贾代儒改得比较妥帖。但是贾政对贾代儒所改的下一句, 认为“不过清楚, 还说得去”, 因为改文只照应了“说乐”, 未能点明与本章上文的“学”和下文的“君子”的关系。
唐彪《父师善诱法》进一步指出批改的正确方法:“先生于弟子之文, 改亦不佳者, 宁置之。如中比不可改, 则置中比, 他比亦然。盖不可改而强改, 徒费精神, 终不能亲切条畅, 学生阅之, 反增隔膜之见。惟可改之处, 宜细心笔削, 令有点铁成金之妙, 斯善矣。”如果改了也收不到明显的效果, 可以干脆不改;值得改的地方则应该精批细改, 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 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4. 建立“读写一体”的训练模式, 循序渐进
例如《教子良规》指出:“教子弟能文更无他法。其未文时, 先将书旨讲明, 令其心胸开豁, 每阅一章书, 浑如目见圣贤, 当日口语, 领会无错, 此是根本急务。以后精选新旧程墨, 或时义之明白而正大、冠冕而可法者, 一日令抄写一二篇。每篇必与批点, 分定格局, 画断股数, 随即与之讲解。讲一篇读一篇, 读一篇背一篇, 必令篇篇精熟乃已。积至一二百篇, 或三四百篇, 订成二三帙, 时令反覆潜玩, 毫无一字不明, 一意不达, 乃为有用。久之笔底自活, 生机自鬯, 而绝无枯涩阻碍之苦矣。”
清代学者王筠《教童子法》则从宏观层面, 对整个蒙学阶段的读写教学作出统筹安排:“蒙养之时, 识字为先, 不必遽读书。……如弟子钝, 则识千余字后, 乃为之讲;能识二千字, 乃可读书, 读亦必讲。……八九岁时, 神智渐开, 则四声、虚实、韵部、双声叠韵, 事事都须教, 兼当教之属对, 且每日教一典故。才高者, 全经及《国语》《国策》《文选》尽读之。即才钝, 亦“五经”、《周礼》《左传》全读之, 《礼》《仪》《公》《谷》摘抄读之。才高者, 十六岁可以学文, 钝者二十岁不晚。初学文, 先令读唐宋古文之浅显者。即令作论, 以写书为主, 不许说空话;以放为主, 越多越好;但于其虚字不顺者, 少改易之, 以圈为主, 等他知道文法而后, 使读隆万文, 不难成就也。”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篇5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时下,国学教育成为热议话题,家长对孩子的国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近日,有媒体发布消息称,在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学篇目所占比重将增加,由过去的约占25%提高至35%,以让学生接触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对此,很多家长也表示,希望在家庭教育中也能巧妙结合国学,对于如何操作,“德行好少年”国学夏令营为家长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 ◆ ◆
提高家长对国学的认识
引导孩子学习国学,首先要有家长的支持。“德行好少年”国学夏令营的老师认为,对国学的热爱首先应来自家长,如果家长对国学没有热情,孩子自己是很难坚持学下来的。国学教育在6岁前的坚持对孩子后来的学习十分重要。
在幼儿阶段,作为家长可以每天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陪孩子温习诵读过的篇目,讲解内容,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孩子了解做人的道理。比如《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句子,家长可以找来《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懂得环境影响人,以及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再比如读“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孙康、车胤刻苦读书的故事,使孩子懂得勤学苦练才能有建树。这种通过故事熏陶学国学的方法非常适合低年段的孩子。
要想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国学教育,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家长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体会到国学的博大精深,每天的同一时间给孩子展示一些关于国学的内容,并且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了解,给大家讲国学故事,这样孩子对国学的兴趣就可以慢慢提升。
此外,家长之间还可建立起国学经典学习的组织,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坚持、共同热爱,以期给孩子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国学精神财富。家长可以经常与幼儿园、学校沟通,把孩子将要学习的国学内容先学习一遍,有了感性认识后,就可以引导和督促孩子学习。
孩子的学习是由于信任教师和家长而产生的,如果教师和家长都能把国学知识作为基本修养,言谈举止间能够合理熟练地引用国学语句,孩子学习国学的热情就会大大提高并为之努力。
◆ ◆ ◆
培养孩子对经典的习惯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孩子必背的古诗文,家长如果有时间不妨和孩子一起来读诵。有些家长只是一味地督促孩子背课文,自己却全然不通,很难让孩子心服口服。相反,如果家长熟练掌握了这些国学经典,孩子一定佩服不已,会更加信服家长,愿意同家长一起切磋。
◆ ◆ ◆
为孩子创设国学学习环境
给孩子进行国学教育,选择合适的国学书籍很关键。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和特点,和孩子一起挑选自己喜欢的国学书籍,这样的话,孩子在进行国学书籍阅读的时候,就会比较感兴趣。此外还可为孩子购买图文并茂的国学知识挂图,把这些内容挂在孩子的房间,按老师的要求每天在家和孩子一起诵读儿童经典,巩固孩子的记忆效果。
定期为孩子播放经典光盘。每天早晨孩子起床时给他放一段诵读国学经典的光盘,让孩子在愉快的空间里听经典诵读,孩子玩的时候、开车外出的时候,可以把诵读cd做背景音乐和孩子一起欣赏。
多鼓励和表扬孩子学习国学的成就。对孩子在学习中取得的点滴成果要及时表扬,每天孩子回家时用鼓励的方式调动孩子的记忆,让孩子回忆学到的国学知识,这样既可以巩固学习效果,又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也可以让孩子当父母的老师,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
◆ ◆ ◆
国学教育的方法很关键
这里要提醒家长,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不可以采取强制的手段,家长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和方法,常见的国学教育方法有:家长陪孩子每天读国学书籍;给孩子播放国学教育的视频;每天让孩子诵读国学经典;家长给孩子讲国学小故事。
实践证明,国学经典诵读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教育了家长。很多家长在孩子诵读《学记》等经典的过程中,不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孩子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当然,国学经典并不仅仅是用来读诵的,生活中的应用最难得。比如,在学习《弟子规》的时候,家长对待自己的父母时应该按照弟子规相关的道理去做,还有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引经据典示范给孩子看。这样,国学经典对孩子的影响才会入脑入心,学以致用。
比如,有的学生高考前特别焦虑,家长就用《后汉书班超传》里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句子激励孩子,让孩子直面高考;比如孩子取得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时,家长可以用“谦受益,满招损”或“骄兵必败”的故事提醒孩子;当孩子犯错误不敢面对时,家长可以用《论语》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去引导孩子。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篇6
一、深植核心价值观之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凤凰涅粲,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观,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不断夯实全社会共同思想基础,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深植核心价值观之根,就是要把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程、灵魂工程。要注重挖掘阐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的义理讲透、意义讲足、现代性讲好。积极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运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积极探索把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大学生心坎上的有效路径。要注重教育引导。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使学生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自觉追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道德境界。发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学知结合、知行合一。要注重拓展载体。拓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
二、铸牢爱国主义之魂
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
我体会,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铸牢爱国主义之魂,要特别注重把握好三个问题:一是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面对青年学生,要重点从理论上讲清楚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致性,讲清楚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讲清楚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内在联系,讲清楚爱国主义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讲清楚否定党史、国史、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以及诋毁英雄人物的危害性,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今年是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围绕开展好两个纪念活动,对学校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党组今年初印发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也对教育系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部署。教育部今年组织开展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把主题确定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二是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全方位、多渠道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开展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选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个人和集体等活动,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牢固树立国家意识、集体意识、英雄意识,积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三是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意涵。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为鲜活、真实的时代价值,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历史遗迹等,辅之以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传播模式,生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共育文明校园之美
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是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载体。今年,教育部会同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治观念,提高校园文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提高校园文明程度,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因此,要重点从三个层面着力:从教师层面,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要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并举,形成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严格杜绝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行为,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以自身诚信形象示范带动学生;从学生层面,厚植学生文明素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创造,砥砺品格,磨练意志,增强本领,培养青年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着力涵育学生自信之美、担当之美、诚信之美;从环境层面,发挥网络思想文化的独特作用,大力培养建网用网管网能力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使师生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意识和习惯,把师生培养成为中国好网民,更好地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有效提升全社会的网络文明程度。
四、坚守大学文化之本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血脉和灵魂,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内核和载体,反映着一所大学的软实力,也体现着大学核心竞争力。一所大学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还要有大爱。坚守大学文化之本,就是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领社会风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师生,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和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应有作用。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切实加强大学自身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校训、校歌、校史、校风所蕴含的文化积淀与文化追求,充分发挥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音乐厅等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的特色、质量与品位,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关注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高校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推进大学文化交流交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正不断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发展大学文化、凝练大学精神的源泉,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切实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篇7
1 对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对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高人文素养, 塑造健全的人格。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 具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和鲜明的个性, 但又缺乏应有的自信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甚至自暴自弃。从本质上说, 这是因为他们的责任意识不强,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针对个人修养的内容, 而对中职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例如儒家思想主张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 墨家主张的“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道家主张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 法家主张的“废私立公”等核心价值观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可以帮助中职生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塑造健全的人格。此外,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诸如书法、绘画、棋艺等内容, 这些同样可以提高中职生的人文素养。当前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 如果对其善加利用, 必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1]。
对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其社会竞争力[2]。中职毕业生往往有着过硬的专业技能, 同时也比较吃苦耐劳, 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是, 如今的企业非常重视自身文化建设, 而企业文化建设往往取决于员工素质。因此, 员工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在中职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可以提升其综合素质, 让他们更具竞争力。
对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中职教育要以育人为本, 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毫无疑问, 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中职生的文化素质得以提高, 人文修养得到加强, 学校的管理工作自然也能够更好地开展。同时, 借助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中职生的道德品质, 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和劳动者, 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安定也十分有益。
2 中职语文教学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语文是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 其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 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但长期以来教学中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轻人文教育”的现象, 以语文为代表的没有直接实用价值的学科往往处于被忽略的境地。对此, 教育主管部门也有着清醒的认识。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新大纲”) 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其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 加强语文实践, 培养语文应用能力, 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 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从新大纲的要求中不难看出语文在中职教育中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基于这一要求, 语文教学必须发挥相应的作用, 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做出应有的贡献。
3 中职语文的教学策略
3.1 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依托的是我国丰富灿烂的文学资源, 而中国文学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所表达的感情总是依托于具体的情境。传统文学作品中有各式各样的情感表达, 有斜阳晚树也有小桥流水, 有抚今追昔也有壮志未酬, 有人生苦短也有悲欢离合, 有忧国忧民也有对酒当歌。然而, 这些情感和情境与今天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距离, 对于文学基础相对较差的中职生而言, 理解难度更是不言而喻。所以, 语文教师如果想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 就必须还原和设置相应的情境, 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接受,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其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 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
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来说, 本首诗只有4句, 其表面意思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但对其背后隐藏的内涵和意义, 却需要通过还原当时的情境才能让学生理解。教师在讲解之前, 可以先介绍作者李白和诗的主角孟浩然的情况, 让学生知道:古代交通不便, 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了, 于是, 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然而, 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 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从《李太白集》里可以看出, 李白最崇拜和喜欢的诗人就是孟浩然———李白在《赠孟浩然》中曾经写过“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的诗句。论年龄, 李白比孟浩然小12岁,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两人的友谊, 他们诗才出众、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在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 李白与孟浩然经历了一场长时间的同游, 把孟浩然既当作老师又当作朋友, 感情甚笃, 所以即使是短暂的离别, 也那么依依不舍。因此, 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充满了与偶像依依惜别的味道, 显得颇为伤感。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则别有深意, 因为扬州在当时是京杭大运河上最重要的城市, 也是当时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对于扬州的繁华, 李白一直非常向往, 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前去, 所以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依依惜别之外又多了一分羡慕和无奈。继而“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位于山顶的黄鹤楼是当时最高的楼之一, 登高远眺整个长江漫漫无际, 接地连天, 十分壮阔。李白站在黄鹤楼上, 眼看着帆船一点点消失在远方, 可想而知他注视的时间有多长。让学生用感情去诵读, 引导学生想象、领会诗的意境, 感受作者的情怀, 体验古人深情厚谊带来的感动和温暖。从审美角度来看, 后两句诗又充满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空阔感, 用唐诗研究专家康震的话来说就是, 读这样的诗歌, 能让你感到整个人生的境界都是开阔的。
3.2 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目前的语境下, 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对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 多元文化所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强势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入侵, 使得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降低。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 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那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 并对其产生认同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指出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例如目前十分流行的日韩剧所依托的日韩文化, 其根源则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如果我们由此入手, 就不难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4]。其次, 引用实例说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例如在世界各地普遍兴起的孔子学院和汉语热;法国总理希拉克十分热爱中国历史, 对于青铜文化的研究近乎专家水平;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能说十分流利的中文, 这都体现出各国政要对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重视。中国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是一种生存智慧, 在1988年的一次集会上, 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其共同发表的宣言中表示, 如果人类要避免世界性混乱, 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 就必须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当学生了解到这些之后, 定然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3 联系古今, 拉近距离
中国传统文化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延绵传承, 从未断绝, 许多文化现象在今天仍有遗存。所以, 语文教师要结合现实, 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解释中国传统文化[5]。例如今天所说的“名字”在古代其实包含名和字两个概念, 名与字之间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著名诗人李白, 字太白, 这里的太白实际上指的是太白星, 而李白名中的“白”字就是太白的简称。再如苏轼, 字子瞻, 名中的“轼”字是乘马车时的扶手, 用以眺望, 所以用“瞻”作字。除此之外, 在古代称字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例如曹操, 字孟德, 小名阿瞒, 当时的许攸, 原来称曹操为孟德兄, 后来对曹操有意见了干脆称他为曹阿瞒, 由此引来杀身之祸;又如当年三十多岁的康有为见到二十多岁的梁启超时称其为“卓如兄”而不是“启超”, 就是为表示对梁启超的尊重。在这里, “兄”并不一定表示年龄的差异, 而是对于对方地位的认可及人格的尊重, 所以在古代年逾古稀的老人称呼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兄的事情并不少见, 由此也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和温润是十分值得现代人学习的。
3.4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 一门课程若想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依赖师生的良好配合, 语文也不例外。所以,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 而不能由教师一味灌输。那么, 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呢?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认真备课、联系现实, 充分运用启发性的语言, 张驰有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古代场景和古代人文气氛[6]。例如在讲解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这句诗时, 先让学生理解诗意, 然后重点解释“折柳”。“柳”谐音“留”, 古人送别亲友时常常折柳相赠, 暗示留恋、留念之意。折柳既是当时的一种习俗, 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 是盼客旅他乡的亲人早早归来的意思。学生从对古代风俗的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 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反馈,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能够及时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此外, 学生也要事先了解课程内容, 收集相关资料。在这样的互动中, 学生自然就很容易理解文学作品, 在轻松愉快的诗情画意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不经意的诵读中接受了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更新教学观念,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文学的了解。例如在讲解抒情性作品时放应景的音乐辅助教学,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赏析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病起》这首诗时, 可以配乐朗诵, 把诗人“壮士凄凉闲处老, 名花零落雨中看”悲壮沉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让学生在欣赏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走进当时的情境, 感受作者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此外, 在讲解描写性作品时可以展示相应的图片, 讲解故事性作品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影视或戏剧片段。总而言之, 就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和学习。
4 结语
叶圣陶先生认为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 是教育的重要项目。然而, 涵养和培植必须有所依托, 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现实以及学生、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 深入浅出, 联系古今, 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梁振桂.试论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7 (5) :147-150.
[2]邢颖.反思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缺失[J].湘潮, 2007 (11) :92-93.
[3]张其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4]蔡乾和.作为文化和具体知识的技术[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6 (6) :24-27.
[5]赵志强.高职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考量[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132-134.
对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索 篇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还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 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因此, 语文教育本身有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 应对文化传统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继承, 使之对语文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国民众中所面临的危机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 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根据网络调查, 现在大部分的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古文化常识更是严重不足。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如我国青少年学生屡屡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 自理能力差, 不懂礼貌、缺乏毅力等不良行为习惯, 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孔融让梨等优秀品质荡然无存, 艰苦朴素、刻苦耐劳等优良传统踪迹不见, 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家反应冷淡, 而每逢西方的节日则格外热闹, 国民趋之若鹜;哈韩一族视韩剧为精神大餐, 对韩国影星极为吹捧, 而对中国传统戏曲、古代先贤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在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 火星文已经充斥在青少年的周围, 而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字却被遗忘在了角落。
“垃圾桶在此”“请便后冲水”“请保持安静”, 类似于这样的标识语在公共场合是很常见的, 可是这样的标语在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公共场所见到, 刚开始大家还以为是对中国人的尊重, 后来一问之下才知道, 原来是我们乱扔垃圾、不顾场合的大声说话, 才使得这些国家在公共场所挂上这些标语。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 可为何现在出现这么多有损我们自尊心的话语呢?从2011年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可以看出, 日本民众在大灾面前基本上是从容淡定的, 相反中国却发生民众惊慌失措的抢购食盐事件。这些事情, 已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在文明礼仪和社会公德方面的缺失。
二、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首先, 教师要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推进国民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促进语文教学为宗旨, 坚持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 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广大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更新知识, 使自身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 能够创造性地理解、运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其次,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 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 久而久之, 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 或者组织学生外出访古迹等活动, 让学生具体了解传统古文化的魅力, 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1. 让教师亲近“古诗文经典”, 走进河北历史, 开展“教师阅读古诗文经典, 研读家乡历史”活动。
学校可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教师阅读古诗文经典, 研读家乡历史”活动, 还可划拨专项资金购买古诗文经典系列丛书, 采取集中或自由阅读的形式品读古诗文, 举办“古诗文经典读书报告会”“古诗文经典读书讲坛”“古诗文经典读书随笔大赛”等, 用多彩的读书形式督促教师群体热爱、亲近、品读传统文化。
2. 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堂为主阵地, 让传统文化教学进入语文课堂。
我校设计了“自读—诵读—品读—背诵—写作”的古诗文课改教学模式。自读, 是指上课第一步先让学生自由试读, 感知文本, 识记字词, 概述内容;诵读, 是指学生范读和教师领读, 使学生的“自读”升格, 达到正确诵读, 有感情诵读;品读, 是指教师引领学生抓住名句、好字、词进行品味、赏析, 浸润写法, 感悟写作;背诵, 是指在正确品读的基础上督促学生熟读成诵, 背诵文本, 丰富学生的古诗文涵养;写作, 是指引领学生自由写作, 写读后感, 写随笔, 仿写文本,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心、动情, 在活动中热爱传统文化, 承接、宣扬传统文化, 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通过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可使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 使高尚情操与艺术品位得到培养。
3. 拓展课外, 开展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使学生亲近传统文化, 触摸传统文化。
教师应立足课堂, 拓展课外, 依托本地人文优势组织学生走进民俗, 了解家乡的杰出人才、古迹、民俗、传统工艺等。教师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登清风楼, 观开元寺, 探访郭守敬故居。教师还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知识大赛”系列活动。
我们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习经典, 努力让学生沉浸进去, 从阅读中得到美感, 产生愉悦之情。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因此, 我们要想让学生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我们自己首先应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要有相应的文学根基和艺术修养, 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 挖掘出其丰富的内涵, 而且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师要勤于耕读, 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敬重, 从而自觉自愿地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喜欢了, 愿意去读去欣赏, 自然就会去传承了。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篇9
一、阅读名人事迹
入选课文的古诗词都是名篇,其作者都是那个时代的名人,相当于今天的明星。学生都喜欢追星。教师可从作者入手,让学生喜欢上作者,这是开展文化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每一个诗人都有一个或者一些动人的故事。没有人不喜欢听故事的。学习《陈涉世家》,让学生了解到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学习《出师表》,让学生知道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贰的品质。学习《岳阳楼记》,要学习作者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二、诵读经典名句
诵读是积累传统文化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经典名句是经过千百年的传颂锤炼而成的。诵读传统文化经典要以课本为本,从名句入手,再到名篇,进而名著。诵读要讲究时机,比如在传统节日朗诵相关诗句。中秋节组织学生朗读唐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诗篇;在重阳节诵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 《清明》、白居易的 《寒食野望吟》等。将节日诗篇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考试前,可以用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浪淘沙》的“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汉乐府《长歌行》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来激励鼓舞学生。
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是传承文化的过程,是培养兴趣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要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早晚读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做到牢记在心,脱口而出。等学生有一定的积累后,可以开展经典展示比赛,通过比赛,检验水平,比出信心。
三、传承民俗文化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传统节日。在此期间开展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1.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节日来临之际,引导学生调查与节日相关的信息,如各种节日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提问学生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你知道屈原的传说吗?你知道端午节的习俗吗?在个人调查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在班上小组展示、全班交流。还可以组织学生包粽子,有机会的话参加赛龙舟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欢度节日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在传统节日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体验,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是喜欢的,这样的活动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2.调查了解家乡传统习俗
除了特有的民俗节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的传统习俗。可以了解家乡的婚嫁文化,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考察家乡某些地名、某些姓氏的由来,还可以了解家乡的特产,如灵山县的妃子笑,浦北县的黑叶荔,博白县的红菌等。组织学生为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乡间,了解乡土文化,呼吸家乡文化的空气。
3.开展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活动
与节日有关的活动学生一般都喜欢。春节来了,可以教学生写对联贴春联,带学生走村入户利用手机的照相功能收集春联,还可以观看舞狮舞龙,元宵节班级可以开展猜灯谜活动,清明节可以组织学生祭拜先烈,端午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赛龙舟,如果没有条件则播放视频,中秋节可以组织学生赏月,重阳节可以组织学生登高,壮族三月三可以到现场观看歌圩,开学了可以组织学生拜孔庙。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民俗,热爱家乡。
四、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和班级的管理者要善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氛围。可以在学校和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专栏,在广播站每天播放一首古诗,在教室多媒体诵读一句名言,还可以开展诗词讲座,出版学生撰写的诗词作品,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艺术的精妙。
五、开展文化活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其活动也是形式多样。语文课堂除了传统的教室之外,应该还有更广阔的课堂,应该在大课堂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开展“洒扫应对”活动。“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开展大课间活动。比如某学校开展跳竹竿舞活动,每到周三,全校师生一起跳竹竿舞,打造学校的特色项目。某学校开展太极拳锻炼活动,每天上午的第二节下课后20分钟,全校一起练习太极拳,场面甚为壮观。
开展各种文化兴趣活动。开办兴趣班,比如汉字听写班、书法班、传统文化课程兴趣班等。组织学生进行听写比赛、书法比赛、对对联比赛、诗歌比赛等。某学校具有百年的悠久历史,创办了校刊《福江诗苑》,每月开展一次诗词讲座,班干和诗词爱好者参加,学习结束后学员上交一篇作品,然后择优在校刊上发表,而校刊是全县发行的。学生的作品让全县师生传阅,激发了全校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成为该校的一大特色。某校在“五一”前夕开展了 “经典诵读”比赛,全校以班级为单位,看哪个班诵读水平最高,激发了全校师生的热情。我校还参考社会上一些培训组织举办的“国学夏令营”活动、拜孔子活动、经典展示活动等。语文组教师要善于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六、名著拓展阅读
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课本,不知道名著,更不知道古代文学名著。语文教师可以从教材中的课文入手,从名句切入,让学生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挖掘名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让名句重新焕发魅力。如学习完《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可让学生去研读 《诗经》中的其他名篇;学到鬼的故事,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学完李白的《将进酒》《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可以推荐学生阅读 《李太白集》;学完杜甫的《春望》《春夜喜雨》《望岳》《石壕吏》等,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杜工部集》。还可以从电视剧入手,学生看了电视剧《西游记》《红楼梦》《杨家将》等,则引导他们去阅读相应的原著。通过拓展性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其文化积累,从而把语文课中孤立的传统文化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篇10
一、引导学生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古诗词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国粹,是先哲留给我们的文化艺术瑰宝,它不仅选材广泛,而且语言优美,意蕴深远,富有情趣。加强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1. 条分缕析摘古诗。
古诗词内容博大精深,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学生往往感觉学起来如一团乱麻,不得要领。我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针对已经学过的古诗词,进行收集、整理,编成一本本专题诗集,并给自己编辑的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为每首诗写一题解,说明作者、朝代,并对原诗内容做简要介绍,对摘录的诗加以点评。鼓励学生给诗集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说一说自己编辑的过程,以及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编好诗集后,全班相互传阅,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
2. 独具匠心品古诗。
学生针对自己喜欢的作品,先为它写一篇两百字左右的赏析文字,简介这首诗的作者、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任自己的思绪天马行空,用另一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这首诗的内容。如可以把古诗画成一幅画,编成一段舞蹈等,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丽和亲切。
3. 真情涌动悟古诗。
教师推出每日一古诗活动,每日利用晨会时间安排值日生当小老师,将选好的古诗抄在小黑板上,学生将此诗抄在专用积累本上,先让学生自读,主要把古诗读通读准;然后让学生精读,悟古诗的大意;再由教师点拨、指导;最后让学生声情并茂、有滋有味地诵读。每首古诗但求粗知大意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求字字落实。其间,各班定时开展诵读比赛,评出优秀,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语文素养普遍有了提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诗词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深化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积累、品读、感悟,既可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素养,更可让学生沉浸在古诗词的氛围中品味诗香。
二、营造浓郁的课堂文化氛围,让学生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是蕴含着时代文化烙印的最外在最鲜明的体现。因此,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储满了文化的精华,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氛围,力求语文课多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芬芳与魅力。
1. 创设文化课堂的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创设空间情境,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学校的墙廊和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一角”,可以是名人作品,也可以是本校学生自创作品,以此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兴趣,让学生沐浴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再如,通过运用音乐手段,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播放恰当的音乐作品,烘托汉语语言文字的美等。教师精心预设,可以极大地渲染课堂文化的浓郁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享受文化的熏陶。
2. 探索文化课堂的模式。
语文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美,重在诵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真情诵读课文,理解文章中潜在的意蕴,让学生透过文字的表层,穿越千年的情感,滋润自己的心田。
广大语文教师只有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才能让祖国五千年来丰富多彩的文化画卷,透过一堂堂生动的语文课,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沉浸在文化气息的润泽中。
三、拉近传统节日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领略民族的文化风情。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这些内容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绝佳途径。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借助某个传统节日,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端午节》时,我结合学生实际自选了一些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有关的信息。如端午节的来历,与哪些著名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端午节四川地震灾区的同学们会怎么过?并给他们写封信,等等。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然后用多种形式交流,还可以帮家人选艾叶、包(吃)粽子、吃咸鸭蛋……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我安排了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俗文化风情,学会关爱他人。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节,如果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探究,参与实践体验,那么这样的文化传承便是意义深远的。
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篇11
一、科学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古诗文不同于现在的白话文,他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功底。那么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常常会因为看不懂、枯燥等情绪导致建立不起学习兴趣。那么,教师要让学生有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和学习古诗文就必不可少。由于初中生年龄尚小,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他们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枯燥的事物之上,而科学的课前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举措。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为了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可以播放《水调歌头》这首歌曲,然后在多媒体屏幕上同步歌词,让学生听着音乐、看着歌词。这种课前导入必然会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教师紧接着对课文进一步深入剖析,让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诗人当时饱受离别之苦和对朝廷政局的深切关怀及对他人表示美好的祝愿之情。
二、反复品读文言名句,强化情感体验
一般古诗文中的内容大多是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真实反馈,也是作者心理情感状态的真实表露。所以,细细反复品读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可以有效地感受作者的励志情怀。例如:《孟子二章》中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细读这些名言警句,感受作者当时对待事物的决心,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美德。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水滴石穿;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古人是要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因事小而不为。一个成功的故事就是从小事做起,从小事的完成逐渐地将成功从量变一步步转化为质变的过程。通过细细品味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可以感受古人的励志情怀,还可以感受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博大精深,对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结合古诗文时代背景,感受传统文化
古诗文一般有咏史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离别诗等等。都是诗人有感而发,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写作。所以,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作者的最真实的感受。例如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不仅要描述桃花源的与世隔离、和谐美好,还要突出介绍作者写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当时作者陶渊明身处东晋乱世,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作者描述的桃花源是以武陵渔人的进出桃园为主要线索,把桃花源描写得曲折离奇。这也是当时人们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一切自由平等社会的向往。作者描述的桃花源的美好正好与当时社会的黑暗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学生通过老师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描述,更加能体会作者的感受,更能珍惜现在社会的美好,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学习资源,更加努力学习。也感受到当时人们不甘于屈服的精神,向往和平的愿望。
四、立足“诗眼”或“题眼”把握精髓
教师在古诗文的讲解过程中,要立足于文章的“诗眼”或“题眼”,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精髓。因为古代名师大家在写诗赋词时,最能表现作者心理感受、社会文化的就是文章中作者的措词、用字。例如:李白的《赠汪伦》中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深”字用就恰到好处,一语双关。突出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之深胜过千尺深的潭水。再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就恰到好处地反应出作者身在他乡的孤独以及思乡之切。更是突出烽烟的强韧,体现作者的坚强。作者通过人物合一的描写方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措词,值得学生细细品味。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措词严谨和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能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珍惜身边的亲人,孝顺父母。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古诗文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有助于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写出的文言诗句,更加真实亲切地表现出当时社会的民俗、文化、美德。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要巧用古诗文、引导学生品味、朗读、积累、感受古代诗人大家的名言警句,为初中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落实做出铺垫。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篇12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策略
一、研究背景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宗旨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而在一些学校的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往往注重字句的积累,轻视文本的人文感悟与文化积淀。如对古文语言文字现象分析“精雕细刻”,字字落实,归纳梳理,知识传授明显,但对文本的文化蕴含则“轻描淡写”,反复强化的也就是字词句的特殊用法,对应考试的方法演练,缺乏文化引领下的品味感悟,学生自然无法品出文章的精彩和深邃,得不到熏陶感染。因此,语文教育在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文化意识、文化人格和文化实践力。作为向学生传递知识与进行文化教育的语文课程,如何发挥文化传承和文化育人、立人的作用,尤其值得面对心智逐步成熟、有一点理性思维、有一定分析能力的高中生的语文教师去深思与实践。正是危机感和责任感促使教师思考如何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并探索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
二、在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策略及实施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掘文本的文化内蕴,形成传统文化渗透的自觉
高中古诗文选文中有汪洋恣肆、纵横捭阖的秦汉篇章,有情韵飘逸、恢宏豪迈的盛唐文墨,还有情深遒劲、鞭辟入里的宋代风骨,也不乏张扬个性与尽表世俗的元明清佳作,文脉清晰。经典文本所形成的学术文化体系是庞大的,思想是精深的,凝聚的是先辈们的生活经验和民族特有的睿智与情趣,渗透着先辈们的人生心路历程和生命意识。教师们应广泛学习,认真钻研,发掘文本的文化内蕴,形成传统文化渗透的自觉。中国古称“华夏”“华”指“章服之美”“夏”指“礼仪之大”。可以把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分为以“章服”为代表的“形而下文化”和以“礼仪”为代表的“形而上文化”两类。形而下文化,指的是有具体可见外形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建筑、雕塑、服装、饰品、用具、手工工艺等器物,也包括必须依托器物或外在活动而存在的节日风俗、人际交往、农业商业经济模式等民族行为习惯。而形而上文化,则是指宗教(儒、释、道等)、哲学、艺术(诗文、音乐、绘画)、价值观等以精神活动为依托的思想成果以及可能需要器物支持,但也可以独立渗透在人们内心中的礼仪、术数、意象象征等民族心理习惯。教学时以此为依托有意识地随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去品味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挖掘文本中孝亲敬长、珍视生命、敢于担当等优良品德。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渗透的自觉,学生也就没有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发展就会被架空。
2.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随文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在教材阅读教学中,以文本的语言、结构与思路分析为切入口,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在思路;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在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对文本深层内涵的理解与感受。例如,在教学《六一居士》时,可以从文化视野中来设计文言文教学课堂,定位在知其文晓其情,懂其人悟其志。教学环节紧扣文本,由文本到文人再到探究感受人文文化。(1)知其文(文章):感受主客问答的形式,体会课文的数字之妙,在文中找出“六五四三二一”各代表什么,并用六个数字串联课文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内容的兴趣,进而理解作者一心归隐的情志。(2)懂其人(文人):从三贬三号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3)悟其志(文化):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最后实践延伸,布置学生为自己的取一个字号。在随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本入手,认识作者的情感及情感表现手法,但并不拘泥于此,而是引导学生去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体会作品深邃或清新或豁达的情怀,以及流淌在文本中的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和丰富强烈的人生意识。
3.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丰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内容
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传统节日意识日渐淡化,民间艺术也面临失传危险,传统文化似乎渐渐成为记忆中的历史。校本课程材料“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源流及其诗词鉴赏”,在高一年级每周三的发展性课程中开课,结合课堂的古诗文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古代文人在民族节日中的悲喜忧愁情怀和人生思考,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拓展其文化视野。
4.开展活动,注重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和审美体验。
(1)认识理解汉文字的造字法,了解字的结构意义,正确认读和书写。开展认字大赛,既认读汉字,也认知汉字构成,对阅读、理解古诗词有帮助。(2)文化常识理解与记忆比赛。将了解趣味与高考备考结合,紧扣文本(文言传记阅读),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文化常识。(3)古诗词创作大赛。让学生在古诗词艺术技巧鉴赏中,进行传统审美情趣和传统伦理取向(诚、孝、义、忠等)教育,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模式。
三、结束语
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实践传统文化教学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教师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传统文化是如何以潜在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教与学的心理,影响师生的互动交流、社会交际、学习思维以及待人接物等?面对世界文化浪潮的冲击和多元文化因素的交融,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如何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渗透,形成长久性的策略?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古诗文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和优势,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体味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体味特定历史时期特有的思想,学会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关注社会改革与进步。同时,教师只有唤醒传统文化魅力,赋予其现代化之魂,才能让新形势下的语文文化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D].湖南师范大学,1996.
[4]陈弦章.语文教育文化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