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英语教育(精选12篇)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 篇1
“中国传统文化失语”是指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 这是继“哑巴英语”之后我国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另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过分强调英美文化的介绍和学习, 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入所造成的, 反映了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2004年,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包括普通的日常交际, 也包括信息与文化的双向沟通。但目前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 普遍以介绍英美西方文化为主, 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英语表达的实际教学现象, 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审视和思考如何在多层次英语教学中系统引入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是广大的外语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命题。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语言学习的需要
长期以来, 我国的外语教学撇开母语及母语文化而独行, 各级教育工作者对母语及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都缺乏足够的认识, 过多地强调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 错误地认为外语学习就是要摆脱母语的影响。但“忽视母语文化的学习就丧失了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因为语言是有共性的, 语言的共性决定了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 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这也是外语学习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所在。“语言之间有很多普遍现象, 不参考母语, 又不与母语进行对比, 会造成莫大的损失”。因此, 我们在学习外语时是以我们的母语为参照, 外语及其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必须首先经过母语文化“过滤”, 其中的各种语言的、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必须以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为背景, 通过两种文化的比较发现它们的共性与差异, 完全脱离母语和母语文化来进行英语学习是不可能的。
2.跨文化交际的的需要
大学生是向世界介绍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但是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方面却非常不尽人意。据一份调查问卷表明,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无从下手, 有的按字面意思翻译, 有的是解释性的意译, 大部分人是不知所云。这是大学生们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看不到、听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所致, 是大学英语教育过分强调了英美文化的主体性而漠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上的重要性所致。一个忽视或漠视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怎么能在世界跨文化交际的舞台上进行真正有意义的双向交流呢?
交流, 就是要在吸收、认可外来文化的同时, 传播我们博大精深的母语文化。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老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为外国人所看重。英国哲学家罗素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睿智地发现:“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被全世界吸纳, 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而对这种至高无上的优秀文化的传播则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母语文化素养。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对比学习, 能让学生了解到语言学习的真谛, 成为一个合格的跨文化交流的使者。
3.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的需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 在世界跨文化交际的舞台上肩负着向世界介绍中国, 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不仅代表着个人的形象, 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和骄傲。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更应有深厚的母语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培养他们学习和掌握母语文化的自觉意识, 深刻理解和热爱民族文化。在校园里,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大学生们热衷于过西方节日, 却无法用英语表达各种中国的传统节日;他们沉醉于莎士比亚的戏剧, 却对中国的京剧、茶道、绘画、武术、中医以及各种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他们欢度着圣诞节却不知道春节放鞭炮的讲究;他们沉湎于情人节的浪漫却说不清七夕鹊桥相会的爱情故事;他们津津乐道于复活节的彩蛋, 却道不明端午龙舟赛的来龙去脉。他们肤浅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常常令对中国传统文化无比向往的外国人都困惑不解。
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这种不足和缺憾。笔者曾在教学实践中做过一次有益的尝试:在学完《新视野》读写教程第三册第四单元Five FamousSymbolsofAmerican Culture之后, 请同学们自选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做成课件在课堂上讲解。中医、书法、武术、长城、茶道……学生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学习中, 并从中发出了出人意料的感悟。他们通过这次课件制作, 知道了以往觉得英语学习枯燥、没有成就感的原因;从一幅幅绚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画卷中, 他们也体会到因为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英语学习也因此而生辉。
无独有偶, 有研究者的调查问卷显示:9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母语文化的英文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98%的被试者认为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语言学习的需要, 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更是学生们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需要。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1.课程的设置
课程和教材是语言教学的核心。在课程的设置上应确立平等的文化意识, 使学生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平等地欣赏、珍视异域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过关注自我、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环境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重新审视和研究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研究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改变现有的过于重视英美国家文化的课程设置, 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比如, 在大一、大二期间开设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母语文化素养, 以及一些中西文化比较的课程, 并作为考试科目以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大三、大四时则可开设一些英文选修课, 传授中国传统文化, 诸如“中国经典文学选读、“中国传统习俗”、“中国名胜古迹”、“中国饮食文化”等, 让已结束大学英语学习的大三、大四学生能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延续大学英语的学习。
2.教材内容的选编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所占的分量是微乎其微的, 笔者对现行较为通用的三套大学英语读写教材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篇幅做了一些统计, 如下表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 现行的几种主要大学英语读写教材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零星的涉及, 这种以英美文化为中心忽视本土文化的做法正是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症”的主要原因, 因为学生们在以往的学习和阅读中几乎见不到也听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因此, 应重新认真审视我们的培养目标, 研究大学英语的教材内容, 适量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 使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水平与基础英语水平的提高及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呈同步增长之势。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学者与国人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过程中具有坚实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操守。
3.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外语教师是英语知识及文化的直接传播者, 他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学理念以及课堂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涉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要想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语言知识功底, 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中西方文化素养, 要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 具备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在教学中将这些素养、意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 使其内化于学生的思维之中并服务于语言应用。外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平等的文化交流意识, 既培养他们对异族文化的欣赏和宽容态度, 又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使其在日后对外交流中不辱使命。为此, 英语教师们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自己的中西文化综合素质, 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 肩负起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的教学是我国各层次英语教学所应共同担负的重要任务, 在各层次英语教学中系统引入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是成功地开展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也是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互补与融合的时代需求。大学英语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吸收目的语的文化精髓, 还要培养其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认同差异与包容多元的能力, 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国际间的交流。
摘要:外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 也是文化教学。目前, 在跨文化交际中屡见不鲜的“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是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过分强调英美文化的介绍和学习, 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入所造成的, 是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一大缺陷。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语言学习的需要, 也是跨文化交际和学生们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需要, 而重新审视和研究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 适量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含量及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中国传统文化,迁移,途径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 篇2
河南省第三初级中学
董遂红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可以说,与中华文明同步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
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是语文教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总目标。可见,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在讲授相关课文时,应重视结合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辅助教学,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净化,行为得以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得到提高。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呢?我认为应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有古代经典作品,也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传统文化寓于其中。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课堂教学渗透。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看起来是一首很简单的现代诗歌,但是短短的十几行字中,蕴涵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过程和方法:(1)播放歌曲《月之故乡》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2)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3)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4)品读回味,赏析诗歌的语言美。(5)自由选读一些爱国思乡诗歌,体会“思乡恋土”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使学生充分体味到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再如,在学习《蒲柳人家》时,我选择何满子作为突破点,引导学生找到熟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小说中营造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感受没有遭受物质欲望污染的健康纯净的生活,从而关注其中属于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思考应当以怎样的方式生活,使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震撼、教育和感染。
又如,在学习《核舟记》一课时,我向学生讲述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著名的雕刻艺术品,如云冈、龙门石窟雕刻规模之大,形象之逼真,在中外是无与伦比的,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这样,在讲述这些文物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了解到了有关雕刻的一些知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中学语文课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精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超然物外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主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鲁迅《〈呐喊〉自序》中弃医从文、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朱自清《背影》中表现的父子深情。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对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注意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提升学生人文修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因此,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任务的同时,我们开设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尝试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选修课。学校每星期设立一节“传统文化课程”,根据学校资源,学校设置了五种课型——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经典推荐课,对联赏析创作课,书法艺术欣赏课,由语文教师根据不同年级选择课型进行讲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①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
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以诵读记忆为主,对经典诗词(古文)进行介绍,解决阅读障碍。引导学生通过教师讲解,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句义,对句章篇进行熟练朗读,达到优秀句章篇的准确背诵。②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
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以赏析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靠大量资料,了解文本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生活环境创作背景,理解诗词(古文)的深刻内涵,对作品进行鉴赏,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③经典推荐课
经典推荐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向学生推荐优秀经典篇章、书籍等,学生自由自主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强化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精神的体验,不断提高学习认知能力,提高综合素质。④对联赏析创作课
对联赏析创作课根据对联特点和创作要求,赏析古今名联,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引导学生创作对联。搜集与对联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促使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在社会历史生活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⑤书法艺术欣赏课
通过书法艺术欣赏课,引导学生了解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明确学习书法的意义,掌握学好书法的方法,了解书法工具、碑帖常识,掌握选择字帖、书法工具的方法。
我们还为学生开列了古诗文诵读书目,并尝试开展以下活动:(1)天天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回家背诵一首古诗文。(2)周周三个一:每周写一张以古诗文位内容的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篇心得体会。
(3)月月三个一:要求备课组老师在每月上旬开设一节有关古诗文阅读的专题讲座;每月中旬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沙龙;在每月下旬全级段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
(4)学期成果展: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书法荟萃、诗词吟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成果展。
通过每周一次的传统文化选修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
三、开展综合性、研究性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领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 语文教师应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综合性、研究性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我们汝州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她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汝瓷、汝帖堪称国宝,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了有关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如“刘希夷与汝州”、“汝州在河南曲剧史上的地位”、“汝瓷的变迁”、“汝州历史文化调查”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性、研究性语文实践活动。(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①搜集相关资料。
以假期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的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其渊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汝州的文选典籍、文史资料,初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物、历史人物故事传说、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搜集相关资料,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后,交课题组汇编成册。②观看有关汝州传统文化的影视录像。
汝州是戏曲艺术发达的地区,民间戏曲活动频繁。逢年过节,农村经常有各种戏曲表演活动。我们注意利用民间戏曲资源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和音乐教师一道开展“戏剧进课堂”活动,收听收看豫剧《花木兰》、《穆桂英》、越调《收姜维》、曲剧《卷席筒》、《风雪配》等精彩片段、以及“中国首届曲剧艺术节开幕式”等影视录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艺术,增进了学生对地方戏曲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他们对民间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身临其境的现场欣赏、体验和感受,更好地鉴赏了戏曲表演,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2)开展考察活动。
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考察活动,组织师生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共同搜集非物质文化材料,到我市的文庙、汝瓷博物馆、千年古刹风穴寺等文物保护单位参观学习。
(3)开展“追寻汝州传统文化的足迹”的讨论交流会,搜寻与家乡有关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来见证汝州传统文化的足迹;开展“扬弃传统文化” 的辩论会和“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的辩论赛、演讲会,引导学生从家乡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理想。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46-02
语文是学习语言的主要方式、也是学习文化的具体手段,因而语文不但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深远的历史知识,其中更饱含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底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很必要的,这不仅可以拓展教学视野,更可以提升语文教材的艺术美。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小学语文教育升华为传承传统文化和体认、感悟以及发扬民族精神的过程。
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
随着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教育体制也开始走向国际化,因此近几年中韩日三国举办过很多次的国际儿童集体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相对于日韩两国的少年儿童,中国的少年儿童相对缺乏自理能力,总是以我为中心、不懂礼貌等不良习惯。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中的中国的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等优秀品质杳无踪影,古代的简朴、刻苦、坚强的优良传统也消失不见,由此可见少年儿童在文化传承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这种危机时刻,只有加强小学文化教育的文化传承、将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精神渗透到语文教育中,提高少年儿童对待传统文化的意识,才能为民族精神培育、民族文化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教育与个人文化品质形成的必要性
孩提时的教育对于每个人的一生来说有不可磨灭的印象,对于个人文化品行的塑造有不可比拟的影响。少年儿童时期的文化影响将会伴其终生,使每个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知与责任感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才能够自主拥护中华民族文化,当文化传承的守护者和继承者。与此同时,传统文化较于科技更注重人们精神世界的建设。由此看来,个人文化品质的灌输不能像暴风雨来临式的那样急促,而要像细雨润物式慢慢的滋润,需要小火慢炖、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
中国式教育在国际上都是“远近闻名”的应试教育。因此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中升高的压力逐渐增大,初中毕业期末考试成绩决定着一个学生将要上哪所高中学、哪个班级。在残酷的竞争中,如果不注重功利性的精神培养,传统文化将会趋于边缘化,语文在教学中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科目,课外阅读本是最具文化培养的手段,却也没有人重视。而小学的教育,没有繁重的学习任务更没有升学压力的担忧,在这种优越的学习环境下最适合传播文化的意蕴,挖掘语文的魅力。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1.诵读经典 感悟传统文化
诵读是古代私塾最为常用的教育方式,认为朗诵会通过眼睛将知识传递到大脑,大脑进行思考后,用嘴巴读出来,最后再次传达到耳朵里去,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可以将一个知识点记忆的很牢固。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就是经典,其为历史的传承起着及其重要的引导作用,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思想的源泉、更是民俗民风的始作俑者。由此可见,文化经典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是诵读,其抑扬顿挫的诵读节奏可以加深记忆,更可以从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2.同异对照 把握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蕴藏着人类各种哲理与情感,而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必须使用有效的手段,将传统文化在深入小学教育的同时,让学生们能够容易接受。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求同存异的办法,使学生们各自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师通过对学生意见的评价来让其意识到是非对错,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提出来作一有针对性比较,来帮学生答疑解惑,以促进教学的全面发展。
3.结合实际 体味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最为直观和最具说服力的教育方法就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很容易影响到一个人的品质和思想道德,尤其是对有判断能力和模仿行为的小学生。因此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实际出发,以实际行动来传输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结语
在如今这个传统文化没落的时代,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成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环节,因此要想文化传承的事业有所成就,就必须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能力,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 篇4
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需用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化和思想来指导;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也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平台。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合,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及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培养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整合的可行性依据分析
1.1 二者整合在教育内容上促进互补
思想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的内容则围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陶冶高尚情操为主题的人文学科知识传授和教育。我国大学过于注重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决定了我国大学生文化教育更加强调人文素质教育,这从文化素质教育缘起于人文教育相对薄弱的理工类大学可见端倪。人文素质教育要处理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必然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内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必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而传统文化教育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包涵着许多优秀的思想道德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中吸取某些内容,以充实道德教育的知识含量,增强其感染力因此,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在内容上存在着互补关系。二者整合教育让大学生们不断汲取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料,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1.2 二者整合在教育功能上体现多层次
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人自身发展为代价的,而人自身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发展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功能不能不兼顾既要造就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又要使人尽可能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并且尽力使二者相互促进作用显示出来。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由单一功能向多样功能发展,实现其发展。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使大学生可以领会古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许多知识和礼节,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在细微之处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和思想品质。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实践中和理论上逐步趋向全面深化,逐步向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多层次发展,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1.3 二者整合在教育意义上具有时代价值
随着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已正式迈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中西方国家充分利用经济强势,进一步提出“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西方文化“植入”发展中国家日趋成为一股汹涌而至的浪潮,这种浪潮也渗透到中国的高校,一部分学生的精神境界、思想道德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混乱无序现象。因此,增强社会认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认同、社会责任认同无疑是当前增强我国居民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阶段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一个重要而有力的思想武器。特别是对当前的大学生而言,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和责任意识教育,以增强大学生对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增强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因此,二者整合教育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对维护国家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具有时代价值。
2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整合的途径
2.1 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针对当前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锻造学生理想人格、提高学生政治高度,树立学生更高境界的信念与责任感方面着更为艰巨的任务。因此,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整合之一在于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内容到形式,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并挖掘、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因素,突出其教化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获得文化活力,更好地引导和确保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例如,可在高校各专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同时,补充《中国哲学史》课程,并且把其作为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哲学反映了中国各个时期各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较全面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哲学的辩证特点,自觉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提高伦理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等,使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哲理又有文理,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
2.2 弘扬传统文化美德,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2.1 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远大理想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和扬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榜样等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风尚习俗等形式存在着。这些文化积累,己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激励当代大学生以民族英雄为榜样,继承爱国主义传统,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努力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富强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
2.2.2 弘扬诚实守信传统,诚信立人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以诚相待,忠诚守信,历来是中国人的道德信条和优良传统。挖掘传统诚信道德,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启迪价值。同时,良好诚信行为的培养不仅需要良好的教育氛围,也需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目前各高校比较认同的做法。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信用教育,学校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将学生在校期间涉及到信用方面的事项逐一记录在册,包括守信与失信,通过这些一系列的数据、事实、行为的记载,就会有效地达到教育学生诚信行为的目的。
2.2.3 弘扬崇高进取传统,培养高尚人格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忧国忧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尤其强调一个人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就一定会锻造出理想人格。道德伦理观念和为人处事哲学等道德修养的精义,对于塑造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精神,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将二者融会贯通,形成互补,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2.3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使传统文化与现时代相适应,也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在站在现时代的角度去理解传统文化,同时引领传统文化走向现时代。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迫切需要创新,以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降低的局面。为此,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扬弃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新路子,总结新经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守创新原则:一是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格教育的优化整合,注重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的宣传教育和普及,促使各种优秀文化成果不断转化为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素质。如前文所述,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存在互补性,若将其课程融为一体,并加以规范、系统,确定科学的比例,不但能避免二者分离状态下必然形成的课程重复设置问题,而且一方面可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赋予“两课”教学更厚实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又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导向性,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扎根于优良道德品质的深厚土壤中,可谓相得益彰。二是对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解读时要求我们必须以现时代的价值取向去理解一些优秀文化传统。在时代大潮的搏击中,在全球化竞争的洗礼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命运和整个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联系起来,在整体的世界环境中求得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因此,大学生群体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以一种平等、认同、尊重、宽容、开放的心态,以跨文化的多维视野,确立“与国际接轨”的总体态度,自觉寻求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合点,始终保持对于别国、其他民族的新鲜感和敏锐性,努力学习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培育时代所需而中国本土又急缺的民主、科学和法治精神,使传统文化不致与现时代的价值取向相背离。
3 总结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整合教育是在保持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探索二者相结合的途径和渠道。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导,使它更具有方向性和影响力;以传统文化作为道德教化的大背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形象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郑丽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究,2007,(02).
[2]刘平凡,黄向阳.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12).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篇5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
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有些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儒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还认为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有学者从美育及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进作用。也认为当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影响,人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也被无情的挤压着。青少年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巨大影响,自我意识强全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结构。而美育与德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审美教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及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当前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经典导读、看经典戏剧电影、文学导读、注重课程教材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来实施美育。
〔2〕对于美德作为知识可教性,有学者论证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被教师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过理性去获得、美德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师的失落。所以传授也有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3〕香港中文大学刘国强教授阐述了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儒家伦理教育之特点,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层面的含义和与诸德的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和融通的一个体系。他的关于中华美德的当代意义提醒了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现代的、西方的、流行的价值观,而忽略中华传统美德所蕴涵的价值。
〔4〕 至于道德榜样、榜样教育问题,部分学者论述了榜样的道德价值,道德榜样的类型、可能和功能。一般的榜样并不特指道德榜样,它们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只有具有正面价值的榜样都有道德的崇高性或崇高的道德价值。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个体道德榜样与群体道德榜样: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道德榜样,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会道德资源者、对社会负有重
大责任和具有重要影响者以及成年人。道德榜样有几种产生的可能,即先验论、发现论、需要论、实践论。不管怎样,道德榜样产生的条件至少应该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诉求。道德榜样的功能如下:传统优秀道德的典型承载者,现实主导价值的积极弘扬者,未来理想道德的开拓创新者。这三种内在功能决定了道德榜样具有示范和激励的外在功能。
〔5〕现实教育中要积极发挥道德榜样的外在功能,使其转化为内在功能,以不断扩大的道德榜样的力量和影响力。但如何处理好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呢?有学者指出要合理运用它们之间的耦合,来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和进行学校道德。需正确认识偶像崇拜语境下的榜样教育。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播媒介产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态和现象的出现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时下榜样曲高和寡,偶像却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找出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榜样与偶像的差异与共生,建构它们间的耦合机制。需要我们贯通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协调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当前有学者对学校如何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发展性,体现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且要设置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拟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不同的学习阶段,目标层层深入。至于其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而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开展教育,这样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内化。
〔7〕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危机和价值困境,即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学者认为,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强调个人自由与国家认同各有优缺点,因为他们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学者要建立一种必要与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个人自由的国家认同。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通过达致共识的对话教学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讨论、辩论、说服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些道德规范和自己的价值观。
〔8〕有学者指出负面道德经验也有其德育价值,负面道德经验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假、恶、丑性质的道德事件或行为。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斥的态度。他们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一旦被课程化,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处理负面道德经验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经验和进行道德反省。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道德经验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那么负面道德经验在当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人认为呈现负面道德经验与学校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合;有些人认为学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负面的道德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有些人认为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学生传递负面的道德经验。但它们不应成为学校摈弃负面道德经验的理由。学校德育不只是教师和学生过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如何在社会上过道德生活的地方。社会上永远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在学校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既然和社会交往,学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负面道德经验。如果学校不让学生掌握面对负面道德经验的智慧,那么他们在遇到负面道德经验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学校应该将负面道德经验课程化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9〕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显然先秦时期的礼就是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具有传统礼仪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礼教与乐较大配套进行,相辅相成;第二,先秦礼的道德教化与国家机器的推动密不可分。礼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道德教化的作用,还有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机制是礼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
〔10〕也有学者分析了人生礼仪的德育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指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具有丰富的德育功能。因为人生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连接着寻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面连接着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当然人生礼仪德育功能的实现,要注意在开展礼仪活动时讲究实效性;要在庄重神圣的场合下,以富有象征和表现力的方式使受礼者完成道德教化过程。这对于今天的德育有借鉴意义。
〔11〕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它是发展着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和谐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包含有和谐的意义。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念,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正是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求和谐的思想由来已久,讲求和谐是往圣先贤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和精神动力。例如: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宝贵的启示;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就是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宽容和谐。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
〔1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和”的思想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倡导以和为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无疑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人际摩擦和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贵和尚和”的价值取向,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儒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谐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但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感和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我们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征服态度,实现人与自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 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民族情感,更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传统文化教育更要从小抓起,逐渐渗透。然后,当前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并不理想,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语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一、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
1.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就是经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2.传统文化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即世代相传、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且具有民族特色。
3.小学教育培养目标
小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思想素养、宽厚基础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其必然要求。
二、小学教育管理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陷
1.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度不高
由于应试教育及多种原因使得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够,大部分学生家长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对孩子没有很大意义。因此,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教育重点多放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上。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学生长远意义上的影响。不但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更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学生全面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深渊影响,虽然新课程标准不断进行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正式对传统传文化的有力传承,但是,在小学教育管理中,还是更注重学生的成绩,德育教育重视度不够,学生全面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缺乏合作意识
小学教育是对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学生之间需要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才能够共同进步。学生缺乏集体与团队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与家长老师沟通出现矛盾时,不听师长劝诫。传统文化中的礼让、谦虚、乐于助人、孝顺长辈等等方面在小学生身上严重缺失。
三、小学教育管理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1.提高对传统同文化的重视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此外,万物的发展都有相通之处,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提高学生思想深度和广度。对于小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就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未来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学校与家长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提高重视度,制定合理的传统文化教育管理措施,切实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2.结合学生实际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思想活跃但不成熟,是个人意识逐渐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各自的特点非常鲜明。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从小学生的成长、发育、学习、发展实际出发,合理选择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同时结合现代文明。保证学生深刻领悟传统文化意义的同时,又学习了现代文化知识。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而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高学生道德教育
道德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并不是单纯的规定,而是人类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行为、思想准则。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道德教育是对学生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其道德情感,锻炼其道德意志,树立其道德信念,培养其道德品质,养成其道德习惯。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是德教与修身相统一,是知道与躬行合相统一,是言教与身教相统一。这对现实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学校加强德育教育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使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对与错、当与不当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敏锐地感知、理解和体察自己、他人的情感、需要和利益。这也是提高传统文化积极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虽然小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通过一系列实际改善措施,一定会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向前.浅谈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品牌(下半月),2015,04:227.
[2]徐晖.略谈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中华少年,2015,30:201.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教化功能,职业道德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不同的场合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给予强调, 传统文化的教育再次被人们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人们在思考如何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内容的同时, 更多的是将目光停留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的探讨上, 特别是对道德教养的影响上。
一、几个关键的概念
(一) 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实践和时间的考验不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文化内容。从时间的节点上来说, 传统文化更多的学者认为应该是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从考古的角度来讲, 中国就文字研究来看, 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历史。当然, 由于孕育传统文化社会背景的局限性, 因此传统文化也难免带有局限性。就拿传统文化中提出的韬光养晦、无为而治、中庸不争等等都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同时在传统文化中由于地域的原因, 各种民族又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 因此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也是一个冲撞融合的过程。当然只有去粗取精才能发挥文化的功能。
(二) 传统文化的功能。传统文化对于人的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于个体的人格健全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内涵, 包括“自强不息”的意志精神, 对于人坚韧意志培养有重要的启示引导作用;“以和为贵”、“仁爱之心”等对于个体道德品格的修养有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有利于个体的民族性格的养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也是不被其他民族同化的保证, 中华民族素来就有较强的民族精神, 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特殊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 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巩固。再次是有利于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一) 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每一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然而职业道德都有共性。就目前针对大学生当前的职业道德教育来看, 远远不够, 并不能满足大学生走上社会岗位的需求。就当前来说存在着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各高校都开设了职业道德相关或多或少的课程, 但因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以及课程建设跟不上要求各种原因, 开展教育的实效性差, 并没有起到提高大学生相关职业道德的功能。其中具体的表现有这样几点:首先是对大学生开展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明显和社会现实需求脱节。其次是开展教学的方式并没有和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结合起来。再次是各类专业知识的教育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不紧密。特别是在和国外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比, 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由于受当前多元文化影响, 大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同样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是由于社会的进步, 无论是受服务对象还是服务的主体都对个体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应体现这样几个方面内容:
首先是服务大众的服务观。应帮助大学生懂得服务满意的重要性, 学会沟通、尊重服务对象, 建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其次是引导大学生高尚职业价值观的树立。引导大学生提升自我职业效能感, 辨别和抵制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明确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再次是要有自甘献身社会精神。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每个行业都是崇高的, 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
(二) 传统文化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首先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职业认同感、自豪感。每一个行业都有比较强的代表人物, 通过学习这个行业的发展历史, 了解行业的辉煌。通过学习代表人物的事迹, 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其次可以提升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每一个行业都有着具体的工作职责, 都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非凡的贡献。有救死扶伤的医生, 有传授文化的教师, 有服务人民的公务员, 每一种职业都有特定的责任, 通过传统的文化教育可以加深大学生对职业责任的认识, 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再次是提升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无论是古人先贤的高尚道德还是他们创造的文化流派核心思想, 都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是道德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是文化内涵的吸收。从而促进大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
(三) 传统文化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如何在大学生中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 从而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实效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 篇8
关键词:现代大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儒家教育
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兴起,世界各国对古老的中国文明充满好奇,特别如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政府出资,涌现专门研究儒学思想的研究人员。几乎所有顶级的世界名校都有东方文化和哲学研究所, 最代表东方哲学的当然是儒家文化,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在西方有着深远影响。亚洲以日韩为代表的国家更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入研究, 韩国和日本的小学都设有儒学课程,学习四书五经。自古以来,日韩两国就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历史上有名的日韩两国的儒家学者举不胜举,深深影响那个时代的思想和教育体系。直到现代,我们依然可以从两国社会制度、日常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看到儒家思想的痕迹。
为了使教学工作更有效地展开, 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不可或缺,根据高校教师工作经验的总结,我认为教育思想研究有助于大学老师的工作。在中国,最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普遍认为是儒家教育思想, 这得到了中国近千年问题来教育实践证明。儒家教育的典型代表是孔孟,对孔子和孟子思想的研究,对现代教育有很重大的作用。现在学校存在教育失衡和道德缺失现象,尤其近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引发全国议论的事件,人们对教授失德、富二代现象、大学生学习目的进行了大范围探讨,纵观了古代中国传统教子之方,以及对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道德的严格要求。通过女子传统教育的研究,分析现如今女大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合乎传统价值和道德标准的社会观念形成的原因。传统文化教育应用于现代大学中的研究,对反思教育问题、反思教师职责问题有很深远的意义。
中国如今掀起一股复古风、怀旧风,有些人对现代社会道德感到失望,尤其对人情冷漠、诚信缺失、女性独立自主等问题提出质疑,社会和教育界应反思是否丢弃了最基本的东西。人们重新对儒学产生兴趣,是因为在寻找思想寄托,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道德理念对失望的人和寻找社会正能量的人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有意补充。如今随着中国崛起和国力强盛,特别与邻国的一些领土争端,引发一些国家的担忧,遏制中国论由此甚嚣尘上,作为亚洲传统文明古国的中国,我们应该让邻国认识和回忆中国大国崛起历史, 古代中国并非靠武力,而靠仁义、礼仪和文化成为亚洲中心、汉文化圈的中心,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都受到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熏陶。现代中国不仅应在经济方面超越其他国家,更应该是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中国社会制度和教育息息相关,有教无类。“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研究教育问题 ,向学生传授道义,教育学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信义”为先,遏止社会道德腐败堕落之风,重振华夏文明。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国力迅速增强,国富民强,与日本重视国民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反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但是中国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却与之不相匹配地出现倒退现象。尤其中国教育并未随着经济发展得到更全面、更完善地发展,造成国进民退、国人素质不高的问题。这表现在中国人在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旅游、移民时,出现文明、公德心和遵守社会秩序方面的冲突和摩擦,因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中国现在的教育以大学教育为最高等教育,自中国近代化以来,大学教育都是培养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途径, 知识分子一直是国家建设的栋梁和精英。但是也出现了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学术腐败,大学教育功利化、职业化,缺少人文精神和学术信念。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自古就将受教育看做修养身心、提高道德素养的过程,学习儒学经典,明志明德,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古人以道德为教育之本,古今对照,读书人应有的德行我们是否有所传承? 从教育角度分析社会道德问题,思考提高国民素质的问题, 讨论社会文明是否依靠重振中国人传统道德保持,已经是当务之急。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 篇9
对于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难易度。教师可以教授一些古诗词或文言文,为小学生进行生动的讲解。例如《大学语文》修订版教材中的《中庸》、《大学》等,都对小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此外,不能只注重古诗词或文言文的教授,我国的传统文化包含多个方面,比如篆刻、春联、元宵节、端午节的来历等,传统文化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逐一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
2 小学教育现状
现如今,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从小学开始就会严抓孩子的各项成绩,尤其是小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许多国际小学纷纷成立,甚至用双语教学,为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教授,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较高的英语能力。有的家长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并没有什么促进作用,导致各学校也忽略了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承,这也是当下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
3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不足的主要原因
3.1世界全球化发展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
现如今,世界的交流模式已经是全球化的发展模式。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为人们的交流及信息的获取带来了便利,也使人们日常所学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具丰富性、多样化。这种模式的交流学习,令人们对于其他国家甚至是其他领域的知识具有强烈的兴趣,这就在某些程度上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这种冲击使人们减弱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程度,这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要使我国的文化产业或是人们的能力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就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普及度,甚至应该从娃娃抓起,在各小学增加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3.2 家长或学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
尽管全球化或多或少的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我国传统文化之所以不够普及的根本原因,是少数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不够。很多家长认为,即使学习了传统文化,对于孩子的学习程度也未必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学生想要在将来的社会上立足并有所成就,就要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及英语知识的学习。很多学校更注重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大多比较忽视。家长及学校没有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并且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是较为内在的,这就导致我国家长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阻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4 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课程学习相结合
4.1 学生和家长转变对待传统文化教育的观念
想要改变家长及学校对待传统文化学习的保守态度,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就要加大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宣传力度,使家长或学校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有深入的认识,只有这样,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才能够顺利进行。
4.2 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只改变家长对待传统文化知识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利用实际行动,使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能够完美地融入到小学生日常学习的课程当中。在将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融入到小学生日常的学习课程之前,小学学校都有着自己的传统课程结构。想要将传统文化知识教学融入到小学生日常的学习当中,就要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重新的安排调整。
第一,要加强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印象。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敷衍了事,而是要切实地对其进行认真的教授及讲解。比如,在学生的学习课程中,每个星期的周三和周四可以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授,这样定期的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授,很容易令学生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深入的了解。
第二,要将传统文化知识深入到每一门学科。即便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授课,日积月累,学生也很有可能放松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态度。为了防止这种状况的发生,就要让语文教师及英语教师,用语言或者英语的形式对学生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样既不影响教师正常的教课,也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帮助学生提高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
第三,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采用竞猜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知识作为竞猜的题目,将学生分成两队,通过比赛获得比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摘要:学校想要加强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利用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使学生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热情,使我国的小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 篇10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中国英语
近代以来,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本质上是英语及英美文化的对华传播,同时应造就中国文化反向传播的条件和途径。但现实是,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人在英语交流语境中,可以就英美文化可娓娓道来,但对中华文化却词不达意。2000年,“中国文化失语”[1]的论断震动学术界,但长期以来,高校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失语”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近年仍是热点问题。原因在于已有研究只是循着现状、问题、原因、对策的思路,着眼于教学措施本身,流于现象描述和直观对策,没能形成理论突破以调整高校英语教育政策。只有从晚清以来传统中国文化变迁进程中研究高校英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才能揭示“中国文化失语”的历史文化根源,使高校英语教育回归“自文化本位”,肩负起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使命。
一、文化变迁中的中国高校英语教育
为纪念1807年来华的新教传教士而设立的马礼逊学校(Morrison School)于1839年由美国人在澳门正式开办,“以推介英语、西学及基督教信仰为教育目标”[2],对后续建立的新教教会学校以及京师同文馆等的英语教育影响深远。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成立是中国官办英语教育的萌芽,但其实际管理权却一直由美英控制。“同文馆对于清朝高级官吏的间接影响,以及通过他们对于整个政体的影响,并非是无足轻重的。其中最主要的成就是将科学的内容介绍到了科举考试之中。”[3]同治帝的英文教师是同文馆的学生,后来光绪帝决心设立大学,“也是因为有感于同文馆的成绩。”[4]同文馆“不仅为自己培养师资,还为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上海广方言馆提供师资”[5]。洋务学堂的英语教育与科技课程相结合且为清廷所重视,可谓高校英语教育的滥觞,深受英美影响。
1877年第一次在华传教士大会后,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走向统一和实用,程度加深,毕业制度逐步规范,开始有少量大学出现。1881年圣约翰书院设立了专门的英文部,1888年推行“英语运动”,采用全英语教学,英语“被置于极显著的地位”[6]。此举不但对圣约翰大学早期发展意义深远,而且此后越来越多的教会大学以英语为教学语言。20世纪的13所著名新教教会大学,大多形成于晚清,且基本上由美国人创办。为数不多的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大学,最初也由美国人主持。1898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聘有12名中国人任教习,这些人大都毕业于教会学校”[7]。1904年“癸卯学制”颁行,英语为第一外语,高等学堂的历史、地理、算学课程等均需用英(外)文教学,大学堂所有的西学课程均采用原版教科书,并提出设置外国文学专业。晚清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新教教会大学发挥了主导作用,“殖民色彩”随着中国近代学制的确立通过办学模式、师承延续等,为中国早期的本土高校所继承。虽然晚清社会出现空前的英语热,中国文化的儒家根基却未动摇。1908年美国的对华“退款兴学”政策,使赴美留学逐渐取代赴日成为主流,美国对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文化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民初“自由、平等、博爱”时兴,英语热延续,甚至成为一种主要的教学语言,不仅自然科学,哲学、宗教乃至中国历史、公民等课程都用英语教授。新文化运动随自由主义文化的广泛传播于1915年兴起,新教教会大学进一步发展,到1921年,中国公立大学只有3所,私立大学有5所,而著名的新教教会大学却有13所。新文化运动开创了中国现代社会的一个“新传统”,那就是“反传统”。也有一批知识分子深刻认识到近代西方文化的弊端,主张以儒学为主体融合自由主义,延续中国文化传统血脉,形成现代新儒家。
1922年采用美式“壬戌学制”后,全国公、私立高校数量猛增,英语为各专业必修课之一,且课时数往往最高。本土综合性大学大多设英国文学系,引进原版教材,强调博雅教育,重视英美文学研修。文学是人学,最能体现英美文化的精髓。绝大多数大学都为各系一、二年级学生开设英文课,由公共英语委员会负责编选教材和组织教学。20世纪20年代,现代民族主义初兴,教会大学被迫“去宗教化”,儒学课程甚至汉学研究渐被重视,以“使得学生把宗教同中国文化融合起来,从而最终达到在中国广泛传播基督教的目的”[8],但也没有因此而淡化了英语教育和殖民色彩。1941年,有著名学者公开抨击中国教会大学师生崇尚用英语教原版西书是一种“卑劣情绪”,是“附属国和殖民地”才有的现象[9]。1947年美国在华教育基金设立。民国高校英语教育在思想、政治取向上受到美国深层次控制,“殖民色彩”有增无减,对中国的文化变迁方向影响深远。但客观来看,民国高校英语教育也造就了很多通晓西方现代学术的各界精英,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复兴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自由主义文化要素在中国大陆被持续清除,教会大学被合并改造。从1949年到1952年,高校英语教育尚沿用民国时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尤重英国文学,后被批“是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影响”[10]。为快速实现工业化,创造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中国提出“全面学习苏联”,高校公共外语课向俄语“一边倒”,英语专业被压缩。至1954年,高校英语教育几乎被取消,后虽趋向恢复,但所承载的文化内容也大异于民国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套搬苏联模式的弊端显现,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陆续增设或恢复英语专业,高校公共外语中英语的比重逐渐增加,高校英语教育重视培养学生表述新生社会制度和生活风貌的能力,体现出鲜明的文化自信。
1962年中苏交恶,新中国开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向苏东以外的世界寻求工业化所需的技术和设备。1964年《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高校英语教育得到空前重视。“文革”期间,高校英语教育受到冲击,1971年后才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恢复,仍承载着本土政治文化教化功能。
改革开放后英美文化重新进入中国。1979年全国统一的英语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民国时期大同小异,注重英美文学研究。新教材编写如《交际英语核心教程》,1982年还被列为广州外国语学院与英国文化委员会的教研合作项目,被许国璋认为“标志着外语教学思想的一大转变,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一套教材的出版。”[11]由于亟需通过阅读汲取西方当代科技,大学英语教育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高校覆盖面最广的课程。英美文化及英语的价值渐趋绝对化,以致不少人主张高校应尽可能多地引进原版精品教材并注重其配套性,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建立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改革开放后高校英语教育的文化取向实质上是延续民国传统,以英美文学及人文精神为本。
二、“中国文化失语”的历史文化根源
改革开放后,自由主义的颠覆性渗透反而促进了中国社会对国学和毛泽东思想文化主体地位的认同,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独立的价值基础真正形成。进入新世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态势显现并加速,中国文化对英美文化在精神上已悄然转向主动,形成高校英语教育的人文新环境。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出“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大学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高校英语教育实践对中国文化内容亦渐有涉及,但由于深层的历史文化根源,“中国文化失语”并没有根本改观。
1.“急用先学”与“殖民色彩”。
语言以文化内涵为根基,语言教育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国高校英语教育自晚清产生以来,成为西学东渐的主要桥梁,也相当程度上成为教会培养中国高级教牧人员的工具,殖民色彩鲜明。民国时期,美式自由主义深度整合中国文化传统价值,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与之相互促进,“英美文化本位”形成,“殖民色彩”深化。自由主义在改革开放后重新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高校英语教育很大程度上接续了民国传统。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没有摆脱对西方科技与文化“急用先学”以自强救亡的历史境遇,因此,虽然晚清与民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但高校英语教育始终视蕴涵英美文化的英语为正宗,研究英语如何本土化以利传播中国文化无从谈起,也登不得大雅之堂。中国高校英语教育“殖民色彩”的历史延续是形成“中国文化失语”的重要原因。
2. 美式文化霸权对中国高校英语教育历史目的的影响。
追溯历史,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目的在于中国文化复兴,而不是止于学习和吸收英美文化,但时至今日,这一历史使命仍被美式文化霸权所蒙蔽。近代以来,美国在文化与教育方面对中国的影响持久而深刻。美国独特的殖民开拓史和优越的地理资源禀赋,使其自诩“山巅之城”,居人类文明顶峰。美国秉承上帝的旨意,以民主共和拯救世界,新教的“天赋使命观”赋予自由主义以宗教色彩。这种文化“十字军”情怀和外交政策对近代以来的中美关系影响深远,“新教教义、个人主义、宪政民主三位一体的美式自由主义文化霸权”[12]始终困扰着中国文化的独立与复兴。英语成为通向“自由灯塔”的道路,除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外,高校英语教育基本上是以学习和吸收英美文化为全部目的,“中国文化失语”成为必然。
3. 高校英语专业教育的传统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
自清末“癸卯学制”始,高校英语专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受教会大学英语教育模式的影响直接而深刻,以文学特别是英国古典文学为基本内容,形成了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传统底色。而高校英语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本土英语教育培养师资、发展学术。民国成立后,英美教师和大量归国的赴英美留学生充当师资使高校英语专业教育沿袭英美模式,以英美文学为本的特点更加突出,不但直接影响着当时的中国英语教育,而且对新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民国高校英语教育受到批判和否定,却没有形成新的稳定的理论与实践,且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严重断层。改革开放后,自由主义文化再次影响中国,民国时期培养的学者与师资在高校英语教育的重建与发展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传统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得以恢复,英美文化价值重居正统,并在相对封闭的专业藩篱内通过师承延续影响至今,形成“中国文化失语”的重要根源。
三、根除“中国文化失语”的文化路径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竞争,深刻决定着当代民族国家的文化命运。高校滋育了社会精英的价值观念与学业能力,在中国梦的时代新节点上,只有针对“中国文化失语”的文化根源,开辟根除的文化路径,才能使高校英语教育肩负起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使命。
1. 秉持中国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以远古华夏文明及其象形文字为核心,兼收并蓄,发展成一种多元一体的包容性很强的世俗文化。多民族的中国幅员辽阔,方言繁异,以儒学为价值核心的中国文化却渡尽劫波,至今仍保持着其原生特质,在人类文明史中堪称唯一。儒学“敬鬼神而远之”,与宗教保持距离,却蕴含着厚重的人文关怀和终极思考,数千年来已将其价值信仰融入民族精神。儒学的这种人文教化功能,使其在转变为封建政治意识形态后,仍保持着独立的文化精神,以致尽管近代以来中国政体变换,儒学价值却随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血脉延续,并未断绝。
中国社会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如厚德大地,融通共产主义并吸收民主、人权、市场等自由主义精华,重现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中国社会兴起“国学热”,“传统文化精神、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合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2]在发展实践中形成,综合国力持续跃升。“儒家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路径源于中国社会,中华民族重燃起数千年来薪火相传的文化自信。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打破美式文化的神话,秉持中国文化自信,是根除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的文化价值基础。
2. 中国高校英语教育向“自文化本位”回归。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英语教育从主流看,又明显倾向“英美文化本位”,中国文化仅体现为在英美文化主体内容边缘游荡的若干文化符号。
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仅在相关专业知识的选修课清单中,含一门“中国文化概论”,而专业知识课程均属英美文学与社会文化,以英文承载“中国文化”尚未被纳入“英语专业知识”,表达技巧亦没有被认为属于“专业技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更是语焉不详,只是提出“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中国文化复兴并走出去的大势下,高校英语教育却漠视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研究和教学,显然已在理论和政策上滞后。高校英语教育如果继续守持以为“正统”的“英美文化本位”,忽视中国文化的英文国际传播,将造成历史性的失误。中国高校英语教育作为一种“外语教育”,“外语”的习得是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服务的,而并非以“外语”文化覆盖中国文化。中国高校英语教育应定位于以英语认识和吸纳英美文化优秀要素从而丰富和传播中国文化,“自文化本位”应成为当代高校英语教育政策制定的文化价值取向。
3.“中国英语”与高校英语教育。
语言是文化中最具活力与创造力的构成要素,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交际功能与文化的生成与传播直接相关。在异文化交往中,通过语言交际传递的异文化要素,往往被吸纳入语言本身,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语言及其文化。卡奇鲁(Braj Behari Kachru)提出的“Three Concentric Circles”(三个同心圆)理论和“World Englishes”(世界英语)概念,论证了全球英语变体的客观存在,颠覆了英美“本族语者”英语变体的“文化霸权”[13]。全世界英语的非“本族语者”的规模和范围逐渐远超“本族语者”,非“本族语者”也应分享英语的所有权。当代中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举世罕见,能培养数量庞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英语非“本族语者”,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展开和国家全球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世界通过英语获得中国文化、科技要素的需求将越来越强劲,英语将更多地承载和融合中国文化要素和思维,表达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将在广阔的全球交际实践中生成和完善。
浅谈幼儿传统文化教育 篇11
一、家长老师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有些家长单纯地认为,同孩子谈话、训斥、命令他的时候,就是对孩子的教育,这是大错特错。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怎样穿戴,怎样跟人说话,家长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处世态度、平时的言谈举止,对孩子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孩子都特别善于模仿,特别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具有更明显的榜样作用。有一个关于木头碗的故事:“爷爷年纪很大了,眼睛看不清了,耳朵也听不见了,腿脚已不能行走,牙齿都已经没有了。在他吃饭的时候,顺着嘴角经常有食物流出来。儿媳妇和儿子嫌弃他,吃饭的时候不让他上桌,叫他在炉灶后面自己独自吃饭。一次,儿媳妇和儿子给他端了一碗饭,老爷爷想把饭碗挪近一些,却一失手打破了碗,儿媳妇骂他,说他把碗打碎了,家里的东西全弄坏了,还说以后给他弄一个木头碗吃饭,老爷爷只能唉声叹气,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有一天,夫妻俩在家里,发现他们的小儿子在地上玩木头,好像在做什么东西似的,爸爸就问他:“儿子,在做什么呀?”他的孩子回答说:“我要做一个木头碗,等爸爸和妈妈老了,我就用这个木头碗给你们吃饭。”
夫妻俩你看我我看你,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他们感到惭愧,觉得不应该这样嫌弃老人,从那以后,他们就让老人和他们一起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细心地伺候老人。要身教,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的,才能获得孩子的信赖和尊重,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的。
二、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中国是有着古老文明的礼仪之邦,举止得体、谈吐文明是对一个人素质的最根本的要求。老师和孩子要注意文明用语上的使用,让“你好”、“谢谢”、“不客气”、“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语言时常挂在嘴边,这样到哪里去都会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懂得待人接物的礼貌。
三、放下溺爱、让孩子亲身去体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从孩子牙牙学语时,我们就教会了他们,可他们能真正懂得这里面的含义吗?道理讲得再多,没有亲自去实践,恐怕也只是空谈,所以要让孩子亲身去体会、去真正感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果实。让孩子去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他才能了解别人劳动的艰辛,才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能体谅大人抚养他长大的不易,孩子要在锻炼中长大。
四、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教育孩子不是把我们的知识从一个口袋倒入另一个口袋,道理我们可以讲给孩子听,但是他们真正理解了吗?不要让孩子感觉大人的话就是真理,只要去遵从就好,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尤为重要。这就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思考,要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事物的本质,自己去真正了解事物的对与错、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学会了思考,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会走得更好。
五、要经常鼓励孩子,培养孩子信心
鼓励对孩子非常重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信心是前进的动力。当孩子提出霸道的要求、做出越礼的行为、犯下严重的错误时,他们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错了,这时候如果父母不告诉孩子错在哪里,而是对孩子进行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和斥责,孩子很可能既感到委屈又不能理解,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这样的批评,显然是没有什么教育效果的。所以,当孩子有良好表现的时候,要表扬、要鼓励。这样,孩子会充满信心,会一次比一次做得好。
德行教育与传统文化 篇12
一、学校教育是德行教育的关键
(一) 要教好学生, 教师首先要做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为了教育好学生, 为了给学生做榜样, 减少学生的敌视, 首先我们应该抗拒经济浪潮带给我们的冲击, 不带半分索取地为学生服务, 补课, 在生活上真正关心和帮助他们。如果我们没有真诚心, 我们的教育也成了一句空话。孩子为什么会用功, 为什么不用功。师长们要把正确的言传身教灌输在孩子的存心和行为中, 怎样才是真心为孩子们好。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教学中, 就会给教学带来很多负效应, 学生就会受伤害。一个自私自利处处为自己打算的人, 就会走火入魔, 甚至会毁掉自己和别人的一生。11年前, 多才多艺的清华大学化学系1992级女生朱令, 因离奇的“铊中毒”事件导致全身瘫痪、100%伤残、大脑迟钝, 天妒红颜啊。多么优秀的一个大学生啊, 就这么残废了,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啊。好好教好下一代, 我们一定要做好榜样, 我们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二) 必须重拾中国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
重新正视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 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人生几十年, 我们的千秋大业就是要把孩子教好。所谓教育, 教是上行下效, 以身作则。育是以作人为根本, 教育他人善心善。初三的学生时间紧, 我们就每天教一句, 一周一段《弟子规》。一期下来, 效果是明显的, 一开始从学生的不开口, 到后来学生的自告奋勇。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如果推到全校, 全县, 甚至全国, 效果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了, 那是怎样的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许我们可以通过汤池小镇而一窥全貌。难怪学生从最初的敌视可转到最后的千声万声谢老师好。也难怪西方人发展到今天为什么要到东方寻宝了。《弟子规》告诉我们“勿自暴, 勿自弃, 肾与贤, 可驯致, 有为者, 亦若是”。信心从自己出发, 一切皆可大功告成。现在我们学校也开设有政治思想品德课, 可是效果却不太好, 而且大多数老师认为传统文化是过去的老东西, 没多大意义, 要赶时代的潮流, 要学科学文化。这也对。但如果丢掉了传统文化, 就是失掉了根, 再美妙的胜景也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孩子德行教育的根扎好。
二、家庭教育是德行教育的基础
(一) 孩子从小要扎教育品行的根
现在我们静下心来看看:孩子从生下来那天起, 大人们都毫无原则的为他服务, 什么产生了, 小皇帝!当他觉得很多人会帮他, 他的警觉性就没有了, 反正都有人帮他顶着。奢靡之气, 从小就贯入骨髓之中, 危险。“知所先后而近道矣”, 为人之道他不教, 做人之道他不懂, 从小培养的什么, 傲气, 傲不可长!一个孩子从小就傲慢, 你怎么教他, 不容易拉回来。我们来看看现在很多孩子都说好无聊, 只有通过玩游戏来打发, 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劳动, 也没有从父母哪里得到正确的言传身教, 不知道付出的时候会收获快乐, 精神生活匮乏。一个山东的大学生, 喜欢玩电脑, 玩游戏。现在的游戏太多打打杀杀。有一天, 他受不了了, 就对老师说:我满脑子都是人家要杀我, 我要杀人了。老师听了觉得不对劲, 马上给他父母打电话叫接回去, 还没到家, 这个学生就在街上疯狂杀人了。砍死两人, 砍伤七八个。孩子染上这种坏习惯, 那就真真被毁掉了一生。我们喜爱孩子有没有错, 没错, 但要教给孩子正确的人生思想价值观, 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古人言, “习劳知感恩。”所以, 智慧的长辈一定要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不能包办一切。不能把他们养在温室里。从劳动中他才能知道爸爸妈妈很辛苦, 才能知道孝养双亲, 奉事师长, 也才能知感恩。事情做多了, 习惯就成自然了, 肩膀就硬了, 能力也长了, 就能承担责任了。还有, 要教孩子懂礼节。不学礼, 无以立。孩子从小就养成礼貌非常好。所谓的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现在的孩子很多与父母作对, 把老师当敌人, 他的心理生理能健康发展吗?一个人一生能不能有天成, 能不能遇贵人, 在于他对长者和智者有没有礼貌。对长者要时时抱着谦恭的态度, 正所谓:"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越有能力的人越谦卑, 越有涵养。很多能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要做人, 就要提升自己的的道德修养。与狼共舞不行。对别人要多多宽恕, 要替别人着想, 孝道和师道要失掉了, 中国文化就会断。“大道至解”, 只要我们有谦恭心做到了尊敬师长就行。其次是学贵力行, 学一句就要做一句, 那才叫真学问, 读了一大堆书学了一大堆理论而没有去做, 那叫长浮华。说句不好的话,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长浮华。我们自身要改改, 要身体力行, 教育孩子要从自己做起。教孩子勤奋学习, 教孩子劳动, 对他这辈子至关重要。孩子从小要扎教育品行的根。根扎得深, 扎得牢, 才能顺利长成祖国的栋梁材。
(二) 用真诚心和信心救助我们的孩子
“人非肾贤, 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一个真诚的心境, 绝对会感动任何一个人。要有绝对的信心对待孩子, 真诚所至, 金石为开。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为人师, 为人父母, 该坚持的原则你要抓得住。忍舍非无情。孩子错了, 该批评要批评, 该惩罚要惩罚, 但一定要注意真诚和发至内心。有的孩子当时会反感, 过后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爱心。救失很重要。还有就是长善。坏习惯就像天上的乌云, 遮住了太阳的光芒。太阳就像一个人的智慧光芒, 是他的善良本性。现在的孩子善良没透出来, 被什么遮住了, 坏习惯, 坏习性。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不好, 他还会真心对谁好。古人曰:“百善孝为先”。有了孝心, 百善自然就开了, 学生也才会尊敬师长, 热爱祖国。孝要从孩子小时培养, 以身作则。《弟子规》里有“晨则省, 昏则定”。从小养成孩子早上给爸爸妈妈请安问好, 晚上回家告诉爸妈一声“我回来了”, 而且还告诉你学校里的一切, 你会很愉快。那比回家一声不吭就躲进卧室连吃饭都叫不出是不是要好很多?
(三) 父母要树立正面形象
作为父母, 切忌自毁形象, 互相指责。父母的形象一下降, 自尊也会下降, 容易引起自暴自弃。孩子就会受到污染, 就会不懂尊敬父母, 就达不到教育的良好作用。如果孩子很尊敬父母, 父母就要做出一副值得让孩子尊敬的榜样出来。自尊对一个人, 特别是男人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力。现在的家庭夫妇状况不太好, 夫妇离婚出轨一多, 整个社会就出状况。一念自私自利, 跟人都起冲突。一念处处为人想,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家里的气氛要从我们长辈开始做。
(四)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