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了教学工作的能力

2024-05-30

提升了教学工作的能力(共8篇)

提升了教学工作的能力 篇1

教学质量关系到学院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我院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一是加强教学督导, 形成了领导查课和专家查课制度, 每学期所有授课教师都要接受查课督导;二是加强新教师的认证, 形成了教师岗前培训和验收制度, 对教师上岗资格提出强制性的严格要求, 而且已经具有上岗资格的教师讲授一门新课前还要进行试讲把关;三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形成了青年教学骨干培养制度, 强化对他们的检查和指导。同时, 学院还坚持每年进行优质授课评比。这些活动关系到每一位教师, 促使教师更加重视教学, 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当然,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 一些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近年整体教学水平有了质的提高的前提下, 要想再上升一个台阶, 就需要进一步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潜能, 进行更具体的指导和贴切的评价。从这个角度上讲, 目前的授课质量评估模式还存在很多有待细化的问题:一是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二是指导方式相对单一;三是教学质量的奖惩区分度不够。针对这些情况, 下面就从评估结果的全面性、指导教学的多元性、优质优酬的导向性等方面入手, 探讨提升教学能力的途径。

二、改革评价主体动态重点督导

当前授课质量评估的主体是领导、专家和学生, 他们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为1:3:6。这种模式是相对客观的:学生自始至终的课堂学习, 对授课质量感受最直接, 理应占有最大的权重;专家对每位教师至少听课4人次,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而且院专家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评估结果有一定的权威性, 因此所占比例较大;而领导需要听查每位教师的授课, 具体到某一教师个体未必次数很多, 因此所占比重较小。

但在实际操作中, 质量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假如专家4人听同一次课, 那这次课的质量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评价成绩, 而这次课准备的充分性和教师当时的状态是有一定偶然性的, 这样确定成绩未免有失偏颇。既然这些样本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那么就可以弱化专家的评价, 而将其主要职责回归到督导上。

1. 专家动态督导。

让我们对督导的初衷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所谓“督”, 是督促课堂的教和学, 目的在于规范授课秩序, 解决的是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责任心问题;所谓“导”, 是对授课进行指导, 目的在于提升授课水平, 解决的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可见“督导”的初衷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再让我们分析学院的教学现状, 是不是有必要对所有教师进行“督”和“导”。教学责任心和教学能力体现在授课效果上。一大批教学水平过硬的教师, 其个人责任心和荣誉感本身就会督促自己研究教学, 不断提高。比如连续三年教学质量评估为全“优”或连续五年优良率100%且优秀率60%以上的教师就可以归为此类, 不妨将他们称为高水平教师。高水平教师对课堂秩序和讲授内容有独特的驾驭能力, 对他们是否进行“督”和“导”, 其效果未必有明显不同, 因此不必再将他们列入被督导的范围。当然, 这种“免检”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动态变化的。如果有的教师在教学研究中遇到瓶颈问题, 需要专家帮助, 提出申请后, 可以列入被督导对象;或者在逐年的质量评价中, 不满足高水平教师标准的, 就必须列入被督导对象。这样院专家就可以将时间和精力用于需要帮助的教师, 这种有针对性的重点指导对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效果会更好。

专家的主要职责在于督导, 评价成为其附加的任务。由于随机听课导致评价有一定的偶然性, 那就弱化专家的评价, 具体说就是将这部分评价权重由30%降为20%或更低, 释放出来的那10%回归给学生。而对于“免检”的高水平教师, 则将专家所占30%的评价权重全部回归给学生。

2. 学生全程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教的质量由学的效果直接反映出来。学生对授课质量感受最直接、最全面, 他们的评价也最容易做到真实客观。然而, 学生评价如果组织不当, 也会出现盲目性、随意性甚至导向性, 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比如对每位授课教师只进行一次性的打分评价, 就可能由于结课时间过久部分学生对教师印象已淡漠, 或者课程没结束学生还没有对教师形成完整的印象, 很容易陷入上述误区。再加上评价细节不能及时完整地反馈给教师, 对改进教学也没有多大帮助。因此学生的评价不应是一次性的, 而应贯穿于全课程。在评价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实时性, 二是公正性。

实时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生的感受实时客观反映出来, 做到真实有效;二是学生的评价和意见实时反馈给被评教师, 做到及时修正。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网上评价平台, 公开评价的指标和原则, 根据课程安排, 给学生开放评价权限。每天课程结束后, 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对当天的任课教师作出评价。而教师也能实时上网查询学生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和主要的问题所在, 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

公正性的解决需要对学生进行正义感教育、全程数据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技术处理。所谓技术处理, 就是为了消除个别学生情绪化或随意性的影响, 在每天的统计数据中, 剔除离散性过大的个别数据, 再求均值。这一过程很容易通过编程实现, 其结果能够反映客观情况。对课程全过程的评价进行综合, 就能对授课教师作出公正的评价。

三、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多元指导

不论是哪种形式的教学督导和评价, 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提高授课质量。

我们都有这样的授课体会:如果一节课下来, 对授课中的情况进行及时交流, 就会认识深刻, 调整和修正也会更及时、更有效;而如果等学期结束再回顾三个月前某一天课堂表现有哪些优劣, 恐怕就难以记起, 只能有个大致印象, 要改进就不会太具体了。因此, 为了提升教师授课能力, 应该及时有效地进行交流。不论领导还是专家, 听课后的反馈最好及时到位, 以保证指导效果的时效性。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往往不能保证督查指导及时面对面交流, 那么网络就是很好的载体。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校园网上的飞秋、邮件都可以进行。但为了评价和交流的严肃性, 同时学院掌握客观完整的资料, 可以建立网上专用的交流平台, 供大家充分讨论交流。为了保护教师的自尊和上进心, 平台为每位教师设置一定权限。想象一下, 授课教师当天就能上网查到自己的评价结果,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同时也能实时看到学生的感受和评价, 在下一次上课时就会整改。这样及时有效的交流一定会提升教学能力, 惠及广大学生。

通过督查指导, 问题提出来了, 但究竟怎么整改效果最好, 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水平还需要一定的反复周期。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原则性指导交流固然能提升教学能力, 临场教学观摩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在校园网上, 就有近年来教学评比获奖者的授课视频, 这种观摩学习启发和带动了很多人。这种教学视频的学习方式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既方便快捷, 又作用明显, 那么学院能不能为大家提供更多的视频资料呢?

事实上, 学院有很多优质课、精品课。将这些课程的资料和教学视频放到校园网上, 对全院的课程建设和教学能力提高的作用将是巨大的。此外, 我院还有很多教学名师。年轻教师都想学到他们的精髓, 做出像他们一样的贡献。但是往往缺乏对他们的了解, 总感到可望而不可即。如果把他们的教学视频放到网上, 年轻教师亲耳聆听他们的教诲, 感受他们授课的深厚知识底蕴和人格魅力, 其效果会远远胜过听几次报告、做几次交流。这种感染力的影响是深远的, 对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全方位的。

总之, 要提升教学能力, 需要多元性的指导。既需要及时的交流指导, 更需要观摩学习。网络交流平台的开发和教学名师授课视频资源的丰富将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优质优酬导向挖掘教学潜能

教学质量的优劣反映了教师付出劳动的多少, 授课质量好是因为比别人花了更多心血、流了更多汗水。因此, 优质优酬实质上体现的是按劳分配, 是对辛勤劳动的认可。

目前的教学酬金是按授课学时这一单一指标发放的, 这说明劳动的“量”是被认可和重视的。而对于同样的“量”, 在备课上下的功夫不一样, “质”会有很大区别。表现在授课质量评估上, 就有“优、良、中、差”的区别。在不区分“质”的情况下, 教师出于责任心也会对自己严格要求, 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心理上有时会感觉被“批处理”了。“质”的区分体现了对每一位教师的关注、认可和重视。我国古人曾说过“士为知己者死”, 受到重视会激发出更大的潜能, 这种效果是仅仅靠“责任心”所无法企及的。可见, 优质优酬不是经济驱动, 而是对劳动的尊重, 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如果大多数教师的潜能都被激发出来, 学院的整体授课质量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实现优质优酬的关键在于区分“质”中所包含的劳动。由于质量为“差”的教师不具备上讲台的资格, 排除在考虑之外。为了具有可比性, 我们假设教师的能力水平相当, 对课程的熟悉程度相似。为了达到授课“中等”的水平, 必须将一次课要求的内容完全吃透并讲得出来, 假如用时为6小时。而要达到“良好”的水平, 还要查阅并引用相关的前沿知识, 而且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重组, 体现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至少需要2个小时。再想冲刺“优秀”, 就需要研究教学方法、认知规律, 从趣味性、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 又需要至少2个小时的时间。这样, 从劳动量上, 优、良、中的比例大约为10:8:6, 即5:4:3。事实上, 对于教学内容较熟悉的教师, 在内容整合重组和教学方法研究上所花的时间会更长, 因此, 这个比例还应增大。

五、结语

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综合工程。首先, 要对教师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评价, 这是评价主体改革的初衷。其次, 要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能, 为此我们研究了优质优酬的必要性和实现方法。第三, 要给勤奋努力的教师以方法指导, 这是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和观摩名师授课的目的。当然, 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一个不断的探索、实践和改进的过程, 正因为如此, 教学改革才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深入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林英.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机理、有效教学评价及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2008.

[2]王新庆, 金红晓.以人为本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20) .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 篇2

我国高中教育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学生“有书读”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读好书”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读好书”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具体有下述几种能力构成:(1)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等;(3)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组织管理自己的活动的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一个优秀教师不仅有好的素质、好的知识背景这些与个人先天素质及大学学习有关的因素,还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脑中有结构,心中有学生”。所谓“脑中有结构”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结构有清晰、完整的认知;“心中有学生”是指教师不仅有很强的学生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障碍,还懂得学生认知、心理、情感的发展规律。一个教师只有做到“脑中有结构,心中有学生”,才能使知识的逻辑结构(知识序)与认知的发展(认知序)有机结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序)。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完善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需要通过学习、研究和与学生相互交流获得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知识与体验,需要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观察、分析,获得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认知等。

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由下面五个方面构成:(1)基本素养;(2)学科知识背景;(3)对所教知识结构的认知;(4)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5)学科教学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相关调查中得到的27种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归类。

需要说明的是,板书能力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但其实决定板书质量高低的还是教师对知识结构的认知。

学科教学能力是通过教学实践的磨砺,整合前面四个方面内容而形成的一种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同于教师基本技能,不仅包含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还包括了教师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所习得的学科知识结构、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学科具体内容教学时的情景设置、问题设计及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

二、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思考

教育主管部门与教研机构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职称评定,它本来应该是界定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目前它除了对少量优秀教师能起到破格晋升作用外,基本上成为按照学历与教龄论资排辈的工作,职称的高低与教学能力之间缺乏明显的相关性。又如,让教师撰写论文、进行学历进修和各种培训,其片面性也常常成为争论的焦点。还有各种优质课评选,虽然淘汰了基本素养不太突出的选手,但获奖选手的真正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常常受到不少教师的质疑。

从学校层面来看,校本教研、师徒结对、观摩教学也在积极开展,但这只是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我们究竟想得到什么?如何才能得到?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学校的管理者与教研部门。

由于找不到一种能够真正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部分教师不能正确与全面地认识教学能力。教师的成长失去了正确的方向,教师关注的目标离开了课堂和学生。有的立足于多写论文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有的注重提高自己的学历(学位);有的积极参加各种优质课比赛。

如果能找到一种评价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这种评价树立经得起教学实践检验的典型,这样树立的榜样就能够真正被教师所认同,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就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

如何才能找到评价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下27种,按照能力逐项评价不仅是困难的,也是缺乏可操作性的。

三、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研究

如何设计一些评价内容,使其既能够评价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又能够评价教师对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情况,还能够评价教师对学科内容的教学设计水平?以提升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例,我们确定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内容分为四大部分,涉及新课教学、复习与考试、物理实验等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方面。

(一)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内容

1.“评课+说课”能力

这一部分考查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含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境、问题、练习、板书与实验方案的设计,难点突破等)。

操作方法如下:看30分钟的录像课,用60分钟准备评课、说课内容,面对评委和观摩教师进行20分钟的评课、说课及回答评委提问。相应的评分标准如表2所示。

2.买验能力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教师贮存的实验背景知识及实验器材教学能力。

操作方法如下:针对一个实验主题和一种实验仪器,准备30分钟,面对评委、教师进行20分钟的讲解及回答评委提问。相应的评分标准如表3所示。

3习题做、讲和拓展能力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教师对学生产生解题错误原因的了解、在解答与拓展习题时显示出的知识结构及对习题价值的认识程度。

操作方法如下:对所给的2个物理习题,准备90分钟,面对评委、教师进行20分钟的讲解及回答评委提问。相应的评分标准如表4所示。

4.改题和命题能力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教师知识的深、广度及对规范表达的掌握程度。

操作方法如下:对所给的2个有缺陷的物理习题和一个命题要求(包括题目须包含的知识点和难度要求),准备90分钟,面对评委、教师进行20分钟的讲解及回答评委提问。相应评分标准如表5所示。

上述四项评价内容基本涵盖了表1所示的教学实际中教师所需要的教学能力。

(二)教师教学能力的“研、训、评”过程

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对评价的内容与方式进行研究,取得共识。然后,在全省范围

内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知道评价的内容;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让教师明白各项评价内容相应的要求。最后,通过县、市、省三级的选拔和比赛,让参赛选手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也让更多的教师观摩比赛,知道教师教学能力的本质,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效果

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位参赛教师的感受来看。

通过这次比赛,我真正地感受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比赛水平与平时在教学中素材、经验等的积累及理论素养的提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才能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次教师教学能力的真正较量。

评课、说课比赛,需要教师平时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研究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在评课中捕捉录像课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及优点,才能全面评析这堂课的优劣,才能找到说课的突破点,只有研究透教材、学生,才能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评课、说课。这需要教师平时多关注课堂,总结出一套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说题、解题和习题拓展比赛,需要教师具有解题能力、认识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结构完整性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出解题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形,这一环节不仅要讲清楚,而且要能给学生一些知识、方法上的收获,并用简洁的一句话归纳出解题过程中隐含的方法和知识。

实验教学比赛,需要教师平时关注实验的创新,并有一定的实验素材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对给定实验作出一定的改进。所以,只有认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并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一套实验课的教学策略,才能在讲解实验时不出现手忙脚乱或没什么可讲的现象。

改题、命题比赛,需要教师在平时选择例题、出卷时,关注题目的科学性、目的性、功能性和美观性等,并对习题有所积累;在平时教学中,要关注习题对学生能力考查的效度,注重解决习题的方法归类,创造性地编制习题。

总之,比赛是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最好诠释。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比赛是短暂的,但它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它不仅是教师个人能力的展示,也是对教师平时教学努力的一种回报。只有平时多一份对教学的思考和积累、多一份对教学的批判和创新,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个人工作能力的提升计划 篇3

(一)优势分析

1、熟练精通电源行业品质管理和项目管理,精通ISO品质管理体系。

2、有较强的团队组织能力和部门间沟通能力,大局观强(凡事依公司的利益为第一原则,依维护公司形象和公司制度为基础)。

3、遇事积极主动,凡找自身不足,不推诿,有担当。

4、有较强的处理客诉能力,有丰富处理海外客户事务经验。

(二)不足剖析

1、品质宣传不够,品质培训不够,公司体系制度推行不够,。

2、忍性不够,有时计划实施不能自始至终,造成结果不算完美。

3、表达能力有待加强。

4、制程监督不彻底,标准化推行不够。

5、问题追踪不彻底,品质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有待进一步提升,执行力还须加强提升。

6、部门工作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技能提升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个人能力提升具体方案实施

(一)、加强产线各级品质意识培训、加强品管部门品质技能培训、加强公司品质体系全面推广。

自20__春节后,待公司人员稳定,将计划安排2次/月的品质意识培训(含品质技能培训和品质体系推广实施)。

(二)提升公司品质提升计划实施力度。

按管理循环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体系推行公司品质提升计划实施,确保所有活动推行做到有始有终,和循序改善。

(三)表达能力的提升

提升了教学工作的能力 篇4

市城乡规划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于彦宏

2011年8月

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是新时期提升规划管理水平,创新规划管理机制,服务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动。大庆市城乡规划局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举措,畅通绿色审批通道,着力提升规划项目的审批效能。通过“比作风、比技能、比业绩”,把“三个超越”精神融入规划管理具体实践中,加快推进大庆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强化意识,打造全新工作作风

一是强化勤学敏思的学习意识。规划是灵魂、是城市建设的宪法。我们特别注重干部职工的思想建设,要求规划局干部职工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在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的有关决定、要求和领导讲话同时,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久同志主动听取各科室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认真查摆问题,积极落实整改。为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巩固全省城乡规划行业先进单位,局党组书记王永久同志专题作了《提高执行力,打造新作风——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局效能建设》的党课报告,将执行力建设纳入全局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城乡规划局全体干

1部职工工作作风得到极大改观,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

二是强化恪尽职守的责任意识。只有经典的规划才能打造经典的城市。我们教育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明确改变工作作风对于推动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主动转变工作作风。对待每一项规划审批工作,做到标准要高、质量要高,保质然后提效。做到了违反法律、规范、法定程序的项目坚决不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项目坚决不批;对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坚决予以处罚,以标准践行规划承诺,以严谨维护规划权威。

三是强化争创一流的服务意识。我们瞄准打造“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机关”的目标,提高工作标准,拉高工作标杆,把目光聚焦在“创”和“争”上,努力把每项工作做到好上加好。在开展“防十弊”讨论活动中,除了围绕“十弊”找差距,并着力解决“为谁服务、服务什么、怎样服务”的问题,把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尽责服务、高效服务和廉洁服务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符合条件的行政许可审批时限由以前承诺的12天缩短到10天,为法定审批时限的一半。对于符合条件的外立面装修审批,甚至做到了当日审核、当日签批,有利保证了全市各项工程项目顺利开工。

二、提升能力,助推行政效能提升

一是提升工作落实的能力。抓落实不仅是领导干部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单位作风优劣、能力强弱的实际体现。年初以来,针对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多、审批工作量大的实际,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规划效能提升。组织机构保障方面,经局党组研究成立了内设机构总工办,负责局内的政务、文稿起草、信访接待等工作,有效提升政务运转效率和以文辅政的水平。狠抓工作作风方面,全局干部职工自觉执行“5+2”、“白+黑”工作制度,加班加点,自我加压,勤业敬业,对具备条件的项目做到审批事项不过夜;对不具备审批条件的方案,一次性告知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并要求限时报送,切实做到随报随审。截止6月末,共为60个建设项目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608个,审批总建筑面积361万平方米,超去年全年审批总量,未发生一起群体访或越级访案件。同时,加强批后管理,严格执法监察,对少批多建、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等行为,坚决制止,严肃查处。年初以来,共计查处违法违章案件12起,处罚金额1400余万元,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违章建设的势头,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提升引领发展的能力。规划是一个城市空间的具体布局,具有全局的方向性和战略性,为实现大庆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战略目标,规划必须引领城市的发展。我们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的理念,聘请名院名所名家,高标准编制规划,精心设计城市。年初以来,为推动西城快速发展,组织编制的《大庆市西城区分区性总体规划(2010-2020年)》已通过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林源

新区分区性总体规划(2009-2030年)》、《大同新区分区性总体规划(2009-2030年)》、《大同区高台子镇总体规划》已经由市政府审批或备案;为保障规划的延续,推动项目建设,组织编制控详规划15项;为完善规划编制体系,积极推进《滨水地区开发利用规划导则》、《大庆市现代化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大庆市市区交通体系规划》等7项的编制和评审。与此同时,为推动庆东、庆西新城建设,大力推进该地区的地形图测图工作,现已接近尾声,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基础保障。规划的先导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为全面实施大庆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提供了规划依据。

三是提升开拓创新的能力。规划局的工作业务性、程序性很强,讲程序不是墨守成规、重规范不是一成不变。我们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着眼于更好地服务大庆跨越发展,树立强烈的变化、变革、创新思想。通过请进来讲、走出去学、沉下来研,提升规划工作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在审批方式创新方面,我们利用“规管2010”系统,将所有审批项目录入规管系统,各项目的进展情况、所处流程和办理时间全部在系统中显示,对项目手续办理情况全程监控,及时掌握审批进度,极大提高了建设项目的审批效率。审批流程创新方面,对于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全部实施“绿色通道政策”,对于审批前置条件不全的项目,只要相关部门出具意见、证明等文件,就履行下一步规划审批手续,事后补充相关要件;对于个别暂时不具备规划审批条件的项目,先对

项目出具规划意见,以便于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和办理下一步相关手续,从而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在推动高新区发展方面,成立了高新区规划分局,助推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跨越发展。

三、打牢基础,提供效能提升的持久动力

一是打造规划展示平台,畅通市民参与渠道。为展示和宣传我市建市以来城市发展成果及远景规划,让世人见证大庆城市发展史,了解并参与规划,我市辟建了大庆规划展示馆。开馆已来,展示馆不断完善内部设施、提升接待水平,超负荷工作,已累计接待各级领导和社会人士参观80000余人次,讲解1000余场次,平均日接待量达1500人次,受到了国家部委、省市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大庆规划展示馆已经成为我市对外展示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窗口,成为公众感知大庆、认同大庆、融于大庆的重要平台。

二是以人为本,深化推进民主管理。为把我局建成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行政机关,我局领导班子按“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思路,坚持用制度管人、规范人,使机关作风步入制度化良性轨道。按照市政府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将服务承诺、审批事项、执法依据、职责权限等向社会公开,使广大市民具有充分的知情权,有利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同时,建立和实施《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行政行为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规范全体干部职工的行为,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实现了用好的制度管理人、教

育人、规范人,使我局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廉政准则》,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不同内容的反腐倡廉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全员廉政承诺,自觉抵制不廉洁现象发生,目前,全局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为我市规划事业的发展锻造了一支廉洁干事的规划管理队伍。

提升了教学工作的能力 篇5

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手术室绩效管理之路

我院实施绩效管理以来,各临床科室主任在原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能够立足科室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科室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使科室的一级质控作用得到稳步的提升,促使医院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尤其是手术室的科主任、护士长在医院进行的满意度测评中出现一些小的 “意外”,科室通过进行两次“岗位大讨论”,有效凝聚了科室人心,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下面就手术室的做法,给大家做分享介绍:

一、坚持绩效考核总体方向,落实工作细节

1、工作量化,公开公平。科室人员的工作量化后,具体到每个工作量有多少分,这些都是大家共同讨论制定的,并且在施行中不断修改完善,这个基本框架大家都能接受,基本实现了公开公平。

2、工作质量,逐步提高。绩效不再是单纯工作量上的绩效,同时把工作质量也纳入进去,具体做法:(1)认真学习工作流程,每月必考;(2)规范各项技术操作,按要求做;(3)细节、关键处严格把关,不流于形式。并从绩效管理中显示奖惩,大大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杜绝了差错事故发生。

3、月底总结,共同进步。实行绩效以来,科室统一给每个人准备了专用本,把当天特殊疑难病例及发现的问题,好的做法和建议都及时记录下来,晨会上详细交流,对做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并详细记录。到月底绩效会上再次总结,好的经验分享,坏的教训也不隐瞒,人人提高警惕,永不再犯。日积月累,一年下来,此项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讨论记录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年疑难病例讨论了17次,涉及知识面广,为大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业务学习,人人参与。科室的业务学习根据个人的优势,让大家轮流准备课题,进行集中学习,并进行闭卷考试,同时又结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再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一并列入考试内容,达到了强化记忆的效果。全年科室共学习32次,保障了手术室业务技术基本功的练就。

二、找准症结,通过岗位讨论凝聚人心

(一)讨论了团队里面不论人品、性格、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的同志,通过科室领导和同志的帮助,怎样奋起直追,共同前进的问题,具体为5种类型的人:(1)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有缺陷的人;(2)在保健院这个大家庭中,业务成长和经济收入都比较稳定,但牢骚满腹不懂得感恩的人;(3)接受能力较差,但又不太勤奋的人;(4)本身综合素质较差,又缺乏好学精神,并且对他人的指导不愿接受的人(5)缺乏忠于医院,忠于科室的心,顺势而为的人。

(二)“你靠什么在科室立足”,我们从以下方面在科室全体人员中形成共识:

1、忠诚----尽职尽责忠诚于医疗事业的医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医生;

2、敬业----医院考察医生的第一条件就是敬业;

3、积极-----不要事事等人交代,一个人只要能自动自发地做好一切,哪怕起点比别人低,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积极的人永远受欢迎;

4、负责----一个人工作能力可以比别人差,但是一定不能缺乏责任感;

5、效率----高效的工作习惯是每个优秀医生所必备的,也是每个科室都非常重视的;

6、沟通----不会沟通的医生,即便自己再有才,也难以得到科室的认可,对医生评估的6条标准中沟通是最重要的;

7、团队-----团队提前,自我退后,不管个人能力多强,只要伤害到团队,团队决不让你久留----不要以为缺了你一个,团队就无法运转,最终还是在团队怎样立足问题;

8、进取-----个人永远要跟上医院的步伐,停就意味着放弃,意味着落后;

9、低调-----才高不必自傲,成绩只是开始,荣誉当作动力;

10、成本----节约不是抠门,是美德。单位“锅”里有,员工“碗”里才有,而掌勺的,恰恰就是你们自己;

11、感恩-----再有才华的人,也需要别人给你做事的机会,也需要他人给你或大或小的帮助。工作给你的不仅是报酬,还有学习,成长的机会;同事给了你工作中的配合.....结合两次大讨论,要求每个人认真总结全年的工作,总结内容涵盖以下几方面:

一年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提高了?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科室怎样的支持?绩效考核还存在哪些问题,有那些好的建议?对科室优质服务再深入一些有哪些好的建议?科室明年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有什么想法?目前的团队状态是否满意等。要求不准在网络中摘抄,给大家一周时间,写出心里话,有多少写多少。每位员工都认真总结并按时上交,通过晨会将总结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肯定的同时又激励了大家。

有播种,才有收获,手术室的绩效管理的做法,是医院推行绩效管理成效的一个缩影,正如员工精彩感言“回顾每一月记录的绩效总结,才发现自己在每一月每一例,每一个问题与每一次教训中成长着、收获着。就绩效考核来说,它有效地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每个月都进行着绩效考核和评价,它对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4 绩效管理之路在这里起航。

附:科室人员工作总结精彩片段

科室人员工作总结精彩片段

医生李晓佩

小儿气管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有了很大提高,产科出血病人的液体管理和输血治疗有了更详细的认识,不再盲目的无限制的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

绩效考核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希望科室加大对患者满意度的考评,患者满意是评价绩效考核的金标准,只有患者满意了,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人生价值。

科室是一个大家庭,有一个良好的团队才能使每一个员工安心工作,希望科室给予每一个员工成长机会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为员工搭建平台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提供足够发展的空间,支持提高专业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更好发挥个人的专业技术。

护士刘晓果

回顾每一月记录的绩效总结,才发现自己在每一月每一例,每一个问题与每一次教训中成长着、收获着。就绩效考核来说,它有效地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每个月都进行着绩效考核和评价,它对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从工作中看人,如果一个人的人品和素质是不光明的,那他的工作一定不是最好的。“先做人后做事”这是护士长6 教我的。的确,当一个人具备了忠诚、善良、感恩和认真,那他一定会成功。

手术室众所周知,它是一个随时都处于应急抢救,离生命最近的科室。一台手术的顺利完成,一次重大手术的平安结局都需要一个和谐、高效、奋进的团队。所以我感谢我的每一位同事,在每一次抢救和大手术中,麻醉师、护士长和主任,他们都在指导和引领者我去配合整个手术的观察和操作。每一次手术下来,我都会牢记这次存在的不足和他们给予的帮助,没有埋怨只有鼓励,我在这样的团队中成长收获。

护士李校攀

2015年的一年里,我在政治思想方面有了提高。刚开始上班时,一碰到抢救病号,我就懊恼,因为大半夜回家,还要饿肚子。......现在遇到抢救病号,我都非常珍惜,因为我知道我学习的机会来了,所以,不管多晚,不管多累,不管多饿,我都心甘情愿,并且很快乐地完成抢救工作。

我的专业方面存在着这些问题,不能很好的为较肥胖的孕妇进行留置针穿刺,很少有机会为孕妇导尿,很少为病人下胃管,很少为病人吸痰,这些都是我的薄弱之处,我决定在2016年多加练习,克服这些护理操作。希望科室信任我,把最困难的工作交给我,给我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

2015年,我院实施绩效管理。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7 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自我,统筹好工作的付出与获得之间的比例,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经济效益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极大的促进了员工的自觉性,并很好地把自身的行为与科室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塑造一种全新的风貌。

医生梁迎辉

过去的一年是我业务技术上收获最大的一年,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全年麻醉400余例,参与多起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的麻醉,麻醉管理平稳有序。从中学到了产科急危重症麻醉的管理。从1月份以来,把自己从三附院小儿麻醉专科培训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使小儿麻醉管理和用药更加精细化、安全化。

我们麻醉科是一支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集体,也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正是有这样的团队精神,才能有麻醉科今天这样的成绩。也正是绩效考核以来,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到了最高,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使收入差异化。

护士杨玉平

在护士长和科主任的督促下我学会了不少知识和技能,这一年里,我会在遇到没有上过的手术时有心地把准备的物品和术中配合过程记录下来,过后翻出来看看觉得收获还挺大的。

在一个团队里面不是要团队适应自己而是自己怎样做8 才可以适应这个团队,本着以严以律己的心态,想着做每一件事是先考虑大我而后考虑小我,这样才能做到“忠诚、敬业、积极、负责、效率、沟通、团队、进取、低调、成本、感恩”,这11点让我受益匪浅。

护士林琳

提升高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探讨 篇6

一直以来, 反思被人们认为是进步的源泉。新课程改革之后, 为了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中教师开始注重如何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为其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教学, 在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 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 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的过程, 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的过程。

高中学科的教学特点是复杂多样, 其中蕴藏丰富的概念和技能, 对于教师的教法要求高。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除了平时积累经验之外, 教学反思是一条有效路径。那么如何提升教学反思能力呢?笔者根据研读的文献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见解。

二、提升的具体措施

(一) 重视教学反思, 关注过程产生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在专业实践中进行反思, 是因为比提高教学技能更为重要的是, 使教师有思想地去教学。高中教师面临着学生升学的压力, 往往忽视了在教学中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教学反思则是无法达到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重视教学反思的过程, 应该在课堂的前、中、后都能将教学反思运用到实处。

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该关注到课堂中可能发生的事, 包括学生行为及知识、问题等预设性情况, 而且要设想解决方案。如实验课中各种现象的分析, 教学前的反思有一定的前瞻性, 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之中的反思是一种在行动中的反思, 这种教学使课堂具有一定的监控性。课堂中临时的状况较多, 从学生参与课堂的效果来看,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反思学生参与程度, 不要过多地霸占课堂;反思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发, 是否能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另外, 学生的接受程度及反馈也需要教师时刻关注,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加强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课后教师应具体分析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活动, 针对具体情况调节课堂中的遗留问题。对于课堂中的疑问要有记录和思考的过程, 及时、有根据地反馈到教学中。反思应该注重过程, 关注反思, 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 长期积累能使经验理论化, 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师要真正把教学反思运用到课堂前、中、后, 关注产生的变化并能够记录, 以便日后更好地完善。反思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长时间反复的过程, 只有关注其效果, 才能将反思持续进行下去, 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二) 合作反思, 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教学反思也是这样, 若能够和其他教师一起进行分析讨论, 和其他教师进行知识、技能及其他教学活动的交流, 相互学习, 反思效果也会加倍。反思自己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首先, 可以先通过记录本记录, 在课后及时和同事进行探讨。如课堂是否达到最高效率, 这堂课如何处理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其次, 可以通过网络写教育札记, 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研究学习,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 可以实现经验共享。

同事之间可以集体备课, 相互听课研讨学习, 这是从别人的教学实践中直接获取经验的较好方法。因为每个教师备课和上课的风格不同, 教学方法也多样化, 教师之间通过互相观摩学习, 能促进彼此的教学活动。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和前提, 集体备课的好处在于可以交流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与教学技艺, 可以着重说明对这一课题“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设计思想。比如, 生物教师在解读生物课程标准过程中, 对新课程的内涵精神有其主观表达, 和同事探讨之后,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改进, 也可以将教学设计中的亮点进行阐述分析, 使合作反思达到最高效率。

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以教促学

微格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 一度作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之一。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式来反思教学的情况, 通过这种实录, 我们可以还原教学活动的实况, 在专家或者同事的引导下, 组织成员一起反复观看录制的课堂视频, 进行讨论评议。教师也可以通过微格教学来训练某一个教学技能或综合技能。

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可以为教学反思提供新的思路, 教学过程中, 我们时常忽略掉的内容, 实录的视频可以给教师客观的记录, 方便课后进行反思活动。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得当, 也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以教促学, 给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带头作用, 因此,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学生会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通过调查发现, 被教师要求反思的学生往往具有良好的反思习惯, 如果教师具备较好的教学反思思维模式, 便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影响学生。

四、总结与分析

实践证明, 教学反思是教师能够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指正和修改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中和课堂之外都能收获, 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将教学反思的思想和学生分享, 使学生对反思进行关注, 并运用反思的策略学习功课, 会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为学生重视这种反思的方式, 在学习中会常常回忆自己的收获以及疑难点, 并能够和学生之间进行切磋和询问。

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已被广大学者深入探讨。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得到效果之后, 能深刻体会到反思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 也就会乐于进行教学反思。

摘要:教学反思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着重从重视反思提高反思的意识、合作反思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来参与反思活动, 以期获得良好的提升效果。

关键词:教学反思,合作,微格教学,反思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华.生物教学反思中的师生同步策略[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 .

[2]王婷, 韦艳, 王浩.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 (6) .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篇7

关键词:提升 教学实践 教师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211-01

1 教学反思概念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在教师实践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思考,在头脑中再现,进而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完善自身的过程。它是一种积极地主动的探索,并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下,反思已经成为教师自觉地一种行为,这既能促进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的提高,还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发展。

2 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多种途径中:(1)记反思日记。对教学中的问题教学事件进行详细、忠实的描述,记录个人的看法和体验,提出改进的教学建议。(2)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进行反思。教师在学习、进修的过程中,因为此时自身作为学习者的身份,就可以多从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需要和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这样有助于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是更好的体现学生的需要。(3)与同行老师和教育专家的交流中反思。同事和专家能对教师的教学提供建设性意见,他人的观点、想法、建议等对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提供了建构,教师会积极地思考,消化具有真正建设性的意见。(4)与学生交流互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师生的经常性的交流互动,教师在教学中会较少出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意识,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3 有助于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3.1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更新、组合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时,通过选择用新的思维角度去发现问题,对之前教学内容进行认识、修正、补充乃至重新组合成新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的体系。

3.2 开发或者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通过同其他教师或者专家进行教学讨论之后,通常教师会继承、借鉴前人或他人的先进经验及成果,而且还体现在善于形成运用具有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法。

3.3 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不同衔接或者组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创新还可以体现在积极探求新的教学程序,重视研究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普遍规律,使课堂结构合理,教学过程得以优化。

4 有助于教师发现新问题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然后为了使教学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师利用创意性的方式和方法来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课程的完成和发展都需要教师对教学提出质疑,不仅用来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确保本堂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而且还要使以后的教学效果更好。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存在的问题有持续审视和思考,待到有契机的时候,提出改进,付诸实践行动,并且在行动过后进行系统的反思,又发现新的问题。在反思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本身进行重新的认识,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找出问题行为背后的理论,将之与新理念进行比较,寻找改进的途径,这必然导致教师寻找新的理念来指导实践。在如此反复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系统地收集资料,然后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形成一般性假设,教师的职业环境是基本上每一位教师都是经常在一起能够交流的,且具有凝聚力团体的,便于教师们相互之间公开地获得建设性意见,然后教师慎思,发现自身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付诸实践并进行改进。

5 有助于提升教师总结经验的能力

教学经验主要是教师在经历与体验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或者技能以及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规律性方法的总结,它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的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升华与结晶。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交流、实践,不断反思、体悟,逐渐塑造和生成的一种建构体系。我们国家历来崇尚教师的教学经验的积累,高质量的教学有赖于高品质的教师,而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是高品质教师的重要构成因素。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课堂教学能够进行得更加顺利;知道课堂重、难点的传授,容易使学生掌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有着相对出色的课堂管理能力,营造更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教学对象的千差万别,决定了教学过程是在随时变化的。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因材施教,还要注意针对学生的随时变化,创造性地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不确定的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从而获得能够适应、掌控課堂教学局面的能力。然而,教学经验的获得并非一次生成的,它体现着教师在教学实践历程中的一种总结和积淀。而且教师在与同行同事和教育专家等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调节自身的教学实践,也对教师的教学经验的建构起了一定作用。

一旦教学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相应的教学风格和模式也就形成稳定。教师教学风格和模式的稳定,容易造成教师经验定势,也就是无论固有的教学经验是否适合新的实际教学情境,教师习惯性的对新事物产生排次,然后对旧事物的维护习惯。不仅如此,还造成了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教学中容易产生以教师为中心。实际上,教师的反思过程就是教师在重组自己各种教学经验的过程。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将零散、孤立存在的教学经验系统地整合在一起,除去原有经验中无益甚至是有害的成分,经过提炼,形成精华,完善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在反思过程中不断解剖、质疑自己的教学,不断搜寻隐藏在自身教学活动中的落后或者不适的思想观念,不断对自身教学行为作出评价反馈,在批判的基础上不断建构新的教学经验,改进后续教学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拓展经验。随着这种经验的拓展,教师对自己的临场实践具有越来越强的操控能力。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专业水平就会逐渐丰富和提升。经常进行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从经验中获取知识,提炼与提取实践性知识,并且不断总结经验的能力。总之反思的作用就是将经验中含糊的,质疑性的,甚至矛盾的实践行为转变成清晰的,条理清楚的,具有逻辑性的实践行为。

参考文献

[1]姜广运.浅谈教学反思的内容、策略及作用[J].教育探索,2010(10):50-51.

[2]王映学,赵兴奎.教学反思:概念、意义及其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53-56.

提升了教学工作的能力 篇8

重视学前教育已经成为当下各国教育的普遍共识。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尤其是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据预测,每年将新增300万名学前儿童,按照现有学制3年内会新增900万名入园儿童。将以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支持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方式扶持民办幼儿园。这些信息就是在告诉我们社会需要大批合格的、有一定技能的、有一定审美能力的、能带领幼儿全面发展的幼儿教师。

一、钢琴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钢琴产生于十八世纪初的意大利,即1709年由意大利制琴大师克里斯多佛利发明的一种类似现代钢琴的键盘式乐器,在以后的岁月中,经过不断改进完善,方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现代钢琴,在乐器家族中钢琴属于体积庞大的乐器。它的发声原理是敲动琴键拉动琴槌敲打琴弦,因此在西洋管弦乐的分类中它被分到了打击乐器组。由于钢琴体积庞大、音域宽广、共鸣效果好,为了方便人们控制钢琴的音量,表现不同的作品,钢琴下面可以用脚控制的有三个踏板:右踏板,延音踏板(又被称为强音踏板);左踏板,柔音踏板(也叫弱音踏板,又被称为旋乐演奏者的弱音器);中踏板,消音踏板(又被称为倍弱音踏板)可以使音量变得极小,避免惊扰邻居的安宁。在欧洲及美国,钢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键盘乐器。由于钢琴音量可控、有固定音高、方便演奏,在现代的幼儿园教学中,钢琴是必备的教学工具。钢琴是幼师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课,钢琴弹奏是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为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学和音乐活动必备的基本演奏技能,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被广泛使用。

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

我国高校教育大规模扩招自上世纪末,二十多年来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生源质量逐步下滑,就目前各级各类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招生看,所招收的学生学生学制不一,专科类的有初中起点的五年制专科生、有初中起点的三年制中专生、有对口招生的三年制专科生、有高中起点的三年制专科生等等;本科类的有高中起点的四年制本科生、有对口招生的二年制本科生……学生的年龄不一,初中起点的学生年龄多在十五六岁,高中起点的学生年龄多在十八九岁,有的入校时二十一二岁。大多数的学生来自各级乡镇、农村,城市里的学生占比很小,很少有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接受过良好、系统的音乐教育,有的学生连一首歌曲都不能完整的唱下来。绝大多数学生在进幼师之前是没有见过钢琴的,而且学生骨骼发育已基本完成,手指的柔软性和灵活性已明显不占优势,学习钢琴较为吃力。钢琴教师都是从专业的音乐院校毕业的,他们接触的都是专业的钢琴教育,因此,他们在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中也会不由自主的偏向于专业教学,轻视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从钢琴教学在幼师教育的性质来看,各级各类幼师培养的是幼儿园教师,不是培养钢琴演奏家,也不是培养钢琴教师,而是培养具有一定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能够带领幼儿全面发展的幼儿教师。

三、审美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体现

审美教育是通过借助艺术手段和现实生活中美的事物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位置,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审美教育是钢琴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钢琴教学必须自始至终同审美教育紧密相连,才可以达到钢琴学习的真正目的——不仅让学生掌握有关钢琴弹奏必要的知识和技巧更要让学生在学习钢琴的整个过程提升其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和深化其学习钢琴的兴趣和信心,使钢琴教学过程变为学生真正在感受美的声音、体验美的情感、追求美的演奏,激发其对音乐的热爱,对音乐内在美的感悟能力,以及表达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他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用音乐的美去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在学前教育专业几年的钢琴学习,学生们掌握了钢琴的基本弹奏方法和技巧,但在实践中不难看出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较差,体现在弹奏时缺乏对音乐的理解和正确的表达,所弹奏的作品很难感动别人,这就是钢琴教学的误区——重技能培养轻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而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同其它审美教育一样通过钢琴教学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它不是一般的教育,而是一种关系到学生内在本质的教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用什么样的途径能够在钢琴教学中提升幼师学生审美能力,是幼师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四、钢琴教学中提升幼师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1、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音乐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情感体验,和其它艺术美感一样,都是一种对美的意识活动。它是以音乐美的存在作为前提条件的,没有音乐美的存在,也就不可能有音乐审美意识的发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记》中的这句话,充分表达了音乐是现实世界在头脑中的意识反映,音乐审美意识是贯穿于整个音乐活动之中的。在钢琴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师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学习《乒乓球》这首作品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两两一组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先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乒乓球的形状、特点和打乒乓球时的律动感,然后老师再进行有表情的示范(可以多弹几遍),让学生充分体会音乐的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让学生去感受2/4拍强弱分明的拍感,中速稍快的速度感,轻松欢快的旋律,弹奏打乒乓时跳音的演奏方法等等。再比如在学习《瑶族长鼓舞》的时候,不妨先让学生听听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并和着音乐翩翩起舞,对作品有了认识之后再从速度(稍慢)、力度(mf)、演奏方法(连音)等方面和《乒乓球》做个对比,学生就会很快明白两首作品的不同之处。有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布置的练习曲认为练习曲是钢琴的基础练习,技法简单,就不给学生进行分析、示范,这是不对的。练习曲自然有练习曲的旋律,旋律美体现在音乐中的方方面面,教师应该给学生通过分析找到旋律的规律,通过弹奏让学生体会每一首练习曲、乐曲不同的美,这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掌握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感知力培养的过程。

2、教师有表情的示范大于说教

教师有表情的示范是学生感受音乐美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乐曲表达的意境,把每首乐曲的审美内涵都通过教师的示范有滋有味地呈现出来,这种示范不仅具有强烈的样板效应,还具有艺术感染力,让学生在欣赏教师弹奏的同时对乐曲有所了解,不仅在感性认识上产生共鸣,而且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聆听到所要刻画的音乐形象,还可以将所学知识前后进行联系,运用对比的手法探寻音乐学习中的一般规律:旋律的上行通常使人感到音乐上扬、紧张、兴奋,旋律的下行使人感到音乐放松、平静。欢快的节奏往往表现出欢快、热烈的气氛,舒缓的节奏往往表现出忧伤、抒情的气氛。在速度上往往是快速表现的是激动、欢快的情绪,慢速表现的是柔美、深沉的情感。在力度上刻画激动、热烈的情绪时,力度要强;刻画抒情、优美的情绪时,力度要弱。例如,教师在示范《青蛙合唱》的时候,可以很形象的让学生感受到带有沙哑嗓音的青蛙聚在一起“呱、呱”叫时的音乐形象。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描绘他们脑海中青蛙在池塘边、月色下或者在荷叶下有趣歌唱的情景,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钢琴语言的表现力是丰富的,不是一种单一的要素形成的而是由诸多要素有机结合而产生的,因此相同的音乐要素不同的方式进行演奏出来的音响效果也是不同的,教师要在示范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理解、体会音乐,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注重音乐作品的横向学习

上一篇: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观念的超越下一篇:琪琪作文-难忘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