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副总理苏尔科夫2012年3月23日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共10篇)
俄罗斯副总理苏尔科夫2012年3月23日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篇1
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俄罗斯副总理苏尔科夫
(2012年3月23日,北京)
尊敬的中俄两国同事们、亲爱的朋友们:
很荣幸与中俄旅游年中方组委会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先生共同主持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
当前,两国为发展全面战略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我相信,尽管俄中两国国情不同,但基本发展方向一致。这为双方相互吸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发展两国互利合作开创了广阔前景。
《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蕴含的发展两国关系的巨大潜力正逐步转化为大规模经济、人文合作项目。本着高度互信和彼此照顾对方利益的原则,双方能顺利解决在全面开展大规模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任何问题。
两国人文领域交往发展迅速,为双边关系整体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毫无疑问,人文交往是俄中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撑。因此,俄方高度重视2012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旅游年”和2013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旅游年”这一两国间又一项重大人文交流活动。2012年新年伊始,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互致新年贺电中共同
1宣布启动互办俄中“旅游年”活动。
俄中两国人民历来情谊深厚,这一点在相互往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中得以体现。但其现有水平与两国巨大的旅游潜力还不相符,因此两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加大努力。
中国“俄罗斯旅游年”期间将举行数百项各类活动。希望双方及在座各位共同努力,使中国“俄罗斯旅游年”活动成为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中的又一次难忘盛会,续写“国家年”及“语言年”的辉煌。
我相信,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将为两国旅游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民众将有更多机会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传统、当代风貌,领略俄罗斯辽阔的地域,欣赏俄罗斯画家、诗人和作家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新一轮“俄罗斯热”和“中国热”必将进一步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深化相互了解与互信。
祝贺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
衷心祝愿旅游年活动顺利举行,祝愿在座各位幸福、如意,愿友好的中国人民不断走向繁荣!
俄罗斯欢迎你们!
俄罗斯副总理苏尔科夫2012年3月23日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篇2
——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12年4月26日,华沙)
尊敬的图斯克总理阁下,各位领导人,女士们,先生们:
我时隔25年重访波兰,站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伟大的波兰人民勤劳智慧,奋发图强,国家呈现出勃勃生机和繁荣景象。波兰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持续增长,金融保持稳定,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作为战略伙伴,我们为波兰感到由衷的高兴!
中波两国人民是好朋友、好伙伴。近年来,双边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昨天我同图斯克总理举行了全面、深入、富有成果的会谈,就深化两国友谊与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中波将建立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加强高层交往;成立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各领域合作;双方将制定经贸合作中长期规划,设立产业合作指导委员会,加强在投资、基础设施、高科技、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增长,争取5年内翻一番;进一步密切文化、教育、旅游、青年和两国地方省市交流。这些举措必将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女士们,先生们:
去年6月,我在匈牙利出席首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期间,一些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和企业家表示,希望在地区层面拓展与中国的合作,我对此深表赞同。今天,我们如愿在美丽的华沙相聚,共商经贸合作大计。我对波兰政府的精心组织和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
1谢,对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合作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经贸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领域。2001年,双方贸易额仅43亿美元,2011年达到529亿美元,年均增长27.6%。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双方贸易逆势而上,其中中国自中东欧国家的进口年均增长30%。双向投资日趋活跃,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地区投资已涵盖化工、机械、家电、电信、汽车和新能源等行业,并向农业、金融、科技等领域拓展,对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与日俱增。双方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初见成效,贝尔格莱德多瑙河大桥等成为标志性项目。
人文交流一直是双方关系的重要推动力。目前,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共有37对友好省州,58对友好城市。在中东欧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汉语,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多达58个。2011年中东欧国家居民赴中国旅游的人数达23万人次,首站前往中东欧国家的中国游客接近7.5万人次。双方人民来往多了,相互了解和友谊更加深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虽然在社会制度、国情、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这些都不会改变我们发展友好关系的共同愿望和坚定信念。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就一定能巩固传统友谊,实现共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复苏的基础十分脆弱,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携手应对挑战,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中方愿以最大的诚意,深化与中东欧国家的友好关系,大力提升务实合作水平,造福双方人民。
——我们要扩大合作规模。中方愿与中东欧国家共同努力,相互扩大市场开放,力争双方贸易额到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中方理
解中东欧国家对贸易不平衡的关切,愿意进口更多中东欧产品,并为各国企业到中国参加展览会和交易会提供便利。中方将于近期向中东欧派出“贸易投资促进团”,加大力度,鼓励中国企业赴中东欧投资兴业,希望得到各国支持和帮助。
——我们要拓展合作领域。开展包括贸易、投资、基础设施、旅游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中东欧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很大,中国企业在规划、设计和建设等方面拥有成熟技术和丰富经验,工程造价经济实惠,双方合作前景广阔。中方倡议成立“交通网络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各国本着自愿原则参加,共同探讨通过合资合作、联合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中东欧高速公路、铁路示范网络建设。中方倡议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促进联盟,相互推介旅游产品,联合开发旅游线路,探讨开通更多直航航线。欢迎中东欧企业参加今秋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方愿意协助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专场旅游产品推介会。
——我们要健全合作机制。双方有必要继续举办经贸论坛,召开领导人会议;中方将设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负责沟通协调,推动落实双方达成的共识;双方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要合作建设商务信息平台,重点为中小企业合作牵线搭桥;中方愿同更多的中东欧国家商签本币互换协议,开展跨境贸易本币结算,互设银行分支机构。
——我们要夯实合作基础。中方倡议明年在中国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论坛”,更多开展互办文化节活动;双方要加强教育政策对话,推动高校交流,扩大语言教学合作;推动广电媒体开展节目互换、联合拍片和人员交流;鼓励友好省市发挥优势,带动双方的地方合作。青年是双方世代友好的希望,中方倡议明年在中国举办首届“中国与中东欧青年政治家论坛”,欢迎各国青年精英踊跃参与。
为有力推进同中东欧国家的务实合作,中国政府决定:设立100亿美元的专项信贷额度,配备一定比例的优惠性质贷款,重点用于支持双方在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项目;发起设立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首期募集基金目标为5亿美元;根据中东欧国家实际情况和需求,推动中国企业未来5年在各国合建一个经济技术园区;5年内向中东欧国家提供5000个奖学金名额,邀请1000名学生来中国研修汉语,派出1000名学生和学者赴中东欧国家学习交流;设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研究基金”,中方每年提供200万元人民币研究经费。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友好关系面临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只要我们辛勤培育播下的种子,就一定能收获丰硕的果实。波兰杰出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谱写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俄罗斯副总理苏尔科夫2012年3月23日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篇3
开幕式上的致辞
全国政协主席 贾庆林(2012年7月28日)
尊敬的吴伯雄荣誉主席,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海峡两岸各界有识之士相聚在美丽的松花江畔,隆重举行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计。我应邀出席本届论坛,见到不少老友新朋,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谨代表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问候!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领导人在2005年倡议举办的,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两岸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交流对话、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过去的七届论坛紧扣两岸同胞共同关心的重大现实议题,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共同建议,多数建议已被两岸相关部门采纳,成为实际的政策措施,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届论坛以“深化和平发展,造福两岸民众”为主题,就和平发展回顾与前瞻、深化经贸合作、扩大文教交流三项议题展开研讨,目的是为了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深入思考和认真规划今 1 后的两岸关系发展。我衷心希望,两岸与会嘉宾围绕本届论坛主题和议题坦诚交流研讨,发表真知灼见,为进一步拓展两岸关系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过去四年,是台海局势最为安定祥和、两岸关系改善发展取得成果最为丰硕的四年,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年。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上建立政治互信,实现良性互动,保持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和良好势头。两岸同胞期盼30年之久的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为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合作创造了便捷有利的条件。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相继签署包括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内的16项协议,解决了事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促进了两岸交往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两岸经济关系更趋密切,进一步扩大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为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有力支撑。两岸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交流局面已经形成,两岸同胞交往遍及社会各界各领域,文化教育交流更加活跃,基层民众交流方兴未艾。两岸人民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去年达到710万人次的空前水平。两岸关系开创了和平发展新局面,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已经并将继续对台海局势及其发展趋势产生深刻影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年多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全新的实践,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 的启示,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第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条正确的康庄大道。2008年5月,在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就遵循和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达成一致意见。四年多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和政策主张,成为引领我们在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指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给两岸民众带来了越来越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得到了两岸同胞的普遍认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今年初,在事关两岸关系发展前景的重大抉择面前,台湾同胞清晰表达了希望台海局势稳定和两岸交流合作继续扩大、协商谈判持续推进的愿望,坚定选择了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事实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二,在建立政治互信基础上求同存异、良性互动,是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上建立政治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保持良性互动,是两党和两岸双方彼此交往的一条基本经验,确保了两岸关系大局稳定和持续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不容损害,也不可动摇。珍惜得来不易的发展机遇,深化共同构建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发展就有了坚实保障。在相互尊重中善意互动,在增进共识中化解分歧,在解决问题中携手合作,两岸关系改善发展就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第三,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推进两岸协商和各领域交流,是拓展两岸关系的有效途径。两岸关系发展涉及各方面复杂因素,需要解决的问题轻重缓急不同、难易程度不一。我们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审时度势,把握好积极有为与有序推进的关系。四年多来,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双方务实推动两岸协商谈判,取得了重要成果。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从两岸民众关切的现实需要出发,从解决紧迫的问题着手,稳健扎实推进,逐步累积成果,不断拓展两岸关系前进的道路。
第四,两岸同胞的广泛参与和普遍支持,是两岸关系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两岸民众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两岸关系积极成果的最终受益者。四年多来,广大台湾民众日益认识到两岸关系改善发展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投身两岸各领域交流的民众人数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热情越来越高,不断汇聚成不可阻挡的主流民意。珍惜、巩固这种民意与热情,鼓励更多的两岸民众更广泛地加强交流合作,两岸关系持续发展就会拥有源源不竭的动力支撑。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面临着新的机遇,拥有比以往更好的基础和更有利的条件。虽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前进道路上还将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坚信,只要最广泛地团结两岸同胞,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能不断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加光明的前景。这里,我愿提出四点意见。
一是巩固政治基础,保持和平发展势头。巩固共同政治基础,不 断增进互信,是保持两岸关系正确方向和良好势头的首要关键。当前,增进政治互信就是要维护和巩固一个中国的框架。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一个中国框架的核心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从各自现行规定出发,确认这一客观事实,形成共同认知,就确立、维护和巩固了一个中国框架。在此基础上,双方可以求同存异,增强彼此的包容性。两岸双方应当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挥政治智慧,采取更多实际行动,巩固和深化双方的“同”,搁置并包容彼此的“异”,积极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为逐步解决两岸关系中的深层次问题开辟道路。在此过程中,应摒弃各种不合时宜的对立思维,积极促进两岸民众增强“两岸一家人”的观念。
二是深化经贸合作,扩大和平发展成效。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复杂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对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仍未结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持续,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给两岸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外部压力和挑战。今年以来,两岸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都面临着外需趋紧、结构调整不易、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等共同问题。我们应当放眼世界、着眼长远,化挑战为机遇,不失时机地促进两岸优势互补和互利合作,共同提高经济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携手抢占新的制高点。为此,我们应该继续把深化两岸经贸合作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优先和重点,努力促进和平发展红利进一步增加、成效进一步扩大,不仅要使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企业和普通民众,同时应 该加快构筑有利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各种长效机制,创造有利于两岸优势互补的要素条件。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作用,对经济合作作出长远和通盘规划。我们要加快ECFA后续协商进程,努力推进两岸金融合作,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我们要鼓励两岸企业共同打造中华民族自有品牌,携手开拓世界市场。我们要在继续协助和扶持大陆台资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共同完善投资环境,促进两岸投资均衡发展,加强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整合,提高两岸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强文教交流,拓展和平发展内涵。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哺育滋养着两岸中国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两岸民众要增进共同利益,更要加强精神纽带,加深感情融合。两岸同胞只有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感,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共同奋斗目标,才能真正成为不可割舍、相互扶持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真正具有旺盛的生机活力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为此,我们应当不断深化两岸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影视、艺术、宗教以及民俗和民间信仰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巩固交流机制,创新交流形式,提高交流质量,注重交流效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同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意志,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夯实思想基础、提供精神支撑。
四是造福两岸同胞,汇聚和平发展力量。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真诚希望台湾社会安定、经济 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热忱欢迎和鼓励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携手奋斗,实现两岸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进步。今后,我们要继续秉持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理念,继续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设身处地考虑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基层民众的现实需求,继续扩大实施对台惠民措施,真心诚意为台湾同胞多办好事、多做实事,使更多的台湾民众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受益,为更多的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在大陆施展抱负、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汇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不断增强两岸同胞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古人云:“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一家人。只要我们都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都能够从一家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两岸之间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好商量,没有什么问题不可以解决,任何困难都阻碍不了我们不断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进道路。我衷心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同心,积极投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俄罗斯副总理苏尔科夫2012年3月23日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篇4
东北亚博览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商务部副部长 陈 健
(2012年3月16日)
各位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东北亚博览会组委会,代表商务部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界嘉宾以及国内外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多年来给予东北亚博览会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东北亚各国山水相连,一衣带水,是我国的友好近邻。东北亚博览会是中国政府为推动中国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往来和区域合作而采取的一项积极行动,自2005年起,东北亚博览会每年九月定期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七届。七年来,东北亚博览会顺应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把商品贸易、投资合作、会议论坛和文化交流集于一体,积极构建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渠道,为推动东北亚区域经贸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东北亚博览会现已成为东北亚区域各国开展经贸交流合作并向世界开放的重要平台,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吉林省对外开放和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区域形象的重要窗口。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仍在持续发酵,这就需要东北亚各国越是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越需树立信心,加强交流、密切合作。今年,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有望正式启动,APEC领导人会议将在俄罗斯海参崴举行,又恰逢中国“俄罗斯旅游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中韩建交20周年,这些区域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事,为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以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为主题的东北亚博览会将借势发挥出更大的平台作用,为加强东北亚国家间、东北亚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筹办好第八届东北亚博览会显得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作为主办方之一,商务部有信心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好这一面向全世界、服务东北亚的重要经贸平台,将重要的国际经贸会议活动放在东北亚博览会同期举办,为推动东北亚各国经贸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朋友们,第八届东北亚博览会将于今年9月6日至11日在吉林省长春市盛大开幕,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届时光临,畅谈合作,谋求发展。同时,感谢各新闻媒体多年来对东北亚博览会的关注与支持,也希望国内外媒体和记者朋友们共同关注本届博览会,更多地宣传和推介东北亚博览会。最后预祝第八届东北亚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俄罗斯副总理苏尔科夫2012年3月23日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篇5
暨瞻礼开幕祈福仪式上的致辞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
(2012年4月25日)
各位高僧、各位大德、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此时此刻的香港红磡体育馆,高僧云集,大德海会,隆重举行恭迎南京佛顶骨舍利来港瞻礼供奉祈福法会,可谓千载一时、一时千载。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致以热烈祝贺,并对出席胜缘嘉会的朋友们致以诚挚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佛顶骨舍利供奉活动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感谢!
佛顶骨舍利是佛教圣物,世间至宝,是佛陀留给众生的“最上福田”。适逢国运昌盛、人民安康的伟大时代,佛顶骨舍利在南京重光面世,海内外佛教界无不为之欢喜赞叹。觉光长老代表香港佛教联合会提出迎请佛顶骨舍利赴港供奉的请求,实乃祈福增慧、泽被香江的悲心愿力。如今佛顶骨舍利莅港供奉,香港佛教信众有缘瞻礼,大事成就,宏愿得偿,我们也深深随喜赞叹。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15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和衷共济、同心协德,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共同开创了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新局面。我们高兴地看到,这15年来,香港佛教界努力践行信仰,凝聚人心,服务社会,共克时 1
艰,为香港的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与民众福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这样的时刻,恭迎佛项骨舍利来港瞻礼供奉,可谓因缘殊胜、功德无量。
继1999年迎请佛牙舍利、2004年迎请佛指舍利之后,香港佛教界再次迎请佛顶骨舍利来港瞻礼供奉,使香港成为唯一迎请供奉过佛祖三大真身舍利的福报之地,成就了一件“发心不可思议,因缘不可思议,功德不可思议,果报不可思议”的佛门盛事。
我们相信,佛顶骨舍利的吉祥智慧之光,一定会为香港民众带来无上福祉,为香港社会带来平安祥和,为香港与内地佛教界的交流合作带来光明前景。
让我们衷心祈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衷心祈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衷心祈愿瞻礼供奉活动功德圆满,衷心祈愿各位嘉宾福慧双增!
俄罗斯副总理苏尔科夫2012年3月23日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篇6
招待酒会上的致辞
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
(2012年3月22日)
尊敬的林书记、宋市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到黑龙江投资考察的广大企业家朋友,向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政府举办这次晚宴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畅叙友情,共话合作的机会,表示衷心感谢,向林铎书记、希斌市长及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在百忙中出席晚宴表示深深地谢意。
这次能够近距离感受到哈尔滨的发展脉搏,是我们一生难忘的机遇。哈尔滨是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个美丽让人神往的地方。有“天鹅项下的珍珠”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这里有全国闻名的哈洽会,不但是全国最重要的展会,而且是我国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这里的冰雪文化、冰雪经济更是世界闻名。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发展方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哈尔滨这几年抓住振兴东北机遇,积极实施科学发展,经济持续出现稳步快速增长,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经贸城和东北亚重要的中心城市。这一切无疑离不开哈尔滨人民的不懈努力,我想更离不开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高效运行,离不开林铎书记和希斌市长等各位领导的有力领导。我在全国各地做慈善,谈合作过程中,经常听到人们评价,哈尔滨市近年来建设的越来越美丽了,效率越来越高了,工作越来越务实了。作为哈尔滨市的好朋友,我听到后感到由衷高兴。作为一个
1企业家,对林铎书记和希斌市长的实干精神,我表示由衷敬仰。
此次来黑龙江投资考察的朋友都是各企业界的知名人士,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好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今天晚上的交流和沟通,大家能够对哈尔滨有更新的认识,更深的感情,在哈尔滨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哈尔滨是一片方兴未艾的投资热土,是一片商机无限的创业宝地,我相信我们大家在这里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
最后,我们衷心期望哈尔滨市在林铎书记、希斌市长的带领下,社会、经济、文化、民生等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再创辉煌。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顺意、龙年大吉。
俄罗斯副总理苏尔科夫2012年3月23日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篇7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
(2012年5月3日)
青年朋友们,同志们:
值此“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九十周年,发扬共青团优良传统,团结动员全省广大团员青年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为创造江苏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奋斗。我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和各级团组织、青少年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中国共青团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青年运动相结合的产物。90年前,在中国革命汹涌澎湃的伟大洪流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这是20世纪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青年运动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90年来,共青团始终围绕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己任,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在艰辛探索中前行,在团结拼搏中奋进,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无论是在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欣欣向荣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满怀崇高理想的广大团员青年,始终传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锐意创新、倾情奉献,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共青团90年的历史,是中国先进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也是广大青年在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哺育下,茁壮成长的历史。
共青团90年的历史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青
1年运动的正确方向;青年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只有始终不渝地代表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活力,我们党才能赢得未来、赢得希望;共青团是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只有充分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才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团结带领青年不断创造新的业绩;爱国主义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广大青年只有把个人奋斗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健康成长、大有作为。
在江苏这块热土上,青年运动风起云涌,青年才俊代代辈出。江苏是全国最早建立共青团组织的地区之一,团的二大就是在南京召开的,张太雷、恽代英等共青团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在江苏留下了光辉的足迹。90年来,江苏广大团员青年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奏响了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当代江苏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勇于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等共青团活动蓬勃开展,引领和激励全省青年在时代大潮中拼搏奉献、奋勇争先。
当前,江苏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江苏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省成功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去年11月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描绘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美好蓝图。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百年梦想,将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江苏大地上化为美好现实。这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贡献智慧,为共青团组织彰显优势、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和难得机遇。全省广大青年一定要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继承优良传统,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以崇高的理想、过硬的本领、顽强的意志、扎实的作风,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同全省人民一道,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奋力在坚持科学发展等六个方面迈出新步伐,让青春在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生动实践中,焕发出夺目光彩。
一要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战胜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是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动力。青春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短暂而宝贵的。古往今来,凡大有作为者,大多在青少年时期就树立了远大理想,并为之矢志不移、奋斗终生。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元的世界,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广大青年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受苦难和抗争的历史,深入了解我们党和共青团90年的奋斗历史,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和人民意愿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进步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实现人生价值与江苏“两个率先”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二要发愤学习,努力成长成才。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学习是青年成长进步的阶梯,也是国家和民族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全省广大青年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自觉追求和生活方式,珍惜青春时光,只争朝夕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刻苦钻研、敏于求知、开阔眼界,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充实和提高自己,用广博的知识丰富和武装自己,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社会实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最好课堂。近年来,许多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主动到基层一线摔打磨练、创新创业,既丰富了人生阅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全省广大青年要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开拓、去发展,到复杂的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增长才干、培养过硬本领,努力成为素质全面、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
三要艰苦奋斗,勇于建功立业。在全面小康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全省人民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青年人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全省广大青年要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宏伟目标,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精神,倍加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倍加珍惜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主动作为,在实施“八项工程”中争先进、做表率,在推动科学发展中作尖兵、当先锋。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青年人最少保守思想,最具创新潜能。广大青年要以争创一流的志气、敢为人先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敢于探索和突破,勇于扬弃和变革,艰苦创业、锐意创新、争先创优,在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大显身手,在建设文化强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施展才华,在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才智,在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中再创佳绩。伟大的事业都是长期耕耘、不断积累、艰苦奋斗的结果。广大青年要坚持创新精神与科学态度的有机统一,任何时候都不涣散拼搏奋斗的意志,任何时候都不停止勇往直前的步伐,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向着人生的理想攀登。
四要修身立德,弘扬时代新风。青年素有“开风气之先”的鲜明特质,是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力量。青年一代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才干,而且要有高尚的品德。全省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道德修养,陶冶高尚情操,努力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要深入学习雷锋精神,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创建,踊跃参与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诚信和谐的文明新风。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以对党的无尚忠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各级团组织要切实做好
为党赢得青年的工作,坚持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有效组织青年,积极引导青年,竭诚服务青年,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要适应当代青年群体的新变化新特点,创新工作思路,打牢组织基础,力争使团的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把最广大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广大团干部要按照政治上过硬、作风上扎实、自律上严格的要求,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工作,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推动共青团事业不断实现新的发展。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对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提出了殷切希望。全省各级党委要从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努力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光辉事业凝聚青年,用优良作风引导青年,培养造就大批青年英才。要切实加强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建带团建,支持共青团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研究和解决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为广大青年竞展才干创造有利条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俄罗斯副总理苏尔科夫2012年3月23日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篇8
(2012年6月17日)
各位同胞,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盛夏时节,美丽的厦门万木葱茏、生机盎然。今天,我很高兴与新老朋友们一道,共同参加第四届海峡论坛。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我代表中共中央,对第四届海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前来参加论坛的两岸同胞特别是来自宝岛台湾的乡亲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2009年,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新形势下,为了促进两岸民间尤其是基层民众的交流,两岸50多个单位和民间团体共同发起创办了海峡论坛。这是两岸交流的一个创举,顺应了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的迫切愿望,为两岸基层民众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借鉴的重要平台。三年来,海峡论坛始终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民众的务实方向,始终保持民间性、大众性、广泛性的鲜明特色。在两岸各有关方面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下,海峡论坛已经成为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形式最多样、内容最丰富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会,发挥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独特功能和重要作用。每年上万名台湾民众前来参与海峡论坛,是两岸民间交流蓬勃活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生动写 1
照。
各位乡亲、各位朋友!
两岸关系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也与海峡两岸每一位同胞的切身福祉息息相关。过去四年,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上,建立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动,推动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两岸实现了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圆了两岸民众30年的夙愿。两岸签署了包括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内的16项协议,推进了两岸交流合作制度化。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文化交流精彩纷呈。两岸人民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去年突破了700万人次。两岸民间交流蓬勃开展,遍及各界别、各领域,特别是基层民众交流迅速兴起,两岸市县乡镇之间,工会、农会、渔会、水利会、妇女、青年等各类民间团体,签署了数百项交流合作协议。两岸大交流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态势。过去的一年,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实现了稳中有进,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两岸关系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候,在事关两岸关系发展前景的重大抉择面前,台湾同胞认识到坚持“九二共识”对于稳定台海局势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期盼两岸扩大交流合作、持续推进协商的愿望,最终选择了坚定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事实再次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道路,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和根本利益。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由开创期进入了巩固深化的新阶段。我们将继续贯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以广泛团结广大台湾同胞为主线,巩固增强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和ECFA后续商谈,持续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努力让更多台湾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受益,进一步筑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不断开创两岸各领域互利合作新局面。
各位乡亲、各位朋友!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台海地区保持安定祥和,有利于两岸同胞增进利益福祉,有利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事业和共同责任。我相信,两岸广大民间组织和基层民众应该也完全能够为此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这里,我就新形势下扩大和深化两岸民间交流,谈四点意见。第一,进一步保持两岸民间交流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关系虽历经风雨坎坷,但总体上不断向前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岸民间交流始终没有中断,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两岸同胞积极开展各领域交流往来,不断打破旧的樊篱限制,不断消除彼此的误解隔阂,不断开辟新的合作道路。如今,两岸往来之便捷、经济联系之密切、各项交流之活跃、同胞感情之融洽、共同利益之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两岸关系发展的动力来自民间,发展的潜力也蕴藏于民间。扩大深化两岸民间交流,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两岸同胞相互理解、彼此借鉴、取
长补短、互利共赢的最好方式。新形势下,我们要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支持和鼓励两岸各领域、各界别、各行业的广大民众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交流合作,尤其要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两岸基层交流,促使更多的基层民众投身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我们热忱欢迎更多的台湾乡亲到大陆参访交流,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大陆各界人士深入台湾基层,广交台湾朋友。期待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继续成为融洽两岸同胞感情的“连心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发动机”。
第二,进一步发挥两岸民间交流汇聚民意的积极作用。多年来,两岸民众通过交流合作,不但增进了彼此的感情融合,而且形成了发展两岸关系的许多重要共识。认同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反对“台独”势力分裂国土和破坏台海和平,支持两岸加强交流合作和推进平等协商,已经成为两岸同胞的普遍共识,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认识到两岸关系良性发展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台湾的前途系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系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希望,两岸同胞在彼此交往和互利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增进思想感情的深度交流,不断化解彼此间的隔阂疑虑,不断增强两岸同胞一家人的观念,不断凝聚支持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意志,努力形成大团结的新局面,为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民意支撑。
第三,进一步通过两岸民间交流增进广大民众的福祉。两岸交流合作的蓬勃发展,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从中受益。两岸各地、各领域、各界别、各行业的民间组织应
当更广泛地建立联系,寻求合作机会,共谋互利双赢,增进民众福祉。我们希望两岸双方共同为民间交流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和更多的政策支持。大陆各地各部门都有责任努力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谋福祉。要更多了解包括中小企业和农渔业者在内的台湾基层民众的需求,继续实施并适时扩大对台惠民政策,使更多的台湾民众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受益。要积极鼓励两岸青少年更广泛地开展交流,为台湾学生来大陆就读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为台湾学生和其他台湾居民在大陆就业创造更有利的环境。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日益将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事业前途与两岸关系发展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一定能不断获得新的动力,两岸关系前进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第四,进一步提高两岸民间交流的质量和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打下很好的基础。今后,我们要适应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听取两岸同胞的意见,顺应两岸民众的期待,更加注重提高交流的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回应基层民众的需求,更加注重双方的实际需要,更加注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各方面的交流合作都要找准对接点,提高实效性,不断充实内涵、创新形式,加强机制化建设,使两岸民间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和常态化地开展下去。
各位乡亲、各位朋友!
“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固。”过去四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是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一个时
期,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应当承担的共同责任。两岸民间交流越红火,两岸关系的前景就越光明;两岸民间交流越深入,两岸关系的道路就越广阔。让我们把握机遇、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最后,祝第四届海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祝各位同胞、各位乡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俄罗斯副总理苏尔科夫2012年3月23日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篇9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
(2012年6月26日,大连)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四届研讨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开幕。有机会出席这届研讨会并与各位朋友再次见面,我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国总检察长、司法部长、监察部长、反贪机构负责人、国际组织领导人、专家学者以及各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
一年前,我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三届研讨会,与来自世界各地和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的朋友们交流了反对腐败的做法和经验,探讨了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途径和措施,并达成了广泛共识,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
一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来规划部署,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扎实推进专项治理,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态势还没有根本改变。面对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惩治腐败、根治腐败的决心坚 1
定不移,将始终对腐败现象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对腐败案件发现一起坚决依法依纪查处一起,决不姑息,不断以反腐倡廉的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重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惩治、有效预防腐败犯罪,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保障国家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借此机会,我愿向各位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国加强反腐败司法工作的情况。
第一,惩治腐败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大。中国司法机关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决策部署,始终保持对腐败犯罪的高压态势,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人民检察院通过加强案件线索管理,健全侦查指挥协作机制,密切与执法执纪部门的配合,努力提高侦查水平和办案质量,依法严肃查办腐败犯罪,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08年以来,检察机关每年立案侦查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数量都在3万件、4万人左右。人民法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审判腐败犯罪案件,充分发挥刑罚的威慑功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及时总结司法实践经验,依法适时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惩治腐败犯罪中准确适用法律、统一司法尺度、维护公平正义。
第二,预防腐败犯罪的成效不断显现。人民检察院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加强案件剖析和警示教育,及时建议有关单位和部门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去年,检察机关向有关单位提出预防腐败建议4万多件。同时,广泛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实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全国联网,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积极预防和减少腐败犯罪。针对司法领域容易滋生腐败的问题,中国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优化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和执行权配置,扩大司法民主,深化司法公开,加强监督制约,确保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促进了公正廉洁司法。
第三,反腐败国际司法合作不断深化。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反腐败交流与合作,积极加入相关反腐败国际组织,参加《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多项多边公约,已成为国际反腐败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我们完善境内外追赃追逃机制,先后与57个国家缔结111项各类司法协助类条约,通过引渡、遣返和司法协助、警务合作等方式,成功将一批外逃的犯罪分子缉捕归案,追回大量涉案腐败资产,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打击犯罪、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有力地震慑了腐败犯罪分子。
女士们、先生们!
资产追回是国际合作打击腐败犯罪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腐败犯罪日益呈现出有组织、跨区域的特点,特别
是对于跨国跨地区流动的腐败资产,如果不能及时追缴,不仅影响受害国经济社会发展,扰乱腐败资产流入国经济秩序,而且容易助长腐败犯罪的蔓延,损害打击腐败犯罪的成效。为此,《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专门规定了资产追回机制,要求缔约国应当对外流腐败资产的追回提供合作与协助。认真落实《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积极开展追缴和返还腐败资产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反贪机构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本届研讨会以“资产追回”为主题进行交流研讨,是落实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五次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马拉喀什宣言》的一项重要举措,必将对加强腐败资产追回的国际合作,促进《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效实施,更加有效地惩治和预防腐败,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高度重视追缴和没收腐败资产,通过建立健全防范腐败分子外逃、境外缉捕、涉案资产返还等工作机制,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积极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根据国际公约以及司法协助条约和协定、引渡条约、被判刑人移管条约,综合运用直接追回资产、民事诉讼追回资产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推动和实现对腐败资产、犯罪收益的有效追回。同时,我们积极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各项义务,做好有关国内法与公约的衔接工作,消除资产追回的法律障碍。2006年10月,中国制定颁布了《反洗钱法》。今年3月,中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专门规定了对腐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没收程序,实现了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关资产追回规定的衔接。我们愿与
国际社会一道,在尊重主权、平等互利、求同存异、注重实效的原则下,进一步加强包括资产追回在内的国际反腐败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大惩治跨国跨地区腐败犯罪力度,共同推动国际反腐败事业健康发展。
俄罗斯副总理苏尔科夫2012年3月23日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篇10
——在第四届国际税收对话机制全球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财政部副部长 王军
(2011年12月7日,印度新德里)
尊敬的普拉纳布.穆克吉部长,尊敬的帕拉尼玛妮卡姆财政国务部长,尊敬的朱民副总裁,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同大家在新德里相聚,共同参加第四届国际税收对话机制全球大会。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伟大诗人泰戈尔那优美的诗句:“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来是相亲相爱的。”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刻,世界财税界人士汇聚一堂,分享经验,凝聚智慧,共同致力于一个更加平衡的全球经济、一个更加公正的国际社会、一个更加和谐的人类世界,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代表团,对第四届国际税收对话机制全球大会在新德里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ITD主办方和印方的诚挚邀请与盛情款待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全力推动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多种农业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扶贫资金,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大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免除学费,国家助学制度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着力保障机会公平。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2.87亿的城乡居民有了医疗保障制度,70%以上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可以得到报销,仍有困难的还能够得到医疗救助;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5300万农村居民和2300万城镇居民纳入低保,并建立了随物价变动而调整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明年1.7亿以上的全国所有60岁以上的参保老人都可以按月领取一定数额的养 1
老金;大力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住房需要。近五年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中国贫困人口从6431万减少到2688万,减少了3743万。中国政府最近宣布,将国家扶贫标准从以前的1274元提高到2300元,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更加明显地加大了扶贫工作力度。
2009年下半年以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推进了增值税转型,改革个人所得税,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和资源税改革等。实施结构性减税措施,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经营困难,加强了民生建设,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政府将以科学发展作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在税收政策方面,以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为取向,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收体制改革,为保持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提供更好的税制保障。
女士们,先生们!
世界经济复苏是艰巨的、复杂的,乃至需要历经一个痛苦的调整期。在今年G20戛纳峰会上,各成员国形成了保增长、促稳定的共识,加强协调、携手合作、共促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全球财税部门的朋友们应当充分沟通情况,妥善处理分歧,共同采取行动,一道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发展。在此,我提四点倡议:
一是积极推进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让全体劳动者共享发展的成果。既要集中雄厚的财力为开展长期减贫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通过财税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力争让全体劳动者共享发展的成果。
二是积极推进更加有效的税收政策,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与增长。在当前世界经济的调整期间,各国财税部门应当积极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税收环境,使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推动货物、资本、服务和人员更好地跨国流动,在实现自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促进世界经济早日向良性、强劲复苏。
三是积极推进更加持续的税收政策,实现税收与福利之间的协调。一些国
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根源之一在于税收政策与福利政策之间缺乏协调,“生之者寡、食之者众”,这提醒我们,要认识到福利支出的刚性特征,着眼长远,加强税收政策与福利政策的协调,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财税体制都更具可持续性。
四是积极推进更加密切的税收合作,大力支持全球治理机制建设。税收合作是承载世界各国友谊的桥梁纽带,也是建设全球治理机制的重要平台。我们应当秉承国际税收对话机制全球大会的宗旨,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国际税收合作机制,加强对话平台建设,推动税收争端有效解决,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打击国际税收套利行为,强化跨国税收管理,确保各国税收权益不受侵犯,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女士们,先生们!
国际税收对话机制全球大会是世界财税人士开阔视野、结识朋友、增进友谊的一个窗口,也是交流经验、创新思想、推进合作的一个平台。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深化全球税收政策协调凝聚更多的智慧,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俄罗斯副总理苏尔科夫2012年3月23日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推荐阅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5月28日在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式上的演讲10-2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6月25日在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的致辞08-11
俄罗斯和中国安全10-05
俄罗斯和中国北极事务分析07-11
在俄罗斯大学生汉语知识竞赛上的讲话05-20
在俄罗斯,他高擎中国旗10-22
俄罗斯的中国式现代化05-15
3月20日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式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实录10-21
副总经理在地产推介会上的致辞稿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