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2024-12-11

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精选4篇)

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篇1

棠棣镇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棠棣镇地处**市域中部,北与烟店相连,西与木梓乡相望,南与巡店镇毗邻。府河由北向南从我镇东边擦过,辖区内岗峦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耕地主要分在低丘岗地区,占75℅,府河冲击平原占25℅。全市三条交通大动脉纵贯全境,区域小集镇星罗棋布,属**城郊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镇辖30个行政村,223个村民小组,7023户,30315人,国土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911亩。

“空心村”现状:全镇30个行政村有20个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自然湾,实际面积为1459300平方米(约2191亩)。其中宅基地面积为217805平方米,闲置宅基地面积为89847平方米,空闲基地面积为1241495平方米。空心村占地户平均面积为1656平方米(户平2.48亩),空心村人平均工矿面积为326平方米。据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市棠棣镇域镇区用地现状评价与潜力分析》2010年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9.45公顷,人均工矿用地面积为128.08平方米超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市人均工矿用地的小于或者等于82平方米的规定。

二、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一)村庄规划严重滞后,大多数没有规划。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农民经济的不断积累,从土坯房到原地改建砖木结构的房子,到后期改建楼房,大部分人然后再搬到路边相对集中的中心点居住,由于村级经济薄弱,对村庄宅基安排调整及房屋缺乏有效的统一规划,乱建现象比较突出。全镇只有三个村请了专业的设计单位做了规划,如李园村规划提前,效果就比较明显。

(二)建房管理严重不到位,村民“建新留旧”导致村庄扩大。另起“炉灶”建设新房现象不断增加,但仍保留着老房、旧房房产、地产的所有权,道至村庄面积在扩大,加上部分干部文化水平低,没有长远眼光,缺乏政策水平,“一户一基”的制度成为空谈。

(三)城镇化的步伐加快,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在城市购置房长期居住,还有部分子弟就业转为城市居民,这些人往往生活条件改善后把老人接入城市生活,村中的房屋被长期闲置起来,还有部分农民为了子女读书租房居住,导致农村房屋有人管而无人住的局面。

三、“空心村”带来的问题

“空心村”的现象在我镇越来越普遍,一方面是“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家庭伦理受到冲击;二方面是“脏乱差”的落后现象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三方面是大量的荒芜闲置土地,浪费了国家宝贵土地资源。

四、解决“空心村”问题的途径

(一)解决“空心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养”问题。村“两委”要牵头,组织开展关爱留守老人、照料老人活动,发动村组干部有帮扶能力的党员结对子,结对帮扶,解决实际困难,加大投入建立老人活动中心建设,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的目标,促进和谐农村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教育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注。一是结合“春蕾计划”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关爱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家长活动;二是经常开展帮扶活动;三是利用村图书室定期组织留守孩子开展活动,召集学生看书学习课外知识。如李园村积极争取资金创办的“李园留守儿童之家”,棠棣镇组织的“搭桥圆梦”、棠棣镇在百花学校开展的“爱心小天使”活动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解决“脏乱差”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着手。软件方面: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检查监督,教育农民群众改变生活习惯,减少不良习气,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科学生产生活方式,建立文明卫生乡村公约,健全制度建设。硬件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空心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变吃水、用电、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农村垃圾清运处置等问题。

(四)解决闲置土地荒芜问题。

1、是深入宣传,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首先让农民群众切实认识到改造“空心村”、建设新农村,是为他们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的一项为民、惠民工程;其次让农民群众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法律,认识到宅基地是集体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明确“一户一基”是法律规定的,任何人都不得违背。

2、利用政策,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当前国家对农民支持的项目很多,有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各项政策。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现增加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建设用地,达到城乡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的目标。2012我镇张陈村通过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项目,拆迁280栋房屋,增加耕地304.5亩,使张陈村民户平增加了0.31亩耕地,以政府为主导复垦的100.3亩面积,采取企业承包发展特色农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增加了村级积累,而且弥补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不足,是一件一举三得的好事。

(五)因地制宜,鼓励多元开发的模式,引导农民自愿改造“空心村”自然湾。当前,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增减挂钩”指标也是有限的,鼓励村种粮大户,企业老板在公平自愿的环境中合理改造“空心自然湾”,加快改造闲置土地荒芜面积,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提高闲置土地的使用率。

关于XXX村创建信用村的报告 篇2

木垒县信用联社:

一、基本情况

对该村的总农户数、人口数、耕地、草场、林带、牲畜存栏、人均收入、农户信用度、该村信用环境、不良贷款率、贷款收回率等进行阐述。

二、信用村评定量化

(一)、组织领导机构建设

1、是否成立农户资信评定小组和创建“信用村”活动领导小组,有办事机构,并有专人负责。

2、村组是否把农村信用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关心支持农村信用社工作。

3、村委会支持信用社的业务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并协助建立健全农户经济档案,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是否规范。

4、村委会“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方案、计划、目标明确,措施是否具体。

5、村委会历年来是否能够积极支持我社的各项工作(包括储蓄、放贷、收贷、清收不良贷款)。

(二)、社会公德

1、村里是否有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

2、村里是否有打架斗殴和集体上访现象发生。

3、村民的精神面貌情况,有无黄、赌、毒现象发生,村中各项事业是否欣欣向荣。

(三)、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开展情况

1、村集体经济对外有无负债,村民欠集体款项是否超过20%;

2、村无拖欠贷款农户是否占全村的贷款农户90%以上。

3、农户诚实守信,法制观念和信用观念强,农户为别人提供担保,能够承担责任。

4、辖内农户信用等级评定面是否达到85%以上。辖内农户建档户数,建档面是否占农户总数的85%以上(含)。

5、信用农户是否占农户总数的80%以上,经信用等级评定,被评定为A、AA、AAA级信用等级的农户数及占农户总数的比例。

6、该村贫困户是否超过农户总数的10%。

(四)、资质及信用状况

1、辖内信用社各项贷款当年到期收回率是否达到95%(含)以上。

2、辖内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总贷款比例(按五级分类)是否控制在15%(含)以内。

3、村内义务联络员工作是否得力,有成效。

(五)、辖内信用环境情况

1、乡、镇政府是否督促村组偿还历史债务,落实还款协议,落实抵押担保措施,辖内村组债务化解率是否达到95%(含)以上。

2、有无恶意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和恶意欠息行为。

三、评定结果及建议

把评定的信用村情况规纳出来,是否达到信用村标准,是否同意创建并上报审验。

南原村的调研报告1 篇3

一、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今年年初,王君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带着对农民兄弟的深厚感情做好“三农”工作,办好农村的事情,决心用两年时间,实现“五个全覆盖”,即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使全省农村的面貌有一个新的变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该工程涉及面广、难度高、工作量大,自启动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积极筹措资金,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工程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均取得明显成效。

我所服务的的小停村,初中教学楼由于年久失修,目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此,我们支村两委干部上任以后,在省政府“五个全覆盖”精神号召下,决定对初中教学楼进行改扩建。我利用此次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机会,对本村初中教学楼现状进行了调查,希望我的调研结果能对我村初中教学楼的建设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时间:2009年10月7日。

地点:小梁乡小停村。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小停村初中教学楼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内容:听取村民对初中教学楼现状的评析、改扩建教学楼的必要性和工程建设应采取的方式。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省政府对教育设施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教育教学设施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乡大多数村都已经完成了对教学楼的改建工程,没有完成的村子所剩无几。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村民对我村的初中教学楼安全状况十分担忧,教育教学设施也存在不满。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初中的教学楼雨天会有漏雨现象,窗玻璃等基础设施破损严重,风天土尘很大,而且保暖性很差。教室内地面砖破损严重,行走不便。桌椅板凳等也破旧不堪。对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我村现在应集思广益,在省、市政府政策的利好形势下,抓住机遇,发动民间资本广泛支持教育事业。

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篇4

锹峪卫生院关于消除无药村的情况汇报

我卫生院贯彻《加快推进全省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意见》(甘卫农卫发〔2011〕99号)精神,在辖区内核查无医无药村。通过核查发现已消除无医村,新丰村、石咀村两村为无药村。同时将现有的乡村医生进行了执业资格的核查,将具有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聘用为村卫生室的从业人员,并签订了聘用合同书。

按照“先设置,后建设”和“布局合理、方便村民、便于管理”的原则,从我辖区内农村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同时参照上级文件精神,对无药村(新丰村、石咀村)的村医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培训,使他们对基层的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等具有较强的能力,并且能够合理用药。在培训后,村医与卫生院签订了合同,承诺村卫生室将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政策,实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其基本药物由我卫生院负责供应。随后我卫生院为上两村各配备了小型药柜一个、并根据其实际情况为其配备了部分常用药物,至此,我辖区内全部消除了无医无药村现状,实现了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进一步为我辖区内的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上一篇:我院2011年非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隆重举行下一篇:网络故障排查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