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故障排查心得体会

2024-12-11

网络故障排查心得体会(精选9篇)

网络故障排查心得体会 篇1

自从我们把网络“娶”进了家门,从此就烦恼不断,时而网络不稳定,时而传输有问题,面对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网络故障,本期e博士将向大家介绍使用一些Windows XP内置的工具消灭网络“顽疾”的思路与方法。

由于网络本身特有的复杂性,所以许多网络故障的定位和排除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和丰富的组网经验,以及一系列软件和硬件工具。在本文中,e博士将带领大家从诊断网络故障出现的原因、快速排除轻微故障和彻底解决网络故障的方法三方面入手,帮助大家了解并掌握消除网络“顽疾”的方法。

问诊号脉

正如医生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开药一样,排除网络故障同样也需要首先进行初步“诊断”才行,这个诊断过程对下一步的故障排除往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明确了故障出现的原因,才能准确使用相应的工具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1.“自动化”的网络诊断

依次点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在打开的“系统信息”窗口中点击“工具→网络诊断”,随后进入“帮助和支持中心”的网络诊断运行窗口,点击“扫描您的系统”后,网络诊断工具将开始对整个网络进行诊断。

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将调用Ping等命令对网关、DNS服务器等进行探测和查错。此过程完成后,展开所有标有红色“失败”的项,即可快速诊断出故障的所在之处了。

2.TCP/IP故障诊断工具IPConfig

通过IPConfig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存在于TCP/IP属性中的一些配置上的问题。例如使用“IPConfig /all”就可以获取主机的详细的配置信息,其中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信息。

通过所获知的信息,可以迅速判断出网络的故障所在。例如子网掩码为0.0.0.0时,则表示局域网中的IP地址可能有重复的现象存在;如果返回的本地IP地址显示为169.254.*.*,子网掩码为255.255.0.0,则表示该IP地址是由Windows XP的自动专用IP寻址功能分配的。这意味着TCP/IP未能找到DHCP服务器,或是没有找到用于网络接口的默认网关。如果返回的本地IP地址显示为0.0.0.0,则既可能是DHCP初始化失败导致IP地址无法分配,也可能是因为网卡检测到缺少网络连接或TCP/IP检测到IP地址有冲突而导致的。

3.连接故障诊断工具Ping

大家可能对Ping命令非常熟悉,关于Ping的种种应用也非常多,这里e博士只谈一下通过Ping命令探测远程IP地址和域名来检查连接故障的方法。假设使用Ping域名的方式失败了,但Ping IP的方式却成功了,那么问题显然是出在主机名称解析服务上,此时就应该检查本机TCP/IP属性中设置的DNS服务器是否能够正常解析。

4.“网络路径”诊断工具Tracert

Tracert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网络中从一台主机到另一台主机的路径(包括路由器和网关)。通过Tracert反馈的消息,我们可以初步判定故障所在的位置。假设A科室到车间的网络不通,我们就可使用“Tracert 车间IP”命令来检查故障的位置,当看到反馈信息中有排成一行的三个星号则表示通信到此失败,那么就可以派人到故障位置检查线路和设备,

微恙自疗

在网络应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心烦的小毛病,如网络时通时断、只能上QQ却不能打开网页等。通过前面的“诊断”得出结果后,你是愿意等高手来排除故障,还是愿意自己动手使用一些“速效”办法来应急“自疗”呢?一般情况下,你还是想自行排除故障吧。

1.“修复”功能

“修复”功能采用了一种“批处理”的方式,在每次执行该功能时,系统会自动调用内置的近十条网络修复命令,从多个方面帮助用户解决网络故障。在“本地连接”的右键快捷菜单中可以看到它的存在。

这个功能可以让网络重新进行DHCP动态IP的分配、可以刷新地址解析协议和NetBIOS名称等缓存。这个并不起眼的“修复”功能免去了我们手工输入“ipconfig /renew”、“arp Cd”、“nbtstat CR”、“nbtstat CRR”、“ipconfig /flushdns”等诸多命令的麻烦,能够帮助我们极快地解决很多网络中的轻微故障。

2.暂停服务

在Windows XP中,很多系统服务都与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你在进行了一些设置后发现网络出现不稳定的现象,不妨先将相关的服务暂时关闭,看看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如使用IPSec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在某些情况下,IPSec策略会要求网络通信采用“安全模式”,这个要求可能会使一些网络连接变得不稳定。所以,在设置了IPSec策略后络不稳定时,不妨先在“运行”栏中输入“services.msc”命令打开“服务”窗口,将列表中的“IPSEC”服务暂时关闭,看看故障是否可以得到解决。如果停止IPSec服务后问题消失,说明故障是IPSec的部分策略导致的,在故障的大概范围确定下来后,再进行顺藤摸瓜式的故障排除即可,如逐个检查或停用可疑的IPSec策略,观察它们是否存在设置上的问题。

重症猛药

重症需要猛药治,对于网络中的一些使用“速效法”也无济于事的顽疾,要想彻底根治,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一些因系统本身 设计 上的缺陷导致的故障,必须要用“打补丁”的方法来解决,而那些因混乱不堪的协议设置导致的故障,则需要重装协议方可彻底解决。

1.修修补补

很多想尽办法也难以解决的网络故障,往往都是系统本身设计的缺陷所导致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下载补丁程序进行修补。

微软的帮助与支持网址是“support.microsoft.com/default. asp x”,在该网站,我们可以下载到包括Windows XP SP2在内的所有Windows产品的补丁。

2.重装协议

对于一些明显是因为网络协议安装、配置不正确导致的故障,重装协议也许就是最好的办法了。在Windows 98中可以通过在“网上邻居”的属性窗口中删除网卡的方法来重装所有的协议和服务;在Windows /XP/中使用“Netsh int ip reset c:123.txt”命令,可让TCP/IP协议恢复初始的状态(未进行任何设置),接着再重新进行设置即可。

网络故障多种多样,但并非无规律可循,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大家排除网络故障的能力将会越来越高。希望本期e博士介绍的网络故障排除思路和方法,能够成为大家预防、排除网络故障的得力助手,能够提高大家对网络的管理、维护能力。

网络故障排查心得体会 篇2

故障现象

最近在一次日常工作中, 突然接到某台汇聚设备Cisco6506短信告警。立刻远程登录该设备, 运行show processes cpu sorted, 发现CPU利用率已经高达99%, IP Input进程占了73%。正常情况下, 该设备的CPU使用率都在10%以下。

故障排查

1.执行show interface或s h o w i n t e r f a c e summary, 查看哪些端口有较多的流量转发, 以及这些接口是使用何种转发机制。建议执行本步骤之前, 先执行clear counters, 对计数进行清零, 便于观察流量的增长情况。

笔者喜欢用show interface summary, 相对简洁易看 (如图1) 。这里重点关注RXBS和RXPS两个指标的值, 分别是每秒端口输入流量和数据包数。笔者发现, 24号端口RXPS数为34241, 远远大于同类型端口。查看端口配置发现, 该端口为级联端口, 进入该端口shutdown, CPU使用率立刻恢复正常。

故障基本可以确定是该端口下联设备所导致, 联系下联单位网管处理即可。本着更加负责任的态度, 决定揪出最终的“凶手”。

2.show ip traffic的输入, 可以告诉我们是哪类流量增长最快, 之后再检查一下这类流量是否需要上送CPU做进一步处理, 就能得出大致结论, High CPU问题是哪类流量导致的。

3.执行debug ip packet detail, 更直接查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报文上送到CPU出发CPU High, 在执行该命令之前, 建议在配置模式下先执行no logging console和no logging monitor。

执行完debug ip packet detail后3到5秒, 立刻输入undebug all命令停止。

4.使用show logging查看结果, 笔者发现某网段下两台主机以每2ms的速度发源端口为14001, 目的地址为255.255.255.255, 目的端口随机的UDP广播包。通过查询广播主机MAC地址对应的端口, 正是第一步查到的24口, 也验证了第一步的结果。

故障解决

找到“病根”问题自然好解决。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简单粗暴法”, shutdown端口, 通知故障单位网管, 下联设备所属单位网管找到问题主机解决后, 再回复。我们采用第二种:做ACL, 只需要输入两条deny udp any eq 14001 any, permit ip any any, 在故障端口24口in方向上应用。再次输入show processes cpu查看, 恢复正常。

经验总结

在IOS中我们把SW process叫做IP Iput进程, 简而言之就是数据报文没有被硬件switching cache或者CEF处理, 而是punt到CPU去做进一步的处理。

寻计问策再谋网络故障排查 篇3

做好准备工作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功”,要想高效率地解决网络故障现象,就必须认真做好故障排查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故障发生时,做到有的放矢。

熟悉组网结构

熟悉局域网网络组网结构,了解网络中重要设备的运行性能,弄请网络客户端系统工作状态,接触使用阿络的每位用户。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管理人员,我们应该弄清楚局域网中有多少台客户端系统,有多少台网络设备,每台客户端系统都安装了些什么操作系统,每台网络设备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用户对客户端系统的熟悉程度有多深,以及他们平时的使用习惯有哪些等等,只有对网络的全局信息有个大概的了解,才能根据故障现象,快速作出判断,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解决方案出来。

做好网络记录

要是一个网络管理员到了新单位工作后,他对该单位网络的了解程度肯定是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形下遇到网络故障时,他肯定无法快速拿出解决方案。为此,当我们接收一个新的网络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花一定的时间,来熟悉、了解网络的运行状态,并做好网络的日志记录,以备日后排查故障时使用。网络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网拓扑图(如图1所示)、设备操作手册、参数配置说明、系统安装文档、用户分布图等;此外,我们平时在管理维护网络的时候,对网络进行的每一次改动,都要在网络记录中及时体现出来,每一次对网络故障的发现、排查、解决以及遗留问题,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确保日后遇到相同的网络故障时,我们能从网络记录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定期查看设备

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的网络来说,我们应该定期检查网络设备和物理线路。在检查的过程中,应该为重要网络设备的每个端口贴上标签(如图2所示),同时在每条物理线路两端做上标记,如果日后调整了线路或端口时,必须记得及时修改标签内容。以后根据设备上的标签内容,我们就可以快速定位故障位置,同时避免网络发生环路现象了。显然,对设备或网线进行标识,有利于日后管理维护网络时,发现网络故障位置和解决故障现象。

熟悉故障类型

由于网络故障现象比较多,如果能够对它们进行适当分类总结,日后遇到相同现象时,我们就能快速找到应对办法了。在这里,我们将网络故障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位置类的,一种是性质类的。

对于位置类的网络故障现象,我们可以分为网络设备类故障、客户机故障、物理线路故障这几种。网络设备类故障,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网络设备配置故障,比方说,交换机硬件质量正常,不过某个交换端口的错误要是太多,交换机后台系统可能会自动关闭该端口的工作状态,从连接该端口的客户端应用程序来看,这和线路故障现象十分相似;网络端口配置错误,例如端口IP地址和MAC绑定不正确,端口工作模式不匹配,端口VLAN划分不正确等等,都会造成客户端系统无法正常访问网络。二是网络没备本身出现硬件问题,例如路由器的电源输入模块出现问题,造成设备无法接通电源,交换机端口的光纤模块损坏,造成物理线路出现断路等等。

对于客户机故障来说,主要就是它的软件故障,通常客户机发生的硬件故障,我们都能直观地看出。而客户机的软件故障却十分复杂,比方说,客户机的IP地址要是被人抢用,就会发生地址冲突现象(如图3所示),这会让客户机不能正常上网;如果客户机的上网参数没有配置正确,也会造成它访问网络失败;如果客户机启用了动态IP地址方式上网,但网络中突然新出现了一个没有授权的DHCP服务器时,那么它就可能会出现一会儿能上网、一会儿不能上网的奇怪现象。此外,DNS服务器IP地址的配置不当,网络掩码参数的设置不正确,防火墙的主动拦截等,郜会造成客户机上网出现失败故障。如果客户机自身存在硬件问题,也会造成网络连接故障,此时我们可以借助类似CiscoWorks这样的专业工具,来扫描分析一下本地系统中究竟有哪些设备发生了损坏。不少专业工具还支持故障报警甚至故障预警功能,例如可以报警网卡设备的指针有没有被磨损,网卡殴备是否发生了硬件损坏等等。要是通过了专业工具的硬件检查后,网络故障还无法被解决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尝试通过设备替代法,来排除交换机、网络线缆和接口因素,逐步缩小故障排查范围。

物理线路故障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网络线路由于受到挤压或在施工布线的时候发生了断路现象;二是网络线头接触不牢靠,要是网络线缆的插头制作不牢,或者频繁进行插拨操作,会造成网线无法与网卡设备或交换端口紧密接触;三是网络线路受到外界干扰,例如网络线缆内部的芯号线不小心被短接,或者网络线缆与存在强磁场的电源线、通信线紧密缠绕在一起,甚至网络线缆的走线距离过长,都会造成上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发送丢失或衰减。在排查物理线路连接故障时,我们往往需要借助专业的线缆测试工具,才能准确地定位故障位置。当自己怀疑物理线缆存在问题时,可以使用工作状态正常的网络线缆来连接故障客户端系统,要是故障现象立即消失,那就说明问题是由网络线缆或连接接口引起的,此时再更换连接端口,进一步判断网络故障是出在连接端口上还是出在物理线缆上。

对于性质类的网络故障现象,我们一般将它们分成软性故障和硬性故障。其中,软性故障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网络设备自身负载能力有限,比方说,当局域网中的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连接的负载太多时,它们对客户的上网连接请求响应能力不足,这样就可能造成网络故障;任实际管理、维护网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无法访问网络的故障,其实都是由于网络设备无法处理更多的上刚请求引起的,或者当网络连接勉强成功,但服务器或其他网络设备却认为超时而自动断开了网络连接。二是参数配置错误,比方说,路由配置不正确、VLAN划分不正确、网络驱动安装不正确、网络软件使用不

正确、访问连接控制不正确、IP地址分配不正确、DHCP服务器选择不正确等等,这些都容易造成网络连接出现不正常现象。三是没有重启系统让配置生效,例如,很多网络设备的参数被调整过之后,只有将设备重新启动才能让修改的参数生效,但很多时候网络管理员忘记了重启系统,在日后重新启动对应网络设备系统时,网络管理员说不定又忘记了对目标网络设备的参数更改。

硬性故障主要指的是网络设备的硬件电气性能发生变化,比方说,网络设备输入电源意外断电,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芯片烧坏,连接线缆不小心被折断,网络设备由于散热不良出现死机等等,这些因素都属于硬件电气性能发生变化,当出现这类变化时,网络故障现象也会随时出现。

排查认真仔细

在熟悉了网络环境,掌握了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之后,我们日后遇到网络故障来临时,就能做到从容应对。具体来说,在诊断网络故障时,我们一定要做到认真、仔细。

善于勘察现场

当发生网络故障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从客户机的操作系统中,或者是网络设备的报警信息以及错误日志中(如图4所示),找到与网络故障现象有关的蛛丝马迹;同时尽量多收集一些同类故障的信息,判断局域网中其他客户端系统或类似状态的网络设备有没有发生相同的故障现象。之后,依照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推测,大概判断出网络故障产生的原因,并依照该故障原因,尝试做一些调整措施,同时观察调整效果,根据效果的好坏,我们可能需要反复重复多次调整措施,直到出现理想的效果为止。在这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缩小故障点的排查范围,这个过程往往要求我们需要具有一定的判断分析能力,当然该能力也是在长期排查故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如果在勘察现场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好正确的设备标签、完善的网络记录、更新的日志内容,将会快速地找到故障原因,提高故障排查效率。

善于前后比较

在正式判断网络故障产生原因之前,我们最好对最近的网络配置、连接线路、应用软件等各个方面的调整变动,进行一下梳理和查找,因为对网络的任何调整和变化,都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网络故障。要是确认最近真的进行调整变动时,我们不妨先尝试着将网络还原到变动之前的工作状态,或者与没有进行变动、调整的设备进行前后比较,看看变动前后的网络设备,是否存在相同的故障现象。比方说,如果对一个网络设备的调整,需要经过重新启动操作才能发挥作用,而当时我们并没有立即对网络设备执行重新启动操作,那么这个变动可能就会给日后的网络运行带来麻烦;要是我们没有及时记录这个变动,日后其他网络管理员在排查网络故障的时候,就很难找到故障原因,即使能够找到故障原因,也可能会多走许多弯路。

善于借助外力

如果上面的努力没有能够解决好网络故障,那么我们可以按照网络七层协议标准,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地分析网络故障。所谓从上到下,就是利用专业工具从应用层协议抓捕数据包,对数据包的流量大小进行分析、统计,从而获取对故障解决有帮助的信息;所谓从下到上,就是利用专业工具从物理层开始监控,一直监控到网络应用层,例如可以利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Tracert、Ping、Netstat、Ipconfig等工具来测试、监控网络(如图5所示),也可以利用专业的Sniff工具来自动诊断网络故障。

做好跟进措施

当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成功解决了网络故障后,常常会下意识认为以后再次碰到这类故障时,就能迅速找到应对措施了;不过,实际上时间长了后,多数人往往会将以前的排查过程忘得一干二净,显然再次排查同类故障时,还得要从头开始。为此,我们在解决好某个故障现象后,还应该做好跟进措施,及时总结、记录。

完善网络记录

为了便于解决同类故障。我们应该在成功解决网络故障后,将该故障的发现、排查,解决等细节,详细地记录到网络故障报告中,也可以写入到专门的更新文档中,甚至可以将记录保存到网络日志中;如果在解决网络故障的过程中,对网络的某些位置或设备进行了变动,一定要将这些变动内容详细地记录到故障报告、更新文档或网络日志中。日后,当同类故障现象发生时,我们只要简单地查看网络记录,就能快速定位故障原因。拿出应对措施出来了。

及时通知用户

如果网络故障与客户端系统用户的操作习惯或行为有关时,我们一定要及时通知网络用户,提醒他下次该怎样操作,才能避免网络故障;或者告诉他下次遇到相同的网络故障时,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

故障分层排查 篇4

为了降低设计的复杂性,增强通用性和兼容性,计算机网络都设计成层次结构。这种分层体系使多种不同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能够方便地连接到网络。管理员在分析和排查网络故障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这种分层的特点,快速准确地定位并排除故障。然而在实际故障排查过程中,这种分层方法往往被忽略,导致故障排查效率降低。

两种逐层排查方式

OSI的层次结构为管理员分析和排查故障提供了非常好的组织方式。由于各层相对独立,按层排查能够有效地发现和隔离故障,因而一般使用逐层分析和排查的方法。

通常有两种逐层排查方式,一种是从低层开始排查,适用于物理网络不够成熟稳定的情况,如组建新的网络、重新调整网络线缆、增加新的网络设备;另一种是从高层开始排查,适用于物理网络相对成熟稳定的情况,如硬件设备没有变动。无论哪种方式,最终都能达到目标,只是解决问题的效率有所差别。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排查方式

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例如,遇到某客户端不能访问Web服务的情况,如果管理员首先去检查网络的连接线缆,就显得太悲观了,除非明确知道网络线路有所变动。比较好的选择是直接从应用层着手,可以这样来排查:首先检查客户端Web浏览器是否正确配置,可尝试使用浏览器访问另一个Web服务器;如果Web浏览器没有问题,可在Web服务器上测试Web服务器是否正常运行;如果Web服务器没有问题,再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即使是Web服务器问题,从底层开始逐层排查也能最终解决问题,只是花费的时间太多了。如果碰巧是线路问题,从高层开始逐层排查也要浪费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折衷的方式,凡是涉及到网络通信的应用出了问题,直接从位于中间的网络层开始排查,首先测试网络连通性,如果网络不能连通,再从物理层(测试线路)开始排查;如果网络能够连通,再从应用层(测试应用程序本身)开始排查。

首先使用ping命令测试连通性。在TCP/IP网络中,排查网络问题的第一步常常是使用ping命令。如果能够成功地ping到远程主机,就排除了网络连接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即使是使用ping命令,也有一个逐步检测判断的步骤。

图1 网络示意图

例如,假设有一个如图1所示的网络,这里要测试网络能否正常通信。通常从ping远程计算机开始(例中在主机A上ping主机B),成功说明系统和网络正常,失败说明主机离线或网络故障。失败后再ping同一子网的网关(例中为192.168.1.1)来确认主机A是否能够连接到路由器。失败后再ping环回地址127.0.0.1来确认TCP/IP协议软件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问题,需要重新安装TCP/IP协议软件。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步骤,从ping环回地址127.0.0.1开始,失败说明TCP/IP协议软件安装有问题,如果成功再ping同一子网的网关,如果成功再ping其他网关(路由器)逐步排查网络各个环节,直到最后ping远程主机。只要成功地ping到远程主机,可以判断网络问题一般发生在更高层次。

分层排查网络的措施

图2 分层排查网络的措施

网络故障排查心得体会 篇5

各位好!我既然做分析工作,今天就聊聊分析。我是02年毕业就到深圳工作,一直做分析。一转眼就工作4年了。在这期间我用到了很多仪器,在今天,我要聊聊我最喜欢的仪器-----高效液相色谱。

记得第一次接触液相色谱是2004年2月的时候。当时刚从食品分析转行到一家原料药厂,做原料药分析。我是学食品工程的,毕业后就在食品厂作分析。仪器用了不少,但毕竟是转行,也有很多不同的东西要学习。特别是液相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不过我当时被毫无变化的食品分析工作折磨得快窒息了,这种挑战正是我所期待已久的。

当时,我是做过气相所以对色谱的基础知识还是有的。那家原料药公司,一共有两台岛津的液相。由于项目多,两台仪器几乎不休息,这样就使我使用他们的频率很高。所以我很快就熟悉了基本操作。不过当时也很累人。经常要一个人同时开两台仪器,而且两台都是手动进样。做过液相的都知道,那可是相当累人的事。更夸张的是仪器比人还累,常常“累坏”。不过这也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由于用得多出现问题就多,每解决一个问题对自己都是一次提高。我用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我是2005年6月份进入清华源兴,开始药品的检测分析。现在用的高效液相是安捷伦的,而且是自动进样。感觉更好了。

其实说起来不同的液相他们的基本操作都差不多也都很简单。

一般第一步是按开关了

先开电脑的,然后是开仪器的。安捷伦的就是从上按到下,先开在线脱气,接下来是泵,然后是自动进样器,下面是柱温箱,最后是检测器。等到电脑检测到各个仪器之后,就可以打开分析软件,这才正式开始通过电脑控制仪器进行操作。

一般经常用的色谱柱保存前都用有机溶剂冲洗过了。所以,换好色普柱后,先用0.5ml/min的乙腈活化一下,大约15-20min,再用15%的乙腈或甲醇以0.8ml/min冲柱子30-40分钟,然后通入配好的样品用流动相。当基线平衡时,就可以进样分析了。分析结束后,再用15%的乙腈或甲醇为流动相,以0.8ml/min冲柱子40分钟以上,使得基线平衡,再用0.5ml/min的乙腈冲柱子15-30min使得基线平衡就可以了。关机就要先关电脑再关仪器。

可见正常使用一点都不难,但是出了问题就比较麻烦。高效液相是个比较金贵的仪器。需要好好维护,它才能老老实实的干活,不然他会罢工的。

说到维护就先说说柱子的维护吧!每天用足够的时间来平衡色谱柱,就会在处理问题方面获得最大的“补偿”,而且你的色谱柱的寿命也会变得更长!

新的色谱柱在使用之前应该在您自己的液相色谱仪上进行性能测试,即使用色谱柱附带的检验报告上测试条件和样品来测定该色谱柱的柱效。并且,在以后的使用中,应时常对色谱柱进行测试。

一般色谱柱使用中要注意几点

1.使用预柱保护分析柱(硅胶在极性流动相/离子性流动相中有一定的溶解度)2.大多数反相色谱柱的pH稳定范围是2-7.5,尽量不超过该色谱柱的pH范围 3.避免流动相组成及极性的剧烈变化 4.流动相使用前必须经脱气和过滤处理

5.如果使用极性或离子性的缓冲溶液作流动相,应在实验完毕柱子冲洗干净,并保存大乙腈中

6.压力升高是需要更换预柱的信号

在使用仪器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所以维护很重要。在维护方面,最重要的又常常被忽略的是要观察柱压,因为压力的变化往往是故障的征兆。一般系统稳定后,压力基本会保持不变,如果有异常现象很可能是出了问题。比如:压力持续偏高或偏低;压力波动不稳定;甚至没有压力显示等等。压力持续偏高

原 因 解决方法

1、流速设定过高

1、调整流速设定

2、柱前筛板堵塞

2、a、在允许情况下反冲色谱柱 b、更换筛板 c、更换色谱柱

3、流动相使用不当

3、a、使用恰当的流动相

或缓冲盐的结晶沉淀 b、冲洗色谱柱

4、色谱柱选择不当

4、选择恰当的色谱柱

5、进样阀损坏

5、清洗或更换进样阀

6、柱温过低

6、提高温度

7、控制器失常

7、修理或更换控制器

8、保护柱阻塞

8、清洗或更换保护柱

9、在线过滤器阻塞

9、清洗或更换在线过滤器 压力持续偏低

原 因 解决方法

1、流速设定过低

1、调整流速

2、系统漏液

2、确定漏液位置并维修

3、色谱柱选择不当

3、选择恰当的色谱柱

4、柱温过高

4、降低温度

5、控制器失常

5、维修或更换控制器 压力波动

原 因 解决方法

1、泵中有气体

1、a、溶剂脱气

b、从泵中除去气体

2、单向阀损坏

2、更换单向阀

3、泵密封损坏

3、更换泵密封

4、脱气不充分

4、a、溶剂脱气

b、改变脱气方法(使用在线脱气法等)

5、系统漏液

5、确定漏液位置并维修

6、使用梯度洗脱

6、由于流动相粘度的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

没有压力显示,没有流动相流动

原 因 解决方法

1、电源问题

1、接通电源,开机

2、保险丝被烧坏

2、更换保险丝

3、控制器设定不正确或设定失败

3、a、采取恰当的设定 b、修理或更换控制器

4、柱塞杆折断

4、更换柱塞杆

5、泵头内有空气

5、溶剂脱气、启动泵抽出空气

6、流动相不足

6、a、补充流动相 b、更换入口滤头

7、单向阀损坏

7、更换单向阀

8、漏液

8、拧紧或更换手紧接头

B、流动相流动正常,但没有压力显示

原 因 解决方法

1、仪表损坏

1、更换仪表

2、压力传感器损坏

2、更换压力传感器

最常见的故障应该算漏液。通常可以通过拧紧或更换管路接头来解决漏液的问题。但是过份拧紧会导致金属接头的漏液和塑料接头的磨损。如果通过稍微拧紧接头不能解决漏液的问题,就必须将接头取下,检查是否损坏(例如,卡套损坏、密封表面有杂质);损坏的接头应该更换掉。不同部位漏液原因也各不相同,解决的关键是找出漏液原因。A、接头处漏液

原 因 解决方法

1、接头松动

1、拧紧

2、接头磨损

2、更换

3、接头过紧

3、a、拧松,再重新拧紧 b、更换

4、接头被污染

4、a、拆下清洗 b、更换

5、部件不匹配

5、使用同一品牌的配件 B、泵漏液

原 因 解决方法

1、单向阀松动

1、a、拧紧单向阀(不必拧的过紧)b、更换单向阀

2、接头松动

2、拧紧接头(不必拧的过紧)

3、混合器密封损坏

3、a、更换混合器密封 b、更换混合器

4、泵密封损坏

4、维修或更换泵密封件

5、压力传感器损坏

5、维修或更换压力传感器

6、脉冲阻尼器损坏 67、比例阀损坏 7 b8、放空阀的损坏 8 bC、进样阀漏液

原 因

1、转子密封损坏

12、定量环阻塞

23、进样口密封松动

34、进样针头尺寸不合适

5、废液管中产生虹吸

56、废液管阻塞 6D、色谱柱漏液

原 因

1、尾端接头松动

12、卡套内有填料

23、筛板厚度不合适 3筛板选择指导

物质粒径 筛板孔径

3-4u 0.5u 5-20u 2u E、检测器漏液

原 因

1、流通池垫片损坏 1换垫片

2、流通池窗破碎

23、手紧接头漏液

34、废液管阻塞

45、流通池阻塞

5、更换脉冲阻尼器、a、检查隔膜,如果漏液立即更换、检查手紧接头,损坏的立即更换、a、拧紧放空阀、更换放空阀

解决方法、重新安装或更换进样阀、更换定量环、调整、使用恰当的进样针、保持废液管高于废液液面、更换或疏通废液管

解决方法、拧紧接头、拆下、清洗卡套、重新安装、使用合适的筛板(参考下表)

解决方法、a、避免过大的背景压力(压力降)b、更、更换窗口、拧紧或更换、更换废液管、重新安装或更换

再有看谱图也有很多门道。液相色谱系统的许多问题都能在谱图上反映出来。其中有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改变设备参数得到解决;而其他的问题必须通过修改操作程序来解决。对于色谱柱和流动相的正确选择是得到好的色谱图的关键。A、峰拖尾

原 因 解决方法

1、筛板阻塞

1、a、反冲色谱柱 b、更换进口筛板 c、更换色谱柱

2、色谱柱塌陷

2、填充色谱柱

3、干扰峰 a、使用更长的色谱柱

b、改变流动相或更换色谱柱

4、流动相PH选择错误

4、调整PH值。对于碱性化合物,低PH值更有利于得到对称峰

5、样品与填料表面的溶化点发生反应 a、加入离子对试剂或碱性挥发性修饰剂 b、更改色谱柱

B、峰前延

原 因 解决方法

1、柱温低

1、升高柱温

2、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

2、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

3、样品过载

3、降低样品含量

4、色谱柱损坏

4、见A1、A2:

1、筛板阻塞

1、a、反冲色谱柱 b、更换进口筛板 c、更换色谱柱

2、色谱柱塌陷

2、填充色谱柱

C、峰分叉

原 因 解决方法

1、保护柱或分析柱污染

1、取下保护柱再进行分析。如果必要更换保护柱。如果分析柱阻塞,拆下来清洗。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柱子被强保留物质污染,运用适当的再生措施。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入口可能被阻塞,更换筛板或更换色谱柱。

2、样品溶剂不溶于流动相

2、改变样品溶剂。如果可能采取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

D、峰变形

原 因 解决方法

1、样品过载

1、减少样品载量 E、早出的峰变形

原 因 解决方法

1、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

1、a、减少进样体积

b、运用低极性样品溶剂

F、早出的峰拖尾程度大于晚出的峰 原 因 解决方法

1、柱外效应

1、a、调整系统连接(使用更短、内径更小的管路)b、使用小体积的流通池

H、酸性或碱性化合物的峰拖尾

原 因 解决方法

1、缓冲不合适

1、a、使用浓度50-100mM的缓冲液

b、使用Pka等于流动相PH值的缓冲液

I、额外的峰

原 因 解决方法

1、样品中有其他组份

1、正常

2、前一次进样的洗脱峰

2、a、增加运行时间或梯度斜率 b、提高流速

3、空位或鬼峰

3、a、检查流动相是否纯净

b、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 c、减少进样体积

J、保留时间波动

原 因 解决方法

1、温控不当

1、调好柱温

2、流动相组分变化

2、防止变化(蒸发、反应等)

3、色谱柱没有平衡

3、在每一次运行之前给予足够的时间平衡色谱柱 K、保留时间不断变化 原 因 解决方法

1、流速变化

1、重新设定流速

2、泵中有气泡

2、从泵中除去气泡

3、流动相选择不恰当

3、a、更换合适的流动相 b、选择合适的混合流动相 L、基线漂移 原 因与解决方法

1、柱温波动。(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

1、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

2、流动相不均匀。(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

2、使用HPLC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使用中使用氦气。

3、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

3、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如有需要,可以用1N的硝酸。(不要用盐酸)

4、检测器出口阻塞。(高压造成流通池窗口破裂,产生噪音基线)

4、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参考检测器手册更换流通池窗。

5、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

5、更改配比或流速。为避免这个问题可定期检查流动相组成及流速。

6、柱平衡慢,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

6、用中等强度的溶剂进行冲洗,更改流动相时,在分析前用10-20倍体积的新流动相对柱子进行冲洗。

7、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

7、检查流动相的组成。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

8、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8、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

9、使用循环溶剂,但检测器未调整。

9、重新设定基线。当检测器动力学范围发生变化时,使用新的流动相。

10、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

10、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

M、基线噪音(规则的)

原 因 解决方法

1、在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

1、流动相脱气。冲洗系统以除去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

2、漏液

2、见第三部分。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如有必要,更换泵密封。

3、流动相混合不完全

3、用手摇动使混合均匀或使用低粘度的溶剂

4、温度影响(柱温过高,检测器未加热)

4、减少差异或加上热交换器

5、在同一条线上有其他电子设备

5、断开LC、检测器和记录仪,检查干扰是否来自于外部,加以更正。

6、泵振动

6、在系统中加入脉冲阻尼器 N、基线噪音(不规则的)

原 因 解决方法

1、漏液

1、见第三部分。检查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如有必要,更换密封。检查流通池是否漏液。

2、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质溶剂配成

2、检查流动相的组成。

3、流动相各溶剂不相溶

3、选择互溶的流动相

4、检测器/记录仪电子元件的问题

4、断开检测器和记录仪的电源,检查并更正。

5、系统内有气泡

5、用强极性溶液清洗系统

6、检测器内有气泡

6、清洗检测器,在检测器后面安装背景压力调节器

7、流通池污染(即使是极少的污染物也会产生噪音。)

7、用1N的硝酸(不能用磷酸)清洗流通池

8、检测器灯能量不足

8、更换灯

9、色谱柱填料流失或阻塞

9、更换色谱柱

10、流动相混合不均匀或混合器工作不正常

10、维修或更换混合器,在流动相不走梯度时,建议不使用泵的混合装置

P、分离度降低

原 因 解决方法

1、流动相污染或变质(引起保留时间变化)

1、重新配置流动相

2、保护柱或分析柱阻塞

2、去掉保护柱进行分析。如果必要则更换保护柱。如果分析柱阻塞,可进行反冲。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色谱柱可能被强保留的污染物损坏,建议使用恰当的再生程序。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进口可能阻塞了,更换入口处的筛板或更换色谱柱。

Q、所有的峰面积都太小

原 因 解决方法

1、检测器衰减设定过高

1、减少衰减的设定

2、检测器时间常数设定太大

3、进样量太少

34、记录仪连接不当 4

R、所有的峰面积都太大

原 因

1、检测器衰减设定过低

12、进样过多

网络故障排查心得体会 篇6

长虹一体机简单故障分析如下

1、长虹一体机开机后启动到WinDows界面系统界面显示半屏如何解决分析如下启动到WinDows界面请用手指点击系统

桌面直到出现系统菜单移动手指到分辨率菜单栏点击 分辨率菜单出现分辨率界面分辨率为1920x1080若不 是此分辨率请选择此分辨率按软件界面”确定”键即可。如 果系统本身设置分辨率为1920x1080请拿出遥控器按遥 控器上黄色D键等待片刻再次按D键待机器恢复系统桌 面系统满屏即可正常使用。

2、系统开机后无显示如何解决

分析如下请用遥控器对着长虹电视红外接收孔灵敏

度高按一下”节目源”键显示节目源菜单用上下键切换 

移至PC菜单按下“确定键”切换到PC机子状态出现PC 机关机状态按遥控器上开机键等待片刻计算机正常开机。

3、系统开机后触摸不灵如何解决

分析如下长虹一体机触摸原理为电视表面红外框红 外发射光源、接收接收单元在使用长虹一体机时如果表 层保护膜有翘起、鼓包、不平整等请揭掉保护膜如果保护

膜平整请注意保护触摸框四周干净特别要注意的是边框下方不能积有粉笔灰尘这样影响红外光发射、接收导致触摸

不灵。如果边框四周干净无法触摸、或者触摸不灵请联系长 虹售后维修。

4、长虹一体机保养事项

长虹一体机关机时请用系统中开始菜单“关闭计算机” 按钮关闭计算机无法关机请用遥控器中电源键关机切不 可直接拔掉电源以免损坏计算机系统。

长虹一体机长时间不用请断开电源保护延长显示屏使用寿 命。

网络故障排查心得体会 篇7

1. 实体安全

实体安全是电子阅览室网络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 离开计算机及各种网络设备, 一切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电子阅览室的实体安全还分为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网络设备安全包括各类计算机设备 (如终端、服务器、工作站等) 和网络通讯设备 (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调制解调器) 的安全。媒体安全是指保护存储数据的磁盘和CD-ROM的安全, 要求防霉、防毁、防丢失、防病毒感染和防信息泄露。

2. 软件安全

软件安全指网络平台及应用程序的安全。网络平台 (操作系统) 的主要作用是, 实现网络系统的协调工作, 统一管理网络系统, 控制网络用户对网络系统的访问及数据的存取。应用程序是各种类型的应用管理型程序, 正是这个特点, 应用程序的安全对于相应的用户, 就显得更为重要。应用程序安全主要来自软件设计时所采用的安全机制, 如模块执行权、工作人员代码和密码的设置与管理程序等。

3. 信息

指存储和传输信息的安全, 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不可否认性。保密性指信息不泄露给未授权者;完整性指信息结构和内容的逻辑完整;可用性信息可被授权者正常使用;可靠性指系统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 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不可否认性指通信双方都不可否认曾发生通信的内容。

4. 运行安全

运行安全是指保障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首先是连接安全, 是指需要保护的设备和远程子网及其资源在与其它网络处于连接状态的安全, 它是运行安全的前提;其次是传输安全, 是指通过本地网和公共网进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此外还有应用安全, 是指通过网络系统处理文档、作业、交易过程的安全。

5. 环境方面

包括物理环境和网络环境。电子阅览室设备对其所处物理环境有较高的要求。除防水、防火、防震等常规要求外, 对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静电和电磁干扰等物理条件有严格要求。

物理环境不佳, 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设备故障及安全隐患, 加速设备的老化与损伤, 甚至会破坏计算机网络系统, 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电子阅览室的重要特色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信息检索、信息加工和信息服务。为保证电子阅览室的软件、数据的安全, 保证信息产品传输安全, 必须为它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Internet的高度开放性使电子阅览室处于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 计算机病毒防护和系统软件、数据的安全保障, 以及信息传输的安全保密, 是网络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

二、计算机硬件故障及其排查方式

1. 内存故障

(1) 开机无显示

内存条原因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内存条与主板内存插槽接触不良造成, 只要用橡皮来回擦拭其金属部位即可解决 (不要用酒精等清洗) , 还有就是内存损坏或主板内存槽有问题也会造成此类故障。由于内存条原因造成开机无显示故障, 主机扬声器一般都会长时间蜂鸣。

(2) 随机性死机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采用了几种不同芯片的内存条, 由于各内存条速度不同产生一个时间差从而导致死机, 对此可以再CMOS设置内降低内存速度予以解决, 否则, 唯有使用同型号内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内存条与主板不兼容, 此类现象一般少见, 另外也有可能是内存条与主板接触不良引起电脑随机性死机。

(3) 运行某些软件时经常出现内存不足的提示

此现象一般是由于系统盘剩余空间不足造成, 可以删除一些无用文件, 多留一些空间即可, 一般保持在300M左右为宜。

2. 显卡颜色显示不正常, 此类故障一般有以下原因

显卡与显示器信号线接触不良;显示器自身故障;在有些软件里运行时颜色不正常, 一般常见于老式机, 在BIOS里有一项校验颜色的选项将其开启即可;显卡损坏;显示器被磁化, 此类现象一般是由于与有磁性能的物体过分接触所致, 磁化后还可能会引起显示画面出现偏转的现象。

三、维护电子阅览室的网络及计算机硬件措施

对于学生的不良使用习惯, 要加强正面引导和反面惩罚, 通过制度的制订和宣传防止上机人员的误操作带来的危害。而对于计算机房的环境日常应做到以下几点:A通过勤开窗, 通风, 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上机环境并且使屋内环境保持干燥而减少对硬件设备的腐蚀。B可通过外接静电接地线来确保机房硬件设备不受静电危害, 通过增加稳压器功率, 确保机房电压的稳定。C随时保持机房清洁。

1. 加强对电子阅览室的网络进行经常性的维修检测。对频繁出现的ARP攻击、广播风暴 (当端口接收到大量的广播、单播或多播时, 就会发生广播风暴) 等, 进行IP与MAC地址的双向绑定及广播风暴的控制。对网络线路的连接状况、网络连接设备的运行状况等, 随时进行检查, 及时排除故障, 保障网络的畅通。

2. 安装必要的网络系统杀毒软件, 防止病毒潜在的传染危险、破坏和非法入侵。尽量在每个客户端以及服务器上安装网络杀毒软件或防火墙, 做好定期维护, 定期升级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工作。

3. 安装还原卡。利用还原软件来保护系统及硬盘数据的安全, 这样学生尽可在计算机上进行删除、下载、安装、添加等操作, 一旦计算机重新启动后, 会恢复到开机时的状态。既不占用硬盘空间, 又不会对计算机的性能造成任何影响, 而且也不怕病毒的攻击, 使计算机的各种数据、信息能快速地恢复如初。

4. 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计算机维护队伍是管理好电子阅览室的重要因素。工作人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外, 还应具备快速、准确查找出计算机故障的技能。了解网络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 熟练掌握网络的连接、网络设备的使用, 这些是保障计算机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与技能, 才能保证电子阅览室的正常运行, 为读者提供最好的使用环境和最好的技术指导。因此, 必须重视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

四、结语

上述是电子阅览室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处理及维护方法。要管理和维护好一个电子阅览室,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作为电子阅览室的工作人员, 必须不断地学习计算机及网络方面的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使计算机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电子阅览室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摘要:电子阅览室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的阅览室, 具有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传播形式能为读者提供全新、快捷获取大容量信息的服务场所。然而, 由于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及读者的复杂性, 电子阅览室在运行过程中, 常出现各种硬件或软件问题、系统或网络故障。因此, 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对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至关重要。

胶印机短路故障排查 篇8

通过对可能造成漏电和短路问题的原因进行逐一排查,最后确定是电气短路所致。下面笔者就将短路问题的分析与排除过程与业内人士共同交流分享。

故障分析

当确定胶印机内部线路有短路故障后,我们在切断总电闸刀开关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检查短路所在部位。经检查,该故障出现在设备内部动力电(AC380V)电源系统处,据此判断极有可能是某台交流电动机出了问题。

该胶印机一共安装有7台交流电动机,位置分布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7台交流电动机包括1台主传动电机(11kW/380V);2台风泵电机(2.2kW/380V),其中1台是输纸供气电机,另1台是收纸风泵电机,分别安装在机器两侧的地面上;2台小功率电机(0.55kW/380V),分别是安装在机器前输纸与后收纸台架侧位处的输纸电机和收纸电机;2台微功率油泵电机(0.6kW/380V),负责为机器内部的雨淋式润滑装置循环供油。

故障排除

在上述7台交流电动机中至少有一台存在问题,那么如何确定是哪一台呢?

1.脱机检查电机

检查三相交流电机电磁线圈接线盒,用螺丝刀开启接线盒,用万用表检测定子绕组各相间及绕组对地绝缘电阻,由于除了主电机为大功率(11kW)外,其他电机都是小功率,接线盒定子绕组都是星形(Y)连接法(如图2所示),因此通常采取以下检查步骤。

(1)测量电机绕组三相间的直流电阻。经测量发现,电阻值范围为几欧姆至十几欧姆,且三相绕组电阻值基本相同,属于正常状态。

(2)测量绝缘电阻。测量仪器采用的是兆欧表,按行业标准,电机定子绕组和电机机壳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兆欧姆为正常(脱机状态下)。经测量,电机定子绕组与电机机壳的绝缘电阻值在正常范围内。

2.联机检查电机

通过脱机检查电机后,发现7台交流电动机的绕组和机壳的绝缘电阻均正常,但在没有彻底查清短路问题前,绝不能试着“通电”。接下来的联机检查电机才是关键。

联机检查是指在脱机检查电机后,将已脱机的电动机动力线(U、V、W)重新恢复到原来的连接法,即与胶印机主机柜连线接通的状态下进行检查。经检查,未发现异常。

3.确定短路故障源

排除上述问题后再仔细思考,既然只要通电就会即刻跳闸断电,说明在胶印机通电的瞬间,有一个器件同时闭合而引起短路故障的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短路故障才会发生。最终,我们在一台控制输纸的风泵电机上找到了故障源,原来是这台电机交流接触器的三组主触点中有两组触点之间发生了短路,即图3中三相输入L1-L2-L3端口侧的②与③触头间发生了短路。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交流接触器的触点经长时间闭合承受了较大功率负载,频繁闭合产生的较大电流使得触头发热产生电弧火花,从而击穿了相邻触点而引起短路,致使胶印机不能输入380V动力电而出现跳闸故障。

那么,为什么脱机检查电机和联机检查电机中没有发现呢?观察图3,“短路源”发生在交流接触器的三相输入L1-L2-L3端口处,而不是三相输出U-V-W端口处。在交流接触器不通电的情况下,接触器输入端口相邻触点的短路现象传不到输出U-V-W端口处,那么用万用表电阻档就检查不到短路的发生,只有用手压下交流接触器手动闭合键(图3中的黑方体),好似接触器通电闭合,才能使输入端口触点的短路现象在U-V-W端口处被发现。

故障排除

如图3所示,此交流接触器有4组主触点引线,当输入端口侧的②、③触头间短路时,可断开②触头不用,将原②触头的L2 接线移接到备用④触头上。重新接线后,故障得以排除,通电后机器恢复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接线方法避免了更换新的交流接触器的种种麻烦,事实上,目前国内外电控产品都要求在继电器触点设计上留有备用接点,这样就给机器维修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所以,在设备维修中,灵活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大有益处。

无论遇到怎样的故障,只要静下心来,理清思路,遵守科学方法逐步排查,就一定能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对于胶印机操作人员,平时应该注重对机电原理的学习和掌握,勤于思考和动手,善于总结经验,那么在处理机电故障时就能轻车熟路,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聚“四风”强“排查”心得体会 篇9

自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通过参加各种学教活动,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自觉做好补精神之钙、除

“四风”之害、驱行为之垢、重为民之志,深化了思想认识,提高了思想觉悟。紧扣“四风”,深入查找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现汇报如下:

一、对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

深入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通过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针对煤炭产业的特点和安全监管职责,为了更好地服务煤矿,区煤炭局制定了四条标准:一是要筑牢思想,强化服务意识;二是要改进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三是要服务为民,确保群众满意;四要强化素质,树立一流形象。通过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以学.弘扬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动力,以其他先辈先进人物的事迹为榜样,以“三严三实”践行为标准。针对当前的煤炭安全生产形势和下海子煤矿“4.07”重大透水事故惨痛教训。我作为一名长期在煤炭安全监管岗位上的普通党员干部,尽职守责是践学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为全面履行好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服务的行业监管职责,实现全区煤炭安全生产长治久安这一目标,我的体会是:

(一)、心中要有敬畏。

一是要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就是要按煤矿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来监管煤矿。煤炭行业之所以称为高危行业,不仅作业环境在井下,五大自然灾害威胁严重,而且属多系统、多环节、多工序、多工种生产行为,人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水平还难以彻底有效抵御和防范生产过程中不可抗拒的、高度隐蔽的、动态反复的致灾因素,任何时候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二是要敬畏生命。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说只有一次,生命的价值至高无尚。作为一名安全监管人员要把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如同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作为安全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生命意识,心里永远没有装着矿工,何谈以人为本、敬业奉献;三要敬畏法规。一条条煤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由无数矿工用鲜活的生命和心血换来的,煤炭法规不仅是我们安全监管的武器,更是我们煤炭人的传家之宝。漠视法规就会心存侥幸,必将引火烧身、玩火自焚,“自己挖坑自己跳”。

(二)眼中要有隐患。

安全生产只有昨天没有明天,煤矿不消灭隐患隐患就消灭煤矿,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如果我们不擦亮眼睛,隐患就会与你并肩而行,擦肩而过。如果缺乏隐患意识犹如眼睛长在背后心,隐患在你眼中犹如一粒沙子,必须零容忍,走马只能观花,瞎子只能骑瞎马。因此,安全在我心中,隐患在我眼中应该作为每一个监管人员的戒尺和信条。

(三)脚下要留印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吃葡萄就不知葡萄酸”,“坐着讲话就不知站着的腰疼”这都是我们耳熟能祥的警句,安全监管何尝不是这样,如果我们不到生产现场怎么能发觉安全的隐患,怎么能杜绝安全的漏洞?全覆盖零容忍只能是一句空话。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每个人思想上“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安全监管同样要解决每个人思想上“一墙之隔”、“一步之遥”、“一念之差”的问题。

(四)手上要有措施。

常言道:“君子动口不动手”,而安全监管上只能做小人不能做君子。安全监管不仅要亲自动手,而且要合伙联手,对待隐患要像对待杀父仇人一样,出手要狠,出手要准,快刀斩乱麻,开弓没有回头箭。小儿麻痹趁早远离安全监管这个风口浪尖的战场。措施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措施的有效性、实效性是对每个安全监管人员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工作作风的综合检验和考验。

上一篇: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下一篇:人力资源总监如何做好企业年度全员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