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

2024-08-25

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通用11篇)

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 篇1

2013年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

各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公司专业管理评价工作的开展,有效进行工作经验传递,相互取长补短,全面提升办公室专业管理,公司决定组织2013年专业管理工作交流,具体安排如下。

一、交流时间:2013年8月28日,上午9:00

二、地点:峨口机制公司三楼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张经理、部门负责人、基层各单位第一负责人、基层各单位核算员。

四、会议议程

㈠张经理致辞。(10分钟)

㈡基层代表单位:选取代表单位进行专业管理亮点介绍、不足改进计划、对公司专业管理建议及对办公室工作建议等。(10分钟/单位,计30分钟)

㈢办公室总结专业管理评价工作执行情况、目前存在问题、下一步专业管理工作计划、调查问卷分析、各单位专业管理评价修订情况。(乔慧萍10分钟、任晓雪20分钟、贺文汇10分钟)

㈣讨论修订后专业管理评价条款。

㈤张经理总结发言。

五、要求:

㈠各单位接通知后认真准备专业管理交流材料,要求制作幻灯片,交流材料需明确专业管理评价项总结(附相关电子证据)、专业管理不足改进措施、专业管理评价下一步工作计划、专业管理评价修订建议(按表格逐项填写)、问卷调查,于23日下午下班前交办公室电子版。

㈡对未按节点报回的单位、未按要求整理材料的单位考核200元/单位。㈢参加人员、交流代表单位按要求进行交流,未参加交流会议人员按会议管理办法考核。

备注:附件1问卷调查

附件22013年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修订版)

二〇一三年八月十六日

附件1

调查问卷(领导版)

姓名:

为了了解公司领导、基层单位负责人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看法,掌握现有各单位人力资源状况,使人力资源工作得到切实的改善,特设计此问卷,请您认真填写。

1、本单位是否存在上司总是忙得没时间,下属总是闲着没工作的状况?您的相应建议。

2、本单位是否存在下属管理干部(岗位人员)执行力差,缺乏责任心,导致上司很累?您的相应建议。

3、是否觉得公司或上司思维变化太快,导致下属在执行中苦不堪言?您的相应建议。

4、制度出台以后,总是难以贯彻下去,导致制度变形?您的相应建议。

5、专业管理部门之间是否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导致无法妥善服务基层?您的相应建议。

6、您认为如何锻造有执行力的团队?

7、您认为如何缔造执行文化?

8、对公司现有人力资源工作的建议,制度修订的建议(员工管理、培训管理、特种作业管理、薪酬管理、福利管理等)。

9、对公司专业管理建议。

调查问卷(综合核算版)

单位:综合核算姓名:单位负责人审核: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使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贴近基层实际情况,特此制定本调查问卷,希望您认真填写您的建议。

1、对公司现有人力资源工作的建议,制度修订的建议(用工、培训、薪酬福利等方面均可)。可依据现执行制度进行建议。

2、对2013年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标准的修订建议。(分值设置、评价条款、样表台帐、要求的工作流程等方面均可提出不合理项目,例如认为样表格式不合理,可制定您认为完善的样表,我们将积极采纳建议。)

3、其他建议:

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 篇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为全面推进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 根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企[2014]36号) 、《关于2014年度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财企[2014]58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财预[2011]285号) 和《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 (财预[2011]416号) 等有关规定, 我部将组织开展2014年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转移支付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评价项目

选定鼓励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项目法分配地方) 和对外投资合作地方事项 (因素法分配地方) 作为评价项目, 重点评价2014年拨付的上述项目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二、委托机构

根据《商务部办公厅关于2014-2015年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有关事项的通知》 (商办财函[2013]780号) , 经过对中介机构工作方案和报价的比选, 选定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评价机构, 承担本次绩效评价工作。

三、有关要求

(一) 高度重视本次绩效评价工作。

绩效评价工作是推进财政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请务必高度重视本次绩效评价工作, 认真评估上述转移支付项目支出效果, 分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改进和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二) 认真开展绩效自评。

为规范绩效评价工作, 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 我们制定了项目资金绩效报告 (参考提纲) 和绩效评价指标表 (参考) , 请参照上述标准认真开展项目绩效自评, 并于10月31日前将自评报告报送商务部财务司和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 (对外投资合作地方事项绩效报告可于11月30日前报送) 。

(三) 做好协助配合工作。

绩效自评结束后, 我部将委托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抽取相关地区开展绩效现场评价, 请指定专人协助并配合事务所做好工作进点、取证、评价等相关工作, 确保绩效现场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 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 根据上述转移支付项目支出的特点, 设定个性绩效评价指标, 提出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商务部财务司:胡晨、李凯010-6519865965198441

电话:010-65198659、65198441传真:010-65197453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冯山

电话:010-88393680-6305、13691095764

邮箱:919921720@qq.com 传真:010-88395200

附件1

××项目资金绩效报告 (参考提纲)

一、项目概况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二) 项目年度预算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情况, 包括预算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 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投入等情况分析。

(二) 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包括具体拨付的项目情况、拨付金额) 。

(三) 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包括管理制度、办法的制定及执行情况、日常检查监督情况) 分析。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填报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表 (附件2) , 如设定个性绩效评价指标, 也相应填报完成情况。将项目支出后的实际状况与申报的绩效目标对比, 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具体分析。

其中, 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成本 (预算) 控制、节约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实施的进度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有效性分析主要是对反应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的个性指标进行分析;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完成后, 后续政策、资金、人员机构安排和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二) 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四、项目评价工作情况

包括开展绩效评价基础数据收集、资料来源和依据等佐证材料情况, 项目现场勘验检查核实等情况。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 后续工作计划。

(二) 主要经验及做法 (包括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做法等) 。

(三) 存在问题和建议 (包括资金使用、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等, 其中请对鼓励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高端人才支持政策提出建议) 。

附件2

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 篇3

http://jytzlgc.zjut.edu.cn/showinfo/521;jsessionid=D88612CDCC956DE1AE56A0C700B726FF

2011年07月04日 12:21:59 来源:教育厅 点击数:131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浙教办高教〔2011〕96号

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7〕2号)和教育部近年来对高职高专招生专业设置和备案的要求,结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专业增设、调整申报和审批工作办法的通知》(浙教高教〔2009〕105号)精神,现将2011年度我省普通高校专业增设和调整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业增设和调整的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自主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立足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需要相结合、分类发展与特色创新相结合、总量控制与质量提升相结合”的指导原则,我厅在今年的新专业增设和调整工作中将继续实施分类指导,推行多种形式的专业申报管理制度,进一步将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要权力下放给高校,引导高校以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办学基础为依据,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自主决策,宏观统筹,科学布局,在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并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增设和调整专业。

二、专业增设和调整的要求

(一)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7〕16号)以及《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系列政策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增设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急需专业,加快培育发展与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与海洋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加大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发展需求密切结合的专业建设力度,强化与我省产业集群相对接的专业群建设。

(二)年度新增专业实行总量控制。凡举办本科教育或高职教育未满3年的院校,年度净增专业数不超过5个,且不得增设目录外专业,其他院校年度净增专业数不超过3个。新成立的本科院校首次设置专业不超过6个。专业年平均招生规模不足70人的高校,每增设1个新专业,必须同时撤销1个现有专业。凡本科院校连续4年、高职高专院校连续3年未招生的专业,予以撤销并公布。

(三)实行分类指导,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申报管理制度。根据院校及申报专业性质的不同,实行自主设置和申报设置2种管理方式。凡已获得国家特色专业立项的本科高校(见附件1),可自主调整与设置国家特色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下的目录内专业;获得省特色专业立项的高职高专院校(见附件2),可自主调整与设置省特色专业所在专业大类下的目录内专业;本年度新增专业数等于或小于撤销专业数的高校,可自主设置目录内专业。自主调整与设置的专业由学校自行组织专家评审论证,报省教育厅备案。其余非上述条件的新专业和需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专业,仍按原申报评审程序办理。

(四)慎重申报教育部控制布点的12种本科专业(见附件3)。控制重复专业设置,限制和压缩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增设(艰苦行业,紧缺专业除外),调整或改造就业率低的长线专业。严格执行医学类、公安类专业设置规定。

(五)加强对新增专业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的审核。高校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注重特色发展,新增设专业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吸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领域专家和企业专家的意见,与行业企业共同设计、论证专业方向和建设方案,原则上行业领域专家和企业专家数不少于专家总数的三分之

一。增设的专业应以已有专业为依托,具有完成该专业人才培养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和教辅人员,专业办学条件能满足该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新增专业负责人须为专任专职教师,其中本科应为正高职称,高职高专应为副高及以上职称,专业已有专任专职教师数量须达5人以上。

(六)注重拓宽专业口径,合理、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各高校已设置的专业如需增设专业方向,应具体说明专业方向的增设理由,并附上教学计划安排表。专业方向的设置应科学、严谨,既符合专业设置规律,又体现错位发展。现有专业已开设的专业方向也一并报我厅备案。各校今后在印发招生简章、编制招生计划、核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时,应以省教育厅备案的专业方向为准。未经省教育厅备案所产生的学生招生、学历证书发放等问题,由违规高校负责,并追究相关高校和负责人责任。

(七)独立学院应根据生源情况及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特色培育,体现与母体及其他高校的错位发展。为确保办学质量,申报新专业的负责人须为独立学院专任专职教师,且专业教师中专任专职教师数所占比例不少于50%。独立学院在申报专业前,须征得母体高校的同意。独立学院不能申报专科层次专业。

(八)高职高专类学校的专业增设与调整,要围绕我省产业集聚区总体布局,完善专业设置布局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要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及实习实训条件等指标作为新专业设置的必备条件。除教育部2011年发文同意的具有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招生资格的院校(详见附件4)之外,其他高职高专院校不得设置高职高专层次教育类专业。

三、申报程序与材料要求

请各高校按照以下要求,于7月5日前完成专业增设书面材料及网络申报材料的提交工作,申请调整专业的高校,参照增设专业要求提交申报材料。我厅将组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行业、企业专家到高校对拟增设的第一类专业进行实地考察、评议,时间为7月20日—8月5日,请相关院校做好准备工作。

(一)书面材料提交要求

提交的书面材料包括:

1.《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试行)》(附件5,第一类专业一式8份,自主设置与调整的专业一式2份,其他专业一式3份,独立学院申请表须加盖母体学校公章);

2.学校申请文件一式2份(包括申请增设专业、专业方向及撤销专业,独立学院文件须加盖母体学校公章);

3.学校教学委员会或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的评审意见一式2份;

4.《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汇总表》一式1份(附件6);

5.《年度高等学校现有专业方向设置汇总表》一式1份(附件7);

6.申请增设专业方向的说明材料及教学计划安排表一式2份。

(二)系统填报要求

各高校需登录浙江省高校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系统(http://zlgc.zjedu.gov.cn),进入“新专业”模块,填写拟增设专业的申报项目内容,选择专业所属教学指导委员会时,请严格按照专业所属类别进行选择。同时,请各高校进入系统“综合管理”的“系统管理”模块,及时核对并更新本校评审专家库中的浙江省本科及高职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信息,以便我厅组织专家完成专业增设与调整的评审工作。联系人:林亚芳,电话:0571—88008975,地址:杭州市文晖路321号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邮编:310014,邮箱:lyf1213@126.com。

网站技术支持联系人:顾东袁,联系电话:***。

相关下载:

附件1: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名单.xls

附件2: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立项名单.xls

附件3:教育部控制布点的12种本科专业名单.doc

附件4:浙江省具有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招生资格的学校名单.doc

附件5: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试行).doc

附件6: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汇总表.doc

附件7:年度高等学校现有专业方向设置汇总表.doc

附件8:近三年(2008—2010年)总就业率排名后十位的本、专科专业.xls

附件9:近三年(2008—2010年)总就业率低于90%的本、专科专业.xls

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 篇4

2013-01-23 16:46:16 出处:医政司 作者:

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1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促进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下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中医医疗质量,深化公立中医医院改革,统筹利用全社会中医医疗资源,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体工作安排,按照《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要求,我局决定于2013年1月启动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现就2013年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审工作总体安排

(一)请各省级和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严格按照《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组织开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的申报和实施工作。申请评审的中医医院,应符合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基本标准相关要求。

(二)原则上各省(区、市)应于2013年12月底前完成本辖区内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因基建等特殊情况需要缓评的,应先向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提出缓评申请,并由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缓评时间截止到2014年6月底前。

(三)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在我局规定时间内组织完成辖区内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二级中医医院数量较多、确因工作需要延长评审时间的,应报我局医政司审核批准。

二、评审专家组组成

(一)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从省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专家全部由被评审中医医院所在地(市)辖区外的专家组成,其中来自二级中医医院的专家人数不低于专家总人数的20%。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根据被评审医院规模大小组建专家组,专家组人员总数为12—14人,其中,对检验、输血、影像和医院感染部分进行检查的专家应由三级医院的专家负责,同时,来自二级中医医院的评审专家原则上不独立进行检查。专家组成及任务分工见附件。

(二)评审专家组长应由参加过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的省级、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分管中医工作的局(处)长,或三级中医医院院领导担任。临床科室和重点专科等医疗部分的评审专家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应至少有两名参加过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的专家。其他部分的评审专家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管理、药事、护理至少有一名参加过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的专家。

(三)在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进行评审,并由参加过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的省级、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分管中医工作的局(处)长担任评审专家组长时,应分别增派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院领导担任专家组副组长;或选派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院领导担任评审专家组长。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组和专科组4名评审专家中至少应有2人来自中西医结合医院。二级民族医医院评审专家原则上由本省(区、市)选派,当本省(区、市)民族医专家力量不足时,可选用外省(区、市)民族医专家。二级专科医院临床组和专科组4名评审专家中至少应有3人为本专科专家。

三、实地评审工作要求

(一)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应严格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及专家手册进行评审,不得擅自增加或减少指标。

(二)每个专家组评审2—3家医院,每家医院评审时间2天,不得擅自缩短或延长评审时间。

(三)2008年8月31日之前中医医院变更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或医院原来有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两个名称、只保留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按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进行评审。2008年8月31日之后变更的,按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进行评审。

(四)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按照相应的中医专科医院评审标准进行评审。

(五)医院名称中同时含“中医”和“民族医”的,原则上根据排列次序按照相应的评审标准进行评审,例如:医院名称为“中蒙医院”的,按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进行评审,医院名称为“蒙中医院”的,按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进行评审。对临床科室建设部分进行检查评估时,应分别选择1个民族医科室和1个中医科室进行检查。

(六)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医医院按照相应的评审标准参加评审。

(七)我局将根据各省二级中医医院的评审工作安排,不定期派人了解各地二级中医医院的评审工作进展,沟通情况并实地指导。

四、评审结论确定

(一)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评审小组应当在评审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报告,并经评审小组组长签字后提交给评审组织。评审工作报告经省级评审组织审核同意后,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在收到评审工作报告后,对拟作出二级甲等、二级乙等或二级不合格评审结论的,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评审结论。对于评审结论为二级甲等和二级乙等的应以适当方式对社会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至15天。公示结果不影响评审结论的,书面通知被评审医院、评审组织和有关部门,同时报送我局医政司备案。

(二)确定评审结论的二级中医医院应按照规定悬挂统一的等级标牌,标牌格式及要求另行通知。

五、其他事项

(一)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防止走过场,防止弄虚作假,防止违反评审纪律,确保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取得实效。

(二)各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三级中医医院要在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中充分发挥作用,加强指导和培训,指导辖区内二级中医医院做好创建工作。

(三)我局将对各省开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情况进行抽查,如在抽查过程中发现评审情况与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的评审情况不符,将组织专家对其辖区内的二级中医医院重新进行评审。

(四)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于2013年2月15日前将本辖区拟参加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的医院名单和拟申请缓评医院名单报送至我局医政司。

(五)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根据我局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安排,认真制定本辖区内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方案(包括评审医院、每家医院评审时间、每家医院评审小组组成等),并于评审开始前2周将方案报送至我局中医医院评审办公室备案。

(六)对于已按照要求完成试评工作的二级中医医院,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可按照《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对评审结论进行公示并予以公布。

(七)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我局中医医院评审办公室和医政司联系。

联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评审办公室

沈知彼 田 军 莫用元

联系电话:010—59957796 59957689 59957795 传

真:010—59957684

电子邮箱:yiyuanpingshen010@126.com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 邴媛媛 杨荣臣

联系电话:010—59957687 5995768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处(综合处)

王 瑾 赵文华

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 篇5

中药饮片推广使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中医药办发〔2007〕42号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

为进一步提高中药饮片调剂质量,探索改进中药饮片调剂方式,促进中医医院药房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选择部分中医医院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要目的通过试点,为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推广使用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和规范化的操作方案。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服务临床。在试点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质量、规格等方面的问题。从满足临床需求、保证临床疗效出发,积极探索解决目前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二)坚持以人为本。要以病人为中心,在为患者提供质量可靠、剂量准确的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同时,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患者在取药、核对、煎药过程中的方便性,同时兼顾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三)坚持多方协作。在试点过程中,各试点中医医院要加强与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的相互配合,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四)坚持注重实效。各试点中医医院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针对试点工作主要内容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及时总结,不断完善,务求实效。

三、主要任务

(一)客观、科学地对小包装中药饮片与传统散装饮片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比较分析。

(二)根据小包装中药饮片的特点,明确相关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包括调剂室、库房、饮片柜、调剂台(车)等。

(三)以提高调剂质量和效率为核心,探索、总结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调剂工作流程。

(四)以满足临床需要和提高调剂效率为核心,探索、总结常用中药饮片的小包装规格。按照小包装饮片规格与包装材料颜色或中药饮片柜色标相对应的原则,探索小包装饮片规格色标管理方法。

(五)明确小包装中药饮片标识的要素(如饮片名称、炮制方法、特殊用法、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提出小包装中药饮片标识规范。有条件的争取实行条形码管理。

(六)以确保中药饮片处方名与小包装中药饮片标识名的一致性为核心,提出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管理的具体要求。

(七)以避免对饮片的污染、方便质量检查和调剂核对、方便患者查对和煎煮、减少环境污染等为目的,对小包装饮片包装材料进行探索、改造。

(八)总结分析小包装中药饮片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小包装中药饮片所增成本的分担机制。

(九)探索中医医院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小包装中药饮片生产、使用上的合作机制。

(十)以保证质量、满足临床需要、控制成本等为重点,探索、总结小包装中药饮片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四、试点单位与范围

(一)试点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中医院、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江西省吉安市中医院、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柳州市中医院、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医院、陕西省榆林市中医院

(二)试点范围

小包装中药饮片主要用于医院门诊自煎中药的患者。

五、工作安排

(一)动员布置阶段:2007年7月,制定《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试点工作方案》,确定试点单位,召开试点工作座谈会,布置试点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7年8月—11月,各试点单位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其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将适时召开专题研讨会,对试点工作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三)总结阶段:2007年12月,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制订《小包装中药饮片应用指南》。

六、组织管理

(一)各试点单位要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试点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承办实施工作中的具体事宜。

(二)各试点单位要及时将试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向所在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反映。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指导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动试点工作的开展。

(三)试点单位要在试点实施工作结束后两周内,分别向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报送试点工作总结。

附件: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试点工作表格

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 篇6

各基层财政所:

为了进一步管好、用好社区资金,使社区能更好的为辖区群众服务,根据2010年10月19日《华阴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第三次)决定,社区工作人员报酬及工作经费从2012年起列入财政预算。现就我市社区工作人员报酬及经费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执行标准

根据2010年10月19日《华阴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第三次)精神:

1、社区按属地由辖区政府负责管理,经费由财政所负责管理。

2、社区工作人员报酬及工作经费:社区书记、主任每月工资为1200元;其他工作人员每月工资为800元;工作经费每个社区每年5000元。

二、资金拨付

社区工作人员报酬由财政局镇(办)财政服务中心按季

拨付至各镇(办)“村级运转资金账户”;社区工作经费由市财政局镇(办)财政服务中心根据社区报来的用款计划拨付资金。社区工作人员报酬及工作经费实行报账制财务管理。

三、强化监督 规范运作

1、社区在岗工作人员享受补贴待遇,换届落选和解聘的人员不得享受此待遇。

2、社区的所有财务活动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做到“账款分离、账实相符、日清月结”。财政所每月向财政局镇(办)财政服务中心报送社区财务收支月报表。

3、社区工作人员报酬及工作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社区不得为单位和个人提供资金拆借、经济担保和抵押。工作经费主要用于社区购置日常办公用品、水电费、电话费、订阅报刊杂志、少量公益性支出等,不得用于支付招待费等其他支出。

4、社区设立报账员,负责办理社区财务事项,报账员根据各自社区工作需要,按月或季持由社区负责人签字和镇(办)、管区负责人签字的原始单据到财政所进行报账。财政所负责审核原始单据的合理、合法性,审核无误后方可签字报账。

5、社区工作人员报酬由财政局镇(办)财政服务中心按照2010年10月19日《华阴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第

三次)的要求核定人员基数,建立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台帐,实行动态化的监督管理。

6、社区工作人员报酬及工作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财政所不定期监督检查社区账务收支情况,坚决杜绝社区乱收乱支行为的发生。

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 篇7

(国土资电发〔2011〕72号)

近期,各地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中,一些地方因征地拆迁社会反响强烈。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规定要求 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国办发明电〔中纪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征地拆迁行为(中纪办发〔2011〕8号),要求加强对征地拆迁政策规定执,新疆生产建设兵为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管理、2010〕15号)现就有2010年52011年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团国土资源局: 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坚决防范查处强征强拆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月,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强调征地拆迁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坚决纠正违法违规征地拆迁行为。月,的通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国务院颁发《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来,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依法依规做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拆迁的自觉性。但是,各地在加快发展中,用地需求猛增,土地征收拆迁任务加重,因各种原因引发的违法违规土地征收拆迁行为,有增加趋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领会并贯彻落实好中央一系列规定要求,亲自抓。要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从本省(区、市)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的政策措施;督促市、县政府切实履行地拆迁管理工作负总责”的责任,加强对各地征地拆迁工作的指导监督,切实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

二、严格征地拆迁管理,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

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96号)中对提高征地补偿标准、采取多元安置途径、做好农民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规范征地程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门在征地拆迁中要认真执行,加强管理。实施征地拆迁,必须在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依法规范进行。征地中拆迁农民房屋要给予合理补偿,并因地制宜采取迁建安置、货币安置或实物补偿等多种安置方式,妥善解决好农户生产生活用房问题。要严格履行规定程序,时组织征地公告,并就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和政策征求群众意见。有意见的,要认真反复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群众思想疏导工作,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不得强行实施征地拆迁;求,必须妥善予以解决。征地经依法批准后,要依法规范实施,确保

一把手“对征2010〕群众得到

(国土资发〔各级国土资源部征地前及对于群众提出的合理要征地补偿费用及时足额支付到位,防止出现拖欠、截留、挪用问题。

三、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征地拆迁突发事件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健全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做好征地拆迁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在征地拆迁前,要分析评估易引发不稳定风险的环节和因素,提出预防和化解不稳定风险的对策措施。征地拆迁实施中要加强监管,及时发现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好有关沟通协调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矛盾积累激化。要建立应急预案,对征地拆迁突发事件,要及时分析原因,主动向政府报告,积极采取措施妥善解决,防止简单粗暴压制群众,引发恶性和群体性事件。要积极探索创新土地征收拆迁中做好宣传引导、化解不同意见及组织实施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认真做好征地拆迁群众信访工作,深入到问题反映较多的地方去接访、下访,主动倾听群众诉求,及时改进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四、开展全面检查,坚决纠正违法违规征地拆迁行为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迅速组织,对本省(区、市)内各项建设正在实施的征地拆迁开展一次全面自查自纠,重点检查征地拆迁程序是否严格规范、补偿标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安置是否落实,是否存在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行为等。对发现存在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或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等行为的,必须立即予以制止,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到位前,不得继续实施征地拆迁。对发现的违法违规征地拆迁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 篇8

价工作的通知

(2006年7月27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南府办〔2006〕13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

为做好我市各县、区属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以下称集中区)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促进集中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05〕136号)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县区在编制集中区区域规划草案过程中,应同步组织进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送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集中区区域规划草案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同时报批。

二、已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域规划所包含的或符合规划产业定位的具体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限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其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可以简化。对2006年11月25日前未开展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集中区,根据桂政办发〔2005〕136号文规定,暂停办理进入集中区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

三、各集中区的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经费,应该纳入集中区规划经费预算方案。各有关环境评价单位从优收费。

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 篇9

云农综办[2009]3号

各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决定改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模式,进一步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并下发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适应项目管理模式改革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农办[2008]211号),根据通知精神,结合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实际,现就有关项目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严格执行改革后的项目审批权限

国家改革项目管理模式、进一步下放项目审批权限的主要内容是:从2009年起,所有产业化经营项目原则上由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农发办)组织评估、审定,报国家农发办备案、确认,项目实施计划由省农发办批复,报国家农发办备案;部门项目由中央有关部门农发机构组织评估、审定,报国家农发办备案、确认,项目实施计划由国家农发办与中央有关部门联合批复。各级农发办要按照改革后的项目审批权限做好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今后州(市)级农发办不再组织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评估工作,州(市)和县级农发办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拟申报项目的实地调研、考察和初审等前期工作上,把项目立项的基础工作做细做实。

二、充分认识项目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模式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公共财政管理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了国务院和财政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级财政部门和农发办要充分认识这次项目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切实增强依法行政、为民理财的责任意识,正确履行项目管理的职责和权力,进一步推进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工商资本的有机结合,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项目管理模式改革后,工作量将有较大增加,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的建设,配备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工作人员,在本级预算安排充足的农业综合开发事业费,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认真贯彻落实新的政策制度

近期财政部、国家相关部门和省农发办制定了一系列新政策、新制度,主要有:《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财发[2008]59号)、《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财发[2008)62号)、《关于2009 1

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实行财政补贴的指导意见》(国农办发

[2008]208号)、(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国农办发(2008)207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云农综[2008]58号)、《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实施办法>的通知》(云农综办[2008]59号)等,各级财政部门、农发办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四、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模式改革后,地方各级农发办自主权明显加大,加之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方式由有偿无偿相结合转变为无偿补贴和贷款贴息,项目选项、申报、评估、审定的责任和风险也明显加大。各级农发办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对农业综合开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运用项目审批等管理权力,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照改革后的项目管理模式,进一步做好各项项目管理工作。要坚持原则,不能随意降低立项标准;要秉公办事,防止上人情项目;要廉洁自律,防止出现违规违纪问题。如发现问题,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管理工作

各级农发办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管理工作,严格项目管理程序,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今后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产把项目立项关。一是各级农发办都应编制阶段性的农业综合开发规划(一般为5年),并尽可能地使年度项目计划与阶段性开发规划相衔接;二是各级农发办都应建立本级的项目库,申报项目原则上应从项目库中提出;三是各级农发办应根据上级下达的项目申报指南逐级上报项目,县级农发办应对上报项目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州(市)级农发办应对各县上报的项目材料进行审核把关,并按规定的数量和时限上报项目;四是县级农发应认真组织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和年度项目计划,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地点、任务内容、治理措施、资金投向和效益目标,州(市)级农发办应对各县上报的项目初步设计和年度项目计划严格审核把关,对项目初步设计出具审定意见并报省备案,项目年度计划经汇审后方可上报省办;五是认真细致地做好项目计划的批复工作,州(市)农发办应按规定及时对下批复项目年度计划,要按省农发办进一步细化项目计划批复的有关要求做好计划批复的各项工作,并及时将计划批复文件报省备案。

(二)慎密组织项目实施,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一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级农发办应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和监理制,州(市)农发办应选好工程监理单位,督促监理单位按签订的监理协议开展监理工作;二是各级农发办都要加强中期检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予以解决;三是各级农发办不得擅自调整、变更和终止已批复的项目年度计划,如确需调整,应按相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三)完善项目验收、管护工作,确保建成项目长久发挥效益。验收应达到检验工作成果、改进工作、发现并解决问题的目的。县级农发办应对提供的项目验收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负责;州(市)农发办应加强对县级验收准备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并配合国家和省做好验收工作。各级农发办应按照《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做好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工作,确保项目长久发挥效益。

六、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局面

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 篇10

点击数:19784次 2011年02月12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部机关有关司局: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卫医发〔2007〕66号,以下简称《办法》)实施以来,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办法》要求,加强医师执业管理,落实医师定期考核的各项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充分,组织机构不健全,考核方法不统一、考核程序不完善等问题,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尚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做好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医师准入后监管和退出机制,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认识

医师定期考核是医师准入后监管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医师在取得执业资格后不断更新知识、技能,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保持应有的职业道德,更加出色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卫生系统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办法》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对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落实责任制,将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健全医师定期考核组织机构

(一)组建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立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代表及相关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代表组成的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医师定期考核机构开展医师定期考核进行指导和管理。管理委员会可在医师协会或卫生行政

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设立办公室,承担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二)规范医师定期考核机构(以下简称考核机构)的委托程序。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本通知后,要向符合《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传达本通知内容,并做好考核机构的委托工作。愿意承担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机构或组织应当向相关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1.《医师定期考核机构信息登记表》(附件1);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医疗、保健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预防机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

3.拟成立的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组织架构、成员名单及个人简历;

4.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制度和具体实施方案;

5.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相关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材料后,应当在30日内确定是否委托其为考核机构,并以适当方式公布确定的考核机构名单,公布后30日内逐级报送至我部备案。

(三)做好考核机构指定工作。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为考核机构指定负责考核的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首次指定工作应当在2011年1月31日前完成。接受考核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将本机构的医师名单及相关资料在每2月15日前上报至指定的考核机构。

2011年2月28日前,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本通知要求将指定情况(填写表格附件2)逐级报送至我部医疗服务监管司。

三、完善医师定期考核程序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考核机构要按照《办法》的要求,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程序,要按照《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要求严格掌握简易程序的执行标准。

(一)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每年3月1日前下发通知,公布本须参加考核的医师名单和考核时间安排。

(二)一般程序考核应当按照如下程序执行:

1.本须参加考核的医师填写《医师定期考核表(一般程序)》(附件3),并于3月31日前提交至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2.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按照规定对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一般程序)》上签署评定意见,并于当年4月15日前报送至考核机构;

3.考核机构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报送的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意见进行复核,并于当年5月15日前公布需要接受业务水平测评的医师名单;

4.考核机构根据《办法》的规定,于当年6月30日前对需接受业务水平测评的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评,并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一般程序)》上签署意见;

5.考核机构在当年7月31日前将医师考核结果报委托其考核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书面通知被考核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三)简易程序考核应当按照如下程序执行:

1.申请简易程序考核的医师填写《医师定期考核表(简易程序)》(附件4),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签署意见并于当年3月31日前提交至考核机构;

2.考核机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在《医师定期考核表(简易程序)》上签署意见,并于当年4月15日前公布适用简易程序考核的医师名单,未通过审核的医师应当接受一般程序考核并补填《医师定期考核表(一般程序)》。

简易程序考核结果的备案和通报同一般程序。

(四)考核周期内,参加并完成3个月以上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政府指令性工作的医师,支援医院在对其工作成绩及职业道德进行评定时,应当参考受援医院意见。

(五)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定期考核的医师,由所在机构或组织开具证明向考核机构申请,经考核机构同意可延期考核。

(六)考核机构要严格良好行为记录的认定,其中认定为良好行为记录的表彰、奖励原则上应当为设区的市级以上相关部门作出的表彰、奖励,认定为良好行为记录的科技成果应当为获得设区的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与业务工作相关发明专利的科技成果。

四、做好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测评工作

医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通过考试形式进行业务水平测评:

(一)本周期因业务水平测评不合格导致考核不合格,经参加培训后再次考核的;

(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考试形式开展业务水平测评,应当以省为单位,统一命题。我部将建立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国家级题库,作为各省命题的依据。

五、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考核机构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抓好《办法》的贯彻落实,可以根据《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相关工作制度。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对考核工作的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对考核机构的考核结果进行抽查核实,保证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检查工作中发现考核机构存在《办法》第二十九条所列行为的,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应当取消其两个考核周期以上的考核机构资格;发现医师存在《办法》第三十一条所列行为的,应当取消其考核结果,判定该考核周期考核不合格,且连续3个考核周期不得适用简易程序考核。

各地在医师定期考核工作中对存在的问题或建议请及时报告我部医疗服务监管司。

办公室专业管理评价工作交流会通知 篇11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1]90号 【发布日期】2001-12-10 【生效日期】2001-12-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目标管理年终考核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皖政办[2001]90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务督查、规范目标管理工作的通知》(皖政[2001]19号文件)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目标管理年终考核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一、关于考核内容

1、对各市人民政府,按照省政府皖政[2001]19号和省政府秘函[2001]74号文件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

2、对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按照省政府皖政[2001]19号和省政府秘函[2001]70号文件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

二、二、关于考核办法

(一)对各市人民政府的考核办法

1、自查。各市政府按照省政府秘函[2001]74号文件要求,逐项进行自查,于2002年1月20日前向省政府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委员会提交2001年完成7项工作目标任务情况的自查报告(表格形式,一式20份)。

2、复核。为保证有关数据的公正性、权威性,各市人民政府完成7项工作目标任务情况由省统计局负责复核。

省政府有关部门于2002年1月底前向省政府办公厅提供下列情况:

①省统计局负责提供各市政府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财政供给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率、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率、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覆盖等10个方面工作的复核情况,并同时提供2001年各市经济运行评价考核测算结果。上述10个方面工作涉及的省政府有关部门,于2002年1月20日前向省统计局提供有关数据。

②省政府督办室负责提供省政府领导对各市工作评议的情况。③省政府督办室负责提供各市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等工作情况。

④省监察厅负责提供各市政风建设工作情况。

⑤省文明办负责提供各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

⑥省公安厅负责提供需实行“一票否决”的危害社会政治稳定并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情况。

⑦省经贸委负责提供需实行“一票否决”的特大事故情况。

⑧省计生委负责提供计划生育方面需实行“一票否决”的有关情况。

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提供“两个确保”方面需实行“一票否决”的有关情况。

⑩省财政厅负责提供财政供给人员工资发放方面需实行“一票否决”的有关情况。

3、年终全面考核。以各市政府完成7项工作目标任务自查报告、复核情况和经济运行评价考核测算结果为基础,结合省政府领导评议、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政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情况,用写实的办法确定各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位次。

在年终考核工作中,省政府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委员会不再统一组织考核组到各市进行考核,根据各市政府自查报告和复核工作情况,可由省政府督办室会同省政府有关部门对有关重点事项进行抽查,具体时间、内容另行通知。

(二)对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的考核办法

1、自查。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按照省政府秘函[2001]70号文件要求,逐项进行自查、评分,于2002年1月20日前向省政府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委员会提交2001年完成工作目标任务情况的自查报告(表格形式,一式20份)。

2、复核。成立年终目标考核工作小组(小组由省政府办公厅、省人事厅、省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统计局经济运行考核办、省监察厅纠风办负责同志组成),对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提交的自查报告分别进行复核、评分。

省政府有关部门于2002年1月底前向省政府办公厅提供下列情况:

①省政府督办室负责提供省政府领导对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的工作评议情况。

②省政府督办室负责提供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工作情况。

③省监察厅负责提供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政风建设工作情况。

④省文明办负责提供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

3、年终全面考核。对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实行百分制考核,以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完成工作目标任务自查报告、复核情况为基础,结合省政府领导评议、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政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得分情况,确定其目标管理考核位次。

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工作目标任务已由省政府秘函[2001]70号文件下达,满分为70分。

省政府领导评议满分为10分,由省政府每位领导分别为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打分,算术平均后计入总分。

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满分为7分;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等工作满分为3分;政风建设工作满分为5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满分为5分。凡没有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办理工作任务的单位给5分(总分的70%);没有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任务的单位给2分(总分的70%)。

在年终考核工作中,省政府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委员会不再统一组织考核组到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进行考核。根据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自查报告和复核工作情况,可由省政府督办室会同省政府有关部门对有关重点事项进行抽查,具体时间、内容另行通知。

三、三、关于年终考核结果的审定

1、各市政府的考核结果,由省政府督办室负责将自查报告复核情况、领导评议、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政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情况汇总排序后,报省政府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委员会审定。

2、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的考核结果,由省政府督办室负责将年终目标考核工作小组对各目标管理单位完成工作目标的复核、领导评议、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政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情况得分汇总排序后,报省政府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委员会审定。

四、四、关于奖惩办法

具体奖惩办法由省人事厅、省财政厅按照省政府皖政[2001]19号文件规定研究制定,经省政府同意后,下发各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十二月十日

上一篇:负责任的好妈妈作文350字下一篇:美国大学留学申请软硬件材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