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2024-10-02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通用6篇)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篇1

-----------------有限公司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简本)

----------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

/ 11

1.项目概况 1.1公司概况

---公司成立于-----年,是-----公司,其前身为-----公司。厂区位于----境内,距海口市----公里,距三亚市---公里,距东方市八所港----公里。公司注册资金----万元,总资产逾----亿元。公司股东共有---家,分别为----。

公司拥有独立的矿山,储量约---。公司年水泥生产能力----万吨,主厂区建有三条窑外分解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分别为一条2000T/D、一条2500T/D、一条5000T/D熟料线;公司配套建有-----余热发电站。

公司生产的“----”牌水泥是省重点保护的名优品牌,主要有三个品种,分别为PO42.5R、PO42.5低碱、PC32.5水泥。--。1.2--公司污水处理情况 1.2.1现状情况

生产车间的循环冷却系统采用静电水垢控制器及无阀过滤装置,除系统蒸发风吹损失和管网漏损外,冷却系统除垢废水外排---m3/d,经厂区外的---排入---河。

余热发电车间不直接产生废水,主要是汽轮发电机房的高温、高速运转设备需要的间接冷却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油类等,余热发电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d。这部分废水经隔油、沉淀等措施处理后,经厂区外的--排入---。

化验室等辅助生产废水主要是酸碱废水,废水排放量为---m3/d,经中和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SS、CODCr、BOD

5、油类等,产生污水总量为---m3/d,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由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达标后经厂区外的-,排放量为---m3/d。1.2.2污水处理情况

--公司污水处理系统的总投资约---万元,入河排污口位于---,系统设计处理量为---m3/h,共有两套设备,每套设备的处理量为---m3/h。该污水处理系统

/ 11

设备的生产厂家为佛山市顺德区龙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艺流程为(1)潜污泵根据调节池的液位浮球控制,高液位时启动,低液位时停止;(2)污水经提升泵提升至水解酸化池进行水解酸化反应,把大分子的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以利于下一步的好氧处理。(3)经过水解酸化后的污水流入一级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处理。经一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缺氧池进行缺氧反应,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氨氮及磷。(4)缺氧池出来的水再经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进一步的好氧处理,处理后的水流至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达标排放,污泥部分回流至水触酸化池,部分回到污泥池,污泥池的多余污泥定期用吸粪车外运。2.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编制情况 2.1论证规模

本次编制《公司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以污水排放量为---m3/d的设计处理能力作为论证规模。2.2论证范围

-公司仅有一处入河排污口,达标排放且排放量很小(约为---75 m3/s),仅为----多年平均流量为---m3/s 的0.4%,因此排入---河-陂下游河段后,对水功能区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3.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

根据《----公司水资源论证报告》,---公司的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少量外排;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达标排放;雨水采用明沟外排,进入厂区外排水沟。因此,本工程设置的入河排污口即排污井,排入-陂下游河段,排污口设置位置合理、可行。排放方式为连续排放,入河方式为管道,采用重力排放方式。4.水域管理要求及排取水现状 4.1水功能区划与水质管理目标

根据《海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江水功能区划河段总长-km,共划分---个

/ 11

一级水功能区,其中保留区1 个,保护区3 个,开发利用区5 个。

本工程主要涉及---中游乐东~东方开发利用区和---江开发利用区,二级区划功能分别为---大广坝~---农业、景观娱乐用水区和-饮用、工农业用水区,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工程取水用于-公司取水工程的生产、生活使用。按照水功能区管理要求,---达标排放,确保昌化江水功能区的水质管理目标。4.2水域纳污能力

处理后的污水排水量为---4m3/ d 即----m3/s。

4.3取排水现状

-公司取水点有两处,即----段,总取水量为----万m3。入河排污口有1个,排污系统设计处理量为----m3/h。5.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1对水功能区水质影响分析 5.1.1对水功能区水质影响

运行期所处河段属水功能开发利用区,即---开发利用区(二级水功能区为石碌河昌江饮用、工农业用水区),可以接纳运行期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雨水采用明沟外排,进入厂区外---河。退水总量为645m3/d。本工程设一处统一的入河排污口,退水是达标排放且排放量很小为0.0075 m3/s,仅为----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8 m3/s 的0.4%,因此,排入---河水尾水陂下游河段后,对水功能区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5.1.2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影响

----公司取水工程退水口所处河段属水功能开发利用区,即一级水功能区为石碌河开发利用区,二级水功能区为石碌河昌江饮用及工农业用水区。由于本工程项目完成,工业生产废水大部分回用,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

/ 11

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由排污井外排至----河。雨水则经雨水明沟外排到厂区外的---河,最后流入---河。由于处理后的污水排水量小,仅----m3/ d 即----因此,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影响小。5.2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海南省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叉河园区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分析知:大广坝1955 年~2006 年坝址出库水量加上大广坝—戈枕区间的来水量,经旬调节计算,扣除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后,得到戈枕坝址多年平均出库流量为80.9m3/s,其中最低旬坝址出库流量为9.83m3/s。51年合计2016 个旬中,有2005 个旬戈枕坝址来水量能满足河道生态环境用水量需要,保证率为99.45%,缺水旬份数占总旬数0.55%;戈枕水库生态用水量基本能满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的《海南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的生态流量12.7m3/s,其中大广坝11.2m3/s,戈枕区间1.5m3/s。因此,该项目取水对生态用水基本没有影响。当上游来水量大于生态需水量时,--水库的最小下泄流量为12.7m3/s;当上游来水量小于生态需水量时,---水库的最小下泄流量等于上游来水量。因此,不会对---江下游水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水库的生态下泄流量为12.7m3/s,----支流石碌河石碌水库的生态下泄流量为0.96m3/s,加上戈枕水库、---水库以下至玉雄村昌化江下游区间集雨面积约600km2 的区间来水,东方市玉雄水源地取水口最小来水量大于14.0m3/s,远大于东方市玉雄水源地取水10 万m3/ d 即1.16m3/s 的要求,因此,也不会对东方市玉雄河段的水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水库的生态下泄流量为1.0m3/s,----区生活及生产退水回归河道水量约3 万m3/ d 即0.347 m3/s,本项目在水尾水陂取水仅0.145 万m3/ d 即0.0167 m3/s,因此,项目取水不会对------陂下游河段的水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 11

5.3污水排放事故环境风险分析 5.3.1风险分析

通过对-----公司所选用的工艺及工程设施的分析,污水排放事故风险的类型主要是污水处理系统在非正常运行状况时可能发生的原污水排放、污泥膨胀及恶臭物质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污染事故发生的主要环节存在于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备两大系统。5.3.2污水事故排放的影响评价

污水处理系统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时,原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到---河、进入----河,将使下游水体受到污染,对----河的水质造成较明显的影响,对水生环境影响较大。

5.3.3污水事故排放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防范污水事故排放的具体措施主要有:选用的各类机械、设备、设施尽可能采用先进、优质产品,并具有较高的自控水平,实现故障设备自动报警;对所有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电力供应系统采用双备份;工作人员一律实现岗前培训、持证上岗、严守操作规程,并做好自身安全防护;运行过程严格检测水温、pH值等重要指标,维持系统正常运行,防止污泥膨胀、污泥解体。

为防范污水事故排放的发生和应急处理,本报告提出建议:运行管理单位编制污水处理系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排放应急预案,并上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6.入河排污口设置对第三方影响分析

----公司水泥厂运行期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雨水采用明沟外排,进入厂区外排水沟进入---河。本工程设有入河排污口一处,由于退水是达标排放且排放量较小,因此,不会对第三者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 11

7污水处理设施及处理效果分析 7.1主要污水处理设施 7.1.1污水处理设施

本工程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为采用SMD地埋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主要组成为调节池、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缺氧池、二级氧化接触池、沉淀池、鼓风机、污泥泵、电控系统等。工艺流程为:

7.1.2污水收集系统

排污管为DN300铸铁管,主要区域为办公楼、机修及电修车间、生料制备车间、熟料煅烧车间、水泥包装车间,最终汇入----公司入河排污口,管网基本上是地埋网状分布敷设,总长度约15km。污水收集管网的设计充分利用地势,各区域的污水基本上能重力输送至污水处理系统。7.2本工程设计进水水质指标

根据《2015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对昌化江水质的评价:昌化江干流及支

/ 11

流所有监测河段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见图2-5),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为了解昌化江戈枕水库和石碌河水尾水陂取水口的水质现状,本次委托罗牛山莱茵检测认证服务(海南)有限公司于2016年7月26日对石碌河水尾水陂取水口、昌化江戈枕水库取水口进行采样监测分析,监测结果(见表2-

3、表2-4)显示二处取水口水质都符合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

7.3本工程处理后退水水质指标

2016 年7 月26 日罗牛山莱茵检测认证服务(海南)有限公司对---公司水

/ 11

泥厂污水处理站外排污水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见表6-1)表明各项指标都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7.4污水处理效果分析

总体上讲,戈枕水库、水尾水陂水质良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能满足生产用水要求。污水处理排放的污水做到达标排放。8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8.1排水规模的适合性分析

公司生产运行期间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其中生产废水排放量约为===m3/d,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m3/d,本工程设计排污处理量为---m3/d是合适的。8.2达标排放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为采用SMD地埋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经处理的尾水的各项指标都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排污尾水的特征污染物浓度为COD≤28mg/L、BOD5≤4.6mg/L、SS≤86.5mg/L、NH3-N≤8.6mg/L,满足规定要求。经分析计算,本工程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在其纳污能力范围内,不改变---河水功能区水质现状级别。

8.3排污口位置合理性分析

--公司的入河排污口位于一二线旁,属厂区最低洼处,经度(准确到″):----纬度(准确到″):-----,污水收集管网的设计充分利用地势,各区域的污水基本上能重力输送至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排污处理量为360m3/d,排入---河水尾水陂下游河段,区间无其它取用水户,对水功能区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排污口位置设置符合相关规划和文件要求,位置基本合理。8.4水功能区管理合理性分析

本工程达标排放工况时,排污尾水进入石碌河后其主要控制指标(COD、NH3-N)

/ 11

均能够达到III类水质标准,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管理要求,没有改变功能区的使用功能,也不会对相邻功能区产生影响。该排污口的设置满足石碌河水功能区管理要求。

---公司入河排污口所处河段属水功能开发利用区,即一级水功能区为----河开发利用区,二级水功能区为----饮用及工农业用水区。本工程项目完成,工业生产废水大部分回用,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由排污井外排至---河。雨水则经雨水明沟外排到厂区外的---河,最后流入---河。由于处理后的污水排水量小,仅---m3/ d 即---m3/s,因此本工程尾水排放满足水功能区纳污。8.5排污口对汉江河势的影响分析

---公司生产运行期间产生的污水排放量约为----m3/d,污水总排量较少。本工程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为采用SMD地埋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经处理的尾水的各项指标都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不会改变---水功能区水质现状级别。本工程排水通过南抱河进入---河,达标排放且流量较小,对----河河势稳定性、水流形态产生的影响很小,不会对河段河势变化产生明显不利影响。9结论

对---公司水泥厂污水处理站外排污水进行监测,不同工况下主要控制指标(COD、NH3-N)浓度达标。工程达标排放工况时,岸边水域基本不产生超标水域,本工程对---河水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较轻微,对----河水生生物、河势演变、第三者合法权益等不会造成明显不利影响。但不达标排放工况时,对水功能区水质则有明显影响。

-----公司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基本合理,但必须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尾水达标排放。同时要切实做好石碌河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废污水排放指标控制,实施排污口水质在线监测、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制定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 11

/ 11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篇2

1 “表演”专业概览

1.1 体育艺术表演的内涵

体育艺术表演是体育与艺术相结合,以人体姿态、表情、造型和动作过程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体育内容为表演素材,融体育、音乐、舞蹈及表演艺术于一体,为促进人体健康、体现体育情感、展示体育精神及反映体育生活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文化艺术形式。

1.2 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岗敬业,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良好,具有比较扎实的体育艺术表演理论基础,熟识体育学与表演学理论,熟练掌握当代体育艺术表演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承担各类学校、各级体育文化艺术团体、社区、社会健身俱乐部等单位和部门体育文化艺术表演的组织、策划、编导、指导与形象塑造的设计和理论研究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第一,思想道德过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体育艺术事业;具有体育专业艺术工作者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作风;熟悉我国体育艺术教育方针,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二,业务能力过硬。系统学习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健美操、体育艺术表演的基本功和技能,并在1—2个项目上具有鲜明的特长;具有较高的表演水平,并能从事体育表演的组织、编排、导演以及教学、科研能力。

第三,综合素养过硬。了解与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有较高的体育艺术文化修养。熟悉掌握一门外语,达到相应项目的运动员、社会指导员、裁判员的等级,并能较熟练地掌握和使用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1.3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体育学、舞蹈学、表演学。

主要课程:表演基础理论、艺术概论、文学修养、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理论、体育美学、体育表演组织与策划、体育表演创编、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身体塑形、表演技巧、形体舞蹈等。

1.4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专业实验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实践和表演、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体育表演活动方案设计、编导与训练等。

1.5 修业年限、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正常修业年限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分,其中必修课(含教育实践环节)128学分,选修课32学分;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1.6 就业方向

国内体育表演性组织、高等院校及中小学、艺术类专业学校、专业表演团体、健身俱乐部、城镇社区部门等。

2 设置“表演”专业的必要性

2.1 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703美元,我国正全面步入小康社会。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后,就会追求一种更高质量和品位的生活方式,于是参与代表积极健康、愉悦高雅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育艺术表演作为集中表现人们心灵感受和人生体验的一类艺术形式,在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和增进人们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开设“表演”专业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2 全民健身的迫切需要

全民健身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国民素质,把增强人民体质放在面向未来,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高度来认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投资兴建了大量的体育场馆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要,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来规范人民群众的健身活动。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我国体育人口不断增长、群众体育热情不断高涨、体育经费筹措渠道不断拓宽、体育锻炼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各大中小城市及城镇社区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中的体育艺术表演项目此起彼伏,高潮迭起,体育艺术表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与垂青。因此,培养大批优秀的体育艺术表演复合型人才到学校、机关、企业、农村、团体、社区从事体育活动的组织、策划、编导、指导与管理工作,已成为全民健身的迫切需要。

2.3 体育市场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体育体制已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从宏观的国家控制到微观的行业管理,都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下运行。体育艺术表演得天独厚的艺术观赏性和强劲的招徕功能及广告效应,日趋成为市场经济的出色载体。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体育艺术表演吸引大量消费者,宣传产品信息,扩大产品知名度,为企业树形象,为产品打销路,得到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人们已经认识到体育艺术表演蕴藏的巨大潜在经济价值,各种层次、各种名称、各种名目的体育艺术表演活动层出不穷、应接不暇,体育艺术表演人才如凤毛麟角、供不应求,从而引发了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市场需要培养体育艺术表演人才的问题。

3 设置“表演”专业的可行性

3.1 学校办学历史悠远,校方支持强劲有力

我校是一所有建校50多年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较齐全,涵盖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法学和教育学等九大门类,设有57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67个硕士点,42个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其中院士1人,芙蓉学者1人,正教授198人,副教授471人,博士生导师146人,硕士导师4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在2001年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我校被评为“优秀”。已具备了完善和严格的教学管理措施与科学的管理手段,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为了促成“表演”专业的设置,在经过多次社会调查,组织专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学院和学校、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方向明确,协调配合,对“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指导思想、以及课程设置、基本设施建设等进行过多次反复的研究,已达成共识,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校力支持。

3.2 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业务能力素质精良

体育艺术学院现有一批教学、训练、科研经验丰富、运动技术水平较高,具有开拓、创新、求实、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我院现设有社会体育和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在籍学生300余人。有体育专业教师44名,艺术专业教师12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8人。在专业教师队伍中,有体育舞蹈教师2人,舞蹈教师3人,形体教师3人,健美操教师5人,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师3人。2人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5人曾被评为学校首席主讲教师,12人具有国家一级裁判员资格证书,2人具备国家级健美操指导员资格,22人具备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并且,我院教师已经从公共体育课和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业务素质精良。因此,我院不论从教师数量上、还是在师资力量上均已完全具备满足开设“表演”专业的教学需要。另外,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学院拟于今明两年引进一批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体育艺术类专家、教授和年轻有为的博士研究生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

3.3 教学场地配套完善,图书资料一应俱全

随着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提升,我校的体育教学设施、图书资料逐步得到了完善。我校现有能进行体育艺术表演教学与训练场地5个,面积近2000平方米。现有的体育馆内设置了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形体房等教学训练场地,能够满足各个专业学生学习、锻炼、排练与表演的需要。学院还拥有6间专门用于体育教育的多媒体教室和2间多功能报告室及10间现代化办公室,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全部采用现代化手段运作。此外,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拥有大量的图书资料,能满足“表演”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学的需要。值得一题的是,我院一大型现代化综合体育馆和第二田径场正在紧张的运筹与策划当中。

3.4 教学科研全面丰收,各项工作成绩斐然

教学科研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以来,体育专业教师共承担了国家级、省级、校级教改和科研立项课题52项,专著6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获4项省、校级教学成果奖(均有附件列表说明)。2004年1月成功的承办了长、株、潭地区第一届高校体育论文报告会,同年在全省高校体育论文科报会中论文入选率排名第一。2004年4月,通过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评议组专家推选、校学术委员会评选、校长办公会议审定,体育教育训练学科被确定为学校首批B类校级重点学科。2006年,“体育”、“园林美术”被确认为学校重点课程。2007年社会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被确认为学校第三届精品课程。

赛事筹办方面。2006年9月、11月,成功地承办了湖南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足球比赛及湖南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论文报告会并获团体第一名;2007年4月、5月成功地承办了全省大学生羽毛球比赛和全省高等院校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受到与会领导、专家、教授及兄弟院校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荣誉奖励方面。我校连续多次被评为“湖南省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2005年被评为湖南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我校田径队、健美操队、乒乓球队、定向越野队、篮球队、足球队在历年参加全国、全省、中南地区农业院校的比赛中均获得过优异成绩。

3.5 专业设置生源充足,毕业去向形势喜人

招生生源方面。由于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和学社会校声誉的提高,近几年报考我校的各类考生录取线不断攀升。今年报考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文、理科的录取线分别达到739分和701分,与二本控制线相比,分别超过75分和85分;报考艺术设计专业文、理科的录取线分别为715分和659分,与二本控制线相比,分别超过104分和109分。政府部门的统计也说明今后一段时期,体育艺术类考生仍将维持一个供大于求的状态,具有充足的生源。

毕业去向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体育市场的逐步建立,我国社会体育发展日趋活跃,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能适应体育社会化、多样化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体育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据调查,全国大部分普通高校普遍缺乏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师,各地舞蹈学校也缺乏专门经过体育艺术表演训练的教学人员。此外,各地文化(艺术)馆、健身中心、大中小城市及其城镇从事体育艺术表演的专业人员更是十分匮乏,特别是社区体育艺术表演指导人员尤为奇缺。国家人事部发布的近期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表明,在求职人员中,具有体育艺术特长的毕业生,更受社会的青睐,成为我国人才市场求职的热点之一。

4 “表演”专业建设思路

4.1 硬件设施方面

加快我校大型现代化综合体育馆及第二田径场、舞蹈表演训练厅、实验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师资建设方面

(1)培养1-2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2)加大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在职学习、考研、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综合素养与学识水平。

(3)引进一批本专业方向的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4.3 学科建设方面

(1)通过“表演”专业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点的申报,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

(2)2008年申报体育艺术表演学校级B类重点学科。

(3)加强课程建设,尽快完善具有特色的“表演”专业课程的教材体系。

(4)通过加强基层教研室和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来促进学科发展。

(5)申报体育舞蹈校级精品课程。

4.4 办学思路方面

(1)立足于本校与社会联合办学,加强实习与实践基地建设,本专业已与益阳市奥林匹克公园、湘潭市体育中心签订了实习协议。未来3年学校将继续开发“表演”专业教育实习基地2-4个,以满足专业实习的需要。

(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了解社会需求动态。

(3)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源,为社会各界提供多种服务的形式,提高办学效益。

(4)设立基金会,自筹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4.5 教学科研方面

(1)努力加强专业基础主干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

(2)切实加强教研室建设,努力创建一流的优秀教研室,使各个教研室真正成为教学、科研和出人才、出成果的一线阵地和核心载体。

(3)拟于2007年底成立“湖南农业大学体育与健康研究所”,促进教学、科研、教改及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努力把“表演”专业办成我校乃至我省的特色专业,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从事群众体育表演、健美操、大众艺术体操、舞蹈等方向的高级专业人才。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力争在近3-5年内,获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3项省级成果奖,3-5项校级成果奖,每年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6-8篇高质量的体育学术论文,每年申请2-4项国家、省、校级课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高等教育改革纵深推进,设置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已成为当前社会和高校体育院系发展的迫切需要。本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体育艺术表演方向专业人才的强烈愿望,文章对我校申报表演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详尽论证。结果表明,我院有必要、也有能力增设表演本科专业。

关键词:湖南农业大学,设置,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艺术表演

参考文献

[1]马鸿韬,李敏.体育表演艺术概念及分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6,29(9):1267.

[2]刘峥,何雨欣.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703美元[EB/OL].http://www.gov.cn,2006-01-25.

入河排污口治理方案 篇3

一、总体要求

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属地负责、部门联动、分类处置、综合治理、强化监督”的原则,结合全面实行河长制,以严格执法、综合整治、加强监管为手段,按照“一口一策、一口一档、一口一标识”的要求,实施“三个一工程”(封堵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因地制宜分类处置,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建立入河排污总量长效监管机制,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水资源支撑。

二、整治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厅字〔〕42号)、水利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资源〔2017〕138号)、《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水资源〔2017〕101号)、《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和省水利厅《山东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鲁水规字〔2017〕1号)、《山东省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鲁水规字〔2017〕2号)等规范性文件。

三、整治目标

底前,全面封堵非法设置入河排污口;底前,基本实现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监测的全覆盖。通过实施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有效控制入河排污,防治水污染,促进河流水质持续改善,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四、工作任务

(一)全面摸清任务底数。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沂蒙风情旅游景区(以下简称“各乡镇”)要结合河长制工作要求,在前期排查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横到边、纵到底、无盲区、无死角排查,确保全面摸清所有入河排污口底子。同时,要按照“一口一档”的要求,建立起准确细致的工作台帐,重点是查清入河排污口设置、排放单位和水利、环保等部门审批情况;查清排入河流位置、水功能区名称、水质要求和达标情况;查清排放规模及主要入河污染物情况。

(二)分门别类处置到位。对因历史原因存在的或不合理设置的入河排污口,县水利、环保、住建等部门要积极论证会商,提出具体处置措施。对未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以及未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的,一律封堵;对经水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或审批,但未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的,要依法查处排污行为;对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但已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的,要责令设置单位限期整改,根据论证会商提出限期恢复原状、纳污改排、同意设置并限期治理、同意设置等意见,完善入河排污口档案资料,规范入河排污口管理。

(三)一口一策精准施治。对拟保留的入河排污口,要根据水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和达标考核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实施深度处理和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中要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落实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和山东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特别是对于通过雨水排放口排放污水的`,要彻查源头,制定整改方案,实施封堵、分流或采用分布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确保达标后排放河体。同时,要从源头上采取措施,加快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根据水质、水量情况,采取分布式污水处理设备、微型湿地和氧化塘等措施,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不断消减入河排污量,逐步实现水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四)依法加强审批监管。要严格落实入河排污设置审批制度,在河流新建、改建、扩建入河排污口,建设单位在向环保部门报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之前,应当取得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出具的设置同意文件。在水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水质不达标河段新增入河排污口,入河排污水质要达到水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对偷设或私设暗管、口门等非法排污的,一经发现立即封堵,并依法立案查处。实行入河排污口立标管理,对已登记和同意设置的入河排污口树立标志牌,标明入河排污口名称、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责任主体和监督单位、监督电话等内容。加强入河排污口监测,实行信息共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施行(10月1日)前已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单位,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登记;施行后建立的入河排污口按新建、改建、扩建入河排污口相关规定,依法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工作。

(五)建立工作长效机制。要通过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不断健全完善入河排污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形成长效监管机制。要明确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监督管理、执法检查等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规范入河排污监督管理。要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明确日常巡视检查等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不断提高监管水平,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入河排污行为。

五、保障措施

贵阳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篇4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保护水资源和河流水质环境,保障防洪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入河排污口,包括直接或者通过沟、渠、管道等设施向河流、湖泊(含渠道、水库等水域)排放污水的排污口。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入河排污口的设置、改建、扩建(此三项以下统称设置)、使用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禁止在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第四条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应当符合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水资源保护规划、防洪规划的要求,并达到规定的水功能区划水质管理目标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目标。

第五条 南明河的污水排放必须进入截污沟,不得直接流入景观水体。

第六条 市、区(市、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级行政区域内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部门。

市、区(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级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规划、国土资源、城市管理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实行分级管理:

(一)猫跳河、南明河及其一级支流入河排污口的设置,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二)跨县河流交界断面上游两公里、下游一公里范围内河段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及监督管理,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三)除前两项以外的入河排污口设置由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第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时应当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设置决定抄送负责该报告书(表)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九条 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在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之前,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依法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取水许可审批手续的,排污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的同时,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依法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依法不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和取水许可手续的,排污单位或个人应当在设置入河排污口前,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第十条 申请设置入河排污口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依据文件;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四)其他应当提交的有关文件。

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明显轻微的,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不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只提交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的简要分析材料。

第十一条 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的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应当予以受理。

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应当当时或者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材料的,应当受理;逾期不告知补正内容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应当出具加盖印章和注明日期的回执。

第十二条 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

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对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组织专家评审,并将所需时间告知申请人。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需要听证或者应当听证的,依法举行听证。

入河排污口设置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排污单位、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本条第二款规定的专家评审和第三款规定的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期限内,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所需时间告知申请人。

第十三条 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当予以公告,公众有权查询;不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四条 设置入河排污口,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的,有管辖权的市、区(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查工程建设对防洪的影响评价时,还应当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及其论证的.内容进行审查,并就入河排污口设置对防洪和水资源保护的影响一并出具审查意见。

设置入河排污口需要同时办理取水许可申请的,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就取水许可和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一并出具审查意见。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

(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二)在按规定要求削减排污总量的水域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能使水域水质达不到水功能区要求的;

(四)入河排污口设置直接影响合法取水户用水安全的;

(五)入河排污口设置不符合防洪要求的;

(六)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

第十六条 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决定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入河排污口设置地点、排污方式和对排污口门的要求;

(二)特别情况下对排污的限制;

(三)水资源保护措施要求;

(四)对入河排污口投入使用前的验收要求;

(五)对废水、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质的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要求;

(六)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十七条 入河排污口在投入使用前,排污单位或个人应向作出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决定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 发生严重干旱或者水质严重恶化等紧急情况时,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有权对排污单位提出限制排污要求。

第十九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级行政区域内的入河排污口进行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管辖范围内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建立档案制度和统计制度。

在本办法施行前,已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到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入河排污口登记。

第二十一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人员对入河排污口设置或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被检查单位或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

第二十二条 排污单位排污超过排污口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影响防洪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影响行洪但尚可采取补救措施的,责令限期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三条 虽经审查同意,但未按要求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由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责令限期整改,按照情节轻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在河流、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的,由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拆除,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产整顿。

第二十六条 违反规定,非法设置排污设施,偷排工业废水,排放污染物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水污染排放标准或者超过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 入河排污口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篇5

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一、入河排污口基本情况

海河流域位于东经112°~120°、北纬35°~43°之间,西以山西高原与黄河流域接界,北以蒙古高原与内陆河流域接界,南界黄河,东临渤海。行政区划包括北京、天津两直辖市,河北省绝大部分,山西省东部,山东省、河南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及辽宁省的一部分,流域面积为31.78万km。

海河流域由滦河、海河、徒骇马颊河三大水系组成。滦河水系包括滦河和冀东沿海诸河,海河水系由北三河(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黑龙港水系和海河干流组成,徒骇马颊河水系由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及滨海小河等平原河道组成。

2003年,海委组织开展了流域较全面的入河排污口调查,共有入河排污口4000多个,对其中1900多个入河排污口进行了监测,入河污废水总量为42.9亿吨,COD入河量133.1万吨,氨氮入河量为11万吨。

2007年,海委组织对流域主要河流上的1200多个入河排污口进行了监测,入河污废水总量为46.83亿吨;COD入河量为110.8万吨;氨氮入河量为12.2万吨。

2010年,海委组织对流域主要河流上的近1000个入河排污

2口进行了监测,入河污废水总量为41.9亿吨;COD入河量为63.7万吨;氨氮入河量为8.5万吨。

二、监督管理基本情况

(一)配套制度建设

为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海委编制了《海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权限》,于2008年6月19日得到水利部水资源[2008]217号文件的批复,从入河排污口设臵审查、登记、整治、档案、监测等5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海河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海委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权限,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

(二)法规建设

国务院颁布《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后,海委编制完成了《海河流域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细则》,在实施取水许可审批的同时,同步开展了取水许可退水水质管理工作,严控新建入河排污口。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

近年,海委共完成20多个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退水审查,受理1个入河排污口设臵申请。

(四)日常监测

目前,海委对直管范围内的入河排污口每年至少监测一次,流域内除天津、山东等省、直辖市开展入河排污口日常监测外,其他地区未开展入河排污口日常监测,只有海委于2003年、2007年、2010年组织开展过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与监测。

(五)入河排污口登记

2005年,海委开展直管水域入河排污口登记,共登记排污口214个,未登记排污口16个,登记内容包括排污口的名称、地理位臵、坐标、排污口的影像、排放方式、相对位臵图、流量、污染物的种类、浓度等情况。近年来,通过定期巡查,掌握海委直管水域入河排污口变化,未进行重新登记。

(六)入河污染量核查及通报工作

海委在2003年入河排污口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组织开展了流域入河排污口核查与监测,掌握了主要河流的入河污染物量。2011年,海委结合入河排污口普查工作,继续组织开展了流域入河排污口核查与监测,目前正在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海委于2009和2010年组织开展漳卫南运河水系入河排污口监督性监测工作,向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报告了漳卫南运河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漳卫南运河沿河各省入河排污口达标情况以及近年来漳卫南运河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引起了地方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效促进了各省市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工作。

(七)执法检查

海委会同地方水利和环保部门,每年定期对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和岳城水库周边的入河排污口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告地方政府。

(八)排污口标识设立

2011年,海委在漳卫南运河水系开展入河排污口标识设立的试点工作,该项工作正在开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较多,主要是缺少入河排污口标示的法律依据,地方不配合标识设立工作。

(九)其他情况

目前,还未形成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定期上报入河排污口统计资料的制度,海委只是通过近年开展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与监测掌握了一些基础资料。

海委同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等省、直辖市环保部门就控制流域水污染举行过座谈,其他沟通方式较少。

三、存在的问题

(一)入河排污口变化大,难以实施有效监管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周边及滦河水系2005年登记的排污口有170个,目前仅存18个排污口,31个尾矿库。上游地区,实施污水集中收集,统一汇入污水管道,有的进入污水处理厂,有的直排河道,找不到直接排污单位,难以实施有效监管。

(二)入河排污口设置未经审批

一些设臵较早的入河排污口,没有正规的审批手续,监管起来比较困难,违法设臵的入河排污口,很难取缔。对于新增的入河排污口,除涉及办理取水许可的单位外,设臵单位不会主动找水利部门进行入河排污口设臵审批,私设入河排污口偷排污水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支流口无负责单位,管理难度大

海委漳卫南运河管理局辖区内有安阳河、汤河、滑县调节渠及浚内沟口4个入卫河口,目前主要用于沿河、沟、渠企业及居民排污,无具体负责单位,且排污企业众多,入河排污量无法控制,有的企业通过城镇下水道排入支流,再入卫河,企业排污更是无法控制。

(四)排污口登记困难

企业排污和入河排污量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各单位持消极态度,不愿提供过多的数据信息,即使提供了数据也不是真实数据,有的是环保部门对行业的排污要求,有的是估计数据,造成入河排污口登记资料不完整,可信度差。

(五)执法手段落后

管理单位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手段,没有必要的执法证件,对违法排污行为束手无策,同时也很难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执法环境差。

(六)入河污染物总量难以掌握

入河污染物总量是通过每年一次的入河排污口监督性监测推算的,很难准确掌握入河排污口变化情况和污染物总量变化,但目前的人力、物力保证每年监测一次入河排污口都有困难,很难跟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一样一年监测多个频次。

四、建议

(一)准确掌握入河污染物总量

入河排污口监测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更为完整的体系,包括常规监测、自动监测与核查调查相结合的一套体系,进一步研究更合理的方法来推算入河污染物总量。

(二)尽早开展入河排污口常规化监测

目前一些省市尚未开展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已经开展监测工作的省市有的尚未实现常规化监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尽早组织开展职责范围内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将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来,要在每年预算中安排入河排污口监测专项经费,保证每年开展入河排污口常规监测。

(三)进一步开展流域入河污染物总量通报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委属各管理局要认真组织做好职责范围内入河排污口常规监测工作,并将每年的监测结果及时上报海委,海委结合监督性监测成果负责流域汇总,上报水利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四)制定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规范

希望水利部能制定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规范,规范水行政主管部门所能采取的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手段和执法措施,指导各地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使今后的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有法可依。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切实做好入河排污口普查工作

入河排污口普查工作是水利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督导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已有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外业和内业工作,按时完成入河排污口清查阶段工作,形成入河排污口普查对象名录,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2011年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与监测工作要与正在开展的普查工作相结合,二者成果要相衔接,调查资料和监测结果出处尽可能一致起来。

(二)开展流域重点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

通过开展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与监测,掌握了全流域入河排污口的基本情况,但很难准确掌握入河排污口变化情况和污染物总量变化,根据人力和物力情况,筛选污水排放量较大、污染较重的入河排污口作为今后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重点,全年增加检查和监测频次。

电子商务专业设置论证报告 篇6

一、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

1、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2004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继续蓬勃发展,交易规模估计已由2000难的770亿元左右增长到2004年的4000多亿,年增长速度45%以上。虽然总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我国电子商务已走出前几年的低谷:电子商务网站由低迷转向重新活跃,财务状况继续改善;市场主导力量开始从IT企业转向传统产业。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从概念导入转向务实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主导带动电子商务应用的格局;各类电子商务用户的规模持续扩大。

2、电子商务政策法律环境取的历史性突破

2004年8月,经全国人大委员会通过、200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子签名法》,是我国包括电子商务在内信息化领域的第一部专用法律。200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中央政府第一个专门用于指导全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性文件。这一法律和文件,既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政府的政策立场,又是社会方面智慧的结晶。以它们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终于结束了电子商务长期以来在国家级全面性政策指引和适用法律空白的状态。这无疑会对全国电子商务乃至信息化下一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河南发展电子商务力度排在我省首位

(二)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电子商务在中国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新型的商业模式,正逐渐改变着中国的方方面面。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可以说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狂潮,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跃居人才需求第一位;2007年上半年人才需求报告显示电子商务成热门。今年上半年,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从年初的27960个职位跃到了年中的45128个。从招聘的机构看,需要电子商务类人才的行业不仅限于专业的行业网站,如阿里巴巴、当当网、卓越网等,传统行业如媒体、教育、旅游、金融、电信甚至制造等行业也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的大户。其原因是,网络的发展和深入已经越来越得到传统企业和客户的认可。

教育的一个职能就是为经济服务,为市场服务。电子商务专业的开设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的专业。2000年教育部批准国内13所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几年后,上千所大中专院校都已经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这些高校成为电子商务人才最大的培养基地。

但是近两年部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却停止了招生,这和往年电子商务专业招生火爆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出现了一对矛盾,一方面是市场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比如,北京2005年的人才需求调查中,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但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却不高。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20%,而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到47%,很明显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电子商务的去求旺和就业低形成了一对鲜明的矛盾。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远远在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不完善。

(三)、电子商务人才的知识结构

二、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的目标

1、专业定位

2、培养目标

三、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的可行性

1、我校有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基础

2、我校有电子商务专业的生源基础

3、我校有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经验积累

4、我校有适应电子商务实训教学的设施

四、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1、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

2、教材与师资队伍的建设

五、结论

更广阔的环境:人们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传统购物的诸多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交易。

更广阔的市场:在网上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很小,一个商家可以面对全球的消费者,而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购物。

更快速的流通和低廉的价格:电子商务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

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时尚、讲究个性,注重购物的环境,网上购物,更能体现个性化的购物过程。

电子商务也象潘多拉匣子一样,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麻烦”,它要求我们比前人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更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据此开设课程和设计实验、实习环境,定位电子商务教学。

六、培养目标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并不要求学生有很高的理论知识,最终的目标是学以致用。电子商务也一如其它学科,存在普及和提高两个层次。职中阶段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普及,让学生们清楚地知道:所谓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人们不再是面对面的、看着实实在在的货物、靠纸介质单据(包括现金)进行买卖交易。而是通过网络,通过网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进行交易(买卖)。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应坚持科学定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找准目标专业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作为专业设置的首要目标,深入实际开展调研,进行可行性论证,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为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各类企业发展的需要,我校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于2008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虽然开设时间不长,但经过两年时间的考察与实践,会计专业的开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七、设置背景

电子商务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从表面看,电子商务是传统商务进化而来,不外乎也是买和卖,事实上这种买和卖操作起来则比传统商务复杂的多,对从事电子商务者的素质要求很高。一个斗大的字不识几升的人可从事传统商务,而不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财经以及现代法规的人则无法从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整个交易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信息交流阶段:对于商家来说,此阶段为发布信息阶段。主要是选择自己的优秀商品,精心组织自己的商品信息,建立自己的网页,然后加入名气较大、影响力较强、点击率较高的著名网站中,让尽可能多的人们了解你认识你。对于买方来说,此阶段是去网上寻找商品以及商品信息的阶段。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上网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和商品,并选择信誉好服务好价格低廉的商家。

第二阶段是签定商品合同阶段:作为B2B(商家对商家)来说,这一阶段是签定合同、完成必需的商贸票据的交换过程。要注意的是: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可更改性等复杂的问题。作为B2C(商家对个人客户)来说,这一阶段是完成购物过程的定单签定过程,顾客要将你选好的商品、自己的联系信息、送货的方式、付款的方法等在网上签好后提交给商家,商家在收到定单后应发来邮件或电话核实上述内容。

第三阶段是按照合同进行商品交接、资金结算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商品交易很关键的阶段,不仅要涉及到资金在网上的正确、安全到位,同时也要涉及到商品配送的准确、按时到位。在这个阶段有银行业、配送系统的介入,在技术上、法律上、标准上等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网上交易的成功与否就在这个阶段。

全球范围内,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引领生产与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推力。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的支撑。调研发现,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人才规格主要是“商务型”人才;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素质要求,首先是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团队意识等,其次才是商务能力等核心技能,这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照。也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了依据。

四、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有利条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制造业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近几年,诸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各大中型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河南的制造业得到巨大发展。产业发展以及企业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使得财务和信息化人员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中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必须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专业建设的主要考核指标。特别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

五、设置

业的可

我校是一个具有雄厚实力的中职院校,目前,学校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社会满意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更是寄予厚望。

1.师资力量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学历全部为大学本科,有部分“双师型”教师。专业任课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负责的教学态度。他们年轻,有着全新的教学理念。我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是符合中等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的要求。

2.实验实训设施

①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专门创建了2个电子商务实训室、1个商品图片摄影室。主要设备及设施有:华唐电子商务实训模拟软件平台五组、专用服务器1台、单反照相机2部、高亮度投影仪等,能够全部满足本专业教学的要求。

②为了使教学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实训活动,学校正积极与多家企业和饭店建立了长期的实训、培训协作关系,加强了校企之间的联系;拓宽了实训渠道,另外,还积极采取多形式的实习方式,如顶岗实习,自择自习,校内模拟实习等,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学生的实训质量。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四大能力:即一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组织协调、应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职业技术能力(电子商务业务运作能力、管理能力)、素质技能拓展能力。同时实施“一书多证”教育,要求学生取得电子商务员、计算机等级证书,鼓励学生获得其他相关的专业证书。学生毕业之后,拥有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技能,能较快地进入工作角色。

我校已具备开设会计专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条件比较成熟。

六、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内容 开设的主干课程简介: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主干课程共7门课。分别为:

1、《电子商务基础》

2、《电子商务实务模拟》

3、《网络营销》

4、《商务谈判与礼仪》

5、《消费者心理学》

6、《网页制作》

7、《物流配送》 专业主干课的具体内容:

(1)《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的概念、发展、类型、结构等电子商务相关基础知识。

(2)《电子商务实务模拟》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电子商务的模拟操作平台,掌握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能理解分析电子商务企业的盈利模式。

(3)《网络营销》主要培养学生的营销意识,使学生具备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掌握市场营销理念,能理解和策划相应的营销活动,运用网络营销方法。(4)《商务谈判与礼仪》商务谈判是商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职业技能。本课程主要为提升学生谈判技能。

(5)《消费者心理学》课程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重点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现象和商品营销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以此指导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活动过程中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

七、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规划分析

目前,虽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职业学校毕业生还是存在着找工作难的现象,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与时俱进,所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用人真正需要。因此,解决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对现行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以使毕业生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此,从调查社会发展需求、改革培养规格入手,对电子商务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情感等进行广泛调研,从课程的源头进行了改革。

1、在教育理念上我们始终坚持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向,转变目前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实践与理论相脱离、教学模式滞后的状况,做到五个推进:

(1)推进专业课程改革,打破学科型体系结构;加强项目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开发,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会计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会计课程体系。

(2)推进实践和理论一体化为核心的项目化课程实施方式。根据实际需要,新增三门专业课程,一门为《网店运营实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从网店前期筹划、网店经营与推广、客户服务与交流、会员管理和仓储物流配送等方面系统的阐述了网店运营的原理、方法、策略和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为主,结合现代生活,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并配以适当的网店运营案例和实际操作题,提高学生对网店运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门为《客户服务实战演练》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情绪控制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具备与人交往、沟通的实际应用能力。然后是《图片拍摄与处理》主要提升学生拍摄和处理商品图片的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去掉了《物流与配送》课程。

(3)推进以弹性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实施学分制。(4)推进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的评价方式的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

(5)推进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2、在专业建设和办学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点与企业特点,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合格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形成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课程设置方面,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学校可邀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探索和建立以会计领域用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3、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兴趣,并结合电子商务领域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变化,实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并根据电子商务人才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方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务实的思想,又要有战略的眼光,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教学体系。

4、必须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综合素质,(1)教学上不能以学科为中心。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应着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务操作能力),即在做的过程中学到具体知识,并利用好模拟实习环境。

(3)专业教师每两年至少有两个月以上时间下企业挂职锻炼,熟悉现行法规政策及相应的会计处理,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4)提高自身素质,提倡终身学习。

5、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即要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此要对岗位进行能力分析,要根据电子商务职业的特色,构建实训教学体系,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上一篇:培智生活课教案下一篇:五年级上册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