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2024-08-02

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共9篇)

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1

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

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信息化的必然产物。由于工作、上学、就业等原因,城市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辖区管理内容越来越复杂,传统陈旧的管理方式已经渐渐无法满足当前城市社区服务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因此近几年“网格化管理”这个概念应运而生,并产生很多积极有效的作用[1]。

一、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系统建立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社区内居民信息的采集、整理、汇总、使用和共享,使社区更加有效、科学的对辖区内居民开展服务和管理,真正实现查询快捷、查找方便、真实性强、存储量大等优点。从社区工作人员来讲,可随时查询与辖区内居民有关的信息,真正提高了服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旨在应用现代化的信息计算机技术,解决当前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使社区对辖区内居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便捷化和现代化。从社区居民来讲,查询和自身生活息息相关、密切联系的信息也更为方便和自由,极大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2]。

二、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网络服务是服务导向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的主要实现技术,具有分布式、松散耦合、跨平台性与高度整合性的优点,提供了在因特网环境下完成应用系统之间互相操作(interoperable)和整合的技术架构。通过SOA可以取用云端服务原有的功能组件加以编排与组合,让彼此能相互沟通。开发者不必自行开发或拥有所有程序组件,视需要可以组合云端平台上最合适的服务,又因为每个软件或组件互相独立,因此可以任意更换来组合系统,提高再使用率与创新性。现行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功能除了制式的问题外,最重要的差异是网站功能本身为一种工具技术的使用导向,网站上纯粹的工具使用者是很难主动去使用的,必定要通过一些情境的诱导设计才有机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部分提出参与式成长的设计概念,亦即一种以阶段成长为主轴加入社区成员生活情境的参与及可持续发展和经验模式的概念[3]。一个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多少带有某种的使命或是能够代表地方的特色,而想要在网站完成初期就达到了最终预期的结果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使用者的人数多寡与使用因素影响了网站的运作,因此势必要倚靠渐进式的阶段规划,来作为一个网站发展而达到目标的主要架构。这样的`阶段规划设计,除了让网站能够有依循发展的方向外,其所代表的意义还包含了一种通过行动过程来发展策略的内涵。

一个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者本来就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除了原先的目标意图外,配合使用者的需求做调整才是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修正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一个阶段成长的规划是必要的。经过服务规格定义后,通过服务实现决策确定服务实现策略,包含服务组件层及服务编排的实现,实现方式可于现有应用上进行服务封装或是重新建构服务,采自行建置或外包等决策方案[4]。确定实现决策后进行服务与IT组件的分配及组件的分层对应,如业务流程的组件或人工服务的组件等,亦即将服务与业务对应并通过IT实现。将一个或多个服务组件层组合成可公开被发现或静态系结(binding)、被执行或被编排到组合服务中,服务层提供业务范围内组件、特定业务单元组件、及在某些情形下特定项目组件,并且以服务描述形式具体化服务接口,使用提供的接口功能在执行时提供服务实现,公开的服务接口可独立存在或作为组合服务。随着云端的成长以及标准、伦理和法令的逐渐建立,其中的公有云越来越完善,其运用越来越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秩序、越来越安全,所以公有云将成为云端运算主流。通过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架设,让社区人有一个共同发言、聚会、讨论的空间,重新将社区的情感找回来。

结论

总之,借助城市居民信息管理系统采集的信息,不断拓宽社区楼院居民协商议事范围,丰富协商议事形式,引导居民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保证楼院协商治理活动的有序运转,实现楼院环境的整洁有序、文明和谐,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最终形成以楼院居民为主体、以多方力量为支撑、以协商议事为主线、以为民服务为方向的“自治+共治”楼院协商治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白永梅. 浅论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保障机制的构建[J]. 山|档案,2016,(06):172-174.

[2]钱研. 基于社区应急管理的协同信息系统设计研究[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02):20-23.

[3]李冬,柯秀文. 基于MVC模式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324-325.

[4]徐谦. 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现状与对策[J]. 信息化建设,2015,(08):182.

[5]李天柱.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 电子测试,2015,(01):85-86.

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2

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是基层消防大队和公安派出所的重点工作之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加强和改进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为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回应党和人民的新期待、新要求至关重要。为此,本人结合消防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建设的意义、现状、问题及工作建议谈几点看法。

1. 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意义

1.1 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内容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由房地产开发商成片的开发、相对独立、封闭、分为高档社区和安居工程等类型的城市居民社区应运而生,它具有一定规模,配套设施相对发达,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人们生活的改善,为繁荣社会和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基层消防大队和公安派出所在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中,应做到履职到位、服务人民、快捷高效。

1.2 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方法

做好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就是回应人民群众对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做好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不断推出和落实便民、利民、惠民的新措施,从而达到基层消防大队和公安派出所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消防队伍的总要求,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1.3 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目的

城市居民社区的快速发展对我们消防事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很多地方,城市居民社区的消防设施建设远远滞后于社区的发展,消防安全存在死角和盲点,落后于人们对消防安全的迫切需要,因此,改善和加强城市居民社区的消防建设势在必行。所谓城市居民社区的消防建设就是立足城市居民社区现有组织机构,建立社区消防管理网络,发挥管理服务功能,实行社区消防自治,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调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消防建筑的积极性,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化消防管理格局。

2. 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随着高档社区和安居工程的成片开发,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饮、健身、洗浴、美容、个人医疗诊所、商业服务网点、地下停车场等等在社区内不断增加,火灾危险性增大,火灾因素也随之增加,凭老的模式和经验来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居民社区的发展和建设的需要,这就促使我们要尽快转换脑筋,更新观念,在实践中掌握情况,摸清城市居民社区的特点,研究、探讨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这是当前形势下,我们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的集中反映,集中分析一下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2.1 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的新情况

城市居民社区建设的开发商为了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建设了商场、市场、学校、幼儿园、旅店、医院、运动休闲中心、网吧等公众聚集场所和天然气调压站、石油液化气供应交换站等危险品场所并相应配套设计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防排烟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验收投入使用后,由物业部门统一进行管理,由于物业管理人员对自动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修不能熟练的了解和掌握,人员更换较频,一旦某商家自动消防设施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消除故障,自动消防设施停用,造成所有商业服务性场所形成火灾隐患。

2.2 城市居民社区生活中存在的消防隐患

生活在城市居民社区的人们大都是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其在家居装饰、装修上用了大量的可燃材料,吊顶、墙面、地面、家具、可燃织物窗帘等使单位面积的火灾荷载显著增加,家用电器、燃气用具的普遍使用都构成了潜在的火灾危险。

2.3 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的新问题

城市居民社区地下场所,如汽车、自行车停车场、仓库等等,都普遍制定了防火安全制度,但实际上许多场所管理仍不到位,制度形同虚设,措施不力。从调查情况看,违章吸烟、乱接乱拉电线、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圈占消防设施、堵塞消防通道等情况还是时有发生,由于冬季保暖性能较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防排烟系统基本处于停用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地下场所内的汽车、自行车等等将付之一炬。

3. 城市居民社区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3.1 城市居民社区的人们消防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由于居民社区是房地产商营运开发的,存在着一片一片各自为政的现象,这给社区管理,尤其是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消防安全组织机构不能统一设立,即便是设立了的,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形成统一的管理,经常会出现无人管,管不了,推诿扯皮的现象。再加上社区居民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社会经历文化素养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尤其欠缺,违法违规违章堵塞消防通道、圈占消防设施、乱倒液化气残液、无防护措施动用明火等情况时有发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人员不断涌入城市,城市租赁业主的不断增多,这些人普遍缺乏消防安全意识、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的能力,从而一不小心酿成火灾。

3.2 城市居民社区内的物业组织、消防组织偏少

目前,不少的城市居民社区防火工作仍然由辖区职能消防机构和派出所具体负责宣传、监督、培训等项工作,由于人员、装备、财力等因素制约,没有人员进行必要的防火检查和消防设施的维护等,从而导致消防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3.3 城市居民社区消防宣传不到位

由于社区内物业管理者对消防宣传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加上开发商及物业管理者缺乏相应的消防安全意识,不愿意花费没有效益的消防宣传费用,没有很好发动群众全员参与,导致人们消防常识认知程度低,火灾隐患增多。

3.4 城市居民社区消防设施缺乏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数社区特别是老的居民社区连基本的灭火器材都没有配置。有的楼层较高的社区即使安装了室内消火栓,但水带、水枪没有落实到位,有的甚至栓口都没了,消防自救设施不能满足初起火灾扑救的需要,加上居民住宅设置的防盗门防盗网形成人为的屏障,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困难。

4. 改进和加强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对策

消防安全工作是涉及千家万户平安与否的大事,做好城市居民社区的消防管理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打造民心工程、亲民政府以及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保障。做好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改善和加强社区消防建设,从而加快消防工作进社区、进家庭的进程,从而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社区预防和抵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彻底改变城市居民社区建设中消防安全防范措施滞后的被动局面:

4.1 城市居民社区应增强技术手段

城市居民社区应设立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和视频监控,是增强城市居民社区总体抗御火灾能力的技术手段,以实现火灾人防、技防的有机结合。

4.2 城市居民社区应分利用资源共同参与社区管理

物业部门负责消防安全工作的人员,应由消防安保公司(队伍)派驻专业户、职业化的人员,并充分利用社区内现有的资源,让它们共同参与社区管理。“社区是家庭各种生产经营单位、各种社会团体和机构组成的有机体,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是社区行政工作重心之一”。以提高社区自防、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

4.3 城市居民社区应作好社区建设消防专业规划

在社区建设服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同时,作好社区建设消防专业规划,要把社区消防安全平面布局、消防车通道、消防供水管网、室外消火栓、天然水源、乃至于消防站的建设纳入社区规划实施。

4.4 城市居民社区应督促各部门安标准配备消防设施

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公安消防机构依法监督下,督促房地产商和物业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安装室内消火栓、配置灭火器。高层民用建筑还必须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安装消防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等设施。

4.5 加强居民社区配套设施的消防安全。

加强居民社区配套设施的消防安全。商场、市场、学校、幼儿园、旅店、医院、运动休闲中心、网吧等人员集聚场所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设计安装自动消防设施的必须安装到位。社区天然气供气管网、调压站、石油液化气供应交换站点的建设设置,供电供暖设施的建设等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消防技术标准。

4.6 加强居民社区的消防宣传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墙报板报等大力宣传消防知识,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对社区民警、志愿消防队伍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培训,适时进行灭火演练,促使警务室民警熟知消防法律、法规,能够正确处理社区消防工作。志愿消防队伍要做到“一熟四会”即熟悉掌握消防常识,会消防安全检查,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逃生。同时也要在社区开辟宣传阵地,如板报、墙报等形式,刊登一些居民应知应会的消防常识,使广大居民群众对消防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在社区内设置固定消防宣传标志牌,在居民楼道内张贴固定消防警语,制定居民防火公约,组织开展消防培训等强化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广大居民群众了解和掌握家居防火的一些基本知识、灭火的基本方法和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

5. 如何落实强化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

5.1 加强法制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我们经济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居民社区呈跳跃式高速度发展,原有的消防管理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因此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监督工作的根本出路在法制管理,要把法律赋予的履行职责作为神圣使命。

5.2 理顺法定职责关系

要理顺法定职责关系,要积极呼吁地方政府切实加强对社区消防工作的全面负责,把消防工作纳入地方建设的决策中去,做到计划能实施、规划能落实、经费能保障、措施能到位。相关部门与消防机构联动得力,效果明显,彻底改变消防机构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消防管理模式。按照消防法规定,明确政府与消防机构是决策者与具体实施者的关系,消防机构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消防工作必须由地方政府管理,消防机构主动参谋,积极参与,认真实施,真正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5.3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人性化执法、亲情化服务。要关注民生、倾听民意、洞察民情,从人民群众反响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社会最关注的执法薄弱环节做起,把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5.4 结合消防工作实际,打造新平台

要结合消防工作实际,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与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相结合,坚持以十七大精神引领执法改革工作,在深化执法改革中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将执法改革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消除执法难点问题、化解执法矛盾,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要将执法改革与城市居民社区火灾隐患整治相结合,积极主动研究当前消防执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勤于创新,夯实执法基础,扎扎实实地抓好城市居民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严格、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氛围,打造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新平台。

摘要: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是基层消防大队和公安派出所的重点工作之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加强和改进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为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回应党和人民的新期待、新要求至关重要。针对城市居民社区的人们消防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城市居民社区内的物业组织、消防组织偏少;城市居民社区消防宣传不到位;城市居民社区消防设施缺乏。

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3

关键词 健康档案 信息化 现状与展望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入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而档案作为人类文明社会活动的阶段产物,也必然随着社会活动进步方式的变化,在采集、保存、加工和使用等本体运动轨迹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档案管理信息化趋势已成为档案发展的必然方向[1]。在我国卫生事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档案管理系统不仅是记述卫生服务和管理数据库,也是分析和二次利用相关数据,这两个功能的实现,都迫切需要档案管理系统的电子化和信息化[2]。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卫生服务档案主要涵盖了电子病历与电子化健康档案领域。其中的电子健康档案的计划、完善与实际应用是当前卫生服务体系亟须完善的重要任务之一。

健康档案信息化的含义

居民健康档案(Healthcare Records)作为一个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文档,它是一个全面化的、系统化的个人健康状况数据的载体,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整理、记述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方法,是能够进行身体健康管理的重要前提[3]。健康档案为社区医生提供了整套的、系统的居民健康状况数据分析,是社区医生了解居民健康状况的基本工具,进行社区诊断的主要凭据,也是进行社区卫生管理的前提条件[4]。健康档案应该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疾病诊疗记录(病历),个人生话方式描述(如吸烟、饮酒、睡眠等)、营养状况(例如饮食习惯、膳食结构、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等)、身体活动状况(例如有无规律性的运动、运动形式、时间、强度、家务劳动情况等)、工作状态(例如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姿势、工作时间等)、心理状态(例如精神压力、紧张程度等)等[5]

电子健康档案,即健康档案信息化,是对与居民健康相关活动的电子化表述,不但囊括了人们接受医疗服务的信息记录,而且还包括免疫接种、接受保健服务、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记录等方面。美国医学档案研究院P Waegemann对此曾经作出这样的描述[6],电子档案信息化是将存储于计算机中的、附加有个人标志的、对个人相關卫生信息的一个集成表达。”美国卫生组织卫生标准7(Health Level Seven,简称HL-7)[7],对其归纳如下“电子档案信息化是一份提供给每个个体的、具有安全保密性质的、记录其在卫生服务中的有关健康历史与服务的终身档案”。

截止到目前,这个概念在我国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一般情况下有两种理解:第1种是电子病历的高阶形式[8],第2种是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载体[9]

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与重要性

健康档案信息化是档案提供利用的必然趋势,是健康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就已在医疗卫生领域引入微机化管理,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循证医学要求[10]。其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全科医生整体了解居民健康水平的基本方法:全科医生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的过程当中,通过了解和掌握社区内人口的健康情况,主动的发掘个人及家庭的健康隐患,准确的掌控并解答居民或病人所提出的问题,就一定要充分并深入的了解居民本人和整个家庭的背景,只有这样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高质量的、切实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②医患关系连续性的重要保证医患关系的连续性是社区卫生服务连续性得以实现的基础[11]。相互信任关系是稳定的医患关系得以实现的方式之一,家庭医生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固定服务对象,必须拥有良好的服务质量,而完善、有效的健康档案可为患者制定个体医疗计划以满足个体诊疗需求,从而获取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和信任感[12]。③社会卫生规划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完整的健康档案,记录了居民健康状况以及与其有关的健康信息,从而提供了社区诊断、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基础资料,与此同时,通过分类和综合研究健康档案的疾病,有利于了解患者的群体性发病特点和影响起眉头健康的因素。通过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对社区预防保健的针对性服务,促使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从单纯治病逐渐过度到社区家庭的预防保健,以达到降低医药费用,减轻社会经济负担的总体目标[13]。④全科医疗教学中的重要参考对象:围绕着问题为中心,健康档案是对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记录,不仅反映了生物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具有了连续性和逻辑性,并可运用于医疗教学当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14]。⑤科学研究居民健康情况与需求的第一手资料:精确、全面、规范和可持续性的居民健康信息记录,为可预见性研究居民健康实际情况,探讨潜在危险元素,提供了理想的第一手资料,促使全科医生的工作前移,更加注重对患者及其潜在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有利于实现常见慢性病的有效干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

根据2005年“全国城市卫生服务现状调查资料”的报道[15],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80%已经建立健康档案,65%己建立电子化的健康档案,并且在健康档案标准的电子化研究领域,已经达成了“由个人到家庭再到社区”的健康档案标准的发展目标。自从上世纪末中央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决策以来,社区卫生服务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难得机遇,许多省份和地区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开展社区卫生基层服务的重要标志,积极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但在正确建立和充分利用健康档案中存在着许多问题[16]

建档率低在建档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社区居民不理解、不配合;其次社区全科医生对建档工作不积极或建档技术低下,致使建档不完善,或仅以某一特定人群为对象,不能覆盖社区全人群[17]。2003年,李强等人在上海嘉定城区进行了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随机访问1000份[18],调查显示其中成功建立档案的比例仅47.01%。在杭州市西湖区,李莉等对已经建立的13个中心和32个站[19],共计15万人份的居民健康档案(包括老年保健卡、糖尿病患者保健卡和高血压病患者保健卡等)调研数据显示,成功建立档案的比例36%。

利用率低:部分社区医生不了解健康档案的具体内容,坚持以疾病为中心记录病史,无法从历史性的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导致健康档案在日常工作中未发挥应有作用,“活档”变成“死档”,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刘小平等对北京市大兴区调查显示[20],1年内家庭健康档案利用率55.48%,祛除周期性健康检查因素后利用率23.10%;个人健康档案的利用率34.12%,祛除周期性健康检查工作因素后利用率9.05%。

共享率低:当前发展阶段,我国尚未发展完成标准化的居民健康档案模式,形式标准多数为各地方自行订制,健康档案的建档目标、分类内容和侧重点等项目的差异性突出[21]。根据当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阶段,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地区内,尽全力规范居民健康档案,为全科医疗工作奠定基础[22]。居民健康档案的应用己有多年,其管理软件也层出不穷,也已建立了动态的数据库系统,但仍然是一套相对封闭的数据交换机制[23],仅着眼于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的管理,不能与lnternet融为一体[24],从而导致档案资料共享受限。

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展望

信息化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过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要做到能够充分合理地使用健康档案,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步到位,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为此必须强化政府行为,加大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真正体现政府行为是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关键和有效途径这一政策内涵。同时医院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加强社区医生的专业培训,完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形成主动服务的思想,并且要走出院门,进入家庭中,从根本上摒弃“坐等患者”的陈旧思维模式,转变角色,变社区卫生工作人员为居民健康的管理者、咨询者、好朋友,积极为地方居民提供全面周到的医疗服务,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史瑛冰.信息时代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6:166-167.

2 吕孟涛,李道萍,吴静,等.电子健康档案现状分析与展望[J].医学与社会,2006,7(19):60-62.

3 陈超群.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若干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6(17):37.

4 卞鹰.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中的信息服务系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9,13(1):46-48.

5 陈晓贇.健康档案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07,4(7):156.

6 H.U.Prokosch.Community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steps Towards an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J].World Congress of Hinh-Tech Medicine,2000,12.

7 Gary Dickinson.Linda Fischetti.Sam Heard.HL7 EHR System Functional Model Draft Standard for Trial Use[J].Heahh Level Seven,July,2004.

8 賈增川,邹鲁民,万志红,等.试论电子病历与社区医疗的关系[J].当代医学,2003,10:15-17.

9 陈春涛,程茂金.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之健康档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1,4(5):369-370.

10 黄东生,王靖会.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农业与技术,2008,3(28):130-132.

11 赵峰,梁栋,姜秀贤.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健康档案应微机化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6,6:84-85.

12 苏琬霞.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利用.华夏医学,2008,21(1):193-194.

13 陈爱钦.社区医疗健康档案在居民保健工作中的作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3):73-74.

14 解军.以建立健康档案为基础,强化全科医学实践教学[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3):1045-1047.

15 陈敏,李道苹.如何构建以区域为中心的电子健康档案[J].中国医院院长,2008,11:50-53.

16 刘小平,潘继兵.加强社区医生培训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率.医院管理论坛,2007,6:3-4.

17 吴凡.居民健康档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12(5):240-242.

18 李强,曹黎生,朱金林,等.马陆镇创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实践与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7):44-46.

19 李莉,徐哲峰.建立和使用健康档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4,24(1):43-45.

20 刘小平,刘华,秦天刚,等.北京市大兴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健康档案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5,23(8):1993-1994.

21 李芳健,周红伟,王家骥.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方法与技巧[J].实用全科医学,2007,5(2):152-153.

22 陈健.全科医疗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J].浙江预防医学,2003,15(6):51-52.

23 王勤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15):2.

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精神,按照计划生育网格化管理要求,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提高计划生育居民自治、民主管理意识,走一条从行政命令向群众自愿、从政府负责向群众负责、从管理向服务转变的居民自治新路子,促进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新轨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区实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民主管理,在党委、政府的指导和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三条本章程适用于社区各种组织及全社区居民,全社区居民必须遵守执行。

第四条本章程有居民委员会组织实施,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和居民监督实施。

第二章居民委员会职责

第五条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宣传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本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和计划,抓好本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落实。

第六条按照计划生育居民自治“5569”工作法和网格化要求召开相关会议,了解和掌握全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动态,研究和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使实行计划生育先进家庭得到多方面的利益,激励群众转变生育观念,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第八条每年组织二次育龄群众培训,每月更换计划生育宣传栏内容,经常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传播和提供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等科普知识。

第九条依法履行计划生育管理职责,督促计划生育网格长、网格管理员做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和必要的补救措施。并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及时提供避孕药具,做好上门服务,经常随访。

第十条积极支持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协同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履行义务。第十一条实行计划生育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情况。

第三章计生协会职责

第十二条代表和维护广大育龄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传播信息服务,使广大育龄群众能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促进我社区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十三条社区计生协会会员在实行计划生育中带头作用,并深入群众,宣传发动群众杜绝违法怀孕、生育现象,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第十四条突出计划生育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及时向社区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社区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第十五条协助社区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服务,促进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章居民职责

第十六条严禁弃婴、溺婴和非法收养。

第十七条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第十八条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接受并按时参加社区、社区计生协会组织的各类婚育知识、计生知识、基本国策等有关教育。

第十九条配合计划生育网格长、网格管理员做好信息采集工作。

第二十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条件,要求再生育子女的夫妇,可以向社区提出书面申请领取《夫妻再生育申请表》,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办事处审核报区计生局批准,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严禁未批生育。

第二十一条居民有提供计划生育相关证明义务。

第二十二条已生育一胎的育龄妇女在产后三个月应实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

第二十三条居民有避孕节育义务。

第二十四条因未批准生育而违法怀孕的,应及时主动采取补救措施,即引产或流产。

第二十五条按照参加每年两次的孕环情监测服务,外出流动人口可到流入地乡镇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门检查,并按时寄回孕环情证明。

第二十六条外出务工、经商的的居民,在离开本地前须带身份证、单寸照片、户口册、未婚证明,已婚的还须带《结婚证》、两人照片及其它有关材料,填写外出审批表,到镇计生办办理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凭此证可在流入地办理《暂住证》、《务工证》、《营业证》等证件。

第五章外来流动人口管理

第二十七条非本地户籍外来育龄人员到达本社区后10天内,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婚育证明,向社区交验婚育证明。如没有婚育证明或婚育证明不完备的,先给予登记,并限期补办。

第二十八条社区对外来流动人口进行动态管理,并按照“5569”工作法和网格化管理要求建立档案,并定期向街道计生办上报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情况。

第二十九条辖区内出租房房主应当主动与社区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

第三十条向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出租、出借房屋的房主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1、出租、出借房屋时,要求租、借人出示婚育证明或临时婚育查验证明,没有婚育查验证明的,不得出租、出借。

2、督促租、借房屋的已婚育龄妇女,按时参加社区组织的孕环情检查。

3、对承租、借住房屋的已婚育龄妇女违法怀孕或违法生育的,应当及时向社区或网格长、网格管理员举报。

4、向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出租、出借房屋的房主,应该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5

关于印发《邙岭路办事处关于无主管居民区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邙岭路办事处关于无主管居民区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的实施方案》已经办事处研究同意,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日

附件:

邙岭路办事处关于无主管居民区实现社区管理

全覆盖的实施方案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党委、政府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和工作基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不断健全组织体系,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使社区在服务居民群众、搞好城市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社区建设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无主管居民区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居民群众有意见等方面。这些问题,影响着城市形象。为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认真落实无主管居民社区管理全覆盖,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规范化水平,结合我办实际,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福民强市”总体目标和打赢“六加一”攻坚战,以公共服务社会化、社会事务民主化为方向,以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基层组织的满意率、信访稳定问题的解决率为标准,全力推进无主管居民区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工作,增强居民的归属感,提高居民的满意度,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二、工作对象

施专业化管理。

(四)理顺工作人员。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人员原则上可从原工作人员中择优选聘,或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

(五)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到所驻社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应根据党员人数,指导开展党内活动。

六、工作步骤

全办无主管居民区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2011年8月5日前)。主要任务是:各社区对辖区内无主管居民区的基本状况、管理机构、人员构成、资产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制定出无主管居民区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的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1年8月6日—8月31日)。主要任务是:街道办事处联系各有关部门,组织各社区把无主管居民区全部纳入社区管理,做好各项理顺工作。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2011年9月1日—12月31日)。主要任务是:9月中旬,对无主管居民区实现社区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初步验收;到2011年底,对无主管居民区建设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把群众对社区基层组织的满意率、信访稳定问题的解决率作为标准,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制度 篇6

《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制度》

一、依机据《居民组织法》规定。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是居民发扬民主的组织制度和民主决策的组织式,是实行自治的决策机构,真正的权利属于居民会议。

二、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由18周岁以上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本居住区居民或者每户派1名代表组成;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3人组成。本居民区党组织成员、居委会成员或居住在居民区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当然代表,享有户代表或居民代表等权利和义务。

三、居民代表应热心社区工作,办事公道,代表居民意愿发表意见、表决;了解、监督居委会的工作。建立居民代表联系居民制度。居民代表由居民小组组织居民民主选举产生。任期三年,与居委会同时换届,可连选连任。

四、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由居委会召集,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以下情况应当及时召集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1)讨论决定属于居民会议职权范围的问题;(2)需要听取居委会的工作报告;(3)有 五分之一以上的居民代表和党员代表提议。

五、居委会应当在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召开前三天通知出席对象,并告知议题。必须有相应的会议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

六、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作出的决议,必须由出席会议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得生效。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作出决议,由居委会负责实施。

七、居民会议听取并审议居委会的工作报告和资金筹集的收支情况报告;选举、撤换或补选居委会成员;讨论并决定居民区社区建设规划建议、居委会工作计划及实施项目;讨论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

八、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在讨论和决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原则;(2)遵守国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原则;(3)体现居民意志和利益的原则。

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7

受发展空间、资金、人力资源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尚不能为每个人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患者在各个医院就医的病历各自独立, 不能联网, 因而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健康记录, 给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诊疗状况造成一定困难。

1 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面临诸多问题

1.1 信息不能共享, 办公自动化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使用的管理软件五花八门, 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 远远跟不上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为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要及时更新、不断完善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资料, 实施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目前, 全市已相继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 按照省卫生厅的工作部署, 白城市疾控中心要求各地积极组织开展了社区居民健康普查、体检及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患者管理及居民健康档案更新建档工作。截至6月末, 全市共更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88432人份, 更新建档率为9.29%, 对建档的慢性病患者开展了定期随访, 监测管理, 指导患者规范用药并进行行为干预及健康教育。

1.2 人力资源不能满足需要

受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多年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引进工作极为困难。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 在数量、年龄、学历、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等方面, 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要。

1.3 保护个人隐私问题

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很多, 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职业、工作单位、教育程度、婚姻、民族、家族史、吸烟、饮酒、曾患疾病的症状、体征、用药、转会诊结果等。这必然涉及到个人隐私。个人隐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如残疾、基因缺陷, 精神分裂症等。这些隐私的泄密, 可能给当事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使其产生自卑、心情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2 对策

2.1 继续加大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随着基因检测、疾病预测等项目的相继开展,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将逐渐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2.1.1 应用计算机操作软件, 实现档案的信息化

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 使健康记录的内容更加全面、细致。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取有关信息, 快速全面的了解患者的情况;有利于快捷输入, 迅速检索查询、调用处理各种诊疗信息, 为临床、科研提供大量实用资料;有利于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的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 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2.1.2 提高人员工资待遇

继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 吸引高端人才加入到这项工作中, 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并促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2 保护个人隐私权

目前, 我国正在进行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的改革, 医疗法制尚不健全, 医患纠纷日益增多, 作为医疗保障体系之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也将逐渐纳入法制轨道。如何有效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这一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机构应从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起双方密切的信任关系, 抵消提供个人信息的顾虑;制订完善的个人隐私制度与隐私保护技术;开展个人隐私保护教育, 提高隐私保护意识与行业自律管理意识等几个方面入手, 保护居民的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 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保护个人隐私权紧密结合起来。

2.3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2.3.1 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制度

居民要有自我保健意识, 尽可能地将与自身健康相关的所有记录全面、妥善地保管起来。各个卫生服务机构, 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健康服务机构等要形成制度, 从个人出生开始建立健康档案, 把居民健康资料纳入各个医疗保健机构的档案管理流程中。

2.3.2 要确定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机构

居民健康档案是个人健康情况的原始记录, 具有从属性与唯一性, 其归属权属于个人所有。医院等健康机构在管理的期限内, 负有形成、收集、归档和妥善管理的职责, 严禁健康档案的散失。

2.3.3 不断积累经验, 探索新方法

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不断积累经验, 探索更好的管理方法,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利用价值, 从而更好的满足居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3 意义

在发达国家, 几乎人人都有自己完整的、连续的健康档案, 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健康情况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一旦健康状况发生改变, 医生可以比较轻松地调出其健康档案, 及时、准确地进行诊疗。随着我国社区居民健康体检项目的逐年增加, 建立完整、系统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

3.1 开展全科医疗的需要

全科医生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背景, 才能正确理解和鉴定患者所提出的症状与体征, 全科医生对患者的许多背景资料应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而这些资料在居民健康档案中有详细记录, 它是全科医生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和背景的工具, 也是临床上做出正确、快速决策的重要基础。

3.2 医学教学、科研的需要

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是良好的教学资料与科研资料。居民健康档案中详细记载了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婚姻、民族、家族史、吸烟、饮酒、曾患疾病的症状、体征、用药、治疗经过、转归等健康记录。重视背景资料的作用, 反映了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具有连续性、逻辑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和医生的临床思维和处理患者的能力。

3.3 评价医疗质量的需要

居民健康档案可用于评价全科医生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有时还可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

3.4 实施社区预防医学措施的需要

通过了解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健康记录, 使医生可以迅速发现患者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 有利于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服务。

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篇8

关键词: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社会管理能力

强化社区党组织的管理职能,突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和管理社区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新课题。在当前新形势下,准东采油厂物业管理公司以加强党建工作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融入党员干部教育新常态,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再发展。

一、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加强社区党组织

着力打造服务群众第一平台。按照“三心合一”(社会管理中心、社会保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同步建设规划,将县行政服务大厅内行政审批、证照办理、委托受理各类申请、信访举报投诉、项目全程代理和大城管系统引入社区“一站式”大厅,做到一个门受理、一栋楼办事、一条龙服务。开辟社区医疗、养老等便民服务项目,卫生、计生、教育等有关单位发挥优势、抽调骨干、混合编组,深入开展义诊、健康知识讲座、定期为居民提供免费检查和咨询等活动,保证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充分发挥社区干部、信息员、楼栋(巷道)长和各类积极分子优势,广泛排查收集群众反映的各种民生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信息受理窗口和分类台账。搭建创业就业平台,通过举办现场招聘会、开展“岗位信息入户、就业服务进身边”等活动,做好各类群体创业就业的扶持保障工作。

二、社区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城市基层延伸,进一步解决社区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对于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社区,提高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

(二)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党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锤炼党员党性的迫切需要,目的是加强党的意识、党员的意识、党章意识、党规意识、引导全体党员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用党的理论来武装自己,自觉用党章党规来约束自己。过党课的学习,使全体党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按照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三、立足岗位奉献,展现党员风采

(一)坚持理想信念,爱岗敬业。胡锦涛书记指出“共产党员大都在一定的岗位上,承担了一定的任务,是同实现党的现阶段奋斗目标,同党的整个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认为,共产党员必须把理想信念体现在实际工作上,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惜为之付出和奉献,从而获得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

新中国成立后,同样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模范人物。雷锋,现在美国人都在学习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等等。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的精神。

(二)构建和谐社会、关爱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关爱民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以?“扶贫帮困”为内容的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社区特困户党员、捐助特困学生等,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现金。同时把党员干部奉献活动开展到了社区、企业、学校、家庭。在‘七一前夕,开展“进社区、听民声、知民情、解民意”主题活动,每个党员向社区困难党员献一份爱心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开展“四走进”活动,即:“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企业”大型邻居节演出活动。拉近了党员干部与居民、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距离。

群众对党员干部立足社区奉献,展现党员风采赞不绝口:“他们带来了政策、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健康、带来了关怀……他们真正是我们群众的贴心人”。群众的褒奖就是对党员干部的最高嘉奖,广大党员用自己的热情、汗水和智慧在群众心中塑造了崭新的形象,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时代精神的传播者和党组织形象的塑造者。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核心作用

(一)强化社区党员和居民主人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营建“以法治社、活动助社、以德兴社、文化强社、助人自助”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全方位宣传社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赢得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二)文化引领,活动推动,提升居民精神境界。以文化为抓手,塑造“美丽、书香、文明、幸福、和谐”的社区为目标,创新“文化”特色,组建和培育一批批有正能量的团队,带动全民参与活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兵团精神共同的认同感;以“活动”为推手,营造文明书香祥和谐的社区。

(三)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设舞台,让所有党员都动起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仅要求社区党组织发挥政治导向、决策把关、思想指导、监督保证、组织发动等职能,而且依靠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使党员成为服务社区群众、关心弱势群体的先锋,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友爱和谐的先锋。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必须区分党员的不同层次,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让社区党员都动起来。

五、结论

推动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社区党组织要在社会管理中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就要是自身的工作融入到社区民主自治建设中,成为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核心力量。社区党组织要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促进党和群众的沟通从单向流程到多向交流的转换,尽可能促进信息上下交流的双向运行加强党组织与群众横向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邢培军.“拜城县以“四个着力”为抓手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和社会管理能力 ”[J].前进,2015,02,06.

社区居民会议制度 篇9

社区居民会议是社区居民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组织形式,社区居民会议有三种组成形式:由本居住地区全体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组成,由每户派户代表组成,由居民小组代表组成;为使社区居民会议职责到位,特制订工作制度如下:

一、坚持定期召开社区居民会议,讨论决定社区建设中的重大事项,依法选举并监督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通过社区居民会议制度的实施,进一步促进居民有序的关心和参与社区建设,保证社区居民依法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二、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社区居民会议。

三、社区居民会议由依法选举出的社区居委会召集和主持,社区居委会成员应积极筹备会议内容和办理会务并到会;同时根据议题涉及范围、重要程度,研究确定参会人员和代表比例,即本社区居民、社区单位和其他社区组织的参会代表,其他方面人员经向居委会申请批准后,方可到会旁听。

四、根据我街道社区设置规模和便于开展工作,一般居委会换届选举居民会议采用户代表组成形式,届中日常事物管理采用居民小组代表组成形式;

居民代表的产生:1000户以上社区每30至100户设立一个居民小组,1000户以下社区每15户至50户设立一个居民小组;社区居委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划分居民小组,居民代表由各居民小组有选举权的居民选举产生,每个居民小组选举2—3名居民代表;居民代表名单应在社区张榜公布。

五、当选的居民代表要不辜负居民的重托,加强学习,参政议政,经常入户征集居民意见及建议,对于居民反映集中的问题应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全面客观公正的反映;还应积极参加社区居委会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和公益活动,要对全体居民负责,不断提高民主议事的水平和能力。

六、社区居民会议主要职责

1、制定和修改本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

2、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并监督实施;

3、听取、审议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收支情况报告;

4、对社区居委会及下属委员会、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民主评议;

5、依法补选和罢免社区居委会成员,确认社区居委会成员的辞职申请;

6、决定居住在本社区的流动人口是否参加居民会议及参加的比例和名额;

7、讨论本社区建设管理和涉及本社区居民利益的其他重要事项。

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召集居民会议

1、拟决定的事项在居民会议职责范围内的;

2、社区居民委员会需及时向居民会议报告的;

3、社区党组织向居民会议提出议题;

4、五分之一以上社区居民、五分之一以上户代表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小组提出议题;

5、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需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的。

八、社区居民会议把握社区重要事项的审议、决策;决策前,应由社区居委会召开社区听证会、议事协商会议等多方面会议,对居民会议的议题进行事先讨论,掌握大多数居民意愿,形成初步意见,并根据情况确定居民会议的筹备和组织。

在居民会议召开5个工作日前,社区居委会要将具体议题、会议时间、地点通知参加会议人员。

九、居民会议讨论、决定社区事务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事项不得有违背国家宪法、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政策的内容。

十、居民会议所作决定由主持人宣布表决结果及会议决定,并由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居务公开栏及时公布。

十一、召开下一次居民会议时,社区居委会应将上次会议决定的落实情况向居民会议报告并接受居民会议的审议。

十二、社区居委会应做好会议记录,并及时做好会议资料的整理归档;居民会议讨论制定的《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应报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办公室备案。

十三、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认真按照居民会议的决定进行组织实施,参加会议人员应积极宣传会议决议及决定,与居民达成共识,共同遵守和落实。

社区居民自治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自治组织的工作,增强广大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社区是指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在县、街道指导和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监督下,在社区居委会的具体组织管理下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

第三条 本章程提及的社区是在街道管辖区内设立的,依据人口、自然资源、地缘关系及社区居民认同感等实际情况划定的。

第四条 本章程是全体社区成员的行为规范,每个社区成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遵守。

第五条 本社区组织机构包括: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

第二章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第六条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社区中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社区成员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体现自治权的基本形式。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

第七条 社区成员代表由本社区内年满18周岁以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社区居民代表以及辖区单位代表组成。

第八条 社区成员代表在任期内因特殊原因出现缺额或有其它正当理由提出撤换申请的,应当予以撤换,从原成员小组中补选产生

第九条 社区成员代表拥有以下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超过二分之一,可对某项议题进行表决,到会代表赞同票超过二分之一,可视此项议题形成决议。可以行使选举权选举产生本社区居委会。可以撤换和补选社区居委会成员;

2、罢免权。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对不称职和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社区居委会成员有权实行罢免。罢免事项必须召开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并有到会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3、审议权。审议和通过本社区发展规划,对社区居委会和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并有权提出质疑和批评意见,社区居委会及职能部门应对其予以说明和解答;

4、监督权。社区成员代表对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实行有效的监督,并有权提出质疑和批评意见,社区居委会应对其予以说明或解答;

5、调查权。经代表会议的授权和委托,社区成员代表有权对社区居委会的某项工作进行调查,调查时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社区单位、团体等,都应为其调查提供条件,并自觉接受调查;

6、提出议题权。可以单独或由几名代表联名提出议题并报送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应给予妥善处理和反馈。 第十条 社区成员代表的义务:

1、联系社区成员的义务。社区成员代表应经常联系社区成员、征求意见,并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反映,维护社区成员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

2、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教育所代表的社区成员遵纪守法、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3、带头执行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的义务。宣传贯彻落实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决定、决议,对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并积极与驻区单位、其它社会团体沟通协调,自觉维护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权威;

4、按时参加会议的义务。在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召开期间按时到会,无正当理由不得缺席;

5、协助社区居委会做好工作的义务。在代表会议闭会期间,应积极协助社区居委会做好各项工作,并动员和教育所代表的社区成员积极完成社区居委会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在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第十一条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或有三分之一以上代表、五分之一以上的18周岁以上居民、五分之一以上户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可以临时决定召开会议。

第十二条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坚持民主管理,必须有社区成员代表的过半数出席才能召开。决定问题,由出席人的过半数通过才能生效,其决议、决定和通过的事项在本社区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效力,在合法的前提下,任何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无权更改,全体社区成员必须贯彻执行和自觉遵守。

第十三条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一般由社区党支部主持召开,特殊情况也可以由社区居委会在征求社区党支部意见的前提下主持召开

第三章 社区居民委员会

第十四条 社区居委会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在国家宪法、法律和政府的法令、法规范围内开展社区民主自治活动。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县、街及各业务部门指导下,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

第十五条 社区居委会管辖规模一般在1000户—3000户左右,特殊情况可不受居民户数的限制。

第十六条 本社区居委会经过选举由7人组成。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2人,成员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社区居委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下设相关工作委员会。

第十七条 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在任职期间可享受补贴。

第十八条 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由县财政下拨,专款专用。

第十九条 社区居委会的职责:

1、向居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居民遵纪守法,履行法定义务;

2、召集和主持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会议),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执行会议的决定、决议,监督执行居民公约或自治章程

3、加强本居住区居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理想道德、科学教育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教育居民尊老爱幼、扶困助残、拥军优属、团结互助、移风易俗,养成文明、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

4、发展居办经济,管理本社区居委会的财产,办理本居住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根据自愿原则筹集本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所需经费;

5、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便民利民的服务活动(包括志愿者服务、网点服务、家政服务、保洁服务、医疗服务、信息服务),为居民排忧解难;

6、协助公安、司法等部门做好辖区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管理社区人口(包括流动人口),组建一支群防群治队伍。做好社区内的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管理、民间纠纷调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自觉性;

7、协助城管、环卫、环保部门管理本辖区公共卫生、县容县貌、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等工作,绿化美化社区环境。配合卫生、计生部门对社区居民和成员进行康复、初级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

8、协助劳动、人武部门做好招工、就业、征兵等工作;

9、配合民政、残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居民社会保障工作。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帮助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为社区内的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失业职工、低收入家庭等社会困难群体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10、协助房产管理部门做好房屋出租、装修、危房监护等房产管理工作;

11、协助工商、税务部门对社区内个体经营网点进行监督管理,依法协税护税;

12、行使辖区内的属地管理权。辖区居民在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就业、入学、参军、工商注册、迁入迁出及出生、死亡、流动人口暂住证明等方面的手续,应由居委会签署意见,有关部门方可办理;

13、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青少年教育和优抚救济等工作;

14、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向街道办事处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代表社区成员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执法情况、对各公用事业单位的服务工作、对物业公司的服务活动进行监督。

第二十条 社区居委会应建立和强化各项工作制度:

1、定期报告制度。社区居委会原则上每季度向党支部报告一次工作情况,听取建议和意见,汇报下一季度工作要点。每年社区居委会要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报告两次工作情况,包括社区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财务收支情况、计生指标的发放及人口管理情况、各项公益事业的工作情况、需要经过讨论的居务公开内容以及其它涉及整个社区成员利益的有关事项,接受社区成员代表的审议;

2、居务公开制度。社区居委会要把有关居民切身利益的社区事务,如社区财务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公开栏形式向社区成员公开。社区居委会成员在工作期间应挂牌上岗,文明服务;

3、服务承诺制。社区居委会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各类服务项目,应明确服务标准,自觉接受社区成员的检查和监督;

4、考核评议制度。社区居委会应定期接受社区成员的考核评议。社区成员代表对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的满意率低于60%时,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应督促社区居委会进行整改,并对不称职或工作有严重失误的成员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罢免或撤换。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由西长安街街道 社区居委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经2012年 月 日西长安街街道 社区第八届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自通过之日起试行。

居 民 公 约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西长安街街道全体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和谐社区公共环境和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制订本公约,全体居民和社区单位均须自觉遵守。

认真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一、在日常生活或生产及社会活动时,都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遵守“七不”规范。

二、执行居民代表大会和居民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服从居民委员会的管理。

三、遵守居民会议,根据有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委员会制定的各项居民管理制度。

四、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热爱集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五、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浓厚的学习环境。

六、实行优生优育、晚婚晚育;配合政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七、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配合、参与社区中各项管理。

八、提倡诚信、公正原则;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九、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尊老爱幼,互助友爱,和睦相处,共同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安全防范的规章制度,自觉做好防火、防盗、防触电、防煤气中毒措施,确保家庭人身财产安全。

十一、本小区范围内,不得有下列行为:(1)损坏绿化和随意砍伐树木;(2)违反规定饲养家禽、家畜及宠物;

(3)占用或损坏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备、公共设施或移装共用设备;

(4)在天井、庭院、平台、屋顶以及道路或者其他场地搭建建筑物、构筑物;

(5)随意停放车辆;乱设摊、乱设集贸市场;(6)随意堆杂物、丢弃垃圾、高空抛物;

(7)在建筑物、构筑物上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8)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有损社会公德行为;(9)修练法轮功及组织、传播法轮功等邪教;

(10)违反规定存放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物品和排放有毒、有害、危险物质等;

(11)聚众喧闹、噪声扰民等危害公共利益或其他不道德行为;(12)打架斗殴、聚众赌博、卖淫嫖娼、吸毒贩毒;(13)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十二、发扬社会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向一切不良倾向作斗争。

十三、居民将房屋出租、出借时,应告知流动人口、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并按规定办理私房出租时一切相关的手续,同时要求使用人遵守法律、法规和本居民公约并及时到居委和警署进行登记。

十四、居民或业主、物业使用人装修房屋,应遵守有关物业装修制度,并事先告知物业公司。装修房屋的建筑垃圾按指定的地点堆放;装修房屋不得影响、妨碍他人正常休息,造成他人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十五、自觉维护小区环境的整洁、美观和共用部位、通道的畅通及共用设备、公共设施的完好。

十六、使用本小区内有偿使用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及场地时,应按规定交纳费用。

十七、对居委会和居民小组长的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可直接向居委会提出,也可向西长安街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反映;发生争议时可通过居委会或调解委员会协调解决。

十八、违反本公约或不遵守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决议而造成其他居民、家庭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应负相应的经济责任和道德责任;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十九、本居民公约,经居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自01日起生效。

上一篇:工厂实习总结下一篇:一年级班主任开学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