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北京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意见

2024-08-21

关于推进北京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意见(精选8篇)

关于推进北京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意见 篇1

关于推进北京市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意见

各区县工业局(经委、发改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要求,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发挥工业对拉动农民就业的积极作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特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北京市提出了率先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这对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及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业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产业领域,针对工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农民工培训,使他们具备工业就业所必备的技能,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市工业战线的一项重大任务。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工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民工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无论从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还是解决农民就业的现实来看,都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突出表现在认识不到位、培训与使用脱节、资金来源不足、培训资源缺乏整合等。各区县工业局(经委、发改委)及有关部门,必须深刻认识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从首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统筹协调,加大力度,脚踏实地,抓好落实。

二、切实加强对工业用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区县工业局(经委、发改委)要加强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要确定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并落实到科室和具体人员,明确工作任务。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协调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制定政策措施,共同推进工作。

三、结合区域产业定位,抓好培训计划的制定

各区县工业局(经委、发改委)要结合本区县区域功能定位,根据现有产业结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重点,在摸清农村富余劳动力情况及就业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民工培训计划,确定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

四、实施定向培养,将培训与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农民工培训工作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与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确定培训方向和培训内容,实施有明确方向的“订单式”培训。包括以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就业求职须知等方面的引导性培训,以及以提高农民岗位工作能力为重点的定向技能培训。

五、整合培训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农民工培训工作要注重整合全市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要充分依托我市现有的技工学校等职业教育资源,发挥其师资力量雄厚、实际操作设施完备、专业设置齐全、办学经验丰富等特点。采取统分结合、流动课堂、虚拟办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农民工培训,避免盲目建校舍、上设施的重复建设。

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培育示范基地

各区县工业局(经委、发改委)要联合区县各有关部门,大力加强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农民工培训、并作出突出成绩的各类培训机构,要加大宣传和扶植的力度,努力培育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示范基地,以此带动面上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市工业促进局将在全市范围内优选若干个示范基地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

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各区县工业局(经委、发改委)要 利用 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出版和其他大众媒体,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宣传力度。要大力宣传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农民工培训工作开展好的各类培训机构、以及农民工个人通过勤奋学习走上新的工作岗位的先进典型,营造有利于推进重视农民工培训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

各区县工业局(经委、发改委)要将本地区在推进农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作方面的动态、进展、效果和经验,及时报送市工业促进局,以便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和推广。

二○○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关于推进北京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意见 篇2

本刊讯最近,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八部门以【京建发 (2010) 125】号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 内容如下:

住宅产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是住宅建设发展的趋势。推进住宅产业化, 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要内容, 对于实现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和宜居的世界城市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 (建科[2 0 0 5]7 8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1 9 9 9]72号) 的要求, 结合本市实际, 现就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要求, 以建设“人文住宅、科技住宅、绿色住宅”为目标, 依托科技进步, 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实现我市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 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二是以人为本、提升品质。三是科技进步、产业升级。

(三) 目标任务

1.2009年至2011年, 为住宅产业化试点期, 3年内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建筑面积分别为10万、50万和100万平方米。从成熟和适用的预制部品入手, 综合运用外墙、楼梯、叠合楼板、阳台板、空调板等预制部品, 采用装修一次到位, 推进先进部品、技术、工艺等的整合。

2.2012年至2013年, 为住宅产业化推广期。2012年和2013年, 产业化住宅项目比例分别达到7%和10% (按建筑面积计算) 。

二、主要措施

(一)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组织协调

1.建立市住宅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主持,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作为牵头单位, 成员单位包括市规划、发展改革、国土、科技、经济信息化、质监和财政等部门。联席会议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协调推进我市住宅产业化工作, 研究制定推进我市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 建立联动机制, 明确责任主体。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住宅产业化推进工作。

2.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同市规划、国土、发展改革和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成立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建筑设计、开发、施工、部品生产领域专家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成员组成, 主要负责住宅建筑设计、新技术和新工艺论证、部品认定、住宅性能认定、标准编制等住宅产业化相关技术服务指导工作。

(二) 推广适用技术, 完善标准体系

1.推广应用4类产业化住宅结构体系。第一类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等;第二类为钢结构;第三类为轻型钢结构;第四类为其他符合产业化住宅标准的结构体系。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发, 充分发挥本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作用, 积极开发对保证和提高产业化住宅品质有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和工艺体系。

2.推广应用6类预制部品。第一类为非砌筑类型的建筑内、外墙板;第二类为满足建筑装饰用的制品;第三类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 包括楼梯、叠合楼板、阳台、雨蓬等;第四类为预制主体结构构件, 包括框架柱、框架梁和次梁、抗震墙板、连梁等;第五类为钢结构和轻型钢结构用的构配件;第六类为其他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加工、现场安装条件的建筑部品。

3.推广住宅一次性装修到位。一是对产业化住宅项目, 100%施行一次性装修到位。二是对实施产业化的保障性住房项目, 装修应符合《北京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两限房建设技术导则》要求;对非保障性住房项目, 装修一次到位的基本原则是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 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三是提倡采用土建、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 在主体结构设计阶段统筹完成室内装修设计。四是建立和完善全装修质量技术标准, 强化全装修住宅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管, 住宅装修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装饰装修企业进行施工, 并由第三方进行监理。五是提倡采用SI分离体系 (内装与主体结构分离) 。

4.推广应用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成套技术包括节能及新能源利用技术、整体厨卫技术、生态环境保障技术、管网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等。

5.加强产业化住宅设计、审查和预制部品的管理。一是从事产业化住宅工程设计的单位, 应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和北京市颁行的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执行, 切实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对住宅产业化项目及超出现行规范标准的结构体系安全性等进行初步论证并提出论证意见。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施工图审查机构根据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论证的初步意见和现行规范标准做好住宅产业化项目的施工图审查工作。二是对于建筑外墙挂板、非砌筑类型的建筑内墙板、建筑装饰构配件等各类预制构配件产品, 生产企业应提供全套符合国家、行业和北京市规定的产品说明书和相关的技术参数、使用要求、适用条件等说明。对于在产业化住宅工程项目中使用效果良好的产品和企业,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定期公布产品名录等方式予以公示和推介。对于不良产品和企业, 在产业化住宅工程项目中应坚决予以取缔。

6.完善产业化住宅标准体系。本着“成熟一部颁布一部”的原则, 在试验和试点工程基础上, 广泛吸收国内外已有成果, 力争3年内初步形成产业化住宅地方标准体系, 包括设计、部品生产、施工、物流和验收标准。对不具备编制标准条件的, 由市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编制技术导则。

(三) 发挥政策调控作用, 开展试点示范

市国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委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在2 0 0 9、2010和2011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安排建筑面积分别不少于10万、50万和100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产业化住宅建设。住宅产业化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在土地出让交易文件中予以明确。对于无需通过招拍挂出让方式取得土地的政策性住房, 由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成本确定销售或租赁价格;对于需通过招拍挂出让方式取得土地的政策性住房和商品住房, 政府相关部门在确定土地出让价格以及开发单位在投标和竞购土地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和成本因素。

(四) 实施激励政策, 采取面积奖励措施

除了明确采用产业化建造方式的商品住房项目, 若开发单位申请采用产业化建造方式, 在通过市建设、发展改革、规划、国土和财政主管部门审批后, 适用面积奖励政策。对奖励部分建筑面积, 研究给予适当优惠政策。

除了明确采用产业化建造方式的政策性住房项目, 若开发建设单位申请采用产业化建造方式, 在通过市建设、发展改革、规划、国土和财政主管部门审批后, 由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成本确定销售或租赁价格。

(五) 整合行业资源, 培育实施主体

1.调整产业布局, 完善资源配置。一是在本市东、南、西、北四个区域扶持建设若干家预制部品生产企业, 使生产能力适应产业化住宅建设需要。鼓励规模较大、技术能力较强的构件厂调整产品结构, 更新生产线;扶持大型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转型为预制部品生产企业;支持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大型企业投资预制部品生产。二是鼓励传统建材企业向以住宅产业化为特点的部品生产企业转型, 形成3至4家大型骨干企业。

2.整合行业资源, 培育住宅产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 整合产业链资源, 鼓励开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物流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联合体, 或形成优势互补、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产业集团。力争在2015年前, 培育4至5家联合体和大型住宅产业集团。

3.实施“引进”战略, 加快住宅产业化进程。一是鼓励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实力的住宅产业集团与北京市及其他省市有关企业开展合作, 充分吸收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培育我市住宅产业化开发、设计、生产和施工力量。二是在产业化住宅项目招投标中, 允许海外企业直接参与竞争, 促进我市住宅产业化工作。

(六) 施行市场准入制度, 严格资质标准

为确保产业化住宅建设安全和质量, 严格控制市场主体准入, 在土地交易过程中明确投标或竞购主体必须为住宅产业集团或开发、设计、部品生产和施工企业联合体, 其资质标准、业绩、技术力量、资信和财务状况必须满足实施产业化项目需要。

(七) 强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保证住宅质量和施工安全

1.对产业化住宅项目, 依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实施质量安全监督。对于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 又没有国家、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的, 企业标准在通过市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专项审查后, 可作为监督依据。

2.根据产业化住宅特点, 制定专项监督方案。通过试点工程, 探索建设行政和质量监督部门对构配件质量监督的运作机制, 建立职责清晰、运转流畅的监督机制。

3.各类预制混凝土部品必须经市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认定, 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颁发的准入证后方可进场使用。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配合建设质量监督部门对部品生产过程实施延伸监督。

(八) 加强科技研发, 提供科技支撑

组织住宅产业化技术联盟, 将住宅产业化技术研究列为科技重点攻关方向。科技经费重点支持以下研究方向:一是符合北京8度抗震设防和65%以上节能要求的住宅建筑结构体系研究, 设计标准化、部品模数化研究, 新型部品设计、生产工艺研究, 机械设备研究, 以及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等。二是产业化住宅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包括标准户型设计图集, 生产、施工和验收标准, 以及住宅性能认定规程和部品认定制度等。三是国外先进技术和标准的引进吸收、转化应用和创新。

(九) 开展技术培训, 培养专业人才

一是加大企业人才培训支持力度, 促进住宅产业企业与相关职业教育机构合作, 培养实用技术人员。二是依托试点、示范工程, 通过企业内部培训, 培养具备建造相关专业技术及生产、操作经验的职业技术工人。三是加强劳务企业管理, 建立用工与培训长效机制。

(十) 加强宣传, 提高社会认知度

关于推进北京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意见 篇3

一、充分认识加强创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创业培训是培育劳动者创新精神、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和创造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劳动者创造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手段。各级人社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创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创业培训工作作为促进就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策,健全制度和机制,大力推进创业培训工作。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导向,以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为宗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强化创业培训公共服务,创新创业培训模式,扩大创业培训规模,提高创业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政府激励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劳动者自主选择的创业培训工作新机制,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支撑。

(二)工作目标。面向有创业意愿和创业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大规模开展创业培训,大幅度提高创业培训质量,使有创业意愿和创业培训需求的劳动者都有机会获得创业培训服务,增强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逐步建立起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模式多样化、培训内容多层次,能够有效覆盖创业活动不同阶段的创业培训体系。

三、政策措施

(一)明确创业培训对象和内容。将具有明确创业意愿和创业培训需求、勇于投身创业实践的城乡各类劳动者作为创业培训对象,将企业家精神和素质培养、创办企业和经营管理能力训练作为创业培训的主要内容,以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留学回国人员、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等群体为重点,以组织实施专项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创业培训广泛开展。

(二)建立健全创业培训制度。把创业培训制度纳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范畴。建立培训对象甄选制度,完善创业意愿识别和能力短板诊断机制。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制度,对列入财政补贴范围的创业培训项目按购买服务的规定执行。建立健全培训主体报告制度,强化财政补贴培训项目实施主体的报告义务。健全创业培训师资管理制度,完善师资备案、评价、奖惩机制。建立健全培训绩效考评制度,对创业培训工作成效实施第三方评估。

(三)加强创业培训课程开发。以创业活动不同阶段、不同业态的知识技能需求为导向,编制创业培训大纲和技术标准,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项目的特点,开发创业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创业培训课程体系。推进网络创业培训课程开发工作。以“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创业模拟实训”等课程为基础,从已被广泛应用、学员普遍认可的创业培训课程中精选出一批精品课程,供各地优先选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组织开发新领域、新业态的创业培训课程并实施创业培训。

(四)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创业培训师资的职业化发展通道,建立创业指导师队伍。各地要建立创业培训师资库,完善师资登记、考核、进出机制,强化对师资能力水平考核和学员满意度评价,对师资队伍进行动态管理。制定长期师资培养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提高培训、研讨交流、观摩教学等活动,提升师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鼓励将社会专业人士吸纳到创业培训专家队伍中,提升创业培训专业化水平。

(五)规范创业培训机构发展。各地要对创业培训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创业培训机构规范化管理,指导创业培训机构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开展创业培训,对有需求的学员提供后期辅导服务。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按照公开规范、保障质量、提升效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类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创业培训。按照“条件公开、合理布局、平等竞争、动态管理”的原则,制定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创业培训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认定程序,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培训机构向社会公示并登记备案。

(六)创新创业培训模式。利用各类创业培训资源,开发针对不同创业群体、不同阶段创业活动的创业培训项目。积极采取互动式教学培训方式,辅以创业实训、考察观摩、创业指导等培训方式,大力开展能力培训、知识传授、政策咨询等服务。积极探索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与区域产业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实训平台等载体,试点推广“慕课”等“互联网+”创业培训新模式,大规模开展开放式在线培训。加强远程公益创业培训,提升基层创业人员创业能力。研究探索通过“创业券…‘创新券”等方式对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服务。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技能就业行动,鼓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开展“试创业”实践活动和电子商务培训活动,并将其纳入创业培训政策支持范围。组织开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返乡农民工等人员创业培训工作。

(七)强化创业服务。推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的有效衔接、统筹发展。完善公共创业服务功能,健全开业指导、创业孵化、项目推介、咨询指导、创业融资、人事代理相结合的创业服务体系。以创业培训师资队伍为基础,吸纳具有企业管理专业背景和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专家教授以及熟悉经济发展和创业政策的相关部门人员,共同推进创业服务工作。加快创业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开展培训档案管理、培训流程监督、培训效果评估、师资库管理、培训资金管理等工作,并与创业培训技术服务平台链接,实现数据、信息、资源联通共享。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健全工作机制。各地人社部门要深入贯彻国务院要求,推动建立在政府统一领导下,人社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的创业培训工作机制。各地人社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根据本地实际科学规划,制定专项行动计划并抓好组织实施,加强工作组织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扎实有效地推进创业培训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实现创业或就业的,按规定享受政府创业培训补贴。各地人社部门要根据培训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会同有关部门科学合理确定培训补贴标准,创业培训补贴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要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动创业培训开展。有条件的地区要安排工作经费,对师资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平台开发等基础工作给予支持。严格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三)加强绩效评估。要结合就业信息化整体工作进展,将创业培训后创业情况与就业数据相对照,将创业培训计划执行情况、创业成功率、新办企业吸纳就业情况等作为评价创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指标,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工作绩效评估工作。对工作开展较好的创业培训机构,要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倾斜。

(四)注重舆论宣传。各级人社部门和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做好创业培训工作的宣传。通过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创业项目展示推介等活动,宣传创业培训,树立创业典型,建立激励机制,从而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创业的良好氛围。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关于推进北京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意见 篇4

京政发〔2011〕3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促进就业、稳定就业的重要手段。加强职业培训,加速培养造就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结合本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终身职业培训制度

以服务首都经济和促进就业为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全职业生涯、全过程衔接的职业培训制度,贯通技能人才职业培训梯次成长通道,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

推行企业新录用人员先招用、再培训、后上岗的岗前培训制度。在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战略新兴产业、公共公益服务等相关岗位,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落实职业资格准入,鼓励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建立现代企业培训制度,实施技能素质提升工程,落实职工教育经费,实现在职职工岗位技能的提升。

完善创业培训政策,对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创业培训,使每个有培训愿望的创业者都参加一次创业培训。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引导各类优质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专业化创业培训,强化创业培训与创业服务、创业咨询和创业孵化等服务手段的有效衔接,鼓励创业者通过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

二、构筑开放多元的职业培训体系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有效集成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构建需求导向、覆盖广泛、形式多样、管理规范、进退有序、保障监管到位的职业培训网络,通过转换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联合一批,优化区域职业培训资源配置,建立现代职业培训体系。

结合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功能定位,依托技师学院、职业院校和大型骨干企业,组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职业培训联盟,完善职业培训的产业板块支撑;挖掘优质职业培训资源,建设高水平公共实训平台,“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10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促进30个跨行业、专业化、社会化、示范性的公共实训集群化建设,完善职业培训的实训基地支撑;发挥首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和联系国际教育资源紧密的优势,建立职业培训的院校合作、校企合作及国际合作机制,积极开发、引进国内外示范项目,完善职业培训的多元智力支撑。

三、构建高质量的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适应首都发展需要的新职业(工种)标准开发力度,及时更新、完善职业技能鉴定题库。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统一考务和统一证书”的原则,优化运行机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专业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水平和质量。

健全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完善“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任”的考评机制,进一步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完善多层次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机制,每年举办不少于30个职业(工种)的行业、地区性职业技能竞赛,每3年举办一次全市性职业技能竞赛。

四、实施职业培训五项行动计划

为适应首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着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实施职业培训五项行动计划。

(一)岗位技能全员培训计划。通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研修培训、弹性学制培养等多种形式,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技能人才。“十二五”期间企业技能岗位职工至少参加一次职业技能培训,重点行业领域技能岗位职工至少参加两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二)高技能人才“百千万”带动计划。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物在解决技术难题、组织重大技术技能革新、开展技术攻关项目以及带徒传艺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依托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在技能含量较高、高技能人才密集的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中,加快培养一批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精湛技艺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予以资助。“十二五”期间提升完善100个首席技师工作室,并对30个重点工作室给予30万至50万元的资助,主要用于开展带徒传技、实施技术技能革新成果和绝技绝活的应用推广、组织参加技术培训、技术攻关、技术协作、技能研修等任务;支持5000名技师、高级技师参加前沿理论、技术革新研修培训;发挥行业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年培养8万名高技能人才目标。

(三)紧缺技能人才培训储备计划。建立技能人才调查制度,发布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工种目录,引导职业培训。围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城南行动计划以及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等战略重点,实施技能人才储备先行制度,通过技能人才需求的先行调查、技能人才计划的先行制定、技能人才开发的先行实施,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强紧缺技能人才储备。对掌握绝活绝技的高技能人才,实施“师带徒”技能振兴工程,在本市技工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并在全国范围扩大招生和培养。

(四)就业培训援助计划。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坚持就业导向,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和公益性就业岗位需要,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重点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培训与就业对接,对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培训援助,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强化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医疗护理员等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给予职业培训补贴,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五)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立足首都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完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创业课程,将创业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大学毕业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实践的综合培训,依托创业服务园区、创业孵化机构、创业成功人士,强化创业指导、创业扶持、创业服务,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科技创业。

五、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

健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薪酬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选择部分工程技术类职业进行试点,研究探索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充分发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职工培训、考核和工资分配中的作用,大力推行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

加快建立职工凭技能得到使用晋升、靠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对参加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并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通过奖金等多种形式给予相应奖励。在企业薪酬中充分考虑技能所做贡献的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制度,使高技能人才与其他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企业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与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待遇。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毕业生试用期、见习期工资待遇及定级工资,均参照大专学历毕业生待遇确定。

六、加大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

建立高技能人才引进制度。对本市紧缺、企业急需的非本市户籍的技师、高级技师,可参照有关规定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对在京工作3年以上、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且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来京务工人员,经本市引进人才综合评价为优秀的,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

继续加大职业院校高水平教师引进力度,获得或培养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的教师,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对职业院校急需紧缺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通过了本市引进人才综合评价的,可从外省市引进。

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和区域合作机制,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咨询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对企业、职业院校根据生产和教学需要引进、聘用的国外专家和留学生,享受本市有关人才的优惠政策。

七、完善职业培训信息网络建设

整合信息服务资源,优化信息支撑环境,依托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提升职业培训信息网络功能。夯实基础、集成开发,建立集资源配置、职业分析、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能力开发五位一体的信息共享应用服务平台;丰富技能人才开发交流的信息服务内容和手段,为企业和技能人才提供培训、使用、技术开发、成果转让、同业技术交流等多维信息服务,完善信息服务交流共享平台;加强职业培训系统网络监管,完善培训过程和风险点的管控,全面提升职业培训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八、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

坚持“服务就业、高端引领、内涵发展”的原则,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加强职业培训研究,成立市级职业技能研发机构,组建专家队伍,建立研发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发展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做好技能人才的调查统计和需求预测,研究和开发新职业(工种)的培训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完善职业培训教师培养制度,建立教师培养专项资金,实施职业培训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建立教师进修基地,加快培养一大批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生产实习的“一体化”教师。每年组织不少于1000人的教师实施专业化培训,“十二五”期间力争使每位专业教师都参加一次培训,“一体化”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90%。建立职业培训教师国际交流学习机制,逐步形成一支数量合理、结构科学、专兼结合、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九、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

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职业培训投入机制。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完善和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合理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本市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企业新录用人员、新生劳动力和来京务工人员等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参加创业培训的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培训标准制定、教材题库开发、师资培训、质量督导、职业技能竞赛、评选表彰等基础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各区县政府要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落实专项经费,加强职业培训基础建设和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以及给予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培训期间的生活费补贴等工作。

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企业要按照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的比例提取,对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创新创业型企业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其中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对企业未按规定足额提取并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的,区县政府可依法实行统筹,由人力社保部门统一组织开展培训。

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用途、申领拨付程序和监管措施,定期向社会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形成内部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完善市区两级职业培训管理和培训指导服务机构,形成全市上下紧密结合、运转有效、监督到位、支撑有力的职业培训监管平台,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十、强化职业培训工作组织保障

要建立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市人力社保部门统筹协调,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农委、市国资委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全市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要定期召开成员单位协调会议,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总结,推广先进工作经验,及时解决、协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优秀集体进行表彰。

各区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工作,把职业培训作为稳定就业、促进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落实责任制,完善措施,加强考核,全面推进职业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习使人进步,相信能就一定能成功

来源:首都之窗> 工作动态 > 公告公示

北京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北京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意见 篇5

京政发[2005]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保障本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现就推进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推进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首都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本市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通过实施医疗、住房、教育、司法、就业、灾害救助以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一系列专项救助,以及建立完善临时救助、社会互助等措施,在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问题、新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推动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加快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社会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多层次、多途径缓解低收入群众的各种困难。

2.城乡统筹,标准有别。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建立体系完整、制度统一、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救助标准上体现地区之间、家庭结构类型、救助对象困难程

度的差异,兼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

3.法制保障,管理规范。要积极做好制定规章的准备工作,完善有关政策,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各种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方式,推动社会救助工作顺利开展。

4.保障生活,促进就业。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水平。要制定促进救助对象积极就业的扶持政策,建立救助与就业的有效衔接机制。

(三)主要任务。

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制度,建立健全医疗、教育、住房、灾害、司法、就业、流浪乞讨等专项救助和应急救助制度,大力开展社会互助,并使各种救助项目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建立起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长效机制;

2.切实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支持与领导,健全和完善有利于各项社会救助制度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效率与效益;

3.进一步改善社会救助工作条件,保证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基本生活保障长效机制

(一)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规范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要按照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低保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随着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低保标准,强化动态管理,切实保障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城市低保标准的调整,由市民政局会同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农委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调整标准工作小组,进行科学测算,广泛征求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农村低保标准按照上述方法制定调整方案,由区县政府批准执行,并报市民政局备案。城市低保标准应当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等社会保障相关标准有机衔接。

(二)不断完善专项救助政策,切实发挥综合解困效应。各级民政、卫生、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将缓解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医疗困难作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全面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已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保障其医疗待遇。各级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杂费和教课书费减免政策;积极制定和完善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教育救助政策,扶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完成学业。继续实施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计划,扩大城市住房救助范围。各级建设、民政、市政管理、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应当建立低收入群众住房监测制度,将符合城市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

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对于农村困难家庭中的危旧房户及时纳入翻建维修计划,给予有效的修缮。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灾情信息管理、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实施灾民救助工作预案和灾民受损情况专家评估机制,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助能力,确保灾民得到及时有效的安置,保障其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根据区县民政部门颁发的有关救助证明,及时为申请人办理法律援助手续;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法律援助办案程序规则,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的规范运行。

(三)健全应急救助机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市和区县统计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每年年初按一定比例从城乡低保家庭中随机抽样,实施低收入家庭全年收支数据跟踪调查。市民政局要会同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定实施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救助应急预案。在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较大并持续一定时间,导致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出现明显下降时,及时启动应急救助预案予以救助,待物价稳定后,再按照规定程序调整城市低保标准。农村应急救助预案由区县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参照上述方法制定实施。要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的补充作用,重点从医疗、教育、供暖、突发事件影响等方面,对低收入家庭面临的阶段性、临时性困难给予及时有效的救助。

(四)开展社会互助和社会服务,有针对性地对困难群众进行扶持和帮助。各级政府要积极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从事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性、社会性捐助活动。新闻、宣传、文化等部门要把弘扬中华民族扶贫帮困、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宣传工作计划,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要逐步建立健全社工、义工机制,开展社会帮扶、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救助活动。要按照“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积极培育发展慈善和社会公益组织,鼓励和支持其依法开展募捐活动,并可协商或委托其承担相应的社会救助项目。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采取积极措施,为公益慈善事业创造有利环境,推动慈善事业面向公众、面向社会、面向困难群众自主经营、良性发展,成为政府救助的重要补充。要积极倡导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困难户、“一帮一”等形式的帮扶贫困户活动。工会、妇联、残联、共青团等组织应当结合各自职能,开展社会救助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困难。要以“爱心家园”为服务平台,“96156”社区服务热线为枢纽,整合社会互助资源,发挥经常性社会捐助网络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互助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

(五)细化分类救助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各级民政部门应当根据低收入人员劳动能力、家庭人口结构等不同情况,合理区分不同低保家庭的困难程度,适度提高农村五保人员、城市“三无”人员的救助标准;对重残人、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症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以及单亲家庭、多胞胎家庭采用适当的调整系数,确定其救助标准。各级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以及符合低保条件的申请人优先纳入就业服务范围,按照“保生活、促就业、接保险”的思路,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

四、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确保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一)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本市社会救助工作实行各级政府负责制,建立市、区两级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市民政局负责本市社会救助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管理、信息统计和对外发布。区县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发展改革、劳动保障、统计、财政、卫生、教育、建设、农委、公安、司法、人事、城管、审计、监察、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慈善协会和红十字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社会救助相关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各级政府应当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将社会救助经费按照相关救助项目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同时,分级建立临时救助资金,用于困难家庭的应急救助。各级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推动社会捐助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社会救助捐赠,按政策规定扣除所得税。各级政府接受的社会捐赠资金、发行福利彩票所筹公益金,每年要按照相关救助政策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社会救助。

(三)规范社会救助程序。凡申请低保、医疗救助、廉租住房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均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后,根据不同的救助项目将初审意见报送区县民政、教育、建设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核准。以上救助项目,均应经过社区评审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评议,并进行公示。灾害救助、司法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互助项目,根据有关规定履行申请、受理、核准、公示等程序。有条件的区县可建立社会救助部门联合审批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从事社会救助活动,均应通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各种救助款物由街道(乡镇)负责调配发放,各类救助信息通过街道(乡镇)统计,报送到区县民政部门。全市各类救助信息由市民政局汇总并对外公示。

(四)加强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一是建立救助对象分类管理制度。对于农村五保、城市“三无”等传统救助对象,各级低保经办机构应当每半年审核一次;对于收入来源比较明确、变化不大的家庭可按季度审核;对于收入来源不固定或不易确定的家庭,应加强重点核查,一般每月审核一次,必要时随时进行核实。城市低保对象在本市区县级行政区域内迁移的,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低保经办机构办理低保待遇迁移手续,不再重新履行申请手续。对因特殊原因造成户籍地和居住地不一致人员,实行“双重管理”,即户籍所在地负责救助金的支出,居住地协助做好救助对象的管理、收入核实等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探索流动人口中的贫困人员的救助制度,认真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及外地来京上访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二是建立救助对象收入审查制度。各级低保经办机构应当采取个人申报、跟踪消费、社区评议、行业评估等方法,认真做好家庭收入核查,随时掌握低保家庭收入变化情况,确保救助渠道畅通。三是建立救助对象一次性告知和档案管理制度。救助管理机构在受理救助申请时,应将需提交的证明材料以及办理程序等事宜,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

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分级建立救助对象个人资料档案,并实行一户一档,编号管理。各类救助事宜应当由街道(乡镇)及时录入电子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四是建立救助对象协议管理制度。救助管理部门与救助对象应当根据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约定双方应履行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所有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员均应参加街道(乡镇)组织的公益活动,并实行考勤制、时间储备制、活动纪要制。

(五)加强社会救助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应当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和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各级低保事务中心、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的作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便民化。要将社会救助工作列入社区协管内容,根据救助对象户数和工作任务量,合理配备社会救助工作协管员。社会救助协管列为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所需人员经费列入再就业资金预算。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各级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并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关于推进北京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意见 篇6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加强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的精神,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培训者素质,满足北京市中小教师“十一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需要,现制定《关于加强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一、加强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区县教师培训基地是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加强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区县教师培训基地是其所在区县中小学在职教师和教育干部参加培训的主要阵地。因此,要从依法治教的高度来重视和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为广大中小学干部、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组织保障。

(二)加强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中小学干部、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要加强区县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三)加强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是提高中小学干部、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区县教师培训机构既是对所在地区中小学教师实施继续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指导本地区中小学校进行校本培训的重要机构。因此,要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干部、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二、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 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原则加速区县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积极促进区县级教师培训基地与区县级电教、教研、教科研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合作,将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成为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本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培训、研究和服务中心,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政策咨询和指导中心,本地区各级教师培训的协调和管理中心,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推广中心。

三、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北京市区县教师培训基地标准化建设标准》(详见附件),加强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一)强化政府责任

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作为落实基础教育适度优先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职能和任务,采取必要的措施,优先抓好。

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领导、监管和经费支持。行政部门要对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和有效组织,并把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和办学质量要纳入教育督导评估系列,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要加大政府对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培训基地的办学经费和培训经费。

(二)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加强教师培训基地的校园环境、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建设,其标准应在本区处于领先水平。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重点加强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培训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以及卫星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教育资源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远程教师培训与管理平台相互衔接、优质资源共享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要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实现互联网的高效运转,为当地中小学校的“校校通”提供服务和指导。

建立与培训规模和培训类型相适应的实践基地。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教师培训的实践基地。实践基地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案,有专门的负责人和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受训教师的实践活动。政府设立实践基地专项经费。

(三)加强队伍建设

要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加强培训基地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思想政治觉悟较高、品德良好、热爱教育事业、懂得教师教育规律、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较高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中小学从教或管理经历,熟知本区县教师队伍状况,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享有较高威望。区县级教师培训基地的领导班子成员实行竞争上岗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

要本着“少而精、专兼结合、合理流动”的原则,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对培训者的培训等措施,建设一支集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培训者队伍。专职教师的管理要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促进教师在基础教育系统内合理流动,确保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人员有一定的中小学从教经历。专职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要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要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要熟悉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够深入中小学课堂,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区县教师培训基地的性质和任务,广泛聘请有关高等学校、科研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社会各行业专业人员以及优秀中小学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和顾问,参与本地区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培训者培训由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办公室和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分别负责规划、组织、协调及考核。各区县继续教育教育管理部门做好相应的组织配合工作。

(五)构建开放的办学体系

树立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遵循成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要与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其优质资源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要与中小学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针对实际需要设计培训规划,探索促进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的有效机制;要将教育科研工作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密切结合起来,通过课题研究推动继续教育工作,通过继续教育工作推广和辐射科研成果;要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各区县间的优势互相、资源共享,为本区中小学教师提供优质培训资源。

四、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评估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和北京市教委颁布的《北京市区县级教师培训基地规范化建设标准》,市教委组织专家评估组,对区县教师培训基地进行评估。

坚持“以评促建”原则,区县根据自身的建设情况于每年的9月30日前可向市教委提出评估申请,市教委于12月底前给出评估报告。对未通过评估的基地,在一年之内进行复评。对达到标准的基地给予挂牌。

关于强力推进创卫工作的实施意见 篇7

为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提高镇区管理水平,保持和巩固创建成果,继续深化创卫工作,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在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任务,督促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市创卫工作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县创卫综合管理会议精神,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深入开展对镇区环境卫生秩序的综合整治,努力营造环境优美、规范有序、和谐文明的城镇新形象。

二、成立组织

1、创卫指挥部 政

委:余效前 指 挥 长:廖永禄

副指挥长:陈永勇 姚春雷 占华 吕继让 王金照 曹德刚

余克忠 陈贞谋 周义斌

成 员:各职能站所负责人、驻村干部、各村支部书记

2、指挥部下设创卫工作评比督察办公室

主 任:姚春雷

副主任:王金照、曹德刚

成 员:周勇、王翼、吴仕清、蔡俊岭、王青松 下分三个工作组:

一组:创卫宣传组,组长:曹德刚;成员:周勇、王青松、徐勤辉、左玲,负责宣传报导、档案资料整理归档。二组:镇区以外公路沿线清理组,组长:吕继让;成员:王青松、张文明、蔡俊岭、戴环宇、孙发兵、胡良燕、李煜成。

三组:镇区以内治理规范组,组长:王金照;副组长:陈贞谋;成员:王青松、陈天福、王翼、胡国顺、代涛、王光国。

三、行动时间安排

1、宣传发动(7月24-30日):家喻户晓。

2、攻坚整治阶段(7月31-8月31日):对乱搭滥建进行强制拆除。

3、巩固提高阶段(9月1-3日):查缺补漏。

4、评比验收阶段(9月4日):安排布置下阶段工作。

四、责任路段划分(分工表附后)。

五、工作职责

1、创卫办公室(分管领导:陈贞谋):①制定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开展综合整治工作的计划与方案;②组织各创建单位负责人上街督导巡查、互看互评;③创建单位和执法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督查;④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创建单位联席办公会,对存在的问题会商会诊;⑤根据工作需要,牵头组织各创建单位开展集中整治执法行动。

2、村建中心、国土所(分管领导:曹德刚):(1)负责镇区主要干道环境卫生,及时清扫,全天保洁,垃圾及时清运。(2)负责垃圾容器的投放、管理,公厕等公共卫生管理;(3)做好对超门店经营、流动摊贩、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以及道路遗撒等治理;(4)负责镇区规划管理,确保每项工程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施;(5)对乱搭乱建现象进行查处。(6)负责施工工地管理,临街工地一律修建规范的施工文明墙,所有在建建筑工地一律要有安全网,严禁文明墙外乱堆乱放建筑材料和占道施工;(7)负责建筑垃圾管理,严禁乱堆乱放和随意倾倒,对建筑工地建筑垃圾的运输时间(夜间)、路线、堆放地点予以监控,督导检查运输砂石料、建筑垃圾车辆落实防撒落措施,严防工地渣土、泥块等带出或撒落,造成路面二次污染。(8)负责对镇区各类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管理;(9)完善农贸市场配套设施;(10)做好划行归市工作。(11)加强对镇区内绿化带、路灯等公共设施的监管。

3、派出所(分管领导:余克忠):①负责对位于寨新公路两侧和镇区主次干道废品收购点、棺材铺、钢材、烟花爆竹、洗车点等特种行业的规范管理,对无经营场地或经营场地过小、不具备经营条件的予以取缔;②及时出警,依法处置镇区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暴力抗法事件和其他突发事件;③依法打击乱涂小广告的违法行为。

4、交警队(分管领导:余克忠):①加强对镇区营运车辆停放的管理,所有营运车辆有序停靠在所规划的停车场或临时停车线内;②对镇区内经营性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进行治理,禁止随意当街停放,达到经常化、规范化管理;③加强昌河、三轮车的管理,规范上下车停靠点,禁止招手即停;④做好对车载货物道路遗撒的治理;⑤负责对镇区停车场和临时停车点的规划建设;⑥牵头做好在泼凉、泼晏等公路上打场晒粮现象的治理。

5、卫生院、食药监所(分管领导:周义斌):①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自来水厂及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有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制度健全,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五病”患者调离率达100%。②各饮食店、食堂、食品加工摊点防尘、防蝇、防鼠及上下水设施齐全,配备餐具消毒、保洁设备,运转良好,操作规范。食品制售过程符合卫生要求,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定型包装食品符合规定,无变质、腐败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及原料。③旅馆、美容美发厅、歌舞厅、公共浴室、网吧等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设施齐全,工作人员操作符合卫生要求。

6、工商所(分管领导:周义斌):①按照“谁发证、谁管理’’的原则,负责对镇区内超门店经营的非饮食行业进行源头治理;②负责对钢材、木材、石料等建材类专业市场进行规范管理;③严把市场准入关,对无固定场所而申请经营者,不予登记,依法查处无照经营;④依法查处内容虚假、不合法、不健康及未经登记擅自发布的户外广告。

7、林业部门(分管领导:吕继让):配合做好213线公路两侧木材市场的监管,所有经营性木材加工、销售点必须有足够的场地,木材不得堆放在屋前院内。

8、教育部门(分管领导:王金照):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负责搞好学校食堂厕所卫生。

9、各路段责任单位:①负责本路段“门前五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环境、包设施、包绿化)责任制的落实;②负责对路段内小广告的清理;③对本路段主干道实行定期清扫、保洁;④按照县、镇统一安排,开展清雪除冰工作。

六、工作要求

1、领导重视,细化措施。各责任单位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范围,细化工作任务,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督导、亲自落实,要制定具体的整治工作方案,做到责任到人、目标到人、措施到人。

2、重点整治,长效管理。坚持重点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对问题多、任务重,需要多个部门参与治理,由创卫督查办公室牵头,整合力量开展重点整治;对已经整治过的市场、街道、路段,按照职责分工,由村建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不得推诿扯皮、不得放松反弹。

3、加强督查,严明奖惩。创卫督查办室对镇区市场、街道、路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查监督,并将结果以工作简报形式,及时对各创建单位执法履职情况和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继续实行红、黑旗制度,对管理较好的职能部门给予宣传报道和奖励,对管理不力的职能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电视曝光批评,并依据有关规定对负责单位、责任人实行严格奖惩和责任追究。

4、分工合作,定期会诊。创卫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或创卫办公室采取上街督导巡查、会商会诊、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期整改、跟踪问效等措施,健全综合管理的责任机制、监督机制,完善管理功能,提高管理水平。

泼陂河镇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北京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意见 篇8

“非现场”执法是以坚持依法行政为前提,运用视频监控、影像摄录等信息技术手段,固定违法事实证据,在与当事人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可在当事人“零口供”情况下,依法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的执法新模式。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践行城市管理“XX”工作法,加快推动城市管理执法从现场执法向非现场执法转变,创新执法方式、破解执法难题,努力提升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执法与创新执法相结合。

牢固树立依法执法工作理念,严格遵循执法办案程序,规范执法行为,转变执法思路,预防和减少执法冲突,切实提高执法办案社会公信力,切实提高群众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认可度。

二是坚持办案执法与科技执法相结合。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依托智慧城管系统,加强与公安交警、市场监管、住房建设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推进执法办案信息化平台建设,为非现场执法提供支撑。

三是坚持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相结合。

推进非现场执法,应充分考虑辖区实际情况,可先行确定试点中队进行重点推进,同时通过主流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渠道开展典型案例宣传,争取广大市民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试点推进的舆论氛围,力争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面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三、证据运用

“非现场”执法要求执法人员从注重现场取证处置转变为以信息技术手段为主收集证据材料,所收集和制作的影像数据资料经法制审核,能客观准确反映当事人的信息和违法事实,于执法办案所用。

(一)证据链完整清晰。

“非现场”执法案件的办理以录音录像等影像资料为关键证据,以“第三方”证人证言为补充,以调取的违法行为人基本信息为核心,构建“非现场”的完整证据链,能够在违法行为人拒不配合或无法联系的情况下,对其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二)证据收集全面。

执法人员实施“非现场”执法,可以利用数字城管监控、公安交警共享探头、其他单位监控、摄录摄像设备、执法记录仪等依法收集影像数据,准确还原当事人违法事实和现场情况。以及通过查询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相关信息资料,收集证人证言,确定违法行为人身份。

(三)证据制作规范。

执法人员制作的证据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关要求。制作时应注明证据名称来源、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影像资料应确保违法行为人和违法情节等内容完整入镜,连续的视频影像不得进行后期剪辑和编辑。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或第三人通话的声音资料,应在通话时表明执法人员身份,并告知本次通话录音等内容。

(四)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人员日常巡查、监督检查、调查取证、文书送达等直接接触行政相对人的执法活动,应开启执法记录设备。同时整合办案询问场所视频资源,确保行政执法工作纳入全程跟踪管理范围。

四、案件办理

“非现场”执法解决的难点是违法行为人不配合执法工作。执法人员以“非现场”执法方式办理案件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合法、合理、公正和公开的原则,注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收集证据材料,全面实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

(一)及时立案

1、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取证。执法人员现场发现违法行为的,应即时开启执法记录仪,在第一时间现场提取影像资料。通过视频监控发现违法行为的,应及时截取影像资料,及时补充证据。可以确定违法当事人身份信息,符合立案要求的,应按规定及时立案。

2、多途径提取信息。违法行为人身份证或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身份信息的提取,除违法行为人自行提供外,可以通过前期排查摸底掌握或从市场监管、公安等相关部门调取。

3、重复违法可以多次处罚。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前,应责令违法行为人进行整改,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违法行为人无改正意思表示,重复或继续实施新的违法行为时,执法人员可以就新的违法行为再次重新进行立案查处。

(二)调查取证

执法人员应当对当事人开展询问调查,对涉案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并形成笔录,保障当事人知情权等合法权利。当事人配合调查的,可以要求当事人以书面形式确认行政执法文书邮寄送达地址。若当事人无法确定或不配合调查,应及时收集街道、社区(村)工作人员、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等群众证人证言,并通过数字城管监控、公安交警共享探头、其他单位监控进一步收集影像等视听资料作为证据,必要时到其他行政机关查询相关行政许可、登记等资料,形成完整证据链。

(三)法制审查

法制人员应及时对证据进行法制审核,重点审核证据收集制作的合法性、证据的真实性和关联性,以及当事人身份确认。

(四)处罚决定

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后,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陈述申辩、申请听证的,或者提出陈述申辩、申请听证,经复核、听证核查后,按规定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变更行政处罚内容。

(五)文书送达

执法人员送达文书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公告送达。(另外还有委托送达、转交送达、电子送达等方式)

(六)履行决定

上一篇:网络直报统计培训计划 Microsoft Word 文档下一篇:上学期高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